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通信开题报告

可见光通信开题报告
可见光通信开题报告

XXXX 大学

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S1XXXXXX

姓名XXXX

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电XXX术

研究方向电XXXXX

单位光XXXXX

导师姓名XXXX

填表日期2015 年2 月

2. 开题报告会必须在教学部或二级学院范围内公开举行,并应对其内容进行认真审查,若开题报告组对研究生的选题有不同看法,请详细写在“开题报告组意见”里,对是否重新选题提出明确意见。如开题报告未获通过,可于三个月之内再做一次

3.开题报告完成后,请于第四学期末将此表送交研究生培养科留存,作为论文答辩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另备复印件两份,分别由二级学院和研究生保存。

电动汽车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一、综述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15年9月,关于充电桩的好消息频频传出,如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国家标准修订稿通过审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北京通信展举行期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称:国家准备将充电桩普及的任务交由铁塔公司负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石油的消耗也日益增加,作为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且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所以利用电能替代石油,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放,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截至2015年一月,从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杭州已经建成了70座充换电站、620个充电桩,其中杭州主城区投入运营的充换电站有27个。在杭州市区里,一辆新能源车要找到最近的充电站,只要开4.5公里。 国内外电动汽车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如下:经过2012和2013年的缓慢起步,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爆发,全年销售已超过30万辆大关,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突飞猛进,比亚迪从2013年的第40名跃升至第七位,康迪电动车也挤进第十名。在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量达到40万辆左右。 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电网原有装机和线路容量是否能应对新增充电负荷需求,即在不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原有电网利用率,增加容纳能力,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充电负荷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在分析充电负荷特性基础上,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各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将对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我国电动汽车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但研究发展快。各汽车生产商进入研发电动汽车的行列,已经在促进电动汽车各方面技术发展方面取得有益的成见。由于配套设施等主要原因,家用电动汽车并没有广泛的推广开来,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对电动公交车和工程车辆进行充电。同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和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研究仍然非常缺乏。电动汽车规模预测,用户充电行为的随机性,以及接入电网造成的影响和相应充电控制策略都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和系统,以及对此的全面研究。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主要包括电网负荷特性影响、谐波影响、电压电流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开题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开题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名称 (□国赛;□省赛;□科研立项) 学生姓名:XXXX X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李万臣 所属专业:通信工程 2013 年7 月15 日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设计 一、背景介绍 80年代以来,美、日等国的数字语音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入了应用阶段,相继研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语音芯片已经供应市场,并不断推出新的品种。数字语音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首先是数字通信系统,当通过数字语音系统传送语音信号时,语音数字化技术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发送端实际上即为语音编码,接收端为语音合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公交车报站器,采访笔,MP3播放器,手机等,使得产品的功能强大,淘汰了磁带录音的传统方式,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近年来单片式语音集成电路发展迅速,ISD公司已经推出语音容量为6秒至16分钟的芯片,预计未来两年将推出单片32-64分钟的芯片。这样,大多数的语音电路设计都能很方便地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控制也可通过单片机或微电脑的软件配合来完成。目前,十几分钟到几个小时的数码语音电路设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沙盘模型的自动语音讲解、广告播放、列车指挥黑匣子、119电话录音系统、会议录音系统等。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录音技术也进入了数字化阶段。目前数字录音系统应用已非常广泛,如电力、铁路、石油等行业的指挥调度,机场、港口、公安、军事等要害部门的录音和监听,金融行业授权指令的实时录音,无线寻呼台、电信局、服务行业的服务等。 二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其示意图如下: 图1 数字化语音存储与回放系统的组成框图 三、要求 1.基本要求 (1)放大器1的增益为46dB,放大器2的增益为40dB,增益均可调; (2)带通滤波器:通带为300Hz~3.4kHz ; (3)ADC:采样频率f s=8kHz,字长=8位; (4)语音存储时间≥10秒; (5)DAC:变换频率f c=8kHz,字长=8位; (6)回放语音质量良好。 2.发挥部分 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前提下: (1)减少系统噪声电平,增加自动音量控制功能; (2)语音存储时间增加至20秒以上;

通信类开题报告范文.doc

通信类开题报告范文 通信类开题报告范文篇1: 一、毕业设计的内容和意义: 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代通信领域内的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技术。目前全球已具有相当规模的移动通信标准有GSM、CDMA和TDMA三大分支,每个分支都在抢占市场。全球无线技术各自为营,各厂商都在不断推出新技术,以迅速抢占行业标准的主导地位。尽管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比现有无线技术更强大,但也将面积竞争和标准不兼容等问题。人们开始呼吁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以期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来解决兼容问题。国际电信联盟(ITU)目前已经开始研究制订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并已达成共识:把移动通信系统同其他系统(例如无限局域网,W-LAN,等)结合起来,产生4G技术,2010年之前使数据传输数率达到100Mbps,以提供更有效的多种业务。目前相互兼容移动通信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4G)已在业界萌动。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说3G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话,那么4G通信会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这种新网络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确保了成本投资的大大减少,未来的4G通信费用也要比2010年通信费用低。4G必然会取代3G,成为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技术,4G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移动通信事业前景。 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对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移动通信的终极目标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是移动通信发展史。本章主要介绍了移动通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史,和每个阶段的技术要求和特点。 第三章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及特点,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系统;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所用的关键技术。 第四章第四代移动通信国内外发展态势。本章主要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目前国内外的发展态势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思考和展望。本章主要介绍对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思考,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第六章对本文主要的贡献和研究工作进行总结。 二、文献综述: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逐步商业化之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相信不久的将来4G将将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会使我们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论文是在经过多次查询和搜索,找到许多关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文献和参考资料的情况下,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概括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相关知识。 论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以及每个阶段的优缺点。主要详细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网络结构和系统。 技术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着重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不仅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软件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与多处天线(MIMO)技术,智能天线可以提高信噪比,提升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系统整体造价;IPv6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开篇报告涉及研究对象的文字解释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风格。这种类型的出现需要有计划地加强现代科学研究活动和科学研究课题的计划管理。以下是编写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放报告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主题的来源 本课题来自实验室的建设,研究对象是信号调制和解调的matlab 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 我选择《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作为毕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沟通原则和相关知识,学会运用可学习的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设计过程。内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深入了解信号调制和解调的原理及其实现;为即将到来的社会参与奠定坚实的基础;掌握收集数据,摘要数据和综合数据的能力等等。 2.2,意思

从事电子通信行业并不熟练使用MATLAB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将难以工作和学习;在数学,电子,金融和其他行业,使用MATLAB和其他计算机软件很久以前就设计和模拟产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软件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通信,电子和其他行业设计人员的设计质量和效率。众所周知,在实际过程中,信号传输必须经过调制和解调。由于消息发送的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具有较低频谱的频谱分量,因此这种信号不适合在许多信道中传输。因此,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调制过程,而接收端需要解调过程。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研究现状 MATLAB是MATHWORKS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通过MATLAB及相关工具箱,工程师,研究人员,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相应的科学计算工作。 MATLAB本身包含600多个用于数学计算,统计和工程的函数,因此您无需进行额外的开发即可快速完成科学计算任务。业界领先的工具箱算法极大地拓展了MATLAB的应用领域,因此MATLAB自推出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信号处理工具箱就是其中之一。在信号处理工具箱中,MATLAB提供滤波器分析。滤波器实现的功能命令,FIR滤波器实现,IIR数字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阶数估计等。 3.2,发展趋势

毕业设计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

电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 学生姓名张吉俊班级电气11级4班学号11230429 题目类型科学研究指导教师张晓英系主任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技术背景和设计依据: 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d Generation)指的是直接接入配电网或用户侧的发电系统,功率等级一般在几十KW到几十MW之间,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根据使用的技术进行分类,DG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天然气为常用燃料的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微燃机等为基本核心的发电系统;(2)燃料电池发电系统;(3)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系统;(4)风力发电系统;(5)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后,必然会改变电网的潮流分布,从而对节点电压,网络损耗产生重大的影响,其电压、潮流分布不仅取决于负荷,而且取决于分布式发电,而潮流计算是对其影响进行量化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原始资料 图1 20节点配电网络图 沿馈线将每一集中负荷视为一个节点并加以编号,从地区性变电站母线开始依次编为1,2,…,N(N=20),每一段线路的阻抗、各节点负荷大小如表1所示,配电网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电压取为1.02,基准值为10KV,功率基准值为100MV A。 节点电阻电抗有功无功 1 0.000 2 0.0005 0.0497 0.0261 2 0.0082 0.0246 0.0034 0.0065 3 0.0006 0.0017 0.0487 0.0002 4 0.0009 0.0027 0.0461 0.0163 5 0.0070 0.0209 0.0479 0.0180 6 0.0015 0.0044 0.0282 0.0497 7 0.0006 0.0017 0.0475 0.0217 8 0.0072 0.0219 0.0159 0.0217 9 0.0072 0.0217 0.0133 0.0468

移动通信专业开题报告

移动通信专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下面是移动通信专业开题报告,请参考! 一、前言 移动通信已成为当代通信领域内的发展潜力最大、市场前景最广的热点技术。目前全球已具有相当规模的移动通信标准有GSM、CDMA 和TDMA三大分支,每个分支都在抢占市场。全球无线技术各自为营,各厂商都在不断推出新技术,以迅速抢占行业标准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开始呼吁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以期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的制定来解决兼容问题。 二、设计背景和意义: 目前相互兼容移动通信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4G)已在业界实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4G通信技术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通话质量及数据通信速度。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确保了成本投资的大大减少,未来的4G通信费用也要比20XX年通信费用低。4G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移动通信事业前景。 三、文献综述: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逐步商业化之际,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已成 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相信4G将将成为移动通信的主流,会使我们未 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论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概念,和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以及 每个阶段的优缺点。主要详细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产生背景、概念、特点、网络结构和系统。 四、研究框架 本文通过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OFDM)技术的深度剖析来 论述4G的优点,技术特点及前景。 五、主要内容: 技术决定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着重介绍了第四代移动通信 的关键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不仅减少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软件无线电技术;智能天线与多处天线(MIMO)技术,智能天线可以提高信噪比,提升系统通信质量,缓解无线通信日益发展与频谱资源不足的矛盾,降低系统整体造价;IPv6技术等。 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采用以上关键技术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了总结,并且对第四代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做出了展望。4G技术除OFDM和智能天线等核心技术之外还包含一些相关技术。从4G的核心技术OFDM来看,其面临很好的机

通信实验开题报告

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 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 08022106 张晓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数字信号传输的调制方式 2.熟悉Systemview仿真软件的使用 3.掌握调制的解调方式 4. 掌握数字信号载波传输系统的原理,进而设计出系统 5. 熟悉现代数字调制技术中的正交调制技术(QAM)与最小幅移键控调制(MSK),并通过在system view平台上实现其仿真从而掌握其工作原理。 二、实验概述: 1.system view简介 Systemview动态系统仿真软件是为方便大家轻松的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以实现设计和仿真工作。它特别适合于无线电话(GSM,CDMA,FDMA,TDMA)和无绳电话,寻呼,机和调制解调器与 c,4x c等)DSP结构,进行各种时域和频域分析卫星通信(GPS,DBS,LEOS)设计。能够仿真(3x 和谱分析。对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和运放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它有大量可选择的库允许你可以有选择的增加通讯,逻辑,DSP和RF/模拟功能。它可以使用熟悉的windows约定和工具与图符一起快速方便地分析复杂的动态系统。 2.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通信的最终目的是远距离传递信息。虽然基带数字信号可以在传输距离不远的情况下直接传送,但如果要远距离传输时,特别是在无线或光纤信道上传输时,则必须经过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为了使数字信号在有限带宽的高频信道中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如同传输模拟信号时一样,传输数字信号时也有三种基本的调制方式:幅度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它们分别对应于用载波C正弦波) 的幅度、频率和相位来传递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看成是模拟线性调制和角度调制的特殊情况。 理论上数字调制与模拟调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属正弦波调制。但是,数字调制是调制信号为数字型的正弦波调制,而模拟调制则是调制信号为连续型的正弦波调制,因而,数字调制具有由数字信号带来的一些特点。本实验将在模拟调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数字调制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除把数字的调制信号当作模拟信号的特例而直接采用模拟调制方式产生数字调制信号外,可以采用键控载波的方法。第二,对于数字调制信号的解调,为提高系统的抗噪声性能,通常采用与模拟调制系统中不同的解调方式。这第二方面将是本实验讨论的重点。同时,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SystemView 提供的仿真环境将这些特点一一研究,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制和解调。 3.现代数字调制技术

通信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3G移动网络技术比较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 其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数据业务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 对以上三大3G标准进行分析比较 将有利于我国对3G通信技术的优化选择 将更利于3G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更好、更快地发展 更好地为广大移动通信用户服务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目前3G规范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所制定的IMT-2000规范的最终发展结果 后因各个地区的地域、政治背景及经济水平不同 故产生了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标准 本文首先将对3G通信的发展给以简单介绍 然后通过主流3G标准的概括、分析、比较 找到各自的技术优势及发展前景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通过已学知识和文献查找 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对几种典型的3G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分析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1] 邓永红.3G技术综述[J]. 湖南邵阳电视台.《中国学术期刊》2004年第19期. [2] 陈岩 董洁 唐辉. 3G网络不同制式的比较与运营分析[J].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8528590.html,/ [3] 杨明洪

贾凤君 杨济安. MPEG容错编码在3G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应用[J]. 重庆邮电学院移动通信工程研究 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4e18528590.html,/. [4] 蔡卫红. 全球3G三大主流技术标准比较分析[J].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卷第4期 2004年12月. [5] 曹磊 沈航 骆斌 白光伟. 面向3G通信的流媒体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第37卷第五期 2010年5月. [6] 网络资源等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2011-12-29 接收老师发的毕业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选定为《3G移动网络技术比较》 2012-01-10 为了解和熟悉论文的写作要求和内容 查找和阅读相关书籍和期刊 搜集资料 2012-03-16 认真整理资料 编写大纲 写开题报告 定初稿 2012-04-04 初稿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并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 完成二稿 2012-04-18 再次提交论文由指导老师审阅 修改二稿 完善论文 2012-05-18 认真修改论文格式 定三稿 2012-05-31 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定稿 并填写答辩申请等相关表格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 ?? ?? ??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通信与控制工程)

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通信与控制工程) 题目:gis在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中的应用 1、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的高速成发展,电信部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也逐步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使通信网络的管理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就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代替低效、繁琐的手工方式。因此使用计算机技术对移动通信设备进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这时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就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传统学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从而诞生了1批新兴学科,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其中之1。其英文名称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它能够处理大量含有地理成分的数据信息,使你可以简单而迅速地在大量的信息中查看其模式和关系,而不必不断地访问数据库。 在通信网络中,大量的设备都有其地理位置,同时,有大量的处理如果通过地图来进行,则会又方便又直观。因此在网管系统中,引入gi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基站、小区等各类通信网元的分布情况,并对网元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浏览配置信息和性能查看分析。 2、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选题背景出自项目“移动通信网本地网管系统”。该系

统立足于tmn,以操作维护、环境监控工作为重点,实时监测全网的运行情况,快速响应网上的各种事件,提供性能分析报告,不仅为设备的集中操作提供了方便、可靠的技术手段,而且为网络优化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地理视图作为本系统的1个子系统,是使用gis技术,在电子地图上,将各类通信网元按地理位置显示成1个分布图。用户可以对图进行操作,也可以对网元的告警、配置和性能信息进行查看和分析处理。地理视图是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前台界面,其制作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用户对整个系统的认识,可见地理视图在此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此外,gis还广泛应用于诸如交通管理、商业销售等领域的软件开发中,因此,研究和开发gis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3、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毕业设计涉及到的主要内容有:数据库存、internet 网络应用、mapinfo和asp技术。 系统的gis软件平台采用了mapinfo公司的maxxtreme。mapxtreme是1个基于internet的地图应用服务器,可以通过internet或企业内部的internet向用户发布地理信息。 该地理视图系统是浏览器/地图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3层结构,需要windows nt server。其中地图服务器:windows nt,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mapxtreme

潮流仿真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一班 学生姓名: 祝昆 指导教师: 马力 2012年3月18 日

1.文献综述 1.1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进步, 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很快, 大容量发电机组不断涌现, 自动化程度更趋提高, 计算、监视及控制问题日益复杂, 这就需要运行人员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熟练地操作。新的电气研究也需做各种试验, 但无论从现有技术上还是从供电的可靠性及设备的安全性考虑, 直接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及厂矿企业变电所中进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研究, 可能性很小, 因此运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脱离现场对运行人员培训及电气研究成了迫切的需要。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可追塑到50 年代, 最早的电力系统仿真设备可认为是直流计算台, 以后出现支流计算台, 主要用做短路、潮流及稳定计算。真正成为实用技术是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用于电气培训。美、日、英等国推出了核电、火电仿真系统, 培训运行人员效果良好, 各国纷纷仿效。1975 年美国编制了第一个全复制型培训仿真器国家标准。目前国外电厂培训仿真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已日趋成熟。 我国清华大学1983 年研制成功了国产200MW 燃煤机组原理型培训系统, 同年又以哈尔滨电厂机组为原理, 研制成功200MW 全复制型培训系统。目前电力部已作出规定, 大型火电机组操作人员应经过仿真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录用。部分地区(如重庆) 的厂矿企业变电所值班人员也分批参加仿真培训。现在国内各大电业局几乎都已经或准备购置培训用仿真装置, 成立仿真培训中心。 电力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与电力发展对仿真的要求、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某些电力仿真装置就象一个缩小的电力系统, 凡是与电力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 通过对仿真技术的学习, 了解及参加仿真培训, 就能迅速地熟悉电力系统, 掌握电力运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电力系统是一个大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特性对于提高研究、设计的效率和可信性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亦日益增加,因此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研究中仿真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PSASP仿真软件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是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电力系统分析程序。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运行调度人员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分析系统事故、寻求反事故措施;科研人员研究新设备、新元件投入系统等新问题以及高等院校用于教学和研究。 基于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PSASP可进行电力系统(输电、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各种计算分析。包括:稳态分析的潮流计算、网损分析、最优潮流和无功优化、静态安全分析、谐波分析、静态等值等;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指导记录过程 题目: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传输的设计 学生姓名:郭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入学时间:07 年9 月 导师姓名:杨宗立职称/学位: 导师所在单位:安徽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提交时间:

一、选题依据(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 选题意义: 红外无线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位速率不断提高。据报道,日本斯坦利电气日前开发成功了最高数据传输速度为500Mbit/ 秒的红外通信光收发元件,首次实现了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传输500Mbps 无线传输,成功实现了全双工通信,并在日本电子展2003 会场上做了演示,某些场合的红外无线通信的距离也在逐渐提高,500Mbps 速率的通信已经达到4m 的距离,国外已经在实验室实现了距离7m 的红外无线通信[Agilent公司] 。而通用红外收发器件的发射强度都需要满足IrDA的要求,如Vishay 公司的FIR器件TFDU6102 的发射强度范围为120~350mW/sr ,Agilent 的FIR器件HSDL3600 的发射强度范围为100~400mW/sr 。然而红外通信的距离和安全的限制始终是一对矛盾。红外收发器件的体积也越来越小,目前,Agilent 有一个型号的红外收发器HSDL23220高度只有2. 5mm ,而Vishay新型的SIR收发器TFBS4711 高度有1. 9mm。目前,有研究把红外无线通信应用到无线局域网(WLAN),随着技术的成熟,将出现由红外无线通信系统组成的无线局域网,可以在办公室中实现无线网络。另外,在旋转机械测量系统中的无线数据传输也可以采用红外无线数据通信方式,随着体积小巧、位速率高、传输距离较远的红外无线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研究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的一次具体实践,也极大的拓展了个人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个人动手能力。系统设计过程中,将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的电子专业知识,如红外通信技术、51单片机控制芯片软硬件设计等。红外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 研究现状: 自从1979 年IBM公司的F. R. Gfeller 发表了关于室内红外无线通信设计与实验的论文以来,已经有许多学者在致力于红外无线通信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红外无线通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强背景干扰下的红外无线通信链路特性的实验研究,红外无线通信调制方式的分析,红外无线通信的均衡技术,红外无线LAN 的原理及多址方式研究,红外无线LAN 的通信协议,红外无线接收、发射的空间分集研究等。 目前,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国外,加州大学Berkeley 分校Joseph M. Kahn 教授领导的小组研究主要致力于室内自由空间高速红外无线通信问题,包括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定向红外散射通信、红外成像接收、多通道通信、判决反馈均衡(DFE ,decision2feedback equalization) 、速率自适应编码、PPM 编码结构等,研究位速率达到50Mbps和100Mbps 。现在很多实验室正在研究在测量反射通道PPM调制的判决反馈问题,多通道光学通信的能量优化问题,采用B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和QPSK调制时能够分别降低功耗3. 6dB 和3. 2dB. 并对PPM调制方式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给出了多通道光学通信符号干涉研究方法。还对用测量判决反

潮流计算-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 学科部:信息学科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82班 学号:7022808070 姓名:黄义军 指导教师:刘爱国 填表日期:2011 年12 月 5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基本电气计算。它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路结构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潮流计算经历了一个由手工, 利用交、直流计算台到应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现在的潮流算法都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前提。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此后,潮流计算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对潮流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一般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a)可靠收敛 b)计算速度快 c)使用方便灵活 d)内存占用量少 它们也是对潮流算法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在用数字计算机求解电力系统潮流问题的开始阶段,人们普遍采用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一下简称导纳法)[1,2]。这个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要求的数字计算机的内存量也比较小,适应当时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制作水平和电力系统理论水平,于是电力系统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为主的逐次代入法(以下简称阻抗法)[2,3]。 20世纪60年代初,数字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和计算速度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从而为阻抗法的采用创造了条件。阻抗矩阵是满矩阵,阻抗法要求计算机储存表征系统接线和参数的阻抗矩阵。这就需要较大的内存量。而且阻抗法每迭代一次都要求顺次取阻抗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计算,因此,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 阻抗法改善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的收敛性,解决了导纳法无法解决的一些系统的潮流计算,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曾为我国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阻抗法的主要缺点就是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很大,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当系统不断扩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为了克服阻抗法在内存和速度方面的缺点,后来发展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分块阻抗法[3,4]。这个方法把一个大系统分割为几个小的地区系统,在计算机内只需存储各个地区系统的阻抗矩阵及它们之间的联络线的阻抗,这样不仅大幅度的节省

通信工程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北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徐海松学号:0805044230 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论文题目: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指导教师:张利平 2011 年 12 月 4 日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论文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1、课题来源 本课题来源于试验室建设,研究对象为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目的 我选择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的matlab仿真》这个课题作为毕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此次课程设计进一步学习和巩固通信原理及其相关知识,并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进一步熟悉和掌握matlab的使用方法;对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有较深的了解;为即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掌握收集资料、消化资料和综合资料的能力等等。 2.2、意义 从事电子通信业而不能熟练操作使用matlab电子线路设计软件,在工作和学习中将是寸步难行的。在数学、电子、金融等行业,使用matlab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设计、仿真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在通信、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众所周知,实际过程中信号传输都要经过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由于消息传过来的原始信号即调制信号具有频谱较低的频谱分量,这种信号在许多信道中不宜传输。因而,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通常需要有调制过程,反之在接收端则需要有解调过程。 3、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1、研究现状 matlab是由math works公司于1984年推出的一种面向科学与工程的计算软件,通过matlab和相关工具箱,工程师、科研人员、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相应的科学计算工作。 matlab 本身包含了 600 余个用于数学计算、统计和工程处理的函数,这样,就可以迅速完成科学计算任务而不必进行额外的开发。业内领先的工具箱算法极大的扩展了

移动通信下的数字调制技术开题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院(系)信息对抗技术专业12级02班课题名称:移动通信下的数字调制技术的研究 学生姓名:陈小楠学号:03126036 指导教师:刘晓慧 报告日期: 2015年11月4日

1.选题目的(为什么选该课题): 当今移动通信系统基本采用数字调制技术进行信息传递,相比于传统的模拟调制方式,数字调制具有极大优势。现代移动通信网络要求信息传输效率高精确度好,抗噪性强,数字调制技术相比于模拟调制技术在以上方面有着更好的使用价值,数字调制技术可以将信息进行多重复用,同时增设安全密钥,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随着调制技术的发展,数字调制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成本也得到大大降低。数字调制技术通常分为线性调制技术和恒包络调制技术两大类。蜂窝移动通信是采用蜂窝无线组网方式,在终端和网络设备之间通过无线通道连接起来,进而实现用户在活动中可相互通信。其主要特征是终端的移动性,并具有越区切换和跨本地网自动漫游功能。蜂窝移动通信业务是指经过由基站子系统和移动交换子系统等设备组成蜂窝移动通信网提供的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业务。调制是对信号源的编码信息进行处理,使其变为适合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即是把基带信号(信源)转变为一个相对基带信号而言频率非常高的带通信号.带通信号叫做己调信号,而基带信号叫做调制信号。调制可以通过改变调制后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来实现。 信号的调制可分为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数字调制是指将用离散的数字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数(如幅度、相位和频率)进行控制,使这些参数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与模拟调制相比,数字调制的优点是频谱利用率高、纠错能力强、抗信道干扰失真能力强,中继时噪声及色散的影响不积累,因此可实现长距离传输,以及高效的多址接入和更高的安全保密性等。 2.前期基础(已学课程、掌握的工具,资料积累、软硬件条件等): 拥有良好的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基础,学习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移动无线通信原理等课程,对于BPSK,2FSK,2ASK,QPSK,OQPSK,QAM,GSM,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码分复用(CDMA)等基础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了解。熟练掌握MATLAB,SIMULINK等通信工具包的使用,将在中国知网,中国文献期刊网查询有关资料及查阅有关图书资料。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分析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应用MATLAB实现电力系统中短路电路的计算分析。 简单故障时指电力系统的某处发生一种故障的情况,简单不对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两项短路、两项短路接地、单相断开和两相断开等。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规模也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会引起系统的大电流和低电压,如果不及时切除会对人身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暂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在分析电路过程中,如果电路比较复杂且方程数量多,依靠手工求解相对复杂,费时而且容易出错。而MATLAB由于其明显的特点,有利于分析计算电路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MATLAB的编程对电路支路上的电源、电流、频率等进行求解。当电路规模比较大,微分方程阶数多,编程困难是,可以运用Simulink模块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快速简单而且容易理解。 MATLAB做为当代科学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最为青睐的数值计算平台,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仿真,并进行分析,就可以从技术上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计算机语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MATLAB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语言,它和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相比具有强大的数学运算功能和绘图功能。Matlab提供的电力系统工具箱可方便迅速地对所研究的电力系统对象进行各种暂态和稳态数字仿真,其方便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模块化的仿真建模方法,避免了大量繁杂的编程,仿真分析结果逼近实际系统行为,是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理想工具。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应用MATLAB实现三相短路电流的暂态过程, 主要内容: 1.学习MATLAB语言中的仿真工具Simulink,以及其中的PowerSystem工具箱。 2.研究三相电路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和原理。 3.学习对不对称短路和故障的分析计算的仿真,在MATLAB环境下编写M文件将短路电流分解为正、负、零序电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开题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题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来处理关键资料,并且逐步摒弃字纸处理方式,因而整个社会中电子档案信息的激增。如何去维护这些电子信息的安全,防止其泄漏和损坏也同时越发的引起关注。另外随着移动存储设备尤其是USB设备的快速发展和便捷,这个问题越发的严重起来。本课题主要针对研究Windows下通过USB方式转移资料的行为进行监控,确保电子资料通过USB传播的有据可寻,以便于安全审计和统计。 由于USB总线较高的接口速率和灵活方便的使用特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存储设备使用USB接口来接入计算机,如闪存盘、移动硬盘等。基于USB接口的存储设备已取代软盘,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换方式。但USB存储设备的广泛使用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1)窃密者可以在合法用户不在场的情况下,利用USB存储设备快速地将个人隐私、国家机密或商业敏感信息取走,并且不会留下痕迹; (2)合法用户的违规操作和逾权动作可以把USB存储设备作为中转媒; (3)USB存储设备可作为病毒载体以及开机钥匙等。上述安全隐患都对主机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对USB存储设备的安全实施监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保密单位在物理上禁用USB端口,这会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而一些基于用户态的USB存储设备监控软件很容易被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绕过,无法完成有效、实时的监控。本文采用基于驱动层的技术实现其主要的监控功能,相对应用层,更加安全和稳定。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

1、Linux操作系统: 因其具有源码开放,稳定,可靠。安全等显著优点。在电子政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类应用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内部网。据统计,80%的安全事件来自内部网。其中USB接口是内部网络信息泄密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USB设备种类众多且使用广泛.仅仅简单地禁用USB接口会使其他的USB设备(如USB 鼠标、USB键盘、ikey等)无法正常使用,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文中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一个分布式USB设备监控系统.可以根据管理员制定的安全策略分类禁用USB设备.以便管理员对网络中各主机的USB设备进行细粒度的管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实现的.相对于应用层程序而言。其可靠性高并且很难被用户破解。 2、USB监控基本情况: Linux的USB子系统分为USB客户软件、USB核心层和主控制器驱动程序3个层次。 USB客户软件是特定设备驱动程序的主机部分.主要完成设备功能驱动,为了和设备正常通信,它通过10请求包(IRP.I/O Request Packet)向USB内核发出数据接收或发送请求。USB内核则为客户端驱动程序层和主机控制器驱动函数提供了一套函数集。HCD(Host Controller Driver)与主机控制器合作完成USB各种事务处理[”对于USB设备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向USB设备发送相应的IRP完成的。本系统将拦截所有发给USB设备的IRP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得到USB 设备的设备类型,如存储类设备、USB集线器类设备或者厂商自定义设备等.然后根据安全策略文件来决定是否允许这个设备使用。USB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是IRP拦截.判断设备类型以及对厂商自定义类设备的管理。 3、IRP拦截技术: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一:武汉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特高压联网前后H电网的功率振荡分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号: XX31610374 姓名:王丹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来自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H省电力公司签订的合作项目《H电网消纳特高压电力电量能力及方式研究》的子课题之一。 二、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特高压基础网架下.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2.川渝湘赣特高压变电站投产后,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3.特高压线路输送极限网架下,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4.“三华”特高压联网后,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 讲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理、研究概况,说明在PSASP 中进行潮流、暂态稳定和小干扰稳定计算的研究条件和计算原则。然后利用PSASP进行了H电网在“三华”特高压联网前丰大非对冲方式下和特高压联网后枯大非对冲方式下的潮流及暂态稳定分析,再在其基础上研究了与H(华中)电网相关的各种振荡特性,最终给出研究结论。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3月初~3月中旬完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了解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现状和规划。 3月中旬~4月初阅读“十二五”电网规划的各报告资料,熟悉整个H电网主网架。进行XX数据的校核,对省公司进行收资,完成XX计算数据到XX数据的更新。 4月初~4月下旬基于PSASP,进行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投产前、后H电网的潮流及稳定性分析; 4月下旬~5月中旬基于潮流及稳定性分析,进行功率振荡分析,给出研究结论; 5月中旬~5月下旬撰写并修改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