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30年代的剧作

一、概况:上海五大剧社

南国社(田汉);复旦剧社(洪深);上海戏剧协社(应云卫);辛酉剧社(朱襄丞);摩登剧社(陈白尘)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与左翼戏剧运动

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

田汉的《洪水》;

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

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

4、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曹禺、田汉、夏衍为代表)

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

1.李健吾(1904—1982),笔名刘西渭,山西运城人。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特点:

时代性不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自己的风格

重人性分析,重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揭示,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探索;

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趣味性较强。

贡献: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的戏剧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3、白薇的剧作:

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

(一)生平和创作概况:

1、曹禺(1910年—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万德尊

养母薛咏南(家宝)

南开中学

南开大学政治系——

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处女作《雷雨》。

1935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郭沫若赞扬“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

1935年,在天津写出《日出》。

1936年,创作三幕剧《原野》。

1940年,又在江安写成了《北京人》。

1942年夏,将巴金的《家》改编成剧本。

《明朗的天》(1954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

1996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曹禺全集》,共7卷,300万字。

(二)关于《雷雨》

1934年7月,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作品《雷雨》在《文学季刊》1卷3期的发表,它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1、《雷雨》的人物关系

(1)性爱关系

侍——蘩——凤

贵——朴——萍——冲

(2)血缘关系

贵——侍——朴——蘩

凤萍海冲

(二)关于《雷雨》的研究与解读

社会—历史批评、宗教学批评、原型批评

1、社会——历史批评

主要是在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视野中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批评意向侧重于《雷雨》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思想的解说、艺术特点的概括。

(1)《雷雨》思想意蕴的阐释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性爱纠葛的情节,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而且透露出孕育这种家庭的畸形社会必然崩溃的趋势,因而《雷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人物分析

A 周朴园的形象

讨论: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思考:周朴园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朴园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冷酷、专横、自私、虚伪。

这一形象给人以复杂而又真实的审美感受。

B、“雷雨式的性格”——蘩漪

“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的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息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

“蘩漪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处,而是在她的性格的不可爱的地方”。

丰满、富有个性

外在特征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报复。

《雷雨》通过蘩漪极端的、强悍的灵魂塑造,肯定其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反叛封建道德的勇气,并用这一形象将五四以来宣扬个性主义的艺术推向了极致。

蘩漪的“雷雨”型性格,既是真实的,又带有象征意味。

(敢于向黑暗现实挑战的精神)

C、侍萍是另一悲剧女性形象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D、四凤

单纯、朴实,

善良,易于受骗。

E、周萍:

是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阶级的代表。

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抛弃蘩漪,一是迫于社会舆论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的压力,二是基于“对不起父亲”的良心谴责。

F、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夏天里一个春梦”。其对社会现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还生活在飘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G、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人性丧尽而不知羞耻。

此类人很可怕。其虽是小人,但因其不要脸,所以危害性很大。

H、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但尚不成熟。

“雷雨”:第九个人物

作者在《雷雨·跋》中说:《雷雨》的结果“不是因果,不是报应,而是残忍。”

这可以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用“雷雨”这个好汉来轰击些沉闷。

2、从宗教文化视角解读

不再把《雷雨》看作是单纯的“社会问题剧”,而是上升到人性的层面开掘,《雷雨》的主题就由原先的表达反封建思想变为表现人性的根本弱点,人性的失落与复归。

周朴园为什么没有死?基督教的基本内容

故事的宗教意蕴人类获得救赎的途径

基督教伦理观念:

人因原罪而被上帝放逐在充满罪恶的世界中,接受惩罚与磨难,但人却无法认知自身的处境,反而更深地陷入罪恶,导致自身的毁灭,因而人的悲剧是罪恶的必然产物,是不自知的人类无法摆脱的命运。

人只有在磨难中接受惩罚,并反省、忏悔,才能逐渐摆脱恶,走向善,最终走向重返伊甸园之路。

首先,曹禺通过周朴园等人物揭示了人性中存在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其次,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对立与剧烈冲突,展现了人类生命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再次,通过周朴园的忏悔张扬了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3、原型理论解读(结构主义批评)

这种分析把视野扩延到文学历史的纵深处,认为《雷雨》的情节有着中国文学典型的“痴心女子负心汉”模式,但又有作家的变化与创造。

繁漪属于“仇女型”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与“悔过型”之间。

(1)舍弃求爱——盟誓——婚变的情节结构,

切取一个横断面,重点表现其中的某一环节。作品从遗弃的结果写起,中间用“回顾法”交代三十年前的恩怨,造成紧张强烈的悬念和气氛。

(2)人物关系设计错综复杂

侍萍和周朴园,繁漪和周萍

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压抑的愤懑,毁谤了当时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对命运的残忍与不公作了深入的揭示。

(三)《日出》、《原野》及其他

1、关于《日出》:

作者讲:“《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者是我的呼喊。在《日出》中,我想求得一线希《雷雨》的创作模式图示: A

景物描写

周公馆

教堂

医院

恶地

B 剧情设计 原罪与现实罪恶 惩罚

望,一线光明。我十分深切地感到这个社会没有光明,需要阳光”。

2、《日出》的艺术技巧

(1)时间:

黎明、黄昏、午夜、日出(黑暗与光明交错之际)

(2)人物:

陈白露连着两头,一头可揭露上流社会的腐败,一头可揭示下层社会的苦难。方达生为穿针引线之人。

A、陈白露:思想矛盾,性格复杂。

曾接受过个性解放等思想的熏陶,但在堕落的泥潭里陷得很深,养成了追求刺激、崇尚享乐的习惯。

B方达生: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但书呆子气十足,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希望走向光明。展览了上流社会高等动物人生的丑恶

C潘月亭:银行经理,腐败堕落。

D李石清:银行秘书。狡黠毒辣,洞察人情世故,性格复杂而鲜明。

顾八奶奶:富孀,庸俗愚蠢

胡四:游手好闲,无耻至极。

黑三:金八的打手,帮凶。

翠喜:妓女,心地善良。

小东西:被摧残、被折磨、被损害的小姑娘。

(3)地点:

基本背景是陈白露的房间和翠喜的房间,这合起来构成了一幅现实社会的真实图景。(4)事件:

破产、倒闭、失业、自杀、寻欢作乐、公债投机等都是当时的常见现象。

(5)象征:黑暗与光明交错之际

3、关于《原野》(写于1936年秋)

视野转向了农村,写的是农民向压迫者反抗复仇的题材。这与30年代文学关心农民命运的精神一致。在《原》中,作者不仅追寻农民反抗压迫的原始生命力,而且还表现了带着封建宗法思想铁镣的盲目复仇者的心理悲剧。

仇虎生长于“原野”,被囚于“牢笼”,一旦挣脱肉体的镣铐,就爆发出“虎”一样的野性和复仇力量。他与焦母的冲突,与金子的性爱,都充满着原始的生命强力。

《原》写人物的精神幻觉,

充分揭示人物心灵冲突的悲剧。

(四)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

1、结构艺术的范本

所谓戏剧结构,就是根据题材的特点与主题的需要,按照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组织戏剧冲突与安排戏剧情节的艺术。

“锁闭式”、“群像式”、“开放式结构”

曹禺从周、鲁两家三十年的血缘的、阶级的、思想的矛盾纠葛中截取了最富于戏剧性的一段,从贴近高潮时下笔,以一天概括三十年。

《雷》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结构的杰出范例:

A、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

B、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C、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

D、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回溯式”——渐渐透露出来,推动剧情迅速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三一律”:

欧洲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规定剧本的情节、地点、时间必须完全一致,即:每剧只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24小时)之内完成。该原则的提出者为亚里士多德。

善于渲染气氛,有张有弛,开合自如。

《雷雨》中的“郁热”(蝉鸣、蛙噪、雷声,渲染着苦夏的氛围,暗示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原野》中的神秘气氛;

《北京人》中的沉闷气氛。

“群像式”

《日出》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空间里,让不分主次的人物错落登场,各有各的故事,以不同形态互相勾连,共同显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都市上层和下层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这种社会关系的蕴涵的文化与哲理的思考。这种结构方式,通常称之为“人像展览式”或。

“开放式结构”:

《北京人》写的是旧北平士绅家庭的曾皓一家,由于自身不可阻止的衰败,也由于暴发户杜家的催逼和房客袁任家的影响,从经济到精神迅速瓦解的过程。这种结构方式,按照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自然地铺开,所有主人公的表演基本上放在前台,事件发展全过程大致都包括进去,通常被称作“开放式结构”。

《北京人》是曹剧作中的又一高峰,和《雷雨》侧重于伦理道德关系的批判不同,《北京人》是企图对整个封建文化传统作总清算。

曾家是衰腐的封建社会的缩影。

2、话剧语言的舞台化

(1)语言口语化程度高

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来又精心加工过了的,却不华丽、不做作,而是准确、流畅、响亮、入耳。

(2)既个性化又情境化

逼真地符合人物独特的性格,即个性化,同时又要求准确地符合特定戏剧情境,即情境化,这在曹禺的剧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富有动作性

对话的动作性(即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强弱是衡量话剧语言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曹禺的语言动作性强,富有心灵的进攻性和情感的冲击力。

老爷没有事了?

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她不是小姐。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儿子?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你,你贵姓?

——似曾相识,内心仍很平静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感意外,疑惑

(忽然立起)你是谁?

—疑惑,感有事发生(有不祥之感),有点慌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心中释然,有些不知所措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哦,侍萍!(低声)是你?

——知道眼前是谁,但抱侥幸心理,不愿也不敢承认这是真实的。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谁指使你来的?

——恼怒,害怕

焦母焦母:那么,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仇虎:我说过,(着重地)跟您报恩来啦。

焦母:(绝了望)哦!报恩?(忽然)虎子,我听说你早回来了,为什么你单等大星回来,你才来?

仇虎:小哥俩好久没见面,等他回来再看您也是图个齐全——

焦母:(疑惧)齐全?

仇虎:(忙改口)嗯,热闹!热闹!

焦母:(仿佛忽然想起)哦,这么说你是想长住在这儿?

仇虎:嗯,侍奉您老人家到西天。(恶毒地)您什么时候归天,我什么时候走。

焦母:(呆了半天)好孝顺!我前生修来的。

思考题

1、你眼里的繁漪?

2、分析《雷雨》第九个人物“雷雨”

3、如何评价周、侍的爱情?

4、曹禺的戏剧艺术成就。

20-40年代戏剧

20年代戏剧 (填空)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 1907.6《黑奴吁天录》,中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近代话剧演出。 新文化运动:1918年出版《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开端。 最早的专门性戏剧性杂志《戏剧》月刊。 郭沫若,是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 “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 “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历史翻案剧 欧阳予倩《潘金莲》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国剧运动” 熊佛西《洋状元》 余上沅《兵变》 丁西林《压迫》 田汉 创作成绩最丰厚,原名田寿昌,1911改为田汉。 1920年《梵峨璘与蔷薇》处女作。 自署“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灵光》第一个正式公演的剧本,领导南国戏剧运动。 早期代表作,《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特点: 一、内容上,感应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揭露当时社会传统势力剥夺人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另一方面表现人们面对黑暗所产生的苦闷思索,和对光明表现出来的追求。 二、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抒情性和戏剧性相融合,表现技巧成熟。 30年代创作类型,一工人运动《梅雨》②抗日爱过《回春之曲》 40年代《秋声赋》,《丽人行》是现代文学期间田汉的创作高峰 30年代戏剧 上海戏剧协社 1927年以后,介绍和排演西洋古典名剧。 辛酉剧社,“难剧运动” 复旦剧社,西洋名剧 南国社,青年学生为观众 上海艺术剧社,“左翼”剧座谈,“无产阶级戏剧”首次提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代表作冯乃超和龚冰庐《阿珍》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0.8 以上海艺术剧为核心,联合了辛酉。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14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新诗(第三版)

第十四章三十年代新诗 第一节三十年代新诗概述(略) 在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开创了新诗的创作,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流派。其后期,出现了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歌流派和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显示了新诗发展的新方向。30年代的新诗,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并出现了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两大派别相对峙的局面。 一、现实主义派诗歌(略) 1、殷夫(略) (1)生平与创作 殷夫(1909—1931),原名徐祖华、徐文雄,笔名除殷夫外,尚有白莽、文雄、洛夫等,浙江象山人。父亲是医生。两个哥哥均系国民党政权的官吏。长兄徐培根曾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国民党政府航空署长。 殷夫从小好学,13岁开始创作。1927年4月在浦东中学读书时,曾因从事革命活动而被捕,几乎被杀。1928年在同济大学学习德文时开始给《太阳》月刊投稿,不久即成为太阳社的成员。1929年离开学校,专门从事共青团工作。同年9月,因组织上海丝厂工人罢工第二次被捕。出狱后,编辑《列宁青年》。这期间,殷夫写了许多“红色鼓动诗”,并成了坚强的共产党员。1930年春参加“左联”后,勤奋地为“左联”刊物《萌芽》、《拓荒者》等写稿。1931年1月被国民党秘密逮捕,同年2月7日被害,年仅22岁。 殷夫早期的诗作,多是歌唱爱情和抒写自我孤寂的作品,如《我们初次相见》、《白花》等;同时也有一些表示向往光明和渴求反抗斗争的作品,如《独立窗头》、《孤泪》、《给某君》、《地心》。诗风忧郁感伤,以《孩儿塔》为代表作。 投身革命后,殷夫直接继承了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早期无产阶级诗歌的传统,转而歌唱工人阶级及其革命斗争,如《让死的死去吧》、《我们》、《一九二九年五月一日》、《议决》、《血字》等;歌唱自我同反动阶级的彻底决裂,如《别了,哥哥》等。诗风也变得激昂刚健,明快有力。

30年代新诗

30年代新诗 后期创造社,太阳社 1.政治抒情诗 中国诗歌会(大众诗) 2.唯美诗(后期新月社+现代诗派)“纯诗”诗歌类型 3.乡土诗歌(臧克家)踏实表现现实人生 中国诗歌会 现实主义诗派 臧克家 三大流派后期新月派 现代派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 政治抒情诗 前驱:殷夫,左联五烈士之一。“红色鼓动诗” 取材上: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善于抓住典型的材料

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深入挖掘。 艺术上:形象性和议论性结合,语言凝练,语调激越。注重真情实感的再现。 代表作:《一百零七个》《别了,哥哥》《血字》,《孩儿塔》 缺点:强调“力”的美学,比较口号化。 中国诗歌会 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时间:1932年9月于上海成立。 发起人:黄浦芳(蒲风),穆木天(从创造社走向左联,陈方竟研究的好),杨骚,森堡(任钧) 刊物:《新诗歌》 创作纲领:“我们要抓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诗歌成为大众歌调”,诗人“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 创作的直接导向是“诗的意识形态化”与“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内容与特点:1.及时迅速反映现实人生,从事反帝反封建斗争。“捉住现实” 2.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强调“自我”

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 3.艺术表现上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大众歌调”,创造大众化和通俗化诗歌,大量采用歌谣,小调等民间诗体。 影响: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表现了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刚健,粗犷,壮阔的力的 美。 不足:成为了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忽视了诗歌本身的艺术特质;艺术上比较粗糙;抹杀了非重大题 材作品,导致诗歌单化。 代表:蒲风——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诗歌集《茫茫夜》。反映重大题材,表现工农大众的 生活和斗争。直接描摹的手法,诗歌语言朴实 通俗。 附:中国诗歌会在实践诗歌大众化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绩,尤其是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 唯美诗 后期新月社:《诗刊》在上海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进入后期的发展阶段。 代表人:孙大雨,叶公超,卞之琳等人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七章++30年代小说

第七章:三十年代的小说 三十年代即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小说,这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高峰期。这时期,政治和商业对小说的介入十分明显,以至造成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和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我们这节课先来学习左翼小说。 第一节左翼文学 一、“左联”早期小说 30年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的出现,即“普罗小说”的出现。 (一)、“普罗小说” 主要成员:主要是太阳社成员,如蒋光慈、洪灵菲、楼建南,还有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郑伯奇、华汉等。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以蒋光慈为代表。“普罗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蒋光慈。左翼文学中,蒋光慈影响最大,是革命文学的元老。 1、蒋光慈 蒋光慈(1901——1931),又名蒋光赤,安徽六安人,与胡适同乡。1924年从苏联回国后,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发起组织了革命文学社团太阳社,先后主编了《太阳月刊》、《新流月刊》、《拓荒者》等鼓吹左翼革命文学的刊物,积极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新梦》是蒋光慈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尽情歌唱的诗集。蒋光慈的第二部诗集《哀中国》。 1925年五卅运动中写有第一部中篇《少年漂泊者》(1926),短篇集《鸭绿江上》(1927)。1927年又完成了反映上海工人起义的《短裤党》(1927),较早地描写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与先进工人。大革命失败后,又写了中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野祭》(1927),《冲出云围的月亮》(1930)、《菊芬》(1928)、《最后的微笑》(1928),文学出版界进入了一个“蒋光慈时代”。 由于蒋光慈当时在普罗文学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而“革命”与“恋爱”又颇符合当时的一些革命青年的口味,所以这种模式一经问世,便在左翼文坛中迅速蔓延开来。 2、华汉 华汉(即阳翰笙1902——1993),曾参加过创造社,是初期普罗文学的一位多产作家。创作有长篇小说《地泉》三部曲(包括《深入》《转换》《复兴》三个中篇)等。《地泉》不仅是作者的代表作,而且是一部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作者在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力图展现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的时代特征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出路。但由于作者缺乏深入的生活感受和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加上人物描写的“脸谱主义”和情节结构的“方程式,”致使作品带有图解革命运动,艺术表现概念化的毛病。1932年重版时,在书前特意附上了瞿秋白,郑伯奇,茅盾,钱杏邨和作者华汉的五篇序言,这些序言从不同角度把《地泉》放到中国普罗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评述,并以此总结了初期普罗文学的得失。 (二)、柔石和胡也频的小说 1、柔石 柔石(1902——1931),早期有短篇《疯人》集,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三姊妹》等,善于描写青年的爱情苦闷,富于浪漫气息。后期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短篇《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这些小说都超离了当时概念化的风尚,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话剧发展简史

话剧发展简史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30年代的剧作 一、概况:上海五大剧社 南国社(田汉);复旦剧社(洪深);上海戏剧协社(应云卫);辛酉剧社(朱襄丞);摩登剧社(陈白尘)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与左翼戏剧运动 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 田汉的《洪水》; 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 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 4、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曹禺、田汉、夏衍为代表) 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 1.李健吾(1904—1982),笔名刘西渭,山西运城人。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 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 特点: 时代性不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自己的风格 重人性分析,重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揭示,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探索; 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趣味性较强。 贡献: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的戏剧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3、白薇的剧作: 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 (一)生平和创作概况: 1、曹禺(1910年—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万德尊 养母薛咏南(家宝) 南开中学 南开大学政治系—— 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处女作《雷雨》。 1935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郭沫若赞扬“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 1935年,在天津写出《日出》。 1936年,创作三幕剧《原野》。 1940年,又在江安写成了《北京人》。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笔记(1).docx

绪论: 一、现代性——历史的使然 基于历史要求的戏剧思潮和戏剧观念的根本转变,或者说戏剧之启蒙理性与现代意识的强化,是中国戏剧脱离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的基本标志。 1、中国戏剧向现代化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戏剧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二:戏剧精神内涵的变化。 第三:舞台任务形象体系的变化。 第四:戏剧艺术生态构成上的变化。 二、中国现代戏剧的崛起 变革先是在旧戏营垒的内部进行,这就是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前后的戏剧改良运动。 首先:杂剧和传奇这种古老的戏剧文学体裁,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其实:当时在舞台上处于“霸主”地位的京剧,也惊醒了改革的尝试。 三、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历程 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四十年代,便是现代戏剧发展、成熟和繁荣的时期。 二十年代的话剧,在艺术上较文明新戏时期已有长足的发展。首先:剧本文学的创作打开了新局面。其次:对戏剧演出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导演艺术,对中国话剧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十年代的中国话剧在曲折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时期。 左翼戏剧运动成为戏剧运动的主力。首先表现为政治上对战斗性的追求明显加强。艺术发展上呈现相当复杂的局面。主题大于形象,思想和艺术处于不平衡状态。 四十年代是中国人名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经受血与火的考验的伟大时代,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高扬的伟大时代,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第一:在三十年代已经成熟的基础上,向丰富性、多样性方面开拓了新路。 第二:在戏剧艺术的探索上,对五四以来只强调向西方学习而忽视中国戏剧传统的偏向进行了拨正,戏剧的民族化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二十年代戏剧以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主题。 三十年代以阶级斗争、社会解放的主题。 四十年代民族解放的总主题,得到深入的表现。 四、中国现代戏剧的历史特征 1、反帝反封的土壤诞生,左倾。 2、中国现代戏剧史,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戏剧变革、发展的历史。

第七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30年代文学思潮 一、概述 1、基本特征:(1)、政治化 (1928年北伐战争<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争失败>结束,1927至1937,土地革命/十年内 战/国内革命战争,与此同时日本侵略东北,东 北沦陷。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广泛传播,一定程度上决 定二三十年间的文坛面貌 (3)、左翼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及其他倾向的文学(近 现代通俗文学)共同存在、发展 《朱版教材》 基本风貌:一是上承五四人的文学的文艺、美学思潮及文学创作中的多彩艺术成就;二是左翼革命文学思潮与文学创作。 文学观念与话语:三种“人”的观念的对话、冲突——一是五四民主科学背景上的人文主义观念与话语;二是左翼革命文学的“阶级的人”的观念与话语;三是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人”的观念:充分世俗化中的充分人性化,即大众伦理道德与大众人性观。 2、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无产阶级(左翼)文学 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 两大文艺思潮各自发展演变、相互竞争

二、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左翼革命文学思潮 1、革命文学论争——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普罗文学”,受苏联拉普、日本纳普等左倾文艺思潮影响)的基本主张:把文学作为政治传声筒,否认五四文学革命。 强调:无产阶级文学要“使读者得到旧社会的认识及新社会的预图”,“对于敌人的厌恶,对于同志的团结,激发斗争的意志,提起努力的精神,这是革命文艺的根本精神,也是它的根本任务”;为创造无产阶级文学,小资产阶级的作家要“把自己否定一遍”,“克服自己的小资产阶级的根性”;“要牢牢把握着无产阶级世界观”,“我们文学家,应该同时是一个革命家”。 (2)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成员和鲁迅、茅盾等人的论争 主要缘于其对五四文学的否定,把五四时期的小资产阶级作家当做革命的对象,把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都当做“社会变革期的落伍者”。 鲁迅(《三闲集》)与茅盾著文予以反击。1929年末,中共出面要求双方停止论战,加强团结。 (3)梳理左翼文学倡导者于30年代五场重大文学论争 ①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P153 左:提倡“宣传鼓动的艺术”、“一切艺术都是宣传”、“艺术是阶级对立的强有力的武器” 鲁迅:一切文艺故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学 茅盾:批评普罗文学的标语口号不是文学 ②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与新月派及其宣传的人性论(梁实秋)、天才论的论争 梁实秋的“普遍人性论”: “文学乃是基于固定的普遍的人性”,“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批评左翼“把文学当做阶级斗争的工具而否认其本身的价值”,指出“人生现象有许多方面都是超于阶级的; 梁实秋的“天才论”: 文学是天才创造的,与一般人无关,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也反映了新月派的保守与贵族化倾向。

现代戏剧发展脉络

现代戏剧发展脉络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概述中国现代戏剧创作发展脉络 萌芽发展阶段(1917-1927) 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涌下,20世纪初年的新剧——文明戏产生了。文明戏以写实的对话、动作代替传统戏曲的唱念做工,采用幕表制演出,并衍生出定型化的角色分配制,和为宣传鼓动而派生的“言论老生”演说,令时人耳目一新,但与成熟的话剧还有很大差距。到五四运动前夕,以上海为中心的新剧运动呈全面衰落之势。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者们以五四时代特有的反叛性思维方式和战斗精神,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严厉的审视和批判。同时,他们翻译介绍各种外国戏剧理论和创作,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文学。其中,易卜生的写实主义备受推崇,一批问题剧和写实主义剧作应运而生。1920年演出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爱美剧”运动的产生,“爱美剧”指“非营业”的戏剧,剧作家不受资本家操纵。1921年成立的民众戏剧社提倡写实的社会剧,形成了现实主义戏剧的理论观点。但真正重视舞台实践而成为“爱美的”戏剧运动柱石的是上海戏剧协社。1923年,洪深加入协社,建立严格的排演制和导演制,废除男扮女装这一旧戏和文明新戏的非现代化、非现实主义的演出方式。次年,由洪深执导的《少奶奶的扇子》大获成功,这是中国首次严格按照欧美演出话剧的方式来演出的戏剧。

从爱美剧的倡导到建立正规的导表演制度,中国现代话剧在戏剧的外部关系和艺术本体建设上双管齐下,基本摆脱了文明戏遗风困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话剧艺术形式。 在社会问题剧的模式之外,田汉、郭沫若、丁西林的话剧创作别具一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从文学走向戏剧。田汉倡导南国戏剧运动;郭沫若专注于历史题材创作,将具有戏剧性的古代人物融入现代思想框架;丁西林创作具有英国雅致幽默的喜剧。 1925年,一些留美学生试图发起一个爱尔兰文艺复兴式的国剧运动,但由于其主张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潮,因应者寥寥而很快沉寂。知道20世纪80年代,国剧运动及其理论与价值才重新引起戏剧界的认识。 转型阶段(1928-1936) 易卜生式的写实主义和“为人生”的戏剧思想,成为30年代戏剧思想的主流。在此之间,李健吾的戏剧作品追求深入剖析复杂的人性,欧阳予倩主张“为人生”的真戏剧,曹禺的《雷雨》《日出》的杰出成就显示出写实主义戏剧的成熟。 1929年,中共地下党人员成立艺术剧团,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开始了中共对现代戏剧运动的领导,推动了上海话剧界的向“左”转。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由于受到极“左”思想影响,艺术剧团和左翼剧联的理论片面强调文艺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强调戏剧为政治斗争服务。后来,政治宣传剧思想,成为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主导思想。

《中国话剧史》期末复习

一、清末民初:戏曲改良与早期话剧运动(19世纪末——1916) 1、晚清的戏曲改良 1907年话剧诞生 (1)梁启超等人的改革理论和新编杂剧、传奇 ●梁启超1902年《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文艺包括戏曲)文学功利论 ●陈独秀1905年《论戏曲》“戏园者,普天下人之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教师也“ ●清末改革大臣出国考察西方对戏剧的重视 ●出现一批新戏曲《二十世纪大舞台》“案头剧““场上曲” (2)汪笑侬等人的京剧改良(“时事新戏”) “时尚新戏”——汪笑侬(德克金,正黄旗) 根据时事改变的新剧 《哭祖庙》《受禅官》以古喻今 梨园编剧第一能手 最终没有成功中国封建太强大内容受形式影响 2、早期话剧的诞生 Adc剧团——上海喜人业余剧团 兰心剧院 (1)上海的学生演剧 中国话剧从校园起步,推动发展 张之洞《劝学篇》鼓励出国 教会学校新式学堂 宗教戏剧——自排戏——学生演剧(1899 上海约翰公学《官场丑史》1903 南洋公学《张汶祥利马》汪悠游“文友会” (2)春柳社和《黑奴吁天录》 在日本中国留学生建立的学生文艺社团 ●李叔同(弘一法师)看到新派剧演出大为震撼赴日学画1907.6.1《茶花女》 ●“留西洋不如留东洋”张之洞《劝学篇》 ●中国戏曲——文明戏(早期话剧)——话剧——新剧(西方话剧) ●日本歌舞伎——新派剧(生活化)——新剧 ●中国话剧第一部《黑奴吁天录》 ●李叔同曾孝公欧阳予倩“中国未来戏剧的希望”春柳社早期成员演出比国内更正规 ●《黑奴吁天录》5幕契合当时中国地位感情真实 1)按照西方演剧方式分幕不分场中国戏曲分场不分幕 2)采用对话方式写实生活化 3)随意性截取小说第二幕很随意“工厂联欢大会”最不符合剧本舞台效果最好 4)男扮女装 ●春阳社——紧随春柳社成立亦演《黑奴吁天录》失败态度不严肃 ●南欧北梅 ●后期春柳——“新剧同志会”主干陆镜若(在日戏剧全才就读于腾译浅二郎的非优学校) ●当时中国演剧环境差,严肃认真的戏不得人心 ●春柳社宗旨——“研究新旧戏曲,冀为吾国艺界改良”“以庄严的态度实现艺术的理想”“以营业为宗旨则

大一下现代文学30年代诗歌

第七章:30年代诗歌 一:30年代新诗发展状况 1:20年代后期的白话新诗 蒋光慈:无产阶级诗歌《新梦》《哀中国》 李金发:象征诗派 两种趋势:大众化/非诗化,贵族化/纯诗化 2:30年代诗坛概况 中国诗歌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人群和现代派诗人两派别相互竞争的局面 现代派诗人群包括: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 二:中国诗歌会 1:成立于1932年9月,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2:以殷夫为前驱,红色鼓动诗,《血字》 3:发起人: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 4:代表作品:蒲风《六月流火》穆木天《守堤者》杨骚《乡曲》任钧《战歌》 5:基本特点:①内容与无产阶级革命紧密相关,多以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的鼓动性和意识形态化。②革命宣传意义大于文学审美意义 三:后期新月诗派 1:是前期新月的继续和发展 2: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 3:基本成员:徐志摩,饶孟侃,孙大雨,卞之琳,叶公超,邵洵美,林微因,以陈梦家,方伟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主的青年诗人 4:后期新月诗歌两个方向的转变 ①向外扩展:生活视野扩大和题材扩展,显示出走向时代社会的倾向 ②向内扩展:关注内心世界,转向现实主义诗意的探索 5:后期新月现代诗的特征 ①主智化,非个人倾向的出现和“荒原意识的崛起” ②出现了大都市的病态,现代人的精神异化等内容 ③以象征,暗示等手法建构隐晦的艺术世界,充满幻灭,空虚,迷茫,感伤情绪 6:后期新月的意义 ①以独有的诗学理论的创作实践参与了3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合奏 ②艾青曾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现代派诗是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的 四:现代诗派 1:概念:指30年代初到抗战前夕有大致相似的现代主义创作风格的青年诗人群 2:代表: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林庚,曹葆年,徐迟,路易士(纪弦),李白凤,陈江帆,史卫斯 3:汉园三诗人:1936年出版诗歌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 4:现代诗派的特征 ①创作倾向:疏离社会公众主题,更多聚焦于内心世界,抒写自我的情绪与感觉,在共同的母题中探求个体情绪的诗意表达,如寻梦者形象,“荒原意识”倦行人心态 ②美学追求:致力于寻找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合点,即“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追求隐藏自我和表现自我巧妙结合的朦胧美 ③文化资源:西方意象派诗歌,象征主义诗歌及李金发的实践,晚唐温,李诗歌的意境,意象,在中外诗歌艺术的融汇点上建构诗歌美学

中国戏剧主要种类及特点

xx 戏剧主要种类及特点 京剧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XX。代表人物XX,专演老生。 2、余派。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代表人物梅兰芳, “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 “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代表人物XX。 9、金派。代表人物xx,演花脸。 10、麒派。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代表人物荀慧生, “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代表人物尚小云, “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主要地方剧种及其代表人物 昆剧: 也叫昆山腔、昆曲、昆腔。编演《十五贯》、《墙头马上》、《李慧娘》等剧目,得到新生。 著名演员有俞振飞、华文漪、李淑君、张继青等。

流行于浙江、上海等地,约有五、六十年历史。《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等剧目流传很广。著名演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张桂凤、徐天红、金采凤等。 河北梆子: 流行于河北省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清代乾隆年间由山西梆子传入河北逐渐演变而成。著名演员有韩俊卿、银达子、金宝环、张淑敏、裴艳玲、张惠云、赵鸣岐、周春山、齐花坦等。 评剧: 流行于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和华北、东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魏荣元、席宝昆、李忆兰、马泰等。 豫剧: 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全省和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常香玉、陈素贞、崔兰田、马金凤、牛得草等。 秦腔: 流行于西北各省。著名演员有刘毓中、刘箴俗。 晋剧: 也叫中路梆子,流行于山西中部。主要演员有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 川剧: 流行于四川全省及云南、贵州的部分地区。著名演员有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阳友鹤、陈书航等。 粤剧: 流行于广东全省、广西部分地区以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区。历代著名演员有李文茂、邝新华、马师曾、红线女等。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第二节.曹禺与《雷雨》《日出》等 ●曹禺的《雷雨》、《日出》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已经从诞生期进入了成熟期。 一、《雷雨》 ●四幕话剧《雷雨》1933年创作完成,1934年发表,这是一部通过血缘伦常纠缠与性爱的冲突,探索复杂人性的人生的悲剧。 ●周朴园 在此作品中周朴园处于情节结构的中心位置。他30年前爱上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但是又默认了家长安排取了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周家人逼使侍萍投河自尽以后,他内疚忏悔的心情是必然的,真诚的。但当30年后活着的侍萍再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的时候,出于维护既有的“健全家庭”的本能,他立即逼问“你来干什么?”这实际上暴露了人性的复杂性。周朴园这种维持家庭的固有秩序的贯穿性的行为也造成了对其家庭人精神意志的压抑。其中威迫蘩漪喝药的场面,就集中体现了他的封建家长的本质特征。最后,第四幕当侍萍的再次出现在周家的客厅,经历了人世沧桑的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命令周萍去认这个生母,并且向侍萍忏悔。这又从心灵深处,进一步揭示了“人”的灵魂的复杂性。 ●蘩漪 在此剧本里,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蘩漪,她是在双重的悲剧冲突里走完她全部的心灵的历程的。周朴园的精神折磨和压抑,周萍的背叛爱

情的抛弃,这双重的打击和痛苦,使蘩漪成为了一个有着忧郁阴鸷性格的女性。当受尽了蹂躏的心灵中升起了不可抑制的力量时,她终于从屈从、顶撞,最后爆发成为反抗和报复。蘩漪精神上的主要对立面是周朴园,而和周萍的冲突实际上折射的也是和周朴园的冲突。《雷雨》构思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把蘩漪和周萍的戏剧冲突作为结构全剧的主线。蘩漪不顾一切的追求周萍,不顾一切的反抗和暴露,它体现的正是她为摆脱周朴园残酷压迫的一种无奈的选择,以及她对生活和爱情的热切渴望,所以这样一个悲剧形象深刻地传达出了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这种主题。 二、《日出》 ●《日出》发表在1936年,它主要揭示现代都市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并且进一步剖析人性的复杂和变异。作品里面把“鬼”一样的人们生活的天堂和“可怜的动物”生活的地域加以对照,揭示社会的畸形和不公平,剖析在这里面迷失的人性。 ●陈白露 陈白露的心灵悲剧是黑暗社会对人的精神的毁灭。陈白露怀着向往“日出”之心而死,反映了她内心对人的自身价值的憧憬。作品对陈白露的心灵悲剧的刻画,达到了人性剖析和社会揭露的深刻的一种结合。而在艺术上面《日出》不像《雷雨》那样从戏剧激变的中心单刀直入、高度集中,而是用“片段的方法”对“人生的零碎”进行接近自然主义的描写。 三、《原野》

第十三章30年代诗歌

第十三章30年代诗歌 学习提示: 总体把握本时期各种诗歌创作流派和趋向。重点掌握以戴望舒、卞之琳等诗人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创作。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发展概况 中国新诗在第一个十年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尝试,形成了各种流派。到了三十年代,在诗歌的创作上,出现了以蒋光慈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歌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作。这样就形成了两大诗歌派别的对峙的局面。 1、大众化(革命现实主义诗歌流派)——蒋光慈,殷夫,中国诗歌会。 他们的特点:(1)强调及时,迅速的反映时代的重大题材,表现工农大众及其斗争,强调诗歌对实际革命运动的直接鼓动作用。(2)强调诗歌紧贴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做直接的描摹。(3)强调诗人自我在集体,小我在大我中的融合。(4)在诗歌形式上,特别是中国诗歌会,提出了“歌谣化”的主张。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臧克家:他也从事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但基本上是站在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立场上表现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注。他笔下表现的是苦难中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2、贵族化——戴望舒,徐志摩: 后期新月派(前期是以1927年前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为基本阵地的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提出理智节制情感,诗歌形式的格律化等问题,我们也将他们称为“格律诗派”)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成员除早期的徐志摩,林徽因等老诗人外,还有陈梦家,卞之琳等。这些年轻诗人大多是徐志摩的学生或晚辈,后期新月社可是说是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1931年9月陈梦家编选《新月诗选》,选入主要代表诗人18家80首诗。在序言中强调“本质的纯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并宣称诗的本质在超功利的纯粹的自我表现,认为诗歌表现时代风云,传达人民呼声,都是夸大的梦。因此,他们和革命现实主义诗歌流派站在了对立的位置上。和前期新月派创作不同的一点是他们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认为“真实的感情是诗人最紧要的元素。”

30年代戏剧的茁壮成长

中国现代戏剧在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大革命失败后,这一阶段,也是我国新生的现代话剧处在寻找发展的转折阶段,大量追求革命的知识分子被实际斗争排出,集中到了上海,他们苦闷、彷徨,又不甘于沉沦。所以希望在文艺中寄托和发泄自己的苦闷,于是,在政治形势逆转的低气压下,以上海为中心,再一次掀起了话剧运动的热潮。随着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空前高涨,左翼文学运动迅速风靡全球,有"红色的30年代"之称,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成绩之显著,十分突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开展,同时,也给处于困惑、徘徊之中的中国戏剧运动以很大的启迪。 当时,在上海同时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洪深领导的、应云卫领导的、朱襄丞、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 正是在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等在1929年共同发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展新兴戏剧一一普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也就是无产阶级戏剧。并先后组织了两次公演,介绍了一些外国左翼剧作家的具有革命倾向的剧目,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戏剧运动推动了上海话剧界向左转。1929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郑伯奇、夏衍等人组织的艺术剧社在上海成立,在中国话剧运动史上首次提出了“普罗列特利亚戏剧”(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阐明戏剧为革命服务、与民众相结合的艺术主张,强调戏剧的阶级意识,对推动中国戏剧向革命方向迈进,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1930年,田汉又在《南国月刊》上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一文,批判了南国社的小资产阶级感伤倾向。指出:"在以明确的意识看戏的观众一天天多了的今日,认识不彻底,或者简直不过是动于个人的情势与朦胧的倾向底戏剧是必然地要走向没落之路。"并宣布了南国社的转变:即由原来的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的"二元"态度,彻底转向"一元"化的左倾,向左转.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来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把戏剧这种形式向大众普及。这是继"左联"之后,又一个左翼文艺组织。 由于左翼戏剧运动强调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是武器底艺术、斗争艺术,所以这一时期左翼剧作家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着重表现他们的革命斗争,及时、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中重大政治事件。如冯乃超、袭冰庐写的反映工人与资本家斗争的独幕剧《阿珍》,适夷写的表现人民抗日反帝斗争的《S.O.S》。(S.O.S是国际通用的呼救信号) 在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革命戏剧,是左翼戏剧运动在中国民族革命新高潮来临后的扩大和发展。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急,民族危机深重,中国共产党在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致力于改善和加强对革命文学和戏剧运动的领导。1936年初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解散,并提出国防文学口号后,也宣布解散,转而组织戏剧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上海戏剧界联谊会(又名戏剧界俱乐部,由章泯、赵丹、金山、陈鲤庭等负责)和上海剧作者协会(由张庚、周钢鸣负责),提出国防戏剧口号,以广泛团结爱国剧人,开展救亡戏剧活动。同年2月,上海剧作者协会制定并发表《国防剧作纲领》,规定国防戏剧创作应以揭露日寇的残暴、批评一切不利于抗日的思想和言论、歌颂群众的抗日情绪和行为作为主要任务。嗣后,协会成员创作出大量国防剧作,分别刊登在《光明》、《妇女生活》、《读书生活》、《生活知识》、《戏剧时代》等杂志上,

40年代戏剧、散文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40年代戏剧概述 戏剧组织 一、中国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15日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活动: 1、创作《保卫卢沟桥》,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2、淞沪会战爆发后,与上海剧团联谊社联合发起组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了十三支救亡演剧队伍,投入抗敌宣传。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里没有剧种流派之分,也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抗战洪流把他们挟裹在一起,只是为着同一个信念。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响应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新兴的中国话剧艺术“从锦绣丛中走向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 作品:《好一计鞭子》《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八百壮士》《咋们要反攻》《打鬼子去》等。 随着抗日运动的深入,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和发展,创作内容不 断丰富。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抗日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初期各种短剧流行,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

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剧作家 一、阳翰笙(1902——1993)四川高县人 抗战时期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还有《草莽英雄》等。 二、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 1、上海孤岛时期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轰动孤岛文坛 2、《洪宣娇》试图以太平天国革命“成长与毁灭”的过程来隐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 3、还有现实题材剧《五姊妹》神话传说剧《牛郎织女》 三、杨村彬(1911——1989)北京人 代表作《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变政记》《光绪归政记》 四、姚克(1905——1991)福建厦门人 代表作《清宫怨》 这些剧作家从历史中选材,借古讽今。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加上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唤起人们对现实相似境遇的认知,帮助人们反思现实,明确前方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物呼吁抗日救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擅长讽刺喜剧 1、“亭子间”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开始舍弃早年罗曼蒂克情调而逐步走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2、抗战期间的《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其中《乱世男女》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3、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升官图》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他将笑的艺术打磨地更加成熟、削刻得更为尖锐。

戏剧名词解释

戏剧名词解释(戏剧概论) 1. 戏剧动作:戏剧艺术基本手段。在表演艺术中,又称舞台动作。 2. 戏剧情境:戏剧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戏剧中用以表现主题的情节及情况。 3. 戏剧冲突: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 4. 戏剧性:戏剧的特性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指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观。从广义角度讲,它是美学的一般范畴。 5. 假定性:在戏剧艺术中,则指戏剧艺术形象与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态不相符的审美原理,即艺术家根据认识原则与审美原则对生活的自然形态所作的程度不同的变形和改造。艺术形象决不是生活自然形态的机械复制,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假定性乃是所有艺术固有的本性。 6. 戏剧风格:由戏剧家的创作个性所表现出来的戏剧作品的艺术特色。戏剧风格的形式和显现,是戏剧家和戏剧作品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7. 戏剧流派:戏剧风格群体化现象。通常以一两个风格鲜明的戏剧家为标帜,一群风格相近的戏剧家自觉地以组织形

式进行艺术性、学术性聚合,或者由于受某一历史时期社会风尚和艺术风尚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共同的创作倾向,互相呼应,从而构成有社会影响的戏剧流派。戏剧流派大多产生于戏剧思想比较自由,戏剧事业比较繁荣的时 期。 8. 现实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在舞台上客观地、精细地再现生活,塑造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在世界各国的戏剧史上自戏剧的最早形成就包含现实主义因素,这种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戏剧随着时代、民族和社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发展。但是,作为比较自觉的、有完整的艺术理论和演剧体系的流派,通常是指19世纪下半叶,欧洲文学与艺术中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兴起的一种戏 剧运动和流派。从19世纪30~70年代,随着文学领域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流派的相继出现,现实主义戏剧也开始在欧洲舞台上活跃起来。当时欧洲革命兴起,自然科学家大量地发现,哲学家们深思妙想,给他们带来解决这个世界的新式武器,新的方法。于是现实主义适逢其时,蔚然成象,以他们特有的思想武器来暴露黑暗,力求真实,深切,广阔,这也是当时许多被称为现实主义的作家的共同特点。 9. 浪漫主义戏剧:戏剧主要流派之一。作为特定的历史现象,它是19世纪前期在欧洲(主要在法、德、英等国)兴起的戏剧流派。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但有3条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