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哲学史上有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唯独缺乏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和两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世界,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改造。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否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就,很重要的是能否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一个人如不了解自己,则很难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每天随着广告、媒体、报纸等导向来决定我们的喜欢与不喜欢。另外,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缤纷的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但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么,我们的生命应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动西都是会变化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真正自我上面,而是安住在外界的一些虚幻的不可靠的东西上,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如何认识自己?佛教讲无我并不等于没有自己,只不过告诉我们你所执著的这个我并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把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当成自己,你无边无际的烦恼由此产生。佛教讲无我,破除我执,也不是讲你不要去认识自己。今天讲人性的思考,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认识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在中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今天主要把中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几种说法提出来,从佛教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关于人性的思想及分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否定、反对封建思想而高扬人性。

1、关于人的自然性

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烈的饮食男女、感情欲望、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天生的、合理的,是不可以压抑、回避的,人享受这种自然情欲是合理、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基层就是享受人的自然情欲,唯有通过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幸福与快乐。启蒙主义的哲学家对自然人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东西,而人的理性才是高级的,所以理性主义者是以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作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本性。还有一些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私,爱别人也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讲到自然本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情欲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情欲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

从佛教角度来看,情欲是一种欲望,欲望是一种需求,是生命发出的一种在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生命的延续就是处在无尽的需求过程中。佛教讲欲望有五欲和六尘,即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眼睛喜欢看好看

的颜色,嘴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听的声音等等;我们对财富的强烈需求,对饮食、男女、名声的强烈需求,作为一个人有许许多多这些自然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无穷的冲动,在冲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地去发泄,一方面不断地去满足。当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就以为是快乐,欲望受到挫折就以为是痛苦,所以我们生活在一种欲望中,所谓的快乐与痛苦其实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除了欲望就是情,情是有染浊、执著的意思,有情就是有执著,我们对生命的在、对面临的境界、对所经历的生活和对追求得到的东西等等都会产生执著,执著也是作为人的一大特点,它是无始以来存在的。另外是人的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特点,这就是我执的表现,我执有两种,一是俱生我执,一是分别我执。俱生我执是无始以来在我们生命中本来存在的自我保存;分别我执是通过对事物分别判断之后,然后觉得这个是我的,那个不是我的。在修行过程中,分别我执要到见道之后才能断,俱生我执所延续的时间还会更长。所以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家讲的这些自然性的确也是我们生命中一种非常根本的、重要的力量。

人的自然情欲究竟能否代表人性?从佛教角度来说,人的自然情欲这种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的特点是和动物所共有的,一切众生都有我执,牛马猪羊、阿猫阿狗都是有我执的,对男女饮食、感情、饮食的执著,一切动物也都有,所以人的自然情欲是和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是不可以作为人独有的特征而代表人性。一个人如果一味的扬、无限的发挥他的自然性,这个人的生活状况、生活境界可能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别,可见一个人不能生活在这样的自然情欲的状态中。

人的自然情欲是如何来的?西方启蒙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天生的,佛教也讲人的自然情欲是俱生的,即无始以来在我们生命中就具备了这样的因。但这种因仅仅说明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有这样非常强大的力量,随着我们的生活,这种自然情欲还会不断地滋长。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所表现的自然情欲都是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好吃,有的人可能比较懒惰,有的人可能好色,有的人可能喜欢喝酒,有的人可能喜欢睡觉。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由于每个人的欲望不一样,不一样的原因是在我们无尽的生命延续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及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喜欢喝酒的人久而久之对酒会有特殊的需求,对酒的欲望就特大;喜欢钱的人一天到晚就想赚钱,他每想一次钱,钱在他生命中的力量就再壮大一次。所以,我们每一种欲望都是每个人自己培养起来的,每个人追求的不同,所培养的欲望也是不一样的。

人的自然情欲是否是罪恶?佛教认为人的自然情欲虽然不是罪恶的,但却能引发罪恶与痛苦。比如人对饮食、睡觉的需求与执著,在家男女合理围的性关系,算不上是罪恶与不道德,应该是属于无记的行为,而基督教等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罪恶的。欲望有三性,有善、恶、无记,如你想吃好吃的,条件不具备就会不择手段去赚钱,可能这时候会干坏事;还有可能通过杀生而造下罪恶。所以欲望本身无所谓善与罪恶,但欲望无限扩之后,就会伤害别人的幸福,这时它才是罪恶的;如果没有伤害别人的利益,那它就不是罪恶。当然,人也有好的欲望,佛法认为有善法欲,比如大家希望来这里参加夏令营,想多作善事等,这都是善的欲望。从佛法修行角度看,性欲对出家人也不是罪恶,在比丘戒律里把人的性欲定为障道法,是指欲望与情感对出家人不是把它当成善与罪恶,而是把它当成障道的因缘,障碍解脱、障碍追求真理、障碍成就智慧,所以出家人要少欲知足。

扩我们的欲望,一方面有可能使我们引发很多人类的罪恶,人类世界之所以有很多罪恶的现实就是和人类欲望无限地扩有关;另一方面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烦恼,一个人如果欲望太大,就会拼命的追求,要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能感觉到幸福与快乐;相反一个少欲知足的人,很简单的物质条件他就感觉到开心。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这种欲望和情感是属于障道因缘,对情欲不能很好地加以管理,将会对个人乃至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今天的社会充满着纵欲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等,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情与欲的所谓

文明时代,是与十六世纪西方人本思想对人的自然情欲的肯定有关系的。作为一个修学佛法的人,要学会用戒律来管理我们的感情与欲望,感情与欲望的基础是无明,无明是无知,是生命的蒙昧状态,人们这种需没有道理的,如果你任意它泛滥,就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祸害。所以我们要持戒,持戒的最大特点是知道此应作、彼不应作,这可以接触、那不可以接触。佛法告诉我们的生活方式是要简朴,一个人只有在简朴的状态下,欲望才会相对少些;相反在丰富的物质刺激下,我们的欲望会不断地膨胀。凡夫最大的特点是心随境起,戒律就是帮助我们远离五欲六尘,不要接触那不可以接触的环境,这样我们的心自然就会清净了。相反如果你去什么夜总会等各中声色场所,你的情欲就得到扬和发展,所以佛法的戒律就是帮助我们管理好我们的欲望。另外,通过禅定的力量以及树立正确的知见、观念,也可以使我们达到消除欲望的效果,佛教讲的四禅八定是超越欲望基础上的定力,没有禅定的人要想摆脱、超越欲望,那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有了禅定的力量,要想超越这种欲望,那就非常容易,欲望就不会起作用。

2、关于人的理性

理性代表我们人对世界一种高级认识能力,佛教讲我们认识世界的六根是认识世界的六种仪器,眼根是看世界的一种仪器;耳根是听声音的一种仪器;意根是六根里最高级的仪器。人的认识作用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动物没有抽象思维能力。西方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唯有人的理性才能代表人的本性,在西方哲学史上有尊重理性的传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为理性才是人的本性,亚里斯多德讲“理性比其它东西更加是人”,康德也有类似方面的观点;二是认为人的感性、欲望是低级的,理性才是高级的;三是认为人必须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成为一个幸福、高尚的人。

印顺法师在 ?佛法概论?里指出,人与动物不同之处有三大特征:第一、人的意识思维能力(即意念)不同于动物,是超越动物之上。第二、人能够反省自己而遵循共同的道德,规其生活,在?阿含经?中讲惭、愧二法是人和动物所不同的地方,世间有了惭愧,才有人伦、道德;如果没有了惭愧,人与动物恐怕就没有什么区别,惭愧有点像儒家所说的天地良心,也即人的羞耻之心,这种羞耻之心是道德建立与戒律的根本。第三是坚忍性,人的忍耐力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要成就一番事业需要忍耐力。人与动物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动物的某些能力会超过人,比如:老虎跑步、鱼游泳、鸟儿飞翔,人都比不上,但人的智慧超过一切动物,动物是比较愚痴的。佛陀之所以选择以人的身份成佛,是由于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人生活的环境是有苦有乐,不象天人只有快乐;也不象地狱的众生只有痛苦。人类几千年的生活始终是在逃避痛苦而追求快乐,人总是希望把生活过得好些,于是就不断去认识世界,包括对生命的自我认识,在这个认识的过程中会逐渐接近于真理。佛陀讲真理和自由是属于人间,而不是在天上,更不是在动物里,动物必须修转成人道之后才能修行成佛。所以,人的理性实是作为人的特性之一,从佛法的角度也是这么认为的。

佛教肯定人的理性,认为人的理性有两面性,既可使人通达真理、成就解脱,也可使人犯罪、堕落,而西方哲学只是一味肯定人的理性。在佛法修行里,需要通过人的意识思维能力,通过对世界接触与观察到的很多知识,树立起人生的正见、正思维。正见与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整个佛法的修行不外乎是“八正道”,第一即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第二是正思维,正思维就是对世界作的一种正确的思考。我们修学佛法读诵大乘经典和学习各种宗派的著作,目的就是要树立佛法的正见,树立起人生的正见。佛法的信仰依正见而建立正信,唯有以正见为基础的信仰才能把人导向真理、导向智慧与解脱,相反如果没有正见为基础的信仰可能就会出现狂热、不稳定甚至走向毁灭,信仰必竟是一种感情的力量,需要有理性、正见作为基础。唯识宗认为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一种遍计所执的状态,我们理性本身是有问题的,我们对世界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而且我们对比又很执著,这些恰恰是我们产生

烦恼、流转生死的根源。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要对世界重新地思考与认识,有了重新地思考之后才能树立人生的正见。

如何思考、思维真理呢?佛法认为我们人的思考是有限的、间接的,我们对世界、事情的思考只是停留在名言、概念的基础上,仅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是无法通达真理,永远与真理隔着一层。真理是一种无限的,没有任何局限;我们的思维与理性是一种有限的,是人的有限性的表现。人的认识思考之所以有限,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而我们的经验是有限的。以这种有限的思考是没有办法使我们与真理相适应,而且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又常带有错乱性,佛经里常用的一个概念叫虚妄分别,我们凡夫整天都是在虚妄分别中。我们的认识总是带着一个角度、已往的经验、与理性相关的知识去思考世界,而这些知识有很多是与人生没有关系的、有很多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错误知识的基础上,那么理性作出的判断有可能就会出现一种错误,所得到的认识也是错误的;如果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建立在正确知识的基础上,所得到的认识就可能是正确的。所以,理性思维能否正确的去思考问题,往往与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及知识背景有关系。我们修学佛法即要认识到理性的重要作用,也要认识到理性的局限和不足会给人带来痛苦、烦恼与不安。人犯罪的破坏性超过动物,是由于人有理性,比如人制造原子弹来破坏世界,动物是没法制造的,所以理性不总是正确、健康的。我们要认识理性是双刃剑,有可能把你导向真理、导向解脱,也有可能把你导向毁灭。在佛法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要获得正确的知识,树立正确的理性,唯有学习佛法。佛法的真理是诸佛菩萨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是以他们的理性所观察到的,而是以他们无限的智慧所观察到的。佛告诉我们的知识肯定是正确的,我们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思考,就会获得正确的理性与正确的判断,就能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有了这种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就有能力导向真理、导向解脱。

二、关于性善与性恶

性善、性恶是中国哲学家对人性的一种思考,传统儒家对人性有两种说法:一是性善,一是性恶。性善认为人性是善的,性恶认为人性是恶的,性善论是孟子的主,性恶论是荀子的主。孟子认为人的重要的特点是高于禽兽的一种自觉德性,他认为人性具备天赋的善端,天生就有善的因,这个善端就是恻隐之心、羞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如把它扩大发展起来就成为人的四种道德,即仁、义、礼、智,人按照这四种道德去生活,就可以成为尧舜式的圣贤。针对世界有很多坏人、有很多堕落的人,孟子又提出由于人不能守住本心这份善端,才变成跟禽兽没什么区别。孟子在提倡人性是善的同时,也认为人还具备物欲的本然,即自然情欲,孟子将人的善端与自然情欲比喻为“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认为一个人既要有道德的自觉性,也需要人的自然情欲,两种东西都需要,能兼得最好,如不能兼得就舍生而取义。孟子把人的两种不同属性比喻为大体和小体,体有贵贱、大小,一个人在生命里有不同层次的要求,要求有大有小,道德属于是大体,自然情欲属于是小体。一个人如果扬道德属性、自觉性,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如果无尽扬自然情欲,就会成为一个禽兽,所以孟子说,人和禽兽极其相似,人不小心就会成为禽兽,一个人吃的饱、喝的好而没有教育,那个人可能成为禽兽。总之,孟子认为人有善端,由此善端说明人性是美的,但人也有自然情欲的需要。荀子、非子及西方启蒙主义思想从伦理角度比较倾向人性是恶,由于人性是恶的,社会就要通过法律来规、管理,建立一个比较有秩序的社会。

佛教如何看待人性的善、恶呢?人性如果是善的,世间就不应有恶人,因为人性都是善的,恶的产生便没有因,没有基础就不应该有恶人。反之人性如果是恶的,世界就不应该有这么多好人。显然,如果人性是善的、恶的,世界的许多现象就无法解释。所以佛法认为人性非善非恶,人性是无记的,有位在家居士写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无记。”无记是一种中性,不能计别是善是恶,作为生命的主体阿赖耶识是非善非恶的,是一个中性的仓库,好、

坏东西都可以堆在里面去。作为生命的主体如果是善的,那么恶的东西就不会接受,而且恶的现象、恶的行为的产生就会失去思想的基础与依据;同样,作为生命的主体如果是恶的,那么善的东西也就不会接受。一个人必竟会有善行和不善行,大千世界有好人、有坏人,原因是人性是无记的,本身是非善非恶的。

人性虽然非善非恶,但在我们的生命中蕴藏着善的力量和不善的力量,人的生命既有善端,也有恶端;既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善的心如惭愧心、无贪、无嗔、无痴;恶的心如贪、嗔、痴、无惭无愧等。每个人的生命在延续的过程中,应该说发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不断扬善性、善心;有的人会不断地扬他的不善心。有的人惭愧心特别强烈,稍微干点坏事就会强烈感到不安;有的人可能坏事干尽,他都觉得一点事也没有,这就是惭愧心在每个人生命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样,有的人贪心大,有的人贪心小,贪心也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我们每贪一次,这个贪的种子就壮大了一次,就给贪的种子浇了一次水,它的力量就强大了一次,不断贪的结果,就会使这个贪的种子成为生命中的主人,这个人就成为贪性人,这个人的性格就以贪为主。反过来,有的人可能有佛确的指导,看到什么东西就想到无常,就培养了人性中这种不贪的力量,久而久之,生命中不贪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慢慢这个人就会成为淡泊的性格,成为一个不贪的人,不贪就是这个人人性的特点。有的人可能会慈悲、很有爱心,只要看到一些孤苦伶仃、受苦受难的人,不由的就会发起爱心,当我们在爱别人的时候,其实是扬我们的爱心,是在培养我们生命中慈悲和爱的力量,时间长了,这个爱心就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力量,我们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慈悲的长者。还有吝啬、喜欢妒嫉、感情丰富的人,都是这样培养起来的,所以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其实每个人现有的人性、性格,不管是善性人,还是不善性人,都是我们无始以来生命的积累。人的生命系统有两个,一个是身体受之于父母,另一个是我们过去生命的延续。一切的过去以现在为归属,无尽的未来以现在为开端,我们无始以来养成的生活经验、性格、所作所为就形成了我们现有的性格,一个人是善性人,还是不善性人,都是自己培养起来的。好人有时也会干坏事,坏人也会干好事,因为一个好人只是说明善的种子在他的生命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不否定他生命中还有不善的种子,只是这个种子长时间没有产生作用,当遇到特殊的环境时,这个恶的种子也有可能一下子产生作用。如果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中,这种善性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不善可能会偶尔为之;反过来,一个人如果把生命中善的力量彻底断除了,这个人才有可能不会干好事。佛教中有:“一阐提”的说法,就是断了善根、生命中毫无善的力量,这种人根本没办法修行,不会去接触佛法,但在?涅磐经?中又提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的人也还是可以种善根,只是非常难。

我们看到大千世界每个人善根多少的程度不一样,也就是代表了每个人无始以来所积累的善根种子不一样。我们现有的人性是从我们的心念而来的,我们不断培养什么样的心念,不培养什么样的心念,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你的性格,成为你的人性,就代表你现有生命的素质。所以,生命是一种习惯的积累,也是我们自己无始以来所培养起来的,这就是佛教关于人性性善性恶的认识,也就是人性虽然没有善恶,但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会培养成善性人和恶性人的不同

三、关于的佛性与魔性

原始是多神的信仰,在众多神里有善神和恶神。目前世界流行的里,除了对主宰神的崇拜以外,往往还有魔、魔鬼,神代表一种善的力量,魔代表一种恶的力量。恶的力量能把人引向堕落,就是魔鬼;能把人引向幸福、引向真理,就是神,这是一般的看法。在佛教里也有佛和魔,佛代表慈悲、智慧与解脱,魔代表贪婪、欲望、堕落和执著。在佛教里讲佛性,一般讲神性,除了佛性、神性之外,还有魔性,不管是佛性,还是魔性,都是人性中善的力量和不善的力量这两种不同力量的外化与外在的表现,比如善神就代表我们生命在中善的力

量;恶神代表我们生命中恶的力量,他们没有离开我们的本心。从这个现象来说,恶神是由于恶的力量无限地扬,善神是由于善的力量无限地扬。在我们人心中,如果佛性得到了扬,你就会成为佛;如果魔性得到了扬,那你就成了魔鬼。所以,佛和魔是我们人性的一种外化,他们都没有离开我们的人心。

1、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除了讲到了正统的神之外,都讲到魔鬼撒旦。佛教中也经常出现魔,人有四种魔,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和天魔。烦恼魔代表人心中的烦恼;五阴魔代表人的五蕴所引发人痛苦的力量;死魔代表人的死亡;天魔是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魔的定义就是把人引向堕落,障碍人的修行,障碍人接近真理,凡是障碍人接近真理的力量都可以理解为魔。?大智度论?讲“除事相外,一切都是魔”。在我们的生活里,一切都可以成为我们修道的障碍,我们执著什么,就会被什么伤害,你在乎你的家人,就会被你的家人伤害;你在乎感情,就会受到感情伤害,凡是能伤害你的东西,都可以理解为魔。天魔也是佛陀的老朋友,它住在他化自在天,修道人修到一定程度,它担心你摆脱了它的管辖围,它就要来找你的麻烦。

佛代表我们生命中的觉性,现实中的佛指佛陀,还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佛教中讲的佛与神教所讲的上帝是不一样的,上帝是唯一的,而佛是每个人都能成佛,人人皆有佛性。佛性与善性、理性的不同之处是,善性、理性讲的是生命中的有限性,而佛性代表生命中的无限性。比如,太空是个无限,太空中的星星或云彩是有限,每个星球消失在太空中,就是从有限进入无限。佛性是无漏的智慧,是超越我们意识思维、理性语言的层面,一个人要开悟是要打破我们整个现有的意识,我们的生命就是建构在这个意识系统上,只有粉碎意识系统之后,才可亲见本性。所以禅宗讲修行要虚空粉碎、平沉,把你整个系统彻底打破,然后才见性成佛。所以佛性代表生命中的无限性,我们一旦开发了这种无限性,成就了无限的慈悲、无限的智慧、无限的道德,我们就成佛了。反过来,我们现在生命中表现出来的都是有限性的,我们的布施、爱、善良等等,一切都是有限的,因为我们生活在我们有限的意识状态中,不可能无限。

2、佛与魔的关系

佛和魔代表我们生命中两种不同的力量。在?阿含经?中,佛和魔接触非常频繁,佛陀在菩提树下八相成道时,有一相就是降魔成道,在佛陀快要成佛时,天上的波旬带着魔子魔来到菩提树下骚扰佛陀,就用权利、美色、恐惧等手段,希望通过这三种力量使佛陀不要继续修行了。佛陀因修行达到了相当的程度,任凭波旬采用三种力量轮番攻击,都被佛陀征服,佛陀后来成佛了。其实,这中外在的魔也可以理解为,当一个人快要成佛时,你要克服的是心的三种魔,如对权力的执著、对感情的执著、对美色的执著以及对恐惧的执著。一个人不能超越心的这三种魔,修行就修不成,就别想成道,更不要想到见性成佛。佛陀降魔成道,降服的不仅是外在的三种魔,更主要降服的是生命在的三种魔。正是由于降服了魔,所以才降服了外魔,外魔是心魔的一种外显,外魔没有离开心魔。佛陀成道以后,说法四十九年,足迹遍布印度各个国家,而波旬不会善罢甘休,佛陀每次说法时,波旬都会出现。当佛反对苦行时,魔就告诉人说苦行好;佛陀讲人要离欲,魔就说欲望是如何好;佛讲财富、地位都是无常,魔就会讲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希望以此来惑乱佛陀及众生。但佛陀是伟大的成就者,佛陀对魔的这种表现通常有两方面的反应。一是佛陀以正知知道那是魔,魔一般不是以正常、特定的形象出现,而是千变万化,有时化成婆罗门,有时化成青少年等等,魔每次出现佛陀都会知道,甚至和魔说我知道你是魔。二是佛陀不会随着魔去,就像每个人有放逸、烦恼的念头,这就代表我们生命中的魔性。在佛法修行里面,正知的力量非常重要,当烦恼的力量出现的时候,正知的力量使我们知道那是魔性,知道就不会随着它去。每次魔出现之后,佛陀知道它是魔,魔就觉得很失败、不成功,魔每次就非常烦恼、沮丧,有时狼狈不堪地跑掉

了。在现实中的表现,佛以正知、禅定、智慧的力量,魔显示放逸之音,佛都不随着转,就达到了降魔的效果。同样,人心有两个层面,如有贪、有不贪,有放逸、有不放逸,有正知、有无知。我们的心始终有两种不同的力量,我们每天的心念都是在不同的状态里不断地增上,当我们起贪心时,就没有正知,心就跟着跑掉了;相反,我们心中有佛,就会保持一种正知,用智慧来观照心中魔性的出现,心不跟着它走,这就是在降魔,自己达到了降魔的效果。佛陀在修行时始终和魔在斗争,我们每个人修行时,心中的魔性和佛性也时常在斗争,一般我们常常被魔战胜了。

在?瑜伽菩萨戒?里,把人的犯戒叫做他分处,意思是我们在犯戒时,我们被烦恼战胜了,也可以说我们的心已经被我们生命中在的烦恼、魔性给战胜了。如果我们持戒,不随这些五欲六尘、不好情绪跑,而能保持一份觉知,我们就战胜了魔,我们的心就是佛,是佛的心在产生作用,而不是魔的心在产生作用。人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无限扬我们的魔性,我们将来就会成为魔;如果无限扬我们的佛性,我们就会成为佛。是成佛还是成魔,主要取决于扬了我们生命中那种力量,魔性代表了放逸、恐惧、贪婪、嗔恨、执著,当我们执著时,就被魔给捆住了,一个人修行没有解脱,就会生活在魔的境界里,我们的心态就是魔性的表现。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战胜魔性,开发我们的佛性。

关于人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人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6-01-22 16:35:24 来源:孙立平微博作者:孙立平 我要评论点击:2010次摘要 那期待什么?我期待的是人性的复苏。基于最基本的人性,分清是非对错;基于最基本的人性,明辨世界和文明的走势。这样才不会迷失。没有人性的回归,中国不会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这是一切的根基。 在2016年到来之前的半个小时,我在微博上写了一篇新年祝词: “辞旧迎新,总是怀有期待的时候。期待什么?改革?开放?发展?繁荣?实在不想说这些了。那期待什么?我期待的是人性的复苏。基于最基本的人性,分清是非对错;基于最基本的人性,明辨世界和文明的走势。这样才不会迷失。没有人性的回归,中国不会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这是一切的根基。祝各位新年快乐”。 这个话题,引起热烈的议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250万的阅读量,很多朋友参加了讨论。 现在就讨论中的几个问题回复如下,期待各位有更深入的讨论。 1、这里说的人性是?人性是模糊的吗? 首先要说明,这里说的人性,不是说人的本性。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说法的人性,是和通常所说的“没有人性”、“泯灭人性”相对应的。因此,关于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不是这里所关心的。 退一步说,如果你弄不清什么是人性的时候,先弄清楚什么叫“没有人性” 就行了。说到这里,我想到公平正义的问题。阿玛蒂亚森有一句话说的很好:人们对现实中什么是不公正的共识远远高于对理论上什么是公正的共识。 2、有人说,在体制等方面有着种种问题的时候,你讲人性这么虚的问题,有意义吗? 这是很多人的一种指责。甚至有的说,你把很多问题归咎到人性上,是不是给体制开脱?或者至少是模糊问题的实质?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这么说,人性是对抗邪恶的最后的、虽然柔软但也是最坚韧的力量。如果一个社会的堕落,伴随着人性的堕落和思维能力下降的时候,如果你对这种堕落又觉得是无能为力甚至绝望的时候,人性就成了最后的希望,尽管这个希望可能也是很脆弱的。

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考

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考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人性的善恶一直争辩不休。各派或每一个给“人性善恶”下定义的人,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也都暗含或明示地认为人性是善是恶应该或可以有一个为大家所承认的答案;但观点各异这一事实的存在本身就证明了人性是善是恶这一问题并没有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答案。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了几个定义:一、何为人性,它侧重于人的自然性还是社会;二、善恶指什么以及二者的界限;三、评价人性善恶的标准及时代背景。我认为人性一般指人的自然属性,即未受到社会影响(包括先天遗传)的纯粹动物属性。因为在社会中,人或多或少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他的本性也在明了或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在此条件下研究人性的本质是不妥的。但人自生命形成到归于泥土无不受到社会的影响、改变,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去研究人性,也就失去了其生存土壤与现实价值;再者,自人类形成之日起,纯粹自然属性已不复存在,考察早期生命的本质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所讨论的人性侧重于社会性。关于善恶的定义,我认为善是指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条件下满足自己的行为,恶指牺牲他人的利益而追求满足自我欲望;同时我所说的本善论或本恶论并不是忽视另一方,而是指在两者都存在的条件下哪一个占主导地位。最后,评价善恶的标准在于是否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同时,在主张集体主义的我国,人性善恶也就不自觉的增添了一些因素,这一点必须考虑进去。 我主张人性本善论。人自出生起,他的性格、本质便受到两方面影响:一是父母、祖辈与这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性格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这个角度来讲,人性应该是善的,先辈中可能有部分人思想是恶的,但绝大部分应该是善的,否则,一个种族不可能延续下来,它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泯灭。同样的道理,一个民族的性格也应该是善的。当然,这个因素只能说明人诞生时性格中包含着善的成分,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根本的。第二个因素便是社会环境(是指广义上的社会环境,包含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无不主动或被动的社会化,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改变自己,学会适应环境,学会如何生存,那些不能适应社会的便被社会无情的淘汰。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改变并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明了了社会环境对于人性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开始讨论社会环境的善恶。究竟怎样的社会才能说是善呢?我认为凡是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便是一个善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受到社会的各种教化,受到伦理道德、法律、各种习俗、社会舆论等的制约,从而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人性中被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人们为了各自的发展,不得不遵守各种社会规范。个人在追求自己欲望的同时,不得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是否损害了他人利益,久之,便形成了所谓的“良心”,是否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在我国,集体主义不断深入人心,为了国家和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也是人性善的一种表现。有人会用当下中国道德不断滑坡,各种道德底线不断被挑战来反驳性善论,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说明人性是恶的,如果社会体制够完善,小悦悦事件便不会发生,长江大学学子英勇救人后的那心酸一幕也不会发生。社会体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善人们都不敢为,这与人性本善并不矛盾,况且,那只是少数人的做法。 法学一班:杨涛 2011214388

对人性的思考:人性难改的八个致命错误

对人性的思考:人性难改的八个致命错误问题一:如果你家附近有一家餐厅,东西又贵又难吃,桌上还爬着蟑螂,你会因为它很近很方便,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光临吗? 回答:你一定会说,这是什么烂问题,谁那么笨,花钱买罪受? 可同样的情况换个场合,自己或许就做类似的蠢事。 不少男女都曾经抱怨过他们的情人或配偶品性不端,三心二意,不负责任。明知在一起没什么好的结果,怨恨已经比爱还多,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要和他搅和下去,分不了手。说穿了,只是为了不甘,为了习惯,这不也和光临餐厅一样? ——做人,为什么要过于执著?! 问题二: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己有问题,

却怎么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藉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 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三:你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一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四: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关于人性的若干思考

Education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potentiality and the actuality. 教育是连接人的内在潜力和现实状况的桥梁。 A dog is born as a dog, a lion is born as a lion, a tiger is born as a tiger , but a man is not born as a man. Man is born only as a seed: he may become human, he may not become human. Man has a future; no other animal has a future. All animals are born instinctively perfect. Man is the only imperfect animal. Hence growth, evolution, is possible. 狗生下来就是一只狗,狮子生下来就是一只狮子,老虎生下来就是一只老虎。但人一生下来就不能称之为人。人生下来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变成人,也可能成不了人。人是有希望的,没有一种动物是有未来的。所有的动物都生来本能完美,而人是唯一有缺陷的动物。因而,成长进化成为可能。 我对人性的基本态度 对于人性的五种猜测与设定即:性善说,性恶说,性既善又恶说,性不善不恶说,性三品说。首先,我想区分下性不善不恶说与性既善又恶说的区别: 性不善不恶说是指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之分的,人生来不具有任何属性,如同白纸腊块,人性是由后天的社会习气所施与的,与教育相联系的结果就是,遇到好的教育便成为好的人性即善性,遇到不好的人与事就变得恶性。事实如何呢,有一定道理,但我觉得这一说法否定了个人主观的态度,也就是说这个体的主观意识也有很强的作用。 性既善又恶说,是我个人所较为认同的一个说法,但我也由于之前大众的理解所不同的理解:首先来说,这一说法与上种说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貌似都是走折中路线。但不同的是,该种说法并没有回避世间存在善与恶这两种现象的存在。善与恶即使人生来所具备的,也是我们所处社会所拥有的,二者常常对立的出现,二者有时也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也就是说,性既善又恶,肯定了个人的主观意识也同时肯定社会作用二者同时对人影响的结果即善果/恶果。与一般的人理解不同的是,我不认为人性是善恶五五开,教育来作为一种救赎而出现来拉扯人性趋向善的一面。我不否认教育的一个目的是使人向善,但使人向善仅仅是一个人的主观希望,而非既定事实(功能)。所以我的理解是,人善恶的本性是因时而异的,善恶仅仅为一条直线上的两个点,是一个过程的转变。在某时刻,人的善恶是相当的,完全的善大于恶,或者恶大于善都是很少出现的,通过教育对人传递的社会意识和个人的情感左右着善与恶的成分的多少。 人的本性也是因人而异的,大多数人都是介于善恶之间的,善完全大于恶(历史上的大德之人多见于宗教)或恶完全大于善的人(xyy综合征:据说有反社会倾向)都是微乎其微的,大多数人们的善恶值基本类似与这张正态分布图,大多数人处于善恶之间,但有时其峰值可能略有偏颇。 恶善

基于人性弱点的三种人类心理及自己的一些思考

基于人性弱点的三种人类心理及思考从高中开始,我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我并非一个专业的心理学习者,现在不是,以后也不大可能是,于是,我并不擅长用一种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学习心理,而是习惯于从我自身对外界的感知以及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人类行为来推测、分析人类的心理。 人性是存在弱点的,这毋庸置疑,而基于人性的弱点,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人类行为,我“私下”归纳了以下三种较为核心的人类心理,而这三种心理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以下是我的阐述及一些思考。 一、“霸占”心理 “霸占”心理通常有两种表现——“迷恋拥有”和“害怕失去”,而且这种迷恋和害怕,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抉择,源自于人性弱点中的“贪婪”。 “迷恋拥有”的例子很多,比如很多人家里杂货间的东西越放越多,明明很多是没用的东西,但就是不肯丢弃这些没用的东西,在你的书桌上,或许也摆放着不少纯属无用但就是“狠不下心”来把它扔掉的东西。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12对夫妇前往孤儿院领养孩子,院长把他们各自带到不同的房间,分别抱来一个女孩儿让他们看,第二天,这十二对夫妇再见面的时候,不约而同的称赞院长的“未卜先知”才能,因为他们对自己领养的女孩都特别满意,但是,院长并没有特意的安排,纯粹是随机分配。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正是人性中的这种“霸占”心理让自己对拥有的东西产生了迷恋。 “害怕失去”和“迷恋拥有”其实相辅相成的。这种害怕往往让我们做出过于“保守”的抉择。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免费的诱惑”的阐述,免费的东西总是让人无法抗拒,因为它不需要成本,上面记载了这么一次实验,实验者在校园里公开廉价销售巧克力,巧克力分两种,其中一种质量明显高于另一种。刚开始时,高质量卖15美分(市价50美分),低质量卖1美分,每人限购一块,顾客们经过对它们质量和价格的对比,做出自己的选择,其中73%的人选择了高质量,27%的人选择了低质量,这显然是符合理性抉择的。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将价格改变成高质量14美分,低质量0美分(也就是免费),这时候,按照收益和成本理论分析,消费者决策不应当发生改变,但是,实际结果却是只剩

教育哲学关于人性的思考及意义

教育哲学对人性观的思考及意义 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学说,是人生哲学建立的理论基础。它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教育史中争论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的问题之一。从先秦时期开始一直争论到近现代,由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对人的本质和发展有着不同的见解,因而在教育上也就有着不同的主张,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几乎没有不谈人性的问题的。从各种不同的主张中,就其大者而言,人致有性善说,性恶说,性无善无恶说,性有善有恶说,性三品说等。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占有着主导地位,而孔孟的思想又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因而性善说便成为人性问题中的主导思想 教育哲学关于学校育人目标离不开对人性观的思考。根据教育目的观和教育价值观的要求,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基础上而确定的育人目标。通俗地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也是教师存在的理由,培养学生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此,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哲学的核心。任何一所学校都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要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任何一所学校都由不同的教师和学生组成,其教育环境都有地域上的差异。因此,在育人目标问题上,任何一所学校既要考虑共性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和要求,促进学生在智力、体力、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精神、道德和审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又要注意特色的体现,使学校培养的学生具有与其他学校不同的个性特色。许多校长都喜欢讲:“我希望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在不带校徽和不穿校服时,由于他们良好的行为举止,能够使公众马上就想到这些学生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希望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育人目标的个性就体现在这一点上。总之,在育人目标这个问题上要考虑共性 和个性的统一。 教育意义的核心是促进人性发展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意义。而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人性。教育的意义就是教育对于人的意义,其核心是对于人性发展的意义。没有人性发展的人的发展是没有灵魂的发展,而不能促进人性发展的教育必然沦为非人的教育。教育之于人的意义在于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获得人性完整和谐的属人的发展,使人更具有人性,更象人。教育要通过发现、发展、提升、成就人性而实现自身的意义。具体而言,教育要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遗传基因与素质中所蕴含的各种潜能和可能性,帮助受教育者认识它们,学会以此为基础通过自身良好习性的养成、秉性的塑造、共性的培养,天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使它们在人生实践中获得发展、提升,最终成就自性的圆满,实现自身属人的发展与价值。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我们只有把目光转向以学生人性的发展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才有可能克服当今教育严重“物化”的现象,使知识教育、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人格塑造真正具有生命的内涵,富有生命的意义,真正有助于学生成就作为人的独特生命价值。扈中平先生曾强调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人”更合理,因为这更能体现教育目的的终极性、普适性和丰富性。i[32]我们可以说,只有立足于人性发展才能调和多样化的教育目的观之间的矛盾,拓展教育对生命关怀的广度与深度,彰显教育的独立意义。

【人性的光辉】基于人性技术化与技术人性化的哲学思考论文

【人性的光辉】基于人性技术化与技术人性化的哲学思考论文 摘要:人性技术化和技术人性化是技术与人性关系的两极,也是技术双刃剑特性基于人性的重要表现。对其深层解读和哲学思考,以揭示人生技术化与技术人性化的本质,及其对人性的影响,进而探索由人性技术化的社会现实向技术人性化的理论构想进行转变的路径,对于技术的当代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性技术化;技术人性化;转变;人性化治理 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总体而言这种变化是积极的、前进的,人和人类社会在技术的推动下实现了整体的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现实中,技术的应用又常常产生某些非人性的效应,以人类意想不到的方式从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威胁和灾祸。而这些威胁和灾难中最深刻也最危险的,就在于技术对人性的异化,即人性的技术化。要想让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必须充分认识和警惕人性技术化的严重后果,并积极寻找将技术赋予人性化功能,实现技术人性化的有效途径。 1 人性技术化与技术人性化的概念界定 人性。可谓之人的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一种超级复杂的系统,蕴含着无限的丰富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其结构和功能的层次性为我们不断提升和完善人性提供了无止境的前景。随着技术向人类生活各方面逐步深入地渗透,技术已经且越来越深刻的触及到了人的最根本特征——人性。 1.1 人性技术化 技术的发展、工具的使用,是区分人和动物的一大特征,同时也给人的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无处不深深地打上了技术的烙印,这就是“人的技术化”。 “人的技术化”可分为显性技术化和隐性技术化。显性技术化指技术的发展和大规模使用导致的人体机能、结构的日益技术化,这种变化通常可见。作为技术的本质,技术和先进工具是对人体的扩大和延伸,能够帮助人类解决生命本身的缺陷,大大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现实却告诉我们:文明越进步,技术越发展,人体机能越退化,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越下降,一旦失去了技术的保护罩,人类甚至将无法生存。隐性技术化指技术使用、发展和进步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影响着人的精神和意志。甚至触及到了人类的灵魂,但这类变化又因为其隐性特质容易被忽略和不被重视,这也是技术对人和人类社会最深刻也最危险的异化范畴,文章中的人性技术化的主要意指也正在此。 1.2 技术人性化 技术人性化则是与人性技术化完全相反的另一种结果。技术人性化是以人性为中心,按字释义,即通过某些措施,将技术按照正常的人性需求加以改变,使得技术真正为人服务,从而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解放。对于技术人性化,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技术人性化旨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本身的立场上。强调对技术研究和应用进行人

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哲学史上有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唯独缺乏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和两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世界,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改造。 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否了解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就,很重要的是能否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一个人如不了解自己,则很难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每天随着广告、媒体、报纸等导向来决定我们的喜欢与不喜欢。另外,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缤纷的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但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么,我们的生命应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动西都是会变化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真正自我上面,而是安住在外界的一些虚幻的不可靠的东西上,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如何认识自己?佛教讲无我并不等于没有自己,只不过告诉我们你所执著的这个我并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把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当成自己,你无边无际的烦恼由此产生。佛教讲无我,破除我执,也不是讲你不要去认识自己。今天讲人性的思考,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认识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在中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今天主要把中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几种说法提出来,从佛教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关于人性的思想及分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否定、反对封建思想而高扬人性。 1、关于人的自然性 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烈的饮食男女、感情欲望、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天生的、合理的,是不可以压抑、回避的,人享受这种自然情欲是合理、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基层就是享受人的自然情欲,唯有通过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幸福与快乐。启蒙主义的哲学家对自然人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东西,而人的理性才是高级的,所以理性主义者是以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作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本性。还有一些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私,爱别人也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讲到自然本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情欲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情欲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 从佛教角度来看,情欲是一种欲望,欲望是一种需求,是生命发出的一种在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生命的延续就是处在无尽的需求过程中。佛教讲欲望有五欲和六尘,即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眼睛喜欢看好看

论文—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人在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涵是人性,人性是与我们每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了解自己,正如西方哲学史上有句非常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今天这个世界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人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拥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知识,但唯独缺乏认识我们自己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世界的改造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是我们每个人的人性和两千年前的人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人类虽然不断地改造世界,但却缺乏对自己的改造。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自己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否取得成就,很重要的是能否给自己准确地定位,一个人如不了解自己,则很难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我们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每天随着广告、媒体、报纸等导向来决定我们的喜欢与不喜欢。另外,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面对缤纷的世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这些情绪也在误导着我们,使我们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但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也搞不清楚,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做什么才是最合适的。还有一个方面,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生命的安身立命之处,那么,我们的生命应安住在什么上呢?有的人可能会把爱情、感情、财富、事业、家庭作为安身立命之处,但这些并不是我们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这些动西都是会变化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当下,不是安住在我们生命的真正自我上面,而是安住在外界的一些虚幻的不可靠的东西上,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我们就会痛苦不堪。所以,我们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正安身立命之处。 如何认识自己?佛教讲无我并不等于没有自己,只不过告诉我们你所执著的这个我并不代表你自己,你是把不能代表自己的东西当成自己,你无边无际的烦恼由此产生。佛教讲无我,破除我执,也不是讲你不要去认识自己。今天讲人性的思考,主要是帮助大家来认识自己,关于人性的思考,这在中西方的哲学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今天主要把中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几种说法提出来,从佛教的角度作一些分析。 一、关于人性的思想及分析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性的思想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人性;一是理性人性,它们都是建立在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否定、反对封建思想而高扬人性。 1、关于人的自然性 所谓人的自然性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最强烈的饮食男女、感情欲望、自我保存、自私自利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们认为这种自然情欲是天生的、合理的,是不可以压抑、回避的,人享受这种自然情欲是合理、正常的,而且是应该的。人的幸福与快乐的基层就是享受人的自然情欲,唯有通过自然情欲的享受,人才能活得幸福与快乐。启蒙主义的哲学家对自然人性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理性主义认为人的自然情欲是一种低级的东西,是人与动物共同的东西,而人的理性才是高级的,所以理性主义者是以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作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本性。还有一些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不仅是自私,爱别人也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也讲到自然本性,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无私无欲,就像婴儿一样非常朴素而没有任何情欲的污染,相反一个人追求情欲的生活,就会使我们的本性受到迷失,老子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伤"。 从佛教角度来看,情欲是一种欲望,欲望是一种需求,是生命发出的一种内在需求,这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和心理上的需求,生命的延续就是处在无尽的需求过程中。佛教讲欲望有五欲和六尘,即财、色、名、食、睡,与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眼睛喜欢看好看的颜色,嘴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耳朵喜欢听好听的声音等等;我们对财富的强烈需求,对饮食、男女、名声的强烈需求,作为一个人有许许多多这些自然的需求。这种需求在我们

人性_关于人性的议论文1000字

人性_关于人性的议论文1000字 '每当我穿行在这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时,我都会思考何为人性?何为真实的本质的人性?事实上,人性的体现无处不在,世态炎凉中饱含着人性的真意,红尘滚滚中流露着人性的美丑。但人性常常覆盖一层神秘而沉厚的面纱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丑陋与猥琐,常常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蒙蔽了我们的内心,因而使我们看不清它的真实与本质,但只要我们审视着世界,就会发现人性的菩提。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安定和谐的日子里,大家都过着美好宁静的生活,人们似乎都很有爱心,都很善良。大家似乎都能做到和朋友一起享受丰收,然而能一同面对苦难与危机的人又有多少呢?在平静的时光里,人们似乎都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自己不畏惧死亡”。那种大义凛然的气势如同一个伟岸的英雄,可当真正面对生死的抉择之时,那些能慷慨面对死亡的英雄是否存在?也许,只有在苦难下,人性本质上的善恶美丑才能挺拔而鲜明的凸现,那一切在平凡生活里所体现的人性都只是表面上的虚无,都只是遮盖人性本质的面纱,无法落实于生活,不能有益于生命。因为表面上所体现的人性,如同一个空空的壳囊,没有承载任何事物的重量,也没有任何事物主动检查它的真实性,而本质的人性是经过现实的考验才有所体现的,因此,只有透过现实才能看清人性的真实与本质。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朋友在小酒店喝酒,聊起了他们的一个熟人,他们的这个熟人升官、发财、成名、留洋,应有尽有,还有一打左右的姑娘向他奉献了可疑的贞操和可靠的爱情,其中一个朋友啪的放下酒杯,激动的说:“为打心眼里蔑视这种人”接着有力的抨击了世风的败坏和人心的堕落,雄辩的论证了精神生活的高贵和身外之物的卑俗。最后,尽管他对命运的不公大表义愤,但仍以哲学家的风度宣布他爱他的贫困和寂寞的命运。这时,另一个朋友慢慢咽下杯里的酒,懒洋洋的问道:“可是,那个家伙的事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显然,那个愤世不公,抨击世俗的人是一个非常清高的人,但对于他的心灵暗暗受着嫉妒的折磨,更使他的清高有了一种悲剧的色彩。尽管这是一种清高的嫉妒,但本质上仍是嫉妒,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只是换了一层更高贵华丽的面纱来掩饰心灵本质上的庸俗,人性亦如此。本质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只是人善于掩饰它,善于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但永远无法逃脱本质的束缚。正如有些人用恶毒的手段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嫉妒,而有些人用清高的风度来掩盖他的嫉妒,但林林总总的形式所反映的永远只是人性的嫉妒,由此可见,人性的表面千变万化,永恒不变的就是事实,就是本质。 《三字经》中云:“人之初,性本善”。孔子云“人性本恶,须后天去雕饰也”。这似乎是矛盾的,但矛盾中也有着相通之处,无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都必定有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如果人性本身是善的,可为什么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恶人。如果人性本身是恶的,可为什么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还有数不清的善男善女。因此,人性一定有沧海桑田的变化过程,而推动变化的就是时间和岁月。在短时间里,我们不可能了解一个人的本性与内心世界,只有在不断相处与了解中才能发现人性的本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原因了。时间与岁月是人性的见证者,正是因为有时间的蹉跎与岁月的流转,我们才能看清真实的,本质的人性。 人性隐藏在世界的最深处,只有透过无数层面纱,才能明白人性的菩提。'

狼性与人性的深度思考

狼性与人性的深度思考 ——读《狼图腾》有感狼这种动物在大家看来可能是一种凶狠的动物,它们毫无人性可言,用茹毛饮血形它们毫无违和感。但这只是一种片面看法,狼这种动物并不只是我们生活中认知的那么简单。狼图腾这本书就是一部关于狼的很优秀的书籍。这本书讲述了狼与人之间的关于一种情谊的故事以及通过故事产生的对比。知青陈阵下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在感受到草原辽阔的同时他也和草原狼结下了不解之情。从观察狼到了解狼研究狼养狼崽,一步步对狼的感情深厚,无法自拔。 在我们的认知中,狼就是一个凶狠的代言词。然后它们并不是这样,它们也会围猎,它们在围猎中的配合能力好比于军队,各有各的任务,必须有的负责侦查,有的负责佯攻。在草原牧民心中狼是他们的老师。为何大元王朝成吉思汗凭借三千铁骑就可以一统中原?就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狼性。这种狼性不单单只是一种狠劲,而是一种狼图腾的精神。草原狼在牧民心中是腾格里的使者,它们会在黄羊泛滥时对黄羊毫不留情,在鼠灾泛滥时,它们又承担起了灭鼠大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把草原作为自己的母亲的而去保护的责任。 这本书在研究狼文化的同时,也阐释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矛盾。当游牧文明遇到华夏自古而流传的农耕文明因碰撞产生了巨大的火花。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农耕文明的世袭者们对草原进行了深度的破坏。他们不仅废草为田,追杀腾格里的使者,草原狼。他们想把草原变成自己的伊甸园。最终却使草原荒漠化严重。他们的这种行为严重的破坏的生态平衡。纵使他们是人,有着自以为的人性。但草原狼他们纵使是狼,有着所谓的狼性,但他们却把草原当做自己的母亲。说的事情也大多是为了维护母亲。如果这种人性就是所谓的破坏生态平衡,那么这种人性真的有意义吗?如果狼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保护那种生态平衡,那就是值得肯定的。 狼性与人性,不是人们在客观意义上就能够去有所评判的。而是应该以事实为出发。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不仅仅体现在现代人类对草原的破坏上。当成吉思汗一统中原时,可以肯定的是,这不是第一次由游牧文明来统治中国了。在唐朝,唐世宗的祖先来自于西部地区也是,游牧民族的一个分支。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唐朝是有着一定游牧民族血性的也就是那种所谓的狼性。这就奠

《哈姆莱特》人性思考

从人性角度读《哈姆莱特》人文主义的思考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莎翁用中世纪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哈姆莱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中的遭遇。《哈姆莱特》是对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人性思考,也是对人性追求的回答。 一、人性的失望 《哈姆莱特》中的主人翁哈姆莱特对人的一段精彩的议论:“人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种议论,体现了人文主义者对人、对社会所寄托的理想。哈姆莱特是丹麦的王子,他在威登堡大学念书时,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那时,他把世界看成是光彩夺目的美好天地,哈姆莱特曾经是个怀抱理想的乐观的人文主义者。正是这种乐观情绪,使他将父亲看成一个十全十美的理想君王,将母亲看成圣母一样纯洁的女性。那时的哈姆雷特是"快乐的王子"。然而父亲的突然亡故及母亲与叔父闪电般的结合却打破了着一切,也完全改变了他的生活。面对父死母嫁王位被篡夺的严酷现实,哈姆莱特像一夜间遭到严霜袭击的娇花,枯萎凋零,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在昔日的理想被击碎的情况下,他一方面激愤地诅咒这个“冷酷的人间”,一方面又深入地思考与研究生活于其间的人。他对世界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及至于人,“在我看来,这个泥塑的生命算得了什么?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虽然我从你现在的微笑中,我可以看到我在这样想。”可见,严酷的现实,已击碎了他昔日的梦幻;梦幻的破灭,意味着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破灭,他成了一个失落了信仰而面对未来矛盾重重,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在这个原本温暖的家的王宫,他不在尊贵,他已经变得忧郁和伤感和绝望,因而当他穿上丧服出现在皇宫,面对他的母亲,

思维与人性

思维与人性 1.思维的无限性 个人思维是个难以琢磨的东西,无法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摸寻不到边际,也概括不出整体,语言和文字在它面前是种缺乏表述力的东西,思维也不能归结成理念。理念依附于客观具体的事物,单纯的可以认为是对事物的看法,某种精神的信仰,被具体的事物锁定了定论的方向,超越不了事物的本身,理念可以是单一化的,针对某一物质的,也可以是分门别类的,因为事物就是多元化的,多样性的。理念是具有时代性的,时代的进步是靠科技出产的物质所定论的,而出产的物质又定义了人们的理念。思维有时可以不受客观物质的束缚,这又与个人意志和主观意识有关系,如果个人意志无法扭转我们内心潜在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说我们无法怀疑已经确定对某一物质本质的了解,思维也就和理念是同等概念了。思维的作用就是在探索,理念是思维探索之后得出的结论。当思维继续延伸下去得出新的探索结果,先前的理念也就要被打破,而打破理念就是要摧毁人们心中早已认为是真理的见解,摧毁就需要摆脱人性中的狂妄,低下头来反省。因为事物的本质在不同时期是截然不同的,人不能以为某一时期的探究出的结果给物质下永恒的定义,所以思维的就是不定性的,事物的本质不能永恒定性,思维就可以无限的延续下去,这个无限延伸的尺度,取决于人内心的对现有事物的留恋和惰性。 人一旦沉静下来,思维就像是烟火崩裂的火花,四散飞溅。可以思索万千事物,也可以沉浸在无形的精神力中。人的生理和精神上都充裕之后,身心是比较自由的,思维的无限性就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思维不以欲望的驱使作为基始点,就可以避免思维的定向发展。欲望决定人的思维着眼于眼前最急需的事物,思维探索最终目的就是解决欲望,这也就遏制了思维无限性。 思维可以抵达我们眼睛和双手无法看到和触及的领域,这个领域并不是实体的物质,也不是清晰的画面,是种无形的意识,它能探究人的本质,也可以上升到解决万物之谜的答案。思维并非有据可循,是人的学识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思维的精髓之处就是可以升华学识和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本质,当得到一种本质了解的时候,也就是思维超越以往认识的时刻。这种超越性的动力与思维的本质密不可分,思维具有跳跃,不定,无限延伸的性质。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过久时,大脑中就会出现一些杂七杂八的琐事,与所专注的事没有关系。曾经有科学家研究得出人的精神力完全集中最多能持续20分钟,其实这也就从侧面印证了思维跳跃和不定性的本质,但思维跳跃并非全部都是向更高层次的进发,大多时候思维更喜欢向周边跳跃,或是追溯时光。跳跃性就引出了不定性,不定性就印证了思维最原始的本质无限性。 思维的无限性最能表现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方面,就个人思维而言,一个人的思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运转,即使是在睡梦中也是如此,人做梦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很多时候我们错误的认为思维受主观意识所控制,因为想我所想,那只是思维的运转被我们的主观意识发觉了,更多的时候思维的运转是引不起我们的主观意识的注意的,这也就不奇怪,人通常会毫无理由的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而这个想法的由来,人的主观意识并不能理清来龙去脉,想法并非凭空而生,只是思维在潜意识中一直在运转之后得出的结论,人的主观意识也就会感到奇怪。人的主观意识并非时时刻刻都存在,比如发呆的时候,思维的运转不受主观意识的牵制,那么就是不会和主观意识一样有间断性,那么思维在时间区域上就是无限性的。

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

从《罗生门》《鼻子》浅谈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思考与感悟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与森欧外、夏目漱石被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大巨匠。电影大师黑泽明也将其作品《竹林中》搬上银幕。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特点是技巧纯熟、精深洗练、寓意深刻、心理描写细腻、经得起反复推敲。他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这一流派的特点是对现实的表现是客观的、理智的;在艺术技巧上更是刻意追求。 《鼻子》与《罗生门》都是芥川龙之介的早期代表作。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历史小说为主。他多从世界历史寻找题材,但并不追求历史的真实性,而是借故讽今,借古喻今。其中充满理性话语给人以深刻的哲理思考与感悟。“尽管作品让人忍俊不禁,但其背后却潜藏着作者的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他把人情的冷漠看成是人类堕落的深渊。”[1](p270) 一 《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于1915年发表的一篇精致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本意:“本来在日文汉字写成“罗城门”,最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城的外郭)”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由于古代日本常年战乱,尸横遍野。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楼丢弃,待年久失修,颓败之后,继而显得荒凉阴森。年积月久,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罗生门”是通向地狱之门这一鬼谈幻象之说。”在根据这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里的,我也感觉到整个环境很压抑,荒凉阴森,伴随着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砍柴人的故事,从一开始就让人陷入一种很困惑的境地当中,是什么让和尚觉得比战争瘟疫都可怕,使他觉得他有可能因此不会对人类的灵魂抱有信心了,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看到了在《罗生门》这篇小说里同样所表现出的人性的善与恶,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在不停地撒谎,一个案子居然有好多个版本的供词,到最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说真话了,是樵夫吗?这是电影想留给我们的思考吗?人们可以为了让自己的形象美化,而去编造谎言,这世界还有什么值得信任,但最后老樵夫救了婴儿让僧人和我们都看到了希望,人与人相处有了信任才会有希望,有了善念,少点谎言,生活才会万里晴天。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借用了《今昔物语集》“登罗生门见死人,贼人的故事第十八”的材料。作者把这个引到了最现实的生活当中来,写人们为了生存而不惜任何代价,即使是最起码的良心。你为了生存可以拔死人的头发,我为什么不可以抢你的衣服,错误的作法居然可以得到别人理所应当的推敲,以恶传恶,或许家将最终也会被别人为了生存而伤害,总之那是个“正当”的理由。 故事背景是“写在古代平安朝末期,灾难横生,京都一片荒凉,一个被解雇的仆人走投无路,来到罗生门楼避雨,见门楼上尸骨如山,一个瘦弱的老婆在拔死人的头发,他本想申斥老妇的不义行为,转念在生死攸关之时无道德观念可言,旋即持刀胁迫老妇,剥其衣服而去。”[1]p270小说一开始头,阴冷的气氛围绕着罗生门,动物和死人的尸体堆满了城楼。一个被主人解雇的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仆人当时正在思考一个问题“饿死呢还是做强盗”[2](P235)。这让我想到了电影里那个樵夫的“我想不明白,想不明白”,可以都算做是最初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吗?正当这个仆人徘徊的时候,发现一个老妇正在拔死人的头发做成假发卖钱。

_肖申克的救赎_对人性的深层思考_于志新

肖申克的救赎 :对人性的深层思考 于志新 内容提要 斯蒂芬 金的代表作 肖申克的救赎 ,其独特的选材和对人性的解读和深层思考成就了作者和作品,也为信仰缺失、精神生活匮乏和人文生态失衡语境下的当今读者提供了精神盛宴。 关键词 斯蒂芬 金 肖申克的救赎 人性 斯蒂芬 金(Stephen K i n g,1947 )出生于美国缅因州一个贫寒之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斯蒂芬 金声名鹊起,其作品在历年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中名列榜首,被 纽约时报 誉为现代恐怖小说大师。金的作品之所以倍受推崇,主要是因为其在描写恐怖、科幻和奇妙故事上有独到之处,此类娱乐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众寻求刺激的心理。而他的 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 shank R ed e mp tion,1994)可谓特立独行,这是一部迥异于作者其它作品风格和主题的 另类 之作。说它另类,是因为它不再靠惊悚征服读者,而是通过对人性的深情解读和严肃思考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本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美国文学的发展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海明威和福克纳的实验主义业已僵化,成为被人们大量模仿的正统做法。作家们 虽然继续尝试创新,但是与公众的认可相去甚远 。 能够被读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少了。在这样的时候,斯蒂芬 金异军突起,发表了令人眼前一亮且能让读者从头读到尾甚至还想再读一遍的小说 肖申克的救赎 ,实在值得思考。 一 长久以来,关于人性善与恶的假设一直是文学作品探讨的话题,进入20世纪后,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生存环境的人为破坏和疾病的肆虐,使得几千年人们精心构建的理性、信仰、道德等观念烟消云散,人们开始对人的本性产生怀疑,对未来的命运和前途感到焦虑不安和悲观失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纷纷转向表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现代主义作家们,大部分都陷入虚无和悲观的泥潭不能自拔,文学作品中 人性恶 形象层出不穷,让人们感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面临着严重挑战。就在这时,斯蒂芬 金在 肖申克的救赎 中发出 另类 的声音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小说的背景是上个世纪30年代,那时, 美国的政治腐败已经逼到了商人面前 ,甚至波及到了监狱。故事中,年轻的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和她的情人被杀而被判无期徒刑,由于监狱的腐败,他在真相即将大白的情况下仍然得不到昭雪,反而在肖申克监狱饱受了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摧残。然而,安迪并没有被多舛的命运毁掉,他经过20多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重获自由,在墨西哥海边过上了自由人的生活。安迪的救赎之旅是充满绝望和无比沉重的,在这个过程中,究竟是什么使他面对冤枉时没有感到委屈,面对压制时没有变得狂暴,面对困境时没有感到绝望,而始终保持一种冷静的心态,顽强的斗志?答案是很清楚的,那就是安迪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异于常人的理 60

人性和素养的思考 《培根随笔》读后感1500字

人性和素养的思考《培根随笔》读后感 1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人性和素养的思考《培根随笔》读后感1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性和素养的思考——培根随笔读后感1500字 人性和素养的思考——那些机敏谨慎的人,往往会交上好运。 先讲个段子,这天小红碰到小明问:小明,今天上美工课,带笔不?小明说:带毛笔。请问:今天需不需要带笔?如果带笔,带什么笔? 先说天性,天性是隐藏于人心的一种本能,是遗传和原生环境形成的,是客观存在而难以捉摸的,但天性的好恶却极大的影响着一个人的事业成就和为人善恶。 比如上面段子中的小明,我们可以称之为——逗逼,天性随意而有趣。了解天性,并充分改良和利用好它,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人不应该和天性为敌,而应该充分的了解并良好的驾驭天性,使之为你服务,这样,你就真正变成为了自己的主人。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只有长期养成习惯,才能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纪律和教育的作用是让天性懂得守规矩懂是非。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天性在三种情况下最容易暴露出来:一是在私人的空间里,因为这种场合不需要装模作样;二是在感情冲动时,因为情绪一激动人就可能忘乎所以;三是出现新情况或新考验时,因为在这时候习惯已经不起作用。 知道自己的天性很重要,如同知道自己手持何种武器一样,是镰刀最好就去收割稻子和麦子,如果你非要用镰刀去打铁,那么抱歉的告诉你,有可能你的镰刀会变成破铲子。同样,是锤子就应该去打铁,而你非用锤子去收割粮食,那只会砸住自己的脚。 譬如,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设定任务量。有些人喜欢慢工出细活,事情越慢越得手,喜欢手端一杯热气腾腾的卡布奇诺,享受成就带来的快感;而有些人却属于大刀阔斧,喜欢大腕喝酒、大块吃肉,恨不能一气把所有工作做完,然后醒好一杯82年冰镇拉菲,享受完成后的休闲时光。 因此,给自己设定任务时,依照自己的天性选取是会事半功倍的。相反,如果选取不好,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有的人因任务过大,他就会屡遭失败,进而心生气馁;而有的人因任务过小,尽管屡屡得手却感觉进步不大。这完全取决于你是何种个性特质,有些人可能就适合日进一步,如同戒酒从动不动就喝醉,到每餐只喝一小口,最后完全戒除。有些人则有决心和毅力一举解放自己,瞬间挣断磨胸的锁链,解脱正在受罪的自己。” 针对天性中我们希望改良的一面,文中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矫枉过正’这个古训很有道理,就是说要把天性像辊子一样弯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