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要点

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要点
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要点

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

计划要点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XXX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

(仅供内部使用)

制:

核:

签:

准:

修订记录

文件的版本号由“V ×.×”组成,其中:

a)小数点前面的×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0~9”。文件进行重大修订时主版本号递增1;

b)小数点后面的×为次版本号,取值为“0~9,a~z”。文件每修改一次时次版本号递增1;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次版本号重新置0;

c)未批准发布的文件版本号为V0.×版,批准发布时为版。当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前面只有次版本号不同的修订记录可以删除。

目录

注:通过插入目录方式自动生成,推荐保留二级目录。

1简介

1.1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主要目的,也可指出与本文档相对应活动应达到的目的。

1.2范围

描述测试的各个阶段(TR2至TR6)之间软、硬件测试部分执行的所有测试活动(例如: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并说明本计划所针对的测试类型(如功能测试或性能测试)。

简要地列出测试对象中将接受测试或将不接受测试的那些性能和功能。

1.3术语和缩写词

列出本文档中所使用的术语和缩略语。可引用已有的数据字典,如没有则需要在此列出。例如:参见《数据字典.doc》

术语——列出在本文档中用到的关键词和专用词,并给出其含义;

缩略语——应列出在本文档中用到的所有缩略语,并给出中英文全称;另外在正文中缩略语首次出现处也要给出其中英文全称。

1.4关键技术

列出本测试过程中要使用的关键技术。

2集成测试策略

2.1build 1集成测试策略

2.1.1测试环境

例如:

在此根据上图中各个部件进行分析,描述对它们的主要功能需求、自动化需求等。

2.1.2测试重点分析

单板软件测试

大规模逻辑设计审查

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2.2build 2集成测试策略

与本文档条相类似的方式说明。

3Build SDV测试策略

3.1SDV测试方案描述

注意SDV针对的是原型机。请在此描述Build总图,例如:

图 1 Build总图

然后在以下各小节中对Build的测试策略分别进行描述,如果多个Build 的策略比较接近的话,也可考虑合并描述。相应地,小节的标题可以是:Build 1测试策略

Build A — Build B,Build Z测试策略

3.2Build 1测试策略

3.2.1测试环境

在此绘制测试环境图,描述被测对象同其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周边环境包括驱动单元、接收单元、桩模块等。

所谓驱动单元和接收单元是从逻辑意义上讲的。在物理实体上,可能一个实体就实现了两者的功能,也可能多个实体组合起来只实现一个功能。

桩模块用来模拟被开发系统中同被测对象有交互作用的部分,以便测试活动可以在不依赖其他部件的情况下进行。

举例如下:

图 2 Build 1 SDV测试环境图

在此根据上图中各个部件进行分析,描述对它们的主要功能需求、自动化需求等。

3.2.2测试重点分析

对各重要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策略分析,估计所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工具/设备需求等。

下表中蓝色的内容仅作为参考示例,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3.3Build 2测试策略

用与本文档条相类似的方式说明。

4SIT系统测试策略

4.1测试环境

SIT中的被测对象是试产出来的产品。请在此用图形描述测试环境的构成和各个部件的特性。

在此根据上图中各个部件进行分析,描述对它们的主要功能需求、自动化需求等。

如果有特殊的数据/数据源需求,请在此描述。

4.2测试重点分析

对各重要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策略分析,估计所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工具/设备需求等。

值得注意的是:SIT和SDV中有些测试项目名称类似,它们的区别在于SIT和SDV目的上的不同。SIT是验证性、符合性的测试;SDV是攻击性的测试,以发现问题为目的。

下表中蓝色的内容仅作为参考示例,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5SVT测试策略

根据产品包验证主计划中对于SVT测试活动的计划,将各类活动分解到测试对象,并分析它们对环境、关键资源、工作量(人天)的需求,和相关的依赖、风险等。

下表中蓝色的内容仅作为参考示例,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变。

6Beta测试策略

6.1Beta测试需求分析

初步分析需要通过Beta验证的功能、性能特性

初步分析所需的Beta局点数

6.2Beta测试计划

初步分析Beta测试的时间安排

初步分析资源需求(人力、物料、仪器等)

7认证和标杆测试策略

7.1认证和标杆测试需求分析

初步分析所需认证的种类(如CE、UL等国际认证,国内运营商准入测试等)

7.2认证和标杆测试计划

初步分析认证测试的时间安排

初步分析资源需求(人力、物料、仪器等)

8测试环境筹备计划

8.1测试环境需求分析

通过对前面3到8节所列出的环境需求的归纳和整理,分析需要什么样的工具(包括软件工具)/仪器等。分析后,需要给出以下结论:

所需要的工具/仪器名称

明确所需要的工具属性:软件还是其他

所需要的工具/仪器能够覆盖的环境需求

例如:对于协议类的输入/输出工具需求,可以考虑自行开发协议类工具,也可以考虑购买具备该功能的仪器设备,或者两者全部采用,作为互备方案等。

测试环境需求分析表

8.2工具/仪器的可获得性风险评估

首先需要分析工具/仪器的可获得方案:

如果是工具,需要确定它是:现有/开发/定制

如果是仪器,需要确定它是:现有/采购

然后列出期望获得时间,对不同的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并进行风险排序。

可获得性风险评估表

8.3自主开发工具详细分析

8.3.1工具名称

8.3.2工具需求分析

描述工具的需求规格

8.3.3资源需求分析

描述所需要的人力,环境等资源

9测试计划

9.1人力资源计划

9.2测试工具

9.3测试进度

10交付工件清单

根据所有测试活动,列出产品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输入、输出文档清单。11附件

参考资料清单:

华为产品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模板

XXX测试策略及验证计划 (仅供内部使用) 编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修订记录 文件的版本号由“V×.×”组成,其中: a)小数点前面的×为主版本号,取值范围为“0~9”。文件进行重大修订时主版本号递增1;b)小数点后面的×为次版本号,取值为“0~9,a~z”。文件每修改一次时次版本号递增1; 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次版本号重新置0; c)未批准发布的文件版本号为V0.×版,批准发布时为V1.0版。当主版本号发生改变时,前面只有次版本号不同的修订记录可以删除。

目录 1简介 (5) 1.1 目的 (5) 1.2 范围 (5) 1.3 术语和缩写词 (5) 1.4 关键技术 (5) 2集成测试策略 (5) 2.1 build 1集成测试策略 (5) 2.1.1 测试环境 (5) 2.1.2 测试重点分析 (6) 2.2 build 2集成测试策略 (6) 3Build SDV测试策略 (7) 3.1 SDV测试方案描述 (7) 3.2 Build 1测试策略 (7) 3.2.1 测试环境 (7) 3.2.2 测试重点分析 (8) 3.3 Build 2测试策略 (9) 4SIT系统测试策略 (9) 4.1 测试环境 (9) 4.2 测试重点分析 (10) 5SVT测试策略 (10) 6Beta测试策略 (11) 6.1 Beta测试需求分析 (11) 6.2 Beta测试计划 (11) 7认证和标杆测试策略 (11) 7.1 认证和标杆测试需求分析 (11) 7.2 认证和标杆测试计划 (11) 8测试环境筹备计划 (11) 8.1 测试环境需求分析 (11) 8.2 工具/仪器的可获得性风险评估 (12) 8.3 自主开发工具详细分析 (12) 8.3.1 工具名称 (12)

新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含表格)

新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为确保我司生产的各阶段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暴露设计、材料、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成品。 3.定义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产品在操作或使用过程中,排除前置期的失效后可持续提供给使用者,直到产品发生故障前的平均使用期为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试验:指通过提供给项目一系列条件或运行措施,对项目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功能性检查。即:指对样件(包括材料和产品)的特性进行的实验或测试。 试验室:指进行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机械性能、金相及金属原材料的各种性能的试验、产品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试验和试验确认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试验室业务范围:试验室规定的和具体的试验,评价和校准;用以进行上述试验的设备;进行上述试验活动所用的方法和标准。

原始数据:指在进行试验时实验人员通过技术或分析收集或记录所获取的试验数据。通常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辑和处理,而是常常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中。它不同于试验报告中的结果,因为报告中的结果通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编辑、换算和/或其它的处理以便分析和说明。 试验报告:指试验人员在试验结束时,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标准的格式定义的符合性结论。 认可的试验室:指经某一国家承认的认可机构通过一定程序认可批准的试验室。 4.职责 4.1可靠性试验室主任: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例行性试验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的执行、监测,参与问题分析,提供相关可靠性试验报告,并对问题点的改善追踪,至问题关闭。 4.2试验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维护、试验和校准工作。 4.3研发中心、各事业部及质量控制部:提供所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同时根据可靠性试验室提出的试验需求参与试验,针对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分析及拟定改善对策,并于对策导入时,做初步验证。 4.4生产部:提供需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产品,并对试验后产品协助处理。 5.程序 5.1工作流程图

(完整版)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目的:建立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规范验证操作。 适用范围:所有检验方法的验证。 责任者: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 程序: 1、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 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内容包括方案的起草及审批,检测仪器的确认.适用性验证(包括准确度试验、精密度测定.线性范围试验、专属性试验等)和结果评价及批准四个欠的方面。它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下图表示。 2、检验方法验证的基本步骤 首先是制定验证方案,然后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确认,最关键的一步是检验方法的适用性试验,最后是检验方法评价及批准。 2.1验证方案的制定 检验方法的验证方案通常由质量验证小组提出。根据产品的工艺条件、原辅料化学结构、中间体、分解产物查阅有关资料,提出规格标准,确定检查项目,规定杂质限度,即为质量标准草案。根据质量标准草案确定检查和试验范围,对检验方法拟定具体操作步骤,最后经有关标题检验方法验证标准操作规程共7页第1页 制定人颁发部门GMP办公室编号: SOP--F—004 分发部门质量验证小组、质量保证部新订√替代 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年月日

人员审批方可实施。 2.2大型精密仪器的确认 分析测试中所用的检测仪器一般可分为三类 (1)普通仪器:崩解仪,折光仪、分析天平、酸度计、溶点测定仪、电导仪等: (2)较精密仪器:旋光仪、永停滴定仪、费休氏水分测定仪、自动滴定仪、药物溶出度仪、可 共7页第2页见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等; (3)大型精密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等。 为了保证分析测试数据准确可靠,每台检测仪器在投入正式使用之前都应进行确认。检测仪器的确认是检验方法验证的基础,应在其它验证试验开始之前首先完成。检测仪器确认工作内容应根据仪器类型。技术性能而定,通常包括:安装确认、校正、适用性预试验和再确认。2.2.1安装确认 同工艺验证中机械设备一样,仪器安装确认的土要内容包括如下各点: (1)要登记仪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商的编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商名称,企业内部的固定资产设备登记号及安装地点; (2)收集汇编和翻译仪器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3)检查并记录所验收的仪器是否符合厂方规定的规格标准: (4)检查并确保有该仪器的使用说明书。维修保养手册和备件清单: (5)检查安装是否恰当,气、电及管路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6)制定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和维修保养制度,建立使用记录和维修记录; (7)制定清洗规程;. (8)明确仪器设备技术资抖(图纸,手册,备件清单、各种指南及该机器设备有关的其它文件)的专管人员及存放地点。 除上面提到的内容外,在安装确认方案中对仪器的性能用途应有一概述并记录维修服务单位名称。联系人、电话号码、传真号、银行帐号等,以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活动,这对大型精密仪器尤为重要。对于仪器来说,安装确认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功能试验。这项工作在安装结

新产品测试流程图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内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内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内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内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内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内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内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内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内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产品设计与验证规定

产品设计与验证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产品的设计的分类、依据、程序、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及要求和验证的方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产品的设计与验证。 2.职责 2.1新产品的设计工作由公司办领导。 2.2技质科负责新产品的设计、验证工作。 2.3公司办负责设计过程中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2.4技质科做好协助与配合工作。 2.5技质科负责样机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3.设计分类 3.1全新产品设计:根据样机、用户提供的性能参数及大致结构原理而进行设计。 3.2一般产品设计:在原有产品设计基础上为实现用户的特殊要求材料而进行设计。 4.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a)年度新产品开发计划及技术任务书; b)产品订货合同; c)产品技术协议; d)用户提供的资料等;

e)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 5.设计主要程序 5.1新产品设计的工作程序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5.1.1三段设计程序内容 a)方案设计; b)技术设计; c)工作图设计 5.1.2二段设计程序内容 a)扩大初步设计(包括方案设计、技术设计) b)工作图设计 5.1.3一段设计程序内容 一段设计也即工作图设计 5.2结构复杂且技术不够成熟、批量较大的全新产品,宜采取三段设计。结构简单且技术上比较成熟的一般产品,宜采用二段设计或一段设计。 5.3由技质科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院的产品进行分析,提出设计建议,报技术总经理批准。 5.4设计时应考虑到新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尽量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 6.方案设计 6.1技质科对设计的产品进行分析的理论计算,提出先进、合理、可行的结构和材料,以满足产品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编制产品设计方案的初稿。 6.2技质科组织有关人员对产品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设计人员按修改意见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修改方案报技术副总审批,作为下一阶段的设

可靠性实验室工作规划.doc

可靠性实验室工作规划 一、可靠性实验室的目的 1、通过对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能准确定位和量化我司产品适应使用环境的能力及衡量产品质量等 级。 2、评估我司产品的可靠性并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 3﹑通过可靠性试验,能为产品的设计或升级、改良提供客观的证据和建议。 4﹑为产品的失效分析﹑可靠性测试及新产品定型试验提供测试平台。 二、试验项目及内容 1﹑EMS(电磁抗扰度)相关试验项目及内容 ⑴群脉冲抗扰度试验 根据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第4.13.3条规定,电气控制设备应通过电源端2KV,信号和控制端1KV的电快速群脉冲干扰试验。此项试验属于常规EMS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验证产品对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切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跳等的各种类型瞬态骚扰的抗扰度。具体试验标准参考GB/T 17626.4-199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标准(EFT)的要求。 ⑵静电抗扰度试验 根据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第4.13.3条规定,电气控制设备应通过空气放电8KV及接触放电6KV的静电放电试验。此项试验属于常规EMS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验证产品对来自外界的各种类型的静电放电(可能由人体或其它物体产生)的抗扰度。具体试验标准参考GB/T 17626.2-1998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标准(ESD)的要求。 ⑶ 1.2/50us及8/20us组合波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根据GB/T 3797-2005 电气控制设备第4.13.3条规定,电气控制设备应通过线对线1KV,线对地2KV的组合波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此项试验属于常规EMS项目之一,通过此项试验验证

产品测试及验证计划

产品测试与验证计划 产品名称: 产品版本: 机密等级:机密 批准: 审核: 拟制: 修订说明

目录 1概述 0 1.1 目标、范围和关键技术元素 0 1.1.1 目标 0 1.1.2 范围 0 1.2 产品测试需求和策略 0 1.3 关键日期和里程碑 0 1.4 测试资源需求 0 1.4.1 测试人员需求 (1) 1.4.2 测试仪器/设备需求 (1) 1.4.4 其他需求 (1) 1.5 风险分析 (1) 1.7 交付件 (2) 2各阶段计划 (3) 2.1 原型机(工程样机)测试计划 (3) 2.1.1 测试策略 (3) 2.1.2测试任务安排 (3) 2.1.3 样机测试任务分配: (4) 2.2 中试验证测试计划 (5) 2.2.1 测试策略 (5) 2.2.2 测试任务安排 (5) 2.2.3 中试验证测试任务分配: (6) 2.3 试产验证测试计划 (7) 2.3.1 测试策略 (7) 2.3.2 测试任务安排 (7) 2.3.3 试产验证测试任务分配: (8) 2.5 内部认证及标杆测试计划 (8) 2.5.1 测试策略 (8) 2.5.2 测试任务安排 (8) 2.6 外部认证及标杆测试计划 (9) 2.6.1 测试策略 (9) 2.6.2 测试任务安排 (9)

产品测试与验证计划 1概述 1.1 目标、范围和关键技术元素 1.1.1 目标 确定所有计划、开发和验证阶段的测试活动;明确各测试活动的任务、方法、标准、输入输出、资源需求、风险、角色和职责等。 1.1.2 范围 本计划适用于的产品开发和验证阶段。 1.1.3 关键技术 对测试活动中的关键技术简要说明。 1.2 产品测试需求和策略 概括地分析产品中重点测试对象及其对应的测试方法,明确测试重点和难点,以便决策人员能提前做出相应安排,确保测试活动的及时有效的开展。 本产品与EPT-580对比,新增了FSK MODEM模块,通讯模块存在的难点为接入环境兼容性,因此本产品的测试重点为FSK MODEM的环境兼容性测试。 (1)FSK MODEM环境兼容性测试:构建多种接入环境作为环境兼容性的测试基准。 1.3 关键日期和里程碑 根据WBS列出整个产品测试活动中的主要测试任务的执行日期和主要阶段点。相对产品主计划作出相应的测试安排,列出关键里程碑和主要阶段点。如设计审查和检视、硬件测试、软件测试、集成测试以及beta测试等启动点及周期要求。 2008.04.01 -- 4.30 样机测试 2008.06.01 -- 6.30 中试验证测试 2008.06.20 -- 6.30 可靠性测试 注:上面所列时间为测试执行的时间段,未包括制定测试计划、测试设计的时间。 1.4 测试资源需求 本小节对后面测试任务计划中对测试人员、测试仪器和测试环境等需求的概述,以便进行测试所需的人月及估计费用,以及仪器、环境的预计成本的估算。

新产品测试流程

新产品部测试工作程序 1 目的 部测试是公司为分析、评价、验证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作用是通过对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对产品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以及产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找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上未经测试课测试的产品和程序不能出厂。 2 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新产品的部测试工作。 3 职责 新产品部测试工作由测试课承担并负责实施。 4 工作程序 部测试工作流程图见附图 4.1提出测试任务 测试申请由产品经理或研发提出,需填写《产品部测试申请表》(见表1)。测试课按测试申请表完成测试任务,测试申请表勾选的技术资料需一并提供。 4.2 提供测试项目 产品经理或研发提供测试项目和测试要求及指标,研发需提供自测报告。 4.3 测试方案设计 根据产品开发目标、目的和指标,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企业产品标准(技术条件)及其他有关背景资料,进行测试方案设计,其主要容应包括以下几大项: a) 明确测试目的 b)确定测试项目及要求 c) 安排测试顺序 d) 确定测试条件 e)确定测试方法及参数测试方法 f)确定测试设备和试验测试仪器 g) 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4.4实施测试 按测试计划进行测试,若与计划项目有变化则在报告中说明。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应详细做好测试记录。 4.5 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 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应给出测试结论。 4.6测试结论试验报告的编写 按测试报告模板编写测试报告。 4.6.1 测试结论 测试结论是将样机部测试数据与测试规格对照后所得出的合格与否结论,测试结论应明确地表明样机各项指标达标项和未达标项并将指标不合格项逐条列出。包括: a) 反映产品外观、结构等质量状况的测试结果 b) 反映产品性能指标等在质量测试结果 c) 产品在极限的情况下的适应性和自我保护性能 4.7测试报告审批 测试报告需经测试课人员确认,测试课课长审核,然后给到产品经理审批,依据样机部测试情况,做出样机是否通过部测试决定,并发布测试报告。 4.8注意事项 4.8.1 以验证产品的设计质量为目标,从公司现有条件及经济性、实用性考虑选取测试项目。 4.8.2 采用的测试条件尽可能模拟现场使用条件,现场试验可以是用户使用的实际情况反映,也可以在生产装配现场进行。 4.8.3 选择的测试数量要得到保证。 4.8.4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对测试方案和计划作周密而实际的安排,对测试工具与测试仪器也应有一定的精确度要求。 4.8.5可靠性试验原则上选择功能试验和环境试验合格后的产品进行,样机进行可靠性试验后,应对失效或接近失效的元器件进行更换,并经检验才能对样机处理。 4.8.6 测试课在测试过程中缺少测试仪器和资料的由测试申请人提供。 附图部测试工作流程图

产品可靠性试验标准

内部机密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江苏中讯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文档编号 撰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创建时间 2010.01.01发布 2010.01.01 实施

文件修改履历

目录 一.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适用范围 (4) 四.定义 (4) 五.主要职责 (4) 六.试验场所 (5) 七.可靠性测试内容 (5) 1.加速寿命测试 (5) 1.1跌落试验 (5) 1.2振动试验 (5) 1.3湿热试验 (6) 1.4静电试验 (6) 2.气候试应性测试 (7) 2.1低温试验 (7) 2.2高温试验 (7) 2.3盐雾试验 (7) 3.结构耐久测试 (8) 3.1按键/叉簧测试 (8) 3.2跌落测试 (8) 4.表面装饰测试 (8) 4.1丝印、喷油测试 (8) 5.特殊条件测试 (9) 5.1低温加电试验 (9) 5.1恒温湿热加电试验 (9) 八.最终检验 (9) 九.判断标准 (9) 十.试验程序 (10)

一 .目的 1.对产品硬件设计、制造进行验证确认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2.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4.统一并规范企业内产品硬件测试检验方法。 二.编制依据 1.GB/T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 2.GB/T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3.GB/T4796-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4.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5.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6.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7.GB/T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8.GB/T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9.GB/T2423.17-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10.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三.适用范围 1.本文件使用于中讯数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 2.根据技术中心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相应的测试环境对一些部件进行可靠性测试四.定义 为了了解、考核、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五.主要职责 1.技术中心 1.1定义项目/产品可靠性测试计划 1.2完成、跟踪项目/产品可靠性测试结果 1.3参与产品可靠性测试问题的分析及改进 1.4提供制定/修改可靠性测试程序及标准建议 1.5参与测试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维护 1.6参与可靠性测试设备/仪器的开发 2.质管部

验证方案样本

验证方案样本 安装确认(IQ) 本验证方案批准表示同意其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和本方案内的各种表格格式、内容。在执行本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妨碍本方案精确地完成的缺陷。较小的偏差可以在《偏差报告》内陈述。较大的偏差,如,方法的修改,测试/评估参数,接受标准等只有在附有经过批准的补充材料的情况下才予以认可。所有经批准的偏差报告和补充材料都应附在批准前的验证报告内。

目录 1.0目的 2.0系统与设备描述 3.0职责 4.0文件控制 5.0安装确认 6.0安装确认结束 7.0附件 1.0 目的 ?检查并确认该设备所用材质、设计、制造符合GMP要求; ?检查该设备的文件资料齐全且符合GMP及工艺要求; ?检查并确认设备的安装符合生产要求、公用工程系统配套齐全且符合设计要求; ?确认该设备的各种控制系统功能符合设计要求; 2.0 范围:此安装确认方案适用于。其内容依设备商所供应的指标及本公司所要求指标,定义出测试步骤、文件、参考资料及合格标准。 3.0职责 3.1工程部:

?准备IQ方案和总结报告; ?执行IQ方案,根据需要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将数据收集到报告中,并上报批准; ?准备工程文件(图纸); ?核对将来工艺所需的设备关键参数,提供测试数据供有关部门审查; ?协调有关部门; ?核实所有的测试已完成; ?建立预防性维修制度; 3.2生产部: xxx其主要负责工作内容如下: ?配合工程部门完成确认,检查验证项目是否完成; ?核对报告所需的测试项目是否完成可上报批准; ?审阅验证方案、数据和最后报告; ?写指定的SOPs。 3.3验证部门: xxx其主要负责工作内容如下: ?支持验证方案; ?审阅和通过验证方案的格式; ?为书写方案的人员提供指南,提供为执行方案提供时间表。包括:必须人员的大概数量,所要求的时间长度,采样的类型,所需设备; ?对相关人员提供的完成验证工作的步骤提供审阅、帮助和支持; ?审阅验证方案,完成必需的和可提供的培训; ?审批最终验证报告确保全部验收标准均得到满足。 3.4质量保证部门:

产品制造进度计划及检验大纲

产品制造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一、产品制造进度计划表 设备供货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为设备的制造、检验;第二阶段主要为设备的运输、交货、安装和调试。投标设备总工期90天。第一阶段工期为65个日历天数,第二阶段工期为25个日历天数,具体交货进度如下: 二、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 1.本公司中标后,立即组织项目部和施工队伍,根据甲方开工日期的要求,采取边组织落实施工、边搭设临时设施的措施,确保在得到开工令后立即开工。 2.依据设计施工图,及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编报材料、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3.劳动力和机械设备均衡配备,特殊路段及施工节点处应采取必要措施,包括增加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以保证工期。 4.在同一施工作业面有几项工序施工时,应按施工顺序紧凑安排。 5.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留有余地,以免遇到气候及其他因素影响施工时,便于调整计划。在安排上比甲方要求的工期提前40天,但需掌握各工程项目的施工节点,宜早不宜迟,以便工程能连续均衡地施工,并符合整个工期工程的总体施工计划。

根据工程现状情况和施工计划安排,在本工程开工之时抓起,在总工期不推迟的前提下,全面计划,统筹兼顾,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合理调配施工力量和机械设备,见缝插针地安排好各项具体的施工任务,确保优质、安全、文明,按时完成本工程。 6.根据现场实际条件和自然气候的优、劣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和调配、安排好施工机械、劳动人员。 7.加强与甲方、监理公司的技术协调,指导工程科学、有序的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 8.提前安排外购、外加工构件、配件、模具的加工生产和进场计划的安排。 产品检验大纲 1、设备主要功能检测 消音量检测:消声量≥30dB;压力损失:≤300Pa; 流量流速检测:消声器风量达到峰值时,流速≤12m/s; 检测工具:声级计;流速测量检测仪。 2、外观检验 3、主要形位公差检验

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

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会签: 1.目的 为确保我司生产的各阶段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暴露设计、材料、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成品。 3.定义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产品在操作或使用过程中,排除前置期的失效后可持续提供给使用者,直到产品发生故障前的平均使用期为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试验:指通过提供给项目一系列条件或运行措施,对项目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功能性检查。即:指对样件(包括材料和产品)的特性进行的实验或测试。 试验室:指进行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机械性能、金相及金属原材料的各种性能的试验、产品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试验和试验确认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试验室业务范围:试验室规定的和具体的试验,评价和校准;用以进行上述试验的设备;进行上述试验活动所用的方法和标准。 原始数据:指在进行试验时实验人员通过技术或分析收集或记录所获取的试验数据。通常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辑和处理,而是常常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中。它不同于试验报告中的结果,因为报告中的结果通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编辑、换算和/或其它的处理以便分析和说明。 试验报告:指试验人员在试验结束时,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标准的格式定义的符合性结论。 认可的试验室:指经某一国家承认的认可机构通过一定程序认可批准的试验室。4.职责 可靠性试验室主任: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例行性

XXX系统测试策略与计划

XXX系统测试策略与计划

目录 1前言 (4) 1.1 编写目的 (4) 1.2 项目概况 (4) 1.3 参考资料 (5) 2资源需求 (5) 2.1 硬件资源 (5) 2.2 软件资源 (6) 2.3 人力资源 (6) 3测试策略 (7) 3.1 整体策略 (7) 3.2 测试类型 (8) 3.2.1 功能测试 (8) 3.2.2 性能测试 (8) 3.2.3 UI测试 (9) 3.2.4 安全性测试 (10) 3.2.5 兼容性测试 (10) 3.2.6 压力测试 (11) 3.2.7 回归测试 (11) 3.3 测试用例 (12) 3.3.1 编写规范 (12) 3.3.2 用例设计方法 (12) 3.3.3 用例命名规范 (13) 3.3.4 用例编号规范 (13) 3.3.5 测试用例模板 (14) 3.4 BUG管理 (14) 3.4.1 BUG提交 (14) 3.4.2 BUG提交规范 (14) 3.4.3 BUG严重级别划分 (14) 3.5 风险分析 (14) 3.6 质量控制 (16)

3.7 任务分配 (16) 4测试计划 (17) 4.1 里程碑 (17) 4.2 回归测试标准 (17) 4.3 通过标准 (18) 5交付件 (18) 6挂起恢复条件 (19) 6.1 挂起条件 (19) 6.2 恢复条件 (19) 1前言 1.1编写目的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本文档的读者范围包括:XXX系统项目内的部门领导、项目经理,测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 1.2项目概况 XXX系统是一个XXXXXXXXXXXX。

产品认证内部质量体系审核计划和检查表

20××年度产品认证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方案 QR 8.2.2-01 1、审核目的:评价公司 ×××、×××产品实施产品认证的一致性和可行性。 2、审核的准则 a ×××设备认证实施规则 b.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规程、检验规程汇编和相关作业指导书等。 c. 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 3、审核的范围:公司产品认证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有关的质量活动。 4、有关背景情况:公司于2013年2月21~22日进行内部审核,对2012年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活动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检查。2013年4月接受了泰尔认证中心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的的符合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审核,通过审核认为公司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符合GB/T19001-2008标准要求,体系有效。产品认证符合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一致性要求,维持原质量体系和产品认证证书。审核发现的轻微不符合项,经相关部门进行原因分析和制订、实施纠正措施后已闭环。公司2013年初研究决定,公司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应扩大产品经营范围,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为此增加通信系统用户外机柜、光缆分纤箱和双壁波纹管的生产经营,为此在参与市场招投标前先实施产品认证工作,对上述产品是否满足相关设备认证实施规则的一致性要求进行一次补充内部审核,以确认上述产品是否具备申报产品认证条件。本次审核以《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体系通用要求》为依据,着重关注上述产品在产品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符合性要求。关注产品认证产品所需的检

测资源等。 5、本次安排内审时,应按“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和“电缆光缆设备认证实施规则”及相关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对公司认证产品所涉的质量活动进行全面检查。 6、各部门涉及的主要过程:按公司质量手册(A/0版)中“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的规定执行。 7、审核方法:采取抽样检查 8、审核区域、频次、时间安排和重关注内容见下表:审核区域审核频次时间安排重点关注内容高层 1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实施情况和一致性情况公司体系文件的控制、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和实施。特殊过程/岗综合部 1 位员工能力考核。生技部 1 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过程的变更的控制情况。 2013年6月市场部 1 对客户投诉的处理和满意度的调查品质部 1 对认证产品生产过程中检测资源的控制、产品过程质量的控制采购部 1 对认证产品

测试策略、方案、计划

测试策略/方案/计划 测试策略 测试策略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测试需求、资源配备及工程环境,因地制宜剪裁测试工作,形成测试工作的测试流程。对于一个小项目做大测试是得不偿失的,同样,对一个大项目做小测试也是不负责任的。通常,对于工作量小于5个人月的普通商用软件,重点应该抓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及GUI测试等)及验收测试,而不宜铺排开来,面面俱到。而对于一个工作量接近30个人月的中型商用软件而言,一般应该认真完成需求验证、设计验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验收测试,而不宜只关注系统测试。但这并不绝对,针对产品的测试流程设计还需要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比如,用户希望软件有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这时,就应该考虑采用快速原型生成工具来进行用户界面设计的测试; 又如用户希望软件有较好的健壮性,这时,就应该考虑进行相应的负载测试/可恢复性测试等性能测试内容。 一个好的测试策略设计应能清楚地回答下列问题:是否在测试成本与测试预期效果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是否在测试需求与测试活动安排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策略设计形成的技术路线是否在工程实际与企业质量承诺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策略设计形成的技术路线是否具有可行性?有无设计依据? 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是对测试策略设计形成的技术路线的进一步细化。如某一技术路线规定了某小型软件项目测试工作要重点围绕“功能测试与验收测试”展开。那么测试方案设计阶段就必须具体定义哪些功能需要被测试到,以及如何去测试,哪些部分需要做验收,以及采用什么形式做。 测试方案的设计除了要明确定义各个测试活动的对象、执行人员、测试进度、放行标准等一系列属性外,还要充分考虑到成本与技术可行性。一个好的测试方案总是遵循以下设计原则:测试成本与测试工作产生的效益处于最佳比值; 各具体测试活动描述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完备; 测试手段是可行的; 测试产生的结果是可以用于指导产品质量改进的。

浅谈产品测试体系建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3751981.html, 浅谈产品测试体系建立 作者:牛延谋 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11期 【摘要】随着国南网表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行业厂家的不断崛起,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技术更新加剧的趋势之下,是否拥有快速、低成本、高质量推出产品的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越早发现产品质量问题,则产生的成本越低,因此,如果在研发过程中,能够通过系统的测试及验证,则可以节约成千上万倍的成本,因此系统的产品测试体系对企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电表质量测试体系 1 产品测试与产品质量的关系 测试、评审、质量保证、新物料确认、FMEA是产品质量保证的五大手段。其中产品测试主要为软硬件测试,软件测试包含的内容有:代码走读,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文档测试、验收测试,如果涉及到硬件测试,则还包含新物料认证、产品失效模式分析及可靠性分析(FMEA)。从上可以看出,测试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的测试系统可提高测试过程的有效性、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 2 测试管理的主要工作 2.1 测试内容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阶段和计划阶段需制订测试战略和测试计划,开发阶段包含测试标准(测试方案),单板测试(单板硬件测试、单板软件测试、自测)、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白盒测试),中试阶段包含中试测试、回归测试。 测试策略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关键测试技术分析,需求的自动化测试分析,关键测试数据的获得,每个BUILD的测试重点分析,测试仪器、环境的获得性分析。 2.2 各阶段测试人员的职责 概念阶段(TR1):定义可测试性需求,接收需求任务书,制作产品测试PHB。 计划阶段(TR2):制订产品测试计划,制订测试策略及方案,估算测试工作量。 开发阶段的计划阶段(TR3):编写测试用例,特性/专项测试方案,SDV测试计划,SIT 测试计划,代码走读,单元测试。

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doc

为确保我司生产的各阶段产品在不同工作状态、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暴露设计、材料、工艺所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可靠性试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和替代物料、工程设计变更验证等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成品。 3.定义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产品在操作或使用过程中,排除前置期的失效后可持续提供给使用者,直到产品发生故障前的平均使用期为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试验:指通过提供给项目一系列条件或运行措施,对项目一个或多个特性的功能性检查。即:指对样件(包括材料和产品)的特性进行的实验或测试。 试验室:指进行原材料的化学分析、机械性能、金相及金属原材料的各种性能的试验、产品的各种功能和性能试验和试验确认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试验室业务范围:试验室规定的和具体的试验,评价和校准;用以进行上述试验的设备;进行上述试验活动所用的方法和标准。 原始数据:指在进行试验时实验人员通过技术或分析收集或记录所获取的试验数据。通常不对这些数据进行某种方式的编辑和处理,而是常常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中。它不同于试验报告中的结果,因为报告中的结果通常对原始数据进行了编辑、换算和/或其它的处理以便分析和说明。 试验报告:指试验人员在试验结束时,对原始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标准的格式定义的符合性结论。 认可的试验室:指经某一国家承认的认可机构通过一定程序认可批准的试验室。 4.职责 4.1可靠性试验室主任:负责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对新品可靠性、例行性试验和重大质量问题验证的执行、监测,参与问题分析,提供相关可靠性试验报告,并对问题点的改善追踪,至问题关闭。 4.2试验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维护、试验和校准工作。 4.3研发中心、各事业部及质量控制部:提供所需进行可靠性试验的产品,同时根据可靠性试验室提出的试验需求参与试验,针对测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作分析及拟定改善对策,并于对策导入时,做初步验证。 4.4生产部:提供需进行例行性可靠性试验产品,并对试验后产品协助处理。

产品测试管理

产品测试管理(NPD-Testing) 时间:深圳2009年7月22-23日/北京7月24-25日/上海7月28-29日讲师:Don 学费:¥3200元/人/2天(含两天中餐、指定教材、证书、茶点) 参加对象:研发总经理/副总、总工/技术总监、测试经理、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研发骨干、测试工程师、质量工程师等。 培训收益 1、了解业界最佳产品测试管理的模式与实践 2、掌握测试用例设计的方法,构造高质量的测试用例 3、掌握测试缺陷的分析方法,明确定位问题根源,量化评价版本质量 4、掌握产品需求的层次划分,明确优秀需求的标准,提升测试输入质量 5、掌握测试需求分析方法,抓住测试重点,减少测试重复 6、掌握产品测试策略、测试计划的制定方法,提升测试的计划性 7、掌握自动化测试体系的构建方法和业界自动化测试技术,提升测试效率 8、掌握产品测试流程,明确产品开发每个阶段测试工作重点 9、掌握公司不同阶段测试组织的方式,明确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 课程背景 “质量是我们的自尊心”,当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成为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武器,测试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关系到产品的成败,目前国内企业针对测试也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1.不重视测试,缺少必要的测试资源投入,测试人员比例低 2.过分压缩测试时间,导致测试不充分,遗留问题多 3.测试问题解决不彻底,导致过分的测试重复,测试人员疲劳迎战

4.测试人员缺少成就感,不愿意从事测试,对测试发展前途感觉渺茫 5.测试人员对产品了解不深入,测试力度不够,难以发现深层次问题 6.单纯的手工测试,测试人员都疲了,测试效率低下 7.开发团队需求、计划、方案频繁变动,导致测试不断重复变更,缺少计划性 8.…… 针对以上测试存在的问题,本课程通过业界最佳实践的讲解、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研讨,详细讲解: 1.如何进行测试需求分析,有效控制测试输入? 2.如何根据公司不同的发展阶段确定相应的测试组织结构?确定测试投入? 3.如何设计高质量的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的完备性? 4.如何对测试缺陷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根源,减少测试重复? 5.如何确保测试人员有效参与到产品开发前期,加深对产品的了解? 6.如何规划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提升测试人员的成就感? 7.如何准确地评估产品测试的完备性,明确版本是否可以发布? 8.如何规划、实施自动化测试,减少测试重复,提升测试效率? 9.…… 课程会详细讲解被业界优秀公司证实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测试工具和方法(ODC、Gompertz、Rayleigh、RCA、BBFV、RAS、DFT、TestFrame、AW等),实现产品测试的理念、方法、工具三位一体,从而使学员在实战演练与方法讲解中深刻领悟测试技术和方法,切实应用到公司实际产品测试中,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确保市场成功。 课程大纲 一、案例分析

项目测试方案

文件状态:[ ] 草稿[√]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 XX项目测试方案 方案编号: 版本号: 原作者: 建立日期: 说明:方案版本维护表,用于测试方案版本的维护,A:增加,M:修改

目录 1.概述 (3) 2.适用对象和范围 (3) 3.术语、名词定义 (3) 3.1.系统测试 (3) 3.2.功能测试 (3) 3.3.接口测试 (4) 3.4.压力测试 (4) 3.5.性能测试 (4) 3.6.安全测试 (4) 3.7.可靠性测试 (4) 4.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5) 4.1.测试参考文档 (5) 4.2.测试提交文档 (5) 5.测试资源 (5) 5.1.人力资源 (5) 5.2.测试环境 (6) 5.3.测试工具 (6) 6.确认测试 (7) 6.1.新增或修改内容验证 (7) 6.2.用户反馈问题确认 (7) 7.通过测试的标准 (7) 8.测试策略 (7) 8.1.功能测试 (7) 8.2.数据交换测试 (8) 8.3.用户界面测试 (8) 界面规范性测试 (8) 兼容性测试 (9) 8.4.性能测试 (9) 8.5.压力测试 (10) 8.6.容量测试 (10) 8.7.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 (11) 9.需求跟踪矩阵 (12)

1.概述 为了提高检测出错误的几率,使测试能有计划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就必须要编制测试相关文件。而标准化的测试文件就如同一种通用的参照体系,可达到便于交流的目的。文件中所规定的内容可以作为对测试过程完备性的对照检查表,故采用这些文件将会提高测试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能见度,极大地提高测试工作的可管理性。 2.适用对象和范围 主要针对对象为软件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人员。 3.术语、名词定义 3.1.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是通过与系统的需求规格作比较,发现软件与系统需求规格不相符合或与之矛盾的地方。它将通过确认测试的软件,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起来,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测试。 3.2. 功能测试 黑盒测试是基于系统需求规格,在不知道系统或组件的内部结构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通常又将黑盒测试叫做:基于规格的测试、输入输出测试、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是基于用户观点出发的测试。主要是验证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包括原定功能的检验、是否有冗余功能、遗漏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