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法及_护理

雾化吸入法及_护理
雾化吸入法及_护理

雾化吸入法

雾化吸入法(inhalation)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局部产生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雾化吸入用药具有奏效较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常用的雾化吸入法有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压缩雾化吸入法和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四种。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目的】

1.湿化气道通常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4.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①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②意识状态,对治疗计划的了解,心理状态及合理程度。③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等;患者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2)向患者解释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患者了解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患者颈前。

(3)取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一套

超声雾化器

1)构造:①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可输出高频电能,其面板上有电源和雾量调节开关,指示灯及定时器;②水槽与晶体换能器;水槽盛冷蒸馏水,其底部有一晶体换能器,接收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并将其转化为超声波声能;③雾化罐与透声膜:雾化罐盛药液,其底部是一半透明的透声膜,声能可透过此膜与罐的药液作用,产生雾滴喷出;

④螺纹管和口含嘴(或面罩)。

2)作用原理: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的高频电能通过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转换为

超声波能,声能震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作用于罐的药液,使药液表面力破坏而

成为细微雾滴,通过导管在患者深吸气时进入呼吸道。

(2)水温计、弯盘、冷蒸馏水、生理盐水。

(3)药液:①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常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②

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氨茶碱、沙丁胺醇等。③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α-糜蛋白

酶等。④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常用地塞米松等。

5.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安静、光线、温湿度适宜。

【操作步骤】

步骤要点与说明

1.检查雾化器。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

有无松

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2. 连接雾化器主件与附件

3. 加冷蒸馏水于水槽。水量视不同类型的雾化器而定,要求

浸没雾

化罐底部的透声膜

。水槽和雾化罐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水槽无

水时,不可开机,以免损坏机器

4.加药将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50ml倒入。水槽底部的晶体换能器和雾化罐底

部的透声

雾化罐,检查无漏水后,将雾化罐放入水槽,膜而质脆,易破碎,操作中注意不要损坏盖紧水槽盖

5.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处,核对患者床号、。确认患者

4.开始雾化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

热3-5分钟

(3)调整定时开关至所需时间。一般每次定15-20分钟

(4)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水槽须保持有足够的冷水,如发现水温超过

将口含嘴放人患者口中(也可用面罩),指导患者 50℃或水量不足,应关机,更换或加

入冷蒸馏水

做深呼吸。连续使用雾化器时,中间需间隔30分钟

6.结束雾化

(1)治疗毕,取下口含嘴

(2)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7. 操作后处理

(1)擦干患者面部,协助其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清理用物,放掉水槽的水,擦干水槽。将口

含嘴、雾化罐、螺纹管浸泡于消毒液1小时,

再洗净晾干备用

(3)洗手,记录。记录雾化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患者的反应及效

果等

【注意事项】

1.护士熟悉雾化器性能,水槽应保持足够的水量(虽有缺水保护装置,但不可在缺水状态下长时间开机);水温不宜超过60℃。

2.注意保护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及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因透声膜及晶体换能器质脆易破碎,在操作及清洗过程中,动作要轻,防止损坏。

3.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是否困难,若因粘稠的分泌物经湿化后膨胀致痰液不易咳出时,应予以拍背以协助痰排出,必要时吸痰。

【健康教育】

1.向患者介绍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的作用原理并教会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2.教给患者深呼吸的方法及用深呼吸配合雾化的方法。

二、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借助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

(一)氧气雾化器

1.结构

射流式氧气雾化器

2.原理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接邻的小罐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呈气雾喷出。

(二)使用方法

【目的】同超声雾化吸入法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患者准备同超声波雾化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氧气雾化吸入器、氧气装置一套、弯盘、药液。

5.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患者。

【操作步骤】

步骤要点与说明

1. 检查氧气雾化吸入器,遵医嘱将药液稀释至。使用前检查雾化吸入器连接是否完好,有无漏气

5ml,注入雾化器的药杯

2.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确认患者

3.连接连接雾化器的接气口与氧气装置的橡。氧气湿化瓶勿放水,以免液体进入雾化吸入器

管口使药液稀释

4.调节氧气流量。氧气流量一般为6-8L/min

步骤要点与说明

5.开始雾化指导患者手持雾化器,将吸嘴放入。深长吸气,使药液充分到达细支气管和肺,

口中紧闭嘴唇深吸气,用鼻呼气,如此反复,屏气1-2s,再轻松呼气,可提高治疗效果

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6.结束雾化取出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

7.操作后处理

(1)协助清洁口腔,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清理用物。一次性雾化吸入器用后按规定消毒处理备用

(3)洗手,记录。记录容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供氧装置注意用氧安全,室应避免火源;氧气湿化瓶勿盛水,以免液体

进入雾化器使药液稀释影响疗效。

2.观察及协助排痰注意观察患者痰液排出情况,如痰液仍未咳出,可予以拍背,吸

痰等方法协助排痰。

3.使用雾化器时,应取下湿化瓶。

【健康教育】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三、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手压式雾化吸入法是利用拇指按压雾化器顶部,使药液从喷嘴喷出,形成雾滴作用于

口腔及咽部气管、支气管粘膜而被其吸收的治疗方法。

手压式雾化器及吸入法操作流程

【目的】主要通过吸入拟肾上腺素类药、氨茶碱或沙丁胺醇等支气管解痉药,改

善通气功能,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气性支气管炎的对症治疗。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患者准备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按医嘱准备手压雾化器(含药物)。

5.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温湿度适宜。

【操作步骤】

步骤要点与说明

1. 遵医嘱准备手压式雾化吸入器。使用前检查雾化器是否完好

2. 核对携用物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床号、。确认患者

3. 取下雾化器保护盖,充分摇匀药液

4. 开始雾化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2)将雾化器倒置,接口端放人双唇间,平静呼气。紧闭嘴唇

(3)吸气开始时按压气雾瓶顶部,使之喷药,深吸。尽可能延长屏气时间(最好能坚持10s左右),

气、屏气、呼气,反复1-2次然后呼气

5.结束雾化

6. 操作后处理

(1)协助患者清洁口腔,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清理用物。喷雾器使用后放在阴凉处(30℃以下)保存。

其料外壳应定期用温水清洁

(3)洗手,记录。记录容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注意事项】

1.喷雾器使用后应放置阴凉处保存,外壳定期清洁。

2.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有无松动、脱落等异常情况。

3.药液随着深吸气的动作经口腔吸入,尽可能延长屏气时间,然后呼气。

4.每次1-2喷,两次使用间隔时间不少于3-4小时。

【健康教育】

1.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手压式雾化吸入器给药方法。

2.教会患者评价疗效,当疗效不满意时,不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或缩短用药间隔时间,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3.帮助患者分析并解释引起呼吸道痉挛的原因和诱因,指导其选择适宜的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

四、压缩雾化吸入法

压缩雾化吸入法是利用压缩空气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直径3μm以下),使药物直接被吸入呼吸道的治疗方法。

【目的】同氧气雾化吸入法。

【操作前准备】

1.评估患者并解释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2.患者准备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压缩雾化吸入器装置

1)构造:①空气压缩机:通电后可将空气压缩。其面板上有电源开关、过滤器及导管接口。②喷雾器:其下端有空气导管接口与压缩机相连,上端可安装进气活瓣(如使用面罩,则不用安装进气活瓣),中间部分为药皿,用以盛放药液。③口含器:带有呼气活瓣。

1)作用原理:空气压缩机通电后输出的电能将空气压缩,压缩空气作用于喷雾器的药液,使药液表面力破坏而形成细微雾滴,通过口含器随患者的呼吸进入呼吸道。

(2)常用药物同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3)其他用物弯盘、纱布、治疗巾、电源插座。

5.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温湿度适宜。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要点与说明

1.检查并连接雾化器。使用前检查雾化器各部件是否完好以免意

2.加水水槽加冷蒸馏水至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外发生

声膜

3.加药将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至30-50ml倒入雾

化罐,检查无流水后,将雾化罐放入水槽,盖

紧水槽盖

4.核对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查对患者床号、。确认患者

5.铺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铺治疗巾于患

者的颌下

6. 开始雾化

(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调整定。一般每次定时15-20分钟,雾量大小可随患

开关至所需时间者的需要和耐受情况适当调节,过大会使患

(2)打开雾化开关,调节雾量者不适,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3)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或将面罩妥善固定,指。深呼吸可以帮助药液到达呼吸道深部,更好

导患者做深呼吸地发挥疗效

。观察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

7. 结束雾化

(1)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

(2)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8. 操作后处理

(1)擦干患者面部,协助其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除

(2)清理用物,放掉水槽的水,擦干水槽,将口。严格按消毒隔离原则清理用物含嘴、雾化罐、螺纹管浸泡于消毒液1小时

,在洗净晾干备用

(3)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 使用前检查电源是否与压缩机吻合。

2. 压缩机放置在平稳处,勿放与地毯或毛织物上。

3.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不适可做适当休息或平静呼吸;如有痰液嘱患者咳出,不可咽下。

【健康教育】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雾化吸入的相关知识,指导其正确地吸入药物,使药液充分到达呼吸道深部,更好地发挥疗效。

2.指导患者雾化后正确的咳嗽,以促进痰液的排出,减轻呼吸道感染。

3.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有关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的相关知识。

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

氧气雾化吸入的护理 一、氧气雾化吸入的定义: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二、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三、用物雾化吸入器,氧气吸入装置1套(不用温化瓶)或压缩空气机1套。 四、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2.解痉药物,如氨茶碱,舒喘灵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易咳净(痰易净)等。 4.减轻水肿,如地塞米松等。 五、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流程 1、护士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 2、氧气雾化吸入器连接完好,不漏气。抽吸并稀释药液在5ml以内,注入雾化器,药量在规定刻度内。 3、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核对患儿,作好解释,以取得合

作。初次治疗,应教给患儿家属使用方法。 4、连接氧气装置与雾化器,氧气湿化瓶内不放水,调节氧流量达6~8L/min,一般10-15分钟即可将5ml药液雾化完毕 5、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指导患儿手持雾化器,口含嘴放入口中,嘱患儿紧闭口唇深吸气,呼气用鼻,使药液充分到达支气管及肺部,更好地发挥药效。如此反复至药液吸完。 6、吸入完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开关。清理用物,将雾化器放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洁、擦干、物归原处,备用。 7、协助病人清洁口腔,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8、观察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效果,洗手并记录。 六、做氧气雾化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雾化器应垂直拿。婴幼儿可抱起,用面罩罩住口鼻;成年患者应坐起用口含吸嘴,在吸入的同时应做深吸气,使气雾充分到达支气管和肺内。 2.氧流量调至4~5升/分,请不要擅自调节氧流量,禁止在有氧设备附近吸烟或燃明火。 3.雾化前半小时尽量不进食,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引起呕吐。 4.年龄较小患儿应保持安静,避免哭吵。 5.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

(完整版)雾化吸入疗法试题答案.

雾化吸入疗法试题答案 [选择题] [A型题] 1、使用超声雾化器时,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温度时,要及时换冷蒸馏水:(B) A、70℃ B、60℃ C、80℃ D、45℃ E、40℃ 2、超声雾化器产生超声波声能的部件是:(C) A、超声波发生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雾化罐 E、雾化器电子元件 3、蒸汽吸入法的原理是:(B) A、虹吸原理 B、空吸原理 C、急速气流 D、超声波声能 E、超声波性能 4、关于雾化吸入药物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庆大霉素可消除呼吸道炎症 B、a-糜蛋白酶可稀化痰液 C、地塞米松可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D、舒喘灵可帮助祛痰 E、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5、行氧气雾化吸入时,其氧流量应调节为:(C) A、4~5L/min B、3~5L/min C、6~8L/min D、10L/min E、9L/min 6、超声雾化吸入后,不需消毒的物品是:(A) A、水槽 B、雾化罐 C、螺纹管 D、口含嘴 E、面罩 7、超声雾化器雾滴的直径小于多少时,液体变成细微的雾滴随深吸气而进入肺泡:(A) A、5μm B、5mm C、10μm D、8μm E、10mm 8、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不包括:(E) A、减轻咳嗽 B、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C、湿化呼吸道 D、解除支气管痉挛 E、治疗肺癌 9、蒸汽吸入时,吸入器距离人口鼻约多少厘米左右为宜:(A)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E、30cm 10、超声雾化治疗完毕,应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是防止损坏:(D) A、雾化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电子管 E、灯丝 11、以下关于氧气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E) A、雾化器内的药液须浸没弯管的底部 B、湿化瓶内勿盛水 C、病人在吸入的同行时应作深吸气 D、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 E、吸入毕,关闭氧气开关,再取出雾化器 12、雾化吸入的常用药物不包括:(E) A、庆大霉素 B、氨茶碱 C、a-糜蛋白酶 D、地塞米松 E、洛贝林 [X型题] 1、使用射流式雾化吸入时应注意:(AB) A、“四防”即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B、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用后消毒清洁晾干备用 C、COPD患者停止雾化后,口含嘴经消毒后可带回家备用 D、一般能用于吸氧的氧气表均可用作氧气雾化吸入 E、出雾不足时将氧流量调高 2、超声雾化器的特点是:(BCDE) A、声能转为电能,将药液加热吸入后感到舒适 B、药液雾滴小而均匀 C、药液温度接近体温 D、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E、药液可被吸到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3、下列哪些属于超声雾化器的结构:(ACDE) A、超声波发生器 B、蒸汽吸入器 C、水槽 D、雾化罐 E、螺纹管和口含嘴 4、行超声雾化吸入时应注意:(ABCE) A、使用前检查机器各部有无松动、脱落 B、水槽与雾化罐各部注意轻拿轻放 C、水槽及雾化罐中切忌加温水或热水 D、若要连续使用,中间须间歇2小时 E、每次使用完毕,雾化罐及口含嘴需清洁、消毒 5、雾化吸入前应评估患者的:(ABCDE) A、年龄 B、病情 C、意识状态 D、配合能力 E、过敏史 6、雾化吸入时应告知患者的内容包括:(ACDE) A、吸入目的 B、压力 C、药物作用 D、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 E、配合方法 7、雾化吸入时,除了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病情、呼吸及痰液外还应评估患者:(ABD) A、药物过敏史 B、生活自理及自行排痰能力 C、昏迷患者不必评估其认知及合作程度 D、选用口含嘴或面罩 E、COPD患者不宜用超声雾化吸入,可选择射流式雾化器雾化[名词解释] 1、蒸汽吸入疗法:是将液体加热,使之成为蒸汽后,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2、雾化吸入疗法:利用氧气或压缩空气的压力,使药液形成雾状吸入呼吸道达到治疗的目的。 [判断题] 1、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 2、雾化吸入疗法是将药液以液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019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雾化吸入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考试

雾化吸入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下列雾化器中,雾化效率最高的是哪种? ? A.氧气驱动雾化器 ? B.空气压缩泵雾化器 ? C.超声雾化器 ? D.震动筛孔雾化器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雾化颗粒直径是影响雾化效能的重要因素,雾化颗粒的最佳直径大小是: ? A.0.1-0.5μm ? B.0.5-1μm ? C.3-5μm ? D.5-10μm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如果药物里含有蛋白质或肽类,不建议应用下列哪种类型的雾化吸入装置?? A.氧气驱动雾化器 ? B.空气压缩泵雾化器 ? C.超声雾化器 ? D.震动筛孔雾化器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对于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不建议应用下列哪种类型的雾化吸入装置?? A.氧气驱动雾化器 ? B.空气压缩泵雾化器 ? C.超声雾化器 ? D.震动筛孔雾化器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5 . 雾化吸入过程中,患者采用哪种呼吸形式,雾化效果最好?? A.浅而快的呼吸 ? B.浅而慢的呼吸 ? C.深而慢的呼吸 ? D.呼吸形式对雾化效果没有影响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6 . 下列哪些雾化吸入药物,不能在一起配伍? ? A.布地奈德+沙丁胺醇 ? B.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 ? C.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 ? D.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复方制剂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7 . 雾化吸入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A.心悸 ? B.声音嘶哑 ? C.咽喉炎 ? D.口腔念珠菌感染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下列可用于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是: ? A.地塞米松 ? B.α-糜蛋白酶 ? C.庆大霉素 ? D.N-乙酰半胱氨酸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下列疾病,哪一种不是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证? ? A.哮喘 ? B.慢性阻塞性肺病 ? C.激素敏感性咳嗽 ? D.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

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时间:2015年3月2日 地点:呼吸监护室 参加人员:护士长、全体护士、进修生及实习同学 查房目的:1.让同学了解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 2.让同学熟悉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症及常用药物 3.让同学掌握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适应症 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不同的雾化器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液体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气流中,输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湿化;同时,雾化液中还可以加入溶解粘液剂(如α-糜蛋白酶、痰易净等)、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沙丁胺醇)、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红霉素等),以达到消炎、解痉、祛痰等局部治疗目的,从而减少了全身给药的毒副作用。 雾化吸入时雾滴的大小决定了它在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雾滴直径1~5μm,沉积部位在细支气管及肺泡;直径5~20μm,沉积在支气管;20~40μ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故临床上,根据所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雾化器。一般临床所需雾滴直径以1~5μm为宜。 特点: 1、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更为有效。 2、由于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最多只需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于于儿童和老人尤为重要。 3、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以普遍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 4、对于某些以病毒感染为主的、可自愈的疾病(如:感冒),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5、药物作用直接,对缓解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迅速,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甚至在危急时刻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 适应症: (1)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目的是湿化气道.加入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或控制肺部感染。 (2)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3)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痰液粘稠,排痰困难,或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支气管扩张症感染、肺脓肿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二)雾化吸入常用药物 1.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 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剂量是500ug/2ml,吸入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1次吸入后可维持6-8小时,其主要作用于COPD急性发作时以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 B2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剂量是5mg/2.5ml。吸入后5分钟起效,15分钟到达高峰,药效可维持4-6小时。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患者。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及骨骼肌的B受体有激动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及骨骼肌震颤。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药。 2.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1mg/ml,每次使用2ml,每日2-3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起效迅速,10-30分钟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适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如果能与抗胆碱药物及(或)B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佳。 3.粘液溶解剂: a-糜蛋白酶:能降低痰液粘稠度,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盐酸氨溴索:可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粘液的分泌,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疗法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1、超声波雾化和喷射式雾化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应超过20min。 2、预防呼吸道再感染。由于雾滴可带细菌入肺泡,故有可能继发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细菌来源:口腔、上呼吸道、雾化液的感染。所以不但要加强口、鼻、咽的护理,还要注意雾化器、室内空气和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 3、有增加呼吸道阻力的可能。当雾化吸入完后,呼吸困难反而加重,除警惕肺水肿外,还可能由于气道分泌物液化膨胀阻塞加重之故,即治疗矛盾现象,雾化吸入后,再辅助肺叩打、吸痰等护理。 4、如超声波雾化和喷射式雾化用液体过多,液体量应归入液体总入量内,特别是患儿,若盲目用量过大有引起肺水肿或水中毒的可能。 5、给哮喘患者特别是婴幼儿面罩氧气雾化吸入,由于面罩的溢气孔太少,二氧化碳不能溢出,患者实际上在面罩中重复呼吸二氧化碳,其血中PaCO 2 迅速上升,呈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哮喘病情加剧,所以雾化吸入时间不超过5~10min。 6 、吸入激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口腔、咽喉的局部作用,如声音嘶哑、霉菌感染等,所以用药后漱口,可明显减少副作用。 7、在氧气雾化吸入过程中,注意严禁接触烟火及易燃品。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雾化杯松动是因为大雾化杯三卡头未拧到卡头槽底,应将大雾化杯顺时针拧紧,使大雾化杯上↑与机箱↓对准,即尖头拧到卡头槽底部。 2 不出雾 (1)开机后电源指标灯亮:振荡膜片叠用应拧下内螺纹盖,只装一片振荡膜;晶片接触不良或晶片已坏,应切断电源后重新安装或更换。 (2)水位灯熄灭,是因为水槽内未注入水或注水不够,应向水槽内加水,使浮子充分浮起。 3 雾化量变小 (1)晶片老化或有水垢,应切断电源更换晶片或将晶片表面擦净。(2)振荡膜打毛或安装不正确,应更换或重新安装。(3)大雾化杯上盖进风口未对准出风口,应将大雾化杯上盖拧到位,使大雾化杯上盖进风口对准出风口。 (4)雾滴时有时无,是由于晶片表面镀层脱落,应切断电源更换。 4 熔断丝断了由于市电压过高,机内有短路,应由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雾化吸入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 雾化吸入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雾化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范围雾化器治疗就是用药物借助器械使药液直接到患处,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也是治疗呼吸系统的最佳治疗方法。将药液放入雾化杯中通过雾化机的机械能转化成细微雾状颗粒,通过人体的自然呼吸,药雾直接被体内粘膜吸收,直达炎症患处。使药物快速起到最好的治疗。比起传统的打针注射药物和口服用药,既可以减少疼痛感和恐惧感。又可以最好的治疗疾病。雾化器一般用于:鼻炎、过敏性鼻炎、季节性鼻炎、咽喉炎、慢性咽炎、肺炎、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水肿、等各种呼吸道疾病。 雾化吸入能够协助患者镇咳、祛痰、消炎、帮助患者解除 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的优点在于其可发 挥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由于 用量小,仅为其他给药途径的1/10左右,明显减少了药 物的毒副作用,故可大大提高用药安全性。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较多,其中有一条即是在每次雾化完后要及时洗脸或用湿毛巾抹干净口鼻部留下的雾珠。这样做的益处在于,一、防止残留雾滴刺激口鼻皮肤,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受损。二、在寒冷季节避免残留雾滴留在口鼻皮肤上结霜,刺激及损伤皮肤或引起受凉感冒。三、年幼儿面部皮肤薄且血管丰富,残留药液可被吸收,有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医学专家指出,尽管雾化吸入后残留雾滴所导致的皮肤损伤很轻微,危害也很小,但由于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例如,应用激素雾化吸入防治支气管哮喘,维持用药时间可能长达1~2年,这样就有可能使一些不良反应积少成多,积小成大,久而久之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所以,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绝对不可忽视“擦干口鼻”这一小事。尤其是年幼儿的家长更要注意这一点,每次雾化吸入后都要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地擦干小儿面部及口鼻部分,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精品

雾化吸入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雾化吸入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考试 单选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下列雾化器中,雾化效率最高的是哪种? ? A.氧气驱动雾化器 ? B.空气压缩泵雾化器 ? C.超声雾化器 ? D.震动筛孔雾化器 ?参考答案:D 2 . 雾化颗粒直径是影响雾化效能的重要因素,雾化颗粒的最佳直径大小是: ? A.0.1-0.5μm ? B.0.5-1μm ? C.3-5μm ? D.5-10μm ?参考答案:C ? 3 . 如果药物里含有蛋白质或肽类,不建议应用下列哪种类型的雾化吸入装置? ? A.氧气驱动雾化器 ? B.空气压缩泵雾化器 ? C.超声雾化器 ? D.震动筛孔雾化器 ?参考答案:C 4 . 对于容易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不建议应用下列哪种类型的雾化吸入装置?? A.氧气驱动雾化器 ? B.空气压缩泵雾化器 ? C.超声雾化器 ? D.震动筛孔雾化器 ?参考答案:A ? 5 . 雾化吸入过程中,患者采用哪种呼吸形式,雾化效果最好? ? A.浅而快的呼吸 ? B.浅而慢的呼吸 ? C.深而慢的呼吸 ? D.呼吸形式对雾化效果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C ?

6 . 下列哪些雾化吸入药物,不能在一起配伍? ? A.布地奈德+沙丁胺醇 ? B.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 ? C.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 ? D.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复方制剂 ?参考答案:D ? 7 . 雾化吸入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 A.心悸 ? B.声音嘶哑 ? C.咽喉炎 ? D.口腔念珠菌感染 ?参考答案:A ? 8 . 下列可用于雾化吸入治疗的药物是: ? A.地塞米松 ? B.α-糜蛋白酶 ? C.庆大霉素 ? D.N-乙酰半胱氨酸 ?参考答案:D ? 9 . 下列疾病,哪一种不是雾化吸入治疗的适应证?? A.哮喘 ? B.慢性阻塞性肺病 ? C.激素敏感性咳嗽 ? D.慢性支气管炎稳定期 ?参考答案:D ? 10 . 在进行雾化的过程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雾化前后应进行面部及口腔清洁 ? B.雾化装置应及时消毒、专人专用 ? C.多种药物可混合在同一装置内吸入 ? D.雾化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反应 ?参考答案:C ?

-2018年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 (2018 年修订版)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治疗气道急、慢性炎症的常用药物。《临床儿科杂志》编辑部组织儿科呼吸领域专家对《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2014年修订版)》进行了再次修订,用以指导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和家庭正确选择和使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从而规范和完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以下为2018年修订版共识中关于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的相关内容。 一、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概述 1、基本概念 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治疗中首选的给药方法。采用吸入疗法时,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出,随呼吸气流进入体内。由于气溶胶具有很大的接触面,有利于药物与气道表面黏膜上皮细胞接触而发挥药效。其中,直径1 ~ 5 μm的药雾微粒最为适宜,>5μm的微粒,则绝大多数被截留在口咽部,最终经吞咽进入体内;而 < 0.5 μm的微粒虽能达到下呼吸道,但在潮气呼吸时,90%药雾微粒又可随呼气而排出体外。吸入药雾微粒的形态也影响药物在气道内的分布。 雾化吸入 ICS主要用于气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既可作为医院内缓解急性期发作的合并治疗手段,也适用于家庭的长期控制治疗。目前国内有三种用于儿童雾化吸入的 ICS 混悬液,包括布地奈德(BUD) 、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和丙酸氟替卡松(FP)。布地奈德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儿童基药目录(适用于 12岁以下儿童)中唯一推荐的抗哮喘 ICS ;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定为妊娠安全分级为 B类的糖皮质激素(包括鼻用和吸入制剂),也是目前批准的唯一可用于≤ 4 岁儿童的雾化 ICS。丙酸氟替卡松目前仅适用于4~16岁儿童轻度至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 ICS经吸入装置后,大部分停留于口咽部,仅有小部分沉积于肺内。沉积在口咽部的药物经吞咽进入胃肠道从而被吸收,经肝脏首过代谢后进入血循环。吸入肺部的药物沉积在各级支气管而发挥其局部抗炎作用,其中直径< 2 μm

(完整版)11雾化吸入疗法试题

11.雾化吸入疗法试题 [A型题] 1.使用超声雾化器时,水槽内的水温超过多少温度时,要及时换冷蒸馏水:A.70℃ B.60℃ C.80℃ D.45℃ E.40℃ [答案]B 2.超声波雾化器产生超声波声能的部件是: A.超声波发生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雾化罐 E.雾化器电子元件 [答案]C 3.蒸汽吸入法的原理是: A.虹吸原理 B.空吸原理 C.急速气流 D.超声波声能 E.超声波性能 [答案]B 4.关于雾化吸入药物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庆大霉素可消除呼吸道炎症 B.a—糜蛋白酶可稀化痰液 C.地塞米松可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 D.舒喘灵可帮助祛痰 E.氨茶碱可解除支气管痉挛 [答案]D 5.行氧气雾化吸入时,其氧流量应调节为: A.4~5L/min B.3~5L/min C.6~8L/min D.10L/min E.9L/min [答案]C 6.超声雾化吸入后,不需消毒的物品是:

A.水槽 B.雾化罐 C.螺纹管 D.口含嘴 E.面罩 [答案]A 7.超声雾化器雾滴的直径小于多少时,液体变成细微的雾滴随深吸气而进入肺泡:A.5μm B.5mm C.10μm D.8μm E.10mm [答案]A 8.超声雾化吸入法的目的不包括: A.减轻咳嗽 B.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C.湿化呼吸道 D.解除支气管痉挛 E.治疗肺癌 [答案]E 9.蒸汽吸入时,吸入器距离人口鼻约多少厘米左右为宜: A.10cm B.15cm C.20cm D.25cm E.30cm。 [答案]A 10.超声雾化治疗完毕,应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是防止损坏: A.雾化器 B.透声膜 C.晶体换能器 D.电子管 E.灯丝 [答案]D 11.以下关于氧气雾化吸人法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雾化器内的药液须浸没弯管的底部 B.湿化瓶内勿盛水 C.病人在吸入的同时应作深吸气 D.操作时严禁接触烟火

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及常用药物

雾化吸入治疗的特点、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一)雾化吸入疗法的特点及适应症 雾化吸入疗法,是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以不同的雾化器利用气体射流的原理将液体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气流中,输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湿化;同时,雾化液中还可以加入溶解粘液剂(如α-糜蛋白酶、痰易净等)、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沙丁胺醇)、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红霉素等),以达到消炎、解痉、祛痰等局部治疗目的,从而减少了全身给药的毒副作用。 雾化吸入时雾滴的大小决定了它在呼吸道中的沉降部位。雾滴直径1~5μm,沉积部位在细支气管及肺泡;直径5~20μm,沉积在支气管;20~40μm,沉积在鼻、咽、喉及上部气管。故临床上,根据所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雾化器。一般临床所需雾滴直径以1~5μm为宜。 特点: 1、吸入的药物可直接到达患病部位,因此比口服药物起效快,而且更为有效。 2、由于药物直接进入呼吸道,其用量最多只需其它给药方式的十分之一,明显地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于于儿童和老人尤为重要。 3、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可以普遍用于各种呼吸道疾病。 4、对于某些以病毒感染为主的、可自愈的疾病(如:感冒),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5、药物作用直接,对缓解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且迅速,优于其他治疗方式;甚至在危急时刻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 适应症: (1)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目的是湿化气道.加入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或控制肺部感染。 (2)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3)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痰液粘稠,排痰困难,或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支气管扩张症感染、肺脓肿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 (4)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二)雾化吸入常用药物 1.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常用药物有: 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剂量是500ug/2ml,吸入后10-30分钟起效,1-2小时作用达高峰,1次吸入后可维持6-8小时,其主要作用于COPD急性发作时以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治疗。B2受体激动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剂量是5mg/2.5ml。吸入后5分钟起效,15分钟到达高峰,药效可维持4-6小时。其主要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及COPD有明显支气管痉挛的患者。由于此类药物对心脏及骨骼肌的B受体有激动作用,所以部分病人吸入后会出现心悸及骨骼肌震颤。有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的病人应慎用此药。 2.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1mg/ml,每次使用2ml,每日2-3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起效迅速,10-30分钟可发挥气道抗炎作用。适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尤其适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如果能与抗胆碱药物及(或)B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佳。 3.粘液溶解剂: a-糜蛋白酶:能降低痰液粘稠度,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盐酸氨溴索:可调节呼吸道上皮浆液与粘液的分泌,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合成与分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维持肺泡的稳定,增加呼吸道上皮纤毛的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4.抗生素:雾化吸入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治疗作用。我们科常用的有庆大霉素。

雾化吸入法及_护理

雾化吸入法 雾化吸入法(inhalation)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局部产生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雾化吸入用药具有奏效较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临床应用广泛。常用的雾化吸入法有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氧气雾化吸入法、压缩雾化吸入法和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四种。 一、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声能将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和肺泡。 【目的】 1.湿化气道通常于呼吸道湿化不足、痰液粘稠、气道不畅者,也可作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治疗手段。 2.控制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稀释痰液,帮助祛痰。常用于咽喉炎、支气管扩、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患者。 3.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常用于支气管哮喘等患者。 4.预防呼吸道感染常用于胸部手术前后的患者。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1)评估患者:①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②意识状态,对治疗计划的了解,心理状态及合理程度。③呼吸道是否感染、通畅,有无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等;患者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 (2)向患者解释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患者准备 (1)患者了解超声波雾化吸入法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2)将一次性治疗巾铺于患者颈前。 (3)取卧位或坐位接受雾化治疗。 3.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准备 (1)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一套 超声雾化器 1)构造:①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可输出高频电能,其面板上有电源和雾量调节开关,指示灯及定时器;②水槽与晶体换能器;水槽盛冷蒸馏水,其底部有一晶体换能器,接收发生器输出的高频电能,并将其转化为超声波声能;③雾化罐与透声膜:雾化罐盛药液,其底部是一半透明的透声膜,声能可透过此膜与罐的药液作用,产生雾滴喷出;

雾化吸入时的注意事项

1、明确掌握雾化吸入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2、适应症包括: 3、①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目的是湿化气道.加入适当的抗生素预防防或控制肺部感染; ②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4、⑧肺气肿、肺心病合并感染痰液粘稠,排痰困难,或有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者支气管扩张症 感染、肺脓肿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 5、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6、禁忌症为急性肺水肿,此外,支气管哮喘患者不宜提倡用超声雾化,因颗粒过小,较多雾点 进入肺泡,过饱和的雾液可引起支气管痉挛而使哮喘症状加重。 7、 8、2、做好思想解释工作.首先解除患者对雾化吸入紧张情绪,详细介绍雾化吸入的意义并告 之使用仪器的方法。 9、 10、3、了解雾化吸人的常用药物及其剂量。目前常用药物包括抗菌、平喘、镇咳、祛痰、抗过 敏、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中药类.所有的抗生素注射液均可作吸入治疗,疗效肯定的是庆大霉素和多粘菌素E.前者一般为4—20万u/次。后者1—5万U/次.平喘药物常选用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氨茶碱等.但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时要慎用.镇咳药只有咳必清作为吸入药.抗过敏药常选择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减低血粘稠度药物一般选用肝素。 11、 12、4、雾化吸入要配合全身综合治疗。对于年老体弱病人咳嗽时要辅助拍背。 13、 14、5、掌握雾化吸入的量.干稠分泌物具有吸水性质.吸湿后会膨胀,使原来部分堵塞的支 气管完全被堵塞。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当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可产生急性呼吸困难,故对 15、此类患者湿化雾量不宜太大. 16、 17、6、注意预防支气管痉挛.雾滴进入支气管作为异物可刺激文气管痉挛,尤其是糜蛋白酶、

高渗盐水等药液易引起哮喘发作。故用以上药物时,要先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支气管扩张剂同时应用。 18、 19、7、对心肾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要注意防止湿化或雾化量大造成肺水肿。另外对年老体弱 自身免疫功能减退的病入用抗生素雾化吸人时,应重视诱发口腔霉菌感染问题。在雾化吸入期间应对口腔进行酸碱度测试,若pH偏酸可用2%碳酸氢钠漱口. 20、 21、8、超声雾化部件的消毒要列人常规.不仅直接接触病人的口罩存在污染,间接接触病人的 部件如螺旋管亦多数有污染。因此要求雾化部件一用一消毒。 22、 23、9、掌握超声雾化吸入器技术操作及雾化以后病房管理,雾化吸入后房间在保障病人避免受 凉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病房通风.更换室内空气避免湿度过高引起墙壁霉变。 楼主说的是超声雾化,我是一名五官科护士,我们在日常的护理中用的是蒸汽雾化,我简单说一下蒸汽雾化需要注意的,大家共同学习讨论。 蒸汽雾化使用原理:雾化治疗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成为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 雾化时需要注意的: (1)体位:治疗前先将痰液咳出以免妨碍雾滴深入。雾化吸入时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仰卧位,必须仰卧位时需将床头抬高30°。治疗时患者需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梢停片刻,这样会使雾滴吸入更深。 (2)药量:雾化液每日新鲜配制。通常每次吸入10~20分钟,每日2~3次,一疗程1~2周。吸入时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待适应后再逐渐加大剂量,直到吸完全部药液为止。切不可一开始就用大剂量,因大量的冷雾气急剧进入气道会使气道平滑肌痉挛,导致憋气、呼吸困难加重。

雾化吸入治疗

什么就是雾化吸入治疗呢?----雾化治疗的定义 Egans上面关于的定义就是雾化疗法主要就是指的就是气溶胶吸入疗法,将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或者抗真菌药物等制成气溶胶,以烟或者雾的形式经口腔、鼻腔或者气管当然也包括气管切开管与气管切开管吸入到气道与肺脏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者延缓症状之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而《素问·经脉别论》:“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张景岳注:“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 中医认为百脉朝会于肺,全身的经气血均经于肺,肺主气,心行血,血液运行必须依赖气得推动。这与我们体循环与肺循环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个人觉得中医的这个理论为我们雾化治疗提供了一个更加大的天地,雾化治疗不仅仅可以就是通过吸入药物达到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气道缓解气道痉挛啊,局部消炎,抗菌作用,而就是可以通过吸入之后治疗一些全身性疾病。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中药雾化制剂,但就是缺少相应的询证医学证据。 为什么需要雾化治疗?----雾化治疗的优点 雾化治疗最大的优点就就是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气道或者肺脏,虽然正在沉积在肺泡的相对来说就是非常少的。雾化治疗相较全身用药所需剂量较小;药物起效时间较口服药物快,例如口服沙丁胺醇起效时间约为30分钟而雾化吸入约为5分钟;与全身性药物治疗相比雾化吸入治疗药物副作用因为到达全身的较少相较很低,如全身用激素治疗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皮肤变薄、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多毛、痤疮、肌无力与肌萎缩,免疫抑制加重感染,胃肠道,心血管并发症等。 气溶胶就是怎么沉积的?-----气溶胶沉积的机制 惯性撞击(inertial impaction)-- 每个物体在运动均有保持其运动趋势的能力--这就就是所谓的惯性,惯性的大小主要与物体的质量以及运动速度有关系。惯性撞击指的就是在雾化过程中气溶胶会因为气流方向的改变时保持惯性会有沉淀下来的趋势,因此气溶胶很容易沉积在转弯处即各个气道开口处。气溶胶的惯性气溶胶的质量越大,气流速度越快,其惯性越大,越容易因为惯性撞击而沉淀。 重力沉降(sedimentation)--这个就是最好理解的,在重力作用下物体都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气溶胶粒子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沉淀于肺部。重力沉降与粒子的大小质量、密度、时间有关,粒子直径越大、密度越高、时间越长其沉降就越多。 扩散(diffusion)--悬浮的微粒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这就就是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与环境温度与粒子大小有关。在雾化治疗中较小的粒子直径<0、5um(也有说小于1um的) ,粒子因为布朗运动不断地撞击,向各个方向做不规则运动而沉淀。温度越高,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强,沉淀越快。 什么能影响气溶胶的沉降?-----气溶胶沉降的影响因素 气溶胶粒子大小:在前面气溶胶沉降的机制瞧来,无论就是惯性撞击亦或就是重力沉降还就是扩散,粒子的大小均就是影响因素之一。不同的粒子大小,使气雾粒子沉积到不同的部位。那怎么评价粒子的大小呢? 第一个肯定大家都会想到的就是粒子的直径了,确实就是粒子的直径直接反应了粒子的大小。一般直径>10um会被鼻子或者口咽滤过,在鼻咽、口咽部沉降,当然口腔与鼻腔因其解剖因素稍有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尽管工业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恶化尤其是空气污染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控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城乡居民中最常见、病死率最高,经济负担也最重。雾化吸人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人疗法因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在我国,由于缺乏药物、没备和临床经验等原因,许多基层医院甚至高级别医院在雾化吸人治疗中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进而影响到患者的疗效。基于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携手同内儿科、耳鼻喉科、胸外科和药理学相关领域知名々家制定本共识,以期更好地指导各级医务人员开展规范的雾化吸人治疗工作。 第一部分雾化吸入装置 一、常用雾化吸人装置(简称雾化器)的种类及原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器主要有喷射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及振动筛孔雾化器三种。 1.喷射雾化器:也称射流雾化器、压缩气体雾化器。主要由压缩气源和雾化器两部分组成。压缩气源可采用瓶装压缩气体(如高压氧或压缩空气),也可采用电动压缩泵。雾化器根据文丘里( Venturi)喷射原理,

利用压缩气体高速运动通过狭小开口后突然减压,在局部产生负压,将气流出口旁另一小管因负压产生的虹吸作用吸人容器内的液体排出,当遭遇高压气流时被冲撞裂解成小气溶胶颗粒,特别是在高压气流前方遇到挡板时,液体更会被冲撞粉碎,形成无数药雾颗粒。其中大药雾微粒通过档板回落至贮药池,小药雾微粒则随气流输出。鼻一鼻窦雾化器为附有振荡波的喷射雾化器。在压缩机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集聚脉冲压力装置,脉冲波可直接作用于药物气雾,使药物的雾粒具有振荡特征,易于穿过窦口进入鼻窦,在鼻窦内达到很好的沉积效果。 2.超声雾化器:其原理是雾化器底部晶体换能器将电能转换为超声波声能,产生振动并透过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将容器内的液体振动传导至溶液表面,而使药液剧烈振动,破坏其表面张力和惯性,从而形成无数细小气溶胶颗粒释出。 3.振动筛孔雾化器:结合了超声雾化的特点,其原理是采用超声振动薄膜使之剧烈振动,同时通过挤压技术使药液通过固定直径的微小筛孔,形成无数细小颗粒释。

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是现代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在施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及机械呼吸机使用时,在外科手术后咳嗽多痰时,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所谓雾化吸入疗法是经雾化状装置的液体变成微小的雾粒或雾滴悬浮吸入气中,使气湿化和药液吸入呼吸道,以达到呼吸道粘膜湿润、消炎祛痰、解痉、平喘等治疗目的。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可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急慢性炎症和哮喘等疾病的治疗。 1、雾化吸入的原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出为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输入呼吸道内。气雾作用主要取决于气体的流速和雾化颗粒大小。一般认为雾粒直径必须小于5微米才有可能药99%,药雾随气流吸入到达细支管和终末支气管或肺泡内雾力在20~50微米以上则大多沉降在细支气管以上的气管内,故以1~5微米居多的雾化疗效为最佳,患者的呼吸类型与雾滴的沉降亦密切相关。增加潮气量,深而慢的呼吸有利于雾化进入外周气道;反之,潮气量低浅而快的呼吸则影响雾粒的均匀分布,又传于进入外周小气道。其次,进入各支气管有效剂量的药液多少与药物本身的粘度、质量、比重成正比。即粘度越大,质量越重,药物的附着性好;而药物粘度越小,质量越轻,流速越大,则附着性越差。因此,药物附着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实际吸入的有效质量,此外,有效质量还和药物的浓度、雾量、雾气吸入的流量成正比,即药物浓度越大,物量越足,流量越大,则药物有效剂量也越大,同时,呼吸道病变程度也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气管粘膜的炎症、肿胀、痉挛,分泌物的潴留等病变,雾气吸入的流量就小,药物不易吸入外周小气道。雾化吸入治疗时,临床上拟定的投药剂量约不会毫无损失地等于实际吸入的有效。一般实际吸入的有效质量仅占投药剂量的1/4

2019年版雾化吸入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2019年版)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 呼吸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 会和国民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伴随着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雾化吸入疗法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其临 床应用优势被国内外广泛使用。在我国,很多基层医院,甚至大型 综合医院由于医务人员对雾化吸入疗法及其药物应用认识不足, 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在这种形式下加强雾化吸 入药物的规范管理与合理使用尤为重要! 基于此,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 药学组于2018年6月23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召开“2018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 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研讨会”正式启动“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撰写项目,在会议上确定编写专家组成员,并对共识大纲进行专业细致的研讨。2018年7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 确定共识大纲内容。2018年11月3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上进行共识中期审稿,委员及学组专家对共识初稿内容进行逐条修订,并提出近50条专业修改建议,对共识内容的准确性与药学特色进行了严格的把关。经过多次专家审稿和修订, 2018年12月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 员会议”,对“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的内容进行最后修订,得到编 委会专家组的一致认可而最终定稿。 本共识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合理用药学 组专家,以及游一中教授为代表的专家顾问组共同努力下完成编写,旨在提高我 国雾化吸入合理用药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度高、用药量少、应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已作为呼吸系统相关疾病重要的治疗手段。但雾化吸入疗法的不规范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进一步促进雾化吸入药物在临床的合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雾化吸入药物有3类: (1)湿化祛痰剂:粘液脓栓或粘稠分泌物是气道阻塞的常见原因,并常使肺功能损害加重,诱发感染,这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化痰,以利于痰液排出。生理盐水5ml,用于湿化气道;α-糜蛋白酶2.5~5mg加生理盐水10ml 稀释后应用;2% ~4 %碳酸氢钠2~5ml;蒸馏水5ml;必嗽平2ml加生理盐水5ml稀释后应用,同时加入支气管扩张剂。 (2) 支气管扩张剂:常用于咳喘患儿。如异丙肾上腺素0.25~0.5mg 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0.5%舒喘灵 0.01~0.03ml/k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地塞米松2mg加生理盐水5~10ml稀释。(3)抗生素:雾化吸入在止咳化痰的同时一般都加入抗生素控制炎症,因为许多患儿的咳嗽,咳痰都与感染有关。常用药物:青霉素5~10ml 次,加入生理盐水5 ~10ml皮试后应用;庆大霉素2万μ~4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红霉素0.15~0.3g/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制霉菌素2~3万μ/次加生理盐水10ml稀释。 通常,上述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效果较好。临床常用:α-糜蛋白酶2.5~5mg,地塞米松2~5mg,庆大霉素4万μ~8万μ,加入生理盐水10~20ml以达到祛痰、平喘、消炎的功效。 雾化药物基本组方:庆大霉素4~8万u,地塞米松5~10 mg,α-糜蛋白酶5 mg,对于喉水肿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者加入肾上腺素0.5~1 mg,并加大地塞米松用量。将上述药物用40 ℃温开水配成15 ml加入雾化杯中,机器水槽内加50 ℃的温开水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急

性喉炎每日吸2次;每次10~20 min,5天为1个疗程,应用1~2个疗程;慢性喉炎每日1次,每次20 min,7天为1个疗程,应用2~4个疗程。每个疗程间可有2~3天休息。具体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再制定治疗方案。 选用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超声雾化吸入应用的各种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稳定性好、粘稠度低及适宜人体组织的胶体渗透压;药液浓度太高不易起雾;药液对粘膜不宜有刺激性;酸碱度要接近中性;注意不要引起过敏反应。雾化的药液应新鲜配制,定期消毒,避免污染。 用作雾化治疗的液体可选用蒸馏水、0.45%盐水或生理盐水。蒸馏水稀释粘液的作用较生理盐水强,但刺激性也较强,因此,当分泌物较粘稠干涸时,可选用蒸馏水或0.45%盐水,长期湿化则可用生理盐水。心脏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生理盐水湿化时应注意对心脏负荷增加的影响。 超声药物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系气雾吸入疗法的一种。是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气溶胶),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直径约1~8μ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吸道深部沉积。吸入一定的雾化剂,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粘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分泌物,利于自呼吸道排出及刺激呼吸道的自家清洁机制和改善通气功能;促进支气管炎症过程的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雾化吸入法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雾化吸入法 一、氧气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原理与结构 雾化吸入器为一特制玻璃器,其1、2、3、4、5五个管口,在球形器内注入药液,3管口接上氧气,气流自3管冲向4管口出来,不起喷作用,但用中指堵住4管口时,气流即被迫从1管口冲出,2管口附近空气密度突然降低,形成负压,球内药液经4管吸出,当上升到2管口时,又被来自1管口的急速气流吹散,形成雾状微粒从管口喷出。 (二)目的 1.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 2.解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三)用物 雾化吸入器,氧气吸入装置1套(不用温化瓶)或压缩空气机1套。 (四)常用药物及其作用

1.抗生素,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2.解痉药物,如氨茶碱,舒喘灵等。 3.稀化痰液帮助祛痰,如α-糜蛋白酶、易咳净(痰易净)等。 4.减轻水肿,如地塞米松等。 (五)操作方法 1.按医嘱抽药液,用蒸馏水稀释或溶解药物在5ml 以内,注入雾化器。 2.能起床者,可在治疗室内进行。不能下床者,则将用物携至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合作,初次作此治疗,应教给病人使用方法。 3.嘱病人漱口以清洁口腔,取舒适体位,将喷雾器的“1”端连接在氧气筒的橡胶管上,取下湿化瓶,再调节氧流量达6~10L/min,便可使用。 4.病人手持雾化器,把喷气管“5”放入口中,紧闭口唇,吸气时以手指按住“2”出气口,同时深吸气,可使药液充分达至支气管和肺内,吸气后再屏气1~2秒,则效果更好,呼气时,手指移出气口,以防药液丢失。如病人感到疲劳,可放松手指,休息片刻再进行吸入,直到药液喷完为止,一般10~15分钟即可将5ml药液雾化完毕。 5.吸毕,取下雾化器,关闭氧气筒,清理用物,将雾化器放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再清洁、擦干、物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