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文学理论试题汇总(大题)

华农-文学理论试题汇总(大题)
华农-文学理论试题汇总(大题)

24、

文学概论文字题整理 注意:第四页开始是各题详解,前三页是目录

本资料题目来源于学生自拟,答案系佚名本人整理。佚名以及众多的同学实在对某班某 些答案混乱的试题有所不满,因此依照课本重新总结答案。仅供参考。

因为老师说的题型里没有我出的那种材料分析题,因此我出的题目在下面不再列出。

题型:选择、填空、判断各10分,共30分 名词解释3道共15分,简答题共20分,800字以上论述文35分

一、解释类简答题/名词解释题 什么是文学? 什么是话语蕴藉? 什么是隐含的读者? 什么是话语?

什么是陌生化? 什么是文学消费? 什么是期待视野?

什么是文学批评? 什么是艺术真实?

什么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还原与异变? 什么是再现论? 什么是文学意象?

什么是创作主体? 什么是文学话语?

什么是文艺学? 什么是文学活动? 什么是意识形态? 什么是文学创作动机? 什么是象征性? 什么是诗艺性? 什么是虚实相生? 什么是含蓄? 什么是互文性? 什么是直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什么是模仿? 二、简答题

请阐述文本与世界的三种关系。

结合实例,简述文学活动的文化内涵。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请阐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

文学理论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主义关于阅读“应该重视还是忽略读者”的争论的观点是什么?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具体表现? 10、 巴特在1968年赫赫有名的论文中他宣告“作者的死亡”。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11、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反批评传统》提出文学 四要素为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组成,分点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

作家为什么创作?

文学的真、善、美如何体现?

文学创造为什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

“潜在图示”是谁提出的并具体阐释其主要内容?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是什么? 艺术灵感和艺术直觉的区别是什么?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 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分别是哪儿个?试简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19、 请用你学到的知识来从本质特征、表现特征、形象特征、思维特征、鉴赏特征五方 面分析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20、 请简述文学活动发生的相关学说

21、 请简述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

22、 请简述文学创造主客体关系所具有的特征 三、分析阅读题(共20分)

材料一:结构上义之滥觞常被追溯至瑞士语言学家A 的著作B (英文名: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1916) A 区分了语言的两个(对立)面——它是如何被实践或被说的(他称 之为parole 或言语),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的语言体系(他称之为langue 或语言)。A 用“共 时性” (synchronic )来指称语言的系统的维度,用C (diachronic )来指称语言的历史的 或时间的维度,它在时间中是如何随着它的被说或实践而存在变化。

——Ryan 《文学作品的多重解读》

1、 请分别指出A 、B 、C 分别是什么(分别为1分、1分、2分,共5分)

2、 按照A 的论述,语言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哪两种成分?这两种成分如何区分?(4分) 材料二:"我的观点是,最有用的就是把'文学'视为人们在不同时间出于不同理山赋予 某些种类的作品的一个2、

3、

4、

5

、 6

12、 13、 14、

15

名称,这些作品处于被米歇尔?福柯称为'话语实践'(discursive practice)的整个领域之内;如果有什么确实应该称为研究对象的话,那就是一整个实践领域,而不仅仅只是那些有时被颇为模糊地标为“文学”的东西。

一一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3、请概述伊格尔顿的观点。(3分)

材料三:……无可否认,小说可以比现实生活更为真切,现实生活有时候会把局面搞得混乱不堪或者绝对错误。让拜伦在希腊死于热病而不是在为希腊争取独立的战斗中被子弹打死,这是生活的愚奁。让维多利亚时代的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一直活到20世纪,或者让罗伯特?麦克斯韦尔悄悄地逃向大海以躲避公众的羞辱,这是历史的疏忽。要是让历史来处理这件事悄,那它是可以大擅胜场的。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小说是无法说出真相的。如果作者停下来向我们保证,她现在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一一这种事悄真的发生过一一我们还是会认为这是虚构的陈述。一一伊格尔顿《理论之后》

4、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小说具有的特征。(4分)

5、如果你是一位作者,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好小说。(4分)

一、名词解释

1、文学是什么?(注童!一班出题人所提供的本题答案是错误的,请大家自行根据课本整理

或根据以下内容整理。)

答: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中外古代时都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记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文学的形象不具有造型艺术的直观性,而需借助词语唤起人们的想象才能被欣赏。这种形象的间接性既是文学的局限,同时也赋予文学反映生活的极大自山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可能性,特别是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上,可以达到其他艺术所不可及的思想深度和广度。魏晋南北朝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在各种体裁中乂有多种样式。

(出自《辞海》)

广义的文化含义和狭义的审美含义。

通行含义:文学主要被视为审美的语言作品。(《文学理论教程》第45-49页)

2、什么是话语蕴藉?

话语蕴藉概念,是将现代“话语”概念与我国古代古典文论术语“蕴藉”相融合的结果。在文学艺术领域,“蕴藉”特指汉语文学作品中那些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1??的状况。而话语蕴藉是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文学总是能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朵意义,或是把多重复杂意义蕴含在一定的话语形态之中。所以,文学直接地就是以话语蕴藉的形态而存在。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68-69页)

3、什么是隐含的读者?

山伊瑟尔提出。任何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经替自己设定了具体的阅读对象,这些对象更多的时候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需要用作品中的空0结构加以召唤。换言之,作者在创作作品的同时,也在召唤作品潜在的读者或者可能的读者。同样,读者不是要等作品正式出版后才登场,而是从创作开始就一直处于在场状态。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35页)

4、什么是话语?

答: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工具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索绪尔认为,言语指个人的实际语育行为。福柯认为,“话语”是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的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64页)

5、什么是陌生化?

答:是俄国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是艺术作品增加可感觉性的各种手法的统称,乂是使文学作品具备文学性的手段。

以不用习见的称谓来描写事物,而是以一种陌生化眼光、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

(原答案)

6、什么是文学消费?

答:广义的文学消费是指人们用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过程,也即文学阅读或文学欣赏。(广义的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相对。)狭义的文学消费则是在近代以来出现的,指的是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印刷出版等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的条件下,在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以来,人们对它的消费、阅读和欣赏。(下以的文学消费与文学鉴赏相对。)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299页)

7、什么是期待视野?

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有心理图式简称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o在具体的文学阅读活动中,这种期待视野主要呈现为文体期待、形象期待与意蕴期待这样三个层次。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325页)

8、什么是文学批评?(老师说文学批评这学期没讲,所以不会考)

答:(i)从文学批评与文学的生产、接受层面上看,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文学作品,与文学创造密切相关;文学批评是在接受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是接受活动的一种形式或一部分,因而文学批评与文学接受有着内在的深刻关系;文学批评兼及文学活动的各种现象,其中也包括对文学批评自身的价值和判断。

(2)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实践性、倾向性、论证性和社会性。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346-350页)

9、什么是艺术真实?

答:“真”是文学的审美价值追求的基础。艺术真实既非生活真实亦非科学真实, 而是主体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世界上去,经过艺术创造,与“善”、“美” 共生并存的审美化的真实。

艺术真实的主要特征:内蕴性、假定性、主观性、诗艺性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151-153页)

10、什么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还原与异变?

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之后,作家的精神创造和悄感体验便凝固在本文中。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在特定语词序列的串引下还原原作家心自中时形象、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但实际上,阅读过程中的彻底还原是不可能的。曲读者阅读产生的“第二本文“中,虽然或多或少包含着还

原的客体内容,但111于充满着读者的个性创造,因此,“第二文本”必然会产生异变。包括形象的异变、悄感的异变和思想观念的异变。

异变:(1)作品形象的异变: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当读者根据特定文本“还原” 人物或其他有关形象时,总要把自己熟悉的人物或事物,附着到作品中的形象上: 总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兴趣爱好,对文本潜含的形象进行个人感情色彩的加工。(2)悄感的异变:读者的期待视野不同,唤起不同程度或者不同性质的悄感体验。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333页)

11、什么是再现论?

再现论是从世界的观点来认识文学的本质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的本质观,它注重从文学作品再现世界的逼真性来确定文学的本质及其价值标准。再现论说明了文学内容的来源,强调文学与外界事物与自然的相似性和真实性。却忽视文学的文体性、创造性的本质,也忽视文学的存在形式的本质探讨。过分强调文学的思想材料;对文学的审美本质,诸如想象、情感等有所忽视。(原答案)

12、什么是文学意象?

是作家艺术构思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悄感、审美认识与把握的客观物象相融合, 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经过人的想象、创造和加工虚构出来的形象,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蕴追求的体现,是主观和客观的统

(原答案)

13、什么是创作主体?

是指在创作活动总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的具有审美创造能力的人,即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艺术家。创作主体具有一般社会主体相同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意识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同时,创作主体还具有自身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需要、审美态度和审美情感。

(原答案)

14、什么是文学话语?

(见上“话语”)

15、 什么是文艺学?

答:研究文艺的各种现象,从而阐明其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它包括文艺 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文艺学的三个方面既相互区别乂互相渗透,其中每一 个方面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其余两个方面来孤立地进行。

(根据《辞海》整理)

16、 什么是文学活动?

答: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 的总称。文学活动既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乂是作为人类整个社 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人时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第23页)

17、 什么是意识形态?

答:指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的上层建筑,有政治、法律、道德、 术、宗教等各种形式。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会存在的变化,必然或早地发生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

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促进或阻碍的作用):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具

有 历史继承性。

(出自《辞海》) 18、 什么是文学创作动机?

答: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创作动机的有无, 不但是作家所有文学活动能否实现的枢纽,而且也是他每一具体文学创造过程能 否完成的关键。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129页)

19、 什么是象征主义?

答:关键词:19世纪、心灵状态、暗示、事物和意识间的对应或默契、主观精 神、反对自然主义、主观性、神秘性

(原答案)

20、 什么是诗艺性?

答:“诗艺”即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运用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创造的艺术真实, 能够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表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157页)

21、 什么是虚实相生?

答:虚实相生是已经创造的结构特征。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 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乂称“真境”、“事 境”、“物境”等;而虚境是指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

哲学、艺 并随着社 它对社会

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 意境的结构原理。

(出自《文学理论教程》219-221页)

22、 什么是含蓄?

答:关键词:隐含意味、体味无限、以小见大、丰e 意味的可能性、寄托在可言 和不可言之间。

(原答案)

23、 什么是互文性?

(缺答案)

24、 什么是直觉?

(缺答案)

25、 什么是模仿?

(缺答案)

26、 什么是艺术概括?

答: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给S 有 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 有鲜明独特个性乂具有普遍意义,体现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方法。

(原答案)

二、简答题

1、 请阐述文本与世界的三种关系。

答:文本与世界是二元的,它们互相独立乂互相联系;

文本与作家都属于世界的范之内,世界包括文本和作家; 文本即世界,文本之外没有世界,文本就是世界,这也体现了互文性。

(原答案)

2、 结合实例,简述文学活动的文化内涵。

答:实

例略。 首先, 其次, 最后,

(原答案)

3、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 明。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存在于其话语系统的蕴藉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 藉而独立存在。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 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ffl 的意义生成可能性。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 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是在更具体层次文学创作是特殊的文化创造行为,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S 的文化内涵。

文学接受时一种特殊的文化理解和文化阐释行为,具有特殊的文化属性。

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文本”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本的话语蕴藉常常表现在两方面:含蓄和含混。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籍多重不确定意义, 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共同揭示出文学本文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原答案)

4、请阐述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

答: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询者主要表现在文学生产为文学消费提供消费对象、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方式、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的需要。后者表现在文学产品在消费中才能够得到最后实现、文学消费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文学消费体现了文学生产的U的和动力。

(原答案)

5、文学理论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文学理论是现代性的:它的询提是因浪漫主义而诞生于19世纪的文学研究,文学理论并没有与作为美学分支的文学哲学彻底分家。美学思考艺术的性质和功能致力于界定美与价值。不过文学理论也不等于文学哲学,它是非思辨的,非抽象的,以解析文本和提取主题为己任,它研究的对象是关于文学,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话语。它对此类话语实践发问,质疑并予以梳理,所以文学理论不是作品式作品研究清单,而是关于他们的某种认识。

(原答案)

6、历史主义关于阅读“应该重视还是忽略读者”的争论的观点是什么?

强调返回原始语境,强调要摆脱读者及其冲动,保证作品分析的客观性,要求读者博学、细心,并经过了专业训练。

(原答案)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价值诠释活动?

答: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蕴涵丰富、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价值产品,无论对于创作者还是读者,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文学的价值阐释来源于文学作品深刻的人文关怀,文学创作U的是寻觅或回答某种人生价值,真义和真谛,读者往往从自己的主观兴趣出发,并通过作品的解读来与作家对话,以寻求或建构自己希翼的文化价值,从而使自己更有意义地生活。

(原答案)

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中作为主体的作家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

答:创作客体的社会生活,是经过作者体验过后选择的;在实际创造过程中,对具体客体的剪裁,缀合、概括、综合、虚构、想象、和悄感化、观念化上,也就是对客体进行变形、悄感投射和观念移注都是III作为主体的作者完成的。

(原答案)

9、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具体表现?

答: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大体有三种形态:笫一种是"意”的丰富多样和"言” 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着差异、距离或不对等的矛盾;第二种表现为某些生成于个体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第三种矛盾发生在感受、运思的过程种,其表现为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了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

(原答案)

10、巴特在1968年赫赫有名的论文中他宣告“作者的死亡”。如何理解这一说法?

答:答:他指的是传统上那种向心怀感激,实质被大众传递至理名言的“英雄式” 的作者。意思是说当叙事离开作者进入普遍流通之后,也要承担起它们自己的生命。

(原答案)

11、美国当代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反批评传统》提出文学四要素为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组成,分点论述四者之间的关系。

①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模仿、表现的对象:

②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表达给读者的主体;

③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

④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原答案)

12、作家为什么创作?

答: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创作动机是山现实生活所暗示的,但具体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创作动机作为文学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它的产生和运动其实是作家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在文学创造过程中的表现。(《文学理论教程》第128页)

13、文学的真、善、美如何体现?

答:高尚的品格、利他的取向、诚挚的悄态、艺术的呈现等。

(《文学理论教程》第164-166页)

14、文学创造为什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

答:文学创造是一种精神活动;文学创造是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文学创造 中运用的既不是语法意义上的“语言”,也不是日常的''言语”,而是具有话语蕴 藉的“话语”,即作者个人的言语行为,其中包括人物具体的独白、对话等。。

(《文学理论教程》第103页)

15、 “潜在图示”是谁提出的并具体阐释其主要内容?

答:伊瑟尔;文学对象不是客观文本也不是主观体验,而是一种潜在图示。一个 山空白、漏洞和不确定W 素构成的,这些图示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位置,是作者和 文本建构的读者,即”隐性读者“,它呼唤真实读者。

(原答案)

16、 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是什么?

答:(1)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

(2) 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 世界和写作背景;

(3) 表现论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模仿论强调文学创作应遵 循的客观规律。

(原答案)

17、 艺术灵感和艺术直觉的区别是什么?

(克罗齐的直觉)

(1) 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则是一种思维能力;

(2) 艺术直觉具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的对象;

(3) 艺术灵感是随机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原答案)

18、 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 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分别是哪几个?试简述他们之间的关系?

(原答案)

19、请用你学到的知识来从本质特征、表现特征、形象特征、思维特征、鉴赏

(1) 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2) 作家 ---------- 读者 (表达) ” (语用分析、 接受或批评) (形式的分析)世界 (模仿、表现) 如图所示:

①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 础,更是文学作品模仿、表现的对象;

②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 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

通过作品表达给读者的主体; ③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

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 ④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 象,是使上述一切坏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作品

特征五方面分析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文学意象实际上都是观念意象,它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分为两种存在状态,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不够充分的意象,一种是表现审美理想充分的意象即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有如下基本特征:

(1)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以表述哲理观念作为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用形象直接表达哲理的文学,就是意象艺术,这就使它与以再现生活为 U的典型和以抒情为U的意境区别开来,形成了人类审美理想表现形态的乂一类型。

(2)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这里的“象征”,是取狭义的象征论。对于狭义的象征,我们在象征里应该分出两个因素;第一是意义,其次是这童义的表现,象征一般山这两种因素构成,“意义的表现”是一种“感性的存在”物, 如金字塔,陵园或纪念碑等,或者是一种形象如《变形记》中的大甲虫,也就是说象征的“意义的表现”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已经变成某种童义的载体了。所以这种形象,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童义来看,这便成了判定一个艺术形象是不是象征意象的可靠尺度。卡夫卡笔下的大屮虫是象征意象。

(3)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荒诞”的概念便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了。其一是指形象上的荒诞性。如神话中的刑天,头被砍掉后仍以乳为U,以脐为口继续战斗:二是生活悄理上的荒诞性,文学更是刻意表现人类生存的困境与荒诞,如《等待戈多》,总之形象上的“愈出愈奇”,生活逻辑上的这一“不可思议”,是古今意象的一般特征。(4)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在相当长的时期,艺术思维被理解为形象思维,即从具象到具象,始终离不开具象的思维,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至少意象创造的思维特征,便是抽象思维直接参与的思维。事实上,生活中的客观物象与主观的抽象思维完全对应的情况是非常少的,因此作家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时就必须对客观物象进行选择、改造包括组合和重新设计等,山于意象的设计要一点一点与所表之“意”取得对应,生活本来的样子便被打破,从而形成奇辟荒诞的形象形态,严格地说,它已不十么“客观对应物”,而是亠种“人心营构之象” 了,这种主观性在抽象型意象中会发挥到极致。

(5)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山于在创造象征意象时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变成了审美“求解”的过程。当人们接触到审美意象时,鉴赏过程因是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达到对哲学观念的领悟,所以成为了不停追问“是什么”和“为什么”,从始至终,便是意象鉴赏的求解性。但是好的象征意象,乂往往使人始终难得出确切的结论,作家的有意隐藏以及选择的象征物,是不同的读者“猜”出不同的意义来,使得审美意象的鉴赏同样具有多义性。

(原答案)

20、请简述文学活动发生的相关学说

答:巫术发生说,代表人物英国人类学家弗雳泽;宗教发生说,代表人物德国批评家赫

尔德;游戏发生说,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康徳、席勒;劳动说,代表人物徳国思想家马

克思。

(原答案)

21、请简述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

1)文学作为一种一般懑识形态,一方面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于文学的情形归根到底要用经济基础来说明;另一方面,它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有距离的,它往往要与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等中介的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2)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是要在具体的语言组织中显示特定社会生活的种种情状。山字、词、句、段、篇等组成的具体的文学语言系统,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社会复杂生活的想象性再现。

(原答案)

22、请简述文学创造主客体关系所具有的特征

答:1)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评价以悄感体验为心理特征。

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3)主体的悄感体验和感性直观是连接主客体关系的纽带。

(原答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