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3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3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3

05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

一、“重史传统”的概念分析

王旭送在《春秋时期的重史传统》中指出,春秋时期形成了浓厚的重史传统,它主要表

现在在历史中追求不朽;讲史活动盛行一时;从先人格谚、典籍中寻找证据;史家“直书’

精神高度自觉及历史典籍的大量积累。它对于开创我国的重史传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冯天瑜在《中华元典重史传统论略》中将《诗》、《书》、《礼》、《易》、《春秋》等原创性

典籍称之“中华元典气试图探讨中华元典所包组的基本精神之一—追远祖,重史范的传统。

在中华元典系统中,其本根性不亚于“尊天”观念,而与人文传统密切相连的,是“敬祖”

意识,以及由此推演出来的“重史”传统。尊天、法祖,尚人文、重史乘,构成中华元典精

神的主动脉,显示了中国式意识形态的荃本特征。

夏禹龙在《发扬重史传统,普及历史知识》一文中写道:悠久的历史化为现实的传统。

传统之所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在于它虽源于“死”的历史,却仍“活”在当代人的

心中。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到《春

秋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等,如此连续未中断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中国历史有连续未中断的记录,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人历史意识强烈,认识到

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因为有制度上的保障,即开馆修

史,专门设立国史馆,专门设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政府机构。

张桂萍《近50年来国内关于史学传统的研究》指出,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求真传统。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地揭示历史事实的真相,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历史上优秀的历史著作,常被人称为“实录”。求真的思想体现在历史编纂上就是直

笔传统,体现了史家对历史记载真实性的责任感,实录精神则是人们对史家的崇高评价。

(二)经世传统。经世传统表现在历史编纂上就是“着眼当代,详今略古”的传统。注

重当今,即注重近现代史的研究,注重历史研究为现实服务”。史学思想中的借鉴意识、述

往思来的意识和忧患意识都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历史上,很多史家都明确阐述过自己以史经

世的主张。杜佑在《通典》自序中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撰史宗旨:“征诸人事,将施有政。”如

一般认为史学经世的思想出现在明清,而现在一些学者明确提出:“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

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史学发展的始终。当今史学的出

路就是“继续坚持经世传统,把史学传统的研究与社会现实的要求相结合”。

(三)把作史当做不朽之业,历尽艰辛,坚持著史的传统。我国的历史记载之所以能持

续不断,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就是史家把史学看做“名山”事业的优良传统。

(四)史家才、学、识三长和史德的修养。这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中关于史家修养的几

个重要范畴,从刘知几到章学诚基本上建构了我国古代史家修养的理论。史家修养包括很多

方面,上面谈到的博学的传统、善恶必书的传统、批评创新的传统等都构成史家修养的一个

方面。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史德》篇中明确提出“史德”,认为史德即“著书者之心术也”,

主要强调了史家不要以个人好恶影响对历史客观性的反映。

(五)注重文字表述的传统。对史著文字审美要求传统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左传》、

《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几部名著的评述上。特别是《史记》,把历史学和艺术性

的表述巧妙地结合起来,开创了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

越多,语

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

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

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

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

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

A.记载的真实性C.修撰的政治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5.(2012·上海单科·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

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

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

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

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答案解析】

1.【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解析】题干给出的是与商代相比周代青铜器铭文的特点,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

为金文,是对商代甲骨文的继承与发展,故A可排除;这些青铜器的铭文记述的是个人

功绩,追颂祖先功德,希望子孙保用,可见,仍是家族传承的重器与礼器,故排除C、

D项,正确项为B。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重视历史传承、重视历史记录是一

个重要的方面,重史传统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本题利用历史材

料,追溯了重史传统形成的渊源,使考生不但深化了对青铜文明与中国文字形成历史的

认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高度。。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解析】“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

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

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

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

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

错误。

【答案】A

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

【解析】从题干来看,西汉通过掌握秦的国家档案文献成功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可见

是对秦的统治方式有所继承,从所学知识来看,西汉初年基本继承了秦的制度,故B

为正确选项。A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C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只表达出

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

【答案】B

4.【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官修史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

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

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

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

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

故D项错误。

【答案】C

5.解析】傅斯年的观点是:各地各时的直接资料和其他学科作为研究工具,可以增加历史

研究的客观性,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推断,D项最全面;A、B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历史学不一定涵盖各种学科,C项错误。

【答案】D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2卷)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畅通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了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他的死讯”。这种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退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源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2019年全国卷Ⅲ英语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精编)

高考衣食住用行 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 住:考前休息很重要。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library. B. In a bookstore. C. In a classroom. 2. How does the woman feel now? A. Relaxed. B. Excited. C. Tired. 3.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 $520. B. $80. C. $100. 4. What does the man tell Jane to do? A. Postpone his appointment. B. Meet Mr. Douglas. C. Return at 3 o’clock. 5. Why would David quit his job? A. To go back to school. B. To start his own firm. C. To work for his frien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3.(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4.(4分)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2.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Take fitness classes. B. Buy a pair of gym shoes. C. Change his work schedul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at to drink. B. Where to meet. C. When to leave. 4.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ges. B. Classmates. C. Strangers. 5.Why is Emily mentioned in the conversation? A. She might want a ticket.

2019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 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 A.① B.② C.③ D.④ 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备考建议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 一试卷分析 整体分析: 1内容分布: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24,25,26,27题,16分,选考45题(15分,计算分值)),共计31分; 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28,29,30,31题,16分,41题第(1)问中国部分,计4分,第(2)问,计10分,42题,计12分,选考第48题,计15分),共计57分; 世界史(选择题32,33,34,35题,16分,41题第(1)问世界部分,计11分,选考题第46题,计15分),共计42分。 近5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分析得知,古代史30%,中国近现代史40%,世界史30%。2019年高考试卷符合这一标准,中国近现代史部分,依然是复习的重点。 2字数统计: 选择题部分:约1280字,表1幅,无图。 历年新课标卷分析选择题统计2007年,1236字,图1幅;2008年,1179字,表1幅;2009年,1121字,图一幅;2010年,1281字,图2幅;2011年,1518字,图2幅。…… 2016年,约1200字,表1幅,图1幅。2017年,约1200字,表3幅,图1幅。2018年,约1200字,表1幅,图3幅。 分析得知,本次试卷选择题信息量符合标准,答题时间控制在12分

钟以内。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做分析题。 主观题部分:依旧是三道,41,42必考题,45,46,47选考题。41题,一幅图,一段材料,设问2小问,42题,一段材料,阅读量都不大,难度一般,容易得分。 具体题型分析: 24题,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度。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数据分析以及所学可知,西周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选择B。 【错误项分析】A项“长期”,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D项“弱化”,错误。 25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西汉的推恩令制度。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用推恩令,打击地方诸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择C。 【错误项分析】AB项与题意无关;D项过于绝对。 26题,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唐朝的文化。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 【正确项分析】由材料分析以及所学可知,唐朝具有尚武精神,唐玄

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6.(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7.(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8.(4分)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 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 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 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 刘家功夫针。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 A .全面复兴旧学 B .排斥西方新学 C .新学消解旧学 D .崇尚中体西用 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 .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 A .1840—1894年 B .1895—1911年 C .1912—1945年 D .1946—1949年 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 .夫唱妇随赴战场 B .抗战流血不流泪 C .国共北伐齐协力 D .解甲归田喜而泣 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此 -------------------- 卷 -------------------- 上 -------------------- 答 -------------------- 题 -------------------- 无-------------------- 效--- ---------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

2019年高考历史命题趋势分析 一、必须关注核心素养和时代热点 从近些年的考题来看,除了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几乎到处都有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体现,比如国家统一意识、文化认同感等。仔细分析去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到其紧贴现实,处处体现时代热点。此外,试题还比较注重对史观、史学理论以及史学研究方法的考查。 从考生来看,他们容易出现两大问题,首先对于记忆性的知识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很难形成清晰的时空框架,而对于一些理解性的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弄懂弄通。 还有一部分考生审题意识不强,没看清题干就匆匆作答,而在读题过程中又往往在获取解读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方面比较弱,经常照材料摘抄原文。等到了答题的时候又缺乏逻辑性,杂乱无章,缺少一些答题技巧和规范的语言。 二、备考建议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中注重主干知识、必备知识的掌握,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重历史知识记忆的精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轮复习可以打破现有教材模块的体例,建立清晰的历史框架。此外,全过卷大学建议多关注高频考点和时代热点,关于时代热点有几个建议,第一要关注体现社会战略性价值并且符合人类未来发展趋势的热点,比如说“文明交流”“大国治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第二就是要符合国家意识并且关注民生的热点,比如“党的执政能力”“体制改革”“社会公平”等。第三还可以从体现家国情怀、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国家统一”“公民意识”“人民的力量”等。再有一个就是周年热点,比如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另外,史观和史学研究方法,也是高考近些年的一个考查趋势。 三、高考试卷整体概述 (一)选择题布局采取“4+4+4”的模式,排列顺序大致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排列,政治、经济、思想三模块不分彼此杂糅在一起。选择题的阶段布局大致如下:中国古代史4个,近现代史4个。西方古代史1个,近现代3个。就2018年的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选择分布情况如下:24题(先秦的文明与社会转型),25题(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6题(唐宋变革),27题(明清社会转型),28题(千年未有之变局),29题(觉醒与探索),30题(新民主主义革命),31题(共和国的年轮),32题(希腊罗马的辉煌),33题(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34题(20世纪前期现代化经济模式的探索),35题(战后的世界发展与演变1945以后) (二)主观题探讨(以2018年全国卷新课标2文综卷为例),非选择题在选择材料上一般控制在1200—1300左右,体现出设问减少、设问质量提高,减少阅读量、提高思考深刻,减少单一标准、增加多项标准等特点,41题出题着眼于选拔有时代意识、有社会担当、有问题解决能力的栋梁之材,一般立意宏大,与社会热点有所牵连,综合能力要求强;42题则是开放性试题,12分题年年变。主要考查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一般立意高远,充满学术味,意在为高校选拔学者型人才。考生可以运用不同思维方式,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1听力解析

2019英语全国I卷听力录音原文(精校版) Text 1 W: Excuse me, sir. Visiting hours are over now. Your wife must get some rest. 打扰一下,拜访时间结束了。你的妻子必须休息一会。 M: Oh, I’m sorry, doctor. I didn’t hear the bell, or I would have left earlier.噢,抱歉,医生。我没有听到铃声,否则我会早点离开的, Text 2 M: Hello, my name is Jack. I need to get in shape. How do I register for the classes您好,我叫杰克。我需要塑形。我要如何 报名这个课程呢 W: We’ll need you to join the gym, and then you could find out which classes fit your schedule the best.我们需要你加入健身房,然后你可以找到最适合你日程表的课程。

Text 3 W: I’ll see you at the theater.我们待会电影院见。 M: Better still, let’s meet in the Red Lion bar to have a nice little talk.最好是在红狮子清吧见面,唠嗑/聊一下。 W: Good idea. And I’d love to have a drink there. 好主意,我喜欢在那里喝一杯。 Text 4 M: Hello, my name is John Arbor. And I’m calling to ask about the position advertised in Friday’s Daily Mail.您好,我叫John Arbor.我打电话是来询问关于刊登在周五每日邮箱的职位。W: Yes, the position is still open. You could come over and have a talk with us.好的,这个职位仍然是开放的。你可以过来并且和我们谈谈。 Text 5 M: I have an extra ticket to the concert tonight. Would you like to join me我有一张额外的今晚听音乐会的票。你想加入吗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9年全国一卷高考历史试题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8. 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彬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 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2019年高考历史备考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

04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 一、“制度流变”的概念分析 《读史方法纪要(6)——明晰制度流变》文中写道:制度,不同于行为,非一时之兴 起,实经久之常制。任何一项足以在史书留名的制度,都是曾经连贯地影响数个世代的因素, 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足以串起众多史实散珠的绝佳背景性线索,而这个线索还是“自然” 生长在历史时期的产物。换言之,不断根据实际情况流动变化着的制度,反映的是整个时代 的诉求,是人群中不同性情动机交错影响的直接产物。分析制度,便是分析整个时代不同阶 层与群体间相互角力的锁钥,自然能够把握某一段历史的核心要害。 具体到中国历史这一几乎以权力斗争与制度流变为纲的历史维度,官制、选官制、田 制、兵制、币制、行政区划、天文历法等制度大类项下的小类目都是掌握任何一个时代流变 所不可不细究、不可不把握的线索。 如何在高考复习中把握制度的流变呢?汪儒斌老师在《复习教学怎样对待制度史内容 碎片化问题》中指出,“考镜源流”现已泛指对事物的源头和发展过程进行考

的高三制度史复习有很大的启示。一种制度往往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课程标 准也对相关流变过程有要求,如必修一中就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等要求。 但制度史的流变过程或者过于复杂、艰深,或者限于教科书编写的体例、容量,往往难以完 整体现,通常是呈现几个截面,形成一个个片段的集合。怎样对待制度史内容碎片化问题, 汪儒斌提出两个思路:第一,梳理制度史之演变以加深学生的理解;第二,针对性地解决 问题以完善知识结构。 范红军在《“历史变异”高考命题立意与时序教学策略——以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I 试题为例》提出,“历史变异”命题立意的理论基础是变异史观与历史求异思维 1.变异史观。在中国史学史上,自先秦至今,历史变异史观一以贯之,不 断完善和强化。 《周易·系辞下》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中国古代变异史观的思想渊源。 司马迁的《史记》明确提出“通古今之变”的撰述宗旨。 近代以降,梁启超、钱穆等史学大家对于历史变异史观高度重视。梁启超指出:“上下 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钱穆的历史变异史观非常系统,他认为:“历史必然有其变异 性。历史常在变动中进展。没有变,不成为历史。”“研究历史,首当注意变。”“这一时期的

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3(附答案)

英语试卷 第1页(共20页) 英语试卷 第2页(共20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Ⅲ卷) 英 语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 、B 、C 和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OPENINGS AND PREVIEWS Animals Out of Paper Yolo! Productions and the Great Griffon present the play by Rajiv Joseph, in which an origami (折纸术)artist invites a teenage talent and his teacher into her studio . Merri Milwe directs . In previews . Opens Feb .12.(West Park Presbyterian Church, 165 W .86th St .212-868-4444.) The Audience Helen Mirren stars in the play by Peter Morgan, about Queen Elizabeth II of the UK and her private meetings with twelve Prime Ministers in the course of sixty years . Stephen Daldry directs . Also starring Dylan Baker and Judith Ivey . Previews begin Feb . 14. (Schoenfeld, 236 W .45th St .212-239-6200.) Hamilton Lin-Manuel Miranda wrote this musical about Alexander Hamilton, in which the birth of America is presented as an immigrant story . Thomas Kail directs . In previews . Opens Feb .17.(Public, 425 Lafayette St .212-967-7555.) On the Twentieth Century Kristin Chenoweth and Peter Gallagher star in the musical comedy by Betty Comden and Adolph Green, about a Broadway producer who tries to win a movie star's love during a cross-country train journey . Scott Ellis directs, for Roundabout Theatre Company . Previews begin Feb .12.(American Airlines Theatre, 227 W .42nd St .212-719-1300.) 1. What is the play by Rajiv Joseph probably about? A . A type of art . B . A teenager's studio . C . A great teacher . D . A group of animals . 2. Who is the director of The Audience ? A . Helen Mirren . B . Peter Morgan . C . Dylan Baker . D . Stephen Daldry . 3. Which play will you go to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American history? A . Animals Out of Paper . B . The Audience . C . Hamilton . D . O n the Twentieth Century . B For Western designers, China and its rich culture have long been an inspiration for Western creative . "It's no secret that China has always been a source (来源)of inspiration for designers," says Amanda Hill, chief creative officer at A+E Networks, a global media company and home to some of the biggest fashion (时尚)shows . Earlier this year, the China Through A Looking Glass exhibition in New York exhibited 140 pieces of China-inspired fashionable clothing alongside Chinese works of art, with the aim of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esthetics (美学)on Western fashion and how China has fueled the fashionable imagination for centuries . The exhibition had record attendance, showing that there is huge interest in Chinese influences . "China is impossible to overlook," says Hill . "Chinese models are the faces of beauty and fashion campaigns that sell dreams to women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means Chinese women are not just consumers of fashion — they are central to its movement ." Of course, only are today's top Western designers being influenced by China — some of the best designers of contemporary fashion are themselves Chinese ." Vera Wang, Alexander Wang, Jason Wu are taking on Galliano, Albaz, Marc Jacobs-and beating them hands down in design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