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金点子案例

家访金点子案例
家访金点子案例

加强家校沟通,提升教育效果

--家访金点子案例

【案例背景】: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必须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案例事件】:今年我任教的七(1)班中,有个叫李晖的女生,她性格略外向,活泼,在班内很有同学缘。但是唯独学习总是拖拖拉拉,上课不会听讲,课下不主动写作业,学习成绩比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我试过了各种方法,效果不要明显,于是就进行了家访。

学生知道我要家访之后,心里害怕,我告诉她,我家访绝不是单单“告状”,而是要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有关情况,和其家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帮助他的最佳方案。经过家校的共同努力,她渐渐发生了变化,坏毛病改了许多,学习也有所进步。

【案例分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合作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另一方面还应大力构建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与沟通策略,让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彰显重要的作用。当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还有很多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中有来自于教师学生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

下面就这些制约因素谈谈自己的简单看法。

一、教师学生方面的因素

1、教师对家校沟通的认识和态度不够积极,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这一沟通的重要主观因素,如果充分认识到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则家校沟通可能收到实效。

2、家校双方沟通渠道的选择。家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的基础,是合作的前提,所以班主任应当开通多种双向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

3、学生的沟通作用。学生在家校之间所做的沟通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学生年纪水平的提高,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也在下降,参与活动的频率也在降低,所以对于不同年纪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1、家长对教育责任的分工观念不同。现在的学生家长已经有了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认为有必要和教师及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他们会主动监督和督促学生的作业和学校活动的参与,这样有利于家校合作的开展。

2、家长的素质。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因素,不可否认,家长素质越高,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效果也越好。同时,家长的特性也影响着家校的合作,所以在面对不同的家长的同时,学校要区别对待,这样才可以使家校合作开展的顺利,才可以实现合作目标。

贫困生家访记录及感受

贫困生家访记录及感受 马琪琪就是我们三(2)班得一名普通学生,个子高高得但就是很瘦,黝黑得小脸蛋时常瞧得到绽放得笑容。如果您不了解她,您一定会认为她就是一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得孩子。 由于马琪琪爸爸工作忙得原因,直到9月19日下午我们才约好晚上她可以早点回来。放学后,我骑着车子带着马琪琪,由于我对马精品文档,您值得期待 琪琪家得住址不太了解,路上,我问得最多得就就是还有多远。在行驶了十七八分钟后穿过了一片小巷终于到了马琪琪得家。通过我们在路上得交谈,我知道了马琪琪每天都一个人步行四五十分钟去学校,懂事得马琪琪还在后边加了一句她不累,听了让人有些心疼。 在家访得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太需要被呵护了,她远远比我了解得情况要糟糕得多。马琪琪得老家在赣榆,在她三岁得时候,她得妈妈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姐姐,一个三岁得她。因此我也能理解,推开门后有些凌乱得家,也许这就就是没有妈妈得家特有得环境吧。通过交谈,我了解到马琪琪得爸爸现在在墟沟做装修,为了能方便工作,她通常都就是早出晚归,中午马琪琪都就是在她工友家吃得饭。繁忙得工作让她疏忽了对马琪琪功课得辅导,但就是生活上,她坦言马琪琪就是个懂事得孩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不用她操心。在交流中我们彼此交换意见,希望在家长与老师得配合之下,马琪琪得学习可以有更大得进步。 结束家访已经就是晚上六点多了,一个多小时得交流让我得心

情愈发得沉重,我也深深得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得责任有多重。我深知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孩子,就要从多方面去了解她。无论就是怎样得一个孩子,她得成长都离不开“爱”,这种爱既来自家庭也要来自教师。这使得我们肩上得责任更重了,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得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得孩子。

小学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分析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一年级1班李嘉鑫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比较认真,但上课经常迟到,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先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他家。我现在才明白这可能是他经常迟到的原因之一,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接待我的是他的妈妈,经过他的介绍,我了解到:他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他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弟弟,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六、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他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2、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 七、家访的收获与思考 从这一案例中,我得到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家访不等于向家长告状或揭短,所以家访的谈话开始阶段,先表扬该生在校表现的闪光点,在充分表扬的基础上再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教育建议,希望获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达到家访目的和效

三年级家访案例

用爱心、包容心转化学生——家访案例 西岗南小学张二静 一、学生基本情况: 曹子豪,男,10岁,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他是个性格急躁、易怒,下课的时候独自一人坐在座位上好像是在想着什么。其次,部分任课教师向我反应,说该生在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溜号,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 三、家访过程: 由于他家庭的特殊性,我感觉到可能是家庭方面造成的。因此我决定去他家看一看。当我来到他家时,他奶奶在家,他在写作业,看到我来到他们家感觉挺意外。我把孩子在校的情况和他奶奶说了一下,然后他奶奶的一翻话让我找到了孩子的原因。家庭环境,无形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影响。找到原因之后,我需要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让他找回乐观、开朗的自己。在课下经常的给孩子心理上进行疏导,找他谈心,了解他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课上经常的提问,并对他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帮助他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难题。就这样在我细心的观察和帮助之后,该同学感受到了老师和集体的温暖,让他变到开朗活泼的状态,并且在言语中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不段的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四、收获与思考: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这一工作。通过家访与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能形成教育合力。 2、要注意留心观察学生在校期间的情绪波动,发现问题及时的与家长沟通找到问题的根源,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家访后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要经常的回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待自己的重视,从而使问题彻底根除。 总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一定要有一颗爱生如子之心,用真诚的爱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症结。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优秀家访案例

走进你的家里,走进你的心里 ————家访案例分析 夏伟杰 【引言】用力只能合格,用心才能优秀。 “家访”是维系教师、家长、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访有利于建立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能让学生在心目中对教师隐隐产生一种亲情、一种信赖,甚至把老师看作父母,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提高教师教育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师和家长面对面的交谈中,教师所表现出的坦诚和良苦,以及平易、谦和、亲切的个人品质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会深深打动家长,促使家长产生一种积极配合学校、配合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家访的这种效果绝不是打一个电话,或是发一个短信就能够达到的。家访活动只是一个平台,我们从事的工作太需要我们更多次的家访,走进学生,走近家长,及时了解学生,为有效施教积累第一手资料;我们有必要用我们自身的教育优势对家长进行有效的教子方法与技巧的培训,让家庭和学校教育真正形成合力。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借助多方力量,借助多种合力,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具体来讲,要借助于学校的力量,借助于家长的力量,借助于学生的力量,多方形成合力,共铸教育的辉煌。 家访目的:

1、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家庭教育情况、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 2、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全面成长。 3、了解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 4、征求家长对教师教学、班级、学校管理的意见和建设。 5、与家长在平等、坦诚、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 家访对象:五年级张绍凯 家访形式:登门家访,汇报与交流。 家访准备:学生在校情况。 家访内容和过程: 家访能拉近老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只有家访,学生和家长才会把老师当作朋友,才会说真话。互动方式家访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家访更是教师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今天我要走访的是徐庙村贫困学生张绍凯同学家。 走进张绍凯家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低矮破旧的平房,可能是屋里终年不见阳光,昏暗潮湿,墙皮早已脱落了,墙上凹凸不平。走进屋里,房间里收拾得十分整洁,墙角边放一张简单的床

家访典型案例

家访工作案例 ------爱的教育方式 马头铺学区东田小学安秀敏 作为班主任,对所教学生进行家访是必不可少的。家访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途径。家访可以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起到“齐抓共管”的作用。 家访对象: 田移钹,男,10岁,升入四年级后学习成绩一直下滑。 家访目的: 寻找成绩下降原因,端正他的学习态度。他很淘气,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课堂上故意讲话,做小动作,课下完不成作业。各科老师都向班主任反映:他上课太不专心了,书写潦草,学习态度太差!前段时间找他谈话,他也是听过就忘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 家访过程: 1、与家长打电话,多一些沟通的谈话:由于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他的学习,他在家经常上网玩游戏,屡次说教也不听,他在学校的表现也从未过问。田移钹的父母认为只要努力赚钱,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大的爱了,孩子的心理问题从没有考虑过。在了解了原因后,我经常课间、课外活动时抽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跟他谈谈心,能知道他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不盛气凌人地训斥他,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指导他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这样把田移钹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2、经常、持久地心理辅导:田移钹这种顽固的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要反复抓,抓反复,我平时就多留意观察他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心理上的问题。 3、与家长当面沟通与协调:除了打电话联系,我还邀请家长到校面谈或到他的家里访问,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达成一致意

家访典型案例

家访典型案例 李谦薛琴李跃 汪潇,男,10岁。父母亲长年在外面打工,因此,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上了学之后,母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而奶奶除了骄惯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上三年级以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教师家访了解情况,奶奶百般隐瞒庇护。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奶奶过分的依赖,对老师的话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 我觉得这是典型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和安排,有时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让做的事情偏不做。而这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跟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有关,而且跟奶奶的过分溺爱有关。每当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就会充当挡箭牌的角色,使母亲的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育方法及结果:为了教育好学生,除了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在校表现外,我还多次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孩子有了过错,非打即骂,再加上奶奶的庇护,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第二家长教育缺少连续性,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第三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分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学校老师负责教育,在家里家长负责监督。接着,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二、和孩子交朋友并签

贫困生家访记录内容

贫困生家访记录内容 家访对象: 舒镨 家访原因:这名学生与别的学生“与众不同”:人很聪明,但入学后却无心学习,上课时总是很随便,管不住自己,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但在他身上我也发现了一些优点:如乐于助人,尊敬老师,热爱班级,每次集体劳动,老师分配的任务他都能十分出色的完成。如果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必定是可造之材。 访前准备:家访之前,我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家访的方法和策略,如平等对待家长,不与家长摆架子;公开家访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坚持学生在场的原则;家访内容以表扬鼓励为主,不能把家访变成单纯的向家长“告状”等。 家访过程:10月18日中午,我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通过和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该同学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比较关心他的学习,对他的期望值也相当高。但是孩子的父亲平时打工在外,对孩子的日常照顾不是很周到,也不太注意父子间的沟通与交流。正是这样的特殊的家庭背景,对于他现在所出现的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学习上缺少刻苦钻研精神等问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坦诚地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的想法,交流心得体会,很快地,一座信任、合作的桥梁架在了我和家长的中间。我说:“孩子好玩 那是天性,应该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这样,有时候犯些小错误也是难免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多交流,经常检查作业,讲解问题,讨论问题,增进感情,要耐心,不要急与求成,不能用我们的思维来衡量他,认为他都应该会,所以啊,应该加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慢慢提高,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多给他鼓励,多关心他。

家访反思:通过家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知道学生在家时的学习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在家的表现等,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与家长很好地交流、沟通,了解家长对于学校、老师、子女的期望;同时,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在校时的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地向家长作一个说明,指导家长的配合,这样有利于在教育学生方面形成合力,家校共管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贫困生家访记录及感受2017-01-15 13:24 | #2楼 马琪琪是我们三(2)班的一名普通学生,个子高高的但是很瘦,黝黑的小脸蛋时常看得到绽放的笑容。如果你不了解她,你一定会认为她是一个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孩子。 由于马琪琪爸爸工作忙的原因,直到9月19日下午我们才约好晚上他可以早点回来。放学后,我骑着车子带着马琪琪,由于我对马琪琪家的住址不太了解,路上,我问的最多的就是还有多远。在行驶了十七八分钟后穿过了一片小巷终于到了马琪琪的家。通 过我们在路上的交谈,我知道了马琪琪每天都一个人步行四五十分钟去学校,懂事的马琪琪还在后边加了一句她不累,听了让人有些心疼。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太需要被呵护了,她远远比我了解的情况要糟糕得多。马琪琪的老家在赣榆,在她三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两个姐姐,一个三岁的她。因此我也能理解,推开门后有些凌乱的家,也许这就是没有妈妈的家特有的环境吧。通过交谈,我了解到马琪琪的爸爸现在在墟沟做装修,为了能方便工作,他通常都是早出晚归,中午马琪琪都是在他工友家吃的饭。繁忙的工作让他疏忽了对马琪琪功课的辅导,但是生活上,他坦言马琪琪是个懂事

小学家访案例

小学家访案例 一、家访目的:走近学生,走近家长,走进家长的心里,走进学生的心里,进而挖掘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家访对象:张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张伟同学是个女生,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经常迟到,逆反心理较强,和老师同学相处非常不和睦,上课小动作特别多,。 四、家访形式:汇报与交流 五、家访内容和过程: 平时虽常跟学生在一起,我们只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也就会为学生犯错误而感到生气和不解。但走进学生的家庭去探访,我们就会找到学生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所在,从而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呵护。 作为张伟同学,先前随姥姥在泉庄镇尹家峪小学上学,五年生转入张庄小学,学习成绩不稳定,忽好忽坏,自制力差,上课小动作非常多,平时不敢表现自己,过于胆小。特别是期末考试考得很不理想,我一直都在思索她为什么会这样,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六、家访了解的情况: 寒假期间,我决定深入她家去家访。了解其家庭教育情况,然后再找对策。步行三十多分钟,终于到了她家。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她经常迟到,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我有些后悔自己没了解情况就随意批评她。接待我的是她的妈妈,经过她的介绍,我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还有两次甚至离家出走。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七、解决问题的方法: 1、我首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

家访工作案例

家访工作案例 宰玉玲 一、案例标题:构建家长、学校二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二、基本案例: 孙庚,男,10岁。父亲长年在外面打工,母亲好打麻将。因此,他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上了学之后,母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情况,而奶奶除了骄惯孙子,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之外,也很少对其进行正当教育。在家里,孩子有求家长必应,使他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学校里,该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上课捣乱,不按时完成作业。上三年级以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孩子犯了错误,母亲就会一顿暴打。教师家访了解情况,奶奶百般隐瞒庇护。久而久之,他对母亲的做法产生了抵触情绪,对奶奶过分的依赖,对老师的话听而不见,任凭老师怎样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就是一言不发。 三、理论依据: 我觉得这是典型逆反心理的表现。逆反心理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然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观能动性也随之增强,表现欲望强烈,对老师、家长的要求和安排,有时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不让做的事情偏要做,让做的事情偏不做。而这位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不仅跟家长的粗暴教育方式有关,而且跟奶奶的过分溺爱有关。每当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奶奶就会充当挡箭牌的角色,使母亲的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育方法及结果: 为了教育好学生,除了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在校表现外,我还多次进行了家访,和家长一起分析了孩子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不能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和孩子沟通。孩子有了过错,非打即骂,再加上奶奶的庇护,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第二家长教育缺少连续性,不能持之以恒,高兴就管,不高兴就不管。第三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我的分析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学校老师负责教育,在家里家长负责监督。接着,我又给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家长要多与老师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况。二、和孩子交朋友并签订责任状,如:不完成作业不准出去玩、不许看电视;在学校犯了错误要主动接受惩罚等,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三、教育孩子时让老人离开,管就管得彻底,不能一味的打骂,还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四、家长每天晚上陪孩子读半小时课外书,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就会慢慢提高,成绩也就会上升。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校我采用了如下的教育方法:

家访案例分析

家访案例分析 共享阳光快乐成长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黄婧 刘琦,是我们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男孩。他个头不高,平时言语又少,说话声音轻轻的,以至于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总是把他的名字叫错。还记得上学期时,因为他上课发言声音太小,我多次提醒他、鼓励他,都不见效,一时让我很头疼。到后来我点他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 新学期开始了,刘琦的变化却不大。不久,我在班上公布了本学期第一批家访名单,并把刘琦列在其中。中午放学后,我几经周折,在北门市场找到了正准备来上学的刘琦和他的妈妈。孩子在一旁玩耍,我们就地聊了起来。这是一个组合家庭。报名时,为了保护孩子,家长刻意隐瞒了这个事实。孩子心里有伤,这也许就是他平时少言寡语的原因吧!在交流中,我能感受到一家人对孩子幼小心灵的小心呵护。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孩子,妈妈辞掉了宜昌的工作,把自己读六年级的儿子交给外公外婆,心甘情愿地来到当阳。她把刘琦视如己出,照顾他的生活,也关心他的成长。听着这位妈妈的讲述,我替孩子高兴,因为他身边有爱。同时,也为自己的粗心而自责: 如果我早一点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早一点帮他解开心结,孩子就会早一天露出笑容啊!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在享受家庭的关爱的同时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快乐的享受童年时光。 刘琦是幸运的。因为他还能享受父母没有缺憾的爱。而在这个班级中还有三个孩子没这么幸运——他们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孩子们还小,懵懂的他们并不觉得自己与其他同学有什么不一样。但是,生活中那份残缺的爱确确实实在他们身上留下了烙痕。他们少言寡语,从不主动与别人交流。他们小心谨慎,对自己缺乏自信。在家里,或许他们得到的并不比别的孩子少,

可是在学校里,他们的心理又比别的孩子更敏感,更脆弱。作为老师,我想,我能给予他们的,而且首先要给予他们的是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关爱。在学校里,他们应该像别的孩子一样享受同样温暖的阳光,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访典型案例

大家访典型案例 水源小学刘帮燕 很多时候,班主任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班的留守贫困儿童张涛,该孩子聪明机灵,他的父母在福建打工,由他的奶奶照顾他的生活,由于奶奶年岁较大,又做着地里的农活,因此,奶奶每天就负责他的生活问题,其余的就没有多少时间过问他其它的事情。又由于他家离街很近。因此,他经常和街上的一些不学无术的人在一起玩,有时到街上的游戏室去打游戏。有时去做一些偷偷摸摸的事情。而如果他犯了错奶奶也只能对他进行打或者骂的方式进行教育,至于学习更是无法辅导,在这样的状况下使得他表现出: 一、健康方面: 由于监护人只注重孩子是否吃饱而忽视了营养,使得孩子营养不足身体瘦弱; 二、学习方面: 由于家里无人能辅导学习,使孩子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作业基本不写或写的一塌糊涂; 三、行为道德方面: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经常打同学,偶尔还偷东西; 四、心理方面:由于亲情的缺失,使他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表现出情感冷漠、爱说谎。针对以上问题我经常找他进行谈话,询问生活以及学习上的一些困难,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并经常进行家访,多与监护人沟通,随时关注他的心理动态。让班上和他附近的同学经常和他一起学习,玩耍。充分让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有一个阳光健康的 心理状态。在课堂上让他发言,提高他的兴趣,也能让他注意力集中,作业我对他特别要求,作业必须单独交给老师,以保证知识的巩固。并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经过一年的教育他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习惯有了很大改善,小动作、讲话少多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课

家访个案分析

家访个案分析 新学期开始,我班一名女生佳佳活泼开朗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然而接下来的教学接触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不及时。考虑到作为一年级新生对于批评的心理承受力,我几次暗中提醒她,但收效不大。为了不让她这种学习状态继续下去,我决定进行家访,深入了解佳佳的情况。经过深入与佳佳妈妈交谈,基本摸清她的问题所在。父母平时工作较忙,把她放给年迈的奶奶照顾,老人家过于疼爱孩子,基本不过问其学习方面的事,造成学生对学习不重视,作业完成不及时。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以下措施帮助佳佳:平时多与佳佳进行沟通,及时掌握她的想法,鼓励其扬长避短。安排她做组长为大家收作业,利用自我监督的力量对她进行监督。同时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建议父母多抽点时间对其在学习方面进行关心,结合家校两方面的力量帮助转化。 与家长达成共识后,佳佳不完成作业的次数明显减少,作业质量比较高,我及时的给予了表扬。佳佳在同学们欣赏的目光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劲头大了不少,现在课堂上能带动很多学生积极参与,佳佳妈妈也反应近来两个星期懂事多了,基本能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 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使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也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也是个触动,容易在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家访的重点要放在学生身上,通过与家长谈话,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社会交往情况,以及在家庭做家务中的表现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窥探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通过了解学生的全部生活内容,发现学生的特长,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也让家长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进取心。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关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而家访工作就是教师主动与家长交往的较好方式。为促进家校之间的亲密联系,这学期开学以来,我以班主任的身份家访了10多个孩子的家庭,在这过程中,我通过和家长的正面接触、交流,掌握了学生及其家庭的更多信息。这有利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正确加以引导,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备好课”。 家访案例: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行为、心理的影响 基本情况:颖,我们班比较令老师头疼的女孩子,作业马虎、拖拉,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较差。除了学习上令老师担忧,还有一点就是爱撒谎,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可是我却从她眼睛中看不出一点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天真纯洁。只要她没有完成作业,她总是会闪着她无辜的大眼睛说忘记在家里了,刚开始我也会被她的眼神欺骗,后来才发现这是她惯用的法子。 要帮孩子改掉这些缺点还得找到原因。家访过程十分顺利,通过与其父亲的交谈了解到颖现在的家庭十分特殊,是组合家庭,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直到到了上学的年龄后才从老家来到苏州,跟着父亲现在的家庭一起生活。而另一半家庭也是带了一个女儿过来。父亲平时忙于工作,现在的母亲会照顾到颖的生活,父亲平时也会抽时间在孩子的学习上,但偶尔会出现打骂孩子的现象,孩子比较惧怕父亲。 反思:在8岁之前那段时间,颖缺少父母亲的关怀和教育,而这个阶段正是孩子需要家庭教育的最为关键的时段。人在幼年时,如果生活在一个爱的环境里,其精神上是愉悦的、满足的,倘若生活在亲人分离这种焦躁不安的环境里,他会有一种不安全和被抛弃感,在这种环境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在个性上会沉淀一些弱点,如:自私、自卑、嫉妒、暴力倾向或

家校沟通典型案例记录簿

- - 0 - -北孟镇北孟一中 学期:_________ 昌邑市北孟镇第一中学 家校沟通典型案例记录簿 家访教师姓名:________ 自信自强★快乐成长

使用说明 1、每本记录簿,用于一名典型学生。 2、家访教师根据实施方案认真筛选,确定自己负责学生中的特殊人选。 3、制定好相应的计划,多关注学生的思想、习惯、性格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步骤认真做好辅导纪录。 4、对阶段性的评价,要结合前后表现进行对比。 5、学期末及时做好总结。

北孟一中家访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协调学校与家庭的教育步调,统一学校与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共同做好做好全员育人的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特制定家访制度。 一、家访形式 1、走访学生家庭; 2、电话、书信、便条联系; 3、请家长来校座谈 二、家访内容 1、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及在家的思想状况与表现、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个性特征。 2、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双向沟通家校在教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形式以及总结推荐其成功的经验,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3、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家长做好学校的正面宣传工作; 4、协调学生与家长的关系; 5、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等。 6、探讨、制订学生成长教育方案或方法。 三、家访原则 1、计划性原则。家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充分掌握学生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优缺点,并对学生家庭及家长情况有所了解。要明确家访的目的、家访的要点。 2、民主性原则。家访时既要反映学生在校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家表现,要充分尊重家长,不自以为是,认真倾听家长(或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建议。 3、有效性原则。家访要全面细致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肯定成绩,恰如其分地指出缺点及不足,饱含期盼地提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及奋斗目标。认真听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仔细询问学生在家表现,听取家长意见建议,激发家长的希望,明确对家长的要求。 4、赏识性原则。家访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肯定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通过家访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成长环境。家访时,对优等生优点讲足,缺点谈透,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困难生要充分肯定,寻找原因,多谈希望,鼓励奋发图强,不断进步。 5、重复性原则。学生在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情况在不断变化,重复家访才能及时发

困难学生家访记录内容

困难学生家访记录内容 家访对象: 舒镨家访原因:这名学生与别的学生“与众不同:人很聪明,但入学后却无 心学习,上课时总是很随便,管不住自己,总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但在他身上我也发现了一些优点:如乐于助人,尊敬老师,热爱班级,每次集体劳动,老 师分配的任务他都能十分出色的完成。 如果他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必定是可造之材。 访前准备:家访之前,我首先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家访的方法和策略,如平等对待家长,不 与家长摆架子;公开家访内容,让学生直接参与,坚持学生在场的原则;家访内容以表扬鼓励 为主,不能把家访变成单纯的向家长“告状等。 家访过程:10 月 18 日中午,我给孩子的妈妈打电话,通过和他父母的交流中,我了解到: 该同学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比较关心他的学习,对他的期望值也 相当高。 但是孩子的父亲平时打工在外,对孩子的日常照顾不是很周到,也不太注意父子间的沟通 与交流。 正是这样的特殊的家庭背景,对于他现在所出现的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学习上缺少刻 苦钻研精神等问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我们坦诚地交换意见,阐明各自的想法,交流心得体会,很快地,一座信任、合作的桥梁 架在了我和家长的中间。 我说:“孩子好玩那是天性,应该能体会孩子的心情,尤其是男孩子更是这样,有时候犯 些小错误也是难免的,碰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多和孩子沟通,多交流,经常检查 作业,讲解问题,讨论问题,增进感情,要耐心,不要急与求成,不能用我们的思维来衡量他, 认为他都应该会,所以啊,应该加以正面的引导和教育,慢慢提高,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多 给他鼓励,多关心他。 家访反思:通过家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要想更好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 知道学生在家时的学习情况、社会交往情况和在家的表现等,就必须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家庭中 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与家长很 好地交流、沟通,了解家长对于学校、老师、子女的期望;同时,教师还应该把学生在校时的 实际情况客观、全面地向家长作一个说明,指导家长的配合,这样有利于在教育学生方面形成 合力,家校共管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寒假家访典型案例

春风化雨转化“问题小孩”——家访典型案例 南大留小学王秀勤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班主任,只有全面的了解学生,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中,家访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以外的情况,也加强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起到“齐抓共管”的作用。在我带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陈靖怡,女,10岁,成绩在班级中属于中等偏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她比较内向,性格倔强,刚硬,有暴力倾向,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常迟到,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会不计后果的大打出手,有一次甚至用手把一个男同学的脸部抓伤。问她为什么打人,不管怎样她都不开口说话。你越是反对的事情,她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她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她时,她眼睛直对着老师,歪着脖子,一副不服气的样子,要么一声不吭,要么就和老师顶嘴。课堂上,总是心不在焉,常常做小动作,老师点她名字,她就抵赖、不承认,课下完不成作业。期末考试之前找她谈话,她也是听过算了,回到教室一如往常。真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 三、家访了解的情况。

一天去家访,骑车子十多分钟,我终于到了她家。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她经常迟到,每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对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其艰辛是不言而喻的。我有些后悔自己没了解情况就随意批评她。接待我的是她的妈妈,经过她的介绍,我了解到:她家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她爸爸在外打工,家里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妹妹,妈妈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照顾妹妹上。孩子在家里也是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更糟糕的是妈妈性情急躁,动不动就会打孩子,而且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总认为所有的错都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缺乏沟通。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我首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交流。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孩子本身性格倔强,越是打骂她越是反抗。告诉她要尊重孩子,不能动不动就打孩子,孩子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都是向她学习的。在孩子犯了错误时,要先了解事情的原委,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尽量抽出时间,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知道她心里想什么,化解孩子心中的怨气。同时指导家长如何做。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二)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指导她进行自我调节:在了解了原因后,我告诉她的妈妈,应该以平等的姿态,跟她谈谈心,能知道她心里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她最担心的是什么。不盛气凌人地训斥

家访金点子案例

加强家校沟通,提升教育效果 --家访金点子案例 【案例背景】: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对孩子的培养。所以,家长必须与老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案例事件】:今年我任教的七(1)班中,有个叫李晖的女生,她性格略外向,活泼,在班内很有同学缘。但是唯独学习总是拖拖拉拉,上课不会听讲,课下不主动写作业,学习成绩比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我试过了各种方法,效果不要明显,于是就进行了家访。 学生知道我要家访之后,心里害怕,我告诉她,我家访绝不是单单“告状”,而是要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有关情况,和其家长共同研究、分析、制定帮助他的最佳方案。经过家校的共同努力,她渐渐发生了变化,坏毛病改了许多,学习也有所进步。 【案例分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合作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一方面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技能水平和师德素质,另一方面还应大力构建新型的家校合作模式与沟通策略,让家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彰显重要的作用。当然,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还有很多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中有来自于教师学生方面的,也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

下面就这些制约因素谈谈自己的简单看法。 一、教师学生方面的因素 1、教师对家校沟通的认识和态度不够积极,教师对家校沟通的重要性的认识,是影响这一沟通的重要主观因素,如果充分认识到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则家校沟通可能收到实效。 2、家校双方沟通渠道的选择。家校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的基础,是合作的前提,所以班主任应当开通多种双向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 3、学生的沟通作用。学生在家校之间所做的沟通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学生年纪水平的提高,家庭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也在下降,参与活动的频率也在降低,所以对于不同年纪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 二、家庭方面的因素 1、家长对教育责任的分工观念不同。现在的学生家长已经有了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认为有必要和教师及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他们会主动监督和督促学生的作业和学校活动的参与,这样有利于家校合作的开展。 2、家长的素质。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因素,不可否认,家长素质越高,合作的可能性越大,同时效果也越好。同时,家长的特性也影响着家校的合作,所以在面对不同的家长的同时,学校要区别对待,这样才可以使家校合作开展的顺利,才可以实现合作目标。

大家访活动典型案例--带着赞美去家访

一次大家访的典型案例— 带着赞美去家访 十亩地镇中心小学赵全梅 自从走上工作岗位,我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整整四个多年头。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是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才去家访,其实那个时候学生从心里是不欢迎你的,甚至是反对和惧怕你的,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家长听到孩子犯了错误,也是很难堪的。在这种情况下,家访的效果可想而知。与其这样,我苦思冥想,也借鉴了许多优秀的班主任的做法。心里想“我们不如换个角度,带着赞美去家访,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好话人人爱听”,学生都有自尊心和上进心,都希望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这是班主任老师应该明白的最基本、最起码的心理学常识。 我们班有个叫赵樊的同学,他很聪明,但很好动,注意力经常不集中,上课老是做小动作,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成不了,他宁可

把时间用在劳动上(他很喜欢帮老师帮同学),也不肯花点时间做作业,成绩不理想。刚开始他总说作业忘了带,要在老师的再三追讨下才补交,但是到三年级后,随着科目的增多,作业量的增加,干脆不交了,即使老师再讨,他只有一句话“我还没做完”,然后就不理老师了。 我多次做工作也不见效。于是有一天,我把她他叫到楼道走廊,生气的对他说,“既然连作业都不做了,那我也就彻底对你不抱希望了,以后我一定会做到我的眼里没有你,但是本周我会到咱们班每个学生的家里进行家访。我会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为你留出一段时间,好好努力,作出成绩,给老师提供一个家访的良机吧。”我话刚说完,他激动地向我鞠了一个躬,并表了决心和态度一定改变自己。我微笑着点了点头,接下来继续观察他的行动,果然他变了,作业完成得很好,刻苦学习,有不懂的地方会利用老师课余时间或辅导的时候主动向老师请教,平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这时,我对他说:“我准备明天到你家去报喜”。他高兴极了。家访时,在与家长交谈时,我没有用"差"字,改用"不太理想"之类,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又委婉地讲了家长要给学生爱抚和温暖,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理解、体谅孩子的不足。这样,家长的

班主任家访案例

家访案例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的,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为孩子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也会象外面的世界一样纷繁复杂,不可揣摩。这样的时代需要的教师,就是能进入学生内心,与学生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共同倾听,能与之进行心与心交流的人,不仅在学校,而且能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们的另一面。家访就是为我们教师提供的一个这样的平台。 我班有个小男孩,矮矮的个子,沉默寡言,总是用自己那双明亮的眼睛,悄悄的注视着周围的一切,教了他很长时间,从来没见他上课时举过手,回答过问题。下课后,他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在一边玩,捉小虫,玩沙子,有时自言自语,真是一个孤僻的孩子。有一次,学生写一篇描写景色的文章,读了他的作文,我那么强烈的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那么美的世界里,仿佛只有他一个人存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尽情的享受,在尽情的玩耍,这个世界是那样宁静,那样空灵,没有喧嚣,没有吵闹。他的作文让我震撼, 再这样下去,孩子会更加沉浸在个人的世界里,与外界拉大距离,这样对他的成长极为不利. 就这样,我踏进了他家的门。原来,他的父母在他4岁时就离了婚,他一直跟着父亲,他父亲是个记者,常年驻外,平时,他就和爷爷一起生活,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了他独处的性格.交谈中,他爷爷的眼角一直挂着泪水,如果不是因为父母的原因,他将生活得多么幸福快乐,看到别的孩子星期六、星期天在父母的陪伴下玩耍,他总是在爷爷面前装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然后躲到自己的房间偷偷的哭。这一些,全是那个爱他,想把世间所有的美好都给他,但是又无能为力的爷爷哽咽着告诉我的。作为他老师的我此时此刻只有无尽的悔恨,为什么没在平日多关心他?却让如此小的他尝到这个年龄不应该受到的痛苦?就这样,与家长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动听的话语,没有彼此的客套,有的只是真诚,有的只是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心愿,有的只是对孩子无尽的爱。因为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探讨了共同的关于孩子的话题。 这一次的家访,让我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震撼。父母感情的好坏对一个小小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父母这种轻率的举动对孩子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回想孩子爷爷说的那些话,我决定在以后的日子里尽量引导他走出自我.让班干部多和他接触,与他成为朋友.我也对他偏爱一些.

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家访典型事例材料 六年级是一个敏感的年级,它处于小学高年级的阶段。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的方法都要做些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法适应甚至会有压力的情形。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小学毕业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阶段关系到小学与初中的转型阶段,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上均要转入到一种独立、刻苦、耐心、勤钻研的学习形式上去。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出现一些来自生活当中的干扰,可以说将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经过侧面了解和实际调查发现,我校现存在两种严重影响学生心智的现象。第一,父母关系恶化。第二,留守学生约占80%以上。此两种情况严重干扰学生专心学习的信心。 我校六年级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叫冯世林,因为原来学习底子就比较差,刚上六年级随着知识难度的提升、知识点的增多,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几次考试失利之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久而久之,情绪便起了波澜,人上课也变得沉默寡言,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对他的以后成长并不理想。我发现这一情况之后,立即与他谈心,力图帮助她打开心扉,让他重新认识自己,重燃学习的希望。然而,一次次的恳谈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此时,老师意识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定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果然,该同学于上星期四逃学不知去向。我立即与家长去得联系,辗转联系上了她的爷爷,经过交流我决定上门家访。

11月21日下午,我前往该生家家访。或许是想躲避,或许不想让我知道家庭面临的困难,该生并不在家。在爷爷口中,我得知,该生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有间歇性神经病,其兄于7岁时遇其母神经病发作遭其母伤害性命入狱7年于2012年7月刑满释放。此生由爷爷抚养长大,与爷爷相依为命。正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心与疼爱,从小就特别叛逆,平时在家脾气阴晴不定,对此爷爷也无可奈何。与爷爷的一席交流之后,我若有所思。这是一个需要帮助的小孩,我决定更加关心,更加爱他,用爱和耐心帮他重新定位自己,重拾对生活,对学习的信心。过了几天,我一改老师的语气,一大哥哥的身份与他聊天,试图了解真实的他,令他吐露心声。在大哥哥的劝导下,该生逐渐卸去心防,并答应会尽快调整好自己,还大家一个崭新的自己。然而,第二天该同学仍未出现。我意识到,问题的源头在于该生的父亲,必须让他获得父亲的爱。我便立即与其父亲联系,电话中我知道:由于身处外地,父亲的爱没办法及时表达。于是,我便提出请求,希望他的父亲可以抽空回来和小孩交交心,努力让给他理解父亲,体会父亲的爱。父亲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赶了回来。父亲的到来令他喜出望外,经过与父亲的多次深入交流,他也渐渐明白父亲是多么爱自己的,便在周一一早与父亲一起来到学校,重新拿起曾经多么熟悉的课本。虽然,话仍然不多,但我从他的微笑中看出,他正在卸除伪装,并努力学会接受自己,欣赏自己。 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压力面前,心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来自亲人,老师,学生的关心和爱,这样,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