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概念的教学

速度概念的教学

速度概念的教学

行程问题中“速度”概念教学,我过去是这样教的:先出示两道题:(1 )汽车6小时行驶60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 )小刚20秒走了20米,平均每秒走多少米?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很快就能计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揭示: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但学生对“单位时间”“速度”两个术语缺乏感性认识,因而囫囵吞枣,不能深刻理解。

后来我采用了新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我把这一内容设计为三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环节:(1)小兰走了200米,小刚走了220米,谁走的快?(2)小兰走了16分钟,小刚走了20分钟,谁走得快?为什么?(3)小兰30秒走了30米,小明10秒走了20米,谁走的快?为什么?通过对比讨论,学生很快知道快的和慢的概念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个是时间,一个是路程。相同的时间里形式的路程长速度快,短就慢。接着进行第二环节:出示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让学生讨论:(1)在什么情况下,时间短就快?(2)在什么情况下路程长就快?通过讨论,学生对“速度”一词有了较深的印象和理解,即一分钟,一小时,一天等记录时间的一个单位所走的路程就是速度。最后进行第三个环节,问:小明比小玲快是指什么?学生很快回答:小刚每秒钟行走的路程比小兰长。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即单位时间所行的路程叫速度。

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策略

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教学策略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是对地理现象的反映,它体现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概念的建立和原理的理解需要一种感知,不是一种简单的背诵式的记忆。这一感知过程也就是地理思维的形成过程,是对众多地理信息进行抽象;因此,在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经典的例子和案例可以让学生领会、感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本质特征。提出地理概念原理的教学对策是让学生感悟,在感悟中形成地理思维、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探讨几种感悟教学的切入点。 :地理概念、原理本质特征教学策略信息感悟 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 一、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本质特征体现着基本地理思维 1.地理概念和原理是对地理信息的一种抽象。 现行高考考试大纲中改变了能力目标的表述,侧重于学习行为过程;在四个考核目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直接与地理概念和原理有关。所谓地理信息,就是用文字、图象、数字等表达的一些地理现象和特征;调用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地理概念和原理。当我们理解了地理概念和原理背后的地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后,就能有效地实现“调动和运用知识”去解读信息。

2.地理概念和原理的特点是高度的概括和时空的条件性。认识概念、原理的过程,是一种信息有序化的过程;所以,概念、原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概念的建立过程与原理的把握是一种地理思维的形成过程。 3.地理概念、原理的建立过程,是一种对地理现象中所蕴涵的本质特征的感悟。 在概念原理的教学过程中,选用经典的例子和案例可以让学生领会、感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本质特征。 例如,应用基本概念原理的本质特征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有“热力环流”。 二、地理概念教学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最基本的特征是强调准确性和关联性。准确性要求学会归纳、判断;关联性要求学会联想、发散。他们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1.从“准确”的相对性中去感悟概念 概念要求准确,所以概念中的限定词通常是作为把握概念的关键。但从表达这一层面来说,所下的定义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准确;从反映概念的某一事物的现象和特征来说,通常又不能涵盖概念的全部。这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难点。比如,热力环流:体现在许多环节上;空间上有地面和高空,温度上有冷和热,空气运动有垂直和水平运动。“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也就不能达到概念本

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

浅谈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 一、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的区别 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都是对教学材料的指称,但角度有所不同,平时可以互通使用,但如仔细分析,就存在着微妙的区别了。具体来看,教学媒体是从教学材料的客观属性、物质属性来说的,依据的是传播学的视角;教学资源则是从学习材料是否合乎学习者的使用的角度来说的,依据的则是教育技术学和学习论的视角。 (一)、教学媒体 什么是媒体?英文media一词,在其拉丁语词根中的意思是“二人之间”,而作为汉字的“媒”则指“谋合异类使和成者”(《周礼·媒氏注》),故今人以“媒体”一词来指称信息的载体或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更广义的解释则是将媒体看作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1)、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如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图像等,媒体呈现时所采用的符号系统将决定媒体的信息表达功能。 (2)、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投影片、录像带、计算机磁盘以及相关的播放、处理设备等。”我们要想获得各类信息,正是通过这些符号系统及其传递者来做到的。 毫无疑问,媒体是从信息传播的意义上来说的,离开了传播过程便无所谓媒体。当媒体被应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自然就被称为教学

媒体(如强调学习者的角度,则亦可称为学习媒体)。在教学系统中,通常认为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由此可见教学媒体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教学媒体沟通了学与教,在其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教学媒体只限于言语和文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在教学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通常认为,印刷教材的产生、直观教具的使用、音像材料的出现、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发明,是教学媒体的四次重大飞跃。由于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曾给予传统的教育教学很大的刺激,也使学习者的眼界大大地开阔起来。 (1)、按媒体的表达手段来说,教学媒体可以分为口语媒体、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三大类。其中,口语媒体即教师和学生所说的话;印刷媒体即各种印刷材料,如教科书、挂图、报纸等;电子媒体则指用电子信号来记载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有模拟和数字之分。 (2)、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来说,教学媒体又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四类。其中,视觉媒体是指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如教科书、挂图、报纸等;听觉媒体是指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如广播、录音等;视听媒体是指综合作用于人的视、听觉器官的媒体,如电影、电视、视盘等;交互多媒体则指作用于人的多种器官且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媒体,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有时交互多媒体也被称为知识媒体或智能媒体,因为它们包含了大量的人工智能技术)。

《平均分》教学案例

《平均分》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学生成熟的日常生活情境素材进行加工,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 “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那怎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具学具 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你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吗?你感受到什么呢?瞧,今天,希望小学的师生们要去郊外春游,他们在忙着准备食物。 出示课件:水果,饮料,面包,糖果 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每个小组?同桌讨论,还可以用小圆片分分看。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 (1)我们组分的是橘子。有15个橘子,分给5组,每组分了3个。 (2)我们组分的是矿泉水。有10瓶,分给5组,每组分了2瓶; (3)我们组分的是面包。有10个面包,分给5组,每组分了2个; (4)我们组分的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5组,每组分了6颗。 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多名学生复述。 设计意图:有趣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合理分配,在实践中感受,在感受中理解,并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1. 分小队旗。 (1)师:食物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啦,不过,老师先要把手上的12面小队旗分给小组长,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组,每组几面旗? (2)出示填空题。 ①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面。 ②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面。

几种速度的概念

几种速度的概念

————————————————————————————————作者:————————————————————————————————日期: ?

一、平均速度av V 定义: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一界面以上的平均速度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界面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 n层水平层状介质的平均速度就 是:1111 n n i i i i i av n n i i i i i h t V V h t V ===== = ∑∑∑∑ 式中i h 、i V 分别 是每一层的厚度和速度。 意义:简言之,平均速度的引入,就是用一种假想的均匀介质来代替整套层状介质,使地震波 在假想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很接近于真实情况。 二、均方根速度R V 定义:把水平层状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双曲线求出的波速就是这一水平层状介质的均方根速度。 在均匀介质中,水平界面情况下反射波的时距曲线是一条双曲线: 22 014t h x V =+ 即: 22202x t t V =+ 其中:0h 是界面的深度,0t 是双程垂直反射时间,x 是接收点与激发点距离,t 是在x 处接收到反射波的时间。 上式的意义在于:如果一条时距曲线的方程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就表示波是以常速度传播的。 而在实际中,如果有一水平界面,覆盖介质是不均匀的时,这种情况下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的表达式将是如何?它还是不是一条双曲线呢? 下面以水平层状介质为例,导出均方根速度的概念。 如图所示,水平层状介质。在O 点激发,在S点接收到第n 层底面的反射波传播时间为 1 2cos n i i i i h t V θ==∑ ,相应的炮检距为 1 2n i i i x h tg θ==∑。 根据折射定律,

什么是概念教学

什么是概念教学 《标准》认为概念教学的含义是:“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教育往往强调对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要达到深层理解的程度仅凭大量的事实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必然要涉及对抽象概念原理的精心组织。 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术语来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能量贮存在了有机物中,同时释放氧气。但这并不等于概念就是术语,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来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切实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 教育界一般把概念定义为“符号所代表的具有共同关键特征的一类事物或性质”。按照概念的抽象水平,可以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是指只经过一级抽象,即这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是直接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来的,如细胞、有机物等;定义性概念需要经过二级抽象,因为在给某个概念下定义时,其定义中包含其他概念。例如

真核细胞的概念为“真核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结构)”,这个概念中包含“真核”“细胞”“核膜”等。真核细胞的定义是建立在“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等概念基础上的,这样的概念经过了二级抽象。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应该规定老师的讲授时间。因为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较多的学习知识,教师可能会多举相关的例子、相关的知识,如果规定教师的讲授时间的话,这样可能会使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显得比较突兀,比较匆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一个数学教师,要把概念教学放到突出地位。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创设条件、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数学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从动手操作中形成概念。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摸一摸,拼一拼,移一移,折一折,减一减等形式的动手操作活动,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论分

教学媒体的概念及分类

教学媒体的概念及分类 一、教学媒体的概念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m”,含义是“两者之间”,即承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媒体是信息的载体,表示任何可以在信息源和接受者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 在今天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媒体已经成为当然的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常常忽略了“教师”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媒体”。 Smaldino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有六种媒体用的最多,分别是视频、电视、图表(diagram)、印刷资料、计算机和教师。(注)这六大类都符合媒体的定义,当这些媒体用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就成为教学媒体。 一个多世纪以来,教师一直在使用各种音、视频媒体辅助教学。近年来,教学媒体的队伍中,又新增加计算机、光盘、数字视盘(DVD)、卫星通讯和国际互联网等新的技术门类。 二、教学媒体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教学媒体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 1、按具体—抽象程度分类: 依据表达信息的具体——抽象程度,美国心理学家戴尔把教学媒体分成了10个层次,用戴尔经验之塔来表示。 2、按感官通道分类: 依据媒体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也可以将教学媒体分为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和综合媒体此外,1991年,Kozma提出应该按照媒体采用的技术、支持的符号表示系统和处理能力来定义教学媒体。他强调媒体所支持的符号系统和处理能力对人的学习认知的重要性,提出了

他独特的媒体定义和分类方式。 例如,在习作教学中,没有教材,没有参考资料,借助网络,借声音设境,根据教学需要,同时提供几组音响材料,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思考、领悟、联想、想像,进而发现新问题,产生新见解、新思路、新突破。 如习作前,我录下各种声音:风声、雨声、敲门声、火车的奔驰声、鼓声、笑声、电话铃声、鸟鸣声……然后让学生分辨各种声音来自哪里,有什么特点,用恰当的拟声词记录下来。最后,因势利导:听了这些声音,你想到了什么?准备选哪些声音,想像出哪些情节?根据你挑选的几组音乐准备编成什么样的小故事? 如一位同学《秋天》片段:“高粱喝醉了,摇着黑红黑红的大脸,唱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大豆说话了,像孩子在拍手,咯咯咯地笑了;河里的水,没有了夏日的喧嚣,呼呼呼地入睡了,眨眼间又被游上来的鱼儿摇醒了。”

平均分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与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情境导入 谈话导入: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准备了很多丰富的食物。老师要把6个糖果分给2个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可以怎样分呢?请你动手帮他们分一分。 各小组动手操作,并汇报情况.你们是怎么分的?

汇报: 我是每次拿3块,再拿3块放一堆。 一堆一个个地分,每堆分3块糖。 师:那你们是怎么想得呢? 生:我想口诀二三得六,我就知道每堆是3块。 生:我还会用除法,6除以2等于3,就知道一堆是3块了。 生:我想到乘法算式2×3=6,就知道一堆是3块。 生:我想到乘法算式2×3=6,就知道一堆是3块。 师:那你们为什么这么分呢? 生:这样分,两堆一样多,比较合理。 生:这样分很公平,两堆就同样多了。 师:如果把这6块糖,按你们刚才说的公平的分发,分成3堆,每堆是几块呢?指名回答: (2)对比分的结果,认识平均分。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 师: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从观察中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 师:分成二堆和分成三堆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

指名回答:每堆分得一样多。 师:像这样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加深印象 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 均分? (4)联系生活,感知概念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2.动手操作,探讨品均分方法 (1)读懂题意,实际操作 出示课件: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 讨论分配方案,各小组合作试着分一分,并讨论结果。 (2)交流分法,提高认识 学生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把18个橘子分6份,每份分3个。 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课件展示: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3)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扩充方法,巩固概念 (1)出示课件: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是描述数据传输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种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bit/second),记作bps。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S=1/T(bps) 其中,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如果在通信信道上发送一比特0、1信号所需要的时间是0.001ms,那么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 000 000bps。 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和Gbps。其中:1kbps=103bps 1Mbps=106kbps 1Gbps=109bps 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 在现代网络技术中,人们总是以“带宽”来表示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带宽”与“速率”几乎成了同义词。信道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关系可以奈奎斯特(Nyquist)准则与香农(Shanon)定律描述。 奈奎斯特准则指出:如果间隔为π/ω(ω=2πf),通过理想通信信道传输窄脉冲信号,则前后码元之间不产生相互窜扰。因此,对于二进制数据信号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通信信道带宽B(B=f,单位Hz)的关系可以写为:Rmax=2.f(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若信道带宽B=f=3000Hz,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6000bps。 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噪比之间的关系。 香农定理指出:在有随机热噪声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信噪比S/N 的关系为:Rmax=B.log2(1+S/N) 式中,Rmax单位为bps,带宽B单位为Hz,信噪比S/N通常以dB(分贝)数表示。若S/N=30(dB),那么信噪比根据公式:S/N(dB)=10.lg(S/N) 可得,S/N=1000。若带宽B=3000Hz,则Rmax≈30kbps。香农定律给出了一个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极限值。它表示对于带宽只有3000Hz的通信信道,信噪比在30db时,无论数据采用二进制或更多的离散电平值表示,都不能用越过0kbps的速率传输数据。 因此通信信道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所以人们可以用“带宽”去取代“速率”。例如,人们常把网络的“高数据传输速率”用网络的“高带宽”去表述。因此“带宽”与“速率”在网络技术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同义词。 频带就是指频率范围 带宽的两种概念 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信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的三个阶段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构成物理知识的基本元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处在核心地位,建立概念和形成规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探索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永恒话题.本文试图从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过程划分的角度,谈谈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1 ],所以这类知识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笔者认为这类知识的教学宜采用三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具体阐述如下. 一、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阶段 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为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而这些概念和规律一般是从大量的物理现象中总结出来的.但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又易受前科学概念的干扰,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那么,如何排除这些干扰,建立科学的概念和规律呢?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建立概念和规律的需要和意义 “在学生的相异构想与新的物理知识相冲突时,怎样才能促成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呢?关键是设法给学生一个巨大的‘震颤’,以动摇其顽固信念的基础.”所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以往的知识概念无法解决或新现象与“前概念”产生矛盾时,他们就会体会到建立新概念和规律的意义和需要,主动放弃“前概念”的影响,急于了解新的知识.这样目的明确、积极主动的准备状态,为新知识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前提.如对速度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任务1.1 税务会计基础认知 一、税收的性质 (一)税收的概念 税收又称为“赋税”、“租税”、“捐税”,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剩余产品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 2.税收分配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来实现 3.税收分配的对象为剩余产品 4.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5.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二)税收的职能 我国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 (三)我国现行的税收体系 1994年我国通过大规模的工商税制改革,在主体上形成了我国工商税制的整体格局,连同其他税种,共有25种税,近20年来,又多次作了调整,目前开征的共有17个税种,关税由海关征收,其他由国家税务机关、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根据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收入、地方收入和中央地方共享收入。

注:表中“√”表示“是”。 (四)税收分类 1.按征税对象分类 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特定目的税、资源税、烟叶税。 2.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3.按计税依据分类 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复合税。 4.按税收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 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5.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

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6.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会计科目分类 可分为:销售税金、费用性税金、资本性税金、所得税及增值税。 二、税制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纳税人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它规定了税款的法律承担者。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二)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称课税对象,是征税的目的物,即对什么东西征税,是征税的客体,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三)税率 1.比例税率 2.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有以下三种形式: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3.定额税率 (四)纳税环节和纳税地点 纳税环节是指按税法规定对处于不断运动中的纳税对象选定的应当征税的环节。与纳税环节密切相关的是纳税地点,它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缴纳税款的地点。 (五)纳税时间 纳税时间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具体包括: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缴库期限。 (六)减税免税 减税免税可以分为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3种形式。 (七)附加与加成 附加也称为地方附加,是地方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随同正税一起征收的列入地方预算外收入的一种款项,如教育费附加。加成是指根据税制规定的税率征税以后,再以应纳税额为依据加征一定成数的税额。 (八)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一般是指由于违法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税务会计的性质 (一)税务会计的对象、目标和职能 1.税务会计的概念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习题及答案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 复习大纲 上篇理论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具有哪些优越性? 2、教学媒体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3、教学媒体按媒体发展的先后可分哪几类?按物理性质又可分为哪几类? 第二章教学媒体的本质 1、教学媒体使用的符号分为哪两大类? 2、对教学媒体本质的理解有哪些不同的观点? 3、教学媒体有哪些特性? 第三章教学媒体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特性? 2、什么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3、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知觉具有哪些基本特性?编制教学媒体时应注意哪些感知的规律? 4、什么是记忆?记忆可分哪几个阶段?利用记忆的规律编制教学媒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四章教学媒体的编制与利用 1、教学媒体的编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教学媒体的编制要依据哪些传播效果原理? 3、教学媒体的利用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下篇实践 第五章光学投影媒体 1、幻灯机、投影器由哪几部分构造而成?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扫描仪有哪些类型及技术指标? 第六章电声媒体1、传声器(话筒)、扬声器(喇叭)、扩音机(功放)的作用是什么?2、传声器和扬声器有哪些技术特性? 3、扩音机按输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哪儿类? 4、常用的数字音频文件格式有那些? 5、录音教材有哪些教学应用? 第七章电视媒体 1、电视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彩色电视制式有哪几种?广播电视频道可分为哪些频段? 2、彩色电视机分为哪些类型? 3、摄像机有哪些类型? 4、录像机与电视接收机如何配接? 5、什么是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视频压缩主要有哪些标准? 6、电视有哪些教学特点?电视有那些教学应用? 第八章计算机媒体 1、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哪些特点?多媒体教学软件有哪些类型? 2、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素材类型有哪些?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常用生成工具有哪些? 3、网络课件有哪些特点?网络课件有哪些类型? 模块一 1.请简述媒体、教学媒体、现代教学媒体的含义。 答:(1)媒体是指储存和传递信息的实体,亦可以看做为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 (2)教学媒体指在教与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媒体。一般媒体发展为教学媒体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二是用于教与学的活动过程; (3)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教学媒体而言,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具有现代化特征。它的优越性在于:一是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乘法知识中“几个几”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旨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学会根据每几个一份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为建立除法的含义积累丰富的经验。 学情分析 认识除法首先要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几个几”,并且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每位学生也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平均分的问题,这些都为学习平均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活动,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 2、让学生学习平均分的第一种常见情况: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的分。 3、使学生学习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磁性实物图片。 学具准备 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五)全课小结,拓展平均分。 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 1、展示课题,同时播放歌曲《排排坐吃果果》,让学生在歌声中初步感知平均分。 2、故事引入: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动物们正在举行运动会,刚刚结束的跑步比赛,正在进行颁奖仪式。老虎跑得最快得了第一名,兔子第二,小猴子第三。现在有6个桃子要奖励给他们,你猜它们各分到了几个? (课件展示分法3-2-1) 同学们,你们同意这样的分法吗?(同意) 名次越高,得到的奖励越多,虽然分到的桃子不一样,但大家都心服口服,非常开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的时候可以分的不一样多。通过和后面的比较,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 3、揭示课题: 猴妈妈在森林中也采到了6个桃子,她要分给三个孩子,应该怎样分呢? 你们看!她这样分公平吗?(课件展示(4-1-1) (不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对了!他们分到的桃子,有的多,有的少,不一样。只有每个人分的一样多,才是公平的!现在这样分,公平吗?(课件展示(2-2-2) (公平) 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边说,将课题补充完整。板书课题:平均分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境,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思考中。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几种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

§3.2.1几种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 教学目标:(1)掌握几种常用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方法 (2)熟悉几种常用函数增长快慢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函数增长快慢比较的常用途径; 难点:了解影响函数增长快慢的因素.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与知识讲授相结合,通过学习熟悉的几种常见函数增长快慢的比较,体会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观察函数4 x y y ==与在 [0,+∞)上的图象,说明在不同区间内, 函数增长的快慢情况.在同一坐标中函数图象如右: 结论:若0<x <16 4x > 若x >16 4 x 师:增函数的共同特点是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长而增长,但不同函数在同一区间内的增长快慢是 否相同 师生合作观察研究函数4 x y y ==与的增长快慢. ①x ∈(0,16) 时,y =的图象在4 x y = 图象上方可知y =增长较快 ②(16,)x ∈+∞ 时,y 的图在4x y = 图象下方,可知4 x y =增长较快 二、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幂、指对函数增长快慢比较形成比较方法. 1.实例探究: 比较函数y =2x ,y = x 2 ,y = log 2x 的增长快慢. 方法:①作图,列表比较、验证 ②应用二分法求2x = x 2的根,即y = 2x 与y = x 2 的交点横坐标. 2.规律总结 ①一般地,对于指数函数y =a x (a >1)和幂函数y =x n (n >0),在区间(0,)+∞上,无论n 比a 大多少,尽管在x 的一定变化范围内,a x 会小于x n ,但由于a x 的增长快于x n 的增长,因此 总存在一个x 0,当x >x 0时,就会有a x >x n . ②对于对数函数y =log a x (a >1)和幂函数y = x n (n >0)在区间(0,)+∞上,随着x 的增大,log a x 增长得越来越慢.在x 的一定变化范围内,log a x 可能会大于x n ,但由于log a x 的增长慢于x n 的增长,因此总存在一个x 0,当x >x 0时,就会有log a x <x n . ③在区间(0,)+∞上,尽管函数y = a x (a >1),y = log a x (a >1)和y = x n (n >0)都是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而且不在同一个“档次”上.随着x 的增长,y = a x (a >1)的增长 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y = x n (n >0)的增长速度,而y = log a x (a >1)的增长速 度则会越来越慢.因此,总会存在一个x 0,当x >x 0时,就有log a x <x n <a x . 师生合作:借助计算机作图,列表,进行探究

概念教学流程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特有属性(或叫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我们认识了它的本质属性,就会在自己头脑中产生相应的概念。数学概念就是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特有的属性(即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例如长方形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对边平行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是空间形式在头脑中的反映。又比如12只白兔、7只黑兔。以黑兔为标准,称白兔比黑兔多5只,以白兔为标准,称黑兔比白兔少5只。两种兔相差5只,用12-7=5(只)表示,这是数量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数学概念可以说是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人们借助于概念才能进行思维,离开了概念就不能进行思维,也不能进行判断。例如:长方体棱长总和是72分米,长、宽、高之比是3∶1∶2,长方体体积是多少要求长方体体积就得知道长、宽、高各是多少,求长、宽、高各是多少,必须知道连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含义。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长方体这个概念清楚,在头脑中能出现棱长总和的具体图象 72分米,按比例分配求出长、宽、高各是多少,需要先求出一组长、宽、高的和,那就是用: 72÷4=18(分米),3+1+2=6, 学生对长方体概念含混不清,往往错成72÷3=24(分米)。长方体是3组平行的棱、但不一样长。24分米不是长、宽、高的和。每一种学科都有它所运用的概念。数学这门学科也有它所运用的概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数的概念;四则运算的概念;数的整除性概念;量的计算概念;几何形体的概念、比和比例的概念,简单应用题解答方法的概念;简易方程的概念等。小学数学教材主要是以上述这些概念为骨架,组成了一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结构。 一、为什么要讲清楚数学概念

教学媒体与技术的考试复习

14个要了解的知识点: (1)教学媒体的发展与趋势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程:语言媒体(Language Media Stage) 、文字媒体(Writing Stage) 、印刷媒体(Printing Media Stage) 、电子媒体(Electronic Media Stage) 、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 Stage) 语言媒体阶段(Language Media Stage) 前语言阶段:原始声音:哭、笑、模仿音等;形体符号:“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身外符号:绘画、结绳记事、记号。 语言阶段:语言,系统化的声音,增进人际交流,促使思想萌生,使教育成为可能;优越性---简单、便捷、通俗、反馈;局限性---时空有限、抽象。 文字媒体阶段(Writing Stage) 突破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理性思维的发展;文字书写+口头语言 文字一旦写下来,每一段话都到处滚动,它撞上懂的人,也撞上和它没有关系的人 刷媒体阶段(Printing Media Stage) 最大贡献——实现信息大量生产和复制 印刷的优点:取用方便,无须外力支持;有利凝神思考,达致深度认知;普及程度和权威感最强;便于长久保存。 电子媒体阶段(Electronic Media Stage) 视觉的扩展——电报、照相机、幻灯、投影;听觉的扩展——电话、广播、留声机、录音;视听觉的扩展——电影、电视、录像与卫星;多媒体——视听结合媒体发展到综合运用;远程教育——英国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数字媒体阶段(Digital Media Stage) ①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 ②数字媒体有三大特点:传递上“共享”“地球村”;存储上“海量”“沧海一粟”;表达上“多媒”“多重刺激” ③计算机教学媒体发展的三个阶段 50-70年代:多人共用一台计算机;80年代:一人用一台计算机;90年代中期以来:一人用全球的服务器 教学媒体的发展趋势: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 (四次教育革命:文字的产生、学校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一系列新工艺在教育上的应用。) (2)多媒体的含义 视听媒体技术时代,多媒体指多种物化媒体集成。早期三机一幕(幻灯+投影仪+录音机+屏幕)→电视+VCD或录像机+屏幕。

平均分概念教学

《平均分》教案 教科10教本万静 10370036 【教材分析】 “平均分”就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它就是认识除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学生有“平均分”的感性认识,学生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知识“再创造”中,形成新的体验,新的感悟,使她们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学生感受到“平均分”就在我们的身边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具备动手操作能力与观察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您们感受到“春姑娘”的气息了不?瞧,今天,希望小学的师生们要去郊外春游,她们在忙着准备食物。 出示课件:水果、饮料、面包、糖果 师:这么多的东西怎样分给每个小组?同桌讨论。 学情预设:可能会有这样几种分法: (1)我们组分的就是橘子。有15个橘子,分给5组,每组分了3个; (2)我们组分的就是矿泉水。有10瓶,分给5组,每组分了2瓶; (3)我们组分的就是面包。有10个面包,分给5组,每组分了2个; (4)我们组分的就是糖果。有30颗糖,分给5组,每组分了6颗。 师:这样的分法,您们同意不?为什么? 每个小组分的同样多,这样更加公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分小队旗。 (1)师:食物都分配好了,准备出发啦,不过,老师先要把手上的12面小队旗分给小组长,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圆片代替小旗,选择您们喜欢的方法分一分。 生:①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组,每组6面。 ②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3个小组,每组4面。 ③把12面小旗平均分给4个小组,每组3面。

加速度概念

“加速度概念”探究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浙江上虞中学樊伟新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应当说,在高中物理新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资源。高一新教材《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就是其中一例。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比较合理地安排在学生已知匀变速直线运动之后,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简单得出加速度这一概念,正如《教师用书》中所述“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策略,更好地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本课的设计思路展示给大家。 一、构思过程 这一节是概念课,但加速度的概念不像质点等概念那样,质点概念虽然抽象,但由于学生有直觉思维为基础,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而加速度这个概念具有“动态性”,对学生来说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应更讲究教学策略。 一般对概念课的教学方法有: (1)直接给出概念或定义,然后对此进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2)提供一大堆数据或物理现象,归纳出共同点,然后给出概念,再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对加速度概念的得出应采取第二种方法较好,因为。它是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具有探究性的特点;然而,许多教师认为,概念是人为规定的,作为学生,用不着再去探究了,但是我想,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应当是学生掌握加速度概念的最有效途径。而且,这也是创新精神的反映。所以,这节课围绕着“探究性”而展开。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要得出加速度概念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 绝大多数教师的方法是提供一堆现有数据或自己“造”一堆数据,然后用列表形式展示给学生,再由教师归纳得出。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它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学生会认为教师在“造假”,为避免这种不必要的质疑,最好的方法是进行实验,现场采集数据。这样,既体现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体现了真实性,可靠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把物体运动的速度测出来呢?由于实验室没有现成的测速度的仪器,必须要设计一个实验,而且要求实验精度高(准确),速度快(省时间),因为一节课只有45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