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学生留学之得失

浅析中国学生留学之得失
浅析中国学生留学之得失

浅析中国学生留学之得失

发表时间:2019-06-24T14:56:21.187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2期作者:夏齐璟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起留学热潮,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学习交流,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初高中生。很多家长在中学时期便将孩子送出国门,这个选择真的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吗?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初步分析了中国学生留学之得失。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起留学热潮,越来越多的学生前往西方国家学习交流,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初高中生。很多家长在中学时期便将孩子送出国门,这个选择真的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吗?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初步分析了中国学生留学之得失。

【关键词】学生;出国;留学;得失

改革之后,我国去国外留学的学生数量逐渐增加,其中排名前列的是美国、加拿大、英国等英语使用国家。留学生们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有困境有挑战,怎样应对取其精华,是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1.中国学生留学之得

在经济全球化与资源配置化的今天,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逐渐紧密。当前,出国留学符合教育国际化潮流趋势,许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到国外留学,使得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学习,享受先进教育,锻炼英语等各项外语,了解不同的文化。留学的优势浅谈有以下几点: 1.1教育体系先进、条件优越

相较中国,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教育开始早,体制发达且更为健全,硬件设施较为齐全,且环境也较为舒适。中国近现代教育起步晚,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然而人口基数决定了在校学生数量庞大,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数量依然远远超出了合理数量,教学资源难以分配到学生个体;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因此去海外留学也是经济上宽裕的家庭打破资源壁垒,寻求更高教学水平的选择,而优者追求更优。

1.2国外教育理念超前

在西方国家,教学方面的理念较为先进,学生较为注重个体能力的培养,其中学习能力与生活应变能力最为突出,加强了青少年全方位学习发展。中国的应试教育注重书本上的知识积累,促进能力发展的课程占比低。国外的大学教育有助于学生适应今后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各行业间的变化,通过西方教育的模式培养人才,同时也更加能适应今后的竞争环境。

1.3培养学生独立能力

出国留学锻炼人的社交性,抗压性,独立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该经历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

1.4丰富自己的内涵

让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能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有助于了解其余国家的文化传统与人文风情。这对于孩子来讲,能为今后自己在外就业与生活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2.中国学生留学之失

相对于以上的留学优势,也有很多挑战和逆境是留学生和整个家庭必须要准备和面对的。如果没有处理好部分问题,可能会对学生本人的未来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2.1无法适应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在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正逐渐进入自我熟悉的钟摆时段,此时期的孩子,就如同杂技场上的空中飞人,慢慢张开双臂,紧紧握住世界。在此段时期中,他们需来自社会平稳的文化环境,进而解决熟悉危机与独立自我意识。然而,让这一时期的孩子出国留学,会为学生带来环境方面的改变,根据此历史原因,使得各个国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不相同的道德准则与规范,基于以上社会环境和思想方面的差距,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排斥心理。中学生在心理发育时期,不存在过硬的心理素质、很强的自制能力,孩子处在其它国家,当受到不平等待遇后,非常容易发生心理方面的打击,出现自卑、自负等负面心理阴影,对青少年的成长不利。

2.2社会环境以及道德观念不同

不同国家聚集了不同的民族与文化,社会环境与道德观念差距使得学生面对非常多的诱惑。国内的教育风格强调效率和分数,学生在压力和管理下保持稳定的生活方式。而出国后一些学生自制能力匮乏,没有适当的指引容易在无人管束的状态下养成不良习惯。美国教育学家表示,将未成年子女送往国外留学,父母非常不容易尽到教育子女的职责。基于学校、家长、社会属于三位一体化的教育要素,父母教育这一环节缺乏,加大了孩子误入歧途的可能性[1]。

2.3出国留学费用高

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在平时生活中水平非常高,导致留学生在国外的开销远远高于国内。但是,处于中产阶级的家庭面对高昂的学费、生活费,仍旧愿意将孩子送到国外,这从某方面讲,是在冒险、做赌注。

2.4存在语言方面的障碍

一些外出留学的孩子,仍旧存在语言方面的阻碍。在国内可以应付平时交流,但是,到了国外缺乏学术交流能力,导致国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只能经过长时间的努力,逐渐进入正轨,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部分留学生有“躲避国内考试压力”的心理,才出国留学,但是,到国外后发现国外的期末考试比国内更为沉重,压力更大。此种负担造成青少年情绪发生了改变,开始厌倦学习,导致学业荒废,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

2.5国外大学讲究宽进严出

在外留学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国外上学非常容易进去,但是,当任意一门成绩不合格时,都会造成自己没办法顺利毕业。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外留学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具有一定的个人能力。但是,这对于成绩落后的留学生来讲,白白浪费了时间与金钱,同时还增加了自身的压力。

2.6情绪波动大问题

留学生身处在其余国外,情绪方面难免发生变动,在国外,学生杜绝不了思念自己的亲人以及家庭。部分留学生没有很好的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这同样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业。

加拿大留学生眼中的留学生活真实感受

加拿大留学生眼中的留学生活真实感受 据360教育集团介绍,来加拿大的这段时间,总感觉这边的时间走的比在中国“快”。特别是上学的时候。入学后最困扰我的就是英语和选课。我们今天就来谈谈留学在加拿大的真实感受吧!关于选课。难的不是在几十个科目中选自己喜欢的,而是选符合自己的将来的课。 为什么?在国内,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课表都是学校教务处定的,直到高中才有一个自己选择课程的机会,二选一,理科或文科。这突然而来的大选择让我有些不知所措,即使我有想过以后要干什么。而当我在自己思考要选什么课程时,不少刚认识的同学对着我问同一个问题:“你选什么?”我会反问:“你将来要学什么?”有些能说出他们目标,但是当中有的是以“我妈/爸想让我学……”开头,只有个别是以“我想……”开始说。甚至有的说“不知道”。所以,既然大家都是拿着家里的钱出来读书,花费着自己的时间,那么来之前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然等到选大学的时候,发现所选大学的专业要求的某一科目自己没有学习的话,你就要在高中花费多一年的。所有的国际学生入学前都会有两个考试——数学和英语。数学几乎可以不用担心,正如“传闻”所说,非常简单。英语分成两部分:口语和笔试。口语部分是让你和一个外国老师交谈,主要问你一些个人信息,兴趣爱好等。他会注意听你说话的时候的发音,语法和单复数的使用能力。 然后他按照你和他交谈的结果给你一份卷子,卷子分5个等级——A—E,A最简单,E最难。只要你笔试部分不要错的太离谱,你所拿到的卷子几乎就是你的ESL等级。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这是所以国际学生的必须学的一门科目,除非你曾经就读一所,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全日制学校,并提供证明。ESL必须逐级学习,从A一路学到E英语好的能从E开始,学完E才可以学高中的英语课。。学一级是半年,如果考不好从A开始,即使你在高三转过来的,也要再过两年半才能毕业。所以,来之前不要太过放松自己,时间是自己的。这只针对我在读的约克教育局。 关于住宿。大部分和我一起来的同学都是有亲戚在加拿大,然后住亲戚家,包括我也是这种情况。这样的好处是,有亲戚照看,家长们都比较放心,子女乱来也能了解到情况。毕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跟一对外国夫妇直接沟通。坏处是学习英语受阻。拿我自己来说,我的叔叔和婶婶年纪也快60了。子女基本都有家庭,已经搬出去住。他们夫妻俩在家中甚少说英语,我非常自然地用家乡话跟他们沟通。这对英语学习很不好,而且他们有些英文发音并不太正确。当然这只是我的情况。如果你的亲戚家中有在长大的同龄人,那情况会大大改善。对于想省钱的父母,我的建议是,先在寄宿家庭住一年以上,然后再转到亲戚家中。 关于交友。主动和英语能力比自己强或相近的同学交往,这不仅能让自己的英语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他们能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或者找有共同目标的同学,有共同的目标就会有共同的爱好,在学习上能互相帮助,而且有可能将会成为终生知己。多认识人,哪怕这个人行为不正,这样哪怕这些人坏,他们也不会主动找你麻烦,管好自己就好。学习工具从中国带齐。同样的一支笔,这边会比中国贵几倍。在这边买东西不要急,特别是电子用品,可以等节假日打折的时候买,便宜很多。当然衣服除外。虽然说加拿大治安好,但也不是零犯罪记录的绝对安全之地。在外依然要像在国内那样照看自己和自己的财务。有机会多和父母以及之前的好友联系,父母是时常挂念自己的,好友是一直都在的。和身边的人好好相处,哪怕这个人你很不喜欢。不喜欢的可以少接触,但不要挑起事端。这边的学校对于恐吓,辱骂,打架管的很严,一经发现直接开除。有坏话藏心里,祸从口出。学校允许恋爱,但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在加拿大过地很愉快、充实。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习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深刻,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反应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下面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就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多中国人喜欢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 1、电视、DVD等电器的遥控器,买来时都包装在塑料袋内,西方人使用时,会丢掉塑料袋,直接用,但大多中国人却依然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这样既可保护遥控器,也更卫生。 2、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赌场和彩票,但比起大多数西方人,中国人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fotolia) 3、在西方社会,洗碗机司空见惯,几乎家家必备,但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4、西方人喜欢在大餐厅的大餐桌上进餐。但对中国人来说,做好饭,直接在厨房的小餐桌上用餐,多方便。 5、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是喝热水长大的,即使出了国,也要喝热水和热茶,所以每家都有热水瓶。 6、果酱和咖啡吃完了,西方人直接丢掉瓶子,但中国人却变废为宝,把空的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着。 中国人用筷子打鸡蛋。(网络图片) 7、搅蛋器现在也很普及了,但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好用,打鸡蛋还是用筷子利索。 8、泡茶一定要用杯盖,所以中国人家里的茶杯大多有盖子。但对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买个磁的杯盖可不容易,不行的话,就求助国内的亲友了。

9、生孩子对中西家庭都是大事,但外国女人生孩子2、3天就出门。中国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10、西方人身上卡多现金少,数钱的机会不多,银行数钱,也是机器上阵,而中国人数钱,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银行出纳更是技高一筹。 11、西方人办事按照规章制度,不可违反。中国人办事则以人情为重,先找熟人,求人办事前往往还要送点小礼。 12、热情的中国人送客,会送出家门很远。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了。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fotolia)

美国留学的中国人生活体验分享

美国留学的中国人生活体验分享 1.这个社会唯一生存的途径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弱者永远是被用来淘汰的不是用来可怜的 2.不要为自己的任何失败找借口,任何事情失败的原因永远只有两个,A)你的自身有缺陷B)你不够努力 3.不要抱着“是我的注定跑不掉”的心态,从你来到美国那天开始,除了你口袋里面那点可怜的美刀,不去争所有的一切都不是你 的 4.要有梦想。如果你有的话一定要坚持,goforit.如果没有的话,也一定要有信仰。真正只信仰社会主义的人是可怕的,同样也很可 悲 5.不要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运气不好,或者学了不好的专业,聪明的人在你抱怨的时候已经学会习惯它并且takeadvantageofit. 6.要谦虚,把自己放得低往往可以得到的更多,借用俺爹说过的一句话:大海可以强大而可怕的原因,就是他可以把自己放得很低 7.上帝创造了人,但是未必每个人都会有超凡的天资。如果你知道自己资质平庸,那你应该知道,世界上有一种可以改变一切事情 的概念叫努力。不信的话去看看《ForestGump》这个我最喜欢的电影。 8.每时每刻都要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甚至下一步的下一步要做什么。要学会明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的人 往往在关键的时候知道如何选择。 9.Lifeislikeaboxofchocolate,youneverknowwhatyougonnaget.在美国的日子,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懂得了这句话。人生如戏,世 事若棋,这种生活总能让我活得乐在其中。

如何应对上课 美国老师常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发问、或发表个人意见。事实上,课堂上的参与往往是学期分数的一部分。教授认为课堂讨论 才能评估你所学的,看你是否有能力与教授和同学进行知性的对话。 西方教育的一部分强调的是教导学生独立思考及各种自我表达的方式。很多事实资讯在书中就找得到,因此老师着重的是如何帮助 学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来诠释课程内容。一如希腊哲人苏格拉底, 美国的老师(及同学)会不断发问逼你陈述你的看法,与别人公开分享。 基于这些差异,中国学生初到美国上课会有很大的冲击,看到美国学生不停地发问或回答,甚至要向教授挑战的意味,会感到很不 自在,认为这些学生怎么如此自大和不敬,学生应该绝对遵从教授 的权威才是。再者,我的英文这么差,为何要我当众出丑呢? 提醒:如何应付这些问题?如果你英文沟通能力及使用英文的信 心不够,最好先上ESL选修课。很多人会认为上英文课会妨碍阻挠 本科系的修课。其实ESL课反而有助本科系课程的理解、口头表达 及研究技巧。但光上英文课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将英文用于现实生活,不断使用,最好不要与自己国家的学生或朋友泡在一起,免得 英文荒废不用。 如何交流 要想真正获得留学美国的特别经验,最好与美国人及其他国家的学生交友。参加学校俱乐部、运动组织、学生会等都可促进社交生活。在当地社会方面,你可加入一些服务组织及义工组织、接待家 庭等。虽然有学业压力,但参与课外活动益处多多,也是解除压力 的方式。 不管是否选修英文课或正规课,生活上或课业上有问题时,还是可以找到帮助。美国教授一般都通解人情,愿意通过个人办公室辅 导帮助你。他们也愿意提供改进学习习惯的建议,建议你如何取得 其他方面的资讯。你也可向国际学生顾问,校园家教中心或类似组 织求救,但都必须主动积极联系。

【留学回来好找工作吗】海归回国后的失落:不是国外太好!而是国内生存太难!

[留学回来好找工作吗]海归回国后的失落:不是国外太好!而是国内生存太难! 国内常常有种论调,觉得移民的人是汉奸是叛国?然而,他们却不知道移民的背后不是国外太好,而是国内的生存太过艰辛!这一点对于海归而言,往往是感触最深的!一旦你适应了国外的生活和工作,回到国内通常就感到茫然和痛苦。 以下是一位海归的切身感受分享—— 关于工作 首先讲讲我们的背景,我跟老公同龄,属于80后,没有孩子。都是phd毕业。目前在国内一线城市。 我的专业是IT行业,是属于热门专业,所以我毕业后在国外工作了2年,由于老公回国,我就跟回来了。刚好因为公司在中国大规模扩张,建立研发中心,于是我就要求回国,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顺利的就回了中国,当然职位也是不变。虽然当时有很多外派机会,但是我这个才工作两年的小虾米是不可能争取到这样的待遇的。

我本来心里期待是工资不变回中国,但是后来中国的hr把我打击的稀里哗啦的。最后以年薪被砍30%收场。我当时心里想着也就算了,至少能回来跟老公团聚,就算损失点也就拉到了。但是我新的老板却认为我这样的工资还是高的,因为他还在国内招了别的人,当然相对国内的工资,我还算不错的待遇。于是我的噩梦就来了,从此hr开始隔三差五的来打听点我的消息,同时老板也对我很苛刻,远不如我原来的老板nice。在国内hr是有很大权力的,她有权决定你的工资,以及你涨工资的幅度,当然还有给你穿小鞋的资格。还有一点国内的hr很喜欢跟你炫耀她的权力,让你跟吃了苍蝇一样恶心。但是,但是!她们会对外派来的外国人跟哈巴狗一样。

这个就是中国人赤裸裸的崇洋媚外,按理来说我这样的背景回了中国还是很有机会升迁的,但是遇到了hr的羡慕嫉妒恨,还有老板的排挤,我现在是干的越好,糟到的白眼越多。让我原来对公司的好印象变的荡然无存。当然升迁也就没戏,要么就跳槽。所以我的教训就是:如果要海归,就一定要有个管理层的职位,一定不能像我这样随便就归了。这样别人不但不重视你,反而会欺负你,歧视你。谁让你是海归的。大家也许会问,你为什么会受欺负,我觉得是因为我们在国外呆了很多年了,习惯了对人Nice。根本就不会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别人就觉得你是傻子。如果要在国内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自己。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感慨:在美国读研压力很大

一个中国留学生的感慨:在美国读研压力很大“这篇文章是一个去美国读研究生院的学生写的,用非常具体的亲身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就是:美国的学习一点也不轻松,美国学生很勤奋,在美读研学生压力巨大。这与人们的普遍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去美国读研究生院之前,我想大部分国人和我一样认为,美国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观念都以人为本什么的。感觉美国的教育都是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一点也不痛苦,学生有很多课外业余爱好。总之一句话,他们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 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等等。到这里学了以后,发现以前感觉的完全是扯淡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还应试,美国的学生平均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学生不能比的。 1.先谈谈做作业这件事 在我的观念里,到大学,作业是可做可不做的,严格说是不会的可以不做的,老师不收,大家在家只要努力做了,做不出来没关系,第二天老师会在课上讲。所以作业都是良心活,好学生都自觉完成了,实在不会的就放着。我开始还是拿这个观念去对待美国老师的作业。当时看完书已经晚上10点多了,第二天要上这门课,我本来认为估计老师上课对对答案,有问题问问就可以,估计没做完也没事。不过我还是凭着国内学习养成的老师给的良心

活必做的习惯,坚持把题做完了。当时写到了半夜2点半多,其中好几次想放弃睡觉算了,不过最后还是写完了。我当时还说第一周就写到半夜两点半,当时觉得以后不会这样,这是我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罢了。结果没想到,第二天上课,老师就真都把作业收了,亏了我把卷子都写完了,否则就傻眼了。当时老师说收的时候,我心想还真收啊?后来逐渐才明白原来美国作业是计成绩的,每次作业都会给你按照对错打分,记出成绩,最后和所有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一起算最后的总成绩。而且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题你要是不会做,你不写,或者写错了,你就不得分,最后就会影响你的总成绩。在中国是,平时允许你犯错,允许你不会,你不会可以空着,听老师讲,最后考试时会做就可以。因为从高中以后学得就比较难了,作业有不会做的很正常,老师是允许的。 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了,老师每周都会给你留一大堆作业,你在下周上课前要交上来,如果有不会的,你要在交作业前自己去问老师,老师不会在课上给你讲的。如果到交作业时还没有问老师,因为不会不做或者做错了,那么你就要承担这个责任,老师不会因为你实在不会就手下留情的,你的作业就会被扣分。每次作业老师都会记录的,最后会一起给你算总成绩的。这样每周的作业都相当于一次考试,因为得的分数直接影响你最后的总成绩。 我这学期选了3门课,分别是经济数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最痛苦的是第一次计量经济学作业。计量经济学是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礼节:面子、关系与客气

Chinese courtesies have always been formal to follow strict rules, although sometimes Chinese people seem to be impolite according to Western norms in public places. To well understand Chinese, some concep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尽管在西式标准的公共场合下,中国人有时似乎显得不够礼貌。但中国式的礼貌,却有它自己的严格规则。要更好的了解中国,下面的这些概念你就不该忽视: Mianzi (Face) 面子 The idea of shame, usually expressed as "face" could be loosely defined as the "status" or "self-respect" in Chinese and by no means alien to foreigners. It is the worst thing for a Chinese to lose face. Never insult, embarrass, shame, yell at or otherwise demean a person. Since all these actions would risk putting a Chinese in a situation that he might lose face. Neither try to prove someone wrong nor shout at him in public. In order to get a successful effect without letting a Chinese lose face, any criticism should be delivered privately, discreetly and tactfully, or else, just opposite to what you wish. 羞耻这个概念,通常被表达为“面子”。在中文中大致的含义是“地位”或者“自尊”,这和外国人的观念并不相同。在中国,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失了面子。所以,千万不要对一个人进行侮辱、羞辱或者对其大吼,让其尴尬等。因为这样会让一个中国人感觉到失了面子。千万不要证明某人错了,或者在公共场合对其吼叫。为了能有效的传达意见而不让中国人丢了面子,任何的批评都应该私下传递,而且方式要巧妙而谨慎。否则,你将事与愿违。 Guanxi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关系 Throughout much of Chinese history, the fundamental glue that has held society together is the concept of guanxi,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hinese to have good relationships. They often regard good social relations as a symbol of personal ability and influence. Someone who has no connections would be despised and is only half-Chinese.

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六个问题

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六个问题 近年来,中国学生赴海外留学人数持续增长,留学主体低龄化。这一趋势衍生而来的问题是海外安全事故频发,而海外留学面临的语言、文化环境乃至生活习惯的重大改变甚至是冲突,也使得留学生面临的挑战日渐增多,遇到问题急需通过有效途径进行求助。 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留学产业服务重心仍然在“把学生送出去”,留学服务止于国门,少有机构关注留学生“出去后”的痛点。在外留学的学生如何在遇到困难时寻找帮助,成了国内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 中国留学生在美“六大问题”: 资深中美教育专家,美国HWY教育集团运营总监,吴薇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布什政府学院,后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取得教育管理博士学位。身为一个留美学生的过来人,吴薇博士从事中美教育文化交流与留学生服务许多年,对在美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遇到的问题有着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针对本期主题,她对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遇到的最大的六个问题进行了以下分析和解读,这也是她博士论文研究的主题和成果。 问题一:语言障碍

对于母语不是英文的中国留学生来讲,语言是其留学途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最大的压力来源。当英语突然成为每天日常打交道的唯一语言,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讲,英语词汇量不够,发音有口音,听力反应速度较慢,对不同国家口音的英语识别度不够等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尤其是在重视培养演讲能力的美国校园,最令留学生们发怵的莫过于各种课堂公开演讲,可以说语言至少在留学生来到美国的初期都是需要花大量精力去攻克的难题。 问题二:文化差异 美国的社会制度与公共环境与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许多留学生来到号称世界第一发达国家的美国后,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在的城市几乎就是广袤的大农村,和车水马龙、高楼大厦林立的中国城市截然不同。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冲突更是数不胜数,许多留学生发现:即使听懂了聊天中的每个词,也经常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完全无法理解美国人的笑点。文化冲突是极其常见的一个问题,如与美国人相处沟通的差异,对不同社会制度的观点冲突,以及东西方人文化价值观的差异等。再比如美国大学的社团文化,派对文化,美国年轻人对于恋爱观,性的看法观点等,这些都和传统中国观念不同。故而,是坚守自己固有的价值观,还是努力融入美国的文化,都会激起留学生进行一番思想斗争。 问题三:生活技能问题 中国留学生在国内时,往往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技能通常都被父母承包了,而来到美国留学后,将会一下子面临独立生活的挑战:学做菜,洗衣服,做家务,学开车,租房签合同,银行开户等等。很多留学生表示,刚来到美国时不会用学生公寓中的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而对于在美国最常见的代步工具的汽车,留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就更多了,学车买车,考驾照,车被撞了怎么办?来美国留学不仅只有课堂学习,也是对日常生活技能和应变能力的全方位考验。

【留学生回国就业】如何跨入投行之门,中国留学生求职想进投行也没那么难

【留学生回国就业】如何跨入投行之门,中国留学生求职想 进投行也没那么难 现在发现,越来越多中国学生在发“投行梦”,而这种“投行梦”在金融和金融工程项目组是经常感受到的。进入顶尖名商学院好比进入世界知名投行的预科班了,当然,这些只是“预科”,要真正跨入好像美林,JP Morgan,Goldman Sachs这样的世界知名机构,我相信他们还有一段很艰苦的路要走。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梦中醒来,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开路,特此以个人见解写一点心得。 我们之所以说是“投行梦”是因为很多学生只看到好的一面(高收入),而没看到不好的一面(竞争激烈,淘汰率高,风险高)。有些学生觉得“我妈是银行老总,我知道在银行工作不是你们介绍那么恐怖的”。更有些学生告诉我们:“我听说,谁谁谁,英国LSE毕业回来,就被香港美林聘了,还有谁谁谁,在港大毕业也被凭了,有又听说……” 我们一向建议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要有很强的逻辑判断能力;因为在中国,个人信用系统不健全,说话基本上是不用负责任的。而最实际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动脑去研究真相。 实际上,“投行”(Investment Bank)与我们常见的“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s)有本质的区别。商业银行小至我国的地方信用合作社,大致好像HSBC 或者近期跟我们合作搞活动的渣打银行,都是主要从事一种业务-“接受存款,放出贷款,然后攒取利息差额”。虽然,现在有些大型的商业银行,尤其在国外,都有一个子部门是主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但从本质上说,商业银行还是要靠接受存款来得到投资资本(放债)。商业银行一般是受中央银行(Central Bank)监管的?在中国有中国人民银行,在世界,有世界银行管。而另一方面,投行是不会接受零售存款的(detail saving),或者他们接受“存款”的方式,是卖出股权或者债券(就好像其他企业一样);而他们赚钱的途径比商业银行更加灵活。他们不但可以放债(实际是投资债券市场),甚至可以做市(Market Maker市场做庄,从中取利),更可以做中间代理人帮助公司集资(或者充当顾问),更有一些投行甚至从事风险投资业务。现在先进的投行更向高科技,高难度产品发展。例如,structure product(中文的名字笔者不知道)是利用衍生物结构产品,设计出来提供给某些企业或者投机者的产品,这些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转嫁投资风险,避税,哄抬市场价格,满足金融管理机构的规定(如IPO“挂绿”),甚至还可以变相实现“内幕交易”。所以,structure products 关部门在各大投行现在都成为要害部分。

海外留学生的心得与体会.doc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word可我 海外留学生的心得与体会 是人生中很宝贵的经历,它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除了可以给我们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机会,体验国外丰富的文化和风俗,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留学心得与体会,欢迎阅读。 一直以为大学期间出国学习于我而言是不可能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它的大门只为那些精英人才打开,但是我在连续参加了“海(外留学经验交流会”讲座后发现我是错误的,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出国,只要我们有目标,善于把握机会。以前也听老师说过关于四川大学与国外一些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的项目,有出国打算的同学应该关注一下,但是由于对自己没信心,觉得出国对于自己很渺茫,所以也就没有特意关心。但是通过这几天对留学的了解,我发现自己曾经错过了很好的机会。 我现在知道学校项目留学是指在读学校与国外学校之间建立的联合培养项目,学生通过选拔可以参与其中并获得到国外学校留学的机会。目前四川大学已与美、英、德、法、日、加、韩、港、台等百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并与其中的六十多所大学开展了本科生交流项目。交流形式涵盖了交换学习、暑期短期科研训练、夏令营、攻读学位、学科竞赛、访问考察、文化交流等。每场讲座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有经验的同学跟我们分享他们在国外学习生活所学到的点点滴滴,听着他们娓娓道来,真的和羡慕他们能有那么好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从学习上来讲,可以掌握一门外语,而且还可以学习了解到国外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 从就业讲,取得国外的文凭后可以选择留在外面生活和工作,也可以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些国外工作实践的经验再回国也可以,再就是直接回国找份专业对口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了。而且我们中国的学生大部分的独立生活能力都不如国外的学生,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自己,开拓视野,增加视野。 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很有利的。而且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理财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国家来说,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管理手段,将来回国之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可以不断缩小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都不尽相同。与此相类,各地人的性格、气质等也有一定差异。于是一些人喜欢研究各地人的特点,发表了不少“高论”。尤其对“广东人”和“广州人”的特点,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说法。但由于论者本身的局限(如地域、识见等),有些观点未免存在偏见甚至误导。相比较而言,一些外国人的评价倒更值得重视。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几位外国人对广州人的评价吧——— 1894年,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揣着向母亲借来的40英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只身从中国上海溯江而上,穿越中国西南至缅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旅行。他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写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中,翌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写到这年5月3日,他离开云南大理,沿着一条江前行,傍晚在一个“迷人的小村庄合江堡”的客栈投宿。在这里,他碰上一些“从西藏集市返乡的广州人”,便把自己对广州人的了解写了下来: 广州人,从广义来说,中国人指的是广东省人,他们像苏格兰人一样富有创业精神,能迅速适应环境,忍耐性强,节俭,能赚钱,在中国最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靠双脚长途跋涉至很远的地方。中国人认为他们最机智……他们的穿着打扮,大大的油纸遮阳伞,以及把货物高高挑在竿子上的习惯,使他们在各地都很显眼。他们总是穿整洁的深蓝色衣服,头剃得干净,脚蹬矮帮鞋,小腿裹着整齐的绑腿。他们风尘仆仆,自视比那些与他

们交易的、不外出做生意的蛮子要高明。他们对我总是既有礼貌又友善,把我看作与他们一样的背井离乡之人。 莫理循所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而对当今的广州人,有一位叫史密斯的美国人,也作过精要的评价。史密斯1990年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香港都长期居住过,是个“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频繁往来于这5个城市,对这些城市有较深的了解。他心目中广州人是这样的: 这里的市民与上海的市民一样,堪称中国小市民中的代表。但与上海人的极度虚荣和好吹牛相反,广州人虽也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但他们敢于承认,非常低调。而与北京人相反的是,他们重视物质生活(尤其舍得吃)、轻视精神生活(如果旅游不算精神生活)。由于广州人比上海人勤劳和头脑灵活,加上财富积累时间较长,所以生活要比上海人好得多,也比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的城市居民生活好得多。 还有一位长期在广州居住的菲律宾驻穗总领事馆的总领事,他对广州人的看法是: 广州人总是精力充沛、灵活和欢迎变化。他们有很多困难和忧虑,但是更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以上三人虽所处时代不同,来自的国家不同,也无任何关系,但他们对广州人的看法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聪明,务实,勤劳,刻苦,富有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这些,应该不是虚与委蛇的夸大之词吧。 诚然,社会和人生都是复杂的,要准确地给某个地方人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关键是在评价时不带个人成见,不以个人好恶恩怨说事。否则,就会像有些评价那样,说好就“一朵花”,说坏就“豆腐渣”;不但有失公道,而且很难服人。这些外国人对广州人的某些缺点尚未提及,但他们的评价不带个人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恩怨,比较公允正确。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的广州文化频道

想去美国留学的看看

想去美国留学的看看-----超详细~~~ 【转载】 选校因素——选校总论 选择学校可以说是申请出国留学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是否走对这第一步直接关系到整个申请过程是否顺利,选择学校的失误可能会使有着很强的资历的人申请几年仍旧滞留国内,相反条件并不优越的人却所向披靡。 选校最简洁的方法是用排名表。一份专业排名和一份综合排名是必不可少的。肯定有人会说排名不是绝对的,还有很多多其他要考虑的方面。但是由于中国学生了解美国学校不多,从排名入手绝对是一条捷径。 说到专业排名和综合排名的重要性,见仁见智,各人的看法不同是很正常的,但是基本上应该是二者并重,许多人更看重综合排名。除了排名以外,大学的成立年份、教师与学生人数、图书馆藏量、大学出版物及其杰出课程也很能说明问题。此外,还须了解学校的入学要求、录取标准、竞争情况及申请的截止日期等,客观地估计自己是否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及条件,有无较强的竞争能力。根据个人情况,有时地理条件、消费高低也是要考虑的因素。许多大学还对外国学生入学有具体的要求,例如,美国许多大学都要求申请者交纳一笔申请费,少数宗教学校禁止学生吸烟、喝酒等。所以,一定要考虑周全再着手联系学校。 一、选择学校的途径 在北京的下列单位存有美国院校向这些单位长期寄送的“学校介绍”:国家教委外事局、北京图书馆、北京美国大使馆文化处(京广大厦28层)。主要参考书目有: 《美国大学与学院》、《学院选择指南》、《美国学院手册》、《美国大学费用手册》、《学院蓝皮书:助学金、奖学金、奖学金年鉴》、《研究生课程名录》、《资料索引》、《美国大学世界指南》、《美国大专院校教员名录》、《Petersons研究生课程年鉴指南》、《留学美国指南》、《美国院校比较指南》、《哈卜85年高等教育名录》、《美国研究生院指南》、《愿意赴美进行学习和研究的中国学者和中国学生可申请的助学金》、《世界大学年鉴》、《美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指南》、《美国研究生医学教育年鉴》。 二、选择学校应考虑的因素 1.首先要正确估计自己的专业背景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 2.了解所选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及专业设置情况是否与自己所学专业和所从事的研究相近,从而避免因专业不对口带来的诸多麻烦。 3.了解学校的入学要求、录取标准、竞争情况及申请的截止日期等,客观地估计自己是否符合该校的录取标准及条件,有无较强的竞争力等。美国的许多大学对外国学生入学都有具体的要求,要注意各校的不同要求。例如有些学校要求专项GRE成绩,如果您未考专项,申请时会处于劣势。 4.了解学校的各种费用及经济资助情况,即您的经济情况是否能够支付您在该校的学习、生活费用。同时,还要注意申请经济资助的条件和要求,以衡量自己的实力。如果没有全奖,对许多中国学生而言,录取也是没有意义的。 5.还要注意学校所在地的气候、风俗习惯等自己能否适应。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

海外留学生的心得与体会

海外留学生的心得与体会 导读:本文海外留学生的心得与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出国留学是人生中很宝贵的经历,它对于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出国留学除了可以给我们学习到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机会,体验国外丰富的文化和风俗,还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下面与大家一起分享留学心得与体会,欢迎阅读。 一直以为大学期间出国学习于我而言是不可能的,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它的大门只为那些精英人才打开,但是我在连续参加了“海(外留学经验交流会”讲座后发现我是错误的,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出国,只要我们有目标,善于把握机会。以前也听老师说过关于四川大学与国外一些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的项目,有出国打算的同学应该关注一下,但是由于对自己没信心,觉得出国对于自己很渺茫,所以也就没有特意关心。但是通过这几天对留学的了解,我发现自己曾经错过了很好的机会。 我现在知道学校项目留学是指在读学校与国外学校之间建立的联合培养项目,学生通过选拔可以参与其中并获得到国外学校留学的机会。目前四川大学已与美、英、德、法、日、加、韩、港、台等百余所国(境)外知名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的协议,并与其中的六十多所大学开展了本科生交流项目。交流形式涵盖了交换学习、暑期短期科研训练、夏令营、攻读学位、学科竞赛、访问考察、文化交流等。

每场讲座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有经验的同学跟我们分享他们在国外学习生活所学到的点点滴滴,听着他们娓娓道来,真的和羡慕他们能有那么好的机会。出国留学对于我们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从学习上来讲,可以掌握一门外语,而且还可以学习了解到国外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 从就业讲,取得国外的文凭后可以选择留在外面生活和工作,也可以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些国外工作实践的经验再回国也可以,再就是直接回国找份专业对口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了。而且我们中国的学生大部分的独立生活能力都不如国外的学生,出国留学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很好地锻炼我们自己,开拓视野,增加视野。 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是很有利的。而且在独立生活的过程中可以不断锻炼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理财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国家来说,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正在高速发展,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出国留学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管理手段,将来回国之后可以大大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通过不断学习可以不断缩小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