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咏怀古迹教案教学内容

杜甫咏怀古迹教案教学内容
杜甫咏怀古迹教案教学内容

杜甫咏怀古迹教案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

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

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

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前两句写昭君村,这两句写昭君本人,形成生地和死地的对照。这简短而雄浑有力的两句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清人朱瀚《杜诗解意》)“黄昏”一词在这里,不仅是指时间,似乎更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漠漠无边的黄昏天幕。“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据传塞外草白,唯昭君墓上草色常青,故称“青冢”。“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这轻轻两句,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和沉重之感。具有大巧若拙的艺术匠心。

颈联——由咏史转向了抒情与议论,揭示了昭君悲剧的根源: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异域的悲苦命运。

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自从踏入宫门的那刻起,就注定了她这一生的孤独。毛延寿的一颗丧父落泪痣,让昭君做了三年冷宫人。然后,一纸和亲书,她的美便终老在了单于父子的怀抱。“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春风面”、“月夜魂”,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比照着写。一状姿容秀美,一写冷月孤魂。同一个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讽意与同情隐于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两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

当然,诗人写昭君,也是写自己。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点明全诗主旨。

昭君虽死,其怨难平,千年以来,胡地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怨恨”,就是怨自己远嫁,恨汉元帝无知遇之恩。“千载”,则点出乐曲流传时间之长,以见昭君怨

恨之深。此耳杜甫亦借琵琶之怨表明对朝廷的不滿, 杜甫的一生境遇与昭君相似, 所以昭君的不幸, 正是杜甫的不幸; 昭君的怨, 正是杜甫的怨。

六、归纳主旨意蕴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君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

主旨: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七、小结艺术技巧

1.借古讽今,怀古伤己。

2.对比鲜明,对仗工稳。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上第25课《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二五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体会三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 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曾做过奉天县令。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2、相关资料 (一)读书和壮游时期。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二)长安十年时期。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统治者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三)战乱流离时期。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背诵这三首诗歌。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学过程: 《望岳》 一、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1.整体感知。 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公开课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感受诗人的怨愤之情。 3、了解《咏怀古迹》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心情,学会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技巧及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王昭君的形象。 教学难点:鉴赏咏史诗的一般方法,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抒发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联想释疑、品读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初读诗歌,感受文美 1.单读 2.齐读 三、合作探求,赏析诗歌 1、诗中那里描写了昭君的美貌 2、诗歌的前三联都写到了昭君的内在美,分组讨论,看看是如何写昭君之美的。' 明确: 第一联:从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展示昭君坚强的人物性格。(性格之美) 第二联:“一去”对“独留”,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 “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 “朔漠”、“黄昏”,深步挖掘昭君的孤寂,反衬其内在美——为了汉胡的 人民和平安定,她付出了自己整整一生的青春和幸福,在国家民族利益 和个人利益冲突面前,昭君的选择令我们肃然起敬。(选择之美) 第三联: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情感之美) , 师总结并设问:结合诗歌分析造成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的原因是什么她对自己的遭遇又有着怎么的情感呢 诗歌主旨——怨恨 3、再读诗歌,体会情感(齐读全诗,要读出感情) 四、再悟诗歌,情感升华 1、结合作者背景,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歌咏昭君(知人论世) 明确:昭君入宫见妒,杜甫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赏析名句,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及风格变化。 3.感受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1. 体味诗中蕴含的情感及风格变化。 2. 感受诗人的政治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熟读三首诗,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 2.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夫如何青未了决眦搔不胜簪逾墙走邺城戍老妪泣幽咽 3.作者资料: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 1.猜猜他是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首诗,了解一个人。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被后世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品格高尚,被誉为“诗圣”;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就是——杜甫。” 2.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重读经典,感受杜甫的情怀,追寻圣人的足迹,或许,还能获得一些人生的启迪。(展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受 1.自读,读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2.个读,读清节奏,读得气韵流畅。 3.齐读,读出理解,读得入情入境。

三、品读赏析 (一)学习《望岳》 1.自由朗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请联系具体诗句来谈谈。 (勾划批注,品味语言) 明确: “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以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泰山的伟大和神奇。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2.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补充背景资料: 投影一: 杜甫出生在公元712年,整个唐王朝处于上升时期,当时生活的人们普遍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建功立业,封侯万里,是当时人们普遍的人生目标。 投影二: 杜甫有一个显赫的祖先,其13世祖杜预是西晋著名的政治家;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最为重要的宫廷诗人;杜甫写作《望岳》时,他的父亲杜闲当时正担任山东兖州司马——杜甫的家族有做官的传统,他一辈子坚守着“奉儒守官”的信条,以“立功立德立言”为终生的人生理想。 明确: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可选关键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乐观向上,满怀建功立业,意气风发,信心满怀。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叫**,我申请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我今天试讲的考题是《咏怀古迹(其三)》(板书课题),下面是我的试讲内容。 《咏怀古迹·其三》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咏怀古迹·其三》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课型:讲授课、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境:传统课堂。 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基础,并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以及杜甫诗歌特点,设计如下三个教学目标: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基础,确定如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要求,重点讲授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精品学案人教版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 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赏读《望岳》和《春望》 一、自学指导 1.朗读诗歌,圈点生字词。 岱宗夫如何(dài)(fú) 齐鲁青未了(liǎo) 荡胸生曾云(céng) 决眦入归鸟(zì) 白头搔更短(sāo) 浑欲不胜簪(zān) 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词语。 (1)通假字 荡胸生曾云(“曾”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 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3)词类活用 ①造化钟神秀(名词用作动词,聚集。) ②浑欲不胜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 4.作品链接 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至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岳”即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 二、合作探究 (一)《望岳》 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岳》的意思。 【交流点拨】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

高三语文 兵车行 杜甫律诗五首

兵车行杜甫律诗五首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粗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辚辚(lín lín)荆杞(qǐ)比邻(bì)虎贲(bēn) B.盘飱(sūn)旧醅(pēi)青冢(zhǒng)景(yǐng) C.阏氏(yān zhī)万壑(hè)(jì)识(xǐng) D.崔旰(gàn)郭英义(yì)坼(ché)轩(xuān) 2.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云宵烦怨环佩寒霄寂寥 B.憔悴眉黛戎马乾坤琵琶 C.危樯盘飱樽酒裹头戊边 D.啾啾霓裳紫冥伸恨陇亩 3.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陇亩无东西(不分东西,指行列不整齐) ②耶娘妻子走相送(跑着的意思) ③长者虽有问(指年长的人) ④县官急索租(本指朝廷,诗中引申为官府) ⑤秦兵耐苦战(秦地兵,即敌方的士兵) ⑥点行频(按户籍名册强征服役) ⑦画图省识春风面(约略看出) ⑧花径不曾缘客扫(因为) ⑨群山万壑赴荆门(奔赴) A.①⑤⑥⑨B.②④⑥⑧C.③⑥⑧⑨D.④⑥⑦⑧4.指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连峰去天不盈尺() 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5.对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兵车行》是一首乐府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这首诗在广阔的背景上再现了时代的苦难,并深刻地揭示了人民苦难的根源。作者杜甫。 B.《咏怀古迹》(其三)是选自《咏怀古诗》五首中的一首,是歌咏王昭君的。 C.读《蜀道难》一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不断出现在面前,那阔大的意境和逼人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 D.《旅夜书怀》是诗人在从成都到渝州、忠州的途中写的。旅夜,旅途之夜。 6.默写各句。(6分) (1)花径不曾缘客扫,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月涌大江流。 (3)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分明怨恨曲中论。 (5)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二、阅读部分(32分) 7.试将《兵车行》跟李白《古风·其三十四》相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8分) 古风·其三十四 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案设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二、读读讲讲问问。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问: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 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岱宗”两句。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

话是什么意思呢?(无论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极高极远。) “造化”两句。问:“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系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集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形容泰山高与天齐。 “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问: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具体描述(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 “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问: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 三、总结。 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

杜甫咏怀古迹教案

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怀古诗借古伤今借古伤己的风格特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2.感受诗歌主旨思想。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了解历史人物,关注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难点:赏析诗歌,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三、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1.注音 万壑(hè)赴(fù)荆门明妃(fēi)朔(shuò)漠青冢(zhǒng) 2.朗读、背诵(体会昭君绵绵无绝期的怨恨之情) 3.解释词语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佩”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四、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明确:这是是一首怀古诗(咏史诗),怀古伤己,诗人借咏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来抒写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飘沦的悲苦情怀。 五、赏析诗歌 1.翻译 群山万壑赴荆门,——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 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 独留青冢向黄昏。——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环佩空归月夜魂。——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千载琵琶作胡语,——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 分明怨恨曲中论。——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情。 2.评点 首联——引出歌咏对象王昭君,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这里用一个“赴”字,就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这样气象雄伟的起句,本来是用来烘托生长英雄的地方,诗人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响。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评析说:“发端突兀,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

杜甫律诗五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 忧民的情怀,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感情。2.了解五首诗的写 作背景,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3.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学习重点难点】1.弄清五首诗的内容。2.体味诗本 身的情感。【学习策略】一、赏析透视法1.《客至》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曾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暂时安定下来,在友人的接济与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算平稳,闲来也不时有客人相访,杜甫曾为此先后写下了《有客》《宾至》和《客至》,而前两首是在草堂刚落成不久,为一位偶尔过访的旧相识和一位远道专程来访的客人分别写下的。而此诗作者在诗下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是唐时人们对县令的称呼,当时的杜甫草堂地处四川犀浦县,这位县令当为犀浦县县令。从诗中亲切、随意的描述看,这位县令与作者的关系非同一般。大意: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记事诗,整首诗字里行间透着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因客来访而喜悦的心情。前四句诗集中笔力写了户外户内的环境,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情;后四句诗中不惜浓墨重笔,集中展现了酒菜款待客人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请邻居助

兴的情节,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 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事编织在一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无不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名句赏析:“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两句诗,作者把笔触由户外的春景移向庭院,说话的口气也由对读者交待转换成了直对客人说话,增强了亲切、自然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并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另外,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临,并能热情款待,足见两人交情之深厚。2.《旅夜书怀》背景:“旅夜书怀”顾名思义就是旅途中夜里写下的抒发自己情感的诗。唐代宗广德二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当时的杜甫已53岁,且常年有病,国家时局不稳,自己生活没有着落,又行无定踪,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这首诗集中表现了他的这种心情。大意:这是一首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之作。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首联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桅杆的小舟孤零零地在夜里漂泊,寄寓了自己内心的凄苦之情。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熟悉怀古诗和抒情诗的基本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读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设计: 《咏怀古迹其三》设计: 一、创设情境,背景导入: 唐代大历年间羁旅沧桑、饱经风霜的杜甫漂泊到了夔州的白帝城,这是三峡西面地势较高的地方,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在势若奔驰的山林间,他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会生发怎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咏怀古迹(其三)》去寻找答案。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PPT 1 :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师:咏怀古迹是七律组诗,一共有五首,每一首分别吟咏一个对象,首先,我想请全班同学将《咏怀古迹(其三)》集体齐读一遍,初步感知一下。(生齐读全诗) 师: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但情感似乎还不是很饱满,下面呢,我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歌有个别字需要同学们来正一下音并体会一下其中的情感。

师配乐示范朗读,正音。 三、问题设置,鉴赏要点。 提问: 1、这首诗歌吟咏的人物形象是谁?(王昭君)。 2、在诗歌中找出点明人物感情的词语?(怨恨)“诗眼”。 3、同学们从哪些诗句里面可以读出她的怨恨?她在怨恨什么? 明确:(颔联、颈联) ①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②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和皇帝的昏庸糊涂的怨恨。 师:皇帝昏庸糊涂,看图不看人,所以才造成了昭君终老塞外的悲剧,因此,作者在最后一联当中点明主旨“千载怨恨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为什么千百年来琵琶声总是撩人愁思的音调?原来正是昭君在诉说了不得回归故里的怨恨。 PPT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生再次朗读全诗。 四、以意逆志,探究讨论。 师:曾经有人听琵琶曲听的泪洒青衫,大家知道是谁吗?(白居易)有诗云“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感动白居易的仅仅是琵琶曲吗?(不是)是什么触动了白居易心中最深沉的感慨?(琵琶女的身世际遇)琵琶女的身世际遇跟作者有着太多的相似了,因此他心底最深沉的感慨化作两句诗,大家一起说是什么? PPT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提问:那么在《咏怀古迹其三》当中,杜甫来咏昭君是否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杜甫的生平: PPT4: 杜甫: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轻狂”的浪漫生活。早年有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理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悲惨

《咏怀古迹其三》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分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揣摩作者和诗中主人公之间的共鸣点。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提高分析与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比较阅读不同的诗歌,培养辩证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不同角度出发,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认识王昭君和亲之举的意义,理解昭君的坚强品质与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比较杜甫和王昭君情感的相同之处,并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同时能通过阅读不同的作品,辩证的看待昭君和亲一事。 教学难点 能通过分析文本,认识到杜甫和昭君之间还存在着不同之处,杜甫的怨恨更深一层。 一、导入课题 1、她有沉鱼落雁之姿,倾国倾城之貌;她为汉凶的和亲,远嫁塞外;她使华夏民族为之哭泣,她让漠北黄沙里一座青冢屹立了几千年……她是谁呢?她就是王昭君! 而他,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李唐王朝的盛世与衰败。他飘泊西南,羁旅半生,历尽沧桑,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他又是谁呢?他就是诗圣杜甫。遥想800年前的昭君,他会生发怎样的感慨呢?现在我们一起从《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中去寻找答案。 2、解释文题 怀:怀古。这是一首怀古诗。

二、整体感知 1.首先,大家集体诵读一遍诗歌。 2.明确:诗人咏怀的对象是——王昭君;直接表“情”的的词是——怨恨。 三、鉴赏分析 1.这首诗开篇所写之景有什么特点?与昭君有什么关系? 群山万壑赴荆门”,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尤其是一个“赴”字,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群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真可谓雄伟秀奇! 正是因为山水迤逦壮阔而雄奇,才孕育出这样貌美女子——可谓“地灵人杰”。板书:貌美 2. 有“落雁之美”的昭君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 昏”。 16岁那年昭君以压倒群芳之姿被送往汉宫,却又因一颗落泪痣被冷落三年,无缘面君。而后等待她的是含泪离别汉宫,离乡背井,离亲别友,去往那疾风劲草的茫茫大漠。都说叶落归根,而她,只留下青冢一座孤寂地,日复一日地向着汉地诉说自己的异邦之苦,家国之思。板书:被弃 3.如此貌美的昭君,为何远嫁塞外?(结合注释分析颈联) 是那个贪图钱财的画师毛延寿?是那些嫉妒她的姐妹?还是“以图画选人”的汉元帝?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对此做了交待——用典。 画师固然可恨,但有人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5 杜甫诗三首 知识与技能 了解杜甫诗歌的发展轨迹和“诗史”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揣摩诗歌的体裁特点和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望岳》: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春望》:感受诗人忧时伤乱、忧国思家的情感。 3.《石壕吏》: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重点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难点 了解杜甫诗歌内容的发展和特点。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1.杜甫的画像。 2.“安史之乱”的资料。 2课时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由于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因而被称为“诗史”。同学们曾经读过一些这位大诗人的作品,本课我们将学习他的三首诗,看看他的诗在写作上有哪些变化。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青年时代曾漫游吴、越、齐、鲁等地。35岁到长安求仕,寓居十年,不得志。及安禄山攻陷长安,诗人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因直言极谏,改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严武再任西川节度使时,表为节度使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携家出蜀,漂泊于湘鄂一带,病死途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抱忠君爱国、积极入世的心情,但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又历经战乱,因而能够体会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

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他生活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采。 1.开元二十四年(736年),24岁的诗人开始了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望岳》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期,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咏东岳泰山。 2.公元755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西南)发动兵变,次年6月就攻进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西蜀。当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7月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立即从漉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中途被叛军俘获,解送到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到达时在风翔(今陕西凤翔)的肃宗朝廷。这期间,他触景生情,感慨国事,写下了诸如《月夜》、《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塞芦子》、《哀江头》、《对雪》和《春望》等名篇。《春望》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诗篇集中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残破、眷念亲人离散、“感时”与“恨别”交织的满腔愁情。 3.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诗人回到洛阳,看到了战乱之后的家乡。两个月后,唐军在邺城大败,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起骚乱。诗人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所见,征夫哀妇怨声载道。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 4.古体诗是和近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乐府民歌和文人的创作。古体诗形式比较自由,篇幅长短不拘,每句字数不等,但四言、五言、七言较为常见,也有杂言的。古体诗押韵较宽,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中间换韵。古体诗不讲对仗,而且不求工整,不避重字。律诗的格律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律诗有如下规定:(1)限字句。律诗分为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定韵脚。双句必须押韵,通常押平声韵,只许一韵到底,不能中间换韵,也不能用相同的字押韵。(3)对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规定,一般按照对仗句平仄相对的原则处理,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4)讲对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则可对可不对。 绝句每首四句,常有五言、七言两种。绝句在平仄和押韵规则上和律诗完全一样,但在对仗上比律诗灵活,可以整首对仗,也可通篇不对仗。 (一)《望岳》 1.了解背景。 这首诗写于736年,是杜甫25岁时初游齐、赵时所作,正值意气风发的时期,又是登临五岳之首的泰山,借山言志,豪放不羁。通篇充满想象。 2.课文分析。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开首两句写泰山高峻雄伟。泰山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诗句先写对泰山的仰慕,再写它横跨齐鲁两地的壮伟。这是对泰山的远望。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成黄昏与白昼。 中间这两句写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割”字尽现其锐。这是近望。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律诗五首范文

杜甫律诗五首范文 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诵读、诗意。 2.思想教育目标:杜甫的思想。 3.能力培养目标:诗歌鉴赏。 教学重点:诗意。 教学难点:诗意的理解。 教学类型:鉴赏。 电教或实物展示手段: 教学过程与步骤: 客至 一、诵读提示 先说读这五首诗的共同要求: 杜甫的律诗章法极其严格,都是以两联为一层,诵读时应根据诗的内容在两层之间作适当的停顿。凡内容明快、跳跃性不大者,停顿宜稍短;内容深沉、跳跃性较大者,停顿宜稍长,以求层次分明,诗意显豁。 再说这首诗:诗的内容浅显易懂,难得的是,诗人一反往常沉郁的心态,显得开阔明朗而又轻松愉快,这是全诗的基调。要读得亲切、平易,切忌夸张,因为诗中的每一句话都是对一位极要好的朋友说的,是友情的表示。但要分清主次:就全诗来说,后一层为主,前一层为欢;就各层来说,最后一句为主,前三句为次。“次”是为“主”

蓄势的,突出“蓬门今始为君开”和“隔篱呼取尽余杯”这两句,才能渲染主客之间喜悦、融洽的气氛。 二、整体感知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在友人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院花溪畔营造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生活上也有人接济他,从“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可以看出他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倒也平稳,有了生活的情趣。这首诗是第二年春天写的,同样表现了诗人的这种情怀。 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旧时注家以为,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此说有理。证明是,一年前,也就是草堂新落成不久,有两位客人先后来看他:一位是旧相识,偶尔过访;另一位是专程来访的远道客人。诗人为这两位朋友都写了诗,前者以《有客》为题,后者以《宾至》为题;再看诗的内容,也确实有“亲之”和“敬之”之别。而《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至于崔明府其人,有的注家认为是杜甫的舅氏,大约是因为杜母姓崔的缘故;但“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称呼,杜甫草堂属犀浦县(治所在成都西北),说不定就是犀浦县令,这个问题倒无关紧要。 这首诗前一层写诗人在村居寂寞之中忽有朋友来访,表达了喜出望外之情;后一层写诗人仓促中只能以简易的酒菜待客,然欲呼邻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目标聚焦】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3、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 【要领提示】 1、教学中要多读,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诵读教学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但一次次的诵读不应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应该是每一次诵读都要有新的感受和领悟,通过朗读把这种感受和领悟表现出来。教师要在启发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做一些朗读技法方面的指导,效果会更好。 2、有些表现重大事件,与诗人经历、处境密切相关的诗歌,要对其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以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3、挑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揣摩品味,做初步的鉴赏分析。 【教学设想】 1、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进行无提问式设计,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品味美点,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 2、强调朗读。古代诗文都强调朗读,但诗的朗读更应高于文的朗读,要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读出节奏,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像古人那样吟诵、吟唱。

3、要做好课前预习,有关背景材料准备充分。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 * ,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获奖教案新人教版1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修辞方式。 2.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品味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节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课堂实录 一、朗读感知,学习《望岳》 【设计意图:意在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赏析诗歌语言】 1.播放录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3.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4.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明确: (1)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 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唐朝盛世。诗人年轻,意气风发。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 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二、合作探究,赏析诗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5.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 情? 明确: 1.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2.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4.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5.国“破”——国家支离破碎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三、阅读赏析《春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3.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 1.学生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2.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3.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四、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