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概论

姓名:杨笑

学号:1131901104

班级:英语1131班

学院:外国语学院

简述西方政治法律传统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借鉴意义

摘要:西方政治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有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两种形式。间接民主义称为代议制民主。它经过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逐渐成熟起来,在密尔那里得到较为完整的阐述。代议制不仅在西方是一种重要的治理形式,在我国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关键词】:代议制民主;密尔;优点;缺陷

代议制民主作为一种治理形式,经过了多个西方政治思想家的阐述。包括洛克、潘恩和密尔。

一、代议制民主的发展:洛克,潘恩,密尔

在代议制民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洛克、潘恩、密尔三位思想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洛克提出议会至上原则,提出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奠定了代议制民主理论的基础; 潘恩明确地将代议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 开创了代议制民主理论;密尔系统论述了代议制民主的种种问题,将代议制民主理论臻于完善。三位思想家的代议制思想一脉相承。

二、代议制民主是最好的政府形式

历来如何评价政府形式好坏的标准一直都是政治学的关键问题。密尔认为评价一个政府或者政治制度好坏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看它“促进社会普遍的精神上进步的程度”;二是看它“将现有道德的、智力的和积极的价值组织起来,以便对公共事务发挥最大效果所达到的完善程度”。

在确定了评价政府的标准之后,密尔继续讨论了最好的政府形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密尔坚持民主的方式。所以,密尔认为,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主权或者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属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也就是代议制政府。

三、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和措施

密尔虽然认为代议制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但是他又提到要保证代议制政府有效运转必须保障两个条件:一是各种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之间相互制衡;二是议会的决定权应该由大多数的有着更高学识的人掌握。这两个条件也突出了代议制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即权力的制衡和有效的代表。

实际上这两个方面也构成了代议制政府的两大危险:一是议会中的普遍无知

和无能,也就是随着选举权的扩大,才智较低的人可能当选为代表团体的成员,从而使议会的智力条件不充分;二是有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影响的危险。针对第二点,密尔提出了“多数人的暴政”的观点。“多数人的暴政”既体现在选举中,也体现在执行中。

由于密尔认为代议制政府的主要危险来源于选举权的扩大之后导致议会整体的平庸无知和才智降低,因而防范这种危险的主要办法就是要更有教养、更有才智、更有道德的人士能够在民主制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密尔在此提出了用官僚制的优点来弥补代议制政府的不足。而针对阶级立法的危险,密尔提出必须改革选举制度以保护少数。对此,他主张扩大选举权,特别是妇女的选举权应得到承认。他还主张实行“复票制”。

四、代议制民主在我国的运用

根据所学知识,我认为在代议制政体下, 民主得到广泛发展, 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极大的自由, 被统治者的福利成为政府的唯一目的, 人民无论在道德上还是在智力上都不断得到进步, 因为它有“最好的法律, 最纯洁和最有效率的司法, 最开明的行政管理, 最公平和最不繁重的财政制度”, 总之,就代议制的宗旨而言,它是促进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代议制在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方式。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其制度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代议制的一种制度形式,在基础、政府构成、运行机制方面即遵循了代议制的宗旨,又有自己的特点。

就代议制的基础,也就是选举权来说,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与密尔代议制思想不同的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摒弃了复票制,采用了公平的投票方式,既保证了广泛性,又保证了其公平性。

就政府构成来说, 密尔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主张的是职能之间的相互制衡。议会的职能是控制和监督政府。政府执掌行政权, 议会执掌立法权,呈现三足鼎立互相牵扯的局面。而我国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阶级基础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劳动人民。因此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为“议行合一”制度。它较之与西方资本主义代议制来说,优越性在于决而立行,而非牵扯拖拉。

就政府运行机制来说,密尔主张的是官僚制,既政治管理掌握在职业官员手中。在我国, 宪法规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较之西方的代议制有了较多的变化,但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以密尔为代表的西方代议制对我国政治制度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是提高公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密尔在代议制思想中特别强调了选举团体若才智低下会导致多数的暴政,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我认为,提高整个公民团体的文化水平就是至关重要的了,既能提高公民的参政能力,也能提高整个选举团体的水平。

其次是借鉴西方的权力制衡原则。西方代议制始终坚持三权分立,将立法、行政、司法分开,互相牵制。所以,我认为,我国虽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制度,但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制衡原则。比如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社会团体对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约束等,都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力量来优化政府的职能。

第三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主和法治始终是紧密相生的。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法律的不完善会直接导致体制的不完善,反之亦然。所以说,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法治社会的真正建立, 才能为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证。

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密尔为代表的西方代议制对我国政治制度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年,291—294

[2]李美玲.《代议制政府》——最好的政府及其危险[J].学术前沿.2009

[3]张敏.良好的政府与民主治理[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1):14-16

[4]〔英〕约翰·密尔. 代议制政府[M]. 汪`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王志勇. 浅析约翰_斯图亚特_密尔的代议制政府思想[J].求实,2004,41-42

[6]约翰# 密尔.论自由[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分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中西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首先对中西文化的基本概况进行了阐释和说明,并且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两者差异所在.我们应该把握中西文化各自的优势,找到互补之处,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文化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影响了整个社会历史的,较为稳固而又具有动态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观念文化的总和.[1]中国特殊 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华民族在区域位置上比较独立,但在文化上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内聚性,与此同时,中国辽阔的地域又使得各种文化的构成因素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从地理环境来看,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使得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和互补性;从物质生产方式来看,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固有的特征,即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具有相对封 闭性特点的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无论战乱纷争,政权更迭,其主流仍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得中华文化具 有了稳定性和延续性.但是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和发展基本上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进行的,被深深的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既厚重、质朴、进取,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弱点. (二)西方文化概况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作为世界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文化,其源头主要有两个:古希腊罗马文 化和古希伯来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是一种具有世俗精神的文化,在 思想、科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取得了令后世侧目的成就.中世纪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作业

一、《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评价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让我们知道,西方政治文化并不像中国政治文化那样有着历史的继承性。西方政治文化传统是在兴盛——衰败的逻辑中发展出来,由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阶段构成,经过了两次转体形成的。在第一编中,作者首先给我们提供了希腊世界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机缘等方面的背景,并勾勒了城邦发展的历史轨迹:迈锡尼文明(前城邦时代)——荷马时代(黑暗时代,城邦孕育时代)——古风时代(城邦形成时代)——希腊化时代(后城邦时代)。着墨荷马时代及古风时代,让我们了解了古希腊人的种族性格、城邦制度,以斯巴达、雅典作为案例分析了希腊公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接着作者给我介绍了来自于城邦但却有点反城邦的柏拉图整体主义理论及城邦文化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接着作者在与先秦思想家思维方式的比较下总结了公民的思维方式,由此阐发了公民的价值取向。最后作者补充了希腊化时期出现的新观念,给读者描绘出了古希腊政治文化一个非常丰满的形象。同样的写作思路,在第二编中作者还是先论及古罗马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发展(王政—共和——帝国)和政治制度等情况,接着分析波利比阿共和政体论和西塞罗的理论,最后也是描述了罗马帝国的政治蜕变及法律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第三编首先介绍了中世纪的基础:基督教及日耳曼传统,在政治多元发展的论断下做了法兰西及英格兰两国的案例分析,最后再总结了中世纪政治贵族因素及多元政治文化。 研究政治文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由于政治文化不能自为主体在人们面前显示出来,必须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学说的研究开始。《西方政治文化传统》著者丛日云教授采用的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西方中世纪的政治制度、政治学说基础上为我们揭开了西方政治文化传统的神秘面纱。 诚如徐大同先生所言,“一种政治文化,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物,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都有其复杂的社会、地理、宗教、种族、历史机缘等原因。都经历了由孕生到成熟、由朦胧到清晰、分解与融汇、蜕变与新生的长期历史演进过程。” 丛日云教授探讨了西方政治文化基本要素如自由、民主、法治、人权、平等、公权与制衡等价值的形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以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体系的过程,有助于读者了解西方政治文化的来龙去脉。

西方礼仪文化概论试题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拜访他人必须有约在先。(√) 2.接待多方来访者要注意待客有序。(√) 3.在观看演出时不要随意拨打或者接听电话。(√) 4.在社交场合,“兄弟”、“哥们”等称呼可以随时使用。(×) 5.不允许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地使用手机。(√) 6.参加舞会时可以穿民族服装。(√) 7.在英国,人们姓名一般是名字在前,姓氏在后。(√) 8.在社交活动中,对异性朋友,若关系极为亲密,则可以不称其姓,直呼其名。(×) 9.用餐点菜时,没有必要征求主宾的意见。(×) 10.在安排西餐座次时,应安排男主宾坐在女主人右侧。(√)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在社交交谈中,有哪些具体的主题应当忌谈? 答案要点: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捉弄对方的话题;非议别人的话题;倾向错误的话题;令人反感的话题2.写信的5C原则是什么?答案要点:礼貌;完整;清楚;正确;简洁 三、论述题(30分) 论现代礼仪的基本特征。答案要点: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操作性 《旅游社交礼仪》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我们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循入乡随俗或从俗的原则。 2. 头发是人体的制高点,修饰头发的时候,要做到“三勤”,指的是勤于清洗、勤于修剪、勤于梳理 3. 化妆的最高境界,是“妆成有却无”,强调的是化妆的自然原则。 4. 一般而言,手姿由进行速度、活动范围、空间轨迹等三个部分构成。 5.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通常坐下之后应占据座位的2/3比例。 6. 佩戴首饰时,在数量上的规则是以少为佳,在色彩上的规则是力求同色。 7. 当两人距离在1.5米到3米之间时,称为礼仪距离。 8. 请用图形标示出一般家用小轿车的座次尊卑顺序,分别用①②③④表示: (1)主人自驾车(2)专职司机驾车 答案:(1)主人旁边1,后排右座2,后排左座3,后排中座4。 (2)专职司机驾车,司机旁边4,后排右座1,后排左座2,后排中座3。 二、判断说明题(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每题3分,只判断不说明不能得全分,共30分) 1.女性身着裙装上下楼梯,应该走在楼梯的右边。 2. 在公共场所下蹲,要注意面向他人。 3. 正式场合,男性不允许穿着短裤,但是女性可以。 4.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父母,可以用“家父”“家母”,对别人的父母,则可用“令尊”“令堂”。 5.与女性握手时,应该只握住其手指尖,不能全部握住。 6.行亲吻礼的时候,晚辈吻长辈,应该吻额头,长辈吻晚辈,应该吻下颌或面颊。 7.送花的时候仅注意选择花的种类就行了,颜色和数量无所谓。 8.做客的时候,如果与主人关系很亲密,可以不用敲门直接进入。 9. 用餐时,中途需要离开,应将餐巾放于餐桌上。 10.为客人泡茶时,应将水注满水杯,以示尊重。 答案:1. 错,应为远离楼梯扶手的一边,或靠墙的一边。 2. 错,忌面向他人,忌背向他人。3. 错,女性可以穿短裙,但不能穿短裤。4. 对,对自己表示谦虚,对别人表示尊敬。5. 错,握手时忌讳仅仅握手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交流冲击对比相互发展和影响。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唯有的几个文明古国,而且中国文化一直未曾遭受过什么大的冲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然而,由于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在不同时期发生过交流或者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二者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今天,两种文化的发展与交融必定会带来世界性质的革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 提起汉族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 何谓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对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汉族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汉族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西方文化概论 期末试题

填空题 1.古罗马的最美的主管爱情的女神维纳斯源于希腊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 2.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个成文法,它是平民反 对贵族斗争取得的成果。 3.罗克起家的克马前三头同盟指靠镇压斯巴达克拉苏、凭借剿灭海盗和胜利 结束米特里达提战争的庞培和野心勃勃的没落贵族恺撒。 4.在临终之际,君士坦丁接受了基督教洗礼,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基督教 皇帝。 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颁布了《米兰赦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获 得了合法地位。 6.公元476年,摇摇欲坠了三个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终于在日耳曼族的冲击之 下彻底瓦解。 7.1054年在东西教会的大分裂和1071年塞尔柱突阙人对耶路撒冷的占领, 而它们的结果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8.中世纪臭名昭著却又令人谈虎色变的宗教裁判所是基督教不宽容的暴虐态 度的“杰作”。 9.阿维农之囚是教会在中世纪所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和最难堪的耻辱,那段 时间教廷几乎沦为法国的一个行政机构。 10.欧洲三十年宗教战争最终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而结束,这个和 约至今仍然在影响着欧洲人的宗教生活。 11.1618—1648的战争结束后,随着人们对教义纷争和宗派冲突的兴趣日益 淡薄,宗教宽容开始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特征。

12.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从而证明整个世界,至少 是南半球,在海洋上是相通的。 13.古罗马执政官屋大维使罗马进行了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 14.公元前2世纪,罗马帝国亚历山大里亚的科学家托勒密在其著作《天文学 大成》提出“地心说”理论。 15.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被称为西方中世纪文化和近代文化之间 的历史分水岭。 16.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产业革命而走向强 盛,英国垄断世界市场的霸主时代结束了。 17.16世纪,葡糖帝萄牙建立了强大的贸易帝国,主要包括南大西洋的蔗国和 印度洋的香料帝国。 18.重商主义是18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建立在这样的信念 上: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顺差所获得的财富。 19.公元18世纪后,势力均衡的国际政治格局使得罗马时代的恺撒帝国在近 代西方完全失去了再生的土壤。 20.“看不见的手”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在其经济学著作《国富 论》提出的。 21.古罗马著名诗人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记》,以文学形式重新塑造了罗马 的历史,将罗马的起源与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英雄联系在一起。 22.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1000年时间里,基督教作为一种唯一的意识形态, 对塑造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23.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元是“小而全”的庄园。

中西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中西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及其意义 摘要:政治文化问题同人类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它对人类的政治行为的方式、方法起到指导和制约作用。因为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政治现象,因而只有进行比较才能得出更有利于我国政治文化发展的理论,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因此对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即可反对排外主义,又可以抵制全盘西化理论;即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吸收外来文化的可取之处,又可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繁荣我国的政治文化。 关键词:比较政治文化意义 政治文化研究已成为当代政治文化领域的重要分支,它在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后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而中西方也在其发展中呈现了明显的政治文化差异。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历史积淀为一个民族的政治文化传统。而从历史过程来看就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的两大方面的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逻辑和体系等方面也不尽完全相同。 一、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政治监督的差异 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在专制王权的统治下,由各级政府分别主管各方面的政务。为了使其得得长期有序的发展,统治者建立强大的行政网络,以便加以防范和牵制。在这个行政网络中,人治起到了至

关重要的作用。在历史上监察工作主要是指连坐告密、牵制监督等形式。而且官吏也受到了严厉的监管和控制,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相比较同等时期的西方社会则讲究分权理论。试图通过政治权利内部分工以维持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平衡。从而根本的防止权力的集中和腐败。政府划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权范围,不允许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进而保证三个机构人员的合而不离。这样,每个部门对其他部门都是一个制约,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沦为国家统治的阶级工具。 政治监督理论既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主政体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为了巩固专制统治的权术设计。西方的政治监督理论能有效的防止政府腐败和权力滥用,而且避免了权力的过度集中。现代政治文明要求现代政府的权力严格受法律的控制,要求政府行为必须以法律为界限得到价值肯定。以分权为核心的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最好制度设计。 政治文化既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环境下在不同国家的产物,它必然呈现出两方面的态势。一方面:各个民族国家在其各自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下确立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文化,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文化体系。而这一民族国家独特的政治文化优势,在世界民族之林也会成为一面傲人的旗帜,构成人类文明宝库和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西方人权观的差异 从历史发展来看,西方是通过自然发展的方式走向现代化。而中

《西方文化概论》复习题-1

1.The word "culture" is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ree basic senses, they are _excellence of taste 、human knowledge, belief, and behavior 、The set of shared attitudes, values, goals, and practices _. 2.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re _based on symbols 、shared、learned、 _adaptive_____. 3.The origins of Western culture ——“three pillars” are_ ancient Greece、_the Roman Empire 、Catholic and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__. 4.Greece is a country in _southeastern_____ Europe. 5.the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Greece(古希腊)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e cradle (摇篮)of Western civilization. 6.Classical Greek Athenian philosophers are__ Socrates、Plato、_Aristotle_(亚 里士多德)__. 7.Principle Figures in Greek mythology are __Gods、Mortals、Heroes____. 8.The Olympians refers to the __twelve(12)__ major gods and goddesses dwelling on Mount Olympus. 9.Following the Age of Discovery, through _Europe’s expansion(传教士)__ and ___colonization___, Christianity spread to the America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10.Christianity ha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in the shaping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t least since the _ 4th ___ century.. 11.God is usually held to have the properties of holiness, justice , omnipotence, omniscience, omnibenevolence, omnipresence and immortality. 12.God is believed to be transcendent, meaning that he is outside space and outside ___time____, and therefore eternal and unable to be changed by earthly forces or anything else within his creation. 13.The account of Adam and Eve is in the Book of __ Genesis____. 14.Adam and Eve disobeyed God by eating the fruit of _ 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___, which gave them the ability to judge and know good from evil for themselves. 15.In Christian theology, the death of Jesus on the cross is the __ antidote__ to the sin of Adam. 16.Christians generally believe that Jesus is God incarnate and "true __God__ and true ___man__". 17.According to the Gospels of Matthew and Luke, Jesus was conceived by the __ Holy Spirit __ and born from the __Virgin Mary_. 18.According to the New Testament Jesus was crucified, died a physical death, buried within a tomb, and rose from the dead ____three ___ days later. 19.___Jesus Christ__________ is the belief that one can be saved (rescued) from sin and eternal death. 20.The three principal traditions within Christianity are___ Protestantism___, ___ Roman Catholicism ___ and __ Eastern Orthodoxy___. 21.__ Protestantism__ is associated with the belief that the ____ Bible_________ is the final source of authority for Christians. 22._Trinity ___ refers to the teaching that the one God comprises three distinct,

西方政治制度知识点总结

西方政治制度(总结) 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意义:1有助于我们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2是我们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3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的内政外交及其走向4有助于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梭伦改革具体内容:1经济改革2社会结构改革3政治改革行政官员: 执政官独裁官监察官保民官行政长官 雅典城邦民主制内容1公民大会2议事会3陪审法庭4十将军委员会特征1直接民主2抽签选官3轮番为治 罗马帝国统治体制: 元首体制四帝共治体制君士坦丁体制 古罗马政治制度影响1共和国的观念.制度形式2古罗马混合政体启迪了后世政治制度设计3罗马法是古罗马留给后人最宝贵遗产之 古罗马王政时代政治制度库里亚大会.长老会议.王共和时代人民大会.元老院.行政官员帝国时代三种政治体制(元首体制.四帝共治.君士坦丁体制)行省制度中世纪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贵族君主制度.等级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影响1中世纪孕育了现代宪政主义2封建等级会议孕育了现代议会 罗马帝国崩溃根本原因是罗马帝国赖以生存的古代奴隶制度陷入严重危机而不能自拔直接原因是日耳曼蛮族的大规模入侵 文艺复兴1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2提倡发扬人的个性3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4提倡科学文化知识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民族教会”指的是建立德意志民族自己的教会.不受罗马天主教教廷的控制.独立自主.国家世俗权利高于教会神权.没收罗马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西欧的一场反封建专制.反教会的思想解

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宪政原则 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发展变化1政治民主化2行政集权化3多元共治4地方自治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1主权在民原则2代议制原则3法治原则4分权制衡原则5人权原则 代议制历史条件1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实行民主制2现代国家无论是领土还是人口都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代议制政府两大弊端及建议方案1议会中的普遍无知和无能.智力条件不充分2可能受到和社会普遍福利不同的利益的影响 建议方案1实行精英民主2以比例代表制替代多数代表制3保障少数代表在议会的对抗职能4主张扩大选举权5议会实行两院制 代议制通行具体原则1人民通过代议机关行使国家主权2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3代议机关必须遵循严肃的议事规则4少数服从多数与保护少数原则5代议民主并不排斥直接民主 法治原则主要内容1法律必须是普遍的和公开的2法治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人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公民不分性别、职业种族、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均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公民投票权b人人享有同等的政治、社会经济权利.可以平等地竞争政府公职.担任公职任务c所有的人凡触犯法律皆绳之以法.任何人没有法外特权d所有的人均应受到同等的法律保护4司法必须独立法治的含义法治与自由.法治与自然法 法律普遍性:1法律的使用不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群2法律的规范是具有普遍意义

西方文化概论答案

1、在克里特岛中央的克诺索斯地区因传说中的米诺斯(Minos)国王以及他的那座扑朔迷离 而得名的米诺斯文明出现于: 2、最初的希腊人是在公元前三千年从安纳托利亚的东部和叙利亚的北部迁徙而来的蛮族 人T 3、公元前12世纪末的民族大迁徙使得来自北方的印欧语系游牧入侵者多利亚人进入希腊 半岛,使爱琴海地区进入长达三个多世纪的“黑暗时代”,也称“英雄时代”。T 4、、“黑暗时代”末期游吟诗人的作品中所反映的故事主要发生在: 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神话与北方印欧语神话相融合的结果。T 赫西俄德的《神谱》蕴涵者一种以“命运”为“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神系更迭的自然进化思想。T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的是:公元前594年通过法律形式废除债务奴隶制、设置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的是:德尔菲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有一个神庙,这个神庙是拜:城邦这种政治经济文化统一体最重要的特征是分离主义的政治态度和自由主义的生活信念。T雅典的陪审法庭是由多少人组成的:6000伯里克利担任十将军委员会主席达30年之久。T被称为希腊“悲剧之父”的是、“悲剧”(tragdy)一词即“山羊歌”,而山羊则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和奉献给他的最常见的祭品。T著名史诗《艾涅阿斯纪》将罗马的起源与荷马史诗中的英雄特洛伊联系在一起,它的作者是:罗马的扩张开始的年代是:罗马草创之初,聚集了一群奴隶、逃犯和亡命之徒,李维因此而称罗马起源于一种“垃圾堆状态”。T公元前287年通过的《十二铜表法》,规定特布里斯会议(平民会议)的决议无须通过元老院的批准具有法律效力。F公元前60年,罗马第一次出现了由三个掌握军队的人缔结的“前三头同盟”,他们

中西方传统文化

一、中西方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一月一日) 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也是历史最悠久,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传统特色:节日饮食有腊八粥、年糕、饺子、春卷、元宵(汤圆),节日活动为扫尘、守岁、拜年、贴春联、爆竹、发压岁钱等。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传统特色:吃元宵、送花灯、耍龙灯、踩高跷、迎紫姑、走百病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传统特色:寒食禁火、拜扫展墓、禁烟、祭祖、插柳、踏青、蹴鞠、植树、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拔河、放风筝等 清明节(四月五日前后) 传统特色:荡秋千、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吃青团子、欢喜团、菠菠粿、乌稔饭、清明果、润饼菜、清明螺等 端午节(五月初五) 传统特色:节日饮食有粽子、雄黄酒、五黄、十二红、茶蛋、大蒜蛋、打糕、煎堆等,民间活动有龙舟竞渡、凤舟、悬艾叶、菖蒲、蒜头、写符念咒、射柳、打马球、采药、沐兰汤、采茶、制凉茶、驱除五毒、倒灾葫芦、斗草之戏、躲端午、端午雨、跳钟馗等,端午配饰有健人、豆娘、艾虎、画额、长命缕、挂荷包、栓五色丝线等 七夕节(七月初七) 传统特色:祭月之仪、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天河夜话、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晒书晒衣、贺牛生日、吃巧果等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统特色:节日习俗有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传统特色: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 重阳节(九月初九) 民间有许多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在民间,茱萸为“避邪翁”,菊花为“延寿客”,两者结合,给重阳习俗以吉庆之兆。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的习俗有修斋设醮、享祭祖先、祈愿神灵等,下元节的习俗大多与祭祀有关,迷信色彩较多 腊八节(腊月初八) 腊八节的习俗有喝腊八粥(用米、豆等谷物和枣、粟、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祭祀、腊八醋、腊八蒜、腊八豆腐、腊八面等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 除夕的风俗有吃年夜饭、贴春联、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燃爆竹、祭祖、挂灯笼、压岁钱等 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

00316西方政治制度课程知识点

导言45-50 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和范围 1、国体:指的是由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所反映出来的国家的根本属性,也就是说,哪些阶级是占统治地位的,哪些阶级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由此决定的国家的阶级属性,或者说,就是国家的性质。 国体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核心部分,是决定性部分。即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2、政治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个政治统治形式,不仅包含国体,也包含政体;不仅涉及政体、国家结构和政府制度,而且涉及国家机关、政府机关之外的一切政治单位或政治角色(公民和选民、政党和利益集团、新闻和大众传媒,等等)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环节,等等。 3、政治制度的形式:(1)政体,(2)政府制度,(3)国家结构,(4)政治体制 (1)政体:指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即政权组织形式,具体内容是设置哪些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如何组织、国家机关如何产生、权力如何划分、如何相互配合和牵制。 (2)政府制度:一个国家行政机关的制度。(3)国家结构:即国家的整合形式。 (4)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运作的具体方式、具体程序和具体环节。 ◇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当代政治学划分政体的主要依据最高权力的构成(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产生方式和任期,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等,尤其是国家的立法机关与国家元首和行政机关的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 二、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 (1)有助于分清中国政治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的根本区别,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是面向世界学习外国的需要。 (3)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西方各国内政外交及其走向,从而更透彻地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 (4)有助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 三、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方法:1、历史唯物主义,2、比较研究方法,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1、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指导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是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同样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却不相同。) 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政治制度,就应该看到,影响各国政治制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情。 国情:所谓国情不仅包括经济制度,而且包括历史特点、文化传统、民族构成和民族习惯、国际环境、阶级力量的对比,甚至人口、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 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他要适合该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方式,适合这个国家的国情。(一国政治制度与该国国情的关系) 2、比较研究方法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法 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他提出了对政治制度进行分类的原则和标准;以及后来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比较政治研究的取向:①国别研究;②跨国研究 3、政治制度研究的分析工具 具体研究方法:阶级分析、制度分析、历史分析、文化分析、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把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的方法引进政治学研究而产生的一种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对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系统分析对政治制度研究的意义在于把政治制度放在一定的环境中来认识,有助于揭示政治制度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第一章西方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51-79 第一节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 一、城邦:(城邦是西方政治制度的摇篮)(古代希腊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城邦制度) 1、城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的一种小型的城市国家,即一个单独的城市为中心和周围乡村组成的城市国家。 2、代表性城邦:雅典(实行的是民主政体)、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体)、叙拉古等。 3、城邦的社会结构 城邦人口划分的三个主要阶级:(1)奴隶、(1)外邦人、(3)公民 公民:是城邦的成员,有权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这种特权是根据出身而获得的。公民概念的核心是权力。 4、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性:①君主制政体;②贵族制政体;③民主制政体。 古希腊出现过多样的不同政体(政体类型): (1)君主制政体:城邦最高统治权掌握在君主一个人手中,即所谓一人统治。克里特岛最早出现。

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论西方风俗影响 ?中国节日的现状 ?近年来,在中国有些地方越来越受西方风俗影响尤其是受西方节日文化影响,中国的年轻人,对于圣诞节越来越热衷,甚至超过了中国自己的节日,造成端午节这种中国重大传统节日被列为别国遗产。 ? ?母亲节,父亲节,光棍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学校里掀起一波又一波“洋节”的热潮,大家都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传统的节日却几乎没有兴趣。 ? ? ?在现代年轻人所认识的节日中,情人节和圣诞节比咱们的端午节和中秋节都重要的多。都认为这些外国节非常时尚,非常浪漫。就连春节的意义与节日气氛都大不如前,认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已经落伍,过的没意思,? ?传统节日原来有一整套的仪式和内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很多节日仪式的片段在不断的遗失,比如春节贴对联是为了避邪;吃饺子是为了送走旧的时辰,迎来新的时辰;互相拜年,表达了对对方的美好祝愿……但现在这些程序虽然还在,但缺少了仪式的凝重感和虔诚感。 ? 传统节日何去何从 ?七夕VS情人节? ? ?面对西方情人节的冲击,土生土长的传统七夕节遭遇着尴尬却总是不

声不响。七夕节虽然历史悠久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但它在年轻人群中的影响力,却似乎并不大。人们已经把七夕节还给了古老的历史。? ?每当西方情人节来临之时,年轻情侣都会不失时机地互赠爱意,且花样翻新,近乎疯狂。而每年的七夕节却显得异常冷清,鲜见年轻人有什么热情举动,有的人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节日。也许是故意,也许是不经意,总之人们在追捧“洋节”的同时,冷落了本土传统的节日。纯美的七夕就是这样渐渐地被遗忘。 ? 我们的传统节日 ?如何看待中国人的“洋节”情结 ? ?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 ? ?一方面,当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动议要将中国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春节改到2月4日,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时候,另一方面,国人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摩登的、前卫的、新潮的新新人类,在赶西洋人的时髦,纷纷过起了洋节! ? ?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怎么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到底该怎样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人该不该钟情于西洋节日?西方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崇拜中国节日? ?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利用寒假半个月的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翻阅资料,到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到社会上走访了各行各业的人士,现将主要观点整理报告如下: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

“西方文化概论”试题汇编 一、填空: 1、绚丽多姿的希腊神话是不同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其中主要是( )世界神话与北方印欧语世界神话融合的结果。 2、希腊神话中的三代神王分别是()。 3.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的史诗是荷马的( )和( )。 4、而对众神的源流谱系进行系统性梳理的则是赫西俄德的( )。 5.、在希腊神话中,真正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决定性力量是潜藏在诸神背后的( )。 6、.希腊悲剧的命运主题典型地表现在( 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的悲剧故事中。 7、希腊宗教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的自然崇拜和明朗的感觉主义,而整个希腊文化 的个性特征就是( )。 8、与奥林匹斯神话相对立的希腊民间神秘祭叫做( )。 9、西方的历史之父是( ),悲剧之父是( ),哲学之父是( )。 10、在希腊城邦时期因其思想的超越性而殉道、并且成为后来整个西方文化的“圣人”的 是( ); 1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 12、希腊哲学和科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 13、在罗马的早期扩张中,罗马与它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劲敌(. )进行了三次艰苦的战争,这些战争被称为( )战争。 14、罗马共和国末期,骑士集团结成了反对罗马元老院的“前三头同盟”,该同盟的缔结者是( )、( )和( ); 15、罗马历史上的“后三头同盟”是指( )、( )和( )之间的同盟。 16、公元313年,罗马皇帝( )颁布了《米兰敕令》,标志着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取得了合法地位。325年,在他的主持下召开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会议,即( )。 17、.基督教虽然脱胎于犹太教,但是二者在文化特点上却迥然而异,一般说来,犹太教拘泥于外在的( ),而基督教更侧重内在的( )。 18、从弥赛亚运动的末世论到( )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的重要标志。 19、《圣经》中的“旧约”是指( )在西乃山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 20、“新约”则是指( )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 21、柏拉图关于( )与感觉世界二元对立的思想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理论来源。22、柏拉图之后,对基督教神学思想影响最大的两个非基督教哲学家是( )和( )。 23、在中世纪中期提出了著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是( ) 24、基督教早期修道运动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 )。 25、中世纪基督教社会在文化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和( )。 26、狭义的“基督教”概念仅指新教,广义的“基督教”概念则包括()、( )和( )。 27、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的侵占( ),大量的希腊文化遗产重新流归西方基督教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重大的文化革命。 28、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前贴出的(《》)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29新教的三大主流教派是指( )、()和()。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维护专制,压抑人性。西方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注重建设公平公正的社会,解放人性。 中国传统文化偏重实际、轻视思辩。不喜欢探究与实际无关的抽象概念,而把对人际关系的注意和研究放在首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人世伦理。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果之一,就是使中国人变得虚伪自私,圆滑世故。 西方文化重视实际,也重视精神的价值。尤其重视哲学和宗教,把对美好社会和人类本性的探究放在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尊重人,西方文化的核心,是社会伦理和人道主义价值观。西方文化的成果建成了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人适应社会,关注的是人的处世,是人的修行。然而离开美好社会,去适应一个专制社会,结果只能造就一代又一代萎靡畸形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结晶出一套关于畸形人格的个人伦理。 西方文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社会适应人,关注的是社会的公平,社会的改造,让社会符合人性。所以,既改造了社会,又促进了人性的解放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西方文化结晶出一套关于公平社会的社会伦理。 今天,中国人要建立自己的精神大厦。靠几片破旧的秦砖汉瓦,决然不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两种文化的优劣,以西方文化的精华(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普世价值)为主,同时吸取中华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让中华文化真正地崛起。 一公斤和一厘米, 哪个温度高? 这显然是一个很无厘头的问题,一个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不会费心去讨论的问题.理由很简单: 公斤和厘米,根本就不在一个度量单位下,怎么比较? 可是,类似的逻辑,仅仅是看起来稍微复杂了一点,就让几位貌似是高手的ID们争论不休了.他们争论的是: 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哪个更先进? 窃以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自然科学存在一个独立于学科之外的客观的衡量比较体系,也就是数字的"多"和"少". 100比99多,无论从物理意义上,化学意义上,还是信息学意义上,100都比99多.所以,从自然科学角度,我们可以比较哪种机器的工作效率高--每小时生产出的零件"多"的那一台; 也可以比较哪个国家的经济表现优秀--每年GDP"多"的那一个. 但是,社会科学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客观的,独立于学科之外的衡量比较体系.孔子 和柏拉图谁更伟大? 曹雪芹和莎士比亚谁的文采好? 各位可以就类似问题继续

(完整word版)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docx

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读 一.柏拉图(《理想国》) 柏拉图,古希腊城邦时代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 一。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其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 二、政治思想: (1)正义论:①回答了什么是“城邦的正义” ,即是: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不是为了某一 个阶段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②认为一个完善的城邦具有这样一些 美德: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和正义的 ③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国家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认为只有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各尽其责,分工互助就实现了正义 (2)哲学家统治:①哲学王统治的思想。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内容。②让哲学 家成为统治者,才能保障城邦正义。③哲学家能够掌握正义本身、善本身的知识,能够按照 神圣的原理描绘出理想的政治制度,是个人和公民幸福。④能够看到“美善、正义。勇敢、 智慧、节制等理念世界中的原型 (3)政体的演变:柏拉图根据国家制度的品德和掌握国家最高统治权的人的品质把政体区 分为两类五种:一是善的、正义的政体——王政或贵族政治。一是恶的、非正义的政体——荣誉 政体、寡头政治、民族政治和僭主政治。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他的《政治学》被誉为政治学科的开山之作。其著作有:《政治学》、《尼各马克伦理学》、《雅典政治》等。 二.政治思想: (1)人与城邦: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来就是政治动物”,过城邦式的生活就是人的本能,直接参与城邦事物是公民谋取幸福、实现集体之善的必要途径,也是公民权的本质。②认为城邦 是至高而广泛的社会团体,其目的是完成某些善业。③城邦是自然的演化 (2)法律的统治:①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了法律统治的重要性。②人为政治关系必须是这 样的一种关系,即臣民并非全部放弃其判断和责任。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一词具有三要素: 第一,它是为了公众的利益和普遍的利益而实行的统治。第二,它是守法的统治,即统治者的实施根据普遍的法规而不是根据专断的命令。第三,法治意味着对自愿的臣民的统治。 (3)政治的改良:①其核心思想是,最好的或最可能好的政体的实现虽然确实人们梦寐以 求的饿,但其实现的途径却可能是在现存法律和政治理念的框架内的渐进改良,而不是宣布激进的乌托邦方案②法律应该根据政体来制定,不能叫政体来适应法律 (4)中产阶级的民主:①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混合政体②混合政体的中心旋律是君主制、贵 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以及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社会基础。③亚里士多德认为最良好最稳定的 政体是由中产阶级主导的结合贫富两种要素混合的政体(共和政体)④在当今社会,培育社 会中间阶层,实现社会结构的正态分布,避免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实现政治社会的中道均衡 认为是克服社会不稳定、防止政治动乱的基本原则。 (5)理想城邦:主张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 三、贡献:①是政治学的开创者。 ②在整体主义的框架内渗入了某些个人主义的因素。 ③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政治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为后世政治思想提供了无尽的思 想宝库和灵感的源泉。 三.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