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1

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亚洲大陆东侧

B、南北成弓状

C、大约3600km

D、四个大岛

正确答案:C

2

东京的位置是()。

A、东经138度,北纬36度

B、东经140度,北纬36度

C、东经138度,北纬38度

D、东经140度,北纬38度

正确答案:B

3

东京距离纽约的距离约为()。

A、8910公里

B、9550公里

C、8740公里

D、10850公里

正确答案:D

4

日本从北到南岛屿依次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正确答案:×

5

日本国土面积大约是中国的1/25。()

正确答案:√

6

日本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四季及地形

1

日本神山“富士山”的海拔约为()。

A、3589米

B、3685米

C、3776米

D、4352米

正确答案:C

2

《雪国》的作者是()。

A、村上春树

B、夏目漱石

C、渡边淳一

D、川端康成

正确答案:D

3

日本森林覆盖面积约为()。

A、0.6

B、0.66

C、0.7

D、0.72

正确答案:B

4

日本入夏不久会出现梅雨期,且持续时间较长。()正确答案:√

5

日本是世界上红叶最美的国家。()

正确答案:×

6

东京年降水量约为1400mm.()

正确答案:√

7

日本地形复杂,河流短急,海岸线曲折。()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地形及人口

1

日本人口大约多少?()

A、1亿

B、1.26亿

C、1.56亿

D、1.97亿

正确答案:B

2

世界人口排名第三的国家是()。

A、印尼

B、印度

C、美国

D、巴西

正确答案:C

3

日本在世界人口排名是第几位?()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C

4

日本最低点是八户矿山。()

正确答案:√

5

日本平原大多数是冲积平原。()

正确答案:√

6

日本人口分布在南关东到九州占85%。()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地理的概况

1

有“日本的屋脊”之称的是()。

A、冲绳县

B、富山县

C、长野县

D、福岛县

正确答案:C

2

日本最大的拱形水坝是()。

A、野州大坝

B、绳冲大坝

C、郊野大坝

D、黑部大坝

正确答案:D

3

日本200公里以上的河流仅()条。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C

4

日本最大的湖是()。

A、中禅寺湖

B、西湖

C、田深湖

D、琵琶湖

正确答案:D

5

东京天空树,正式命名前称为新东京铁塔,又称墨田塔。()

正确答案:√

6

鸟取沙丘是日本最大的沙丘。()

正确答案:√

7

日本河流落差大且水势湍急,不利于开展内河航运。()

正确答案:√

8

日本第一长河是利根川。()

正确答案:×

9

东京建于1457年,旧称江户。()

正确答案:√

10

东京与美国的纽约、法国的巴黎并称为“世界三大城市”。()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日本的名胜古迹

1

严鸟神社及后方的弥山原始林区位于(),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

A、日本松岛

B、日本冲绳

C、日本宫岛

D、九州岛

正确答案:C

2

号称日本第一的瀑布是()。

A、贺老瀑布

B、华严瀑布

C、松见瀑布

D、那智瀑布

正确答案:D

3

山西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A、2500

B、2600

C、2700

D、2800

正确答案:C

4

日本冲绳,原名琉球,位于中国台湾与日本九州之间。()

正确答案:√

5

广岛和平纪念馆陈列了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留下的物品和相关资料,以此诉说和平的重要性。()

正确答案:√

6

姬路城与和熊本城、弘前城合称为日本三大名城。()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植物和动物

1

日本植物复杂多样,共有多少种?()

A、4000

B、4500

C、5000

D、5500

正确答案:B

2

日本樱花节是()。

A、3月12-4月12

B、3月15-4月15

C、4月12-5月12

D、4月15-5月15

正确答案:B

3

日本国宝级动物是()。

A、白鸟

B、日本狼

C、丹顶鹤

D、朱鹮

正确答案:D

4

北海道植物多针叶树。()

正确答案:√

5

自然崇拜使日本人十分尊重植物,歌颂发源于自然的朴素幽雅之美。()

正确答案:√

6

日本有松国之称,松与日本人生活密切相连,经常成为文学歌颂的对象。()正确答案:√

7

大约在公元九百年前后,梅由中国传入日本。()

正确答案:×

8

在日本,猫头鹰是吉祥和幸福的代表。()

正确答案:√

日本的历史——古代日本

1

日本最早的时代是()。

A、江户时代

B、奈良时代

C、镰仓时代

D、绳纹式文化时代

正确答案:D

2

日本最古老的塔是()。

A、东京塔

B、太阳神塔

C、五重塔

D、东塔

正确答案:C

3

打开日本第一个文化全面昌盛局面的时代是()。

A、古坟时代

B、奈良时代

C、绳纹式文化时代

D、飞鸟时代

正确答案:B

4

现在日本处于平成时代,始于1969年。()

正确答案:×

5

弥生时代约为公元前300年-公元300年,当时已有了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业。()

正确答案:×

6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

正确答案:√

7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

正确答案:√

日本的历史——明治维新及日本的起源

1

以下不属于日本“维新三杰”的是()。。

A、大久保利通

B、西乡隆盛

C、本户孝允

D、栗林忠道

正确答案:D

2

日本最长寿及在位时期最长的日本天皇是()。

A、明治天皇

B、大成天皇

C、昭和天皇

D、平成天皇

正确答案:C

3

1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日本岛就有人居住,后从中国、朝鲜、东南亚迁入,混血。()正确答案:√

4

徐福子孙墓坐落于神奈川县的妙善寺内,发现时确信有着二千二百年历史的徐福东渡真的来到日本。()

正确答案:√

5

公元5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

正确答案:×

日本的历史——二战前的日本

1

从哪一年开始,日本开始侵略中国。()

A、1873年

B、1874年

C、1875年

D、1876年

正确答案:B

2

哪一年日军侵华,迫使清政府签订割地赔银的《马关条约》。()

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

正确答案:C

3

()年9月,清政府与日、俄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A、1911年

B、1909年

C、1901年

D、1902年

正确答案:C

4

()年5月,日军制造了“济南惨案”。

A、1925年

B、1926年

C、1927年

D、1928年

正确答案:D

5

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

正确答案:√

6

1895年11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日辽南条约》。()

正确答案:√

7

1904年,日军再度侵占旅顺。()

正确答案:×

8

1906年6月,日本成立了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大本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正确答案:√

9

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正确答案:√

日本的历史——二战中的日本

1

()年11月22日,中、英、美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签署《开罗宣言》。

A、1942

B、1943

C、1944

D、1945

正确答案:B

2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哪天?()

A、8月15

B、9月1

C、9月2

D、9月3

正确答案:D

3

1942年,中、苏、美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宣言(即《26国公约》),后称《联合国宣言》。()

正确答案:√

4

1946年4月23日,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正确答案:×

5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下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正确答案:√

6

1940年下半年起,日军在中国开始大量使用细菌武器。()

正确答案:√

7

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

正确答案:√

8

延安,古称延州,地处三山两水之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来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

正确答案:√

9

邓世昌代表当时中国政府在东京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

正确答案:×

日本的历史——二战后的日本

1

( )年日本制定新宪法。

A、1945

B、1946

C、1947

D、1948

正确答案:B

2

()年,日本和苏联发表宣言,日本加入联合国。

A、1953

B、1954

C、1955

D、1956

正确答案:D

3

()年,日本第一次参加西方先进国家首脑会议。

A、1973

B、1974

C、1975

D、1976

正确答案:C

4

1972年,中日建交。()

正确答案:√

5

70年代末,日本GDP在西方国家居第二,并且加入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确答案:×

6

自1986年起,日本地价、股票暴涨,出现泡沫经济。()

正确答案:√

日本的历史——当代日本

1

据()记载,汉武帝曾授予日本九州王侯金印。

A、《汉武帝传》

B、《史记》

C、《汉书》

D、《后汉书》

正确答案:D

2

哪一时期,儒教传入日本,对日本影响很大。()

A、4世纪

B、5世纪

C、6世纪

D、7世纪

正确答案:C

3

日本与西方的交往始于哪年?()

A、1538

B、1542

C、1543

D、1553

正确答案:C

4

元朝统治者忽必烈侵略过日本几次?()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5

“日之丸”在哪一年被定为日本国旗?()

A、1850

B、1860

C、1999

D、1880

正确答案:C

6

日本现代化的原动力是明治维新。()

正确答案:√

7

公元3-4世纪,日本从中国传入种植技术。()

正确答案:×

8

日本于648年开始使用年号,年号为大化。()正确答案:×

9

日本于公元743年制定了“三世一身法”。()

10

日本皇室起源于公元前七世纪的神武天皇。()

正确答案:×

11

公元1603年,日本德川幕府成立。()

正确答案:√

12

1867年,日本统了一货币、度量衡。()

正确答案:√

13

1870年日本老百姓可以有姓,1875年以法律形式必须有姓。正确答案:√

14

1872年,日本确立全面普及小学。()

正确答案:√

15

1947年4月,日本实行6.3.3.4新学制。()

正确答案:√

16

1972年5月,冲绳县归还日本。()

正确答案:√

17

1983年中日签订和平友好条约。()

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日本的天皇

1

从什么时候开始,天皇的权利被架空了近一千年时间。()

A、7世纪

B、8世纪

C、9世纪

D、10世纪

正确答案:D

2

天皇是什么神的化身?()

A、孔雀

B、白鸟

C、太阳

D、月亮

3

日本天皇根据国会指名任命总理大臣。()

正确答案:√

4

日本天皇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无实权。()

正确答案:√

5

日本自古至今只有一个“朝代”,即“大和王朝”,只有一个“皇室”即“菊花皇室”。()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日本的皇室

1

天皇的三神器,不包括以下哪项?()

A、八咫镜

B、天丛云剑

C、八尺琼勾玉

D、飞天神剑

正确答案:D

2

皇后美智子曾几次登上过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3

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人是()。

A、邓小平

B、胡适

C、蒋介石

D、吴佩孚

正确答案:D

4

明治天皇在位42年。()

正确答案:×

5

在位时间最短的天皇是仲龚天皇,只有短短78天。()

正确答案:√

6

皇后美智子毕业于圣心女大学。()

7

按照日本皇室规定,公主出嫁后必须放弃皇室头衔。()

正确答案:√

8

按照日本惯例,家庭财政大权要交由妻子掌管。()

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日本的法律

1

日本历史上有过几位女皇?()

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C

2

以下属于日本宪法内容的是()。

A、尊重人权

B、和平主义

C、天皇象征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

日本参议院议员任期为几年?()

A、4

B、5

C、6

D、10

正确答案:C

4

日本最后一位女皇是十八世纪的后樱町。()

正确答案:√

5

日本皇室典范第八条规定:为皇嗣之皇子称为皇太子,只规定亲子间直系继承,采取长子主义。()

正确答案:√

6

日本国会有众议院和参议院。()

正确答案:√

7

日本内阁由总理1人和小于20人的国务大臣组成。()

正确答案:√

8

总理对国务大臣有任免权。()

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日本的统治机构

1

小泉纯一郎于哪一年4月任日本首相?()

A、2000

B、2001

C、2002

D、2003

正确答案:B

2

执政自民党新总裁福田康夫是日本第几任首相。()

A、87

B、89

C、90

D、91

正确答案:D

3

麻生太郎曾作为射击选手,参加过多少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

A、19

B、20

C、21

D、22

正确答案:C

4

小泉纯一郎喜欢的格言是“无信不立”。()

正确答案:√

5

小泉纯一郎有“纯种政治家”之称。()

正确答案:×

6

对安倍晋三影响最大的是他的外祖父,日本前“鹰派”首相岸信介。()正确答案:√

7

福田赳夫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者之一。()

正确答案:√

8

民主党强调美日同盟关系是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核心。()

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日本的内政与外交

1

野田佳彦成为日本五年来的第几位首相?()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D

2

日本人具有选举权的年龄是在多少周岁以上?

A、20

B、21

C、22

D、23

正确答案:A

3

( )提倡在和平主义基础上构筑“世界中的日本”,主张坚持“中道路线”。

A、自民党

B、民主党

C、保守党

D、公明党

正确答案:D

4

日本外交原则包括()。

A、致力于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

B、成为西方的一员,建立繁荣国家

C、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做出贡献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5

日本的国会议员和都、道、府、县、市、町、村长官都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6

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

正确答案:√

7

日本军力暗藏9项世界第一。()

正确答案:×

8

2003年底,日本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这是二战后日本首次向处于战争状态的地区派兵。()正确答案:√

日本的政治——日本的象征

1

日本国歌已有多少年的历史()?

A、900

B、1000

C、1300

D、1500

正确答案:B

2

日本国鸟是()。

A、白鸟

B、朱鹮

C、雉

D、狼

正确答案:C

3

日本国号乃大唐所赐。()

正确答案:√

4

日本国歌是《君之代》。()

正确答案:√

5

在日本,一代天皇只使用一次年号。()

正确答案:√

日本的文化——日本的文字(上)

1

()由汉字草书演变而来。

A、片假名

B、罗马字

C、平假名

D、苏美尔字

正确答案:C

2

日语中元音有几个?()

A、4

B、5

C、6

D、7

正确答案:B

3

汉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表意语言。()

正确答案:√

4

日语还可以使用罗马字。()

正确答案:√

5

日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多用汉字。()

正确答案:√

日本的文化——日本的文字(下)

1

最早的说法是,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大约在什么时间?()

A、公元前8世纪

B、公元前9世纪

C、公元前10世纪

D、公元前12世纪

正确答案:C

2

据说,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从中国学了5万多汉字。()正确答案:√

3

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是先有语言后有文字。()

正确答案:√

4

日语中词组合以后训读居多。()

正确答案:×

日本的文化——日本的语言(上)

1

汉语中写“大丈夫”三个字,日语中则是()。。

A、结实

B、朋友

C、老公

D、不要紧

正确答案:D

2

日语中指铁路与公路的交叉口的词语是()。。

A、切符

B、物语

C、踏切

D、路口

正确答案:C

3

汉语中我们叫做“钢铁”,而日语则叫“铁钢”。()正确答案:√

4

日语中手纸即为厕纸。()

正确答案:×

5

日语中“切手”的意思是邮票。()

正确答案:√

6

日语中“小切手”的意思是支票。()

正确答案:√

日本的文化——日本的宗教与风俗

1

日本的体育节是哪天?()

A、7月20

B、9月15

C、9月23

D、10月10

正确答案:D

2

日本认为不吉利的数字是()。

A、3和8

B、2和7

C、4和9

D、1和5

正确答案:C

3

算盘是16世纪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正确答案:√

4

钱汤是日本的一种食物。()

正确答案:×

5

日本人送礼爱送单数。()

正确答案:√

6

麻将是20世纪60年代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正确答案:×

日本的文化——日本的艺术

1

日本民间有名的“三道”不包括哪项?()

A、茶道

B、花道

C、书道

D、武道

正确答案:D

2

在日本,花道有多少个流派?()

A、500-800

B、800-1000

C、1000-2000

D、2000-3000

正确答案:D

3

木偶戏,是在什么时候由冲绳传入日本的?()

A、14世纪

B、15世纪

C、16世纪

D、17世纪

正确答案:C

4

日本自然环境

课题:10.4日本—东亚的群岛国家(自然环境) 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2.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重点:运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 难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1.学法指导: 阅读课文第77页-79页的内容,总结归纳知识点,并完成学案“自主测评”的相关题目。 2.自主测评: (1)位置、范围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临,西南隔海峡与韩国相望。 领土组成:日本领土 由、、和四大岛及其附近岛屿组成。 (2)地形、港口 地形特点:日本境内多,国土的3/4为,平原,最大的平原是。日本的最高峰是,是一座活火山。 主要港口: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和。 (3)日本有“地震之邦”的称号,试从板块运动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4)气候类型(结合P6图8.9) 日本主要气候属气侯和气候,气候特征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是。 3.大胆质疑 1

二.互助学习 1.读图10.42,学会从地图上了解日本的领土组成,联系学过的气候知识,说出日本的气候类型。 2.读图10.44,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达标检测 1.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太平洋的() A.西北部 B.东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2.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3.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 C.日本位于亚洲东部 D.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 4.从“日本地形图”上看,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和丘陵 B.平原和高原 C.盆地和山地 D.丘陵和平原 5.从“亚洲气候类型图”上看,日本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四.拓展延伸 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中粗黑线代表板块边界,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 (2)日本处在______与______两个板块的交界地带, 多______和______。 2

七年级地理天气和气候

《天气和气候》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表示气候的是[ ] ①风雨交加②风和日丽③冬冷夏热④四季如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湿度、风力 B.气温、降水 C.气压、风力 D.风力、降水 3.关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世界气温总的分布规律是低纬度高,高纬度低。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 5.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缺乏的气候类型是:①热带沙漠气候;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海洋性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关于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大陆西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为地中海气候 B.热带范围既有全年高温多雨地区,也有终年炎热干燥地区 C.40°S~60°N大陆西岸为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 7.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1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0.实际上,地球表面气温的分布同纬度并不完全一致。主要原因是[ ] A.各纬度地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是不一样的B.地表陆地和海洋受热和放热的情况不同C.地势高低的影响D.现代工业的发展 11.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综合题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北美美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范围 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二:地形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 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 高原相间; 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多4000m以上高山) 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多1000m以下) 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 三: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完整版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 经济的影响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 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为和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公里,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他7200多个小岛屿组成,因此被称为“千岛之国”。 气候: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海洋性特征,所处位置受到季风及洋流交汇的影响,因此也降雨充沛。 地形:多山,山地成脊状,把国土面积分为成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因为日本群岛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动剧烈,国内多火山,所以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其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 水文: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集中且降水量多,流量少,冬季则小。 二、自然资源 日本自然资源匮乏,除煤炭,天然气,硫磺等极少量矿产资源外,其他工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料、燃料都要进口,但是日本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占日本陆地面积的69%,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自给率仅为20%左右,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北海道和日本海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日本工农业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但由于日本山地多,平原面积小,不利于发展农业,所以采用了围海造路,建造梯田等方式来扩大耕地面积,频繁地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2.对工业的影响:最突出的特点是临海性,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和濑户内海地区,尤其是“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少,山地多,资源极度匮乏,但是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日本的工业原料必须从国外进口,为了缩短距离,节约成本,形成了日本的工业多数沿海分布的局面,也使日本的运输方式是海运,其着名港口有神户,横滨,千叶,名古屋,大阪,北九州。 四、地理环境对进出口结构的影响 日本的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它把自己置身于国际贸易大环境下,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这导致了日本必须开放国内市场。 日本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从原料到食品均有较大需求,主要进口粮食,肉类,乳制品,水果及蔬菜,动植物油,糖,茶叶,松香,茸毛等。除此之外还有原油,天然气,服装,半导体等电子零件,医药品等等。同时日本也是出口大国,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金属及制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所以正是因为日本资源的匮乏,促使日本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据日本内阁府统计,日本的经济活动和就业中心正在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推移,到2004年为止,第三产业占日本总GDP的80%。 五、地理环境对日本对外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本国资源和土地匮乏,必须加强对外的贸易联系,积极开展对外的贸易交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美国,中国,韩国是日本前三大贸易伙伴,出口额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亿美元。日本进口排名靠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进口额分别为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 六、结语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天气和气候知识点总结_初一地理 今天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分享的是关于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天气和气候,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同学们,快要考试了,同学们要好好地复习一下哦。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⑴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⑴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摘要: 日本的地理环境, 自然面貌对铸造日本民族性格有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并讨论了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对日本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 。尊重自然, 尊重现实的特点, 形成了日本人对现实容忍的思维方式, 他们能面对各样的思想采取融和的立场,对社会规则采取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态度。岛国狭小的地理位置又使得日本人在语言行为上更小心谨慎,注重细节和礼节,同时这种四面环海的包围状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家本位的思想及集团感。而土地和自然资源的有限在一定程度也限制了日本的发展,使得日本人在思想性格上形成了既自卑又自强的心态。这一切都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地理环境日本人的思想性格 日本作为“东方的西方”,日本民族是个极有特点的民族。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狄克特指出:“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物这与日本的地理环境 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文就日本的地理环境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加以论述。 自然环境的多变与日本人的宽容忍耐,谨慎的性格 (语言,行为,遵规守纪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 境内青山层峦叠翠, 众多的湖、溪、河、川点缀其中, 岛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季景观美不胜收, 但是列岛的气象变化多端, 台风季节, 狂风暴雨无情袭击列岛; 寒冬季节, 日本是世界上降雪最大最多的地区之一, 富士山顶的皑皑白雪终年不化。加上火山、海啸、地震亦频仍发生……埃德温。赖肖尔说: “台风已使日本人习惯忍受自然灾害, 并能泰然处之。这种听天由命的思想甚至可以称之`’‘为台风心理状态, 但是, 其他自然灾害也助长了这种宿命论观点。因为大部分日本山脉是由火山形成的, 而且至今仍有许多活火山, 故有时还有火山爆发之灾。……由于江户( 东京旧名) 周期性地发生强烈地震, 人们普遍认为, 每隔六十年就要有一次大地震。总之, 日本人有一种承认自然可怕威力的宿命论思想, 但与此同时, 也锻炼出了在这种灾难以后重新开始奋发图强的巨大能力。” 1 生长在这样环境的日本人感觉灵敏, 性格即“宽容”又“忍 它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卧薪尝胆!包括这种勤奋,它不也是对艰苦的一种忍耐么?!日本人的忍,他是有某种目的为前提的忍!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目标忍耐很久,做很多准备工作,然后当时机来临的时候,达到最终目的。日本大街上,很安静,电车里很安静!其实日本人不喜欢那么张扬,他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想~~他们其实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跟所有人都说出来~~也不会很张扬的表现出来~他们可能不会告诉你他们想去埃及旅行,他们只会在坐电车的时候开始算旅行的话要多少钱,然后下车的时候去车站那份找兼职的报纸,之后打工赚够去旅行的钱,等旅行回来之后告诉你他们去了埃及~日本人很沉默,特别是工作的时候,他们会先安静的想好,然后才有条例的去做~~他们不爱面子,只看实质!总是说日本经济大萧条~~也并非如此,只不过萧条的时候他们跟全世界说他们萧条的很惨!等他们经济恢复的时候,他们开始沉默了~~进入冥想状态,一声不出~~他们觉得,现在恢复了,我们在努力努力可能经济会更好!就业率更高,社会保障会更完善,不用跟世界说我们现在好了,忍一忍,忍一忍~~

英美概况 美国篇1地理位置

英美概况(美国篇1:地理位置) 1.Alaska and Hawaii are the two newest states in American.Alaska northwestern Canada,and Hawaii lie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阿拉斯加和夏威夷是最近加入美国的两个新州。阿拉斯加在加拿大的西北部,夏威夷位邻中太平洋。(本细节还有考"一句话简答"的可能) 2.The U.S has a land area of 9.3 million square kilometres.It is the fourth lar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size after Russia,Canada and China. 就面积而言,美国是世界第四大国,就人口而言,美国是世界是第三大国。 3.Of all states of American,Alaska is the lagest in area and Rhode Island the smallest.But on the mainland Texas is the largest sate of the country. 所有州中,阿拉斯加是面积最大的州,罗得岛最小,在美国大陆,最大的州是得克萨斯州。 4.The Rockies,the backbone of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is also known as the Continental Divide. 落基山脉是北美大陆的脊梁,也被成为大陆分水岭。 5.The two main mountain ranges in American are the Appalachian mountains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The Appalachians run slightly from the northeast to southwest and the Rocky mountains run slightly from the northwest to southeast. 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是美国的两座大山脉。(本细节有考"一句话简答题"的可能) 6.The Mississippi River is the largest river in American,over 6000 kilometers.The Mississippi has been called "father of waters"or "old man river"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长河流,有被称作"众水之父"或"老人河"。 7.The Ohio river has been called the American Ruhr,As in Germany, the area along the river is rich in valuable deposits of high-grade coking coal and is well known for its steel industry.The river provides cheap water transportation for raw materials. 俄亥俄河被称作美国的鲁尔河,就像德国一样,沿河有丰富的高品千周的焦煤,并且因其钢铁而著名。另外,该河还为原材料提供了廉价的水路运输。 8.On the Pacific side there are two great rivers:the Colorado in the south and the Columbia ,which rises in Canada. 太平洋沿岸有两大河:科罗拉多河及哥伦比亚河。 9。The Rio Grande River forms a natural boundary between Mexico and the United States. 格兰德河是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开然界河(本细节考选择和简答可能性大)10.the most important lak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the Great Lakes. They are Lake Superior,which is the largest fresh water lake in the world, Lake Michigan ,the only entirely in the U.S.,Lake Huron,Lake Eire and Lake Ontario.They are located betwe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except Lake Michigan.

初二地理复习天气和气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七年级(上) 第二部分天气和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 考点(一)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正确运用这两个术语。 例题(1)下列叙述中,表示天气的是() A.夏长冬短 B.终年温暖湿润 C.秋高气爽,水碧林红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考点(二)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图。(p45-47) 看懂卫星云图: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区。 例题(1)某星期日,小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气温0℃~6℃,降水概率20%。那么星期一这天() A.绝对有雨 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 D.下雨的可能性不大 (2)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A.──晾晒衣服 B.──体育锻炼 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

(3)卫星云图上通常用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当苏州地区为绿 色时,说明苏州地区当时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阴转晴天气 D.晴转阴天气 考点(三)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实例1全球气候变暖(七上p62) (1)原因: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加一方面,滥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2)后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增强了大气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升温,两极地区的冰雪融化,全球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3)措施: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实例2城市大气污染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七上p48)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见图3.9) 例题(1)下列人类活动中,使气候恶化的是()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砍伐森林 D.修灌溉工程 (2)近年来,全球气候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A.沙漠扩大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森林面积扩大 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考点(一)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p52-53图)1、气温变化规律 日变化:(1)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年变化:(1)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2)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差,叫做气温年较差。2、气温分布规律: (1)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3)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下降规律为0.6℃/100m。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地势越高,气温越高 D.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温 (2)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C.从低纬向极地递增 D.北半球从南向北递减,南半球从北向南递减 (3)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山顶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形成奇异的“赤道雪峰”景观。为什么会这样呢?算一算你就会明白了。该山上海拔900米处气温为20℃,山顶的气温会是多少呢?(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A.约20℃ B.约-5℃ C.约-10℃ D.约-20℃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练习题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zkfx]2017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火山、地震的岛国)课后作业

日本的自然环境(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一、基础知识训练 1、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多地震 B. 传统文化影响 C. 建筑成本低 D. 该建筑冬暖夏凉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 A.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 处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C.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处于亚欧板块内部 3、组成日本的四大本岛从北相南依次是() A. 九州、北海道、四国、本州 B. 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 C.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D. 四国、九州、北海道、本州 4、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 B. 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C. 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5、下列关于日本的气候描述有误的是() A. 全年降水丰沛 B. 季风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为主 D. 雨热同期 6.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些说法可信() ①赏樱花 ②游富士山,泡温泉

③享受美味生鱼片 ④热带雨林探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日本的四大岛中,纬度最高、与琉球群岛相距最近的分别是:() A. 本州岛、四国岛 B. 北海道岛、九州岛 C. 九州岛、四国岛 D. 本州岛、北海道岛 8、按地理方位来分,日本属于() A. 西亚 B. 东亚 C. 东南亚 D. 北亚 9、日本是群岛国,其中最大的岛是() A. 北海道岛 B. 本州岛 C. 四国岛 D. 九州岛 二、综合探究 10.读日本地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下海洋或岛屿的名称: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日本的地理——位置及气候 1 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亚洲大陆东侧 B、南北成弓状 C、大约3600km D、四个大岛 正确答案:C 2 东京的位置是()。 A、东经138度,北纬36度 B、东经140度,北纬36度 C、东经138度,北纬38度 D、东经140度,北纬38度 正确答案:B 3 东京距离纽约的距离约为()。 A、8910公里 B、9550公里 C、8740公里 D、10850公里 正确答案:D 4 日本从北到南岛屿依次为: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正确答案:× 5 日本国土面积大约是中国的1/25。() 正确答案:√ 6 日本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四季及地形 1 日本神山“富士山”的海拔约为()。 A、3589米 B、3685米 C、3776米 D、4352米 正确答案:C

2 《雪国》的作者是()。 A、村上春树 B、夏目漱石 C、渡边淳一 D、川端康成 正确答案:D 3 日本森林覆盖面积约为()。 A、0.6 B、0.66 C、0.7 D、0.72 正确答案:B 4 日本入夏不久会出现梅雨期,且持续时间较长。()正确答案:√ 5 日本是世界上红叶最美的国家。() 正确答案:× 6 东京年降水量约为1400mm.() 正确答案:√ 7 日本地形复杂,河流短急,海岸线曲折。() 正确答案:√ 日本的地理——地形及人口 1 日本人口大约多少?() A、1亿 B、1.26亿 C、1.56亿 D、1.97亿 正确答案:B 2 世界人口排名第三的国家是()。 A、印尼 B、印度 C、美国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分析】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以上四种天气中,B表示的大雨,有利于扑灭林火。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A是晴天,B是大雨,C是沙尘暴,D是雾天。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初中地理经典试题( 天气与气候)

考点2 天气与气候 知识点一:多变的天气 1.(2010·四川巴蜀)学校准备周末到郊外春游。小强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电视的天气形势图后,小强很高兴。请问他看到了反映当地天气的什么符号?() 【解析】选B。上题中ABCD天气符号分别表示的是:冰雹、多云、大雨、雷雨,多云的天气比下雨的天气适合出行。 2.(2010·山东济宁)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析】选B。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天气和气候的特点,天气时刻在变化,而气候一般变化不大。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于地势高低不同造成的,变化不大。 3.(2010·山东淄博)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类活动组合最为合理的是() 【解析】选B。B晴天适合晾晒衣服;A大雨的天气不适合户外活动,C大雪的天气不适合播种小麦,D雷雨环境下不适合高空作业。 4.(2009·天津)寒冷的冬季,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 A.地形条件 B.气温条件 C.肥力条件 D.抗病条件 【解析】选B。该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寒冷的季节,因为气温低许多农作物无法生长,农民利用塑料大棚正是为了提高温度,以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5.(2009·山东威海)某日天气预报图的天气符号和气温状况如图,说明威海的天气情况是() A.晴转多云,气温19到27摄氏度 B.多云转晴,气温19到27摄氏度 C.阴转晴,气温27摄氏度以下 D.晴转阴,气温19到27摄氏度 【解析】选A。图中天气符号表示晴转多云,天气预报预报的是该日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19℃为最低气温,27℃是该日的最高气温。 6.(2009·河北保定)天气预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对下列图表信息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A. 哈尔滨中雪转小雪,空气质量优 B. 北京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良 C. 南通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 D. 广州晴转阴,空气质量良 【答案】选C。 7.(2009·辽宁葫芦岛)卫星云图每天都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关于卫星云图叙述错误的有()(双项选择) A.白色表示陆地 B.蓝色表示海洋 C.白色表示云雨区 D.绿色表示森林 【解析】选A、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卫星云图的常识性认识。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读懂卫星云图,是进行简易天气预报的基础。分析卫星云图的一般方法是: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程度愈浓,表明云层愈厚,此云区往往有较大降雨。 8.(2009·湖南株洲)我们的祖先留下了大量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诗句。以下四句诗中,描述天气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吹来舶棹风

(完整版)北美地区和美国区域地理知识总结精华

北美地区和美国 一、位置与范围 1、经纬度位置: 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25oN—85o N,20oW—120oW -180o)西半球北部,大部分处于西经度。 2、海陆位置: 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 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3、范围: 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二、自然区域特征 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白令海峡 丹 麦 海 峡 纽芬兰岛东部为古老的高原和山地,如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 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北部,有海岸山、落基山等南北走向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巴 芬 岛 中部是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地区,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南部为密西 西比河冲积平原,西部为大平原 高原山地古 老,久经侵 蚀而成。 较低缓 加拿大境内的拉布 拉多高原、美国境 内的阿巴拉契亚山 东部高 原、山 地区 密西西比平 原由密西西 比河冲积形 成 平坦 北部多湖泊,南 部密西西比河平 原 中部平 原区 两大板块相 撞挤压形成 高大山系 多山峰,山 间有盆地高 原 海岸山、落基山 等平行山脉 西部高 山区 形成原因 地形特征 组成 三大地 形区 2.主要河流和湖泊:水量大,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1)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流域北起五大湖附近,南达墨西哥湾 (2)圣劳伦斯河: 从安大略湖东北端流出,向东北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 (3)五大湖 按大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是冰川活动的最终产物。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五大湖的安大略湖与圣劳伦斯河相通,注入大西洋。 3.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大 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①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东低?----洋流 ②为什么在北美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和地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区?----地形 ③为什么在北美东部降水量是从沿海向 内陆地区逐渐减少?---东部山脉低缓

初中地理教案日本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日本》教学设计【教学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日本》的第一课时,属于世界地理中的国家地理,是学生在学习国家地理中碰到的第一个国家,同学们学完亚洲后已有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以后还会学习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等.日本这一节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习日本,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日本”一节不论在新教材还是老教材中,都是重点讲解的国家,且对后面的国家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日本第一课时部分内容主要为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及预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如何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已有了一定得基础,通过板块运动学说的学习也了解了一些地震发生的原因。但学生对灾害的影响和预防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些知识点也就成为本节课学生探究的重点。 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一学生,经过前半学期的观察,感觉学生的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有可能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另外,学生通过学习本册书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也积累了一定的读图、识图能力和活动探究能力,让学生独立或在合作中进行读图、识图并分析相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以上都为本节课以探究活动为主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多,适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机会也很多,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流水账似的全部详细过一遍,必须有所取舍,才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采用活动讨论法、情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分析归纳法、交流合作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好本课涉及的新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活动探究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一个飞跃。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美国位于北美洲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靠墨西哥及墨西哥湾。全境由东向西可分为5个地理区:东南部沿岸平原分大西洋沿岸平原和墨西哥沿岸平原两部分。这一地带海拔在 200米以下,多数由河川冲积而成,特别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土质油黑,土壤肥沃。河口附近有一些沼泽地。位于这一地理区的佛罗里达半岛是美国最大的半岛。阿巴拉契亚山脉位于大西洋沿岸平原西侧,基本与海岸平行,长约2300多公里,一般海拔1000~1500米,由几条平行山脉组成。内地平原呈倒三角形,北起漫长的美国与加拿大边界,南达大西洋沿岸平原的格兰德河一带。西部山系由西部两条山脉所组成,东部为落基山脉,西部为内华达山脉和喀斯喀特山脉。旧褶曲运动后的产物。内华达山脉的惠特尼峰海拔4418米,为美国大陆最高点,喀斯喀特山脉的雷尼尔山海拔4392米,仅次于惠特尼峰。西部山间高原由科罗拉多高原、怀俄明高原、哥伦比亚高原与大峡谷组成,为美国西部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大峡谷位于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由一系列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山峡和深谷组成,气势雄伟,岩壁陡峭,为世界上罕见的自然景观。美国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复杂,从总体上可分为三大水系:凡位于落基山以东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称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长6020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称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罗拉多河、哥伦比亚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东部的大湖群。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总面积24.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其中密歇根湖属美国,其余4湖为美国和加拿大共有。苏必利尔湖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积在世界湖泊中仅次于里海而居世界第二位。 气候 美国的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温适宜、降水丰富。由于本土范围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变化比较复杂。佛罗里达半岛南端属热带。阿拉斯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来源网络】 1.范围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陆地面积377880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领海面积310000平方公里。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374,744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3.海陆位置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水域面积3,091平方公里。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 4.气候分布 日本深受黑潮、亲潮等洋流影响,海洋性气候明显,一年四季温差很小。日本大部分国土属温带气候,但由于日本的岛屿自西南向东北延伸得很长,南北跨越纬度约20度,因此全国各地的气候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可分为六个气候区,分别是: 北海道气候:北海道不受梅雨的影响,降雨量较日本其他地方为少。夏季短暂且凉爽;冬季漫长而寒冷。 日本海侧气候:范围为本州岛西部海岸地区。冬季受西伯利亚高气压所控制,吹西北风。同时由于暖流对马海流在冬季通过日本海而带来大量水汽,因而常有豪雪。夏季降水较少,有时因焚风而会出现异常高温。 中央高地气候: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冬季与夏季及昼夜之间温差很大。降雨量少太平洋侧气候:包括了本州东海岸、南四国和九州大部分地区。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梅雨强台风多。冬季则降雪较少。 濑户内海式气候:包括了山阳地方、北四国、近畿与九州局部地区。这里天气常是晴天,降雨量少,不时遭受旱灾之苦。 南西诸岛气候:范围为琉球群岛。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雨量大。夏季常受台风吹袭。 钓鱼岛的重要性 县处正职9无论是哪个国家拿到手都够吃喝上一阵子的,特别是对日本这样的极度贫油国来说,口水恐怕已经流到脚背上了;其二是战略因素,钓鱼岛扼守亚太的一些重要航线,是中东石油经马六甲海峡去向日本的必经之路,对中国而言,它可以将我们的海防线前推500千米以上,更是中国远洋海军突破第一岛链,前出太平洋的最佳通道。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由来:考古研究发现,在数十万年前来自中国东北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一些又迁徙到日本列岛。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族是主要由古代中国汉族、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人和少量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少量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以及中南半岛的印支人融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融合衍变而来。从1996年开始中日两国考古学、人类学和医学专家联合组成的中日人骨共同调查团多次证实了以上的结论。战国时秦国灭燕国、齐国和越国时,大量燕国人、齐国人和越国人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国的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属中国领土,在此期间和以后到清朝时当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陆续有大量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这里向东向南到了日本。还有一条移民路线是从中国东部直接跨海到日本列岛。日本原来是没有文字的,所以一直使用中国的汉字,现在日本语言口音中80%左右是汉语的变音,日本的语言语音主要来源于商周时期到清朝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