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筹资风险及对策

浅谈筹资风险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筹资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特征提出了一些防范企业筹资风险的对策,使企业能更好地筹集资金,使用资金,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筹资风险 成因 对策
1 筹资风险概述:
1.1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会使企业资金利润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借款利息率。如果企业决策正确,管理有效,就可以实现其经营目标。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都可能导致决策失误,管理措施失当,从而使得筹集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了筹资风险。
1.2筹资风险的特征
1.2.1客观性:
风险是事物本身的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无论企业管理者是否愿意,筹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人们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损失程度,而不能彻底消灭它。
1.2.2偶然性:
从全社会来看,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但对于企业个体来说.风险的发生就是偶然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竞争的日益激烈,所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都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并且是不可预料的.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从而使资金使用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产生筹资风险
1.2.3可度量性:
虽然无法消除风险.但可以预先知道所有可能的结果及其H{现的可能性,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加以确定.使得对筹资风险的度量成为可能。
1.2.4与收益和损失的相关性:
风险不仅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风险与要求的收益成正比例关系,即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大.风险越小.收益越低,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越低。也就是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
1.3筹资风险的种类
1.3.1现金性筹资风险
现金性筹资风险指由于现金短缺、现金流入的期间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形成的一种支付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对企业未来的筹资影响并不大。同时由于会计处理上受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即使企业当期收入大于支出也并不等于企业就有现金流入,即它与企业收支是否盈余没有直接关系

。现金性筹资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企业理财不当,使现金预算安排不妥或执行不力造成支付危机。此外,在资本结构安排不合理、债务期限结构搭配不好时也会引发企业在某一时点的偿债高峰风险。
1.3.2收支性筹资风险
收支性筹资风险指企业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出现的到期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是一种整体风险,它会对企业债务的偿还产生不利影响。从这一风险产生的原因看,一旦这种风险产生即意味着企业经营的失败,或者正处于资不抵债的破产状态。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产量总量减少所致。出现收支性筹资风险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又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会导致企业破产。
1.4筹资风险分析的方面
1.4.1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及其稳定性。
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和理财业绩的主要方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健康企业其偿债资金一般来源于其盈利,而非负债资金,这样企业才有能力抗击各种风险,有实力迅速补偿风险风险造成的各种损失,否则企业将弱不禁风,随时面临着破产、倒闭的风险。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仅看一至两个会计年度是不够的,它仅仅反映了企业的短期经营成果,要将其若干年度的盈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客观地判断企业持续稳定的获利水平和创造能力。因此,盈利能力分析是判断企业是否存在筹资风险的前提条件,也是资信评估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4.2分析企业偿债能力及其可靠性。
企业由于自有资金不足,经常要靠举债筹资其所需的资金,企业如果生产经营活动能正常进行,能够及时还其债务本息,就不致造成财务风险,而且企业还能从举债经营中获得盈利;但是如果缺乏按时偿还债务的准备和能力,企业便会陷入‘‘举债——再举债——债上加债’’的恶性循环之中,以致危及企业的生存。在我国资信评估指标体系中评价偿债能力的指标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也说明偿债能力分析也是判断是否存在筹资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
1.4.3分析企业资本结构及其稳健性。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资本金,并通过最初资本金的运用获得盈利和积累,以扩大和增强企业的实力。企业资本金不仅要有稳定的来源,同时要有合理的构成,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企业有关章程、制度的规定,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体现稳健经营、

减少风险的原则;反之如果企业
资金来源及构成混乱,企业的内部功能便会减弱,各种风险便会滋生、蔓延。如一个企业接受的投资多数为小轿车、室内装修、高级办公用品等非生产性资产,这种方式虽然增强了企业的实力,扩大了企业固定资产比重,但是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相对减少其盈利,进而增加其财务风险。
1.4.4分析企业资金分布及其合理性。
企业经营资金总是分布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企业经营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筹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其筹资的资金合理地运用到经营各个环节,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说,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以最少的资金量获得最大的收益,使企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一旦企业的资金在某个环节出现停滞,就会引起其整体经营状况发生恶化,进而引发财务风险。
1.4.5分析企业成长能力及其持续性。
成长能力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后劲和持续力,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盈利性、应变性和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对企业成长能力的分析往往是对其综合能力的分析,其分析方法有企业市场开发和占有率、生产经营管理组织、技术进步状况、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综合素质、企业产品及其优势等详细分析。一般来说,成长性好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筹资风险的成因
2.1筹资风险的内因分析。所谓内因,即举债本身因素的作用,主要有:
2.1.1负债规模过大。
企业负债规模大,则利息费用支出增加,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丧失偿付能力或破产的可能性也增大。同时,负债比重越高,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越大,股东收益变化的幅度也越大。所以,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2.1.2资本结构不当。
这是指企业资本总额中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比例不恰当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而形成的财务风险。企业借入资本比例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伴随其产生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合理地利用债务融资、配比好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对于企业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和降低财务风险是非常关键的。
2.1.3筹资方式选择不当。
目前在我国,可供企业选择的筹资方式主要有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和商业信用。不同的筹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各自的优点与弊端,如果选择不恰当,就会增加企业的额外费用,减少企业的应得利益,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形成财务风险。

2.1.4负债的利息率。
在同样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负债的
利息率越高,企业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企业破产风险也就越大。同时,负债的利息率对股东收益的变动幅度也有较大影响。因为在息税前利润一定的条件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股东收益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
2.1.5信用交易策略不当。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如果对往来企业资信评估不够全面而采取了信用期限较长的收款政策,就会使大批应收账款长期挂账。若没有切实、有效的催收措施,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来进行再投资或偿还自己的到期债务,从而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2.1.6负债期限结构不当。
这一方面是指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另一方面是指取得资金和偿还负债的时间安排。如果负债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应筹集长期资金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应筹集短期资金却采用了长期借款,则会增加企业的筹资风险。所以在举债时也要考虑债务到期的时间安排及举债方式的选择,使企业在债务偿还期不至于因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
2.1.7筹资顺序安排不当。
这种风险主要针对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在筹资顺序上,要求债务融资必须置于流通股融资之后,并注意保持间隔期。如果发行时间、筹资顺序不当,则必然会加大筹资风险,对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2.2 筹资风险的外因分析。所谓外因,是指举债之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2.2.1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所固有的风险,其直接表现为企业息税前利润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不同于筹资风险,但又影响筹资风险。当企业完全用股本筹资时,经营风险即为企业的总风险,完全由股东均摊。当企业采用股本与负债筹资时,由于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扩张性作用,股东收益的波动性会更大,所承担的风险大于经营风险,其差额即为筹资风险。如果企业经营不善,营业利润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则不仅股东收益化为泡影,而且要用股本支付利息,严重时企业丧失偿债能力,被迫宣告破产。
2.2.2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
负债的本息一般要求以现金偿还,因此,即使企业的赢利状况良好,但其能否按合同、契约的规定按期偿还本息,还要看企业预期的现金流入量是否及时、资产的整体流动性如何。现金流入量反映的是现实的偿债能力,资产的流动性反映的是潜在偿债能力。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信用政策过宽,不能足额或及时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量,以支付到期的借款本

息,就会面临财务危机,此时企业为了防止破产可以变现其资产。当企业资产整体流
动性较强,变现能力强的资产较多时,其财务风险就较小;反之,风险就较大。很多企业破产的实例说明,该企业破产并不是没有资产,而是其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弱,不能按时偿还债务。
2.2.3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企业负债经营要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当企业主要采取短期贷款方式融资时,如遇到金融紧缩,银根抽紧,负债利息率大幅度上升,就会引起利息费用剧增,利润下降,更有甚者,一些企业由于无法支付高涨的利息费用而破产清算。另外,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都是企业筹资风险的诱导因素。

3筹资风险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临头时,企业毫无准备,一筹莫展,必然会遭致失败。因此, 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必须居安思危,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有效应付风险。
3.2优化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这个最大的筹资风险可以用负债比例来表示。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而且无法获得因债务经营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收益不能最大化;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可以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可能会因此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从而导致筹资风险加大。因此,企业应自觉地调节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确定一个最佳资本结构。在资产利润率上升时,调高负债比率,提高财务杠杆系数,充分发挥财务杠杆效益;当资产利润率下降时,适时调低负债比率,以防范财务风险。财务杠杆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运用不当,则会给企业造成损失,降低企业的价值。
3.3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
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企业必须采取适当的筹资政策,即尽量用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满足企业永久性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的需要,而临时性

流动资产的需要则通过短期负债来满足。这样既避免了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避免了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
闲置和浪费还款计划,
3.4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
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取措施相对地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如在加强管理,加速资金周转上下功夫,努力降低资金占用额,尽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销率,降低应收账款,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企业在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的过程中,不仅要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还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债务总额比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5做好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
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但企业应对筹资风险充分的认识,做好筹资风险的阶段性控制,在筹资前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和发展策划,合理安排资本结构,选择合适的筹资组合。当确定筹资之后,企业应重点强调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做好经营风险防范,从根本上降低筹资风险,提高收益,并对筹资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积累经验,为企业将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3.6风险与机遇并存。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正确认识筹资风险,树立风险意识,提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研究探索先进的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降低筹资风险,使企业获得筹资经营带来的收益,实现扩大经营规模的目标.
3.7建立风险预测体系
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对事态发展的形式、状态进行监测,定量测算财务风险临界点,及时对可能发生的或已发生的与预期不符的变化进行反映。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如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负债比率,从而控制投资风险;采用总资本成本比较法选择总资本成本最小的融资组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保证偿还债务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控制经营风险来减少筹资风险,使企业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危机,把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
3.8遵循筹资原则
3.8.1规模适当原则.指企业的筹资规模应与资金需要量相一致.既要避免因资金筹集不足,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义

要防止资金筹集过多.造成资金闲置。
3.8.2筹措及时原则。指企业财务人员应全面掌握资金需求的具体情况并熟知资金时间价值的原理,合理安
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获取所需资金。
3.8.3来源合理原则。不同来源的资金,对企业的效益和成本有不同影响。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资金来源渠道和资金市场,合理选择资金来源。
3.8.4方式经济原则。企业筹集资金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承担相应的风险.不同筹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有高有低。为此.需对各种筹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选择经济可行的筹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