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网预付费监控管理系统-A

热网预付费监控管理系统-A
热网预付费监控管理系统-A

热网预付费监控管理系统

科远股份/沈明明

科远股份研发的热网预付费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城市集中供热计量监控系统、各省以热定电监控系统和热电厂供热计量监控系统等。本系统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对管网和各终端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实时显示终端参数和报警,实现管网平衡等控制,实现先付费再用汽的监控管理,可远程定时抄表,历史记录历史曲线查询,自动完成各种报表。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失误,避免纠纷,提高管理水平。

系统功能

IC卡预付费功能:

通过IC卡进行预交费,先交后用,有效的解决了收费难问题;

分时计量功能:

通过分时段计量收费,有效的解决了日夜负荷平衡问题;

SMS短消息报警功能:

通过GSM网络及时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维护人员的手机上,有效的解决了故障处理不时问题;

远程查询诊断功能:

通过Internet进行远程查询、故障诊断及维护,有效的解决了异地办公和远程维护问题;

GPS自动校时功能:

通过对服务器、网内的所有计算机和终端进行统一校时,有效的保证时间的准确、统一问题;

SXL-E型流量积算仪

SXL-E流量积算仪是科远股份针对热网计量而研发的一款二次仪表。它通用性强,功能强大,可与各种节流装置或频率流量计等一次仪表配用,适用于过热蒸汽、饱和蒸汽等介质的流量测量。

智能一体化电动阀门

S系列智能型角行程电动执行机构适用于开启和关闭蝶阀、球阀、挡板等角行程阀门的执行机构。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印染、食品、电力、制药、冶金、给排水系统、市政工程等行业。以优越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赢得各界的好评和信赖。

产品特点:

★控制简单:无需外接控制电路,实现电动操作执行机构,方便同控制系统对接; ★调试简单:采用非侵入设计方案,完全实现免开盖调试;

★人机界面:人性化、图形化中英文人机对话界面,信息状态显示简洁、易懂,使用户很容易观察电动执行机构的阀位及相关的状态参数。

★体小量轻:体积和重量仅相当于传统产品的35%左右;

★性能可靠:轴承和电气元件等关键零部件采用进口名牌产品;

★美观大方:铝合金压铸外壳、精细流畅、且可减少电磁干扰;

★精密耐磨:蜗轮输出轴一体化特殊铜合金锻造、强度高、耐磨性好;

★回差极小:蜗轮输出轴一体化、避免了键联结的间隙、传动精度高;

★机械指示:简洁明了的设计可清晰地显示出阀门开启角度;

★使用方便:免加油、免点检、防水防锈、任意角度安装;

★多种速度:全行程时间5秒、15秒、30秒、60秒等,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现场总线:支持多种现场总线控制,如PROFIBUS-DPV0/DPV1、MODBUS、CANopen 等。

热网监控系统

热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1、概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城镇集中供热,改变原来各单位、各片区自己供热、单独建立锅炉房给城市带来的污染,由城市外围的一个或者多个热电厂提供热源,市内各片区建立换热站,统一给用户供热。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热网生产调度系统,对热网进行监测和有效的调节,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供热质量成为供热管理的迫切需要。热网监控系统为供热管理人员提供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帮助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生产和运行。监控系统提供的数据实时、准确,使热网的调控有了可靠的依据。系统的投入不仅明显改善了供热效果,还节约了大量的能源,既能保证热量充足时减少热能的消耗,又能保证热量不足时热量的均摊,对保证供热质量、节约能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实现热源控制一体化,热网智能化,终端用户信息化;解决了系统整体过量供热,管网存在水力失调,室温存在冷热不均及锅炉冷凝水的问题,达到整个系统的节能目的;提高了供热品质及舒适度,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集中公司中的科研力量开发了具有自主品牌的——“‘耐威科’城市供热管网集中控制管理平台”(以下简称:耐威科管理平台),该平台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整个耐威科管理平台分为用户计量与控制系统、‘耐威科’无人值守换热站控制系统(以下简称: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监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三个部分。

2、热网监控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整个热网监控系统分为三个部分:集中控制监控管理中心、‘耐威科’无人值守换热控制系统和室内无线通讯计量与控制系统。 2.1集中控制监控管理中心 2.1.1集中控制监控管理中心组成 集中控制监控管理中心由上位机、服务器、上位管理软件、交换机、GPRS 解析终端等设备组成。它可以宏观掌握整个供热系统运行状况、运行质量。保证供热系统的运行参数。对热网的水力工况和热力工况进行全自动调节,解决各换热站的耦合影响,消除热网水平失调,平衡供热效果。同时他可以监控整个供热区域内的所有用户的用热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用户的用热情况进行调节。 2.1.2集中控制监控管理中心特点 ◇超大系统容量。可以同时容纳上万个I/O 点,10万个以上监测数据采集点;◇超长时间数据存储。由于管理中心采用了专用的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存储时间可达50 年上。存储数据可达T级。 ◇全面系统冗余处理。包括数据库冗余,系统冗余,通讯冗余等。 ◇全面的热网系统管理。根据热网系统的特点,可以把系统分为许多小的管理单位; ◇灵活定制各级管理员及管理权限; ◇数据自动报警显示。包括声光提示等; ◇大分辨率显示器和投影仪支持; ◇同时支持B/S,C/S 结构网络访问;

热网系统运行规程

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热网运行规程 (试行) 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发布二〇二〇年八月六日实施 秦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1.热网系统概况 (1) 热网换热站概述 (1) 2.热网系统设备规范 (2) 热网加热器规范 水泵和配用电机 系统安全门动作值 热网系统保护定值 3.启动前的试验工作 热网循环泵启动前试验 热网系统的联动试验 热网加热器进汽调整门试验 供热抽汽逆止门试验 热网加热器水位异常保护试验 4.热网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启动前系统、设备准备情况 热网加热器禁止启动条件 启动前的联系和准备工作 启动前汽水系统准备 5. 热网循环泵的运行 热网循环泵启动前系统准备 热网循环泵启动 热网循环泵停运 6. 热网加热器的运行 热网加热器启动前准备 热网加热器通水 热网加热器投入 热网加热器停止 热网加热器的备用 热网加热器的运行维护及注意事项 7. 热网系统的运行 热网系统的启动 热网系统的停止

热网系统停运后热网加热器水侧冲洗热网系统的注意事项 8热网系统事故处理 回水压力升高 回水压力下降 热网加热器水位升高 热网加热器钢管破裂 热网加热器冲击或振动 热网循环泵汽化 热网疏水泵汽化 厂用电中断 9低压除氧器运行 低压除氧器设备规范 低压除氧器的启动 低压除氧器的解列 低压除氧器的停止 低压除氧器正常运行及维护 低压除氧器事故处理 10机组抽汽系统的投入

1. 热网系统概况 热网换热站概述? 1.1.1.热网加热器的配置 本期工程每台机的热网站设热网加器2台,并列运行。两台机热网加热器串联运行。1.1.2.加热蒸汽 热网加热器加热蒸汽来自汽轮机5段抽汽。抽汽采用双管,两根管道各分别分为两根接入2台热网加热器,即每台热网加热器有2个进入蒸汽接口。 采暖蒸汽压力:~(A) 采暖蒸汽温度:230~280℃ 1.1.3.热网循环水 1.1.3.1.热网循环水为经除氧的软化水,水质如下: 1.1.3. 2.热网循环水回水经热网循环泵升压后进入6号机热网加热器,之后进入5号机热 网加热器,热网循环水系统设4台热网循环泵,3台运行,1台备用。热网循环泵基本参 数如下: 流量:4103m3/h 扬程:150m 1.1.4.热网加热器疏水 1.1.4.1.两台热网加热器疏水管合并为1根,经热网加热器疏水泵送入机组除氧器或炉定 排。 1.1.4. 2.每台机设3台热网加热器疏水泵,额定工况2台运行,1台备用,低负荷时,1 台运行,2台备用。热网加热器疏水泵基本参数如下: 流量:315 m3/h 扬程:170 m 1.1.4.3.热网加热器疏水泵疏水量由泵出口管道上设置的调节阀根据热网加热器水位进

热网系统专项应急预案

热网系统专项应急预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热网系统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风险性分析 热力中心热网系统是实时检测热网系统运行状态的软件。在运行期间有可能发生数据传输不正确、历史数据丢失、系统断电无法运行及自然灾难等情况,会导致热网数据丢失,热网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后果。 二、应急处置体系及机构职责 中心成立应急处置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及义务抢险队(分片设7支小分队,详见附表)。 (一)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经理、书记 副组长:安全生产经理 成员:副经理、经营管理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综合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车队队长、各队队长及书记 应急指挥部下热网系统应急处置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中心生产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 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做好应急处置的具体指挥工作,若组长不在时,由分管安全的副组长全权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处置办公室职责:负责向各工作组传达领导的指令,并监督落实;负责协调处置过程中职能交叉问题;负责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二)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专业小组(系统抢修组、数据采集组、传输联络组、物资供应组、车辆保障组、安全警戒组、后勤救护组) 1、系统抢修组及职责 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 成员:生产技术部人员、网管员 职责:接到应急处置命令后,立即到现场查看,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向应急处置办公室汇报。 2、数据采集组及职责 组长:各队队长 成员:各交换站组长、现场岗位人员 职责:接到应急处置命令后,立即组织现场岗位人员进行现场采集数据工作,确保热网数据准确、及时的传回调度系统。 3、传输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调度主任 成员:中心调度员和各队调度员 职责: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抢险过程中的通信联络,保证通信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与上级部门和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负责应急处置过程中数据的收集、汇报工作。 4、物资供应组及职责

热网系统操作规程

热网运行规程1.1 设备规范 热网除氧器技术规范 热网疏水扩容器及疏水箱技术规范

热网加热器技术规范

1.1.1 热网系统投入 1.1.1.1 系统投入前的检查及恢复 a)热网投入运行前对系统的阀门、仪表、支架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按《热网保护 试验卡》要求进行试验,并统计缺陷,及时联系有关单位处理; b)关闭热网首站供、回水管道上的所有放水门; c)热网供、回水管道上的所有放空气门适当开启,注水时通知热力公司设专人监视, 注水完毕后关闭热网供、回水管道上的所有放空气门。 1.1.1.2 热网运行前冲洗和试压。 a)供热管网供水压力接近运行压力时,冷运行2h,在充水过程中观察排气情况,检 查供热管网有无漏泄; b)蒸汽管进行暖管,暖管的恒温时间大于1h,暖管时及时排出管内疏水。疏水排净 后,及时关闭放水阀;

c)热水供热管网温升,每小时不超过20℃(或依照热力公司要求,但不得超过此标 准),在升温过程中,检查供热管网及补偿器、固定支架等附件的情况; d)热水管线在每次升压不超过0.3MPa(或依照热力公司要求,但不得超过此标准), 每升压一次对供热管网检查一次; e)无特殊情况,应全开热网供、回水联络门,投入变频热网循环泵,应保证每台热 网加热器投入运行,使供热机组母管始终处于热态,以便事故状态下及时转移供 热负荷。 1.1.1.3 热网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及恢复 a)接到值长命令后,通知单元长和临机; b)通知化学准备足够的补水; c)联系热力公司,通知外网启动时间; d)热网系统所有设备、管道安装结束,保温完整; e)所有压力、温度、流量表,电动门、泵电机、变频器等设备已送电,开启热网各 热工仪表和信号一、二次门; f)LV阀和供热快关阀开关试验良好,联锁保护动作正确、可靠; g)各加热器事故疏水系统试验良好,水位计已投入,指示准确、可靠; h)供热抽汽管路逆止门前后疏水门开启,供热蒸汽母管低点疏水门开启; i)关闭补水泵出、入口截门; j)关闭热网除氧器加热蒸汽调节门、调节门前截门,开启前截门门前疏水; k)关闭热网除氧器水位调节门、调节门前截门,关闭热网除氧器再沸腾门,关闭热网除氧器溢流门及放水门; l)清扫热网滤水器完毕后,滤水器旁路门及放水门在关闭位置; m)开启热网滤水器进、出口门及滤水器排空气门,空气排净后关闭排气门; n)开启各热网循环水泵入口门,关闭各泵出口门; o)开启各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入口门,开启循环水泵出、入口缓冲旁路门,热网循环水泵、加热器水侧出口放空气门见水后关闭; p)热网加热器进汽门在关闭位置,汽侧放空气门适当开启;汽侧放水门及加热器汽侧危急放水门在关闭位置,加热器水位计投入; q)检查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门在关闭位置; r)各热网循环水泵轴承润滑良好,机械密封严密; s)加热器水侧出、入口母管放水门在关闭位置; t)检查加热器疏水总门在关闭位置; u)疏水泵入口门全开,出口门全关,疏水泵入口母管排空气门开启,见水后关闭。 1.1.1.4 热网系统的充水

供热应急保障预案

供热应急保障预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供热保障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锅炉房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供热工作的稳定高效,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制定本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为保证供热前的试水、打压工作和供暖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维护广大业主的财产安全,提供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提升公司服务品牌和信誉。特制定试本应急预案。 二、安全措施 1.采购使用具备制造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设备,请具备安装资质 的安装公司安装设备,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2.保持系统稳定运行,防止负荷严重波动导致超压。 3.按检定周期检验压力表,如运行中发现压力表不准确或不正 常,必须及时送检。 4.每年检验一次安全阀,防止安全阀失灵而造成的超压,定期人 工排气,做自动排气试验,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5.经常冲洗水位表,严密监视水位。 6.锅炉房运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具备一定的运行知识和操作技 能,熟悉设备的性能、原理,并能够正确进行日常维护和操作。 7.锅炉房内应配备足够的消防物品,并定期检查、维护、更新。

8.根据当天值班人员(可由运行人员兼任)的实际情况安排应急 值守人员及值班时间,保证当天24小时有应急值守人员值 班,负责对值班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9.应急值守人员必须熟悉信息收集、汇总、报送的内容和要求,认 真填写应急值守记录,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在本值班日未完成 或待完成的现场工作及安全状况都应向接班人交接清楚。 10.应急值守人员发现或接到信息员报告,有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 大隐患时,必须立即根据应急流程采取停运设备、撤人、排除隐 患等紧急处理措施,安排相关的各部门应急人员及时处理,并及 时向带班领导汇报。 11.值班人员在各工作地点发现隐患,应根据隐患严重程度,立即安 排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发现事故和严重隐患要立即采取相应 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严重事故的发生。视情况进行事故报告和 进一步隐患治理。 三. 组织机构及要求 1、于每年10月10日前成立锅炉房试水、打压供暖应急抢险、抢 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安全的负责人任组长,安全部经理人副组长。 2、试水、打压时,严格按照《试水、打压工作管理程序和流程》 要求去落实好试水、打压工作,必须安排24小时值班和巡视。 3、做好管理、运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某电厂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2017修订版)

某厂区内供热系统故障应急预案(2017修订版) 1总则 在厂区内供热系统的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方针;坚持“快速反应、统一领导、互相协助、减少损失”的原则。 2基本情况 我厂供热系统由#1~#6机组的抽汽供给。其中,#1~#4机组由高温再热汽减压减温后供给,减压前最高压力为2.3MPa,减压后供热压力为0.9~1.25MPa;减温前温度为535℃,减温后温度为255±5℃。每台机组单独从汽轮机甲、乙侧中压进汽管上接出后合并为一路送至分汽缸。#1、#2分汽缸通过联络管连通。#5、#6机组由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减压减温后供给,减压前最高压力为3.8MPa,减压后供热压力为0.9~1.25MPa;减温前温度为330℃,减温后温度为250±5℃。每台机组的高排汽经单独的减压装臵后送至各自的辅汽联箱,两台机组的辅汽联箱通过联络管连通,供热蒸汽由#5机组辅汽联箱引出,经减温后供至热网管道。 目前,正常情况下,每台机组最大供热流量为65t/h。根据外界热负荷量,正常时由#1~#4机组供热,#5、#6机组作为备用。 3可利用资源 3.1应急力量: 生产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检修人员、热网部工作人员,值长、发电部运行人员、物资采购和保管人员;设备制造厂家、医院等。 3.2重要应急设备、物资: 主要包括备品备件和工具、脚手架搭设材料和工具、吊装运输设备以及保障应急处臵人员安全的工器具等。 4风险分析 4.1机组跳闸将直接影响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处理不当,直接影响热用户的正常用汽。(由于机组跳闸,供热系统电动门、逆止门等阀门动作不正常对主辅设备造成的影响在此不作分析,发生此类事件,应按相应规程处理。) 4.2供热系统承压部件发生爆漏将直接影响供热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在爆漏时或抢修过程中可能发生人身伤害。 承压部件爆漏的危险如下: 4.2.1各承压部件、管道的阀门、热工系统测点、热工仪表管座等的爆漏可能造成附近人员被高温蒸汽烫伤或同时受到冲击伤害; 4.2.2由于承压部件爆漏造成附近的其他辅机、系统的有关设备、设施损毁、故障;4.2.3供热系统大量漏汽造成供热流量突增,可能对主机造成过负荷。 5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划分

城市热网换热站集中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统系控管理集热力管网中监 设 计 方 案 1. 录目 述第一部分:概 ……………03)城市热网发展现状及系统应用背景………………………………(1……………04工作流程……………………………………(2)集中供热系统简介及……………

04………………………………………(3)我国现行集中供热存在弊端……………………………………04监控管理系统………(4)SQL-RA 热力管网集中结构成分:系统组部第二 …………………05◇热网监控调度中心…………………………………………………………………05◇数据通讯网络………………………………………………………………………05◇换热站及供热管道监控点……………………………………… ……………………………………………05◇数据遥测终端及二次仪表……………能功与控制分第三部:数据采集 …………………………………………………………07(1)远程监测采集功能………………………………………………07……)参数分析判断功能…………(2…………073)图形界面直观展示…………………………………………………(………………………………………………(4)多种通讯方式…………………08报警控制功能………………………………………………………09……5()…节点故障通知………………………………………………09(6)……………… 7()人机交互接口,可接入整个管理信息系统…………………………………09备用冗余功能………………………………09(8)………………………………台平件数据软第四部分:监测 …………………………………………………………10(1)用户登陆管理界面……………10\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2)实时\……………………………………………10……………(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远程控制………………………11(4 端控5()监终.................................................................................11点优系分:统五第部.............12.........................................................点本监基控站):(部第六分附录热力 (12) 2. 述概第一部分: 景)城市热网发展现状及系统应用背1( 组成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城市供热系统是由热源、热网、热用户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传统的庞大、封闭、复杂的循环系统。供热对于北方的城市来说是重 分散供热方式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集中供热拥有节约能源、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优势。

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

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 采暖供热系统的应用 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电力峰谷差的拉大,燃煤锅炉采暖受到严格限制,而其他采暖形式,如燃气采暖、电动采暖和蓄热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本文对热电联产、燃气锅炉、电炉、电动热泵以及蓄热的应用前景做初步的分析与探讨。关键词:采暖蓄热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人们要求保护环境、净化天空的呼声日益增高,而北方冬季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采暖燃煤锅炉所排放的粉尘和有害气体。与此同时,许多地区电力出现了相对过剩、电力峰谷差不断拉大的现象。例如,东北电网系统的最大峰谷差已是最大负荷的37%,而华北电网已达峰负荷的40%[1]。为解决电力系统的这种供需矛盾,电力系统用户侧和发电侧均采取了一定措施。在发电方面,一大批初投资巨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费昂贵的燃油燃气尖峰电站相继建成并投入调峰运行,甚至一些高参数的大型火电厂也以被迫降低发电效率为代价而参与电力调峰。同时,电力系统也加强了用户侧管理。例如,采取分时电价,鼓励用户在电力低谷时多用电,在电力高峰时少用电。因此,在环保要求高的城市采暖供热中,燃煤锅炉房或燃煤炉灶将严格限制使用,取而代之的几种可能的采暖形式主要有集中供热的电锅炉、大型电动热泵和燃气锅炉房以及分散在用户房间内的家用燃气炉、电暖器。同时,为减小电力网发电的峰谷差,也可考虑在供热系统中设置蓄热装置,使得在满足采暖要求的同时,对电力负荷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为此,本文将对上述采暖系统形式的应用作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二、各采暖系统应用分析1.传统采暖供热系统 传统的采暖供热系统主要有锅炉采暖系统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

供热应急预案

供热抢修抢险应急预案 1、特别重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Ⅰ级):供热系统发生事故,造成集中供热面积200万㎡以上完全停热超过72小时;造成特别重大影响或损失的供热、发电设备事故;或发生一次性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2、重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Ⅱ级):供热系统发生事故,造成集中供热面积100万㎡以上完全停热超过48小时;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供热、发电设备事故;或发生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3、较大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Ⅲ级):供热系统发生事故,造成集中供热面积50万㎡以上完全停热超过48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500万以下;或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较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4、一般供热突发公共事件(Ⅳ级):供热系统发生事故,造成集中供热面积30万㎡以上完全停热超过48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下;或发生一次性死亡1~2人一般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本预案适用于苍山县城市规划区内一般以上供热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般以下供热突发公共事件由集中供热单位负责启动相应的供热系统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集中供热单位的供热应急预案报苍山县市政管理局办公室备案。 应急指挥工作组是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机构。主要职责

是: 1、领导和协调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部署市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2、贯彻国家应急工作方针,根据市政府应急工作原则和方案,拟定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市政管理局有关处室对事件发生地区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 3、及时了解掌握供热突发公共事件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市政管理局、市政府和建设厅报告事件情况和应急措施的建议; 4、组织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5、负责供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和新闻媒体发布; 6、城市供热应急指挥工作组下设: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部和专家顾问组。 在应急处理期间负责工作组正副组长、成员部门和专家顾问组的联络,及时传达应急指挥工作组的指示。应急处理时,负责收集情况,提出报告和建议;及时传达和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指令,并检查和报告执行情况;负责同专家顾问组专家进行联络。 现场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是: 1、听取现场救援情况报告,及时调整应急救援方案,并监督救援方案的实施。 2、及时向工作组和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供热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

城市供热监控系统方案v1.0

城市热换站监测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城市热换站监测系统是通过对供热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等进行测量、控制及远传,实现对供热过程有效的遥测、遥调和遥控。城市热换站监测系统是区域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实时、全面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工况,监视不利工况点的压差,保证区域供热系统安全合理地运行,并可根据运行数据进行供热规划和科学调配,为热力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重要数据。 二、系统简介和工作流程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热用户三个部分。热源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网向全市或部分地区的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热换站是集中供热网络与热用户的接口,是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的“热交换站”,换热站能否高效运行对改善整个热网的热力不足、提高供热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热换站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换热站热力系统由一次网供回水系统、二次网供回水系统、补水系统、热计量系统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热源经过一次网供水管路进入热交换器,经过充分的热交换后,再由一次网回水管路流回热源。而二次网中的水在热交换器中充分受热后经二次网供水管路进入热用户,用户取得热量后,二次网循环泵将水通过二次网回水管路再进入热交换器,如此循环供热给用户。 三、系统拓扑图 系统由现场感知层、数据处理层、网络传输层、系统应用层构成,其中现场感知层:包含现场设备: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流量计、水泵/阀门控制柜等二次仪表;数据处理层:换热站监控终端;网络传输层:GPRS、INTERNET公网;系统应用层:监控中心:服务器、值班员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手机移动端。

四、换热站监控终端 ?功能特点 换热站监控终端集数据采集、本地控制、7英寸电阻触控屏显示和远程通讯等功能于一体,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讯方式多样,监控方式灵活(可以PC端、移动端监控),接口丰

极端天气供热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供热应急预案 极端天气供热应急预案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极端天气供热应急预案为加强集中供热安装管理,在发生集中供热安全事故时,能够有效快速地做好抢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供热,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指挥机构 1、指挥组总指挥:李玉新副总指挥:邵建东职责: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按应急方案,结合事故实际情况,组织指挥抢修人员到位,按照方案,各就各位履行职责。 2、现场指挥组组长:邵建东 成员:邵军、李汉强、孙立国、韩强、张相敏、马吉涛、刘兵职责:根据预案和指挥组的命令负责事故现场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督导抢修人员安全有序的做好抢修工作。 二、供热抢修人员和设备保障 1、供热抢修人员由供热科负责,下属电厂抢修队安居抢修队湖滨抢修队商城抢修队和棉西抢修队组成。 职责:根据现场指挥组的指令,负责事故现场的排险抢修工作。 2、设备保障工作也由供热科组织完成,供热科在供暖前把抢修用设备、机械车辆(见附表一)和抢修用材料(见附表二)准备好,有专人管理,供暖期间每周检查一次。职责:保证供热设备随时可用,抢修材料随时够用。 三、供热管道安全事故抢修预案。 1、供热主管网出现安全事故,现场指挥组在接到指挥组命令后,立即组织抢修人员1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主阀门,还是带压堵漏,并根据预案安排邵军、韩强、张相敏负责管道抢修,马吉涛负责土建施工,孙立国负责通知相关采暖用户,李汉强、刘兵负责向上级供暖部门汇报和

通知供暖热线,同时协调好与抢修有关的各单位(见附表三)的关系,及时把现场情况向指挥组汇报,抢修完成后,把事故情况上报指挥组。 2、供热分支管道出现安全事故后,由供热科组织抢修人员10分钟内到现场,由现场抢修组成员制定方案进行抢修,抢修完成后,把事故实际情况上报现场指挥组。 3、供热出现大面积不热事故后,由现场指挥组确定不是厂内原因后,安排各区抢修人员到现场排查阀门是否损坏,管道是否堵塞,管道里是否形成气阻等原因,直到恢复正常供热,处理完毕后,把事故实际情况上报指挥组。 4、因锅炉和温度等原因出现大面积失水事故时,由现场指挥组组织,供热科实施,关停一些供热效果差失水率高的小区,直到补水恢复正常后,在恢复这些小区的供暖。 四、在供暖前,根据本预案进行演习拉练,以便在突发事故中,更快更好的完成保障任务。五、本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厂区外供热管网的抢修和供热效果来制定,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时修正。 极端天气供热应急预案为有效保证极寒天气下供暖系统正常运行,保障区局采暖质量。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针对大院冬季供暖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有效应对意外发生的紧急情况,将可能发生的故障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保证供暖系统正常运行,特制定本预案。 一、为应对寒潮,确保区局供暖质量,工作人员密切关注供热管网的供热参数及各换热站的运行参数,根据室外实时温度适当提高锅炉出水温度和压力。 二、加强管网巡视力度,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针对极寒天气管网容易出现故障的重点部位加强巡视力度,各应急抢修工作人员保持24小时待命保持通信畅通。增加对园区内供暖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处理换热机房运行期间出现的各种不稳定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 三、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工作,对换热机房关键设备、管网等进行重点排查。

热网监控

热网监控系统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集中供热的规模越来越大,供热公司一般下设几十,甚至几百个换热站。由于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分散,且换热站监控自动化水平低,主要依靠人工操作,从而导致值班人员多,电话调度无法对整个热网运行情况全面了解,难以达到供热系统整体最佳状态。本文针对城市热网运行的特点,提出数字化城市热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从提高能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论述热网系统运行节能控制策略。 1、引言 供热对于北方的城市来说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传统的分散供热方式会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集中供热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发展集中供热在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中显得非常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集中供热的热效率较高,有助于节能减排,供热效果好,热源一般采用热电厂的余热蒸汽或热水。随着国家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城市热用户不断增加,热用量不断的加大,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对整个热网、热用户计量进行管理,怎样才能实现节能减排就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数字化城市热网监控系统是集调度及监控于一体,功能包括人机界面、数据库管理、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报警、趋势及报表等,利用各种先进的通讯网络,对整个热网管道、仪表等进行跟踪监控,不仅可以让调度人员全面掌握整个热网管线供热状态,还能快速、准确地反映现场故障报警信息,方便巡检和维护人员及时检修,这样不仅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极大的提高了热网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城市热网监控作为数字化城市的一个方面,已显示出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2、系统总体设计 2.1、集中供热系统组成 集中供热系统包括热源、热网和热用户三部分。热源所产生的蒸汽或热水,通过管网向全市或部分地区的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网络与热用户的接口,是热源与热用户之间的“热交换站”,换热站能否高效运行对改善整个热网的热力不足、提高供热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换热站热力系统由一次网供回水系统、二次网供回水系统、补水系统、热计量系统组成,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热源经过一次网供水管路进入热交换器,经过充分的热交换后,再由一次网回水管路流回热源。而二次网中的水在热交换器中充分受热后经二次网供水管路进入热用户,用户取得热量后,二次网循环泵将水通过二次网回水管路再进入热交换器,如此循环供热给用户。

[实用参考]供热事故抢修抢险应急预案

供热事故抢修抢险应急预案 冬季采暖是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基本保障条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冬季供热期间出现影响居民正常采暖和重点用户正常用热的紧急情况,确保居民正常采暖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结合本企业供热实际情况,制定此预案。 一、建立冬季供热应急指挥系统 (一)建立冬季供热应急指挥机构 1.冬季供热应急指挥部。遇有紧急情况时,负责重大事件和事故紧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对应急保障金的启动使用。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单位:下属各科室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技术科科长担任。 2.设立冬季供热应急指挥部,建立相应指挥系统。遇有紧急情况时,负责对一般、重要、重大事件和小、一般、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等紧急情况的紧急处置组织指挥工作。 二、紧急状态及紧急情况分类和等级 (一)紧急状态和紧急情况。进入居民冬季采暖期间,即为冬季供热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出现的影响居民正常采暖的情况为紧急情况。 紧急情况分为紧急事件、紧急事故和其它紧急情况,并按照影响程度划分相应等级。其中,供热期间内因非供热系统设备设施故障出现的停热或供热不达标情况,或由此造成和可能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称为紧急事件;因供热系统设备设施故障出现的停热或供热不达标情况,称为紧急事故;因用于供热的能源出现短缺及上述未含的其它原因影响正常供热的情况,称为其它紧急情况。 (二)紧急事件:分为一般事件、重要事件和重大事件 1.一般事件:因供热质量或纠纷,个别人冲动闹事。 2.重要事件:供热企业因被严重欠费等原因,造成供热质量严重不达标,甚至可能出现停热或已短时间停热的情况;因供热质量或纠纷,小区用户聚众闹事事件。 3.重大事件:供热企业因被严重欠费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供热质量严重不达标,出现停热并达12小时以上并协调无果的;因供热质量或纠纷,小区用户聚众闹事,可能出现或已出现集体上街或上访行为的事件。

热网监控系统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

供热信息化 热网监控系统在集中供热系统的应用 姜炜 (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供热分公司,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要:采用热网监控设备及技术,对某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实现集中供热自动监控和热力站无人值守,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节能增效显著。 关键词:热网监控系统;无人值守;热力站 中图分类号:TU9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416(2010)07-0A15-03 Application of H eat-supp l y N et work M onitori ng Syste m i n Centralized H eat-supply Syste m JI A NG W e i Abst ract:The m on ito ri n g equipm ent and techno l o gy for hea-t supp l y net w ork is used to reconstruct a centralized hea-t supp l y syste m to ach i e ve the centra lized hea-t supp l y auto m atic control and the una-t tended operati o n of substati o n and i m prove the operation m anage m ent leve.l The energy sav i n g and eff-i ciency i m prov i n g are obv i o us. K ey w ords:m on ito ri n g syste m for hea-t supply net w ork;unattended operation;substation 1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供热分公司现有集中供热面积1150@104m2,由4个热源进行供热,共有3座热力总站、1座中继泵站、105座热力站,承担着石河子市区98%以上的民用供热及企业生产供汽任务。热用户与热源之间采用间接连接方式,采用多热源独立运行,可根据热电厂生产情况及设备故障情况切换热源,一二级管网均采用分阶段变流量的质调节,热网主要靠操作人员的经验进行人工操作。 近4年来,石河子市集中供热面积由670@104 m2迅速增至1150@104m2,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给供热工作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热网规模不断加大,且现有一二级管网大多未安装流量、热量调节装置,导致系统水力、热力工况失调现象难以消除,造成用户冷热不均。供热系统未能在最佳参数下运行,各热源供热量与需热量不匹配,能耗较高。设备及管网发生故障时,不能及时诊断、报警,影响整个城市供热系统的稳定运行。在热力站数量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供热公司由于没有足够的具备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不得不大量雇用临时工,运行人员素质的下降往往导致运行调节水平降低,能耗增加。 针对以上情况,新疆天富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供热分公司采用热网监控设备及技术,按照监控中心集中监控、各热力站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热力站无人值守,逐步对全市105座热力站进行改造。2热网监控系统 2.1整体结构 热网监控系统为分布式监控系统,分为两级监控:一级监控为监控中心(M CC),上位系统采用ABB公司生产的800Xa工控系统。二级监控为现场监控单元(LC M),下位采用ABB公司生产的AC500可编程控制器(LC M控制器)。系统以光纤通信为主,ADSL作为备用通道。热网监控系统包 第30卷第7期2010年7月煤气与热力 GA S&HEAT V o.l30N o.7 J u.l2010

城市热网系统技术方案

城市供热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1、系统概述 1.1热网的供热监控现状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城市集中供暖已成主流。目前,供暖中心下设许多换热站、泵房,由于地点分散,目前换热站大都采用人工监控,从而导致值班人员多,仅靠靠电话调度,供暖中心难以掌握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不能做到合理调度,从而一方面浪费人力;另一方面在出现事故隐患时操作人员难以发现,易造成设备事故。同时,各换热站都独立运行,难以达到供热系统整体最佳状态,易造成热力失衡,影响供热效果而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特别是集中供热的管线,线路覆盖地域范围大,动态生产数据实时性要求高,并且由于换热站处于城市中心,难以架设电缆,要做到实时连续监测管线、线路的中间站及用户端点各项数据,提高中央调度室的监控能力,靠过去传统的办法是难以满足要求的,从而导致我国城市供热网的自动化发展及其不平衡。现在普遍的供热管网由部门负责维护管理,维修人员全天值班,随时处理市民投诉和管网故障。而个别城市在供热管网各控制点分别安装有压力、流量在线检测仪,信息数据被汇集至控制中心,一旦发现异常即派人进行处理。 1.2 方案介绍 城市热网监控系统是通过对供热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开关量等进行测量、控制及远传,实现对供热过程有效的遥测及控制。城市热网集中监控系统是区域供热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实时、全面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工况,监视不利工况点的压差,保证区域供热系统安全合理地运行,并可根据运行数据进行供热规划和科学调配,为热力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重要数据。 本系统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城市供热系统现状,分为热电厂、换热站物联网改造方案、供热管网智能监控方案。热电厂和换热站现有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监视换热站的运行情况,各点参数及其变化趋势和设备状态,不同的是热电厂是有人值守的运行模式,而换热站是巡检的运营模式。但无法实现与中心监控平台的数据通信。利用江苏宏瑞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CM-7901新一代高性能通信管理单元和HWT-8100供热管网监控终端,可对热电厂、换热站、供热管道采用远程无线监控系统,实现对换热站、供热管道的远程监控,脱离人工巡检的古老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换热站的正常运行,供热管道的正常传输,向无人化热网监控管理发展,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供暖应急预案

热力公司冬季供热应急预案 冬季采暖是居民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基本保障条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应对冬季供热期间出现影响居民正常采暖和重点用户正常用热的紧急情况,确保居民正常采暖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结合本县供热实际情况,制定此预案。 一、建立冬季供热应急指挥系统 (一)建立冬季供热应急指挥机构 1.冬季供热应急指挥部。遇有紧急情况时,负责重大事件和事故紧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负责对应急保障金的启动使用。 总指挥:经理 副总指挥:副总经理 成员单位:下属各科室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供热管理办公室主任担任,联系电话:8888666。 2.设立冬季供热应急指挥部,建立相应指挥系统。遇有紧急情况时,负责对一般、重要、重大事件和小、一般、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等紧急情况的紧急处置组织指挥工作。 二、紧急状态及紧急情况分类和等级 (一)紧急状态和紧急情况。进入居民冬季采暖期间,即为冬季供热紧急状态。在此期间,出现的影响居民正常采暖的情况为紧急情况。 紧急情况分为紧急事件、紧急事故和其它紧急情况,并按照影响程度划分相应等级。其中,供热期间内因非供热系统设备设施故障出现的停热或供热不达标情况,或由此造成和可能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事件,称为紧急事件;因供热系统设备设施故障出现的停热或供热不达标情况,称为紧急事故;因用于供热的能源出现短缺及上述未含的其它原因影响正常供热的情况,称为其它紧急情况。 (二)紧急事件:分为一般事件、重要事件和重大事件 1.一般事件:因供热质量或纠纷,个别人冲动闹事。 2.重要事件:供热企业因被严重欠费等原因,造成供热质量严重不达标,甚至可能出现停热或已短时间停热的情况;因供热质量或纠纷,小区用户聚众闹事事件。 3.重大事件:供热企业因被严重欠费或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供热质量严重不达标,出现停热并达12小时以上并协调无果的;因供热质量或纠纷,小区用户聚众闹事,可能出现或已出现集体上街或上访行为的事件。 (三)紧急事故: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小事故:设备或管道的零部件在运行中突然损坏、造成局部设备(管道)运行中断但没有影响锅炉运行或正常供热,修复费不足500元的事故。 一般事故:设备或管道的零部件在运行中突然损坏,影响锅炉停运3小时以内,没有影响正常供热。修复费不足2000元的事故。 大事故:设备或管道的零部件在运行中突然损坏,造成单台锅炉停运1天或影响供热4小时以上,修复费在2000-50000元之间,没有人员严重伤害的事故。 特大事故:设备数损坏严重,供热处于瘫痪状态,修复费用在50000元以上,或造成至少1人重伤或死亡,或未到上述条件但性质恶劣,影响极坏者。 (四)其它紧急情况。包括供热用煤出现短缺的紧急情况。 三、紧急情况处置程序

热网系统专项应急预案

热网系统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风险性分析 热力中心热网系统是实时检测热网系统运行状态的软件。在运行期间有可能发生数据传输不正确、历史数据丢失、系统断电无法运行及自然灾难等情况,会导致热网数据丢失,热网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后果。 二、应急处臵体系及机构职责 中心成立应急处臵小组(以下简称应急小组)及义务抢险队(分片设7支小分队,详见附表)。 (一)应急处臵小组 组长:经理、书记 副组长:安全生产经理 成员:副经理、经营管理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综合办公室主任、调度主任、车队队长、各队队长及书记应急指挥部下热网系统应急处臵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中心生产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部长兼任。 组长职责:负责宣布应急状态的启动和解除,全面指挥调动应急组织、调配应急资源、按应急程序组织实施应急处臵工作。 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做好应急处臵的具体指挥工作,若组长不在时,由分管安全的副组长全权负责应急处臵工作。 应急处臵办公室职责:负责向各工作组传达领导的指令,

并监督落实;负责协调处臵过程中职能交叉问题;负责收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二)成立相应的应急处臵专业小组(系统抢修组、数据采集组、传输联络组、物资供应组、车辆保障组、安全警戒组、后勤救护组) 1、系统抢修组及职责 组长:生产技术部部长 成员:生产技术部人员、网管员 职责:接到应急处臵命令后,立即到现场查看,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并向应急处臵办公室汇报。 2、数据采集组及职责 组长:各队队长 成员:各交换站组长、现场岗位人员 职责:接到应急处臵命令后,立即组织现场岗位人员进行现场采集数据工作,确保热网数据准确、及时的传回调度系统。 3、传输联络组及职责 组长:调度主任 成员:中心调度员和各队调度员 职责:负责应急处臵过程中抢险过程中的通信联络,保证通信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工作协调以及与上级部门和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负责应急处臵过程中数据的收集、

智能热网供热SCADA系统换热站联网监控

智能热网供热SCADA系统换热站联网远程监控方案 一、适用范围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沈阳新华提供热网SCADA系统专为热网调度自动化而设计,为城市热网换热站监控及过程控制提供了高性能的、实用的、经济的解决方案。 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 二、系统特点 我国现行传统的手工操作热力站运行管理,影响了集中供热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与之相比,沈阳新华提供的热网SCADA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具有以下明显特点: 1、提供全面的供热参数测量,对运行工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 2、准确有效地调节系统运行工况,通过先进的自动控制和系统优化解决用户冷热不均,供热量与需热量不匹配等问题; 3、对换热站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人员可通过图表形式输出各站的数据、报警信息,以便打印、存档。 4、实现换热站无人值守,减少管网运行调节的工作量,最终达到在提高供热系统的供热能力和供热品质的同时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三、系统组成 根据生产工艺设计要求,沈阳新华提供的热网换热站SCADA系统由上位机(监控中心)、下位机(现场控制层)、通讯网络等组成,集人机界面、数据库管理、计算机网络、远程数据通信、过程控制和信号检测等先进技术于一体。 沈阳新华热网换热站SCADA系统功能主要结构包括: (1)换热站网络状态监测模块 负责监测各换热站网络通讯是否正常,如发现某站通讯中断,系统会提示报警并自动重新连接该站。方便工作人员在远程能够及时监视各站网络通讯状态。 (2)实时数据信息采集模块 通过PLC采集现场设备的工艺数据、报警信息(如:流量、温度、压力及其报警信息等)并进行优化处理,能够最大程度避免大量数据采集时所导致的数据处理延迟时间过长,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