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时尚杂志广告的特点及优势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的特点及优势
国际时尚工业作为工业化时代物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产物,直接推动了“时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尚杂志”应运而生。所谓的“时尚杂志”是指那些印刷精美、定价较高、内容侧重于服装、美容、情感、都市生活等方面的一类杂志。① “时尚杂志”最早是面向女性的,法国桦榭菲力帕契出版集团(Hachette Filipacchi)总裁称这类杂志为“女性消费类”杂志。
据统计,2005年我国时尚类杂志以23.03亿元的广告刊登总额高居期刊广告刊登榜榜首,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②目前,《时尚》《ELLE世界时尚之苑》《瑞丽》三本杂志凭借着十几年的经验积累、丰富的国际资源和绝对的品牌优势,占据着女性时尚杂志市场。本文试从对女性时尚杂志广告的分析,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杂志实例列举,来探讨其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一、女性时尚类杂志广告的特点及优势
⒈广告内容分析
①广告涉及范围集中为时尚工业产品
时尚类杂志历来是指导大众举止与着装的媒体,与男性相比,女性通常更关注时尚。广告作为以推销产品为诉求的媒介文本,在女性时尚类杂志上出现时,自然地就在目标受众与“消费”间建立起了联系。一般来说,女性读者的消费决策更容易受时尚杂志内容的影响,因此女性时尚类杂志通常刊发的广告主要集中在女性消费者常用或感兴趣的商品:包括化妆护肤品、香水、时装、配饰、箱包、美容护肤中心、小型数码家居产品、美食等。
②广告内容的符号化、朦胧化
⒉广告模式分析
国内女性时尚类杂志的广告模式就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类:
①纯广告
②融入式广告
③特殊广告
⒊广告排印分析
①印刷精美、艺术感强
②编辑排版的独特性
二、女性时尚类杂志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⒈广告西化严重,须加强本土化意识
我国的女性时尚杂志大都有版权合作的国际背景,这些杂志在创刊之初就获得了总部或其他地区广告公司的“捆绑式”广告客户,广告的制作大多是由广告主方的国际设计师来完成,国内时尚杂志只要照搬拿来发布就行。但由于与时尚杂志密不可分的时尚工业发端于西方,而世界范围内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和时尚趣味的差异,中国的读者还难以理解适应西方时尚广告的广告思维。对于一个难以理解的创意内容,连最基本的认识都难以达成,又怎能让人接受其传达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呢?因此,广告内容本土化趋势势在必行。
广告内容本土化必须

贯穿于办刊的全过程。即要吸收借鉴西方理念,要在品牌风格统一的大环境下,在编辑运作过程中加强本土意识,在广告中加入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广告元素,或符合中国读者口味和思维的广告创意,确保广告更贴近本土读者,同时也能向国外传播东方文化的神韵。
⒉广告同质化竞争激烈,市场细分化是必然之路
如今,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也存在趋同现象,当流行发展到千篇一律,还有什么流行可言?更何况是标榜流行文化的时尚杂志。同质化竞争在所难免。竞争的结果是杂志为吸引读者赠送超值礼品,这又引发了另一场礼品大战。这种促销方式的后遗症是,让读者对杂志产生预期心理,但矛盾的是杂志不可能每期都有促销赠品,这无疑会对之后的发行产生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
中国女性时尚杂志的广告市场开发还很小,远远达不到欧美的水平,在市场细分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与其在已开发成熟的广告市场拼得你死我活,不如向分层更细的新市场开拓,开发和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扩展广告市场的发展空间。毕竟需求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
⒊广告内容过于物质化,应融入人文关怀精神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的内容大多流于表象,强调感官刺激、梦幻制造和流行的贩卖,物质化、商品化气息极浓。无论时尚杂志的定位是什么,只要是媒介,它都负有传承文化的责任。时尚杂志在向读者传播广告的同时,有义务向读者介绍广告流行符号的深层意义,让读者洞悉时尚蕴含的人文精神理念,最终使读者在感受时尚文化、学习时尚精神的过程中获得建立自我品位的启示。④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尤其是在我国,只是一个消费引导手册,仅供参考,一个人品位的提升还要靠读者根据自身情况,例如经济水平、文化素养等因素来完成。这就需要时尚杂志的编辑出版人员把握好广告的价值取向,通过公益广告等手段来调和时尚广告过重的商业气息,不仅将时尚定义为流行,还要将其当做文化来传播。

⒋广告价值远低于其他类媒体,须通过各种方式深度挖掘
尽管女性时尚杂志广告近年来在广告市场发展势头迅速,但我国时尚杂志的广告经营仅停留在版面售卖阶段,在广告运作上,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对杂志广告价值的认识程度远远不够,广告额和其他类媒体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时尚杂志在杂志广告市场占了很大的份额,但杂志广告占整个媒体广告市场的绝对份额却很小,仅为0.6%,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