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击器原理介绍

震击器原理介绍
震击器原理介绍

震击器介绍

一、使用震击器的目的

震击器是将处于拉伸状态的钻具内部的潜在能量转化成动能。在震击发生后,这种动能将一股动力波传递给被卡的钻具,从而使钻具解卡。

动力波的能量与钻具震击的加速度有关系,动力波的持续时间与钻具的长度有关。它们的关系如下:

其中:M等于震击器上部钻具的重量,

V为震击器震击时的速度。

震击器有三种:机械震击器

液压震击器

液压机械一体式震击器

二、机械震击器

机械震击器工作时使用一系列的弹簧、销子及释放机构来实现震击。

液压震击器控制液体通过的形程来实现震击。

液压机械一体式震击器综合上述两种设计来进行震击。

机械震击器在拉力达到事先选定的值的情况下向上震击,在压缩力达到事先选定的值的情况下向下震击。震击器只在设置的限制值内工作,这个值正常来说应离钻进时震击器受到的力。在正常钻进期间,机械震击器所处的位置要么时中性状态(不受力),要么时拉伸状态,但是不论怎样都不能处于向下激发的状态,因为这样有可能无谓的损坏下面的钻具和钻头。

机械震击器的释放机构可以在地面设置,也可在井下设置,主要取决于机械震击器的设计。机械震击器共有两种主要的设计。一是弹簧的扭转原理。这种机械震

击器送到井场前都设置好了向上激发和向下激发的负荷。它们的激发力通过对井下钻具施加10-15%的扭矩变量来实现,左转扭矩下降,右转扭矩增加。Daily L.I 就是使用的这种原理。另一种设计采用带槽的延伸套、接线片及辅助弹簧组成。激发井下震击器所需要的负荷可以通过增加泥浆排量来降低。ANADRILL 的EQ机械震击器就是采用这样的原理,将在后面的内容介绍。

三、液压震击器

液压震击器由两个活塞组成,由一个阀将这两个活塞隔开。当拉伸或压缩的力施加导处于激发状态的液压震击器上时,一个活塞中的液体就被压缩,并在受到很大的流动阻力的情况下流向另一个活塞。液体流动的速度可控制工具激发所需的时间,拉伸或压缩力大,激发所需时间就短,否则激发所需时间时间就长。移动的距离称为冲程。当冲程达到一定的位置时,压缩的液体就会通过旁通阀忽然之间全部释放,法门随流动的液体冲向第二个活塞,使两个活塞之间的压力立即达到平衡。震击器受到的力越大,活塞中的液体受到的压缩力就越大,激发时间就越短,激发产生的力就越大。这是Anadrill Hydraquaker 震击器的工作原理。

液压震击器激发条件不需要预先设置激发门限值。何时激发,激发产生的力有多大等,都取决于拉伸或压缩的幅度。当向上激发时,激发的力与拉力成正比。拉力越大,激发产生的打击力就越大。

因此,液压震击器的一个优点就是在其限制范围内有一个连续可变的震击力,另一个优点就是对6-1/2”工具而言,它们的内径比机械震击器大。

当液压震击器再次处于激发位置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使它来完成冲程,它会再次激发。这使液压震击器在高角度的斜井或水平井中施工有其独特的优点,那就是由于钻具可能受到很大的摩阻,司钻不可能施加足够的拉力或压缩力到机械震击器上。而液压震击器即使在只受到最小的拉伸或压缩力的情况下,最后都会激发。当然,这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它会意外激发从而导致落鱼事故,特别使在直井中。

液压震击器频繁的激发会导致液体过热,从而降低了液体的粘度,缩短了其冲程时间,使液压震击器在没有受到希望的拉伸力的情况下就提前激发。其结果是,震击力降低。

机械震击器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们只在受到的力达到预先设置的门限值后才激发。它们比液压震击器更抗噪,工作时间也更长。

五、Earthquaker (EQ)是如何工作的?

EQ震击器主要组成如图所示,主要包括Trip

Mandrel, Trip Sleeve, Friction Sleeve, Adjusting

Sleeves and Spring Tubes等部分。这几个部件的相

对位置关系确定了震击器是处于激发的状态还是

处于等待激发的状态。Trip Sleeve相当于一个轴向

弹簧的作用。Spring Tubes由三根居中的具有高弹

性能量(每压缩0.1”产生100000LBS的力)的弹簧管

组成。

下图列出了EQ震击器四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在

自然状态,Trip Sleeve处于正常的不压缩不变形状态,

此时它与Trip Mandrel接触,此时Trip Sleeve的内齿和

内外槽分别与Trip Mandrel的外槽和外齿啮合,Trip

Sleeve的外齿Friction Sleeve的齿正对应。Friction

Sleeve 镶嵌于Middle Housing内部,相当于Housing整

体结构的一部分。

外壳可以沿着Trip Mandrel上下移动十分之几英寸,直到弹簧管和Trip Sleeve的端部接触为止。Adjusting Sleeves是拧进到外壳的底部和顶部的,它可以控制外壳自由活动的空间。旋转Adjusting Sleeves可以控制外壳自由活动的空间和和承受阻力的位。Adjusting Sleeves可以旋转到不同的位置,这些位置是在车间里面校正准确了的,每一个位置都对应不同的激发负荷。当在现场需要设置上击、下击的门限负荷时,将上、下Adjusting Sleeves分别旋转到不同的指定的位置即可。

当Trip Sleeve和Spring Tubes接触后,再在EQ震击器上增加压力或拉力,这个力就会分别独立的加到上或下弹簧管上。随着工具拉伸幅度增加,Trip Sleeve 和Trip Mandrel齿之间的压力增加,弹簧管受到的高压缩负荷迫使Trip Sleeve膨胀,这种膨胀受到专门限制Trip Sleeve 膨胀的Friction Sleeve的阻止。弹簧管继续压缩直到外壳和Friction Sleeve运动足够的距离、Trip Sleeve不再受到Friction Sleeve的阻止。这个点就是由EQ的设置决定的。

在这个点,Trip Sleeve瞬间完全膨胀,脱离Trip Mandrel的限制,进而与Friction Sleeve的内齿啮合。此时,外壳失去限制,在拉力或压缩力的作用下加速运动直到撞击砧板,从而完成一次震击。Trip sleeve的扩张是通过调节Trip sleeve

端部的膨胀垫来实现的。

向上震击完毕,向下适当释放钻具,此时Trip Sleeve和Friction Sleeve一起向下运动,当Trip Sleeve的内齿重新与Trip Mandrel的外齿啮合时,Trip Sleeve和Friction Sleeve之间的啮合分开,形成齿间对齿间的状态,在不施加负荷的情况下,弹簧管完全伸直,从而使震击器又处于自然的状态。

综上所述,EQ震击器有三个主要的位置:

1、向下激发位置:Trip Mandrel和Trip Sleeve分离,Trip Sleeve扩张到Friction

Sleeve的向下激发位置。

2、自然状态:Trip Mandrel和Trip Sleeve啮合,Trip Sleeve 和Friction Sleeve齿顶

对齿顶对立,受到事先设置的激发负荷的限制。

3、向上下激发位置:Trip Mandrel和Trip Sleeve分离,Trip Sleeve扩张到Friction

Sleeve的向上激发位置。

六、EQ震击器的特点

1、在钻具中使用EQ震击器,只要钻具发生粘卡,可以立即实施震击。

2、向上或向下的激发门限值可以在车间或现场地面设置,最大为180000

lbs。扭矩对这个预先设置的激发力没影响。

3、EQ所采用的花键系统意味着主轴没有扭曲。这在DD工作方面是特别有用

的,特别是在定向期间。

4、工作部件都包含在油里面,这就减少了泥浆固相对工具造成的磨损。

5、一个补偿活塞将密封件之间的压差降低到最小。在运动密封区域预先放置

的V型盘根消除了压力的泄漏。

6、震击器总会在预先设置的门限值处工作,不受入井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7、内部补偿机制允许工具高度拉伸和压缩。这也提供了一种对井下负荷进行

校正的手段。

七、总述

1、在EQ震击器附近或上部钻具由于没有比EQ震击器外径大的钻具,因此上

部钻具遇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设计震击器的位置时,油两种观念相互冲突:有些客户希望将震击器靠近

钻头,这样在钻头遇卡的情况下,震击器的震击才对解卡有效。但是这样旧增加了震击器上部钻具遇卡的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震击器对解卡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因为压缩或拉伸的力传递部到钻头上。一种折衷额办法就是使用少量的钻铤,将6 1/4" 或 6 1/2"的震击器放在HWDP 下面,EQ 可以在压缩或拉伸的状态下工作EQ。震击器的启动销必须总是处于拉伸状态下的5000 lbs。在设计钻具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3、设置上击门限值时要保证足够的高,以免震击器在很低的拉力的情况下就

激发。在这样的情况下,钻具是能在不用震击器的情况下自由活动的。震击器是在钻具发生粘卡、需要很大的额外拉力的情况下才使用的。

4、作为一个规则,与钻具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震击效果是最好的。如果起钻

遇阻则向下震击,如果下钻遇阻则向上震击。如果在键槽卡钻,下击可能

解卡,上击就会使钻具在键槽内卡得更紧。

5、最大的震击力取决于最大的可额外施加的提升力。震击器在钻具中,摩阻

会使其减弱。物质的运动速度是最重要的。

6、摩阻对震击器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斜井中。向上震击时,需要施加

额外的拉力来克服上提摩阻从而达到计划的激发门限值,相反,向下震击

时需要释放更多的具重量来克服下方摩阻从而达到计划的激发门限值。

7、泥浆在钻具内循环会产生一个外力,外力总是想让震击器打开,因为震击

器基本上是一个不平衡的接头,循环时通过钻头的压差产生会使震击器受

到一个向上的力。如果在震击器工作期间保持循环,那么这个力就会减少

上击所需的拉力,增加向下震击所需的施加的钻具重量。外力F可由下列

公式计算:

即钻头压差乘以震击器密封主轴的横截面积。其中Am使震击器密封主轴的横截面积,知道了该值,震击器受到的外力就可很容易的计算出来。下表为几种震击器的横截面积:

向上震击的时候,有时需要借助于这个外力的协助。在粘卡特别厉害或摩阻特别大的情况下,单纯靠上提拉力不足以激发震击器,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在拔的过程中增加泥浆排量来激发震击器。

八、计算激发负荷和恢复激发所需的负荷

1、上击指重表读数

=自由状态下钻具悬重

-震击器下方钻具的重量

+上击门限值

+上提摩阻

-泵外力

2、下击指重表读数

=钻具自由状态下的悬重

-震击器下方的重量

-下击门限值

-泵外力

-下放摩阻

3、震击器上击后恢复自然状态指重表读数

=钻具自由状态下悬重

-震击器下方钻具的重量

-下放摩阻

-工具内部摩阻(上击门限值的1%)

注意:如果不能恢复,再多加释放一点钻具重量。

4、最高可获得的上击拉力

(MAUJS,Maximum Allowable UP Jar Setting)

有两种方法用于确定MAUJS,主要根据客户提供的信息。

A、根据震击器上方的可自由转动的钻具可以承受的最高拉力来计算。 MAUJS

=震击器上方的可自由转动的钻具的浮力重量

-安全系数(10000lbs)

-上体摩阻

B、另一种方法就是利用下列两个值中较小的一个:

考虑钻具磨损时钻具的最小拉伸力

钻机的提升能力

MAUJS

=震击器上方的可自由转动的钻具的浮力重量

-安全系数(10000lbs)

-上体摩阻

注意:在计算MAUJS值时,选择何种计算方式是甲方的责任。如果钻具是新的,则钻具的抗张强度很好确定。否则就需要在可活动钻具受到的浮力重量的基础上加上某一安全系数(例如10000lbs),以确保井下钻具的安全。

在计算最高拉伸力时,不要考虑泵外力,因为如果钻具粘卡严重而开部开泵,也就没有泵外力了。

九、如何成功的应用震击器

1、粘卡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恰当的震击措施是解卡的关键。

2、计算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在问题发生的时候,小的计算也会变得很复杂。

3、实施震击前确定好上击或下击。

5、震击应在钻具发生粘卡时运动方向的反方向进行。

十、震击失败的原因

1、震击时施加的力量不准确。

2、泵外力超过震击器的压缩力。

3、在震击器上方发生粘卡。

4、震击器没有进入自然状态。

5、高摩阻不能施加足够的力来激发震击器。

6、井眼轨迹使压缩力不能施加。

7、向右的扭矩击中在可设置扭矩的震击器上。

8、没有等足够的时间来使震击器完成震击。

十一、好的震击方法

1、避免将震击器放在扶正器、扩眼器、键槽扩大器及其它大外径的钻井工具

下面。

2、震击器必须远离上部扶正器至少两根钻铤的长度。

3、震击器立在钻台上,上面不能有钻铤。震击器必须在最顶端。

4、当钻具组合中要使用两个震击

器时,它们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保持1000ft以上。

5、保持方钻杆或顶驱在转盘补心

上有足够的空间来下放钻具加

压。

6、使震及器完全处于拉伸或压缩

状态。

7、不要将震及器置于钻具转换部

位,如DC到震及器到

HWDP。

8、慢速通过阻点,防止意外震

击。

9、任何时候震击器出井,立即装

上活动轴护照,防止意外损伤

活动轴或意外震击夹到人、

物。

压力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称重技术

压力传感器是压力检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各种压力敏感元件将被测压力信号转换成容易测量的电 信号作输出,给显示仪表显示压力值,或供控制和报警使用。 压力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 器、压磁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差动变压器式压力传感器,光纤压力传感器等。 一、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固体受力后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基于半导体材料(单晶硅)的压阻效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就是利用集成电路工艺直接在硅平膜片上按一定晶向制成扩散压敏电阻,当硅膜片 受压时,膜片的变形将使扩散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 压阻式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基本介绍 压阻式传感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体电阻做成粘贴式应变片,称为半导体应变片,因此 应变片制成的传感器称为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另一种是在半导体材料的基片上用集成电路工艺制成的扩 散电阻,以此扩散电阻的传感器称为扩散型压阻传感器。 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与电阻应变片传感器相同,也是由弹性敏感元件等三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应变片的敏感栅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半导体应变片与金属应变片相比,最 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体积小而灵敏高。它的灵敏系数比后者要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输出信号有时不必放大 即可直接进行测量记录。此外,半导体应变片横向效应非常小,蠕变和滞后也小,频率响应范围亦很宽, 从静态应变至高频动态应变都能测量。由于半导体集成化制造工艺的发展,用此技术与半导体应变片相结 合,可以直接制成各种小型和超小型半导体应变式传感器,使测量系统大为简化。但是半导体应变片也存 在着很大的缺点,它的电阻温度系统要比金属电阻变化大一个数量级,灵敏系数随温度变化较大它的应变 —电阻特性曲线性较大,它的电阻值和灵敏系数分散性较大,不利于选配组合电桥等等。 扩散型压阻式传感器扩散型压阻传感器的基片是半导体单晶硅。单晶硅是各向异性材料,取向不同时特性不一样。因此必须根据传感器受力变形情况来加工制作扩散硅敏感电阻膜片。 利用半导体压阻效应,可设计成多种类型传感器,其中压力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为压阻式传感器的基本 型式。 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由外壳、硅膜片(硅杯)和引线等组成。硅膜片是核心部分,其外形状象杯故名硅杯,在硅膜上,用半导体工艺中的扩散掺杂法做成四个相等的电阻,经蒸镀金属电极及连线,接成惠斯登电桥 再用压焊法与外引线相连。膜片的一侧是和被测系数相连接的高压腔,另一侧是低压腔,通常和大气相连,也有做成真空的。当膜片两边存在压力差时,膜片发生变形,产生应力应变,从而使扩散电阻的电阻值发 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输出相对应的电压,其大小就反映了膜片所受压力差值。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传感器的应用及原理 温度测量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生产工艺需要温度控制,有些电子产品还需对它们自身的温度进行测量,如计算机要监控CPU的温度,马达控制器要知道功率驱动IC的温度等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是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测试的参数,从钢铁制造到半导体生产,很多工艺都要依靠温度来实现,温度传感器是应用系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本文对不同的温度传感器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与电路系统之间的接口。 热敏电阻器 用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种类很多,热敏电阻器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NTC),也就是说温度下降时它的电阻值会升高。在所有被动式温度传感器中,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即温度每变化一度时电阻的变化)最高,但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曲线是非线性的。表1是一个典型的NTC热敏电阻器性能参数。 这些数据是对Vishay-Dale热敏电阻进行量测得到的,但它也代表了NTC热敏电阻的总体情况。其中电阻值以一个比率形式给出(R/R25),该比率表示当前温度下的阻值与25℃时的阻值之比,通常同一系列的热敏电阻器具有类似的特性和相同电阻/温度曲线。以表1中的热敏电阻系列为例,25℃时阻值为10KΩ的电阻,在0℃时电阻为28.1KΩ,60℃时电阻为4.086KΩ;与此类似,25℃时电阻为5KΩ的热敏电阻在0℃时电阻则为 14.050KΩ。 图1是热敏电阻的温度曲线,可以看到电阻/温度曲线是非线性的。

虽然这里的热敏电阻数据以10℃为增量,但有些热敏电阻可以以5℃甚至1℃为增量。如果想要知道两点之间某一温度下的阻值,可以用这个曲线来估计,也可以直接计算出电阻值,计算公式如下: 这里T指开氏绝对温度,A、B、C、D是常数,根据热敏电阻的特性而各有不同,这些参数由热敏电阻的制造商提供。 热敏电阻一般有一个误差范围,用来规定样品之间的一致性。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误差值通常在1%至10%之间。有些热敏电阻设计成应用时可以互换,用于不能进行现场调节的场合,例如一台仪器,用户或现场工程师只能更换热敏电阻而无法进行校准,这种热敏电阻比普通的精度要高很多,也要贵得多。 图2是利用热敏电阻测量温度的典型电路。电阻R1将热敏电阻的电压拉升到参考电压,一般它与ADC的参考电压一致,因此如果ADC的参考电压是5V,Vref 也将是5V。热敏电阻和电阻串联产生分压,其阻值变化使得节点处的电压也产生变化,该电路的精度取决于热敏电阻和电阻的误差以及参考电压的精度。

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完整版习题参考答案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完整版习题答案 第1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26) 1—1:测量的定义? 答:测量是以确定被测量的值或获取测量结果为目的的一系列操作。 所以, 测量也就是将被测量与同种性质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确定被测量对标准量的倍数。 1—2: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1- 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的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 已知: 真值L =140kPa 测量值x =142kPa 测量上限=150kPa 测量下限=-50kPa ∴ 绝对误差 Δ=x-L=142-140=2(kPa) 实际相对误差 %= =43.11402 ≈?L δ 标称相对误差 %==41.1142 2≈?x δ 引用误差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 1) 50(1502 ≈?γ 1-10 对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d 20的尺寸进行了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 120.42 120.43 120.40 120.42 120.43 120.39 120.30 120.40 120.43 120.41 120.43 120.42 120.39 120.39 120.40 试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其测量结果。 答:绝对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值之差, 即: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常用绝对误差与测量值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 即: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测量值 ×100% 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与量程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即: 引用误差=绝对误差/量程 ×100%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1、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是利用单晶硅材料的压阻效应和集成电路技术制成的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常用于压力、拉力、压力差和可以转变为力的变化的其他物理量(如液位、加速度、重量、应变、流量、真空度)的测量和控制。 压阻效应 当力作用于硅晶体时,晶体的晶格产生变形,使载流子从一个能谷向另一个能谷散射,引起载流子的迁移率发生变化,扰动了载流子纵向和横向的平均量,从而使硅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随晶体的取向不同而异,因此硅的压阻效应与晶体的取向有关。硅的压阻效应不同于金属应变计,前者电阻随压力的变化主要取决于电阻率的变化,后者电阻的变化则主要取决于几何尺寸的变化(应变),而且前者的灵敏度比后者大50~100倍。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采用集成工艺将电阻条集成在单晶硅膜片上,制成硅压阻芯片,并将此芯片的周边固定封装于外壳之内,引出电极引线。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又称为固态压力传感器,它不同于粘贴式应变计需通过弹性敏感元件间接感受外力,而是直接通过硅膜片感受被测压力的。硅膜片的一面是与被测压力连通的高压腔,另一面是与大气连通的低压腔。硅膜片一般设计成周边固支的圆形,直径与厚度比约为20~60。在圆形硅膜片(N型)定域扩散4条P杂质电阻条,并接成全桥,其中两条位于压应力区,另两条处于拉应力区,相对于膜片中心对称。硅柱形敏感元件也是在硅柱面某一晶面的一定方向上扩散制作电阻条,两条受拉应力的电阻条与另两条受压应力的电阻条构成全桥。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概述

第二章传感器概述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2、传感器是由敏感原件和转换原件组成 3、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被测参数分类,一种是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 4、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可分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5、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稳定状态时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主要指标有灵敏度、线性度、迟滞、重复性和漂移等。 6、灵敏度是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ΔX之比。用S表示即S=ΔY\ΔX。 7、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也叫非线性误差用γL 表示即γL= 8、传感器在相同工作条件下输入量由小到大(正量程)及由大到小(反量程)变化期间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迟滞误差用 9、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做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最大重复差值 10、漂移是指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一是周围环境。温度漂移的计算 第三章应变式传感器 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以电阻应变片为转换原件的传感器。 2、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导体在外界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拉伸或压缩)是,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应变效应)。 3、电阻应变片分为丝式电阻应变片和箔式电阻应变片。 4、电阻在外力作用下而改变原来尺寸或形状的现象称为变形,而去掉外力后物体又能完全恢复其原来的尺寸和形状,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具有弹性变形特性的物体称为弹性原件。 5、应变片的电阻值是指应变片没有粘贴且未受应变时,在室温下测定的电阻值即初始电阻值。 6、将直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虽然长度不变,但应变状态不同,应变片敏感栅的电阻变化减小,因而其灵敏系数K较整长电阻丝的灵敏系数K0小,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为了减少横向效应产生的测量误差,现在一半多采用箔式应变片。 7、应变片温度误差:由于测量现场环境温度的改变而给测量带来的附加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一是试件材料和电阻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影响。 8、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补偿方法:1)线路补偿法2)应变片的自补法9***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10、压阻效应是指在一块半导体的某一轴向施加一定的压力时,其电阻值产生变化现象, 第四章电感式传感器 1、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如、位移、压力、流量、振动等转换成线圈自感系数L或互感系数M的变化,再由测量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输出,这种装置称为电感式传感器。 2、零点残余电压:传感器在零点位移时的输出电压。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由于两电感线圈的电气参数及导磁体几何尺寸不完全对称,因此在两电感线圈上的电压幅值和相位不同,从而形成了零点残余电压的基波分量。一是由于传感器导磁材料磁化曲线的非线性(如铁磁饱和,磁滞损耗)使得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从而形成了零点残余电压的高次谐波分量。为减小电感式传感器的零点残余电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设计和工艺上,力求做到磁路对称,铁芯材料均匀;要经过热处理以除去机械应力和改善磁性;两线圈毕恭毕敬绕制要均匀,力求几何尺寸与电气特性保持一致。2)在电路上进行补偿。 3、把被测的非电量变化转化为线圈互感变化的传感器称为互感式传感器。这种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气敏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 指导老师:雷家珩 汇报者:周华 汇报时间:2011.11.2

目录 ?气敏传感器定义 ?气敏传感器分类 ?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气敏传感器的应用 ?气敏传感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气敏传感器定义 气敏传感器是一种将检测到的气体成份和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将气体种类及其与浓度有关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根据这些电信号的强弱就可以获得与待测气体在环境中的存在情况有关的信息,从而可以进行检测、监控、报警;还可以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组成自动检测、控制和报警系统。

2 气敏传感器分类半导体式气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绝缘体气敏传感器 电化学气敏传感器 光干涉式气敏传感器 热传导式气敏传感器 红外线吸收散式气敏传感 器电阻型 非电阻型接触燃烧式型电容式恒电位电解式伽伐尼电池式

3 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3.1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工作原理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见图1,2)由气敏部分、加热丝及防爆网 等构成,它是在气敏部分的SnO 2、Fe 2 O 2 、ZnO 2 等金属氧化物中添 加Pt、Pd等敏化剂的传感器。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利用待测气体与半导体(主要是金属氧化物)表面接触时,产生的电导率等物性变化来检测气体。半导体气敏器件被加热到稳定状态下,当气体接触器件表面而被吸附时,吸附分子首先在表面自由地扩散(物理吸附) ,失去其运动能量,其间的一部分分子蒸发,残留分子产生热分解而固定在吸附处(化学吸附)。

这时,如果器件的功函数小于吸附分子的电子亲和力,则吸附分子将从器件夺取电子而变成负离子吸附。具有负离子吸附倾向 的气体有O 2和NO x ,称为氧化型气体或电子接收性气体。如果器件 的功函数大于吸附分子的离解能,吸附分子将向器件释放电子,而成为正离子吸附。具有这种正离子吸附倾向的气体有H 2 、CO、碳氢化合物和酒类等,称为还原型气体或电子供给性气体。 图1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结构图图2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符号表示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在了解压阻式力传感器时,我们首先认识一下电阻应变片这种元件。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 1.1、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内部结构: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 1.2、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3.1.1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应变:物体在外部压力或拉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现象 弹性应变:当外力去除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其尺寸和形状的应变 弹性元件:具有弹性应变特性的物体 3.1.3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传感器。 工作原理:当被测物理量作用于弹性元件上,弹性元件在力、力矩或压力等的作用下发生变形,产生相应的应变或位移,然后传递给与之相连的应变片,引起应变片的电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变成电量输出。输出的电量大小反映被测量的大小。 结构:应变式传感器由弹性元件上粘贴电阻应变片构成。 应用:广泛用于力、力矩、压力、加速度、重量等参数的测量。 1.电阻应变效应 ○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应变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效应”。 2.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基片 b l 电阻丝式敏感栅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结构 4.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 (1)应变式力传感器 被测物理量:荷重或力 一

二 主要用途:作为各种电子称与材料试验机的 测力元件、 发动机的推力测试、水坝坝体承载状况监测等。 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柱式、筒式、环式、悬臂式等 (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主要用来测量流动介质的动态或静态压力 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大多采用膜片式或筒式 弹性元件。 (3)应变式容器内液体重量传感器 感压膜感受上面液体的压力。 (4)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 用于物体加速度的测量。 依据:a =F/m 。 3.2电容式传感器 3.2.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 平板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当被测参数变化使得S 、d 或ε发生变化时, 电容量C 也随之变化。 d S C ε=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第四版郁有文课后答案

第一章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答:某量值的测得值和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有实际相对误差和标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法。实际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的真值之比;标称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测得值之比。 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也用相对误差表示,它是相对于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引用误差是绝对误差(在仪表中指的是某一刻度点的示值误差)与仪表的量程之比。 2.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它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答:测量误差是测得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引用误差也是相对误差的一种表示方法。 在实际测量中,有时要用到修正值,而修正值是与绝对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的值。在计算相对误差时也必须知道绝对误差的大小才能计算。 采用绝对误差难以评定测量精度的高低,而采用相对误差比较客观地反映测量精度

引用误差是仪表中应用的一种相对误差,仪表的精度是用引用误差表示的。 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绝对误差142 140 2 kPa 142 140 实际相对误差100% 1.43% 140 142 140 标称相对误差100% 1.41% 142 142 140 引用误差100% 1% 150 ( 50) 4. 什么是随机误差?随机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小随机误差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答: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时,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方式变化着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很多不便掌握或暂时未能掌握的微小因素 (测量装置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人员方面的因素),如电磁场的微变,零件的摩擦、间隙,热起伏,空气扰动,气压及湿度的变化,测量人员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等,对测量值的综合影响所造成的。 对于测量列中的某一个测得值来说,随机误差的出现具有随机性,

烟雾传感器原理介绍

烟雾传感器 一、烟雾传感器介绍 1、(1) 烟雾传感器的分类 烟雾传感器种类繁多,从检测原理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a)利用物理化学性质的烟雾传感器:如半导体烟雾传感器、接触燃烧烟雾传感器等。 (b)利用物理性质的烟雾传感器:如热导烟雾传感器、光干涉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 (c)利用电化学性质的烟雾传感器:如电流型烟雾传感器、电势型气体传感器等。 (2) 烟雾传感器应满足的基本条件一个烟雾传感器可以是单功能的,也可以是多功能的;可以是单一的实体,也可以是由多个不同功能传感器组成的阵列。但是,任何一个完整的烟雾传感器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能选择性地检测某种单一烟雾,而对共存的其它烟雾不响应或低响应; (b)对被测烟雾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有效地检测允许范围内的烟雾浓度; (c)对检测信号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 (d)长期工作稳定性好; (e)使用寿命长; (f)制造成本低,使用与维护方便。 2、检测原理: 在探测器的电离室内放一α放射源Am241,其不断地持续放射出α粒子射 线,以高速运动撞击空气中的氮、氧等分子,在α粒子的轰击下引起电离,产 生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离子,从而使得原来不导电的空气具有导电性,当在电离 室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后,使得空气中的正负离子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形成电离 电流。具体电流的大小与电离室本身的几何形状、放射源活度、α粒子能量、 电极电压的大小及空气的密度、温度、湿度和气流速度等因素有关。

当烟雾粒子进入电离室后,由于气熔胶吸附大量的正负离子,使其中和。烟雾越浓,导致离子复合几率加快,从而使空气中电离电流迅速下降,电离室阻抗增加,因此根据R值变化可以感受到烟雾浓度的变化,从而实现对火灾的探测。 二、工作原理及结构特征 1、工作原理: 传感器的感烟时当火灾场所发生的烟雾进入到监测电离室,位于电离室中的检测源镅241放射a射线,使电离室内的空气离成正负离子。当烟雾进入时,内外电离室因极性相反,所产生的离子电流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平衡状态;火灾发生初期释放的气溶胶亚微粒子及可见烟雾大量进入检测电离室,吸附并中和正负离子,使电离电流急剧减少,改变电离平衡状态而输出检测电信号,经后级电路处理识别后,发出报警,并向配套监控系统输出报警开关信号。 2、结构特征: 整机电路由稳压、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比较触发、信号输出及声光报警等电路组成。 3、主要用途: 烟雾传感器用于煤矿井下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及火灾危险的场所,能对烟雾进行就地检监测、遥测和集中监视,能输出标准的开关信号,并能与国内多种生产安全监测系统及多种火灾监控系统配套使用,亦可单独使用于带式输送机巷火灾监控系统;具有抗腐蚀能力强、高灵敏度、结构简单、功耗小、成本低、维护简便等特点。对火灾初期各类燃烧物质阴燃阶段产生的不可见及可见烟雾,检测稳定可靠,且能有效地防止粉尘干扰所引起的非火灾误报。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细解 2011-10-14 15:37元器件交易网 字号: 中心议题: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系统的软件设计 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测试与结果分析 解决方案: 电桥放大电路设计 AD7715接口电路设计 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本文采用惠斯通电桥滤出微压力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变量,然后用INA118放大器将此信号放大,用7715A/D 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完成的数字量经单片机处理,最后由LCD 将其显示,采用LM334 做的精密5 V 恒流源为电桥电路供电,完成了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既能保证检测的实时性,也能提高测量精度。 微压力传感器信号是控制器的前端,它在测试或控制系统中处于首位,对微压力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能否进行准确地提取、处理是衡量一个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后续接口电路主要指信号调节和转换电路,即能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转换为便于显示、记录、处理和控制的有用电信号的电路。由于用集成电路工艺制造出的压力传感器往往存在:零点输出和零点温漂,灵敏度温漂,输出信号非线性,输出信号幅值低或不标准化等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介绍微压力传感器接口电路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系统的硬件设计,介绍主要硬件的选型及接口电路,包括A/D 转换电路、单片机接口电路、1602显示电路。 (3)对系统采用的软件设计进行研究,并简要阐述主要流程图,包括主程序、A/D 转换程序、1602显示程序。 1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是由电阻应变片组成的测量电路和弹性敏感元件组合起来的传感器。当弹性敏感元件受到压力作用时,将产生应变,粘贴在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会产生应变,表现为电阻值的变化。这样弹性体的变形转化为电阻应变片阻值的变化。把4 个电阻应变片按照桥路方式连接,两输入端施加一定的电压值,两输出端输出的共模电压随着桥路上电阻阻值的变化增加或者减小。一般这种变化的对应关系具有近似线性的关系。找到压力变化和输出共模电压变化的对应关系,就可以通过测量共模电压得到压力值。 当有压力时各桥臂的电阻状态都将改变,电桥的电压输出会有变化。 式中:Uo 为输出电压,Ui 为输入电压。 当输入电压一定且ΔRi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

第1章传感器基础理论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定义) 解: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传感器特性在检测系统中起到什么作用 解:传感器的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它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常把传感器的特性分为两种: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静态特性是指输入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在被测量各个值处于稳定状态下输入输出的关系。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随时间而变化的特性,它表示传感器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解: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调节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电信号的部分,调节转换电路是指将非适合电量进一步转换成适合电量的部分,如书中图所示。 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 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意义略(见书中)。动态参数有最大超调量、延迟时间、上升时间、响应时间等,应根据被测非电量的测量要求进行选择。 某位移传感器,在输入量变化5mm时,输出电压变化为300mV,求其灵敏度。 解:其灵敏度 3 3 30010 60 510 U k X - - ?? === ?? 某测量系统由传感器、放大器和记录仪组成,各环节的灵敏度为:S1=℃、S2=mV、S3=V,求系统的总的灵敏度。 某线性位移测量仪,当被测位移由变到时,位移测量仪的输出电压由减至,求该仪器的灵敏度。

传感器原理与工程应用复习题参考答案1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习题答案 第1章 传感与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P26) 1-3 用测量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的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 已知: 真值L = 140kPa 测量值 x =142kPa 测量上限=150kPa 测量下限=-50kPa ∴ 绝对误差 Δ=x-L=142-140=2(kPa) 实际相对误差 %= =43.1140 2 ≈?L δ 标称相对误差 %= =41.1142 2 ≈?x δ引用误差 %--=测量上限-测量下限= 1)50(1502≈?γ

1-10 对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d 20的尺寸进行了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 120.42 120.43 120.40 120.42 120.43 120.39 120.30 120.40 120.43 120.41 120.43 120.42 120.39 120.39 120.40 试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其测量结果。 解: 对测量数据列表如下: 当n =15时,若取置信概率P =0.95,查表可得格拉布斯系数G =2.41。 则 2072.410.03270.0788()0.104d G mm v σ=?=<=-, 所以7d 为粗大误差数据,应当剔除。然后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当n =14时,若取置信概率P =0.95,查表可得格拉布斯系数G =2.37。 则 20 2.370.01610.0382()d i G mm v σ=?=>,所以其他14个测量值中没有坏值。 计算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0 0.0043()d mm σσ= = = 20 330.00430.013()d mm σ=?= 所以,测量结果为:20(120.4110.013)()(99.73%)d mm P =±= 1-14 交流电路的电抗数值方程为

常见传感器原理介绍

Pellistoren Pellistors使用催化燃烧来测量可燃气体或蒸气在空气的含量直到达到该气体的LEL*。 标准传感器包括一对元件,主要指典型地指探测器和平衡器(参照元件)。探测器包括一颗催化材料的小珠子和其中埋置的铂金导线卷。平衡器和探测器很类似,但小珠子不具有催化作用所以是惰性的。 Figure 1 - Pellistors 两个元件通常被管理在Wheatstone桥梁电路中,如果探测器的阻力与平衡器不同,将导致产品只有输出。 500-550°C的恒定直流电压通过搭桥对元件加热,只有在探测器元件上可燃气体才被氧化,增加的热量会加大电阻,产生的信号与可燃气体的浓度成比例。平衡器帮助平衡四周温度、压力和湿度。 大多数pellistors中的元件被分开放置在金属罐中。在一台完整的气体探测器中(被用于可能爆炸的大气),金属罐通常被放在耐火封套中,这种耐火封套通常由金属多孔状淀土和外套组成。这种封套可以保证气体能到达传感器,但热的传感器元件不会点燃该易爆的气体混合物。因为这种设计十分重要,所以这种封套通常经符合国家标准的特许测试机构检验合格。在不同的国家,这种检测很可能费时及相当昂贵的过程。作为另一种选择,我们提供的完整的探测器将两个元件放入了耐火封套,并符合最新的欧洲(ATEX)并且北美(CSA & UL)标准。 对易爆大气的测量依赖于对可燃气体低于LEL浓度的精确测量。所以在该安全应用中,通常不考虑气体浓度。该测量通常被表示为气体LEL浓度的百分比(%LEL)。

多数可燃气体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多种气体,理想化的传感器应该是不同的气体有不同的测量结果。但实际上不同的化学形态影响了测量的结果,催化氧化传感器也没有例外。因此,pellistor对不同气体的相同浓度做出的判断是不同的,但当暴露在相同%LEL 浓度的不同气体中时,输出信号的变化相对小于其它检测技术。但因为此安全应用重视%LEL测量也使其成为主要优势。 我们将不同气体产生同样%LEL浓度命名为“相对敏感性”。我们进行了许多实验为CiTipeLs确定一定范围内可燃气体“相对敏感性”的实验价值。 催化毒 某些物质对催化传感器负面影响,有两种可能性: 毒 一些化合物会分解在催化剂并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坚实的屏障,这种分解是逐渐形成的,而长时期的曝光会导致传感器的敏感性发生无法恢复的减退。典型的毒物是有机铅和硅化合物。 被抑制 某些其他化合物,特别是硫化氢和被卤化的碳氢化合物,会被被吸收、或形成由催化剂吸收的化合物。这种吸收作用很强大,会使得催化剂的反应点被封闭而造成正常反应被迫停止。由于这种原因造成的传感器敏感性损失是暂时的,大多数情况下放在干净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传感器将恢复工作。 大多数化合物属于上述两类中的一个,可能有些表现出更大或更小的程度。在毒化或被抑制可能存在的应用中,CiTipeLs产品应该被避免暴露于它们不能抵抗的所有化合物中。 LEL说明 * 气体的LEL是指用火源使空气中的该气体爆炸的最低气体浓度。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设计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设计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设计(论文) 压电传感器在动平衡测量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 学生姓名:李梦娇 学号:20094073231 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中国·大庆 2011年12月

摘要 传感器是动平衡测量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是一种将不平衡量产生的振动信号不失真地转变成电信号的装置。利用压电式力传感器作为动平衡测量系统中的敏感元件来测量不平衡质量引起的振动。重点阐述了该压电式力传感器的结构设计、安装位置设计及振动信号检测中的关键问题。同时, 详细分析了该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特点。现场实验结果表明, 设计的压电式力传感器在动平衡测量中的性能良好。动平衡处理是旋转部件必须采取的工艺措施之一,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动平衡测量系统将逐步取代常规动平衡仪。 关键词:动平衡振动信号压电式力传感器调理电路测量系统单片机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the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system, transducer is the device that converts the vibration signal caused by the mi balance into electrical signal without distortion. The piezoelectric pressure transducer is app lied to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system formeasuring the vibration caused by mi balanced mass.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 installation location of the piezoelectric force transducer and the critical issues in vibration signal detection are expoun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of this transducer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iezoelectric pressure transducer offers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ment. The dynamic equilibration measurement is one of the main technological steps to betaken for all the swiveling part s. T he conventional dynamic equil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is being replaced by a new o ne based on a monolithic computer. Keyword:dynamic balance vibration signal Piezoelectric force transducer Conditioning circuit Measurement system Monolithic computer

压力传感器原理【详解】

压力传感器原理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一.压力传感器原理 一些常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力学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电阻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等。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它具有极低的价格和较高的精度以及较好的线性特性。下面我们主要介绍这类传感器。 在了解压阻式力传感器时,我们首先认识一下电阻应变片这种元件。电阻应变片是一种将被测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成为一种电信号的敏感器件。它是压阻式应变传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电阻应变片应用最多的是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种。金属电阻应变片又有丝状应变片和金属箔状应变片两种。通常是将应变片通过特殊的粘和剂紧密的粘合在产生力学应变基体上,当基体受力发生应力变化时,电阻应变片也一起产生形变,使应变片的阻值发生改变,从而使加在电阻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这种应变片在受力时产生的阻值变化通常较小,一般这种应变片都组成应变电桥,并通过后续的仪表放大器进行放大,再传输给处理电路(通常是A/D转换和CPU)显示或执行机构。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内部结构 1、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原理 如图1所示,是电阻应变片的结构示意图,它由基体材料、金属应变丝或应变箔、绝缘保护片和引出线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用途,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可以由设计者设计,但电阻的取值范围应注意:阻值太小,所需的驱动电流太大,同时应变片的发热致使本身的温度过高,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使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太大,输出零点漂移明显,调零电路过于复杂。而电阻太大,阻抗太高,抗外界的电磁干扰能力较差。一般均为几十欧至几十千欧左右。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吸附在基体材料上应变电阻随机械形变而产生阻值变化的现象,俗称为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导体的电阻值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ρ——金属导体的电阻率(Ω?cm2/m) S——导体的截面积(cm2) L——导体的长度(m) 我们以金属丝应变电阻为例,当金属丝受外力作用时,其长度和截面积都会发生变化,从上式中可很容易看出,其电阻值即会发生改变,假如金属丝受外力作用而伸长时,其长

知识讲解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

传感器(原理及典型应用) 编稿:张金虎审稿:代洪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传感器,常见的传感器有哪些。 2.了解一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3.了解传感器的应用模式,能够运用这一模式去理解传感器的实际运用。 4.了解传感器在生活、科技中的运用和发挥的巨大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传感器 1.现代技术中,传感器是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诸如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非电学量,并能把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化为电路的通断。把非电学量转换为电学量以后,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量、传输、处理和控制了。 2.传感器原理 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非电学量,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输出的通常是电学量,如电压值、电流值、电荷量等,这些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弱的,通常要经过放大后,再送给控制系统产生各种控制动作。传感器原理如下图所示。 3.传感器的分类 常用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效应进行工作的。根据测量目的不同,可将传感器分为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类。 物理型传感器是利用被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如电阻、电压、电容、磁场等)发生明显变化的特性制成的,如光电传感器、力学传感器等。 化学型传感器是利用能把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化学量转换成为电学量的敏感元件制成的。 生物型传感器是利用各种生物或生物物质的特性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酶、微生物、抗体等,分别对应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等。 要点二、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大小这个电学量,一般随光照的增强电阻值减小。 要点诠释:光敏电阻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硫化镉在无光时,载流子(导电电荷)极少,导电性能不好,随着光照的增强,载流子增多,导电性能变好。 要点三、热敏电阻和金属热电阻 1.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明显。如图为某一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作业

目录 第三章 (4) 3-1.什么是应变效应?什么是压阻效应?利用应变效应和压阻效应解释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4) 3-2.试述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补偿方法。 (5) 3.试用应变片传感器实现一种应用。 (5) 第四章 (5) 4-1.说明差动变隙式电感传感器的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和基本特征。 (5) 4 -3.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有哪几种结构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6) 4-10.何为涡流效应?怎用利用涡流效应进行位移测量? (6) 4-11.电涡流的形成围包括哪些容?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 5.用电感式传感器设计应用 (7) 第五章 (7) 5-1.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将电容式传感器分为哪几类?每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7) 5-9.简述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系统的工作原理。 (7) 第六章 (8) 6-1.什么叫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8) 6-3.简述压电陶瓷的结构及其特性。 (8) 3.利用压电式传感器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8) 第七章 (9) 7-4.什么是霍尔效应?霍尔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9) 7-6.温度变化对霍尔元件输出电势有什么影响?怎样补偿? (9) 第八章 (9) 8-1.光电效应有哪几种?相对应的光电器件有哪些? (9)

8-2.试述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晶体管和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应用时各有什么特点? (10) 8-6.光在光纤中是怎样传输的?对光纤及入射光的入射角有什么要求? (11) 8-7.试用光电开关设计一个应用系统。 (11) 第九章 (11) 9-1.简述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 (11) 9-2.为什么多数气敏元件都附有加热器 (11) 9-3.什么叫湿敏电阻?湿敏电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12) 第十章 (12) 10-1.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具有哪些特性? (12) 10-2.图10-3中,超声波探头的吸收块作用是什么? (12) 10-3.超声波物位测量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13) 10-5.已知超声波探头垂直安装在被测介质底部,超声波在被猜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460m/s,测得时间间隔为28μs,试求物位高度? (13) 第十一章 (13) 11-1.简述微波传感器的测量机理。 (13) 11-2 微波传感器有哪些特点?微波传感器如何分类? (13) 11-4 微波无损检测是如何进行测量的 (14) 第十二章 (14) 12-1:红外探测器类型及工作原理 (14) 12-2: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辐射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5) 第十三章 (15) 13-1.数字式传感器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5) 13-2.光栅传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什么? (16) 13-5.码盘式转角-数字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 (16) 第十四章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