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教案全集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3.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4.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教学方法:

探究、讲解、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新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后思考问题(有关运动的话题).

(放映录像)选择有关反映物体运动的画面播放给学生看如:雄鹰、小鸟在空中飞翔,飞机在天空中划过,行星、卫星在宇宙中运行,航天员杨利伟在宇航舱中给地球拍照,汽车在公路飞驰,轮船在海水中搏击海浪。……

师: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等.请大家根据刚才观看的录像片,回顾初中学过的机械运动,提出一些关于运动的话题.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讲述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是物体的一部分和另

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是最基本、最简单、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是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体现.这里涉及到空间和时间的问题.

师: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科学家、圣贤——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这句话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充满信心,迎接这一挑战.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粗看这节课的黑体字标题,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从学好这些基本概念人手.

师:我们在刚才的录像片中看到:汽车在公路上飞驰,江水在咆哮着奔向远方,鸟儿在飞翔,树叶在摇动,高山上流水,瀑布直泻千尺,雪花在空中飞舞……

(放映录像)(播放“神舟”五号升空的录像片)“2003年10月15日,一个令人骄傲的日子,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满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成功升空.”

师:飞船在茫茫太空中遨游,假如你是文学家,你如何描述它的

运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板书: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新课教学]

一、物体和质点

针对上面看过的录像,老师提出问题:请你描述出一些运动,详细描述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困难?

足球向前球体滚动

雄鹰向前翅膀上下

发现描述物体运动不容易,我们需要了解物体各部分运动的区别吗?

问:可以将问题简化吗?为什么?

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特别是物体各部分的详细运动情况,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物体本身都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物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并不一样.

师:在刚才看过的录像片中,我们见到了杨利伟,看到了“神舟”五号.据报道,“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舱长7.4m,直径2.8m,用长58 m、重达480t的“长征”2号火箭发射.升空后,显示在指挥部荧光屏上的仅是一个小小的光点.科学家研究它在空中的位置、离开地

面的高度、飞行的速度、运动轨道等问题时,需要考虑它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吗?

生:不需要,我们可以用荧光屏上的小光点代替这个“庞大”的飞船呀!

引入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板)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问题得到简化,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引子;乒乓球小而轻,运动员研究各种旋转球的打法时,要关注球的受力部位和受力方向对旋转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把它简化为一个点.

[讨论与交流](供参考)

1.地球是一个庞然大物,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能不能把它看成质点?

参考答案:若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本身的大小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得多,则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但若研究地面上各处季节变化时,则不能把其看作质点.

2.撑杆跳高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项目,一般来说可以把撑杆跳运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助跑、撑杆起跳、越过横杆.讨论并思

考后回答,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运动员能否被看作质点,从中体会质点模型的建立过程.

(1)教练员针对训练录像纠正运动员的错误时,能否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2)分析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3)测量其所跳高度(判断其是否打破纪录)时,能否将其看成质点?

参考答案:(1)不能,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也就是说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2)能,分析助跑速度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及动作.(3)能.

3.物理中的“质点”跟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相同之处为:都是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不同之处为:质点是实际物体的抽象,它具有一定的物理内涵,不仅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而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几何学中的点没有质量,仅表示一个位置,而且应该是“绝对得小”.

师:请同学们对质点进行小结:

生:对质点小结: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

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

(课堂探究)

亲自做一做、试一试,书本在下列情景中能否被看成质点.

1.沿一个方向推动桌面上的书本,如果测量书本移动的距离,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

2.如果测定书本经过桌面上方某一定点所需要的时间,是否可以将书本视为质点,为什么?

3.还有什么情况下书本可以被视为质点?什么情况下书本不能被视为质点?

参考答案:

1.沿同一个方向移动书本时,书本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可以将它视为质点.

2.相对桌面上方的某一定点来说,书本本身的长度(或宽度)不能忽略,并对经过该定点位置所需要的时间起决定作用,所以这种情况下不能将书视为质点。

3.答案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情景,老师进行准确恰当的点拨).

说明: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1)平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一般研究物体的转动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

(2)物体有转动,但物体的转动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时,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已变成了次要因素.

(3)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作质点.[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答案:C

2.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

(1)研究某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

(2)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

(3)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

(4)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

答案:(1)(3)

3.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答案:C

二、参考系

引子:请你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火车中去旅行在飞快地离去,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而乘客自己却认为自己是静

止的;

教师可展示F1ash动画课件,动画内容描述为:

两位同学在路边看到急驰而过的一辆小汽车,大声叫喊,

“唉呀!你看他们跑得真快啊!”

车中的人对司机说:“你动了吗?”

引导学生分析片中的对话.为什么路边的同学说车上的人跑得快? 为什么车中的一个人又认为他和司机没有动?

投影教材中的图1.1—3图,让学生自己分析,教师加以引导.生1:车中两个小孩都是静止的,他们都没动.

生2:这两个小孩是运动的,因为在车窗玻璃上有几个线条表示“风”,这是画家描述运动时常用的手法.

师:两个小孩和车都是运动的,这是相对地面来说的,而两个小孩之间是相对静止的,他们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师:平时我们说树木、房屋是静止的,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这是以地面作标准来说的.坐在行驶的火车里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而在车厢里走动的乘务员在运动,他还认为路旁的树木在向后倒退,这些都是以车厢作标准来说的.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参考系.

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讨论与交流]

与同桌和前排(或后排)同学组成四人一组,思考并交流讨论下列描述中隐含的参考系.

展示问题: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其中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情景,那么它们分别是以什么为参考系的?

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在美丽的校园内学习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时,我们感觉是静止不动的.这与诗句里的描述是否矛盾?说明理由.

4.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课堂交流](分四小组进行)

师:下述物理过程中选择什么为参考系较恰当?

课件投影问题:

1.2004年,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火星.继美国宇航局的两台火星探险漫游者“勇气”号和“机遇”号之后,欧洲的火星快车飞船已顺利地将“猎兔犬”2号火星登陆车投放至火星表面.从地球表面向火星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过程中,若要研究探测器的运动情况,各应选择什么为参考系?

2.在印度洋海啸救灾中,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受灾的地区空投救灾物资.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飞机上的人以飞机作参考系,他看到投下的物体是沿什么路线下落的?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作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体又是沿着什么路线下落的?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空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2 000米高的空中飞行,忽然,他发现脸旁好像有一个小东西在飞舞,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就伸手轻松地把它抓了过来,仔细一看,把他吓出一身冷汗来.他抓住的不是别的,是德国飞机射向他的一颗子弹。请根据上述信息讨论回答以下问题,并注意体会参考系的选取与运动的相对性.

(1)子弹飞得那么快(一般为几百米每秒),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手打穿?体会一下,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相同吗?

(2)受类似现象的启发,人们实现了飞机在飞行途中进行空中加油,在航天飞行中,宇宙飞船发射到太空和正在绕地球运动的空间站实行空中对接.实现“空中加油”和“空中对接”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4.1997年6月10日,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风云二号A”气象卫星,是我国研制成功的第一颗静止气象卫星,设计工作历时三年.2000年6月25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又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风云二号B”气象卫星成功发射上天,在太空中顺利完成与A星的“新老交替”,最终定点在东经105°赤道上空,向地面传回中国及周边地区的高质量的气象资料.

(1)上述材料中的“静止气象卫星”最终定点在东经105°赤道上空,是以谁为参考系来描述卫星的运动的?

(2)具有上述特点的卫星称为“同步卫星”.除了“气象卫星”外,“同步卫星”还有什么用途?

[课堂探究]

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参考答案: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机在向上

运动,是以自己作参考系,即以跳伞运动员为标准,它们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大.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性:(1)直升机静止在空中不动;(2)直升机向上升;(3)直升机下落,但速度比跳说明: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叫做参考系.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在变化,则表明物体相对于该参考系在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不变,则表明物体相对于该参考系是静止的.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在运动学中,参考系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研究和描述物体运动,只有在选定参考系后才能进行.如何选择参考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例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冈0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选作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研究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为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运动,选地球作参考系最方便,例如,观察坐在飞机里的乘客,若以飞机为参考系来看,乘客是静止的;若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看,乘客是在运动.因此,选择参考系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之一.组织学生小结并作好适时适度的引导:

(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

(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

三、坐标系

展示问题:(小偷偷东西被发现,原因GPS来确定方位)

有时需要准确地描述某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如地理上用纬度和经度来确定某个地点在军事、大地测量等领域常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方位.

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条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就能准确表达物体的位置;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就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当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来描述.

[课堂探究]

创设一个实例让学生思考,可以结合本地实际选取相应的例子.参考示例:

如图1—1—1所示,一辆汽车从天安门沿长安街驶向西单、南菜园方向,思考汽车的位置随时间怎样变化?

问题:

1.如何选择坐标轴和正方向?

2.如何选择坐标原点?

3.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度值?

师: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师:画坐标系时,

必须标上原点、正方

向和单位长度.

[课堂训练]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

位置坐标如下表:

(1)请在下面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

时刻的位置.

(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

参考答案:

(1)如图1—1—3标注:

(2)在第4s末的位置坐标是一7 m,说明这一时刻质点离开坐标原点的距离为7m,在x轴的负向上,为最远,而其他几个都不是最远的.

问题:田径场上,描述百米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描述800米赛跑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位置需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足球场上,描述足球运动员的位置需建立什么样的坐标系?要描述足球的位置呢?

参考答案;百米运动员是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所以应建立直线坐标系;800米赛跑运动员不是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而是在一个平面内运动,所以应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足球运动员也是在球场平面内运动,也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而足球的运动可以在草坪上进行,也可以在空中飞行,所以要建立立体空间直角坐标系.

学生阅读教材“科学漫步”栏目并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参考答案:从GPS定位器上显示屏中的信息可以知道:第1行的“西”和第2行的“航向267°”表示的是航向,如图I—1—4所示.“航速0.0km”说明定位器现在相对地面静止.第3行的“航程1.0 kin'是指从出发到现在的里程,“累计13:32”是指从开始启动定位器到现在的时间.第4行的“N39°55.451’”和“Ell6°23.504’”是指定位器所处位置在北纬39°55.451’、东经116°23.504’.第5行“时间:10:29:57”显示的是北京时间10点29分57秒.通过地理知识或查阅地图手册可以知道定位器此刻正处于北京市城区的西部

[小结]

本节学习的参考系和质点的概念是运动学甚至整个力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并且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参考系的概念,对于观察、比较、研究物体的运动有实际的意义.同学们要明白,严格意义上的“有质量的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是一种科学抽象.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及其运动变化,都是比较复杂的,研究问题,要暂时撇开起作用很小的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

成质点.

作业:

教材第13页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

§1.1运动的认识

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二、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

(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

(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的。 知识点二、物体和质点 1.实际物体:有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并且运动过程中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________。 2.质点 (1)定义: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把它简化为一个有________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不影响问题的研究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对质点的理解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质量”,但是质点没有大小、体积、形状,它与几何中的“点”有本质区别。 (2)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3)可将物体看成质点的几种情况: 知识点三、参考系 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________,这个用来作______________就叫做参考系。 2.选取原则:(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________,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 (2)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3.选择参考系的意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好参考系,对于同一个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 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1)选取参考系一般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对象所在的系统来决定。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3)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 (4)在同一个问题当中,若要研究多个物体的运动或同一个物体在不同阶段的运动时,必须选取同一个参考系。 (5)无论物体原来运动情况如何,一旦把它选为参考系,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知识点四、坐标系 1.建立坐标系的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________及位置的________。 2.建立坐标系的方法 (1)建立何种坐标系要针对物体是在________、平面内,还是空间中运动而定。 (2)建立坐标系时应明确坐标原点、________及单位长度,标明坐标单位。 题型一、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例1、关于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否看作质点,判断正确的是() 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火车可视为质点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计划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计划,希望对您有用。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计划篇一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对于物理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的认知水平。定性问题较多,考试题的思维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学生以为物理就好学,从而轻视物理的学习。但实际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很大的梯度性,因此上好初、高中衔接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2.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课标的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通过实例理解参考系,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运动的关系,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②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的概念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思考】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是怎样去确定物体是在运动的呢? 2)看下面的图片,我们应该如何判断静止或者运动呢?

现在,我们坐在座位上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机械运动 在我们物理世界里是这样确定定物体是否在运动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相对位置变化运动称之为机械运动”。(定义) 思考:我们把地球当成静止的所以我们静止的,可是地球每时每刻都是在自转的,我们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是跟着地球转动,这时候同学们还认为自己没动吗?那么我们到底动没 动啊?

为了解决之前的问题,我们引入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参考系。 二、参考系 定义: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 特点:①假设是静止不动的(被认为是不动的,而且作为静止的标准)。 ②任意选取,但应以便于研究运动为原则。 参考系与运动: ①同一个物体,如果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结果可能不同. ②一般情况下如无说明,则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 解释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研究物体运动时,我们首先要引入一个参照物,这个物体被认为是静止不动的,有了这个参照物我们就可以去判断其他物体是否运动了。如果这个物体相对参考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同理这个物体如果相对参考系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考点提醒:参考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其出题方向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对参考系的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一章)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学习目标: 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实际物体在什么条件下可看作质点,知道 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 学习重点:质点的概念。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机械运动 1. 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无论是巨大的天 体,还是微小的原子、分子,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物体和质点 1.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 “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 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 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 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 ?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 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 想化物理模型。 【例一】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成质点() A ?研究绕地球飞行时的航天飞机。 B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 D ?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 课堂训练: 1 ?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 ?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 .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 ?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 .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教案知识分享

物理选修3-5教案 第十六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16.1 动量守恒定律(一) 1.动量及其变化 (1)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称为(物体的)动量。记为p=mv . 单位:kg ·m/s 读作“千克米每秒”。 ①矢量性: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动量的大小等于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动量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2)动量的变化量: 定义:若运动物体在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 和p ′,则称:△p= p ′-p 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强调指出:动量变化△p 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 相同。 一维情况下:Δp =m Δυ= m υ2- m Δυ1 矢量差 2.系统 内力和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2)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3)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3.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公式:m 1υ1+ m 2υ2= m 1υ1′+ m 2υ2′ (2)注意点: ① 研究对象:几个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如:碰撞)。 ② 矢量性:以上表达式是矢量表达式,列式前应先规定正方向; ③ 同一性(即所用速度都是相对同一参考系、同一时刻而言的) ④ 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合外力为0。要正确区分内力和外力;当F 内>>F 外时,系统动量可视为守恒; 16.2动量守恒定律(二) 1.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有: 答:①F 合=0(严格条件) ②F 内 远大于F 外(近似条件) ③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221 12211v m v m v m v m '+'=+ 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2.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一般方法 (1)分析题意,明确研究对象。在分析相互作用的物体总动量是否守恒时,通常把这些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教案

1.1 认识运动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在哪些情况下物体可视为质点。 (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知道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三、教具 液晶投影机、笔记本电脑、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看一段反映物体运动的动画,然后思考问题。 雄鹰在空中翱翔,足球在绿茵场上飞滚,连静静的山川也在“坐地日行八万里”……,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宇宙间永恒的主题,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那同学们可不可以概括一下,什么叫做运动呢?物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成为机械运动。

(二)参考系 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1)坐火车旅行图片(2)地球自转图片(3)地球绕太阳转动图片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行驶的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着火车中的乘客,那同学们,请问一下,你们究竟是运动的还是没有运动? 运动的,因为在路边的人看来,你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没有运动,因为在你的同伴看来,你还是在我身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再来看,我们知道,地球是时刻围绕地轴转动的,毛泽东也有着“坐地日行八万里”的诗句,那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却没有感觉到我们时刻都在运动呢? 我们都知道,地球在绕太阳转动,哥白尼的日心说才是正确的理论,但为什么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好像太阳是围绕地球运动的?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看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像以上分析的,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思考: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什么?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诗歌中隐含的参考系是什么? 3.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_________ A.可以任意选取B.是一定的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其结果:_______ A.一定不同B.可能不同C.一定相同 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凡是提到运动,都应该弄清楚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比较才有意义!参考系选择得当就会使问题研究变的简洁、方便!比如,一个星际火箭在刚发射时,主要研究它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所以把地球选作参考系,但是,当火箭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时,为了研究的方便,便将太阳选作参考系。为研究物体在地面上的

初中物理全套教案

人教课标版教案目录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三、声音的特性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二章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二、光的反射 三、平面镜成像 四、光的折射 六、看不见的光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二、生活中的透镜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眼睛和眼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四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二、熔化和凝固 三、汽化和液化 四、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一、电荷 二、电流和电路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强弱 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第六章电压电阻 一、电压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三、电阻 四、变阻器 第七章欧姆定律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电功率 一、电能 二、电功率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电与热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六、生活用电常识 第九章电与磁 一、磁场 二、电生磁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四、磁生电 第十章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二、电磁波的海洋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粒子 二、质量 三、密度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二、运动的快慢 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四、力 五、牛顿第一定律 六、二力平衡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二、重力 三、摩擦力 四、杠杆 五、其他简单机械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二、液体的压强 三、大气压强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 五、浮力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一、功 二、机械效率 三、功率 四、动能和势能 五、机械能及其转化

hao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三章)

3.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1.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 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 知道力是矢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具体问题中 能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 知道力的两种分类方法。 4. 知道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5.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物质性: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方式有两种:①直接接触②不直接接触 4.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力具有矢量性。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来测 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牛)。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 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若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则力 的作用效果也将变化。 5.力的作用效果 ①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 ②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共同决定的。例如用脚踢足球时,用 力的大小不同,足球飞出的远近不同;用力的方向不同,足球飞出的方向不同; 击球的部位不同,球的旋转方向不同。 二、力的图示 1.力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它的指向(箭头所 指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所沿的直线叫力 的作用线。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这是把抽象的力直观而形象地表 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2.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①选定标度:画出某一长度的线段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并把该线段所表示的力的 大小写在该线段的上方。所选标度要适当(力的图示上刻度不能过少,也不能 多而密,要便于作图计算),一般标度的大小应是所图示的力的1/n,n为除“1” 以外的正整数。 ②画一个方块或一个点表示受力物体,并确定力的作用点。 ③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力的作用方向画一线段(根据所选标度和力的大小确定 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上刻度(垂直于力线段的小短线)。 ④在表示力的线段的末端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的旁边标出表示这个力 的字母或数值。

大学物理电子教案10电磁场理论

《大学物理》教案二〇一五年三月

第10章 电磁场理论 内容:全电流定律 麦克斯韦方程组 10.1全电流定律 10.1.1位移电流 麦克斯韦对电磁场的重大贡献的核心是位移电流的假说。位移电流是将安培环路定理运用于含有电容器的交变电路中出现矛盾而引出的。 我们知道,在稳恒电流中传导电流是处处连续的,磁场与传导电流之间满足安培环路定理 0i L i d I μ?=∑? B l 电流是稳恒的,所以∑i I 应该是穿过以该闭合回路L 为边界的任意形状曲面S 的传导电流。在非稳恒条件下,安培环路定理是否还成立? 对于S 1曲面,因有传导电流穿过该曲面,故应用安培环路定理 I l B 0 L d μ=?? 而对于S 2面来说,因没有传导电流通过S 2,因此有 0d L =??l B 可见,在非稳恒电流的磁场中,把安培环路定理应用到以同一闭合回路L 为边界的不同曲面时,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安培环路定理在非稳恒的情况下不适用了。 麦克斯韦注意到了安培环路定理的局限 性,他注意到电容器充放电时,极板间虽无 传导电流,却存在着变化的电场。麦克斯韦 在仔细审核了安培环路定理后,肯定了电荷 守恒定律,对安培环路定理作了修改。为了 解决电流不连续的问题,麦克斯韦提出了位 移电流的假设,把变化的电场视为电流,称 为“位移电流”。 电容器充放电时,设t 时刻A 极板电荷为+q ,电荷密度为+σ,B 极板电荷为-q ,电荷密度为-σ,极板面积为S ,则导线中传导电流为

图10-2 位移电流 ()dt d S dt S d dt dq I c σσ=== dt d dt dq S I j c c σ===S dt d S dt dq S I j c c σ=== 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板上的电荷面密度为σ,两极板之间的电位移矢量大小D=σ和电位移通量DS D =Φ都是变化的,电位移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就称为“位移电流”I d ,即 ()c D d I dt d S dt dD S dt DS d dt d I ====Φ=σ dt dD j d = dt dD j d = (10-2) 麦克斯韦称I d 为位移电流强度,称j d 为位移电流密度。当电容器充电时,板上σ增加,极板之间电场E 也增大,电位移随时间变化率dt dD 的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同时也与导体中电流方向一致;当放电时,板上σ减小,极板之间电场E 也减小,电位移随时间的变化率dt dD 的方向与D 方向相反同时也与导体中电流方向一致。为此,麦克斯韦提出假设:电容器中变化的电场可以看作是一种电流,其大小等于传导电流,方向与传导电流相同,即位移电流。这样,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传导电流虽然中断了,但是有位移电流接替,于是解决了含有电容器的电路中电流不连续的问题。 10.1.2 全电流定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教案

基础夯实 1.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且成一定夹角,分解是唯一的 B.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 C.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D.此合力有可能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 答案:ABD 解析: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或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只能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分解是唯一的,故A、B正确;如果将合力分解时两个分力夹角为120°且合力在其角平分线上,则两个分力与合力等大,故D正确;若已知一个分力F1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F2的方向,设F2与F夹角为θ,若F1

D.帆船能逆风行驶,说明风力一定能分解出沿船前进方向的分力 答案:AD 3.(潍坊临朐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木匠用直角斧子劈木材时,采用A、B、C三种方式。当木匠用力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种方式更容易劈开木材 B.B种方式更容易劈开木材 C.C种方式更容易劈开木材 D.无论哪种方式斧子的左面比右面受到的压力大 答案:AD 解析:

初三年级物理让电灯发光课件教案

初三年级物理让电灯发光课件教案 复习提纲 |复习计划 ⑴课时安排:1课时 ⑵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简单电路,并能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和学会画 电路图。在科学探究水平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让学生较规范的画出电路图是难点。 ⑶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三部分知识:电路的组成:通路、开路和短路;电路图 电路的组成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和各部分元件的作用,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主要是理解这三种电路的状态和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要首先理解几种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知道什 么叫电路图,并根据实物画电路图。 ⑷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通过实验探 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水平,竞争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理解短路和危害。 通过实物理解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⑸措施与建议: 首先通过实验探究引出了电路的组成,学生会根据他的生活经验,选择使灯发光的器材,并连接,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 学生交流与讨论得出电路的组成。通过“加油站”,了解电池的正、 负极,以及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通路、开路和短路部分,柯让学生通过实物连接加深理解,特别 是短路的危害。 电路图部分,一定要让学生会学生会画电路元件符号,强调规范 电路图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练习,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路的组成,形成电路的概念。 2、了解通路、开路、短路,理解短路的危害。 3、理解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4、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水平,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重点、难点? 让学生会连接简单电路图和学会画电路图,在实验探究学生经 历以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教学准备: 演示用器材:两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两个小灯泡、开关、 导线若干、蓄电池、电路图符号挂图。 学生用器材:一节干电池、电路板、灯座、小灯泡、开关、导线 若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一、电路 ①提出问题:利用你手中的器材,怎样能够使小灯泡发光? ②组织学生实行猜想,发表看法。

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教案

新人教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 运动的描述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3.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4.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教学方法:

高中物理新课标版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学方案----弹力

2 弹力 整体设计 教材分析 1.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是力作用的结果,形变方式有形状及体积的改变,任何物体只要受到力的作用必发生形变,只不过有些形变程度很小,只有通过仪器及实验手段才能明显显示出来,在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形变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弹性形变,一种是非弹性形变. 2.弹力:弹力是接触力,物体间产生弹力,两物体必互相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两接触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可用假设法来判定,若假设接触的物体间有弹性形变,则有弹力作用,若物体所处的状态与事实不相符,则假设不成立,无弹力作用. 教学建议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情况应多演示几个实验,同时做好显示微小形变的实验.胡克定律应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究,并比较各组所用不同弹簧F与x的比值不同. “演示实验”: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初中知识分析,如果桌子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则会出现什么现象;反之,如果出现该现象,则说明了什么,而且,根据墙上光斑移动的方向判断桌子形变的方向,桌子形变的程度与施加压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讨论”: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可以先演示形变明显的弹性绳的作用效果,让学生分析,再演示形变不明显的绳子的作用情况,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最后总结完善. 教学重点 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方向的判定,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难点 接触的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力的方向. 3.知道弹力大小的决定因素及胡克定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弹力的存在,使学生体会假设推理法及微量放大法解决问题的巧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课前准备 各种弹簧、橡皮筋(泥)、钢尺、细钢丝、微小形变演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 (课件展示)多媒体播放拉弓射箭、蹦极、跳水等情景:

程守珠普通物理学六版电子教案12-3

本文由lovebobsir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12-3 双缝干涉 12一、杨氏双缝实验 杨(T.Young)在1801年首先用实验方法研究光的干涉 ) 年首先用实验方法研究光的干涉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相干光的获得: 相干光的获得:分波阵面法 x r λ θ 1 x p r ?x x1 x0 x I 2 d δ o D x?1 光路原理图: 光路原理图: d >>λ,D >> d ,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钠黄光的杨氏双缝干涉条纹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二、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1. 波程差的计算 设实验在真空(或空气)中进行,则波程差为: 设实验在真空(或空气)中进行,则波程差为: p r θ 1 ? r 2 x x d o δ D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2. 干涉明暗条纹的位置 干涉相长, 干涉相长,明纹 干涉相消, 干涉相消,暗纹 暗纹中心 Dλ 2, x = ±(2k + 1) , = 1, 3L k 2d Dλ x = ±k , k = 0, 2 3L 1,, 明纹中心 d D λ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间距 ?x = d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3. 条纹特点: 条纹特点: 一系列平行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1) 一系列平行的

明暗相间的条纹; 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 (2) θ 不太大时条纹等间距; (3) ?x ∝ λ。 双缝干涉条纹 杨氏双缝实验第一次测定了 波长这个重要的物理量。 波长这个重要的物理量。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思考题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1)如何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如何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2)将双缝干涉装置由空气中放入水中时, 将双缝干涉装置由空气中放入水中时, 屏上的干涉条纹有何变化? 屏上的干涉条纹有何变化? 两条缝的宽度不等,条纹有何变化? (3)若S1、S2两条缝的宽度不等,条纹有何变化?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1)如何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如何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间距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 D ?x = λ d 若D、d 已定,只有λ↑,条纹间距 已定,只有λ↑ λ↑, x 变宽。 变宽。 若λ已定,只有D↑、d↓(仍然满足 已定,只有 、 (仍然满足d>> λ),条纹 , 间距 变宽。 x 变宽。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2)将双缝干涉装置由空气中放入水中时,屏上的 将双缝干涉装置由空气中放入水中时, 干涉条纹有何变化? 干涉条纹有何变化?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 两相邻明纹(或暗纹)间距 D Dλ ?x = λn = d d n n水> n空气 x水 < ?x空气 实验装置放入水中后条纹间距变小 上页 下页 返回 退出 两条缝的宽度不等,条纹有何变化? (3)若S1、S2两条缝的宽度不等,条纹有何变化? 两条缝的宽度不等,使两光束的强度不等;虽 两条缝的宽度不等,使两光束的强度不等; 然干涉条纹中心距不变, 然干涉条纹中心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 为零,条纹的可见度变差。 为零,条纹的可见度变差。 I1 ≠ I 2 I Imax I 4I1 I1 = I 2 Imin -2π π -4π π o 2π π 4π π -4π π -2π π o 2π π 4π π 现:可见度差 原:可见度好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一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一教案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一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能熟练使用打点计时器。 (二)会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完成操作。 (三)会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四)会设计表格并用表格处理数据。 (五)会用v-t图像处理数据,表示运动规律 (六)掌握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语音描述运动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一)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探究某种规律的研究方法。 (二)经历实验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好调整。 (三)初步学会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体会实验的设计思路,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培养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分析判断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探究目的: 探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让学生猜想】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有几种可能: 变化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均匀变化等。可结合速度图象描述猜想。 【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提示如何测量出不同时刻的物体运动速度;最后确定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 1、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后,再放开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 3、要防止钩码落地和小车跟滑轮相撞,当小车到达滑轮前及时用手按住它。 【学生活动】实验过程: 1、附有滑轮的长度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用一条细绳栓住小车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适量的钩码,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上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高一物理上册必修一教案(二)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相关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熟练操作. 2.会运用已学知识处理纸带,求各点瞬时速度. 3.会用表格法处理数据,并合理猜想. 4.巧用v—t图象处理数据,观察规律. 5.掌握画图象的一般方法,并能用简洁语言进行阐述.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对打出的纸带,会用近似的方法得出各点的瞬时速度.

物理必修一教案 2.1《力》

授课年级高一课题课时2.1 力课程类型新授课[来源: 学。科。网] 课程导学目标目标解读1.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指出具体问题中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正确地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4.知道力的分类。 学法指 导 力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注意教学中联系实际。 课程导学 建议重点难点力的物质性和相互性,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需要安排1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20分钟左右,安排在课内则只用15分钟左右。通过教材中的“观察思考”和“讨论交流”,引导 学生学习力的知识,总结归纳力的概念、三要素、作用效果。让学生理解力的图示 并会画力的示意图,知道力的分类。 课前准备 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首先给学生演示“手拿起书”“推桌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 把书拿起来、把桌子推动?学生会说是因为施加了力,那力的产生需 要什么条件呢?力有哪些作用效果呢?力有哪些类型呢? 图片展示 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 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 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 PT课件 呈现学习 目标 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 生填写学案的情况。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第一层级的内容。 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 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就学案中基础学习交流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 第二层级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1: 力 引导学生认识力的概念, 力产生的效果。学生基本说到 意思即可。 分析足球场上人对球的各种 作用,总结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 变有几种表现形式?发生形变的原 因是什么? 口头表述 主题2: 力的图示 和力的示 意图 重点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 别。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 有关?要想画力的图示,需要了解哪 几个问题?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有何区别? 口头表述 主题3: 力的分类 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纠 正,并找出实例来说明学生的 错误之处。 根据提供的情景依次找出各种 力,思考他们是依据什么命名的, 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知道 的力的分类情况,性质相同的力的 板书和 PPT课件

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1 宇宙和微观世界

§11—1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重点:物质的微观结构 难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教学课件、网上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广阔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究竟大到什么程度, 课本图11.l-l展示的是宇宙空间各星系团的情景,让学生知道银河系只是数十亿个星系中的一个,并且银河系的尺度以一束光从这头走到那头需要十万光年的数据给出,显示了银河系之大,宇宙之大。 课本图11.1-2是让学 生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 球置身于太阳系之中,太阳 系置身于银河系之中。反过 来结合课本图10.1-1,银 河系又置身于整个宇宙众 多的星系团之中。这样的关 系进一步衬托出了宇宙的 巨大。 宇宙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教师指出: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这里“物质”一词是相当宽泛的,如,“在地球上,有空气、岩石、高山、大海,有树木、花草、鸟兽,有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所需的一切生活用品,这些都是物质。”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广阔无垠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小微粒究竟小到什么程度?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 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学习重点: 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主要内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公式:at v v t +=0 2.推导:①由加速度定义式变形: ②也可以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矢量求和的方法推出:加速度在数值 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且时间t 内速度的改变量△V=at ,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则t 秒末的速度为V t = V 0+△V= V 0+at 3.物理意义: 4.由数学知识可知,V t 是t 的一次函数,它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斜 率等于a ,应用速度公式时,一般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0,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0。 【例一】汽车以4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 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 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 【例二】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s ,加速度大小为3m/s 2, 求:①汽车第3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②汽车速度刚好为零时所经历的时间? 【例三】火车从A 站驶往B 站,由静止开始以0.2m /s 2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经1分钟达到最大速度V m 后匀速行驶,途中经过一铁路桥,若火车过桥 最高限速为18km /h ,火车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0.4m /s 2,则(1)火车的 最高行驶速度为多少?(2)火车过桥时应提前多长时间开始减速? 【例四】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斜面上,有一小球以V 0=5m/s 沿斜面向上运动,经2s 到达最高点,然后又 沿斜面下滑,经3s 到达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 上运动的加速度恒定,试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3)画出小球的速度 图象。 课堂训练: 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 /s 2 ,就是说( )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常州市安家中学张立萍 上课开始,我准备了三个能敲出声音的物体,木盒、老师喝水的茶杯和一个小鼓。老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老师用细棍棒敲击其中任意一个,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情绪高昂,在觉得物理课好玩的同时,也小看这样的游戏!实践证明,学生的判别能力是过关的。老师问:声音是用什么器官来感知呢?学生答:耳朵嘛! 很简单的道具,很普通的声音,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课有质量! 教学进入第二个环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老师:请同学们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头上,说:“请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你有什么感觉?学生答:有振动感觉。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观察鼓面上小纸屑的振动,发现鼓面振动时,纸屑在鼓面上“跳

舞”。由此归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问:我们还能做哪些实验来验证这个结果?学生思考,学生答:手指弹动琴弦会发声,琴弦在振动;冬天的电线,狂风吹过会发出“呼呼”的声音,电线在振动(老师:很好!你能想到这一点,真棒!观察仔细!老师为你骄傲。)??。老师:老师还补充几个实验,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动发声。但老师再做一个实验,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老师用手触击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立即停止,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随之停止! 教学的第三个片段,声音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的呢?用“声音传播演示仪”演示声音的传播。演示:(1)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2)声音能在水中传播。关于固体传声,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动手实验:同位同学,一位敲击桌面,另一位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声音。在做这个实验时,调皮的学生热情高,他们忙于热闹,使劲敲击桌面。但动手实验起到了调动差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说明物理教学,需要尽可能地创造物理教学情景,面向全体学生。做此实验值得注意:抑制学生情绪,保持教室安静,不能误把空气传来的声音,当作桌面传来的声音。实验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接着老师拿一个事先做好的“土电话”,(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