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10-23T14:14:34.18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8期作者:李莹光[导读] 深化企业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深化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造活力。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国有企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动国家政策和战略支撑落地,深化企业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深化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造活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思考

引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一)科技创新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核心,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举措,集体吹响了向科技革命进军的创新号角。

(二)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活力空前迸发,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我国传统的依靠低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要突破瓶颈、再续奇迹,关键要靠科技创新。(三)科技创新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和科技大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格力、国家电网等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站在一起跑进行同台竞技。然而从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同国际知名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全面创新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担负的重任。

二、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成就随着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逐步积累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起到了引领和表率作用。(一)科技投入逐年提高

据科技部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科研投入经费投入强度最高的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中多数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科研投入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表明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愈加突显。(二)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授权数量逐年递增。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 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42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与受理量相比,授权量更为关键,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长。特别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箭发射、深海潜器、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功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是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典范。(三)科技人才日益丰富

人力资源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近两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已达8000万左右,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000余万,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

三、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一)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受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还存在行政化现象,政企分开不彻底,在人、财、物方面自主性受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制较多,困住了企业的手脚,使得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主权不足,在创新成果的保护、授权、交易和利益分配遇到体制机制上的束缚,激励力度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由于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实行任期制,企业领导调整较为频繁,造成经营目标短期化,企业领导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不高。(二)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足

与自身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增长显著,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前10家国外企业研发支出就达到1121亿美元,而国内的研发支出10强企业的研发总支出为164亿美元,仅是国外10强企业的15%。

四、推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一)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服装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宁波的服装工业历史悠久,尤其是以“红帮裁缝”名闻遐迩。目前,宁波服装产业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XX年,全市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3.16万人,年生产服装能力近15亿件(套)。其中: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4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6.47亿元,同比增长36.63%;工业销售产值200.84亿元,产销率达97.27%;新产品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30.57%;完成出口交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实现工业增加值51.6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3.47亿元,其中税金总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1.53%,利润总额13.34亿元。各项效益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稳健发展。 宁波是中国10XX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且历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宁波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红帮裁缝”。宁波“红帮裁缝”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裁剪书”、“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因此宁波堪称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而今的“东方商埠.服装之都”。具有历史的传统优势和深厚的服饰文化底蕴。 现代宁波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汲服装之乡之灵气,不断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宁波服装已从红帮裁缝的手工业作坊生产转向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国际服装加工业的转移以及国内服装市场的繁荣,宁波服装加工业初步兴起。进入90年代,宁波服装进入辉煌的创名牌时期,崛起了一批知名的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如杉杉、雅戈尔、罗蒙等,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群星璀璨的局面,在中国服装工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宁波“服装大市”的美称也日益响亮。已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构建了鲜明的产业和比较优势。 二、宁波市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产品门类趋向齐全

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许昌县苏桥镇中心小学 一、【学校概况】: 苏桥中心小学创建于2001年,校园占地面积7923平方米,建筑面积2128平方米。教学环境幽雅,教学设备先进。目前共有11个教学班,在校生437人,教职工28人,大中专以上27人,小学高级职称16人,省、市、县级骨干教师8人。我们学校坚持“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校风;保持“严谨、博爱、乐教、敬业”的教风;培养“勤学、慎思、诚实、活泼”的学风,本着使学生“快乐成长”的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方向正、校风好、纪律严、校园美、质量高为特色的现代化农村小学。“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的办学理念。首先,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施规范化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狠抓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制校,情感激励,经济驱动等方式,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进步。其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建设。现在学校办公室电脑已连网,便于老师备课,设有多媒体教室两个,有效地利用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图书、仪器、体育器材、劳动用具配备齐全,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我校正在努力实现班班通工程。良好的育人环境,教师素质的提高,科学有序的管理,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上升。 二、【具体做法】: 独具特色的育人环境确保了我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实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三抓三促”。 (一)、抓“环境育人”,促素质教育工作全面发展。 优美的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因此,我们十分注重环境育人。 1、校园环境优美宜人。我们的校园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整洁优美,

布局精巧,花团锦簇,绿树成荫。逸夫楼、综合楼美观整洁,交相辉映,充满现代化气息。进入校门,“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尊师爱生、求实创新”的校训,“勤学、慎思、诚实、活泼”的学风映入眼帘。板报栏设计美观大方,内容丰富,“安全文明校园知识宣传栏”、“法制教育宣传栏”、“三风”和各种积极向上,争做文明学生的版面不仅色彩鲜明,而且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和教育性。 2、校园“温馨话语”随处可见。为了让每块墙壁活起来,让每个角落充满人性化,我们在楼层及校园内都设计、张贴了许多名人佳句和温馨提示话语。如:“上下楼梯请靠右行”;“为了一切学生,请家长不要上楼接送孩子”;和“出门走好路,开口说好话,动手做好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提笔要写规范字,开口请说普通话”等。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来时刻警示学生如何从点滴小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学习等习惯,做到从细微处着想,从小事中育人,从言行中培养。 (二)、抓“管理育人”,促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总体施行“分层管理”,形成教育网络。对于一个拥有近500名学生的乡村学校,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全校师生多管齐下,并制定横向和纵向的管理措施,分层管理,形成一个“教育网络”,只有这样,学生的养成教育才能逐步见成效,学生才能在这种教育网络中得到健康成长。 (1)值周教师管理楼层。当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以后,有时往往又会在你不经意间“反弹”,这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尤其在上学与放学这一时间里,学生比较悠然自得,对自己的要求也往往会随之放松。因此,我们在每个楼层都设立了安全监督岗,每天在上、下班30分钟前后均安排了值周老师督促、巡查与

中美科技创新与思考

中美科技创新与思考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虽然中国在不断地发展与强大,科技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但若与美国相比,就不难发现,中国的科技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不足,这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 回顾过去,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科技实力也在不断地提高,在科技的领域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70年代,袁隆平研制出的杂交水稻,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世界粮食供应的压力。这是公认的一项伟大的科技成果。近几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中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也是非常的引人注目的。例如,在航空航天领域,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及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中国科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能源领域里,中国突破一批石油勘探、大型煤液化工程成套设备等关键技术,显示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中国科技取得的成果是令国人骄傲的,但中国科技发展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路甬祥曾指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为了四个“不相适应”。即创新人才队伍和整体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创新体制和管理与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实现途径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创新资源、要素的结构和布局与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不相适应;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国家、人民的期望不相适应。而把中国的科技跟美国的相比较时,中国科技发展的问题便更突出了。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是远远及不上美国的。20世纪以来,美国在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等科技领域中都拥有了明显的优势,这其中的一个因素是美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而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则不够美国。 大家都知道,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科研投入及人才培养是重要的因素。美国在科技领域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费用,为科技创新打下了物质基础,并且,美国注重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科技创新打下了智力基础。相比之下,我国在科学研究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足,据资料分析:“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2003年的科研经费就达27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全部科研经费的2倍……美国工业界科研投入也很大,如微软件公司一年的科研经费为50亿美元,接近中国全国研发经费总额的一半。”而由于科研经费的不足而造成的设备不全、人才流失等问题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灵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这也不利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除了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外,科技评价也是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据了解,中国的科技评价工作存在着四大弊端:一是科技评价分类不明确。这样就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二是评价中存在着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三是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影响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四是对于“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筛选机制,不利于创新项目的立项和创新人才的发现。以上科技评价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由于创新能力的不足,中国的科技发展与美国的存在了明显的差别,其中,最明显的差距便是科技成果的差距。美国的科技成果拿下了不少的若贝尔奖,虽然说若贝尔奖不是评价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说明一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中国的科研与生产的联系很少。而在中国,科技成果只是停留在研发阶段,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美国与中国不同,美国在

工业调研报告

工业调研报告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规划,将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一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彻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区位优势,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能级。加快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细化、优势明显、集群度高的产业群,共同推进经济圈产业的竞争力。 一、XX年工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年,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7亿元。其中四大重点行业:电子信息业占总产值的11.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占2.8%,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3.3%,装备业占51.3%。从行业小类看,通用、专用、运输设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8.2亿元;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电子信息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业完成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区工业实现利润41.亿元,电子信息业占4.1%,医药及医

疗制造业占3.%,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9.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22.3%。从主营业务收入看,四大重点产业共实现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数的74.2%。其中电子信息业占11.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2%,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2.1%,装备业占5.9%。 (一)总体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区4大重点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呈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产业规模看,4大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在全区工业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汇总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4个重点产业共有582户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51.%;就业人数8577人,占规模以上工业就业人数的5.2%;资产合计4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69.7%;主营业务收入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4.2%;利润总额3.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74.3%。 二是从经济效益看,重点产业各项经济效益指标普遍好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年我区工业重点产业的资产周转率为2.14次,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5%;劳动生产率为11.7万元/人,比全区平均水平高2.2万元;重点产业产品销售率为98.7%,高出全区工业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负债率为53.5%。 (二)各产业发展现状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区产业的发展现状,下面对各产业逐一进行分析:

关于科技创新的思考(提纲)

关于科技创新的思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科研必要性缺共识 1.科技引领对集团主业的贡献。科技创新贡献能否达到集团战略的高度? 2.科研资金对集团投入的依赖。集团与下属公司对科研资金投入如何平衡。 3.对科研投入回报的长期性、不确定性的认识。投资回报、回报周期达到什么程度可以承受? (二)科研管理职责划分缺共识 集团总部与科研单位的职责划分。科研单位与科研部门的职责划分。科研管理管什么、怎么管。 科研方向谁来研究。经费使用的协同管理 (三)科研立项缺方向 1.新选方向缺乏目标 宏观方面,对行业、专业发展方向认识不足,宏观视野不开阔。微观方面,对集团、省内需求了解不足。 2.既有方向缺乏定力 浅尝辄止,缺乏长期跟踪。长期持续研究的课题方向缺乏整合和总结。 (四)课题研究缺动力

水平不高、进度滞后。 1.课题经费支持方式需完善。 有些课题研究单位不承担科研费用,对申报费用不细致,按一定比例承担费用可能促进谨慎申报费用。 2.科研课题如何让真正想搞的人搞,如何让参加人员真正搞。 3.双创基地的可行性 内部孵化 4.引入外部科研力量的可行性。 (三)成果推广缺成效 (四)氛围营造缺新意 二、工作建议 (一)建立专门团队进行课题成果营销 通过营销,了解客户需求保证精准立项,参与确定研究路径保证成果具备推广前景,主动推介发掘潜在用户,以售后服务带动成果向纵深发展。 (二)建立科研方向长期性跟踪机制 科研工作不随课题结束而结束,一是跟踪国内外进展,二是继续完善课题成果,直至可以推广应用。建立营销团队是有效的长期跟踪机制的组成部分。 (三)走出去,请进来 邀请专家讲座,提高领导人员认识

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

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困境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要:本文以我国当前科技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分析认为中国科技发展面临困境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对科学观念的禁锢、传统科学研究方法存在缺陷、科学教育一直存在错误和国家政策体制上对科学自由的限制等方面。基于此,笔者以为要改变当前我国科技相对落后的现状,主要应该从科技教育的改进、结构体制的调整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不断推进三个方面着手,改变整个国内的科学研究氛围,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关键词:现代科技,发展,困境,对策 一绪论 中国社会五千年历史中有过辉煌的创新与发明,四大发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极大推进了各国发展的步伐。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说过:“中国在公元3 世纪到13 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古代的科学文化“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 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人对科学技术有着卓越的贡献,“要是没有这种贡献,就不可能有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发展历程。因为如果没有火药、造纸、印刷术和指南针,欧洲封建主义的消失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萨顿在厚达4000 页的专著《科学史导论》中,从古代一直研究到公元14 世纪,他列举了大量的科学家名字,而中国科学家就有249 人。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却落后于曾向自己学习的西方。 英国现代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志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 中华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的辉煌延续了数千年,一度还还引领历史潮流,雄踞时代巅峰。但20世纪以后,社会的动荡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青年人已经似乎很少主动读《论语》,《孟子》,很少把儒家的理论挂在嘴边,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传统的儒家文化渐息是不争的事实。我们每天所接触的文化和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西方,饮食起居触目可及的都是来自欧美的“舶来品”,美国的可口可乐和麦当劳对青年人的诱惑远大于凉茶和中式快餐,欧美流行歌手的知名度高于民乐歌手……这些都从侧面印证了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尤其在科学技术方面,正如李约瑟难题所分析的一般,近代以来我们在自然科学的造诣方面落后于西方有着深刻的原因:可能是社会的,也可能是经济的,更可能是文化的。 科技落后的现实驱使现代中国不得不开始想西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到底中国科学文化为何陷入困境呢?事实上,在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繁荣的同时,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以及现代科学发展的制度限制等都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传统影响和制度缺陷等方面分析中国现代科技文化落后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希望中国科技的发展能尽快回到正确的道路,中国科技文明能迅速回归世界主流,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中国科学发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照建设“四个中心”国家战略的要求,落实发展海洋经济城乡 规划的总体规划,将港口充分依托洋山国际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港 两大国际性枢纽港的优势,延伸和拓展浦东开发开放的经济社会效应,准确把握在新轮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贯彻宏观调控宏观政策的各项 政策措施,充分体现区位实力,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转型 步伐,壮大主导产业,提升产业集聚度,提升产业能级。加快经济的 发展,就是要以加快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形成产业细化优势 明显集群度高的产业布局,共同推进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竞争力。 年工业产业发展的发展现状分析 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64.7亿元。其中七 大重点行业:电子信息业占总产值的11.2%,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业占2.8%,汽车制做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3.3%,装备业占51.3%。从行业 本人类看,通用专用运输设备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8.2亿元;电气机械通信设备计算机 仪器仪表等制造业完成工业全面完成总产值139.6亿元,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电子信息业基本完成工业总产值82.9亿元,同比增长155.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达至工业总 产值47.2亿元,占全区工业的7.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7亿元; 通用专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管理完成工业总产值1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8.0%,其中汽车制造制造及零部件汽车配件制造业完成172.4亿元,比上年增长1倍多;生物制药医药及医疗器械制造 业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区工业实现利润41.0亿元,电子信息业占4.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3.0%,汽车制做及其零部件 制造业占19.4%,电气机械及器制造业占到22.3%。从主营业务收入收 入看,四大重点产业共实现49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总 收入总数的74.2%。其中电子技术业占11.1%,医药及医疗制造业占 0.2%,汽车制做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占12.1%,装备业占50.9%。

xx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

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xx区xx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自评报告根据《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精神及相关 要求,现将我校自评工作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xx小学位于美丽的木兰山南麓,创办于1958年7月,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953人。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53人;有本科学历的14人,专科学历的39人;有国家级科研先进个人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优秀青年教师5人,区标杆教师1人,教学能手6人,百优班主任3人。 学校占地面积19720平方米,建筑面积9138平方米。建设了塑胶操场,运动场面积达5600平方米,建有200米的环形跑道,100米的直跑道,操场中间建有二个篮球场和三个羽毛球场。校园绿化率达30%。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休闲区、运动区、生活区,四区分明;砺学楼、艺馨楼、知辛楼三楼设计合理,给学生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学校功能室齐全,设置了多媒体教室、音、体、美、计算机专用教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室、图书室、学生心理辅导室和卫生室等。今年实现了“班班通”,白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近几年来学校坚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狠抓教、科研,着力促进教师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为重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改革创新,追求个性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办学特色逐步彰显。近几年学校被评为xx区“教育教学绩

效管理先进学校”、武汉市“教育管理年先进学校”、武汉市“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武汉市“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等。 第二部分自评过程与结果 创兼素质教育特色校是一次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检阅,更是一次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机会。因此,我校高度重视创建和自评工作,对照《评估方案》,坚持全员参与、规范评估,以创建促管理,以创建促发展。 1、学习方案,明确标准。申报市级素质教育特色校后,学校先后召开行政办公会和全体教师大会,认真学习《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并将《武汉市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方案》印发给每个干部教师,组织学习,讨论,明确标准,向全体教职工宣讲创特色校的重大意义。学校还通过请专家指导、外出考察、网上咨询等形式提高评估人员自评水平,科学、高效地做好学校自评工作。 2、组建专班,明确职责。我校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胡奇校长任组长,全面指挥、督导、协调创建工作;其他行政成员,按照硬件设施、资料建设、文化建设、课堂教学管理、校本课程开发、学生习惯训练、测试项目、宣传协调等八个方面指标划分,把相关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个小组和教师个人,分工负责,相互协作。 3、制定方案,严格自评。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制定了《xx小学创建武汉市级素质特色学校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日程表,按照29个C级指标认真收集整理资料,如实填写各种自评表,自评小组通过参与活动,深入课堂、调查分析、讨论总结、寻找差距,全面公正、客观地自查自评。 4、全面整改,完善提高。在自评的基础上,学校各部门对照督导评估标准进行了认真梳理,积极反思工作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问

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加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8-10-23T14:14:34.18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8期作者:李莹光[导读] 深化企业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深化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造活力。 (陕西应用物理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1)摘要: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及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国有企业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推动国家政策和战略支撑落地,深化企业制度创新,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深化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激发全员创造活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思考 引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加快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一)科技创新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特别是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先进制造等领域竞争新优势的核心,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国家力量对比,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世界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战略核心,出台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举措,集体吹响了向科技革命进军的创新号角。 (二)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不断改革和持续创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活力空前迸发,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我国传统的依靠低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开始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国经济要突破瓶颈、再续奇迹,关键要靠科技创新。(三)科技创新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动力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和科技大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规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格力、国家电网等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站在一起跑进行同台竞技。然而从总体来看,国有企业同国际知名公司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制约了我国企业的持续发展。面对空前激烈的竞争形势,国有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发挥全面创新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这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必须担负的重任。 二、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成就随着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为了生存和发展,国有企业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逐步积累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起到了引领和表率作用。(一)科技投入逐年提高 据科技部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科研投入经费投入强度最高的是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中多数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科研投入经费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表明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国有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愈加突显。(二)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发表科技论文数、专利申请、授权数量逐年递增。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数据, 201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连续7年位居世界首位;共授权发明专利42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与受理量相比,授权量更为关键,这标志着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长。特别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火箭发射、深海潜器、超级计算、北斗导航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成功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是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成功典范。(三)科技人才日益丰富 人力资源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近两年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已达8000万左右,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3000余万,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态势。 三、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一)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创新发展受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还存在行政化现象,政企分开不彻底,在人、财、物方面自主性受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管制较多,困住了企业的手脚,使得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自主权不足,在创新成果的保护、授权、交易和利益分配遇到体制机制上的束缚,激励力度不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由于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实行任期制,企业领导调整较为频繁,造成经营目标短期化,企业领导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不高。(二)科技创新投入仍显不足 与自身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上增长显著,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但与国外企业相比,全球研发支出最高的前10家国外企业研发支出就达到1121亿美元,而国内的研发支出10强企业的研发总支出为164亿美元,仅是国外10强企业的15%。 四、推进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一)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对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一点思考

对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一点思考 众所周知,小学时期是最具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时期。我们不能把孩子捆得太紧,我们不能在孩子发展的路上设置太多的障碍。可是我们却又在不知不觉中用应试教育的方式捆住了孩子的思想。一方面,我们迫切希望实施“素质教育”,希望学生学会观察、提问、探究,希望培养有独立钻研能力的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却在孩子创新能力和科技素质培养的路上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障碍。 一、家庭陈旧教育观念束缚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觉醒 有的家长从小就给孩子灌输读书为生活、读书为当官、读书为了出人头地等成旧的观念;过于关注学生的试卷成绩,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可以不做。舍不得让学生学会独立面对生活,勇于创新和自主克服困难。由于长期这样的观念灌输,使得孩子从小就缺乏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就出现多种让人惋惜的事情。 二、学校过于重视文化课程的教育而忽视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探究,所以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可是学生研究什么呢?很多情况是走走过场,写的报告粗制滥造,要么就是老师代笔。这样的探究是探究吗?当学生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应付考试的时候,考试也就成为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茧”。我们的科技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将无从谈起。只能走形式,无法得到实质的进步和提高。学校原本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今却在很多方面阻碍了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表现在课程安排太满,学生

负担过重。缺乏科技教育培养的师资。过分追逐各类成绩而忽视脚踏实地的去培养学生。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缺乏探索精神,缺少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的引导偏离方向,使得科技创新教育举步维艰 学生进入学校后,教师是他们接触最多,所受影响最大的人。可以说教师的引导将很大程度决定学生将来的发展。如果教师能在课程教学中穿插科技创新培养的素材,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学会探究,我们必将迎来科技创新教育的春天。但让人惋惜的是,很多学校教师并没有真正把此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看作学生发展的核心。相反,很多教师的教学还是文化知识的传承,很多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如知识体系、背景等的制约闭谈科技创新,或者很肤浅的为创新而创新。无法引导学生真正深入的了解科学、探究科学。因此这种引导成为了制约科技创新教育发展的“茧”。 四、社会环境的驱利化给学生的科技培养造成障碍 如今的社会,人们对物质利益的不断追逐,急功近利的思想不断侵蚀学生的思想。学生盲目的追星、盲目的追逐名牌、盲目的仿效一些不健康、消极的东西。对科学技术的探究的兴趣不断被冲淡。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没有被真正弘扬。许多媒体电视被韩剧、动漫充斥。这样的氛围下,科学创新教育的种子缺少了应有养分,迟迟不能发芽。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或民族要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拥有优势,

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266-91 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工业发展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为使大家对**工业发展有一个系统了解和全面认识,准确把握**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按照县委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安排部署,结合经贸工作实际,由本局赵光义局长牵头,尹爱萍副局长、工业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调研工作小组,从XX年4月7日起至4月20日,深入到我县建星纸业、锡矿、贞元硅、龙润茶业、雄达木业、康丰公司等企业,采取座谈、走访、查看资料等多种形式,对我县工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了具体的表现形式,初步提出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一、**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工业以没收大田坝、漭水等地的私营炼铁作坊

转为国有,没收蒋家山豪绅用于伪造“半开”的一台发电机组建立第一个火力发电厂,才有了工业的初创。经过五十多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苦苦探索,**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经营制度不断适应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初步形成了以“糖、茶、纸”为主的轻工业和以“硅冶炼、矿产、原煤、建材、电力”为主的重工业体系,为本世纪前二十年确立“工业立县”战略和实施工业连续倍增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糖产业。继1977年建成投产日处理甘蔗500吨的湾甸糖厂后、先后建成了柯街、卡斯、勐统、红庆糖厂。目前我县有三户制糖企业,五条制糖生产线,即恒盛糖业有限公司、(柯街糖厂、卡斯糖厂、湾甸糖厂)、康丰糖业公司**勐统糖厂和红庆糖业公司**红庆糖厂,在厂员工1100人,榨季达1600人,生产规模为日处理甘糖6500吨,日产酒精5500升,拥有固定资产近4亿元。带动着全县8个乡镇,2个农场,61个村民委员会,618个村民小组,22803户蔗农,近11

素质教育示范校创建自查报告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奠定终身发展基础 ---罗汉小学创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综合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罗汉小学校创办于1958年7月,校园占地面积19720平方米,建筑面积9138平方米,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生953人,教职工62人,其中,中教高级职称1人,小教高级职称 59人,小教一级教师1 人,高级工一名;教师学历较高,本科学历人,专科学历人;教师综合素质较高,党员教师25人,国家级教科研先进个人2名,市级减负增效教学能手1人,市区级“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各1人,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优秀青年教师5名,区级“标杆教师”1人,区级教学能手6人,区级百优班主任3人。近几年有二十多名教师在省、市、区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 2013年,,学校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进行办学条件的改善,其中包括新建教学楼2918.35㎡,校园绿化率达30%,扩建了运动场,建设了塑胶操场,运动场馆面积达5600平方米,建有200米的环形跑道,100米的直跑道,操场中间建有二个篮球场和三个羽毛球场。学校还将投入15万多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备设施一流。教学区、休闲区、运动区、生活区,四区分明;砺学楼、艺馨楼、知辛楼三楼呼应,给学生生活、学习提供了方便。学校设置了24间多媒体教室,音、体、美、计算机专用教室、科学实验室、劳技室、图书室、学生心理辅导室和卫生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今年实现了“班班通”,白板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教育总支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把创建罗汉小学素质教育特色校活动作为全校各项工作的重心,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实施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依托,以增

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e8701173.html, 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的思考 作者:吴启明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2018年第05期 为了突破现有以美国为中心的科技话语体系,我们希望在现有的科技创新体系中,中国有准备地顺应新技术科技的浪潮,围绕科研去中心化的理念,通过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共享科技模式,有序地搭建科技互联网平台:论文发表平台、专利数据平台及科研成果认证平台。其建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意义:第一,科技互联网平台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第二,科技互联网平台是科研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载体;第三,科技互联网平台是传统科研平台的颠覆式创新。在科技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快速推进科技成果的发布、运用及认证,并叠加相关的衍生科技产品服务,从而抢抓科研成果归集的互联网阵地,迅速弯道超车、实现中国式科技创新。 一、共享创新模式提出的背景 1.历史脉络下中国科技创新模式 源于自身内在的特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孕育了先进的科技创新基因,产生了灿若繁星的科技成果,在世界科技体系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一些铸造技术、建筑技术、焙烧技术至今为他国所称道。 然而,进入近现代社会,特别英国工业化革命之后,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未能跟上世界变化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落后的趋势,也给中华民族也带来很多的苦难。建国后至今,中国科技创新迎头赶上、奋起直追、不断提升,在部分领域逐渐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科技潮流。 为了更好地了解建国后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本文按照支持体系的阶段划分,将科技创新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6年,以苏联工业化帮扶为主的支撑体系 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的工业体系、教育体系、科研体系都得到了质量的提升,但在两国关系破裂后,加上其它原因,科技的进步除了延续性质的发展,未能形成新的突破。 第二阶段:1978年—2000年,以日本市场出口需求的产业支援体系 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日本对中国的钢铁、电器等工业的支援很大,中国留学生的数量都有提高,但其实中国花费巨大,进口了大量的生产线,仍然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 第三阶段:2001年—2014年,以美国为首发达国家的贸易服务体系

关于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若干思考

毕业论文 题目:关于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若思考学员:刘爱珍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二日

关于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若干思考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各个科技领域也不断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推广能力,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而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的关键在于农业技术上的突破。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如何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进行了详细阐释。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科技创新体制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创新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创新体制以及政策不够完善,在宣传和推广方面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创新及发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加快农业的科技创新与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基础性和核心举措。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仍然受到我国科技发展的制约,本文结合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汇总和综合,对我国发展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加以研究,以此加快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的步伐,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

1.1农业科技创新体制及政策不完善 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上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技创新体制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存在矛盾,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过程中,要求对原有人员组合进行调整和优化,这时出现的问题是,被优化出来的一部分人员却无处安排,使得科研单位的骨干人员越来越少,相反勤杂人员却越来越多;第二,农业科技推广与资金和物资供应之间存在着矛盾,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大多需要以实物作为推广的载体和主题,但是目前资金与物资之间的脱节情况,使得新产品的推广受到阻碍;第三,行政推广与基层经济组织的涣散存在矛盾,目前,我国的科技创新推广主要依靠的是行政推广,然而基层租住的涣散,尤其是村级组织的涣散,使得相关部门无法承担起推广农业科技的职能,新型的农业科技技术无法形成规模和体系;第四,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发展的不够完善,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地域性强,而且研究周期比较长,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同时由于农科服务者之间缺乏沟通和信息的传递,导致农村信息渠道不流畅,科技人员很难深入到基层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更难以及时向上反映相关科技服务的需求。 1.2农业科技推广力差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占总人口的30%,在这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就占据了一半以上,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都相继转移到了第二和第三产业中,或者是入城打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发展的思考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01-08T14:10:36.04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11期作者:姚剑波[导读]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有利于我国在诸多科学技术高精尖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和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快速转化。 姚剑波 天津科学技术馆天津 300200 摘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这有利于我国在诸多科学技术高精尖领域持续取得重大突破和推动科技成果实现快速转化。因此,加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融合发展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学普及融合 一、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 (一)科技创新对科学普及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创新应用范围的拓展和实用化速度的加快,它已不自觉的成为科学普及的巨大动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是科技创新的关键。5G网络、区块链已成为网络热词,普及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而科学普及本身,是在人类科技创新上的延展。科学普及的本质是大众科学,在生活中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越大,科学普及越深入人心,成效越显著。传统的科学技术有它的经典性和不可替代性。但当前,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中,墨守成规的思想无法推动社会前进。因此,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时代特点,实现科学普及效果的全面提升。 (二)科学普及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科学普及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社会化、大众化。当大众掌握了科学技术之后,科学发展就会呈现出更广阔的空间、体现出更强的生命活力。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好比鸟的两翼,它们共同作用推动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普及对科技创新同样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生活中各类大大小小的改变都源于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渗透到各个领域,从而推动科技创新。每一次大规模的科学普及都是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激发。 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的态势 (一)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的优点 科学普及的过程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会对科学技术提出更多和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可以促使科技创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除此之外,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融合还能够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一个国家公民的科学素养会对社会发展水平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曾经风靡全国的打鸡血疗法是一个典型的可笑至极的例子。现在,我们肯定都已知道这是一个骗局,但是在科学精神缺乏、科学素质较为低下的特定历史时期,这么简单的骗局,大众却都信以为真。诸如此类还有几年前,一则关于日本核危机的新闻竟然引起中国的抢盐风潮。一篇不实的新闻报导,可以随意引导舆论,大众竟然深信不疑。以上一系列事件都是我国公民尚缺乏科学素质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是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这项任务的成功与否对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科技创新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一些科普作品,虽然涉及一些科学知识,但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这种不具有科学的准确性和严肃性特点的作品,是缺乏科学内涵的。甚至,个别科普作品内容混乱,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引入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内容,这些内容大多似是而非,哗众取宠。在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很多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理论和方法创新浩如烟渺,许多伪科学的东西也趁机夹杂其中。应当指出,伪科学传播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当科技创新达到很高的速度和水平时,信息的篡改泄漏风险上升呈指数化趋势发展,社会信息系统和个人的隐私将遭到严重威胁。 三、加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的建议 在加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融合工作中,首先要坚持认真贯彻和执行相关法律及政策。其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机制应该逐步完善。可建立科学普及推广小组,实行工作责任制,将目标分配到各个部门,使他们之间相互建立合作关系和检查监督关系。对于这类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任务效果的产生,不会立刻出现成效,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要做好长期的准备,根据平时制度的实施情况阶段性开展总结评比,对于成绩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此外,还可以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主题宣传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普活动。例如,出版科普推广读物;发放科普知识宣传手册;请专业人员为大众普及各类科学知识,举办科普主题讲座;在各类公益性场馆场所,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建设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交流平台。 四、结束语 当前,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对于创新型社会建设十分重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不容忽视。我们要从基础做起,不断壮大科普人才团队力量,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渠道,使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工作充分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推动科学普及工作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使科学精神深入人心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重视科技普及要等同科技创新,王庭大,《科技与生活》2012 [2]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宋北辰,杨红梅 [3]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比翼高飞,刘嘉麒,《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8 [4]浅析推动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张义,《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