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香料植物资源开发研究

家乡香料植物资源开发研究
家乡香料植物资源开发研究

家乡香料植物资源开发研究

隆回县山界回族乡罗白九年义务制学校科技组

1.选题目的思路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其烹饪技术闻名于世,是世界饮食文化瑰宝,五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在辛香调料的应用和开发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现在国富民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辛香调料得到广泛应用,特别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愿望越来越强烈,都想吃健康无污染的食品,所以化学香料一般不用,都想使用从野生植物中提取天然香料,已成为一种时尚,慢慢受到人们的青睐。辛香植物,不仅做食品调料也可药食兼用,有的还具有杀菌防腐、抗氧化、预防冠心病、活血健胃,帮助消化、促进食欲,辛香调料不仅是增加国内经济效益的重要商品,同时是出口创外汇的重要商品。于是便产生对家乡天然香料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路,达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自然概况

我地地处怀化、娄底、邵阳的三个地市相交处,海拔300米以上,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18.2℃,年降雨量为1600mm,年均照射时数1608—2156n,无霜

期210d左右。土壤以红壤、黄壤、粘沙壤等为主,植物以常绿针叶、阔叶树为主。由于我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适宜,日照时间较长。特别适合野生香料植物生长,也适宜野生香料植物的培育,据不完全统计,我地已发现野生香料植物和栽培品种20多科50余种。由于此种植物种类多,并适合当地栽培,即是烹饪的好调料,也是药用和工业原料,还是出口创外汇的重要商品。

3.考察办法

参照相关资料,根据香料植物特征,我们将香料植物分为根及根茎类、种子果实类、全草类、茎叶类、花类、树皮及树脂类等类进行考察,并采用样圆(方)调查法,样圆(方)面积10m2,半径1.79m,样圆(方)随机布设,在林业专家和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查阅《中国植物志》、《湖南植物志》,收集了隆回县香料植物名录,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对我地罗白村、千秋村、兰草村、槐花村及小沙江、麻塘山、虎形山、泉溪山等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走访当地村民,采集标本、原始记录、拍摄照像。

4.考察结果

经调查初步查清我地可开发利用的香料植物有49种22科,现做如下分析:

表一我地可开发利用的香料植物生物学特性

表二我地可开发利用的香料类植物科别地理分布功效概况

表三:我地49种香料植物的价值开发利用分布表

说明:同一种香料植物同时具有食用、医用、工业、日用品等价值。

图一:隆回县香料类植物资源种类趋势图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

234

5

1、根及根茎类6种

2、种子果实类17种

3、全草类 14种

4、茎草类 3种

5、花类 9种

5.香料植物用途分析

我地的芳香植物用途广泛,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可用于食品、调料、医药、日用化工、工业原料等方面。

5.1可做食品调料的香料植物

“调料又叫辛香调味料,是指能够给食品赋予香、辛、麻、辣、苦、甜典型气味的食物香料。”①我们考察的芳香植物中可做食品调料的如大蒜、川芎、莎草、葱、香荆菜、蕺菜等49种,占此次考察芳香植物中的98%,如用于糖果、饮料、糕点等调料,不仅给食品增加香气,而且改变食品味道,提高食品经济价值。如大蒜(Allum sativumL),算是我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常用的食品调料,因为它含较多的糖分和磷质,含有大蒜油和大蒜素,特别是锗的含量非常高,是植物界的首位,并富含硒,做食品调料,不仅芳香而且有营养,同时还有医药保健价值。如川芎(Ligusticum chuaxiong Hort),我县高寒山区均有栽培,既是地道的药材,也是很好的香辛调料。“川芎含阿魏酸、川芎嗪、4-羟基-3-丁基酜内脂、大黄、瑟丹酸、川芎内脂等”。②川芎调料入菜肴,不仅可以增香添味,同时可以脱臭除异,使人们增加食欲。香荆菜(Nepeta catarial)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土荆芥,不仅用嫩茎叶做食品调料,同时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保健蔬菜,

其茎叶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香荆菜中含有挥发油,含假荆芥内脂、二氢假荆芥内脂、异二氢假荆芥内脂、5,9-去氢假荆芥内脂、假荆芥酐和石竹烯、丁香油酚等。另含胡萝卜素等。”③用香荆菜入肴作调味品或作汤、清香可口,将其叶放入鱼虾烹饪中可除去鱼腥味,增进食欲。

5.2可做食品吃的香料植物

我们这次考察过的49种香料植物中,相当一部分可以做食品吃,有的做汤菜,有的做凉拌菜,有的可做水果食用。如葱、芜荽、百合、梅子、桃子、石榴等22种植物茎叶或果实均可食用。如葱(Allium schoenoprauml),不仅是很好入肴调味品,也是常用的食品,其“磷茎含有蒜素、二烯丙基硫醚、蛋白质、脂肪、糖类、Ca、P、Fe、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和烟酸”。④“葱叶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及多种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淀粉、半纤维素、a-纤维素和木质素”。⑤主要食鲜磷茎叶。如芫荽(Coriandrum sativumL)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地传统的一种芳香调味食品,但也是一种芳香蔬菜,芫荽含有芫荽油、癸醛等,芫荽茎叶入肴,尤其是汤类菜肴,最让人喜欢是烹制“芫荽爆”或拌制凉菜及佐餐味碟,其香宜人,深受人们欢迎。

5.3可做医药用的香料植物

香料植物医药用可醒脑提神,松驰神经,恢复疲劳,促

进饮食,健胃通气,同时可以抑制细菌,有利美化香化环境,如白菖薄、莎草、山鸡椒、木瓜、枙子、罗汉果等48种香料植物均可医药用。如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pers)落叶小乔木,其果近球形、黑色、香气浓列,可榨山鸡椒油,不仅作食品调料,果实还是味好中药。“辛,微苦,温祛风、散寒,理气止痛。”⑥用于防治风寒感冒、虚寒胃痛、腹痛腹胀等病。又如莎草(Cyperus rotundusl),又名香附子,莎草“含苷酸激酶(Adenylate kinase)”⑦两种已知黄曲霉素素(Aflatox-in)。⑧其茎、根作调味品非常芳香,而且药用价值高,该植物“可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祛风止痒、宽胸利痰”常用于治疗胸闷、风疹、痛疮肿素等症。

5.4 可做日用化工品香料植物

芳香植物用途广,不仅用于食品、调料、药用,而且可用做日用化工品,如香皂、香波、牙膏、香水、洗涤剂、护肤霜、除臭剂、除虫剂等还有化妆品、卫生制品的加香。如枙子做香精可为化妆品加香,九里香可用于肥皂化工、柠檬、枸橼可用于食品化工、百合、生姜等均可用于食用加工。如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姜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C及钾、钠、锌等微量元素,同时含有挥发油、生姜“挥发油成分姜醇、姜烯、没药烯、a-姜黄烯、

芳樟醇等,以及辛辣成分姜辣素和分解产物烯酚、姜酮、姜萜酮等”。⑨所以生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姜油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香料,是很好的日用化工品原料。又如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L.) Jacks]为芸香科植物,其枝叶、花可提取香精,用于食品加工九里香,叶含挥发油、挥发油内C-荜澄茄烯、甜没药烯、-丁香烯、丁香油酚、香茅酚等,还含有甲氧基欧芹酚、九里香素等,“叶油主用于加喱粉、酸辣酱等食品调味香料,此餐还用于肥皂等日化业。”⑩

5.5 可用于工业香料植物

我地的香料植物只要很好开发可用于工业原料,如用于烤烟、油漆、油墨、文具用品等,如花椒、山苍子、芝麻、罗汉果、枙子等16种香料植物可提取精油,还可合成香料。如罗汉果[Sivaitia grosvenorii (swingle) C.JeffreyexA. M.Lu. et.Z.Y.zhang],该植物含糖分、维生素C十多种氨基酸,不仅是驰名中国的药材,而且广泛用于医药工业。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a),它的果皮中含有挥发油,“油中含有异茴香醚及拢牛几醇,具有特殊的强烈芳香气。花椒精油的主成份为花椒油素、柠檬烯、枯茗醇、花椒烯、水芹烯、香叶醇、香茅醇以及植物甾醇和不饱和有机酸等”。⑾花椒含有多种成份,特别含脂肪量高,所以花椒油是很好

的工业用油,又是传统的出口商品。

6.开发当地香料植物的对策

6.1根据我地丰富的香料植物资源和良好的国内国外市场前景,制定科学开发当地香料植物计划、方案,确定开发项目的产业规模,筹集开发该产业的资金。

6.2 认真进行人工栽培和引种驯化,对经济价值高、含芳香油高,特别濒危香料植物品种,进行引种栽培和人工培育,扩大香料植物面积,发展其资源。

6.3防止用老方法开发香料植物,破坏该植物资源,采用科学方法,应用先进仪器进行综合开发,多功能利用天然香料植物资源。

6.4 保护性开发当地香料植物,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开发利用,边栽种边培育,轮时轮地开发等方法,防止芳香植物资源枯竭。

6.5加强我地香料植物管理,每个县应成立香料植物领导小组,由政府制订开发香料植物保护法规,严禁人为掠夺式的破坏,管理好天然香料植物资源。

6.6加强香料植物科研,充分发挥当地香料植物科研力量作用,成立香料植物科研所,派事业心强、业务能力好的年轻技术骨干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建立一支坚强的科研队伍,使我地香料植物科学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①徐昭玺主编《百种调料香料药用植物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前言

②徐昭玺主编《百种调料香料药用植物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19页

③徐昭玺主编《百种调料香料药用植物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409页

④现代本草纲目、黄泰康、丁志遵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2739页

⑤植物学报1996.14(2):115

⑥中国民间百草良方,周萍,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54页

⑦CA1983.99:155283n

⑧Jfood Sci Technol,1985:22L3):225

⑨徐昭玺主编《百种调料香料药用植物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41页

⑩徐昭玺主编《百种调料香料药用植物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355页

⑾徐昭玺主编《百种调料香料药用植物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203页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学号: 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 正文: 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穿龙薯蓣、莲花等可以通过根茎繁殖;天麻、半夏、马铃薯等可以通过块茎繁殖:东方草莓可以通过地上匍匐茎繁殖。②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认为的损伤后仍能得以恢复和再生。如杜仲是一种以茎皮入药的植物,其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的修复。植物具有这些特征,在开发利用中我们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再生能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进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量。 二、易受威胁性:野生植物资源多数是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长期以来许多价值较高的物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如人参、天麻、草苁蓉等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品。野生人参已被列入世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率是其自然灭绝速率的100~1000倍,有近30%受威胁的物种与直接经济利用有关,为此,研究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的自然更新能力、更新周期及利用强度的关系,探讨持续利用的方法、技术和途径,制定合理的轮采制度,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植物资源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成分的相似性,植物化学分类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索各种类群的亲缘关系的一门科学。植物化学分类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

香料植物开发利用概述

香料植物开发利用概述 据史料记载,应用香料植物最早的是帕米尔高原的印度族人,后经印度传入中国和埃及,再到希腊和罗马。香料不仅用于献佛拜神、清洁身心,还用于葬埋死者。16世纪之前,我国及外国所用的香料均系干燥后的花、叶、树皮或芳香树脂等。直到16世纪,发明了水蒸气蒸馏法制取芳香油后,香料的生产才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由于科学技术和有机化学的发展,发明了香料的化学合成技术,并研究和分析了天然香料的的构成组分,明确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利用途径,使香料的生产大大迈进了一步。将各种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按比例调和成各种香精。香料和香精被广泛用于饮料、食品、烟草、洗涤机、洗涤剂、化妆品、医药制品以及其他日用品中。 “天然原料”,是通过物理分离方法(例如蒸馏和提取)从生物或动物材料中获得的物质。最终得到的原料与原材料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只是以一种浓缩的形式存在。这些精练香精通常含上百种不同化学元素。甚至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物质与原物质并不确切相同。从天然原料中提取或分离某种单个的化学物质,虽然这种物质占了主导地位,但还是会附带地含有原材料中的其它物质。因此,一般说来,提取的原料越纯,则越昂贵。在香水业,“天然”这个术语指的是原料的来源及物理提取方式,而并非某种物质如何与其来源物相似。 “人工香料”是经过化学反应获得的物质,原料通常是石油或松节油。一些人工化学制品可以从自然中分离或只能以人工合成方式产生。自从由化学反应可以获得人工香精的技术产生以来,大量的人工香料随之诞生,而它们各自的纯度各异。众所周知,增加纯度即意味着提高成本。非纯杂质会影响香味质量,化学反应中残留物也会产生影响,因为其中有些物质反应程度强烈,会影响物质的安全性。现代香水中大多数化学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人工香料的使用日渐广泛,毋容质疑,人工合成香料要比调制天然香料更经济。例如,1Kg人工合成的乙醛可能能卖﹩47;而买同样重量的天然乙醛要花费﹩500左右。 介于天然和人工香料之间的原料,对天然和人工香料的划分并非十分绝对。一些化学物质既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自然提取。虽然基本物质的化学结构是相同的,但其它附带品使天然和人工香精的香味质量有所不同。经过化学处理的天然香料,可以归入天然类;但事实上它并非完全源自天然。产品标准化程度、甚至其原料贵贱经常成为区分原料是天然与否的标准。 (一)云南 1、云南省天然香料产业发展现状全国香料植物约有500多种,云南就有365种,其中可以开发利用的约100多种,目前已开发利用40余种,发展潜力很大。云南香料工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香料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天然香料产量已占全国天然香料总产量的30%以上。天然香料工业已成为我省投资效益较好的产业之一。 目前全省从事香料生产加工的企业有30余家,从事种植、采集、初加工的农户约40万户、200多万人,香料种植基地(包括桉树和辛香料)已达200万亩。全省香料香精年总产量已超过6000吨,工业总产值近3亿元。六个主要天然香料品种――桉叶油、香叶油、柠檬草油、香茅油、山苍子油、冬青油的出口创汇已超过1500万美元。全省已能生产天然香料近40余种,其中桉叶油产品获得国家银质奖,含量99%的桉叶素油获1992年全国第三届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银奖。β-蒎烯、α-蒎烯、中国橡苔、依兰-依兰油等产品获国家金龙奖,卷烟香精“云溪牌”云烟浸膏,获国家星火博览会金奖和印尼国际博览会银奖。此外,八角茴油、茴脑、天然樟脑粉、黄樟油、草果、八角、胡椒、肉桂、香兰荚等也是我省具有优势的主要产品。从市场看,云南省的天然香料产品在国内外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销售市场。产品除在国内20个省市销售外,还远销欧洲、美国、加拿大、日本、澳洲、东南亚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布局上已形成以昆明、玉溪为中心的香料、香精深加工

野生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2.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3. 生态环境: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4. 自然保护区:指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和海岸。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5. 野生植物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存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6. 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成为生态适应。 7.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的一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 踏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9.果树植物资源:指一些能够提供鲜食、干果和作为饮料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 10.油脂植物:含油器官的含油量达10%的植物 11.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12.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3.引种与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 1. 在一下植物(银杉、银杏、三尖杉、人参、红豆杉、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人参、水杉。 2. 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要: 3. 1983 年在中国植物学会 50 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类,分别是: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防护及观赏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样调查。 5. 芳香油提取的三种方法: 6.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可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区。 8.特种油脂的内涵:a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殊,b用途特殊,c产地独特,d价值高 9.特种油脂的种类:高亚油酸,高亚麻油酸,高ve油酸,二十五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1东北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2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_ 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3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_中华猕猴桃_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且现已被驯化。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禁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生栽培。 5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植物:银杏、水杉、攀枝花苏铁、银杉等

云南可食用植物资源

云南可食用植物资源 摘要: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由于多种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造就了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这多种多样的植物资源中有着大量的可食用植物资源。 关键字:可食用;植物;资源;食用部位

一:水稻 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 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分类:籼稻和粳稻 籼稻(Indica rice):有20%左右为直链淀粉。属中黏性。籼稻起源于亚热带,种植于种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期短,在无霜期长的地方一年可多次成熟。去壳成为籼米后,外观细长、透明度低。有的品种表皮发红,如中国江西出产的红米,煮熟后米饭较干、松。通常用于萝卜糕、米粉、炒饭。 粳稻(Japonica rice):粳稻的直链淀粉较少,低于15%。种植于温带和寒带地区,生长期长,一般一年只能成熟一次。去壳成为粳米后,外观圆短、透明(部分品种米粒有局部白粉质)。煮食特性介于糯米与籼米之间。用途为一般食米。 籼稻和粳稻是长期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尤其是温度条件而形成的两种气候生态型,两者在形态生理特性方面部有明显差异(表3-1)。在世界产稻国中,只有中国是籼粳稻并存,而且面积都很大,地理分布明显.籼稻主要集中于中国华南热带 和淮河以南亚热带的低地,分布范围较粳稻窄.籼稻具有耐热,耐强光的习性, 它的植物学特性为粒形细长,米质粘性差,叶片粗糙多毛,颗壳上茸毛稀而短以及较易落粒等,都与野生稻类似,因此,籼稻是由野生稻演变成的栽培稻,是基本型.粳稻分布范围广泛,从南方的高寒山区,云贵高原到秦岭,淮河以北的广 大的地区均有栽培.粳稻具有耐寒,耐弱光的习性,粒形短圆,米质粘性较强, 叶面少毛或无毛,颖毛长密,不易落粒等特性,与野生稻有较大差异。因此,可以说粳稻是人类将籼稻由南向北,由低向高引种后,逐渐适应低温的变异型。早、中、晚稻 早、中、晚稻的根收成 本区别在于对光照反应的不同。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敏感,在全年各个季节种植都能正常成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严格要求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通过光照阶段,抽穗结实。晚稻和野生稻很相似,是由野生稻直接演变形成的基本型,早、中稻是由晚稻在不同温光条件下分化形成的变异型。北方稻区的水稻属早稻或中稻。 水稻与陆稻 水稻种在水田,陆稻种在旱地。水陆稻形态上差异较小,生理上差异较大。水、陆稻均有通气组织,但陆稻种子发芽时需水较少,吸水力强,发芽较快;陆稻的茎叶保护组织发达,抗热性强;根系发达,根毛多,对水分减少的适应性强。陆稻可以旱种,也可水种,有些品种既可作陆稻也可作水稻栽培,但陆稻产量一般较低,陆稻逐渐为水稻所代替,北方稻区只仑有少量陆稻栽培。 非糯稻和糯稻 糯稻:中枝链淀粉含量接近100%,黏性最高,又分粳糯及籼糯。粳糯外观 圆短,籼糯外观细长,颜色均为白色不透明,煮熟后米饭较软、黏。通常粳糯用于酿酒、米糕,籼糯用于八宝粥、粽子。中国做主食的为非糯米,做糕点或酿酒用为糯米,两者主要区别在米粒粘性的强弱,糯稻粘性强,非糯稻粘性弱。粘性强弱主要决定于淀粉结构,糯米的淀粉结构以支链淀粉为主,非糯稻则含直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 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 (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 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 (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 (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 (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 (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A、年允收量 B、经济量 C、单株产量 D、单位面积产量 19. 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名花之一是() (B) P390 A、合欢 B、杜鹃 C、茉莉 D、鸢尾 20. 宁夏枸杞的药材商品名是()(C) P128 A、茨果子 B、明目子 C、枸杞子 D、茄果子 21. 野生植物资源的三级开发手段侧重于()( D) P28 A、工业生产方式 B、可持续利用性 C、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D、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 22. 阴坡分布的植物为() (A)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23. 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A) P32(2.3)

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野生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 2、食用植物: 指含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的淀粉、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等,或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3、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民族植物学: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植物资源评价:为某一地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而进行的评价,包括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其生长条件,植物资源数量及质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 6、香料植物:指用于各类食品加香调味或饮料调配的植物性原料,是植物的某个部位或全部。 7、蜜源植物:指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植物。 8、能源植物: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转化成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的分泌乳汁或提取液的化学成分与石油的化学成分相似,故又称为“石油植物”。 9、环保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和降低噪声等功能的植物。 10、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二、简答题 1、试述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我们在开展利用植物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系统性: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即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 根据其系统性,在利用植物资源时,必须坚持从整体出发,坚持全局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治理及利用。 2.可更新性:植物资源可以不断地更新,通过繁殖使其质量和数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但其可更新性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因此,我们利用植物资源的强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更新能力。 3.地域性:生物与非生物不同,他们不能离开特定的生态环境综合体而生存,生物与其生态环境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定的生态环境综合体又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源的地域差异可视为资源的宏观空间差异。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资源,还可以认为的创造资源的最佳存在条件,培育资源,提高品质,增加数量。 4.有限性:植物资源虽属于可更新资源,但其更新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并不能无限的增长下去。因此在利用时要遵循客观规律,既要珍惜有限的生物资源,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认识资源耗竭的条件,掌握其符合极限,使其能够持续地为人类造福。 5.增殖性:指在一定条件下其利用价值不断提高的一种资源属性。人类对植物资源进行有效的投入是植物资源增殖的关键条件。

皖南山区野生可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年$月第%卷第!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0,12,345-675+89)..535&:-;*+-.<625,65’ =->?!""#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 皖南山区野生可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秦卫华D周守标D汪恒英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D安徽芜湖E F G H H H’ 摘要I皖南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该地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D野生可食植物种类繁多J现今山野菜作为一种天然K营养而健康的绿色食品D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J本文概述了皖南山区野生可食植物的资源现 状D并对其资源保护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J 关键词I皖南山区L野生可食植物资源L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I M N F N?N G文献标识码I O文章编号I G H H P QF E R H&E H H S’H E QH H F G QH S 野生可食植物是一类生长于野生环境D非人为管理的重要可食性植物资源D包含山野菜和野生水果类J本文把野生水果类并入广义山野菜范畴J近年来D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D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迅速提高D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求那些既美味又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效且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资源D并形成一股T山野菜热U D在国内外成为研究热点J皖南山区地理条件优越D植物种质资源异常丰富D是一座蕴藏量极大的植物资源宝库J本文对皖南山区野生可食植物资源作了详细的调查与分类D并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了初步研究J G?皖南山区的山野菜资源 G?G皖南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 皖南山区指长江以南的广大山地丘陵地区D境内有黄山山系K九华山山系以及皖浙边界的天目山山系三条主要山系D面积约E万平方公里D地形复杂J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D四季分明D降雨充沛J年均温为&G V?V QG R’W左右D境内共有牯牛降K升金湖和宣城鳄鱼湖S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D以及黄山K九华山和天柱山等N个国家级森林公园D还拥有华东地区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原始林J植物区系为华东区系D山野菜植物的种类非常丰富J G?E皖南山区野生可食植物的调查 根据我们的野外实习调查结果和现有文献资料的不完全统计D皖南山区共有高等植物约G R V科D G X V S种D其中山野菜共约G E G科D F F X种左右J真菌地衣类约E V种D占总数V?F YD草本约E P N种D占总数的R E?S YD藤本约R X种D占总数的G V?E YD木本约P R种D占总数的G P?H YL水生或沼生约为E V种D占总数的V?F YD陆生种约为F E S种D占总数的N F?R YJ根据山野菜食用部位可分为I 叶菜类&食用嫩叶和幼苗’D约S E科D G E F种D占总数E P?P YJ如马齿苋科的马齿苋K三白草科的蕺菜&鱼腥草’K十字花科的荠菜和诸葛菜K榆科的刺榆K楝科的香椿K百合科的野韭和龙须菜K菊科的蒲公英等J 茎菜类&以嫩茎D嫩枝为蔬菜’I约S H科D G S S种D占E N?P YJ如禾本科的笋类K凤尾蕨科的菜蕨K苋科的刺苋K伞形科的水芹K菊科的萎蒿和马兰K蝶形花科的野豌豆K百合科的芦笋K报春花科的珍珠菜K茄科的枸杞等J 花菜类&以花D花蕾D花序为蔬菜’I约G E科D F E种D占总数N?F YJ如蝶形花科的槐花K香花崖豆藤K 紫藤和葛藤K锦葵科的野葵和木槿K杜鹃花科的杜鹃花和满山红K百合科的黄花菜和百合K蔷薇科的白 C C C作者简介I秦卫华&G N P N Q’D男D安徽郎溪人D在读硕士研究生D专业方向为植物分类学J 收稿日期I E H H S QH G QH E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的规划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规划 (2010-2015年)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加强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增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促进种质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省(区)南部及四川、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带,覆盖的省区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指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栽培植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种、野生近缘种的调查、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及新品种培育。 (一)初步建立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共收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约4.7万份(部分重复),其中热带特有资源3.6万份,资源类型有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本项目从2008年启动以来,重点维护了橡胶树、木薯、香蕉、荔枝、龙眼、咖啡等种质资源圃,开展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等工作,并对农业部海南儋州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等9个资源圃进行了挂牌保护,为种质资源的妥善安全保存及创新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制订了320个相关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质量控制规范和资源保存、繁殖技术规程,基本规范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及利用工作;跨部门、跨领域整理整合了包括海南、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6省的24家科教单位的3.35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完成了2.6万份资源的基本性状和1.65万份资源特性性状的数据化表达;初步建成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4e18609682.html,),拥有3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包括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资源共享,为科研、教学、政府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筛选出橡胶、木薯、腰果、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李金鹏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并能做到合理的采挖,持续利用,必须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等。本文研究野生资源植物传统的调查方法,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 关键词:野生植物;调查方法;取样技术;3s技术;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survey method Li jinpe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e courtyard,changchun130118)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complex and diverse natural conditions, is rich in speci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and utilize a rich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can do the excavation of a reasonable, sustainable use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must be research, typ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to master the survey areas, storage of, and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traditional survey methods,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dapt to the time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Keywords:wild Plant sresoure; Survey methods; Sampling techniques;"3s" technology; 1 调前的准备工作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开始前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调查方法,制定调查的计划的过程。 1.1确定调查内容 植物资源调查,内容可多可少,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调查内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范围: 调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资源。当一个地区从来没开展过植物资源调查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以提供一份本地区的植物资源名单。 调查本地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资源。这样做,通常是根据本地某项经济要求或根据调查者本人的愿望而确定的。

植物资源开发复习题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 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 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 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 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 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4、纤维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大量纤维组织的一类植物。从广义上还包括目前农业中广为栽培的棉、亚麻、苎麻等经济作物。 5、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一群植物。广义的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6、生境片断化:是指原来覆盖面积很大的生境,由于道路、农田、城填及其他较大的人类活动场所而分割成小块。 7、天然树脂:是指由动植物分泌物所得的无定形有机物质,树木的生理分泌物和光合产物,存在于植物的特殊管道、乳管、瘤、及不同部位的储藏器官中,是固体或半固体、假固体的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物质,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松香、琥珀、虫胶等。 8、香精:按一定的方法将两种以上乃至几十种香料(有时也加入适宜的溶剂或载体)混合,调制得到调和香料叫香精。 9、活性炭: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具有大的内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的炭。 10、天然色素:是存在于自然界的有色成分,可用于食品、药物、化妆品等的着色。包括动

常见野生植物及其作用

秃疮花

【药材基原】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杀虫。用于扁桃体炎,牙痛,淋巴结结核;外用治头癣,体癣。 【用法用量】3~5钱。外用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患处。鲜草捣烂,投入污水中,可杀孑孓灭蚊。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备注:五一营期间在凤翔县马村见到很多 绣球小冠花 【功效】:强心利尿。 【主治】:用于心悸、心慌、气短,水肿。【性味归经】:苦,寒。心经。 备注:五一营在东风水库土坝一侧见到过绞股蓝

【绞股蓝】又叫白味莲、遍地生根、甘茶蔓、公罗锅底、公锣锅底、绞服蓝、绞股兰、七叶胆、五爪金龙、五爪龙、小苦药 【来源】葫芦科绞股蓝属绞股蓝喜阴湿、疏松肥沃的土壤。种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边、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岩脚根等 【药用部位】全草 【功能与主治】补虚,清热,解毒。用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气管炎。 夏至草

【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茶所 【性味归经】 中药味微苦,性平。有小毒。养血,调经。 蒙药味微辛,性寒。利尿,退翳。入脾经。 《陕西中草药》: "味微苦,性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用于贫血性头晕,半身不遂,月经不调。消炎、利尿。用于翳障沙眼,结膜炎及遗尿症。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血虚头昏;半射不遂;跌打损伤;水肿;小便不利;目赤肿痛;疮痈;冻疮;牙痛;皮疹瘙痒。 《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治贫血性头昏,半身不遂,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煎服或熬膏。 中药6—9克,水煎服,或熬膏服用。蒙药多入丸散剂。 【药材来源】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的全草。 【药材采收】夏至前采收,晒干或鲜用。 【药材炮制】除去杂质、残根及老梗,喷淋洗净,沥干,稍闷,切片,干燥。 夏枯草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复习提纲 总论部分 第一章 1.什么是植物资源、资源植物、经济植物、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栽培和野生) 资源植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但还没有形成商品生产规模的植物。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并已在市场上出售,称为经济植物。 野生植物资源: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有直接或间接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的总和。 2.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 时间性地域性多用性潜在性易受威胁性再生性 3.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区及代表性植物 ?1、东北区地道“关药”的主产区。人参、乌拉草、刺五加、穿龙薯蓣、悬钩子、月见草、紫草、蕨菜、山芹菜、藿香、刺老鸦等 ?2、华北区是我国“北药”的主产区。甘草、半夏、连翘、桑、山里红、悬钩子、酸枣、君迁子、文冠果、藿香、苍耳、百合、紫草、野葛等 ?3、西北区种类多,是滋补类药物的产区。阿魏、苁蓉、雪莲、贝母、枸杞、沙棘、甘草、党参、冬虫夏草等 ?4、华中区种类多,是我国地道药材“浙药”和部分“川药”、“南药”的产区。何首乌、盾叶薯蓣、厚朴、杜仲、金银花、金樱子、枇杷、熏衣草、棕榈、毛竹等?5、华南区是地道药材“广药”的产区。儿茶、肉桂、萝芙木、三七、龙血树、芒果、椰子、油楠、棕榈、木棉、马尾松等 ?6、黄土高原区种类不多,但分布广,产量大。枸杞、酸枣、甘草、知母、细叶柴胡、猕猴桃、沙棘等 ?7、云贵高原区种类较多,是地道药材“川药”、“贵药”“云药”的产区。黄连、冬虫夏草、贝母、川芎、盾叶薯蓣、茅莓、龙眼、刺梨、油渣果、芡实、芋、金樱子等 ?8、青藏高原区种类较多,有许多名贵药材。沙棘、刺梨、冬虫夏草、枸杞、油渣果、沙枣、蔷薇等 4.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成果的编制(内容) (1)、图件 A. 资源分布图 B. 资源贮量图 C. 资源利用现状图 (2)、文本 ×××(地区)××资源调查报告 A.前言: B.调查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C.自然环境条件: D.资源现状分析: E.综合评价: F.开发与管理的意见或建议 G.展望 H.附件:名录、图、表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第一章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第一节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分区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从北至南包括寒温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四个气候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域,使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分布的规律性。现按自然地理分区,扼要介绍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 一、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东北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部分地区,气候寒冷,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降水量适中,土壤肥沃,冻土多,沼泽多,适于耐寒性较强的野生植物生长。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山葡萄、越橘、山楂、山杏、猕猴桃、刺梨、刺玫、蔷薇、秋子梨、五味子、山定子、悬钩子、紫草、乌拉草、人参、细辛、甘草、玫瑰、狭叶杜香、霍香、五肋百里香、铃兰、文冠果、月见草、苍耳、胡枝子、龙须草、马商、蕨菜、橡子、芡实、茜草、红花、金莲花、薇菜、刺龙牙、山芹菜等。 二、华北区 华北以河北、山西两省为主,包括山东省的全部,陕西、甘肃、河南、辽宁等省的大部分地区。本区属暖温带,气候特点为夏热多雨,冬季晴燥,春季多风沙,秋季短促。土壤在平原和高原多为原生或次生的褐色土,弱碱性,富含钙质;海滨和较干旱地区常有盐碱土;山地和丘陵地为棕色森林土,中性至微酸性、耕垦历史悠久,自然生物群落改变极大。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酸枣、君迁子、山楂、山桃、山杏、山葡萄、猕猴桃、树莓、枸杞、桔梗、党参、河北知母、苍术、防风、玫瑰、紫穗槐、霍香、香紫苏、五肋百里香、黄花蒿、铃兰、文冠果、苍耳、胡枝子、蒲草、马蔺、王不留行、芡实、菱角、野葛、百合、拳蓼、金樱子、紫草、茜草、金莲花、黄花乌头、紫珠、京山梅花、薇菜等。 三、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位于黄河中游,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界长城,南抵秦岭,地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枸杞、酸枣、黄蔷薇、野古草、甘草、知母、山丹、沙参、败酱草、飞燕草、苦参、细叶柴胡、山荆子、湖北海棠、山楂、西伯利亚杏、猕猴桃、沙棘、掌叶大黄、文冠果、皱叶酸模、天目琼花等。 四、西北区 西北区指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宁夏和新疆全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北部,内蒙古、甘肃大部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本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大,士壤盐渍化强烈,东部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1.绪论 2.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与特点 3.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植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5.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野生抚育 6.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7.药用植物资源 8.野果植物资源 9.野菜植物资源 10.芳香油植物资源 11.色素植物资源 12.纤维植物资源 13.油脂植物资源 14.淀粉植物资源 15.树胶植物资源 16.鞣料植物资源 17.农药植物资源 18.观赏植物资源 19.其他植物资源 绪论 一自然界一切直接或间接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资统称为资源(resources) 。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区域性。 ▲二植物资源(plant resources)的概念及内涵 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 内涵:时间性、空间性、人文性、经济技术性 时间性: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 空间性:植物在分布区域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的利用价值差异。 人文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利用植物的种类、经验和方法的差异与多样性。 经济技术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可利用程度随人类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而改变。 三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 植物有何用途是由其形态、结构、功能和所含化学物质所决定的,由于形态、结构、功能和所含化学物质的差异,所以植物的用途具有多样性,用于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其他方方面面。 食物来源:粮食、蔬菜、水果和油料作物 药物来源:人参、柴胡、甘草、草麻黄(治疗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红豆杉、雷公藤、美登木、喜树(抗癌、抗艾滋病) 工业原料:纤维:棉花、亚麻、苎麻、芦苇、木本纤维; 香料:薄荷、花椒、百里香、香茅、紫罗兰; 色素:紫草、茜草、菘蓝; 非糖植物甜味剂:甜叶菊、甘草、水槟榔、油脂、树胶、树脂、鞣类(单宁)

植物资源学试题

第 - 1 -页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2013年第二学期 植物资源学考试(开卷) 出题人:郭晓梅 总分:100 时间:120分钟 课程代码: 一、名词解释(5×2′=10′) 1.植物资源学: 2. 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3. 仿生栽培: 4.生境片断化: 5.色素植物资源: 二、填空题(10×1.5′=15′) 1.植物资源的特点有: 、易受威胁性、 、利用的时间性、用途 的多样性、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和____________。 2.引种驯化的原则: 、 、 和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3.请写出三种药用植物名称及其利用部位: 、 、 。 4.目前野果采收的方法主要有: 、 、 。 5.野菜植物资源的特点: 、 、种类多且分布各具特色、 、食用方法多样。 6.芳香油的化学组成成分有:含氮含硫化合物、 、 、 。 7.我国生产的淀粉品种主要有: 、 、 。 8.我国树脂植物中做主要采脂树种的是松属中的 。 9.鞣料植物通常采用按所含单宁的类别分为: 、 、 。 10.农药植物资源按使用目标分类为: 、 、 。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打“√”,错误的打“×”)(10×1′=10′) 1.化学合成途径是减少对野生或栽培植物资源的依赖,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 2.野果罐头生产过程中,所有罐头杀菌后冷却越快越好。( ) 3.不同野菜种类,不同干制方式,其工艺流程也不相同。( ) 4.萜类化合物是芳香油中常含有的化合物。( ) 5.栀子、番茄和辣椒同属色素植物资源。( ) 6.纤维植物中的化学成分是指原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成分。( )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一切有用的植物总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种质 植物资源:在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 时间性: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 空间性:指植物的分布区域,由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利用价值差异 人文背景: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积累,在用植物的种类、经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差异。紫锥菊 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红豆杉 林业植物资源与识别 4.2.1 油脂植物资源的概念 油脂:油和脂肪的总称 植物油脂: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位提出来的,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的;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的 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的植物油脂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 植物油脂经高温处理后(250度,2小时),易生成反式脂肪酸 常见于烘烤及油炸食品。 油脂植物资源:指处于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量的植物,其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称。 通常油脂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4.2.2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近千种,隶属于100多个科,其中以樟科、山茶科、芸香科、卫矛科、大戟科、豆科、蔷薇科、忍冬科和十字花科为主。 木本油料植物400多种,含油量15-60%的有 200多种,50-60%的有50多种,多于草本植物(3:1左右)。 果实含油量在30%以上,且资源丰富的树种均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广泛栽培的约30多种。 4.2.3 几种重要的油脂植物资源 (1)油茶 Camellia oleiferaAbel.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等。种子含油量36.6%,种仁含油量55.9%,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易被消化。另含有山茶苷、磷脂质、皂苷、维生素E、鞣质等。 (2)麻疯树 Jatropha carcas L. :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别名小桐子,臭油桐等。种子含油量40%左右,种仁含油量60%左右。 种子油中含有毒素(毒蛋白),不能食用,适合生产生物柴油,也可以生产生物农药、杀虫剂等。 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3)乌桕 Sapium sebiferum (L.) Roxb. :大戟科乌桕属,落叶乔木,乌桕种子能榨取两种不同性状的油脂。 外种皮榨取的固体桕脂,俗称皮油,不仅可以食用,还可以制造汽车轮胎,电影胶卷、塑料薄膜、肥皂、高级蜡纸、日用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 种仁榨取的液体油脂,俗称梓油,含有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属干性油,是制作油漆,油墨等产品的主要原料 (4)黄樟 Cinnamomum porrectum (Roxb.) Kosterm. :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果实核仁含油率60%,可供制肥皂。 根、树皮、叶全年均可采,经过蒸馏提取樟脑油,并精制成颗粒状结晶(粗樟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