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1、下列与细菌动力观察有关的是()

A.压滴法标本观测

B.鞭毛染色

C.半固体穿刺

D.革兰染色

E.悬滴标本镜检

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细菌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3、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皮损形态为()

A.毛囊性圆形小红斑

B.毛囊性半球形小丘疹

C.毛囊性小脓疱

D.粉刺

E.瘢痕

4、检查鸡胚内病毒繁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以下不属于直接方法的是()

A.鸡胚死亡

B.鸡胚特殊损害

C.鸡胚生长迟缓

D.绒毛尿囊膜形成痘疱

E.血凝实验

5、花斑癣致病菌培养,正确的描述是()

A.人工不能体外培养

B.一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

C.需用含橄榄油的专门培养基

D.需用皮肤癣菌选择培养基

E.需用玉米吐温培养基

6、普通型流脑用磺胺嘧啶治疗1天,第2天临床病症无改善,出现颅高压,主要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改用青霉素加氯霉素

B.加强脱水治疗

C.肝素应用

D.加用激素

E.腰穿放脑脊液

7、慢性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Ig升高显著的是()

A.IgG

B.IgA

C.IgE

D.IgM

E.IgD

8、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9、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人类口唇疱疹()

A.单纯疱疹病毒1型

B.单纯疱疹病毒2型

C.人疱疹病毒3型

D.人疱疹病毒4型

E.人疱疹病毒5型

10、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细胞质

E.核质

11、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12、孕妇感染后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鼻病毒

C.麻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风疹病毒

13、男性,21岁。近1周来突然感到乏力、厌食,右上腹隐痛来院门诊。体检:肝肋下2cm,质中,有压痛,疑为急性病毒性肝炎,应立即做下列哪项检查()

A.ALT、AST测定

B.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

C.肝脾B超检查

D.ALP、AST测定

E.血清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14、荧光显微镜的光源为()

A.紫外光

B.红外光

C.可见光

D.白光

E.以上都可以

15、HBV侵入机体后进入血液循环,主要在下列哪种细胞中进行繁殖()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内皮细胞

E.肥大细胞

16、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查出病毒颗粒的形态是()

A.Dane颗粒和小球形颗粒

B.Dane颗粒和管形颗粒

C.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

D.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e颗粒

E.颗粒

17、男性,25岁。厌食、乏力、恶心、呕吐1周,门诊化验:总胆红素46μmol/L,ALT200U,HAV-IgM(+),HAV-IgG(+),HBsAg (+),HBeAg(+),抗HBc(+)。此病人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

B.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C.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

D.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E.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

18、普通光学显微镜最高可分辨()

A.0.10μm

B.0.15μm

C.0.20μm

D.0.25μm

E.0.30μm

19、输血不是主要传播途径的病毒性疾病为()

A.成人T细胞白血病

B.乙型肝炎

C.丁型肝炎

D.艾滋病

E.甲型肝炎

20、不属于选择性培养基的是()

A.巧克力甲板

B.SS平板

C.麦康凯平板

D.碱性蛋白胨水

E.伊红-美蓝琼脂

21、关于急性重症肝炎,最主要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黄疸进行性加深

B.出血倾向

C.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D.腹水鼓胀

E.肝浊音界缩小

22、细菌染色多采用的染料是()

A.酸性染料

B.碱性染料

C.中性染料

D.复合染料

E.单纯染料

23、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是()

A.荧光显微镜

B.暗视野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普通光学显微镜

E.相差显微镜

24、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是()

A.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

B.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

D.人疱疹病毒6型(HHV-6)

E.人疱疹病毒7型(HHV-7)

25、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支原体

C.螺旋体

D.病毒

E.放线菌

26、用于病毒的组织培养的合成营养液中不包括()

A.氨基酸

B.辅助生长因子

C.无机盐

D.维生素

E.脂肪

27、下列疾病在Wood灯照射下呈亮绿色荧光的是()

A.黄癣

B.白癣

C.黑点癣

D.脓癣

E.体癣

28、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的病毒是()

A.风疹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以上都是

29、伤寒病人发病第1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呕吐物

B.粪便

C.血液

D.脑脊液

E.尿液

30、介导细菌间接合的物质是()

A.鞭毛

B.普通菌毛

C.性菌毛

D.中介体

E.核糖体

31、森林脑炎病毒在自然界存在的条件是()

A.森林、水和蚊

B.森林、动物宿主和蚊

C.森林、动物宿主和蜱

D.森林、水和蜱

E.水、动物宿主和蜱

32、关于质粒,下列叙述哪些正确()

A.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为双股DNA

C.可自行复制

D.可编码多种生物学性状

E.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33、乙型肝炎下列哪些实验室检查阳性是病毒复制标志()

A.HBsAg

B.抗-HBs

C.HBeAg

D.抗-HBe

E.HBcAg

34、登革热的主要传染源是()

A.隐性感染者

B.患者

C.病畜

D.病毒携带者

E.恢复期带毒者

35、不慎被犬咬伤后,伤口应()

A.20%肥皂水反复清洗

B.伤口底部注射免疫血清

C.包扎

D.缝合

E.70%酒精擦洗

36、如果血清学检查HBeAg阳性,抗-HBc阳性,抗-HBs阴性和抗-HBe阴性,可能是乙型肝炎的()

A.急性期

B.慢性肝炎期

C.急性肝炎恢复期

D.慢性携带状态,无传染性

E.重度慢性肝炎

37、艾滋病感染的易感人群()

A.同性恋者

B.友病患者

C.医务工作者

D.多次输血者

E.静脉药瘾者

3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传播途径是()

A.密切接触传播

B.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C.短距离飞沫传播

D.血液传播

E.虫媒传播

微生物检测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35个空,共计70分) 1、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2、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的成分有胰蛋白胨、酵母浸膏、葡萄糖、琼脂、蒸馏水。 3、菌落总数小于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4、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5、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第一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低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第二法适用于大肠菌群含量较高的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6、MPN法是统计学和微生物学结合的一种定量检测法。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 7、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n为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c为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m为致病菌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M为致病菌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8、无菌生理盐水的制法: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9、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的培养过程:琼脂凝固后,正置平板,置28±1℃培养箱中培养,观察并记录培养至第5天的结果。 10、菌落总数的培养过程: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1℃培养48±2h。 11、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若空白对照平板上有菌落出现,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1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在固体培养基中发酵乳糖产酸,在指示剂的作用下形成可计数的红色或紫色,带有或不带有沉淀环的菌落。 二、简答题(共1题,共计30分) GB 274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蛋与蛋制品》中液蛋制品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微生 菌落总数: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各取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每皿中加入15~20ml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混匀→培养→计数各平板菌落数→计数菌落总数→报告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25g(ml)样品+225ml稀释液,均质→10倍系列稀释→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倾入VRBA平板(36±1℃培养18~24h)→计数典型和可疑菌落→BGLB肉汤(36±1℃培养24~48h)→报告结果 1/ 1

微生物检验试题及答案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单选题 1.细菌单位是 A. dm B. cm C. mm D.um E. nm 答案:D 2.对下列细菌大小表述错误的是 A.葡萄球菌体直径约1um B.大肠埃希菌长约2~3um C.阴沟肠杆菌宽约0.3~0.5um D.霍乱弧菌体长2~3um E.布鲁菌长2~3um 答案:E 3.下列细菌菌体形态呈链状排列的是 A.卡他布兰汉菌 B.屎肠球菌 C.腐生葡萄球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淋病奈瑟菌 答案:B 4.下列细菌菌体形态呈螺旋形排列的是 A.表皮葡萄球菌 B.产酸克雷伯菌 C.克氏耶尔森菌 D.鼠咬热螺菌 E.鲍氏志贺菌 答案:D 5.下列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核质 E.细胞质 答案:B 6.不属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是 A脂蛋白 B.聚糖骨架 C.四肽侧链 D.五肽交联桥 E.脂多糖答案:D 7.革兰阳性细菌细胞壁具有很强抗原性的成分是 A.外膜 B.肽聚糖 C.磷壁酸 D.聚糖骨架 E.五肽交联桥 答案:C 8.下列菌有细胞壁外膜层的是 A.粪肠球菌 B.溶血葡萄球菌 C.新型隐球菌 D.产酸克雷伯菌 E.克柔假丝酵母菌 答案:D 9.下列不属于细菌细胞质基本成分的是 A.水 B.聚糖骨架 C.无机盐、糖 D.蛋白质、脂类 E.核酸 答案:B 10. 控制细菌某些特定遗传性状的是 A.核质 B.胞质颗粒 C.质粒 D.核糖体 E.蛋白质 答案:C 11.细菌细胞质中决定菌体嗜碱性的物质是 A.核糖核酸 B. 质粒 C.蛋白质 D.双链闭环DNA E.脂类 答案:A 12.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A.核糖核酸 B.脂类 C.质粒 D.核质 E.蛋白质

2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练习二

练习二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 1.兼性厌氧菌 2.热原质 3.细菌素 4.耐药性变异 (二)填空题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和。 2.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其中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须,而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是。 3.大多数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最适生长温度为。霍乱弧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而结核分枝杆菌生长需要的最适pH为。 4.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气体主要是和。 5.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分为、、、。 6.细菌以法进行繁殖,多数细菌繁殖一代需要分钟左右。 7.细菌合成代谢产物中对人有害的有、、。10.细菌的生长曲线所示细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和 四个期。细菌的各种性状均较典型的是在期。 16.细菌的变异现象主要包括、、和。 19.IMViC试验是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的四种生化反应试验,分别代表试验、 试验、试验、试验。 20.细菌的毒力变异可以表现为毒力或。 21.细菌的毒素包括和。 22.细菌的外毒素多数是由产生,细菌的内毒素多数是由产生。 23.卡介苗是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菌失去毒力制成的生物制品,可用于预防病。(三)单项选择题 1.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不包括() A.营养物质 B.气体 C.温度 D.酸碱度 E.光线 2.细菌生长繁殖最适宜的酸碱度是() A.pH6.5~6.8 B.pH7.0~7.2 C.pH7.2~7.6 D.pH7.6~8.0 E.pH8.0~9.0 3.用于鉴别细菌对蛋白质分解能力不同的试验是() A.糖发酵试验 B.靛基质试验 C.VP试验 D.甲基红试验 E.尿素分解试验 4.某些细菌产生的只对近缘菌起杀菌作用的是() A.抗生素 B.细菌素 C.色素 D.内毒素 E.外毒素 5.下列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一种与输液反应有关() A.毒素 B.细菌素 C.色素 D.侵袭性酶 E.以上都不是 6.下列细菌代谢产物中哪一种与致病性无关() A.内毒素 B.细菌素 C.外毒素 D.血浆凝固酶 E.透明质酸酶 9.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是() A.抗生素 B.细菌素 C.色素 D.毒素与侵袭性酶 E.维生素 10.下列哪一种物质不是细菌合成的代谢产物() A.抗生素 B.细菌素 C.色素 D.抗毒素 E.维生素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试题

一、选择题(A型): !、下列细菌中哪一种细菌在血平板上一般不出现溶血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甲型链球菌 D、肺炎双球菌 2、进行玻片法血浆凝固酶试验不需要下列哪种材料? A、免血浆 B、生理盐水 C、2%红细胞悬液 D、待检细菌 3、UMI系统不包括下列哪一项试验? A、尿素酶 B、甲基红 C、靛基质 D、动力 4、麦康凯培养基和克氏双糖铁共有的成分是: A、葡萄糖 B、酚红 C、中性红 D、乳糖 5、对浓汁标本进行细菌学鉴定,下列哪一项试验一般不包括在内? A、涂片染色镜检 B、血平板分离培养 C、血浆凝固酶试验 D、抗"O"试验 6、乙链在血清肉汤中的生长情况是: A、完全沉淀生长 B、均匀混浊生长 C、部分沉淀生长 D、形成菌膜 7、甲基红试验和VP试验阳性表明被检菌具有以下哪一特性: A、分解乳糖产酸产气 B、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C、生成甲醇、甲醛 D、以上全部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霍乱弧菌的特点 A、有动力 B、抵抗力较强 C、耐碱不耐酸 D、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是唯一易感者 9、对于一个脓汁标本,首先应进行的检验步骤是: A、涂片镜检 B、接种血平板 C、含硫氨基酸 D、苯丙氨酸 10、抗"O"试验管法中,溶血素应预先用还原剂处理,原因是: A、还原被氧化的S溶血素,恢复溶血能力 B、溶血素O对热不敏感 C、溶血素S对氧敏感 D、以上全错 11、观察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典型形态,选择哪一种培养基可得理想结果: A、普通琼脂平板 B、普通肉汤 C、血琼脂平板 D、血清肉汤 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 A、低温 B、保温 C、防干燥 D、快速 13、区别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可采用下列哪种试验? A、氧化酶试验 B、乳糖发酵试验 C、葡萄糖发酵 D、动力试验 14、下列哪一项可用于区别肺炎双球菌和甲型链球菌? A、胆汁溶菌试验和甘露醇发酵试验 B、溶血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C、菊糖发酵试验和胆汁溶菌试验 D、溶血试验和菊糖发酵试验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试题 一.选择题:1、A;2、B;3、D;4、A;5、B;6、C;7、A;8、B;9、A;10、D;11、A;12、D;13、B;14、D;15、A;16、C 1、已知 DNA 的碱基序列为 CATCATCA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使其突变为:CTCATCAT 答:( ) A.缺失 B.插入 C.颠换 D.转换 2、不需要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的基因重组类型有:答:( ) A. 接合和转化 B. 转导和转化 C. 接合和转导 D. 接合 3、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答:( ) A. 生长速度快 B. 易得菌体 C. 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 所有以上特点 4、在 Hfr 菌株中:答:( ) A. F 因子插入在染色体中 B. 在接合过程中,F 因子首先转移 C. 在接合过程中,质粒自我复制 D.由于转座子是在DNA分子间跳跃的,因此发生高频重组 5、以下碱基序列中哪个最易受紫外线破坏?答:( ) A. AGGCAA B. CTTTGA C. GUAAAU D. CGGAGA 6、在大肠杆菌 (E.coli) 的乳糖操纵子中,基因调节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 水平上。答:( ) A. 转化 B. 转导 C. 转录 D. 翻译 7、转座子 ___________。答:( ) A. 能从 DNA 分子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 B.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质粒 C. 是一种碱基类似物 D. 可引起嘌呤和嘧啶的化学修饰 8、当F+ F-杂交时答:( ) A. F因子几乎总不转移到F+细胞中 B. F-菌株几乎总是成为 F+ C. 基因重组的发生频率较高 D. F因子经常插入到F-细胞染色体上 9、在 U 形玻璃管中,将一滤片置于二株菌之间使之不能接触,在左臂发现有原养型菌出现,这一现象不是由于:答:( ) A . 接合 B. 转化 C. 普遍转导 D. 专性转导 10、细菌以转化方式进行基因转移时有以下特性:答:( ) A. 大量供体细胞的基因被转移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测试题及答案——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与诊断及细菌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血清学诊断 2.培养基 3.基础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 5.鉴别培养基 6.菌落 二、填空题 1.实验室细菌学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和标本的选 择、、有直接关系。 2.辅助诊断风湿热的抗“O”实验属于。 3.血清学试验一般需作两次,其血清分别取自疾病 的和.第二次抗体效价比第一 次时方有诊断意义。 4.对流行性脑炎患者进行细菌学检查,可采集的标本 有、和。 5.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时,从有正常菌群部位采取的标本应接种 于培养基或培养基。 6.细菌感染实验室检查中,常用的血清学方法 有、和三大类。 7.属于直接凝集反应的血清学试验有和。 三、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传染病的预防接种中,使用减毒活疫苗比使用灭活疫苗普遍,关于其原因下述不正确的是 A.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灭活疫苗 B.减毒活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的持续时间比灭活疫苗长 C.减毒活疫苗能在机体内增殖或干扰野毒株的增殖及致病作用,灭活疫苗则不能 D.减毒活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分泌型IgA,故适用于免疫缺陷或低下的患者 E.减毒活疫苗一般只需接种一次即能达到免疫效果,而灭活疫苗需接种多次 2.白百破三联疫苗的组成是

A.百日咳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B.百日咳死疫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C.百日咳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E.百日咳活疫苗,白喉死疫苗,破伤风死疫苗 3.使用时要注意防止Ⅰ型超敏反应的免疫制剂是 A.丙种球蛋白 B.胎盘球蛋白 C.抗毒素 D.白细胞介素 E.干扰素 4.关于胎盘球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健康产妇的胎盘和婴儿脐带中提取制备 B.一般含IgM C.一般不会引起超敏反应 D.主要用于麻疹,甲型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疾病的紧急预防 E.免疫效果不如高效价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5.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血液 B.尿液 C.粪便 D.呕吐物 E.脑脊液 6.咽喉假膜标本涂片染色后,镜检出有异染颗粒的棒状杆菌,其临床意义在于诊断 A.结核病 B.军团病 C.白喉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A1题型 1. 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屏障结构包括 A、皮肤与粘膜 B、血脑屏障 C、胎盘屏障 D、免疫系统 E、A、B和C 答案E 2. 有关内毒素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 B、其化学成分为脂多糖 C、160℃,2~4小时才被破坏 D、毒害效应具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E、毒性作用较弱 答案D 3. 下列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度称为毒力 B、毒力主要由侵袭力和毒素所决定 C、破伤风毒素属于内毒素 D、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E、以上均不是 答案C 4.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脂多糖 B、痉挛毒素 C、肉毒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霍乱肠毒素

答案A 5. 下列哪种成分不属于外毒素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 C、白喉毒素 D、表皮剥脱毒素 E、类脂A 答案E 6. 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包括 A、发热反应 B、白细胞反应 C、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以上都是 E、A和C 答案D 7. 慢性志贺菌感染的病程一般在()以上 A、两周 B、一个月 C、两个月 D、六周 E、七周 答案C 8. 志贺菌随饮食进入体内,导致人体发病,其潜伏期一般为 A、一天之内 B、1-3天 C、5-7天 D、7-8天 E、8天以后 答案B 9. 下列关于结核分支杆菌描述正确的是

A、类脂质为胞壁中含量最多的成分 B、产生外毒素 C、产生内毒素 D、耐药性低 E、一般采用革兰氏染色 答案A 10. 我国的卫生标准中,每升饮用水中不得超过()个大肠杆菌 A、1 B、3 C、5 D、7 E、8 答案B 11. 大肠杆菌指数测定时,37℃培养24小时,能发酵乳糖()为阳性 A、产酸 B、产酸产气 C、产酸不产气 D、产气不产酸 E、以上都不产生 答案B 12.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A、脑膜炎奈瑟菌 B、结核分支杆菌 C、铜绿假单细胞 D、枯草芽孢杆菌 E、白喉棒状杆菌 答案C 13. 下列何种细菌为革兰氏阳性杆菌 A、大肠杆菌 B、铜绿假单细胞

第7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答案

第7章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填空题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是、、 和。而证明基因突变自发性和不对应性的三个经典实验 是、、和 细菌转化噬菌体感染植物病毒重建变量试验涂布试验影印平板培养法 2.______是第一个发现转化现象的。并将引起转化的遗传物质称为_______。Griffith转化因子 3.Avery和他的合作者分别用降解DNA、RNA和蛋白质的酶作用于有毒的S型细胞抽提物,然后分别与______混合,结果发现,只有DNA被酶解而遭到破坏的抽提物无转化活性,说明DNA是转化所必须的转化因子。 无毒的R型细胞(活R菌) 32 4.AlfredD.Hershey和MarthaChase用P 35 标记T2噬菌体的DNA,用S 标记的蛋白质外壳所进行的感染实验证实:DNA携带有T2的______。 全部遗传信息 5.H.FraenkelConrat用含RNA的烟草花叶病毒进行的拆分与重建,实验证明 ______也是遗传物质。RNA 6.细菌在一般情况下是一套基因,即______;真核微生物通常是有两套基因又 称______。 单倍体二倍体 7.DNA分子中一种嘧啶被另一种嘌呤取代称为______。 颠换 8.______质粒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中而得名,该质粒含有编码大肠菌素的基因Col 9.原核生物中的基因重组形式有4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 10.当DNA的某一位置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突变,因为细胞内存在一系列的_______,能清除或纠正不正常的DNA分子结构和损 伤,从而阻止突变的发生。 修复系统 11.营养缺陷型是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选择标记和育种的重要手段,由于这类突变型在_______上不生长,所以是一种负选择标记。 基本培养基 12.两株多重营养缺陷型菌株只有在混合培养后才能在基本培养墓上长出原养型菌落,而未混合的两亲菌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说明长出的原养型菌 落是两菌株之间发生了遗传_______和_______所致。 交换重组 13.在_______转导中,噬菌体可以转导供体染色体的任何部分到受体细胞中; 而在_______转导中,噬菌体总是携带同样的片段到受体细胞中。 普遍性局限性 14.基因突变具有7个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微生物试汇总题库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一、名词解释 1、原生质: 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2、PHB: 聚—β—羟丁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炭源类贮藏物,不溶水,而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炭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等作用。 3、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屈性强的休眠构造。 4、菌落: 将单个细菌(或其他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有时为内层),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colony) 5、衰颓形: 由于培养时间过长,营养缺乏,代谢的排泄物浓度积累过高等使细胞衰老而引起的异常形态。 6、真核微生物: 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微生物。(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7、质粒: 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分子,即cccDNA。 8、单细胞蛋白(SCP): 通过细菌、酵母、丝状真菌和小球藻等单细胞或丝状生物的发酵生产的蛋白质。

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包括细胞内)或体表,从中夺取营养并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一种相互关系。 10、腐生: 以无生命的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的生活方式。 11、包涵体: 始体通过二分裂可在细胞内繁殖成一个微菌落即“包涵体” 12、巴斯特效应: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是一种厌氧发酵,如将发酵条件改变成好氧条件,葡萄糖分解速度降低,乙醇停止生产,但当重新回到厌氧条件时,葡萄糖的分解速度增加,并伴随大量的乙醇产生。 13、噬菌斑: 由噬菌体在菌苔上形成的“负菌落” 14、伴孢晶体: 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棵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δ内毒素)。 15、烈性噬菌体: 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烈解(释放)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16、温和性噬菌体: 凡在吸附侵入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以长期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一般都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17、自养微生物: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5)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A1题型 1、人类ABO血型抗原包括 A、A抗原 B、B抗原 C、O抗原 D、AB抗原 E、A抗原和B抗原 答案:E 2、ABO血型物质在人体中可引起哪几种Ab产生 A、抗B抗体 B、抗AB抗体 C、抗A抗体 D、抗O抗体 E、抗A和抗B抗体 答案:E 3、免疫耐受就是 A、非特异性无反应性 B、特异性无反应性 C、机体无反应性 D、免疫抑制性 E、对任何抗原都不反应 答案:B 4、迟发型皮肤过敏反应与下列哪种物质有关 A、IgE B、IgA C、活化B细胞 D、活化T细胞 E、活化NK细胞

答案:D 5、佐剂作用是 A、将Ag送入机体各部位 B、将Ag固定在局部 C、增强Ag免疫原性 D、赋予Ag免疫原性 E、增强机体对Ag的免疫应答 答案:E 6、下列哪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A、IgG B、干扰素 C、IgA D、前列腺素 E、补体 答案:E 7、TDH 细胞是 A、产生Ab细胞 B、天然杀伤细胞 C、细胞毒细胞 D、迟发变态反应T细胞 E、依Ab杀伤T细胞 答案:D 8、关于霍乱弧菌是否侵入上皮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侵入 B、侵入 C、在特定条件下侵入 D、具有侵袭基因的霍乱弧菌侵入 E、侵入后局限于上皮细胞内 答案:A 9、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溶血素,其中最主要的是

A、α、β溶血素 B、α、γ溶血素 C、β、γ溶血素 D、δ、ε溶血素 E、α、γ溶血素 答案:A 10、与其他肺部感染病原菌相比较,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特点是 A、产生外毒素 B、具有内毒素 C、产生溶血素 D、产生绿脓素 E、具有菌毛 答案:D 11、有荚膜的流感嗜血杆菌含有荚膜多糖抗原称作: A、V抗原 B、M抗原 C、A抗原 D、X抗原 E、S抗原 答案:B 12、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革兰氏阳性球菌 B、革兰氏阳性杆菌 C、无芽孢 D、具有荚膜 E、无鞭毛 答案:C 13、下列何种微生物具有荚膜结构 A、军团菌 B、支原体

微生物的知识,习题

第七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学习微生物遗传规律时,有四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必须明确,它们是、、和。 2.微生物历来被选为研究生物学基本理论问题时的重要模式生物,原因是:、、、、、、、、、和等。 3.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分别是①——(1928)和——等(1944)的实验;②等(1952)的实验;以及③(1956)的实验。 4.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可分七个水平,即,,,,,和。 5.每个碱基对(bp)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多数细菌基因组的大小为Mb;目前所知最小基因组的原核生物为,其基因组大小为Mb。 6.典型质粒的核酸分子是,存在于质粒上的特定基因,使微生物获得了若干特殊功能,如、、、、或等, 7.质粒具有许多有利于遗传工程操作的优点,包括,,,和等。常用且典型的质粒载体是且coli的。 8.细菌的质粒种类很多,其中接合性质粒如,抗药性质粒如,产细菌素质粒如,诱癌质粒如,诱生不定根的质粒如,执行固氮的质粒如,降解性质粒如等。 9.基因突变简称,狭义的突变专指;广义的突变则指和。 10.选择性突变株可包括、和等,而非选择性突变株则可包括、和等。 11.基因突变一般有七个共同特点;①,②,③,④,⑤,⑥和⑦。 12,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曾有三个著名实验予以证明,它们是等人的,的,以及等的。 13.点央变是由碱基置换而引起,具体机制有两种,即和。 14.诱发突变可分三类,即、和。 15.在原核微生物中,转座因子主要有三类,即、和。 16.微生物的自发突变一般有三个主要原因:①,②③。 17.紫外线对微生物DNA的损伤,主要产生,通过和等可修复DNA 的损伤。 18.在DNA的切除修复过程中共有四种酶的参与:①,②,③,④;而参与光复活作用的酶则仅有种。 19.常见的“三致”是指、和作用,目前检出某试样有否“三致”的简便,快速而高效的试验是。 20.艾姆斯试验中用的菌种是的营养缺陷型,通过回复突变可以测定待测样品中的存在。 2L在诱变工作中,常用的物理诱变剂如、和等;化学诱变剂如、、和等,其中的有“超诱变剂”之称。 22。有些化学诱变剂能引起染色体畸变,故称为拟辐射物质,例如、和等烷化剂。

微生物检验考试题目及答案

临床检验试题—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1)——肝炎病毒 一、概念 1.HBsAg 2.HBcAg 3.HBeAg 二、填空题 1.肝炎病毒有、、、和五种类型。 2.肝炎病毒中,由粪-口途径传播的有、;由血液和垂直途径传播的有、、;属于DNA病毒的有;属于缺损病毒的是;已有疫苗可主动免疫的是和;可进行细胞培养的是。 3.HBV的外衣壳由、和蛋白组成,构成HBV的;内衣壳由组成;核心由和组成。 4.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和,猩猩和猿猴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5.甲型肝炎的血清抗体中,表示现症感染的抗体是,而表示既往感染的抗体是。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血清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3种不同 形态结构的颗粒,其传染性也不同,即小球形颗粒和以及。 7.乙型肝炎基因组为双股环壮DNA,内含4个开放读框(ORF),分别称为S 区,C区,和。 8.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经4种传播途径,即血液传播,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和。 三、单选题 1.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A.单股RNA B.双股RNA C.双股线状DNA

D.双股环状DNA E.单股DNA 2.可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毒为 A. HAV,HBV和HCV B. HBV,HCV和HDV C. HCV,HDV和HEV D. HDV,HEV和HAV E. HEV,HAV和HBV 3.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途径有 A.分娩和哺乳 B.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C.输血,血浆及血液制品 D.性接触 E.以上均可 4.不符合血清HBsAg(+), HbeAg(+)和抗HBc(+)的解释是 A.急性乙型肝炎; B.慢性乙型肝炎; C.乙型肝炎恢复期; 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强传染性。 5.关于HAV,错误的是 A.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B.能在体外细胞中培养; C.特异性预防可接种疫苗;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精选试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细菌的生理与遗传变异 1、下列与细菌动力观察有关的是() A.压滴法标本观测 B.鞭毛染色 C.半固体穿刺 D.革兰染色 E.悬滴标本镜检 2、下列微生物中,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真菌 B.细菌 C.支原体 D.立克次体 E.病毒 3、马拉色菌毛囊炎主要皮损形态为() A.毛囊性圆形小红斑 B.毛囊性半球形小丘疹 C.毛囊性小脓疱 D.粉刺 E.瘢痕

4、检查鸡胚内病毒繁殖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法,以下不属于直接方法的是() A.鸡胚死亡 B.鸡胚特殊损害 C.鸡胚生长迟缓 D.绒毛尿囊膜形成痘疱 E.血凝实验 5、花斑癣致病菌培养,正确的描述是() A.人工不能体外培养 B.一般接种在沙氏培养基 C.需用含橄榄油的专门培养基 D.需用皮肤癣菌选择培养基 E.需用玉米吐温培养基 6、普通型流脑用磺胺嘧啶治疗1天,第2天临床病症无改善,出现颅高压,主要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改用青霉素加氯霉素 B.加强脱水治疗 C.肝素应用 D.加用激素

E.腰穿放脑脊液 7、慢性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Ig升高显著的是() A.IgG B.IgA C.IgE D.IgM E.IgD 8、编码细菌毒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9、下列哪种病毒可引起人类口唇疱疹() A.单纯疱疹病毒1型 B.单纯疱疹病毒2型 C.人疱疹病毒3型 D.人疱疹病毒4型 E.人疱疹病毒5型

10、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A.细胞壁 B.细胞膜 C.鞭毛 D.细胞质 E.核质 11、编码性菌毛的质粒是() A.R质粒 B.Col质粒 C.F质粒 D.K质粒 E.Vi质粒 12、孕妇感染后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鼻病毒 C.麻疹病毒 D.冠状病毒 E.风疹病毒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2、(正常菌群)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临床上多引起内源性感染。 3、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重要表面抗原,可用于细菌血清学分型)(外毒素) 4、G-菌特有成分:外膜层(由脂多糖(内毒素)、脂质双层(磷脂)、脂蛋白) 5、G+菌和G-菌细胞壁的共同成分是肽聚糖。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菌无。是溶菌酶、青霉素作用部位) 6、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核质(染色体)、质粒(存在于胞质,双链闭合环状DNA分子)、转位因子 7、细菌特殊结构:荚膜(保护,致病,抗原性,鉴别)、芽胞、鞭毛(运动器官)、菌毛(普通菌毛—粘附,致病性;性菌毛—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将芽胞是否被杀死而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8、L型(细胞壁缺陷)菌落:①“油煎蛋”(荷包蛋)样菌落(典型L型细菌)。②颗粒型菌落(简称G型菌落)③丝状菌落(简称F型菌落)。高渗环境生长。(环丙沙星) 9、自营菌:以无机物为原料;异营菌(腐生菌:以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为营养物质;寄生菌:以宿主体内有机物为原料),所有致病菌都是异营菌。 10、细菌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 1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在对数期以几何级数增长 12、细菌分类(伯杰)等级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小分类单位)。 13、常用的细菌培养方法是: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 14、通常由正常无菌部位采取的标本接种血平板,置于空气或含5%~ 10%CO2的气缸中培养,大部分细菌可于24~48h生长良好。 15、血清学诊断时,一般要在病程早期和晚期分别采血清标本2~3份检查,抗体效价呈4倍或以上增长才有价值。 16、透射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适于对细菌表面结构及附件的观察。

第七章_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本科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分章节试题库 第7章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一、选择题 1、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 A.生长速度快 B.易得菌体 C.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所有以上特点 2、细菌直接摄取外界游离的DNA片段发生变异称为。 A 转导 B 转化 C 接合 D 转换 3、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各种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的随机,通过一定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株。 A 重组频率 B 融合频率 C 突变频率 D 调控频率 4、抗药性质粒(R因子)在医学上很重要是因为它们。 A.可引起某些细菌性疾病 B.携带对某些抗生素的特定抗性基因 C.将非致病细菌转变为致病菌 D.可以将真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5、F+ F-杂交时,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 A.F-细胞转变为F+细胞 B.F+细胞转变为F-细胞 C.染色体基因不转移 D.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是必须的 6、以下突变中哪个很少有可能产生回复突复? A.点突变 B.颠换 C.转换 D.染色体上三个碱基的缺失 7、准性生殖。 A.通过减数分裂导致基因重组 B.有可独立生活的异核体阶段 C.可导致高频率的基因重组 D.常见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中 8、游离于各种微生物细胞质中的小DNA分子称作下列哪种结构? A、质体 B、质粒 C、类菌质体 D、间体 9、携带不同基因的F因子称为。 A、F-菌株 B、F′菌株 C、F+菌株 D、Hfr菌株 10、以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带到受体细胞中,使后者获得前者的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叫。 A、转化 B、转导 C、转换 D、接合 11、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实验是。 A.转化、变量和涂布实验 B.转导、变量和影印培养实验 C.彷徨、涂布和影印培养实验 D.噬菌体感染实验、病毒拆开重建实验以及转化实验 12、在选育抗青霉素的菌株时,在培养基中必须加入青霉素,其作用是。 A.作为诱变剂 B.识别遗传标记 C.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D.作为营养物 13、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而得到DNA片段的过程,称为。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原生质体融合 14、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的菌株。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确保高压效果的可靠性。 【适用范围】 蒸气式高压锅。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将水加到高压锅内至其刻度线,将欲灭菌物品放入锅内,关闭锅门,拧紧螺丝并确认已经封闭。 2.打开排气阀。 3.打开蒸汽开关,向锅内输入蒸汽或接通电源,使产生蒸汽。 4.观察排气阀的排气情况,待排出的气体由冷气变为蒸汽,压力表达到0.05mPa 时,关闭排气阀。 5.观察压力表,当压力升至0.15mPa时,开始计时。 6.压力达0.15mPa后,可调节进气阀,减少进气量,维持压力并使其稳定在 0.15mPa。电加热时,可切断电源,维持压力持续15分钟,至多不超过30分 钟,否则营养物质破坏。 7.关闭进气阀门或切断电源,让锅内物品自然冷却,不可马上打开排气阀,以免发生意外。 8.待锅内压力降为零时,可打开锅盖,取出物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确保培养箱温度恒定。 【适用范围】 各种类型隔水式、温度设定为27℃、35℃、42℃、56℃培养箱。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操作方法】 1.培养箱应放置于水平地面(或坚固的水平台),电源电压须匹配。 2.从注水口先将隔水箱内的水注满到浮标要求的位置。 3.将温度调节旋扭调至所需温度,然后将电源开关拨至“开”处。 4.每次使用时应在培养箱顶部插入标准温度计,监测实际温度。 5.培养箱工作温度波动范围应控制在±10C以内。 6.培养箱正面贴有温度记录表,记录每天上班和下班时温度,如温度超出正常范围,指示该温度的刻度应划上红圈,并把修正温度记录下来。 7.培养箱内外应保持清洁。 操作人员部门主管质量负责人 姓名唐玉贞检验科检验科 日期 06年06月06日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带答案)-3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1.在对病人进行诊断时,常采用血清学方法,Ag-Ab反应有许多特点,但Ag-Ab反应主要特点是 A、分阶段性 B、可逆性 C、敏感性高 D、特异性 E、非特异性 答案:D 2.革兰氏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其媒染剂(卢戈氏碘液)所起的作用 A、增加摄取染料作用,不易脱色 B、固定初染细菌 C、对下一步脱色起促进作用 D、杀死细菌 E、破坏细菌细胞壁 答案:A 3.血清制品的保存常加一些防腐剂,防止杂菌生长,常用的是硫柳汞常用浓度为 A、0.001% B、0.01% C、0.1% D、1% E、10% 答案:B 4.能在SS琼脂上生长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呈现______色 A、浅红 B、深红 C、微黄 D、无 E、深灰

答案:B 5.在用血清学方法诊断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常采用Ag与Ab反应,进行此反应必须有电解质参与,电解质量与反应有关,当电解质超出最佳浓度时 A、提高反应敏感性 B、降低敏感性 C、不反应 D、反应不变 E、提高特异性 答案:A 6. 肺炎链球菌在临床上主要引起下列何种疾病 A、脓胸 B、大叶性肺炎 C、肺纤维化 D、肺结节 E、支气管炎 答案:B 7. 颗粒型细菌抗原(死或活菌)在哪种反应中采用 A、沉淀反应 B、琼脂扩散 C、中和试验 D、凝集试验 E、对流电泳 答案:D 8.抗酸染色的结果判定 A、菌体着兰色为抗酸菌 B、菌体着红色为抗酸菌 C、菌体着绿色为抗酸菌 D、菌体着黄色为抗酸 E、菌体无色为抗酸菌 答案:B

9. 下列何种培养基适合军团菌培养 A、庆大霉素培养基 B、BCYE琼脂培养基 C、巧克力平板 D、PPLO培养基 E、Korthof培养基 答案:B 10. 冻干菌种待完全干燥后,需将安瓶中空气抽成真空,当用真空火花检测器检测时,火花是什么颜色证明为真空 A、红色 B、黄色 C、白色 D、紫色 E、兰绿色 答案:D 11.戊烷脒选择性培养基,胆汁湟绿培养基适用于什么细菌培养 A、霍乱弧菌 B、白喉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布鲁氏菌 E、炭疽杆菌 答案:E 12.活性炭酵母琼脂培养基CYE是适用于培养什么细菌 A、分离鼠疫杆菌 B、布鲁氏菌培养 C、白喉杆菌培养 D、肠道细菌培养 E、军团菌的培养 答案:E 13.牛肉膏汤是常用的培养基,但它有一个特点是什么

微生物遗传习题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习题 一、名词解释 1、F'菌株:当Hfr菌株细胞内的F质粒因不正常切离而脱离核染色体组时,可重新形成游离的、但携带整合位点邻近一小段核染色体基因的特殊F质粒,称F’质粒或F’因子。凡携带F’质粒的菌株,称为F’菌株。 2、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和)内因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即遗传型的改变。 3、表型:指某一生物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在特性的总和,是遗传型在适合环境条件下通过代谢和发育得到的具体体现。遗传型+环境条件→表型 4、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需要的组合或半组合培养基称补充培养基。 5、超诱变剂:可以做到即使未经淘汰野生型菌株,也可直接获得12%-80%的营养缺陷型菌株。 6、低频转导:指通过一般溶源菌释放的噬菌体所进行的转导,因其只能形成极少数转导子,故称“低频转导”。 7、颠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置换 8、点突变:仅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 9、复壮:狭义复壮:是一种消极措施是指菌种在已发生衰退的情况不经过纯种分离和测定典型性状,产生性能等指标,从已衰退的的种群中筛选出少数尚未退化的个体,以达到恢复原菌株固有性状的相应措施。广义复壮:一种积极措施,即有菌种的典型特征或生产性状尚未衰退之前,就经常有意识地采取纯种分离和生产性状测定工作,以期从中选择到自发的突变体。 10、甘油悬液保藏法:用15%~30%的甘油缓冲液制成细胞密度为10^7~10^8细胞/ml的悬浮液,混匀,密封,置-70℃冰箱。保藏期可达10年。 11、感受态:是指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 12、高频转导:在局限转导中,若对双重溶源菌进行诱导,就会产生含50%左右的局限转导噬菌体的高频转导裂解物,用这种裂解物去转导受菌体,就可获得高达50%左右的转导子,故称这种转导为高频转导。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重点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复习重点 第一章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 1.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盗、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2.医院感染(NI):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感染。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来自于另一感染者/环境内源性:患者,正常菌群迁徙至其他部位等导致病原体过度生长。 第二章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采集 1.标本的一般采集原则 1.1早期采集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之前。 1.2无菌采集:采集的标本应无外源性污染。消毒,无菌容器。 1.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 1.4采集适量标本伤寒-1周:血液 2周:粪便和尿夜 1.5安全采集 2.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生长,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细菌。 2.1厌氧菌感染的条件:组织缺氧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原因:局血障:血管损伤、肿瘤压迫、烧伤、动脉硬化、组织水肿、坏死、有异物等,刺伤,大面积外伤 2.2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 (1)分泌物具典型的腐臭,血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线下可发红色荧光(产黑色素普氏菌或卟啉单胞菌感染)。 (2)感染组织局部有大量气体产生→皮下有捻发音时为产气荚膜梭菌。 (3)部位为黏膜附近 (4)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者,新近流产史,胃肠术后 (5)深部外伤枪伤,咬伤后继发感染 (6)分泌物经革兰染色后,有细菌,规培:阴性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 第三章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 1.细菌形态学检查→显微镜检其菌体形态 1.1涂片 1.2干燥 1.3固定 1.4 染色:(1)初染:加草酸铵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约一分钟,水洗。 (3)(3)脱色:将载玻片上的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 洗至流出酒精刚刚不出现紫色时为止,约20—30秒,立即用水冲净酒精。 (4)复染:用复红液染1—2分钟,水洗。 1.5镜检:干燥后,置油镜观察。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 固定的目的 ①杀死微生物,固定其细胞结构; ②保证菌体能牢固地粘附在载玻片上,以免水洗时被水冲掉; ③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一般死细胞原生质容易着色。 实验原理 细菌的不同显色反应是由于细胞壁对乙醇的通透性和抗脱色能力的差异,主要是肽聚糖层厚度和结构决定的。经结晶紫染色的细胞用碘液处理后形成不溶性 复合物,乙醇能使它溶解,所以染色的前二步结果是一样的,但在G+细胞中, 乙醇还能使厚的肽聚糖层脱水,导致孔隙变小,由于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分子太 大,不能通过细胞壁,保持着紫色。在Gˉ细胞中,乙醇处理不但破坏了胞壁外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微生物遗传试题 一.选择题: 71085.71085.已知DNA 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 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使其突变为:CTCATCAT A.A.缺失 B.B.插入 C.C.颠换 D.D.转换 答:( ) 71086.71086.已知DNA 的碱基序列为CATCATCA T,什么类型的突变可产生如下碱基序列的改变:CACCATCAT ? A. 缺失 B. 插入 C. 颠换 D. 转换 答:( ) 71087.71087.不需要细胞与细胞之间接触的基因重组类型有: A. 接合和转化 B. 转导和转化 C. 接合和转导 D. 接合 答:( ) 71088.71088.转化现象不包括 A. DNA 的吸收 B. 感受态细胞 C. 限制修饰系统 D. 细胞与细胞的接触 答:( ) 71089.71089.将细菌作为实验材料用于遗传学方面研究的优点是: A. 生长速度快 B. 易得菌体 C. 细菌中有多种代谢类型 D. 所有以上特点 答:( ) 71090.71090.转导噬菌体 A. 仅含有噬菌体DNA B. 可含有噬菌体和细菌DNA C. 对DNA 酶是敏感的 D. 含1 至多个转座子 答:( ) 71091.71091.在Hfr 菌株中: A. F 因子插入在染色体中 B. 在接合过程中,F 因子首先转移 C. 在接合过程中,质粒自我复制 D. 由于转座子是在DNA 分子间跳跃的,因此发生高频重组 答:( ) 71092.71092.以下碱基序列中哪个最易受紫外线破坏? A. AGGCAA B. CTTTGA C. GUAAAU D. CGGAGA 答:( ) 71093.71093.对微生物进行诱变处理时,可采用的化学诱变剂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