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蛋白(FERRITIN)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beiaikang

铁蛋白(FERRITIN)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beiaikang
铁蛋白(FERRITIN)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beiaikang

铁蛋白(FERRITIN)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铁蛋白(FERRITIN)的含量。

1.1产品规格

100管份/盒。

1. 1.2主要组成成分

校准品靶值批特异,详见标签。质控品质控范围批特异,详见标签。

2.1 外观

a)试剂盒中的组份应澄清,应无沉淀和絮状物,内外标签、标识清晰,易识别;

b)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2 校准品溯源

根据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40)。

2.3 净含量

试剂盒各液体组份的体积不得少于标称体积。

2.4 最低检出限

最低检出限不高于1ng/ml。

2.5 线性

在(0,1000ng/ml)范围内剂量-反应曲线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0.9900。

2.6 重复性和批间差

2.6.1重复性:用一定浓度水平的样本,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

大于10%。

2.6.2批间差:用三个批号试剂盒检测同一样本,则三个批号试剂盒试剂盒之间

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7 准确度

使用试剂盒校准品校准后测定国家标准品(品种编号:150540),国家标准品的实测浓度与标示浓度的偏差在±10%之间。

2.8 质控品测定值

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应在质控范围内。

2.9 特异性

试剂盒与表中有关潜在交叉反应物应无显著的交叉反应。

2.10 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贮存条件2℃~8℃下保存,有效期12个月,效期后两个月内应符合2.1、2.4、2.5、2.6.1、2.7的要求。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wtkr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铁蛋白的含量。 1.1包装规格 1)试剂1:45mL×1、试剂2:15mL×1; 2)试剂1:45mL×3、试剂2:15mL×3; 3)试剂1:48mL×1、试剂2:12mL×1; 4)试剂1:48mL×3、试剂2:12mL×3; 校准品:0.5mL×5(选配); 质控品水平1:0.5mL×1(选配); 质控品水平2:0.5mL×1(选配)。 1.2组成成分 试剂1:磷酸缓冲液50mmol/L 聚乙二醇 2% 吐温-20 0.05% 氯化钠100mmol/L 试剂2:磷酸缓冲液 200mmol/L 抗人铁蛋白抗体包裹的聚苯乙烯颗粒按效价确定 氯化钠100mmol/L 校准品:磷酸缓冲液,人血清(含量≥5%),铁蛋白,铁蛋白目标浓度:水平1:0μg/L,水平2:100μg/L,水平3:250μg/L,水平4:500μg/L,水平5:1000μg/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 质控品:磷酸缓冲液,人血清(含量≥5%),铁蛋白,质控品靶值范围:水平1:85μg/L~115μg/L,水平2:322μg/L~438μg/L),批特异,具体浓度见瓶签。 2.1外观 试剂1: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试剂2:无色或乳白色液体; 校准品: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质控品: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 2.2试剂装量

试剂盒内液体装量应不低于瓶签标示装量。 2.3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7℃、57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1.80。 2.4分析灵敏度 测试20μg/L的铁蛋白样本吸光度差值应在0.0005≤△A≤0.2000范围内。 2.5准确度 测定国家标准物质150540,测试结果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线性 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应不低于0.990;[10,200]μg/L 浓度线性绝对偏差不超过±30μg/L,(200,1000]μg/L浓度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7精密度 2.7.1 重复性 重复测试高、中、低三个浓度水平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其结果的变异系数应不超过10%。 2.7.2 批间差 重复测试高、低两个浓度水平的血清样品或质控样品,其结果相对极差(R)应不超过10%。 2.8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用本公司生产的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两个水平的质控品,检测结果均在质控品质控范围内。 2.9校准品/质控品重复性 测试试剂盒内校准品(0点除外)、质控品,其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超过10%。 2.10校准品溯源性 按照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本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要求,该试剂盒内校准品溯源至国家标准物质150540。 2.11检出限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荧光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的检测方法,即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应用制备好的抗原或抗体作为试剂,以检测标本中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由于免疫的特异性结合,免疫分析方法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荧光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其中典型的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免疫分析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免疫 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特异性免疫系统,是一个专一性的免疫机制,针对一种抗原所生成的免疫淋巴细胞(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只能对同一种抗原发挥免疫功能。而对变异或其他抗原毫无作用。 1、抗原 1.1抗原的定义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原性) ,并能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反应性)。 抗原一般为大分子物质,其分子量在10kD以上。 1.2抗原的分类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抗原,如细菌、病毒、异种动物血清等。 半抗原:仅具有与相应抗原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大多数的多糖、类脂及一些简单的化学物质,它们本身不具免疫原性,但当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后形成复合物,便获得了免疫原性, 1.3抗原的性质 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表面的基团,它直接决定免疫学反映的特异性。 抗原通过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藉此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因此,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2、抗体 2.1抗体的定义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2.2抗体的结构 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淋巴细胞特别是浆细胞合成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因其具有免疫活性故又称作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有五类,分别为IgG、IgA、IgM、IgD和IgE。 3、抗原抗体的结合

血清铁浓度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货号:MS2802 规格:100管/96样 血清铁浓度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之前选择2-3个预期差异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测定意义: 血清铁是指血液中转铁蛋白所结合的铁,该指标常用于鉴别缺铁性与非缺铁性贫血。 测定原理: 亚硫酸钠还原血清Fe3+生成成Fe2+,Fe2+进一步与2, 2’- 联吡啶显色,在520nm处有吸收峰,测定该波长光吸收值即可计算血清铁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离心机、可调式移液枪、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微量石英比色皿/96 孔板、冰醋酸、氯仿和蒸馏水。 试剂组成和配置: 试剂一:粉剂×1 瓶,4℃保存。临用前配制,加入15mL蒸馏水充分溶解。 试剂二:粉剂×1 瓶,4℃保存。临用前配制,加入469μL冰醋酸,加入15mL蒸馏水充分溶解。 标准液:液体×1 支(EP管),100μmol/L Fe3+标准液,4℃保存。 测定: 1. 分光光度计/酶标仪预热30min,调节波长到520nm,蒸馏水调零。 2. 标准液解冻:提前取出标准液,置于室温下充分解冻后混匀。 3. 空白管:取EP管,依次加入125μL蒸馏水,125μL试剂一,125μL试剂二,混匀后盖紧, 置于沸水浴5min,自来水冷却。加入62μL氯仿(自备),充分震荡混匀;室温10000rpm,离心10min,小心吸取上层液210μL,加入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于520nm 测定吸光度,记为A空白管。 4. 标准管:取EP管,依次加入125μL标准液,125μL试剂一,125μL试剂二,混匀后盖紧, 置于沸水浴5min,自来水冷却。加入62μL氯仿,充分震荡混匀;室温10000rpm,离心10min,小心吸取上层液210μL,加入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于520nm测定吸光度,记为A标准管。 5. 测定管:取EP管,依次加入125μL血清,125μL试剂一,125μL试剂二,混匀后盖紧,置 于沸水浴5min,自来水冷却。加入62μL氯仿,充分震荡混匀;室温10000rpm,离心10min,小心吸取上层液210μL,加入微量石英比色皿/96孔板,于520nm测定吸光度,记为A测定管。注意:空白管和标准管只需测定一次。 血清铁浓度计算公式: 血清铁含量(μmol/dL)=[C 标准液×(A 测定管-A 空白管)÷(A 标准管-A 空白管)]×V 总=10× (A 测定管-A 空白管)÷(A 标准管-A 空白管) C 标准液:100 μmol/L Fe 3+ 标准液;V 总:1 dL=0.1 L。 注意事项: 1、血清铁含量少,所用器皿(EP 管)需要注意,避免被铁污染。 2、试剂一和试剂二溶液不稳定,需现配现用,新配制的试剂只能当天使用。 3. 最低检出限为1μmol/L。 第1页,共1页

铁蛋白(FER)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sainuopu

铁蛋白(FER)测定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 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中的铁蛋白的含量。 1.1试剂盒包装规格 试剂1:1×20ml,试剂2:1×10ml;试剂1:2×36ml,试剂2:2×18ml; 试剂1:1×400ml,试剂2:1×200ml。 校准品(可选):4×0.5ml(四水平),4×1ml(四水平)。 1.2试剂盒主要组成成分

2.1 外观 液体双试剂:试剂1无色澄清液体;试剂2 乳白色悬浊液。 校准品:浅黄至棕红色液体。 2.2 净含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示体积。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在37℃、660nm波长、1cm光径条件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大于2.0。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浓度为400ng/ml样本时,吸光度变化绝对值(|ΔA|)应不小于0.03。2.5 线性范围 在(6,450)n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6,在(50,450)ng/ml 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不大于±15%,(6,50]ng/ml区间内线性绝对偏差不大于±7.5ng/ml。 2.6 重复性 重复测试两份高低浓度的样本,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7 批间差 不同批号试剂测试同一份样本,测定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应不大于10%。 2.8 准确度 相对偏差: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9 校准品溯源性 依据GB/T 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校准品溯源至NIBSC生产的有证参考物质(WHO 94/572)。

2.10 稳定性 效期稳定性:试剂盒在2℃~8℃下有效期为12个月。取失效期的试剂盒进行检测试验结果满足2.3、2.4、2.5、2.6、2.8的要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原理简介 20 世纪60 年代即有人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水样中细菌含量和菌尿症患者尿液检查。1977 年Halman 等将化学发光系统与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结合,创建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保留了化学发光的高度灵敏性,又克服了它特异性不足的缺陷。近年来对技术与仪器的不断改进,使此技术已成为一种特异,灵敏,准确的自动化的免疫学检测方法。1996 年推出的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在反应原理上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两种技术目前已在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实验室用于常规免疫学检验。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 CLlA) 是把免疫反应与发光反应结合起来的一种定量分析技术,既具有发光检测的高度灵敏性,又具有免疫分析法的高度特异性。在CLIA中,主要有两个部分,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系统。免疫反应系统与放射免疫测定中的抗原抗体反应系统相同化学发光系统则是利用某些化合物如鲁米诺( luminol) 、异鲁米诺(isolu-minol) 、金刚烷( AMPPD) 及吖啶酯( AE) 等经氧化剂氧化或催化剂催化后成为激发态产物,当其回到基态时就会将剩余能量转变为光子,随后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的产额。将发光物质直接标记于抗原(称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或抗体上(称为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经氧化剂或催化剂的激发后,即可快速稳定的发光,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与所测抗原的浓度可成比例。亦可将氧化剂(如碱性磷酸酶等)或催化剂标记于抗原或 抗体上,当抗原抗体反应结束后分离多余的标记物,再与发光底物反应,其产生的光量子的强度也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比例。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高于包括RIA 在内的传统检测方法,检测范围宽,测试时间短,仅需30 - 60min 即可。试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furuirunkang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铁蛋白的浓度水平。 1.1规格 96T。 1.2 组成

2.1 外观 a)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 b)试剂盒各组份应齐全、包装完好,液体无渗漏。 2.2 线性 本试剂盒线性范围为:[0.1 ,6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00。 2.3空白限 不大于0.1ng/mL。 2.4准确度 将参考物质作为样本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5重复性 重复检测质控品Q1和 Q2各10次,其批内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0%。 2.6批间差 用三个批号的试剂盒检测质控品Q1和 Q2,三批号试剂盒之间的批间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7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质控品测量值应在质控范围内。 2.8特异性 2.8.1与甲胎蛋白的交叉反应 检测浓度为600 ng/mL的甲胎蛋白, 交叉反应率应小于1%。 2.8.2与转铁蛋白的交叉反应 检测浓度为600 ng/mL的转铁蛋白, 交叉反应率应小于1%。 2.8.3与尿微量白蛋白的交叉反应 检测浓度为600 ng/mL的尿微量白蛋白,交叉反应率应小于1%。 2.9稳定性 规定产品2℃~8℃储存,有效期6个月。取到效期后的样品检测准确度、空白限、线性、重复性,应符合2.2~2.5的要求。 2.10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以及不确定度等内容,校准品溯源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标准品(150540)。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产品技术要求dekangrun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组成: 该产品由对应人份数量的检测试纸、干燥剂、稀释液和1个ID卡组成。检测试纸:由胶体金垫(胶体金标记鼠抗人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C线包被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T线包被鼠抗人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样品垫、吸样垫和PVC板组成。稀释液:由140μl的0.01M(pH7.4)磷酸盐缓冲液组成。ID卡:内含校准曲线。 适用范围: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全血、血清或血浆样本中铁蛋白(FER)的浓度。 1.1 包装规格:10人份/盒、20人份/盒、50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该产品由对应人份数量的检测试纸、干燥剂、稀释液和1 个ID卡组成。检测试纸:由胶体金垫(胶体金标记鼠抗人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C线包被羊抗鼠IgG多克隆抗体、T线包被鼠抗人铁蛋白单克隆抗体)、样品垫、吸样垫和PVC板组成。稀释液:由140μl的0.01M(pH7.4)磷酸盐缓冲液组成。ID卡:内含校准曲线。 2.1 外观 试剂盒组分应齐全,内外包装均应完整,标签清晰;检测试纸应整洁完整、无毛刺、无破损、无污染,材料附着牢固。 2.2 膜条宽度 膜条宽度为4.0mm±0.1mm。 2.3 液体移行速度 液体移行速度应不低于10mm/min。 2.4 空白限 空白限应不高于10ng/ml。 2.5 线性范围 线性区间[10,900]ng/ml,相关系数(r)≥0.990。 2.6 准确度 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5%。 2.7 重复性

重复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各10次,各浓度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均不大于20%。 2.8 特异性 检测35mg/ml的人血白蛋白各3次,检测结果应均不高于10ng/ml。2.9 批间差 随机抽取三批检测试剂,每批分别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各3次,各浓度所得结果的批间相对极差(R)应均不大于15%。 2.10 稳定性 4℃~30℃避光保存18个月后,分别检测2.1~2.8各项,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2.11 校准信息溯源性 试剂盒校准信息按照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溯源到国家标准物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精)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技术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但全自动机械制造却由日本的日立公司承担,所以仪器上还有Hitachi的标志。这个仪器让大家吃惊的一大原因就在于一直在实验室研究的电致化学发光居然已经真正地产业化了,其中我们一直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重现性均已得到解答,看来罗氏的确花了不少心血开发这款仪器。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性能特点——创新的技术,与众不同 一、最先进的检测原理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目前最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是继放射免疫、酶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以后的新一代标记免疫测定技术,具有敏感、快速和稳定的特点,在固相标记免疫测定中技术上居领先地位。 电化学发光(ECL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实际上是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的完美结合。电化学发光与普通化学发光的主要差异在于前者是电启动发光反应,循环及多次发光,后者是通过化合物混合启动发光反应,是单次瞬间发光。因此ECL反应易精确控制,重复性极好。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ECL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直接以[Ru(bpy3]2+标记抗体,反应时标记物直接发光。且[Ru(bpy3]2+在电极表面的反应过程可以周而复始进行,产生许多光子,使光信号得以增强。 二、专利的包被技术 链霉亲和素(streptoavidin,SA和生物素(biotin,B是具有很强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一对化合物,特异性强且结合紧密。一分子SA可与四分子B 相结合,增大了抗体结合量,达到放大效果。在ECL的试剂中,SA通过特殊的蛋白结合物均匀牢固地包被在磁性微粒上,形成通用的能与B结合的固相载体,另一试剂为活化的B衍生物化合的抗原或抗体。两种试剂混合时,抗原或抗体即包被在磁性微粒上。 三、独特的载体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产品技术要求baiding

铁蛋白测定试剂盒(免疫比浊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铁蛋白的含量。 1.1规格 校准品(选配):1×3ml。 1.2主要组成成分

靶值批特异,详见瓶标签。 2.1 外观 2.1.1 试剂1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混浊,无未溶解物。 2.1.2 试剂2为白色或微黄色胶乳液体。 2.1.3 校准品为白色冻干粉,溶解后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无未溶解物。 2.1.4 标签内容清晰,字迹牢固不易脱落。 2.2 试剂装量 液体试剂的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 A≤1.400(光径1.0cm,540nm±20nm 波长)。 2.4 分析灵敏度 测定100μg/L 被测物,吸光度变化在0.04~0.40区间内。 2.5 线性 2.5.1 [4,300]μg/L。在规定的线性区间内,线性测定值与样本浓度值的相关系数(r)应不低于0.9900。 2.5.2 [4,50]μg/L区间内,线性偏差应不超过±5μg/L;(50,300]μg/L 区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 批内精密度 用高、中、低3个浓度的样本测试试剂盒,各重复测试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5%。 2.6.2 批内瓶间差 校准品批内瓶间差CV≤5.0%。 2.6.3 批间差 用样本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次的试剂盒,每个批次测试3次,其相对极差(R)应不大于6%。 2.7 准确度 相对偏差在±10%范围内(测试国家标准物质150540)。 2.8 溯源性 根据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国际参考物质94/572(NIBSC)。 2.9 稳定性 2.9.1 校准品冻干粉复溶后在2℃~8℃避光保存稳定30天,测定结果应符合2.8要求。 2.9.2 原装试剂盒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有效期满后2个月内测定结果应符合2.3、2.4、2.5、2.6.1、2.6.2和2.7要求。

铁蛋白(FERRITIN)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beiaikang

铁蛋白(FERRITIN)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中铁蛋白(FERRITIN)的含量。 1.1产品规格 100管份/盒。 1. 1.2主要组成成分

校准品靶值批特异,详见标签。质控品质控范围批特异,详见标签。 2.1 外观 a)试剂盒中的组份应澄清,应无沉淀和絮状物,内外标签、标识清晰,易识别; b)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 2.2 校准品溯源 根据GB/T21415及有关规定提供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国家标准品(编号:150540)。 2.3 净含量 试剂盒各液体组份的体积不得少于标称体积。 2.4 最低检出限 最低检出限不高于1ng/ml。 2.5 线性 在(0,1000ng/ml)范围内剂量-反应曲线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应≥0.9900。 2.6 重复性和批间差 2.6.1重复性:用一定浓度水平的样本,重复检测10次其变异系数(CV)应不 大于10%。 2.6.2批间差:用三个批号试剂盒检测同一样本,则三个批号试剂盒试剂盒之间 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7 准确度 使用试剂盒校准品校准后测定国家标准品(品种编号:150540),国家标准品的实测浓度与标示浓度的偏差在±10%之间。

2.8 质控品测定值 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应在质控范围内。 2.9 特异性 试剂盒与表中有关潜在交叉反应物应无显著的交叉反应。 2.10 稳定性 试剂盒在规定的贮存条件2℃~8℃下保存,有效期12个月,效期后两个月内应符合2.1、2.4、2.5、2.6.1、2.7的要求。

常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

常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比较 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英音:[,kemi,lju:mi'nes?ns] [,imju:n?u?'sei] 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CLIA是将具有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测定技术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检测分析技术。是继放免分析、酶免分析、荧光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项最新免疫测定技术。 1.1、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hv) ,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测量光量子产额。免疫反应系统是将发光物质(在反应剂激发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直接标记在抗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或抗体(免疫化学发光分析) 上, 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 1.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类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以标记方法的不同而分为两种: (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法; (2)酶标记、以化学发光底物作信号试剂的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1.2.1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标记免疫分析又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 IA ) , 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的免疫分析方法。常用于标记的化学发光物质有吖啶酯类化合物-acridiniumester (AE) , 是有效的发光标记物,其通过起动发光试剂(NaOH-H2O2) 作用而发光, 强烈的直接发光在一秒钟内完成, 为快速的闪烁发光。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 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须催化剂; 检测小分子抗原采用竞争法, 大分子抗原则采用夹心法, 非特异性结合少, 本底低; 与大分子的结合不会减小所产生的光量, 从而增加灵敏度。 1.2.2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从标记免疫分析角度,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 ) , 应属酶免疫分析, 只是酶反应的底物是发光剂, 操作步骤与酶免分析完全相同: 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进行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 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 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和碱性磷酸酶(AL P) , 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 12.2.1HRP 标记的CLEIA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分解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2011级应用化学2班 姓名:王俊烽 指导教师:李小花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5年05 月 22 日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摘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是把免疫反应和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结合的一种分析技术。其中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很高。CLIA是在酶联免疫分析、放免疫分析和荧光免疫分析后面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操作简单,标记方便,稳定度和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对环境没有污染等优点因此CLIA在临床上受到医学检验者和医生的一致好评。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基本原理;临床;医学检验 CLIA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bstract: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 is an analytical technique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chemiluminescent detection methods combined. Which the immune response is very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CLIA is the enzyme-linked immunoassay, put immunoassay an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later developed a detection technology. Because of its simple, easy to mark, high s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speed, no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tc. Therefore CLIA praise medical tests and doctors at the clinic. Key words :chemiluminescent immunoassay; fundamental; clinical; medical laboratory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Immulite2000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IMMULITE ? 2000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标准操作程序 本文件仅供参考,各实验室需根据各自情况建立自己的操作规程 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SOP编码:页数: 制定人签名:日期: 审核人签名:日期: 批准人签名:日期: 生效日期:颁发日期:周期性审查:年一次 修订登记: 审查登记:

[目的]描述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范围] 适用IMMULITE?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的操作。 [仪器工作原理和检测过程] 1 IMMULITE 2000使用包被特定抗体的聚苯乙烯珠子作为固相,包被珠放在一个特定的反应杯中,从而进行温育,清洗以及信号发生。

2. 样本与结合了碱性磷酸酶的试剂温育反应结合之后,通过高速离心将剩余试剂甩到与反应杯同轴的废液管路中。系统在几秒钟内完成四次离心清洗,以便与系统的其他同步。去除未包被试剂的包被珠仍然保留在反应杯中。 3. 包被珠上的结合标记随后同发光底物进行定量发光。当包被珠上结合的碱性磷酸酶标记同化学发光底物反应时,就产生发光。发光强度同样本中待测物的含量有关。仪器通过光电倍增管检测发光强度,随后计算出每个样本的结果。 4. 操作者在IMMULITE 2000上运行测试时,需要做下列操作:: 4.1进行每日探针清洗工作。 4.2 选择RUN IMMULITE 2000按钮。 4.3 查系统状态指示,加满或者清空耗材或者废物。 4.4 初始化样本和试剂加样器、蒸馏水喷嘴和底物喷嘴。 4.5 使用图像扫描器扫描试剂转盘上的过敏原试剂楔。 4.6在样本转盘上装载病人血清、质控、校正液和稀释液。 注意: 运行仪器需要用到的试剂都在 IMMULITE 2000试剂盒中。只有需要预稀释的测试项目才会有稀释液。 4.7 在工作列表列表界面为样本指定测试项目以及编号。 4.8 检查试剂以及与之匹配的包被珠是否足够完成所需测试。 4.9选择RUN开始实验。 5. 仪器自动检测过程: 在操作者按下 RUN 按钮之后,Immulite 2000 自动开始检测并输出检测结 果。 5.1 在反应杯中加入一个包被珠。 5.2 样本,特定的试剂和水加入到包被珠上。 5.3 反应杯运到温育圈,在37°C (98.6°F)的环境中震荡温育。 5.4 清洗测试杯。 5.5 加入底物,发光。 5.6 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光子强度,计算结果并打印。 [免疫分析原理] 1.双抗体夹心法:双抗体夹心法使用ALP标记的抗体在检测单位中进行反应。 1.1 标记的抗体的液相试剂加到检测单位中,标记有ALP的特异性抗体(Ab※ALP)与样品中的相应抗

铁蛋白(Fer)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产品技术要求hkt

铁蛋白(Fer)测定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铁蛋白(Fer)的含量。 1.1 规格 100人份/盒、500人份/盒。 1.2 主要组成成分 注:校准品靶值、质控品质控范围批特异,具体浓度详见标签。

2.1 物理性能 2.1.1 外观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各液体组分应澄明,无沉淀或絮状物。 2.1.2 样本稀释液装量 样本稀释液装量应不小于标示量。 2.1.3 样本稀释液pH值 样本稀释液pH值应在7.1~7.6范围内。 2.2 溯源性 根据GB/T 21415-2008的有关规定,提供所用校准品的来源、赋值过程及测量不确定度等内容,溯源至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标准品(编号:150540)。 2.3 准确度 用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的Fer标准品(编号:150540)配制的样本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4 线性 在线性范围[5,800]ng/mL内,相关系数r应≥ 0.9900。 2.5 重复性 分别检测高值和低值两个样本,重复性(CV%)应不高于10.0%。 2.6 批间差 在三个不同批次产品之间,样本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高于15.0%。 2.7 检出限

检出限应不高于5.0ng/mL。 2.8 特异性 表1 2.9 质控品赋值有效性 测定高值、低值浓度质控品,其结果均应在质控范围内。 2.10 稳定性 稳定性可选用以下其中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2.10.1 2℃~8℃储存,有效期12个月,效期后分别检测2.3、2.4、2.5、2.7、2.8、2.9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2.10.2 取有效期内的试剂盒在37℃放置7天,分别检测2.3、2.4、2.5、2.7、2.8、2.9项,其结果应符合各项要求。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主要由主机(包含样本架输送模块、反应杯配备模块、加样模块、试剂处理模块、温育反应模块、清洗分离模块、光学检测模块、电路控制模块)、软件(发布版本:V1.0)、电源线、串口线及附件(包含样本架、液路管)组成。 该产品基于间接化学发光法,与配套的检测试剂共同使用,在临床上用于对来源于人体血清、血浆或者其他体液样本中的被分析物进行体外定性或定量检测。 1.1产品型号划分说明 1.2结构组成 主要由主机(包含样本架输送模块、反应杯配备模块、加样模块、试剂处理模块、温育反应模块、清洗分离模块、光学检测模块、电路控制模块)、软件(发布版本:V1.0)、电源线、串口线及附件(包含样本架、液路管)组成。 1.3软件信息 1.3.1 软件名称:利德曼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软件平台 1.3.2 发布版本:V1.0 1.3.3 版本命名规则 发布版本号:VX.Y 其中:VX.Y由version缩写V,主版本号及次版本号构成:表示正式发布的第一版程序。 X为主版本号,表示全功能集成第一个版本; Y为次版本号,表示此版本程序发布后暂时未发生变更。 1.3.4 运行环境 硬件配置:

CPU:主频1.7GHz以上。 内存:1G以上内存。 硬盘空间:40G以上均可。 软件配置:操作系统:WINDOWS 7 或WINDOWS 10。 2.1加样正确度与重复性 对仪器标称的样品最小加样量和最大加样量、试剂最小加样量和最大加样量进行检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加样正确度与重复性要求 2.2 反应区温度控制的正确度和波动度 反应区温度的偏倚应在:37.0℃±0.5℃,波动度不超过0.5℃。 2.3 光检测装置部分 2.3.1仪器噪声 检测空反应管的发光值应不大于200RLU。 2.3.2发光值的线性 在不小于3个发光值数量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 2.3.3发光值的重复性 采用发光剂法,变异系数(CV)不超过5%。 2.3.4发光值的稳定性 采用发光剂法,发光值的变化不超过±10%。 2.4 携带污染率 携带污染率应≤10-5。 2.5临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本文由:华夏学术传媒网提供https://www.360docs.net/doc/4e16109689.html, 摘要:本文根据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所使用标记物质的不同,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对各方法经典标记物质及分析方法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医学检验、食品安全及环境科学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类;研究进展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中间体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等能级的光子,对光子进行测定而实现定量分析[1]。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产物,因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但与荧光产生需要激发光不同,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产生光强度,并不需要激发光,从而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了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两个部分。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待测物质浓度因为与发光强度成一定的关系而实现检测目的[2]。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类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3 大类,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测定方法。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1. 鲁米诺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鲁米诺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在碱性溶液中,鲁米诺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发光,其中H2O2最为常用。因发光反应速度较慢,需添加某些酶类或无机催化剂。酶类主要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无机类包括O3、卤素及Fe3+、Cu2+、Co2+和它们的配合物。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下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H2O2等氧化剂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2. 吖啶酯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吖啶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由于热稳定性不是很好,Klee 等研究合成了更稳定的吖啶酯衍生物。在含有H2O2的碱性条件下,吖啶酯类化合物能生成一个有张力的不稳定的二氧乙烷,此二氧乙烷分解为CO2和电子激发态的N-甲基吖啶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一最大波长为430 nm 的光子。吖啶酯类化合物量子产率很高,可达0.05。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发光体系简单、快速,不需要加入催化剂,且标记效率高,本底低。吖啶酯或吖啶磺酰胺类化合物应用于CLIA,通常采用HNO3+H2O2和NaOH 作为发光启动试剂,有些在发光启动试剂中加入Triton X-100,CTAC,Tween-20等表面活性剂以增强发光。(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CLEIA)是以酶标记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复合物上的酶再作用于发光底物,在信号试剂作用下发光,用发光信号测定仪进行发光测定。目前常用的标记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它们有各自的发光底物。HRP 最常用发光底物是鲁米诺及其衍生物。在CLEIA 中,使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在过氧化物酶和起动发光试剂(NaOH和H2O2)作用下鲁米诺发光,酶免疫反应物中酶的浓度决定了化学发光的强

SIEMENS 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报告系统

1 目的 建立标准规范的西门子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操作规程。 2 范围 适用于生化科经授权的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使用。 3 责任 由经过培训合格后,并经授权的检验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由科主任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4 程序 4.1 系统简介 SIEMENS ADVIA Centaur C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临床免疫检查设备。该系统时刻处于准备状态。不停止上载试剂和样本及消耗品,不必每日开关机;可连续不断的样本加载,具有真正的急诊功能,15min分钟内即可提供急诊标本的检测结果;24小时随时待机,载机容量大,高达15种不同的试剂包或更多的过敏原测试方面的载机容量,最有特色是多达300以上的过敏原测试。灵活多样的样本加载方式。 ADVIA Centaur CP免疫分析各方面的设计都是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和测试结果可靠性。具有凝块发现及管理,自动稀释,自动反射检测,自动复检等功能,不停止上载样本等功能,可大大缩短周转时间,急诊实验通道可在任何时候进行急诊测试而不需打断正常工作流程,一次性吸样头和反应杯,没有潜在的样本沾滞,用一次性的样本吸头减少了交叉污染,可在任何时候更换废料和水。多种分析形式的设计,双向运行的80个位置温育盘易于进行夹心法及其他测定。最优化的检测性能和生产力,每小时达180个测试,所有的试剂探针和冲洗探针都是独立运行和快速操作。

4.2运行环境 电源:207~253V/ 47-603HZ ;室内温度:18~3029℃;室内相对湿度:20%-80%。 4.3 测定原理 化学发光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技术和磁性微粒子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测定方法,用高敏感性的吖啶酯(Acridinium Ester )作为化学发光标记物,以极细的磁性颗粒(PMP)作为固相载体,提供最大的包被面积。 4.3.1 液相:吖啶酯(AE ) 化学结构 N + CH 3 C O O R

专业分享—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价

专业分享丨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性能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以量子点荧光免疫发光法为原理的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指标。 方法根据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技术要求中规定的检验方法,测定试剂盒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分析特异性。 结果线性结果在1~400 ng/m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1.00;准确度结果为测试铁蛋白国家标准物质,高浓度样品相对偏差分别是-1.7%、-2.8%、-6.8%,低浓度样品相对偏差分别是2.6%、-3.4%、-0.7%;批内精密度结果为CV高值:2%,CV低值:4%,批间精密度结果为R高值:1%,R低值:5%;分析特异性结果为含干扰物胆红素浓度≤10 mg/dl时,B高:-1%,B低:-3%,含干扰物甘油三酯浓度≤900 mg/dl 时,B高:0.05%,B低:-0.3%,含干扰物血红蛋白浓度≤200 mg/dl 时,B高:-0.4%,B低:-5%。 结论被检验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各方面性能指标符合要求,适于临床使用。 〔关键词〕铁蛋白;量子点;荧光;体外诊断试剂 目前,检测血清中铁蛋白的方法有放射免疫测定法、酶免疫测定法、免疫比浊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 本研究采用了量子点荧光免疫发光法,以免疫层析结合

双抗体夹心法为原理。其中涉及的荧光微球,是指将荧光物质通过化学键合法、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等方法吸附或包埋到粒子内,形成直径在纳米至微米级范围内,被激发光源激发后发出荧光的固相球体。荧光微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性标记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反应能力强、吸附性强、凝集作用大等特点,并且具有稳定的形态结构和高效的发光效率,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起到重要作用[1]。本研究讨论的以量子点荧光免疫发光法为原理的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结合了量子点荧光微球的优势与免疫层析法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的特点,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还能根据荧光强度的大小确定待测物的含量[1]。 本研究将以量子点荧光免疫发光法为原理的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与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组成一个分析系统,通过测定试剂盒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分析特异性,评价其性能。 1 仪器与方法 仪器 1.1 本研究所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及体外诊断试剂由吉林省爱诺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体外诊断试剂名称为铁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量子点荧光免疫发光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己整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A、管式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竞争法:用标记抗原与待检抗原竞争性结合固相抗体,待检抗原与检测信号成反比) 一、原理:本实验采用竞争法,酶标抗原与标准品抗原竞争抗体,标准品抗原浓度越大,结合到抗体上的酶标抗原越少,RLU越小,B/B 值越小。例:A为一种抗原 小分子,有免疫反应性。实验中采用竞争法对尿液中的A进行分析,使待测A、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A(A-HRP)在均相体系中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兔抗A 抗体(FITC-A抗体)发生竞争性免疫反应,再加入用羊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微粒,反应生成物结合在磁微粒上,在磁场经分离、洗涤后加发光底物,用冷光分析仪检测发光强度(RLU),测定尿液中A的含量。 二、仪器: 1、Flash’n glow LB955 30 管全自动进样冷光分析仪(Berthold 公司); 2、高速离心机(Beckman 公司), 转速13000 r/min 3、磁性分离器(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定制, 磁场强度2800 高斯) 4、XW80 旋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5、试管12 × 60 mm(浙江拱东医用塑料厂) 6、磁性微粒子(磁性分离剂, Adaltis 公司) 三、试剂 1、A标准品 2、A单克隆抗体 3、A-BSA结合物 4、抗FITC抗体包被的磁性微粒子(5mg/mL) 5、FITC标记的A单克隆抗体 6、HRP标记的A 7、PBST 洗涤液(0、05mol/L PBS, 含0、05% Tween-20) 8、分析缓冲液(0、05 mol/L 的PBS 缓冲溶液, pH 7、4, 含2、0%BSA、0、5 %的水解明胶、0、1%的Proclin-300) 9、发光底物液(鲁米诺、过氧化氢与对碘苯酚溶液) 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四、试剂处理 1、用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标准品; 2、取A-BSA-HRP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 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 的A-BSA-HRP 溶液,4 ℃保存、 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的配制: 取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以分析缓冲液为稀释液,梯度稀释, 配制1:1000、1:2000、1:5000、1:10000、1:12000 的FITC-A单克隆抗体溶液, 4 ℃保存。(具体分析) 五、数据处理 通过测量标准品与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RLU),使用Fl ash’n glow LB955 发光分析仪自带软件中的数据处理程序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线性方程采用的就是logit(Y)-log(X)的线性回归数学模型, 以logitY 为纵坐标, logX 为横坐标, 其线性方程表达式为logit(Y) = a + blog(X), 线性方程中 X 为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 logit(Y) =ln(y/1-y),y=B/B0,式中, B 为标准品(或待测样品)溶液的发光强度, B0 为不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而加分析缓冲液的发光强度、根据标准品的浓度与发光强度值, 经线性回归得标准曲线, 代入样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