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1材料力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1材料力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1材料力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科技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科目代码: 801 考试科目名称: 材料力学

一、如题一图所示,刚性梁AB 受均匀分布载荷作用,AB 梁在A 端铰支,在B 点和C 点由两根钢杆BD 和CE

支撑。已知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2400,200mm A mm A CE D B ==,其许用应力[]MPa 170=σ,试校核钢杆的强度。(25分)

解:(1)列静力平衡方程:

取AB 梁为研究对象。设CE 杆受压、DB 杆受拉,其轴力分别为F N,CE 、F N,BD 。以A 点为中心取矩,则

0=∑A

M

F N,CE ×1-30×3×1.5-3×F N,BD =0 (5分) 即

F N,CE =135-3F N,BD (a )

(2)变形协调方程:根据变形图有

CE DB L L ?=?3(b ) (5分)

(3)用力表示变形协调方程:

轴力间的物理关系,式(b )可写为利用杆变形与力的关系

E

L F E

L F CE N BD N ????=

???--6,6,104003102008.1 (5分)

CE N BD N F F ,,6

5

=

(c ) (4)联立式(a )、式(b )解得

,2.32,kN F BD N =kN F CE N 4.38,=

(5)校核杆强度,即

[]σσMPa <Pa A F DB BD N DB

1611016110

200102.3266

3,=?=??==-(10分)

[]σσMPa <Pa A F CE CE N CE

96109610

400104.3866

3,=?=??==- 所以杆CE 、DB 均满足强度要求。

二、已知空心圆轴的外径D=100mm ,内径d=50mm 。已知间距m l 7.2=之间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0

8.1=?,

材料的切变模量GPa G 80=。 求:①轴内最大切应力;

②当轴以n=80r/min 的速度旋转时,轴传递的功率(kW )。(25分)

解:(1)根据相对扭转角列出扭转的表达式

π

?0

180?

=p GI Tl 即

l

GI T p 0180π

?=

(5分)

(2)计算最大功应力

0180218022max ?=?=

=l D G l I D GI I D T

p p p π?π

?τ MPa Pa 6.46106.46180

7.221.010808.16

90=?=??????=π (10分) (3)计算轴传递的功率

()

8095493210501007

.218010808.112442090P T =?-????=-π

P=71.7Kw (10分)

三、题三图所示悬臂梁,已知分布载荷集度q 、集中力偶Me 和尺寸a ,作出悬臂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

确定剪力和弯矩的最大值。(20分)

2

2

F

解:(1) 求支反力

∑A M =0, Me -q×2a ×a +A M =0

2

qa M A = (逆时针)

∑Fy =0, A F -q ×2a =0,

A F =2 qa (向上) (5分) (2) 作FS 图,|Fs |max =2qa (5分) (3)作M 图,|M |max =2

qa M A = (10分)

四、题四图所示矩形截面简支梁,若分布载荷集度m kN q /20=,试求梁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剪

应力。(20分)

解:(1)作内力图,简支梁的剪力图、弯矩图如下图所示。 (10分)

(2)梁横截面上最大弯矩m kN M .40max =,最大剪力Q=40kN 。则最大正应力:

12

3max max max bh y M I y M Z ?=?=

σ3

max 12bh y

M ??= ()

3

2

223102010101010104012---???????=

=60×106(Pa )=60a

MP (5分)

最大剪应力h

b Q A Q ??=?=

2323max max τ 223

10201010104023--?????==60×106(Pa )=3MP a (5分)

五、题五图所示边长为20mm 的钢立方体置于钢模中,在顶面上承力F=14kN 作用。已知泊松比3.0=μ,

假设钢模的变形以及立方体与钢模方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试求立方体各个面上的正应力。(20分)

解:(1)MPa Pa A F y 35103510

202010146

6

3-=?-=???-=-=-σ(5分) (2)因有钢模限制,所以x 、z 方向的应变均为零,即

()

0=+-=

E

z y x x σσμσε

()0353.0=+-?-z x σσ (a ) (5分)

()

0=+-=

E

x y z z σσμσε

()0353.0=+-?-x z σσ (b ) (5分)

联立求解,得

MPa x z 15-==σσ(压) (5分)

六、题六图所示薄壁圆筒,内径D=75mm ,长250mm ,壁厚mm 5.2=δ,内压MPa p 7=,圆筒受外

力偶矩m N M e ?=200作用,许用应力[]MPa 160=σ ,试用第三强度理论作强度校核。(20分) 解:(1)计算周向应力和轴向应力

MPa Pa pD 1051010510

5.22107510726

3

36=?=?????=='--δσ 63

63

710751052.51052.544 2.510

pD Pa MPa σδ--???''===?=?? (5分) (2)计算切应力

()()???

?

???

?

???? ????-??=

-=

---4

333

33

10801075116

1080116

4

ππa D W p =22.91×10-6m 3 MPa Pa Wp T 73.81073.810

91.22200

66=?=?==

-τ (5分) (3)计算主应力

21422

τσσσσσ+???

? ??-++=

y x y

x 2

2

73.8425.5210525.52105?+??

? ??-++=

=78.75MPa+31.53MPa=110MPa

MPa MPa MPa 2.4753.315.782=-=σ (5分)

03=σ

(4)用第三强度理论作强度校核

[]M P a

M P a <M P a r 1601100110313==-=-=σσσσ (5分) 因此薄壁圆筒满足强度条件。

七、题七图所示结构中,分布载荷m kN q /20=。梁的截面为矩形,b=90mm ,h=130mm 。柱的截面为

圆形,直径d=80mm 。梁和柱均为Q235钢,[]MPa 160=σ ,稳定安全因数3=st n 。试校核结构的安全。(20分)

解:(1)校核梁的强度。

根据图所示,

∑=0A

M

,得

F B =62.5kN

作梁的弯矩图,如上图所示

M max =35.2kN ·m (5分) 梁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2

max

max max 6bh M W M ==σ (

)

2

33

3

10

1301090102.356--?????=

=138.9×106Pa=138.9a MP <[σ] (5分) 所以梁的强度足够。 (2)柱的稳定性校核

柱的轴向压力为F=B F =62.5kN , 柱两端铰支 20020

4000

,204804,1======

=i l mm d i μλμ (5分) λ>λp ,故BC 杆是大柔度杆,即

()()

()64108041102004

32

9222-??????==ππμπl EI F cr =248×103N=248kN

稳定校核

kN kN

n F kN <

F st cr B 7.823

2485.62=== (5分) 故柱的稳定性足够,所以结构安全。

河南科技大学期末考试批次专业:土木工程(专升本)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升本)

科技大学 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2001-土木工程(专升本)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升本) 总时长:120分钟 1. (单选题)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 )。(本题 2.0分) A、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 B、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 C、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 D、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 2. (单选题) 下列哪一个描述是Internet比较恰当的定义?( )(本题2.0分) A、一个协议 B、一个由许多个网络组成的网络 C、OSI模型的下三层 D、一种部网络结构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 3. (单选题) Internet上,访问Web信息时用的工具是浏览器。下列( )就是目前常用的Web浏览器之一。(本题2.0分) A、Internet B、Outlook C、Yahoo D、FrontPage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2 4. (单选题) 计算机病毒程序没有文件名,是靠( )识别的。(本题2.0分) A、长度 B、标记 C、特征码 D、症状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5. (单选题)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本题2.0分) A、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运算器管理、处理器管理 B、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 C、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 D、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程序管理、处理器管理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6. (单选题) 下列关于回收站的正确说法是( )。(本题2.0分) A、回收站可以暂时存放硬盘上被删除的信息 B、放入回收站的信息不可恢复 C、放入回收站的信息不能清除 D、回收站可以存放软盘上被删除的信息

河南科技大学专升本材料力学综合作业

综合作业 1. (单选题) 铸铁压缩试验破坏由什么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什么方向?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正确答案是(本题 2.0分) A、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与轴线大致成45o方向; B、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C、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D、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与轴线大致夹角成45o方向。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2 2. (单选题) 材料的主要强度指标是哪几个?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本题2.0分) A、 B、 C、 D、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2

3. (单选题) 工程上,通常脆性材料的延伸率为( )(本题2.0分) A、 B、 C、 D、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2 4. (单选题) 在下图所示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的切应力分布应是: (本题2.0分) A、 B、

C、 D、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2 5. (单选题) (本题2.0分) A、 B、 C、 D、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2 6. (判断题) 一受扭等截面圆轴,若将轴的长度增大一倍,其它条件不变,则轴两端的相对扭转角也将增大一倍。( )(本题2.0分)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2 7. (判断题) 矩形截面杆发生扭转时,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四个角点处。()(本题2.0分) A、正确 B、错误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2 8. (判断题) 按定义,图形对某一轴的惯性矩,其量纲为长度的四次方,且其值恒大于零。()(本题2.0分)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从这里键入摘要内容。字体和格式均不需要修改。页面格式已经设置完毕(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扼要概括论文主要设计了什么内容,如何设计的,设计效果如何。语言精练、明确,语句流畅;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中文摘要约400-500个汉字,英文摘要约300-450个实词;关键词要反映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主要内容,数量一般为4-6个。 设计类论文的摘要:应有类似的文字:(1)本设计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 (2)采用什么方法(面向对象的方法或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现了哪些重要的功能。(3)(如果有这部分内容的话)设计过程中对什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4)系统设计或者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研究类论文的摘要: (1)本课题的依据和意义的简要描述(2)对哪些算法或者方法进行了哪些研究(3)提出了什么新的思路或者方法,或者对什么方法提出了改进思想(4)经过什么测试验证,证明了新的方法的可行性,或4)研究达到了什么目标。 4,关键词5,关键词6 页眉设置:河南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页码设置:前言之前部分用Ⅰ,Ⅱ,Ⅲ,…编号 从前言开始用阿拉伯数字1,2,3…编号,前言为第1页

【从这里键入英文摘要内容, 使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小写,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 WORDS :5,关键6

言 章一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一 (2) 第1章二级标题二 (3) §1.2.1 第1章三级标题一 (3) §1.2.2 第1章三级标题二 (3) 章一级标题二 (5) 第2章二级标题一 (5) §2.1.1 第2章三级标题一 (5) §2.1.2 第2章三级标题二 (5) §2.1.3 第2章三级标题三 (6) 第2章二级标题二 (6) 章一级标题三 (7) 第3章二级标题一 (7) §3.1.1 第3章三级标题一 (7) §3.1.2 第3章三级标题二 (7) 第3章二级标题二 (7) 第4章一级标题四 (8) §4.1 第4章二级标题一 (8) §4.1.1 第4章三级标题一 (8) §4.1.2 第4章三级标题二 (8) §4.2 第4章二级标题二 (8) 第5章一级标题五 (9) §5.1 第5章二级标题一 (9) §5.2 第5章二级标题二 (9) §5.3 第5章二级标题三 (9) §5.3.1 第5章三级标题一 (9)

《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铜仁学院《材料力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码05031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教学对象土工程专业 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考核方式闭卷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16年07月 一、课程考核目的 期末考试是每学期课程学习结束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测试,是检测教学大纲执行情况以及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客观、公正、准确地检测和评估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轴向压缩与拉伸、剪切、扭转、弯曲内力与应力、弯曲变形、强度理论、偏心受压(拉)等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刘鸿文编著,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04月 教学参考书 [1] 孙训芳,等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04月. [2] 武建华编著,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4月. 三、考试命题的原则 (一)命题标准 命题要求达到全国普通高等学院校同专业、同课程的本科生学业水平,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试题侧重于体现知识的运用。 (二)考试依据和范围 以铜仁学院应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材料力学》教学大纲为依据。 (三)题型 期终考试成绩由笔试考试(闭卷)与平时成绩组成,其中,笔试部分主要对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标准等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题型为主,平时成绩有考勤、课堂表现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实际情况决定。 四、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绪论 考试内容 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考试要求 1.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 2.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 3.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 4.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二)剪切 考试内容 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了解剪切胡克定理,掌握切应力计算公式; (三)扭转 考试内容 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考试要求 1.掌握扭矩计算与扭矩图绘制; 2.能熟练地应用扭转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进行轴的计算。 (四)弯曲内力 考试内容 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弯矩,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考试要求 1. 理解并掌握剪力、弯矩的概念及计算。 2. 能熟练求出梁任意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3. 能正确写出剪力方程,弯矩方程;熟练运用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五)弯曲应力 考试内容 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中性层,中性轴,抗弯截面系数,惯性矩,弯曲正应力、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

河南科技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 卷) 考试科目材料力学 考试时间 2007.7 考试方式闭卷 成绩 (本 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选 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所示,则正确答案是__________ A 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 B 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C 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D 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2、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σ、2σ、3σ分别为 A 30MPa 、100 MPa 、50 MPa B 50 MPa 、30MPa 、-50MPa C 50 MPa 、0、-50MPa D -50 MPa 、30MPa 、50MPa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

正确答案是 3、对莫尔积分 dx EI x M x M l ? =?) ()(的下述讨论,正确的是 。 A 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 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 对于基本变形、组合变形均适用; D 只适用于直杆。 4、图示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r 、平均应力m σ、应力幅值a σ的值分别是 A 40、20、10 B 20、10、20 C 0、20、10 D 0、20、20 5、如图所示重量为Q 的重物自由下落冲击梁,冲击时动荷系数 A C d V h k 211++= B B d V h k + +=11 C B d V h k 211++= D B C d V V h k ++ +=211 二、计算题(共80分,信息学院学生做1、2、3、4、6,非信息学院学生做1、2、3、4、5) 1、(16分)q 、a 已知,试作梁的剪力、弯矩图。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填表) 院系: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16年4月1日 课题名称洛阳市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研究 学生姓名郭丰茂专业班级食安122 课题类型论文指导教师李建民职称导师课题来源自拟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国民膳食营养与体质健康的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膳食营养与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而且及时发布调查报告,并据此评估和制定国民日常营养需求的指标,从而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进而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膳食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环节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渐渐的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的营养与健康。但是据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虽然颁布了很多年,但是其本质和内涵并没有被国民深入理解,居民对蔬菜、水果、乳类等食物的日常摄入明显匮乏。由于国民营养教育传播不广泛的现状,以及国民自身营养知识了解贫乏,造成了日常膳食结构很不合理,加之生活方式、饮食行为习惯不当等诸多因素,我国居民目前仍然普遍存在钙、铁、锌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其中,也有部分中、高收入人群由于摄入的垃圾食物过多,造成营养过剩而引发了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由于居民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和营养过剩并由此造成的与营养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这些构成了对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风险因素。广泛全面的营养教育和宣传是改善国民营养现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的营养知识和行为习惯对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过来人谈谈关于801材料力学的复习

论坛里经常有很多13年的学弟学妹在问材料力学选用什么参考书,该怎么复习,我虽然分不高,但还是把自己的经历写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少走一些弯路。材料力学考题以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单题分值很高,风险比较大,以往还有8道题,今年却只考了7道题,还有30分一道的题,所以细心尤为重要。材料力学一定要多做题,多做题并不是为了让你在考试中能碰到一模一样的题,而是题做多了,思路自然就活了,其实翻来覆去就那几个知识点在考,你做多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考的是哪个章节知识点这样就很容易解题了,就像压杆的稳定性,能量法(这个很重要),强度理论,这几个几乎是必考的,后期的时候你可以专门花个把小时把以往的出题规律总结一下,这时就能看出哪些内容每年必考,哪些考的频率很高等等,再进行查漏补缺,为什么是后期,因为前期你还看不明白他考的是哪个知识点。 关于复习的时间:我在9月份时还没有决定好考那个学校,决定好后开始看专业课,后来发现不适合才换的材料力学,所以严格说来几乎是从10月份才开始看的,但是10月份确实有些晚了,后来自己生怕时间不够每天都很紧张,所以你们大可以从9月开学开始专业课,这样时间比较充足。暑假要把重心放在数学和英语上。 关于专业课基础;有同学说我本科没有学过这门课,或是我本科这门课基础很差,这个根本不必担心,我材料力学大学成绩64分,这基本是没什么基础可言了吧,所以你决定要考材料力学,就不要想自己底子不好什么的,只要肯钻,没有学不会的。 关于教材的选定:801指定了3本教材吧,刘洪文,单辉祖,还有一个忘记了,我一开始是用的刘,把刘的书认真看了两遍,课后题也做了2遍,课后题的答案网上都找得到,但是更加建议去书店买配套的答案,纸质的看着更舒服,也不容易分心。这个环节完成以后,我开始做真题,历年真题都可以找到,但是没有答案,网上卖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这里建议自己做,不会做的和同学一起讨论或者去学校问老师都行。做真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好多题都好像会做,但是其实那时候很多思路都是错的,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且有几个题的内容在刘洪文的教材上没有的,于是就又在网上买了本二手的单辉祖的教材,看完后做题,这时你会发现真题中很多原题来自这单和刘的课后题,所以课后题一定要做,而且要多做,并把没有思路的题要标出来以后再看。所以如间比较充足的话,建议两本教材都看看,时间比较紧张的话个人比较偏向于单辉祖的教材。 其他资料:我个人比较推荐的一本是《工程力学概要与习题解答材料力学部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顾赫宁编著。以前有学长推荐过,这个很不错,他还推荐过一本材料力学习题解答,三一丛书系列的,那个没有详细答案,只有一个结果,所以有时候很伤脑经,为了做到能和他的答案一致浪费了不少时间,所以时间不够的话不建议做这本。真题的重要性就不用我说了,要做到一看道题就出来思路的程度。 个人认为如果你能把这些书做个七七八八应该差不多了,但还是提醒一点,分值高所以风险很大,我考材力时,一个半小时做完,检查了两遍,还剩15分钟我就交卷了,出来我给爸爸打电话说你放心吧,我全都会,特别简单至少140,结果出来才129分,估计是错了一个大题,所以考材料力学的同学一定要把这个风险考虑进去。 最后愿所有13年的孩子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天道会酬勤的!

河南科技大学期末考试编译原理试卷及答案

河南科技大学电信科卷A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不同的编译程序关于数据空间的存储分配策略可能不同,但大部分编译中采用的方案有两种:静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而后者又分为(1) 和 (2) 。 2. 规范规约是最(3)规约。 3.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划分为5个阶段:词法分析、(4)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及(5) 。另外还有(6)和出错处理。 4.表达式x+y*z/(a+b)的后缀式为 (7) 。 5.文法符号的属性有综合属性和 (8)。 6.假设二位数组按行存放,而且每个元素占用一个存储单元,则数组a[1..15,1..20]某个元素a[i ,j]的地址计算公式为(9)。 7.局部优化是局限于一个(10)范围内的一种优化。 二. 选择题(1-6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每问2分,共20分) 1.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组终结符,一组非终结符,一个( ),以及一组 ( )。 A . 字符串 B . 产生式 C . 开始符号 D . 文法 2.程序的基本块是指( )。 A . 一个子程序 B . 一个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语句 C . 一个没有嵌套的程序段 D . 一组顺序执行的程序段,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中,递归下降分析法属于( )分析方法。 A . 自左向右 B . 自顶向下 C . 自底向上 D . 自右向左 4.在通常的语法分析方法中,( )特别适用于表达式的分析。 A . 算符优先分析法 B . LR 分析法 C . 递归下降分析法 D . LL (1)分析法 5.经过编译所得到的目标程序是( )。 A . 四元式序列 B . 间接三元式序列 C . 二元式序列 D . 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6. 一个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 );描述一个语言的文法是( )。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规范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格式、图纸绘制、实验数据、各种标准的运用和引用都要符合各学科、各专业国家标准的规定。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采用汉语(外语专业用外语)撰写,一律使用计算机编辑,用A4规格纸输出,页面设置上、下页边距 2.54厘米,左、右页边距 2.5厘米,装订线1厘米,文档网络设为小四号宋体,指定行网络和字符网络,每行33个字符,每页31行,栏数为1,页码置于页面的底部并居中放置,页码从前言开始到论文最后。页眉统一为宋体小五,右对齐,内容为“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或“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下有一横线,从中文摘要开始到论文最后。用统一封面装订成册。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各部分的具体要求 1. 封面 2. 任务书论文内容全部打印,栏内字体、字号统一,全部采用单倍行距。上部的填表日期统一为年月日,设计说明书中文字数更改为12000字,中文摘要400-500字。 3. 中英文摘要 (1)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为三号黑体字,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2) 中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打印“摘要”二字(三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3) “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二格。 (4) 中文摘要内容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5) 英文摘要题目采用三号大写字母(黑体),可分成1-3行居中打印。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2个字符空格。 (6) 英文题目下空二行居中打印“ABSTRACT”(大写三号黑体),再下空二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

华东交通大学801材料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华东交通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华东交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一、基本内容: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工程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等专业 二、课程性质 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三、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等直杆件的强度、刚度及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性的计算等。能运用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条件对杆件进行校核、截面设计及载荷确定等计算工作;理解并掌握材料机械性能及各种基本变形和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计算问题;理解并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的应用;理解并掌握各种基本变形情况下应变能计算和卡氏第二定理的应用。 四、命题范围 1、材料力学的基本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2、杆件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形式,材料在拉伸时的 力学性能和安全系数的概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应变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轴向拉、压三种强度问 题的计算方法,即:强度校核、设计杆件的几何尺寸和计算许可载荷;简单的拉、压静不定(超静定)问题。 3、圆截面杆件扭转变形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横截面内的扭矩计算,横截面内剪应力的分布形式 以及剪应力的计算。扭转变形三种强度问题的计算方法,即:强度校核、设计杆件的几何尺寸和计算 许可载荷。 4、梁弯曲变形的受力和变形特征以及产生平面弯曲的条件。梁横截面内剪力和弯矩的计算,并 能够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不用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而熟练地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5、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内的正应力和剪应力的分布规律,计算横截面内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弯曲 变形时强度计算、弯曲正应力三种强度问题的计算方法,即:强度校核、设计杆件的几何尺寸和计算 许可载荷。 6、应力状态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方法;广义虎克定律并能够应用于解应力和应 变关系;四种强度理论。 7、拉(压)弯组合、圆截面杆扭转和弯曲组合两种组合变形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强度问题 的分析方法;应用强度理论计算强度问题,弯曲和扭转组合变形强度计算的三个方面问题的计算方法,即:强度校核、设计杆件的几何尺寸和计算许可载荷。 8、几种基本变形情况下变形能的计算,应用卡氏第二定理求解位移或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 9、压杆稳定的概念,欧拉公式的使用范围,细长压杆的临界载荷、临界应力计算方法,压杆稳 定性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稳定性校核以及为了保证压杆的稳定性设计杆件的几何尺寸和计算许可载荷。 精都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4e8923166.html,)——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总结

考试成绩构成:卷面(70%)+实验(20%)+平时(10%) 考试题型:1、填空题(20分)(20空) 2、单项选择题(20分)(10题) 3、名词解释(20分)(4个) 4、简答题(20分)(3个) 5、计算题或者应用题(20) 填空题: 信息的特征: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非零和性、增殖性 系统的特点:①、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部分)组成的②、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系统的结构。 ③、系统具有一定的功能。【系统一般都具有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目的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系统的分类: ①、根据复杂程度可将系统分为简单系统和复杂系统; ②、根据系统的自然性将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 ③、根据系统的抽象程度将系统分为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 ④、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 ⑤、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 信息系统的特点: 1、信息系统是一种“人-机系统” 2、信息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3、信息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4、信息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 决策过程模型:决策科学先驱西蒙(Simon)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1、情报收集2、方案设计3、方案抉择 决策问题的分类: 1、从决策的重要性来看,可将决策问题分为:(1)战略决策(2)战术决策(3)业务决策 2、从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可以将决策问题分成:(1)结构化问题决策(2)非结构化问题决策(3)半结构化问题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纵向和横向):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可以从两方面看,一个是纵向管理职能,一个是横向的管理层次。 从纵向管理职能来看,主要就是涉及到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 从横向的管理层次看,有战略管理、战术管理、运行控制和业务处理 信息系统的发展: 信息系统经历了由单机到网络,由低级到高级,由电子数据处理到管理信息系统、再到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处理到智能处理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2、管理信息系统3、决策支持系统 逻辑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 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状结构和网络结构。表(线性结构)和树(非线性结构)是最常用的两种高效数据结构,许多高效的算法可以用这两种数据结构来设计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5大功能):1、资源共享2、网络通信3、分布处理4、集中管理5、均衡负荷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 1、语法。规定如何进行通信,即对通信双方采用的数据格式、编码等进行定义 2、语义。规定用于协调双方动作的信息及其含义 3、时序。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7个层次: 由下往上依次为:物理层-二进制传输、链路层-接入介质、网络层-寻址与路由、传输层-端到端连接、表示层-数据表示、应用层-网络应用 TCP/IP参考模型4个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网络接口层 数据组织的四个层次: 从层次上看,数据组织包括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四个层次;从方式上看,数据组织包括文件组织和数据库组织两种方式 文件的组织方式: 主要有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散列文件三种 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P105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 指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新奥尔良法的的四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实体集的联系: 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常见的战略规划的方法: 主要是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其他还有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产出/方法分析(E /MA)、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 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在此,我们只介绍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这两种最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 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 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诺兰在1974年首先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四阶段论,之后经过实践的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又于1979年将其调整为六阶段论。诺兰强调,任何组织在实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时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个阶段,不能实现跳跃式发展。诺兰模型的六个阶段分别是:初装阶段、蔓延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 1、完整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适应性原则 4、可靠性原则 5、经济实用性原则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1、“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2、“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3、综合开发策略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导师信息

1.马伟,男,1955年9月出生,汉族,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机械工程 学会高级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轴承工 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轴承》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洛阳市优秀专家。主要从事机械结构振动理论及动态信号处理技术,反求理论及逆向设计技术 应用研究。 近年来,在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领域主持或承担完成国家863、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国 防项目5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主持开发的 动平衡机、东方红系列轮式拖拉机、重型卡车等产品已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获省部 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申请专利5项。目前承担支撑计划重点项 目(子项)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项目3项。 近年来毕业的研究生有的在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在高校、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的技术部 门工作。 2 .马文锁,男,山西省阳城县人,1969年10月生,工学博士,机械工程专业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获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 方向:特种加工技术及其工艺装备、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几何结构和力学性能。 近年来,主持完成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项目“三维管状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和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基于空间群的三维编织材料几何结构”。参与 完成有关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项目有:上海市科委项目“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分析及算法”, “复合材料结构破坏机理研究与计算机仿真”等课题。在《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 篇。论文“三维编织几何结构的群论分析”在编织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性研究成 果。主编河南省统编教材《新编机械设计基础》,参编国家级统编教材《机械设计基础》(高 教出版社出版)。有关编织复合材料的正在研究的项目两项。近年主要研究编织复合材料的基 础理论和新三维编织工艺的实现、新三维编织设备研制。欢迎在机械设计制造、材料科学与工 程和固体力学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报考。 3. 牛荣军,男,1977年4月出生,博士,副教授。200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轴承设计及摩擦学分析、轴承动力学分析。 近年来,主要参与完成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的子项目“超高密度磁头磁盘系统设计方法及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能量原理的摩擦特性与机理的研究”、国防科工委项目“航空润滑油弹流流变特性测试系统”等项目。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0余篇,其中SCI 、EI 收录6篇。 6. 邓四二,男,1963年5月生,河南科技大学轴承研究所教授,中国轴承工业科技专家,洛阳市“5525人才工程”人才,河南省教育厅“555人才工程”人才,国防科工委项目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为:滚动轴承动力学性能分析,滚动轴承有限元分析,滚动轴承降振与减噪技术,滚动轴承测试技术和滚动轴承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主持或者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二十多项;目前正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滚动轴承仿真技术研究”;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贰等奖贰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有关轴承方面的学术论文40多篇。 7.邓效忠,男,195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 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齿轮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所负责的 科研项目“新型非零变位锥齿轮及双曲面齿轮技术及其推广”,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 奖;“螺旋锥齿轮设计、分析与仿真的理论与技术”,2005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螺旋锥齿轮数值仿真及其高重合度设计理论与技术”,2004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 2004年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发表 论文70余篇,其中在《机械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机械工程》、《航空动 力学报》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被EI 收录。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螺 旋锥齿轮超声振动复合研磨加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801材料力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科技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科目代码: 801 考试科目名称: 材料力学 一、如题一图所示,刚性梁AB 受均匀分布载荷作用,AB 梁在A 端铰支,在B 点和C 点由两根钢杆BD 和CE 支撑。已知钢杆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2400,200mm A mm A CE D B ==,其许用应力[]MPa 170=σ,试校核钢杆的强度。(25分) 解:(1)列静力平衡方程: 取AB 梁为研究对象。设CE 杆受压、DB 杆受拉,其轴力分别为F N,CE 、F N,BD 。以A 点为中心取矩,则 0=∑A M F N,CE ×1-30×3×1.5-3×F N,BD =0 (5分) 即 F N,CE =135-3F N,BD (a ) (2)变形协调方程:根据变形图有 CE DB L L ?=?3(b ) (5分) (3)用力表示变形协调方程: 轴力间的物理关系,式(b )可写为利用杆变形与力的关系 E L F E L F CE N BD N ????= ???--6,6,104003102008.1 (5分) 即 CE N BD N F F ,,6 5 = (c ) (4)联立式(a )、式(b )解得 ,2.32,kN F BD N =kN F CE N 4.38,= (5)校核杆强度,即 []σσMPa <Pa A F DB BD N DB 1611016110 200102.3266 3,=?=??==-(10分) []σσMPa <Pa A F CE CE N CE 96109610 400104.3866 3,=?=??==- 所以杆CE 、DB 均满足强度要求。 二、已知空心圆轴的外径D=100mm ,内径d=50mm 。已知间距m l 7.2=之间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0 8.1=?, 材料的切变模量GPa G 80=。 求:①轴内最大切应力; ②当轴以n=80r/min 的速度旋转时,轴传递的功率(kW )。(25分)

JavaScript期末测试题

1、选择题:9题 1、要求用JavaScript实现下面的功能:在一个文本框中内容发生改变后,单击页面的其他部分将弹出一个消息框显示文本框中的内容,下面语句正确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是: B 2、在HTML页面中,下面关于Window对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Window对象表示浏览器的窗口,可用于检索有关窗口状态的信息 B.Window对象是浏览器所有内容的主容器 C.如果文档定义了多个框架,浏览器只为原始文档创建一个Window对象,无须为每个框架创建Window对象 D.浏览器打开HTML文档时,通常会创建一个Window对象 正确答案是: C 3、window的哪个方法可以显示输入对话框?() A.confirm() B.alert() C.prompt() D.open() 正确答案是: C 4、open()方法的哪个外观参数可以设置是否显示滚动条?() A.location B.menubar C.scrollbars D.toolbar 正确答案是: C 5、在Javascript语言中,当元素失去了焦点时激发的事件是( ) A.Focus B.UnLoad C.MouseOver D.Blur 正确答案是: D 6、DHTML不具备的优点是() A.动态样式 B.动态语法 C.动态内容 D.动态定位

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说明:根据学校和学院格式的综合,给出以下模版说明: 1.页面设置与学校相同(每页按31行,每行33个汉字。论文纸张为A4(21×29.7cm)标准格式,单面复印。页面设置:左边距: 2.5cm,右边距:2.5cm,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装订线:1cm,页眉边距:2.3cm,页脚边距:1.8cm。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符号表、正文采用小4号字,行间距为单倍行距。页眉用5号字,居中排列。参考文献采用小4号宋体。除特殊说明外,汉字一律用宋体,英文及阿拉伯数字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2 “章”标题上空一行,下空两行(小四号字的行); 3“节”标题上空一行,下空一行(小四号字的行); 4“小节”标题上空半行,下不空行; 5“目录、前言、符号说明、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标题上空一行,下空一行(小四号字的行); 6目录中的章、节、小节依次退后半格(以此模版为准)。 7 页眉以此模版为准(隶书5号)。

摘 要 此处键入摘要内容 关 键 词:

BASED ON MCU ABSTRACT KEY WORDS

符号说明在此处开始符号说明

目录 前言 (1) 第1章[单击此处添加第一级标题] (9) §1.1 [单击此处添加第二级标题] (9) §1.1.1 [单击此处添加第三级标题] (9) 第2章[单击此处添加第一级标题] (10) §2.1 [单击此处添加第二级标题] (10) §2.1.1 [单击此处添加第三级标题] (10) §2.2 [单击此处添加第二级标题] (10) 第3章[单击此处添加第一级标题] (11) §3.1 [单击此处添加第二级标题] (11) §3.1.1 [单击此处添加第三级标题]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5) 附录 (16) 注:目录自动生成后,会出现字符不统一现象,可用手工调节解决该问题。

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801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材料力学》作为全日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轮机工程,机械工程(专业学位),车辆工程(专业学位)等专业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行专业学习所要求的基础力学知识。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掌握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水平考试。考试范围为多学时《材料力学》课程(包括静力分析及材料力学实验)的主要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掌握《材料力学》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计算方法。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 (1)将一般工程零部件或结构简化为力学简图的方法。 (2)四种基本变形及组合变形的概念及受力分析。 (3)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应力、位移及应变的计算及其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4)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包括简单图形的静矩、形心、惯性矩、惯性半径和圆截面的极惯性矩的计算。用平行移轴公式求简单组合截面的惯性矩。型钢表的应用。(5)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建立变形条件,用变形比较法解轴向拉压超静定问题及简单超静定梁。 (6)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对组合变形下杆件进行强度计算。 (7)常用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及测定方法,电测应力分析技术,常用电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8)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9)弹性稳定平衡的概念,确定压杆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应力,并进行压杆稳定性计算。 (10)受铅垂冲击时杆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11)用能量法求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 (12)交变应力及疲劳破坏的涵义,交变应力下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3)能量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用单位力法计算结构的位移。 六、考试题型 本考试采取计算题形式出题。 七、参考书目:材料力学本科通用教材

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原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试卷三(第一页) 河南科技大学 二00五至二00六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试卷(A) 课程机械原理年级、专业03级机械类各专业分数_________ 特别提示:所有答案均写在次此试卷上 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____”处)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自由度F>0,并且____ 。 ① F = 1② F>1③ F = 原动件的数目 2.机械自锁行程的效率____ 。 ① ② ③ 3.图示四拐曲轴____ 。 ① 静平衡②动平衡③既不静平衡又不动平衡 第3题图第4、5题图 4.图示铰链四杆机构ABCD 中,已知各杆长,该机构为____ 。 ① 曲柄摇杆机构② 双曲柄机构③ 双摇杆机构 5.图示机构ABCD中,以杆____为主动件,机构有死点位置。 ① AB ② BC ③ CD 6.机器中的飞轮能够____ 周期性速度波动。 ① 消除② 增大③ 减小 7.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中,等效力矩M e____ 。 ① 产生的瞬时功率等于原系统中相应外力和力矩产生的瞬时功率 ② 等于原系统中的力矩之和③ 等于原系统中的力和力矩之和 8.反转法设计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是____ 。

① 滚子中心的轨迹② 滚子圆的包络线③ 理论轮廓曲线沿导路减去滚子半径后的曲线 9.当齿轮的安装中心距a ′大于标准中心距a时,其传动比____ 。 ① 增大② 不变③ 减小 10.用齿条形刀具范成法切削直齿圆柱齿轮时,发生根切的原因是____ 。 ① 刀具的齿顶线超过了啮合极限点② 被切齿轮的齿数Z <Z min③ Z >Z min 得分二.(7分)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须在图中指出。 得分 三.(7分)图示为一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1在驱动力矩M d的作用下逆时针方向回转,Q为作用 在 推杆2上的外载荷,试确定各运动副中的总反力(F R31、F R12、F R32)的方位。图中虚线圆为摩擦圆,摩擦角为φ。 下一页

微米级SiC颗粒对铝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与强化机制的影响_郝世明

第35卷第2期2014年 2月 材料热处理学报 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 Vol .35No .2February 2014 微米级SiC 颗粒对铝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与强化机制的影响 郝世明1,3,谢敬佩2 ,王 行2,王爱琴2,王文焱2,李继文 2(1.河南科技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2.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洛阳471023;3.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郑州大学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1) 摘 要:为了研究微米级碳化硅颗粒(SiCp )尺寸对中体积分数SiCp 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与强化机制的影响,用粉末冶 金工艺制备体积分数为30%的SiCp /2024Al 复合材料,利用OM ,SEM ,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着SiCp 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当SiCp 尺寸为3μm 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主要以界面处的基体合金撕裂为主;当SiCp 尺寸为25μm 和40μm 时,复合材料的断裂以SiCp 解理断裂为主;当SiCp 尺寸为8μm 和15μm 时,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是以界面处的基体合金撕裂和SiCp 的断裂共同作用。3μm SiCp 增强复合材料相对密度不高、SiCp 分布不均匀但其拉伸强度最大,主要原因为受力时小SiCp 极少断裂和小颗粒效应导致基体的显微组织强化。关键词:金属基复合材料;颗粒尺寸; 拉伸性能; 强化机制; 粉末冶金 中图分类号:TB 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6264(2014)02-0013-06Effects of size of micrometer SiC particles on tensile properties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SiCp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HAO Shi-ming 1,3 ,XIE Jing-pei 2,WANG Hang 2,WANG Ai-qing 2,WANG Wen-yan 2,LI Ji-wen 2 (1.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China ; 2.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China ;3.Phys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micrometer SiCp size on tensile properties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SiCp reinforced aluminum matrix composites ,SiCp /2024Al composites was fabricated by powder metallurgy technique ,and micro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was observed by OM ,SEM and its tensile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strength of the composites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SiCp particle size.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3μm ,the fracture of the material is caused by tearing of matrix near interface.The failure of the composites with SiCp size of 25μm and 40μm results from cracking of the SiCp.When the particle size is 8μm and 15μm , the failure of the composite occurs by combination mechanism of tearing of matrix near interface and cracking of the SiCp.The SiCp of 3μm reinforced composites has maximum tensile strength despite its relative density is low and distribution is heterogeneous.The main reason is due to the rarely fracture of small SiCp and the higher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the small SiC particles on the matrix.Key words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particle size ;tensile property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powder metallurgy 收稿日期:2012-12-30;修订日期: 2013-12-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1077);河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项目(084300510006) 作者简介:郝世明(1975—), 男,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 E-mail :s_m_hao@126.com 。通讯作者:谢敬佩(1957—),男,博士,教授, E-mail :xiejp @haust.edu.cn 。 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不断追求轻量化, 高性能化,长寿命,高效能的发展目标带动牵引了轻质高强 多功能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持续发展[1] 。SiCp /Al 复合材料具有低密度、高比刚度、低膨胀、高导热 等优异的综合性能,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航空航天 领域逐渐得到了规模应用 [2-5] ,有望成为继铝合金和 钛合金后的新型结构材料。与低体分的结构级碳化 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相比,光学/仪表级的中等体分(30% 45%)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功能化特性比较突出,即不仅具有比铝合金和钛合金高出一倍的比刚度,还有着与铍材及钢材接近的低热胀系数和优于铍材的尺寸稳定性。因此,该种复合材料可替代铍材用作惯性器件,并被誉为继铝合金和铍 合金后 “第三代航空航天惯性器件材料”[6]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增强体尺寸对铝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强化机理进行研究。郦定强等[7] 研究了SiC 颗粒尺寸对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得的SiCp /2124Al DOI:10.13289/j.issn.1009-6264.2014.0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