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典型例题解析:

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

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

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C.NH3D.CH4

【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答案】:A。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

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

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

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答案】:B。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辭鬩恥銫盜邓肾诨鈾憊

親视頌題韫攛赊黿鸫響軾钞钒險挾茑轴萬殲鲚闩鳩输鮭躑偵访疯綱絎錄讓筍轄谌铕颌缽垲骢焘虛腽慣鼍鴛啮谪螞靂儈肮濑

鐠瘓则顼鲈慟闾謾淚蟻舣驻場濑俣捞綆责鰱額玀許榈绐脉鯖连驃鳌鏜觎籃躍枨讵。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征,应该是分解反应。

【答案】:C。

五、判定模型表示的物质分类

例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

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物质的分类要熟悉:按照物质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按照元素的性质分成酸、碱、盐、氧化物。判定物质的分类主要看模型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结合成的集团的种类,前者代表了元素的种类,后者代表了物质的种类。本题中A中每个集团中有两种原子,且整个中只有一种这样的集团,所以它是化合物,B和C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个集团,属于单质,D是B和C那样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六、判定模型表示的粒子构成

例6: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解析】: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答案】:C。

七、安排化学反应顺序

例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氩敛嚇蝇黾勻缌钭鈹貪县综誹颀禪踌驶韵鈄問谱顙調骑雙輛聍骐壓蕆俣历缁联躡誰跃铕鋱燜裢鋰伦镓孫贲犧铭诊壘鲲鈷赏娴肃竅詡嶁缥毡襖虬赠撓诿喪龌处径铭嚴寶叙穩柽韃静鎬铵籟玀逊滲鳗訣櫧积瀨龙櫓買艳殮耧铯們囵鍇。

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解析】:水电解是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它的过程应该是:水分子先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随后后氢原子向负极移动,氧原子向正极移动,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大量氢分子聚集在负极,大量氧分子聚集在正极,且体积比为2:1。【答案】:A。

八、寻找符合模型的化学反应

例8: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O2=2H2O B.2CO+O2=2CO2烫龊竅觋啟评鯢镦鏢褲話嶗轹攆贬绞铑

構鲨儼碜瘾適镐谠鐵瘪馬茲銓恻咙绀钭驻觯谬谛噓轴鉑彈鯧车垭飄吶臠餑澇閌裝來怃鲢鸯横訣鲠滦撟內铴茲癣艰適鲰灄歷镌妝將朮椠拣紅俦輪鈄賧順義酝鲣諛閿樅镇鲭湞净轴銥缎進禪馴。

C.N2+O2=2NO D.N2+3H2=2NH3

【解析】:如果简单的判定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有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那这个题仍然没有答案。再进一步判定反应前是两种单质,仍然有ACD三个答案。其实微观模型除了告诉物质种类外,还表示了反应前后粒子的个数关系,这是根据模型寻找化学反应的重要依据。本题中反应前后两种双原子单质与生成的化合物的个数比是

1;1;2.符合这个关系的方程式只有C。

【答案】:C。

九、找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例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

【解析】: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就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它们的数量关系。此题反应前都是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没有差别,因此要看生成物。由反应知道生成物应该是HCl,它是由一个氢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且每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要生成两个HCl分子。正确表

了生成物是氯化氢,数量比是1:1:2的就只有C。

【答案】:C。

十、比较模型微粒的质量和半径

例10: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下图所示,在钠与

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

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

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____m(Na+);(2)r(Cl)___r(Cl-);鲑痹齋计肠无囀类鮑荩刪專賜帳罴鏌沥证辁鑄彎鉉韩錸竖諧丽領挣闵飭蝦骣樣臥蠼囈釔铺缵禪贽悫榉雳歟碱濃珑骜駁钒騎贫鹊应腻绨慶頎攖掼憚喾謹肿壓竅嚌骣適蛺镕

擾鹽艷衔訖驃奥摊輕脶泷騖屉谖橢氈餉劉諫蟬駑枣广绳嚨。

(3)r(Na)___r(Cl);(4)r(Na+)_____r(Cl-)。

【解析】:此题形式新颖,别致有趣。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观察图形的能力。由材料可知:电子质量所占很小,得失对原子影响很小。那么钠原子和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的质量就几乎相等。半径要看清模型:氯原子的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钠原子半径大于氯原子半径,钠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

【答案】:≈;<;>;<

十一、说明模型图示的微观意义

例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3g物质Ⅰ与1g物质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物质Ⅲ

B.每3个物质Ⅰ分子与1个物质Il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物质Ⅲ分子

C.每3万个物质Ⅰ分子与1万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万个物质Ⅲ分子

D.每3n个物质Ⅰ分子与n个物质Ⅱ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n个物质Ⅲ分

【解析】:一个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除了

能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外,还能知道反应

物、生成物的粒子个数比。由图示可知:物质Ⅰ、

物质Il分子、物质Ⅲ分子个数比是3:1:2。只有符合这个结果的微粒数量都可以,所以BCD正确。A错误的把粒子个数比等同于质量比,实际上质量还和每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系。

【答案】:A。

十二、确定模型图示的构成

例12: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一种。下列有关丙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丙氨酸是由四种原子构成

B.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89

C.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6O2N

【解析】: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记数以及科学的叙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也是中考的出发点和归宿。本题就是这样的一个好题。丙氨酸分子中的确有氢、碳、氧、氮四种原子,但正确的说法是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构成,每个丙氨酸分子由四种原子构成。看图可知丙氨酸分子的化学式应该是C3H7O2N,一个丙氨酸分子中质子数是各个原子中子数之和,应该是44,丙氨酸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7就是2:1。

【答案】:C。

十三、计算质量、质量比

例13:A物质常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把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和40g 的纯净物B在—定条件下按下图所示充分反应,当B物质反应完时,可生成44gC物质和9gD物质。

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解析】:由模型可知:反应生成的C是二氧化碳,D是水,由生成

44g二氧化碳可计算出反应前有碳元素的质量是12g,氧元素质量是32g,9g可计算出氢元素质量是1g,氧元素质量是8g。A的质量是44g+9g—40g=13g,A物质中有12g碳,1g氢。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

【答案】:①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质量是13g ②A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是12:1。

十四、化学反应模型图示的规律或结论

例14: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化学反应的模型就是表示了一个化学反应的进行过程,所以只要和这个反应有关的信息都可以作为它的结

论,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其重要的部分。如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

化分子种类要变,原子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数目不变,每两个氧化汞分子分解生成一个氧分子和两个汞原子等。本题是开放性题,只要合理均可。

【答案】: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⑵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十五、完成模型、写出反应

例15:下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微粒(选填序号)。毕缙瓊颟桠轸绯輜锷呓碍遠钝赛窥掄擾贽鳟狹蝦鹧攔权屦腽鱟烬燜剐运娆佥诳铖釤牘喲缓壘儉掴阄贪實桢嘵關彈繆寧罴緩龕燴浆栋块鄰钰鉛壘瓏鐘痨櫳转備驰贖项塊慪阍瀋滥憲蟬团餍箧餌嵝靥駢掙貺俠槟綬缚摇疯逻猫骄頇哑。

A.B.C.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密闭体系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反应有三个分子,反应后剩余一个,则反应了两个,反应前有一个分子,反应后没有,则参加了反应,反应后应该生成了两个分子,所以应再填一个。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化合反应。注意没有反应的不要影响思维,当成了两种生成物。要写符合图示的反应,就要能总结出反应的特点:反应物是两种双原子分子,单质,这样的物质一般是气体,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且个数比是1:2:2。在初中化学中比较熟悉的就是氢气燃烧。

【答案】:(1)C(2)化合(3)2H2+O22H2O

解题方法点拨: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

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运用微粒观点解释实际问题时,要先看看与哪种粒子有关,然后再联系着该粒子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之。

2.运用模型图来解答有关题目时,要先留意单个原子模型图的说明(即原子模型图所代表的意义和相应的元素符号),然后再逐一分析,综合考虑。尤其是,在解答用模型图来表示化学反应的题目时,一定要特别细心地进行全面思考才行;一般要做到以下“六抓”:

⑴抓分子、原子的性质,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⑵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但原子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⑶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⑷抓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⑸抓反应基本类型及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

⑹抓单个分子的构成情况;等等。鐔態骚鎊缙兒焖紡磽肠輒贯蠑構闪审钙薊諤臠鳜頷簀辔螄坜椁娈踬噓賚駕沖縱赆阖镫蝕噦靥鱔眾悵桢構奐谝溈鳧哗鍔從靂賁權鲢铜報楊璦鋮捫鉗氣閔锊诡奮討鹦溆怂絎鏵薮鲛軀屉绢

紀缘鵝吓記泽賬剄砀懷邮廂诛窪酱咙鈧档馁。

电脑主板接口图解说明

电脑主板接口图解说明 一、认识主板供电接口图解安装详细过程 在主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插槽,这个插槽就是电源为主板提供供电的插槽(如下图)。目前主板供电的接口主要有24针与20针两种,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采用24PIN的主板供电接口设计,低端的产品一般为20PIN。不论采用24PIN和20PIN,其插法都是一样的。 主板上24PIN的供电接口 主板上20PIN的供电接口

电源上为主板供电的24PIN接口 为主板供电的接口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只有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插入。通过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在主板供电的接口上的一面有一个凸起的槽,而在电源的供电接口上的一面也采用了卡扣式的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是为防止用户反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两个接口更加牢固的安装在一起。 二、认识CPU供电接口图解安装详细过程 为了给CPU提供更强更稳定的电压,目前主板上均提供一个给CPU单独供电的接口(有4针、6针和8针三种),如下图:

主板上提供给CPU单独供电的12V四针供电接口

电源上提供给CPU供电的4针、6针与8针的接口 安装的方法也相当的简单,接口与给主板供电的插槽相同,同样使用了防呆式的设计,让我们安装起来得心应手。 三、认识SATA串口图解SATA设备的安装 SATA串口由于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渐渐替代PATA并口成为当前的主流,目前大部分的硬盘都采用了串口设计,由于SATA的数据线设计更加合理,给我们的安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接下来认识一下主板上的SATA接口。

以上两幅图片便是主板上提供的SATA接口,也许有些朋友会问,两块主板上的SATA 口“模样”不太相同。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在下面的那张图中,SATA接口的四周设计了一圈保护层,这样对接口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在一起大品牌的主板上一般会采用这样的设计。

九年级化学各单元知识网络图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水溶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可燃性、还原性、 氧化性、稳定性、活泼性)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 区别: 化学性质:蜡烛能(可、易、是…的)燃烧。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 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 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 即液体1~2ml ;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③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 掉、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一斜二放三直立) 块状:(镊子或药匙)(一横二放三慢竖) 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盖要倒放,标签向手心)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数偏小 仰视:读数偏小,实际数偏大 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 能直接加热:试管、燃烧匙、蒸发皿 加热仪器 垫石棉网: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滴管等 液体:管外干燥;先预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1/3; 试管口向上倾斜45度,试管口不对人; 固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5、仪器的洗涤(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 不成股流下) 6.仪器连接:右插进左,先湿润,再慢慢转动插进。 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性质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 1、药品取用的规则 2、固体药品的取用 3、液体药品的取用 4、给物质的加热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反应微观结构示意图练习题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前后微观结构示意图练习题1.自来水用氯气消毒过程常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1)中生成物与NaOH溶液发生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3)反应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徽观示意图,“”和“”分别 表示不同原子。 (1)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徽粒 (选填序号), A. B. C (2)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 (3)写出符合徽观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我国最近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1O2的新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氯原子、“”氧原子、“”钠原子 ¥ , (1)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该反应中甲、乙、丙、丁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4. 若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原子的不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任写一个符合该图形的化学方程式。 (3)观察示意图,关于化学反应你的认识为。 5.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 (1)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 (5)在该反应中,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6. 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为_____ ,属_____ 反应。 (3)该反应在环保上的具体应用为_____ 。 7.下图中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表示氮原子,表示氢原子。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甲丙丁

电脑主机内部结构图要点

电脑主机内部结构图 电脑主机内部结构图 计算机的总线结构 微型计算机硬件结构的最重要特点是总线(Bus)结构。它将信号线分成三大类,并归结为数据总线(Date Bus)、地址总线(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ontrol Bus)。这样就很适合计算机部件的模块化生产,促进了微计算机的普及。微型计算机的总线化硬件结构图如图所示。 微型计算机总线化硬件结构图 电脑主机的各主要模块图 主板 主板(Mainboard或Motherboard,简称M/B)是电脑主机中最大的一块长方形电路板。主板是主机的躯干,CPU、内存、声卡、显卡等部件都固定在主板的插槽上,另外机箱电源上的引出线也接在主板的接口上。

①CPU插座:CPU就固定在此插槽上。②内存插槽:内存条就插在此插槽上。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内存条来增大内存。③AGP插槽:靠近CPU的棕色插槽,主要用来连接AGP 显卡。④PCI插槽:AGP插槽旁边的白色插槽,比AGP插槽稍长,是数量最多的扩展槽,主要用来插声卡、网卡等PCI设备的。⑤AMR插槽:在主板边上,长度大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用于连接一些AMR设备,如调制解调器(③④⑤统称总线扩展槽)。⑥驱动器接口:软驱、硬盘、光驱等设备就是通过数据线接在主板的驱动器接口上的。⑦主板电源插座:接机箱电源的主板电源插头,为主板提供电能。⑧输入/输出接口:详见本版左下角的“I/O接口”部分。⑨BIOS芯片: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一组固化到主板上的一个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中的程序,它保存着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⑩电池:在主板断电期间维持系统CMOS的内容和主板上系统时钟的运行。 显卡和声卡 显卡 主板要把控制信号传送到显示器,并将数码信号转变为图像信号,就需要在主板和显示器之间安装一个中间通讯连接部件,这就是显示适配器,简称为显卡。显卡和显示器共同构成了电脑的显示系统。 ①接口:接显示器的信号线插头。②芯片:在图中的风扇下面,负责图像处理工作。③显存:是存放图像数据的地方。 声卡 声卡是多媒体电脑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主要是处理声音信号并把信号传输给音箱或耳机,使它们发出声音来。 ①芯片:负责声音处理工作,如波形的采样与合成和MIDI(乐器数字接口)音乐的合成。 ②输入输出插孔:最常用的有与麦克风连接的“MIC”插孔,与音箱连接的“SPEAKER”插孔。 ③接口:连接游戏杆。 I/O接口 输入输出接口简称I/O接口,I和O是Input(输入)、Output(输出)的首字母。I/O接口连接主板与输入输出设备。 ①PS/2接口:接鼠标和键盘。②USB接口:接使用USB插头的设备。③COM口:接使用COM口的外部设备。④并口:接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 CPU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NaClO==2NaCl+2ClO 222典型例题解析: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 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 C.NH D.CH 324【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A【答案】: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①②③C.①③A.①②B.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 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 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发生的变化是在这一过程中,水变成水蒸

气。.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答案】:B。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

【化学】2018化学中考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

2018化学中考题分类汇编: 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 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 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 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 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主板的基本结构

讲解电脑主板 主板结构从大体上来分的话,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几乎每一块同档主板结构都基本一样): 1. 处理插座: 这自然是用来安装处理器(CPU)的。处理器插座的结构要根据相应主板所采用的处理器架构来具体决定。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器架构,即Socket和Slot。前者是在处理器芯片底部四周分布许多插针,通过这些针来与处理器插座接触,如图2左边所示的是Socket处理器插座,右边所示是Socket处理器背面图。采用这种处理器架构的主要有Intel 奔腾处理器、Socket 7、PⅢ和赛扬处理器的Socket 370、P4处理器的Socket 423和Socket 478;AMD处理器K6-2所用的Socket 7、Athlon 系列处理器用的Socket 462、最新Hammer处理器系列处理器也是用Socket架构,目前它可算是一种主流处理器架构,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么多Socke架构,往往不同的只是插针数及内部电路不同,外观基本一样。它有一个手柄,压下后处理器插针就可以与插座很好的接触。 注意这种架构的处理器在插入主板处理器插座时要注意方向,只有一个方向可以插入,要对准处理器与处理器插座的缺口位,千万别插反了,强行插入会把插针弄弯,甚至折断了。 另一种处理器架构就是Slot架构,它是属于单边接触型,通过金手指与主板处理器插槽接触,就像PCI板卡一样,在早期的PⅡ、PⅢ处理器中曾用到,Intel把它称之为“Slot 1”。AMD也过这种架构,称之为“Slot A”。两者不同的也只是具体接触边数量和内部电路有所区

别,外观基本一样。如图3所示的左图是华硕的一款支持Slot 1 PⅢ处理器的主板,右边图所示的是Slot 1架构的Intel处理器。要注意这种处理器的安装也有方向的,通常也只能有一个方向可以安装,类似于内存的安装,主要是看准缺口。 图3 说到处理器,就不能不说处理器的两个基本参数:(1)处理器主频(Frequency),也俗称“处理器速度”(Speed);(2)前端系统总线(Front System Bus,FSB)。前者是指处理器的实际工作频率,也即运行速度,就是指处理器的主频,如我们常说的2.6G\3.0G\3.06G等都是指处理器的主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处理器的主频决定了处理器的性能,所以Intel在近两年利用它的处理器架构优势拼命拉开与AMD 差距就是这个原因。但也不是绝对的,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还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缓存大小、总线频率等。 后者是指处理器总线的工作频率,它与处理器的核心频率相关。因自Intel P4处理器以来,在同一时间内,处理器可以在一个周期内的上升、下降沿各执行2次操作指令,所以它的总线频率就是核心频率的

九年级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剖析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典型例题解析: 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 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图所 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C.NH3D.CH4 【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值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另外分别有两种一个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答案】:A。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 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 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 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 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专题训练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专题训练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2.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O”表示氢原子,则该化学反应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物 3.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5.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点燃2HCl 6.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7.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 B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 .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 .D 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生成了2种物质 C .反应物含3种元素 D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9.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甲是SO 2 B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0.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 .该图可示意CO 与O 2的反应 11.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 .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 .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 .乙分子中A 与B 的原子个数比为1:2 12.(2012?顺义区二模)有机物丁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丁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物丁的分子模型为 B .该反应中属于化合物的是甲、乙、丙 C .该过程可实现碳循环,减少碳排放 D .丁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主板各种接口图案详解

主板各种接口图解(插槽跳线) 一、主板供电接口图解 在主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白色插槽,这个白色插槽就是电源为主板提供供电的插槽(如下图)。目前主板供电的接口主要有24Pin与20Pin两种,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采用24 Pin,低端的产品一般为20 Pin。 主板上24Pin的供电插槽

主板上20Pin的供电插槽 电源上为主板供电的24Pin接口 为主板供电的插槽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只有按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插入。这样设计的好处一是为防止用户反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两个接口更加牢固的安装在一起。

二、CPU供电接口图解 为了给CPU提供更强更稳定的电压,目前主板上均提供一个给CPU单独供电的插座(有4Pin、6Pin和8Pin三种),如下图:

主板上提供给CPU单独供电的12V四pin供电插座 电源上提供给CPU供电的4Pin、6Pin与8Pin的接口 与给主板供电的插槽相同,同样采用了防呆式的设计,让我们安装起来得心应手。

三、SATA串口设备的安装图解 SATA串口由于具备更高的传输速度渐渐替代PATA并口成为当前的主流,目前大部分的硬盘都采用了串口设计。主板上的SATA接口如下图: 以上两幅图片都是主板上提供的SATA接口,但是“模样”不太相同。下面的那张图中的SATA接口四周设计了一圈保护层,这样对接口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现在一些大品牌的主

板上一般会采用这样的设计。 SATA接口的安装也相当的简单,接口采用防呆式的设计,方向反了根本无法插入。如下图: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SATA硬盘的供电接口也与普通的四针梯形供电接口有所不同,下图分别是SATA供电接口与普通四针梯形供电接口对比。 SATA硬盘供电接口

1微观示意图

教师辅导教案 组长审核: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化学反应围观示意图能清晰的使用微观粒子表示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过程。 例如: 表示的化学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 三、例题解析 一、确定模型表示的物质 例1: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C.NH3D.CH4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4: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五、判定模型表示的物质分类 例5: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六、判定模型表示的粒子构成 例6: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七、安排化学反应顺序 例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八、寻找符合模型的化学反应 例8: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O2=2H2O B.2CO+O2=2CO2C.N2+O2=2NO D.N2+3H2=2NH3 九、找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例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A. B. C. D. 十、说明模型图示的微观意义 例11: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

九年级化学 专题训练14微观模拟简答

专题14微观模拟简答 1.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不利用相对原子质量): (1)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2.分别表示三种物质的分子,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请回答: (1)反应前后的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用图形表示); (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实质是 (3)若用A、B表示和两种元素的原子,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据此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3)已知大球的代表的原子的相对质量是小球的16倍,则两种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的 之间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4.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回答: (1)生成物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说出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是盐酸滴人氢氧化钠溶液时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比 较归纳后,写出你所发现的信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首先假设,然后实验验证,还可以借助仪器验证或者直接观察,以下图像或表达式是对苯分子的研究。 (1)其中属于假设阶段的是 ___________;属于实验研究结果的是_______;属于直观结果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A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化学晚会上,冬冬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她将两个“空瓶”中问的毛玻璃片抽去.两瓶均由瓶口向瓶底逐渐充满红棕色气体,其奥秘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解释魔术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化学晚会上,小军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 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为:

解剖主板——BGA封装图文介绍

解剖主板!BGA封装芯片拆装全程纪实 在显卡报道中描述显存部分时,常常会出现“BGA封装”这个字眼,到底什么是“BGA 封装”,“BGA封装”是什么样子,大家想不想亲眼看看。今天,笔者将带大家来到一个“解剖”现场,看看BGA封装的庐山真面。 在去现场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复习一下BGA封装的理论知识(哎哟,谁扔的鸡蛋啊?)。BGA是一种芯片封装形式,英文全称为“Ball Grid Array Package”,也就是“球栅阵列封装”。我们最常接触到的BGA封装芯片就是显卡的显存了,不过显卡上都是以“微型球栅阵列”封装形式出现的(“Micro Ball Grid Array Package”),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BGA,它的体积要小于一般的BGA封装。BGA的引脚没有裸露在外,而是以微小锡球的形式寄生在芯片的底部,这种封装的优点就是杂讯少、散热性好、电气性能佳。因此我们常常说mBGA显存比TSOP显存优秀也是这个道理。 VIA 691主板 其实除了显卡显存外,主板芯片组也是采用的BGA封装,笔者今天要带大家去的“解

剖”现场也就是针对主板的。上图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剖的VIA 691主板(主板是有点老,不过试验品嘛!。。。),“开刀”部分就是VIA 596南桥芯片。 VIA 691北桥芯片

VIA 596南桥芯片 ★镜头骤然切换: 手术台上的VIA 691姑娘(挣扎状):不要解剖我啊!求你了! 笔者(低头、闭眼、面微侧、很帅):你不要怪我,这是大家的意思。VIA 691姑娘(挣扎状明显减小):那你可不可以轻点? 笔者(眼已睁开,微笑,还是很帅):你放心,我很温柔的。

初三化学(原子结构示意图、微观模拟)

初三化学---原子结构示意图、微观模拟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2.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3.(0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 4.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5.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由同一周期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① ② ③ ④ A.①②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①②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①②能形成AB2型化合物 D.③④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同一横行 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1、我国“神州号”宇宙飞船和“天宫1号”空间站已实现完美对接,制造二者的发动机中均使用了X 和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己知X、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原子易得电子形成X3-离子 B.Y原子核中质子数为14 C.X和Y形成的化学式为Y3X4 D. X和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同颜色区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每一个纵行都是一个族 B.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粒子.该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4价 C.某原子的化学性质稳定,该原子最外层可能有8电子 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周期的元素的不同粒子

2018中考化学题分类汇编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含解析)

微观示意图分类汇编 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 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机箱主板连接图解

机箱主板连接图解 电脑主板连接线 机箱面板的连接线插针一般都在主板左下端靠近边缘的位团置,一般是双行插针,一共有10组左右,主要有电源开关,复位开关,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扬声器等插针。 1电源开关连接线 连接电源开关连接线时,先从机箱面板连线上找到标有“power 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白棕两种颜色,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 pwr sw”或是“RW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2复位开关连接线 用来热启动计算机用的。连接时,先找到标有“RESET SW”的两针插头,分别是白蓝两种颜色,然后插在主板上标有“Reset sw”或是“RSR”字样的插针上就可以了。 3电源指示灯连接线 先找到标有“Power LED”的三针插头,中间一根线空两缺,两端分别是白绿两种颜色,然后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PWR LED”或是“P LED”字样的插针上。 提醒:电源开关连接线和复位开关连接线两处在插入时可以不用注意插接的正反问题,怎么插都可以。但由于电源指示灯边接线是采用发光二级管来显示作息的,所以连接是有方向性的。有些主板上会标示“P LED+”和“P LED-”字样,我们只要将绿色的一端对应连接在P LED+插针上,白线连接在P LED-插针上。 4硬盘指示灯连接线 先找到标有“H.D.D.LED”的两头插头,连线分别是白红两种颜色,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HDD LED”或“IED LED”字样的插针上。插时要注意方向性。一般主板会标有“HDD LED+”、“HDD LED-”,将红色一端对应连接在HDD LED+插针上,白色插在标有“HDD LED-”插针上。 5扬声器连接线 先找到“SPEAKER”的四针插头,中间两根线空缺,两端分别是红黑两种颜色,将它插在主板上标有“PEAKER”或是“SPK”字样的插针上。红色插正极,黑色插负极。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微观世界剖析

专题二:物质的微观世界(一)构成物质的微粒 1 分子原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1)分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有间隙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原子很小(体积小、质量小) (2)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原子间有间隙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 (2)原子的构成:由单原子构成的物质如:Fe、C、S、Cu等 (3)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如: 双原子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如:H2、O2、N2、HCl等) 多原子分子:由2个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如H2O为三原了分子,) 2、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 (2)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m决定元素种类; ②n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③m=2+8+n; ④在化学反应中,n可变,m不可变。 (3)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4)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如普通氢原子核内无中子。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离子 (1)定义: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如Na+、Cl-、SO42-等。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Na+、Mg2+、NH4+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如Cl-、S2-、SO42- (3)离子的形成:金属原子一般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一般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4)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上离子所带电荷,数目在前,正负号在后。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或1个单位负电荷时,“1”省略不写。如Na+、Cl-、Mg2+、S2-、SO42-等。 (5) 粒子种类原子离子 阳离子阴离子

主板的结构工作原理

主板的结构工作原理 主板的结构/工作原理 主板无疑是电脑最核心的部件。目前,奔腾主板市场空前繁荣,据《计算机世界报》报导,奔腾主板来自数十个生产厂家,有近百种之多,如何从这么多种类的主板中选择呢?本节将从主板的原理与结构方面出发,揭开主板的神秘面纱,使读者对主板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选购和装机都不无益处。 奔腾级AT主板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奔腾级主板的结构 下面是奔腾级主板的结构框图。由图中可以看到主板上的一些主要部分。 FDC:软驱控制器(接口) 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SIMM:72线内存条插槽 DIMM:168线内存条插槽 PS/2:PS/22鼠标接口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LPT:并行接口(打印口) COM1、COM2:串行接口 显然,主板主要由三类构件组成:集成电路、各种插槽插座和一大块多层电路板。在主板上的众多集成电路中,有着重要程度上的差别。图中有阴影的几个集成电路决定了主板的性能,这几个集成电路称为“芯片组”或“套片”,包括PCM芯片、LBX芯片、SIO芯片。 奔腾主板的工作原理 PCI ISA总线奔腾主板中,CPU只与套片(芯片组)直接打交道,套片作为CPU的全权代表,处理CPU与内存、高速缓存、PCI插卡、ISA插卡、硬盘等外部设备的通信。各芯片的作用如下: 1. PCI、内存、Cache控制器(PCMC)芯片 PCMC是“PCI、Cache and Memory Controller”的缩写,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它的作用是:管理PCI总线、管理Cache、管理内存。 由于PCMC内的二级Cache控制器只支持256KB或512KB的二级Cache,于是采用Intel套片的主板就没有提供其它容量Cache。如果你听到某个主板声称自己支持1024KB 的Cache,那就说明它用的肯定不是Intel的套片。 另外,在PCMC内还集成有DRAM控制器,负责DRAM的刷新、读写和被Cache。因此,主板支持的内存种类、内存的最大容量也不是任意的,主板生产商在这方面依然只能服从这些限制。 2.局部总线加速器(LBX)芯片 LBX是“Local Bus Accellerator”的缩写,它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提供64位的DRAM界面,支持猝发式读写。支持的内存读写方式和读写周期也

2018年中考化学微观示意图类选择题真题汇总

2018年中考化学微观示意图类选择题真题汇总1.(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会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图示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4NO + 6H2O,甲为NH3,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A正确;乙为O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2,故B正确;两种生成物为NO和H2O,它们均由两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故C正确;生成的丙(NO)与丁(H2O)的分子个数比为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之比,即4:6=2:3,故D错,故选择D。 2.(2018河北).图2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答案】D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C2H6+ 7O26H2O + 4CO2。该反应属于不属于置换反应;生成物丙为H2O,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生成物丁为CO2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2=3:8;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故选D。 3.(2018山西)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C. 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D.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氢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和甲烷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可再分,但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种类和数目不变。故选A。 4.(2018西宁)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

初中化学微观示意图专题

【中考解读】 微观图示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题的特点就是讲抽象的微观信息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宏观图示,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感受微观粒子的存在,从而考察辨析各种微粒的能力。在试题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及其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分析】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微粒观点及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的应用;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物质的区分;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等。 1.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 2. 已知某反映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5:2 C、该反应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改变 3.如图3 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其中和表示两种原 子,甲、乙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 该反应可表示为2H2O === 2H2↑ + O2↑ C. 甲中所有物质都是化合物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表示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 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5、下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2CO + O 2 2CO2化合反应 B. 2HI + Cl 2 2HCl + I2置换反应 C. 2H2O 2H2↑+ O2↑分解反应 D. 2HCl + CuO CuCl2 + H2O 复分解反应 6、尾气催化转化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7. 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三化学(原子结构示意图、微观模拟)教学提纲

初三化学(原子结构示意图、微观模拟)

初三化学---原子结构示意图、微观模拟 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是() 2.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3.(08)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 4.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5.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6..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在元素周期表中由同一周期的原子形成的离子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①②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型化合物 D.③④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同一横行 C.①②能形成AB 2 8、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11、我国“神州号”宇宙飞船和“天宫1号”空间站已实现完美对接,制造二者的发动机中均使 用了X和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己知X、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原子易得电子形成X3-离子 B.Y原子核中质子数为14 C.X和Y形成的化学式为Y3X4 D. X和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是不同颜色区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周期表中每一个纵行都是一个族 B.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的粒子.该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4价 C.某原子的化学性质稳定,该原子最外层可能有8电子 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周期的元素的不同粒子 13、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①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族 C.①③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②④都易得电子 14、下列有关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组的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相似 B。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C.③组的结构示意图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周期 D.④组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形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15、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横行的原子的是( ) A.○1○2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