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相关知识

制冷剂相关知识
制冷剂相关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一、冷却的概念及人工制冷

1、冷却的基本概念

冷却——就是取出物体的热量,使物体的温度降低。

冷却的过程伴随着物体本身热能的减少。

自热冷却的程度受周围介质的影响,冷却的极限温度不可能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要想把某一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介质的温度,只能借助于人工冷却的方法,即:人工制冷。

2、人工制冷

人工制冷:就是通过消耗一定的外功,利用不同的制冷方式,使被冷却的物体温度下降到低于周围介质温度的某一预定温度

普冷技术:利用人工制冷所制取的温度不低于120K(-153.15℃)时,称为普冷技术。

深冷技术:利用人工制冷制取的温度范围在120K至绝对温度零度(-273.15℃)的制冷技术称为深冷技术。

人工制冷所采用的制冷方式,按制冷原理分,主要有以下5种:

(1)高压气体膨胀制冷

使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膨胀机中绝热膨胀,达到较低的温度,再让气体复热,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使常温下的冷凝液体经过节流降压,达到较低的温度,再让液体在低压下蒸发,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

使常温下的高压气体在涡流管中分流,分离出冷、热两股气流,再让冷气流复热,即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4)半导体制冷

用导电片将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串联起来,构成电偶,接在直流电路中,电流便由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从而在电偶的一端产生吸热现象,另一端产生放热现象,利用电偶吸热的一端产生的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5)化学方法制冷

利用有吸热效应的化学反应过程,可产生冷量而对被冷却物体制冷。

3、常用的几种制冷系统

人工制冷所采用的方式,按制冷系统分主要由4种:

(1)压缩式制冷系统

依靠压缩机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以实现制冷循环的系统称为压缩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或膨胀装置、蒸发器等组成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工作。

(2)吸收式制冷系统

依靠吸收器——发生器组的作用完成制冷剂和吸收剂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循环的制冷系统,主要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组成封闭系统,二元溶液工质在系

统内循环工作,其中低沸点组份作为制冷剂用以蒸发制冷,高沸点组份作为吸收剂,利用其对制冷剂蒸气的吸收作用完成工作循环。

(3)蒸气喷射式制冷系统

(4)半导体制冷系统

目前家用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制冷系统普遍采用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而吸收式制冷系统和蒸汽喷射式制冷系统也均以液体蒸发制冷原理为基础,所以我们重点对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进行研究和探讨。

4、蒸气压缩式制冷原理

蒸气压缩式制冷就是根据物质相变过程中能吸收或放出较多热量、相变温度又会随压力条件变化的物理特性,压缩机将制冷剂蒸气压缩成高压高温过热蒸气,经过冷凝、节流后变成低压低温液体,吸收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而产生汽化,变成蒸气再被压缩机压缩,如此不停地循环,不断地将被冷却物质的热量转移出去,从而达到对被冷却物质制冷的目的。由于制冷的循环是通过压缩机对制冷剂蒸气所做的压缩功来实现的,所以称作蒸气压缩式制冷。

制冷原理(二)——制冷剂有关知识

二、制冷剂的有关知识

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又称制冷工质。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就是利用制冷剂的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达到制冷目的的,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就是制冷剂的汽化潜热。

1、制冷剂热力状态的术语

(1)饱和状态

制冷剂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的状态称为饱和状态。动态平衡是建立在一定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的,如果温度或压力改变时,平衡条件就会受到破坏,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达到新的平衡,出现新的饱和状态。

(2)饱和温度

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时的温度称作饱和温度。

(3)饱和压力

制冷剂处于饱和状态时的压力称作饱和压力。

(4)饱和液体

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具有饱和温度的液体称作饱和液体。

(5)干饱和蒸气

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具有饱和温度的蒸气称作干饱和蒸气。

(6)湿蒸气

处于饱和状态下的制冷剂气、液混合物称作湿蒸气,它是由干饱和蒸气和许多细小的液体微滴组成的。

(7)干度

制冷剂湿蒸气中含有干饱和蒸气的比例。

(8)过热蒸气

(9)过热度

过热蒸气与干饱和蒸气的温度差称作过热度。

(10)过冷液体

比饱和液体在相同压力下具有更低温度的液体称作过冷液体。

(11)过冷度

过冷液体与饱和液体的温度差称作过冷度。

(12)临界状态

随着蒸气压力的升高,蒸气的比容逐渐接近于其液体的比容,当压力增高到某一值时,饱和蒸气和饱和液体之间就没有明显的区别了,这种状态称为临界状态。

(13)临界点

临界状态所处的状态点称作临界点。

每一种气体都有自己的临界点。

临界点对气体的液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在临界点以上的蒸气,无论施加多大的压力,都不会使其达到液化。

(14)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比容

各种气体,对应于其各自的临界点的温度、压力和比容,分别称作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临界比容。

制冷原理(三)——制冷剂分类及选择要求

2、制冷剂的选择要求

(1)制冷剂的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要适中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要足够低,以满足冷却的温度要求;

在常温下,制冷剂要有比较低的冷凝压力,因为冷凝压力过高时对制冷系统的密封性能剂结构强度要求就高。一般要求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为:12×105 ~ 15×105 Pa;

在常温下,制冷剂要有比较高的蒸发压力,因为如果蒸发器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外界的空气容易通过缝隙进入制冷系统,使系统中的压力升高,减少制冷量,增加功耗。同时空气中的水分会造成制冷系统产生冰堵及其它恶果。

(2)制冷剂要有比较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同一规格的制冷设备,当选用的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时,可以获得较大的制冷量。

在同一工况下,当制冷量一定时,制冷剂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就可以减少系统的制冷剂容积,也可以相应的缩小压缩机的尺寸。

(3)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凝固点要低

临界温度高,便于制冷剂在环境温度下冷凝称液体;凝固点低,可以制取较低的温度,扩大制冷剂的使用温度范围,减少节流损失,提高制冷系数。

(4)制冷剂的粘度和密度要尽量小

粘度和密度小,可以使系统中制冷剂循环的流阻小,降低循环耗功量,适当的缩小管道口径,并允许管路有较小的弯曲半径(而这一点对于降低蒸发器的压力损失是非常重要的),还能减轻制冷机对压缩机中阀组的冲击力,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5)制冷剂的导热系数和放热系数要高

导热系数和放热系数高,可以适当减小制冷系统中换热器的结构,并可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6)对制冷剂其它方面的要求

不燃烧、不爆炸、无毒、无腐蚀性作用、价格适宜、易于购买等。

3、制冷剂的分类

制冷剂按常温下冷凝压力的大小和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的高低,可分成三大类:

(1)低压高温制冷剂

蒸发温度高于0℃,冷凝压力低于29.41995×104Pa。

(2)中压中温制冷剂

蒸发温度-50 ~ 0℃,冷凝压力(196.113 ~ 29.41995)×104Pa。

(3)高压低温制冷剂

蒸发温度低于-50℃,冷凝压力高于196.133×104Pa。

制冷原理(四)——制冷剂代号

4、制冷剂的命名与代号

制冷剂的代号最早是针对氟里昂而规定的,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美国供暖制冷工程协会于1967年制定的标准(ASHRAE Standard 34-67)中的规定。这一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将制冷剂的代号同它的种属和化学构成联系起来,只要知道它的化学分子式,就可以写出它的代号。代号是由字母“R”和其后边的数字组成的。

(1)无机化合物类制冷剂

代号中字母“R”后边的第一个数字是“7”,7后边的数字为其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当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的分子量整数部分相同时,可在其余的制冷剂编号后边加上一个a,b,c,……字母加以区别。

(2)氟里昂制冷剂

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烷族)的卤族元素的衍生物的总称。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

m H

2m+2

,当H

2m+2

被氟、氯或溴等部分或全部取代后,所得的衍生

物就是 C

m H

n

F

x

Cl

y

Br

z

,这就是氟里昂的分子通式,且n+x+y+z = 2m+2 。

对于甲烷系,因为m = 1,所以n+x+y+z = 4

对于乙烷系,因为m = 2,所以n+x+y+z = 6

氟里昂的代号是由R(m-1)(n+1 )(x)B(z)组成的。如果z = 0 ,则B可以省略,例如:

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为 CHF

2

Cl ,m-1=0, n+1=2, x=2, z=0 ,因而代号为 R22。

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 CF

2Cl

2

,m-1=0, n+1=1, x=2, z=0 ,因而代号为 R12。

(3)饱和碳氢化合物

代号的编号规则与氟里昂相同,如:甲烷为 R50,乙烷为 R170,丙烷为 R290;但丁烷不按上述规则书写,而写成为 R600。另外,如果属于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边加字母“a”或在个位数上加一个数字,如:异二氟乙烷为 R152a ,异丁烷为 R601等。

环状有机化合物是在R后边加上一个字母“C”,然后按氟里昂的编号规则书写,如:六氟二氯环丁烷写作 RC316,八氟环丁烷写作 RC318等。

(5)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及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

这一类制冷剂在R后边先写一个“1”,然后按氟里昂的编号规则书写,如:乙烯为 R1150,丙烯为 R1270,二氟二氯乙烯为 R1112a等。

(6)共沸制冷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单一制冷剂在常温下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它的性质与单一制冷剂的性质一样,在恒定的压力下具有恒定的蒸发温度,且气相和液相的组份液相同。

共沸制冷剂在标准中规定在R后边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边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

(7)非共沸制冷剂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互不形成共沸溶液的单一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溶液,溶液被加热时,在一定的蒸发压力下,较易挥发的组份蒸发的比例大,难挥发的组份蒸发的比例小,因之,气、液两相的组成不相同,且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温度是变化的,在冷凝过程中也有类似的特性。

在制冷剂编号标准中对非共沸制冷剂还未加以编号,只是留出R后边的400号的编号顺序,供增补编号使用。

制冷原理(五)——制冷剂物理性质表1

5、制冷剂的物理性质(见附表一)

(附表一)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1)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2)

制冷原理(七)——制冷剂压-焓图(lgP-h图)

1、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可通过热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来描述,而制冷剂的热力参数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般用热力学性质图、表来表示。

(1)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图

常用的热力学性质图有lgP—h图(压—焓图)、T—s图(温—熵图)等。

制冷剂的lgP—h图:(又称莫里尔图(Molliev Diagram))

图中:

K ——临界点P ——等压线h ——等焓线t ——等温度线

s ——等熵线v ——等比容线x ——等干度线

在lgP—h图上任意一点都能表示制冷剂的一种热力状态,在一个状态点上,制冷剂具有确定的压力、温度、比容、焓和熵,以及蒸气所占的比例,即干度值X。

X = 制冷剂蒸气质量 / 制冷剂总质量

饱和液体线(X=0):

在lgP—h图上,将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液体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饱和液体线。在饱和液体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是制冷剂饱和液体在此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干饱和蒸气线(X=1):

在lgP—h图上,将不同温度下的干饱和蒸气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干饱和蒸气线。在干饱和蒸气线上的各点所表示的是制冷剂干饱和蒸气在此点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饱和液体线和干饱和蒸气线均为粗实线,相交于临界点,这两条线将lgP—h图分成三个区域。饱和液体线左边是过冷液体区,干饱和蒸气线右边是过热蒸气区,两条曲线中间的区域为饱和区,也就是湿蒸气区,在这个区域内的制冷剂为饱和状态,区域内各点上的饱和蒸气均为湿蒸气。

等温线(t):

将表示温度相同的各点用点划线连接起来成一条折线,这条折线就是等温线。

等温线在过冷液体区为竖直线,与等焓线重合;在湿蒸气区为水平直线,与等压线重合;在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向的曲线。

等比容线(v):

将比容相同的各点用虚线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等比容线。

等熵线(h):

将熵值相同的各点用细实线连接起来的曲线叫做等熵线。

等干度线(x):

在饱和区内将干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曲线叫做等干度线。

在lgP—h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各参数数值增加的方向。另外,可以根据任意两个状态参数就能确定其在lgP—h图上的状态点,通过这个点,就可以查出其它几个状态参数。

在使用制冷剂的lgP—h图时,一定要首先确定该图所选取的焓和熵的基准值。在图上一般都注明温度为0℃时制冷剂饱和液体的焓和熵的基准值。不同的图中由于基准值选取不同,同一温度和压力下制冷剂的焓和熵的标值也不同,在几个图联用时,尤其需要加以注意,将读取的参数用基准值的差予以修正。

制冷原理(八)——制冷剂温-熵图(T-s图) T—S图是研究制冷循环热量变化过程的一种表示形式。在T—S图中,以绝对温度(T)为纵

坐标,熵(S)为横坐标,所以称为“温—熵图”,又称“示热图”。

同lgP—h图一样,各种状态的制冷剂在T—S图上均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制冷剂的状态变化可用过程线来表示,过程中制冷剂与外界的热交换量可用过程线下面的面积来表示。当制冷剂从某一状态点变化到另一状态点时,热交换量就是这两个状态点间过程线下方的面积。从熵的变化上可判别过程中传热的方向,熵值增加的过程为吸收热量,熵值减少的过程为放出热量。

图中所示的是理想的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实际的制冷循环中,吸

热量小雨图中的q

0,而散热量(冷凝热量)则大于图中的q

k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表:(见附表二)

在制冷工程的应用计算中,还经常用到制冷剂的热力性质表。在表中详细列出了制冷剂的六种热力学基本参数的具体数值,包括:温度值(℃)、压力值(P)、饱和液体和干饱和蒸气的比容值(v)、焓值(h)、熵值(s)及蒸发潜热(即汽化热r),根据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或饱和压力,可以很方便地查到在该状态下的其余几种热力学参数的数值,为热力学计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地简化了许多复杂的计算程序。

制冷原理(九)——制冷剂热力学性质表1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表:(见附表二)

在制冷工程的应用计算中,还经常用到制冷剂的热力性质表。在表中详细列出了制冷剂的六种热力学基本参数的具体数值,包括:温度值(℃)、压力值(P)、饱和液体和干饱和蒸气的比容值(v)、焓值(h)、熵值(s)及蒸发潜热(即汽化热r),根据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或饱和压

力,可以很方便地查到在该状态下的其余几种热力学参数的数值,为热力学计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大大地简化了许多复杂的计算程序。

附表二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表

(一)R12制冷剂饱和状态热力性质表1

生产设施危险因素识别

生产设施危险因素识别 序号重点危险部位(作业)危害辨识注意事项及防护1氧、乙炔气贮存室爆炸、火灾、气瓶砸伤火花的敲打、撞击,不得损坏防爆电器及设施、设备。2发电机房触电、火灾、机器工具伤害、噪声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严格按规程操作,通、断电源应挂警示牌,按规定使用劳保用品,慎防机器运转部和旋转部的伤害,噪声超标,必须戴耳塞操作。必须持证上岗,严禁带火种。3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爆炸,滑倒、噪声严格按规程操作,保证安全阀及报警装置等要灵敏可靠,注意机器运转部件的伤害。生产场地要防湿防滑。4 电器维修、机械维修触电、坠落、损伤、夹伤严格按规程操作,断电时应挂警示牌,并有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高处作业要配戴安全带及有人监护。按规程使用电动工具,严格按规程使用工具,装拆设备时慎防砸伤和扭伤、夹伤。必须持证上岗。5电焊火灾、触电、灼伤、烫伤,眼睛伤害必须持证上岗,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注意弧光灼与焊花伤眼睛,必须使用防护面罩及手套,作业后必须认真检查有无遗留火种,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通风。6气焊爆炸、火灾、灼伤、烫伤、眼睛伤害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作业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附近不要存放易燃物品,注意回火,有异常情况先关闭气源,必须戴防护眼镜,作业后必须认真检查是否遗留火种。7手持电动工具触电、刺伤、割伤、眼睛伤害专人管理,定期检验,接地和绝缘要良好,配置漏电开关使用,必须戴防护眼镜。8通用机床机器工具伤害,眼睛伤害、刺伤、割伤注意运动部、回转部、刀刃部和金属切屑的伤割。工件要夹牢固,避免正面对着旋转的工件,严格按规定的使用劳保用品,头发、袖口应扎好,严禁戴手套操作,严格遵守一切操作规程。9砂轮机砂轮破裂砸伤、磨手伤害、眼睛伤害要按规格安装更换新砂轮,托板有档板,要按规定调动间隙。注意砂轮的伤害,操作时不能下面对着砂轮,戴眼镜操作。10高空作业坠落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使用的竹梯或铝梯必须牢固,应有防滑措施,作业时应注意人体的重心并有监护,使用升降台,其底部固定和工作台护栏必须牢固可靠。11中间仓库材料倒塌,火灾货物应规范放置,按规定的高度堆放,以防倒塌,成品放置与照明

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

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 最近很多人会问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什么是载冷剂呢?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送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但也有些载冷剂为气体,或者液固混合物,如二元冰等。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一般不包括一氟二氯甲烷,这个通常作为制冷剂,只有在直接制冷时,才使用制冷剂作为载冷剂。所以水是载冷剂。 但是,水虽然是载冷剂但它的载冷效果以及防腐蚀效果是非常不好的,水的冰点非常低,用它来传递冷量是不行的,一旦温度过低就会结冰冻结管路。在传递热量方面,又有很多优质的替代品来替代水,所以水在制冷行业的受欢迎度并不高。给大家讲完水在制冷中是制冷剂还是载冷剂这一问题,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优秀的载冷剂厂家,以防大家受骗。 说起专业载冷剂生产厂家,有这样一家企业,冰河集团,公元1994年12月6日,公司成立。目前,以冰河资产管理(朝阳)有限公司为母公司的冰河集团,旗下拥有冰河冷媒有限公司、光达化工有限公司、永胜仓储有限公司、冰河传热介质检测有限公司、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公司研发中心属于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设有辽宁省液态传热介质实验室,冰河传热介质检测中心,拥有国内唯一、对超低温传热介质各项理化指标进行全面检测的能力。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

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后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000年省科学技术奖、2005年国家重点新产品、2015年省优秀新产品一等奖,入围2016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目前,公司拥有大庆石化、东北制药、雪花啤酒、清华同方、陕西航天动力和中科院化学物理所等2000多家长期合作伙伴。今天,公司上下正在以“员工幸福、企业长青、国家富强”为愿景,以“百年老店”为目标,百折不挠,齐心协力,向着那个美好的明天迈进!

企业重大风险因素识别控制方案

一、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步骤如图: 二、方法 一个组织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 按作业任务划分 (2) 按地理区域划分 (3) 按生产(工作)流程划分 (4) 按装置划分 (5) 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三、危险源辩识的分析 i. 危险源辩识考虑的问题 (1) 存在何种危险源? (2) 谁会受到伤害? (3 ) 会造成何种事故? ii. 危险源辩识的主要范围和内容

危险源辩识过程中,应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原则,对以下方面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与分析。 (1)厂址及环境条件。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2)厂区平面布局: a.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布置;高温、有害物质、噪音、辐射、易燃、易爆、危险源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b.运输线路及码头:厂区道路、厂区铁路、危险品装卸区。 (3)建(构)筑物。结构、放火、防爆、朝向、采光、运输、通道、开门,生产卫生设施。 (4)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生产设备、装置。 (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部位。 (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因素等。 四、危险源辩识方法 危险源辫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是辩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为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根据公司的生产情况,我们统一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法)。 危险性可用下式表示: 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三个主要因数的评价方法如表4---1、表4---2和4---3所示 表4---1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表4---2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制冷剂与载冷剂流向

制冷剂与载冷剂流向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系统的热量传递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也称为二次制冷剂。载冷剂与制冷剂统称为冷媒,都属于传输冷量的介质。 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递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制冷剂通过相变制冷,将冷量传递给载冷剂,然后再通过泵在常压下将载冷剂的冷量传递给冷库间实现制冷。 载冷剂代用品主要有氯化钙盐水、氯化钠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氯甲烷等。专业载冷剂如冰河冷媒等。 制冷剂,又称、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传统工业及生活中较常见的工作介质是部分卤代烃(尤其是氯氟烃),但由于它们会造成臭氧层空洞而逐渐被淘汰。其他应用较广的工作介质有氨气、二氧化硫和非卤代烃(例如甲烷)。 常见的制冷剂: NH 制冷剂 3 凝固温度 1859年氨作为制冷剂的理论确立,1875年开始用于工业制冷。NH 3 -77.7℃,标准沸点-33.3℃,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52Mpa。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在 1.1Mpa~1.3Mpa,夏季最高不超过 1.5Mpa,单位容积制冷量约2177KJ/m3。ODP=0,GWP=0。 优点:NH 制冷剂对环境友好性,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全球气候变暖 3 潜能值(GWP)为0。具有优良的热力学性质,其单位容积制冷量较传统的氟利昂制冷剂大。比重和粘度小。价格便宜、易获得;氨机造价低,由于单个氨机制冷量可达到250 kW甚至更大,而氟机(低温工况)最大为100kW,若要用于大冷量工况,就必须多机并联,因此,在大功率(100kW以上)的情况下,氨机明显较氟并联机组价格低;氨系统若发生泄漏易被发现。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

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 在制冷行业,有这么两大类物质制冷剂和载冷剂,有一些对于这领域不是很了解的人很容易就会弄混,把其工作同一种物质去看待,那么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吗?其实这是不对的,制冷剂和载冷剂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接下来我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到底如何区分制冷剂和载冷剂。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极易溶于水)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饱和蒸气压强、比热、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但是作为载冷剂其本身的作用以及参数都和制冷剂有着明显的差别,通过上述的描述我们初步对于制冷剂有了些了解,针对于载冷剂,其实通俗来讲载冷剂不能够制造冷量,它的作用只在于作为一个载体,将冷量进行传递。说白了,载冷剂就是用来制造冷量的,而载冷剂是用来传递冷量的,所以制冷系统中制冷剂指的是载冷剂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所以大家不要混淆。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与载冷剂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 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制冷量的中间介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制冷量的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制冷剂必备的特性以及常用制冷剂和载冷剂的主要性质。 2.1 制冷剂 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是一种在系统中循环工作的,汽化和凝结交替变化进行传递热量的工作流体。系统中的制冷剂在低压低温下汽化吸热(实现制冷),而在高压高温下凝结放热(蒸汽还原为液体)。有适宜的压力和温度,并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大约有几十种,常用的不过十几种。在空调、冷藏中广泛使用的制冷剂不过几种。 2.1.1制冷剂的种类与编号 2.1.1.1制冷剂的种类与分类 可作为制冷剂的物质较多,其种类如下: 1)无机化合物,如水、氨、二氧化碳等。 2)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俗称氟利昂,主要是甲烷和乙烷的衍生物,如R12、R22、R134a等。 3)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丙烷、异丁烷等。 4)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如乙烯、丙烯等。

5)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502等。 6)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如R407C等。 通常按照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将其分为三类,即高温、中温和低温制冷剂。所谓标准蒸发温度,是指在标准大气压力下的蒸发温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沸点。 1)高温(低压)制冷剂:标准蒸发温度t s>0℃,冷凝压力Pc≤0.2~0.3MPa。常用的高温制冷剂有R123等。 2)中温(中压)制冷剂:0℃>t s>-60℃, 0.3MPa<Pc<2.0MPa。常用的中温制冷剂 有氨、R12、R22、R134a、丙烷等。 3)低温(高压)制冷剂:t s≤-60℃。常用的低温制冷剂有R13、乙烯、R744等。 2.1.1.2 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 为了书写和称谓方便,国际上统一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及字母作为制冷剂的编号。具体的表示方法在GB7778—1987中已有明确规定。现简述如下。 1.卤代烃卤代烃是三种卤素(氟、氯、溴)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子取代烷烃(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原子所得的化合物,其中氢原子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如二氟二氯甲烷(C Cl2F2)是氟和氯原子取代了甲烷(CH4)中所有的氢原子而得的化合物,卤代烃根据烷烃中H 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差异,可分为六类。 ①全氟代烃,或称氟烃(FC),烷烃中氢原子完全被氟原子所取代,如CF4。 ②氯氟烃(CFC),烷烃中氢原子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如CF2Cl2。 ③氢氟烃(HF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氟原子所取代,如C2H2F4。 ④氢氯氟烃(HCF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氯和氟原子所取代,如CHF2Cl。 ⑤氢氯烃(HCC),烷烃中氢原子部分被氯原子所取代,CH3Cl。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

***限公司 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表 序号场所/环节/部 位 较大危险因素名称 易发生的事 故类型 主要方法措施主要依据 岗位负 责人 1 木工设备机械加工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 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卷 入、剪、绞、碾、割、刺等伤害。由于 运动部件安全防护罩损毁失效;员工违 章擦洗转动的设备;女员工的长头发无 盘在工作帽内;检修时员工违章或误起 动设备。设备未按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检 修和出现故障时未能及时排除故障,导 致带病运行,存在发生突发事故伤人的 危险;使用机械设备无操作规程或员工 夹伤、压伤、触 电 旋转部位安装防护栏(罩),翻转部位安装警示 灯

未经培训就上岗,都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2 配电柜、电房 绝缘破坏或电器祼露导致触电,短路时 产生的高温或火花引起火灾。火灾 其他爆炸 (1)安装位置应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小动物,应 有足够的安全操作与维修空间; (2)配电箱内应安装专用的N线端子板和PE线 端子板,并有明显的标志; (3)操作人员需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 叉车 叉车的安全带、后视镜、声光报警装置、 灭火器等缺失或违章操作车辆伤害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加强日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强化岗位培训,必须持证上岗; (4)叉车应有统一牌照和车辆编号、技术资料和 档案、台帐齐全,无遗漏; (5)叉车刹车、转向、润滑系统良好、灯光、喇 叭、后视镜应完好; (6)应对叉车进行风险评估,对相关风险控制等 《叉车安全操作规范》

提出具体要求; (7)应安装倒车警报装置、行车警示灯,在特定区域限制速度; (8)应在定期检验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 9 固定式压力容 器的安全附件 安全附件失效,导致容器内压力增加而 引起爆炸。 容器爆炸(1)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联锁 装置应完好,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 (2)用于易燃或毒性程度极度、高度危害介质的 液位计上应装有防泄漏的保护装置;盛装易燃和 毒性介质的压力容器,安全阀或爆破片的排放口 应将排放的介质引至安全地点。 (3)压力容器及其附件应注册,并在检验周期内 使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TSG R0004-2009) 12 空压机及管道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失灵而导致 压力剧增引起爆炸,或管道内积碳在高其他爆炸 触电 (1)安全阀、压力表定期校验,空压机压力联锁 装置完好可靠。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TSG R0004-2009)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之令狐文艳创作

常见的制冷剂和载冷剂 令狐文艳 常用的制冷剂有: 一、无机化合物:如①氨(R717):氨有良好的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温度—33.3℃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且具有比较大的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氨可以燃烧和爆炸,但是氨的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适中,氨还对钢铁不腐蚀,但含水时会对铜及铜合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0.2%,采用无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②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的优点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而且极易获得,但水的蒸汽比容很大,因此它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取0℃以上的冷冻水; 二、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发现,比重大,工质循环量大,故流动阻力损失大,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氟里昂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止明火和高温。如①氟里昂12(R12):R12是早期中小型空调和冰箱中使用较普遍的制冷剂,R12在大气压下的

沸点为—29.8℃,凝固点为—158℃。R12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的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高的冷冻机油。R12中水的溶解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的寿命长,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属于中温制冷剂。②氟里昂22(R22):R22的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是—40.8℃,凝固点是—160℃,但是R22不燃不爆,在大气中的寿命约20年。R22对绝缘材料的腐蚀性较R12为大,毒性也比R12稍大。R22的化学性能不如R12稳定,分子极性也比R12大,故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强。③氟里昂11(R11) R11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23.7℃,凝固点—111℃。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大。R11的其它理化性质与R22相近。R11是全卤化甲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寿命约47~80年。属于高温制冷剂。 ④氟里昂114(R114):R114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 3.55℃。冷凝压力很低,冷凝温度达60℃时其饱和压力只有0.596MPa。所以适用于高温环境中,如冶金厂的吊车用空调机组。它的毒性及水在其中的溶解度与R12相近,与润滑油的溶解度和R22相似。R114是全卤化乙烷衍生物,在大气中的寿命长达210~320年。⑥氟里昂134a (R134a) C2H2F4(四氯乙烷):R134a的分子量102.3,在大气压力下的沸点是—26.25℃,凝固点—101℃,临界

常见得制冷剂与载冷剂

常见得制冷剂与载冷剂 常用得制冷剂有: 一、无机化合物:如①氨(R717):氨有良好得热力性能,其标准蒸发 温度—33、3℃氨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并且具有比较大得毒性,对人体 有一定得危害,氨可以燃烧与爆炸,但就是氨得单位容积制冷量较大, 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适中,氨还对钢铁不腐蚀,但含水时会对铜及铜合 金(磷青铜除外)有腐蚀作用,因此,一般使用中含水量<0、2%,采用无 逢钢管,氨还价廉易得;②水(R718):水作为制冷剂最大得优点就是无毒、无臭、不燃不爆、汽化潜热大而且极易获得,但水得蒸汽比容很大,因 此它得单位容积制冷量很小,水作为制冷剂只能制取0℃以上得冷冻水; 二、甲烷与乙烷得卤素衍生物,这些物质无毒、难燃,绝热系数小,故排气温度低,分子量大,但其价格昂贵,泄漏不易被发现,比重大,工质循 环量大,故流动阻力损失大,耗功增加,对天然橡胶有腐蚀作用。氟里 昂遇到明火或高温会分解出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在氟里昂车间禁止明 火与高温。如①氟里昂12(R12):R12 就是早期中小型空调与冰箱中 使用较普遍得制冷剂,R12 在大气压下得沸点为—29、8℃,凝固点为—158℃。R12 易溶于润滑油,为确保压缩机得润滑油应使用粘度较 高得冷冻机油。R12 中水得溶解度很小,且无色、无臭、对人体危害 极小,其分子中不含氢原子,因而也不燃不爆,但其在大气中得寿命长, 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属于中温制冷剂。②氟里昂22(R22):R22 得

热力学性能与氨很相近,其沸点就是—40、8℃,凝固点就是—160℃, 但就是R22 不燃不爆,在大气中得寿命约20 年。R22 对绝缘材料得 腐蚀性较R12 为大,毒性也比R12 稍大。R22 得化学性能不如R12 稳定,分子极性也比R12 大,故对有机物得膨润作用强。③氟里昂 11(R11) R11 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23、7℃,凝固点—111℃。由于分子量大,冷凝压力很低,所以主要用于空调用离心式制冷压缩机中。因为它含有三个氯原子,毒性较R12 大。R11 得其它理化性质与R22 相近。R11 就是全卤化甲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寿命约47~80 年。属于高温制冷剂。④氟里昂114(R114):R114 在大气压力下蒸发温度为3、55℃。冷凝压力很低,冷凝温度达60℃时其饱与压力只有 0、596MPa。所以适用于高温环境中,如冶金厂得吊车用空调机组。 它得毒性及水在其中得溶解度与R12 相近,与润滑油得溶解度与R22 相似。R114 就是全卤化乙烷衍生物,在大气中得寿命长达210~320 年。⑥氟里昂134a(R134a) C2H2F4(四氯乙烷):R134a 得分子量102、3,在大气压力下得沸点就是—26、25℃,凝固点—101℃,临界温 度101、5℃,临界压力4、06MPa。R134a 得热力性质与R12 非常接近,对绝缘材料得腐蚀程度比R12 还稳定,毒性级别与R12 相同。但 R134a 难溶于油,因此采用R134a 得制冷系统还需配用新型得润滑油。目前R134a 已取代R12 作为汽车空调中得制冷剂。R134a 在大气中得寿命约8~11 年。⑦氟里昂123(R123) CHCl2CF3(三氟二氯乙烷): R123 得分子量152、93,大气下压力沸点为27、61℃,凝固点—107℃,临界温度183、79℃,临界压力3、676MPa。R123 得热力性质与R11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评价表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评价表 1、风险因素和机遇和机遇识别的范围 1 )对产品发运的风险评估 a)设施/设备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设施/设备有效性和保养主要评审的文件和记录是:设备状态的点检表运行记录以及设备的保养计划,并评审他们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b)供方绩效及材料的可用性/供应:供应商能力和材料有效性/供应评估主要供应商的能力(这里可包括工艺水准,检测方法及其可靠性和再现性),材料到货合格率和延期统计。 2 )对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 a)不合格产品的发运评审:(1)最终检验的程序:试验方法/验收准则,资料审查和NCR的关闭;(2)产品生产/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记录;(3)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质量统计。 3)市场风险; 4)财务风险; 5) 经营风险; 6)环境风险(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等)。 2 风险和机遇识别方法 ⑴询问、交谈;⑵现场观察;⑶查阅有关记录; ⑷过程分析法;⑸获取外部信息;(6)问卷调查法; (7)回顾历史数据等 3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的要求 3.1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总的要求是:各相关部门依据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辨识,做到识别无遗漏。 3.2 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的结果应记入《风险因素和机遇识别、评价表》。 4 风险评价 4.1 风险评价由质控室会同相关部门进行。 4.2 风险评价人员应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特定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检测性与后果的严重性,确定风险的等级。 4.3风险程度评价的方法 用打分法与过程分析法相结合的办法来确定风险等级,对所有识别出来的风险因素和机遇用打分法评价。 可能性、检出性及严重性的加权系数为下表: 可能性加权系数检出性加权系数严重性加权系数很有可能 3 无法检出 3 严重 3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

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 有很多人会把制冷剂和载冷剂混淆,那么制冷剂和载冷剂区别在哪呢?今天为大家解答。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是一种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制冷机中完成热力循环的工质。它在低温下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然后在较高温度下转移给冷却水或空气。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能液化的工质为制冷剂,如氟利昂(饱和碳氢化合物的氟、氯、溴衍生物),共沸混合工质(由两种氟利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共沸溶液)、碳氢化合物(丙烷、乙烯等)、氨等;在气体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气体制冷剂,如空气、氢气、氦气等,这些气体在制冷循环中始终为气态;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由吸收剂和制冷剂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如氨和水、溴化锂(分子式:LiBr。白色立方晶系结晶或粒状粉末,极易溶于水)和水等;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用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有饱和蒸气压强、比热、粘度、导热系数、表面张力等。1960年以后,人们对非共沸混合工质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已将其用于天然气的液化和分离等方面。应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单级压缩可得到很低的蒸发温度,且可增加制冷量,减少功耗。它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经济性、安全性及运行管理,因而对制冷剂性质要求的了解是不容忽视的。 载冷剂,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送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但也有些载冷剂为气体,或者液固混合物,如二元冰等。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一般不包括一氟二氯甲烷,这个通常作为制冷剂,只有在直接制冷时,才使用制冷剂作为载冷剂。如果还不够一目了然的话,我通过举例的方式去阐述制冷剂与载冷剂区别。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制冷剂是煤,燃烧后产生热量。载冷剂则是暖气里流通的水,用来承载热量,把热量送进千家万户。所以这两者间的联系你明白了吗?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冰河冷媒应用于制冷行业,彻底解决了传统载冷剂腐蚀设备、效能低下、污染环境的三大难题。

不同种类载冷剂的优缺点

不同种类载冷剂的优缺点 以间接冷却方式工作的制冷装置中,将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传给正在蒸发的制冷剂的物质称为载冷剂。载冷剂通常为液体,在传送热量过程中一般不发生相变。但也有些载冷剂为气体,或者液固混合物,如二元冰等。常用的载冷剂有:水、盐水、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一般不包括一氟二氯甲烷,这个通常作为制冷剂,只有在直接制冷时,才使用制冷剂作为载冷剂。直接制冷用大量的制冷剂,制冷剂一般对环境的友好程度低,如氟利昂,氨气等,因此间接制冷是节能环保的一种方式。 种类 1水:它性质稳定、安全可靠,无毒害和腐蚀作用,流动传热性较好,还是廉价易得物质。不足之处在于凝固点为0°C,相对而言比较高。由于较高凝固点的限制使之只适用于工作温度在0℃以上的高温载冷场合。即在0°C以上的人工冷却过程和空调装置中,水是最适宜的载冷剂。如空气调节设备等。工业用的循环冷却水,温度一般在10-30℃。 2盐水:即氯化钙或氯化钠的水溶液,可用于盐水制冰机和间接冷却的冷藏 装置,或冷却袋装食品。盐水的凝固温度随浓度而变,当溶液浓度为29.9%时,氯化钙盐水的最低凝固温度为-55℃;当溶液浓度为22.4%时,氯化钠盐水的最低凝固温度为-21.2℃。使用时按溶液的凝固温度比制冷机的蒸发温度低 5℃左右为准来选定盐水的浓度。氯化钙和氯化钠价格较低,对设备腐蚀性很大。 3丙二醇和乙二醇:性质稳定,与水混溶,其溶液的凝固温度随浓度而变,通常用它们的水溶液作为载冷剂,适用的温度范围为0-20。虽然乙二醇或丙二醇溶液的凝固点低,可达-50℃,但是低温下溶液的粘度上升非常迅速,因此,一般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温度为-20℃以上。其水溶液也有腐蚀性。 4二氯甲烷和三氯乙烯:通常用它们的液体作为载冷剂。二氯甲烷的凝固温度为-97℃, 适用温度范围为-50到-90℃。但是无论是二氯甲烷,还是三氯乙烯都具有以下明显的缺点:液体挥发性高,沸点低,因此损失很重,需要补充的量非常多;含氯元素,而氯元素非常活泼,容易脱落形成盐酸及盐酸盐,造成设备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

制冷剂与载冷剂的区别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介质,故又称制冷工质。制冷剂在制冷机中循环流动,在蒸发器内吸取被冷却物或空间的热量而蒸发,在冷凝器内将热量传递给周围介质而被冷凝成液体,制冷系统借助于制冷剂状态的变化,从而实现制冷的目的。载冷剂又称冷媒,是在间接供冷系统中用以传递冷量的中间介质。载冷剂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后,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再返回蒸发器重新被冷却,如此循环不止,以达到传递冷量的目的。 在盐水制冰、冰蓄冷系统、集中空调等需要采用间接冷却方法的运作过程中,需使用载冷剂来传送冷量。载冷剂在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中被冷却后,用来冷却被冷却物质,然后再返回蒸发器,将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载冷剂起到了运载冷量的作用,这样既可减少制冷剂的充灌量,减少泄露的可能性,又易于解决冷量的控制和分配问题。 载冷剂是在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中完成把被冷却系统物体或空间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的冷却介质。这种中间冷却介质也称为第二制冷剂。载冷剂的循环是在蒸发器中被制冷剂冷却并送到冷却设备中吸收被冷却系统的热量,然后返回蒸发器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而载冷剂重新被冷却;使用载冷剂能使制冷剂集中在较小的循环系统中,而将冷量输送到较远的冷却设备中,可减少制冷剂的循环量,解决某些直接冷却的制冷装置难以解决的问题;又由于使用了载冷剂能使某些毒性较大或刺激性气味较强的制冷剂远离使用环境,增强制冷系统的安全。载冷剂是依靠显热来运载冷量的,这是与制冷剂依靠气化潜热来制冷的最大区别。 冰河冷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研制和生产LM系列冰河冷媒产品,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制药和啤酒等多个领域,营销网络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并出口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以及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 法(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9797-34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尽管现代企业千差万别,但如果能够通过事先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危害,就能够对所存在的危险、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改设计,增加安全设施等),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防止出现漏项,宜从厂址、总平面布置、道路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物流、主要设备装置、作业环境、安全措施管理等几方面进行。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 (一)厂址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 (二)总平面布置

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三)道路及运输 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四)建构筑物 从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 从库房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五)工艺过程 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对设计阶段是否通过合理的设计进行考查,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清单 序号地点/工序/部位危害因素风险描述/危 害后果 风险等级控制措施备注 1 后勤项目部驻地 火灾、触电人员伤亡一般 1、烟头禁止随处乱扔。 2、电气设备应绝缘良好,保证通风散热。 3、保 证零线可靠接地。4、禁止乱拉电线。 火灾、爆炸人员伤亡重大 1、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处或仓库区距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20米,并 设置警示标志。2、氧气、乙炔瓶要摆放在距作业点5米外的上风方向, 两瓶间距5米以上,距明火10米以上;3、氧气、乙炔气瓶禁止高温曝 晒,应在堆放点搭设遮阳棚,防止温度过高发生爆炸; 环境污染、引起病疫人员伤亡一般生活垃圾采用焚烧、深埋方式,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食物中毒呕吐、昏 厥、死亡 人员伤亡重大 1、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 2、食堂里配备冷藏设施 及消毒柜。防止食物变质,对餐具进行消毒。 地方性传染疾病人员伤亡重大 1、项目部配置医务人员,实行巡回检查制。 2、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箱和 药品。3、与当地医院签定协义 地方、民族关系冲 突、伤害 人员伤亡一般 1、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2、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2 现场踏勘、测量放线交通事故身体伤残、 死亡 人员伤亡重大 1、严格执行交通安全管理规定。 2、严格执行公司车辆管理规定。 食物中毒呕吐、昏 厥、死亡 人员伤亡重大 1、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 2、食堂里配备冷藏设施 及消毒柜。防止食物变质,对餐具进行消毒。 毒蛇、狗等野生动植 物伤害 咬伤、中毒 导致人员伤 亡 一般 做好防范措施;施工班组配备急救药品、急救设施;交通通讯顺畅,保 证伤员及时送医院。 围观、过往人群进入 作业带围观影响现 场施工 人员伤害一般 向沿线村社做好告示,现场做好隔离标识,HSE现场监督员负责监督清 理围观人群 材料吊装、紧固滚车辆损坏、人重大 1.专人指挥,严禁无关人员靠近。2.起放平稳,防止滑落。

风险识别因素及措施

风险因素1 活动与工序:施工场地平整。 危险识别与描述:机械、车辆交叉作业,易发生设备碰撞、人员受伤事故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很少有。 发生原因:操作手判断失误、操作不当、违章操作、酒后上岗、作业面受 限、指挥错误、标志不清、夜间照明不足等。主要原因:操作手主观失误。 恶化因素:救急措施不当,延误时间。 控制措施:调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面、地下及周边情况,HSE交底明确, 教育到位,地面标识清楚,设置醒目警戒标识,指挥得力,夜间照明充足;操作手操作谨慎,严禁违章。一旦发生险情,应立即组织自救,并及时寻求帮助 风险因素2

活动与工序:施工临时用电。 危险识别与描述:触电伤人、火灾、财产损失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配电箱、闸刀、插座、引线等使用未按JGJ46- 2005规范要求配置;未编制现场用电规划;标识不清,违章操作,乱拉乱接,线路老化,负荷过载,未按要求接地、接零和安装漏电保护器等。主要原因:未执行JGJ46—2005规范,违章作业。 恶化因素:救人、灭火前未切断电源,造成二次触电人员伤亡;对初期火 灾扑救措施不当,引发大火;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编制现场用电规划,落实HSE技术交底,严格执行JGJ46- 2005 规范;加强员工教育和现场监督,杜绝违章操作。发生事故立即切断电源,组织抢救,并请求援救和向上级报告。 风险因素3 活动与工序:勘察、测量 危险识别与描述:迷路,野生动物袭击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评估:川 发生频率:少有。 发生原因:沿线人迹罕见,社会依托差,风险主要来自于环境风险,救助较为 困难。 恶化因素:通讯不畅或联络不及时救援延迟。 控制措施: 1测量人员应穿信号服,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外伤急救包,并配带一定的水和食品。 2、对情况不明的地貌应先进行勘察,准备充足食品,油料及应急方案,后方可进行,不得冒险进入。 3、勘察测量人员应携带联络工具,车辆配备应急用的配件和工具,以便进行应急修理和求助。 风险因素4 活动与工序:土方运输 风险识别与描述:,违章操作、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

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 风险评价方法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HSE危害因素识别相关知识及风险评价方法 一、风险评价知识 (一)HSE危害因素相关知识 中国石油现行标准Q/中把“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统称为 危害因素。“危险源”是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辨识中涉及的术语。 环境因素是环境风险辨识涉及的术语。 1.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 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 其组合。 2.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人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为因素; d)己识别的源于工作场所外,能够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下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危险源; e)在工作场所附近,由组织控制下的工作相关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 f)由本组织或外界所提供的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 g)组织及其活动的变更、材料的变更,或计划的变更;

h)HSE管理体系的更改包括临时性变更等,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i)所有与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控制措施相关的适用法律义务; j)对工作区域、过程、装置、机器和(或)设备、操作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3.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危险源辨识要考虑一类危险源、二类 危险源(四种失控)和辨识九个方面。 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或转移的 能量或危险物质及其载体。描述时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 “能量源或能量载体”+“能量释放转化方式或造成的后果”,如 油罐泄漏,管沟坍塌,高处坠落等。第二种情况是“能量源或能 量载体”+“能量的释放或转化方式受阻的后果”;如管线超压、 容器超压、电动机过热等。第三种情况是“危险物质”+“造成的 后果”;如CO中毒、CO2窒息等。第四种情况:“职业危害因 素”;如噪声、中暑、粉尘、辐射、焊尘、弧光等。 二类危险源是指能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 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包括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 面。需考虑四种失控状态:物的故障(如保护装置失效,管道阀 门破裂等)、人的失误(如制造缺陷、指挥失误、操作失误、未 带劳保护具等)、环境不良(如采光照明不良、通风不良气温过

合同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

合同风险因素的识别和防范 ?时间:2011-7-29 11:29:26 ? 1.合同风险因素的识别 (1)政治风险(2)经济风险(3)技术风险(4)投标风险(5)管理风险(6)公共关系风险(一是与招标方的关系;二是与监理工程师的关系;三是与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的关系)。 2.合同风险的防范 合同风险的防范应该从递交投标文件、合同谈判开始,到合同完成为止。 (1)预防风险(2)减少风险(3)分散风险(如将一部分风险分给保险公司承担)(4)转移风险(如将损失转嫁给另外的单位去承担) 2M312018索赔的实施 1.索赔发生的原因 (1)延期索赔(2)工作范围索赔(3)加速施工索赔(4)不利的现场条件索赔(5)合同缺陷索赔 2.承包方索赔必须具备的条件 (1)与合同相比较,已经造成了实际的额外费用支出或工期损失。 (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不是由于承包方的过失。 (3)按合同规定造成费用的增加或工期损失不是应由承包方承担的风险。

(4)承包方在事件发生后的规定时间内提出了索赔的书面意向通知。 3.索赔意向通知 发现索赔或者意识到有潜在的索赔机会后,承包方应将索赔意向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工程师,它标志着索赔的开始: (1)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情况的简要描述。 (2)合同依据的条款和理由。 (3)有关后续资料的提供。 (4)承包方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控制事件进一步发展的措施。 (5)对工程成本和工期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 (6)申明保留索赔的权利。 索赔意向通知仅是表明意向,内容不涉及索赔金额。 4.索赔报告的编写 索赔报告是承包方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的一份要求业主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或延长工期的正式报告,应在索赔事件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结束后28d内向监理工程师正式提交。如果索赔事件的影响持续延长,在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则应每隔一段时间提出索赔报告。 索赔报告编写的基本内容是: (1)合同索赔的依据。(2)详细准确的损失金额及时间的计算。(3)证明客观事实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4)招标方违约或合同变更与提出索赔的必然联系。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2021版)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 法(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37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2021版)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 (一)重大危险、危害因素 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危害因素。重大事故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我国一些行业(如化工、石油化工、铁路、航空等)都规定了各自行业确定、划分重大事故的标准,把预防重大事故作为其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重点。重大事故隐患在不同的行业或部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范围,人们通过发现、整改这些隐患,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实际上它也是重大危险、危害因素的一部分。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质相继问世;它们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在生产、加工处理、

储存、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非常严重。目前,国际上已习惯将重大事故特指为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1993年国际劳工组织(ILO)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中定义重大事故为“在重大危险设施内的一项生产活动中突然发生的、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严重泄漏、火灾、爆炸等导致职工、公众或环境急性或慢性严重危害的意外事故”,并把重大事故划分为两大类: (1)由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的事故。 ①产生强烈辐射和浓烟的重大火灾; ②威胁到危险物质,可能使其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的火灾; ③产生冲击波、飞散碎片和强烈辐射的爆炸。 (2)由有毒物质引起的事故。 ①有毒物质缓慢地或间歇性泄漏; ②由于火灾或容器损坏引起的毒物逸散; ③设备损坏造成毒物在短时间内急剧泄漏; ④大型储存容器破坏、化学反应失控、安全装置失效等引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