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自测题汇总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自测题汇总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自测题汇总

结构力学自测题1(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姓名学号班级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以X 表示错误)

1、图中链杆1 和2 的交点O可视为虚铰。()

O

2、两刚片或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中,不仅指明了必需的约束数目,而且指明了这些约束必须满足的条件。()

3、在图示体系中,去掉1 —5 ,3 —5 ,4 —5 ,2 —5 ,四根链杆后,得简支梁12 ,故该体系为具有四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2

34

5

4、几何瞬变体系产生的运动非常微小并很快就转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因而可以用作工程结构。()

5、图示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7、图示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题5 题6 题7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图示体系虽有3 个多余约束,但为保证其几何不变,哪两根链杆是不能同时去掉的。

A. a 和e ;

B. a 和b ;

C. a 和c ;

D. c 和e 。()

e b

d

c a

2、欲使图示体系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在A 端加入:

A.固定铰支座;B.固定支座;

C.滑动铰支座;D.定向支座。()

A

3、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4、(题同上)()

5、(题同上)()

6、(题同上)()

题4 题5 题6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

1、图示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2.图示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3.图示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系。

四、分析图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1.

2.( 图中未编号的点为交叉点。)

A B C

D

F

E

3.( 图中未画圈的点为交叉点。)

五.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结构力学自测题2(第三章) 静定梁、刚架内力计算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是 非 题(将 判 断 结 果 填 入 括 弧 :O 表 示 正 确 ,X 表 示 错 误

1、在 静 定 刚 架 中 ,只 要 已 知 杆 件 两 端 弯 矩 和 该 杆 所 受 外 力 , 则 该 杆 内 力 分 布 就 可 完 全 确 定 。( )

2、图 示 结 构 B 支 座 反 力 等 于 P /2 ()

↑。 ( )

3、图 示 结 构 的 支 座 反 力 是 正 确 的 。 ( )

4、图 示 结 构 ||M C =0 。 ( )

a

a

5、图 示 两 相 同 的 对 称 三 铰 刚 架,承 受 的 荷 载 不 同 , 但 二 者 的 支 座 反 力 是 相 同 的。( )

6、图 示 结 构 M 图 的 形 状 是 正 确 的 。 ( )

M 图

二、选 择 题 ( 将 选 中 答 案 的 字 母 填 入 括 弧 内 )

1、对 图 示 的 AB 段 , 采 用 叠 加 法 作 弯 矩 图 是 : A. 可 以 ;

B.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可 以 ;

C. 不 可 以 ;

D.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不 可 以 。 ( )

2、图 示 两 结 构 及 其 受 载 状 态 , 它 们 的 内 力 符 合 。

A. 弯 矩 相 同 , 剪 力 不 同 ;

B. 弯 矩 相 同 , 轴 力 不 同 ;

C. 弯 矩 不 同 , 剪 力 相 同 ;

D. 弯 矩 不 同 , 轴 力 不 同 。 ( )

P

P

l

l l

3、 图 示 结 构 M K ( 设 下 面 受 拉 为 正 ) 为 :

A. qa 22 ; B -qa 2

C. 3qa

2

2 ; D. 2qa 2 。 ( )

2 a

4、图 示 结 构 M DC (设 下 侧 受 拉 为 正 )为 :

A. - Pa ;

B. Pa ;

C. -Pa 2 ;

D. Pa 2。 ( )

q

三、填 充 题 ( 将 答 案 写 在 空 格 内 )

1、在 图 示 结 构 中, 无 论 跨 度,高 度 如 何 变 化,M CB 永 远 等 于 M BC 的 倍 , 使 刚 架 侧 受 拉 。

q

2、图 示 结 构 支 座 A 转 动 ? 角 ,M

AB = ________________, R C = ________________ 。

B

C

a

a

A

?2a

2

3、对 图 示 结 构 作 内 力 分 析 时 , 应 先 计 算_________部 分 , 再 计 算____________部 分 。

4、.图 示 结 构 DB 杆 的 剪 力 Q DB = _______ 。

5、.图 示 梁 支 座 B 处 左 侧 截 面 的 剪 力

Q B 左 =_______ 。已 知 l = 2m 。

四、改正图示结构的M图。

五、作图示结构M图。

a

P

q=P/a

a

a

六、作图示静定刚

架M图。

2

2 1

七、作图示静定刚架M图。

m

m

22m kN 45kN

4

八、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

q

2

ql

九、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

十、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

l

l l

十一、作 图 示 结 构 M, Q, N 图 。

3m

1m

结构力学自测题3(第四\五章)

三铰拱、桁架、组合结构内力计算

姓名学号班级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以X 表示错误)

1、图示拱在荷载作用下, N DE为30kN 。()

4m4m4m4m

2、在相同跨度及竖向荷载下,拱脚等高的三铰拱,其水平推力随矢高减小而减小。()

3、图示结构链杆轴力为2kN(拉)。()

2m2m

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杆件弹性常数、截面尺寸无关。()

5、图示桁架有:N1=N2=N3= 0。()

a a a a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1、在径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B.抛物线;C.悬链线;D.正弦曲线。()

2、图示桁架C 杆的内力是:

A. P ;

B. -P/2 ;

C. P/2 ;

D. 0 。()

3、图 示 桁 架 结 构 杆 1 的 轴 力 为 : A.

2P ; B. -2P C.

2P /2; D. -2P /2。 ( )

a a a a a

4、图 示 结 构 N DE ( 拉 ) 为 : A. 70kN ;

B. 80kN ;

C. 75kN ;

D. 64kN 。 ( )

4m 4m 4m

4m

三、 填 充 题( 将 答 案 写 在 空 格 内 )

1、图 示 带 拉 杆 拱 中 拉 杆 的 轴 力N a = 。

6m

6m

2、图 示 抛 物 线 三 铰 拱 , 矢 高 为 4m , 在 D 点 作 用

力 偶 M = 80kN ·m ,M D 左 =_______,M D 右 =________。

8m 4m 4m

3、图 示 半 圆 三 铰 拱 , α 为 30°, V A = qa (↑), H A = qa /2 (→), K 截 面 的 ?K =_______,

Q K =________,Q K 的 计 算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A

B K

α

a

a

4、图 示 结 构 中 , AD 杆上 B 截 面 的 内 力M B =______ ,____面 受 拉 。Q B ( 右 )= ______,

N B ( 右 )= ________。

P

d

d

2

5、图 示 结 构 CD 杆 的 内 力 为 ______。

a

a

a

a

a

6、三 铰 拱 在 竖 向 荷 载 作 用 下 , 其 支 座 反 力 与 三 个 铰 的 位 置__________ 关 , 与 拱 轴 形 状_____________ 关 。

7、图 示 结 构 固 定 支 座 的 竖 向 反 力 V A =

8、图 示 结 构 1 杆 的 轴 力 和 K 截 面 弯 矩 为 :N 1= , M K = ( 内 侧 受 拉 为 正 ) 。

1m

m m

m m

q =11m 1m 1m

9、图 示 三 铰 拱 的 水 平 推 力 H = 。

5m

10、图 示 结 构 中 ,FE

N = , FD N = 。

a

a a

a

四、作 图 示 结 构 M 图

, 并 求 AB 杆 的 轴

力 。

五、求 图 示 结 构 M 图

, 并 求 链 杆 的 轴 力 。

六、求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 并 求 链 杆 的 轴 力 。

l l

l l

七、求 图 示 结 构 M 图 , 并 求 杆 1 的 轴 力 。

l

l l

2

八、求图示结构M 图,并求链杆的轴力。

/2

/2

九、作图示结构的M 图。

a a a a

十、求图示桁架杆a、b 的内力。

2m 十一、求图示桁架杆1、2的内力。

2

结构力学自测题4(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是 非 题(将 判 断 结 果 填 入 括 弧 :以 O 表 示 正 确 ,以 X 表 示 错 误 )

1、用 图 乘 法 可 求 得 各 种 结 构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位 移 。( )

2、图 示 简 支 梁 ,当 P 11= ,P 20= 时 ,1 点 的 挠 度 为 0.01653

l EI / ,2 点 挠 度 为

0.0773l EI /。当 P 10=,P 21= 时 ,则 1 点 的 挠 度 为 0.0213l EI / 。 ( )

l

3、已 知 图 a 所 示 刚 架 的 M P 图 如 图 b ,各 杆EI = 常 数,则 结 点 B 的 水 平 位 移 为:

?BH = [ 1 /(EI )]×[20×4×(1/2)×4 + (1/3)×4×48×(3/4)×4]=352/(EI ) (

。( )

(kN m)( a )

( b )

4、在 非 荷 载 因 素 ( 支 座 移 动 , 温 度 变 化 , 材 料 收 缩 等 ) 作 用 下 , 静 定 结 构 不 产 生 内 力 , 但 会 有 位 移 , 且 位 移 只 与 杆 件 相 对 刚 度 有 关 。 ( )

5、图 示 为 刚 架 的 虚 设 力 系

, 按 此 力 系 及 位 移 计 算 公 式 可 求 出 杆 A C 的 转 角 。 ( )

C

1

P

6、图 示 梁

的 跨 中 挠 度 为 零 。 ( )

7、图 示 梁 A B 在 所 示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M 图 面 积 为 ql 3

3 。 ( )

l

A

l /2

8、图 示 桁 架 结 点 C 水 平 位 移 不 等 于 零 。 ( )

9、图 示 对 称 桁 架 各 杆 E A 相 同 , 结 点 A 和 结 点 B 的 竖 向 位 移 均 为 零 。 ( )

A

10、图 示 桁 架 中 , 结 点 C 与 结 点 D 的 竖 向 位 移 相 等 。 ( )

二、选 择 题( 将 选 中 答 案 的 字 母 填 入 括 弧 内 )

1、图 示 结 构 A 截 面 转 角(设 顺 时 针 为 正)为 :

A .22Pa EI / ;

B .-Pa EI 2

/ ;

C .542Pa EI /() ;

D .-542

Pa EI /() 。 ( )

a

a

A

2、图 a 所 示 结 构 的 M P 图 示 于 图 b , B 点 水 平 位 移 ()→ 为 :

A . 5244ql EI ;

B . 25484

ql EI

;

C . 4854ql EI ;

D . 16324

ql EI

。 ( )

l

2

ql /ql 2

3、图 示 刚 架 l a >>0 , B 点 的 水 平 位 移 是 : A . 不 定 , 方 向 取 决 于 a 的 大 小; B . 向 左 ; C . 等 于 零 ; D . 向 右 。( )

4、图 示 静 定 多 跨 粱 , 当 EI 2 增 大 时 , D 点 挠 度 : A . 不 定 , 取 决 于 EI EI 12;B . 减 小 ;

C . 不 变 ;

D . 增 大 。 ( )

5、图 示 刚 架 中 杆 长 l , EI 相 同 ,A 点 的 水 平 位 移 为: A. ()2302

M l EI /→; B. ()M l EI 02

3/→;

C. ()2302

M l EI /←; D. ()02

3M l EI /←。 ( )

M A

6、图 示 为 结 构 在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M P 图 , 各 杆 EI =常 数 ,支 座 B 截 面 处 的 转 角 为:

A. 16/(EI ) ( 顺 时 针 );

B. 0;

C. 8/(EI ) ( 顺 时 针 );

D. 18/(EI ) ( 顺 时 针 )。 ( )

4m

2m

12kN.m

B

7、图 示 桁 架 各 杆 EA =常 数 , 则 结 点K 的 水 平 位 移 ( → ) 等 于 : A. 2( 1+2 )Pa / (EA ) ; B. ( 4Pa ) / (EA ) ;

C. ( 2+2 )Pa / ( EA ) ;

D. ( 3Pa ) / (EA ) 。 ( )

a

8、图 示 结 构 的 受 弯 杆 件 的 抗 弯 刚 度 为 EI , 链 杆 的 抗 拉 ( 压 ) 刚 度 为 EA , 且 A=I /( 30m 2

) , 则 D 端 的 转 角 ( 顺 时 针 方 向 ) 为 : A. 223 /( 3EI ) ; B. 137 / ( 3EI ) ;

C. 4673 / ( 3EI ) ;

D. 1500 / ( EI ) 。 ( )

3m 2m

9、图 示 桁 架 , 由 于 制 造 误 差 , AE 杆 过 长 了 1cm , BE 杆 过 短 1 cm , 结 点 E 的 竖 向 位 移 为 :

A. 0;

B. 0.05cm (↓);

C. 0.707cm (↓);

D. 1.0cm (↓) 。 ( )

A C

B E

2cm

2cm

2cm

10、图 示 结 构 两 个 状 态 中 的 反 力 互 等 定 理 r r 1221= , r 12 和 r 21 的 量 纲 为 : A. 力 ; B. 无 量 纲 ;

C. 力/长 度 ;

D. 长 度/力 。 ( )

状 态 (1

?1

=1

状 态 (2)

r

?2=1

三、填 充 题 ( 将 答 案 写 在 空 格 内 )

1、图 示 刚 架 材 料 膨 胀 线 系 数 为 α , 各 杆 为 矩 形 截 面 ,

h l =/,20在 图 示 温 度 变 化 情 况 下 , B 、C 两 点 的 竖 向 相 对 位 移 为 ________________ 。

l

l

l

B

A +-20t t 03t 0-

2、欲 使 A 点 的 竖 向 位 移 与 正 确 位 置 相 比 误 差 不 超 过 0.6 cm , 杆 B C 长 度 的 最 大 误 差 λmax =_______________ , 设 其 它 各 杆 保 持 精 确 长 度 。

2m

A

B

D

C

四、计算图示结构由 A 、B 两支座发生位移引起E点的水平位移。

3m

A

B

3m

0.02rad

0.02rad

2cm

2cm

E

五、求图示结构A、B相对竖向线位移,EI=常数,a=2m。

六、图示桁架各杆温度均匀升高t o C,材料线膨胀系数为α,试求C点的竖向位移。

a

七、图示结构,已知AC杆的EA=?

42105

.kN ,

BCD杆的EI=??

21108

.kN cm2,试求截面D的角位移。

D

m

八、求图示结构D点水平位移?DH。EI= 常数。

l

EI l

=3

3

l

k

九、图示结构拉杆AB温度升高t℃,材料线膨胀系数为α,计算C 点的竖向位移。

l l

C

t C

+

A B l

十、计算图示桁架CD 杆的转角。各杆EA相同。

结构力学试题库

2 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 判断题 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体系其自由度必定等于零。( ) 体系的自由度小于或等于零是保证体系为几何不可变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 三个刚片之间只要用三个铰两两相连,就能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在任何情况下,在几何不变体系上去掉一个二元体,所余体系仍然是几何不变的。( ) 一个点与一个刚片之间用两根链杆相连,则一定构成几何不变体系。( )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几何可变体系加上一个二元体后可以变为几何不变体系。( ) 如体系在去掉某个约束后能承受特殊荷载而平衡,说明原体系中该约束为多余约束。( ) 超静定结构中的多余约束是为保持杆件体系的几何不变性而设置的。( ) 超静定结构设置多余约束的目的之一是调整结构的内力分布。( ) 填空题 一个点在平面上有___个自由度;一个刚片在平面上有___个自由度。 一个平面体系中有两个刚片,用单铰相联,则其自由度为____。 图示支座简图各相当于几个约束,在各图上标出可能出现的约束反力。

(a)___个约束;(b)___个约束。 (a) 图示支座简图各相当于几个约束,在各图上标出可能出现的约束反力。 (a)___个约束;(b)___个约束。 (b) 图示结构一共设置了五个支座链杆,对于保持其几何不变来说有___个多余约束,其中第___根链杆是必要约束。 在任何情况下,几何可变体系上增加一个二元体后构成的体系总是_______体系。 若两刚片由三根链杆相连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三根链杆的空间位置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_。 指出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答案_______________。

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与理论力学的区别与联系

结构力学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结构力学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定义:研究工程结构在外来因素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学科。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工程力学(水利)(二级学科) 《结构力学》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结构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结构的组成规则,结构在各种效应(外力,温度效应,施工误差及支座变形等)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内力(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的计算,位移(线位移,角位移)计算,以及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自振周期,振型)的计算等。结构力学通常有三种分析的方法:能量法,力法,位移法,由位移法衍生出的矩阵位移法后来发展出有限元法,成为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计算的理论基础。 工作任务研究在工程结构(所谓工程结构是指能够承受和传递外载荷的系统,包括杆、板、壳以及它们的组合体,如飞机机身和机翼、桥梁、屋架和承力墙等。)在外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和位移等的规律;分析不同形式和不同材料的工程结构,为工程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确定工程结构承受和传递外力的能力;研究和发展新型工程结构。 观察自然界中的天然结构,如植物的根、茎和叶,动物的骨骼,蛋类的外壳,可以发现它们的强度和刚度不仅与材料有关,而且和它们的造型有密切的关系,很多工程结构就是受到天然结构的启发而创制出来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还要做到用料省、重量轻.减轻重量对某些工程尤为重要,如减轻飞机的重量就可以使飞机航程远、上升快、速度大、能耗低。 学科体系一般对结构力学可根据其研究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分为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结构断裂、疲劳理论和杆系结构理论、薄壁结构理论和整体结构理论等。 结构静力学 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以及结构优化问题。静载荷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外加载荷,变化较慢的载荷,也可近似地看作静载荷。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 结构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性能的分支学科。动载荷是指随时间而改变的载荷。在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及位移也必然是时间的函数。由于涉及时间因素,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一般比结构静力学复杂的多。 结构稳定理论 结构稳定理论是研究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分支。现代工程中大量使用细长型和薄型结构,如细杆、薄板和薄壳。它们受压时,会在内部应力小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失稳(皱损或曲屈),即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降低以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大变形还会影响结构设计的其他要求,例如影响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结构稳定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确定结构的失稳临界载荷。 结构断裂和疲劳理论 结构断裂和疲劳理论是研究因工程结构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裂纹,裂纹会在外载荷作用下扩展而引起断裂破坏,也会在幅值较小的交变载荷作用下扩展而引起疲劳破坏的学科。现在我们对断裂和疲劳的研究历史还不长,还不完善,但断裂和疲劳理论目前得发展很快。

结构力学(二) ( 复习资料汇总 )

第1次作业(结构力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 ) A. 静定刚架; B. 单跨静定梁的组合体; C. 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 D. 铰结体系 2. :以下关于影响线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 A. 影响线指的是单位力在结构上移动时所引起的结构的某一内力(或反力)变化规律的图形 B. 利用影响线可以求结构在固定荷载作用下某个截面的内力 C. 利用影响线可以求结构某个截面内力的最不利荷载位置 D. 影响线的横坐标是截面位置,纵坐标为此截面位置处的截面内力值 3. A. B. C. D. 仅由平衡条件不能确定 4. 不计杆的分布质量,图示体系的动力自由度为( ) A. 1; B. 2; C. 3; D. 4 5. 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时,其基本未知量为 A. 杆端弯矩; B. 结构角位移; C. 结点线位移; D. 多余未知力 6. 单元坐标转换矩阵是() A. 奇异矩阵 B. 对称三对角矩阵 C. 对称非奇异矩阵 D. 正交矩阵 7.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包括() A. 独立的角位移 B. 独立的线位移 C. 独立未知的结点角位移和线位移 D. 结点位移 8. 图乘法计算位移的公式中( ) A. A和y C 可取自任何图形B. A和y C 必须取自直线图形 C. 仅要求A必须取自直线图形 D. 仅要求y C 必须取自直线图形 9. 已知材料屈服极限 =300MPa,结构截面形状如图所示,则极限弯矩Mu=()

10. 整体坐标系下单元刚度矩阵与下面的哪一个因素无关 A. 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选取 B. 结构的约束信息 C. 单元的几何参数 D. 杆端位移与杆端力之间的变换关系 11. 欲减小图示结构的自振频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A. 减小质量m B. 增大刚度EI C. 将B支座改为固定端 D. 去掉B支座 12. 图(b)为图(a)所示结构MK影响线,利用该影响线求得图(a)所示固定荷载作用下的MK值为() A. 4kN?m B. 2kN?m C. -2kN?m D. -4kN?m 13. 图示为三自由度体系的振型,其相应的频率是ω a 、ω b 、ω c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应是( ) A. B. C. D. 14. 图(a)所示一组移动荷载作用在图(b)所示的梁上,则C截面弯矩的最不利位置为() A. P 1作用在C点上 B. P 2 作用在C点上 C. P 3 作用在C点上 D. P 3 作用在B点上 15. 平面杆件自由单元(一般单元)的单元刚(劲)度矩阵是( ) A. 非对称、奇异矩阵 B. 对称、奇异矩阵 C. 对称、非奇异矩阵 D. 非对称、非奇异矩阵 16.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图中为正对称的是( ) A. 弯矩图 B. 剪力图 C. 轴力图 D. 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 17. 由于温度改变,静定结构() A. 会产生内力,也会产生位移; B. 不产生内力,会产生位

哈工大结构力学题库七篇(I)

第七章影响线 一判断题 1. 图示梁AB与A0B0,其截面C与C0弯矩影响线和剪力影响线完全相同。(X) 题1图题2图 2. 图示结构Q E影响线的AC段纵标不为零。(X) 3. 图示梁K截面的M K影响线、Q K影响线形状如图a、b所示。 4. 图示梁的M C影响线、Q C影响线形状如图a、b所示。 5. 图示梁的M C影响线、M B影响线形状如图a、b所示。 6. 图示结构M B影响线的AB段纵标为零。 7. 图示梁跨中C截面弯矩影响线的物理意义是荷载P=1作用在截面C的弯矩图形。(X) 8. 用静力法作静定结构某量值的影响线与用机动法作该结构同一量值的影响线是不等价 的。(X) 9. 求某量值影响线方程的方法,与恒载作用下计算该量值的方法在原理上是相同的。(√) 10. 影响线是用于解决活载作用下结构的计算问题,它不能用于恒载作用下的计算。(X) 11. 移动荷载是指大小,指向不变,作用位置不断变化的荷载,所以不是静力荷载。(X) 12. 用静力法作影响线,影响线方程中的变量x代表截面位置的横坐标。(X) 13. 表示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下某指定截面的内力变化规律的图形称为内力影响线。(√) 14. 简支梁跨中截面弯矩的影响线与跨中有集中力P时的M图相同。(X) 15. 简支梁跨中C截面剪力影响线在C截面处有突变。(√) 16. 绝对最大弯矩是移动荷载下梁的各截面上最大的弯矩。(√) 17. 静定结构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影响线都是由直线组成。(X) 18. 图示结构Q C影响线的CD段为斜直线。 19. 图示结构K断面的剪力影响线如图b所示。(√) 题19图 20. 用机动法作得图a所示Q B左结构影响线如图b。 题20图题21图 21. 图示结构a杆的内力影响线如图b所示 22. 荷载处于某一最不利位置时,按梁内各截面得弯矩值竖标画出得图形,称为简支梁的弯

808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 考试范围

808 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1. 《材料力学》宋子康、蔡文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二版)2.《结构力学教程》(Ⅰ、Ⅱ部分),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001年3.《结构力学》(上、下册),朱慈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一、考试范围 I、材料力学必选题(约占50%) 1. 基本概念:变形固体的物性假设,约束、内力、应力,杆件变形的四个基本形式等。 2. 轴向拉、压问题:内力和应力(横截面及斜截面上)的计算,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的比较,简单超静定桁架,圆筒形薄壁容器等。 3. 应力状态分析:平面问题任意点的应力状态描述,平面问题任意点任一方向应力的求解(包括数解法、图解法),一点的应力状态识别,空间应力分析及一点的大应力,广义虎克定律等。 4. 扭转问题:自由扭转的变形特征,自由扭转杆件的内力计算,扭转变形计算,矩形截面杆的自由扭转,薄壁杆件的自由扭转,简单超静定受扭杆件分析等。 5. 梁的内力、应力、变形:内力(剪力、弯矩)的计算及其内力图的绘制,叠加法作弯矩图的合理运用,梁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的计算及其强度条件,梁内一点的应力状态识别,主应力轨迹,平面弯曲的充要条件,梁的变形(挠度、转角)计算,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校核,简单超静定梁分析等。 6. 强度理论与组合变形: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斜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扭转与拉压以及扭转与弯曲的组合,拉压及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偏心拉、压问题,强度校核等。

II、结构力学必选题(约占40%) 1. 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及其应用 2.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 3. 影响线及其应用 4. 位移计算 5. 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力法、位移法、概念分析等) 6. 结构动力分析(运动方程、频率、振型、阻尼、自由振动、强迫振动、振型分解法等)III、可选题(约占10%,一道材料力学可选题和一道结构力学可选题中必选做一题) 1. 材料力学可选题:能量法:变形能的计算,卡氏第一、第二定理,运用卡氏第二定理解超静定问题等;压杆稳定: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压杆稳定的实用计算,简单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分析等。 2. 结构力学可选题:变形体的虚功原理;力矩分配法;结构矩阵分析(单元刚度阵、总刚度阵的集成、支座条件的引入和非结点荷载的处理等)。 二、题型 1. 以计算分析题型为主,含基本概念分析、综合概念分析和结构定性分析。 2. 含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综合题。

结构力学重难点完美复习资料

文档 结构力学重难点复习资料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成分析 1、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几个基本概念,这几个概念层层递进。 ●几何不变体系:不计材料应变情况下,体系的位置和形状不变。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与荷载无关,各个杆件都是刚体。 ●刚片:形状不变的物体,也就是刚体。 在几何构成分析中,刚片的选取非常重要,也非常灵活,可大可小,小至一根杆,大至地基基础,皆可视为刚片。 ●自由度:体系运动时可以独立改变的坐标的数目。 在平面,一点有2个自由度,一刚片有3个自由度。 ●约束:减少自由度的装置。 一根链杆(或链杆支座)相当于1个约束; 一个铰(或铰支座)相当于2个约束,注意两根链杆和一个铰在约束方面的功能完 全可等同,可根据几何构成分析的需要相互转换,另外注意瞬铰的概念,两根链杆 直接铰接在一点,该点可视为实铰,两根链杆延长后相交在一点,该点则是瞬铰,一个瞬铰也相当于2个约束,两根链杆若平行,瞬铰在平行方向的无穷远处; 一个刚结点(或固定端)相当于3个约束。 ●多余约束:增加一个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并不减少,该约束就是多余约束。 注意一个约束是否多余约束,必须视必要约束而定。只有必要约束确定后才能确定多余约束,不能直接说哪个约束是多余约束。 2、必须深刻理解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教材上列出4个规律,其实基本的规律只有一个,就是三角形规律,即小学数学就传授的“三角形是稳定的”。 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中“三铰不共线”、“三链杆不互相平行或相交于一点”的条件,若不满足,则为瞬变体系。 3、给大家推荐几何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若有基础,首先看基础以外部分与基础的联系数:等于3,则只分析基础以外部分, 若几何不变,则整体几何不变,若几何可变,则整体几何可变;不等于3,则须将

结构力学试题汇总

历年结构力学试卷试题汇总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4小题,共 11分) 1 . (本小题 3分) 图示结构中DE 杆的轴力F NDE =F P /3。(x ). 2 . (本小题 4分) 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只能采用多余约束力作为基本未知量。 (x ) 3 . (本小题 2分) 力矩分配中的传递系数等于传递弯矩与分配弯矩之比,它与外因无关。(o ) 4 . (本小题 2分) 用位移法解超静定结构时,基本结构超静定次数一定比原结构高。 (o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本大题分5小题,共21分) 1 (本小题6分) 图示结构EI=常数,截面A 右侧的弯矩为:( A ) A .2/M ; B .M ; C .0; D. )2/(EI M 。 2. (本小题4分) 图示桁架下弦承载,下面画出的杆件内力影响线,此杆件是:(B ) A.ch ; B.ci; C.dj; D .cj . 2

3. (本小题 4分) 图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A. 图b; B. 图c; C. 图d; D.都不对。(A ) ( a) (b) (c) (d) 4. (本小题 4分) 用图乘法求位移的必要条件之一是: A.单位荷载下的弯矩图为一直线; B.结构可分为等截面直杆段; C.所有杆件EI 为常数且相同; B D.结构必须是静定的。 ( ) 5. (本小题3分) 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C ) A.F P l 3 /(24EI ); B . F P l 3 /(!6EI ); C . 5F P l 3 /(96EI ); D. 5F P l 3 /(48EI ). 三(本大题 5分)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F P =1

结构力学复习汇总

结构力学复习 1、结构几何构造分析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含瞬变体系)。 约束,多余约束,瞬铰(虚铰) 组成规律: 三刚片规则:教材规则1和规则4. 两刚片规则:教材规则3和规则5. 二元体规则:教材规则2 2、“计算自由度”的计算 W=3m-(3g+2h+b) W=2j-b

3、静定结构计算 (1)梁 (2)刚架 (3)静定平面桁架 (a)轴力计算:结点法、截面法、联合法

(b)零杆判别 (4)静定拱(三铰拱) (a)水平推力(水平代梁) (b)合理拱轴线y = =0 - y M H? F M (5)组合结构 4、结构位移计算—单位载荷法—图乘法(1)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2)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图示结构,EI=常数,试求A,B两截面的 相对转角 θ。 AB

]18 32 1221[122???+???=a qa a qa EI AB θ 例:均布载荷q ,梁的EI=常数,弹性支座的弹簧刚度k ,求中点竖向位移C ?。

先不考虑弹性支座 2 ]32 5 28 32[21????=?l l ql C 将梁看成刚体,因弹性支座位移 012=??+??BP B C F ,k ql k F B BP 2 = -=?, 21C C C ?+?=? 求A 处的转角 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1、取图示基本结构 2、虚加单位载荷,并做出虚弯矩图 3、图乘法计算挠度 ( ) (38412896)]2838232()122221[(144422↓=-=????-???=?EI ql EI ql EI ql l ql l ql l l EI 5、影响线及其应用 (1)静力法做影响线 (2)机动法做影响线 (3)影响线应用 (a )求固定载荷作用时的量值 (b )最不利载荷位置及其最大值 图示梁,利用影响线求E 截面弯矩E M 。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完整版)

. ... . 院(系) 建筑工程系 学号 三 明 学院 姓名 . 密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 ……………………………………………结构力学试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图 示 体 系 的 几 何 组 成 为 : ( A ) A. 几 何 不 变 , 无 多 余 联 系 ; B. 几 何 不 变 , 有 多 余 联 系 ; C. 瞬 变 ; D. 常 变 。 (第1题) (第4题) 2. 静 定 结 构 在 支 座 移 动 时 , 会 产 生 : ( C ) A. 力 ; B. 应 力 ; C. 刚 体 位 移 ; D. 变 形 。 3. 在 径 向 均 布 荷 载 作 用 下 , 三 铰 拱 的 合 理 轴 线 为: ( B ) A .圆 弧 线 ; B .抛 物 线 ; C .悬 链 线 ; D .正 弦 曲 线 。 4. 图 示 桁 架 的 零 杆 数 目 为 : ( D ) A. 6; B. 7; C. 8; D. 9。 5. 图 a 结 构 的 最 后 弯 矩 图 为 : ( A ) A .图 b ; B .图 c ; C .图 d ; D .都不 对 。 6. 力 法 方 程 是 沿 基 本 未 知 量 方 向 的 : ( C ) A .力 的 平 衡 方 程 ; B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C .位 移 协 调 方 程 ; D .力 的 平 衡 及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 ...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从 几 何 组 成 上 讲 , 静 定 和 超 静 定 结 构 都 是___几何不变____ 体 系 , 前 者___无__多 余 约 束 而 后 者____有___多 余 约 束 。 2. 图 b 是 图 a 结 构 ___B__ 截 面 的 __剪力__ 影 响 线 。 3. 图 示 结 构 AB 杆 B 端 的 转 动 刚 度 为 ___i___, 分 配 系 数 为 ____1/8 ____, 传 递 系 数 为 ___-1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 为什么? 答:因为静定结构内力可仅由平衡方程求得,因此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无关, 与材料物理性质也无关。 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横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位置,纵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在此位置时物 理量的影响系数值。 四、计算分析题,写出主要解题步骤(4小题,共63分) 1.作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说明理由),并求指定杆1和2的轴力。(本题16分) (本题16分)1.因为w=0 所以本体系为无多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分) F N1=- F P (6分); F N2=P F 3 10(6分)。 2.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本题15分)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结构力学主要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计算简图:在计算结构之前,往往需要对实际结构加以简化,表现其主要特点,略去其次要因素,用一个简化图形来代替实际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杆件的简化:常以其轴线代表 B 、支座和节点简化: ①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固定支座、滑动支座; ②铰节点、刚节点、组合节点。 C 、体系简化:常简化为集中荷载及线分布荷载 D 、体系简化:将空间结果简化为平面结构 2、结构分类: A 、按几何特征划分:梁、拱、刚架、桁架、组合结构、悬索结构。 B 、按内力是否静定划分: ①静定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全部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 ②超静定结构:只靠平衡条件还不能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还必须考虑变形条件才能确定。 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1、体系种类 A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形状和位置均能保持不变;通常根据结构有无多余联系,又划分为无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和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 B 、几何可变体系:在很小荷载作用下会发生机械运动,不能保持原有的几何形状和位置。常具体划分为常变体系和瞬变体系。 2、自由度:体系运动时所具有的独立运动方程式数目或者说是确定体系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目。 3、联系:限制运动的装置成为联系(或约束)体系的自由度可因加入的联系而减少,能减少一个自由度的装置成为一个联系 ①一个链杆可以减少一个自由度,成为一个联系。②一个单铰为两个联系。 4、计算自由度:)2(3r h m W +-=,m 为刚片数,h 为单铰束,r 为链杆数。 A 、W>0,表明缺少足够联系,结构为几何可变; B 、W=0,没有多余联系; C 、W<0,有多余联系,是否为几何不变仍不确定。 5、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A 、三刚片规则: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铰联,组成的体系是几何不变的,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B 、二元体规则:在一个刚片上增加一个二元体,仍未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C 、两刚片原则: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为几何不变体系,而且没有多余联系。 6、虚铰:连接两个刚片的两根链杆的作用相当于在其交点处的一个单铰。虚铰在无穷远处的体系分析可见结构力学P20,自行了解。 7、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为特征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三、静定梁与静定钢架 1、内力图绘制: A 、内力图通常是用平行于杆轴线方向的坐标表示截面的位置,用垂直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

结构力学测试题及答案要点

1.图示排架在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杆AB的轴力为:() ssadaA P / 2;B P ;C 0 ;D -P 。 2xzzx.图示结构M A影响线如图所示,则影响线上纵标y B表示F p=1作用在() A.A点时,A截面的弯矩 B.A点时,B截面的弯矩 C.B点时,A截面的弯矩 D.B点时,B截面的弯矩 3.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基本部分是() A AB部分 B BC部分 C CD部分 D DE部分 A B C D E 4sa.悬臂s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 A EI l F P 3 3 B EI l F P 3 23 C EI l F P 3 22 D EI l F P 3 4 F P l EI F P l l 5.sa图5sa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q q 图5 q A q B q q C D 1.sx图示体系为() A.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 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 几何常变 D. 几何瞬变 2.图a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 ) A. 图b; B. 图c; C. 图d; D.都不对。 ( a) (b) (c) (d) l l M/4 3M/4 M/4 3M/4 3M/4 M/4 M/8 M/2 EI EI M

3连续梁和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F BV 是( ) A. 1.21(↑) B. 5.07(↑) C. 11.07(↓) D.17.07(↑) 4.xzxzxz 图示梁A 点的竖向位移为(向下为正):( ) A.F P l 3 /(24EI ); B . F P l 3 /(16EI ); C . 5F P l 3 /(96EI ); D. 5F P l 3 /(48EI ). 5.图 示 结 构 :( ) A. ABC 段 有 内 力 ; B. ABC 段 无 内 力 ; C. CDE 段 无 内 力 ; D. 全 梁 无 内 力 。 q A B C D E 2a a a a 1.图1所示结构的弯矩图形状应为( ) F P A B C D 图1 F P 2.悬臂梁两种状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图乘结果是( ) A EI l F P 33 B EI l F P 323 C EI l F P 322 D EI l F P 34 F P l EI F P l l 3.图5所示对称结构的等代结构为( ) A l /2 l /2 EI 2EI F P

上海大学929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专)2018年考研专业课大纲

2019年上海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考试科目:929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专)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基本理论及方法求解杆件变形和内力、压杆稳定性、动载荷以及相应结构体系的变形及内力分析等问题,并能灵活应用于具体的实际结构(构件),解决相应的结构问题。 二、主要复习内容: (一)杆件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压的概念、基本假设、横截面上的内力计算和轴力图,直杆拉(压)时横(斜)截面上的应力,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质,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及应用,杆件拉(压)时的轴向变形,胡克定律。 (二)连接件的实用计算 连接件剪切面和挤压面的确定及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三)轴的扭转 扭转的概念,外力偶矩的计算及扭矩图,薄壁圆筒的扭转剪应力,剪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时横(斜)截面上的剪应力,强度和和刚度条件,扭转破坏试验,扭转静不定问题,其它截面形式轴的扭转计算,扭转静不定问题。 (四)梁的弯曲应力及变形 梁平面弯曲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梁弯曲时内力的微分关系,刚架及平面曲杆的内力计算,剪力图,弯矩图的绘制,梁纯弯曲和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剪应力和强度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及确定,梁弯曲挠度的二次积分法及叠加法,刚度条件,静不定梁的求解。 (五)应力状态及强度理论 应力状态及主应力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的应用,三向应力状态分析,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及广义胡克定律,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能,强度理论的概念,四个经典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强度理论的应用及其适用范围。 (六)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的计算,轴向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偏心拉压,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 (七)能量法 杆件基本变形的变形能,莫尔积分法,余能定理,卡氏第一、二定理,虚功原理等的应用与计算,能量法求解静不定问题,利用对称性简化静不定问题的方法。 (八)压杆的稳定性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两端铰支压杆的临界载荷,其它支承条件下压杆的临界力,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 (九)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 拉伸、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弯曲正应力试验,弯扭组合电测试验的设计、测试技术及数据分析。 (十)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瞬变体系,机动分析,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 (十一)静定刚架与平面桁架 单、多跨静定梁,静定平面刚架,根据外荷载直接绘制内力图;结点法、截面法独立求解平面桁架,结点及截面法联合解平面桁架。 (十二)影响线及其应用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https://www.360docs.net/doc/4e2963613.html,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异同点

材料力学(mechanics of materials)是研究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变、应力、强度、刚度、稳定和导致各种材料破坏的极限。材料力学是所有工科学生必修的学科,是设计工业设施必须掌握的知识。 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材料的力学性能的研究,而且也是固体力学其他分支的计算中必不可缺少的依据;另一部分是对杆件进行力学分析。杆件按受力和变形可分为拉杆、压杆、受弯曲的梁和受扭转的轴等几大类。杆中的内力有轴力、剪力、弯矩和扭矩。杆的变形可分为伸长、缩短、挠曲和扭转。在处理具体的杆件问题时,根据材料性质和变形情况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三类: 线弹性问题。在杆变形很小,而且材料服从胡克定律的前提下,对杆列出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方程,相应的问题就称为线性问题。对这类问题可使用叠加原理,即为求杆件在多种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变形(或内力),可先分别求出各外力单独作用下杆件的变形(或内力),然后将这些变形(或内力)叠加,从而得到最终结果。 几何非线性问题。若杆件变形较大,就不能在原有几何形状的基础上分析力的平衡,而应在变形后的几何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这样,力和变形之间就会出现非线性关系,这类问题称为几何非线性问题。 物理非线性问题。在这类问题中,材料内的变形和内力之间(如应变和应力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即材料不服从胡克定律。在几何非线性问题和物理非线性问题中,叠加原理失效。解决这类问题可利用卡氏第一定理、克罗蒂-恩盖塞定理或采用单位载荷法等。 结构力学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受力和传力的规律,以及如何进行结构优化的学科。结构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结构的组成规则,结构在各种效应作用下的响应,这些效应包括外力、温度效应、施工误差、支座变形等。主要是内力——轴力、剪力、弯矩、扭矩的计算,位移——线位移、角位移计算,以及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自振周期、振型的计算。 一般对结构力学可根据其研究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分为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稳定理论、结构断裂、疲劳理论和杆系结构理论、薄壁结构理论和整体结构理论等。 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中首先发展起来的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和应力状态,以及结构优化问题。静载荷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外加载荷,变化较慢的载荷,也可近似地看作静载荷。结构静力学是结构力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基础。 结构动力学是研究工程结构在动载荷作用下的响应和性能的分支学科。动载荷是指随时间而改变的载荷。在动载荷作用下,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及位移也必然是时间的函数。由于涉及时间因素,结构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一般比结构静力学复杂的多。 结构稳定理论是研究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分支。现代工程中大量使用细长型和薄型结构,如细杆、薄板和薄壳。它们受压时,会在内部应力小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失稳(皱损或曲屈),即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降低以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大变形还会影响结构设计的其他要求,例如影响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结构稳定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确定结构的失稳临界载荷。 弹性力学也称弹性理论,主要研究弹性体在外力作用或温度变化等外界因素下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从而解决结构或机械设计中所提出的强度和刚度问题。在研究

结构力学复习材料

结构力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图示体系为() 题1图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瞬变体系 D.常变体系 2. 图示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其基本未知量数目为( )。 A. 角位移=2, 线位移=2 B. 角位移=4, 线位移=2 C. 角位移=3,线位移=2 D. 角位移=2,线位移=1 3.图示结构AB杆杆端弯矩M BA(设左侧受拉为正)为() A.2Pa B.Pa C.3Pa D.-3Pa 题2图题3图 4.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三铰拱的合理轴线为() A.圆弧线 B.二次抛物线 C.悬链线 D.正弦曲线 5.图示结构DE杆的轴力为() A.-P/4 B.-P/2 C.P D.P/2 6.图示结构,求A、B两点相对线位移时,虚力状态应在两点分别施加的单位力为() A.竖向反向力 B.水平反向力 C.连线方向反向力 D.反向力偶

题5图题6图 7.位移法解图示结构内力时,取结点1的转角作为Z1,则主系数r11的值为() A.3i B.6i C.10i D.12i 题7图8.图示对称刚架,具有两根对称轴,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计算简图为() A. B. C. D. 题8图 9.计算刚架时,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 A.超静定铰结体系 B.单跨超静定梁的集合体 C.单跨静定梁的集合体 D.静定刚架 10.图示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使截面K产生最大弯矩的最不利荷载位置是() A. B.

C. D. 题10图 11.图示杆件体系为( ) A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瞬变体系 D .常变体系 12.图示结构,截面C 的弯矩为( ) A .42ql B .22ql C .2ql D .22ql 题11图 题12图 13.图示刚架,支座A 的反力矩为( ) A .2Pl B .Pl C .2 3Pl D .2Pl 14.图示桁架中零杆的数目为(不包括支座链杆)( ) A .5 B .6 C .7 D .8 题13图 题14图 15.图示三铰拱,支座A 的水平反力为( ) A .0.5kN B .1kN C .2kN D .3kN 16.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为( ) A .2 B .3 C .4 D .5

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复习经验

发表于2008-4-8 08:32 |只看该作者 【同济土木考研系列四】------【材料力学和结构力 学复习经验】 个人声明: 1、本文仅仅是作者个人学习经验小结,仅供参考,欢迎09年报考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以! 2、尊重他人劳动,未经本人和https://www.360docs.net/doc/4e2963613.html,允许,请勿转载!! 应广大09年报考同济大学土木学院的考生要求,我写了一些《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复习经验,不当之处还请大家谅解,但愿不要因为我的观点而误导了大家。祝大家09考研金榜题名!! 一、综述 同济《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考试内容由两本书组成,包括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卷面总分是15占30%,试题中可能出现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综合题目,根据08年考试题目,结构力学部分应该要难一点,因为结构力学是整个试卷的压轴题目。整个试卷一共就10道计算题,没有选择题和填考大题,有些内容注定不是考试重点,具体我会在下面有介绍。 大家在复试《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之前一定要明确亮点,1、同济的专业课不是那么好考的,我华南理工,东南大学等(我同学有考这些学校的,我就顺便看了看),普遍要比同济专业课简单。之间选择其一考。2、同济专业课固然比较难,但事情都是相对的,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比较难,这得到的情况,今年同济的专业课均分也就是在100分左右,应该不会超过105分。但是仍然有同学你就放弃同济,那样就太可惜了。只要大家付出了,一定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构。如果随随便便就能称号也真是枉然了,要想上好的的学校就必须付出更多的辛酸和汗水。 二、材料力学复习 我分章节说说复习要点吧(按照宋子康主编的材料力学课本顺序)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 看看了解一下概念就可以,不会出题目的。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

结构力学知识点总结

结构力学知识点总结

1.关于∞点和∞线的下列四点结论: (1) 每个方向有一个∞点(即该方向各平行线的交点)。 (2) 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点。 (3) 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称为∞线。 (4) 各有限远点都不在∞线上。 2.多余约束与非多余约束是相对的,多余约束一般不是唯一指定的。一个体系中有多个约束时,应当分清多余约束和非多余约束,只有非多余约束才对体系的自由度有影响。 3.W>0, 缺少足够约束,体系几何可变。W=0, 具备成为几何不变体系所要求 的最少约束数目。W<0,体系具有多余约束。 4.一刚片与一结点用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连组成的体系内部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两个刚片用三根不全平行也不交于同一点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9.剪力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荷载集度q 的大小 ; 弯矩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剪力的大小。 10.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剪力差等于两截面间载荷图所包围的面积;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弯矩差等于两截面间剪力图所包围的面积。 11.分布力q(y)=0时(无分布载荷),剪力图为一条水平线;弯矩图为一条斜直线。 () ()Q dM x dF x dx =2 2 ()()()Q dF x d M x q y dx dx ==-,,B A B A B A x NB NA x x x QB QA y x x B A Q x F F q dx F F q dx M M F dx =-=- =+ ? ? ?

分布力q(y) = 常数时,剪力图为一条斜直线;弯矩图为一条二次曲线。 12.只有两杆汇交的刚结点,若结点上无外力偶作用,则两杆端弯矩必大小相等,且同侧受拉。 13.对称结构受正对称荷载作用, 内力和反力均为对称(K行结点不受荷载情况)。对称结构受反对称荷载作用, 内力和反力均为反对称。 14.三铰拱支反、内力计算公式(竖向荷载、两趾等高)

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课件

材料力学 1.材料力学研究内容 ⑴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能量,统称为应力分析;研究对象仅限于杆、轴、梁等物体,其几何特征是纵向尺寸远大于横向尺寸,这类物体统称为杆或杆件。 ⑵研究材料在外力和温度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和失效行为;研究对象仅限于材料的宏观力学行为,不涉及材料的微观机理。 研究目的设计出杆件或零部件的合理形状和尺寸,以保证它们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杆件的受力与变形形式 ⑴拉伸或压缩 ⑵剪切 ⑶扭转 ⑷弯曲 ⑸组合受力和变形 拉杆、压杆或柱、轴、梁受力特点 3.材料的基本假定 ⑴各向同性假定 ⑵均匀连续性假定 ⑶平截面假定 4.受力分析方法 ⑴截面法:应用假想截面将弹性体截开,分成两部分,考虑其中任意一部分平衡,从而确定截面上的内力的方法。 弹性体受力、变形的第二特征是变形协调。P9[例题1-1] 平衡方程+变形协调方程 0x F =∑ 0y F =∑ 0c M =∑ P31[例题2-6] 5.应力应变相互关系 E σε=、G τγ=

6.轴力与轴力图 正负号规定:拉正,压负。 ⑴确定约束力。 ⑵根据杆件上作用的荷载及约束力确定控制面,也就是轴力图的分段点。 ⑶应用截面法,对截开的部分杆件建立平衡方程,确定控制面上的轴力数值。 ⑷建立N x F -坐标系,将所求得的轴力值标在坐标系中,画出轴力图。 P21[例题2-1] 7.变形计算 变形N F l l EA ?=± 应变N F l l EA E σ ε?=== 横向变形y x ευε=- υ泊松比 P25[例题2-2] 8.拉伸与压缩杆件的强度设计 ⑴强度校核 []max σσ≤ ⑵尺寸设计 [][][] max N N F F A A σσσσ≤? ≤?≥ ⑶确定杆件或结构所能承受的许用荷载 [][][][]max N N P F F A F A σσσσ≤? ≤?≤? P28[例题2-4/5] 9.拉伸与压缩杆件斜截面上的应力 2cos = cos N P x F F A A θθθ θσσθ==

结构力学知识点总结

1.关于∞点和∞线的下列四点结论: (1) 每个方向有一个∞点(即该方向各平行线的交点)。 (2) 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点。 (3) 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称为∞线。 (4) 各有限远点都不在∞线上。 2.多余约束与非多余约束是相对的,多余约束一般不是唯一指定的。一个体系中有多个约束时,应当分清多余约束和非多余约束,只有非多余约束才对体系的自由度有影响。 3.W>0, 缺少足够约束,体系几何可变。W=0, 具备成为几何不变体系所要求 的最少约束数目。W<0, 体系具有多余约束。 4.一刚片与一结点用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连组成的体系内部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两个刚片用三根不全平行也不交于同一点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5.二元体规律: 在一个体系上增加或拆除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几何构造性质。 6.形成瞬铰(虚铰)的两链杆必须连接相同的两刚片。 7.w=s-n ,W=0,但布置不当几何可变。自由度W >0 时,体系一定是可变的。 但W ≤0仅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S=0,体系几何不变。 8..轴力FN --拉力为正; 剪力FQ--绕隔离体顺时针方向转动者为正; 弯矩M--使梁的下侧纤维受拉者为正。 弯矩图--习惯绘在杆件受拉的一侧,不需标正负号; 轴力和剪力图--可绘在杆件的任一侧,但需标明正负号。 9.剪力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荷载集度q 的大小 ; 弯矩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剪力的大小。 10.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剪力差等于两截面间载荷图所包围的面积;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弯矩差等于两截面间剪力图所包围的面积。 () ()Q dM x dF x dx =22() ()()Q dF x d M x q y dx dx ==-FN+d FN F N FQ+dF Q F Q M M+d M d x d x ,, B A B A B A x NB NA x x x QB QA y x x B A Q x F F q dx F F q dx M M F dx =-=-=+? ? ?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完整版

. .. . 院(系) 建筑工程系 学号 三明学院 姓名 .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 结构力学试题答案汇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 图 示 体 系 的 几 何 组 成 为 : ( A ) A. 几 何 不 变 , 无 多 余 联 系 ; B. 几 何 不 变 , 有 多 余 联 系 ; C. 瞬 变 ; D. 常 变 。 (第1题) (第4题) 2. 静 定 结 构 在 支 座 移 动 时 , 会 产 生 : ( C ) A. 力 ; B. 应 力 ; C. 刚 体 位 移 ; D. 变 形 。 3. 在 径 向 均 布 荷 载 作 用 下 , 三 铰 拱 的 合 理 轴 线 为: ( B ) A .圆 弧 线 ; B .抛 物 线 ; C .悬 链 线 ; D .正 弦 曲 线 。 4. 图 示 桁 架 的 零 杆 数 目 为 : ( D ) A. 6; B. 7; C. 8; D. 9。 5. 图 a 结 构 的 最 后 弯 矩 图 为 : ( A ) A .图 b ; B .图 c ; C .图 d ; D .都不 对 。 6. 力 法 方 程 是 沿 基 本 未 知 量 方 向 的 : ( C ) A .力 的 平 衡 方 程 ; B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C .位 移 协 调 方 程 ; D .力 的 平 衡 及 位 移 为 零 方 程 。

. .. .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 1.从 几 何 组 成 上 讲 , 静 定 和 超 静 定 结 构 都 是___几何不变____体 系 , 前 者___无__多 余 约 束 而 后 者____有___多 余 约 束 。 2. 图 b 是 图 a 结 构 ___B__ 截 面 的 __剪力__ 影 响 线 。 3. 图 示 结 构 AB 杆 B 端 的 转 动 刚 度 为 ___i___, 分 配 系 数 为 ____1/8 ____, 传 递 系 数 为 ___-1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静定结构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 为什么? 答:因为静定结构力可仅由平衡方程求得,因此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无关,与材料物理性质也无关。 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横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位置,纵坐标是单位移动荷载作用在此位置时物理量的影响系数值。 四、计算分析题,写出主要解题步骤(4小题,共63分) 1.作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说明理由),并求指定杆1和2的轴力。(本题16分) (本题16分)1.因为w=0 所以本体系为无多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4分) F N1=- F P (6分); F N2= P F 3 10(6分) 。 2.作 图 示 结 构 的 M 图 。(本题1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