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钢筋位移处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墙、柱钢筋位移处理方案

一、原因分析:

一、地库基础墙柱钢筋移位问题原因分析

1、基础剪力墙、柱由于加固支撑不到位引起的偏差,钢筋

依据模板定位造成部分偏差。

2、部分是由于钢筋两边的限位措施不当,板墙水平钢筋较

小,刚度欠缺,加上限位垫块太少,造成墙体钢筋不在

一条线上,部分钢筋位移。

3、由于浇筑砼时承台混凝土单向下料造成局部钢筋位移。

4、由于看筋值班人员及管理人员对本方面的问题不重视,

浇筑砼时候,发现偏位未及时纠正。

二、偏位柱的位置

(1)D-16/D-B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2)D-15/D-B 轴往北、往东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3)D-13/D-B轴往西、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4)D-15/D-C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5)D-16/D-C轴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6)D-15/D-D轴往西、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10mm,

(7)D-14/D-D轴往北方向偏柱边线外20mm,(8)D-13/D-D 轴往北方向偏线外10mm,

(8)16~18轴交B~C轴人防口部剪力墙往东、西方向墙外边线偏10mm,

(9)在18轴交A轴线处外墙转角柱往外侧偏保护层15mm

附柱偏位及编号图

三、处理方案:

结合本司以往的处理案例及相关质量验收规范,现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一侧位移,(20mm内)(如图一),这样的处理符合

11G101-1中钢筋1:6改变位置的要求;偏位编号为(1)、

(4)、(5)、(8)的参照图一整改

2、两侧发生位移的一侧采用植筋的方法,(如图二);偏位编号

为(2)、(3)、(6)参照图二整改

3、对于墙柱钢筋一侧向内、一侧向外位移20mm以上采取剔槽

弯曲同植筋绑扎搭接的方法(如图三)编号为(7)号的偏位柱参照图三整改。

4、对于人防口部剪力墙一侧偏位的处理,偏位20mm以内的用

扳手、大锤将归整到位,保证剪力墙模板截面支撑,参照附图

(一)

偏位20mm以上的第一步先剔槽,第二步弯曲归位,第三部

绑扎加强筋。参照附图四处理

5、外墙转角柱保护层不足部分的处理,外墙迎水面基础上翻部分

保护层不足,因外部转角要土方回填,不影响外部感观,可以采用在基础外墙柱上翻部分混凝土加截面处理参照附图五处理。

6、对于两侧位移的钢筋一侧采取结构植筋的方法,钢筋规格同原钢

筋。

7、根据JGJ145《混凝土后锚固技术规程》,之规定植筋深度

h efmin/d,≥21d。

图一

图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