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概论

水利概论
水利概论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水利概论论文

题目:中国的水资源与水利发展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班姓名:陈程

学号:2010100290

2012年3月26日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利发展

中国边界顶端位置: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南至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南北相距5500km,东西相距5200km。

中国地形高度悬殊,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km,新疆艾丁湖却低于海平面154m,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可分为三级阶梯。中国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3%,高原面积占全国的26%,丘陵面积占全国的10%,盆地面积占全国的19%,平原面积占全国的12%。

我国的季风气候明显,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和西南季风,来自太平洋上空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及我国南海上空的西南季风为我国上空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雨季;西北内陆地区因远离海洋以及受高山、高原的阻挡,季风难以深入,降水偏少,为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欧亚大陆的冷气流控制,全国盛行西北风,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可以长驱直入长江以南。北方雨雪稀少,寒冷干燥;南方雨水也较少。东部季风区在去年内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线的西伸、东进、北退和南撤的影响,南北雨季也随之变化。

由于以上的地理位置的跨度大、地形复杂和气候的独特不同就影响了我国的水资源的分布和水量。

我国的水资源量

降水总量。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约为6.2万亿m3,折合降水深为648mm,比全球陆地平均值低约20%。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递减。台湾省多年平均年降水为2 535mm,而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多年平均年降水深则不足25ram。

河川径流量。在我国,降水量中约有56%通过陆面蒸发返回空中,其余44%形成径流。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m3,折合径流量深为284mm。其中地下水排泄量为6 780亿m3约占27%;冰川融水补给量为560亿m3,约占2%;从国境外流入的水量约为172亿m3。

土壤水通量。根据陆面蒸散发量和地下水排泄量估算,全国土壤水通量约为4.2万亿m3,(约占降水总量的67%),其中约有16%通过重力作用补给地下含水层,最后由河道排泄形成河川径流量,其余3.5万亿m3消耗于土壤和植被的蒸散发。

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与降水、地表水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总补给量。根据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8 288亿m3,,其中有6 762亿m3分布于山区,l 874亿m3分布于平原区,山区与平原区的重复交换量约为348亿m3。

水资源总量。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瓦转化的重复量,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3,占全球水资源的6%,排世界第6位,其中地表水2.7万亿m3,,地下水0.83万亿m3。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占有量约200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 000m,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 000m3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 000m3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我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m3。我因被列为世界上最缺水的13个国家之一。

水资源的分布

时间分布。总体特点是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变化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年内汛期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左右(南方60%,北方80%左右)。我国的外流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夏季河水暴涨,河道和有限的水库容纳不了过多的雨水,大量宝贵的水资源东流人海;冬春季节降水少,河流水位下降,北方有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我国水资源中约2/3是洪水径流量。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大部分流域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是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开发利用难度大和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的主要原因。目前,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办法就是修建水库、建设水利枢纽工程,对年久失修的水库进行加固、清淤、扩容,以提高蓄水量。

空间分布。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水土资源区域分布不相匹配,全国水资源80%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量3 490rn3,亩均水资源量4 300m,,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长江流域以北广大地区的水资源量仅占全国14.7%,人均水资源量770m3,亩均约471ITl3,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对发达、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其中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尤为突出。我国内陆河地区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4.8%,生态环境脆弱,开发利用水资源受到生态环境需水的制约。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办法为跨流域调水。我国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已经实施,该工程全部建成后,会逐步缓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

水资源的利用

水资源开发现状。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全国累计修建加固堤防近25万km,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60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有效灌溉面积从2.4亿亩扩大到8.2亿亩,并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水源。全国用水量从1949年约为l 000多亿m3增加到2008年的6 000亿m3,其中农业用水

占68.8%,工业用水占20.7%,生活用水占10.5%。全国总用水量中,地表水源占80.3%,地下水源占19.3%,其它水源占o.4%。全国用水消耗量3 012亿m3,占总用水量的55%。2000年全国人均用水量430m,,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610 nq3,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479m3,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78m3。

水资源利用程度。1980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6.1%,1993年升到18.9%,现在超过了20%。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接近50%,其中超过50%的流域有黄河(67%)、淮河(59%)、海河(近90%)。这些流域水资源的过量开发利用,引发了河道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河口生态恶化等问题。内陆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超过40%,松花江已达30%。2007年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20.2%,开发利用程度较2006年提高3.4%。其中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达83.1%;而红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则最低,只有5.1%。总体看,我国南方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虽不高,但因污染造成水体质量下降,从而产生局部污染型(水质型)缺水。

用水效率。用水浪费和用水效率不高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违背的。长期以来,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初期,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片面强调发展的速度,不重视提高经济效益。低效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水资源需求,水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缺的情势,以致水资源的短缺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成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展是人类普遍的要求,是基本人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发展,中国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发展是硬道理”,真是至理名言。概括地说,过去的传统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很不理

想的。人类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未来,逐步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率先编制的“21 世纪议程”则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并经联合国同意。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其涵义又有新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英文是custionable development,1988 年在第6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当时直译为可以承受的发展,大意是指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即在发展中要以环境为控制的焦点。总起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a.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还应加上“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c.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考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将人为资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自然资源(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传给下一代,以继续改善生活质量(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革、提高,圆满地按上述" 个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目前有许多行业提出了诸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林业、环境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它们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概念的应用。

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强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旨在保持生态、环境和水文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现在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b.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委员会具体地选出了可持续发展" 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即能源、运输与水。其实能源、运输都与水有关,所以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c. 水资源开发应提高为多种开发;它不仅是河流开发,还包括水的再循环和雨水收集、水权转移、水的脱盐淡化……还应把保护生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任何水开发方案必须考虑的程序。

d.“现在不是继续去寻找水来满足将来的需要,而是应进行规划,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现在和将来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水文改革。”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释义及管理目标如何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尚是一个在不断探

索的问题:

a. 可持续性,在时间上有多长?是否只包括下一代或两代,即子孙后代,约"# 年?

b.可持续利用的对象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何变?也很难确定!

c. 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总战略!这里“发展”是总目标,水利必须为“发展”服务,所以首先必须以“需”定“供”,不断反馈,做到供需平衡!

e.可持续利用的供水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整个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

e.gleick 1996年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作了大体的定义“:水利用需达到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能力,而不损害水循环的整体性,也不损害依赖水而生存的各种生态系统”。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和目标,主要是:1人类基本用水要求!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用水量。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不足是直接造成每年几百万人过早死亡的原因!以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支持人类代谢和保持人类健康的基本淡水量应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方供水商和非政府组织有保障的承诺2."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第2 项标准要求应保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水量4.必须做出有关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应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检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各种指标方面的社会决策5.这些决策的实例包括保护未筑坝河流的各个河段、在某些河段建立最低流量要求标准、为环境从主要水工程重新分配水以及制定湿地保护标准。3.水质标准。不同的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为不同用途的用水制定水质标准,而且,对水质必须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这些水质标准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能够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物的影响!非人类用水无需达到饮水标准。例如,许多为工业、商业、浇灌或景观目的用水可使用较低标准的水,可大大节省费用!对环境用水需要制定类似的水质标准!应尽力弄清这些差异并制定满足各种水质标准要求的办法。4.水资源再生性。淡水资源被认为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一种不影响同类资源长期利用的方式进行利用!然而,有些利用方式可以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包括流域管理不当、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和含水层污染。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盗用后代的水资源,这违背了可持续利用最基本的要求。土地协调利用和水政策应明确地防止进行这些不可逆的活动。5.其他!如可持续利用目标还必须体现在水资源管理中,特别要保证在决策中民主地代表受影响各方的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地享有各种资源信息,并保证在分配这些资源时有各种选择方案。

水利历年来是之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水利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