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热机》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热机》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热机》教案

14.1热机

【学习目标】

1.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了解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重点难点】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

学习内容一:热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7-P18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

1.人们发现内能可以做功,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2.燃料直接在发动机的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

3.内燃机分为汽油机与柴油机两大类。它们分别用汽油与柴油作为燃料。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演示P17图14.1-1,请学生观察后讨论如下问题:

1.点然酒精灯后,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听到“呯”的一声,看到塞子飞出去,瓶口附近出现“白雾”。

2.塞子为什么会飞出去?瓶口为什么会出现“白雾”?

答:酒精燃烧给试管中的水加热,试管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当管内的气压大到一定程度时,塞子在水蒸气压力的作用下就会飞出去。管内的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

3.从酒精灯点燃到塞子飞出去,能量是怎么转化与转移的?

答:酒精具有化学能,燃烧后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通过热传递的方式转移给水,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

4.在大屏幕上展示P18图14.1-2,这个内燃机与刚才的演示实验装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点?

活塞——塞子汽缸——试管

5.它们工作时能量转化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能量转化过程相同,都是燃料燃烧后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演示实验中,塞子不能塞得太紧,否则有可能引起试管爆裂。

2.内燃机与其它热机的能量转化方式一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不同点在于内燃机的燃料在汽缸内燃烧,所以称之为“内燃”。

【即时练习】

1.完成P21第1题。

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习内容二:汽油机、柴油机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18-P20文字内容与插图,二人为一组,相互描述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自学检测】

1.汽油机的结构:汽缸上部有进气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下部有活塞。

2.汽油在汽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活塞移动带动曲轴转动。

3.活塞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一个冲程。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辅导。

1.使用PPT动画展示汽油机工作过程,说说汽油机是怎样工作的,并将下面的空补充完整。

汽油机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A.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升高。

C.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点火,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

D.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汽缸。

2.讨论并完成“想想议议”

(1)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3)排气冲程排出废气。

3.阅读P19柴油机的相关内容,比较一下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并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4.阅读P20科学世界“现代汽车”,说说现代汽车与过去的汽车相比有哪些优点。

答:减少污染,降低消耗。

【展示交流】教师掌握情况。

【精讲点拨】

1.在四冲程汽油机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提供了动力,其他三个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手扶拖拉机在启动时,要用人力转动摇把,带动飞轮转动,完成吸气与压缩冲程、排气冲程,然后发动机才能开始正常工作。小汽车启动时,转动钥匙,电动机开始带动飞轮转动,完成吸气与压缩冲程、排气冲程。

2.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来回运动二次,曲轴旋转二周,对外做功一次。

【即时练习】

完成课本P21第2、3题。

【当堂练习】见训练案基础部分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