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

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 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IIport,GFridman, 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

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__________________ 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 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 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 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 (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 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 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第二,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态度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1.态度的社会性

2.态度的双向性

3.态度的协调性

4.态度的恒常性

5.态度的内隐性

三、社会态度的构成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态度具有特定的对象

态度的认知、情感和意向因素是协调的态度是稳定的,一经形成不易改变态度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活动

1. S.Rosenberg&C.I.Hovland 的态度三要素说

罗森伯格认为,态度是个体以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这些反应倾向是情感的、行为意向的和认知的。

这种观点对后期的研究影响很大,人们通常认为,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由知、情、行三部分组成。

态度三要素说图式2?态度的心理成分或三要素

&认知因素;认知是指认识事物的过程。态度的形成,必须先有认知,才能确定人或事物的作用、

意义、结果等。

&情感因素:对一事物的态度,总是掺杂或多或少的感情色彩,并且感情往往比认知更重要。

&意向因素:态度直接导致人的行为意向。

态度的心理成分或三要素的分析

(1)认知因素指个人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它规定了态度的对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等。认知因素是个人知觉和判断的参考,也是态度的其余部分的基础。

(2)情感因素是人对某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或情感。情感因素是态度的核心。

(3)行为意向因素指个人对外界的人或物所预备采取的反应或行动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在将来对某个态度目标采取行动。

3?三要素的关系

态度的三个心理因素之间是相互协调一致的关系,但有时候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当三者出现矛盾的时候,情感因素最重要。

――认知清楚,不能够真正转变人的态度。

――认知清楚,不能够保证感情融洽和行为意向的产生。只有认识清楚、情感增强,才能保证行为的思想准备状态的出现。(两个人的纠纷)

四、态度的种类

1.情感性态度

2.理智性态度

3.动作定向性态度

4.均衡的态度

5.自我防御的态度

五、社会态度的功能由一次的情感反应的经验构成的稳定的态度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判断产生的稳定的态度对一个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客体产生的自然反应前三者力量相当的情况下产生的态度

由于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态度

态度对人们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卡茨(katz,1961)总结出态度的四大功能:

(1)认知功能:组织和吸收外界信息,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帮助。

(2 )动机功能:帮助人们获得奖励,避免惩罚。

(3)价值观表达功能:态度既来自于价值观,也能够表达价值观,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

(4)自我防卫功能:帮助人们避免内心的焦虑,以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1.态度决定着人对外界影响的判断和选择

例证:拉姆伯特等的实验过程

拉姆伯特等,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让一些英裔大学生与法裔大学生听录音,然后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个性

特征。告知录音是10个人朗读同一篇文章,其中5人用英语,5人用法语。但

实际上是5个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当时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优于法裔。拉姆伯特等实验的结果与结论结果:(1 )对同一个朗读者,当他以英语朗读时,比用法语朗读时能获得更好的评价。

(2)法裔比英裔更高估计英语朗读者的特征。

结论:一个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

2?态度影响人的行为_

态度是一种行为的倾向,通过态度就可以预测人的行为,同样,通过行为也可以获知人的态度。

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形成新的行为改变旧行为预测人的行为

3?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实验

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

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

结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的实验 _

过程:将一批大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对黑人和白人分校持反对态度,第二组持赞同态度。让大学生分别阅读一篇反对黑人、白人分校的文章,然后让被试把读过的文章内容力求完整地写出来。

结果:第一组的成绩明显高于第二组。

结论:态度影响人的行为效率。

4?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_

态度作为一种行为倾向,会预定人们的反应状况,会潜在地决定人按什么方式对特定事物采取行为。

六、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态度影响行为,态度是行为的中介。(里帕Lippa,1990)

2. ----------------------------- 态度与行为并不是对应的关系。

3?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Birnbaum&Benne, (1983)认为:行为是态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影响行为的因素包括:态度、环境、一般认知倾向、情绪状态、个人对环境的一贯倾向等都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参见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结构图)

②费希本和艾杰森的合理行动理论

Fishben&Ajzen ( 1975,1980)提出了合理行动理论,用以解释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比较有说服力。

该理论认为,预测人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的意图,而意图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对人、物、事件的态度;二是个人对于采取该行为的主观规范,即个人主观上的行为标准。一般来说,人们意图中的两个因素是一致的,即态度与主观规范是一致的。

行为决定于意图,而意图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态度、规范、态度与规范的相对重要性。费希本和艾杰森的合理行动理论图示第二节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形成的过程

态度的形成是指态度从无到有的过程。

1.态度形成的阶段

顺从:在社会影响下,外显行为表现得与别人一致,而对客体没有深刻的认识和情感,是表面的,多受奖惩原则的支配。

认同:指喜欢某人或某群体,内心乐于与之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与之一致的态度。

内化:即内在化。是把自己的情感上的认同与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理智的判断而形成的态度。

2?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

欲望满足知识(信息)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其它因素

二、偏见(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

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小说通过这个发生在英国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男主角的傲慢和女主角的偏见。然而, 时间和感知消除了两人以前的误解,悲欢离合的爱情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主人翁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从这一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尊严,爱情……

1?偏见的定义

偏见是一种态度,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在偏见这一种态度中,认知的成分少,情感的成分多。因此。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偏见表现为正面的偏爱,也可能是负面的偏恶。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后者。(张春兴,1992)

2.偏见的特征

偏见具有多种特征:

第一,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第二,偏见的认识成分是社会刻板印象。归类的思想本是人类智慧的表现,但是容易产生社会刻板印象。

第三,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点带面;爱屋及乌;以偏概全。典型的晕轮效应。第四,偏见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固执己见;执着执拗。

3?偏见产生的原因

偏见产生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第一,偏见产生的客观原因

政治因素导致阶级偏见、种族偏见;

文化因素导致习性、习俗偏见,性别偏见;

经济因素导致阶层偏见。如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竞争,会导致垄断,形成阶层偏见。

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群体的隔阂与偏见。遗传观一老子英雄而好汉;环境观一鸡窝里飞不出金

凤凰。

第二,偏见产生的主观原因

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心理因素形成的偏见反映在个体身上,仍然存在差异。偏见的产生也来自于人们头脑中的绝对化的公平观念、权威性人格和某些特定的心理作用和心理感受(投射心理)。

4.偏见产生的后果

偏见既可以造成社会群体生活的不协调,也会导致个体生活的紧张。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偏重于分析偏见给个体带来的心理后果。

第一,权威效应导致自我实现的障碍,导致个体的消极颓废与自卑。

第二,性别的偏见导致人的消极等待或逃避。

第三,主观认识的偏见导致人际关系疏远、隔阂以及人格失常。

5?偏见的消除

偏见并非不可消除的。

第一,增进交往。G.W.AIIport认为,偏见可以通过群体在追求共同目标的平等交往中减少。其效果取决于社会舆论的支持、民众的共同理解、共同利益的保障。

第二,加强合作。谢里夫( C.W.Sherif )的研究表明,竞争引起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

敌视和偏见;合作可以增进群体的合作与互助,减少偏见。

第三,舆论引导。规范的制定,可以适度地改变人们的观点;大众媒体的宣传,可以适度消除人们的社会刻板印象。

6?态度的形成

从前面对偏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态度是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态度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个体生存环境的主客观因素的改变,个体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影响态度形成的具体因素包括两方面:第一,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同伴人际关系、团体影响)第二,个体学习方式的不同。(联想、强化、模仿)

第三节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2?奥斯古德的和谐理论 3.费斯廷格的认知理论

4?霍夫兰德的信息理论5?卡茨的功能理论

概述

对于社会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类:一类为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认为态度就是习惯,是人们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另一类为认知学派的理论,认为人们的态度是符合他们认知结构总体的平衡状态。这两类理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

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论把态度看作是在刺激一反应模式中,即社会刺激引起反应的作用下习得的。认

为其它形式的学习原理,也适用于态度的形成和变化,态度就是在刺激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不断改变的。

1?霍夫兰德的态度模式

1953年,霍夫兰德,贾尼斯和凯利提出了一个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基本模式:态度的主体在有关的某种态度对象的刺激(信息的传播)作用下,是否受此传播信息的影响形成或者改变态度,必须经过注意、了解、接受三个过程。同时强调联想与强化的作用。2?米德拉斯基(1973)等人的实验

过程:让六年级学生玩游戏,赢一次得一张代币卷,多了可换更好的礼品。被试可把赢的代

币卷放入标有我的钱”的罐中,或放入标有给穷孩子的钱”的罐中。控制组面临上述情况, 实验组除上述情况外,还加上榜样的示范。

结果:控制组捐献者极少,而实验组大都捐献,若实验者对他们的行动给以强化,则捐献者

增多。

结论:口头说教不一定起作用,最好的方法是在展示范型以引起仿效并给予强化。

3?班杜拉关于模仿对态度的影响的分析

班都拉(1977)非常强调替代性强化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此外,个人也可以自我强化,模仿性的观察学习也是人们态度获得的一个途径。

模仿是通过对榜样人物的形象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

二、海德的结构平衡理论

认知协调论的核心思想(基本假设)是: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平衡而协调的系统,如果出现了不平衡、不协调,就会引起心理上的不适感,从而引起认知结构的改组,产生改变这种状态的趋势,以便恢复协调。

1?结构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平衡状态的概念表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被知觉的单元和情感无应激地

共同存在着,因此,不论对认知组织还是情感表现的变化都没有压力。”

单元:人们总是将事物的许多属性知觉为一个整体

情感:知觉一个事物单元的过程中产生的态度体验一种认知情境中存在着单元和情感关系:单元关系表示在特定情境中被知觉成份的统一程度,有正负两种状态。情感关系是建立在价值关系基础上的情感类关系,也有正负两种状态。认知结构的平衡的条件

认知结构的平衡不仅取决于情感或单元关系的正负,也取决于单元与情感关系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在一致性上占优势时为平衡状态。各种关系彼此矛盾时,是不平衡状态。认知情境中的单元和情感关系都有力趋平衡的倾向,否则会引起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

2?海德理论的分析与评价

海德(F.Heider)于1958年提出了态度转变的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海德的P-O-X模式:个人(Person)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Other)建立的关系是通过第三者的人或物或事(X)形成的。

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适应,P-O-X体系就呈平衡状态;P和O的态度就无须改变。

三者之间的关系不适应,P或O就会感到不和谐,P-O-X体系就呈不平衡状态;P或O就会

改变认知状态,从而改变态度。

上述的P— 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 +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的关系,

那么,共有8种模式,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见下图)举例说明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今有认知主体 P (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 (男青年,为P的男朋

友),X (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社会角色 本章学习目标 角色的含义 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角色扮演 角色冲突 角色偏差 性别角色差异 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学习资料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 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 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在心理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不论是对蔬菜的偏爱还是对他人的看法(社会态度),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特别是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拉皮尔(Richard LaPiere)对它提出了质疑。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记住,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的事情。为此,拉皮尔决定利用这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规定来验证他的观点,即口头表达的态度并不能预测真实的行为。 【理论假设】 在1930—1931年间,拉皮尔与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四处旅行,“这对夫妇很有风度、富有魅力,并能很快赢得那些有机会与他们打交道的人的钦佩与尊重”。那时,在美国人们对亚裔存在着严重的偏见与歧视。在这次旅行开始后不久,当他们一行三人到一个小镇的一家最好的旅馆与服务员打交道时,拉皮尔心中甚是担忧,因为“在这个小镇上,当地人对东方人存在很狭隘的偏见”。令他们吃惊的是,服务员立即礼貌地接待了他们。拉皮尔继续叙述道:“两个月后,当我再次沿此路线旅游时,我给这个旅馆打了个电话,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一名重要的中国先生’,对方的回答却是个毫不含糊的‘不’字,这件事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并使我着手进行这项研究”。 与那些为人普遍接受的观点相反,拉皮尔的研究的理论假设是:人们的“社会行为”与他们口头表达的社会态度很少具有一致性。换句话说,人们的言行并不一致。 【方法】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态度,什么是行为。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行为,是指人们一切有目的的活动,它是由一系列简单动作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动作。 那么,在现实中,态度和行为是怎样影响彼此的,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看看态度是如何影响行为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爬下了,再也不敢不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失败恐怕不是力量薄弱、智力低下,而是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可见,当10试验者不知道大水池里面有鳄鱼时,都能成功而且较快速地通过桥,但当他们知道有鳄鱼时,再次问他们谁还愿意穿过房子,结果是由3个大胆的人考虑了很久才出来,后来知道有安全网时,才有5个人愿意再站出来,其他人由于担心网的安全或其他原因而不敢走出来。 所以,态度对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个人他对某件事很有兴趣或者很乐意去做,那么,他会显得很有动力,不会酿酿跄跄的。而当一个人很不愿意或者和很害怕某件事时,他会显得很畏缩,很不情愿去做。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理论要点 ?1.态度的基本理论 ?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 ?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Fridman,,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 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 ?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 ?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 ?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所谓评价性反应即对某种事物的价值与以评定的历程。 ④教材中选用的定义 ?所谓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教材P154 社会态度的理解与分析 ?第一,态度是一种特殊的、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倾向,是不一定表现在外的心理倾向。 ?第二,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反映主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总是带有价值判断和感情色彩,对客体对象具有评价意义。 ?第四,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二、社会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特性(一般特性和内在特性) ?第一,态度的一般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主观经验性、态度的动力性。 ?第二,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认知的复杂性和评价的单纯性。 态度特征的认识与理解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是后天习得的

论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论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姓名:向浩专业:光电学院光电信息工程学号:0912050326 我们在社会上行走生存,一举一动间都自成一格。而我们的行为总是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有资料显示,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是对客观事物和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而生物学则认为:情绪亦称情动。一般把情感中象愤怒、悲哀、恐惧等这种暂短地、急剧地发生的强烈的情感称为情绪,也包含那种即使程度不强,但相同征候反复呈现的状态或一般情感状态。情绪在产生心理上的体验的同时,在有关内脏器官的变化上完全是生理现象的表现。在比较行为学中,就会对各式各样的情绪行为进行研究,并对它的机构进行说明。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在情绪中也有象不安、希望这样由于经验而习得的成分,从比较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与先天的行为方式相反的学习的影响。根据最新研究,情绪可能是由一个独立的功能系统完成的,这个功能系统可能包括下丘脑、边缘叶、丘脑核团等,丘脑核团是获得情绪的核心结构,丘脑中存在一种叫丘觉的遗传结构,就是由这种结构产生情绪体验的。 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情绪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反映。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作用,容易记住带有愉快色彩的材料,也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使人态度变得和善,也乐于助人,勇于承担责任。消极的情绪则对心理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作用,使人变得容易遗忘,看问题容易悲观,懒于追求,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同时,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的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如喜会是手舞足蹈、怒会是咬牙切齿、忧会是茶饭不思、悲会是痛心疾首等等就是情绪在身体动作上的反应。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情绪会对行为产生如此大的冲击?曾经,一位很有教养的女子在盛怒的情况下也不忘向帮她开门的服务生说thanks,但也见过只要稍微急躁就会不顾红绿灯的指示横冲马路的人,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情绪毕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很多时候人都是很情绪化的动物,究其原因主要是把自己的感受看得太重要,稍有不顺心如意就不愿再遵守社会契约,因为他觉得自己成了这个契约的受害者。比如在车站排队,如果你没有什么行李,一身轻松的等车,就算有个别插队的也会一笑而过。但如果你提着比较重的行李,在心理上你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应该被大家关怀被体谅的弱者位置上,对于那些插队的,就

第4章 行为和态度

第四章行为和态度 基本内容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态度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 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的三个成分及其关系 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 行为倾向成分:它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 认知成分: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行为和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什么? 幻灯片8 ●态度实际上什么也决定不了! ●很难预测 ●态度与行为分离的实验(巴特森) ●“道德伪善” ●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幻灯片9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几乎无法实现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 测效应会变得更加明显。 ●1、一般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2、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实际行为的间隔时间越短,态度与行为就越一致 小结 ●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 ●强有力 ●行为自发

●结论 行为 态度 不完全决定 基本内容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态度紧跟随行为 ●态度会影响行为 ●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 】 】行为决定态度 ●登门槛现象 ●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门面效应 ●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的要求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行为决定态度 ●邪恶的行为和态度 ●卢旺达大规模集体屠杀 ●“不以恶小而为之” ●种族间的行为和种族态度 ●社会运动——升国旗、唱国歌 小结 ●行为一定程度上决定态度 基本内容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自我展示理论 ●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自我协调理论 ●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些行为是合理的 ●自我知觉理论 ●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 自我展示理论

(完整word版)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当人们看到某人有某种言谈和行动,就认为他持有某种与之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已知一个人对某事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一致的行为紧随其后。这种简单的、不大合乎实际的、将态度与行为混为一谈的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准确的,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态度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和环境下也会相互冲突。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如一个人,先有某种行为(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时期的行为下来,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在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1934)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子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 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入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这一步骤也不是象合理推理模式所说的那么逻辑、正确,它也会出现错误。第一,使用少量信息形成判断;第二,所运用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这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来源于上一阶段搜集、选择信息的不足和错误,另一方面仍是由先前经验造成的。在信息整合之前,先前经验已影响其形成了某种印象;人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便将那些不符合该印象的信息去掉,将那些模糊的信息解释为对印象的支持。 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运用理性推理模式。在多数时间里,社会信息是不可靠、不完整、甚至是有偏差的。即便这些信息既可靠、完整、又无偏差,社会知觉者本人也不能作到不出错误。不过,人的推理经常会发生变化,当现实反馈与推理不符合时,人们就要修改自己的判断。例如你认为某人很好交际、

第四章 行为和态度

●第四章行为和态度 ●基本内容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态度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 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的ABC理论 ●感觉affect ●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 ●认知cognition ●态度决定行为吗? ●研究态度就是为了预测行为 ●内在态度会影响外在行为吗? ●多大程度上? ●什么条件下? ●公交车上让座 ●听课的态度 ●烟草广告

●行为和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什么? ●态度实际上什么也决定不了! ●很难预测 ●态度与行为分离的实验(巴特森) ●“道德伪善” ●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几乎无法实现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 行为的预测效应会变得更加明显。 1、一般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2、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实际行为的间隔时间越短,态度与行为就越一致 ●小结 ●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 ●强有力 ●行为自发 ●思考态度 ●结论 ●基本内容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态度紧跟随行为 ●态度会影响行为 ●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 ●角色扮演 ●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很虚假, 但是很快我们就会适应 ●屁股(角色)决定脑袋(态度)?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 ●我们扮演的角色塑造我们的态度 ●例如:教师、军人、商人 ●案例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模拟) ●美军士兵侮辱伊拉克战俘(现实) ●“一直模仿下去直到你变成它” ●——匿名酒鬼 ●行为决定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动机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社会动机 一、社会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概念 1、与动机有关的几个概念。 个体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由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刺激决定的。(1)内在的因素包括均衡作用、需求、内驱力。均衡作用指的是人体保持体温、血糖水平、体液含量、酸碱比例等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平衡机制。当某些方面失衡时,就会产生恢复平衡的需要。这种需求,即生理上的困乏就会产生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机。(肚子饿了想吃) (2)外在刺激。(吃饱了后闻到美味还想吃) (3)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倾向。只是人类简单行为的部分动因,不能用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 2、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内驱力。因而动机是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它不同于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的如饥渴动机和性动机。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得来。如成就动机,因而称为衍生性动机、习得性动机。 (二)动机的性质和功能 1、动机的性质: (1)动机是完整的个人的动机,而不是人的某个部分的动机。例如吃东西不是肚子要吃是整个人要吃。除了肠喂功能方面有变化,身体的其它部分也有变化。 (2)动机总是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和需求。动机关注的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例如需要钱——买车——维护自尊。 (1)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基本动机是相同的,但是用来满足这些动机或需求的方式可以因人而异,因文化而异。 (2)个体的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同样的动机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行为,同样的行为背后有不同的动机。 (3)人类存在无意识动机或潜意识动机。人们可以通过反省来了解自己的部分动机,但不可能对自身的动机有全面的清晰的认识。 (4)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连续不断的,无休止的。 (5)动机有强弱、清晰程度。 并非所有行为和反应都是有动机的。如表现性行为并不是有动机的,例如说话的方式、自然的成熟过程。 2、动机的功能:(1)激发个体的活动,对其行为具有推动作用。(2)维持个体活动, 对其行为具有强化作用;(3)引导个体活动朝向一定的目标,对其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三)动机的类型 1、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指具有生理基础的行为动力。例如饥渴动 机、性动机、母性动机。心理性动机是指人类心理性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如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等。(后面再详细讲) 2、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态度一、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 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 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的形成过程、2.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第四章态度和行为 态度对行为的预测 一、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内在反应方式,这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倾向中。 评价世界的方法。 态度三个基本要素: 认知(性质——想法和信念) 感觉(自我的感觉和价值观——情绪反应) 行为倾向(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动) 普遍性假设: 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受决定我们的公开行为,如果要改变行为,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心智。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研究得出的结论: 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的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 2.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 3.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 罗伯特·埃布尔森: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情。 二、如何有效测量态度 1. 直接测量: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 2.间接测量: 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 生理指标测量 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和评估启动范式 B 内隐联想测试: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 1998年至今500万人参加了测验: 1.内隐态度普遍存在;

2.内隐态度存在个体差异; 3.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隐偏见。 外显态度(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二者同时预测态度更准确。形成于生命早期的态度:种族和性别态度,内隐态度更准确;其他态度如:消费行为、支持的政治候选人有关的态度,外显报告更有预测力。 三、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1.社会因素—对态度的影响 2.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 总体原则:当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更明显 3.态度何时能够预测特定的行为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 当态度与行为具体相关时,态度确定能预测行为 (2)计划行为理论 指向行为的态度两个因素决定:感受到的重要人的期望 A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主观范式遵从期望的动机 B知觉到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感 (有批评观点) 4.态度何时有效 (1)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自己的态度——态度强度 (2)提高人们的自我觉知—自我意识 思考自己的态度,并觉知自己的行为 让行为与内化的道德态度达成一致的镜子 5.态度能够预测行为: (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 (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3)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态度是强有力的时候。 用所学知识解释“受过安全教育为啥还被“拐”走了? 第一节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一、自我表露:印象管理 态度的心理功能:效用功能、知识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价值表达功能 自我表露理论: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和内在的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 表现出与行为一致的态度。 即使意味着虚伪和做作,为了留下好印象也会假装。 二、自我辩解:认知失调——利昂·费斯廷格1957 认知失调理论:人类有机体试图在其意见、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之间建立内在的和谐性和一致

组织行为学-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第三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一.学习目标 二.态度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1.态度的类型: 工作满意度, 工作参与, 组织承诺 工作满意度主要放在第二部分讲,这部分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一下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工作参与通俗的说就是一个人他要真正的参与到他自己的工作中,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才会有存在感,并对组织产生归属感,不愿意离开。组织承诺分为三部分,规范承诺(道德伦理,集体主义),持续承诺(经济价值的比较),情感承诺(情绪依赖,忠诚感) 2.态度与一致性:态度与态度之间的一致性和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第二种比较好理解,就比如说我讨厌这个人,那我就不和他说话,态度和行为就一致了。态度与态度之间的一致性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一个人觉得白羊座的人都是帅哥美女,脾气性格也好,那么当他见到一个人知道他是白羊座之后就对这个人有了好感。 3.认知失调理论:个体可以察觉到两个态度之间或者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 在手之鸟理论和酸葡萄理论 举几个例子:比如我明明有点讨厌一个明星,但是我的好朋友是他的粉丝,那为了不扫她的兴致,陪她追星的时候我也就假装挺激动的,到最后连我自己也不知的我的真实态度了。再比如我参加政治课考试的时候,就是默写课本上的内容,虽然我写的很顺畅,但是我其实不相信我写的东西。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认知失调之后,就会想办法为自己的失调找寻一个合理的答案 4.A(attitude)-B(behaviour)关系的测量:态度与行为越具体,他们之间的联系越有力。态度与行为可能有直接的关系。我只喜欢晨光,所以我不买其他牌子的文具,这个就比较具体。一个人他对于一件事没什么想法,不感兴趣的时候,那么他在别人争论是非对错的时候就不会参与进去,不做议论。还可能有间接地关系。比如从态度到意图再到行为。一个人不认为自杀是一件另类的事,当他

广告态度与行为

广告态度与行为 [内容摘要] 国际化冲击下的中国消费品市场正在从以前的产品导向时代向消费者导向时代转变,消费者成为了市场舞台上的主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消费者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企业越来越注重通过影响消费者态度与行为来实现其营销目的,然而消费者的行为又是复杂多变的,态度到行为并不是线性和静态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通过阐述广告与消费者态度,以及消费者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出解决抑制态度影响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广告态度认知不和谐 引言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把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们履行生活中交易职能的行为基础。”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是会随时间推移而不断改变和变化发展的,正是因为这种复杂,多层面的动态性,使得我们对他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所有的营销传播行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影响消费者行为,对其购买决策产生影响。要理解消费者行为,我们就必须了解他们想些什么(认知),有何感觉(情感)以及将要做什么(动机),而这三者又构成了消费者态度,即消费者对某产品或品牌的评价、感知。因而,我们本文先从广告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分析入手,进而分析态度与行为联系,以期最终分析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策略。 一、广告对消费者态度形成与改变的影响 (一)广告的特性 虽然在营销传播中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有许多手段,但在此,我将基于广告作为一种营销传播的重要形式,在沟通产销信息,刺激引导消费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单就其进行讨论。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无时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根据哈佛《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对广告的定义,“广告是一项销售信息,指向一群视听大众,为了付费广告主的利益,去寻求经由说服来销售产品、服务或观念”。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传播形式的一些特性: (1)广告是一种付费的非人际传播形式。广告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企业希望传递的产品

“言行不一与社会态度”心理学实验述评

“言行不一与社会态度”心理学实验述评一研究背景: 人们总是会对他人或某一团体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这称之为“社会态度”。从逻辑上讲,一个人对于某一个态度对象(或人,或事物)的态度将会影响其对待该对象的行为。在心理学科学发展的早期,有一个未经验证的假设,即一个人的态度与行为之间一般具有一致性。 因此,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通常都先用问卷来测量被试的态度,并预测当被试真的遇到需要表明态度的对象时,已测量的态度就会在其行为中反映出来。 当这个假设被应用于社会态度时,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拉皮尔对它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应出的假设性态度未必能真正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 为了阐明他的疑问,他举了一个例子—研究人员向多名美国男子询问同一个问题: “在电车上,你愿意把你的座位让给一名亚美尼亚妇女吗?”(这篇文章是在1934年发表的)无论回答怎样,拉皮尔解释道,这种反应仅仅是一种对假设性情境的假设性反应,它未必能预测出当这名美国男子在拥挤的汽车上,真正面对一位亚美尼亚妇女时将采取的真正行动。拉皮尔认为,即使实际情况是这样,但大部分的研究人员还是很愿意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被试对假设性问题的假设性回答所反映出的假设性态度来预测被试的真实行为。不仅如此,这些研究人员甚至会在同样的数据基础上,得出与美国人和亚美尼亚人总体关系有关的结论。拉皮尔提出,研究人员认为假设性行为(对调查表的反应)与真实行为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这种假设太过于简单,且毫无根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 纵观人们对拉皮尔著名研究的后继讨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记住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偏见与歧视。这并不是说这种态度今天就不存在,但在60年前,这种带有歧视的行为非常普遍且被人广泛接受。例如,一些旅馆、餐馆常有拒绝为一些种族或少数民族的人提供服务的规定,这是很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