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1)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1)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1)

【必考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

案)(1)

一、选择题

1.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A.城市的兴起

B.农业的发展

C.科学的进步

D.教育的普及

2.对下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

C.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3.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得到的有效信息是

A.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

D.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4.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

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

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5.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其中最典型的是琅城市民的斗争,该斗争的目的是

A.减轻赋税B.争取自由和自治C.废除等级制度D.反对基督教会6.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扩张和封君封臣制的形成”纳人同一个专题进行研究,下列最合适的专题名称是

A.西方奴隶社会最终形成B.古代帝国衰落启示录

C.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D.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7.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的灾难和动乱中维系了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是

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查理曼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8.2019年4月15日,法国重要活动场所巴黎圣母院失火。值得欣慰的是巴黎圣母院祭坛、十字架和耶稣的荆棘王冠等珍贵文物幸免于难。文中空格处应为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9.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其中属于“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查士丁尼法典》

C.罗马帝国的扩张D.基督教的传播

10.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

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

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

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

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

11.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今天的哪三个国家雏形

①美国

②法国

③德国

④意大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小明同学在百度图库搜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图,请你帮他判断该图反映的制度是

A.印度种姓制度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西周分封制度

D.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3.拜占庭帝国颁布了一部巩固奴隶主统治地位的法典,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该法典是

A.《查士丁尼法典》B.《新法典》

C.《十二铜表法》D.《罗马民法大全》

14.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下列关于西欧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A.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B.庄园领主的土地称为“份地”

C.庄园领主可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D.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权益

15.《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据此,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

A.公民陪审法庭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

16.“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种现象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A.基督是救世主B.国王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C.王权高于教权D.教权高于王权

17.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

A.市民阶级B.封建主C.国王D.教会

18.19世纪60年代,日本“废封建,置郡县,统一兵力、财力于朝廷”,据此判断日本

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废除封建制度B.发展资本主义

C.增加朝廷财力D.加强中央集权

19.列宁在1895年指出:“它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材料中所指的文献是( ) A.《人民宪章》 B.《共产党宣言》 C.《庶民的胜利》 D.《论联合政府》20.2014年医学家在经过26年研究后,宣布1988年在德国亚琛大教堂发现的千年遗骨的

主人是查理曼大帝。与这位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的君主有关的是

A.亚历山大大帝B.阿拉伯帝国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21.《罗马民法大全》包括()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学汇纂》

③《法理概要》

④《新法典》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如图所示示意图,反映了10世纪西欧的社会风貌。其经济发展的最大特色是

A.商业经济

B.庄园经济

C.游牧业发达

D.手工业水平高

23.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

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C.查士丁尼频频对外用兵——拜占庭帝国衰落

D.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大学的建立

24.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是

A.大学的形成促进了城市自治

B.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大学的形成直接使城市更加繁荣

D.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25.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庄园法庭B.自由和自治城市

C.行会D.大学的兴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片“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导致10世纪西欧出现了的现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长篇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加,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重新兴起发展。A 项符合题意;图片中还有商业贸易的发展,B项不合题意;CD两项图片没有涉及到,不合题意,故选择A。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中大封建主是帝王的直接附庸,小封建主是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大封建主效忠。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各阶层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是“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因此,A项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项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向帝王效忠、C项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说法正确,故本题正确的选项是D。

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封建等级制度通过层层分封形成,C符合题意;封臣只对自己的封君负责,只承担自己封君的赋税、义务兵役,而不是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A不符合题意;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但封君封臣关系会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不能体现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十一世纪西欧各国的城市的兴起,形成了市民阶级。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了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对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A符合题意;教皇鼓励市民自治不是材料中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B不符合题意;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说法绝对,C不符合题意;早期资产阶级出现是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的过程中的事件,不是主要的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法国琅城的市民为争取自治权,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自治权,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很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改变以往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西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C 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能力,考查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2019年4月15日下午巴黎圣母院发生严重火灾,内部严重受损宛如炼狱。和该报道中建筑相关的宗教是基督教。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基督)教堂,坐落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上中的一个岛上。它始建于12世纪中期,前后用了180多年时间才全部建成,是法国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雨果把它比喻为“石头的交响乐”,所以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从529年起,委员会历时6年,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它标志着罗马法本身已发展到极其发达、完备阶段,对以后欧洲各国的法学和法律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选项B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定的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排除;罗马帝国的扩张,属于第一次用武力征服世界,C排除;基督教的传播,属于第二次以宗教征服世界,D排除。故选B。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和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目的是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查理大帝死后不久,罗马帝国就出现了分裂。843年,他的三个孙子各自为王,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德国,西法兰克王国成了以后的法国,东、西部之间的地区则成了以后的意大利,按照约定,三个王国彼此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所以②③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而美国是1776年诞生。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片中有不同等级的划分,可以排除种姓制度,里面有骑士,排除CD项,中国古代没有

这一阶层。图片是西欧的等级制度,所以正确的是B项。故选B。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罗马民法大全》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所以D符合题意;《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部分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B、《新法典》也是是《罗马民法大全》的部分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C、《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成文法,故C 错误。故本题选D。

1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欧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组织,农民的土地称为“份地”,庄园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土地,庄园法庭调解领主和农民的权益,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还具有司法权,行使司法权的权力机构是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这些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顾惜朝B。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可知,教权高于王权,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皇是中古西欧社会的精神领袖,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太阳、月亮”是解题的关键,教皇的权力好比太阳,国王的权力好比月亮,它的光辉是向太阳借来的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教权高于王权。”

1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课本所学,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手工业和商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D

解析:D

【解析】

【分析】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变法图强、富国强兵,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9.B

解析: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布了《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的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所以C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

要》、《新法典》四部分构成。《罗马民法大全》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故D符合题意;ABC总结不全,故选D。

22.B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所示内容(封建主城堡,农民住宅,耕地,公共牧场,磨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中世纪的西欧庄园。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庄园的土地一部分为耕地,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被称为“公用地”,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B项符合题意。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与外界的商业经济往来很少,且图片中并未体现与商品经济有关的内容,A项不合题意。图中虽有牧场,但只能说明庄园内存在畜牧业,并非流动的游牧业,C选项不合题意。磨坊属于手工业,但仅依据庄园中存在磨坊,从图中看不出手工业整体发展水平,D项不合题意。故应选择B选项。

2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而导致阿拉伯帝国灭亡的是蒙古的崛起,故B没有因果关系,符合题意;ACD都具有因果关系,排除。故选B。

2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城市居民反抗封建领主的斗争促进了城市自治,故A符合题意。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发展起来;12世纪,大学在城市中兴起,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使城市更加繁荣,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2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的教育和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西欧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项符合题意;西欧中世纪的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A项不符合题意;中世纪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其结果有的城布取得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一部

分自由城市又取得选举市政官员、市长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利,因而成为“自治城市”。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取得,一般都以从领主和国王处取得“特许状”作保证。这种证书一般赋予城市以人身自由和司法审判等特权。B项不符合题意;同一行业的手工业者或商人,为保障本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封建性团体。行会有严密细致的章程,对内保证会员权利义务均等,对外实行垄断。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大学的发展,从而解决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