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天然纤维中,属于纤维素纤维主要有棉和麻二种,它们的分子结构相同否同,超分子结构模型相同,结晶度不同,形态结构不同。

2、天然纤维中,属于蛋白质纤维主要有羊毛和蚕丝二种,他们分子结构共同之处在于主肽链,不同之处在于侧基-R ,组成元素主要差异在于硫元素。

3、纤维发生异向溶胀是指水中,纤维横向直径增大率比纵向长度增加率大得多,推测其产生原因是纤维分子沿纤维纵向排列,纤维横向主要是分子间堆砌, 水破坏分子间力,使距离拉开。

4、纤维的化学性能主要由分子结构决定,但受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二方面结构因素影响。棉、麻、粘胶们吸收染料的速率不一样,是因为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不一样。

5、纤维素纤维耐酸性与其耐碱性比差,遇还原剂稳定,遇氧化剂会分子被氧化而强力损伤。

6、蛋白质纤维等电点是指在溶液中纤维所带净电荷值为0时溶液的pH值,在pH =2溶液中,羊毛带正电荷,在pH =10溶液中,羊毛带负电荷, 羊毛二硫键虽是共价键,但是属于稳定构型的副键。

7、蛋白质纤维耐酸性比耐碱性好,还原剂对羊毛会因二硫键还原而起损伤作用,对桑蚕丝影响不大。

8、羊毛湿热条件下具有可塑性是因为羊毛分子副键断开,并且能重

建。

9、丝胶蛋白质分子的亲水基团含量比在丝素分子含量大,比较其超分子结构,丝胶无定形区比例比丝素大。

10、涤纶吸湿性差,是因为分子极性小,耐碱性差,是因为分子中酯键在碱作用下易水解,难染色,是因为分子极性小并且结构紧密。

11、锦纶6分子结构是H-[HN(CH2)5CO]-n OH ,锦纶66的分子结构是H—HN(CH2)6NHCO(CH2)4CO—n OH 。吸湿性比较好,耐酸性较差一些,染色性较好。

12、腈纶分子链的规整性比涤、锦纶差,腈纶中第二单体共聚是为改善超分子结构,腈纶中第三单体共聚是为改善染色性,腈纶易产生热收缩是因为纤维分子之间结合力不强, 只有准晶结构。

13、调查腈纶膨体纱、高收缩纤维制作原理?

用取向度不同的腈纶纤维纺纱、热处理,因收缩率不同而形成。高收缩纤维用取向度不同、或不完美微晶受热松解、收缩原理处理形成。

14、桔瓣形涤、锦复合纤维制超细纤维,用碱液处理后,桔瓣(锦)散开成超细纤维,试解释其原理?

(1)涤纶化学性质:由酯基决定,在强酸强碱溶液中酯基会发生水解反应,且OH-的催化作用比H+剧烈。碱性条件下,酯水解反应向右进行较完全。浓碱高温下,涤纶分子水解剧烈,溶解度高。

锦纶化学性质:较稳定,反应主要在酰胺基和分子两端集团上发生,在碱性条件,水解不严重,耐酸性较好。

(2)剥离型复合纺丝法:是把两种相容性较差、黏度相近的复合物组合,各自沿喷头丝预定的通道流过,并在适当位置汇集,形成预先设定好的纤维截面形状,组分的分布,有花瓣型、齿轮型、中空型、十字型、层状型,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长丝分离而得到超细纤维,有化学剥离法(化学降解、化学溶胀剂收缩)、机械变形、假捻等。

(3)这里是利用涤纶不耐碱性,而锦纶耐碱,在碱液中涤纶部分被水解,锦纶市区原有的连接而收缩经剥离获得超细纤维。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 考 题 1.平衡的意义是什么?试举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例子。 2.“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与“二力平衡公理”中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问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 明。 ⒊什么叫约束?常见的约束有哪些类型?各种约束反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4,指出图示结构中哪些是二力杆(各杆自重均不计)。 5,试在图示构件上的A 、B 两点上各加一个力,使构件处于平衡。 习 题 l -l 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作用于物体上0点的两力1F 、2F 的合力。

I-2 小球重G为200N,用绳BA、CA悬挂如图题l-2所示,试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出(b)两种情况下各绳的拉力。 1—3 分别画出图题1—3中各物体的受力图。 l-4分别画出图题⒈4中三个物体系中各杆件的受力图和各物体系整体的受力图。

1—5试分别画出图题1-5所示各物体系中各杆和物体的受力图。杆的自重不计,接触面为光滑面。 1—6某梁截面宽b=20cm,高h≡45cm,梁的重度 =24kN/3m。试计算梁自重的均布线 荷载(2.16 kN/m)。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什么是平面汇交力系?试举一些在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平面汇交力系实例。 2.什么是力的投影?投影的正负号是怎样规定的? 3.同一个力在两个相互平行的坐标轴上的投影是否一定相等? 4.两个大小相等的力在同一坐标轴它的投影是否一定相等? 5.什么是合力投影定理?为什么说它是解析法的基础?

6.求解平面汇交力系问题时,如果力的方向不能预先确定,应如何解决? 习 题 2-1 用几何法求图示汇交力系的合力。Pg =100N ,P2=80N ,Pa =120N ,P ,=160N 。 2-2一个固定环受到三根绳索的拉力,1T =1.5kN ,2T =2.2kN ,3T =1kN ,方向如图题2-2所示,求三个拉力的合力。 (R =2.87kN α=5°59') 2-3 试用解析法求图示两斜面的反力A N 和B N 其中匀质球重 G =500N 。 (A N = 366N , B N =450) 2-4 已知1F =100N ,2F =50N , 3F =60N ,4F =80N 各力方向如图题2-4所示, 试分别求各力在x 轴及y 轴上的投影。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习题与思考题第一章水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 水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1.收集有关技术资料,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 2.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了解基本内容。 第二章 水污染防治基础知识 1.列表归纳污染物的类别、危害及相应的污染指标。 2.一般情况下,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大于重铬酸钾(前者的标准氧还原电位为1.51V ,后者为1.33V ),为什么由前者测得的高锰酸盐指数值远小于由后者测得的COD 值? 3.通常COD>BOD 20>BOD 5>高锰酸盐指数,试分析的原因。 4.含氮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分两个过程:氨化和硝化。生活污水的BOD 5与哪个阶段相配?氨化与硝化能否同时进行? 5.试验表明,T (℃)时的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L T 与20℃时的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L 20有如下关系:L T =(0.027+0.6)L 20。试问L 为什么依温度的不同而异? 6.某城镇废水量为500m 3/h ,服务的当量人口为19.2万,若每当量人口每天排出的BOD 5为25g ,试根据上题公式计算10℃(冬季)及24℃(夏季)时废水中BOD 5的总量(kg/d ),并略述其对处理负荷的影响。 7.某厂生产废水为50m 3/h ,浓度每8h 为一变化周期,各小时的浓度为20、80、90、140、60、40、70、100mg/L 。今欲将其浓度均和到80mg/L 以下,求需要的均和时间及均和池容积。 8.某酸性废水的pH 值逐时变化为5、6.5、4.5、5、7,若水量依次为4、4、6、8、10m 3/h ,问完全均和后能否达到排放标准(pH=6~9)? 第三章 重力沉降法 1.今有一座沉砂池能除去水中直径为0.15mm 、比重为1.2的球形颗粒。试计算在相同理想条件下,该沉砂池对直径为0.08mm ,比重为1.5的球形颗粒的去除率是多少? 2.在有效高度为1.5m 的沉降柱中点取样,得到高炉煤气洗涤水的沉降试验结果如下表。试绘制该种废水的E-t 、E-u 和E T -t 、E T -u 沉降曲线,并比较用()i n i n i h H t t H ?-?=∑=01和i h H H ?-=0计算工作水深的结果。 3.由原始水深为1.5m 的沉降柱中点,得到沉降试验的结果如表3-8。试确定表面负荷为200m 3/m 2·d 的平流沉淀池对悬浮液中固体颗粒的沉降效率。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错) 答:错。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旋转椭球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球体。 2.设A点的横坐标Y=19779616.12,试计算A点所在6o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A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还是西侧,相距多远? 答:A点在6°带内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0=6N-3=6*19-3=111° 求A点自然值:用通用值减去带号19再减500km,也就是:779616.12m-500km=779616.12-500000=229616.12m>0 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相距229616.12m 3.靠近赤道某点的经度为116o 28′,如以度为单位按赤道上1o为111km弧长估算,试问该点分别在6o带和3o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为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6°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该点在中央子午线西边,经差是117°-116o 28′=0°32′=0.5333333333333333°相距中央子午线距离是:111*0.5333333333333333=59.2km 向西移500km后坐标是:500km-59.2km=440.8km=440800m 该点横坐标通用值是:20440800m 2)求该点在3°带中的横坐标通用值: 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8’-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因此,坐标是一样的,只是带号不同 则3°带中横坐标通用值为:39440800m 4.某地的经度为116°23′,试计算它所在的6o带和3o带带号,相应6o带和3o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 1)求该点在6°带中带号N=int(116o 23′/6)+1=20 中央子午线经度:L0=6N-3=117° 2)该点在3°带中的带号N=int((116o 23’-1°30′)/3)+1=39 中央子午线经度:L0=3N=117° 3°带和6°带中央子午线重合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和第2章重点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 基本概念 思考题 1. 平衡状态与稳定状态有何区别?热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平衡态的概念? 答:平衡状态是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而稳定状态则是不论有无外界影响,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可见平衡必稳定,而稳定未必平衡。热力学中引入平衡态的概念,是为了能对系统的宏观性质用状态参数来进行描述。 4.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有何区别? 答: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才是可逆过程,所以可逆过程一定是准平衡过程,而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5. 不可逆过程是无法回复到初态的过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不可逆过程是指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能在外界不遗留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使系统回复到初态,并不是不能回复到初态。 习题 1-3 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为两部分,在容器不同部位装有3块压力表,如图1-9所示。压力表B 上的读数为1.75 bar ,表A 的读数为1.10 bar ,如果大气压力计读数为0.97 bar ,试确定表C 的读数及两部分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解: bar p p p a b 07.210.197.01=+=+= bar p p p b 32.075.107.212=?=?= < 0.97 bar bar p p p b C 65.032.097.02=?=?= 1-4 如图1-10所示一圆筒形容器,其直径为450 mm ,表A 的读数为360 kPa , 表B 的读数为170 kPa ,大气压力为100 mmHg ,试求,⑴ 真空室及1、2两室的绝对压力;⑵ 表C 的读数;⑶ 圆筒顶面所受的作用力。 解: kPa H p p p b 0g mm 0100100==-==汞柱真空室? kPa p p p a 36036001=+=+=真空室 kPa p p p b 19017036012=?=?= kPa p p p b c 190190==?=真空室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简述信息经济的主要标志。 答:信息经济是指以信息为经济活动之基础,以信息产业为国民经济之主导产业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信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结构,其主要标志有: (1)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经济资源;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表现除了参与创造财富外,还表现在对质能资源的替代节约上,因此把信息当作资源来看待,不仅表现在对信息的重视上,还表现在对物质、能源的节约上。 (2)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开发和利用、采集、传输、控制、处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信息资源的开发,使信息量剧增,信息的经济功能骤显,如何把握瞬息万变的信息,为人们的经济生活服务,成为人类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适时出现,解决了人类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应用程度,也就成为信息经济成熟与否的一个指标。 (3)产品中的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在信息经济社会,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增加,信息成分大于质能成分。但并不是说每一种产品的信息成分均大于其质能成分,而是就整体而言的,除了增加物质产品中的信息含量外,信息产品日益丰富。也就是说,在信息经济社会中,产品结构以信息密集型物质产品和信息产品为主。 (4)产业部门中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物质劳动者所占比例;就信息劳动者人数而言,将其限制在产业部门,即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者,不包括非产业部门的信息劳动者,其中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例大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任何一个部门物质劳动者所占的比例。 (5)信息部门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物质部门产值所占的比重;信息部门的产值一般是指产业化了的信息部门的产值,信息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中任何一个部门产值所占比重。 2.简要叙述信息经济形成的时代背景。 答:(1)人类需求的渐进。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质能经济的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类的需要,只有靠增加物质产品中的信息含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信息产业,才有可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促使质能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化。 (2)物质经济的滞胀。二战后的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得不寻求对策,一方面实行大量资本输出,一方面按照“需求决定论”调整产业结构,使其向着知识、技术、信息密集型方向发展。 (3)质能资源的短缺。随着质能经济的发展,加之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和资源的挥霍浪费,使质能资源频频告急,从1973年起,人类开始自觉主动地利用信息发展经济。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以下代码中为无权码的为。 A. 8421BCD码 B. 5421BCD码 C.余三码 D.格雷码 2.以下代码中为恒权码的为。 A.8421BCD码 B. 5421BCD码 C.余三码 D.格雷码 3.一位十六进制数可以用位二进制数来表示。 A.1 B.2 C.4 D. 16 4.十进制数25用8421BCD码表示为。 A.10 101 B.0010 0101 C.100101 D.10101 5.在一个8位的存储单元中,能够存储的最大无符号整数是。 A.(256)10 B.(127)10 C.(FF)16 D.(255)10 6.与十进制数(53.5)10等值的数或代码为。 A.(0101 0011.0101)8421BCD B.(35.8)16 C.(110101.1)2 D.(65.4)8 7.矩形脉冲信号的参数有。 A.周期 B.占空比 C.脉宽 D.扫描期 8.与八进制数(47.3)8等值的数为: A. (100111.011)2 B.(27.6)16 C.(27.3 )16 D. (100111.11)2 9.常用的B C D码有。 A.奇偶校验码 B.格雷码 C.8421码 D.余三码 10.与模拟电路相比,数字电路主要的优点有。 A.容易设计 B.通用性强 C.保密性好 D.抗干扰能力强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的打×) 1. 方波的占空比为0.5。() 2. 8421码1001比0001大。() 3. 数字电路中用“1”和“0”分别表示两种状态,二者无大小之分。() 4.格雷码具有任何相邻码只有一位码元不同的特性。() 5.八进制数(18)8比十进制数(18)10小。() 6.当传送十进制数5时,在8421奇校验码的校验位上值应为1。()

高中数学选修1-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新课程标准数学选修1—1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练习(P4) 1、略? 2、(1)真;⑵假;(3)真;(4)真. 3、(1)若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三角形两边上的中线相等.这是真命题. (2)若一个函数是偶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这是真命题. (3)若两个平面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这是假命题. 练习(P6) 1、逆命题:若一个整数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则这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整数不能被5整除,则这个整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不相等,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若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条边也不相等?这是真命题. 3、逆命题: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奇函数.这是真命题. 否命题:不是奇函数的函数的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这是真命题. 逆否命题:图象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不是奇函数?这是真命题. 练习(P8) 证明:若a -b = 1,则a2「b2? 2a「4b「3 =(a b)a -b )2(b - )b -2 =a b 2- 2D -3 =a「b _1 = 0 所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从而原命题也是真命题. 习题1.1 A组(P8) 1、(1)是;(2)是;(3)不是;(4)不是. 2、(1)逆命题:若两个整数a与b的和a b是偶数,则a,b都是偶数?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b不都是偶数,则a b不是偶数.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两个整数a与b的和a b不是偶数,则a,b不都是偶数.这是真命题. (2)逆命题:若方程x2,x-m=0有实数根,则m?0.这是假命题. 否命题:若m乞0,贝y方程X2? x-m =0没有实数根?这是假命题. 逆否命题:若方程x2,x-m=0没有实数根,则m^0.这是真命题. 3、(1 )命题可以改写成:若一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这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 距离相等. 逆命题:若一个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这是真命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一章思考题与习题 1.1 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控制系统之间有哪些区别?答: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控制器,并使之能实现。即控制器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它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常规控制系统的控制器由硬件模拟电路来实现控制器,方法、潜力却是有限的,难以满足如此高的性能要求。 由于电子计算机出现并应用于自动控制,才使得自动控制发生了巨大的飞跃。计算机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存储量大等特点,并且能够进行逻辑判断,因此可以实现高级复杂的控制算法,获得快速精密的控制效果。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 (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 ,简称工控机 )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使之完成对被控制量的控制作用。显然,要改变控制规律,只要改变计算机的程序就可以了。 从本质上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实时数据采集:对来自测量变送装置的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和输入; ( 2)实时控制决策:对采集到的被控量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将要采取的控制行为。 (3)实时控制输出:根据控制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 4)信息管理。随着网络技术和控制策略的发展,信息共享和管理也介入到控制系统之中。上述测、算、控、管的过程不断重复,使整个系统能按一定的动态 (过渡过程 )指标进行工作,且可对被控制量和设备本身所出现的异常状态及时进行监督并迅速做出处理,这就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1.采用计算机控制具有下述优点: (1)可以消除常规模拟调节器的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如不存在模拟调节器的漂移问题,参数整定范围宽,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可以单独调节,而且可以在整个控制范围内实行多参数调节。当信号噪声大时,数字低通滤波器与模拟滤波器相配合,对高频的脉冲噪声有较好的滤波效果,特别是数字滤波可抑制甚低频的周期干扰 (2)使用灵活,便于实现特殊的控制规律,如修改部分程序就能改变调节规律,而无需改变硬件设备,甚至可以在线改变控制方案。因而可以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情况下逐步提高控制水平。 (3)具有增加控制回路而不会显著地增加费用的特点,还可实现打印、制表、报警、显示等附加功能。从控制理论上看,模拟控制系统是连续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用微分方程描述,而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以分时方式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的,它以定时采样和阶段控制来代替常规调节装置的连续检测和连续控制,所以它是离散系统,数学模型用差分方程描述。从表面上看用的理论基础不一样,但离散系统是在连续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与常规模拟系统相比,在工作方式上有如下特点: (1)由程序实现的灵活控制作用。控制规律灵活、多样,改动方便,可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提高控制质量,增加产品数量。常规的模拟调节器只能实现比例―积分―微分调节规律,计算机机控制不仅具有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功能,而且能够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例如纯滞后补偿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最优控制等。 (2)采样控制方式。能有效地克服随机扰动。系统运行过程中,多数扰动是难以预知的,因此模拟调节器很难保证控制质量。计算机参与控制后,可根据实时检测到的数据,用自动校正算法估计过程状态,进而自动调整控制信号,保证在扰动出现时仍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 (3)数字信号处理。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被控制量通常是模拟量,而计算机本身的输入输

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应用回归分析)

1、 变量间统计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区别是什么 答: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的关系,一个变量的变化能完全决定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统计关系是非确定的,尽管变量间的关系密切,但是变量不能由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唯一确定。 2、 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联系:刻画变量间的密切联系; 区别:一、回归分析中,变量y 称为因变量,处在被解释的地位,而在相关分析中,变量y 与x 处于平等地位;二、相关分析中y 与x 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y 是随机的,x 是非随机变量。三、回归分析不仅可以刻画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 3、 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ε的意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因素 答:随机误差项ε的引入,才能将变量间的关系描述为一个随机方程。主要包括:时间、费用、数据质量等的制约;数据采集过程中变量观测值的观测误差;理论模型设定的误差;其他随机误差。 4、 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答:1、解释变量非随机;2、样本量个数要多于解释变量(自变量)个数;3、高斯-马尔科夫条件;4、随机误差项相互独立,同分布于2(0,)N σ。 5、 回归变量设置的理论根据在设置回归变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需注意问题:一、对所研究的问题背景要有足够了解;二、解释变量之间要求不相关;三、若某个重要的变量在实际中没有相应的统计数据,应考虑用相近的变量代替,或者由其他几个指标复合成一个新的指标;四、解释变量并非越多越好。 6、 收集、整理数据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收集数据的类型(时间序列、截面数据);二、数据应注意可比性和数据统计口径问题(统计范围);三、整理数据时要注意出现“序列相关”和“异

微型计算机原理作业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一、填空题: 1.计算机一般由、、、和五部分组成。 2.机器语言是。 3.汇编语言是。 4.高级语言是。 5.CPU的位数是指。 6.系统总线是指。 7.微型机与一般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的区别在于。 8.单片机是指。 9.单板机是指。 一、填空题: 1.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用“0”或“1”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3.用英语缩写词(或助记符)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4.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5.CPU常指CPU数据总线的宽度 6.系统内各主要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线路) 7.微机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上 8.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计算机 9.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集成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的计算机 二、选择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A.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总线接口 B.外设和主机 C.主机和应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2.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 A.RAM B.ROM C.主存储器 D. 内存和外存

3.机器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0”或“1”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4.汇编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助记符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5.高级语言是指() A.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B.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程序设计语言 C.用自然语汇表示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D.用英语缩写词表示的面向机器的程序设计语言 6.()是以CPU为核心,加上存储器、I/O 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的。 A.微处理器B.微型计算机 C.微型计算机系统 D.单片机 7.计算机能直接认识、理解和执行的程序是()。 A.汇编语言程序B.机器语言程序 C.高级语言程序D.编译程序 8.在一般微处理器中,()包含在中央处理器(CPU)内。 A.算术逻辑单元B.内存 C.输入/输出单元D.系统总线 9.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D.函数运算 10.计算机的字长是指()。 A.32位长的数据 B.CPU数据总线的宽度 C.计算机内部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码的位数 D.8位长的数据 三、判断题: 1.冯·诺依曼计算机在硬件上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3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5 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6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7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8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2011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 3、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4、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5、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6、晶体在结晶时,晶核形成种类有几种?什么是变质处理? 7、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子哪里去了? 8、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9、解释下列名词:晶格、晶胞、晶体、晶面、晶向、晶粒、点缺陷、面缺陷、线缺陷、相、固溶强化、金属化合物、固溶体 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 1、什么叫结晶、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 2、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3、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4、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第三章习题与思考题 1、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3.1所示的二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形成二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子大小一定相等。 (2)K合金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量总是高于原液相中含B量。 (3)固溶体合金按匀晶相图进行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都不相同,故在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管理学-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学第三版 周三多

课后习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答:书P5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答:书P6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表现形式: ①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及纠正表现出来; ⑤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④任何管理活动都从计划开始,经组织、领导、控制而结束; ⑤控制的结果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⑥创新融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中,处于轴心地位。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那些角色? 答:书P6--P8 代表人角色监督者角色 人际角色领导者角色信息角色传播者角色 联络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企业家角色 决策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

(完整版)海洋工程波浪力学习题、思考题(解答)第一章

海洋工程波浪力学习题、思考题 1. 建立小振幅波理论时,作了那些假设? 答:波幅或波高相对于波长是无限小,流体质点的速度是缓慢的。按此假定波动的自由表 面所引起的非线性影响可以忽略,即非线性的自由表面运动边界条件和动力边界条件可以简化为线性的自由表面边界条件。 2. 试写出波浪运动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 答:波浪运动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可以表述为: 02=?φ 全解域 0=??-=d z z ? 底部条件 ηη η ?η?ηη?===????+ ????+ ??= ??z z z y y x x t z 自由表面运动学边界条件 0212 22=??? ? ??????? ????+???? ????+??? ????++??==η η ???η?z z z y x g t 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 ()()y x t y x t ,,,0ηη== 初始条件 当∞→x 或±∞→y 或-∞→z 时 ()t z y x ,,,?和()t y x ,,η保持有界 无穷远条件 3. 写出小振幅波(线性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并说明其意义及其求解方法。 答:小振幅波(线性波)理论的基本方程和定解条件为: 02=?φ 全解域 0=??-=d z z ? 底部条件

0=??=??z z t ?η 自由表面运动学边界条件 01=??- =z t g ? η 自由表面动力学边界条件 或两个波面条件联合写为: 010 22=??? ? ????+ ??=z t g z ?? 波面条件 4. 线性波的势函数为 )sin(ch ) (ch 2t kx kd d z k gH ωω?-+= 证明上式也可以写为 )sin(sh ) (ch 2t kx kd d z k Hc ω?-+= 证明:因为:kgthkd =2ω thkd g k ω ω = chkd shkd g c ω= shkd c chkd g = 1ω 将该式代入原势函数表达式可以得到第二种表达式 5. 由线性波势函数证明水质点轨迹速度 )cos(sh ) (ch t kx kd d z k T H u x ωπ-+= )sin(sh )(sh t kx kd d z k T H u z ωπ-+= 并绘出相位πω2~0)(=-t kx 时自由表面处的水质点轨迹速度变化曲线以及相位等于0,2 π ,π,23π和π2时质点轨迹速度沿水深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