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讲义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讲义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讲义

01 文明肇始:城市的产生

城市设计原理课程介绍的是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城市+设计,城市是

客观存在的外部对象,是设计的主体,而设计呢,就是我们开展社会实践的具体内容,是干预的工具,显然,只有在充分认识主体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展恰当的干预,也就是说认知城市是我们开展设计的基本前提。

今天,城市已经成为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聚居地,全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在2008年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在2011年末终于也达到了这一代表着城市发展重要节点的百分之五十,这意味着整个世界和中国正在全面进入城市时代,而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大部分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城市具备了相当完备甚至复杂的空间形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更是大不一样。认识这样一个复杂的对象,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呢?显然,今天的城市不可能成为我们认识的着眼点,纷繁复杂的城市表象只会让我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回到起点,回到城市最开始的时候,将所有的外加因素都归零,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把握城市的价值和内涵。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被称为第二自然的城市并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城市如同人和自然生物一样,是具有出生、成长、疾病、衰败、乃至于死亡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认识城市就是要认识城市的内在机理、成长历程和发展规律。

如果让大家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城市,你会怎样描述呢?

我们可以有上百种的描述方式,但城市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理解,他是人类生活的聚落。

作为与乡村共同存在的,人类最主要的两种聚落形式,他们是我们人类所有活动的发生地和承载地,更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节点和重要标志。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的发展史,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发生过程和他们在文明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们就在不断的探索和寻找适应自身需求的生存场所,地球上差异化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条件、价值观念等共同影响着城市聚落的营建方式和空间形态,伴随历史发展进程,每个区域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城市空间形态,又成为影响空间和文明发展的基础。

根据考古发现,大约在距今三百多万年前,东非的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出现了最早的人类,我们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大家都熟悉的云南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左右。到了四五万年前,原始人的体质、性状基本上达到我们现代人的水平,人类社会的序幕就此拉开。

在漫长的蛮荒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人群而聚之,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来源,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大约到了1万年多前的新石器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因为人们需要在固定的地点播种和收割,农业定居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人类的第一种聚落形式——农业聚落随之出现。

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商业的分离推动了手工业者聚落和商品交换点的建立,城市产生的第一条件:经济条件——“市”逐渐形成。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生产范围扩大,剩余产品增多,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换逐渐演变成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土地与工具等生产资料逐渐被个人占有,于是私有制开始出现。氏族成员之间原本的平等关系也慢慢演变成依附关系,分化出了奴隶与奴隶主两个阶层,阶

层分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财富向特权阶层集中,而特权阶层为保护财富和部落联盟的安全,构筑城池,屯兵防御。于是,城市产生的第二条件:政治条件——“城”逐渐形成。“市”与“城”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了人类的第二种聚落形式:“城市”。据考古发现,大约7000年前,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两河流域,代表城市是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埃利都。

自此,以城市为标志的人类文明在地球上正式拉开了序幕,比如大家最为熟悉的四大文明发源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相继以城市出现为标志进入了文明时期。城市聚落不同于融入自然的乡村聚落,以其独特的形态成为人类脱颖于自然世界的主要标志,其形态深刻地映射着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

02 三种传统:城市空间形态的历史演进

城市聚落不同于融入自然的乡村聚落,以其独特的形态成为人类脱颖于自然世界的主要标志,是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节点,其形态深刻地映射着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

梳理东西方城市发展历程,不同时代背景下孕育生发的城市形态可以概括为三种:有机主义、形式主义和现代主义,他们反映了特定区域和历史背景下,人、社会结构、空间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特征。

第一种形态:有机主义

有机主义遵循生物世界的形态法则,体现人的自然属性,又具备一定的社会组织特征。群居生活的人类在与自然的生存竞争中,逐渐选择了农业定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定居点通常情况下沿着水岸高坡或农田塬地等自然边界自由分布,形成有机主义形态的乡村聚落。

不同于动物世界更为自然的有机性,人类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层级更为复杂的社会等级关联和共同意识。社会秩序同样映射在聚落营建上,无论是氏族社会时期部落中心的“大房子”、农业聚落的宗族祠堂,还是城市聚落的贵族宫殿、宗教庙堂,聚落营建通常围绕着这些象征着权力阶层的重要建筑开展。早期的营建活动主要依靠自然力,只能尽可能利用既有的条件如地形、水道和方位等进行建设,因此逐渐形成了围绕重要建筑的、自由生长的街道系统,其他的城市公共空间或设施、居民自行建造的住所、作坊、店铺和其他工作场所间或其中,形成相对自由的空间模式。

孕育于海洋文明的西方城市大多起源于交易之“市”,随着贸易扩大、人群聚集,因安全防御砌筑城墙最终形成城市。城市顺应多变的地形条件,自下而上生长演进形成,总体上呈现有机主义的特征。中世纪欧洲的所有城镇都体现岀有机主义特征,主教和君主将围绕城镇、大教堂和城堡建造的防御城墙建好后,手工业者顺应地形、气候和其他客观的自然属性来建造房屋,形成城市的整体形态。

第二种形态: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源自人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秩序的组织逻辑。通常以清晰的几何形态作为基础,通过自上而下的整体控制建立正式的、具有等级特征的,轴向的或对称性的城市形态,代表权力或者宗教等绝对精神与权威理性。

形式主义首先与等级层次相联系,通过中央权力来强制形成预期的城市形式,轴线是形式主义的代表性手法。在强调核心秩序的同时,也利用均质的形态来限制多样性,方格网是形式主义的辅助性手法。方格网街区既能够有效的支持核心秩序的建立,也能够满足城市其他功能的要求。

同时它为土地自上而下的控制和管理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路径,所形成的物质形态和社会秩序清晰,因此广泛出现于古代的军事防御型城市和现代的功能性城市当中。

农耕文明背景下东方城市,营建多开始于防御职能的“城”,在“方形工事”、“居中为尊”、“内城外郭”、“家国同构”等营城理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中轴线与相互垂直的方格状道路系统共同构成的方城模式,这样的形态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城市的统治和军事职能。因此,以中轴线为核心的方格网城市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模式,特别在都城的建设中。

第三种形态: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面对大机器大生产造成的城市混乱,期望通过新技术解决社会问题,崇尚机械化的明确效率,倡导“形式追随功能”,企图用一种简单和确定性的方式表述空间与社会使用的关系。

《雅典宪章》(1933年)所倡导的功能主义原则适应工业城市迅速扩张带来的社会和空间需求,清晰的功能分区让城市的混乱无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标准化的快速建造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的居住、工作和交通问题,现代城市获得了极大的扩张和发展。我们必须承认,当城市突破农业社会时期的人口阈值后,古代城市的诗情画意就永远成为过去时,高度集聚的现代城市组织系统复杂,需要基本的功能理性。

功能主义创造了人和自然不得不遵从的无级差结构,契合现代社会精神和组织特征,其自上而下的理论和实践迅速扩散地球上的所有城市。如《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所言,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是人们的相互作用与交往,过于理性的机械化空间忽略了多样性的重要性,带来了城市的贫血症。《北京宪章》(1999年)将20世纪称为大建设和大破坏时期,功能主义难咎其责,忽略了社会文化差异化和社会活动多样性的建设行为是对地域文化的毁灭,同时也造成了城市生命力的羸弱。

工业革命不仅仅带来了产业革命,也引发了城市革命,城市规划学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面对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空间形态问题同样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代城市设计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

03 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设计的发生背景

之前我们讨论了城市设计的外部对象——城市,主要介绍了城市产生和三种形态传统。本节课我们谈谈城市设计的实施途径——设计,重点介绍现代城市设计的发生背景。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现代城市设计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个问题意味着古代城市与现代城市存在巨大的差异。大家可以想一想,这个差异是什么?

答案就四个字:人口规模。正是因为现代城市和古代城市在人口规模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城市发展背景和问题的巨大差别,也正是因为现代城市与古代城市在人口规模上的差异直接催生了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城市规划学科,可以明确的讲,古代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或者说古代的城市规划就是今天我们所界定的城市设计。

什么原因导致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出现人口规模的差异呢?

答案同样是四个字:工业革命。首先我们可以将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做一个简单的比较。这个古代与现代的分界。工业革命之前的古代城市以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为基础,无法获得足够的商品粮养活的城市人口,因此,城市普遍规模小,数量少,绝对大部分古代城市的人口规模在十万人以内。比如十三-十四世纪,巴黎人口只有5.9万,伦敦人口只有3.5万。通过伦敦的城市空间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城市占地规模在工业革命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

城市设计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产品,这种两面性反映在“城市”和“设计”当中,“城市”描述空间特征,“设计”则是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将其物化的活动,更多地关注于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对发展进程的预测与控制。

城市诞生之初就存在城市形态的选择问题,上节课谈到的有机主义和形式主义城市形态就是农业社会时期城市形态的典型特征。也可以说,在农耕文明背景下,城市规划领域的绝大部分内容就是城市形态设计,而无关其他。

18世纪末爆发的工业革命,不仅仅是产业的变革,更引发了城市革命,城市在大机器、大生产的推动下呈现爆炸式增长,城市人口的剧增和规模的扩大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结构遭致致命的破坏难以修复、居住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城市矛盾尖锐。

这些现代城市的问题不再只是单一的空间形式问题,而开始涉及社会、经济等更为复杂、更为综合的领域,因此,以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大量的社会学家,建筑学家开始讨论现代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1909年,丹尼尔·伯纳姆的“芝加哥规划”,标志着城市美化运动的正式开始。城市美化运动的核心思想就是恢复现代城市中失去的视觉秩序和和谐之美,采用古典主义加巴洛克的风格手法设计城市。以城市美化运动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兴起,关注城市的形态美学,其后逐渐转向社会认知和场所营造。

04 三次变革:城市设计观念的演替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许多城市针对日益加速的郊区化倾向,为恢复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和吸引力而进行的城市景观改造运动被称为城市美化运动。标志的现代城市设计开始兴起,首先关注城市的形态美学,其后逐渐转向社会认知和场所营造。

第一代,关注形态美学的城市设计

形态美学的思路是将城市作为放大“建筑”的狭义理解。突出强调了城市设计的形态结果,注重城市空间的视觉质量和审美经验,而将文化、社会、经济、政治以及空间要素的形成等都置于次要地位。

工业革命之前的城市规划实际上就是形态美学范畴的城市设计。现代城市设计开始于西方现代主义勃兴的时期,在整个社会聚焦工业城市的功能理性和现代城市规划原则时,城市空间的美学特征也开始受到一定的关注。卡米诺·西特从传统城市空间,特别是欧洲中世纪城市的视觉质量和审美体验出发,提取其艺术原则。勒·柯布西耶则是现代都市美学的大力倡导者,强调秩序和几何形态。20世纪50年代卡伦从视觉感性的角度探讨城市空间的特征,让人们重新关注被忽略城市空间视觉审美价值。

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美学特征作为空间形态的主要组成,满足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审美需求,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的主要内容。但是,就像现代理性主义对功能过度强调而导致的城市贫血症一样,单纯考虑城市空间的视觉美学问题,而忽视空间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最终的结果只是形式主义的泛滥。因此,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城市建设中片面关注城市空间的视觉审美特性的做法带来的弊端遭到日益猛烈的抨击,开始出现了对城市空间环境设计更为深刻意义的精神价值的探索。

第二代,关注社会认知的城市设计

社会认知强调人与空间和行为的社会特征密切相关,它关注的是人如何使用与复制空间,尤其关注于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在评价城市环境方面,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不应是一种精英行为,而更应该是大众经验的集合。在研究对象层次方面,城市空间环境设计应更多地研究人的精神意象和感受,而不只是城市的物质形态。

面对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快速发展和现实问题,《雅典宪章》确立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然而,这种理性规划将城市视为工业产品,标准化的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模块造成僵硬和冷漠的城市空间,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合性被否定。在现代城市里,人对城市的情感依托和认同消失,原本作为“城市客厅”的公共空间被异化为超大尺度的“城市纪念碑”,城市吸引力和活力严重退化。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行为学兴起,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开始更为深入的研究人的活动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联,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空间作为物质功能的品质。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凯文?林奇的《城市印象》,亚历山大的《城市并非树形》,《建筑模式言语》中都表明空间的社会功能,强调其作为日常生活的容器和社会交往的场所。

第三代,关注场所营造的城市设计

场所营造综合了较早的城市设计传统,是上述两者的融合。“场所(place)”概念最早由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提出并运用于建筑与城市设计中(1947)。20 世纪60 年代构架于胡塞尔哲学思想的建筑现象学对场所理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挪威建筑师诺伯特舒尔茨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系统讨论了场所的内涵。

场所是人们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所在的自然环境与空间进行不断适应、熟悉、调整、改造,最终形成的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具有意义的世界。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一个具有某种清晰特征的空间环境。人在场中才能发现自己的存在从而“定居”,选择一个场所就是选择一种自我存在的方式并积极地参与场所中的活动,在熟悉与经营的过程中赋予场所生活的意义,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慢慢将先天的存在条件转化为自己熟悉认同的场所。

场所与空间的关系如同“家”与“房子”的关系:空间是场所的物质基础,无情感需求和精神意义,和时间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基本尺度;场所是空间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场地因人的活动而形成的氛围、人具体的行为以及相关活动与记忆的累积。因此,场所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形式、活动和意义。形式是场所的空间本底,代表场所的物理属性;活动是人具体的行为发生,代表场所的功能属性;意义是所达成情感价值,代表场所的精神属性。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是在理解城市空间内在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区的空间环境进行适当干预,解决人们的需要与空间环境不匹配的矛盾,满足个体与群体对空间环境的物质、使用与情感需求,达成与过往记忆关联、在当下诗意栖居,并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空间环境。

1.1 城市为何:人对城市空间的诉求

城市作为人类创造的一种聚落形式,以独特的物理空间形态支持不同层次和活动内容的人居诉求,它们是人的主观行为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空间形态反映了特定地域在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历史进程中累加并逐渐固化形成的地方风土与文化特征又在持续地影响着后代的活动与建设。总体上讲,人对城市空间的诉

求反映在生存环境、社会生活和文化情感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对城市空间环境诉求

人的自然与社会属性表明了人与周边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本底,人工环境是人类持续发展的空间基础。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态圈中的人类,其繁衍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无论是基本的生态环境条件,如:阳光、温度、水等,还是基础的物质生活来源,如:食物、原料、能源等,都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和供给。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显的犹为重要,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建设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开展适度的建设活动,保持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工环境是人的行为和意识的产物,一方面体现了人化自然,满足了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建成环境又影响人的行为,反映了文化的作用。因此,城市环境与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要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总体目标出发,把城市环境建设与人的自身利益联系起来,使之更加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需要。

其次是人对城市空间的生活诉求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构成了城市生活的多面性。生活蕴涵着人的一切活动,包括价值观念、生活态度、行为动机、日常交往方式、生产劳动方式、分配交换方式、消费和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等内在和外在的活动要素。城市空间是生活开展的容器,就空间范围而言,包括居住、家庭、邻里、社区、街道、机构、消费、办公等不同类型,从住宅逐渐扩展到与之相关的整个城市空间区域。

人们不仅仅要求提供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因为血缘、地缘、学缘、业缘等社会关系还需要与周围人群进行物质、精神交流,要求促进这些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开展的空间场所。各类活动场所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并与所处的环境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良好的人居空间首先要求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物质基础设施,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积极为城市居民营造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其次,提供功能完备、配套齐全,使用便捷的城市服务设施,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

最后是人对城市空间的情感诉求

城市空间不仅仅是活动的载体,也是认知的对象。认知是个体建立与外部世界关联、开展活动及形成认同的出发点,当个体的认知经过社会化过程及时间的累加,转化为具有情感特征的审美,成为一种共同意识和集体记忆时,地方性的文化系统就开始形成,反映在城市空间上就是对地域性的追求。地域性指特定时间和地点背景下,经由城市自然风貌、居民生活习惯、传统历史文脉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凝结的特征。地域性是人们建立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前提,在全球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先发达地区的文化被广泛传播,导致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理念等不断趋同,造成城市地域性的丧失。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整合并不代表着本土文化的消亡。全球化与地域性的整合意味着城市空间的地域性不只是局限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传统建筑和空间形式的传承,一种狭隘的、与“世”隔绝的本土经验的传承,而是将自身的文化经验纳入到“全球化”视野下重新审视。因此,地域性的城市空间塑造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性符号的形式问题,核心价值在于为特定地域生活的人营造适宜的场所。

1.2 因何发生:城市设计动力因素

城市设计是城市新陈代谢和社会发展演替的必然结果,受到多种动力因素的影响。处在成长期的城市,为满足社会发展与空间增长需求,以扩张建设为主;处于成熟期的城市,内涵建设和品质提升成为核心诉求,以存量更新为主。应对不同的问题需求,城市设计的发生动力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类型。

·自下而上的动力因素

作为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聚落,城市既是物质空间的层积,也是人们生活的家园,相对稳定的物质空间无法持续匹配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生活。物质空间自身的去废更新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产生自下而上的动力,通过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满足城市居民生活与发展的需要。

第一种动力是物质空间的自然衰败

城市是一个生命有机体,经历成长、成熟、衰败的过程,无论是建筑实体的自然寿命,还是空间机体的用进废退,在历史进程中必然存在不能继续使用的组成部分。从而推动城市设计的发生,通过空间设计、改造和建设,替换衰败的物质空间,焕发生机与活力。既有城市空间环境在物理性能上的衰败并不意味着文化价值的丧失,无论是代表个体情感的场所认同,还是代表集体记忆的文化传承,更新改造首先关涉建成遗产的科学辨识问题,避免造成文化的断裂;其次是活化再利用的策略问题,从建成环境的价值出发确立适宜的利用方式。

第二种动力是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

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衣食住行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水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公共生活,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其需求层次、消费结构、活动内容都在发生变化。新人居关系下的空间需求尤为迫切,从基本需要出发推动城市设计在改善空间质量的作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城市由不同的人群构成,作为社会整体,其价值在于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强者愈强,生活质量的提升改善需要关照所有人群的实际情况,规避社会分异现象的发生,达成社会和谐发展。

第三种动力是功能使用的升级换代

空间的功能配置符合特定时期的社会特征,城市发展必然会带来社会空间和产业空间的升级换代,从土地属性到空间利用,都需要进行资源配置的优化调整,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和物质基础。例如20 世纪90 年代后期,顺应城市产业转型,“退二进三”的土地置换在各地广泛开展,2010 年以来内城更新,在空间改造的同时,更多的是功能业态调整,这些行动促进了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引起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空间形态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自上而下的动力因素

高度集约化的当代城市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宏大愿景中担当关键角色,作为空间领地的城市不能缺少规范与控制,无论是基于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和城市空间的持续健康发

展,自上而下的诉求对城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种动力是城市发展的总体诉求

城市不同于以农耕为主的农村“自然聚落”,是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推动社会进步为目标的一个集约经济、集约社会、集约文化的地域空间系统,追求用最佳的方式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文化昌明。进入一定发展阶段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会对物质空间环境提出新要求,城市设计成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其突破发展瓶颈,开拓新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在对城市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进行历史与现实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开展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创造性提升,形成持续发展的、适应新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城市新功能、新形式。

第二种动力是政府决策的实施推动

自古以来,城市的总体布局与建筑形式,无一不服务于巩固统治、彰显与颂扬权力的诉求。虽然现代社会强调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协调空间资源的分配,在城市发展和空间营建的话语权方面,政府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以来,对外扩张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纷纷制定各类发展和建设规划,一方面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改观城市形象以获得良好的政绩评价。城市设计对城市未来图景的模拟和展示能够满足政府宏大愿景的需要,实现社会大众的共同想象,成为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最受青睐的内容。大尺度的总体城市设计、中尺度的片区城市设计以及小尺度的街区城市设计大行其道。

第三种动力是重大事件的影响带动

重大事件包括正面和负面的两种类型,正面事件指大型体育赛事、重大国际会议等,负面事件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对城市空间发展都会带来非常规的影响。由于重大事件的特殊性和突发性,它会对城市原有功能、环境和运转秩序产生一定的冲击,即时的应对需要通过城市设计开展相关工作,引导具体的城市建设。在全球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举办重大活动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良机,如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 年上海世博会对两座城市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城市建设发展。自然灾害一方面造成了城市的人财物损失,另一方面,在相对完善的应急机制支持下,灾后援建同样能够改变城市建设的时序,比如汶川灾后重建,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新汶川拔地而起。

1.3 关涉对象:城市设计利益主体

利益主体是城市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主体,城市设计关涉的利益主体包括:政府、经济组织、公众,他们都拥有自身的利益取向,城市空间配置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博弈的结果。城市设计师在其中扮演中立的角色,协调政府、开发商与公众的利益诉求,以公共利益为指向,实现城市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第一类利益主体:公众

公众代表个体利益,既是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最终使用者,也是城市所有阶层的基础来源。依据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工、地域分布、利益关系等差别,可以划

分为若干种阶层。城市居民作为城市基本的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其对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工作就业场所、游憩休闲环境等需求的规模和品质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推动力。

从理论意义上讲,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公众的利益,但是由于存在相关约束制度不健全、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等“政府失灵”现象和开发商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市场失灵”现象,公众利益常常遭到侵害,居民在城市建设中处于弱势地位,公平、公正无法在现实中得到保障。随着法制的不断健全及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公众借助政策和法律的援助,保护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和自身城市权利的意识逐渐增强,居民参与城市建设的能动性也在得到显著提高。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活力,公众参与是实现居民主体地位的基本途径,因此需要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由最初对城市建设的知情、告知逐步过渡到依法合理参与城市建设的决策,从而依法为自身谋求合理的效用。

第二类利益主体:经济组织

经济组织代表集体或集团利益,是具有着相同或相似的个体利益的集合体,在一定契约下谋求集体或集团利益最大化。组织性和凝聚力较强,突出的利益关系,明晰的利益目标,完整的组织系统,周密的行动计划,明显影响地方政府和执政党的政策,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范围大,且有一定的深度。

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下城市土地投资和建设市场运作的主体,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城市建设经济组织由单一的公有单位变成国有、集体、外交、合资、联营、股份、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济组织以实现其权力和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看重的是个体利益和集团利益的满足及财富的积累,不仅重视城市中的建成环境在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使用价值,更看重城市建设本身所能形成的市场需要,以获得利润回报,而不会关心城市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缺乏政策和法律的制约下,其结果势必会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完善的市场机制与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约束经济组织的两种力量,使开发商在一定的规则与秩序下保持城市开发的理性,避免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损害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三类利益主体:政府

政府代表地方利益和地方决策层意志,是城市中为满足不同个体的公共需求的权力机构,行使着国家赋予的管理地方的权力,通过行政力对资源和物质资料进行重组和再分配,具有发展管辖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特权,协调社会平衡发展的、独立的利益主张和利益追求。

政府是导控城市建设的主体,拥有控制城市建设的权力,负有引导城市建设科学发展的责任。他们确立目标、筹集基金、组织实施、制定方案,作为城市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言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核心作用,以政府行为的方式介入社会发展过程,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协调土地、空间资源的分配,体现社会所期盼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其目标是维护社会的安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构建民主、文明的和谐社会。市场经济下,城市建设中政府的职能在于经营城市,为城市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进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对于开发商而言,政府的职能在于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搭建公平的投资平台,同时为了避免开发商的投机行为,政府对其还有监督职能。对于公众而言,政府的职能在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最后是城市设计师

城市设计师既代表公共利益又代表个体利益,既为地方政府服务,也为经济组织服务,是公众、政府、开发商三方利益的平衡者。城市设计师介入就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通过专业化的创意与设计,使城市建设在保证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创造公私合作的机会,开辟多种投资渠道,实现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公众利益最大化的崇高理想。

城市设计师既要为开发商从事项目开发提供决策依据和具体设计,又要为政府部门控制与引导城市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同时还要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公众塑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作为技术专家及管理者,需要了解法律、经济、公共政策、管理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作为空间设计师,要具对城市形态的分析与创造的能力,对环境因素的理解和判断的能力,对城市建设的组织与实施的能力以及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与利用的能力。目前,我国城市设计依然靠建筑师和规划师来实施操作,他们之间的密切配合尤为重要,要克服各自专业的局限,综合各自专业所长。

1.4 价值内核:城市设计的概念解读

城市设计的思想与方法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而逐渐形成,作为有意识的设计系统和学科体系则是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现代城市在大机器生产的背景下迅速扩张,城市规划与建设问题终于凸显出来。

现代城市设计在城市美化运动中获得普遍重视,1960 年代起,首先在美国再次提出城市设计问题。

l965 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学》,该书讲到:“建立城市设计概念并不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恢复对一个基本的环境问题的重视”。由此,城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全面开展起来,到目前为主,依然未形成明晰的、普遍接受的定义,但就其内涵的共识已基本达成。

我们首先介绍国内外经典著作和城市设计领域重要学者对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是关于全部生活、经过和使用该场所的人的场所设计。——《城市设计与人》(美)

城市设计即以功能良好和尊重人性的生活空间为目标进行的环境空间建设。——《城市设计:设计方案》(德)

城市设计和其他的设计过程一样,是理性的方法和灵感的结合。是一种经济的、政治的、美学的以及功能的过程,经常夹杂着各种参与者思想变化的倾向。——《走向城市设计——设计的方法与过程》(英)

城市设计从广义看,就是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即对人工环境的种种建设加以调节。——《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中国)

城市设计是指为达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审美或者技术等目标的在形体方面所做的构思,它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形体。——1981 年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设计意指人们为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建筑环境的设计和组织。——《城市设计》(中国)

城市设计概念是广义的,强调为人创造场所。更准确和更现实地说,强调城市设计是一个为人创造较佳场所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生产”它们。这一定义的重点可以分解为四个主题并贯穿全书:首先,城市设计是服务于人并围绕着人的;其次,它强调“场所"的意义与价值;第三,城市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的操作,其领域必然受到经济(市场)和政治(调控)的界

定和影响;第四,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维度》(英)当代城市设计将对城市物质空间的研究与城市经济、技术、社会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侧重于对城市空间塑造的过程,提出城市设计是对影响城市形态的一系列“决策环境”的设计。——《当代城市设计创作指南》金广君

城市设计,是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的安排,制定出指导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设计是为人们创造场所的艺术。它包含场所作用的方式和社区安全、形象的问题。它关注人与场所之间、运动与城市形态、自然与建成肌理的关系,以及保证乡村、城镇和城市成功发展的途径。——英国建筑与建成环境委员会(Commission for Architecture &the BuiltEnvironment)

城市设计是一种空间、时间、意义和交流的组织,城市的形态应该建立在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心理感受交织的基础上。——美国建筑学者阿莫斯拉普卜特

城市设计处理时间、空间模式, 并以人们对这些模式的日常体验作为证明。它不仅处理大的事物, 也处理任何影响聚居环境特性的小的事物, 如椅子、树木或者前面的门廊”——美国建筑学者凯文林奇

城市设计主要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建构机理和场所营造,是对包括人、自然、社会、文化、空间形态等因素在内的城市人居环境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程实践和实施管理活动。——中国工程院王建国院士

综上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是:

以人为主体,

以城市空间建构的发生机理为研究基础,

以城市社会生活的场所营造为主要内容,

以时间和空间的整体性为原则,

以提高人群生活质量(解决物质生活需求和空间环境的不匹配)、空间环境质量(解决行为认知需求与空间环境的不匹配)、形态特色品质(解决情感审美需求与空间环境的不匹配)为基本目标,融入建成环境领域三大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的设计研究、工程实践和实施管理活动。

1.5 主体内容: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

人们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空间和建成环境中生活与交往,彼此发生关联,建立联系。物质环境以特定的形式、功能满足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需要,同时具备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人类活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及三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产生了不同形式和运转方式的人类聚居地,从古代到现在,从乡村到城市都是如此。这些要素间相互作用的成效是造成其复杂性的首要原因,三个范畴中任何要素的变化,无论是实际上的或感受上的,都会改变其他要素的内容和优先程度。人们一直在寻找可以更好地容纳和支持人类活动的场所,适应不断扩展变化的物质环境,同时努力改善三者之间的联系。随着人口的不断膨胀,环境改变,这一努力及其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将不断得到加强。

1.5.1 自然环境要素

没有任何一个聚落场所可以脱离其自然环境本底而存在,自然环境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城市设计和建造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城市设计应对特定地域的城市空间场

所问题,差异化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城市设计首先需要了解的基础性知识。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代城市设计的核心价值之一,自然环境要素就不再只是设计开展的背景,也是设计的构成内容以及需要进行适当干预引导的结果。

要素一:方位

主要内容是纬度、海拔等地理位置特征。

方位是人类聚落发生的前提要素,齐聚北纬20-30 度之间的人类文明发源地说明了方位的重要性,地理纬度形成了特定的太阳高度角和主导风向等,它们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于人居环境的舒适性和能源消耗影响显著。海拔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海拔越高,气候特征就越偏向于北方。

要素二:气候

主要内容是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等大气物理特征。

气候主要是由于纬度差异形成的,大气环流、洋流、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也都对气候产生影响。地球大致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个气候区,不论在全球还是地方尺度上,人们都只能够影响但不能控制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同时,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气候的恶化。

要素三:地形

主要内容是地势、坡度、水体等地物形状和地貌特征。

就大尺度而言,地形包括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等五种类型;就小尺度而言,地形联系着众多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外貌,是建立空间形态和感受的基础,它反映某一区域的美学特征,影响景观、排水、小气候、土地的使用以及特定场地的功能作用。

要素四:地质

主要内容指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发育历史。

地质对于聚落格局产生的最大影响在于地震、海啸和火山喷发、对于具体场地的影响在于地质构造、断裂带、土壤条件、承载力、地下水分布等。需要规避不良地质条件对聚落选址的影响或提前建立应对措施避免灾害损失,充分了解土壤条件为建设实践建立准确的预判和准备。

要素五:水文

主要内容是自然界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

水文条件是城市聚落的决定性前提,在水资源保护、灾害预防、生态利用、景观营造等等方面的考虑应当更为系统和全面,从减少水资源消耗、中水的回收再利用、可渗透的环境铺装等跨学科的生态策略到滨水地区的公共空间布局、河岸景观设计等空间规划需要进行整体的考虑。

要素六:空气

主要内容是气球大气层的气体和杂质构成特征。

空气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空气质量的有害物质包括粉尘类(如炭粒等),金属尘类(如铁、铝等),湿雾类(如油雾、酸雾等),有害气体类(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氮的氧化物等)。生活与生产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的变化和优劣。

要素七:生态系统

主要内容是生物与环境在一定空间范围所构成的整体。

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需要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证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1.5.2 建成环境要素

建成环境被成为第二自然,庇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使人们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开展各项活动。结合特定的地域自然条件,经过时间累加形成的建成环境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和地方的风土,是人类文明成就和地域文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从基本的建筑单体开始,拓展到整个区域环境,承载不同类型、规模的城市功能,在空间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

要素一:建筑

主要内容:构建城市空间的实体存在和基本单元。

特征:以功能实用性、结构耐久性和特定场所性为主要特征,占据一定规模的场地。其使用性质、功能组成、建造的历史年代、周边环境与自身价值等要素决定了其性格;长、宽、高构成的形态、公共空间的限定、出入口方位、停车位、天际线等决定性空间要素以及材质、楼梯、照明等其他细节要素决定了其空间品质。

要素二:地块

主要内容:用地产权归属、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单元。

特征:产权归属的用地边界,包括大型地产的地块、狭小的独立地块、以及破碎化私人地块,通常由规划部门确定的地块开发建设指标,包括性质、强度、容量、退界距离、出入口、停车场等,这些共同决定了地块上建筑单体的基本形态。城市中不同地块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地块是街区的基本构成单元。

要素三:街区

主要内容:道路所包围的区域,是城市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

特征:地块及其上的建筑通常以街区的形式组织在一起。街区的规模和形态反映其建设时期的规划观念与时代特征,通常与自然地形条件、土地权属、用地性质、建设方式、价值观念等相关联。主要道路的通达度决定了各个街区之间的联系度,次要道路的密集度决定了街区内部建筑的可达性。

要素四:街道

主要内容:供车辆和行人通行,且具有公共空间属性的道路。

特征:街道是一个整体的存在,是建筑、地段、街区和街道组合中最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部分,它们决定着更小尺度空间的质量和功能。街道一般包括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和家具设施等,在城市中因功能差异可形成不同类型的街道,如生活性街道、商业性街道、交通性街道等。

要素五:综合体

主要内容:当代城市高度集聚化的产物,多功能复合空间。

特征: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展览、会议、文娱和交通等空间中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使孤立的建筑、地块、街道、街区通过完整的设计建造,在功能内容和空间形态上形成一体化综合的结果。

要素六:停车设施

主要内容:机动车为主的停车场地或停车场所。

特征:按照停车场的建造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库)、立体停车楼三种。其中老城以地面停车为主,城市新区或大型交通及商业枢纽以地下、立体停车为主。车辆停放时间、人的步行距离等可以反映不同目的出行对停车场使用的特性,不同停车设施在特定环境中有其自身的存在特性,满足了不同场地的停放需求。

要素七:邻里

主要内容:地缘相邻并构成互动关系的城市社会基本单位。

特征:邻里通常由或多或少聚合在一起的居住区和合理的可识别边界组成,它们可能主要为单户家庭,或主要为多户家庭,又或者以其他某类人口统计学群体为主要特征。邻里的物质空间形态与其人口、社会动力以及创造它的各种开发力量一起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网络。

要素八:片区

主要内容:拥有商业、办公或其他活动的街区和街道的组合。

特征:人群的主要活动与片区的核心功能占片区的支配地位并且代表其特征。城市中各种活动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功能片区,主要包括:中心城区、城市边缘区、社区或大型邻里中心、多功能交通廊道、商务办公区、商业购物中心、工业区、大公园、大学或综合研究中心、会展中心或文体娱乐中心等。

要素九:城镇

主要内容: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特征:城镇不仅仅只是空间尺度的概念,还与自然、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人口、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达到一定要求,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的空

间聚落。城镇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过程,随着人口的持续上涨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城镇将会变成城市。

要素十:区域

主要内容:城市和周围地区间的一种特定的地域结构体系。

特征:区域由很多具有不同规模和特点的城镇组成,这些城镇通常散落在未形成整合的、较低密度的郊区或郊区化的乡村地区。一个区域的城镇由与不同类型的交通廊道联系在一起的邻里、地区组成,交通廊道将城市的各个节点、中心以及与其他和城镇相关的点串接在一起。区域的凝聚力或整体意识源于其自然环境和其中的大尺度基础设施。

1.5.3 人群活动要素

人类生存的需求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无不落实在日常生活环境、社会交往场所、城市公共空间以及全球聚落格局中。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求在衣食住行、邻里交往、等各方面更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工作更容易而有效率、与别人联系得更好、满足这些渴望、改善他们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人们的活动塑造这些场所,而这些场所的物质空间和象征性特征反过来可能影响我们的行为。

要素一:居住

活动内容:就餐、就寝、盥洗、如厕、休息、生育

特征:家庭生活,作为社会系统的基本单元,具有典型的私密属性。家可以不受天气变化影响,提供睡觉、吃饭、休憩的场所,以及一个包含爱、生育、希望和祷告的地方,往往是一个抵御外部世界敌对和挑战的庇护之所。

空间形式:集合住宅、公寓、SOHO、宿舍、联排别墅、棚屋

用地类型:住宅、商住

要素二:工作

活动内容:制造、服务、投资

特征:个人以及个人的集合通过对外输出劳动来生产和制造其所需要的生活的物质基础,即是工作,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工作所创造的文化和技术让人类得以延续至今。工作场所被建造以满足这一行为的物理需要,保证生产资料转换为生活资料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

空间形式:办公楼、商场、工厂、商务区、商业街、购物中心、工业区、混合功能区土地类型: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商业、商务、娱乐康体、工业、物流仓储、公用设施

要素三:交易

活动内容:购入、卖出、交换、营销、自动贩售、网购

特征:在人们进行的最为原始和耗时的活动中,保证人类生存的一项就是商业、货物的交换,以及物物交换中所交换的信息、钱财和社会关系,不同的交易场所提供了各种人群交换、聚会的地点。人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得更好而交换物品,观念、文化的相互作用也在

交易过程中得以传播。

空间形式:广场、公共土地、商店、街道、市场、综合购物广场、跳蚤市场、网络

用地类型: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要素四:机构

活动内容:服务、学习、教学、健康、管理、享受福利、信仰、礼拜

特征:提供各种服务的场所,以补充、提高和改善人们自我供给的能力、从事交易的能力和满足其核心的吃、住、庇护和健康需求的能力,并提升人们的精神素养,满足人们价值需求,保障人们的权利,提供更加舒适且有温度的生存环境。

空间形式:学校、医院、研究机构、政府机关、宗教建筑、户外机构

用地类型: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宗教设施

要素五:休闲

活动内容:聚会、运动、散步、野外娱乐、参加节庆活动、参观、购物

特征:人们一直追求并珍惜娱乐放松的时间,这是一段让人身心吸收、自我放松、远瞻、自洽、充实、幻想、希望、渴望的时间,这些追求和社会本身一样久远。休闲时间和休闲活动能够给人们提供自我满足的精神享受,使人类社会的有效运行更加高效。

空间形式:公园、广场、体育场、市民中心、博物馆、音乐厅、购物集中地、自然地用地类型:文化设施、体育、商业、娱乐康体、公园绿地、广场

要素六:出行

活动内容:步行、骑车、开车、公交、地铁、轻轨、火车、高铁、飞机、轮船

特征:人们需要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从居住地到工作地,从工作地到交易地或者任意场所之间移动,并选择采用某种交通方式,如步行、车行、坐船等。出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对行为的作用力逐渐增长,出行方式的改变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空间形式:街道、人行道、自行车道、车行道、公交站、地铁站点、火车站、高铁站、机场、码头

用地类型:道路、轨道交通、交通枢纽、交通场站

2.1 动态过程:城市设计的技术路线

城市设计是促成城市社会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城市设计的技术路线由三个主要阶段和三个链接环节构成。

三阶段包括研判定位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实施管理阶段,

三环节包括策略制定环节、导则制定环节和评估反馈环节。

三阶段和三环节既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正向推动过程,也形成了验证反馈的反向调节机制,是切合实际需求并适应发展变化的设计路径。尽管不同类型和尺度的城市设计各有侧重,基本上也都包括了这六个方面内容。

第一阶段:研判定位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开展社会、经济等软质系统和生态本底、建成环境等硬质系统的特征辨识

和综合研判,明确设计需要回应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片区及地段的发展定位、目标体系和时序进程。

这个阶段包括了潜力挖掘,问题研判、目标定位三个重要步骤。

第一步,潜力挖掘

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外部条件与空间形态、建筑群组、道路交通、景观绿化、环境设施等内部特征共同作用于城市形态的生长机理,是有待挖掘的潜力资源以及城市设计实践开展的根本前提。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全面、系统、深入地掌握基础情况通过文献调查、实地探勘、信息采集、数字技术辅助等方法深入认知公众的感受和需求,掌握社会文化生活、物质空间环境的现实状况,明晰地段潜在的资源与条件。

第二步,问题研判

需要对前期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判,探讨设计地段的人群、活动和场地与相关系统之间的联系。利用属性分析、规模分析和形态分析等方法剖析设计地段存在的问题及深层原因,为地段定位和设计目标的确立提供客观依据。地段问题研判涉及三个层次:第一是关于内容构成,需要讨论“有没有”的问题;第二是关于配置标准,需要讨论“够不够”的问题;第三是关于价值品质的,需要讨论“好不好”的问题。

第三步,目标定位

在现状潜力挖掘和问题研判的基础上,利用SWOT 分析法,提取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的关键信息,明确设计需要回应的主要矛盾和紧要矛盾,确立设计地段的发展定位。应结合近期和远期不同阶段的发展诉求和主要问题构建相应的目标系统。避免外科手术式的破坏性设计,造成文化断裂,活力丧失,在目标层次上应当建立循序渐进的设计干预路径,形成持续发展。

第一链接:策略制定环节

策略制定环节是将问题研判、目标定位与设计方案进行链接的第一个关键环节,需要从现实条件中遴选主要矛盾和关键切入点,与发展目标和时序阶段建立有效关联。建立以问题为指向的灵活性应对策略,以场所营造为核心价值的适宜性设计策略,形成活动策划+空间计划等多轨并置的任务清单,为下一阶段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是依据研判定位阶段和策略制定环节形成的发展目标,策略计划和设计任务,针对场地特点,人群需求、美学观念和管理体制等因素形成概念设计,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活动策划和空间设计。

这个阶段包括了概念设计,活动策划和空间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将策略制定环节形成的任务清单具体化为活动策划主题和空间设计理念,以指导下一步的方案设计。就空间设计而言,概念设计是一个空间物化

的过程,大体包括四个环节:一是理性综合,寻找概念,在解读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将设计策略物化为一个具体的设计概念;二是感性发散,寻找形式,用适当的形式来物化设计概念;三是多案比较,确定形态,利用设计工具研究空间形态的可能性,确定方案;四是深化细节,反馈调整,对照设计任务深化设计,完成概念图纸。

第二步,活动策划

设计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尽管城市设计的核心工作是场所营造,但城市设计问题的多元性指向意味着很多现实问题的关键点不在空间本身,而是其背后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管理制度等。因此,需要在策略制定环节明确城市、片区或地段的关键问题指向,通过恰当的活动组织让场所的精神价值得以彰显,同时强化公众参与。活动策划需要结合具体的问题开展,一般包括促进社区凝聚力、公共生活的参与度、建立场地认同感、建立身份认同、调整管理制度、推动公共参与等类型的活动。

第三步,空间设计

方案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具体落实的阶段。应当遵循前期形成的设计目标和策略,对应概念设计形成的初步方案,将设计要素落实到具体的空间环境中,并通过实体模型、视频动画、技术图纸等表现工具将方案进行完整的表述。就片区与地段层面的城市设计而言,空间设计包括整个街区的空间格局、建筑群体、外部空间、场地环境等方面,设计在充分关照空间整体性的同时,要注意对场地内人群活动和情感认知的回应,形成因地制宜、尺度适合、内涵丰富、充满活力的空间场所。

第二链接:导则制定环节

城市设计具有明显的公共政策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设计实施是以管控的方式实现的,导则就是链接空间方案与实施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将方案设计阶段的空间意向整理提炼,形成政策指导原则、项目纲要计划、空间管控导则等导控管理的原则、依据和具体要求。结合不同尺度和类型的城市设计对空间形态的引导内容,刚性和弹性导引相结合,保证城市空间建设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促进城市空间向着预期的目标发展。

第三阶段:实施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正是将城市设计方案落地实施以及通过城市设计导则形成对城市建设的导控管理,保证城市空间形态的整体有序,对建成环境进行经常性使用和制度化的维护,推动空间效益的发挥。

包括:实施执行、导控管理、使用维护三步。

第一步实施执行

通过进一步的方案深化,将城市设计方案具体化为建筑设计方案、景观设计方案及相关施工图纸,并通过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施工组织,将设计意图物质化,其产物就是建成的群体建筑空间和外部景观环境。城市设计项目一般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复杂程度高,涉及建筑、景观、道路、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有力的控制和系统的统筹是实施建设的基本保障,保证最大化的实现设计意图。

第二步导控管理

大部分城市设计实施以导控管理的方式开展,需要从制度上给城市设计的执行以必要、稳定的保障,特别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管理经验,保障城市设计导则和条例不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在建设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充分发挥导则的调控和奖罚作用,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发展。城市设计导则作为决策环境的一部分,是政府保障公共利益、提升空间质量、协调市场经济等活动的重要管控手段。

第三步维护管理

城市设计终究是为了促进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艺术水平的持续改进和提升,通过设计管控构建良好场所环境的社会实践,这些不仅需要在实践活动的关键性阶段通过正确的决策、优质的设计和有效的实施达到,还需要城市设计实践活动后期的持续使用和经常性环境维护。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办法使这种维护固定下来,从而保障实践成果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空间利用服务。

第三链接:评估反馈环节

评估反馈环节是链接使用与设计的重要阶段,包括政府、专业领域和使用者的使用后评估。需要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大众,持续追踪空间环境的使用情况,评估空间环境对使用需求的支持程度,对需要修改的部分提出建议,并反馈调整目标策略和设计观念;还需要从专业领域对已建成环境和设计导则开展分析评论,建立完善的评论渠道,通过专业媒体评论、大众网络点评等来获得对于项目的完整评价。

2.2 实务体系:城市设计的编制系统

城市设计的研究实践可以大到一座城市的整体形态,小到一个具体的城市广场、街道空间、绿化栽植等,因此依据不同尺度及范围城市片区的现实问题和发展目标,可以编制不同类型的城市设计。本节我们将从城市设计的编制体系、编制类型来认识和理解城市设计的编制管理系统。

首先,现行编制体系主要包含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四个层次内容,他们分别应对不同层面的城市问题和发展任务。

总体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整体地保护自然山水空间架构,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市整体空间意象,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区段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区段自然和人文特点,塑造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符合公众审美,体现城市特色和活力的空间环境,满足城市发展建设需求,增强区段的整体性和可识别性。

地块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要求,对建设项目所在的地块,提出详细设计方案,提升地块的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艺术性。

专项城市设计的基本任务是落实相关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具体要求,以问题或目标为导向,根据实际需要,对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特定风貌要素或特色系统,进行专项研究与设计。其编制内容可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决定。

其次,按照城市设计的编制类型来划分,可以分为研究专题型城市设计、规划政策型城市设计和工程实施型城市设计。

1. 研究专题型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以认知城市发展规律为前提的技术实践,研究专题型城市设计的本质不是“设计”而是将设计作为研究城市的一种方法。其根本目的是研究发现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机理和现实问题,进而确立认知城市形态和寻找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途径。从法律角度讲,研究专题型城市设计并非法定的设计形式,其设计不受严格意义上的编制约束,从另一个角度看,非法定设计可以有相对自由的开展方式,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因此,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研究型城市设计的设计过程和所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城市特征和现实问题有所区别。

研究型城市设计具有专题研究的属性,同样不强调整个设计系统的完备性,也不是一种线性终端的开展进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各个步骤总是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地进行修正,从而形成一种决策——反馈——决策的往复过程。研究专题型城市设计一般针对城市既有空间开展,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文献收集、社会访谈掌握地段的详细信息,通过分析整理、假设论证、对比研究等工具形成对特定研究对象的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题化的方案成果。

2.规划政策型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从城市总体空间形态构架、片区群体建筑布局到具体地块环境设计问题,都需要进行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的统筹。尽管城市设计尚未纳入法定编制体系,但已经成为引导城市空间形态良性发展的重要编制内容,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政策依据。

作为城市规划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设计最先进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成果之中。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纵深化发展,近年来大尺度城市设计的意识、观念和方法出现突破性进展,并逐渐进入到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而街区和地块层级的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工作也在部分城市取得重大进展。此外,专项城市设计实践也取得丰富成果。上述实践有效促进了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系统融入,从而使城市设计有可能转变为各层级规划管理的技术支持和管控依据。规划管理不仅是联系规划设计、政府决策、公众参与和开发建设主体的核心,更是连续决策的实际操作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和编制成果只有有效地转化为规划管控的现实决策过程,才有可能引起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及环境的积极转变。

3.工程实施型城市设计

实施型城市设计是城市设计实践领域的核心内容,完整地涵盖了城市设计从分析研究、目标策划、方案设计到工程实施的全过程,无论是对于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还是空间实践的操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施型城市设计一般针对城市的具体片区或街区开展,按照投资性质可以分为公共发展项目、私人发展项目和联合发展项目。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而言,无论是公共发展项目或是私人发展项目,均应处于同等公平的地位,但公共项目在政府的支持下,更容易取得与项目之外的城市要素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如公共空间、城市交通、环境特色等方面,达到城市设计提出的要求。私人发展项目的优势则在于项目运作的效率和对市场要求的敏感性。从实施项目的类型来看,又包括开发型,更新型和社区型三种。

1)开发型

针对新区或者旧建筑完全被拆除的既有城市片区设计。其主要目的在于适应新的城市生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年级:2013级专业:工程管理学分:0.5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结合具体的项目设计,运用《城市规划原理》所学习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原理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以巩固学生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内容、深度和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等知识,使之具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运用相关法规标准,理解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关系,理解城市用地与空间管治的复杂性。 本课程教学的任务,要让学生掌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法规规范、资料收集处理、现场调查、书面图文表达以及沟通交流等能力;有效地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等各门课程所学联系起来综合运用,结合课程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认识、处理城市问题的素质。 二、基地概况: 该宗地位于西昌市城南大道四段,西南侧为阳光中学;南侧不远处有邛海、庐山; 三、主要规划控制指标 1、用地性质:居住用地兼容商业,兼容性≤15%; 2、用地面积:1号用地40798.3平方米,2号用地38200.5平方米,(或以地形图实测为准) 3、容积率:2.5 4、建筑密度:≤29% 5、建筑高度:≤60米 6、绿地率:≥35% 7、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高层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10米,多层建筑后退红线距离5米; 8、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地块的东、西、北侧,出入口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50米; 9、停车泊位:≥1车位/100平方米;其中地下停车位数宜不少于总车位的2/3,公共停车场车位数不少于总车位数的1/3; 10、户型比:居住建筑90平方米以内的户型≥70%; 11、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并协调好周边相邻建筑; 12、其他: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规定。留出观山观海的视线通廊; 四、理论要求 1、注重建//筑布局与视线的视觉环境; 2、注重营造安全的居住环境、邻里和谐的社会环境、“绿色”的生态环境; 3、注重住区功能的多样性,,赋予居民以场所感、归属感和满足感; 五、图纸要求 1、所有图纸采用手绘或cad绘制,上色可以加分;凡有抄袭均视为不及格; 2、采用标准的1、2号图纸;凡图纸不标准扣20分; 3、总平面图:须标注建筑高度、层数、道路宽度、绿地、小品布局、停车位等; 比例1:500或1:1000; 4、竖向规划图:建筑立面、道路断面、绿化、小品等;须标注建筑层高及高度;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3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3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10.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1.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12.城乡区域规划 13.总体规划 14.控制性详细规划 10.1试比较2008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与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的异同。 10.2试比较各层面规划类型在内容与深度上的不同。 10.3城市基本资料搜集。 11.1哪些要素决定了不同城市土地的价值级差?有学者认为,我国实施的土地拍卖制度提升了房产的价格,是否应该叫停土地拍卖? 1.土地级差—— 由于城市土地的自然性质或者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又不同的价值,这被称为“价值级差”,影响城市土地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土地的区位,适用性,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①区位:一般指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土地所属的城市的基本状况, 如相同城市,市中心的地块通常比郊区价值高,大城市的地块一般比小城市价值高。 ②适用性:指的是土地的适用性评定结果,一般是一类用地的价值>二类用地的 价值>三类用地的价值。 ③用地的基础实施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一般其价值越高。 2.土地拍卖—— 土地拍卖的制度提升了地产的价格,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叫停土地拍卖,原因如下: ①从放假高涨的原因来说,土地拍卖出高价不是带来房产涨价的直接原因,因 为房价本身就是开发商自己根据市场制定的,无论土地是否高价拿来,开发商都可以定出高价来的,因此叫停土地拍卖,并没有找到其问题根源,更重要是的建立健全的土地财政政策,预防、限制土地拍卖过程中对于土地价格的提升给房价带来的影响。 ②土地拍卖的经济收入,是地方政府发展自身的重要经济来源,叫停土地拍卖, 会给地方政府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方案 1、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 学科门类:工学 类别:土建类 中文名称:景观建筑设计 英文名称:Landscape Architecture 代码:080708W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建筑外观与环境设计、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具有项目策划、景观建筑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及景观工程施工图绘制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按照国家对景观建筑设计专业培养的要求,以景观建筑设计为主线,拓展建筑学、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室内外环境艺术、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训练,全面掌握景观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等领域的技能和技巧,在毕业时,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建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景观建筑及设计美术基础,较高的美学修养,掌握一门外国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掌握各类景观建筑设计、公共建筑和各类居住建筑室内外设计的理论知识和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具有独立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筑室内外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及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3)了解中外景观建筑发展规律,理论前沿和动态,掌握人的生理、心理行为与建筑及室内环境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原理;了解景观建筑与社会文化、习俗的关系及相关专业的法规与法律。 (4)初步掌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体系,建筑装饰工程、建筑及室内安全、经济、功能、室内环保等知识;了解并掌握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特征、主要技术及环保指标。 (5)了解建筑学、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相近学科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 (6)具有景观建筑及装饰工程管理、评价、预算的能力。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百年规划与梦想——卡尔加里城市规划的启示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百年规划与梦想——卡尔加里城市规划的启示 摘要: 近100年前,城市规划师托马斯.墨森(Thomas H.Mawson)为卡尔加里市做的城市总体规划,在100年后的今天,当卡尔加里早已从一个小镇一跃成为加拿大第五大城市时,整个城市却仍然保持有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这不得不归功于100年前所做的城市规划。我们在感叹城市规划师的远见卓识外,是否还有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与学习呢?分析卡尔加里城市规划成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规划师、政府、公众的参与和互动是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法律的保障则是坚强的后盾。 关键词: 卡尔加里百年规划托马斯.墨森 引言: 城市规划不是城市以巨大的费用推倒重建的过程,而是对现在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的合理预测和规划。当时机成熟时,我们才有可能一点一滴地打造出一个理想的城市。 ——摘自《托马斯.墨森在卡尔加里的演讲》(1912年) 背景: 加拿大新兴的工业城市卡尔加里位于大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脉东麓,是艾伯塔省经济、金融和文化的中心。卡尔加里一词的意思是“清澈流动的水”。这里早先是一个牧场,二十世纪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从最初的4.4万发展成为96万,从占地 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的小镇发展 到72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凭 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辉煌蓬 勃的石油工业,排名居世界前十位 的人居生活环境,卡尔加里如今已 成为享誉世界的加拿大第五大城 市。而近年来仍以平均每年吸引 25000人口移居的速度不断扩张 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急速生长的 过程基本上保持了平稳、有序、按 部就班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时间回到1912年的春天,英国城市规划师托马斯.默森受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政府的邀请来到卡尔加里,为市议会及部分市民阐述他的规划思想。同年年底,他被雇用并随后完成了卡尔加里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卡尔加里市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控制性初步规划”。后来称之为墨森规划(Mawson Plan)。当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查看卡尔加里城区用地规划图时,近百年前的默森规划的影子仍清晰可辨。今天卡尔加里的城市道路网、快速交通干线、公交系统、城市景观、河流保护、开敞绿地、公共基础设施、中心区控制性规划、城市天际线设计和城区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 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原理》课程试题A卷 2005.05 1.汉长安城的位置与隋唐长安城的关系是( )。 A.与隋唐长安城在同一位置 B.在隋唐长安城的东北 C.在隋唐长安城的西北 D.即明代长安城的位置 2.组团绿地的设置,应满足不少于多少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范围之外的要求? A.1/2; B.1/3 C.1/4 D.1/5 3.家庭人口结构中的“主干户”是指: A.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一对夫妻和一对已婚于女所组成的家庭 C.一对夫妻和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D.—对夫妻组成的家庭。 4. 下列各项中,哪项内容不是城市设计的原则? A.以人为本,与自然亲和 B.历史延续的原则 C.方便舒适的原则 D.个性表现的原则 5. 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了()的理论。 A.田园城市 B.卫星城镇 C.山水城市 D.邻里单位 6. 居住区干道布置原则,下列何者正确? A.平坦地区,干道可以不作坡度,或其纵坡可小于0.3%; B.干道标高应稍低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C.干道标高可稍高于附近居住区用地的标高; D.地形坡度较大时,道路一般可与等高线斜交,必要时也可以与等高线相重垂直布置. 7. 步行商业街的设置,下列是哪条不符合规定? A.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米; B.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5米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C.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800米,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米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D.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8. 对外交通设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铁路 B.城市干道 C.水道 D.航空 9. 我国目前估算城市人口发展规模的方法主要有哪些()。Ⅰ。劳动平衡法;Ⅱ。职工带眷系数法;Ⅲ。加权统计法;Ⅳ。综合平衡法。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Ⅲ、Ⅳ D.Ⅱ、Ⅲ、Ⅳ 10. 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下列那种方法有误? A.设计等高线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四角标高定位法 11. 广场地面坡度通常采用()。 A.0.1% B. 0.2% C. 0.5% D.0.4% 12. CIAM的准确含义是()。 A.国际建筑师协会 B.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C.国际规划师协会 D.现代建筑师协会 13. 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不包含下列哪项?

同济大学规划专业课程安排

同济大学规划专业课程安排 课程安排 《评估标准》是检查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基本情况的系统化指标, 也是检验城市规划课程安排科学性的重要标准。依照《评估标准》中智育标准的有关条款,我校统合所有课程,调整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各课程针对具体智力条目在教学中所负担的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1. 主授课程:解决具体条款的专业核心知识内容教育和基本能力培养; 2. 辅助课程:提供相关知识与背景,支撑主授内容; 3. 实践环节:通过实践过程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 课程相互关系见附表 : 《依照〈评估标准〉中智育标准的有关条款所作课程安排总表》针对课程在不同学习内容所担负的不同角色, 系统分配和组织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 1城市规划设计方面 ⑴城市规划基本原理 城市规划基本原理的教学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安排上分两类课程一个环节, 两类课程由理论方面的主授课程和辅助课程组成, 首先通过主授课堂讲授, 使学生系统了解并掌握规划目的、任务, 掌握规划必须满足城市的各项功能和居民对城市的物质与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则, 同时通过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等的相关课程的安排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规划必须从国情国策出发,符合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总体综合效益原则。其次以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结合一定的实践课程, 构成实践环节, 使学生在规划中应用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强。课程的安排有:

主授课程:《城市规划导引》、《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概论》、《居住环境规划原理》辅助课程:《区域规划概论》、《城市经济》、《城市地理》、《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概论》、《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对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工业园区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建设史》、《社会学》 实践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规划设计实践》、《规划师业务实践》 ⑵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 城市规划程序与方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二方面途径, 一方面专门开设有关原理和知识课程进行课堂讲授, 使学生掌握区域分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原理和技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城市规划系列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浅到深,从小到大, 使学生有能力参与区域分析及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掌握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构思方法,从确定目标,提出优选方案,制定文件图纸,到审批、实施,管理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课程安排如下: 主授课程:《城市规划原理》、 辅助课程:《居住环境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地理》、《城市经济》、《城市设计概论》、《城市工程地质》、《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城市市政工程系统规划》、《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及风景园林规划》 实践环节:《城市总体规划》、《居住环境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毕业设计》、《规划设计实践》、《规划师业务实践》。 ⑶综合分析与组织方面

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原理(1994-2010)

欢迎光临心至诚书店h t t p ://s h o p 60481356.t a o b a o .c o m / 本店专为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服务,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2010年城市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9'x10): 1.巴西利亚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简述其价值。 2.“历史建筑”的法定概念,并回答其保护要求。 3.住宅建设中强制要求的日照间距的意义。 4.简述生态住区及其建设要求。 5.比较绿地率与公共绿地比例的定义与作用。 6.有两条80m 宽(包括安全距离)的地震断裂带楔形传入某城市的规划中心区,简述规划中应如何应对。 7.主导风向对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的要求。 8.结合总规的空间布局,谈污水厂的选址要求。 9.简述加拿大学者提出的“Deskota ”概念及其特征。 10.全球化对区域发展(区域规划)的影响。 二,论述题(20'x3): 1.比较居住区与社区两个概念,并论述在城市居住空间规划中的作用。 2.给出某南方旅游城市的土地平衡表,分析。 3.谈谈对低碳城市的理解,以及在城市规划中的要求。

欢迎光临心至诚书店h t t p ://s h o p 60481356.t a o b a o .c o m / 本店专为同济城市规划考研 服务,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2009规划原理 一、简答题(每题9分,200字左右) 1、宋代“城市革命”的具体表现或意义。 2、奥斯曼巴黎改建的要点以及意义。 3、住宅区采用住户路边停车是否合适?说明理由。 4、小学的布置的考虑要点。 5、居住小区内哪些因素能影响“邻里关系”。 6、在城市中心区布置商业步行街选址应注意哪些问题。 7、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的作用。 8、总体规划中确定“禁建区”的依据。 9、总体规划的上位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依据内容。 10、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思路。 二、论述题(每题20分,500字左右) 1、旧住宅区改建的考虑要点。 2、你对总体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看法。 3、依据《城乡规划法》,谈谈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特征。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0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 ) A.空间要素集聚的差异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C.社会职能的差异 D.义务教育制度的差异 答案:D,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6点:集聚规模的差异(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效率的差异、生产力结构的差异、职能的差异、物资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 2. 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B.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C.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D.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将很快得以根本消除 答案:D,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有4个现象: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3. 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在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宗教和经济中心 B.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

C.在工业社会中,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D.在后工业社会,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将逐步得以强化 答案:A,城市发展的3个阶段特征为:1、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2、工业城市,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3、后工业社会,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向“生态时代”迈进。 4. 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 )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答案:C,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人口的集中(城镇密度的加大与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5. 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B.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C.城市腹地的大小与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并无直接的关联

城市设计原理-考试复习提纲

1、城市设计指的是对城市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设计。因此,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城市中人的活动的组织、引导和安排 ②对城市空间环境的组织、布局和构图 2、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比较 城市规划 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 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计划性 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控制 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时间跨度大 委托人:政府机构 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 城市设计 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 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引导 实施时间:体现为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大 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人 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建筑师等 建筑设计 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 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计 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具体施工 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 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 3、城市设计的内容 1、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从三维的角度将平面的土地使用转化为立体的建筑布局、交通方式和基础设施的安排,理出一个清晰的框架,从而可做为控制、指导城市建设,开发与保护的原则。 2、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包括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新旧建筑艺术形式、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使用活动设计、不同时间和季节的景观变化等。 3、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城市设计的成果完成,并经过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以后,将被作为地方法规指导城市建设。因此,城市设 计成果有一个向法律文件转化和立 法的过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 设计师不但参与立法,还应是执法群 体中的一员。 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 开发型城市设计 保护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 社区设计 5、城市设计元素 主要设计元素有:土地使用/建筑布 置、形式和体量/开放空间/使用活 动组织/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 /步行街(区)/标志与标牌 (1)、土地使用:目的对用地定性, 进行使用性质分区。性质一般划分 为: 混合利用区。商业、办公、住宅、旅 馆或混合建筑(底商住宅楼、公寓楼、 交通建筑等) 特殊功能区。对某些具有地理特征和 历史意义的地区,规定其特殊的利用 性质,只供某些特殊项目建设之用。 如作商业中心、会议中心、展览中心、 少数民族集居区等等。 有条件开发区。规定了特定的开发条 件。 群集建设区。指在保证居住密度不变 的条件下,允许将单栋住宅集中建设 的某些居住用地。可提高基础设施的 集中利用率和增加公共绿地。 鼓励性建设区。在此区内采取一些鼓 励性措施,如允许提高建筑物的高 度、增加建筑面积,以获得地面的一 块绿地、一条拱廊或一段通道等等。 趋势:现代城市土地使用的趋势是多 样化,目的是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促进城市空间24小时保持活力。 (2)、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城市 建筑的形状、色彩、材质及其组合等 对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劣起着决定性 作用。一般来讲要满足控规中规定的 规定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有条件规 划许可指标。 ①、规定性指标 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建筑 控制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容积率 /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 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 ②指导性指标 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色彩、 风格等/其他环境要求等 ③有条件规划许可指标:一般指容积 率变更的奖励和补偿。 设计重点: 保护城市自然环境不受破坏 保护历史建筑的景观条件与周围建 筑之间的协调关系 保证城市街道、广场等人流聚集和停 留场所有合理的日照。 保护建筑物之间的文脉关系及空间 比例 保护城市天际线的美观与特色 (3)、开放空间:开放空间也称公共 空间或开敞空间,指城市中向全体市 民开放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街道、 广场、公园、河流、街道绿地等。 新型的公共空间还包括对公众开放 的建筑物的公共大厅、中厅、室内街 道、室内广场和建筑的灰空间等。 城市生活内容丰富化、多样化,生活 闲暇化,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 视。 趋势:使用上步行化,内容上多样化 和文化性 四个特性: 开放性:空间不应封闭 可达性:方便到达 大众性: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而不 是少数人。 功能性:聚会、游憩、休闲、交往、 活动等。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 边界要明确,创造积极空间,避免消 极空间。 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化和设施建 设。 强调公共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 系。 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和人情味。 (4)、使用活动的组织 杨·盖尔(丹麦)在《交往与空 间》一书中把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 划分为三种活动类型:必要性活动、 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如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 出差等,一般讲日常工作和生活事物 属于这一类。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 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 下才会发生。是人们所希望的活动, 在天气、时间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形 体环境质量的好坏与这些活动的发 生频率有很大关系,如散步、户外停 留、休闲、晒太阳和看热闹等。 社会性活动:指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 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 戏、互相打招呼、交谈等。社会性活 动是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引发 的活动,所以也称之为“连锁性”活 动,当人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从事前两类活动时,在一定的社交距 离内就可以引发社会性活动。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经典课后练习

城市规划原理经典课 后练习

原理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表现的是()。 a.集聚规模的差异 b.生产效率的差异c.生态环境差异d.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标准答案:c 解析:P4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 2、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这个时期称为()。a.农业社会的城市b.工业社会的城市c.商业社会的城市d.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标准答案:a 解析:p9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发展阶段的特点。 3、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这个时期称为()。 a.农业社会的城市b.工业社会的城市c.商业社会的城市d.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标准答案:b 解析:p9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城市发展阶段的特点。

1、阶段:城市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农业社会的城市、工业社会的城市和后工业社会的城市。 2、差异: 阶段差异 农业社会的城市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城市内手工业和商业不占主导地位,而主要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 工业社会的城市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状态,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而且促进了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同时,工业文明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塞、生态失衡等城市问题。 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力以科技为主体、以高技术(如信息网络、快速交通等)为生产与生活的支撑,文化趋于多元化。 4、下列不属于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基本规律的是()。 a.从封闭的单中心到开放的多中心空间环境b.从纵向空间环见到横向空间环境 c.从平面空间环见到立体空间环境d.从生产型城市空间到生活性城市空间 标准答案:b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3)“S”型曲线:

《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区域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Real Estate Economics 课程编号:08075105 适用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学时数:48 学分数:3 执笔者:段国兵审核人: 修订日期:2009年6月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分析和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环境规划等,并且能够结合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和优势判断。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论(2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概念解析,区域规划理论的演进,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区域规划观念建立与运用,案例分析。 【基本要求】理解“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的观念,了解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变化,熟悉城市规划理论与区域规划发展的关系,掌握城市规划设计中区域观的内涵。 【教学重点】城市规划理论与区域规划发展的关系。 【教学难点】区域规划思想与方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第二章:区域与区域规划(4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的概念;区域科学;区域分析的概念、内容和方法;区域研究的意义、内容和特征;区域规划的概念、发展、特点和类型,区域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区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区域和区域规划的概念,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理解区域科学和区域研究发展以及区域规划与其他规划之间的关系,熟悉区域分析的内容和区域规划的内容,了解区域规划的类别和任务。 【教学重点】区域与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区域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区域规划的类别、内容。 第三章:区域发展理论(8学时) 【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分析,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战略决策和战略模式;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理论:平衡与不平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圈层结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倒“U”字理论和生产

城市规划原理实验1要求 (2)

实验一:城市经济区划分 1、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基于费用加权距离的可达性分析方法和基于作用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分析方法,熟悉这些方法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经济区划分领域的具体应用,并能够使用这些方法进行其他相关领域的分析,例如使用可达性分析进行公共服务空间布局、资源的合同分配研究等,使用相互作用模型进行城市之间联系的测度与腹地的划分等。 2、实验内容:(1)可达性分析;(2)城镇之间联系强度评价;(3)研究区域经济区划分。 3、实验步骤:(1)建立成本距离分析的源文件 1.新建文件夹名“城规”,将老师提供的材料剪切至其中。打开ARC MAP,点击数据加载按钮,将gaosu,guodao,shengdao,xiandao,road,tielu等要素图层加载进ARC MAP。分别打开这6个图层中的属性表,在表格选项中选择添加字段,新建字段cost,再选中cost右 击出现字段计算器,分别赋值。再进行缓冲区分析,点击 ,--,输入选择以上要素,并输出至“城规”文件夹中,分别命名为各要素名称加缓冲,注意缓冲区距离除以2。

(2)建立成本面文件:将每个要素面转栅格:点击- - - 镶嵌至新栅格: - - -像元大小:10 波段数:1,点击确定。

同理加载riverline,riverpoly。其中,将riverline先建立缓冲区距离20,方法同上。再加 载shanghang---在此之前,点击自定义-扩展模 块,勾选所有再关闭。 -

(4)可达性结果重分类 出:坡度cy保存。

(5)使用采样命令提取累计成本 重采样:数据管理-栅格处理-重采样,像元大小10*10,输出Resample --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城市经济分成(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大部类B.重工业和轻工业两大部类 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大部类 D.基本经济和从属经济两大部类 2.建筑物经济寿命的终结表明( )。 A.该建筑物已破旧得没有使用价值了 B.该建筑已破旧得卖不出去了 C.建筑物价值小于地块价值 D.由于房产价格下跌,该建筑已无经济价值 3.城市各项活动的外部性经济效果总量在( )递增,而在( )逐渐减弱。 A.城市地域向中心;城市外围, B.城市外围;城市域向中心 C.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中心;城市地域中由接近中心向外围 D.城市地域中离心;城市外围向心 4.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国有关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 )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 )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口”。 A.9%;6% B.10%;7% C.12%;8%D.15%;10%

5.工业革命前,欧洲出现的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 )。 A.雅典 B.罗马 C.伦敦 D.巴黎 6.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50%总人口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7.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不包括( )。 A.唐长安 B.西汉长安 C.南朝建康 D.明清北京 8.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A.以教堂为城市中,b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9.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目标,下列论述不妥的是( )。 A.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B.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C.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分散 D.把大城市目前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 10.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 B.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1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复习了有关控规的相关知识。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是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建筑建造控制和 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 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 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规定等方式对 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作为一种切实有效的、强有力的规划手段,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成为协调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桥梁,针对城市规划管理的一切政策 的制定和制度改革几乎都与它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有以下 几个方面:一,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连续性。二,与管理结合、 与开发衔接。三,体现城市设计构想。四,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2 今天具体工作是跟着师父做XX经济开发区的控规,我负责前期 部分。控规在学校时做过一次课程设计,脑子里还是有一些概念的。从刘工那我拿到部分地块资料,当然还需要搜集查阅大量的其他资料,深入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规范和要求,有关控制性详细 规划的内容在学校虽有接触,但仅仅局限于课程设计,可见实习是 个不错的增长见识和专业知识的大好时机,设计院里书也比较多, 迅速浏览大量的相关实际项目方案,这种感觉很好很充实,比每天 在教室看课本画图强很多,在设计院里了解的更多更全面。 今天主要完成了地块内26家主要企业的拟建项目分析,包括各 企业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容积率及其改建目标。这 26家主要企业将对整个园区的规划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之一

的某公司大厦占地0.8公顷,已申报建筑高度100米,建筑面积39403㎡,容积率高达4.9。这样的高度,无疑会成为新经济区的地 标性建筑。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3 近期主要的工作是收集整理开发区的基础资料和各种统计表,开发区区内产业类型统计表、企业产业总值统计表、规划用地平衡表、用地权属分类表、建筑高度统计表、建筑质量统计表、改造潜力统 计表等一系列园区现状的各种统计表。 这两天都是在与各种资料和统计表格中度过,午休的时候师傅问我是不是觉得前期调研工作特别枯燥,我说是有些繁琐,师父解释说,对前期的搜集和整理的基础资料和现场踏勘,进行分析研究是 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搜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踏勘中反映出来 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定性到定量 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 是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部分。通过师父的讲解,我才明白了如 此繁杂的前期工作有着如此的必要性。 城乡规划专业实习日记4 今天上午我正在学习刘工给我的各种设计规范,公司来了几个地产公司的人,就是我们口中的“甲方”。院里根据他们的要求已经 出了效果图,不过好像甲方不是很满意,该项目是一个县级市的商 业步行街区,甲方觉得还是最好把入口处的柱廊去掉,效果会更好。方案是张工做的,原先设计的时候就是根据甲方的要求来做的,甲 方要求做柱廊,显得气派,现在效果图出来了,又觉得不是很理想,要求设计院进行修改。 等甲方走了,我问刘工这种情况多不多,他说太正常了,这样的重复劳动对于设计院来说是家常便饭,这次不过是修改一个入口的 景观设计,基本上不会牵扯到太多东西,所以改动的工作量也不是 很大,有的时候甲方会全盘否定你的设计方案,你就必须得重新设计,现在的甲方都很挑剔,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的水准,才能做到让 更多的人认同你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