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编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编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编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道光帝在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1、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

4、后果:使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弱。同时,鸦片还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二)林则徐禁烟

1、背景: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3、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经过

(1)人物:1838 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林则徐禁烟措施:①派人暗访密查②缉拿烟贩③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④虎门销烟

(4)虎门销烟:

(1)时间:1839年6月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2)意义(影响):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时间:1840.6~1842.8

2、直接原因(借口、导火线):中国的禁烟运动

3、根本原因: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4、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5月

英军封锁珠江口→陷定海→逼天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

第二阶段: 1841年6月---1842年8月

英军占香港、进攻虎门炮台、占四方炮台(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占厦门、定海、宁波、吴松、镇江到南京下关江面(陈化成吴淞之战牺牲)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42年8月29日

2、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领土开始造破坏;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注意:最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特点和要求、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1843年,《虎门条约》签订: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签订:美国、法国除了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4、影响: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自主权。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咸丰帝在位)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目的: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10~1860.10

3、发动者:英法联军

4、帮凶:美俄

5、借口:英、法分别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6、结果:中国战败,圆明园被毁,中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7、过程:(1)1856.10,英军炮轰广州,战争爆发。

(2)1857,英法联军攻陷广州,直逼天津,威胁北京。

8、《天津条约》的内容:①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④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罪行: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2、《北京条约》的内容:(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4)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2、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起义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加重对人民的剥削,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激化。

2.起义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在广西传教。

3.金田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4.永安建制:洪秀全(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山,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二、定都天京

1.定都: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制度: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

3.全盛:1853年,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被杀,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资政新篇》:干王洪仁玕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3.安庆陷落: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4.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

城内,天京陷落。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5.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原因(背景):(1)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

(2)外患:列强侵华,中国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时间: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止。

3、目的: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2、内容:(1)创办军事工业:口号:“自强”,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兴办新式学校,培养新式人才:①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3)创办民用工业:口号:“求富”,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2、新式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起,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

3、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积极意义:①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③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朝统治,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4)失败的根本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目的(主要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应邀出兵,日本借机挑起了中日冲突。

(当时清朝和李氏朝鲜有“宗藩”关系)。

3、战争爆发的经过

4、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3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4月17日

2、地点: 日本马关

3、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

4、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5、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瓜分”中国:日本向中国索取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由此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门户开放:1899年美国向英、法、俄、德、意、日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3、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简表

第6课戊戌变法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4、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5、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

二、百日维新

1. 光绪帝同意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

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

2、内容:政治方面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方面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3.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搜捕维新人士(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废除变法诏令,戊戌变法失败。

4、失败原因:⑴主观:维新派没有实权,又不能发动群众,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⑵客观:顽固派实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

5、意义: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6、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一、义和团运动

1.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发展: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

法地位,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3.口号:扶清灭洋。

4.评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还带有迷信色彩。

二、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3、作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1、签订各方: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辛丑条约》。

2、内容:

(1)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2)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3)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10.影响:《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成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革命团体)

2、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2、成立革命团体

3、同盟会的成立

(1)时间:1905年8月

(2)地点:日本东京

(3)目的: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领导机构: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刊物:《民报》同盟会机关报(6)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7)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8)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

第9课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发动萍浏醴起义。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秋瑾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

3.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4.黄花岗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赵声在广州举行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经过: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

4、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5、发展: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6、6、影响: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

2、定都:南京

3、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4、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5、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选举产生参议员。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2、新政开始: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窃取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

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进步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案: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2、二次革命

(1)时间:1913年

(2)经过:“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3)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对外政策: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3、袁世凯称帝: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1916年1月1日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准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3、经过: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4、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

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1、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统一国家的建立 (1)汉武帝的大一统 (2)张骞通西域及丝绸之路 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2)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 (3)唐与吐蕃的交往 (4)遣唐使、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 4、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1)宋与辽、西夏和金等政权的并立 (2)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郑和下西洋、雅克萨之战 (3)粉碎大小和卓叛乱、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4)明清社会经济与“闭关锁国”政策

6、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1)祖冲之与圆周率 (2)华佗、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3)《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4)四大发明 (1)孔子、百家争鸣 (2)《史记》《资治通鉴》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 (3)左宗棠收复新疆 (4)甲午中日战争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近代化的起步 (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 (3)辛亥革命 (4)新文化运动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2)中共探索革命道路 (1)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

(3)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4)抗日战争的胜利 5、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重庆谈判 (2)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6、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开国大典 (2)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 一五计划、一届人大 8、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9、新中国的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外交成就 (1)“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大业 (2)50年代的中国外交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1. 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2.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 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使用打击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是早期人类原始社会。 4.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5. 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前,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生活,仍用打击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6. 氏族: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由一个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的这样一种集体。 7.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原始人群 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骨针采集、狩猎懂得爱美氏族 8.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9.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使用磨制石器,开始原始农耕的定居生活。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房子便于通风防潮;半坡人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

10.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涿鹿之战中两部落联合起来,大败蚩尤,随后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11. 部落是指在原始社会中许多近亲的氏族共同组成部落,若干部落又组成部落联盟。 12.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13. 尧舜禹时期采用“禅让”的方法推举部落联盟首领。 14.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从此,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5.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国君——汤战胜桀,建立商朝。 16.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17. 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重视农业生产,使国力逐步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文王的儿子周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灭亡商朝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9.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2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与商周同期的我国成都平原盛行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著名的有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朝早期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知识点总结【精品推荐】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古代史部分 原始社会——战国: 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1、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经种植水稻;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二、商鞅变法 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1)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 4、历史作用: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三、文字、孔子、百家争鸣 1、文字: (1)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铭文; (3)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4)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5)小篆、隶书: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 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 2、思想家老子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后被道教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就是宋代道教的老子的石造像) 3、孔子: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018——2019年度中考历史试题

聊城市2019-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利于直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A.治理了黄河水患 B.编著了《道德经》 C.修建了都江堰 D.开凿了大运河 3.货币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如图货币见证的史实有() ①秦朝货币的统一 ②唐朝盛世经济的繁荣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的发展 ④明朝商品经济的活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纵观我国历史,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 家始于()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元朝 5.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6、下列内容能够体现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①创立并完善科举制②贞观之治局面出现③开元盛世④唐与吐蕃的往来⑤鉴真东渡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赞扬了中国古代的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建了秦朝 B.实现军阀统一 C.巩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使中国历史达到顶峰时期

14、近代社会表现在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取代人治。《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法制精神,即 A.限制王权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反对殖民统治D.否定封建等级制度 15、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封建势力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1、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交接列后,海军官兵迅速投入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 务中,顺利进行了歼一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验证。我国近代的第一支海军创建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2、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图片来源于俄国xx博物馆)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亚里士山大东征 B.土地改革 D.俄国十月革命 13、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C.南北战争结束分裂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018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word版)

成都市2017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 A卷(共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收敛.(liǎn)重荷.(hè)豁.然贯通(huò) B.琐屑.(xuè)媲.美(pì)锲.而不舍(qiè) C.簇.新(cù)倔强.(jiàng)长吁.短叹(xū) D.绮.丽(qǐ)卓.越(zhuó)心会神凝.(níng)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 A.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C. 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D. 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 ....,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 C.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 ....,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 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 河中石兽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2020中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分类归纳汇总 一、最早类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河姆渡原始居民)。 3.商朝的司(后)母戊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之一。 5.东汉华佗在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麻沸散)。 6.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时期)。 7.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8.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10.唐朝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 1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12.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 13.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14.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15.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 二、“开始”类 1.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2.我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牛耕。 3.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4.西域都护的设置是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公元前60年)。

5.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得到广泛使用。 6.北宋时,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 7.元朝时,回族开始形成。 8.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西藏开始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一个行政区域。 9.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第一”类 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 3.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 4.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时期)。 5.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正式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689年,康熙)。 6.鸦片战争是近代西方列强第一次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1840—1842年)。 7.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8.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9.第一次攻占北京的西方列强是英法联军(1860年)。 10.曾国藩开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1861年)。 11.李鸿章开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72年)。 12.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1862年)。 13.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894年)。 14.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 15.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 16.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1918年)。 17.中共“一大”的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1921年)。

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 政治、经济、思想近代中国 1.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军事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②政治侵略:通过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筑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传入中国,泯灭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主权破坏: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司法主权破坏: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丧失、获得在华驻兵权。 ②经济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倾销商品、掠夺中国原料,输出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文化上,毁灭中华文明遗产,如火烧圆明园。 ④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还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 2. 农民阶级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的特点 (1)农民阶级具有革命性 ①含义:受地主阶级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现:太平天国运动首次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义和团运动打破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2)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 ①含义: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革命纲领以指导其革命。 ②表现:《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资政新篇》的不切实际性;“扶清灭洋”口号的盲目排外性。 3.“六个第一”巧记辛亥革命 (1)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 (2)第一次提出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3)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4)颁布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探索特点 (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 5.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 (1)三次发展机遇: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8年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 1、文艺复兴: 开始时间:14世纪意大利 发源地:意大利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成就: (1)诗人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 (2)达·芬奇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3)英国的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和《哈姆雷特》。 意义: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麦哲伦最终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英国《权利法案》 颁布时间:1689年 制定机构:英国议会 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作用: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6、美国独立战争重要事件时间表

①开始:1775、4,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美国诞生于1776、7、4(国庆节),标志是《独立宣言》的发表 ③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 7、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8、独立战争的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10、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人权宣言》,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1、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12、工业革命的影响: ①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3、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进步 (2)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 14、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 (1)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历史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二、北京人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第三课华夏之祖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二、尧舜禹的“禅让”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衰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二、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3.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二、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度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2.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牛耕。牛耕:最迟春秋末年使用,战国推广。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二、著名的都江堰战国时期,李冰为秦国修筑的都江堰是举世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商鞅变法1.时间、地点:公元前356年,秦国。2.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第八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孔子是春秋晚期人,其言论记录在《论语》中,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教育上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论语》由孔子弟子整理编写。2.老子是春秋晚期人,其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道德经》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3.墨子是战国时期人,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支持正义战争。4.孟子是战国人,认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强调保护环境。5.韩非是战国末期人,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制。6.孙武是春秋晚期人,著有《孙子兵法》一书,其军事思想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灭六国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2.秦朝建立: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3.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1)目的:为了加强统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3)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县制起源于商鞅变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圆开方孔铜钱)、度量衡。3.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思想上:焚书坑儒。5.军事上:反击匈奴,北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南凿灵渠,开发南疆。6.秦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度。★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具体措施:(1)政治上: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由此确立。(3)军事上: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基本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4)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位置:西汉时期,人们把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 1、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简析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⑴a富国——鼓励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b强兵——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d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不告发,则十家连坐。⑵秦的国力骤增,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2、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认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⑴“迁都洛阳”“汉化政策”。改管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⑵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终催生了大唐开放繁盛的新气象。 中国近代史 3、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内容:中国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英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⑴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⑵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掠夺北方领土2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兵费两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列举《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简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内容:赔款4.5亿两白银;严禁中国民众成立或加入任何具有反帝性质的组织;拆毁大沽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在此沿线的战略要地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由各国派兵常驻;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7、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简析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第一个兵工企业;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的军工企业、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 ⑵作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的扩张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简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列举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简析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⑴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文学革命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2018年北京市中考历史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相关知识点。所给图片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自然环境、打制石器没办法还原原始人的相貌,生活想象图是还原之后的想象。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历程。青铜铭文的部分被称作“金文”。四选项从远到近依次为“A-B-C-D”,故选A。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相关知识点。题干限定的朝代为周,解题关键句为“封周王室贵族于燕”。“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只有B项可选。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秦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左图反映货币的统一、右图反映文字的统一,可知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AB不选,通过齐楚燕韩赵魏秦排除D。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相关知识点。观察图片,可知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所给战役为“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基础,选B。A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争为官渡之战,故错误;C,“三国鼎立正式形成”的时间为222年,故错误;D,“结束三国鼎立”为280年司马炎讨吴国获胜,故错误。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根据表中信息“南朝北朝、隋朝”之后, “五代十国”之前,“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可知该选唐朝。AB分别属于北朝、南朝,C属于隋朝。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相关知识。建国、灭国、和议显示了民族政权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博弈,故选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第一幅图片中,主要经济区在北部的黄河流域,第二幅图里,宋代主要经济区转移到了长江流域。D项,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故正确。

2018年中考历史冲刺技巧

2018年中考历史冲刺技巧 2018年中考历史冲刺技巧 中考临近,历史学科的复习也是如火如荼,在最后几天的冲刺时刻,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必不可少。 一、重课本 (一)梳理教材目录,教材目录清晰记录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可以帮助理清事件的前因后果,找到章节联系的知识点,由点及面地记忆省时又省力。 (二)科学阅读教材,掌握历史教材阅读“三法”:即线索式阅读法、提纲式阅读法和对比式阅读法。 二、理考点 分析每年中考的必考点和相关时政热点。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范围为九年级世界史,题型分值稳定,考点相对集中,拉分点主要集中在一至两个选择题或是材料探究题的个别问问题上面。所以最后几天建议进行针对性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分数。 三、巧记忆 (一)提取字头记忆法:提取某一历史知识每一句的头一个或几个字为要点,组成另一个词或一句话。例如,工业革命引发的世界三大进步潮流:民族解放运动、工人阶级运动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可记忆为“解工资”三个字,既简单又有效果。 (二)概括记忆法:将某一历史知识加以概括,使之简单化。例如:“十月革命”的意义可概括为“两个第一,三个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三)关键字词记忆法:抓住某一历史知识的关键字词归纳成要点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近代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线索,可抓住:产生、确立、巩固、扩展、完善、进一步发展几个关键词进行掌握。 (四)顺口溜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是最快速也是最简单的,通过联想、谐音等进行记忆。比如:记苏联在1922年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屋)外两只鹅”,即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外高加索;记美国独立战争起止时间时,可记做“一起起舞到一起爬山”,即1775-1783年。 (五)讲解记忆法:给其他人讲述历史事件,记忆效果比一个人自己记忆要高几倍,且记忆的储存时间长。 四、多看题 时间紧张有限,不可能大量做题,但可以通过多看题,尤其多看错题。这样一则可以查漏补缺,二则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复习和巩固大量的知识点,再则可以学习答题技巧和思路。 五、调心态 凌云志,平常心。尽量放松心情,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中考。做到正确认识自我,积极自我暗示,保持乐观的平常心态。

初中历史全部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中考知识点汇编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1、距今约有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 2、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 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打制石器,又称旧石器,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靠采集、渔猎为生)。 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氏族公社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人类已经定居,靠农业为生,出现制陶业)。 2、河姆渡遗址位于今天的浙江省,距今大约7000年,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是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式的。、 3、半坡遗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距今大约_6000_年,主要粮食作物是_粟__,是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代表。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彩陶)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他们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 始人)。 2.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 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是距今约400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黄战蚩尤,阪泉之战,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 3.黄帝和炎帝被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尧舜禹时期(距今约4000多年前),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举产生,称为“禅让制”。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制),都阳城(登封)。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死后传位给儿子启,从此禅让制(“公天下”)被“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所代替。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建立商朝,定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朝又称殷,今河南安阳)。 3、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 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和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两个时期)

2018年中考历史《热点材料分析题》专题复习训练及解析

2018年中考历史《热点材料分析题》专题复习训练及解析 第1页,共14页2018年中考历史 《热点材料分析题》专题复习训练及解析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联)农业生产的情况 项目 年份1921年1923年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4.5544.24 材料二: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指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过于集中……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1)材料一中苏俄(联)农业生产情况的变化得益于列宁实施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经济状况是由什么事件造成的?罗斯福为解决“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的问题颁布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3)结合材料三,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为了“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党的十四大作出了什么决定? (4)结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感悟? 2.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举出宋代对世界文化传播有重大意义的一项发明。 材料二李时珍是明朝卓越的医学家,经过27年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它内容丰富,考订详细,图文并茂,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 --宋应星所作的“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2)写出“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和“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两部著作名称。材料三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主要的社会条件。……牛顿是经典力学的集大成者,他总结和发展了开普勒的天体力学和伽利略的地上力学成就;提出了经典力学的一套基本概念,发现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摘编自肖耀根《世界近代科学革命事件及其意义》(3)依据材料三,分析牛顿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材料四“互联网+”是当今热门概念,指的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渗透、融合,促使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促生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改变。 (4)互联网是哪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果?依据材料四,分析“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九年级中考历史必过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中考必过知识点 1.现代人类从什么发展而来?属于人类发展的哪个阶段?距今多久? 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距今约三、四百万年 2.世界上最主要的是哪三大人种?人种的划分依据是什么?造成人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根据人的体貌特征 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国家?之所以称它们为文明古国的原因是什么? 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4.《汉谟拉比法典》出现于哪一文明古国?其制定目的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 古巴比伦王国目的: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历史地位: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5.古代印度形成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什么?分为哪几个等级?国王属于哪个等级? 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国王属于刹帝利6.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现代民主政治起源于哪里?谁统治时期,此地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发展到顶峰? 古代希腊古希腊雅典伯利克里 7.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进行了什么战争?罗马共和国何时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谁? 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屋大维 8.7世纪中期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仿效了 中国哪一时期制度?这一改革意义何在? 大化改新隋唐时期 意义: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9.穆罕默德最初在哪里创立伊斯兰教,后又在哪里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麦地那

10.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11.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谁? 教皇和教会 1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西欧城市市民争取自治权的典型例子是哪个城市?西欧市民阶层包括哪些人?他们中哪些人成为早期的资本家? 兴起于10世纪琅城 市民阶层包括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等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的资产阶级。 13.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是什么?马拉松比赛起源于哪一次战争?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哪里?地中海何时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波斯帝国希波战争巴比伦 2世纪 14.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谁?哪本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发明者:古印度人传播者:阿拉伯人《马可·波罗行纪》 15.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什么?同一时期,两河流域的什么人发明了什么文字? 象形文字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16.关于三大宗教,请写出:三大宗教中诞生最早的是:佛教 与圣诞节、公元元年确立有关的人:耶稣 三大宗教均诞生于哪个洲:亚洲 其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均诞生于:西亚 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时间:西汉末年 伊斯兰教的信徒称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 17.列举古希腊的文明成就: 政治: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伯利克里) 文学:《荷马史诗》(荷马) 戏剧:《俄底浦斯王》(索福克勒斯)

2018年中考历史周年大事

2018年中考历史周年大事 中国历史部分 1.1898年戊戌变法。广义上讲,从公车上书开始,是维新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上是指百日维新。它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一。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的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它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以慈嬉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 评价:这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过程中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2.1898年戊戌变法。广义上讲,从公车上书开始,是维新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上是指百日维新。它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之一。随着列强对华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深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技术的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机,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它有利于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触犯了以慈嬉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 评价:这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过程中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它的失败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3.1928年,井冈山会师。毛泽东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和部分湘南武装陆续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的队伍会师。会师后,毛泽东和朱德所率部队和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井冈山会师的意义:壮大了武装力量,几年间,革命武装获得极大发展;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想纵深发展。全国各地建立了十几个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发展到十万人;铸就了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风斗,不怕牺牲,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