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慕尼黑协定》

2.在巴黎和会上,为了拉拢日本,英、法、美无视中国的反对和抗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但是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转变主要是因为

A.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要防止战争再次爆发D.要遏制日本独霸中国

3.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

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赫鲁晓夫的改革

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4.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

A.原因B.性质C.特点D.影响

5.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6.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

A.《凡尔登条约》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D.《联合国家宣言》

7.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这场战役结束已经百年,被炸过的地表仍旧凹凸不平。据统计,双方总共投射了至少2000万发炮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这场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攻占巴士底狱

C.凡尔登战役

D.诺曼底登陆

8.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

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

D.经历了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

9.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先后结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他们结盟的目的是()

A.维护世界和平B.维护欧洲和平C.维护本国和平D.维护自身利益10.这是流行于前苏联的一则笑话:某主妇到食品店买肉。“有肉吗?…‘没有。…’那牛奶呢?”“我们只管卖肉,过街那家店看有没有牛奶卖。”这则笑话

A.赞扬苏联人特别有幽默感

B.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讽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

D.表明苏联人特别爱吃肉、喝牛奶

11.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

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2.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德国不可能长期忍受条约的压制与束缚,一旦恢复过来,它必然会摆脱条约对它的种种束缚。“束缚”德国的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九国公约》

D.《北大西洋公约》

13.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在于布尔什维克

A.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掌握了优势力量

C.建立了苏维埃政府D.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

14.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A.1914 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D.1918 年 11 月,德国投降

15.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人类推进了苦难的深渊。一战的主要性质是

A.民族解放战争

B.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D.争夺美洲霸权的侵略战争

16.《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A.消除了种族歧视B.维护了国家统一

C.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17.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是()

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

B.奥匈帝国和德国借机发动战争

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

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

18.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其具体表现不包括()A.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诞生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殖民统治

D.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奠定了基础

19.毛泽东认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这主要由于十月革命

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D.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20.综合分析下列两幅图片能得出的认识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的殖民地均有所增长

C.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其拥有殖民地的多少

D.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21.“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语)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是指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辛丑条约》

22.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23.某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完全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4.下侧漫画原图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汽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法、德、奥匈、沙俄等国。漫画可以说明()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

C.欧洲的优势地位被削弱D.巴黎和会上的勾心斗角

25.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D.都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九国公约》的有关知识。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因此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战时美国将目光投向了欧洲战场,导致日本急剧扩大在华势力;一战结束后美国想重新染指中国,但是碍于日本势力过大,所以拉上其他国家一同提出了召开华盛顿会议,解决所谓的列强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但是本质是为了遏制日本的势力,为自己谋取利益,华盛顿会议的一个作用就是使中国从日本一家独大沦为了列强共同掌握,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D。

3.A

解析: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相继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B项赫鲁晓夫改革是在20世纪50年代,改革没有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D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列宁在1921年到1925年采取的经济政策。A项符合题意,故选A。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主要力量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它们参战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即瓜分世界。因此说“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见风使舵”对原盟友作战。”这最能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

争。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B 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A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C不符合题意;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是巴黎公社,D 不符合题意。综上可排除ACD,故选择B。

6.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了《九国公约》,美国成为最大受益国,条约在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幌子下,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C符合题意。843年的《凡尔登条约》使查里曼帝国分裂,1919的《凡尔赛条约》严厉制裁德国,1942年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绞肉机”、“地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描述的是凡尔登战役。1916年在西线爆发的凡尔登战役,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德军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选项C符合题意;1775年4月,800名英军开赴波士顿西北郊搜查军火,在来克星顿与埋伏在那里的武装民兵交火,标志美国独立战争爆发,选项A不符合题意;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选项B不符合题意;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在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都起到了领导者的作用;B

项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属于无产阶级革命.符合题意;C项十月革命后建立的并不是全国性苏维埃政权,而是经过长期的国内斗争才实现的;D项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都是暴利革命。C项符合题意,故选B。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故答案选D。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执政后,1928—1937年,苏联成功完成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1936年斯大林经济模式形成,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带来的物质短缺问题。故选C。1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的认识,题目的关键是“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本题选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所以一战的原因,性质,影响,经过都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以及美国总统威尔逊是操纵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巴黎和会上制定惩治德国的条约是《凡尔赛条约》,A符合题意;国际联盟成立的宗旨不是惩罚德国,B不符合题意;《九国公约》主要是针对中国问题而签署的

条约,C不符合题意;《北大西洋公约》是二战后冷战在军事方面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可知,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优势力量,这是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故B符合题意;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建立了苏维埃政府是十月革命的结果,排除C;得到了外国革命者的支援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故选B。

【点睛】

紧扣题干的“当两万多名武装工人和水兵冲向不足两千人把守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的最后一个堡垒冬宫的时候,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进行分析,归纳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4.C

解析: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选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的表述,属于历史现象;B 项是一战当中的事件,也属于历史现象;C项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分析,属于历史现象的本质;D项对一战结果的表述,属于历史现象。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历史现象和本质的却别。历史现象是对历史史实的陈述,历史现象的本质是对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对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殖民地展开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是一战的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过美国内战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南北战争时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由此可知C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美国至今没有消除种族歧视;BD两项是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故选C。

1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萨拉热窝事件的背景是,一战前欧洲成立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德国等新兴强国不满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的国际秩序,意图争夺殖民地与霸权,挑起战争。而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正好为德奥挑起战争提供了借口。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因此,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主要原因成为是德奥发动战争的借口。B符合题意;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不是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原因,AC不符合题意;英法制止俄国扩张与萨拉热窝事件无关,D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印度民族大起义发生在一战之前,A符合题意;BCD项内容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的表现,排除。故选择A。

19.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B正确;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是1861年改革,排除A;俄国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经过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的,排除C;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是十月革命胜利后,排除D。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在理解十月革命意义的基础上解答此题。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和德国的经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但是德国和美国占有的殖民地远不如英国和法国,这就造成了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的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引发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主义表格中给出的时间,通过时间判断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导致的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的表现。

2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1--1922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九国公约》,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但没有列入中国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关税自主等要求,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故B符合题意;《凡尔赛条约》、《北大西洋公约》、《辛丑条约》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依据题干信息“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是解题的关键,《九国公约》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多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的境地。

2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属于史论,故C符合题意;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属于史实,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由此判断这一制度与斯大林模式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很突出,它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它的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经济,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该学者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选项C符合题意;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还没有走上工业化的大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时期;赫鲁

晓夫改革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强国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争夺殖民地,后期的德国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矛盾激化,先后建立了以德、意、奥匈帝国为成员的三国同盟集团和以英、法、俄为成员的三国协约集团,他们为了争夺巴尔干半岛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图片的内容,以及结合图片的解释说明解答问题,巴尔干地区成为火药桶是在一战前,属于一战的背景。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一战后为了调整新秩序召开的会议,都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都损害了中国的主权,都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ABD三项的内容是相同点,巴黎和会是为了处置战败国德国召开的会议,是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华盛顿会议不是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C项符合题意;故选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