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月锤制作流程

抱月锤制作流程
抱月锤制作流程

1、80忠诚度和800战功找财务官员换取一个高级勇士令装点身份

2、齐国孟尝君的鸡鸣食客处换取,金鸡破晓符(100万),可用来引开部分公输班的侍卫(半小时),在此期间,窃取火炮。

公输馆里面的怪物都是有些AI的,每个房间都有很多守卫,每个房间门口都有一个BOSS,另外大厅里面还有很多值班的侍卫。所以基本上是没办法拿到这些砲,可以到齐国首都临淄里面找到孟尝君的鸡叫食客,向他购买一个金鸡破晓符,然后到公输馆“鸡叫”一下,那大厅里面的一半侍卫将会跑到饭堂吃饭30分钟,30分钟之后这些侍卫将会回原地继续巡逻,在这30分钟的时间内,收集8种砲(分别为:公输子急龙车、公输子骇犀砲、公输子黯山砲、公输子邪瘟砲、公输子雷錾砲、公输子天罡砲、公输子崩龙砲、公输子驯狮砲)是比较容易的,否则,估计连房间门口都无法进入。

3、公输班需要用两颗夜明珠买通公输班管家进入。(夜明珠=颗红色宝石+1颗橙色宝石+1颗黄色宝石+1颗绿色宝石+1颗青色宝石+1颗蓝色宝石+1颗紫色宝石+1颗白色宝石+1颗黑色宝石+200万游戏币,各色宝石可在各处矿山挖矿获得,黑白宝石需要在洛邑矿山获得。),公输班管家在楚国(216,25)

如果公输馆的人数未到25人,那么任何队长都可以带领自己的队伍进入,时间为2个小时。

墨经合成过程如下:

4、拥有8种火砲+500万+高级勇士令(高级勇士令本国财政官员处用80点忠诚度及800点战功换取)找墨子,墨子给了你《墨经》中的《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每次只任选其中的一本)。

墨子需要经其弟子禽滑氂处进入。可在兴宫中间的高台处进入巨子殿找到禽滑氂。

5、墨子的弟子交禽滑氂处交纳一个遗忘石和3本洗髓经,他会把这六本著作整理成《墨经》。

6、到洛邑“吕不韦”处购买吕不韦亲笔信,拥有此亲笔信可通过楚国龙骨山附近“吕不韦随从”见到欧冶子。

7、欧冶子处合成抱月锤。

抱月锤=《墨经》+金刚石+铁匠秘锤+玄铁+200万

玄铁=9块玄铁碎片+200万,玄铁碎片需要在洛邑矿山挖玄铁矿获得

我算了下成本在7000W---8000WFHB

插件作业指导书

精心整理插件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用具、原材料 生产线、元件切脚整形机、镊子、电子元件、线路板、自熄管 二、准备工作 1、将需整形的元件整形。 2、了解新产品插件注意事项,对特殊材料对人员的职能培训。 3、投料前检查品保检验合格单,产品批号,了解物料的完整性及可靠性。 三、操作步骤 1、按PCB板标识图及样品整流器,把各元件插入PCB板中,达到样品或要求的规定的成型高度。 四、工艺要求 1、元件的整形、排列位置严格按文件规定要求,不能损伤元器件。 2 3 4 5 6 7 1 2 3 4 1 2 3 4 5 6 1 2、用夹子夹住插好件的线路板,铜泊面喷少许助焊剂,用刮刀刮去锡炉锡面上的氧化层,将喷好助焊剂的线路板铜泊面浸入锡炉,线路板板材约浸入0.5mm,浸锡时间为2-3秒。 3、浸好锡后,手斜向上轻提,并保持平稳,不得抖动,以防虚焊、不饱满。 4、5秒后基本凝固时,放入流水线流入下一道工序。 5、切脚机开始进行切脚操作,观察线路板是否有翘起或变形。 6、切脚高度为1-1.2mm,合格后流入自动波峰焊机 7、操作设备使用完毕,关闭电源。 四、工艺要求 1、助焊剂在线路板焊盘上要喷均匀。 2、上锡时线路板的铜板面刚好与锡面接触0.5mm即可,不得有锡尘粘附在线路板上。

3、不得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铜铂起泡现象,锡炉温度为255-265度(冬高夏低),上锡时间2-3秒。 4、焊点必须圆滑光亮,线路板必须全部焊盘上锡。 5、保证工作台面清洁,对设备定时进行记录。 五、注意事项 1、焊接不良的线路必须重焊,二次重焊须在冷却后进行。 2、操作过程中,不要触碰锡炉,不要让水或油渍物掉入锡炉中,防止烫伤。 3、助焊剂、稀释剂均属易燃物品,储存和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发泡管应浸泡在助焊剂中,不能暴露在空气中。 4、若长期不使用,应回收助焊剂,密闭。发泡管应浸在盛有助焊剂的密闭容器中。 5、焊接作业中应保证通风,防止空气污染,作业人员应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 6、链爪清洁储液箱体应经常添加与定期更换,液面高度为槽高的1/2—2/3处,注意调整毛刷与链爪间隙。 7、换锡时,注意操作员工安全,避免烫伤。 8 9 1 2 3 1 2 3 4 5 6 1 2 3 4 5、对过高元件,如工字型电感、电解、三极管焊盘必须补焊到饱满。 6、电烙铁在焊盘上停留时间不能太长,在2秒左右,整流器轻拿轻放、不能用电烙铁戳或挑线路板元器件、焊盘,以免损伤器件及板子。 7、每测试5000个镇流器更换一支测试灯管,测试前灯管先燃点至少10分钟。 8、测试时,功率表输出端必须安全防止,地板使用绝缘材料填起。 9、测试回路串联短路灯泡。 10、完工后清理好台面工作现场,关闭使用电源。 五、注意事项 1、补焊烙铁、功率表输出电源测试端注意放置,防止事故发生。 2、发现电参数异常时,及时与技术部仪器校对,避免误判。

新产品样品打样流程

样品打样流程 版 本:A0 页 码:第1页,共2页 流程 部门 所用记录 事项说明 Y NG Y NG OK 需求单位 业务 业务 工程部 工程部 样板组 品保 业务 内部需求用样品制作单,客户用客户的方式;相关附件 样品制作通知单 样品制作通知单 样品图纸(1:1型版) ﹑打样进度表 BOM ﹑产品规格书表﹑生产作业指导书﹑打样进度表 BOM 样品检验报告 成本分析表 样品清单 客户提出用电话﹑E-mail ﹑传真或客户自己的格式 如是新客户和新产品时, 打样由工程部样板组进行,其他情况则不进行. 工程部上应注明不同打样阶段时的样品性质和数量(原样﹑初样﹑确认样和大货样) 工程部确认打样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物料﹑设备)和加工难度;如与业务对于打样有分歧,最终由副总裁决. 工程部在完成打样准备后需将打样进度回复业务,业务依此跟进打样进度 品质部须根据客户要求制定IQC 、IPQC 和OQC 的检验依据,必要时请工程协助 根据《样品制作通知单》制作,将相关材料状况填入《制样书》中,异常情况须及时通知业务人员。项目工程师在订单正式生产前参照样板组的手工BOM 制作正式BOM 和SOP. 样品测试合格后业务将样品送交客户时按客户要求附送相应资料. (接上页) 打样需求(内部提出和客户提出) 评估 制作打样单 制作评估 打样准备 样品制作 样品检验 样品交付 和送样、留样

样品打样流程版本:A0 页码:第1页,共2页流程部门所用记录事项说明 NG Y 客户、业务 业务业务 工程部封样卡 制样书、内部联 络单 客户用电话﹑E-mail﹑传真或客户自己的格式通知 业务样品确认结果.如不合格时确定是否需重新打样 只要客户通知打样终止,业务须要求相关部门停止 打样。 只要客户要求发生变更,业务须以重新制作制样书, 要求相关部门作出相应变更并确认变更所需时间.如 因内部原因不能完成打样,工程部需用内部联络单 通知业务,由业务与客户沟通。 当样品获得客户确认后,工程部须将客户原始图 纸、规格要求、BOM表存档备用。样品交由工程部 保管.客户下订单大货生产时,转交生管制作正式文 件,由文控人员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要求进 行发行. 客人评估 打新终止和 变更 资料归档 封样

新产品试生产流程

一、目地 使新产品生产过程的各环节处于受控状态,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自行开发研制及引进的新产品小批量试生产。 三、职责 3.1技术部商品设计科是新产品试生产的管理部门,负责完成新产品的图样 和BOM及包装式样书等的编制,并做好产品产前说明会等培训工作,同时协调各部门在新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3.2技术部工程科负责新品生产中所需工装、模具、夹具、专用测量器具的制 作,以及编制产品作业指导书和工模验证单。 3.3采购部负责提供新产品所用的外购件的采购。 3.4生产部负责编制小批量生产计划单,跟催物料,确保外购件及时到位,并 提供新产品试生产所需设备、场地及人员。 3.5品保部负责编制新产品的质量标准书,并做好新产品试生产过程中的验证 工作,同时验证工装模具、夹具等。 四、工作程序 4.1试生产准备 4.1.1工艺评审

⑴新产品外协件的生产工艺评审,由分承制方组织实施; ⑵工程科组织对产品组装,调试及自制件的新工艺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 新产品要求的加工能力,所需设备、工装夹具,产品要求精度,新技术可靠性及实现方式,检测能力等,确保新产品工艺得到满足,且符合有关规定; ⑶工程科负责对工艺文件如作业指导书、产品加工路线图等文件进行现场审 核,对文件夹的符合性进行验证。 4.1.2设计科负责提供新产品整套试生产图样包括: ⑴总装图,零部件图; ⑵产品BOM; ⑶包装式样书,组装说明书; ⑷检验规范。 4.1.3技术部对新产品试生产人员进行培训。 4.1.4生产部应保证提供新产品试生产所需的设备都在有效使用期内,且符合规定的使用要求。 4.1.5采购部应保证提供的采购产品都满足技术文件中的要求。 4.1.6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新产品工艺规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品保部、生产 部、技术部及相关部门组织解决。 4.2试生产准备状态的检查 新产品试生产开工前,项目组应组织相关部门和工艺技术人员对以上准备状态进行检查,准备状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开工。 4.3试生产的控制 4.3.1试生产过程的控制应按《过程控制程序》进行。 4.3.2试生产过程中,技术工程科人员应对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

电子元器件焊接作业指导书

作业准备: 2 焊接条件 2.1被焊件端子必须具备可焊性。 2.2被焊金属表面保持清洁。 2.3具有适当的焊接温度280~350摄氏度。 2.4具有合适的焊接时间(3秒中),反复焊接次数不得超过三次,要求一次成形。 3 焊点的基本要求 3.1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2焊点上的焊料要适当。 3.3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3.4焊点光泽、亮度、颜色有一定要求。要求:有特殊的光泽和良好颜色;在光泽和高度及颜色上不应有凹凸不平和明暗等明显的缺陷。 3.5焊点不应有拉尖、缺锡、锡珠等现象。 3.6焊点上不应有污物,要求干净。 3.7焊接要求一次成形。 3.8焊盘不要翘曲、脱落。 4应避免常见的焊点缺陷如:拉尖、桥连、虚焊、针孔、结晶松散等。 5操作者应认真填写工位记录。 1操作者将工作台擦试干净,将被焊件、烙铁、焊锡丝、烙铁架等准备好,摆放在工作台上,并接通烙铁的电源。 2将溶锡的烙铁头放在吸水海绵或松香上擦拭,以除去烙铁头上的氧化物,然后再在烙铁头上加锡,使其处在待焊状态。 3操作者根据相应的(样品)和(PCB板元件布局图)将要焊接的元器件摆放在工作台上。 4操作者戴上腕连带和手指套准备工作,以防腐蚀器件。 作业方法: 1操作者按接插原则:先小后大、先轻后重、先低后高、先里后外将元器 插入PCB板相应的焊盘孔内,将PCB板放入托盘转入焊接工序。 2将烙铁头放在被焊件的焊盘上,使焊点温度升高(有利于焊接)。如果烙铁头上有锡,则会使烙铁头上温度很快传递到焊接点上。 3用焊锡丝接触到焊接处,熔化适量的焊料。焊锡丝应从烙铁头侧面加入,而不是直接加在烙铁头上。 4从焊锡丝开始熔化数3秒后,先移开焊锡丝,再移开电烙铁。 5焊点冷却后,用斜口钳子将元器件的管脚剪掉,剪去管脚的长度依(结构图)的要求而定。 注事事项: 1移开烙铁头的时间、方向和速度,决定着焊接点的焊接质量,正确的方法是先慢后快,烙铁头移开沿45°角方向移动,及时清理烙铁头。 4 通孔内部的锡扩散状态: 通孔内部填70%以上锡为合格品,否则为虚焊不允许。

新产品试产流程

一、目的: 规范新产品的研发、试产过程,确保新产品在研发、试产阶段可正确、顺利地进行,并顺利地投入量产。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新产品的研发、试产。 三、权责部门: 统筹计划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物品控制及成品出货的管制。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插件、补焊、测试、组装及包装等。 研发部一部:主要负责试产的组织、具体包括: 1、负责召开试产新产品发布会。 2、负责产品的研发,解决试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3、相关文件的制作、核对、发行。 4、负责试产的整个过程的跟踪。为生产线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5、负责召集相关部门开试产总结会,与质量与卓越运营部共产同决定试产是否成功, 可否进行批量生产 研发部一部(PIE):主要负责SOP制作、具体包括: 1、员工培训等工作 2、制作工装夹具、老化、测试工装 3、试产问题的统计及处理 4、追踪试产问题点各相关部门完成情况。 5、VSM制作 质 运营 :参与产品验证,根据BOM、样品及特殊要求检验来料或外发加工料, 全程跟踪试流过程,及时发现反馈制程问题,并记录做长期追踪处理结果。参加相关会议, 试产过程的中的质量检测等。与研发一部共产同决定试产是否成功,可否进行批量生产 四、内容: 1、公司对新产品进行立项,将新产品研发任务表下达至研发一部。 2、研发一部进行产品开发,开发完成后,应具备以下资料及工装: (1)、BOM清单(开发版)。 (2)、原理图。 (3)、零件位置图。

(4)、爆炸图。 (5)、开发样品。 (6)、产品说明书。 (7)、产品规格书(开发版)。 (8)、元器件承认书 (9)、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 (10)、生产VSM及生产SOP (11)、生产工装及夹具 (12)、测试工装及测试SOP。 3、研发完成后,由研发一部与质 运营 一起对新产品进行验证,由质 运营 填写《设计& 开发验证报告》。然后研发一部召集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 、生产部开新产品评审会议,并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填写《设计&开发评审报告》。验证和评审在两个工作日内完成。 4、研发一部应在评审会议后的二个工作日内将新产品的相关资料编写、审核、签发。 (1)、BOM清单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统筹计划、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供应链、物流部)。 (2)、原理图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 (3)、零件位置图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供应链、生产部)。 (4)、爆炸图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统筹计划、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供应链、生产部)。 (5)、产品说明书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生产部)。(6)、产品规格书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生产部)。 (7)、元器件承认书审核、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质 运营部、供应链)。 (8)、样机制作、发行。(经由文件中心发行至研发一部(PIE)、质 运营部、生产部)。 以上资料应齐全、完整。 5、研发一部(PIE)收到研发一部的资料后,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基本完成对相关资料的编写、核对。 主要包括: (1)、BOM清单核对。 (2)、原理图核对。

背光试验作业指导书

1.0目的:检查化学沉铜孔壁上铜层是否完整和致密. 2.0试验范围:沉铜生产线的在线生产板. 3.0沉铜背光测试要求: 3.1保养后或停机后重新开始生产,第一缸到第四缸的板沉铜后每缸板都需要打切片测试背 光,如果连续4缸板的背光都合格,则可以正常连续生产,后续按正常频率监控。 3.2双面板≥8级、多层板≥9级控制,测试频率为1次/小时,背光低于标准值需要返工处理。 4.0试验设备及材料: 取样机(手动冲床)、研磨机、显微镜、背光箱。 5.0实验步骤: 5.1取样:在沉铜生产线抽取在线生产板,然后在啤机切取适当位置的样本,从最小的孔开始, 应保证每个样本的孔数不少于3个,。 5.2研磨:将切好的样本用研磨机打磨至适当位置(一般磨到圆孔一半为佳),半孔的的底弧与 板边距离约2-3mm。 5.3观察将磨好样本放在背光台上用5倍显微镜观察(灯光不得有滤光器)将观察的结果与附 图比较,确定样本级数,各孔的级数均应符合要求值。 5.4记录: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记录中,并将样本粘贴好。 6.0接收标准及背光级数说明:(6级~10级说明) 双面板≥8级、多层板≥9级控制。(见附图:背光级数图) A、10级:每个孔内星状透光点数不多于3个。 B、9.5级:每个孔内星状透光点未连成线状或条状,且透光点总数不多于20个。 C、9级:每个孔内透光区域连成线状及条状不多于2处。 D、8.5级:每个孔内透光区域连成线状及条状不多于4处。 E、8级:每个孔内透光区域连成条状不多于5处。(透光区域已成鱼眼状,鱼眼状处透光达60%) 或横向纤维透光点达2处。 F、7级:每个孔内透光区域连成条状不多于7处。(透光区域已成鱼眼状,鱼眼状处透光达70%) 或横向纤维透光点达3处。 G、6级:每个孔内透光区域连成条状不多于7处。(透光区域已成鱼眼状,鱼眼状处透光达80%) 或横向纤维透光点达4处。 7.0备注: 取样时须取样本上最小孔径及不同孔径测试。 附图:背光级数图 8.0相关表格 《沉铜背光检测表》

新产品生产制造技术准备过程

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技术准备流程 一、新产品设计审核 新产品设计除满足各项技术参数使用性能之外,还要综合评定 其制造过程的工艺性,产品开发工艺性分析是SE同步工程的最重 要工作,产品制造过程的工艺性指的是产品在每个制造环节加工过 程是否易于实现并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质量合格优质的产品, 这是对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对我们开发的产品设计而言产品工艺 性的基本评价如下。 1、产品结构设计冲压加工制造的工艺性(避免拉伸深度过大 冲压过程易拉裂、形状复杂多道拉延工序方可实现,工件 在模具上无法定位形状不易保证,或在同一工件上出现正、 反向拉延同时存在,存在冲压负角而增加拉延工序等)。 1)冲压件负角的初步判断:在三维数模中将冲压件旋转到某一位置无外凸面,理论说明在这一位置上垂直下 压的成型工艺基本能实现,另外按模具制造上还要考 虑拔模角度一般拔模斜度和模具垂直下降夹角为3度。 2)冲压件一般是由平板经冲压拉伸等工艺加工而成,在拉延过程中拉延率过大工件会变薄无处要料的情况下 会拉薄、拉裂因此需要考虑拉伸量,一般在材料依旧 能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下为长度的2%,变薄率一般不 超过10%-18%,另外成型流动不同,变形率最大不得 超过30%,变薄后是否影响使用,还要根据使用的技 术要求而定。 3)工件在冲压过程中挤压变形料无处伸展形成皱折,一般是出现在折边带有圆弧过小的挤压边一侧出现,因 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计上尽可能加大其圆弧的曲率。

4)在同一工件上出现正、反向拉延同时存在,工件的冲压成型容易表面不良或增加拉延工序。 2、产品结构设计装焊装配加工的工艺性(避免加工工序复杂、 焊接位置难以施焊,工件在工装难以精确定位,实现装配 难度大精度难以保证等。 3、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安装使用的方便性(避免上车安装费时、 费力安装不便)。 4、产品的结构设计在加工上是否方便快捷、是否可以最常见、 最普、通最廉价的方法加工制造,产品生产易于实现批量 化自动。 二、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装焊装配工艺分级(装配 装焊工艺分级表) 一般装焊装配较复杂的产品必做该项分析工作,装焊装配工艺分级,是根据产品的加工制造组合关系加工采用的方法特点和 工装设备的可实现、性操作性及产能要求等进行分层、分级需做 以下分析。 1、每道工序的层级生产拍节计算达到生产纲领。 2、根据装焊装配工艺的特点装焊装配关系等划分层级。 3、层级划分每道工序易于操作保证装焊装配质量。 4、每道序的工作时间(装件取件的时间、操作焊接时间、辅 助工作时间,送到下道工序时间之和满足生产节拍,一般 按开工率为80%-85%计算) 5、每道工序的层级工装设备的实现方法和工装设备的基本配 备基本情况(分析每道工序所需的工装设备方法的数量)。 三、工装设计任务指导书与制造(夹具检具部分)

新产品开发流程表

成都润龙电器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Q/CL-QR-03-02-0901 文件版本: 第 A 版 第0次修改 新产品开发流程表 页 码: 第 1 页 共 4 页 生效日期: 2009 年 1 月 1 日 流 程 描 述 责任人 一、项目批准 1、 在接到客户要求之后,营销部要组织成立新产品开发验证小组, 营销部长 2、 验证小组对新产品的市场前景进行评估; 3、 对客户的要求进行确定; 4、 综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对这些要求进行评估; 5、 确定本公司的技术水平能达到客户要求的后,可以批准该项目,并通报副总; 验证小组 组长 6、 副总应对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并随时协调 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直至项目完成; 副总 二、产品和过程设计 7、 成立新产品开发小组,并确定小组组长; 8、 小组成员包括技术(通常是组长)、制造、采购、质量、营销等人员 副总 9、 小组组长对各成员的职责进行确定,并组织成员对客户要求,产品品质标准,所使用的材料、制造的过程,成本等进行评估和确定; 10、 并综合考虑受限制的条件,以及需要客户 给予哪些帮助;对产品开发的进度进行确定; 11、 对小组成员要负责的项目进行分工和要求,做到各司其职、紧张有序; 12、 小组组长应将《新产品开发进度表》提供给副总,并及时将项目的进展向副总报告; 新产品开发小组组长 确定客户要求 批准 项目 客户要求 评估客户要求 新产品开发验证小组 项目分工 品质确定 客户帮助 进度确定 成立新 产品开发小组 明 确职责 材料确定 限制条件 1

13、客户提供的财产(如图纸、电子文件、样 件、零配件、服务等)由营销部长负责分配 到各相应部门进行管理; 营销部长编制审核审批 成都润龙电器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Q/CL-QR-03-02-0901文件版本:第 A 版第0次修改 新产品开发流程表页码:第 2 页共 4 页 生效日期: 2009 年 1 月 1 日流程描述责任人 14、技术部同步对产品和制造过程进行设计, 并充分考虑材料、部件、零配件、工艺等与 本公司现有材料、部件、零配件、工艺等的 兼容性;并在适当时机,对产品的辅助项目 进行设计; 技术部长 15、需要配套商提供部件或辅助的(如外协件、 包装箱、标准件、表面处理等),应提供给配 套商所需信息和帮助(样件、图纸、标准等), 并要求其按本流程进行开发; 采购部长 16、借用其它产品配件的应经客户的确认;营销部长 17、产品的设计应先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初步 设计,再据此建立产品、工装夹具、模具数 字模型,并在电脑中对其进行验证,经确认 后可开始二维图绘制, 18、并同步开出《请购单》请采购部提供制作 模具和工装夹具的材料; 技术部长 19、采购部在接到《请购单》后应及时将所需 的材料准备到位;采购部长 数模绘制1 产品设计辅助设计 过程设计 产品图样 模 具 设 计 工 夹 设 计 检 验 设 计 制 程 设 计 工 艺 设 计 作 业 设 计 数模确认 产品图样绘制 模 具 图 样 绘 制 工 夹 图 样 绘 制 图样确认 模 具 材 料 准 备 工 夹 材 料 准 备 2 3 数模验证数模验证

贴FPC双面胶和撕离型纸作业指导书

工艺规范文件名称贴FPC双面胶工序作业指导书共 1 页 第 1 页文件编号HX-QR-006版本:实施日期2013-7-4 深圳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目的:规范本公司生产工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彩屏背光源产品贴FPC双面胶作业工序; 3.工作内容: 3.1 工作环境:温度:23±5℃,湿度:45%~75% 3.2 使用辅料:手指套,镊子; 3.3 使用工具:离子风机; 3.4 使用物料:FPC双面胶,FPC; 3.5 作业步骤: 3.5.1 打开离子风机,将离子风机摆放于划分区域,使离子风机有效的吹到工作区上(图一),最佳参考距离40CM±5CM; 3.5.2 贴FPC双面胶 3.5.2.1 一整条条形灯以有灯面朝上放置防静电皮垫上,右手用镊子从双面胶底膜上夹起FPC双面胶,双面胶开口对齐条形灯LED 发光口(图二),右手用镊子将FPC 双面胶对齐条形灯的边缘,并用左手食指将双面胶左侧压住,右手用镊子将双面胶紧靠LED 放下并压实,用同样的方法把整个连片内的条形灯(左右两排)贴完。; 3.5.3 撕FPC双面胶离型纸 3.5.3.1 右手拿镊子从左边起离型纸边缘,然后把整片离型纸撕掉。 3.6.注意事项: 3.6.1 操作前须先戴好手指套,注意FPC双面胶贴下后不可有异物、折痕、翘起、贴斜、漏贴、超出条形灯边缘等不良现象。 3.6.2 贴FPC 双面胶时,双面胶不能遮挡LED 发光面,否则有灯暗或亮度达不到现象。 3.6.3 在作业过程中每完成一片产品应作好自主检查,避免不良品流出。 3.6.4 镊子不可刮伤LED和FPC。 更 改 记 录 版本更改内容 拟制:审核:批准: 发放:生产部首次发布日期:有效期: 图一图二图三

新产品制作跟进流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新产品制作跟进流程 1、流程图

2、流程说明 2.1研发部主导整个样品的制作并组织评审,并确定最终的评审结果。如评审通过由研发部发放小批试制通知单给销售部、计划物控部、技术部; 2.2技术部 2.2.1设计组接到小批试制通知单按计划进行图纸设计并发放给工艺、制造及品质; 2.2.2工艺组接到图纸及小批试制通知单再结合PMC部的排单计划分配跟进的工艺工程师; 2.2.3工艺工程师熟悉图纸制订工艺流程,准备各工段的工装夹具,需要增加模具的向组长提出模具制作申请;并在开始生产前3个工作日内召开产前会,参会人员包括:设计人员、制造部、品质部人员。 2.2.4工艺工程师全程跟进生产过程,解决并记录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隐患,同时测定作业时间。 2.2.5工艺工程师在试产完成1周内召开试产总结会议,以PPT形式演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或存在隐患的问题点及最终的解决方案或建议。并在会议上确定试产OK或NO。如OK工艺下发量产通知单给市场部、销售部、计划物控部、制造部、品管部。如NO由技术部经理确定改进后再行试产。参会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研发部、制造部、品质部、销售部及设计人员。 2.2.6工艺出量产通知后设计组按试产报告汇总的问题及改善点进行图纸标准化设计,重新发放图纸。 2.2.7工艺工程师按改进后的图纸进行工模夹具的设计制作,编制作业指导书、确定产品的标准工时。 2.2.8工艺工程师跟进试产后需改进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的确认和验证。量产完成后1周内出量产总结报告,如有需要召集量产总结会。

技术协议

技术协议 需方: 供方: 供方为需方配套生产各机型变频空调用电子控制器。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为确保产品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经双方共同协商,特签订如下技术协议: 一、配套产品名称:电子控制器 二、协议内容按如下《空调电子控制器技术标准》执行。 空调电子控制器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空调电子控制器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单、双面印制线路板、空调电子控制器(显示板和控制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以及运输和贮存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部分。 GB 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1019-1989 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GB/T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 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GB/T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T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T2423.29-198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4343.1-2003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一部分:发射 GB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 品类标准 GB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4706.32-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T4798.1-200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贮存 GB/T4798.2-200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 GB/T5465.2-1996 电子设备用图形符号 GB14536.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家用电器用电控制器的特殊要求(已作废,

新产品试产工艺流程

新产品试产工艺流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新产品试产工艺流程 一.工艺准备: 1 ) 2) BOM BOM、附件(产品)BOM等。 PCBA(长、宽、厚、拼接方式等) 所需单板制作钢网PCB贴片PCBA 数测试、功能测试。 (以容)。 录。 二.工艺内部评审: 1 2) 计。 3) 4) 了解 三、 1 2、确定试产性质 3) 设计变更/工程 5) 工程实验 3、参考图纸、 4

5、IQC来料检验情况:数据内容包括不良问题的问题点,判定结果,判定 人。(方便后期组装时对接受不良品的验证及影响产品装配情况的判 定)。 6、工装、设备调配情况---生产部根据生产配置表评估满足情况。 7、人员调配情况---生产部根据生产配置表评估满足情况。 8、项目成员试产工作分工:工艺协同硬件提供调试、测试技术支持。工艺协 同结构提供装配技术支持。 9、试产计划:根据试产准备会时确认的时间做出试产计划,以邮件的形式发 给各项目成员。试产计划内容包括人员培训时间:生产部调配时间(正式 试产前) 试产开始时间:生产部按排期确定试产时间 首件检验时间(QA估算): 试产总时间 (PE估算): 试产总结会时间(PE估算): 试产准备会要填写《》,会后发出<<>>,相应的问题对未完成跟踪项确定计划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对相应负责人跟踪完成进度。并在试产前 一天发出通报,说明延误原因及计划完成时间生产部针对计划完成时间重新 确定试产时间。 四、人员培训会 1、产品介绍,对本次试产产品做出初步认识 2、产品各部件的了解 3、工艺文件讲解(工艺流程、配置、重点工位及注意事项、检验要点、安全事项) 4、样品装配过程说明和演示。 培训时填写<>>。 五、试产产品首件 1、试产期间由项目负责人、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现场指导生产。 2、首件数量:监护仪产品5台;手持产品、指夹产品及附件产品各10台。 3、首件检验:生产填写好<<首件检验报告>>后交质量部检验。 4、质量部在第一时间对首件产品进行全部检测并回复测试结果, 5、相关技术人员根据首件检验结果在试产现场做首件评审确认是否可以进行后续 的批量试生产(试产继续或暂停) 六、首件通过后进行批量试产 1、试产过程中生产数据统计:生产部如实统计物料不良比例和每个测试工序的不 良比率,及时通报物料情况。每天将所有的数据提供给工艺工程师。工艺工程 师根据生产提供的数据,统计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组装、测试等问题。 2、工艺对统计的数据分析归类,并和相关人员共同商定提出解决方案。 3、每天试产结束后现场开总结会,针对当天的不良制定第二天的改善方案。生产 部和品管部在试产阶段为主要信息数据提供方,工艺部为信息数据汇总和分析 方。 4、工艺在试产过程中进行排线、流水线优化、记录工时和统计产能。 5、试产时生产部要记录以下表格 芯片烧录:在PCB板外协托工前要先烧芯片的需填写<< 。

插件作业指导书

插件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用具、原材料 生产线、元件切脚整形机、镊子、电子元件、线路板、自熄管 二、准备工作 1、将需整形的元件整形。 2、了解新产品插件注意事项,对特殊材料对人员的职能培训。 3、投料前检查品保检验合格单,产品批号,了解物料的完整性及可靠性。 三、操作步骤 1、按PCB板标识图及样品整流器,把各元件插入PCB板中,达到样品或要求的规定的成型高度。 四、工艺要求 1、元件的整形、排列位置严格按文件规定要求,不能损伤元器件。 2、二极管、三极管、电解电容、电感是有方向性,必须按PCB板上的方向进行插件。 3、无极性元件的在插件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一致性。 4、元器件不得有错插、漏插现象。 5、不同包装的三极管不得混用,发现异常元件及异常外型材料及时反馈组长,由技术部、品保部、物控部决定处理。 6、每天下班前清理工作台面,并及时把多余元器件上交组长处理。 7、完工后清理设备及岗位。 五、注意事项 1、后工序员工或检验员发现漏插元器件不能擅自将元器件插入线路板,必须经组长鉴别。 2、每批次组长负责与技术部一起制作首板,以后批量制作严格按首板插件标准执行,每批制作前必须经过首检合格后方可批量投入生产。 3、杜绝元件插件不到位,漏插、插反,插错,碰脚流入下一道工序。 4、注意操作员工双手及操作工具、设备卫生,确保产品清洁 浸焊、切脚、波峰焊作业指导书 一、生产用具、原材料 焊锡炉、排风机、空压机、夹子、刮刀、插好元器件的线路板、助焊剂、锡条、稀释剂、切脚机、斜口钳、波峰焊机。 二、准备工作 1、按要求打开焊锡炉、波峰焊机的电源开关,将温度设定为255-265度(冬高夏低),加入适当锡条。 2、将助焊剂和稀释剂按工艺卡的比例要求调配好,并开起发泡机。 3、将切脚机的高度、宽度调节到相应位置,输送带的宽度及平整度与线路板相符,切脚高度为1-1.2mm,将切脚机输送带和切刀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 4、调整好上、下道流水线速度,打开排风设备。 5、检查待加工材料批号及相关技术要求,发现问题提前上报组长进行处理。 6、按波峰焊操作规程对整机进行熔锡、预热、清洗、传送调节速度与线路板相应宽度,直到启动灯亮为止。 三、操作步骤 1、用右手用夹子夹起线路板,并目测每个元器是否达到要求,对不达到要求的用左手进行矫正。 2、用夹子夹住插好件的线路板,铜泊面喷少许助焊剂,用刮刀刮去锡炉锡面上的氧化层,将喷好助焊剂的线路板铜泊面浸入锡炉,线路板板材约浸入0.5mm,浸锡时间为2-3秒。 3、浸好锡后,手斜向上轻提,并保持平稳,不得抖动,以防虚焊、不饱满。

背光源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 贴反射胶步骤: 1.将准备好的胶框取出,反射槽朝上摆放到工作台上。 2.用捏子取下1根胶条对准反射槽贴上; 注意:反射胶不要超出胶框边缘,不要搭到胶框挡墙!

作业指导书 贴反射片 步骤: 1.取拔好胶的胶框放到工作台上,用手扶住。 2.取一片反射,对准方向并对好反射槽边缘贴上。贴好放入吸塑盘内。 注意:放射片不要贴反向,不能有折伤、污渍。贴付时不可超出反射槽边缘或搭到胶框挡墙!

作业指导书 贴小白条 步骤: 1.取出准备好的导光板,讲网点面朝上放置到工作台上,揭开上面的保护膜。 2.取下一根小白条,对准灯口的边缘贴到导光板网点面上。 注意:小白条不可超出导光板边缘,作业中注意镊子不要碰到导光板,以免划伤!

作业指导书 组装导光板 步骤: 1.将导光板磨面朝上放置到工作台上,揭开保护膜。 2.左手拿起贴好放射的胶框,平面朝下,装灯处朝前方,右手拿起导光板,磨面朝上将导光板从左到右,对齐胶框相对的卡槽装入,装好之后放入专用盒内; 注意:注意装导光板时手指不可碰到导光板的VA区,手指不要划伤导光板!

作业指导书 组装LED灯排 步骤: 1.左手拿起备好导光板的半成品,右手捏住贴好灯胶的灯排。 2.对准胶框上的贴槽,并使LED灯口紧挨导光板,然后用手指按下。 注意:组装灯排时,注意白油线位置要在胶框边缘位置,防止灯口与导光板锯齿间隙太大。作业时注意手指不要划伤导光板!

作业指导书 膜片组装 步骤: 1.将组装好的半成品放在专用治具上点亮,确认每一颗LED正常发光。 2.用手取一张下扩散,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右上角对齐胶框与导光板的边缘放下,抽出食指扒开保护膜并拔下。

(完整版)新产品试产流程

版本:1.0 新产品试产流程原本章印副本章印 生效日期:2014.5.28 页数:第1页共5 页 文件修订记录 版本内容生效日期 1.0 首次发行2014.5.28 批准审核制定 文件分发清单 管理部纸档□电子档□ 生产部纸档□电子档□ 工程部纸档□电子档□ 品检部纸档□电子档□ 物资部纸档□电子档□ 技术部纸档□电子档□ 财务部纸档□电子档□ 营销部纸档□电子档□

版本:1.0 新产品试产流程原本章印副本章印 生效日期:2014.5.28 页数:第2页共5 页 1目的 本程序旨在建立对新产品试产过程的控制,以期达到新产品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2范围 本程序文件适合于INMOTION所有新产品的试产过程,其中包含包装以及量产后物料(塑胶、电子元件、五金、包装、软件等)的变更。 3定义 无 4权责 4.1技术部 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以及组织协调和统筹新产品的试作工作,负责解决试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确保新产品顺利量产; 4.2工程部 负责对新产品的试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品及硬件、机械和工艺潜在问题的分析,并跟进其改善工作, 负责P/R制作并组织召开P/R后会议, 负责完成PFMEA及作业指示.负责对新产品的试作过程中排拉图的排列和作业时间计算以确定人力和效率,以及对作业动作进行优化。 4.3品质部 负责对新产品试产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品质保证,以及对试产过程作统计制程管制,同时对试产来料进行检验,以及对新产品进行可靠性验证。 4.4生产部 负责新产品的试产的生产工作,提供试产的生产情况,结果统计等。

版本:1.0 新产品试产流程原本章印副本章印 生效日期:2014.5.28 页数:第3页共5 页 5作业内容 5.1 技术部召开新产品介绍会:标志一个新产品(新项目)正式启动,进入试产过程控制. 5.2 技术部组织召开新产品介绍会:工程部了解新产品的功能、测试、结构、组装等方面情况,并将相类似产品易发生的问题点反馈技术部,要求其在设计开发阶段就考虑改善.在此阶段,需对新产品作生产可行性方面的风险评估(DFMEA), 技术部在此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采取措施,降低或避免风险,以使新产品顺利进入试作过程. 5.3 工程部确定此新产品的具体生产流程图、PFMEA及从生产工艺、品质、效率等方面考虑提出对设计开发的要求:如PCB板是作拼板还是作单板等,结构设计上怎样保证装配品质可靠等. 5.4 工程部确定是否需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等,如需要则工程部须作好先期准备工作,着手引进消化吸收新工艺、新技术,并对生产人员、QC人员等作出培训,使相关人员尽快了解、熟悉新工艺、新技术,并将新工艺、新技术中的关键参数、工艺标准以及控制点等加入到相应制程控制文件、生产工艺标准中,以便对新工艺、新技术进行监控管理. 5.5 工程部根据技术部文件准备样品制作所需的设备、仪器、治工具等,须在此阶段完成新产品的工程流程图和PFMEA,对即将开始的样品制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点及风险作出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降低这些高风险工站的风险指数,以使样品制作顺利进行. 5.6 样品制作(QA1):PE、RD、QC等参与指导生产作业,针对来料、样品制作中存在问题点及不良品,PE进行汇总,完成样品制作<不良品分析报告>,提出改善对策及责任担当部门,要求其在下一次样品制作前将存在问题改善解决. 5.7 PE须对自己的不良品分析报告作出跟进,针对各个问题点逐一跟进责任部门改善,如各问题点都已得到改善和解决,或者已采取有效对策来防止不良复发, 同时样品通过了QC 实验测试并达到可进行试产及客户要求的情况下,才可进入下一阶段,即:第二次样品制作(QA2),如果此阶段没有明显品质、工艺问题,则可直接进入量产阶段。 5.8 PE做好针对工艺制程上存在问题点的改善落实工作,准备好相应设备、仪器、治工具等,以便进入第二次样品制作(QA2)阶段,PE必须更新工艺流程图. 5.9 PE针对组装流程和生产工艺制作排拉图并对作业动作进行优化. 5.10 第二次样品制作(QA2):PE重点跟进之前各问题点的具体改善情况,对策是否确实有效等,以及第二次样品中新发现的问题点和不良品分析,并完成汇总第二次样品<不良品分析

新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流程

文件编号:TF/PIE-C-0012 版 次:A /0 生效日期: 第1页 共4页 新产品生产技术准备工作流程 1. 目的 保证新产品能顺利完成从设计到生产的转移。 2. 适用范围 生产技术准备是指以前尚未生产过的机型,上线生产前的技术准备。 3. 生产技术流程/职责和工作要求。 流 程 职 责 工 作 要 求 相关文件/记录 ?开发 ?工程PIE 技术人员 ?任何产品的设计输出均必须提供或具备如下资料: 1. 样机2套(功能、装配样机各一套,并附测试 参数); 2. 测试标准和产品标准(Internal Product Spec-Product Spec ); 3. 产品原理;BOM ;空PCB 板。 ?工程部接收到资料后,则着手试产的前期准备工作。 ?PE 1. 评估样机的电声指标和语音质量以及各功能按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测试样机的实际读数是否与样机卡上参数一致; 3. 估算整个测试所需的标准时间,并提供给IE 估算制造成本; 4. 对仪器需求进行准备,如测试需要特殊仪器,则应迅速与国贸或OEM 协商,安排落实; 5. 评估产品结构设计是否便于维修、调试; 6. 制作临时测试程序并于试产前完成; 7. 制作主要测试位所需的样板,如PCB 测试、电声测试; 8. 根据上述资料和生产计划制作测试治具,并于试产前完成; 9. 如有OTP 或IC 需烧录,则需制作烧录程序,并检验治具是否完好。 ?IE 1. 评估新产品结构和装配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影 响装配,结构设计是否符合经济性原则,结构设计是否考虑可操作性,结构设计是否对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工程建议; 《设计文件》《BOM 表》《线路图》《零件位置图》《爆炸图》《包装图》《包装样机》 《评估报告》 《烧录作业指导书》 开始 设计导入 工程准备

食堂厨具电器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食堂厨具电器安全操作规程汇编 一、电磁灶操作安全规程 一、操作及使用方法 LED背光源火力显示屏操作方法 1、开机:接通电源,蜂鸣器“嘀”的一声,与此同时LED背光源屏全亮后,立即熄灭再点亮商标指示灯,此时为待机状态,待机时将磁控滑动块至于“OFF”位置。 2、调节火力:特磁控滑动块滑动至合适的档位,有火力档位时最下面的横条背光源点亮,为开始工作灯,后从左到石每点亮一个背光源灯为增加1档火力,点亮第5个蓝灯时为第5档火力。火力档次越大功率越大,加热速度就越快。 3、关机:加热烹饪已完成,将磁控滑动块滑动至“OFF”位置,停止加热,此时只点亮商标指示灯,进入待机状态,再切断电源开关。 注:通电后要将磁控滑动块滑动至“OFF”档后才能调节火力大小,即上电要复位。 数码类火力显示操作方法 1、开机:接通电源,蜂鸣器“嘀”一声,同时红灯闪烁,数码管显示“-”,进入待机状态。 2、调节火力:调节旋钮开关选择合适的档位,此时绿色指示灯常亮,数码管会根据选择的火力显示数字“ 1”~“5”,则电磁炉即以所选择的档位并以相对应的功率加热锅具。 3、关机:将旋钮开关旋转在“OFF”位置,加热进程将停止,绿色加热指示灯灭,红色灯闪烁,数码显示“-”过入待机状态。 注:通电后要将金属手柄火力调节开关至“OFF”档后才能调节火力。 二、使用安全及注意事项 1、不能用尖锐物品划伤、撞击微晶玻璃板,微晶板出现有裂纹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使用。 2、不要将金属物品(如工具、珠宝)放于微晶板加热区域内以免加热。 3、锅具弧度要与微晶板弧度相吻合,锅具材质要为铁质炒锅。

4、不易在高温、蒸气、湿气的环境下使用。 5、电磁炉底部为系统冷却空气进入口,必须确保空气不被物品挡住,否则会引起保护现象。 6、切勿将电磁炉干烧,防止因机内散热不良温度过高而出现保护停止工作,并影响电磁炉使用寿命。 7、使用电磁炉时,请注意必须有人在场,如人离开必须关机。 8、使用电磁炉时,不可用手触摸锅具和微晶玻璃板,以免烫伤。 9、使用完后2分钟内,请不要立该切断电源,因设备内散热风机还在散热。 二、电饼铛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加强电饼铛安全使用管理,结合食堂实际制定本操作规范。 2.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1本规范由电饼铛操作人员负责执行,食堂管理员有管理责任。 2.2指定专人使用维护,他人不得随意启用。 2.3使用前先合电源保险开关再开机,带预热到适当温度后再放料加工。 2.4工作时严禁打闹、说、笑、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2.5食品进出炉时轻拿轻放,以免震坏电器或震断电阻线。 2.6经常检查电压,电流表,温度表和报警器,如有失灵现象及时检修。 2.7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停机,并关闭电源保险开关。 2.8断电后再清理炉内外杂物,一切工具放回规定位置。 2.9清扫时,严禁用水冲洗电器部分,严禁将金属等杂物掉进电器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