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杜泽逊

近年,关于国学的话题越来越热,朋友们约我作过若干报告,对于这个话题也就有了一些思考,在这里谈一谈,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主要讲四个问题:一、什么是“国学”。

二、“国学”包含哪些内容。

三、当代研究学习国学主要做哪些工作。

四、国学在当代有什么价值。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这个称呼从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先用的,我没查考,大约总在一百年以上了。

什么是“国学”?简单地说就是“我国固有之学问”。从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华传教,与我国的徐光启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平面几何部分),现代意义的西方学问就输入到我国,到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我国的国门,西方的新学问又一次输入我国,道光二十二年(1842)魏源编译的名著《海国图志》五十卷出版,

以后多次增订再版。咸丰十年(1860)恭亲王奕訢奏设京师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正式成立。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立江南制造总局,同治六年设翻译馆,聘请英国人傅兰雅等人与我国的学者合作翻译西洋科学及军事著作。我手里的《法国新志》、《水师保身法》都是江南制造局刻印的。译介西学这是一次高峰。甲午海战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热潮,尤其是赴日本留学的人数众多。我们讲西学东渐,欧风美雨,也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接受西方的学问,最大的中介是东邻日本,大量西方书籍其实是从日文本转译过来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可以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就连英文science译为“科学”也是日本人干的,中国原本是译为“格致”的。这种留洋风气一直延续到中华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后又一次出现出国留学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的文化,对不对呢?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人家先进,我们落后挨打,难道还不应当觉醒,学习人家的先进东西吗?可问题又不那么简单,西方的东西不是什么都好,即使是好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适用于我国,有的人跑到外国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拿了博士学位,在国人面前炫耀来炫耀去,实在令人反感之极。1929年,北大学院史学系学生毕业,国学

大师陈寅恪赠了两首诗,其中第一首的前两句是:“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

陈先生是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看到中国学生纷纷到日本学习中国历史,感到莫大的耻辱。在这种背景下,在这种心情下,人们开始思考,西方的学问到底如何为中国所用?而中国自己的学问到底还有没有用?这个问题早在洋务运动中就摆到桌面上来了,洋务派人物张之洞提出过一个著名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以中国学问为主体,借鉴西方的学问来改造自己,要让西方的学问为我所用,而不是取代我们中国的学问。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中学”、“西学”。所谓“中学’即“中国的学问”,所谓“西学”即“西方的学问”。中国的学问也就是“国学”,西方的学问也就是“西学”。其实西学包括一切外国学问,因为主要大国在西方,所以用“西学”为代表。很明显,“国学”就是中国的传统学问,也叫“旧学”,与“新学”相对。“国学”这个称呼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什么时候对外开放,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因反弹而产生的“国学热”。可以体会到,今天的国学热正是在改革开放反弹出来的,是势所必然。

二、“国学”包含哪些内容

我手边有国学概论性质的书六种,开列如下:

1、章太炎《国学概论》,是1922年应江苏省教育会之邀请,在上海讲授国学时,曹聚仁的记录,印行过三十几次。

2、王易《国学概论》,1931年撰写,我的本子是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年印的,黄侃题写的书名,汪东写的跋。

3、谭正璧《国学概论讲话》,1933年作者写的凡例,我的本子是1936年上海光明书局第五版印本。蔡元培题写的书名。

4、李时《国学问题五百》,有1934年原序,1935年冯梅先的再版序,1935年北平君中书社印本。

5、张振镛《国学常识答问》,商务印书馆1935年初版,我的本子是1936年第四版。

6、锺泰《国学概论》,1936年卢前序,1936年自序,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出版。

除了太炎先生的书以外,其余都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半期,这类书籍在当时数量非常大,有的书例如上面的《国学常识答问》居然在一年之内出过四版,可见那时国学受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之高。那时培养起来的学者,后来有不少人就成了国学大师。明白了这一点,也许我们能够进一步明白为什么今天出

不了国学大师,因为根本没有按照国学的模式去培养大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总是事实吧!我这六种书的后五种,是一次性在琉璃厂选购的,当时我在考虑,如果有一天要开国学概论课,还可以拿来混饭吃,不想派上了用场。我们从上面所列的六种书中可以了解当时“国学”究竟包括哪些内容。

我初步总结了一下,以上这六种国学概论,几乎无一例外地是照着中国传统的古书分类经、史、子、集来讲的,尽管有些变通,比如把属于“经部”的“小学”(即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独立出来,再比如把原来排在“史部”之后的“子部”提到“史部”之前。把“子部”改成“哲学”。把“集部”改成“文学”等。都只是表面的修饰,没有改变四部分类的学术框架。西晋时期刚刚产生四部分类法时,子部(当时叫乙部)就在史部之前。清代乾隆皇帝曾命令大臣纪昀等人修了一部庞大的《四库全书》,包括中国古书三千四百多种,分为四个大部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中国古代以儒家思想为内核的学问几乎都包括在其中了。过了一百多年,学者们讲国学,实际上就是按《四库全书》框架讲授的。或者可以这么讲,所谓国学,大抵已包括在《四库全书》当中,《四库全书》是研究学习国学的比较全面系统的资料库。《四库提要》当然成了国学的纲领。按照当时国学

的框架,有关国学的基本典籍也就可以明白无误地确定了,它们是:

1、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以上共13种,称“十三经”。宋代朱熹把《论语》、《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汇成一个整体,叫《四书》,作了简明扼要的注,叫《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从此也成了经部的重要支派。宋元以来有“四书五经”之说,那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书》、《诗》、《礼记》、《左传》。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书籍,是国家指导思想的依据和判断是非的依据。这些书大都是孔子曾当作教材的,或者是孔子后学编撰的。有人对这些书不满意,就会受到严厉惩罚。明朝李贽曾表示,如果我们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那天下就没有是非了。李贽因此被认为是疯子。其实李贽是对的,天底下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呢?马克思没有到过中国,自然也不能完全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也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其实,一切外来的东西也都无一例外地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记得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时,我觉得不理解,难道实践是检验的标准,还要讨论吗?后来才明白

是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与李贽是一样的。

经部中有个独特的小类——小学。小学就是识字之学,古人从小识字,所以称识字之学为小学。包括讲字形的文字学,如《说文解字》等,讲字义的训诂学,如《尔雅》等,讲字音的音韵学,如《广韵》等。由于古人认为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懂经书,就是说小学是经学的工具,因而也就放在经部了。但是国外语言文字还是独立的学科,所以这几十年来,逐步把古代语言文字学独立出来,归属于语言学了。

2、史部:包括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传记、地理、政书、目录、金石等类。其中顶顶重要的要数正史了。什么叫“正史”呢?正史是指封建帝王认定的前后衔接的一套“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金史》、《辽史》、《元史》、《明史》。也有加上北洋政府时修的《清史稿》称作“二十五史”的。这一组史书有显著特点,那就是内容前后相连,把中国从上古到近代的历史不间断地记录下来了。世界上有若干文明古国,如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他们都没有这样完整系统的历史,只

有中国历史是没有中断过的。中国不间断的历史不仅对中国有用,也对中国周边国家民族有记载,匈奴的历史在二十四史中有不少记载,如不是中国历史记载,匈奴史就不清楚了。中国是文明古国,但不称“古中国”,因为中国古今是一贯的,中间不曾间断。所以二十四史不仅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且是世界的宝贵遗产。过去曾经批判二十四史,认为不过是帝王将相史。我认为帝王将相史并没什么错,即使今天修史,也不过是帝王将相史的发展与演变。所谓劳动人民创造历史,只能是一种理论或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个人物就是毛泽东,他是人民的领袖,也就是国家的元首,就国家元首这一点,与封建皇帝的身份是相当的。所以我们不仅要修《清史》,还要修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这是人类历史的大事,谁有资格中断呢?

宋代有位司马光,修了一部《资治通鉴》。为什么修这部书呢?因为二十四史是纪传体的,纪指帝王的生平行事,传指大臣和历史人物的生平,总之都围绕着人来叙述。例如项羽和刘邦争天下的过程,在《史记》中分散在《高祖本纪》、《项羽本纪》、《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等篇中,理不出先后线索。司马光就把所有的大事按年叙述,把整个历史按年月先后逐一叙述出来,成为编年体史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宋代又有一位史学家袁枢,把《资治通鉴》这部书按一个个故事重新编排。例如安史之乱,历时多年,按编年体逐年叙述,必然与同时发生的其他事搅在一块。袁枢把安史之乱的内容单独挑出来,逐年叙述这一件大事的过程,就极为方便阅读了,这叫纪事本末体。袁枢的书叫《通鉴纪事本末》。

还有杂史,也叫野史。什么叫“野史”呢?不是朝廷命令修的,在野的,就是“野史”。有些事,朝廷不想说出来,或不便说出来,野史中记下来了。还有些事太小,朝廷正史顾不上,也被野史记下来,这就保存了更多的历史。当然野史也有道听途说,不可信的。例如顺治帝有个董鄂妃,被传为秦淮名妓董小宛,经孟森先生考证,是不可信的。董小宛死于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活了28岁。顺治帝生于明崇祯十一年,这年董小宛十五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才十四岁,是董小宛年龄的一半。董小宛死在如皋冒辟疆家,葬于影梅庵,史有记载。还有一件事是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传得很广,但是经孟森先生考证,亦不存在。野史中有些记载是事实,但要设法确认。例如光绪皇帝之死,当时野史就怀疑被人害死,近年经过专家组的化验,证明光绪帝确实是被人毒死的,未来的《清史》大概要写进去了。可见野史是要分别对待的。当然正史也并不全可信,但比起野史,就重要得

多了。

3、子部:包括儒家、墨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术数、杂家、小说家、释家、道家等。

儒家的经典已进入经部,没入经部的则入儒家,例如《荀子》。宋代二程(程灏、程颐)、朱熹等人,明代王阳明等人,都是大儒,他们的部分著作也归儒家。墨家的代表作是《墨子》。兵家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法家的《管子》、《韩非子》、《商君书》。农家的书传下来的少,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比较有名。医家有《内经》、《神农本草经》等。杂家有《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小说家有《搜神记》、《世说新语》等。道家则有《老子》、《庄子》、《列子》等。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历法、数学都很发达,有关成果也在子部,叫“天文算法类”。

4、集部: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经》已被列入经书。现存比较早的文学总集是梁昭明太子的《昭明文选》。清代康熙年间编的《全唐诗》也很有名。个人的作品集比较有名的如《陶渊明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白居易集》、《欧阳修集》、《苏轼集》等。诗歌散文之外,还有词曲。宋词如辛弃疾《稼轩长短句》、李清照《漱玉词》都很有名。戏曲则有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孔尚任《桃花扇》等。还有小说,《水

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聊斋志异》都是深受读者喜爱的名著。

除了以上经、史、子、集以外,非儒家系统还有佛教、道教的大量文献。佛教的结集为《大藏经》,道教的结集为《道藏》。佛经虽然来自印度,但经翻译成汉语,并经过长期流传,已经变成了中国传统学问的一部分,汉译佛经有1600余种。《道藏》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文献结集。据任继愈先生主编的《道藏提要》,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藏》共有1473种。这两大门类也应是传统国学的组成部分。

以上六部分在后来逐步形成的大的学科门类有:中国经学、中国史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佛教、中国道教,加上中国语言文字、中国科学技术史,已经基本上涵盖了国学的内容。

三、今天研究国学主要做哪些工作

我想,从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间的中国传统学术的实际情形来观察,当代国学的主要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普查整理保护古籍

国学既然保存在经、史、子、集、佛、道六大部分典籍中,那么对这些典籍进行调查、整理、保护应当是基本工作。

如果这些典籍失传了,再去研究就没有依据了。三十年来这方面的成绩很大。例如:

(1)《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历时十余年,参加工作者两千余人,收入全国八百多个图书馆的善本古书,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古书善本的普查编目工作。

(2)《二十四史》标点,这也是历史上没有过的大规模的古籍校点工作。

(3)《四库全书》影印,《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编纂影印。三者相加,有一万多种古书,是研究传统国学的最大的资料库。

(4)《中华再造善本》,把宋元版古书七八百种影印出来,宣纸仿真,是对国学典籍保护流传的一大贡献。

(5)《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全元文》等大型总集的编纂出版,使古典诗文词的结集取得长足进步。

(6)《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的编纂出版,是对甲骨金文资料的系统整理结集,意义重大。

(7)《中华大藏经》的编辑影印,把汉译佛经的古本编辑缀合起来,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2、对古书进行新的注释

例如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列子集释》,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季羡林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等等。

3、对重要典籍进行专门研究

例如沈玉成《左传学史稿》,刘起釪《尚书学史》,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及崔富章《续编》、王锷《礼记成书考》、赵伯雄《春秋学史》等等。

4、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专题研究

例如陈寅恪《柳如是别传》、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等。

5、普及国学知识

例如在青少年中传授《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办书法、国画辅导培训班,把主要的古书如《周易》、《诗经》、《左传》、《礼记》等译成现代汉语,使更多的人克服语言障碍,领会国学知识。古文今译,就普及角度讲,是有益的,谁反对也反对不了。但有些书不适合今译,如《尔雅》、《广韵》,就只能读原书,没法硬译。

四、国学的当代价值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我的意见仅仅供大家参考,既不全面,也难说恰当。

1、国学是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主要标志,不了解国学,就不知道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自己的国家就缺乏认识。就像一个人不认识他的家,不认识他的父母。

2、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思想在当代文明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大同思想,忠、信、孝、悌思想,修、齐、治、平思想,都具有积极意义。儒家教育思想更是宝贵财富,例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都活在当代的教育之中。我觉得大同思想、修齐治平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很高,应当发扬光大。还有孝,是我国文化的精华之一。我在一次出差时,因没书看,买了一本减价的《富兰克林自传》,觉得很好,适合青少年看,回来推荐给儿子,儿子很快看完了,告诉我:“爸爸,这本书很好,只是有一条不好,富兰克林很少提及父母,更没有为父母做什么,外国人不孝顺。”我很吃惊他的敏锐,同时也是深深体会到“孝”的可贵。

3、诸子百家思想与学术对当代文明构建也有重要价值,例如《墨子》的“兼爱”、“非攻”,《孙子兵法》“不战而屈

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思想,都具有世界意义。管子的经济思想,医家传下来的大量中医验方、经络理论等都在当今发挥有益的作用。我觉得孙武打了一辈子仗,最后确认为不打才是最高明的。他是军事家,同时也是哲学家,他的军事实践上升到了形而上学。巴顿没有达到这一点,所以没仗打了,就消沉下去,无所事事。孙武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军事家。

4、“二十四史”是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以史为鉴”绝不只是一种口号,中国之所以延续如此长久,与中国的政体分不开,这对稳定当代社会有一定借鉴意义。历史上多民族的团结,也是维护当前国家统一的历史借鉴。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结果是诸侯大于天子,形成春秋战国的分裂状态。秦统一了天下,儒生们都要他分封,我觉得秦始皇最明白该不该分封,从他的角度看,儒生们简直可笑。当然秦始皇的手段不可取,焚书坑儒,留下骂名。西汉又翻过来了,分封诸侯,结果吴楚七国之乱,晁错被杀,削藩成了西汉前期的重要任务。后来的朝廷大概看明白了,没再犯分封的毛病。明代没把握好,分封了,结果燕王打到南京,夺了权,后来对藩王的管束十分严厉,为什么?历史已告诉你了。清代的王爷,在京城连会客都很小心,也是管得严。历史就是老师。所以,中国人如何才能把国家管好,美国人永远是吃不透的,

浅谈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浅谈学习国学的现实意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宏伟历史一直是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我想,也正是因为有了一段足够长的历史,才能沉淀出像“六艺五术”、诸子百家之说这样的文明精华,而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国学。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博大精深最为恰当。说来幸运,本学期跟随邓老师畅谈国学与人生智慧,从中感触颇深。 现代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范围,市场经济文化领衔世界,传统文化退居二线,时下流行的快餐文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人们快步向前追寻的同时,当人们逐渐发现进步的同时也意味着某种东西的丧失时,猛一回头,顿时醒悟,原来老祖宗用生命践行出来的那些精神财富是丢不得的,我们应该带着他们出发。于是,最近这些年不少领域出现了“国学热”。也许有些人仍然不明白,那些“过时的”的东西对于这个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到底有何意义。我想说,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朝代怎么更替,人性骨子里的某些东西是必须长存的,一旦真的缺失,那将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就拿《论语》中的一则故事来说吧。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踌躇满志,徘徊于列国之间,虽说在这一点上孔子是失败的,但很显然,他十几年的传播与游说为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孔子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失败。身处乱世,依然能有人赏识自己的才学和主张并道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这般敬重的话,足以寂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仪人奉劝孔子的弟子,不必为丢失官职二忧虑,这个世道早就乱了套,唯有你们夫子的仁义主张才能安抚乱世,还天下百姓一世安稳。孔子这几个学生就像如今满腔热血的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个人利益的得失,更应胸怀天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用正确的方式共同去创造太平盛世,也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一则小小的论语故事便能给世人以重大警示,时过境迁,这样的品德难道不适用了吗?显然不是。

国学经典包括哪些

国学经典包括哪些 篇一: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人格的养成,是在童年就做好铺垫的,及早让儿童接受中国国学经典的教育,就是趁孩子在最纯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教育,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慢慢开启他的智慧,培养其福德。 国学经典有什么用? 一:养正我们的心,看问题多角度,由主观任性变得客观公正。 二:我们的心容量变大,原来或许针尖大的地方,容不下一粒沙子,诵读完国学经典后慢慢的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三:遇事冷静客观爱思考!原来可能冲动急躁好事变坏事。慢慢的这种冲动易怒急躁不见了,冷静思考使得做事有智慧,坏事可以转忧为喜! 四:变得会经营家庭了,夫妻关系更融洽,婆媳关系更融洽,家庭美满和乐幸福!五:人际关系,与人交往喜欢推己及人,站人家角度看问题,人际关系越来越好!六: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开启成人智慧,说话写文章陈述事件简单明了,并且文笔越来越好! 七:对待生活乐观坚定自信,自己人生开始有规划,家庭开始有规划,获得幸福能力增强! 八:以身作则影响孩子,教育变得简单化!期待孩子的样子慢慢如我们所愿一步步实现!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就像是一张纯白的纸,如何在这张纯净的白纸上,彩绘出最优美的底案实,是天下父母们应该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四岁至十三岁这阶段的儿童,正是一生当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重要经典为主要教材,并以历代公认的优美古文诗词等为辅佐教材,来教导儿童反覆熟读。以这种方式来充分发挥其记忆力的特长,孩子在学习这些经典之后,就会被里面的知识熏陶。从而奠定孩子成长的基础。 中国的国学经典若能广泛接触,并且让孩子熟读能激发青少年们“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帮助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及坚持理想奋斗的勇气。根据老一辈人的经验,若能把握这段记忆力最好的十年,每天能读诵3O 分钟,持之以恒,要背诵二、三十本书是轻而易举的,并且可利用寒暑假期间来加强复习。 篇二:国学包括内容 国学包括那些内容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自汉代以来,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大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更有宽泛的解释,把

国学教育“名家访谈”

国学教育“名家访谈” 你好,武老师。阜阳新闻网颍淮论坛将开设“国学教育”板块,给你做一期“名家访谈”。内容如下: 阜阳新闻网:武老师您好,很荣幸可以和您做一次访谈。请问,您对国学教育是怎样理解的? 武宏钧:首先感谢您的采访。下面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什么是国学?第一次听说“国学”这个词语。我曾经模糊地理解:国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学。到底什么是国学呢?我从网上搜索才明确:所谓国学就是指以释道儒三家伦理、道德、哲学等学说为主干、以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饮食民俗礼仪等为枝叶的传统的文化体系。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阜阳新闻网:请您结合自身的经历,谈谈国学对孩子们的重要意义? 武宏钧:国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精髓,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倡导少年儿童学习国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完善人格及道德修养,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 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复合型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人格培养,提升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

修养。 我们语文教师应以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参与国学教育,让语文教学与国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阜阳新闻网:最近几年,中华大地都刮起了一股读经风,除了读诵经典,还需要怎样才能学好经典? 武宏钧:国学经典的诵读教学应该以情感激发情感,以情趣激发情趣,引导学生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国学经典,让心灵与课文亲密无间!培养阅读的兴趣,应该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突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儿童在学习语文时口、耳、手、脑并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文教师,应该根据国学经典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活动中学习诵读。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全体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或动口、或动手、或动脑;或实践、或模仿、或感悟、或辩论、或个体活动、或小组活动、或师生共同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培养情趣,习得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潜能。通过国学经典教学过程中空间的拓展,使学生的头脑不再是储存知识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国学培训的内容及意义

国学培训的内容及意义 --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培训包括哪些内容?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 纳入国学的是《诗》、《书》、《礼》、《乐》、《春秋》、《易》汉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六艺;现代国学含义包括诸

子百家,这诸子百家概括起来是“三教九流”,分别是道教、儒教、佛教,合称儒释道三教;道家(汉景帝时立为国学)、儒家(汉武帝时立为国学)、佛家(南北朝时立为国学,相对于史记为新增)、墨家、法家、农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小说家。 传统国学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礼仪、音乐、绘画、书法、外交、数学、逻辑、历史、宗教、哲学、文学。 国学培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几千年的国学并不是一笔有形财富,而是一种让心灵深处充满营养的精神力量和共同的回声。这就像现代美国许多亿万富翁都不把家产传给儿女,而只教会他们关于自己成功的精神力量一样,我们的祖先也留给了我们这样的精神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我们民族心理的一个强大的回声:这种民族的强大回声就叫做爱国。这是一个国家能够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底蕴,需要一代代文化的传承和接力,才能让世界听到我们民族体内源源不断的文化震撼力——而不是“东亚病夫”,精神和文化上的侏儒国,这最是让别国瞧不起。 一个民族国学传承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将达到的层次;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的层次,又直接决定这个民族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多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让世界刮目相看,但国学却常常冷落在“寂寞古行宫”,为了现实层面的功利而学习,这就有点像

论经典国学存在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

论经典国学存在合理性及其现实意义 何谓国学?本人认为国学就是自华夏民族产生以来人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受到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学。中国历史号称上下五千年,自原始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华夏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产生了数不胜数的文化瑰宝,而国学就是这其中一颗闪亮的明珠。 要了解国学,首先要了解它的历史。国学的记载最早应出现在竹简、帛或器物上,中国较早的文学著作有《诗经》、《楚辞》,谋略类的书籍有《素书》、《鬼谷子》等,这些先秦时代的书籍历经千年而不衰,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研习吗?秦朝前期由于焚书坑儒、春秋大一统,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百家争鸣时期产生的许多文化著作付于一炬,这是国学的巨大损失,但还是有一些国学经典保存了下来。秦汉时期是中国的大一统时期,这时候出现了赋文辞藻华丽,语句流畅,显示了盛世的文学特点。这时候的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后来东汉时期政治凋敝,文人士大夫们片面追求语句的工整对称,而内容空洞,文学创作走向了下坡。到建安时期,中国北方地区一统,生产生活避免了战乱的干扰,因而文学创作走向高峰,以三曹和建安七子为首的文人们写出了大量的诗篇,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抒发了其虽已晚年仍将统一天下为己任的志向,成为了千古名句。随后又进入南北朝时期,这时期国学发展较慢。到了隋唐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文化领域的不良风气已严重影响了国学发展,于是韩愈率先发起古文运动,肃清文化之风气,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和作品,如《师说》、《将进酒》等。宋

元以后,国学进入缓慢发展时期。以上是国学发展历史的概况。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我们的国学经久而不衰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国学的存在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例如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占据主导,因而法家学说盛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商鞅。而在和平时期,儒家的“仁、礼”学说受到统治者推崇,汉武帝采取”天下合归儒“的主张,太学生曾达到三万之众。之所以这么做,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统治者教化人民的需要,但总体来说,这时期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国学尤其是儒家学说进入正统地位。由此可见,国学的存在是有其社会基础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未断绝,虽然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在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文化摧残现象,但总体上国学根本未曾动摇,中国的国学代代人才济济,使国学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下来。而观其它文明,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都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了。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是中国的软实力,我们这一代人必须充当好接班人的角色,让国学传承下去,这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要求,或是说中国的脊梁。 中华文化的存在或者说是国学的存在,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中华文化本身就固有兼收并蓄的特征。历史上的孝文帝改革、蒙古族入土中原,都使中华文化呈现出新的特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

学习国学经典的意义——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最有价值、最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 ·国学经典教育是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的对立物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狭隘地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从事特定的职业做准备。它试图通过早年的学校教育,使受教育者一劳永逸地学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过早的专业学习、过细的专业划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甚至是比较长的时间。当学生经过数年学校教育,学成单一的技能毕业时才空缺,也许已经由于转岗或在职塔训等其他途径而得到补充。而仅仅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既缺乏较高的综合素质,也没有其他技能,势必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 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的技能,:也不是为受教育者谋求某种职业而做准备。它的目的不是获得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要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它不在于叫人思考什么,而在于叫人如何思考。它精心设置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科学原则和方法在内的一系列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旨在唤起学生对一切伟大、深邃、美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因此,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西方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西方文明"和"经典研读"两大门类。一些具体的课程,都是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 我国的通识教育,也有必要以中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经典为核心,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百千千"、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学习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在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通过国学经典教育,可以亲近我们的祖先,领会他们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弘的历史意识,从而能对各种事务应付裕如。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作为家长,不能简单快捷地给予孩子多少"黄金",而是要花费必要的时间和耐心,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接受通识教育,学会"点金术",从而令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国学经典教育是博雅教育 香港岭南大学前任校长陈坤耀曾解释博雅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是博雅教育的另一种表达。"博雅"一词由"博"、"雅"两个单字组成,分别说的是知识和为人两个方面:"博"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技能,"雅"就是要德行完美,气质优雅,摆脱庸俗,走向卓越。

解读国学对于当今的意义

解读国学对于当今的意义 【摘要】本文针对时下兴起的国学热进行了历史分析,指出国学是伴随中国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同时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分析了人性的后天性,从人性教化角度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良善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最后指出,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学的研究和应用,只有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开阔的胸襟吸收先进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才能让中国文化历经弥新,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 【关键词】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人性 一个国家的核心是历史,而历史的重要载体就是文化。中国作为唯一至今仍然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并保持着历久弥新的活力,这和中国文化的熏陶不无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国情下持续受到关注,以“国学热”的形式在社会层面广为流行。对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分析,清醒的认识,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民族素质的提升。 一、从现代化角度看“国学热” 中国传统文化以“国学”作为代名词受到关注,

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1902 年秋,梁启超在给黄遵宪的信中,商议创办《国学报》,强调该报应“以保国粹为主义”。如果说这种论调具有保守主义色彩,那么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观点更多了一层文化自觉和主体意识。一战以后,人们认识到西方这种以物质文明为主体的文化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梁启超去欧洲考察以后,1920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来成了小册子,叫《欧洲心影录》,1921年梁漱溟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讲到东西文化各有优缺点,是不同类型的文化,这一时代的人在反思:完全抛弃中国传统化到底行不行。 1933年中山大学教授陈序经,在《中国文化之出路》中提出关于中西文化争论共有三派:第一派是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的文化;第二派是折衷派,提倡调和的办法使中西文化融合在一起;第三派是西洋派,也就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他自己则是主张第三派,他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文化唯有彻底西 化才有出路。 无论对国学采取何种态度,认同赞赏也好,否定批评也罢,其实都是希望中国实现现代化,区别只是在于如何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梁启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教育的意义与要求 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的。自宋代以来,《四书》是中国人的基本 信仰与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不识字的劳动者,也 是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其中的“仁爱”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格言,一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联合国大厦镌刻着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孩子们的素养。 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还有在生活中要 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 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 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 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2、人格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合构而成。在这 种传统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自然而以人为本;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循人伦而以和为本;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重体验而以乐为本。处于这种精神熏陶之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意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的忧患意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向和“天人合一”的终极理想。J 同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十分注重以“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并且主张通过自身的体 验而感受快乐。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人讲涵詠,讲六艺之学,讲礼、乐、射、御、书、数,讲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讲人的品味,人的意境。人不是行尸走肉。人活着,要活得有尊严,有格调,有价值,有意义。要读书,要静坐,要修养自己。要养气,养心,养性、养情,养才。靠什么养?在古代是靠人文的“六艺”之学之教,靠四书五经。 3、智力教育 儿童背一点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等,背一点《论语》《孟子》《老子》,背一点古代诗词等,很有好处。适当背诵一点古代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语言记忆能力很强,多背一点,打一点童子功很有必要。这一年龄段只要背,以后再慢慢理解、反刍,终身受益无穷。有一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 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不仅对孩子们学人文有好处,而且对孩子们学科学有好处,对孩子们将来做人、立身行世都有好处。 我这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一一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 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 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一一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国学与国学的当代意义

国学与国学的当代意义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继清代汉学而有国学。国即本国之义,中国人言国学,是特指中国固有文化学术,所以国学也称国故。国学原是对西学而言。20世纪初年,国内一些学者编印《国粹学报》,章太炎著《国故论衡》。到“五四”爱国运动前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设立了国学门,出版《国学季刊》;清华大学办了国学研究院,编印《涸学论丛》;章太炎在上海等地讲演国学,出版《国学概论》,国学研究之风大兴,于是国学成为约定俗成的中国文化学术通称。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学热继续高涨。这个时期国学热具有了新的特征,这就是大众传媒的广泛介入,以及学术界之外的种种社会力量的参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成为传播国学的重要基地。于丹讲《论语》、《庄子》,易中天讲《三国》,以及其他学者讲历史文化,推波助澜,兴盛一时。这个时期的国学热,更加理性,参与面更广,群众性更强,实践性也更强。人们既从学术的角度探讨国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更从国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现实的文化建设和社会需求出发,考量国学的价值和功能,从建设性的一面衡量发掘国学资源。 国学的当代意义是围绕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宏伟目标来实现的。如果仅仅从国学中寻找对工商管理、金融、经济、公关等等有用的技巧和方法,那就太简单化了。国学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人文无用之大用,也是国学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子? 国学的当代意义还在于将国学思想与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改革创新是当今的时代精神。国学的研究和应用,应当在这个时代精神的引领之下进行,并且在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

浅析国学在当代兴起的背景及发展 摘要:当今,研究国学、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方兴未艾。学习研究国学应梳理清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为何会出现国学热,机国学在当代星期的背景;二是当前国学发展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三是国学发展走向何方。只有思考清楚有关国学的基本问题,才能促成国学热的健康发展,才能光大中华文化传统。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儒家文化背景发展 一、何谓国学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二、国学兴起的背景 国学兴起在当下是必然的。首先,改革开放后思想界更开放了;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国家的交往互动频繁,文化的认同意义得到凸显;再次,人们在经济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也自然萌生。那么我们选择什么呢?当然是自己的传统。它一直就存在于我们的伦常日用之中,用张明敏的歌词说就是‘我的祖先早已将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时机一到,它就会重新生长。 (一)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二)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促使我们寻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但是,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是中国人之为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日本人的惟一标志。悠久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和行为习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当前这一股国学热、传统文化热,是我们对一百多年来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反思,是对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系列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道德危机后的积极回应。 (三)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矛盾以及个人灵与肉的矛盾冲突 我们说,当今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个面临重大转折的时代,是一个多元价值观碰撞和冲突的时代。中国社会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社会财富极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

国学的当代价值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国教院汉语国际教育16 顾娟 【摘要】我国文化领域近来形成了国学热,国学热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是民族精神、民族美德、民族艺术的复兴。这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族自豪感的增加,反映了民族复兴需要文化复兴的自觉意识。在这轮人们对什么是国学,国学有哪些当代价值、弘扬国学的当代价值,发挥国学在塑造当代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等方面问题,都非常关注。本文也就这些问题进行些探讨。 【关键词】国学当代价值民族精神 一、什么是国学 所谓国学,其实是一门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学说及其研究的学问。对它进行研究所产生成果也算在国学范围之内,这在学术上来讲是这样划分的。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是一切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学说,中国固有的风俗习惯,中国自己所产生的天文易经,方术、巫术、烹饪、中医学、艺术戏曲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的范畴,这是广义的国学。今天我们讲的国学是狭义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学说,主要是指意识形态、价值形态以文史哲经为主要载体,这些就是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学说。在这新的文化条件下,一般将国学等同于儒学而提倡普遍的读经,或将国学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而大力宣扬传统文化知识,或将国学涵盖中国一切传统学术而继承国粹。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一脉相承,堪称不朽。其中传统文化之功不可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套合理的核心价值观,是它让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离开它,就不能叫中国文化,不能叫国学。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国学中主体是儒学,如果说国学是条河流,儒学就是主流,国学是一棵树,儒学就是主干,儒学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的代名词。 二、国学的特点和当代价值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中国不可能有新的文化建设,因为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强大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未来的中国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所以,弘扬传承中国的国学文化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今天就国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规划方案.docx

国学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方案 一、的提出 (一)背景 1.大的国学精神吸引、感染我 中古史源流,内涵丰富,言精,句式整,富有韵律,易于,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 不收。学生从小典文,不能拓展他的知面,培养文学的趣好,打下扎的文学功底,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能激学生的国主情感,陶冶他的情操和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 吟古典活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比的的 作用。开展“ ”活不需要很大的投入,很适合我区学校。以最小的投入取学生身受益, 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气自”的少年君子。 2.“国学” 基教育生着极的影响力 近年来,在全国范内,以国学核心的学探、知普及、文化建、教育推广等工作,正在 波壮地广泛开展起来,涌着一股烈的思想文化潮流,就是所“国学”。从民到学,从大 众生活到精英文化,从个人日常行到主流意形,“国学”正浸染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称之一种富于代特征的文化象,是毫不算分的。在山曲阜孔子的家,每年祭孔的次越 来越高、模越来越大;在 西西安, 2019 年了声浩大、人数众多的国《道德》;在上海 APEC(太)上推出的唐装盛极一,一度引装潮流;北京大学、武大学、中国人 民大学等重点高校,已开了国学研究院、国学教育班等,成学新、教育改革的志;章太炎、 王国、寅恪、季羡林等近代国学大的名字,越来越多地出在刊志,被奉道德文章的楷模;《三字》、《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物以及“四”、“五”、唐、宋等籍,量越来越大,影 响越来越广;“和”、“小康”、“民生”等文化意郁的,更已被确立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 根本指意的思想原??凡此种种,无不表明国学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昌突出, 其精神影响力也愈加广泛了。 但是,由于有些具体的基性没有完全理清,人的有待一步深化,就不能不从理 到的各个面影响着国学的研究、教育、普及、推广等工作向着更高的境界和更大的空展开。 当然,践的展更多的是基于社会的内在,而往往是来不及等待理的充分完善以及此后 的引;但是,史的明,从践中汲取内在力、而形成其理性内涵的理一旦形成,就必然会 践起到巨大的引和推作用。因此,在当前遍及社会各的“国学”方未艾之,从一些似乎 的基性入手,行掘本的理探究和学理思考,于引“国学”的持健康展,而真正成推 民族文化复的建性工作,然具有重要的意。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一、中小学推广国学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道德价值的层面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等等,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是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孩子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成为学生们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二)人生意义的层面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大致有四个层次,即个人道德素质的全面养成、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是崇尚“和谐”。这既是一种哲学原则,也是一种社会秩序和理想,是和当代社会追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家庭幸福、国家安定、世界和平相一致的。国学提倡理想人格的追求,这与西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是截然相反的。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这些需要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未来。国学对克服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所导致的人文精神的萎缩或失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说课讲解

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

国学教育的作用 授课人-----王峻岭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二、国学的作用 1、国学形成良好的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主聚会上,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是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2、国学可以开发智力。 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很多智力很一般的孩子,由于读国学经典,实现了由愚变智,由凡成圣的转变。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国藩小时候,在家里读书,有一天,一个小偷躲在走廊,想等曾国藩睡下后偷点东西,可是曾国藩小时候很笨,老是背不下来,这个小偷是很聪明的,他听来听去听会了,可曾国藩有毅力,一直背下去,这个小偷实在是憋不住了,出来说:“你这个样子读的什么书,连我都会背了。”小偷大模大样的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可曾国藩继续诵读,后来曾国藩正是靠毅力,用传统的诵读办法实现了由愚变智。 3、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孩子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国学经典对于教育的意义

国学经典切实的教育意义 刘岳辉 青少年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是国家强盛之潜在力量,是国家之未来。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青少年血气方刚,世界观还未形成,遇事容易冲动,因此也是一个“危险”的阶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青年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 传统的课堂教育侧重于知识与意识形态教育,而缺失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导致青少年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当突出:重知识,轻道德;道德伦丧,世风日下;贪图享受,无法承受挫折等。 国学经典是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髓,经典中承载的“仁义忠恕孝悌礼信”的道德伦理观,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至今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青少年的心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走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他们的家庭,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因此,在物欲横飞的今天,如何加强青少年的品德修养成为当务之急。那么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有哪几方面呢? (一)可以提高道孩子的德修养,让品德观念深入人心 《易经》中说:“厚德载物”,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有很高的品德,才能享受得了那些钱、名和利等”。反言之,就是没有很高品德人,即使得到了大量的钱、名和利,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如今“厚德载物”早已成为清华大写的校训。 国不经典崇尚“先做人、后学艺”的教育理念,因此,古人的启蒙读书如《三字经》和《弟子规》均是告诉孩子们如何做人。《弟子规》的开篇就引用了《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即: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弟子规》的全文就是围绕这句话分八个章节阐述的。 国学经典中体现也道德修养高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学习,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品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古人读书时为了做官,“学而优则仕”)。所以,古时有“孟母三迁”。《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例举几句经典句子,我们不妨管中窥豹,看看古人是如何阐述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的:.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国学及其当代价值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杜泽逊 近年,关于国学的话题越来越热,朋友们约我作过若干报告,对于这个话题也就有了一些思考,在这里谈一谈,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 主要讲四个问题:一、什么是“国学”。 二、“国学”包含哪些内容。 三、当代研究学习国学主要做哪些工作。 四、国学在当代有什么价值。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这个称呼从什么时候、由什么人先用的,我没查考,大约总在一百年以上了。 什么是“国学”?简单地说就是“我国固有之学问”。从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华传教,与我国的徐光启共同翻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平面几何部分),现代意义的西方学问就输入到我国,到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我国的国门,西方的新学问又一次输入我国,道光二十二年(1842)魏源编译的名著《海国图志》五十卷出版,

以后多次增订再版。咸丰十年(1860)恭亲王奕訢奏设京师同文馆,同治元年(1862)正式成立。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立江南制造总局,同治六年设翻译馆,聘请英国人傅兰雅等人与我国的学者合作翻译西洋科学及军事著作。我手里的《法国新志》、《水师保身法》都是江南制造局刻印的。译介西学这是一次高峰。甲午海战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热潮,尤其是赴日本留学的人数众多。我们讲西学东渐,欧风美雨,也许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接受西方的学问,最大的中介是东邻日本,大量西方书籍其实是从日文本转译过来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可以为我们回答这个问题。就连英文science译为“科学”也是日本人干的,中国原本是译为“格致”的。这种留洋风气一直延续到中华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到改革开放后又一次出现出国留学的热潮,至今方兴未艾。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西方的文化,对不对呢?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的,人家先进,我们落后挨打,难道还不应当觉醒,学习人家的先进东西吗?可问题又不那么简单,西方的东西不是什么都好,即使是好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适用于我国,有的人跑到外国学习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拿了博士学位,在国人面前炫耀来炫耀去,实在令人反感之极。1929年,北大学院史学系学生毕业,国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