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网中华文化概说形考四答案

国开网中华文化概说形考四答案
国开网中华文化概说形考四答案

1.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

2.春秋时期,(齐国)是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

3.荀子在(《天论》)一文中提出“天人之分”的观点。

4.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雅言)。

5.(《淮南子》)是现存第一部完整记录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

6.宋代的(周敦颐)《通书?文辞》提出“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

7.在丧礼中,因为死者的身份等级不同,其言语表达的方式也显示着区别,士人死曰(不禄)。8.《周礼》、《仪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俗称“三礼”。9.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被采作儿童开蒙教育的教材。

10.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11.“修辞立其诚”一语出自于(《周易》)。

12.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13.小篆来源于(石鼓)文。

14.律诗与绝句押韵一般用平声,很少用(仄)声。

15.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少数民族姓(拓跋)改汉姓为“元”。

.《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于省吾

C.陈梦家

D.徐中舒

.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C )

A.三藩之乱

B.永嘉之乱

C.八王之乱

D.五胡之乱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B )

A.天象观

B.勤农观

C.占验观

D.地利观

.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C )

A.蒙古族

B.匈奴族

C.汉族

D.高车族

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D )

A. 张衡

B.毕昇

C.祖冲之

D.蔡伦

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C )

A.规范性

B.调和性

C.稳定性

D.等级性

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B )。

A.禁忌

B.崇拜

C.恐惧

D.避讳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C )

A.秦代

B.汉代

C.隋唐

D.明代

.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D)

A.太宰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A)

A.《孙子》

B.《尚书》

C.《春秋》

D.《诗经》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B )

A.孝

B.仁

C.义

D.礼

.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B )

A. 木结构

B.左右对称

C.讲究装饰

D.廊柱结构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A)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宋代之所以把都城建在平原地区的开封,主要是为了就汴河的(B)

A. 水源

B.水运

C.水量

D.水利

.中国文化的源泉是(B)

A. 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中国古代独有的发明是(A C D)。

A 造纸术

B 冶铁

C 指南针

D 印刷术

2.下列属于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方式有(ABC)。

A 农商兼营

B 行商经营

C 坐商经营

D 公司经营

3.中国古代令人骄傲的教学思想有( A BCD)

A :因材施教B:启发诱导C:学思结合D教学相长

4.科举制的特点有(A B C)

A :士人自由报名应试B:考试定期举行C: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D:由官员举荐

5.我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是( A C)

A :“政绩”观B:“富民”观C :“勤农”观D:“足食”观

6.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有(ABD)

A :农业B:制陶C :火的使用D: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7.下面的概念,那些分别与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相适应(ABCD)

A :文化产品B:文化现象C:文化思潮D:文化政策

8.《诗经》中得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BCD)

A :风B:赋C:比D:兴

9.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把“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的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这“三纲”是(BCD)

A :神为君纲B:君为臣纲C:夫为妻纲D:父为子纲

10.我国古代居民的庭院,其用途是(A BCD)

A :人鱼自然和谐相处B:人神相处C:迎神祭祖D:日常生活

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

中华文化概说>> 教学辅导作业四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住宅一般分为、、三大部分。 2、明清两代的建筑,大型标志性建筑主要有、、、等。 3.明清民居北方以为主,南方以为典型。 4、在中国,有所谓“三代”之说,它指的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门槛前后出现的三个朝 代、、。 5、殷商时代的突出成就之一青铜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6、秦王朝“大一统”文化最主要的有四大方面、、、。 7、汉代的面食有发酵的,也有不发酵的,统称为“ ”。 8、唐代陆羽著的是中国最早的关于茶文化的著作。 9、古代的马车是有等级的,观车后之便可知乘车者的身份。 10.我国的烹调技艺的四大菜系指的是和,和。 11、到了汉代,封建的选官制度才逐渐确立,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和。 12、明代官员的官服上有补子,文官为“”,武官为“”。 13.清代的地方官制较之明代略有改变,总督,巡抚固定为“”。 14、明代的学校有两大类,其中中央级的学校称“”。 15、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还具有、特色。 16、端午节的活动主要有和,和。 17、目前所知保存礼仪文化最早的书籍是由儒家学者整理的《》、《》和《》。 18、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 19、《》是我国第一部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诗歌总集。 20、宋代皇帝徽宗赵佶书法自成一家,自创“”。 二、名词解释 1、自然崇拜 2、三代 3、华夏集团

4、巫史文化 5、茶禅一味 6、家谱 7、八股文 8、三纲五常 9、道家 10、禅宗 11、诗经 12、京剧 13、贴经 14、竹林七贤 15、建安风骨 三、判断题 1、传说中的伏羲氏、女娲氏属于华夏文化集团。() 2、司马迁的《左传》是第一部编年体史著作。() 3、明清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 4、我国的白酒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蒸馏酒,它的问世是酿酒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世界上最古老的野生茶树生长于中国西北。() 6、现代烹饪最重要的方法“炒”是在唐宋时期发明的。() 7、先秦时期已有“衣”、“裳”之分。上衣下裳,是当时男女通用的服装形式。() 8、科举制的雏形——开科取士试行于唐代。() 9、中秋节、春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近世三大传统节日。() 10、长期以来,古代中国文代多半是以华北为中心的。() 11、传统说唱艺术的源头,就是先民在劳动之余的讲故事。() 12、花灯舞主要流行于云南省部分地区。() 四、简答题 1、中国酒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建筑力学形考答案

建筑力学#-0002答案1. ()适当增加梁的支座,可减小梁的跨度,从而减小梁的最大弯矩值。 ?√ ?× 2. ()静定刚架作弯矩图时应注意:刚结点处力矩应平衡,铰结点处无力偶作用弯矩必为零。 ?√ ?× 3. ()桁架是指由若干直杆在其两端用刚接连接而成结构。 ?√ ?× 4. ()轴向拉伸(压缩)的正应力大小和轴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定拉为正,压为负。 ?√ ?× 5. ()平面桁架的基本计算方法是结点法、截面法。 ?√ ?× 6. ()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其剪力值有突变,突变的大小等于集中力的大小,其弯矩有转折点。 ?√ ?×

7. ()凡由静力平衡条件即可确定全部反力和内力的平面刚架,称为静定平面刚架。 ?√ ?× 8. ()梁横截面上弯矩的计算方法是:使研究对象上各力对横截面剪力作用点处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列出平衡方程即可求出该横截面上的弯矩。 ?√ ?× 9. ()在平面桁架计算时通常假设:各杆的轴线都绝对平直,且在同一平面内并通过铰的几何中心。 ?√ ?× 10. ()压杆稳定的临界力统一形式的欧拉公式中,μ称为长度系数。 ?√ ?× 11. ()工程上常把材料伸长率大于等于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材料伸长率小于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 ?× 12. ()一根钢杆、一根铜杆,它们的截面面积不同,承受相同的轴向拉力,它们内力也相同。 ?√ ?× 13. ()桁架的各杆都是只有轴力的二力杆。

?√ ?× 14. ()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零杆是多余杆,可以去除。 ?√ ?× 15. ()用截面法求解平面桁架的内力时所使用的截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 ?√ ?× 16. ()在平面桁架计算时通常假设: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并位于桁架平面内。 ?√ ?× 17. ()轴力是指沿着杆件轴线方向的内力。 ?√ ?× 18. ()在拉(压)杆中,轴力最大的截面一定是危险截面。 ?√ ?× 19. ()梁横截面上剪力的计算方法是:使研究对象上沿剪力方向的力的代数和不为零,列平衡方程即可求出需要的剪力。 ?√

电大-中华文化概说网上记分作业(全)

一、单选题 1、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是 C.科举制 2、被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 C.王维 3、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是 A.源 4、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是 A.温庭筠 5、科举制废除于 B.1905年 6、《大风歌》的作者是 A.邦 7、明清小说又称 D.章回小说 8、提出“以自由为体,以为用”、被称为“中国西学第一者”的学者是 D.严复 9、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 A.安史之乱 10、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 D.顾炎武 11、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 C.《申报》 1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D.择端 13、朴学的开山大师是 B.顾炎武 14、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 D.王羲之 15、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 B.白马寺 16、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 D.宋代 17、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是 D.授时历 18、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 B.愈 19、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 A.徐光启 20、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 B.漕运、盐法、河工 21、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 C.载 22、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 C.驾 23、道教形成于 B.汉代

24、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 B.《古今图书集成》 25、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C.曾国藩设立军械所 26、正式实行“一口通商”的“闭关锁国”政策是在 C.乾隆年间 27、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是 A.马可?波罗 28、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 D.董仲舒 29、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 C.玄 30、“中体西用”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 B.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 二、多选题 1、元曲四大家包括 A.关汉卿 B.马致远 C.光祖 E.白朴 2、北宋瓦舍表演中,最能体现市民口味的表演形式是 A.说话 E.杂剧

国家开放大学园艺本科《农业生态学》国开网形考作业答案

农业生态学 1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农业为( c )。 a. 有机农业 b. 生态农业 c. 石化农业 d. 自然农业 2以下属于r对策者生物的是( c )。 a. 鹭 b. 鲸鱼 c. 细菌 d. 竹 3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气候、食物和其他生态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 4生态对策是指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以适应环境、更好地保存和延续种群的策略。主要有两种:r对策和j对策。(错) 5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 )。 a. 互利共生 b. 寄生 c. 原始合作 d. 偏利共生 6生物型的集约农业是以能源高度消耗、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获取农作物的显著增产,农产品的高度商品化和当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一种集约型生产方式。(错) 7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d)。 a. 多样的生物种类 b. 高的经济产量 c. 高的生物产量 d. 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特点 8所有替代农业都具有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少用或基本不用化学品;依靠( c ),特别是依靠生物本身的功能。 a. 化学过程 b. 人工过程 c. 自然过程 d. 物理过程 9生态系统=生物群体环境+生物群体及其全部关系(对) 10农业生态系统属于( d )。 a. 封闭式生态系统 b. 自然生态系统 c. 人工生态系统 d. 半人工生态系统 11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质,也不使用生物工程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是( d )。 a. 自然农业 b. 生物农业 c. 生态农业 d. 有机农业 12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一般包括两大部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对) 13人工控制系统是人类施加给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和影响的总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也是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标志。(对) 14属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的是( b )。 a. 二氧化碳 b. 玉米 c. 风 d. 土壤 15以农田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殖业一般比较发达。(错) 16农业生态系统既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具有自然属性,又要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社会属性。(对) 17生态系统中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和分解者两大功能类群。(错) 18人工辅助能的投入是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最重要区别。(对)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c)。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生物圈 d. 农业生态系统 20农业生态系统是( a )。 a. 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b. 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c. 封闭性系统,净生产力高 d. 开放性系统,净生产力低 21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生物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错) 22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生产力高,但抗逆性较差。(对) 23群落在演替的进程中最后到达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或顶级群落。(对) 24农—果模式主要是以多年生的果树和农作物如粮食、棉花、瓜果、蔬菜等间作。(对)

建筑力学形考答案模板

建筑力学#-0004答案 1.( ) 单位荷载是广义力, 必须根据所求位移而假设。 ?√ ?× 2. ( ) 单跨超静定梁的单位杆端位移产生的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力称为载常数。 ?√ ?× 3. ( ) 求位移的单位荷载法是由叠加原理推导出来的。 ?√ ?× 4. ( )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 独立的节点位移, 基本未知量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无关。 ?√ ?× 5. ( ) 单跨超静定梁的跨中荷载产生的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力称为形常数( 也叫固端力) 。 ?√

?× 6. ( ) 力矩分配法中的转动刚度反映了杆件抵抗结点转动的能力。 ?√ ?× 7. ( ) 应用单位荷载法求位移时, 应先画出单位荷载弯矩图, 写出其表示式, 再画出实际荷载弯矩图, 写出其表示式, 然后作积分运算。 ?√ ?× 8. ( ) 位移法和力法的求解依据是: 综合应用静力平衡、变形协调条件, 使基本体系与原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一致, 从而利用基本体系建立典型方程求解原结构。 ?√ ?× 9. ( ) 静定结构的静力特征是: 满足平衡条件内力解答是唯一的, 即仅由平衡条件就可求出全部内力和反力。 ?√ ?×

10. ( ) 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进行第一轮次的分配与传递, 从不平衡力矩较小的结点开始, 依次放松各结点, 对相应的不平衡力矩进行分配与传递。 ?√ ?× 11. ( ) 位移法中角位移的数目不等于结构中刚结点的数目。 ?√ ?× 12. ( ) 某一点设一单位集中力偶, 是欲求该点的角位移。 ?√ ?× 13. ( ) 结点角位移的数目不等于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 ?× 14. ( ) 力法基本结构: 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 同一结构能够选取多个不同的基本结构。 ?√ ?×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60分) 1、唐诗熔汉魏的风骨和齐梁的声律于一炉。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融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融合。 3、宋学开山祖是周敦颐和邵雍。 4、南宋文化中心的南移包括:学术中心的南移、政治人物的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5、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现了昔日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6、从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看,如果说唐文化重在继往,那么,“宋型文化”则重在开来。 7、与其它宗教终归于“无”不同,道教是重“有”的宗教,一切都归于“有”。 8、禅,既指佛教一大宗派禅宗,又指这一宗派最主要的教义。 9、“题画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大量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中。 10、写意是中国画最主要的特色,中国画的另一特色,就是散点构图。 11、传统的艺术精神就是写意抒怀,作为这种追求的直接体现形式,就是对艺术境界即意境的追求。 12、元朝统治者在汉化的过程中,不仅接受中原文化以及江南文化,而且,还广泛地接受了包括西域文化在内的大量外来文化。 13、元杂剧是在院本、诸宫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剧形式。 14、明代王阳阳继承陆象山“心学”的法宝,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 15、中国传统的“贵义轻利”观念,在明代后期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礼拜金钱之风十分强盛。 16、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势,唐宋以前,可是说是士大夫文学占主导的时期,而明清以后,则是市民文学唱主角的时代。 17、《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18、明代朱载堉用“新法密律”建立起科学的十二平均律,其科学性至今仍得到肯定。 19、统一的清王朝为了对四周少数民族实施有效统治,在中央设立了理藩院这一专门机构。 20、明代以来,人文的潜流不断壮大,思想家顾炎武将“国家”与“天下”区别开来,以前者为一家一姓的封建王朝,以后者为万民共有之天下。 21、在反对宋学空疏的过程中,清儒对汉学青眼有加,于是导致了朴学的发达。 22、清官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最重要的就是正直。 23、道光、咸丰时期兴起的经世实学,将治学的重点转移到研讨漕运、盐法、河工、农事等方面,学问的重心从慕古转向崇今。 24、1901年,清政府废除了八股取士的老套,改试策论,注重实学治用。 25、如果说洋务运动是官商知识阶层对西学侵入的应对的话,那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则是贫民百姓对西学入侵的应对了。 26、严复从西学中寻得朴素的人本主义“民主”来对抗中国的“君主”集权,提出了“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深刻的命题。 27、鹤与松结合,成为长寿的象征。“松鹤延年”、“鹤发童颜”等,就是对高寿者的赞辞。 28、从文化原型溯源,龙凤都是远古初民部落的图腾,龙主要是中原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凤则为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29、传统爱国思想中两方面的内容应该剔除:其一为忠君,其一为民族心态。 30、“自强不息”一语出自《易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隐逸文化以(D)作为最终追求目标? A.修身齐家治国 B.主体的个性消融 C.出污泥而不染 D.主体的个性自由 2、何时起隐士几乎全为儒士(B) A.魏晋之后 B.宋元之后 C.元明之后 D.明清之间 3、宗白华先生所说“中国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学时代”是指(B) A.两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唐宋时期 D.元明清时期 4、从本源上讲,炼丹是(C)的思想 A.道家 B.道教 C.神仙家 D.佛教 5、西汉、唐朝的中外文化汇萃之地都是(D) A.敦煌 B.洛阳 C.咸阳 D.长安 6、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证是(D) A.太宗对道教的崇奉 B.韩愈的排佛 C.武则天的圆融三教 D.科举制的实施 7、宋学集大成的代表人物是(A) A.朱熹 B.二程 C.张载 D.邵雍 8、我国历史上有过几次文化南移集中的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B) A.战国时楚文化兴起后 B.唐代“安史之乱”后 C.“永嘉之乱”后 D.“靖康之难”后 9、下面关于“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先秦诸子都坚持“道”一元论的观点 B.道家对道的理解特别强调无为的思想 C.儒家学说对道的理解更注重天的意志 D.宋代道学家的道学思想杂有佛学因素 10、“恕”的本义是指(B) A.原谅别人的过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严格地要求自己 D.严格地要求别人 11、以下元杂剧属于公案戏的是(D) A.《西厢记》 B.《墙头马上》 C.《拜月亭》 D.《窦娥冤》 12、与宋代绘画相比,元代绘画显示出的特征是(B) A.更加浓墨重彩 B.更重意趣与心境 C.更显富丽堂皇 D.以人物素描为主 13、明代文化呈现出与前代迥异的色彩,其主要原因是(C) A.僵化的八股科举考试 B.封建集权的专制化 C.经济基础的巨大变化 D.文化高压政策 14、明代以冷静理智的态度对待西学,主张吸取优点、摒弃伪妄的人是(B) A.徐光启 B.方以智 C.李之藻 D.王徵 15、为了维护业已衰化的封建肌体,清王朝对外采取的政策是(D) A.全盘西化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对外开放 D.闭关锁国 16、中国历史上最体现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建筑力学形考答案

建筑力学#-0001答案1. ()对物体运动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 ?√ ?× 2. ()力的合成遵循矢量加法,只有当两个力共线时,才能用代数加法。 ?√ ?× 3. ()约束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 ?× 4. ()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一定通过接触点,为垂直于光滑面的压力。 ?√ ?× 5. ()约束反力是约束物体对被约束物体的反力,是限制被约束物体的力。 ?√ ?× 6. ()在平面力系中,所有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有3个平衡方程。 ?√ ?× 7.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能用一个或二个力矩方程来代替。

?√ ?× 8. ()力沿坐标轴方向上的分力是矢量,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代数量。 ?√ ?× 9. ()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系统。 ?√ ?× 10. ()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 ?× 11. ()同一平面内作用线不汇交于同一点的三个力一定不平衡。 ?√ ?× 12. ()两个力相等的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可以不同。 ?√ ?× 13. ()合力就是各分力的代数和。 ?√ ?×

14.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闭合。 ?√ ?× 15. ()力偶的作用面是指组成力偶的两个所在的平面。 ?√ ?× 16. ()柔体约束的特征:只能承受沿柔索轴线的拉力;约束反力过接触点且沿柔索轴线,恒为拉力。 ?√ ?× 17. ()力对刚体的效应与力的作用点在作用线上的位置无关。 ?√ ?× 18. ()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 ?× 19. ()二力杆就是只受两个力的杆件。 ?√ ?× 20. ()在约束的类型中,结点可分为:铰结点、刚结点、自由结点。

-中华文化概说复习资料

上海电大20XX年中华文化概说复习资料(12月)单选 B 遍注古今群经,综汇今古文经学,集两汉经学之大成的是 C.郑玄 帛书《老子》出土B.长沙马王堆汉墓 被鲁迅先生赞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的著作D.《庄子》 被苏轼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C.王维 被尊为“书圣”的书法家是D.王羲之 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的学者是D.王国维 C 春秋时,周王室名存实亡,周的礼乐文化保留完好的仅有B.鲁国 曾设计宇宙演化过程《太极图》,并以《太极图说》进行诠释的人A.周敦颐 D 道教的基本信仰是B道 道教形成于 B.汉代 《大风歌》的作者是 A.刘邦 东周时期的文化精神是C.重民轻神 F 法家文化策源地是D.三晋 放言“天之将大任于斯人也”的是C.孟子 G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较科学的说法是A.本土、多元 关汉卿震撼力的戏曲作品D《窦娥冤》 广义“文化”底层部分是C.器物文化 告诫唐太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著名“诤臣”是C魏征《古今图书集成》中“神异”、“禽虫”、“艺术”类的书籍归入D博物编 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 B.元典时代 H 《红楼梦》的作者是C曹雪芹 汉文“中国”正式写进外交文书,首见于D.中英《江宁条约》J 稷下学宫位于 A.齐国 揭开洋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C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 健身体操“五禽戏”的编创者B华陀 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且历史最久的是C《申报》、 既是唐朝由盛转衰,又是整个中国文化史转捩点的事件是A安史之乱 “经”的本义是C编织物的纵线 举世闻名的卢舍那大佛在B.龙门石窟 今天的中华名族是中国境内多少个名族的总称。 C、56 K 可称为“近古文化期”的时期是C唐宋后千年间 开创五代文人词的晚唐词人A温庭筠 孔子身后,儒分为八,其中“孙氏之儒”即 D荀子一派 科举制废除于B 1905年 L 离骚的意思是 C.远离忧愁 M 明清时期中西文化碰撞的前沿是D.两广、江浙 明清时期的“三大政”是指B漕运、盐法、河工 明清小说又称D章回小说 明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是A.徐光启 明确区分“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的启蒙思想家是D顾炎武 N 哪种文字的造字法已显示出汉字形声化的趋向B.金文 P 朴学的开山大师是B.顾炎武Q 清代道咸间成就最大的经世学者B.魏源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D.张择端 清乾隆24年大体奠定了中国疆域范围,约有D.1260万平方公里弃用布帛,完全用钱币作一般等价物始于C宋代 秦文化最鲜明的文化特色A功利主义 其学派被称为“关学”的理学学者是C张载 R 人类改变分子化学结构的第一种制作物是B陶器 S 隋唐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 C.科举制 宋代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A.沈括 商周青铜器纹饰主要D.虚拟的动物纹 商族的图腾“玄鸟”就是B.燕子 “世界”一词源自B《楞严经》 T 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称为“中国西学一者”的学者D.严复 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A.魏源 提出“中华”一词乃“文化之族名。……华之所以为华B.杨度屠岸贾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元杂剧 A.《赵氏孤儿》 唐中叶的文化领军人物是B.韩愈 W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A.壮族 “文化”的本质内涵是C.自然的人化 我国文献所知最早的确切年代是C.公元前841年 X 吸收易学、孟学成果,采用中国人习惯的修行方式的佛教宗派是D.禅宗 小篆的创制者是B.李斯 小说的开创时期是B.魏晋南北朝 现存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类书是B.《古今图书集成》 先秦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是C.儒家 心学是明代中后期的“显学”,盛极一时,又称B王学 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于D.尊神文化 Y 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为 B.文物之国 洋洋52万言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疑古辩伪的思想发端于B.唐宋 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人物A.马可·波罗 元杂剧中帝王的俗称是C.驾 元曲所用曲牌400多个 有“人文初祖”美誉的是D.黄帝 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D.董仲舒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D元朝 Z 中体西用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B.把经学儒术提升到至高无上位置 “中华”一词较早出现于 D.魏晋南北朝 “中国”的初义是 A.中央之城 “中国”整词出现,较早见于C.周初 中国最早采用“计里画方”之法绘制的地图是A.禹迹图 中国文化史的“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是指B.秦汉 中国文明的“青铜时代”约相当于C.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的《国风》部分汇编了多少个地区的诗歌C.15个 中国文明的“青铜时代”约相当于C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 中国逐渐形成回回族,始于元朝 中国人颂扬“燧人氏”,因为他C.教人用火 中国境内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始于B.新石器时代 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朝中叶后 中国最早的成文法典A.子产铸“刑书” 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是B.白马寺 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D.授时历 重视血亲人伦、追求现世事功的学派C.儒家

中华文化概说简答题库

1.“广义文化”如何定义? 回答: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英国文化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其它才能和经验在内的综合体。”被视为经典的广义文化定义。 2.什么是“自然的人化”? 回答:“自然的人化”是“文化”的本质内涵,即人通过有目的的劳作,将天造地设的自然加工为文化。包括外在文化产品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因此,文化分为支持系统和价值系统两大部类,前者表现为器用层面,是人类物质生产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构成文化大厦的物质基石;后者表现为观念层面,即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凝聚为文化的精神内核。 3.何为“巫术”? 回答: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便是巫术。巫术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录符式、占卜式等。从事巫术和主持祭祀起初由氏族首领担任,后出现职业祭司与巫师,他们自称可以通神,上达民意,下传神旨预卜吉凶,治病救人。他们既以非理性的迷信为务,又是初民文化(音乐舞蹈、天文历法、医药学)的保存者,其职司大略有五:祝史、预卜、医、占梦、舞雩,从而成为知识分子的前驱。 4.什么叫“轴心时代”? 回答: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公元前800年到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世界各国文化都进入创制基本民族精神的阶段,纷纷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并同时出现了对人类历史、善恶取向等根本问题的思考,“人类意识”首次觉醒,进入理性思维,所创制的精神文化范式,决定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这一时期,世界各主要文明民族,都创作出包含该民族基本精神的文化元典,故又可称为元典时代。中国的元典时代,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 5.何谓“和而不同”? 回答:是先秦时代文化的主导精神,表现在学术风气上,就是承认差异,既不封闭,也不盲从,对前人和外人的思想加以扬弃、综合。先秦各家各有性格,如儒的醇厚、墨的谨严、道的超逸、法的冷峻、名的致密、阴阳的流转,各自独步千古,然而,诸子又遵循“和而不同”路线,广采博纳,在融通的基础上攀登新

人类与社会_国开学习网形考作业流程与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 同学们,本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共50分,考核项目包括: 一、形考作业:共2次,各折合为形考成绩40分,总共折合成80分计入形考成绩; 二、专题讨论:每章1次,共10次,要求你每2章完成1次,5次讨论共折合为形考成绩的20分。

也可以点击左侧任务栏中“形考任务”: 一、形考作业(80分) 形考作业为2次。第1章至第5章1次,在第5周发布,开放6周,第10周关闭。第6章至第10章1次,在第13周发布,开放6周,第18周关闭。

附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 1. 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 A. 伽莫夫 B. 哈勃 C. 康德 D. 爱因斯坦 2.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俄语 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 B. 瘟疫流行 C. 文化上的不适应 D.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 4. 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 B.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 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 D.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

5. 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 B.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 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D.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6.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廉价性、实用性 B. 再生性、广泛性 C.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 D.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 7.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人力资源 B. 土地资源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8.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 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 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 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 9.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

建筑力学形考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竖向位移,则应在该点虚设()。 正确答案是:任意方向单位力 2.在图乘法中,欲求某点的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正确答案是:单位力矩 3.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正确答案是:一对反向的单位力矩 4.平面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主要是由()产生的。 正确答案是:弯曲变形 5.作刚架内力图时规定,弯矩图画在杆件的()。 正确答案是:受拉一侧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使用图乘法时,两个相乘的图形中,至少有一个为三角图形。 正确的答案是“错”。 2.图乘法的正负号规定为:面积Aω与纵坐标y c 在杆的同一侧时,乘积Aωy C 应取正号;面积Aω与纵坐标y c 在杆的不同侧时,乘积Aωy C 应取负号。 正确的答案是“对”。 3.单位荷载法就是将两个弯矩图的图形进行简单拼合。 正确的答案是“错”。 4.一次截取两个结点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桁架杆件轴力的方法称为结点法。正确的答案是“错”。 5.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是多余杆件,应该撤除。 正确的答案是“错”。 6.桁架中的内力主要是剪力。

正确的答案是“错”。 7.多跨静定梁基本部分承受荷载时,附属部分不会产生内力。 正确的答案是“对”。 8.刚架在刚结点处联结的各杆杆端弯矩相等。 正确的答案是“对”。 9.轴线是曲线的结构称为拱。 正确的答案是“对”。 10.三铰拱的支座反力中水平推力与拱高成反比,与拱轴曲线形状无关。正确的答案是“对”。 三、计算题(共70分) 1.试作图示静定多跨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0分) (1.1)梁的弯矩图如()所示(5分) 正确答案是: (1.2)梁的剪力图如()所示(5分) 正确答案是: 2.试作图示刚架的内力图。(10分) (2.1)刚架的弯矩图如()所示(5分)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一) 参考答案 1、著名学者苏秉琦曾将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划分为六大区系。 2、龙是各部落初民原始图腾的混合物。 3、殷商时期,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 4、诸子之学,显学主要有儒学和墨学两家。 5、西汉时的司马谈将“诸子”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6、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7、先秦“百家争鸣”中,百家思想虽然各异,但他们共同的学术之源是六经。 8、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是天人合一,它对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走势、审美追求、价值观念都有极大的影响。 9、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10、汉儒董仲舒糅合阴阳五行于儒学体系中,建立起“天人感应”的理论,从原始的“天人合一”理想演化出“天人相类”的怪胎。 1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主张物我之间亲密无间,认识自我,也就等于认识“物自体”,我之属性本身就是“物自体”属性的体现。 12、体用一源,既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也可以说是古代文化精神的产物。 13、道,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高的一个哲学范畴。 14、先秦诸子学说虽歧见叠出,各有所重,但他们都坚持“道”一元论的思想。 15、体现天道自然的德,称善德、美德,如尧舜周孔之德;反之,与天道相悖离的德,称凶德、恶德,如桀纣之德。 16、到宋代时,孟子“内圣”之学性善之说,独重一时。 17、礼在先秦的发展大致有三个阶段,作为宗教的阶段、作为群体组成方式的阶段,作为个人内在和外在行为规范的阶段。 18、仁是儒家学说的思想核心。 19、与儒家大异其趣,墨家从“兼爱”出发,以“利”规范行为。 20、古代中国人对阴柔的重视远胜过对于阳刚。 21、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趋于融合,主要体现在《易传》和《吕氏春秋》两书中。 22、与唐宋文化相比,汉代文化最突出的表现是浑厚。 23、秦汉时期对外文化非常发达,除张骞、甘罗出使外,另一重要事件是徐福率众出海东渡。 24、代表东汉时期的“出世”哲学的,一为本土的道教,一为外来的佛教。 25、两汉经学着眼于王道秩序的建构,而玄学则表现出“解构”的特性。 26、在审美追求上,魏晋人追求的是“气韵生动”,而不是合乎古范。 27、晋代葛洪受玄学影响,对“玄”进行大幅度的深挖,并将之与“道”对接解释。 28、成玄英所谓的“玄”,很有点佛教“空”的意味,而他所谓的“众妙之门”,看上去也有点佛教所说的“极乐世界”的架式。

中华文化概说三次形考答案

1.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发生是 C A. 黄河流域一元文化发展的结果 B. 黄河和长江流域二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C. 多区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D. “三皇五帝”相承的结果 满分:2 分 2. 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守,这一治水故事突出体现了夏代文化的 C A. 遵命 B. 宗教虔诚 C. 尚忠 D. 实干 满分:2 分 3. 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甲骨文和( D )的发掘出土 A. 陶器 B. 谷物 C. 石器 D. 青铜器 满分:2 分 4. 在西周时期,赋予了“政道”内涵社会关系的维护及社会道德的养成行为是 A A. 农耕 B. 商业 C. 宗教 D. 手工业 满分:2 分 5. 代表着劳动阶层思想,捍卫本阶层利益和财产的是 B A. 儒家 B. 墨家

C. 名家 D. 法家 满分:2 分 6. “尚公义”是早期“法家”的思想的精义,即建立一种普遍的制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 其代表人物是 A A. 秦国的商鞅 B. 韩非子 C. 李悝 D. 子产 满分:2 分 7. 自秦至汉武帝时期,经过百余年( C )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以确定,并由 此形成的政治大一统格局。 A. 分封制 B. 诸侯之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满分:2 分 8. 秦汉时期对官员选拔的方式一般采用 D A. 世袭制 B. 任命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满分:2 分 9. 汉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税,发展农业,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被史家称为 A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汉朝盛世

D. 小农盛世 满分:2 分 10. 向汉武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家”的是 B A. 谷永 B. 董仲舒 C. 晁错 D. 公孙弘 满分:2 分 11. 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 C A. 道家的出世思想 B. 法家的权谋思想 C. 儒家的政治齐平思想 D. 墨家的兼爱思想 满分:2 分 12. 丝绸之路形成的最初原因是 D A. 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 B. 向西方输也中国的丝绸 C. 从西方引进佛教等西域文化 D. 打通西域,打击匈奴 满分:2 分 13. 汉武帝为“独尊儒术”,观民风察得失,设立了( A )广采民歌 A. 乐府 B. 尚书 C. 太学 D. 公府 满分:2 分 14. 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是汉朝独尊儒术而形成的( B )开始的

信托与租赁 国开网形考作业1参考答案

信托与租赁形成性考核作业1 参考答案 1信托行为设立的基础是( )。 a. 信任 b. 金钱 c. 委托 d. 股权 正确答案:信任 2 受益人是由( )指定的 a. 委托人 b. 自然人 c. 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d. 法人 正确答案:委托人 3 有司法机关确定当事人之间的信托关系而成立的信托是( )。 a. 法人信托 b. 他益信托 c. 公益信托 d. 法定信托 正确答案:法定信托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于( )年正式实施。 a. 2004年 b. 2005年 c. 2003年 d. 2001年 正确答案:2001年 5 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以后,对转移的这部分财产( )处置权。 a. 不再拥有 b. 绝对拥有 c. 相对拥有 d. 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不再拥有 6下面哪个原则不是租赁合同签订的基本原则?( )。 a. 互惠原则 b. 正确履行原则 c. 合法原则 d. 自愿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履行原则

7在信托关系中委托人充当受托人的信托是( ) a. 宣言信托 b. 他益信托 c. 宣告信托 d. 自益信托 正确答案:宣言信托 8 属于金钱信托业务的是( )。 a. 公司债信托 b. 劳保基金信托 c. 专利信托 d. 不动产信托 正确答案:劳保基金信托 9 在特定金钱信托业务中,受托人无过失的情况下,一旦出现财产运用损失由( )负责。 a. 受托人和担保人 b. 委托人和受托人 c. 委托人和受益人 d. 受托人和受益人 正确答案:委托人和受益人 10 以下信托属于身后发生效力的是:( )。 a. 遗嘱信托 b. 生前信托 c. 管理信托 d. 处理信托 正确答案:遗嘱信托 11下面关于委托人描述正确的是( )。 a. 委托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 b. 禁治产人也可以充当委托人 c. 委托人与受益人可以是同一人 d. 委托人必须是财产的合法拥有者 正确答案:委托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委托人必须是财产的合法拥有者。委托人与受益人可以是同一人 12 根据基金投资目标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 )。 a. 股票基金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四)答案

《中华文化概说》作业(四)中华文化概说》作业 一、简答题(每题15 分,共30 分) 1、简述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首先,理学重新构筑起“礼”的封建秩序。在礼治秩序的长期浸染下,中国国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主奴根性。个体非得牺牲自我(“灭人欲”)以适应礼法的要求(“存天理”)。其次,理学家以个人的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学问的根本,促成了儒学朝“内圣”的方向发展的趋势。而专心内求的学术方法,又往往造成空疏的学风。外轻经济之事,空谈而鲜实用,一遇危难,即束手无策,给民族心理投下阴影。第三,理学家们强调的道德自觉,给我们的民族带了积极的因子。以“内圣”为根本的立身原则,实际上也就是强调了儒生们在道德规范下的主体意识。而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命题,导致了中国知识阶层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庄严的历史使命感,并将个体人格的完成,融入到大众群体人格的共同完成之中。理学家们强调的“浩然正气”也为熔铸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四,在以“天理”为根本的理学本体论中,妇女丧失了一切权力,变为男性的附庸和奴隶。一系列的封建礼教枷锁,至今仍给中国妇女的文化心理留下阴影。 2、为什么说《四库全书》是空前的文化建设又是空前的文化浩劫? 答:《四库全书》是空前的文化建设,首先是其规模宏大。整部《四库全书》共著录三千四百七十部,共七万九千一十八卷。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如此一部巨书,无异于是在文化上修建了一道“万里长城”。其次,《四库全书》是由政府出面修订的,因此,其校订缮写之精良与清晰,不是一般刻本所能做到的。《四库全书》也是空前的文化浩劫。首先,乾隆编纂《四库全书》本来就带有禁毁书籍的目的,因此在修纂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其目的,对一批书籍进行了大量挖改。其次,出于维护其统治的考虑,清政府在修纂《四库全书》时,把不利于其统治以及有民族反抗意识和思想的书籍大量销毁,共近3000 种,书籍总数在10 万部以上。如此数量庞大且极富思想性的图书被禁毁,对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二、讨论题(70 分) 讨论主题:讨论主题:“孝” 作业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准备讨论材料,再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讨论,并作记录与评述。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个人观点与评述要求字数800 字以上。 作业内容:1、记录你准备的讨论材料与观点。请详细记录材料的来源,包括:作者、文章或书名、页码或网址; 2、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 3、综合你所准备的材料、同学们的观点,得出自己最终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作论证,对你认为错误的观点作批驳。(个人观点与评述,可不限于下面所提示的范围) 讨论内容提示:讨论内容提示: 1、儒家对于“孝”有哪些主要主张?你认同哪些?不认同哪些?为什么? 2、请例举二三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于“孝”的事例,并加以评述。 3、举例说明中国的“孝”文化对当代国人的影响。 4、你认为现在是否还要“孝”?如何“孝”?个人准备的材料:个人准备的材料:(10 分)以下答案仅供参考,请自行组织拟写文章。 中国是个讲孝的国度,自古便出现进以孝治国的君王,也出现因举孝廉而与当官的子。再加上官方提倡民间赞扬,所以孝成了中国人世间一个十分重要的道德科目,所谓百行孝为先嘛。“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最早在西周被提出。那时,人们讲“孝道”,主要是指“尊祖敬宗”,主要的表现是在祭祀方面。

17电大国开网络实用技术基础形考作业2

"题目1:下面关于ICMP协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ICMP协议根据MAC地址查找对应的IP地址 ;ICMP协议根据IP地址查找对应的MAC地址 ;ICMP协议根据网络通信的情况把控制报文发送给发送主机 ;ICMP协议是用来转发数据包" "题目2:IP协议是运行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题目3:用于多播地址的IP地址是()。 :A类地址 ;B类地址 ;C类地址 ;D类地址" "题目4:路由表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目的网络号 ;路由器名称 ;网络状态 ;下一跳地址" "题目5:在IPv4网络环境中,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是根据()转发数据包:目的IP地址 ;源IP地址 ;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题目6:将接受到的IP地址解析为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是()的作用。 :ARP协议 ;TCP协议 ;OSPF协议 ;RIP协议" "题目7:以下哪个路由协议属于距离矢量协议()。 :静态路由协议 ;RIP ;OSPF ;BGP" "题目&下面关于IP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是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提供“尽力交付”的网络服务 ;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支持异构网络互连" "题目9: IP数据报首部的最大长度为()字节。 :8字节

;20字节 ;40字节 ;60字节'’ "题目10 :下列不属于动态路由协议的是()。 :RIP ;OSPF ;RARP ;BGP" "题目11 : IPv6的特性不包括()。 :地址空间较大 ;报头简单和易封装 ;路由表较大 ;可提供更好的QoS保证" "题目12 :下列关于BG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GP协议是一种动态路由协议 ;BGP用于不同自治系统间的可达性信息交换 ;BGP使用UDP协议传输报文 ;BGP路由器具有IBGP和EBGP两种工作模式" "题目13 :下列关于NAT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用于将公有IP地址转换为私有IP地址 ;私有网络在实施NAT时,需向外部网络通告其地址和内部拓扑 ;NAT可分为静态NAT和动态NAT两类 ;NAT功能既可以部署在网络硬件设备上,也可以部署在各种软件代理服务器上" "题目14 :下列关于UD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UDP是一种无连接的数据报协议 ;UDP提供可靠的数据报传输服务 ;如果应用对可靠性要求较高,可以使用UDP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中包含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题目15 :下列关于TC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一种面向字节流的传输控制协议 ;TCP具有流量控制功能 ;数据传输结束后不需要释放TCP连接" "题目16 : 1.IPv4协议约定,网络中的主机用()位的IP地址来标识,IPv6采用()位地址空间。 2. 控制报文协议ICMP是网际层协议之一,主要用于控制()的传输,在网络设备之间传输错误提醒和控制信息,是检测()和工作状态的重要协议之一。 3. 网际层常用的协议除IP协议之外,还包括(),(),()和()。 4. ICMP的差错报告报文共有5种,分别是(),(),(),()和()。 5. 用于测试本机的环回IP地址是()。 6. 按IP地址分类,178.1.201.78属于()类地址。 7. OSPF协议包含的数据报分别为(),(),(),()和()。 8. ARP协议用于将()地址映射到()地址。 9. 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具有两个优点,分别是()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