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祛痰剂

第二十一章 祛痰剂
第二十一章 祛痰剂

第二十一章祛痰剂

目的要求

掌握:二陈汤、温胆汤、清气化痰丸、半夏白术天麻汤。

熟悉:祛痰剂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熟悉贝母瓜蒌散、苓甘五味姜辛汤。

了解:滚痰丸

概说

【概念】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有排除或消解痰饮作用,以治疗各种痰证的方剂,称为祛痰剂。依《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濡之”、“结者散之”及《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而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痰病概说】痰之与饮,异名同类,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皆为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加之二者具有生于脾、贮于肺、随气周流、变动不居、易随体质从化等致病特点,故痰证临床表现极为复杂,除了易引起咳嗽吐痰、哮喘、痰饮等肺脏疾病外,还可因其能成为第二致病因素而导致其它疾病,如失眠、眩晕、心悸、癫狂、痫证、中风以及痰核、瘰疬等,故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

┌即是致病之因

液有余便是痰┤

└又是病理产物

▲痰生百病,气为百病之始。痰为有形之物,必阻气机,与气有关,故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

▲饮无热,无热饮,与它因相合则另当别论。

【分类】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和治风化痰五类。

【使用注意事项】

1.首先应辨别痰病的性质,即寒热燥湿风的不同痰证的成因很多,治法也

不相同。同时还应注意病情,分清标本缓急。

2.不宜用燥烈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咯血;

3.有咳血倾向者,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

4.祛痰剂中当伍以健脾益肾之品,方为治本之策对于痰证的治疗,主要应治其生痰之源,其源在于脾肾。正如《医宗必读》所说:“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景岳全书》也说:“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并指出“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

5.“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所以祛痰剂中还当配伍理气药,旨使气顺痰消。

第一节燥湿化痰

燥湿化痰剂,主要适用于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而成的湿痰证。

症见痰多易咯,胸脘痞闷,眩晕呕恶,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治宜健脾燥湿化痰。

药物常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天南星为主,酌配健脾、理气药如白术、陈皮等组成。

代表方如二陈汤、温胆汤。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源】《局方·卷四治痰饮·绍兴续添方》二陈汤:“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释名】方中橘红、半夏二味,贵在陈久,则无过燥之弊,故有二陈之名。

┌ A 不伤津液

沉久辛燥之气去┤

└ B 行气理气而不耗气

【组成】半夏、橘红各五两(各15g),白茯苓三两(9g),炙甘草一两半(4.5g)。

【用法】加生姜3片,乌梅1个,水煎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症见咳嗽痰多易咯,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腻,脉沉滑。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脾失健运,湿聚生痰,上犯于肺所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由于痰湿犯肺,则咳嗽痰多。湿痰阻塞气机,胃失和降,则胸膈满闷,恶心呕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痰饮凌心,则心悸不安。舌苔白腻,脉沉滑,均为痰湿之象。

治宜健脾燥湿化痰。

【方解】方中半夏性质偏于温燥,既能燥湿化痰,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为君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湿祛则无生痰之源,为佐药。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原方用法中少加生姜辛温化饮,降

逆止呕,且能监制半夏之毒;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散中有收,使痰祛而肺气不伤,可谓相得益彰,二者亦为佐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治痰的通用方剂。方中半夏、橘红以陈久者良,方以“二陈”名之。君半夏—辛以散结,脾胃经之药辛温而燥,行气下气散结,燥湿化痰。

臣橘红—侧重于化痰燥湿,芳香醒脾,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

┌茯苓健脾利湿,淡渗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

│┌一则取其制半夏之毒。

佐┼生姜降逆化痰┤

│└一则取其助半夏、陈皮以行气消痰。

│┌以生津敛肺。

└乌梅┤

│┌有散┐

└与半夏相伍┤├相反相成,即可兴肺之开阖,又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

└有收┘

┌顾脾。

使炙草┤

└以缓缓图之,不致猛力一发而过

【运用】 1.本方主治湿痰。以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沉滑为证治要点。因其性燥,故对阴虚肺燥及咯血者忌用。

2.本方为治痰的通用基础方,随证加减,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痰证。风痰,可加南星、白附子;热痰,可加黄芩、竹茹;寒痰,可加干姜、细辛;食痰,可加莱菔子、神曲;气痰,可加枳实、厚朴。

3.现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贮或湿阻气机者,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因其性燥,故对阴虚肺燥及咳血者忌用。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文献摘要】《医方考》:“湿痰者,痰之原生于湿也。水饮入胃,无非湿化,脾弱不能克制,停于胸膈,中、下二焦之气熏蒸稠粘,稀则曰饮,稠则曰痰,痰生于湿,故曰湿痰也。是方也,半夏辛热能燥湿,茯苓甘淡能渗湿,湿去则痰无由以生,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陈皮辛温能利气,甘草甘平能益脾,益脾则土足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治其本,利气治其标也。”

【附方】 1.导痰汤(《济生方》)组成及用法:半夏四两(12g),天南星、橘红、枳实、茯苓各一两(各6g),甘草半两(3g)。加生姜5片,水煎服。功效: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治:痰厥,痰涎壅盛,时发晕厥,胸膈痞塞,头

痛呕逆,咳喘痰稠,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2.涤痰汤(《证治准绳》)组成及用法:半夏、胆南星各二钱半(各12g),橘红、枳实、茯苓各一钱半(各7.5g),人参、石菖蒲各一钱(各5g),竹茹七分(3.5g),甘草半钱(2.5g)。加生姜5片,大枣5枚,水煎服。功效: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上二附方皆由二陈汤化裁而成,均有燥湿化痰之功,共治湿痰之证。但导痰汤是二陈汤去乌梅加南星、枳实而成,南星伍半夏燥湿化痰之力强,枳实配橘红行气和胃之力增,故其祛痰行气之力均较二陈汤为著,偏于主治痰厥及顽痰所致的痰涎壅盛之证。而涤痰汤则是在导痰中又加入菖蒲、竹茹、人参,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是治中风痰迷心窍而见舌不能言的常用方剂。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各6g),橘皮三两(9g),炙甘草一两(3g),白茯苓一两半(4.5g)。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煎,食前服。

【功效】理气化痰,清胆和胃。

【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症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癫痫等证。

【方解】本方是为胆胃不和,湿痰化热内扰而设。方名“温胆”,却治痰热,似有名不副实之嫌,此乃宋代陈言调换原方药、量而未换方名之故也。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失和,继而气郁生痰化热。胆主决断,痰热内扰,则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甚或上蒙清窍,而发癫痫。胃主和降,胆胃不和,则胃气上逆,而为呕吐呃逆。因其病脏在胆胃,病邪为湿痰微有化热,治宜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之法。其方药组成,乃由二陈汤去乌梅另加枳实、竹茹、大枣而成。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药。竹茹清胆和胃,止呕除烦为臣药。枳实、橘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自消;茯苓健脾利湿,使湿去则痰不生,共为佐药。甘草益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煎加生姜、大枣,和脾胃而兼制半夏之毒。综合全方,可使痰热消而胆胃和,则诸证自解。

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成。《千金方》中的温胆汤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用至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说明温胆汤本来是用治胆寒证的。而后世诸家,减生姜用量以治痰热,方名仍袭其旧而称“温胆”,实际其功效已转化为清胆、和胆了。

【运用】 1.本方治证为湿痰微有化热之象,是治疗杂症而属于疑似难辨的常用方。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为证治要点。

2.若心内烦热者,可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3.现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综合征、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方歌】温胆汤用夏苓草,枳竹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热扰。

第二节清热化痰

清热化痰剂,适用于火热内盛,炼津成痰,痰热互结之证。

症见咳痰黄稠,胸闷烦热,舌红苔黄,脉滑数。此外,还可用于痰火郁结而致的惊悸、癫狂和瘰疬等病。其病因病理为邪热内盛,不得清解,煎熬津液,郁而生痰,甚至郁久化火,成痰火。

治法宜清热化痰。

药物多以清热化痰药如瓜蒌、贝母、胆南星为主,酌配清热泻火药组成。

代表方如清气化痰丸、滚痰丸等。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方源】录自《医方考》清气化痰丸命名:庞安常曰:“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之而顺矣。”

【组成】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各一两(各6g),胆南星、制半夏各一两半(各9g)。

【用法】共为细末,姜汁为丸,每次6g,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亦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症见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闷气急,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痰热壅肺,清肃失常,气机不利所致。由于痰热内蕴,肺失清肃,故见咳嗽痰黄,粘稠难咯,胸闷气急。舌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热蕴肺之象。

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方解】方中胆南星味苦性凉,清热化痰,为君药。瓜蒌仁性寒清热,助胆南星清热化痰;黄芩善清肺热,共为臣药。治痰当须理气,故以枳实、橘红理气宽胸,以除胸闷气急;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又以茯苓、半夏健脾燥湿,以去生痰之源,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五药共为佐药。诸药合用,使热清火降,气顺痰消,则诸症可愈。

君胆南星取其味苦性凉,清热化痰,治实痰实火之壅闭。

┌清热化痰,以助胆南星之功。

臣瓜蒌仁、黄芩┤

└降肺火化痰热。

┌枳实┐┌下气化痰(治痰当须理气)

┌┤├┤

│└陈皮┘└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随之而顺矣。佐┤

│┌茯苓健脾渗湿(脾为生痰之源)

││

└┼杏仁宣肺下气(肺为贮痰之器)

└半夏燥湿化痰

本方系二陈汤去甘草、乌梅另加黄芩、瓜蒌仁、胆南星、杏仁、枳实而成。但君药为胆南星,并臣以黄芩、瓜蒌仁,则变燥湿化痰之方为清热化痰之剂。其去乌梅者,因痰热壅肺,恐其酸收敛邪,故不可用。去甘草者,因其甘缓壅滞,对痰气不利,故亦不用。

【运用】 1.本方为治热痰咳嗽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稠色黄,苔黄,脉数为证治要点。

2.若肺热较盛,见有身热口渴者,可加石膏、知母以清泄肺热;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等。

3.现对于肺炎、支气管炎见有痰稠色黄而证属痰热者,可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本方亦系二陈汤加减化裁而成,其去乌梅者,因痰热壅肺,恐其酸收敛邪,故不可用,去甘草者,因其甘缓壅滞,对痰气不利,故不可用。

【方歌】清气化痰星夏橘,杏仁枳实瓜蒌实,

芩苓姜汁糊为丸,气顺火消热痰痊。

【文献摘要】《成方便读》:“治热痰。汪讱庵曰:热痰者,痰因火而成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不可纪极。火借气于五脏,痰借液于五味,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此方所由设也。”

滚痰丸(《丹溪心法附余》引王隐君方)

【方源】王隐君方:“通治痰为百病”。

【组成】酒蒸大黄、黄芩各八两(各240g),青礞石一两(30g),沉香半两(15g)。

【用法】先将礞石打碎,用火硝一两(30g),同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封固,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与各药研细合匀,水泛为丸,如绿豆大,每次6~9g,清茶、温水送下,临卧食后服,每日1~2次。

【功效】泻火逐痰。

【主治】实火老痰证。症见癫狂惊悸,或怔忡昏迷,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或绕项结核,或口眼蠕动,或不寐,或梦寐奇怪之状,或骨节卒痛难以名状,或噎息烦闷。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病机与治法】本方是治疗实热老痰之峻剂。实热老痰,久积不去,遗害多端。其上蒙清窍,则发为癫狂,昏迷;扰动心神,则为惊悸怔忡,梦寐怪状;内壅于肺,则为咳喘痰稠,甚则噎息烦闷;留于经络、关节,则为口眼蠕动,或骨节卒痛,或绕项结核等。

治宜荡涤实热,攻逐顽痰

【方解】。方中礞石燥悍重坠,善能攻坠陈积伏匿之老痰,与火硝同煅,其攻逐下行之性尤强,为君药。大黄苦寒,荡涤实热,开痰火下行之路,为臣药。黄芩苦寒泻火,专清上焦气分之热,复以沉香降逆下气,亦合治痰必先顺气之理,共为佐药。四药相合,泻火逐痰之力较猛,可使痰积恶物,自肠道而下。对于形气壮实,痰火胶固为病者,用之最宜。

君青礞石药性燥悍,与硝石同煅,攻逐陈积伏匿之痰。

臣大黄苦寒,荡涤实热,泻火通便。

佐黄芩清泻肺热。

使沉香速降下气,为诸药之先导。

【运用】 1.本方所治诸症均属实热顽痰为患。以舌苔黄厚,脉滑数有力为证治要点。因本方药力较峻,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皆应慎用。

2.现常用于精神分裂症、癫痫、神经官能症等属痰火内闭者。

【注意事项】因本方药力较峻,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皆应慎用【方歌】滚痰丸用青礞石,大黄黄芩与沉香,

百病皆因痰作祟,顽痰怪证力能匡。

【文献摘要】《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王隐君制礞石滚痰丸治老痰一方,用黄芩清胸中无形诸热,大黄泻肠胃有质实火,此治痰必须清火也。以礞石之燥悍,此治痰必须除湿也。以沉香之速降,此治痰必须利气也。二黄得礞石、沉香,则能迅扫直攻老痰巢穴,浊腻之垢而不少留,滚痰之所由名也。”

《血证论》:服药后“忌饮食半日,若喉间粘壅,乃病药相拒,少顷药力到即愈。方虽猛峻,然顽痰变见诸怪证,非此不治。”

第三节润燥化痰

润燥化痰剂,适用于外感燥热,肺阴受伤,或因阴虚火旺,虚火炼液为痰而成的燥痰证。

症见干咳少痰,或痰稠而粘,咯痰不爽,甚则咯痰带血,咽喉干燥,声音嘶哑。

治法宜润燥化痰。

药物多以润肺化痰药如贝母、瓜蒌等为主,酌配清热、滋阴等药组成。

代表方如贝母瓜蒌散。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方源】《医学心悟·卷三痰饮篇》:“大抵痰以燥湿分,饮以表里别。湿痰滑而易出,多生于脾。脾实则消之,二陈汤,甚则滚痰丸;脾虚则补之,六君子汤。兼寒兼热,随证加药。燥痰涩而难出,多生于肺,肺燥则润之,贝母瓜蒌散。”

【组成】贝母一钱五分(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各2.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主治】燥痰咳嗽。症见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等。

【病机与治法】本方主治证为燥痰。燥痰以咳嗽痰稠,涩而难出为特征。盖肺为娇脏,喜清肃而不耐寒热,一旦肺受火刑,不但灼津为痰,而且津伤液少,气道干涩,故而痰稠难咯,涩而难出。

治当润其燥,清其热,化其痰。

【方解】方中贝母润肺清热,化痰止咳为君药。瓜蒌润肺清热,理气化痰为臣药。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桔梗宣利肺气,令肺金宣降有权,共为佐药。如此配伍,润燥与理气合用,则肺得清润而燥痰自化,宣降有常则咳逆自止。

君贝母甘苦凉,入手太阴肺经,润肺散结,止嗽化痰。

┌瓜蒌瓜蒌实能通胸膈之痹寒,而子善涤痰垢粘腻,一举两得。

臣┤

└天花粉甘苦酸,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

┌茯苓健脾渗湿.

佐、使┼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

└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

燥痰与阴虚燥咳不同。阴虚者久病,症见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口燥,甚则

阴虚生内热,而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治宜滋阴润燥之法,方宜麦门冬汤、百合固金汤等。本方证只是咳痰难出,阴虚内热之象不甚明显,故治宜清润化痰之法,不可过用滋腻之品,以免助湿生痰,碍气生满。

【运用】 1.本方为润燥化痰之代表方剂。以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证治要点。对于虚火上炎及温燥伤肺之咳嗽,则非所宜。

2.对于肺结核、肺炎等而有燥痰见症者,可以加减用之。

【注意事项】不宜用于虚火上炎及温燥伤肺之咳嗽。

【方歌】贝母瓜蒌花粉研,橘红桔梗茯苓添,

呛咳咽干痰难出,润燥化痰病自安。

【文献摘要】《医学心悟》:“大抵痰以燥湿为分……湿痰滑而易出,多生于脾,脾实则消之,二陈汤,甚则滚痰丸;脾虚则补之,六君子汤。兼寒、兼热,随证加药。燥痰涩而难出,多生于肺,肺燥则润之,贝母瓜蒌散。”

第四节温化寒痰

温化寒痰剂,适用于脾肾阳虚,肺寒停饮而致的寒痰证。

症见咳嗽吐痰,痰白清稀,遇寒加重,舌苔白滑,脉沉迟而滑。

治法宜温肺化痰。

药物处方多以温肺化痰药如干姜、细辛为主组成方剂。

代表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g),甘草三两(9g),干姜三两(9g),细辛三两(5g),五味子半升(5g)。

【用法】水煎2次分服。

【功效】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咳嗽。症见咳痰量多,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等。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脾阳不足,肺寒停饮,清肃失常所致。由于脾阳虚,运化失职,湿聚而成寒饮。寒痰湿饮贮留于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吐痰,痰白清稀,胸膈不快等症。舌苔白滑,脉弦滑,均为内有寒饮之象。总之,本方证的病机为中焦阳虚,寒饮犯肺。病脏在脾肺,病性属阴寒,病邪为寒痰水饮。

治宜温肺化饮。

【方解】方中干姜辛热,既能温肺散寒以化饮,又可温脾阳以化湿,为君药。细辛辛散,助干姜温肺化饮;茯苓甘淡,渗湿健脾杜痰源,一治寒饮内停,一治生痰之源,共为臣药。五味子收敛肺气而止咳,配合细辛,一散一收,散不伤正,收不留邪,并可防止细辛辛散太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配,散中有收,开中有合,标本兼顾,使肺寒得温,痰饮得化,诸症可愈。

┌温肺散寒以化饮。

君干姜┤

└温运脾阳以化湿。

┌茯苓健脾渗湿,以杜其生痰之源。

臣┤

└细辛温肺散寒,助干姜治其已聚之痰。

┌一散散不伤正┐

佐五味子收敛肺气而止咳,并配合细辛┤├且防细辛耗散伤肺。

└一收收不留邪┘

使甘草甘草和中,调和诸药。

【运用】 1.本方为治寒痰贮肺、外无表证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

2.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陈皮以化痰降逆止呕;兼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咳甚颜面虚浮者,加杏仁、麻黄以宣利肺气而止咳。

3.现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寒饮而咳痰清稀者。

【方歌】苓甘五味姜辛汤,温阳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入,寒痰冷饮保安康。

【文献摘要】《金匮要略心典》:“服前汤(桂苓五味甘草汤)已,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下焦冲逆之气即伏,而肺中伏匿之寒饮续出也,故去桂枝之辛而导气,加干姜、细辛之辛而入肺者,合茯苓、五味、甘草,消饮驱寒,以泄满止咳也。”

第五节治风化痰

治风化痰剂,适用于内风夹痰上扰证。

症见眩晕头痛,或发癫痫,甚则昏厥,不省人事等。

药物多以平熄内风药如天麻、钩藤和化痰药如半夏、天南星、贝母、天竺黄等配伍组成。

代表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方源】《医学心悟·第四卷眩晕门》: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眩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黑逍散主之,滋水生肝饮主之。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温胆汤亦主之。有气虚挟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君子汤主之。若年四旬以后,补中益气汤主之。亦有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者,六味汤。七味都气丸亦主之。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9g),天麻、茯苓、橘红各一钱(各6g),白术三钱(15g),甘草五分(3g)。

【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分2次温服。

【功效】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主治】风痰上扰证。症见眩晕头痛如蒙,身如负重,少食多寐,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濡滑等。

【病机与治法】本方证为脾湿生痰,引动肝风,风痰上扰头目所致。由于痰湿蒙蔽清阳,加之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清空,故见头痛眩晕如蒙。痰湿中阻,则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濡滑,均为风痰之象。总之,本方证病本在脾,影响于肝。病性属湿痰。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浊内扰,引动肝风。治宜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止眩,二药合用,为治风痰头痛眩晕之要药,正如《脾胃论》所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此二药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为臣药。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消,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煎加姜、枣,有和中健脾的作用。诸药合用,可使脾健湿去,痰化风熄,头痛眩晕诸症得愈。

本方系二陈汤去乌梅加白术、天麻、大枣而成。在原方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复加入健脾燥湿的白术,平肝熄风的天麻,从而组成熄风化痰之剂。

┌天麻熄风止晕┐

││

君┤├二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要药。

││

└半夏燥湿化痰┘

臣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

佐橘红理气化痰。

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运用】 1.本方为治风痰眩晕而设,以眩晕,呕恶,舌苔白腻为证治要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不宜应用。

2.若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加泽泻、桂枝以利湿化饮;若肝风上扰明显者,加钩藤、代赭石以潜阳熄风。

3.现常用于耳源性眩晕、神经性眩晕属风痰而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对于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应用。

【方歌】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大枣姜,

眩晕头痛风痰证,热盛阴亏切莫尝。

【文献摘要】医学心悟》:“眩,谓眼黑;晕者,头旋也。古称头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内动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是也,逍遥散主之。有湿痰壅遏者,书云,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有气虚挟痰者,书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上重下轻也,六君子汤主之。亦有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者,六味汤。亦有命门火衰,真阳上泛者,八味汤。此治眩之大法也。”

小结

祛痰剂共选正方7首,按其功效分为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治风化痰五类。

1.燥湿化痰本类方剂主治湿痰,其中二陈汤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作用,为治痰的通用基础方,主治湿痰内阻的咳嗽痰多证。温胆汤能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痰热内扰,胆胃不和的虚烦不眠,呕吐呃逆,以及惊恐癫痫等证。

2.清热化痰本类方剂主治热痰。其中清气化痰丸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主治痰热咳嗽,痰黄粘稠,胸闷气急等症。滚痰丸泻火逐痰,主治实热老痰所致的惊悸癫狂、怔忡昏迷,以及其他种种怪证。

3.润燥化痰本类方剂主治燥痰,代表方是贝母瓜蒌散。贝母瓜蒌散具有润肺化痰之功,主治肺经燥痰所致的咳嗽痰稠,咯之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之证。

4.温化寒痰本类方剂主治寒痰,代表方是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为温阳化饮的主要方剂,主治寒饮内停,咳嗽痰多,清稀色白之证。

5.治风化痰本类方剂具有化痰熄风的作用,适用于风痰证。其中半夏白术天麻汤燥湿化痰与平肝熄风并用,善治风痰上扰的眩晕呕吐,以及痰厥头痛。

【复习思考题】

1.祛痰剂分哪几类?各适应那些病证?试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二陈汤是治痰的基础方?

3.分析贝母瓜蒌散、滚痰丸二方的功效、主治有何不同?

第十五章 祛湿剂 习题

第十五章祛湿剂习题 一、填空题 1.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 2、祛湿剂属八法中之_______法。 3.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_______。 4.祛湿剂多由_______或_______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5.平胃散以_______为君,其作用为_______。 6.平胃散是治疗_______证的基础方,其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 7.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取其宣肺利膈,既益_______,又助_______。 8.茵陈蒿汤的功用是_______。 9.临床应用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八正散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 11.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_______,_______。 12.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当归拈痛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14.当归拈痛汤中配伍益气养血滋阴之品,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15.二妙散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 16.五苓散以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 17.猪苓汤五药合方,其功用以_______为主,_______为辅。 18.防已黄芪汤主_______证。 19.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 20.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_______,_______。 21.实脾散主治_______。 22.萆蘚分清散的功用是_______,_______,主治_______之膏淋、白浊。 23.羌活胜湿汤重用_______,_______为君,作用为_______,_______。 24.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当归拈痛汤与独活寄生汤均可治疗痹证,但后者的病机应属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2.平胃散中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的药物是() A.厚朴 B.苍术 C.陈皮 D.茯苓 E.半夏 3.治疗湿滞脾胃证的基础方是() A.藿香正气散

劳动合同法多选题及答案

劳动合同法多选题及答案 多选题 1、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是 A、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D、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 发生的争议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 列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D、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 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下列是劳动 合同的必备条款。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 、试用期

C、社会保险 D、劳动合同期4、用人单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 A、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 主体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 B、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 调动;C、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 D、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工作岗位上实施。 A、临时性 B、辅助性 C、替代性 D、服务性6、按 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A.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 固定限期的劳动合 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 限的劳动 合同 7、《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 A.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B.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严重违反劳

合同法全文汇总(第十九章)

合同法全文汇总(第十九章) 第九十四条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 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九章保管合同 第三百六十五条保管合同是保管人保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并返还该物的合同。 第三百六十六条寄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费。当事人对保管费没有约定 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保管是无偿的。 第三百六十七条保管合同自保管物交付时成立,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百六十八条寄存人向保管人交付保管物的,保管人应当给付保管凭证,但另有交 易习惯的除外。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广泛宣传我市共产党员在推动首都各项事业中做出 的突出业绩,全面展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北京广播 电视台选取蓝天野等20位优秀共产党员为拍摄对象,联合制作了电视系列片《为你而歌》(第十四部)。该片共20集,其中,16集将于6月29日至7 月6日在北京电视台卫视频 道首播,每晚18:13播出,每天播出两集;4集将于7月8日至7月9日在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首播,每晚22:40播出,每天播出两集。请各支部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收看。 第十一条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形外,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 第二款的规定,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 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 原则协商确定;对协商不一致的内容,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 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 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第三百六十九条保管人应当妥善保管保管物。 当事人可以约定保管场所或者方法。除紧急情况或者为了维护寄存人利益的以外,不 得擅自改变保管场所或者方法。 第三百七十条寄存人交付的保管物有瑕疵或者按照保管物的性质需要采取特殊保管措 施的,寄存人应当将有关情况告知保管人。寄存人未告知,致使保管物受损失的,保管人 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保管人因此受损失的,除保管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并且未采取补救 措施的以外,寄存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多选题及答案

多选题 1、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是() A、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B、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C、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D、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 C、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D、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下列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试用期 C、社会保险 D、劳动合同期4、用人单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 A、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 B、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 C、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

D、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 在()工作岗位上实施。 A、临时性 B、辅助性 C、替代性 D、服务性 6、按照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7、《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B.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D.严重失职,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8、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具体是( ) A.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B.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 C.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D.发生地震,需紧急救援的 9、下列情形中,视同工伤的有( ) 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 B.自残或自杀的

第六章 祛湿剂综述

第六章祛湿剂 学习要点 ①掌握羌活胜湿汤、平胃散、藿香正气散、茵陈蒿汤、五苓散、真武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配伍意义。 ②熟悉祛湿剂的概念、分类、使用注意事项;熟悉独活寄生汤、八正散、防己黄芪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和主要配伍意义。 ③了解小活络丸、二妙散、五皮散的功效和主治。 一、定义 祛湿法化湿利水和通淋泄浊水湿病 二、适应证治法配伍代表方剂 1.湿阻脾胃(湿邪内阻,脾胃失和) 化湿和胃+理气和中药 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2.湿热证(外感湿热湿热内盛湿热下注) 清热祛湿+清热泻火药 三仁汤茵陈蒿汤甘露消毒丹 连朴饮二妙散八正散牛角散 当归拈痛汤 3.水湿壅盛(癃闭淋浊水肿泄泻) 利水渗湿法+理气健脾药 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五皮散4.湿从寒化(阳气不化,水湿内停) 温化水湿(温阳药+利湿药) 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鸡鸣散 萆薢分清饮 5.风湿痹证 祛风胜湿+解表止痛补肝肾益气血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三使用注意 1.易耗气伤津,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孕妇水肿慎用. 2.配伍理气药? 3.调整肺脾肾三脏的功能. 第一节祛风湿剂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证:风湿在表(一身重痛) 法:祛风胜湿 方:二活-祛一身之风湿(君) 防风藁本-发散风湿止头痛 川芎蔓荆子-散风活血止头痛 甘草-调和 特点:风湿初起最适宜 应用:感冒头痛风湿性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证:痹证日久,肝肾阴亏,气血不足 法: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方:独活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君) 细辛防风秦艽-祛风湿止疼痛 桂心-散寒止痛温通经络 杜仲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兼祛风湿 参苓草-补气 四物汤-补血 特点:1)扶正药与祛邪药相须配,相得益彰; 2)配伍理血药,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疼,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 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答案

第十五章祛湿剂答案 一、填空题 1.化湿利水通淋泄浊 2.消 3.气化则湿化 4.芳香温燥甘淡渗利 5.苍术燥湿健脾 6.湿滞脾胃脘腹胀满舌苔厚腻 7、解表化湿 8、清热利湿退黄 9.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10.木通甘草 11.湿温时疫湿热并重 12.芦根清热和胃止呕除烦生津行水 13.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14.使祛邪不伤正,且能防诸药苦燥伤阴 5.黄柏苍术 16.泽泻利水渗湿 17.利水渗湿清热养阴 18.表虚不固之风水、风湿 19.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20.脾肾阳虚水湿泛溢21.脾肾阳虚水肿 22.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下焦虚寒 23.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24.桑寄生杜仲牛膝 25.肝肾两虚气血不足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A。答案分析:平胃散为治疗湿滞脾胃之基础方。 2.A。答案分析:厚朴味辛苦性温,善行气除满,兼具芳香苦燥之性,故兼可化湿。 3.B。答案分析:平胃散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为治疗湿滞脾胃之基础方。 4.E。答案分析:其证属湿滞脾胃为患。治宜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故以平胃散治疗。 5、B。答案分析:其证属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治宜解表化湿,理气和中。故选用藿香正气散治疗。 6、C。答案分析: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 7、D。答案分析: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藿香正气散由藿香、大腹皮、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组成。两方共有的药物包括陈皮、厚朴、甘草。 8.D。答案分析:藿香正气散中以藿香为君药,既取其辛温而解在表之风寒,又以其芳香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止呕。 9.C。答案分析:茵陈蒿汤功能清热利湿退黄,为治湿热黄疸之主方。 10.B。答案分析:茵陈蒿汤方中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 11E。答案分析:茵陈蒿汤的功用是清热利湿退黄。 12.A。答案分析:茵陈蒿汤主治湿热黄疸,缘于邪热入里与脾湿相合,郁蒸肝胆而成。 13.E。答案分析:八正散用大黄荡涤内蕴之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

劳动合同法练习题

劳动合同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劳动法属于下列哪个法律部门?() .民法商法.行政法 .经济法.社会法 .关于劳动法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劳动法以劳动者个人利益为本位 .劳动法属于私法 .劳动法属于公法 .劳动法是具有公法私法兼容性质的法 .劳动法产生最早的国家是() .英国.美国 .法国.德国 .劳动法中的“劳动”含义,不具有() .人格从属性.双方合意性 .持续性.无偿性 .禁止歧视和特权,体现了劳动法的()原则 .劳动权平等原则 .劳动自由原则 .倾斜保护原则 .劳动者权利受保护原则 .下列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权的是() .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者对所在单位领导的批评权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劳动者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对劳动权表述不正确的是() .劳动权是法定权利 .劳动权是公民基本权利 .劳动权的主体是劳动者,不包括劳动者团体 .劳动权涉及人权的各个层次,是一种综合权利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国务院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作了具体规定,下面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某砖厂女职工董某怀孕期间,厂里安排她简单打扫清洁卫生,不再做搬运工 .某企业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便要求每个职工每天加班个小时,怀孕达个月的女职工刘某也不例外 .某公司通知其女职工周某,鉴于她的孩子已满个月,公司决定恢复她“三班倒”的工作制.某矿山女职工肖某被安排到井下工作 .国务院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三条规定:“凡适合妇女从事劳动的单位,不得拒绝招收女职工。”体现了劳动法的()原则 .劳动权平等原则

.劳动自由原则 .倾斜保护原则 .劳动者权利受保护原则 .不属于《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的用人单位范围的是() .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 .企业.依法成立的合伙组织和基金会 .下列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者范围的是() .志愿者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 .兼职的在校大学生 .家政公司的保洁员 .下列属于《劳动合同法》主体的是() .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 .宾馆大堂经理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13.关于《劳动合同法》与《劳动法》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二者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特别法优于一般法 .劳动法是基本法,劳动合同法是单项劳动法律,不可突破劳动法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是依据劳动法的基本精神和立法目的来制定的 .在涉及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律适用方面,优先适用劳动合同法 14.关于劳动规章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它是用人单位制定的公开的劳动规则文件。 .它调整劳动过程中用人单位与职工之间的关系,既约束职工也约束单位的各个行政部门。 .它是单位用人自主权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单位在制定时不需要与工会或职工协商确定.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需要公示告知才有约束力 15.下列不属于劳动合同法法定条款的是()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劳动报酬 .试用期 .社会保险 .下列争议适用《劳动法》的是() .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大学生刘某利用暑假时间到某公司勤工俭学,刘某就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 .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 .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解除、终止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第二十章 哺乳纲

第二十章哺乳纲(Mammalia) [知识点]形态、分类、起源。 [重难点]如何将哺乳动物的形态与人类形态有机结合,为将要学习的人体解剖打下基础。 哺乳动物:是一类体表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有些次生现象:(鲸:口边有少许刚毛;海牛:体表仅有稀少刚毛)。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演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中,分布几遍全球。 如:空中飞翔的:蝙蝠; 树间滑翔的:鼯鼠; 树上栖息的:猴子、松鼠; 陆上奔跑的:野兔、野牛、黄羊; 洞穴中穿行的:穿山甲、鼢鼠、鼹鼠; 水中畅游的:鲸、海豹等。 以上这些动物所在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它们都是哺乳动物。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皮肤腺发达,具特有的汗腺和乳腺 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真皮)均厚且发达,尤以高等种类的真皮最厚,常用以制革。 体表被毛,是哺乳类在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可以说凡被毛的脊椎动物均是哺乳动物。毛为皮肤衍生物,由表皮角质化形成。 绒毛短而密,覆于皮肤造成一不流动的空气层、空气是良好的热绝缘体,所

以具保温作用。 北极熊的毛为一根极细的光导管,几乎能吸收照在身上的全部太阳紫外线。 刺猬和豪猪体被许多硬刺,都是毛的变形。 穿山甲体被角质鳞片,但鳞间和腹部仍具毛,并在胸部具一对乳头,幼兽吃奶长大,故穿山甲是哺乳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 皮肤腺:哺乳类的皮肤腺非常发达,不仅具有发达的皮脂腺和性臭腺(如臭腺、香腺、蹄腺)而且还具有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汗腺和乳腺。 皮肤腺均来源于表皮的生长层,陷入真皮内,为多细胞腺。 皮肤腺:皮脂腺、汗腺、臭腺、乳腺 1.皮脂腺:包状腺,多开口于毛囊内;分泌油脂,涂润毛和皮肤,防止干燥和浸湿。 2.汗腺:管状腺,陷于真皮中,以一长管开口于皮肤表面。调节体温,排汗散热,排泄部分代谢废物。尿素、盐、水等,性质与尿相似。 A.汗腺不发达的种类:①狗:散热主要靠口腔、舌、鼻表面蒸发;②兔:仅唇部、鼠鼷部有少量汗腺;③牛:鼻部汗腺发达,热天若牛鼻未见汗珠,说明闭汗,是有病的象征;④啮齿类:如大鼠,仅在趾垫部有汗腺。 B.无汗腺的种类:如鲸、鼹鼠、鳞甲目种类。 C.汗腺发达的种类:马、灵长类动物,几见全身。 3.臭腺:是汗腺或皮脂腺的衍生物(变形),开口于特殊的囊内,吸引异性,便于同类跟踪,自卫等功能。如黄鼬的臭腺(自卫)麝香腺:吸引异性,盘羊的蹄腺,便于跟踪,海狸鼠、麝鼠尾基部的香腺。 4.乳腺:是变态的汗腺,是管状腺和泡状腺的复合体,分泌乳汁(雌性最发达)乳汁会有高价营养,以保证幼体的良好发育和高的成活率。 乳区:乳腺聚集的区域(若干乳腺集中在一定区域)。 乳头:乳腺集中的小突起。真乳头:分泌管直接开口于乳头。如有袋目、啮齿目、灵长目。假乳头:分泌管开口于乳管底部,再由乳管通出体外。单乳类无

合同法释义《第二十一章:委托合同》

合同法释义《第二十一章:委托合同》 本章共十八条,主要内容包括:委托合同的概念,特别委托与概括委托,受托人的报告义务,受托人亲自处理事务的义务,受托人的报酬请求权,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贸易代理、委托合同解除的规定等。 第三百九十六条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约定,由受托人处理委托人事务的合同。 【释义】本条是对委托合同概念的规定。 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是指当事人双方约定一方委托他人处理事务,他人同意为其处理事务的协议。在委托合同关系中,委托他人为自己处理事务的人称委托人,接受委托的人称受托人。 委托合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合同类型,早在古代巴比仑汉漠拉比法典中,就对委托合同作了专门的规定。以后法国、德国、日本民法典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对委托合同也都作了规定。委托合同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它可产生于任何一种民事主体之间,它可以在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或者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缔结;可以为概括的委托,也可以为特别的委托。委托合同的目的是有利于生产经营,方便人们日常生活,加强国际经济贸易的联系。具有人身属性的法律行为或事实行为,一般不适用委托合同,如收养关系的建立或终止、婚姻关系的产生和消灭、立遗嘱、结婚、收养子女等。 1.委托合同的特征 (1)委托合同的标的是劳务 委托人和受托人订立委托合同的目的,在于通过受托人办理委托事务来实现委托人追求的结果,因此,该合同的客体是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的行为。

(2)委托合同是诺成、非要式、双务合同 委托人与受托人在订立委托合同时不仅要有委托人的委托意思表示,而且还要有受托人接受委托的承诺,即承诺与否决定着委托合同是否成立。委托合同自承诺之时起生效,无须以履行合同的行为或者物的交付作为委托合同成立的条件。 委托合同成立不须履行一定的形式,口头、书面等方式都可以。 委托合同经要约承诺后合同成立,无论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与受托人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对委托人来说,委托人有向受托人预付处理委托事务费用的义务,当委托合同为有偿合同时还有支付受托人报酬等义务。对受托人来说,受托人有向委托人报告委托事务、亲自处理委托事务、转交委托事务所取得财产等义务。 (3)委托合同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 委托合同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应以当事人双方根据委托事务的性质与难易程度协商决定,法律不作强制规定。 2.关于委托事务的范围 委托合同的目的在于受托人处理委托人的事务。关于“事务”的解释,直接关系委托合同的适用范围,对此,日本民法典第643条和656条规定,仅限于法律行为,始得为委任合同之标的。就法律行为以外的事务所成立的合同,称为“准”委任合同,准用委任合同的规定。 本条虽然未对受托人办理事务的内容作具体解释,但依照本法第二条的规定,只要能够产生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任何事务,委托人均可请受托人办理,既包括实体法规定的买卖、租赁等事项,也包括程序法规定的办理登记、批准等事项,还包括代理诉讼等活动。但委托人所委托的事务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如委托他人代为销售、运输毒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的借款关系 B.用人单位按房改政策要求劳动者支付购房款而发生的关系 C.一农家女被广州一饭店录用为服务员而建立的关系 D.两个企业之间因劳务合作发生的关系 2.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3 B.10日 C.15日 D.30日 3.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A.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C.向人民检察院投诉 D.向公安机关报案 4、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规定,报()备案。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劳动部 C.劳动部、国务院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部 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书面劳动合同 B.口头劳动合同 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 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 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C.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 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1个月 B.6个月 C.1年 9.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10.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 A.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只有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雇佣时,才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C.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1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将()列为竞业限制人员。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第十五章祛湿剂 第一节燥湿和胃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且气机受阻,故见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上逆而为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故为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湿邪中阻,下注肠道,则为泄泻。治当燥湿运脾为主,兼以行气和胃,使气行则湿化。方中以苍术为君药,以其辛香苦温,入中焦能燥湿健脾,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湿邪阻碍气机,且气行则湿化,故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芳化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与苍术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陈皮为佐,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煎加姜、枣,以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益气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姜、枣相合尚能调和脾胃。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属寒湿者,宜加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4.使用注意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0g)藿香去土,三两(90g)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

劳动合同法选择题

选择题 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A)通过,()起施行。 A.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 B.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 C.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 D.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 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C)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企业B.用人单位C.劳动者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C)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A.董事会B.监事会C.工会D.职工代表大会 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D)、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A.公道B.公认C.公开D.公平 5、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C)。 A.不遵照执行 B.宣布废止 C.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D.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 6、《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C)。 A.人身关系 B.财产关系 C.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D.经济关系 7、用人单位自(A)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 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D)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A.可以 B.不应 C.应当 D.不得 9、《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B)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可以 B.应当 C.需要 D.无须 10、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B)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十五日 B.一个月 C.二个月 D.三个月 1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C)时间的劳动合同。 A.解除 B.续订 C.终止 D.中止 12、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A);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B.责令改正 C.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D.给予警告 13、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B);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方剂:第十三章治风剂

第十三章治风剂 概述 一、定义: 凡是运用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 二、立法依据: 俞根初云:“外风宜散,内风宜熄”(《重订通俗伤寒论》)。 三、分类及适用范围: 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变化亦较复杂,但据病因及证候特点,可概括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外风指风邪侵入人体,留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所致。“风者,百病之长”,为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与寒、湿、热等邪相兼为患,故其证型有风寒、风湿、风热之别。此外,风邪毒气从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而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范畴。外风致病的临床表现除表证外(参见解表剂),主要有风邪上犯头目所致的头痛目眩;风邪与湿热相搏于肌肤所致的皮肤瘙痒、湿疹;风邪中于经络所致的口眼斜、手足不能运动;风邪与痰湿、瘀血阻于肢体经络、筋脉、骨节所致的四肢挛痛、麻木、屈伸不利;或破伤风毒所致的口噤不开、手足拘急甚至角弓反张等。“内风”是指脏腑机能失调所引起的风病,其病变主要在肝。常见有肝风上扰,肝阳升发,亢逆无制所致的眩晕、头痛、中风昏倒、半身不遂;或肝经邪热炽盛,热极生风所致的高热抽搐;或肝肾阴血亏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所致的筋脉拘挛、手足蠕动、震颤等。在治疗上,外风宜疏散,使邪从外出;内风宜平熄,使脏腑机能恢复平衡。因此,本章方剂可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 四、使用注意事项: 治风剂临证使用首先必须辨证准确,分清外风、内风之证。若属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属于内风,则宜平熄,切忌辛散。其次,应分别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适当配伍。如风邪兼寒,兼热,兼湿,或夹痰,夹瘀者,应分别与祛寒,清热,祛湿,祛痰,活血祛瘀等法配合应用,才能契合病机,提高疗效。此外。外风与内风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引动内风,内风可兼夹外风,立法用方,应分清主次,全面照顾,兼而治之。治风剂中所用辛散疏风药性多温燥,易伤津液,且易助火,因此,对于津液不足或有阴虚,或阳亢有热者均应慎用,亦可少佐滋阴之品以制约之。 第一节疏散外风 疏散外风剂多以辛散疏风药为主组成,适用于外风侵袭经脉、肌肉、筋骨、关节等所致的病证。若风邪上犯头目引起头痛,眩晕等症,治宜疏风邪,止头痛;风热、风湿郁于肌腠,浸淫血脉,引起皮肤瘙痒,风疹,湿疹,治宜疏风止痒,清热除湿;风邪夹痰阻于头面经络,引起口眼歪斜,治宜祛风化痰;皮肤损伤,“风邪毒气”侵入,引起破伤风,治宜祛风止痉;风与痰湿、瘀血阻络,引起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治宜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上述五种常见病证,尽管表现各异,但皆因外感风邪所致,故在治疗上均以疏散外风为法,选择辛散疏风药为组方的主要药物,常用的有羌活、独活、防风、白芷、荆芥、川芎等。并根据感邪的轻重,体质的强弱,病邪的兼夹和邪犯部位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病证,配合相应治法进行不同的配伍,主要有: (1)配养血药:如当归、白芍、熟地、胡麻仁之类。由于风邪浸淫血脉,易于损伤阴血,血虚生燥,往往使风病进一步加重,加之祛风药物辛温香燥亦易伤人阴血。因此,祛风方剂配伍养血药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配伍方法,达到养血疏风的目的。在祛风与养血的配比上,一般祛风药的用量要大于养血药。 (2)配熄风止痉药:如全蝎、僵蚕、天麻之类。风性善行而数变,外风又可引动内风。故在疏散外风剂中有时亦配合熄风止痉之品,以内外兼治,加强疗效。主要适用于风痰阻于头面经络之证和破伤风等。这种配伍,其中祛风药宜选用祛风而兼有化痰作用者较好,白附子、天南星常为首选药;熄风止痉药则宜选用既能疏散外风,又能平熄内风的天麻、僵蚕、全蝎之类。 (3)配活血药:如川芎、乳香、没药之类。由于风邪入中,气血痹阻,络脉不通,因此风病往往兼有瘀阻之病机,血瘀则使机体失于血的濡养,不仅能够加重风病;而且也不利于疏散风邪,所以祛风方剂配伍活血之品,意在加强祛风之效,消除血瘀络脉不通的病理改变。根据病情,活血药的选用,一是宜用活血而兼行气者,兼顾活血与行气两方面的作用,川芎、乳香、没药常为首选之品;二是宜用活血而兼养血者,针对血瘀而有血虚的病机,当归、白芍常为首选之品;三是宜用活血而兼清热者,适用于血瘀而兼热象者,常用丹参、赤芍、丹皮之类。宋代陈自明提出的“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妇人大全良方?卷三》)治疗方法,就是在总结前人祛风与活血药物配伍的基础上确立的。 (4)配清热药:如石膏、黄芩、生地之类。风为阳邪,易从热化,祛风药物多辛香温燥,更易助阳化热,因此祛风方剂申常配伍清热之品。宋金元时期在清热药的选择上,多以石膏清热而生津,黄芩清热而燥湿,生地清热而凉血,代表清热药三种不同的使用方法,临床可根据风邪化热,损伤津液的程度及兼夹病邪的不同,灵活运用,有所侧重。疏散外风方剂配伍清热药,有时是属于反佐之法,是恐辛温发散或火热助阻之品药后生变,故以苦寒之品以制其辛温发散太过,防止温燥伤津之弊。 川芎茶调散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薄荷叶不见火,八两(240g)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香附子炒,八两(240g)(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30g))防风去芦,一两半(45g)白芷羌活甘草炙,各二两(各6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清茶调下。常服清头目。 【功用】疏风止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试题与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A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 、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C 、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 、口头协议 B 、书面劳动合同 C 、集体合同 3、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 、半个月 B 、一个月C、两个月 4、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 、订立劳动合同 B 、在合同文本签字盖章 C 、用工之日 5、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 、试用期 C 、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6、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六个月 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A 、60% B 、80% C、100% 8、可以对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 A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C 、约定服务期限的劳动合同 9、竟业限制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那些人员( A 、高级管理人员B、高级技工C B 、劳动者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 、普通员工

10、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竟业限制的人员竟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 A 、一年 B 、二年 C 、三年 11、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十五日 B 、三十日 C 、六十日 1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三日 B 、五日 C 、10 日 13、劳动者有下列哪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B、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14、用人单位有哪种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B 、用人单位与劳动约定保密事项的 C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15、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三个月 16、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 A 、全市上年度职工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B 、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C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17、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为劳动 )内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 、10 日 B 、15 日 C 、30 日 18、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时支付。 A 、劳动合同解除 B 、劳动合同终止 C 、办理工作交接 19、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 A 、劳动合同 B 、集体合同 C 、专项集体合同 20、在县级以下区域或某些行业内,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立()。 A 、集体合同 B 、专项集体合同 C 、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 21、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 、10 日 B 、15日 C 、30 日 2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A 、不得低于 B 、不得高于 C 、可以等于 23、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元。 A 、十万 B 、三十万 C 、五十万 24、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 A 、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50% B 、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C、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100% 25、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 、一年 B 、二年C、三年 26、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的标准执行。 A 、派遣单位所在地 B 、用工单位所在地 C 、两地都可以 27、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的是()。 A 、非全日制用工 B 、劳动合同不满一年的 C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

(精)方剂学—祛湿剂

方剂学——第十六单元祛湿剂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祛湿剂的适用范围 祛湿剂适用于湿邪所致的多种病证。 要点二祛湿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湿邪重浊腻滞,易阻气机,须酌情配伍宣降肺气、健脾助运、温肾化气之药。祛湿剂多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易伤阴津,有碍胎元,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慎用。 细目二燥湿和胃 要点一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四两厚朴三两陈橘皮二两甘草(炙)一两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组方原理】 君:苍术—燥湿运脾。 臣:厚朴—燥湿行气。 佐使: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 甘草、生姜、大枣—补中调药。 方歌: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趣记:三猪皮厚 三术皮厚。 【附方】 不换金正气散较平胃散多藿香、半夏二味,故燥湿和胃、降逆止呕之力益著,兼可解表,用于湿邪中阻,兼有表寒之证。 柴平汤即小柴胡与平胃散合方,功在和解少阳,燥湿化痰,用于治疗素多痰湿,复感外邪,寒多热少之湿疟。 要点二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藿香三两甘草(炙)二两半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濡缓。以及山岚瘴疟等。 【组方原理】 君:藿香—外散风寒,内化湿滞,辟秽止呕。 臣:白术、茯苓、半夏曲、陈皮—健脾理气燥湿。 佐:紫苏、白芷—外散风寒;行气止呕,燥湿化浊; 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桔梗—宣肺利膈。 使:甘草、姜、枣—内调脾胃,调和药性。 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趣记:霍(元甲)半夜三更指令陈(真)捕大腹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