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摘要

乳酸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卫生和工业等方面。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种,对环境友好、无毒害,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可降解塑料,纤维,医用材料,农用地膜,和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聚乳酸纤维生物医药生物降解

Abstract

Lactic acid green chemistry i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one of the unit ,Main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sanitation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etc。Poly lactic acid is lactic aci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olymer,Poly lactic acid as biodegradable material of a kind,Friendly to environment, non-toxic, can be applied to tissue engineering, drugs such as slow release of biomedical materials,And instead of the petroleum base plastic material。This paper reviewed the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 in plastic, fiber and medical materials, agricultural plastic sheeting, and texti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and its developing prospects。

Key world: PLA PLA fiber Biological medicine Biodegradable

前言

由于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地球上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全人类需要急需关注的问题,各国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类即将面临的及其紧迫的环境危机。因此绿色化学成为了今国际化学和化工科学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它是未来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绿色化学是实现污染预防最基本的科学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当今的世界是追求节能环保的时代,可降解塑料无疑就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绿色产品。当前研究的可降解塑料主要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共聚物(PBSA)、聚丁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光降解性塑料、生物高分子聚合物等等。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之一,因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具有生物降解性,所以聚乳酸在医药,以及医用材料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乳酸可以通过玉米等农作物发酵生成乳酸聚合制备,单体来源丰富,具有可再生性,它本身及其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和生物体产生危害,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生物降解材料之一。

1.原料

乳酸,学名为2-羟基丙酸。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性,因此有L-乳酸与D-乳酸两种旋光异构体。工业上生产乳酸的方法有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目前国内外的L-乳酸的方法有化学合成法,酶法,微生物发酵法,其中主要用发酵法生产;化学合成法则生成外消旋乳酸,即DL-乳酸。L-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O3,结构式简式为CH3CHOHCOOH,相对分子质量为90.08。由于其分子内含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具有旋光性,L-乳酸为右旋,当L-乳酸和D-乳酸等比例混合时,即成为外消旋的DL-乳酸。60%以上浓度的乳酸具有很强的吸湿性。L-乳酸分子内含有羟基和羧基,因此有自动酯化能力,脱水能聚合成聚L-乳酸。一般工业用L-乳酸含量为50%-80%,食品及医药工业用L-乳酸的含量为80%-90%。

乳酸纯品为无色液体,工业品为无色到浅黄色液体。无气味,具有吸湿性。能与水、乙醇、甘油混溶,不溶于氯仿、二硫化碳和石油醚。在常压下加热分解,浓缩至50%时,部分变成乳酸酐,因此产品中常含有10%-15%的乳酸酐。乳酸分子存在两种光学对映体(D-乳酸和L-乳酸),其理化性能十分相近,只是旋光性相反,L-乳酸旋光为右旋,而D-乳酸旋光为左旋。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只具有代谢L-乳酸的酶(L-乳酸脱氢酶);而D-乳酸进入人体后,由于不能代谢,使血尿酸度提高,过量的摄入就引起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为此,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每天摄入的D-乳酸量每公斤体重不得超过100毫克,并禁止在婴儿食品中添加 D-乳酸,对L-乳酸无任何限制。

L-丙交酯的结构性质:英文名称:L-Lactide ,分子量:144.13CAS、外观:白色针

状晶体、纯度:≥99.5(%)、熔程:96-98℃、水分:≤200ppm。

L-丙交酯的制备方法:首先以L-乳酸为原料,合成了L-丙交酯。L-丙交酯的制备方法,在50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20ml,80%L-乳酸,磁力搅拌,油浴加热至90℃,同时开启真空系统逐步减压,过程持续2h,在剧烈搅拌下缓慢加入预先称量好的氧化锌。重新开启真空泵,逐步减压,缓慢升温至110℃,反应体系逐渐粘稠,过程持续数小时直至没有水分蒸出为止。然后快速降温至常温,关掉真空系统,更换接收装置,重新密封整个反应系统,快速升温至223℃,接收瓶置于冰水浴中,高速搅拌,快速抽真空,此时不断有大量白色液体流出,水浴中迅速凝固结块,2h左右不再有产物蒸出,停止反应。

D-丙交酯的结构性质:外观:无色透明片状或针状晶体、纯度(%)≥99.5、熔点(%):124 ~128、含水量(%):≤0.4、物理化学性质:易水解、易聚合、应低温保存。

D -丙交酯的制备方法:常压脱水温度为125℃,然后加入乙酸锌,继续减压脱水,乙醇是最理想的重结晶溶剂,经三次重结晶制备。

DL-丙交酯的结构性质:英文名称:DL-Lactide 、分子式:C6H8O4 、分子量:144.13CAS 、外观:白色片状晶体、纯度:≥99.5(%)、熔程:122-126℃、水分:≤200ppm[1]。

2.聚乳酸的制备

丙交酯(乳酸的环状二聚体)的合成方法有:开环聚合,乳酸的直接聚合,低聚乳酸固相聚合法。

(1)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此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生产方法,合成过程中一般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得到的聚丙交酯分子量可达数百万,且聚合过程中不产生水。

(2)乳酸直接聚合

利用乳酸分子的羟基和羧基,直接酯化脱水进行缩聚反应合成聚乳酸。聚乳酸的制备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技术关键是反应中产生的水较难完全除去,致使聚合物分子量低于4000,制备的材料强度低,容易分解而无实用性。

由精制的乳酸直接进行聚合,是制备聚乳酸最早也是最简单的方法。该法生产工艺简单,但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低,且分子量分布较宽,其加工性能等尚

不能满足成纤聚合物的需要,而且聚合反应在高于180℃的条件下进行,得到的聚合物极易氧化着色,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2].

(3)低聚乳酸固相聚合法

将直接聚合法得到的低分子量的聚乳酸树脂切片,在高真空且聚合温度低于聚合物熔点Tm,高于聚合物玻璃化温度Tg的条件下进行的以提高聚合度,增大分子量为目的的聚合方法。通过此方法得到的聚乳酸制备的纤维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加工性能。

3.左旋聚乳酸(PLLA)改性进展

(1)纳米复合改性

利用纳米复合技术对PLA 进行改性是一种有效提高纯PLA的力学、耐热、气体阻隔等性能的方法,极大地拓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PLA与纳米材料复合,可以明显地提高PLA 的性能。纳米SiO2与PLA 复合而成的纳米SiO2复合材料, 既能发挥纳米SiO2自身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粒子的协同效应,又兼有PLA本身的优点, 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光、电和磁等功能特性,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如马红[2]杰报道以乳酸为原料,合成了丙交酯,再进一步制备聚乳酸/ 纳米二氧化硅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实验确定了制备复合材料最优工艺: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其用量为丙交酯用量0.25%( wt,下同),聚合反应时间72h,反应温度140℃,改性纳米SiO2 的用量为丙交酯的5%。在此条件制得的复合材料中,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5091×105。通过分析发现:纳米SiO2 与PLA 发生了化学结合,并且均匀的分散于PLA基体中。PLA 还可与聚酯酰胺类及纳米SiO2 等多元复合, 产物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材料。如专利101570625[3]发明了一种聚乳酸/ 超支化聚酯酰胺/ 纳米二氧化硅,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 加工性能明显改善,拉伸强度39.3~ 62.5MPa, 拉伸模量0.94~ 1.87GPa, 断裂伸长率6.5~ 340, 缺口冲击强度5.8~

26.8kJ/ m2。此材料有望取代传统非降解塑料, 应用于包装、医用、农用、工程等各个领域, 解决白色污染带来的环境问题。

(2)聚乳酸共混改性

PLA 也可与丙烯酸、淀粉共混改性。如藩丽军[4]制备了丙烯酸、淀粉接枝/ 聚乳酸复合材料。HBP等脂肪族聚酯虽可以改善PLA 的柔韧性,但改性后材料的成本较高,而塑化淀粉的成本虽低, 但改性效果不显著。因此,为寻求低成本增韧剂,许多研究者

做出了许多探索。如任洁莹[5]以较低成本丙三醇( G)、己二酸( A)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PLA 增韧改性剂-聚己二酸丙三醇酯( PGA)。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GA/ PLA 共混物,并对其动态热机械性能、冲击强度及相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PGA 的加入改善了PLA 材料的柔性,PGA 含量为15%的PGA/ PLA 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48J/ m, 比纯PLA 提高了300%。PGA/ PLA 共混物可以大幅度改善柔韧性,而且生产成本较低, 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增韧添加剂。

而且将聚乳酸与聚己内酯、聚丁烯二酸、聚羟基丁酸酯、聚乙二醇聚脂肪酐,等生物降解高分子共混改性,以及与聚氨酯、聚异戊二醇接枝、聚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橡胶等非生物降解材料的共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力学性能。可用普通高聚物的加工方法(如挤出、注塑等)。首先,熔融缩聚合成较低分子量的PDLA 和PLLA;然后将这两种构型的聚乳酸等量比熔融共混,以形成立体配合物;最后,使熔融态的立体配合物降温进行固相聚合反应,非晶态的聚乳酸链延长为高分子量的有规嵌段外消旋聚乳酸[6-8]。这种sc-PLA生物高分子材料可用于熔融纺丝和双向拉伸薄膜。而当PLLA和PDLA非等比共混时,则可以部分形成不完全的立体复合物微晶。这种立体复合物的微晶可以作为成核剂大大促进随后的PLLA的结晶,如在加入0.5%~5%的PDLA时[9],形成的立体复合物微晶增强了聚合物链自发结晶的能力,诱导长链PLA进行结晶,使PLLA的结晶速度明显加快,缩短结晶时间,效果优于滑石粉成核剂。

将生物相容性增塑剂如柠檬酸酯醚、葡萄糖单醚、部分脂肪酸醚、低聚物聚乙二醇、低聚物乳酸、丙三醇添加到聚乳酸基体中。增塑剂的加入使聚乳酸大分子链的柔性提高,玻璃化温度降低非常明显,其弹性模量下降,断裂伸长率提高,即在一定程度上韧性增加。

4.立构复合聚乳酸研究进展

近年来,生物降解材料成为了广泛研究的课题,其中聚乳酸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更是成为众多研究者以及相关公司的重点研究方向,原料乳酸具有光学活性,存在左旋和右旋两种对映异构体,因此相应的聚合物也存在多种光学特性。PLLA和PDLA具有良好的结晶特性,两种均聚物的熔点都在180℃左右。而PLLA和PDLA形成的立构复合物则具有230℃的熔点,提高了50℃左右,这种结构有效地提高了聚乳酸的耐热性,能够直接对生产加工产生影响。

4.1聚乳酸立构复合体制备方法的多样性

(1)以丙交酯为原料制备SC。

通常采用rac-丙交酯进行定向选择聚合,制备立构嵌段的PLA。其中,控制rac-丙交酯的定向开环聚合是形成sb-PLA的关键点。MajerskaK. [10]等人采用了一种手性引发剂对rac-丙交酯进行了聚合。分子量在104数量级地产物达到了210℃的熔点,并且熔融焓也比较高。通过计算,产物可达到70%的结晶度。熔点的提高,证明了sb-PLA结构中形成了SC的结晶。

(2)以乳酸为原料制备SC

FukushinaK.等人[22-23]以L乳酸和D乳酸为原料,分别制备两种均聚物。随后将两种分子量相近,等物质量的均聚物进行熔融共混,通过改变工艺条件,控制sb-PLA的形成。将共混物再进一步进行固相聚合,可以有效提高产物的分子量。另外,通过改变D、L的比例,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出PLLA过量或者PALA过量的共聚物。除此之外,还可以在PLLA和PALA均聚物的共混物中添加sb-PLA,以提高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利用不同原料制备SC结构,采取的制备工艺也有所不同,总体上以本体固态反应和溶液反应为主,另外也有其它一些制备方式。

近年来,国外主要的PLA生产厂家,也将SC结构作为提高PLA耐热性能的研究重点。欧洲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商研制的HycailXM1020材料可耐温200℃而不变形,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盒子盛放橄榄油,可以经受205℃下微波加热30min。日本帝人公司与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共同研发成功了具有耐热性高的PLA。许多国际化公司将重点定位于SC结构的制备上,特别是提高其在注塑工艺上的应用价值。PLA的发展趋势日益蓬勃,SC结构促进PLA耐热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各研究机构、各企业的重点。未来的PLA工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将引领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的飞速发展。

5.聚乳酸降解研究进展

5.1聚乳酸的生物降解性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能被酸、碱、生物酶等降解。聚乳酸的降解首先是非晶区的水解,导致力学性能降低,其次是晶区的水解,水解反应会因羧基的存在而加快。

PLA降解依靠水解,可不需特殊酶参与。国外学者用14C标记PLA,追踪发现97%PLA酵解,在呼吸中以C02形式排出。影响其降解和吸收因素有三个方面:

(1)微观结构因素:材料化学特性、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结晶度及表面特性等.

(2)宏观结构因素:包括大小、形状和重量表面积比等.

(3)环境因素:包括局部组织耐受性、清除能力、消毒和储存条件等.

PLLA半衰期为6周,自身增强PLLA(SR-PLLA)为12周。一般认为,PDLLA降解吸收较PLLA快,PDLLA体内完全吸收需24周一18月,PLLA则需32周一4年。Bostman OM[11-15]等报道PLLA初期在无定形区域水解,降解速度由其羧基末端浓度控制。PLA与液体环境接触即开始降解,而质量丢失只有当降解后寡聚物、单体从材料中扩散出去后才开始表现。阮狄克[29]等试验发现:体外降解后PLA分子量明显下降,浸泡液pH值保持稳定。体内降解8周时分子量下降达57.02%;质量吸收仅8.15%,形状无明显变化。王立、金大地等[30]用国产PDLLA棒植入兔背肌肉内,8周后生物降解率为49.43%,生物吸收率仅4.13%。因此认为PLA的降解和吸收并不平衡,应使材料周围pH值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从而避免局部或全身副作用发生。

从物理角度看,PLA降解存在均相和非均相降解。非均相降解指降解反应发生在聚合物表面,而均相降解则是降解发生在聚合物内部。从化学角度看,主要有三种方式降解:

(1)主链降解生成低聚体和单体;

(2)侧链水解生成可溶性主链高分子;

(3)交联点裂解成可溶性线性高分子。

在医学领域,当PLLA植入体内以后,降解反应同时进行。在最初阶段降解反应进行比较缓慢,产生的酸性小分子可以被代谢而排出体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降解反应逐步加速产生的酸性小分子来不及被代谢而积累,造成局部酸浓度过大,它们又会加速催化材料的降解,即发生自催化效应。PDLLA可在骨缺损期暂时替代骨组织,支持周围软组织。在这过程中,PDLLA逐渐降解、吸收,同时机械强度下降,骨支撑功能逐渐丧失,PDLLA的聚合大分子逐渐水解成较小聚合物,最终裂解成为乳酸单体,材料结构也随之改变,但结构如何改变目前尚不清楚。人们近来又发现对PGA/PLA共聚物大尺寸的材料,存在不均匀降解[16-24]聚合物内部出现空洞,对此有人解释为加工过程中皮层效应(skin-effect)所致,但这与自催化效应相矛盾[25].

降解速率是决定炎性反应和程度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最近的一项研究证实,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产物的浓度有很大的关系。当浓度太高时,就会表现出炎性反应,浓度低时,则表现出好的生物相容性,PLLA在初期的降解速率较快,随后减慢,此后PLLA继续降解,最后有小颗粒从植入体上脱落,并随即被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或后期被巨细胞的溶解活动所消除,没有发现急性的或慢性的炎症反应。但PLLA需3年多的时间才能被完全吸收。有学者同时研究了PLLA的体内外降解,认为其体内外降解无明显区别,从而认为酶对PLLA的降解没有影响。在动态载荷的作用下,PLLA的降解速率加快。

Saikku-Backstrom A等[26-30]研制的SR-PLLA96棒材则是用DLA(4%)/LLA(96%)的共聚物加工而成,材料保持了100%PLLA的性能,弯曲强度达到230MPa以上。降解实验中前24周内弯曲和剪切强度均下降不大,共聚显著降低了材料的结晶性,从而改善PLLA的吸收性,降低炎症反应。

对于乳酸聚合物的降解速度,人们深入研究发现聚合物结构对其影响很大,包括化学结构、物理结构、表面结构等。由于聚醋类高分子含有易水解化学键,有较快的降解速度。但当其固态结构不同时,不同聚集态的降解速度有如下顺序:橡胶态>玻璃态>结晶态。其它影响降解速度的因素有分子量、共聚物组成、几何形状、加工条件、温度、酶、pH值、微生物、电磁、超声波及C射线辐射等[39]。

6.聚乳酸纤维的研究进展

6.1聚乳酸纤维的性能

(1)原料丰富,资源和能源消耗少:

聚乳酸纤维是迄今最名副其实的由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绿色产品”和“环保产品”。产品综合能耗是目前大类化学纤维生产中最低的。

(2)可生物降解

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分解速度低且稳定,埋入土壤后2~3年后强度才消失。但与微生物和复合有机废料混合,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降解,例如与其他有机废弃物同时埋入地下,几个月之内就会分解成CO2和H2O,因此是一种理想的可生物降解纤维。

(3)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好

聚乳酸纤维和涤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相比,其强度、伸长等与涤纶和锦纶差不多,但熔点最低,模量较低,具有很好的手感。聚乳酸纤维的弹性回复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适宜,说明其定性和保型性好。聚乳酸纤维制成的服装其吸湿性优于涤纶,悬垂性和抗皱性好,比涤纶服装更华丽美观。因此聚乳酸纤维是制造内衣,外装,制服,时装的理想材料。

(4)有一定的阻燃性

聚乳酸纤维的极限氧指数是常用纤维中最高的,燃烧时发热量低,只有轻微的烟雾释出,易自熄,火灾危险性小,因此在燃烧性能上的特点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5)安全性好

聚乳酸所用的材料都没有毒性,发酵污水的处理不存在难度。纤维生产过程通常采用的熔融法纺丝在化纤工艺中最简洁、最干净,也没有很难处理的三废问题。聚乳酸纤维植入体内无毒副作用,而且有一定的耐菌性和耐紫外线性能,因此安全性好,不但可用作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和组织工程材料,而且和适于室外应用领域和室内装饰织物。最后,废弃的制品可生物降解,对环境也不造成污染。

7.聚乳酸的应用

(1)食品保健

乳酸具有清洁除垢作用,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是公认的安全食品成分,可降解,对人体无害,无任何环境污染。一些典型的乳酸衍生物投产已有10年的历史,其中最早的是矿物质和盐类(如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主要用于食品和保健方面,其次是广泛用于改善面部结构的乳酸钠,第三是利用生物过滤技术生产的乳酸乙脂,生物过滤技术也从此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2)农用地膜

PLA韧性好,适合加工成高附加值薄膜,用于代替目前易破碎的农用地膜。此外还用于缓释农药、肥料等,不仅无毒、长效,还可在使用后自动降解,而且不污染环境。

(3)纺织制品

PLA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是最近10年左右开始的。聚乳酸可用纺丝法或熔喷法直接制成非织造布,也可先纺制成短纤维,再经干法或湿法成网制得非织造布。聚乳酸非织造布用于农业、园艺方面,可用作种子培植、育秧、防

霜及除草用布等,在医疗卫生方面,可用作手术衣、手术覆盖布、口罩等,在生活用品方面,可用作衣料、擦揩布、厨房用滤水、滤渣袋或其他包装材料。

目前,聚乳酸纤维已制成复丝、单丝、短纤维、针织物等,主要用于服装领域。以聚乳酸纤维制得的布料具有真丝的光泽,优良的手感、亮度、吸水性、形状保持性及抗皱性,因此是较理想的面料,适合做服装尤其是妇女服装。2000年,尤尼[31-37]奇卡公司在亚洲产业用纺织品展览会上展出的产品有聚乳酸纤维与Locally纤维交织的毛巾、袜、裤子、衬衫、裙子等。聚乳酸纤维还适于制一次性服装和野外作业服等。目前国外已经采用聚乳酸纤维和棉纱织成混纺纱,用于制作牙刷和毛巾等多种产品。用完后可降解,对环境没有污染,属环保型产品。

(4)工业应用

聚乳酸纤维在产业领域的用途,主要是在土木工程中做网、垫子、沙袋、和制土壤流失材料等,在农业、林业中做播种织物、薄膜、防虫防兽盖布、防草袋和养护膜等,在渔业中做渔网、鱼线等,在家用器具中做垃圾网、手巾、滤器、擦布等,在户外器具中做帐篷、覆盖布等。聚乳酸纤维在卫生医疗领域主要作尿布、一次性失禁用品、妇女保健用品、抗紫外线织物、手术缝合线、骨内固定装置、组织工程支架、绷带、药物控制体系中的载药材料、人工管道、人工韧带或肌腱等[38]。

由于聚乳酸纤维优点突出,发展前景良好,因此已引起世界化纤行业的广泛关注,研究工作正方兴未艾。专家们预言,通过21世纪初期全球PLA聚合物和纤维的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着聚乳酸原料生产成本的降低,其价格会向接近PET纤维发展,其用途将迅速扩展,其经济效益将逐步显现出来。

(5)医药卫生

PLLA被认为是骨折内固定最有应用前景的医用可降解吸收高分子材料。但以通常的加工方法成型的PLLA,初始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仅分别为57-145MPa和53-61 MPa[39]。采用高强度的PLLA纤维集束模压的自增强[40]和其它增强技术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强度。

L一乳酸及其衍生物(如L-乳酸钠)可与氯化钠、氨基酸等配伍,生产治疗高钾血症或酸中毒的大输液。L一乳酸还被用于罗弗沙星等药物的生产。也用作防腐剂、载体剂、助溶剂、药物制剂、pH调节剂等。由于聚乳酸具有无毒、合适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以及对某些具体的细胞有一定相互作用的能力,使其在在医学方面的应用优势尤为突出,也是目前应用得最为成功的领域。聚乳酸

及其共聚物用作外科手术缝合线,在伤口愈合后能自动分解并被人体吸收,无需再次手术和拆出缝合线。

聚乳酸还用作手术纱布,国外已进人临床应用阶段。手术用聚乳酸骨钉,病愈后,就降解在人体内。因为降解产生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后果。这种骨钉炎症发生率低,强度高、手术后基本不出现感染等情况。将聚乳酸塑料制成人工脏器的骨架研究也在进行,例如有专家正在聚乳酸塑料肝骨架的整个表面上培养肝细胞,制造人造肝脏。用这种方法制造的人造肝脏移到体内,作为骨架部分的聚乳酸塑料在体内不久就会被分解吸收,最后留下了与骨架同样形状的肝脏。这是有效利用聚乳酸塑料生物降解性质的典范。此外,聚乳酸还用于药物释控体系和眼科植人材料等。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聚乳酸一定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1-42]。21世纪是追求环保的时代,可降解塑料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绿色产品。1966年Kulkarni[43-45]等首次报道了聚乳酸可作为手术植入材料使用。1973年Yolles[46]等报道了聚乳酸在缓释药物包囊材料方面的应用。另外在人工血管、止血剂及可生物降解的外科黏合剂方面也有应用报道。以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制得的纤维可用作可吸收型手术缝合线。可吸收缝合线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2年首次开发了名[47]为Dexon的PGA 可吸收缝合线,其后Ethicon公司开发出名为Vicryi的乙交酯与L丙交酯共聚酯(PGLA)缝合线。上世纪80年代末又开发了两种可降解单丝缝合线,即PDS缝合线和Maxon缝合线。

(6)其他方面的应用

由于未实现工业化生产,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成本相当高,作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其近期内的应用将受到限制,主要用于医疗应用方面。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制品将广泛用于于农业、渔业、林业、食品工业、服装、包装[48-55].。

乳酸还在日用化学品、农业/农产品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生物可降解的食品包装容器及器具食品包装被认为是PLA最大的应用市场,PLA软质薄膜可以制备各种食品包装膜。PLA薄膜对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透过性很高,但对香味成分右旋柠檬油精却具有极高的阻隔性。此外,PLA薄膜对丁酸乙醋的阻隔性也很高。因此,PLA可以作为咖啡、茶叶、芳香剂等香味逃逸物品的包装材料。近年来,不可降解的塑料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保问题,而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来自于一次性使用的包材及器具。由于聚乳酸具有很多优越性能,因而获得

广泛应用,这为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办法。

8.结论

绿色化学是化学化工研究创新的驱动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同时也是改善化学工业的基本方针。乳酸是一种完全符合绿色化学的物质,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一种很好地利用了生物质原料的结构单元,在该领域的创新可以减少石油原材料的使用,改善最终产品的性能。改进聚乳酸的合成工艺条件,并简化和缩短工艺流程,降低聚乳酸材料的成本。可以实现由PLA取代热塑性塑料、嵌段共聚物及其衍生物。

PLA的发展趋势日益蓬勃,SC结构促进PLA耐热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各研究机构、各企业的重点。未来的PLA工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将引领生物降解材料产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Ghorpade,V.M.,Gennadios,A.,Hanna,M.A.,2001。Laboratory composting ofextruded poly (lactic acid) sheets. Bioresour. Technol.76,57–61.

(2)Narendra, N., Kishore, K., 2002. Hydrolytic degradation and diffusion studies on a polyphosphate ester. J. Appl. Polym. Sci. 84, 701.

(3)王方, 汪朝阳, 赵耀明. 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类材料研究进展材料导报, 2004,

18( 2) : 62-64.

(4)马红杰. 聚乳酸/ 纳米二氧化硅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D] . 哈尔滨: 哈尔滨

理工大学, 2008.

(5)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等. PLA-PEG-PLA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J] . 材料

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1( 6) : 817-820.

(6)樊国栋, 杨海燕. 聚乙二醇对聚乳酸的共聚改性研究[ J ] . 塑料。

(7) Kazuki Fukushima, Yukiko Furuhashi, Kazuaki Sogo. (lactic acid):Synthesis via solid-state polycondensation of astereocomplexed mixture of poly(L-lactic acid) and poly(D-lac-tic acid)[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05, 5(1):21-29

(8) 李晓梅, 周威, 王丹, 等. 增塑剂对聚乳酸性能影响的研究[ 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2008 , 20( 2) : 41-44.

(9)Bechtold K, Hillmyer MA, Tolman WB. Perfectly alternating copolymer of lactic acid and ethylene oxide as a plasticizing agent for polylactide[J]. Macromolecules, 2001,34(25): 8641-8648

(10)江涛,胡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自增强工艺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132 (4):18-20

(11)周福刚,董向红,万怡灶,等.碳纤维增强聚乳酸(C/PL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J],材料工程,2000 5: 16-18

(12)Vainionpaa S, Kilpkari J, Laiho J, et al. Strength and strength retention in vitro of absorbable self-reinforced polyglycolid (PGA) rods for fracture fixation[J].Biom.aterials, 1987, 8: 46-48

(13)Yamamuro T, M atsusue Y, Uchida A, et al. Bioabsorbable osteosynthetic implants of ultra high strength poly-L-lactide[J]. Int Orthop, 1994, 18(6): 332-340

(14)陈更新. 绿色环保型全降解聚乳酸改性的研制[ J ] . 塑料包装,2008, 18( 2) :

34-36.

(15)Jarkko Vasenius, Timo Pohjonen, Pertti T6nnala, et al. Initial stability of femoral neck osteosynthesis with absorbable self-reinforced poly-L-lactide (SR-PLLA) and metallic screw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21 cadavers[J].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1998, 39(2): 171一175

(16)葛建华, 王迎军, 郑裕东, 等. PLA-PEG-PLA 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研究[ J]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3, 21( 6) : 817-820.

(17)Taizo Furukawa, Yoslutaka Matsusue, Tsunoru Yasunaga, et al. Histomorphometric study on high-strength hydroxyapatite/poly(L-lactide) composite rods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s[J]: J Biomed Mater Res, 2000, 50(3): 410-419

(18)P. Tornnala, J. Vasenius, S. Vainionpaa, et al. Ultra-high-strength absorbable self-

reinforced polyglycolide (SR-PGA) composite rods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19)钱明球.聚乳酸及其纤维的发展概况和应用前景

(20)沈发治.多用途绿色新材料聚乳酸及其制氛科学与实践,2006,3 (2).

(21)Junzo Otera et al. ChemistryLetters, 1996,(4):225一226.

(22) 张伟, 张瑜. 超支化聚酰胺酯对聚乳酸增韧改性的研究[ J ] . 合成纤维,

2008( 9) : 9-11.

(23)D.Can and M. Marucci Polymer, 1997, 38(8):1879一1884.70中小企业科技2007.10

(24)Hunter W. of the structure and diseases of articulating cart ilages [J].Phil Trans,1743, 470:514-521.

(25)Jooeph A. Integration of science into orthopaedic practice:implica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J].J Bone joint surg[Am],2003, 85-A(supplement 2):1-7.

(26)方丽茹,翁文剑,沈鸽.骨组织工程支架及生物材料研究闭.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3, 20 (1)2: 148-152.

(27) Anita W, Shum T,Artuhur F.Morph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glycolic acid) scaffolds after in vitro degradation.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3,81(1):141-149.

(28)陈蕾,戴红莲,闰玉华.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 08, 2 (4):45-48.

(29)王觅格,夏亚一,王栓科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消旋聚乳酸/明胶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 7, 21(7) :753-758. (30)李立华,丁珊,周长忍.聚乳酸/壳聚糖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20(3):398-400.

(31)L azzeriL,CasconeMG,Danti S, et a1. Gelatine/PLLA spongelike scaffolds:mo- 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J].Mater SciMaterMed, 2006, 17(12):1211-1217.

(32)孔样东,朱良均,阂思佳.丝素蛋白在生物材料上的研究和应用.功能材料,2001,32 (6):583-585.

(33)Altman G H, D iaz F, Jakuba C et al. Silk2based biomaterials.Biomaterials,

2003, 24(3):401-405.

(34)Inoue S, Tanaka K, Arisaka F, et al. Silk fibroin of Bombyx mori is secreted, assembling a high molecular mass elementary unit consisting of H-chain, L-chain, and P25, with a 6: 6: 1 molar ratio[J].J Biol Chem, 2000, 22,275 (51):40517一40528. (35)Unger RE, M ichaelW,Kirsten P, et al. Growth of human cells on a non-woven silk fibro in net:a potential for use in tissue engineering. Biomatrials,2004;25(6):1069. (36)傅师申,陈铁楼,阳道允等.CaCl2法丝素溶解工艺的研究丝绸,1999, 8: 31-33. (37)Robin PA.What type of cartilage repair are we attempting to attain.J Bone Joint Surg [Am],2003,85一(supplement 2):40-44.

(38)Schachar NS,Novak K,Muldrew K, et a1.Articular cartilage joint surfac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J Orthop Sci,1999,4(6):457-461

(39)Schnieders J, Gbureck U, Thull R, Kissel T. 2006. Controlled release of gentamicin from calcium phosphate-poly(lactic acid-co-glycolic acid) composite bone cement. Biomaterials 27:4239–49.

(40)Steadman JR,Miller BS,Karas SG.The microfracture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full thickness chondral lesions of the knee in National Foot ball League players.J Knee Surg,2003,16(2):83-86.

(41)Hunter W. of the structure and diseases of articulating cart ilages [J].Phil Trans, 1743, 470:514-521.

(42)Jooeph A. Integration of science into orthopaedic practice:implication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J].J Bone joint surg[Am],2003, 85-A(supplement 2):1-7.

(43)方丽茹,翁文剑,沈鸽.骨组织工程支架及生物材料研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3, 20 (1)2: 148-152.

(44)Anita W, Shum T,Artuhur F.Morphological and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glycolic acid) scaffolds after in vitro degradation.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3,81(1):141-149.

(45)陈蕾,戴红莲,闰玉华.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5, 08, 2 (4):45-48.

(46)王觅格,夏亚一,王栓科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消旋聚乳酸/明胶修复免

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 7, 21(7) :753-758. (47)L azzeriL,CasconeMG,Danti S, et a1. Gelatine/PLLA spongelike scaffolds:mo- 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J].Mater SciMaterMed, 2006, 17(12):1211-1217.

(48)孔样东,朱良均,阂思佳.丝素蛋白在生物材料上的研究和应用.功能材料,2001,32 (6):583-585.

(49)Altman G H, D iaz F, Jakuba C et al. Silk2based biomaterials习.Biomaterials, 2003, 24 (3):401-405.

(50)Inoue S, Tanaka K, Arisaka F, et al. Silk fibroin of Bombyx mori is secreted, assembling a high molecular mass elementary unit consisting of H-chain, L-chain, and P25, with a 6: 6: 1 molar ratio[J].J Biol Chem, 2000, 22,275 (51):40517一40528. (51)Unger RE, M ichaelW,Kirsten P, et al. Growth of human cells on a non-woven silk fibro in net:a potential for use in tissue engineering. Biomatrials,2004;25(6):1069. (52)T. Werpy&G. Petersen. Top value-added chemicals from bio-mass, Volume I: Results of screening for potential candidatesfrom sugars&synthesis gas [M]. Office of Biomass Program,2004.

(53)C. G. Holten, et al. Lactic acid: properties and chemistry oflactic acid and derivatives [M]. Verlay Chemie,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266484.html,ctic acid) melt spun fibers [J]. Polymer, 2006, 475972.

(54)Kazuki Fukushima, Yukiko Furuhashi, Kazuaki Sogo.(lactic acid):Synthesis via solid-state polycondensation of astereocomplexed mixture of poly(L-lactic acid) and poly(D-lac-tic acid)[J]. Macromolecular Bioscience, 2005, 5(1):21-29

(55)Brizzolara D, Cantow H J, Diederichs K, et al. Mechanism ofthe stereocomplex formation between enantiomeric poly(lactide)[J]. Macromolecules. 1996, 29(1):191-197.

致谢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石文鹏老师的多次辅导, 正是在他是指导下我的毕业设计才得以圆满结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石文鹏老师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在此对石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样,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难题,但当我向我们系其他老师寻求帮助时,他们毫不犹豫的为我提供了方便,在此,我也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摘要: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由可再生植物资源如谷物或植物秸秆发酵得到的乳酸经过化学合成制备的生物降解高分子。聚乳酸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并可采用传统方法成型加工,因此,聚乳酸替代现有的一些通用石油基塑料己成为必然趋势。由于聚乳酸自身强度、脆性、阻透性、耐热性等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而,增强改性聚乳酸己成为目前聚乳酸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的研究进展,以改性为中心。 关键词:聚乳酸改性合成方法生物降解 引言 天然高分子材料更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但是它的热学、力学性能差,不能满足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因此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天然高分子改性,得到有使用价值的天然高分子降解塑料。1780年,瑞典化学家Carl Wilheim Scheele 首先发现乳酸(Lactic acid ,LA)之后,对LA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自然中其可作为糖类代谢的产物存在。乳酸即2—羟基丙酸,是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最小分子之一,其存在L-乳酸(LLA)和D—乳酸(DLA)两种立体异构体。LA的生产主要以发酵法为主,一般采用玉米、小麦等淀粉或牛乳为原料,由微生物将其转化为LLA,由于人体只具有分解LLA的酶,故LLA比DLA或DLLA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上有独到之处。 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PLA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上世纪70年代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高分子量的聚乳酸并用于药物制剂及外科手术的研究上世纪80到90年代组织工程学的兴起更加推动了对PLA及其共聚物材料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合成不同结构的聚合物材料主要是采用共聚、共混等手段合成不同结构的材料;(2)催化体系的研究。 1 PLA的结构和性能

聚乳酸化学改性

聚乳酸化学改性的研究 摘要为了改善聚乳酸的使用性能,需要将聚乳酸改性,改善其力学性能、耐热性、柔韧性和作为生物材料所需的亲水性、生物相容性等。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对聚乳酸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致力于综述各种化学改性的方法如共聚、交联改性、表面改性,并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聚乳酸化学改性共聚表面改性 0引言 合成聚乳酸的原料来自可再生的农副产品,而且聚乳酸本身可以生物降解、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因此聚乳酸在通用材料特别是一次性材料和生物材料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聚乳酸的韧性、强度等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较差,同时亲水性不高、生物相容性还不能满足作为生物材料的许多要求,因此近年来许多研究者从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复合改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而本文将从最有效的改性手段之一-化学改性的进展进行诉述和分析。 共聚改性 共聚改性是指将乳酸和其他单体按一定比例进行共聚,以此改善聚乳酸某些性能。 1.1任建敏等【1】分别研究了聚乳酸与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的体外降解特性,通过测定分子量和重量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变化表征它们的体外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开始降解的时间早于聚乳酸,在相同时间内,前者的重量下降也较后者明显。他们提到这些材料的降解与水引起酯基水解有关,降解较快表明亲水性更好,所以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亲水性优于聚乳酸,这使得它可能是蛋白抗原等亲水性药物的缓释载体材料。而乙二醇的比例应该与亲水程度有关,因此研究乙二醇的比例与降解速率的关系对满足不同的缓释效果有重大的意义。樊国栋等【2】就对在共聚物中PEG分子量对亲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G聚合度为800时亲水性最好,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为63。 1.2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指将乳酸和马来酸酐进行共聚而得到的共聚物。许多研究证明了马来酸酐可以改性聚乳酸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程艳玲和龚平【3】在不同的pH值的环境下研究了聚乳酸和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在碱性环境中降解更快,而在酸性环境中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降解更快。曹雪波等【4】研究了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的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其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均优于未改性的聚乳酸。作为生物材料,经常需要更好的力学性能,因此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有更好的优势。当然,力学性能改性也能改善聚乳酸作为环保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曹雪波等【5】还研究了大鼠成骨细胞在聚乳酸、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表面的粘附性能。他们的实验表明:与玻璃材料相比,成骨细胞在聚乳酸表面的粘附力有较大的提升,而在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表面的粘附力更是提升了近两倍。这体现了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对成骨细胞有较好的亲和力。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相比聚乳酸有更好的亲水性、力学性能和细胞粘附力,这体现它可能在组织工程材料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同时,聚乳酸降解会产生乳酸,这将会导致机体不良反应,因此再次改性消除这种效应对于最终的成功应用是不可或缺的。为此,罗彦风等【6】合成了基于马来酸酐改性聚乳酸和丁二胺的新型改性聚乳酸BMPLA。他们测定了BMPLA在12周内降解过程中pH的变化,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中未出现pH快速下降的现象,没有表现酸致自加速特征。丁二胺上的氨基有效地改善了降解产生的酸导致的pH变化,同时阻止了酸催化降解的加速效应。不仅如此,他们还测定了水接触角,发现这种新型改性聚乳酸相比于聚乳酸和马来酸酐改性,其亲水性有了很大的改性。这可能与氨基与水形成了氢键有关。优良的细胞亲和性和降解行为,使得马来酸酐、丁二胺改性聚乳酸在组织工程支架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

完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改性及应用 1、聚乳酸 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PLA这种线型热塑性生物可降解脂肪族聚酯是以玉米、小麦、木薯等一些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最初原料,经过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变成乳酸,然后经过化学合成得到高纯度聚乳酸。聚乳酸制品废弃后在土壤或水中,30天内会在微生物、水、酸和碱的作用下彻底分解成CO2和H2O,随后在太阳光合作用下,又成为淀粉的起始原料,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而是一种完全自然循环型的可生物降解材料。 1.1聚乳酸的制备 目前聚乳酸的生产和制备主要有两条路线:(1)间接法即丙交酯开环聚合法(ROP法);(2)直接聚合法(PC法)。两类方法皆以乳酸为原料。丙交酯开环聚合法是先将乳酸缩聚为低聚物,低聚物在高温、高真空等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酯交换反应,解聚为乳酸的环状二聚体2丙交酯,丙交酯再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此方法中要求高纯度的丙交酯。直接法使用高效脱水剂使乳酸或其低聚物分子间脱水,以本体或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聚乳酸。 1.2聚乳酸的基本性质 由于乳酸具有旋光性,因此对应的聚乳酸有三种:PDLA、PLLA、PDLLA(消旋)。常用易得的是PDLLA和PLLA,分别由乳酸或丙交酯的消旋体、左旋体制得。 聚乳酸(PLA)是一种真正的生物塑料,其无毒、无刺激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分解吸收,强度高,不污染环境,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由于聚乳酸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产物能参与人体代谢,已被美国食品医药局(FDA)批准,可用作医用手术缝合线、注射用胶囊、微球及埋植剂等。 同时聚乳酸存在的缺点是:(1)聚乳酸中有大量的酯键,亲水性差,降低了它与其它物质的生物相容性;(2)聚合所得产物的相对分子量分布过宽,聚乳酸本身为线型聚合物,这都使聚乳酸材料的强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脆性高,热变形温度低(0146MPa负荷下为54℃),抗冲击性差;(3)降解周期难以控制;(4)价格太贵,乳酸价格以及聚合工艺决定了PLA的成本较高。这都促使人们对聚乳酸的改性展开深入的研究。

聚乳酸的增韧改性研究

聚乳酸的增韧改性研究 张凤亮高材130140007 燕京理工学院 065201* 课题分析 课题概述: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非石油基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中研究的重大主题。PLA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热塑性线性脂肪族类聚酯,是由可再生原料制备得到的,它具有很多石油基塑料没有的优异性能。它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热塑性、加工性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土壤埋没实验证明,PLA 制品在土壤中能够稳定降解,几年后完全消失;根据ISO14855标准,在堆肥喜氧氛围中,PLA在45天内能够达到80%以上降解。因此,PLA作为可再生、可降解塑料,在日用品和食品包装、垃圾袋、地膜、一次性餐具及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但因其存在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低,气体阻隔性差等缺陷,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如何成功对PLA进行增韧改性也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的任务之一。 课题分类: 有机化学聚合物加工工程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技术 信息检索范围: (1)时间范围:最早对聚乳酸的报道是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化学家Carothers,而后1944年在Hovey、Hodgins及Begji研究的基础上,Filachiene 对聚乳酸的聚合方法做了系统的研究。在而后至今发展的几十年中,科研工作者不断完善聚乳酸的增韧改性方法。 (2)地域范围:以中国为主,英系国家为辅(主要在英语文献检索中实现)(3)语言范围:中文英文 检索类型:数据型文献型 检索内容:电子文献 根据所给课题检索得到的信息如下所示: 收稿日期:2016年6月25日 作者简介:张凤亮,燕京理工学院在校生* 摘要:为了克服聚乳酸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提高他的韧性来降低不必要的花费,并使其在各种各样的应用中发挥作用。大量研究表明,主要是在可再生资源和聚

尼龙工程材料的改性

尼龙工程材料的改性 摘要: 尼龙66是由Du pont公司于1935年研制成功的,1939年实现工业化,1956年开始作为工程塑料使用。它是国际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尼龙产品。尼龙66优越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自润滑性、耐腐蚀性等使其在汽车部件、机械部件、电子电器、胶粘剂以及包装材料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尼龙66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成型周期长、脱模性能差、尺寸不稳定、易脆断、耐热性差,还有不透明性、溶解性差等。因此对尼龙66的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对尼龙改性多集中在共混、填充、共缩聚、接枝共聚等技术领域。 1.尼龙改性的研究进展 对尼龙66的改性主要有接枝共聚、共混、增强和添加助剂等方法,使其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本实验主要从快速成型和缩短成型周期的角度出发来改善尼龙66的综合性能,并使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1共混改性 在尼龙改性研究中,高分子合金是最常用的一种手段。其中尼龙合金在所有工程塑料合金中发展最快,其原因是与周期长、投资大的新PA基础品种的开发相比, 尼龙合金的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性能良好,且能满足不同用户对多元化、高性能化和功能化的要求。国外各大公司均十分重视尼龙合金的开发,很多产品已经商品化并具有一定市场规模。就尼龙合金而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1.1尼龙与聚烯烃(PO)共混改性 聚酰胺(PA)和聚丙烯(PP)是一对性能不同且使用场合也不一样的聚合物,但通过熔融混合工艺可以克服两者的固有缺点,取其各自的特点,得到所需性能的合金材料。此类合金可以提高尼龙在低温、干态下的冲击强度和降低吸湿性,特别使尼龙与含有烃基的烯烃弹性体或弹性体接枝共聚物等组成的共混合金可以得到超韧性的尼龙。 在极性的聚酰胺树脂和非极性的聚烯烃树脂共混改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两者之间的相容性。PA 和PO 是一对热力学不相容体系,该共混物呈现相分离的双相结构。根据聚合物共混理论,理想的体系应该是两组分部分既相容,又各自成相,相间存在一界面层,在层中两种聚合物的分子链相互扩散,有明显的浓度梯度。通过增大共混组分间的相容性,进而增强扩散,使相界面弥散,界面层厚度加大,是获得综合性能优异共混物的重要条件。

聚乳酸的合成、改性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合成、改性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聚乳酸(PLA)的基本特征及合成方法,并针对其性能上的缺点,提出了几种具体的改性方法,介绍了可降解生物材料聚乳酸在包装行业、纺织行业及医疗卫生行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聚乳酸; 改性; 应用前景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olylactic acid (PLA) an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ynthesis methods, an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its shortcomings, proposed several specific modification method, introduced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 material in the packaging industry, the textile industry and health care prospects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 Prospects; 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1前言 目前,世界高分子材料产量已超过2亿吨,一些不可分解的塑料产品废弃物 也相应增加,它不仅影响了整个城市的美观,更严重的是它会引起环境污染,破 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生物 材料,它可以补充替代石油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物可降解塑料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不同于一般石化产品,生产聚乳 酸(PLA ) 的原料主要有玉米、小麦、甘蔗等天然农作物中提取的淀粉。这些淀 粉原料可经过发酵过程制成乳酸,然后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得PLA ,这样不仅降低 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也间接降低了原油炼油等过程中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等污 染气体的排放。聚乳酸作为目前产业化最成熟、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价格最 低的生物基塑料,是未来最有希望撼动石油基塑料传统地位的降解材料,将成为 生物基塑料的主力军[1]。 2聚乳酸的合成方法 目前合成聚乳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缩聚法和开环聚合法。 2.1直接缩聚法 直接缩聚法也叫一步聚合法,就是把乳酸单体直接缩合。其原理是在脱水剂 存在的条件下,分子中的羧基和羟基受热脱水,直接缩聚成低聚物,然后加入催 化剂,继续加热,最终就会得到分子质量相对较高的聚乳酸。PLA 直接缩聚的反 应式如下: HO C H CH 3C O OH HO C H C OH O CH 3+H 2O n (n-1)n 直接缩聚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反应条件要求高,反应时间长, 副产物水难以及时排除,得到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低,分布宽,重现性能差。直 接聚合法制得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普遍偏低,是因为反应过程中,受到许多影响 因素的影响,在聚合反应末期,聚合熔体的粘度很大,其中的水分很难除去,残 余水分不仅会降低PLA 的相对分子质量,也会影响其整体性能,因此,改善直接 聚合法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聚酰胺特性

1.聚酰胺特性 聚酰胺(PA)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但是,也由于聚酰胺品种繁多,在应用领域方面有些产品具有相似性,有些又有相当大的 差别,需要仔细区分。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 性树脂总称。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A11、PA12、PA610、PA612,另外还有PA1010、PA46、PA7、PA9、PA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1.1.性能指标 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 为15000-30000。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 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好,因而容易 增强。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尼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

1.2.性能特点与用途 1.2.1.PA6 物性: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可自由着色,韧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刚性小、耐低温,耐细菌、能慢燃,离火慢熄,有滴落、起泡现象。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加抗冲改性剂后会降至160℃;用15%-50%玻纤增强,可提高至199℃,无机填充PA能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加工:成型加工性极好,可注塑、吹塑、浇塑、喷涂、粉末成型、机加工、焊 接、粘接。 PA6是吸水率最高的PA,尺寸稳定性差,并影响电性能(击穿电压)。 应用:轴承、齿轮、凸轮、滚子、滑轮、辊轴、螺钉、螺帽、垫片、高压油管、 储油容器等。 1.2.2.PA66 物性: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白色结晶聚合物,受紫外光照射会发紫白色或蓝白色光,机械强度较高,耐应力开裂性好,是耐磨性最好的PA,自润滑性优良,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醛,耐热性也较好,属自熄性材料,化学稳定性好,尤其耐油性极佳,但易溶于苯酚,甲酸等极性溶剂,加碳黑可提高耐候性;吸水性大,因而 尺寸稳定性差。 加工:成型加工性好,可用于注塑、挤出、吹塑、喷涂、浇铸成型、机械加工、 焊接、粘接。 应用:与尼龙6基本相同,还可作把手、壳体、支撑架等。

尼龙66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xx66改性的最新进展 第一章诸论 1.1xx66的概述 尼龙66是一种高档热塑性树脂,是制造化学纤维和工程塑料优良的聚合材料。它是高级合成纤维的原料,可广泛用于制作针织品、轮胎帘子线、滤布、绳索、渔网等。经过加工还可以制成弹力尼龙,更适合于生产民用仿真丝制品、泳衣、球拍及高级地毯等。尼龙66还是工程塑料的主要原料,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如齿轮润滑轴承等。也可以代替有色金属材料作机器的外壳。由于用它制成的工程塑料具有比重小,化学性能稳定,机械性能良好,电绝缘性能优越,易加工成型等众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机械仪器仪表等工业领域,其后续加工前景广阔。 尼龙66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缩合制得,常见的尼龙是一种结晶性高分子,不同牌号、不同测试方法报道的尼龙66的熔点在250-271℃之间。由于尼龙66无定型部分的酞胺基易与水分子结合,常温下尼龙66的吸水率较高。与一般塑料相比,尼龙66的冲击韧性大,耐磨性优良,摩擦噪音小,另外,尼龙66对烃类溶剂,特别是汽油和润滑油的耐受力较强。尼龙66的90%应用于工业制品领域。 其中,尼龙在汽车工业中的用量占总用量的37%,其用途包括储油槽、汽缸盖、散热器、油箱、水箱、水泵叶轮、车轮盖、进气管、手柄、齿轮、轴承、轴瓦、外板、接线柱等。尼龙66的第二大应用领域是电子电器工业,消耗量占总量的22%,其用途包括电器外壳、各类插件、接线柱等。此外尼龙66也被广泛应用于文化办公用品、医疗卫生用品、工具、玩具等场合。 我国尼龙66的生产起步于60年代中期。1964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了法国生产技术,建设了年产 4.6万吨的生产装置。1994年,我国第二个尼龙“生产装置开工建设,该装置引进日本的技术,年产尼龙66为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

聚酰胺改性的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聚酰胺(PA,俗称尼龙)是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围。 关键词:聚酰胺树脂综合性能加工增强改性性能 引言 聚酰胺是通用工程塑料中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用途最广、性能优良的基础树脂。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熔点高、耐磨、耐油、耐热性能优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但由于聚酰胺的吸水性较大,造成产品尺寸稳定性差,干态或低温下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也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对其进行改性可以得到性能多样的产品,拓宽其应用领域。为此,人们对聚酰胺的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 正文 聚酰胺由二元酸与二元胺或由氨基酸经缩聚而得,是分子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CONH-的树脂总称。在用作纤维时,我国称为锦纶。PA品种繁多,有PA6、PA66、PA11、PA12、PA46、PA610、PA1010、PA612和近几年开发的新品种PA6T,PA9T,特殊尼龙MXD6等,其中PA6和PA66占主导地位,占总量的80%以上。PA属于结晶型塑料,在相对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拉伸强度高、耐摩擦、耐化学性(油、脂肪、脂肪族和芳香族烃类)、良好的冲击强度和阻隔性,而在此范围内,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就是吸湿性大、吸水率高。 未改性前,在20℃、65%RH下,PA6吸水率约3.5%,PA66为2.5%左右,PA610为1.5%~2.0%,PA12约为1%;但改性后,PA吸水率非常小,如PA6T、9T在水中饱和吸水率仅为3%;未改性PA在干态和低温下冲击强度低,韧性差,除PA11和PA12外,其余经紫外辐照后性能将大大下降。填充、增强是改性PA 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提高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性、阻燃性,PA可通过填料、增强剂或添加增韧剂、润滑剂、热稳定剂、加工助剂和着色剂来改进和提高性能,或同时使用添加剂和改性剂进行改性。 由于尼龙具有很多的特性,因此,在汽车、电气设备、机械部构、交通器材、纺织、造纸机械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汽车的小型化、电子电气设备的高性能化、机械设备轻量化的进程加快,对尼龙的需求将更高更大。特别是尼龙作为结构性材料,对其强度、耐热性、耐寒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尼龙的固有缺点也是限制其应用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PA6、PA66两大品种来说,与PA46、PAl2等品种比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虽某些性能不能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某一应用领域,通过改性,提高其某些性能,来扩大其应用领域。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性: ①改善尼龙的吸水性,提高制品的尺寸稳定性。 ②提高尼龙的阻燃性,以适应电子、电气、通讯等行业的要求。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 摘要:聚乳酸是一种新型无毒的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性能优良的绿色高分子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中国论文网/7/view-12986201.htm Abstract:The polylactic acid was a kind of new non-toxic material,which was biocompatible and biodegradable. It was a fine performance green polymer material.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odification of polylactic acid was reviewe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modified polylactic acid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聚乳酸;改性;共聚;共

混;复合 Key words:polylactic acid;modification;coplymerization;blend;composite 中?D分类号:TQ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227-03 0 引言 聚乳酸简称为PLA,因为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降解性,所以在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生产一次性的点滴用具、美容注射粒子、口腔膜、心脏支架等方面得到了很广的应用。在PLA制备的初期,是由小麦、玉米、麦秆等植物中的淀粉为原料,在催化剂酶的作用下,得到乳酸,在经过一定的化学合成工艺合成得到高浓度的聚乳酸。聚乳酸除了较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以外,还具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1 聚乳酸改性的原因 PLA的聚合主要是有两种方法[1],第一种方法是直接缩聚法,乳酸同时具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摘要 乳酸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卫生和工业等方面。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种,对环境友好、无毒害,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可降解塑料,纤维,医用材料,农用地膜,和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聚乳酸纤维生物医药生物降解 Abstract Lactic acid green chemistry i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one of the unit ,Main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sanitation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etc。Poly lactic acid is lactic aci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olymer,Poly lactic acid as biodegradable material of a kind,Friendly to environment, non-toxic, can be applied to tissue engineering, drugs such as slow release of biomedical materials,And instead of the petroleum base plastic material。This paper reviewed the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 in plastic, fiber and medical materials, agricultural plastic sheeting, and texti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and its developing prospects。 Key world: PLA PLA fiber Biological medicine Biodegradable 前言 由于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地球上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日益成为全人类需要急需关注的问题,各国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类即将面临的及其紧迫的环境危机。因此绿色化学成为了今国际化学和化工科学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它是未来科学发展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绿色化学是实现污染预防最基本的科学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聚乳酸的基本性质与改性研究

PLA的基本性质与改性研究 1.1 物理性质[1,9] 无定形PLA的密度为1.248g/cm3,结晶PLLA的密度为1.290g/cm3,因此PLA的密度一般在两者之间。PLA为浅黄色或透明的物质,玻璃化温度约为55℃、熔点约175℃,不溶于水、乙醇、甲醇等,易水解成乳酸[6]。其性质如表1-1所示: 表1-1 PLA的基本性能 Table 1.1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PLA 性能PLLA PDLLA 熔点/℃170-190 <170 玻璃化转变温度/℃50~65 50~60 密度(g/cm3) 1.25~1.29 1.27 溶度参数(MPa0.5) 19~20.5 21.2 拉伸强度(kg/mm2) 12~230 4~5 弹性模量(kg/mm2) 700~1000 150~190 断裂伸长率(%) 12~26 5~10 结晶度(%) 60 / 完全降解时间(月) >24 12~16 乳酸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即左旋(L)和右旋(D)乳酸,聚合物有三种立体构型:右旋PLA(PDLA)、左旋PLA(PLLA)、内消旋PLA(PDLLA)。右旋PLA和左旋PLA是两种具有光学活性的有规立构聚合物,比旋光度分别为+157℃、-157℃。在熔融和溶液条件下均可形成结晶,结晶度高达60%左右。内消旋PLA是无定形非结晶材料,T g为58℃,由于内消旋结构打乱了分子链的规整度,无法结晶因此不存在熔融温度。纯的PLA为乳白色半透明粒子,PLA经双向拉伸加工可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泽性、透明性、高刚性、抗油和耐润滑侵蚀性。 结晶性对PLA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包括力学强度衰减、降解速率)的影响很大,PLA性脆、冲击强度差,特别是无定形非晶态的PDLLA力学强度明显低于晶态的PLLA,用特殊增强工艺制备的Φ3.2mmPLLA,PDLLA棒材的最大弯曲强度分别是270MPa和140 MPa,PLLA弯曲强度几乎是PDLLA的2倍。结晶也使降解速度变慢,研究称PDLLA 材料在盐水中降解时,分子量半衰期一般为3至10周,而PLLA由于结晶存在至少为20周。随分子量增大,PLA的力学强度也会随之提高,如PLA要想作为可使用的材料其分子量至少要达到10万左右。PLA材料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加工途径广泛,如挤出、纺丝、双轴拉伸等。在加工过程中分子取向不仅会大大增加其力学强度,同时使降解速

尼龙的增韧改性.

《聚合物复合材料设计与加工》课程报告 题目:尼龙的增韧改性 专业:10材料化学 姓名:李玉海 学号:2010130101025

尼龙的增韧改性 摘要:尼龙66(PA66)具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并且耐油、耐磨耗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替代有色金属和其他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尼龙66在低温条件下和在干态条件下的冲击性能差,吸水性大,制品的性能和尺寸不稳定等性能缺点。本文将就其韧性性能进行改善,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酰胺/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璃纤维、改性聚合物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PA/聚烯烃、PA/聚烯烃弹性体、不同类型PA合金等几类增韧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聚烯烃应用范围广泛。采用聚烯烃增韧与玻璃纤维共混,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 关键词:聚酰胺玻璃纤维增强增韧共混改性 1.前言 当代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对现有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进一步高性能化、结构化和工程化。尼龙是聚酸胺类树脂的统称,常觅的有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ll、尼龙12、尼龙46、尼龙MXD6、尼龙lUM等,目前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占总量的90%以上。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大多数品种为结晶型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键(—CO—NH—),能形成氢键,其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特别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因而尼龙在与其他工程塑料的激烈竞争中稳步迅速增长,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年增长率为8%~10%,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及运动器材等零部件的制造。为适用聚酰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这就要求聚酰胺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机械部件,铁路机车用聚酰胺均对PA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尼龙的改性始在必然,采用嵌段、接枝、共混、填充等改性技术和工艺得到关注和发展,使其向多功能发展,应用与更多领域。几年来,国内外聚酰股发展的重点是对现有品种通过多组分的共聚、共混或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

聚乳酸改性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改性的研究进展 周海鸥史铁钧王华林方大庆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09) 摘 要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通过共聚、共混、复合等方法获得改性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改性共聚共混复合 一、前言 聚乳酸(PLA)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最终的降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使之在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对其在工业、农业、生物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的应用展开了广泛地研究。由于聚乳酸在性质上存在如下局限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 (1)聚乳酸中有大量的酯键。酯键为疏水性基团,它降低了聚乳酸的生物相容性; (2)降解周期难以控制; (3)聚合所得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过宽。聚乳酸本身为线型聚合物,这使得材料的强度往往不能满足要求。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性需要。这都促使人们对聚乳酸材料的改性展开深入地研究。目前国内外对聚乳酸的改性主要有共聚、共混以及制成复合材料等几种方法。 二、共聚法改性 随着聚乳酸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单纯的均聚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在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中,要求对于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降解速度,同时对于抗冲击强度、亲水性有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人们开始将乳酸与其它单体共聚改性,以调节共聚物的分子量、共聚单体数目和种类来控制降解速度并改善结晶度、亲水性等。由于在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生成的聚乳酸含有端羟基和端羧基,所以在聚乳酸共聚物中比较多的是聚酯2聚酯共聚物、聚酯2聚醚共聚物以及和有机酸、酸酐等反应生成的共聚物。 1.线性结构的共聚物 聚酯2聚酯共聚物是目前聚乳酸共聚物中最多的一种。人们将多种酯类和丙交酯共聚制得了不同用途的产物,其中涉及的机理主要是将共聚单体制成环状化合物,再开环聚合生成不同单体间的交替共聚物。Miller等研究发现用乙醇酸生成乙交酯(gly2 colide,简称G A)再和乳酸开环聚合,能使降解速率比均聚物提高10倍以上,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组分的配比来调节共聚物的降解速度[1]。张艳红等采用低聚D,L2丙交酯与聚己内酯低聚物在2,42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用下进行了扩链反应,形成了具有

聚酰胺特性

聚酰胺特性 聚酰胺(PA)具有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但是,也由于聚酰胺品种繁多,在应用领域方面有些产品具有相似性,有些又有相当大的差别,需要仔细区分。 聚酰胺(Polyamide)俗称尼龙,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中的主要品种是PA6和PA66,占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P A11、P A12、P A610、PA612,另外还有P A10、P A46、P A7、P A9、PA13。新品种有尼龙6I、尼龙9T、特殊尼龙MXD6(阻隔性树脂)等;改性品种包括: 增强尼龙、单体浇铸尼龙(MC尼龙)、反应注射成型(RIM)尼龙、芳香族尼龙、透明尼龙、高抗冲(超韧)尼龙、电镀尼龙、导电尼龙、阻燃尼龙、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 性能指标 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 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摩擦系数低,耐磨损,具有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等。尼龙与玻璃纤维亲合性十分良

好,因而容易增强。但是尼龙染色性差,不易着色。尼龙的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纤维增强可降低树脂吸水率,使其能在高温、高湿下工作。其中尼龙66的硬度、刚性最高,但韧性最差。尼龙的燃烧性为UL94V2级,氧指数为24-28。尼龙的分解温度﹥299℃,在449℃-499℃会发生自燃。尼龙的熔体流动性好,故制品壁厚可小到1mm。表1给出了聚酰胺主要品种的技术性能指标。 性能特点与用途 PA6 物性乳白色或微黄色透明到不透明角质状结晶性聚合物;可自由着色,韧性、耐磨性、自润滑性好、刚性小、耐低温,耐细菌、能慢燃,离火慢熄,有滴落、起泡现象。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80℃,加抗冲改性剂后会降至160℃;用15%-50%玻纤增强,可提高至199℃,无机填充PA能提高其热变形温度。 加工成型加工性极好: 可注塑、吹塑、浇塑、喷涂、粉末成型、机加工、焊接、粘接。 PA6是吸水率最高的PA,尺寸稳定性差,并影响电性能(击穿电压)。 应用轴承、齿轮、凸轮、滚子、滑轮、辊轴、螺钉、螺帽、垫片、高压油管、储油容器等。 PA66 物性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白色结晶聚合物,受紫外光照射会发紫白色或蓝白色光,机械强度较高,耐应力开裂性好,是耐磨性最好的PA,自润滑性优良,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醛,耐热性也较好,属自熄性材料,化学稳定性好,尤其耐油性极佳,但易溶于苯酚,甲酸等极性溶剂,加碳黑可提高耐候性;吸水性大,因而尺寸稳定性差。 加工成型加工性好,可用于注塑、挤出、吹塑、喷涂、浇铸成型、机械加工、焊接、粘接。 应用与尼龙6基本相同,还可作把手、壳体、支撑架等。

尼龙的增韧改性

《聚合物复合材料设计 与加工》课程报告 题目:尼龙的增韧改性 专业:10材料化学 姓名:李玉海 尼龙的增韧改性 摘要:尼龙66(PA66)具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并且耐油、耐磨耗和优良的加工性能,可替代有色金属和其他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是尼龙66在低温条件下和在干态条件下的冲击性能差,吸水性大,制品的性能和尺寸不稳定等性能缺点。本文将就其韧性性能进行改善,针对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韧性差的问题,对聚酰胺/玻璃纤维复合体系的增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玻璃纤维、改性聚合物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对PA/聚烯烃、PA/聚烯烃弹性体、不同类型PA合金等几类增韧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聚烯烃应用范围广泛。采用聚烯烃增韧与玻璃纤维共混,在保持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模量的同时,较大地提高了冲击强度,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纤维增强聚酰胺材料。关键词:聚酰胺玻璃纤维增强增韧共混改性 1.前言 当代高分子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对现有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改性,使其进一步高性能化、结构化和工程化。尼龙是聚酸胺类树脂的统称,常觅的有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ll、尼龙12、尼龙46、尼龙MXD6、尼龙lUM等,目前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是尼龙6和尼龙66,占总量的90%以上。尼龙作为当今第一大工程塑料,大多数品种为结晶型聚合物,大分子链中含有酰胺键(—CO—NH—),能形成氢键,其具有强韧、耐磨、耐冲击、耐疲劳、耐腐蚀等优异的特性,特别是耐磨性和自润滑性能优良,摩擦系数小,因而尼龙在与其他工程塑料的激烈竞争中稳步迅速增长,

年消费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年增长率为8%~10%,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及运动器材等零部件的制造。为适用聚酰胺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这就要求聚酰胺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机械部件,铁路机车用聚酰胺均对PA的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对尼龙的改性始在必然,采用嵌段、接枝、共混、填充等改性技术和工艺得到关注和发展,使其向多功能发展,应用与更多领域。几年来,国内外聚酰股发展的重点是对现有品种通过多组分的共聚、共混或加入不同的添加剂等方法,改进聚酰眩塑料的冲击性、热变形性、力学性能、阻燃性及成型加工性能。 2.国内外的技术情况 国内外学者对尼龙改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已有了新的进展,同时有了一些成熟的工业化产品,也获得了许多综合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的产品。 尼龙自发明以来,生产能力和产量都居于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首(PA,Pc,PoM,PBT/PET,PPO)的第一位"美国Du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和生产注塑制品,以取代金属满足下游工业制品轻量化、降低成本的要求,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着"。 但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差距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们应当重视将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进行中试,直至规模生产,从而减低国内用户的生产成本。同时应当在加强传统PA6共混手段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一些新型PA6改性方法的研究,加速尼龙6改性研究步伐,开发系列化的耐高温、低吸湿、可电镀、高硬度、高强度、高阻隔性等特殊性能的改性PA6,进一步拓宽尼龙6应用领域以适应科技发展需要。我国尼龙66的生产起步于60年代中期。1964年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引进了法国生产技术,建设了年产4.6万吨的生产装置。1994年,我国第二个尼龙“生产装置开工建设,该装置引进日本的技术,年产尼龙66为6.5万吨。在当前形势下,外商普遍看好我国尼龙“产品市场。美国杜邦、德国伍德、日本东洋和旭化成等公司均将大量尼龙66等制品投放中国市场,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我国必须建设我们自己的尼龙66生产与加工产业,提高国内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由于尼龙66的生产目前仍是走国外引进的路子,就要求国内加大尼龙66深加工的力度,拓展尼龙66的广阔市场。尼龙66的深度加工具有加工工艺简单、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增值快的特点,大部分属于短平快项目。有的深加工项目只需增添一些增强剂、改性剂,然后注塑成型即可制成工程塑料。目前,我国对尼龙66的深加工主要是用来生产轮胎帘子布和高级合成纤维,而用于工程塑料尚处于摸索起

聚乳酸(PLA)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聚乳酸(PLA)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摘要 介绍聚乳酸(PLA)的基本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范围。综述了国内外PLA 的改性研究及目前有关PLA性能改进的方法。概括了PLA在合成改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望了PLA的发展前景:不断改进、简化和缩短PLA的合成工艺;用新材料、新方法对PLA进行改性,开发出新用途、高性能的PLA材料是PLA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乳酸合成改性 前言

聚乳酸(PLA)是一种以可再生生物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基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较强的机械性能和易加工性。聚乳酸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不但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为以石油资源为基础的塑料工业开辟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资源。 此外,由于它的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由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烧伤覆盖物、骨折内固定材料、骨缺损修复材料等。近几年来,有应用到纺织材料、包装材料、结构材料、电子材料、发泡材料等更广泛的领域的研究报道。PLA 的应用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有关它的研究一直是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

1、聚乳酸的研究背景 聚乳酸(PLA)是由人工合成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早在20 世纪初,法国人首先用缩聚的方法合成了PLA[1];在50 年代,美国Dupont 公司用间接的方法制备出了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PLA;60 年代初,美国Cyanamid 公司发现,用PLA 做成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可克服以往用多肽制备的缝合线所具有的过敏性;70 年代开始合成高分子量的具有旋光性的D 或L 型PLA,用于药物制剂和外科等方面的研究;80 年代以来,为克服PLA 单靠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来调节降解速度的局限,PLA 开始向降解塑料方面发展[2]。 作为石油基塑料的可替代品,其最大的缺点就是脆性大、力学强度较低,亲水性差,在自然条件下它降解速率较慢;因此近年来对PLA 的改性己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PLA的改性主要有共聚、共混以及制成复合材料等几种方法。 2、PLA的合成 以玉米、小麦、木芋等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原料.经过酶分解得到葡萄糖.再通过乳酸菌发酵转变为乳酸,然后经化学合成得到高纯度的PLA。 PLA的合成通常有:1)直接缩聚法[3-4]。以乳酸、乳酸酯和其他乳酸衍生物等为原料在真空条件下,采用溶剂使之脱水聚合成PLA。该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合成的PLA中不含催化剂.但由于体系中存在杂质且乳酸缩聚是可逆反应,故该法很难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LA。具体反应式如下[5]: nHOCH(CH 3)COOH → H 一[OCH(CH 3 )CO]n 一OH + (n-1)H 2 O H一[OCH(CH 3 )CO]n一 一[OCH(CH 3 )CO]n一OH + H 2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