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预包装食品概念的内涵及界限

全面解析预包装食品概念的内涵及界限
全面解析预包装食品概念的内涵及界限

全面解析预包装食品概念的内涵及界限

什么是预包装食品,这是监管工作实践中非常具体的问题。准确界定预包装定义的内涵和界限,对于依法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预包装食品定义的分析,阐述了预包装食品的两大特征,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裸装食品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实践中对预包装食品定义的把握问题。

预包装食品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准确界定预包装食品定义的内涵和界限,对于依法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监管实践中,却经常出现将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裸装食品相混淆的情况,不仅许多普通消费者难以正确识别,即使生产企业自身对此的认识也很模糊,在监管部门之间或者监管部门内部也存在不同的认识。

日前,国家卫生部发布了《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作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这有利于我们更准确把握预包装食品定义的内涵。预包装食品定义的演变过程

目前,有关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主要来自《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安全法》和《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2005年开始执行的GB7718-2004,将预包装食品定义为"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2009年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定义了预包装食品,即"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即将于2012年开始执行的GB7718-2011,将预包装食品定义为"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从上述三个定义的细微差别,我们可以看出预包装食品定义的演变过程。在GB7718-2004中,强调了预包装食品的两个重要特征,即"预先定量"和"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但作出了一个限制性条件,即"向消费者直接提供"。对于预包装食品的两个重要特征,在其后的《食品安全法》和GB7718-2011中,均得到了确认,仅仅将"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修改为更为准确的"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表述。但对GB7718-2004中提出的限制性条件,则予以了取消。《食品安全法》不再规定"向消费者直接提供"这一条件,而GB7718-2011则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提出"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标签","不适用于为预包装食品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的食品储运包装标签、散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的标识"。显然,在GB7718-2011中,预包装食品包括了两种形式,即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

预包装食品定义的辨析

(一)预包装食品的准确含义

从上面谈到的三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所谓预包装食品具有两个根本的特征,首先是"预先定量",其次是"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加工食品就是预包装食品。任何一个特征不具备,则不成为预包装食品。

从上面谈到的三个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到预包装事实上描述的是特定情形下的一种状态,比如"直接提供给消费者"时。而定义的演变也表明对于特定情形状态的要求已经取消,即预包装不再仅仅是指面向消费者销售时的状态,也包括了非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时的状态,这是预包装食品定义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二)预包装食品与裸装食品的联系和区别

我们知道同时满足"预先定量"和"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两个特征的加工食品就是预包装食品,任何一个特征不满足就不是预包装食品。具有"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特征的食品,我们可以称之为包装食品;而与之相对应,不具有"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特征的食品,就是裸装食品。包装食品和裸装食品业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预包装食品肯定是包装食品,但包装食品未必是预包装食品,预包装食品只是包装食品中的一部分。而裸装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包装,显然预包装食品不可能是裸装食品。以往很多同志对GB7718-2004中预包装食品的定义存在误解。将"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食品"中的"或者",理解为预包装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的食品和"装入(灌入)容器中"的食品两种。从而导致将所有包装食品理解为预包装食品的错误,进而又出现了将裸装食品等同于散装食品的错误。事实上,这里的"或者"指的是包装形式上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包装",也可以选择"装入(灌入)容器中",但其前提是"预先定量"。而此次GB7718-2011的出台,对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作了清晰的阐述,有力地澄清了以往的误解。

(三)预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的联系和区别

对于散装食品的定义,目前我国尚无法律法规或者标准层面的规范。主要依据是卫生部于2003年印发的《关于印发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180号)。在这一规范性文件中,将散装食品定义为"无预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粮、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

具有"预先定量"特征的食品,我们可以称之为预先定量食品;而与之相对应,不具有"预先定量"特征的食品,就是散装食品。散装食品是指称量销售的食品,即不预先确定销售单元,按基本计量单位进行定价、直接向消费者销售的食品。预先定量食品和散装食品是一对相对立的概念。显然,预包装食品是预先定量食品,但预先定量食品未必是预包装食品,预先定量食品也包括无包装的预先定量食品,预包装食品只是预先定量食品中的一部分。而散装食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并非"预先定量"。

以往,很多同志把散装食品等同于裸装食品,事实上这也是不准确的。裸装和散装是不同的范畴,并不具有同一性。裸装食品是指没有包装的食品,它是与包装食品相对应的概念。散装食品是指不预先确定质量或体积的食品,它是与预先定量食品相对应的概念。裸装食品最大的特点是并非"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而散装食品最大的特点是并非"预先定量"。散装食品可以有包装,比如拆零销售的糖果;也可以无包装,比如拆零销售的大米。是否有包装并不是区分预先定量食品和散装食品的标志。裸装食品和散装食品又存在着交集,无包装的散装食品就是裸装食品,有包装的散装食品就不是裸装食品。

实践中对预包装食品定义的把握

(一)准确把握预包装食品的状态

我们注意到所谓预包装食品都是在特定情形下的一种状态。而从GB7718-2004到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定义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向消费者直接提供"这一限制性条件。在GB7718-2011正式实施前,我们所指的预包装食品是指向消费者直接提供时的预包装食品,也即在面向消费者销售时,如果某食品是预先定量并且包装好的,那么它就是预包装食品。在GB7718-2011正式实施后,预包装食品就不仅包括向消费者直接提供的预包装食品,还包括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预包装食品不再仅仅指面向销售者销售时的状态,任何一个状态下,只要某食品是预先定量并且包装好的,就可以视之为预包装食品。当然,预先定量还需要符合"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这一规定。(二)准确把握预先定量的概念

预先定量是指在包装完成后即具有确定的量值。而依据GB7718-2011,这一确定的量值应当

食品安全知识读书笔记

重视食品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物,从食物中获取我们每天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我们生命的健康成长,甚至和人们的幸福生活直接挂钩。有句话说:“病从口入。”就是警戒我们要小心摄取各种各样的食物来源,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食品质量和安全不仅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因而食品质量和安全永远是热门话题。 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大量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专家,但是了解一些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助于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和幸福美满。 首先我们要大概了解什么是食品安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通俗的食品安全概念我觉得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食品数量。试想一下如果连最基本的粮食数量都不能保证,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如何谈论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只会想着如何获取更多的食物,其质量如何根本就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大跃进时期,

中国的粮食产量严重不足,那时候人们为了充饥,吃草皮、树根、树皮等等,当时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近年来,全球粮食性危机越来越严重,据朝鲜日报中文报08年4月15日报道,全球严重缺乏粮食甚至引发暴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此警告称,全球各地正在发生粮食暴乱,还有很多人活活饿死。海地因粮食紧缺至少已有5人死亡。埃及、喀麦隆、科特迪瓦、毛里塔尼亚、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发生了类似情况。因而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必须是保障食物的数量充足;第二,是食物的质量:对人体健康,对生命安全。这一点很难保障,特别是在21世纪工业化发达的社会,大量的化学物质的使用使食物失去安全性。因为食物往往要经过不同的环节,在每个环节中往往不可避免地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部门在一个蔬菜市场查获一批硫磺熏制过的“问题生姜”,共约1000公斤。据介绍,一些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水浸泡清洗,然后用化化工原料硫磺进行烟熏;2011年04月13日,央视报道称,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色素、防腐剂等,将白面染色制成玉米面馒头、黑米馒头等,工人还随意更改馒头的生产日期。“染色”馒头进入了上海部分超市销售;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另外,还有很多如地沟油事件、三聚腈胺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等等,我们可以发现,很多食物从生产环节开始,经过一环又一环的加工制作,就不停的收到各种不同的有害添加剂的污染和破坏,质量水平急剧下降,到进

食品包装设计的起源以及发展趋势

食品包装设计的起源以及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 前言 包装设计是一门集实用技术学、营销学、美学为一体的设计艺术科学。它不仅使产品具有既安全又漂亮的外衣,在今天更是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工具。包装设计中的功能性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设计怎样的造型都应赋予它简洁的原则,符合人体工学的结构,构成一种对产品安全,对使用者方便的包装。有时设计者会一味追求新颖的材料和新奇的造型,从而忘记包装的基本要求,安全可靠性和方便性,这是设计中的一大忌。在化工、医疗机械、电子科技等产品包装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一、包装设计的概念 Roberts(2011)指出从字面上讲,“包装”一词是并列结构,“包”即包裹,“装”即装饰,意思是把物品包裹、装饰起来。从设计角度上讲,“包”是用一定的材料把东西裹起来,其根本目的是使东西不易受损,方便运输,这是实用科学的范畴,是属于物质的概念;“装”指事物的修饰点缀。Thomas yang(2012)说明了把包裹好的东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美化装饰,使包裹在外表看上去更漂亮,这是美学范畴,是属于文化的概念。单纯的讲“包装”是将这两种概念合理有效地融为一体。 二、食品包装的产生 (一)近代包装阶段 此阶段相当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凌青(2009)分析了西欧、北美国家先后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得到较快的发展。自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晚期,在西万国家所经历的两次工业革命中,先后出现了蒸汽机、内燃机,以至电力的

广泛使用,使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成倍增长。大量产品的生产又导致商业的迅速发展。轮船、火车及汽车的发明使交通发展到海、陆路大规模的运输。这样,就要求商品必须经过适宜的包装才能适应流通的需要。大量的商品包装使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开始形成机器生产包装产品的行业。此阶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近代包装材料及容器 孟庆红(2010)指出了18世纪发明了马粪纸及纸板制作工艺,出现纸制容器;19世纪初发明了用玻璃瓶、金属罐保存食品的方法,从而产生了食品罐头工业等。 2、近代包装技术 雷光,房丹(2010)指出随着各种容器的密封技术更为完善,16世纪中叶,欧洲已普遍使用了锥形软木塞密封包装瓶口。如17世纪60年代,香摈酒问世时就是用绳系瓶颈和软木塞封口,到1856年发明了加软木垫的螺纹盖,1892年又发明了冲压密封的王冠盖,使密封技术更简捷可靠。 3、近代包装标志的应用。随着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日益丰富多彩,为了诱导顾客,扩大销售,厂商开始重视印刷标记的作用。如1793年西欧国家开始在酒瓶上贴挂标签。1817年英国药商行业规定对有毒物品的包装要有便于识别的印刷标签等。 4、包装机械的发展 前述近代包装材料及包装技术的发展均与包装机械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印刷、造纸、玻璃和金属容器制造等方面生产机械的发展。 (二)现代包装阶段 现代包装实质上是迸人20世纪以后开始的,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全球化扩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包装的发展也迸人了全新时期。主要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新的包装材料、容器和包装技术不断涌现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安全的概念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安全可以理解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 食品的定义: 我国规定:供人食用或饮用的原料成品 欧美规定:供人和动物食用或饮用的各种物品 总之: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 检验定义: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宜时辅以测量、测试或度量,进行符合性评价。 狭义的“检验”是指对进出境商品品质的检验,即在国家的授权下,根据合同、标准或来样的要求,应用感官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微生物的分辨分析方法,对出入境的商品,含各种原料、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检验,分辨是否符合规格的过程。 广义的“检验”:根据国家的授权,对出入境的商品进行检验、监督管理以及公正鉴定。A:检验管理水平、效果,以衡量管理是否的得力有效。 B: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安全、健康、环保、卫生要求 检疫:以法律为依据,包括WTO惯例、法律与法规、国家法律与法规,国家授权特定机关对有关生物及其他相关的商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与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在国内蔓延和国际间传播的一项强制性行政措施,或者说是为防止疫病的传播所采取的防范管理措施。 食品检验检疫分两大类: A 用各种方法检查食品的营养、化学组成和特性等质量特征及安全、卫生要求和条件 以抽查的方式在实验室完成 B 检查食品在贮运、装卸过程中的情况以及包装、运输工具的运载条件、卫生条件等 现场进行 食品检验检疫的方法有感官检验、理化分析、卫生学检查 感官检验法:色泽、气味、形态等 质量分析法:灰分、水分、营养成分等 滴定分析法:微量元素、酸碱性等 层析分离法:各类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仪器分析法:检测痕量(ppm)和超痕量成分(ppb) 生物学方法:生物或有活性的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农药、兽药、重金属、毒素、转基因产品 食品检验检疫的发展趋势;速测化系列化精确化标准化高技术化 食品国境检疫的程序;一、检疫审批与报检二、预检三、现场检验检疫五、隔离检疫六、实验室检验七、检疫处理八、出证放行 检疫审批(检疫许可) 1.检疫审批的概念: 指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批准输入的法律程序。 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对进境动植物及其产品必须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2.检疫审批的目的 避免盲目进境,减少经济损失 提出检疫要求,加强预防传入 依据贸易合同,进行合理索赔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论茶叶的包装 摘要:包装设计的重要功能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购买心理可以通过包装的视觉冲击而触发。茶叶的包装作为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纽带,对其文化性摘要:包装设计的重要功能是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购买心理可以通过包装的要求更显得突出。好的茶叶包装不仅可以提高销售份额,更可以提升品牌形象,使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包装方法和茶叶包装设计理念。 关键词:茶叶包装;特性;设计理念;民族特色;茶文化 Abstract:Packaging design is an important function to stimulate consumer purchase The purchase incentive can be triggerd by the pack's visual impact.The packaging of tea as a commodity and consumer information link between their cultur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re prominent good tea packaging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share of sales but also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of our country's traditional tea culture to the wider dissemina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commonly used method of packaging and tea packaging design. Keywords:Teapackaging,Teatures,Designideas,Nationalcharacteristics,Teaculture 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其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人们总结出的保存茶叶的方法为我们现代茶包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茶的保鲜和贮藏归纳成三句话:“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唐代韩琬的《御史台记》写道:“贮于陶器,以防暑湿”;宋代赵希鹄在《调燮类编》中谈到:“藏茶之法,十斤一瓶,每年烧稻草灰入大桶,茶瓶坐桶中,以灰四面填桶瓶上,覆灰筑实。每用,拨灰开瓶,取茶些少,仍覆上灰,再无蒸灰。”等。在现代社会中茶叶作为商品,从产品定位到上市销售,都直接影响着最后的销售成果,这就对产品的包装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保护产品的基础上既要满足商品流通的要求又要体现商品内涵,这需要从包装的材料、结构、视觉设计、茶叶种类、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茶叶特性对包装形式的基本要求 茶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按照加工工艺分为绿茶、红茶、黑茶等六大茶类。茶叶具有吸湿性、氧化性、吸附性、易碎性、易变性等特征。正是由于茶叶对外界的异味极其敏感,当包装的气密性不符合要求时,且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自动氧化,导致茶汤的色泽变暗,茶叶本身的清香会逐渐散失,还会吸附周围环境的各种气味,味道变淡,甚至变质不能饮用。因此,茶叶的包装必须具备密封性好、遮光、避气、防潮、防挤压等条件。 2常用的茶叶包装形式 茶叶包装形式主要有软包装和硬包装两大类。不同形式的包装,在保质效果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在视觉和触觉上也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2.1茶叶的传统包装——陶罐

食品安全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如何理解食品安全的概念? 1、食品安全完整的概念和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⒈食品的充足供应,即解决人类的贫穷,饥饿,保证人人有饭吃。⒉食品的安全与营养,即人类摄入的食品不含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污染物、无毒、无害,并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元素。 2、食品安全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 3、食品安全可具体理解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4、食品安全具有相对性,绝对安全性或零风险是很难达到的。 二、为什么说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作为一“种”概念,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和食品(食物)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环节。 作为“属”概念的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通常被理解为部门概念或者行业概念)均无法涵盖上述全部内容和全部环节。 三、安全食品包括哪些层次? 我国目前生产的安全食品包括以下层次: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四、食物链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食品不安全因素。 英国(1993)对当代发达和较发达社会或国家提出的一张饮食风险清单: ①微生物、寄生虫等生物污染。 ②环境污染。 ③农用、兽用化学物质的残留。如化肥、农药、兽药等。 ④自然界存在的天然毒素。 ⑤营养素不平衡。 ⑥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产生的毒素。 ⑦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⑧食品掺伪。 ⑨新开发的食品资源及新工艺产品。 ⑩包装材料。 ⑾过量饮酒。 ⑿其他。 五、简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食品标准化工作正在不断完善 食品标准化体系的构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二)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健全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网络,其中

食品安全学(完整)

第一章绪论 1、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一般是只食品本身对食品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2、安全食品的定义 安全食品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使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目前,中国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的可包含四个层次,即常规食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后三种是狭义范畴的安全食品。 3、常规食品的定义 是指在一般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下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或质监部门检验,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 4、无公害食品的定义 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一定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的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所加工的产品。 5、绿色食品的定义、A级AA级 是在生态环境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在生产过程中限定使用允许的化学合成物质。 绿色食品分为A级AA级,A级:生产过程中允许限时、限量、限品种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化肥、农药。AA级:原料是利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而生产出的农产品,生产中以及之后的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等。 6、有机食品的定义 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一定的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加工出来的产品。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有机食品是最高级的安全食品。

7、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 1)标准上的差异 无公害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绿色食品执行的是相关的行业标准; 有机食品执行的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联合委员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本标准而制定的相关标准,具有国际性。 2)运作方式的区别 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组织是农业部和各省厅; 绿色食品的认证组织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是推荐性标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有机食品的认证组织是国际有机食品认证委员会,或其委托的国内有机食品综合认证的权威机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3)标识使用不同 无公害食品是一种政府强制性行为,有许多强制性标准,标志无偿使用;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工商注册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围,实行有偿使用。 4)技术要求不同 无公害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接纳基因产品;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不接纳基因产品。5)质量目标不同 无公害食品质量目标是无污染的安全食品; 绿色食品的质量目标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的质量目标是无污染、纯天然、高质量的健康食品。 6)认证收费不同 无公害食品只收检测费;绿色食品要收取检测费、标识管理费、标识使用费;有机食品要收取申请费、检测费、检查员差旅费、颁证费、标识管理费。 8、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物理性危害的概念和种类(小标题,不要求展开)、八大类致敏性食品 食品加工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包括:

食品包装学实验指导

食品包装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常见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制品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见食品包装材料的种类及其特性; 2、了解并掌握食品包装的用途及方法; 3、了解常用的食品包装基本技术方法。 二、实验原理 食品是一种品质最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腐败变质的商品。包装作为食品的保护手段,必须保证食品作为商品在其流通贮运过程中的品质质量和卫生安全;包装作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商品市场营销策略中,对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的加工食品都需经过包装才能成为商品进行销售,每一种包装食品在其保质期内都应有相应的质量和卫生标准,因此,了解五种常用的包装材料的包装特性、食品包装的用途及方法、食品基本包装方法及环境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规律,是食品包装设计的重要依据。 三、实验方式 食品科学10-1,2两个班计61人,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去阿拉市的四大超市进行参观、通过认真的观察,并经小组集体讨论、分析、汇总,得出实验结果。 四、实验内容: 各种食品包装塑料材料的感性认识;纸及纸板的质量指标;包装纸盒与纸箱;金属罐;铝箔及软包装;其他金属包装容器;玻璃瓶罐的制造与质量检测;陶瓷容器的主要原料及常见陶瓷容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二食品包装技术认识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包装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 2、利用包装材料、技术与方法等知识,对食品的包装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 食品是一种品质最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腐败变质的商品。包装作为食品的保护手段,必须保证食品作为商品在其流通贮运过程中的品质质量和卫生安全;包装作为商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商品市场营销策略中,对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的加工食品都需经过包装才能成为商品进行销售,每一种包装食品在其保质期内都应有相应的质量和卫生标准。本实验通过对市场上的食品包装从材料选择、材料的特性、包装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及优缺点等进行分析,以期对食品包装的材料、包装容器、包装原理和方法等有更好的掌握。 三、实验方式 每名同学选择某一种包装,对之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四、实验内容: 选择某一食品包装从材料选择、材料的特性、包装的原理与技术方法及优缺点等进行分析。 五、结果与分析 实验三自行设计美观的食品包装

食品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概述 孙效敏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各位同学,今天我给咱们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食品安全法》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的概念 (一)食品的概念 在介绍食品安全概念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食品。我们《食品安全法》第99条第2款它对食品做了一个规定,它是这样规定的,食品是指工人使用或者是饮用的成品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关于这个食品的概念,那么我们从食品卫生的角度上来说是可以的,但是在这里边我给咱们大家补充一个问题,因为这一个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哪?因为它没有包括可以直接使用的农产品,比如我们吃的西瓜、桃子、苹果这些食品里面有时候有农药残留,可能造成人体生态,但是按照食品的概念,这些都不属于食品的范畴,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对食品的概念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不能从狭义的方面来理解,这是我对食品概念给大家做一个补充的解释。(二)食品安全概念的变迁 第二个问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食品安全概念的变迁。在文明社会早期,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以及人类认识自然能力的局限性,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只能以长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形成了一些禁忌性的规定。 早在春秋时期,我们国家的著名学者孔子曾经给他的学生讲述了其总结的五不食原则,也就是说,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孔子所说的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的质量安全,是一种经验性的认识,是人类称其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不可能将食品安全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更不可能使食品安全成为法律。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的宗教信仰不同,也产生了对某些食品的禁忌性规定。比如在《圣经》里边就明确规定,禁止食用猪肉,任何腐食动物的肉、禽等等。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的回族不食猪肉,这个不是因为猪肉不安全而是由于宗教的信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们产生的食物除了供给自己以外,开始有了剩余,食品贸易应运而生。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安全,但不是食品的质量安全,而是食品数量安全,

最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重要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 1、食品安全概念: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质量、食品营养等相关方面的内容。 食品卫生:为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危害人体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范围不同、结果安全、卫生指标限值) 食品质量:颜色、香气、滋味、质构、功能、营养。 食品营养:人体从食品中所能获得的热能和营养素的总称,包括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2、食品安全危害因子:生物危害因子是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病毒等;化学危害因子包括天然存在的化学物(植物毒素、动物毒素、真菌毒素)、有意加入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等)、外部或偶然引入的化学物;物理危害因子包括玻璃、金属等。 3、食源性疾病:概念、范畴、流行情况 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三要素包括: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范畴:食物中毒、食源性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食源性变态反应、营养不均衡慢性病、有毒有害物质。 流行因素:国际贸易和旅游增加,食品供应全球化;环境变化;人群变化;生活方式变化;微生物变化;社会因素 第二章 1、风险、危害、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等基本概念 危害---食品中的一种生物学、化学或物理制剂,还可能是食品中的生物学、化学或物理条件,有导致对健康不利作用的潜在可能 风险--- 风险是指某种特定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也就是说,风险是由两个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有害作用的发生概率以及有害作用的严重性 风险分析----就是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根据风险程度来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去控制或降低风险,并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保证风险相关各方保持良好的风险交流状态。

食品包装学总结学习资料

一、聚乙烯塑料(Polyethylene——PE) 包装特性 1)阻透性一一相似相溶原理,PE阻水、阻湿性能好一一非极性阻气(02、C02)和有机蒸汽(CCI4)能力差一一分子链柔性好,C-C单键的旋转运动使02趁虚而入,利用其透氧率高的特点,可以做成水果保鲜膜。 2)机械性能一一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柔韧性能优良一一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小,分子键柔性好 3)耐高、低温性一一耐低温性好(-50度左右),可包装冷藏产品,耐高温性能差(Tm 低,80左右),不能包蒸煮食品。 4)热封性一一良好:稳定,热封温度低5)印刷性能—差,PE为非极性,而油墨一般由极性物质构成,使用时常用氧化处理、电晕处理来增加薄膜表面的极性,以利印刷。 应用:内层热封 二、聚丙烯PP 性能 ①密度最小0.89?0.91 ②透光透水性好、阻气性差 ③强度硬度刚性高于PE,尤其具有抗弯强度 ④耐高温性好,可做蒸煮袋,连续使用,温度为120C,无负荷时150E ⑤耐低温性差,-17C性能变脆,不能用于冷冻包装

⑥热封性比PE 差,但比其他塑料要好。热封温度比PE 高,特别是双向拉伸的分子 不能再重排,封合起皱。 ⑦光泽度高、透明性好、印刷性差 ⑧安全性高于PE 包装用途糖果扭结包装、透明、绳带 ①可制成薄膜材料包装食品 ②编制袋,双向拉伸PP—BOPP与PE比,强度可提高8倍。 双向拉伸PP:牵引辊——横向拉幅机——适当加热——消除内应力,防止解聚< ③收缩包装膜,拉伸后不定形,可制成热收缩薄膜。 ④塑料小瓶,大坯料有垂伸”现象,大容量瓶被PE、PVC瓶占据。 三、聚苯乙烯塑料PS 包装特性 1) 阻湿阻气差、耐冲击差、耐酸碱盐有机酸低级醇、透明度好、 2) 热成型加工性能良好,分子量4~20 万,分布宽,流动性好,粘度小。 3) 刚硬性,机械性能优良,尺寸稳定性好。 4) 良好光泽。 5) 热性差,耐低温好,Tg = 100C, 80C即进入高弹态,变形,不能使用 6) 安全性好,残留单体存在 7) 分子链刚性 :应力分散能力,吸收外来能量能力差,应力应变不易平衡 8) 银纹”现象:分子量多分散性,溶一冷,收缩不均产生应力,生产中常加入15? 20%的丁苯橡胶混溶,禾U用人为银纹来改善冲击性能。 主要用途: 1) 主要制成透明水果盘、食品盒、小餐具等; 2) 可制成发泡材料,用于保温及缓冲。 3) 可用于热收缩包装。

2020年《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网课答案章节测试答案

2020年《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网课答案 章节测试答案 前言 1【单选题】不良厂商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A)。 A、增加蛋白质含量 B、灭菌 C、提高口感 D、增加粘稠度 2【单选题】并不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关注点都一样,这主要是因为(C)。 A、食品安全法律和饮食组成不一样 B、食品安全法律和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 C、饮食组成、国家经济水平不一样 D、环境污染情况和食品安全法律 3【判断题】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只在中国出现,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都会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4【判断题】风味添加剂中经常会用到水解植物蛋白,因它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国外食品安全问题

1【单选题】蔬菜农药残留的问题在欧美国家不严重的关键原因是(D)。 A、他们以食肉为主,对蔬菜需求度不高 B、他们在生产过程中不用农药 C、他们的蔬菜主要是靠进口 D、他们的生产秩序非常规范 2【单选题】日本1996年出现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产生原因是(C)。 A、恶意投毒 B、农药残留 C、没有保持冷链的完整性 D、食物没有高温消毒 3【多选题】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口蹄疫主要发生在一些偶蹄类动物 B、口蹄疫会侵染到人,但不会致死 C、口蹄疫的症状通常是一些水泡或表皮的溃烂 D、口蹄疫容易导致小孩患上手足口病 4【多选题】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它的复制非常快 B、它是蛋白质为主的结构 C、该病毒可以感染到人 D、人们在疯牛病发生之前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5【判断题】欧美国家人们食用的食品以生食为主,所以常出现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 6【判断题】禽流感病毒因其极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所以并非想象中可怕。(√) 7【判断题】1999年比利时发生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工具受到污染,在原料的生产环节出了问题。(×) 8【判断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以及经济、贸易。(√) 中国食品工业现状 1【单选题】在中国的所有食源性疾病中,由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的比重为(D)。 A、十分之一 B、八分之一 C、五分之一 D、三分之一 2【单选题】在中国导致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36%的疾病是号称“第一杀手疾病”的(B)。 A、糖尿病 B、心脑血管病 C、感冒 D、癌症

食品安全试题28641

第一章 1【单选题】(2分) 下列对食品安全认识正确的是: A.含有添加剂的食品一定不安全 B.纯天然食品一定安全 C.食品安全”的概念是相对的 D.食物的颜色越鲜亮就越安全 2【单选题】(2分) 下列关于食品安全事件问题表述不正确的有: A.需要政府、产业、科技、媒体各方的共同努力 B.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C.不仅有害人类身体健康,更有损国家的形象 D.是从农田到餐桌都要关注的问题 3【单选题】(2分) 通常将危害食品安全的因素分为三类,下列哪项不属其中: A.生物性的 B.化学性的 C.物理性的 D.人为的 4【单选题】(2分) “米袋子工程”主要是解决了()问题 A.食品丰富 B.方便 C.温饱 D.健康 5【单选题】(2分) 食品安全管理应为从()到()的全过程管理 A.农田,餐桌 B.生产,运输 C.生产,加工 D.农田,销售 第二章1【单选题】(2分) 世界公认的在食品中可产生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毒素、苯并芘和硝胺,其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一食物中 A.发霉的玉米 B.炸糊了的薯条 C.过了保质期的牛奶 D.海鱼和贝类食品 2【多选题】(2分)

毒物排泄的重要器官有 A.肝脏 B.呼吸道 C.肾脏 D.皮肤 3【单选题】(2分) MLD指的是 A.最大无作用剂量 B.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 C.最小致死剂量 D.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4【多选题】(2分) 下列属于食品中的“三致物”的是() A.致癌物 B.致畸物 C.致突变物 D.致病变物 5【多选题】(2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包括() A.急性毒性试验 B.遗传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C.亚慢性毒性试验 D.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 第三章1【单选题】(2分)传统工艺加工的皮蛋含有下列那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A.砷 B.铅 C.汞 D.镉 2【单选题】(2分)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摄入过多的铅会引起中毒,以下哪种食品吃多了可能会引起体内铅含量增加? A.炸油条 B.爆米花 C.方便面 D.粉丝 3【单选题】(2分) 很多种重金属对人体是有害的,而且危害很大,以下哪种物品若经常使用,易引起中毒? A.带“釉上彩”的瓷器 B.锡壶 C.用废旧铝制品改制的餐具 D.以上几种都有可能引起中毒 4【多选题】(2分)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食品原料学?意义? 食品原料学也可称为食品资源利用学,是食品学的重要基础。它主要研究食品原料的生产、流通基本知识,理化、营养特征和加工利用方法等内容。 学习和研究食品原料学意义在于:1)满足现代食品越来越高的要求;2)保障食品安全;3)原料的保障性和经济性。 2、食品原料的分类及其概念 1、按来源分类:植物性食品和动物性食品 2、按生产方式分: 1)农产品:指在土地上对农作物进行栽培、收获得到的食物原料。 2)畜产品:指人工在陆上饲养、养殖、放养各种动物所得到的食品原料。 3)水产品:指在江、河、湖、海中捕捞的产品和人工水中养殖得到的产品。 4)林产品:主要指取自林木的产品。 5)其他食品原料:还包括:水、调味料、香辛料、油脂、嗜好饮料、食品添加剂等。 3、食品原料学研究的内容 (一)食品原料的生产、消费和流通 (二)食品原料的性状、成分和利用价值 (三)食品原料的品质、规格和鉴定 (四)食品原料的加工处理及其可加工的主要产品 4、食品的品质构成 5、食品的品质标准 保证品质的方法①法律保证②商标保证 6、HACCP管理 HACCP即: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 HACCP卫生管理步骤:(1)成立HACCP管理机构;(2)制定产品说明书;(3)设定消费者可能的使用方法; (4)构建工艺流程图,分析潜在的危害物 7、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可引起食物中毒的各种病原菌、传染病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某些生物原料本身的毒素〔毒蘑、河豚〕 2.食品生产因素农药、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容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 3.环境污染因素工厂排放污水,汽车、飞机排废气,农药对地下水、空气、工厂用水的污染,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产品中的积蓄。 4.操作亊故误用化学药品,制造过程中操作失误,卫生管理失当等。 8、危害食品卫生的主要物质 1.造成生物危害的物质 2.造成化学危害的物质 3.造成物理危害的物质 9、食品原料的利用与开发 1、食品原料的选择与利用

食品安全概念及特征66分

食品安全概念及特征 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总分:100 及格线:60 66分 ? 1.根据食品安全的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范畴的是()。(单选题4分) ? ? 1.根据食品安全的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范畴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食品加工原料 o B.治病药物 o C.购买食品 o D.保健品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销售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是()。(单选题4分) 得分:4分 o A.非法再加工 o B.以次充好,销售过期产品 o C.提供错误信息,误导顾客 o D.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添加剂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安全营养性危害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食物中毒

o B.营养过剩 o C.营养缺乏 o D.营养不良 ? 4.下列不属于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危害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o A.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污染% o B.盲目提高产量,非法使用药物、药剂 o C.大量种植转基因蔬菜 o D.大量使用化肥、动植物激素 ? 5.下列不属于食品消费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0分 o A.自主加工过程不合理 o B.以次充好,销售过期产品 o C.经济上贪图便宜,购买非法商品 o D.无辨识能力和表达意愿途径 ? 6.关于食品安全市场的正外部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5分)得分:5分 o A.食品不安全、价格或者成本较低,使用违规添加剂或者色素的产品 o B.食品是安全的、正规的、价格适中 o C.使生产违法的、不安全食品的企业的产品难以销售,受到竞争的压力 o D.对人体有害,同时又伤害了生产正规、安全产品的企业,造成市场失灵 ?7.在食品供应链中影响食品安全的环节有()。(多选题5分)得分:5分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安全性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对外贸易中技术壁垒的限制,我国出口食品因包装质量问题频遭国外封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问题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食品包装材料生产和使用大国,国家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然而,在我国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违规行为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现状,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我国食品包装材料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包装、现状与问题、对策 一、食品包装的定义 食品包装是食品商品的组成部分。食品工业过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护食品,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的损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现食品外观,吸引消费的形象,具有物质成本以外的价值。因此,食品包装制程也是食品制造系统工程的不可分的部分。但食品包装制程的通用性又使它有相对独立的自我体系【1】。 二、安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食品包装材料自身缺陷带来的危害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材料主要分为塑料类、金属类、和纸(壳)类等。 塑料是使用最广泛的食品包装材料。塑料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在聚合合成工艺中会有一些单体残留和一些低分子量物质溶出【2】。为了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可塑剂等加工助剂)。上述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从聚合物材料向接触的食品中迁移而污染食品。 金属包装材料化学稳定性差,特别是包装酸性内容物时,金属离子极易析出而影响食品风味,一般需要在金属容器的内、外壁施涂涂料,内壁涂层中的化学污染物会向内容物迁移污染食品,外壁含苯的涂料和油墨也会渗透而污染内容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平时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平时) 前言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并不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关注点都一样,这主要是因为()。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判断题】食品安全问题并非只在中国出现,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都会产生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分 3 【判断题】风味添加剂中经常会用到水解植物蛋白,因它的主要构成元素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我的答案:×得分:?分 国外食品安全问题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日本1996年出现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产生原因是()。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判断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局稳定以及经济、贸易。()我的答案:√得分:?分 3 【判断题】禽流感病毒因其极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所以并非想象中可怕。()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1999年比利时发生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工具受到污染,在原料的生产环节出了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分 5 【判断题】欧美国家人们食用的食品以生食为主,所以常出现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 我的答案:√得分:?分

中国食品工业现状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中国从1995年到现在,食品供应过程的三个变化阶段依次是()。 ? ?A、 ? ?B、 ? ?C、 ?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2 【单选题】在中国的所有食源性疾病中,由食源性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的比重为()。? ?A、 ? ?B、 ? ?C、 ?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3 【多选题】引发食源性疾病的物质包括()。 ? ?A、 ? ?

巧克力包装的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

巧克力包装的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阐述了巧克力包装市场现在和发展趋势,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巧克力;包装;市场;发展趋势 1 前言 一个国家包装工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包装设计研发理念,是该国经济生活中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包装产业不仅涵盖了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印刷,包装原辅材料供应,包装机械以及包装设备制造等多个生产领域,其包装制品还参与到第一至第三产业,货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对使用后的包装材料进行处置、回收和再生利用是包装工业永久性的社会责任。因此,包装产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体化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包装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必将对全球制造业发展及其产品的国际间流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要快速缩短国内糖果、巧克力产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走技术革新之路。而今后国内糖果、巧克力包装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朝包装机的高速自动化、一机多能化及包装设计的特色化方向发展。 2 巧克力包装市场分析 首先,糖果、巧克力制造商在对标准化的产品进行包装时,一般需要高速、自动化的包装机,以追求规模经济的包装成本优化。因此,近年来包装机制造商研制开发出适合不同类型产品的高速、自动化糖果、巧克力包装机,例如针对传统的枕式包装和一些适合双扭结类产品用的扭结包装机等。在这类包装机上,制造商采用了当今最新的技术,如全伺服电机、光电跟踪、高速摄像等,以达到包装机效能,目前已有每分钟1500~2000粒的高速枕式硬糖包装机。高速巧克力枕式包装机则更多地从设备与冷风包装膜相匹配等方面研制,以达到高速而又不影响巧克力产品的质量。另外,与巧克力包装机连接的传送带的自动转向、整理、急停、加速也被广泛应用。其次,对于非标准化或季节性的产品,包装机应是灵活的,特点是轻便和小巧。该类型包装机不追求速度,而是寻求个性化的包装和灵活适应性。另外,独具匠心的包装设计为了迎合商品竞争,不断求新、求异,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目前市场上瓶装木糖醇口香糖,由于包装上的改进适合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产品十分畅销。

【安全】尔雅课食品安全与日常陈芳课后作业答案全集供参考

【关键字】安全 1.1前言已完成 当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人为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 ?A、 ?B、 ?C、 ?D、 我的答案:c 2 每个国家所面临的食品安全的问题或关注点不一样,主要是因为()。 ?A、 ?B、 ?C、 ?D、 我的答案:B 3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不是只出 现在中国。() 我的答案:√ 4 水解植物蛋白经常用于风味添加剂,它的主要构成是氨基酸和葡萄糖。() 我的答案:× 2.1国外食品安全问题已完成 下列关于口蹄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2 1996年,日本的O157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出现的原因是()。 ?A、 ?B、 ?C、 ?D、 我的答案:B 3 欧美国家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不大的关键原因是()。 ?A、 ?B、 ?C、 ?D、 我的答案:C 4 下列关于疯牛病病毒朊病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D 5 食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涉及到一个国家政局稳定,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危,以及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

我的答案:√ 6 禽流感病毒并不那么可怕,因为它极其不耐高温,70度煮一段时间就可以灭活。() 我的答案:√ 7 1999年,比利时食品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在原料的生产环节,主要是生产工具受到了污染。 () 我的答案:× 8 李斯特氏菌中毒事件最主要发生在欧美国家,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老百姓食用的食品主要是以生食品为主。() 我的答案:√ 2.2中国食品工业现状已完成 1 中国人的第一杀手疾病是(),它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36%。 ?A、糖尿病 ?B、癌症 ?C、感冒 ?D、心脑血管病 我的答案:D

食品安全概念及特征考试答案77分

食品安全概念及特征 77分 ? 1.根据食品安全的定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范畴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食品加工原料 o B.治病药物 o C.购买食品 o D.保健品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销售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非法再加工 o B.以次充好,销售过期产品 o C.提供错误信息,误导顾客 o D.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添加剂 ?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食品安全营养性危害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4分 o A.食物中毒 o B.营养过剩 o C.营养缺乏 o D.营养不良 ? 4.下列不属于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危害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0分

o A.大气、水质和土壤等环境污染% o B.盲目提高产量,非法使用药物、药剂 o C.大量种植转基因蔬菜 o D.大量使用化肥、动植物激素 ? 5.下列不属于食品消费环节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是()。(单选题4分)得分:0分o A.自主加工过程不合理 o B.以次充好,销售过期产品 o C.经济上贪图便宜,购买非法商品 o D.无辨识能力和表达意愿途径 ? 6.关于食品安全市场的正外部性,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多选题5分)得分:0分 o A.食品不安全、价格或者成本较低,使用违规添加剂或者色素的产品 o B.食品是安全的、正规的、价格适中 o C.使生产违法的、不安全食品的企业的产品难以销售,受到竞争的压力 o D.对人体有害,同时又伤害了生产正规、安全产品的企业,造成市场失灵 ?7.在食品供应链中影响食品安全的环节有()。(多选题5分)得分:5分 o A.种植 o B.食品运输储藏 o C.食品加工 o D.食品销售 ?8.食品成分安全性评价包括()。(多选题5分)得分:5分 o A.营养学和化学的评价 o B.人群流行病学调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