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鲁教版习题精选八十

最新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4课海峡两岸

的交往鲁教版习题精选八十

第1题【单选题】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并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它们的回归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的顺利实施

B、对外开放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邓小平的英明领导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新华社北京2016年3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看法: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这些大政方针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是( )

A、必须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协、海基会的沟通

C、两岸三通的扩大

D、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三不”是指( )

①不接触②不谈判③不妥协④不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海峡两岸统一的根本前提是( )

A、和平统一方式

B、一个中国原则

C、平等谈判原则

D、实现两岸“三通”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台湾当局长期实行“三不”政策,“三不”政策中不包括( )

A、不接触

B、不对抗

C、不谈判

D、不妥协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标志这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 )

A、“九二共识”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C、“汪辜会谈”

D、江泽民对台八项主张的提出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

C、八项主张

D、互补互利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据报道,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

A、“三不”政策

B、海协会决议

C、海基会决议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如何实现强国梦、统一梦、和平梦等,中国人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材料二:2012年海峡两岸贸易额1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2012年大陆赴台旅游达197万人次,创历史新纪录。两岸人员来往79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6月,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2012年6月26日,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为主题的2012年海峡两岸大学生科技与文化交流营在北京科技大学开营。

材料三:

请在图中的框内“”填上经济特区的名字。

材料二说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三与在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 它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为了实现中国梦,你想做点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关注台湾问题,心系两岸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考证,大陆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经过沿海地区传到了台湾.三国时期,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省晋江县,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清朝派水师攻取台湾,设立机构,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海峡两岸分离、敌对…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80年以来,两岸关系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新闻两则

请回答:

材料一中,清政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设置的机构是什么?从这一材料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首先在我国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新挑战.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建议蔡英文怎样做才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为“左镇人”.考古专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鸡笼(今基隆)和淡水.1662年荷兰殖民总督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归祖国.1841年,英国侵略台湾鸡笼.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淡水等通港口岸.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派军队侵犯台湾.1884年,法军攻打基隆、淡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三“台湾”分子在台北街头搞所谓“台湾正名”闹剧,激起了台湾民众的强烈不满与愤慨,他们高举“反‘台独’、救台湾、”反失业、要工作”“反军购”要福利等标语游行.﹣﹣摘编自人民网

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有关台湾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信息?

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香港传媒评价:“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创造”也为澳门问题的解决开辟了新途径。

材料二: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摘自江泽民的讲话

材料三: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2013年6月13日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重申国民党坚持“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的立场,并首度提出“一个中国架构”,响应大陆“一个中国框架”的诉求。

请回答:

材料一中邓小平对收回香港的“天才创造”是指什么?这一“创造”最初是针对哪一问题的解决提出来的?

根据材料二指出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两大主要障碍。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局面?

材料三中提到的“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有人说:“台湾问题是一个国际性问题”,请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驳斥。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举行了历史性会面。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件,也是全世界的大事件。世界上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在头条报道了此次习马会,它们几乎都用到了一个词——“historic”,全世界都在见证历史。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政治舞台上“中国声音”的具体内容?

材料二中,我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列举两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海峡两岸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事件。为了实现祖国统一,20世纪80年代,我们形成了怎样的对台方针?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新中国早期宣传画

材料二: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1983年)

材料三:

材料四:强调两岸双方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这一共同政治基础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坚持“九二共识”的核心在于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强调“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和遏制。在这一点上,大陆方面的态度是明确的、一贯的,绝不会有任何变化。

﹣新华网《习近平就两岸关系提出四个坚定不移》

材料一中的宣传画表达了新中国的什么目的?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伟大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两个地区回归祖国时政权交接的场景,它们用实践证明了邓小平伟大构想的正确性。你知道这两个地区和他们具体回归祖国的时间吗?

材料四中提到的“九二共识”是何时由哪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内容是什么?

【答案】:

【解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教案

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风俗画的出现和发展及代表作;书法"宋四家和赵孟顺"。 2.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史学、文学的繁荣发展与其历史背景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宋元文学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作品的学习和了解,提高学生对宋词、散文等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以及通过文学作品透析历史的能力。通过北宋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及采用编年体体裁编写史书的学习和了解,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从史书的体裁和特点两方面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归纳、概括及将知识系统化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这一时期的文艺作品,使学生了解他们的创作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紧密联系,教给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的方法。在学习"文化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注重从整体上、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把握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及各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学习方法。 3.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和教育成就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以此激发爱国主义的情感。通过对宋元文学作品的学习和了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杰出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文学家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社会、关怀民情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以此教育学生做人要德才兼备。通过对五代宋元时期的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的学习,增强对艺术的感受、理解和情趣,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并使学生珍惜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和弘扬民族文化。 二、教学方法:启发与探究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等。 难点:《资治通鉴》的重要历史价值和宋朝为什么词发展的辉煌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宋元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领先世界的成就?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科学领域也呈现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的局面。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把我国在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推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元时期社会科学的殿堂,去领略古代文人的风采。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在中国古代史学界有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并称为“二司马”,大家知道他们是谁吗?(引导学生回忆司马迁和《史记》的有关知识)。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历时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一部多达294卷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比较一下《资治通鉴》和《史记》在编写体例、内容、记述的历史阶段方面有什么异同?《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的历史,而《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鉴于司马光和司马迁都对我国古代史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后人把他们并称为“二司马”。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学教案 主备人:姜燕课型:新课审核: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 备课组长签字:班级:第学习小组姓名:分数 〖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 2、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五代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欣赏北宋张 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繁荣的都市街景,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 代书画家“赵孟頫”。 3、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4、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 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 鉴赏力。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 【学习难点】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和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导入新课〗《司马光砸缸》故事:据说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 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 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 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 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 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四、巩固小结:(教师讲述)宋元时期创造了继隋唐之后的中华文明史的又一个高峰,是什么因 素促使这一时期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呢?之一:此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繁荣;各民族、各地区 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之二:继承了隋唐文化;之三:吸收了外来文化;之四:各民族人民的聪 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之四: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等。 五、达标检测 1、同学们使用的历史教科书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编写的,这叫“编年体”,下列在编写体例上与历 史教科书类似的是()A《资治通鉴》 B《史记》 C《梦溪笔谈》 D《诗经》 2.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在( )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3、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邓小平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的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 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4、宋朝之所以能诞生《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当时的绘画题材广泛 B.画家的风格和技巧成熟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人民生活对风俗画的需求 5、《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哪个城市的商业繁荣景象?( ) A.唐都长安 B.北宋都城东京 C.南宋都城临安 D.元大都 6.作品被誉为"神品"的画家是( ) A.吴道子 B.张择端 C.赵孟甫 D.顾恺之 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是哪位词人作品的词句?( ) A.李清照 B.辛弃疾 C.苏轼 D.欧阳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1)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 (2)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 (3)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练习题(含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如果你是明初的一个地方官员,有事到都城参见明太祖,应去() A.南京 B.北平 C.西安 D.洛阳 2.明太祖独揽大权以后,每天要处理很多公务,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 A.废除了丞相制度 B.废除了行中书省 C.废除了“三司” D.废除了锦衣卫 3.明太祖设立的监视官民的特务机构是() A.市舶司 B.锦衣卫 C.东厂 D.三司 4.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长达2460字的殿试卷子,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份状元卷。这份状元卷的内容以哪本书为标准() A.《齐民要术》 B.《孙子兵法》 C.《资治通鉴》 D.《四书集注》 5.下列关于明朝八股取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B.采用八股文的形式写作 C.考生可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6.如果你生活在明朝,下列作物中,你能吃到的是() ①玉米②甘薯③占城稻④马铃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的有() ①废行省,设“三司”②设立锦衣卫③八股取士④实行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稗史汇编》记载:“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反映了明朝时() A.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京官很悲观 C.京官度日如年 D.君权空前加强,对百官的震慑极大 9.“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本儒书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秩序 10.“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摆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高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全面改革官制、改革科举制等强化皇权的具体措施,概括明朝皇权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理解皇帝专权的种种弊端 过程与方法 识读《明朝疆域图(1433年)》,获取疆域范围、北方政权等有效历史信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分析科举考试变化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朝科举制改革虽然加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但过于死板,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创造性;认识明朝君权的强化,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那些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后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 1.图片展示 2.学生读教材“明朝的建立”一目,归纳明朝建立的概况。 3.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目标导学二:明太祖强化皇权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明太祖强化皇权”一目,明确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 提示:(1)中央组:明太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优质教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那些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后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 1.图片展示 2.学生读教材“明朝的建立”一目,归纳明朝建立的概况。 3.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朱元璋强化皇权”一目,明确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2.教师提问:朱元璋对地方和中央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提示: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3.材料展示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学生思考: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何在? 提示: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加强君主权力。 4.“宋濂请客”的故事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5.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师生共同总结:侵犯了公民的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 目标导学三: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 1.展示《举子看榜图》 2.科举考试开创于哪个朝代?完善于哪个朝代? 提示:隋朝。唐朝。 3.明朝科举考试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内容有哪些?(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提示:(1)原因:明朝提倡尊孔崇儒。(2)①科举考试题目来源:“四书”“五经”。②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被录取。③考生答卷格式:采用“八股文”的形式。 4.展示材料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二:“八股原是愚笨的产物。” ——鲁迅提问:两则材料说明明朝的科举考试有怎样的影响? 提示: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八股取士扼杀了思想的进步,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目标导学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1.学生阅读课本后列表归纳明朝经济发展的成就。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练习 新人教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01组合列举 知识点1明朝的建立 1.1368年,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________的统治。 知识点2朱元璋强化皇权 2.为了巩固统治,朱元璋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________,以强化皇权。 3.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他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________,巩固皇室。 4.在中央,朱元璋废除了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 5.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大都督府分为________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____,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6.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________,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又成立了________。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7.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即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________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知识点3科举考试的变化 8.明朝提倡________。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______”;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为标准。 9.明朝科举考试答卷称为“八股文”。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________。应试的人为了能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________者。 知识点4经济的发展 10.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___、甘薯、马铃薯、________和向日葵等。 11.__________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瓷器畅销海内外。 12.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___、________的徽商。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精品教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 督府分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 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三、练习巩固 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人教新课标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朱元璋灭元朝、建立明朝政权的情况;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置锦衣卫;八股取士等增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 (2)、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提升学生使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水平。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同时实行纵向对比、联系。 (2)、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实行初步归纳,比较和分析。 (3)、识读《明朝疆域图》、《举子看榜图》和相关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4)、播放微课小视频,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概括明朝增强君权的特点,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综合分析、对比史实的水平;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使用辩证的两点论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理解到明朝君权的增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水准上,增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教学重点】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难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无论从内容还是影响来看都是很复杂的,加之学生对“八股文”缺乏感性理解,更不易理解。需要教师设计直观、通俗、有效并带趣味性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导学法、讲授法、图示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阅读课文、史实,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信息,提炼、处理信息的水平,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凤阳花鼓>>里最知名的唱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然后向学生提问:凤阳花鼓里的朱皇帝指的是哪一位皇帝?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朱元璋。 二、讲授新课 (一)、明朝的建立 教师:展示教材66页的朱元璋像,接着展示自主学习任务:阅读课本第66页第一自然段,实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一部分——明朝的建立,并能简单复述明朝的建立情况。(课件展示) 学生根据学案和教材复述出明朝的建立情况: 1.背景:元末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2.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3.统一: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教师引导: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学生讨论: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教师提问:“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后,一般要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通过学生回忆,引出“朱元璋强化皇权”这个内容。 出示自主学习任务:阅读课本67、68页,实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第二部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 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 为,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3.(1)明朝提倡__________。 (2)科举考试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__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3)答卷被称为“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 4.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________、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5.棉纺织业已从南方推向北方;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6.北京和__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如晋商、徽商。 二、合作探究 归纳明太祖为加强皇权所采取的措施。说说你认为这些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 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 A.叙说科举的兴起与变迁 B.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C.细述三省六部的分工职能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2.明朝建立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3.明朝时期,景德镇以陶瓷举世闻名。最能体现其高超制瓷工艺的是( ) A.青瓷B.白瓷 C.唐三彩D.青花瓷 4.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 ) ①玉米②甘薯③小麦④花生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 ) A.废除行中书省B.设立锦衣卫 C.提升六部职权D.实行八股取士 6.如图是某人画的一幅明朝书生张富贵进京赶考的漫画,漫画中的张富贵背的书籍应该有( )

A.《大唐西域记》B.《齐民要术》 C.《四书集注》D.《唐诗三百首》 7.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②设立“厂卫”机构 ③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④设立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上文中的“我朝”是( ) A.唐朝B.宋朝 C.明朝D.清朝 9.如图《明朝那些事儿》一书最早悄悄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论坛“煮酒论史”。你知道明朝的历史开始于哪一年吗( ) A.1206年 B.1227年 C.1279年 D.1368年 10.“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 ) A.唐太宗B.元世祖 C.明成祖D.明太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导学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中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都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 1.图片展示。 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 2.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答案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3.教师讲述明朝建立的概况。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教师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提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 答案提示:巩固统治。 3.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答案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4.教师总结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目标导学三: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 1.史料解读。 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材料二: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2.根据教材回答八股取士的目的。 答案提示:加强思想控制。 3.学生回答八股取士的考试范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等加强君主专制的基本史实。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 【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 八股取士 【课文解读】 知识点一:明朝的建立 1、背景: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的队伍由东南向北进军,势力不断壮大。 2、明朝建立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年号:洪武 3、元朝灭亡 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元灭亡。 知识点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目的:巩固统治 3、措施: (1)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 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撤行中书省,设三司;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中书省的权力分散;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3)改革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可以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4)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设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小故事大道理: 洪武年间,一次,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了吗?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太祖笑道:“说得对,没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 说明:特务机构都由皇帝直接指挥。 4、特点: (1)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大权独揽实现后,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5、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知识点汇总及同步课时作业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知识点1 明朝的建立 1.背景: ( 1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 2 )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 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3.推翻元朝: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知识点2 朱元璋强化皇权 4.原因: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5.措施 ( 1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 2 )在中央,废除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 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 权。 ( 3 )厂卫制度:为监察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 6.作用: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知识点3 科举考试的变化 7.变化表现 8.影响:禁锢思想,应试的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知识点4 经济的发展 9.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10.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 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色彩艳丽,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11.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明朝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