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统计学试卷A

体育统计学试卷A
体育统计学试卷A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淮阴师范学院 2013 级社会体育专业《体育统计与测量平价》课程
考试卷(A) 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
题号






总分

得分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5 分)
1、体育测量学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育测量量表包括




3、可靠性的种类包括



4、体育评价基本形式有



5、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位置,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
的形状。
线
得分
二、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以下适合描述统计资料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
A、均数、标准差、方差
B、极差、标准差、中位数
C、中位数、均数、变异系数 D、标准差、变异系数
1
2、下列关于标准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标准差一定大于 0
B、标准差和方差是属于描述变异程度的同类指标
C、同一资料的标准差一定小于均数
D、标准差常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
3、样本观测值在频率分布表中频率最多的那一组的组中值,称为 ( )
A、中位数
B、均值
C、众数
D、标准差
4、 一 组 数 据 中 20%为 4,60%为 3,10%为 2,10%为 1,则 平 均 数 为( )
A、1.5
B、1.9 C、2.9 D、不知道总个数,不能计算
5、T 检验和方差分析都可以用于两均数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者可互相代替
B、T 检验可以代替方差分析
C、方差分析可以代替 T 检验
D、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6、某校学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测 29 人进行数据测量,已知 x、Sx ,
则该校学生身高均数 99%的置信区间为
()
A、( x -t0.05/2(28) Sx , x +t0.05/2(28) Sx )
B、( x -t0.01/2(28) Sx , x +t0.01/2(28) Sx )
C、( x -1.96 Sx , x +1.96 Sx )
D、( x -2.58 Sx , x +2.58 Sx )
7、某校男生参加跳远决赛成绩的平均数为 5.00 米,标准差为 0.4 米,则变异
系数为
()
A、8.00%
B、0.40%
C、6.00%
D、0.06%
8、正 态 曲 线 下 , 从 均 数 到 1.96 倍 标 准 差 的 面 积 为
()
A、 95%
B、45%
C、 97.5%
D、 47.5%
9、已知 P(0<u<1.22)=0.3888,则 P(-∞<u<-1.22)的值为
()
A、0.1112
B、0.6112

C、0.2224
D、0.8888
10、 随 着 样 本 含 量 的 增 加 , 标 准 误
()
A、逐渐增大
B、 逐 渐 减 小
C、趋向稳定
D、 变 化 无 规 律
11、 查找“缺、误、疑”工作属于统计中的
A、资料的审核
B、资料的收集
C、资料的分析
D、资料的抽查
()
1 2 、从性质来看,通过______的数量特征以一定的方式估计、推断______的特征,
称为推断性统计。
()
A、群体、个体
B、个体、群体
C、总体、样本
D、样本、总体
13、已 知 某 市 18 岁 男 生 肺 活 量 x =4045 毫升,s=491 毫升,希望定一个水平能
够包括 68.26%的人的范围,若以平均数为中点,那么这个范围为
()
A、3063-4045
B、3554-4536
C、4045-5027
D、3063-5027
14、若每个原始数值都减去常数 T,这组新数据的标准差为 S’,S’与原始数值的
标准差 S 的关系应是
()
A、S=S’
B、S=S’+ T
C、S=S’- T
D、S=S’× T
15、在假设检验中,若样本统计量的差异是由_______造成的,则说明总体参数相
等。
()
A、抽样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过失误差
2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得分
7、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是反映变量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他们 都与数据有相同的单位。
1、测量身高时应注意
部位要与立柱相接触。

A、两肩胛间
B、骶部
C、头部
D、脚后跟
) E、腰部
() 8、当样本标准误 Sx 较小时,表明抽样误差小,以样本统计量 x 推断总体参数 ?
2、影响有效性的因素有

A、测量的可靠性
B、重复测量间隔时间
C、效标的选择
D、测量的难度与区分度

E、样本含量及其代表性

的可靠性也小。
9、适当增加等价性测验项目是提高测量可靠性的措施之一。 10、减小抽样误差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个体间的差异程度。
()
() ()
3、集中位置量数主要包括


A、平均数
B、中位数
C、
得分
百分位数 D、众数
E、相关系数
五、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4、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常采用


1、已测得某大学男生跳远成绩的平均数 x =5.20 米,标准差 S=0.15 米,原始
A、t 检验
B、u 检验
C、X2 检验
变量基本呈正态分布,该学校的男生共 1500 人,现要分别估计跳远成绩在 5.5 米以
D、F 检验
E、D-W 检验
5、下面关于测量资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收集资料,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B、间接收集的资料不如直接资料有说服力
C、测量的数据一定不能有误差
D、资料的统计分析比资料的收集更重要
得分
E、收集资料一定要按照随机化原则
上、5.3 米到 5.5 米、4.9 米到 5.3 米、4.9 米以下的人数。 )
四、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线
1、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是 P(A)= 2.19。
()
2、方差分析中,通常把实验所要考察的结果称为指标。
()
3、样 本 量 增 大 时 ,极 差 会 增 大 。
()
4、样 本 均 数 的 标 准 误 越 小 ,则 对 总 体 均 数 的 估 计 越 精 确 。 ( )
5、 样 本 均 数 大 时 , 标 准 差 也 一 定 大 。
()
6、统计表的标题一般放在表的下方,而统计图的标题放在图的上面。( )
3

得分 密
六、图表题(第 1 题 10 分,第 2 题 12 分,第 3 题 8 分,共 30 分)
1、某班级 50 名男生的体育课 100 米期中考试成绩如下:(单位:秒),组数为 6 组。 15.3 16.3 14.2 13.8 12.5 13.6 14.5 13.8 13.5 14.4 14.9 13.4 15.1 13.2 12.9 13.7 13.5 13.9 13.6 14.6 13.8 14.6 14.3 13.1 13.1 13.5 13.4 14.9 13.4 13.9 15.2 12.8 14.9 13.5 13.4 13.8 15.1 15.7 14.2 13.5 14.2 15.3 13.6 13.4 13.3 14.2 14.3 15.2 13.7 13.6 请列出该班级 100 米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2、某校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平均数为 221 厘米,标准差为 14 厘米,现有两个 数据 250 厘米和 270 厘米,问这两个数据是不是可疑数据?
线
得分
4
得分 得分

2、为了验证不同职业与肥胖有否显著相关。现分别对农民、城市体力劳动者及 城市非体力劳动者(男性)进行人体测定,并计算他们的体重指数(体重(kg)/[身 高(m)]2),体重指数越大,表示人越肥胖。其结果如下:
表 1:不同类型人员体重指数统计表

得分
表 2:不同类型人员起跑反映时假设检验分析表

(1)完成此表格(6 分)
(3)做出结论(3 分)
(2) 写出本题的原假设(3 分)
线
组别
n
X
S
S X
农民
400
城市体力劳动者 400
城市非体力劳动者 625
21.76 22.52 22.97
3.11 4.35 3.35
3、随机抽测
篮球和排球运动员
各 10 人,他
组别
t值
P
们的纵跳成绩见表
农民与城市体力劳动者
2.84
1,
农民与城市非体力劳动者
5.89
城市体力劳动者与非体力劳动者 1.76
表 1 篮球和排球运
动员纵跳成

编号
篮球运动员
排球运动员
1
67
64
2
62
69
3
68
70
4
61
63
5
70
58
6
65
71
7
70
64
8
59
68
9
63
62
10
66
67
经 SPSS 软件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见表 2)
表2
Samples Test
F
Sig.
t
df
Sig.(2-tailed)
5

纵跳 方差齐性 0.120 0.733 方差不齐
(1)写出原假设(3 分) (2)写出所采用的检验方法(2 分) (3)写出结论(3 分)
-0.284 -0.284
18 17.894
0.780 0.780
6

7

密 封 线
8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经济学基础》试卷( A卷) 考试形式:开(√)、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统分人得分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确填写清楚,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得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号填在题后的括符内) 1、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3、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C )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D、以上都不是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E、不一定 6、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7、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C ) 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的价格 D、提高汽车的价格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B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给农民补贴 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C ) A、面粉

正版!!!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统计学复习题库

体育统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总体:根据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2、样本: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子集。 3、随机事件: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随机事件。 4、随机变量;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随机事件所对应的随机变化量)。 5、统计概率:如果实验重复进行n次,事件A出现m次,则m与n的比称事件A在实验中的频率,称统计概率。 6、体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性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从性质上看,统计可分为两类: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2、体育统计工作基本过程分为: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3、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是:运动性、综合性、客观性。 4、从概率的性质看,当m=n时,P(A)=1,则事件A为必然事件。 当m=0时,P(A)=0,则事件A为不可能发生事件。 5、某校共有400人,其中患近视眼60人,若随机抽取一名同学,抽取患近视眼的概率为。 6、在一场篮球比赛中,经统计某队共投篮128次,命中41次,在该场比赛中

每投篮一次命中的率为。 7、在标有数字1~8的8个乒乓球中,随机摸取一个乒乓球,摸到标号为6的概率为。 8、体育统计是体育科研活动的基础,体育统计有助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体育统计有助于制定研究设计,体育统计有助于获取文献资料。9、体育统计中,总体平均数用μ表示,总体方差用σ2表示,总体标准差用σ表示。 10、体育统计中,样本平均数用x表示,样本方差用 S2表示,样本标准差用 S 表示。 11、从概率性质看,若A、B两事件相互排斥,则有:P(A)+ P(B)= P(A+B)。 12、随机变量有两种类型:一是连续型变量,二是离散型变量。 13、一般认为,样本含量 n≥45 为大样本,样本含量 n<45 为小样本。 14、现存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15、体育统计研究对象除了体育领域里的各种随机现象外,还包括非体育领域但对体育发展有关的各种随机现象。 16、某学校共300人,其中患近视眼的有58人,若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此学生患近视眼的概率是。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一、名词解释: 1、简单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分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研究个体。 2、分层抽样:是一种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某种属性特征分成若干类型,部分或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六附答案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六 1.若某国一定时期内的GDP 大于GNP ,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得到的收入与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相比关系为(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无法判断 2. 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 元 元 元 元 3. “钢铁是中间产品”这个命题( ) A. 正确 B. 错误 C. 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D. 以上说法都错 4.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 ) A. 通常由于某种供给因素变动引起的价格波动 B. 某种原因造成了总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引起了价格的波动 C. 人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有理性预期,使得经济不稳定 D. 以上都不是 5. 边际储蓄倾向等于( ) A. 边际消费倾向 B. 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 C. 1加上边际消费倾向 D. 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6. 在封闭的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增加16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 ) A. 200亿元 B. 320亿元 C. 640亿元 D. 800亿元 7. 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 A. 自主消费 B. 总消费 C . 收入 D. 储蓄 8. 根据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下降的可能性越大,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 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愿意购买更多债券 C. 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价格上升的可能性越大,因而愿意购买更多债券 D. 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购买债券时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闭卷 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及答案1-5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一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D1、下列属于规范表述的是()。 [A] 由于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 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D] 提倡汽车文明是盲目向西方学习,不适合我国国情 A2、某消费者的收入下降,而他对某商品的需求却增加了,该商品为()。[A] 低档商品[B] 互补商品[C] 替代商品[D] 一般商品 C3、政府规定最低价格,有可能导致()。 [A] 过分旺盛的需求得到遏制[B] 供给不足现象消失 [C] 供过于求现象加剧[D] 供不应求现象加剧 A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 企业数量很少[B] 进出该行业容易 [C] 存在产品差别[D] 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B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 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 劳动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 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B1、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 国民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内生产净值[D]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A2、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A] 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体育统计学资料(1)

体育统计学 名词解释 1、回归、回归直线(第九章: 回归分析) 2、指标、因素、水平(第七章: 方差分析) 3、相关分析线性相关系数正相关负相关(相关分析) 4、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抽样误差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第I类错误第二类错误小概率事件原理(第六章统计推断) 5、中位数众数集中位置量数离中位置量数极差四分位间距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三章样本特征数) 6、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7、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体育统计总体随机样本(第一章绪论) 简答题 1、 2、 3、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与区别(第九章回归分析)简述为什么要进行相关系数的检验(第八章相关分析)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必须对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第七章方差分析) 4、 5、简述方差分析应用的前提条件(第七章方差分析) 简述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六章统计推断)

6、 7、 8、 9、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第六章统计推断) 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第六章统计推断) 简述常用的几种统一变量单位的方法(第五章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曲线有哪些性质(第五章正态分布) 10、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几种(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1、体育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有哪三个步骤?每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第一章绪论) 12、假设检验时,当P比0.05小时,则拒绝H0,理论依据是什么?(第六章统计推断) 13、对称分布在“平均值±1.96标准差”的范围内,也包括95%的观察值吗?(第三章样本特征数) 14、试述极差、四分间距、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适用范围?(第三章样本特征数) 15、同一资料的标准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数?(第三章样本特征数) 16、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其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第一章绪论)判断题 1、两变量间的关系越密切,其相关系数r值越大.(错误)第八章相关分析 2、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则对总体均数的估计越精确(正确) 3、对同一参数的估计,99%置信区间比90%置信区间好。(错误)

经济学基础试卷试题样卷

经济学基础试卷试题样卷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经济学基础试卷试题下载-样卷.doc 试题第3套 20 ~20 学年第学期 《西方经济学》期终试卷(三) 班级_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 _和_____ _________;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 ____和__ ___ _________。 2、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 与 之间的关系。 3、一般地说,收入弹性为正值的商品是商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是 商品。 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法。 5、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 平均产量;在相交时, 达到最大。 6、在完全垄断下,单一的卖主可以通过和限产来获取超额利润。 7、人类发展指数用于综合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和 三个方面的平均成就。 8、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是由于 所引起的。 9、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的全部经济交往所引起的对比。 10、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它不受利息率的影响,因而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线。 二、选择题:(36分) 1、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 2、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A 购买欲望 B 购买能力 C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D 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 3、如果(),我们就说—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A.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B.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 C.需求变化大于价格变化 D.价格变化大于需求变化 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中,()使得“甲之砒霜,乙之佳肴”成为可能。 A、欲望 B、偏好 C、预算约束 D、价格 5、在短期,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6、以下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有() A.私人汽车 B.无线广播 C.河流里的鱼 D.草坪 7、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经济学基础》试卷( A卷) 考试形式:开(√)、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统分人得分 注:学生在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内容准确填写清楚,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得分阅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号填在题后的括符内) 1、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D、企业或者家庭的财富有限,不能购买所需要的商品 3、2、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宏观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 3、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 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D、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4、在家庭收入为年均8000元的情况下,能作为需求的是( C ) A、购买每套价格为5000元的的冲锋枪一支 B、购买价格为5万元的小汽车一辆

C、购买价格为2500元左右的彩电一台 D、以上都不是 5、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E、不一定 6、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7、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C ) A、宣传多走路、少坐汽车有益于身体健康 B、降低人们的收入水平 C、提高汽油的价格 D、提高汽车的价格 8、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必须:( B ) A、实行农产品配给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D、给农民补贴 9、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最大:( C ) A、面粉 B、大白菜 C、点心 D、大米 10、若价格从3元降到2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这时卖方的总收益:( C ) A、增加 B、保持不变 C、减少 D、不一定

体育统计学考试复习资料

体育统计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 体育统计 :是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方法 ,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的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 随机现象 :在一定观测或实验条件下 , 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观测或实验.其结果既无法预言又不能确定的现象 概率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小概率事件 :概率很小 , 但不等于零的事件 .统计学中小概率事件认为是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总体 :被研究对象的全体 . 样本 :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 随机抽样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 , 每个个体被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这种抽样方法陈伟随机抽样 . 集中(离中)位置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的统计 相对数 :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和比率 , 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互相联系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 . 简答单选判断 1 事件包括 : 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2 概率的近似计算 : P(A)=M/N 3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确定总体和样本?总体和样本的关系 ? 如果提高代表性 ? 答:1 据概念(5名词解释) 2 包含,缩影,样本不完全等同于总体 .样本对总体有一定代表性 3 a 严格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抽样 b 尽可能增大样本含量 . 样本数越多统计越准确 4 常用的抽样方法 : 简单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5 体育统计工作步骤 : 收集 --- 整理分析 6 样本统计量和统计参数之间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造成的 . 7 平均数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在体育研究中有哪些意义?(区别)答:样本平均数反映样本数据的整体水平,但是要结 合标准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反映样本数据的离散程 度,对于运动成绩 , 表现为成绩的稳定性 8 相对数在体育中的意义 ?(区别) 答: 1 可使原来不能直接相比的数量指标有可比性.2 是进行动态分析的重要依据 9 动态分析在体育研究的意义?(应用) 答:1 考察某些指标(如身体形态 ,素质等)发展变化的速度和规律2 预测事物发展的水平 10 整台分布曲线的特点 :1 为钟形曲线 ,在 X 轴上方 2 最高点在 X=u 处(u 是总体标准差) 3 以 x=u 为对称轴 ,两边逐渐接近 X 轴 4 随机变量 X 所有取值的概率之和为 1.; 即曲 线下的面积为 1. 5 总体的离散程度越大曲线越平缓 . 11 标准差百分 ,累进积分法 ,百分位数发的用途和优点是什么? 答:1 标准百分用于正态分布及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上,能使不同计量单位的测量数据标准化, 所以它适 用于各种测量指标的比较和综合评价 2 累进积分法用于正态分布及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上,优点是运动水平越高 , 成绩上升一个单位的难 度就越大 ,因此相应的得分也就越多 3 百分位数法可用于任何分布状态的资料上,(以分数反应某个运动成绩在集中的位置),优点通过位 置 ,能了解某个成绩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也能了解他的水平与集体水平的比较情 况 12 假设检验的目的 :区分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差异没有本质的区别 .样本来自同一个总体) 13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小概率事件 a=0.05 显著水平 a=0.01 非常显著水平 14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单侧检验只看差别不看方向 .双侧不仅看差别还判断方向 15 u 检验与 t 检验的实用条件 :主要看样本含量 n>30 u 检验 n<30 为 t 检验 16 t 分布的特点 :a 平均数位于中央曲线两侧关于y 轴对称 ,曲线下总面积为 1 b t 分布的曲线随自由度(根据 n 得出)的变化而变化 c 当样本数 n 趋向于无穷大时 ,t 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 17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 : a 最高点在 x=0 处 b 以 y 轴为对称轴 ,两边逐渐接近 x 轴 c 其他特点都与正态 分布曲线相同 18 因素 :试验所要考查的对象 水平 :因素在试验时所分的等级 19 方差的意义 : 方差和标准差一样 ,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20 方差的分析的基本思想(基本依据): a 如果 u1 u2 u3 之间没有差异 ,则三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是抽样误差引 起的,组内个体之间差异的大小和各组间个体差异的大小相近,即S间2/S内2- 1(无显著差异) b 如果u1 u2 u3 之间有差异,则组间个体差异要比组内个体差异大的多, 即 u不=u2不=u3 ,即 S间2/S内2>1(显著差异) 21 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函数关系,对于某一变量的数值,都有另一个变量的确定值与之对应;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确定的函数关系,变量之间这种有联系而又不确定的关系。 联系:即 r=1 或 r=-1 ,当自变量 x 与因变量 y 的关系完全对应时,称为完全相关, 也是指变量间有函数关系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 14.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4.71)(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理论试题 简答: 1、劳动力商品价值 105 答:劳动力诗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方面,1、维持劳动者本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2、山羊劳动者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保证劳动力的补充和延续。3、劳动者的教育和训练费用,以适应生产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此外,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2、货币流通规律 121 答: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即货币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1、待销售的商品总量。2、商品价格水平。3、单位货币流通速度。他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总量*商品价格水平/单位货币的

流通速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销售的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3、利润率的因素 137 答: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就是利润率。决定利润率的因素有:1、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3、资本周转速度。 4、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 答:平均利润率是按社会总资本计算的利润率,继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随着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 61 答:1、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比较落后。2、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所有制共同发展。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5、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40 答: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是: 1、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要保持平衡,即

体育统计学资料讲课稿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统计:是运用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尽兴研究的一门基础应用学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 2.体育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1统计资料的搜集;2统计资料的整理;3统计资料的分析。 3.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1运动性;2综合性;3客观性。 4.体育统计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1体育统计是体育教育科研活动的基础;2体育统计有助于训练工作的科学化;3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制定研究设计;4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有效地获取文献资料。 5.总体:根究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 6.总体可分为假想总体和现存总体。现存总体又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7.有限总体:指基本研究单位的边界是明晰的,并且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总体。 8.无限总体:指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总体。 9.样本: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子集。可分为随机样本和肥随机样本。 10.随机样本:指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获得的样本。非随机样本: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寻找具备一定条件的对象所形成的样本。 11.样本含量用n表示,n大于等于45为大样本;n小于45为小样本。 12.等距随机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照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任一特征进行排列,然后根据要求按一定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 13.必然事件:事先能够预言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14.随机事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15.随机变量:在统计研究中随机事件需由数值来表示,我们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成为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分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 16.连续型变量:在一定的范围里,变量的所有的可能取值不能一一列举出来。 17.离散型变量:变量所有的可能取值能一一列举出来。 18.总体参数:反映总体的一些数量特征。 19.样本统计量:样本所获得的一些数量特征。 20.收集资料的方法:1日常积累;2全面普查;3专题研究。 21.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 22.整群抽样:是在总体中先划分群,然后以集体为抽样的单位,在按简单随机抽样取出若干群所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23.频数整理:该方法是将数据资料按一定顺序分成若干组,并数出各组中所含有的数据个数,制成频数分布表。 24.集中位置量数: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25.中位数:将样本的观察值按其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是中位数。 26.众数:是样本观测值在频数分布表中频数最多的那一组的组中值。 27.几何平均数:是反应集中位置量数的一种方法,它是样本观测值的连乘积,并以样本观测值的总数为次数,开方求得。 28.离中位置量数:描述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29.标准差:方差能全面的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可是由于方差的单位与原观察值的单位不一致,为了统一单位起见,将方差开方,便得到了标准差。 30.标准差,它只能在同一项目的情况下,对不能够组的数据进行离散程度的比较。 31.变异系数也是反映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它是一样本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数来

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轮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编号 考试课程:[120770]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命题负责人曾汉元 适用对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5级审查人签字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试卷类型:A卷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答案中要求保留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全部答案保存为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 为学号最后两位数+姓名。考试结束后不要关机。提交答卷后,请到主机看一下是否提交成功。第1题12分,第3题5分,第10题13分,其余的题各10分。 1、下表为某大学96位男生的体重测定结果(单位:kg),请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以下指标:(1)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5)极差;(6)方差;(7)标准差;(8)变异系数;(9)标准误。(10) 绘制各体重分布柱形图。 66 69 64 65 64 66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66 68 64 65 71 61 62 69 70 68 65 63 66 65 67 66 74 64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2、已知1000株水稻的株高服从正态分布N(97,3 2),求: (1)株高在94cm以上的概率? (2)株高在90~99cm之间的概率? (3)株高在多少cm之间的中间概率占全体的99%? 3.已知某批30个小麦样品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5%,σ=2.50%,试进行95%置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4、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 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5、某医院用某种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含量(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假设测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含答案

经济学基础模拟试卷五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 分 总分人 复核人 分 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下列将计入当年GDP 的一项是( ) A. 某人花10万元购买的一辆二手汽车 B. 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C.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D. 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 2.社会保险税的增减对下列哪项统计有影响( ) A. 国内生产总值(GDP) B. 国内生产净值(NDP) C. 国民收入(NI) D. 个人收入(PI) 3.以下是流量的选项是( ) A. 现有的国民财富 B. 目前的失业人数 C. 银行向企业收取的贷款利息 D. 当前的国民债务 4.今年的名义 GDP 值大于去年的名义GDP ,说明( ) A. 今年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比去年增加了 B. 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提高了 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都比去年提高了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下列居民收入中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 A. 企业红利 B. 租金 C. 养老金 D. 银行存款利息 6.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7.张三每月的可支配收入为1000元,每月消费820元;现在张三每月的收入增加了200元后,他每月消费960元。此时张三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为( ) A. 0.8 0.9 B. 0.7 0.9 C. 0.7 0.8 D. 0.8 0.8 8.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 一、 分数 评卷人 单项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表格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体育统计学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统计 :是运用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体育领域里各种随机现象规律性尽兴研究的一 门基础应用学 科,属方法论学科范畴。 2. 体育统计工作的基本过程 :1统计资料的搜集; 2 统计资料的整理; 3 统计资料的分析。 3. 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 :1运动性; 2综合性; 3客观性。 4. 体育统计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1 体育统计是体育教育科研活动的基础; 2体育统计有助 于训练工作的 科学化; 3 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制定研究设计; 4 体育统计能帮助研究者有 效地获取文献资料。 5. 总体 :根究统计研究的具体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对象的全体。 6. 总体可分为假想总体和现存总体。现存总体又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7. 有限总体 :指基本研究单位的边界是明晰的,并且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是有限的总体。 8. 无限总体 :指基本研究单位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总体。 9. 样本 :根据需要与可能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子集。可分为随机样本和肥 随机样本。 10. 随机样本 :指采用随机取样方法获得的样本。非随机样本: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 寻找具备一定条 件的对象所形成的样本。 11. 样本含量用 n 表示 ,n 大于等于 45 为大样本; n 小于 45为小样本。 12. 等距随机抽样 :机械随机抽样是先将总体中的个体按照与研究目的无关的任一特征进行 排列,然后根据 要求按一定间隔抽取个体组成样本的方法。 13. 必然事件: 事先能够预言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14. 随机事件 :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15. 随机变量 :在统计研究中随机事件需由数值来表示,我们把随机事件的数量表现成为随 机变量。随机变 量分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 16. 连续型变量 17. 离散型变量 18. 总体参数: 19. 样本统计量 20. 收集资料的方 法 :1 日常积累; 21.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 :1 抽签法; 22. 整群抽样: 是在总体中先划分群, 干 群所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23. 频数整理: 该方法是将数据资料按一定顺序分成若干组,并数出各组中所含有的数据个 数,制成频数分 布表。 24. 集中位置量数 :反映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 25. 中位数 :将样本的观察值按其数值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就是中 位数。 26. 众数 :是样本观测值在频数分布表中频数最多的那一组的组中值。 27. 几何平均数 :是反应集中位置量数的一种方法,它是样本观测值的连乘积,并以样本观 测值的总数为次 数,开方求得。 28. 离中位置量数 :描述一群性质相同的观察值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29. 标准差 :方差能全面的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可是由于方差的单位与原观察值的单位不 一致,为了统一 单位起见,将方差开方,便得到了标准差。 30. 标准差 ,它只能在同一项目的情况下,对不能够组的数据进行离散程度的比较。 31. 变异系数也是反映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它是一样本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数来 :在一定的范围里,变量的所有的可能取值不能一一列举出来。 :变量所有的可能取值能一一列举出来。 反映总体的一些数量特征。 :样本所获得的一些数量特征。 2 全面普查; 3 专题研究。 2 随机数表法。 然后以集体为抽样的单位,在按简单随机抽样取出若

曼昆试题集经济学基础试题经典版

经济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C )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无限稀缺 C.资源的相对有限 D.欲望的相对有限 2、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 ) A.人们时刻面临选择 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 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 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 3、稀缺性问题(C)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B.只存在于依靠中央计划机制的经济中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D.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 4、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 A.资源配置 B.资源利用 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 D.国民收入的决定 5、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 A 购买欲望 B 购买能力 C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D 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 6、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 A ) A. X与Y是替代商品 B. X与Y是互补商品 C. X与Y是独立品 D. X与Y无法确定 7、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 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以上都有可能 8、如商品甲和乙是互补品,甲的价格提高将导致( B ) A.乙的需求曲线右移 B.乙的需求曲线左移 C.乙的供给曲线右移 D.乙的供给曲线左移 9、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D ) 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 B需.求量的增加小于5% 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 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 10、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11、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D ) A.总效用为零 B. 边际效用小于零 C. 边际效用最大 D.总效用最大 12、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 B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溢出效应 D.挤出效应 13、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 ) A.成本增加 B.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了 C.产量提高了 D.以上都不对 14、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的各点代表( D ) A.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 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15、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 D )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 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1分) 1.设总体服从),(2 σμN ,其中μ未知,当检验0H :220σσ=,A H :220σσ≠时,应选 择统计量________。 A. 2 (1)n S σ- B. 2 20(1)n S σ- X X 2.设123,,X X X 是总体2 ( , )N μσ的样本,μ已知,2 σ未知,则下面不是统计量的是_____。 A. 123X X X +- B. 41i i X μ=-∑ C. 2 1X σ+ D. 4 2 1 i i X =∑ 3.设随机变量~(0,1)X N ,X 的分布函数为()x Φ,则( 2)P X >的值为_______。 A. ()212-Φ???? B. ()221Φ- C. ()22-Φ D. ()122-Φ 4.假设每升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服从参数为μ的泊松分布,则每升饮水中有3个大肠杆菌的概率是________。 A.63e μ μ- B.36e μ μ- C.36e μ μ- D. 316 e μ μ- 5.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_______。 A.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B.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C.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D.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6.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的效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A .单侧检验只检验一侧 B .单侧检验利用了另一侧是不可能的这一已知条件 C .单侧检验计算工作量比双侧检验小一半 D. 在同条件下双侧检验所需的样本容量比单侧检验高一倍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采用_____。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方差 C. 样本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体育统计学复习材料2013年

填空或判断: 1、从性质上看,统计科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统计(主要针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及状态进行实际的数量描述),另一类是推断性统计(通过样本的数量特征以一定的方式估计、推断总体的特征)。 2、体育统计的基本过程是:统计资料的搜集——统计资料的整理——统计资料的分析。 3、体育统计的研究对象除了体育领域的随机现象外,还包括非体育领域但于体育有着一定联系的其他系统的随机现象。 4、体育统计研究对象的特征:运动性特征、综合性特征、客观相特征。 5、现存总体又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6、随机变量两种类型:一是连续型变量;二是离散型变量。 7、随机变量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它的概率和分布两个方面。 8、收集资料的基本要求:资料的准确性、资料的齐同性、资料的随机性。 9、简单随机抽样分为:1、抽签法2、随机数表法。 10、P27原始变量的平均数的计算公式:x=A+x’’*I=A+∑fd/∑f*I 11、P30标准差的直接求法:√∑x2-(∑x)2/n/-1 12、P32标准差的简捷求法: 13、P37变异系数(CV)其数学表达式为:CV=S/x-*100% 14、对于任一均数为μ,标准差σ的随机变量X的正态分布,都可以作一个变量代换,即u=x-μ/σ.可替换为u=x—x-/S. 15、标准正态分布的峰值出现在μ=0处,U变量服从参数为μ=0,σ=1的正态分布,记为U~N(0,1^2). 16、P74综合评价模型的分类及其公式:1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公式:W=∑xi/n.2加权平均型综合评价模型公式:W=∑kixi (∑ki=1) 17、P75几种同一变量单位的方法及公式:1、U分法公式u=x—x-/S 2、Z分法3、累进计分法公式y=kD^2-Z 4、百分位数法xi成绩的百分位数=(xi-组下限)组内数/组距+组前累计频数/n*100%。 18、统计推断的基本任务两点:一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即参数估计;二是通过样本的统计指标来判定总体参数是否相等的问题,即假设检验。这是推断统计的两个重要内容。 19在实际工作中,当样本含量固定时,要使犯两类错误的概率同时减小,是不可能的,当样本含量一定时,弃真概率α与取伪概率β不可能同时减小,一个减小另一个就会增大。要使它们同时减小,只有增加样本含量,减小抽样误差。 20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类:即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 21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P133 22偏相关系数的功能主要是,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真正反映两变量之间的直接关系,可以通过该方法确定与所要研究的事务Y有真正关系的主要因素。 23直线回归方程中的a和b的计算(P149) 24从表的形式上看,它是由标题、横行、纵栏、标目、统计数字以及纵横交错的线条组成的。 标目是指横行和纵栏的名称,说明各项统计数字的含义,列在横行的左边(称为横标目)和纵栏的顶端(称为纵标目)。 从表的内容上看,一切统计表都有它的主词和宾词两部分。 统计表按用途的不同可分为:收集资料所用的调查表,整理资料所用的汇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