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R实验讲义

NMR实验讲义
NMR实验讲义

核磁共振实验

特别提醒:由于核磁共振实验室是强磁场环境(9.6T),机械表,磁卡,含铁的工具,装有心脏起博器和人工假肢等人不可靠近磁体,以防发生意外。

3.1 化合物1H谱的测定

3.1.1 目的要求

(1)了解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和氢谱的测定方法;

(2)了解A V ANCE-400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结构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简单核磁共振氢谱谱图的解析技能。

3.1.2 基本原理

核磁共振波谱法是表征、分析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现代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为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图3-1是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示意图。

图3-1是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示意图

核磁共振谱是由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受电磁波辐射而发生跃迁所形成的吸收光谱。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对样品进行照射,可使特定化学环境中的原子核实现共振跃迁,在照射扫描中记录发生共振时信号的位置和强度,即可得到核磁共振普。核磁共振谱中的共振信号峰位置反应样品分子的局部结构(如特征官能团、分子构型和构象等),而信号强度则往往与相关原子核在样品中存在的量有关。

原子质量数为奇数的原子核如1H、13C、19F、31P等,由于核内质子的自旋在沿着核轴方向产生磁矩,因此可以发生核磁共振。而12C、16O、32S等原子核不具有磁性故不发生核磁共振现象。

核自旋量子数I≠0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只可能有2I+1个取向,每一个取向都可以用一个自旋磁量子数来表示。如1H的自旋磁量子数I=1/2,在外磁场中有两个取向,存在两个不同的能级,两能级的能量差△E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E =E-1/2-E+1/2=γh/(2πB0)

由于1H核周围电子的运动产生次级磁场,使得有机物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1H 核实际受到的磁场强度不同,导致产生共振吸收的电磁辐射频率不同。

B=B0-σB0=B0(1-σ)

为了便于比较,通常引入一个相对标准的方法测定样品的吸收频率与标准物的吸收频率差,采用相对值消除不同频源的差别及化学位移(δ)。

δ=[(νx-νS)/νS]×106

式中,νx为样品1H核的共振频率;νS为标准物质1H核的共振频率。通常采用如四甲基硅烷[(CH3)4Si, TMS]、2,2-二甲基-2-硅戊烷-5-磺酸钠[(CH3)3SiCH2CH2CH2SO3Na]等作为标准物质进行测试。

3.1.3 仪器与试剂

A V ANCE-400核磁共振波谱仪,NMR样品管(φ5mm),移液枪(1ml),漩涡振荡器;正丙醇(A.R.),重水。

3.1.4 实验步骤

结构分析一般应采用液态样品(溶液)得到高分辨率的谱图,因此实验的第一步是选择良好的溶剂-氘代溶剂溶解样品。

常用的氘代试剂:CDCl3, D2O, DMSO, C6D6, CD3OD, CD3COCD3, C5D5N等(1)样品准备:用移液枪移取5 L正丙醇于核磁管中,然后再移取0.5mL 重水于核磁管中,混合均匀;

(2)核磁管的定位:将转子置于样品规顶部,将核磁管插入转子,根据样品液柱的实际高度调整核磁管的位置,使液柱中心与样品规上的黑色中心线对齐,核磁管底部最多只能放到样品规的底部,用软纸(布)轻擦核磁管,待测;

(3)放样步骤:

在核磁软件“topspin”界面中:

a. 键入“ej”,压缩空气闸门打开;

b. 腔内样品弹出悬浮于磁体顶部(或听到气流声后),随转子取出原样品管,将套在转子上的新样品管放入,悬浮于磁体顶部;

c. 键入“ij”,压缩空气闸门关闭,样品随气流被送入腔内到达探头;

d. 设定采样温度,295K。

安全性:1.核磁管的定位非常重要,若核磁管插入转子过深,即样品管底部实际已超出样品规,样品送入腔内后将触及探头,导致碎裂;

2.气阀未打开,一定不能放入样品管,以防样品管碎裂!!

(4)1H数据采集

a. 键入[NEW],建立实验和标准参数;

b. 键入[LOCK],选择溶剂D2O;

c. 键入[GETPROSOL],读取脉冲宽度和功率;

d. 键入[ATMA],自动调谐;

e. 键入[TOPSPIN],自动匀场。(确保样品温度已稳定)

(c, d, e三步骤可用窗口上方快捷键“PRE(getprosol+atma+topspin)”替代;

f. 键入[RGA],自动设置增益;

g. 键入[ZG],开始采样同时清空内存;

(5)1H谱图处理

h. [EFP] 傅立叶转换(FT),FID信号转换成谱图,得到1H谱图。

i. [PRK] 自动相位调整,或手动校正(phase correction)“”,先“0”级校正,后“1”级校正;

j.“”,图谱定位(spectrum calibration),利用TMS或溶剂峰定位;

k. “”,手动标峰(peck picking);

l. “”,积分(interactive integration);

m. [Plot],谱图编辑,保存。

3.1.5 结果与讨论

(1)观察正丙醇重水溶液的1H谱并解析;

(2)谱图中羟基质子是否出现?为什么?

3.2 活泼氢的检测及氢键对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

3.2.1 目的要求

(1)通过对比实验,了解活泼氢与溶剂之间的快速交换对谱图的影响;

(2)了解氢键对质子化学位移的影响。

3.2.2 基本原理

常见的活泼氢,如-OH、-NH-、-SH、-COOH等基团的质子,在溶剂中交换很快,并受测定条件如浓度、温度、溶剂的影响,δ值不固定在某一数值上,而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变化。活泼氢的峰形有一定特征,一般而言,酰胺、羧酸类缔合峰为宽峰,醇、酚类的峰形较钝,氨基,巯基的峰形较尖。用重水交换法可以鉴别出活泼氢的吸收峰,(加入重水后活泼氢的吸收峰消失)。

氢键对化学位移对影响:绝大多数氢键形成后,质子化学位移移向低场,表现出相当大的去屏蔽效应,提高温度和降低浓度都可以破坏氢键。

3.2.3 仪器与试剂

A V ANCE-400核磁共振波谱仪,NMR样品管(φ5mm),移液枪,漩涡振荡器;正丙醇(A.R.),氘代氯仿(CDCl3,含0.03%TMS)。

3.2.4 实验步骤

主要步骤均同3.1.4,需要修改的步骤如下:

(1)样品准备:将溶剂重水改为CDCl3;

(4)1H数据采集:b. 键入[LOCK],选择溶剂CDCl3;

本实验同一个样品做两次,第一次采样结束后,将样品温度设定为303K,建立新的实验目录,待温度稳定后重新匀场,采集1H谱。

(5)1H谱图处理:同3.1.4。

3.2.5 结果与讨论

对比本次实验采集得到的3张正丙醇的NMR 1H谱,指出主要的异同点,并解释。

实验室无菌室管理制度

版本:A/1 日期:2012-05-25 页数: Page 1 of 4 标题: 实验室无菌室管理制度 文件修改记录 分发号 : ______(仅适用于控制文件) (仅盖有红色印章的文件才有效) 版本 修订 次数 修订日期 修 订 内 容 0 0 2011-02-01 A 1 2012-05-25 修订

版本:A/1 日期:2012-05-25页数: Page 2 of 4标题:实验室无菌室管理制度 1.0目的 规范无菌室的使用管理,保持无菌室的卫生环境,保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无菌室的使用和管理。 3.0术语 无 4.0职责 4.1实验室检验员负责无菌室的日常使用、维护。 4.2实验室领班负责无菌室的管理 4.3部长负责对无菌室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0工作流程图 无 6.0内容及要求 6.1准备工作 6.1.1 无菌室的准备 6.1.1.1 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缓冲间和更衣室,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 级,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6.1.1.2 无菌室经常保持清洁,每次使用前用紫外灯照射或臭氧消毒30分钟以上方可使 用,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 6.1.1.3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75%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 6.1.1.4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6.1.1.5 无菌室要求最大限度保持无菌状态,禁止在无菌室以内从事与微生物检测操作 无关的活动。 6.1.2 着装准备

版本:A/1 日期:2012-05-25页数: Page 3 of 4标题:实验室无菌室管理制度 6.1.2.1无菌室用工作服、帽、鞋、口罩用前必须经过紫外灯或臭氧消毒,无菌室的工 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 6.1.2.2进入无菌室要穿专用无菌工作服、帽、鞋、口罩,不准将无菌室的工作服、 鞋、帽穿出室外。 6.1.3操作人员准备 操作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双手必须进行洗手消毒(75%酒精、0.1%新洁尔灭溶液等)。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无菌室。 6.2 操作要求 6.2.1 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 宜的方法灭菌。 6.2.2 待检样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 6.2.3 进入无菌室后,随手关好门,操作过程中严禁人员出入。 6.2.4 无菌操作应在超净台上进行,每次操作过程中,均应做空白对照试验样,以检查无 菌操作的可靠性。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检测规程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6.2.5 仪器、器械、平皿等物品需从传递窗口传入无菌室。 6.2.6 如有菌液或样品洒在超净台上,应立即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干净,在消毒处理。 6.2.7 灭菌后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注明灭菌日期,高压灭菌物品可存放3天,过期不能再 用,需重新包装灭菌。 6.3 清洗要求 6.3.1 带有菌液的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应浸泡在盛有0.1%新洁尔灭溶液或其它消毒 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 6.3.2 凡带有活菌的物品,必须经消毒后,才能在水龙头下冲洗,严禁污染下水道。 6.3.3 操作完毕,台内物品全部取出并用消毒液喷洒消毒,用后的物品归位,垃圾带出无 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20分钟。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规章制度.doc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 1.洁净区内器械消毒灭菌要求 1.1无菌区外的器械清洁消毒 1)配平天平:每周至少消毒1次,表面用蘸84消毒液的无尘纸擦拭,再用75%医用酒精擦拭。 2)台式冷冻离心机内腔及适配器:每日操作结束时用75%医用酒精对离心机内腔以及适配器内外表面进行充分消毒,并整齐摆放于实验台晾干备用。 3)光学显微镜及倒置显微镜:每周对显微镜至少清洁消毒1次,用无尘纸擦拭显微镜台面及外表面,用镜纸蘸95%乙醇擦拭镜头和目镜。 4)疫苗箱洗涤消毒:对于用过的疫苗箱应每天用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过夜,再用自来水冲洗表面,无尘纸擦拭箱内表面。 1.2无菌操作区内的器械清洁消毒 1)手动移液器消毒:手动移液器表面应每周用75%医用酒精清洁消毒,将手动移液器吸头取下,更换过滤膜后再装上吸头;将手动移液器放于试验台充电,充电并消毒后放回无菌操作台原位,使用前还应开启无菌台内紫外消毒30min。 2)剪刀、镊子、止血钳及不锈钢器械:不锈钢器械每处理一份标

本都应更换,使用过的器械应用戊二醛浸泡2h,此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少20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用纱布擦干后经包布包裹放入干净的消毒盒中,贴上灭菌标签并标记日期,采用湿热灭菌 121℃/30min,灭过的器械放洁净储物箱备用。 3)无菌枪头的灭菌消毒:无菌枪头至少每周灭菌1次,戴PE手套将待灭枪头装入枪头盒,盖好后用灭菌胶带封口并标注日期后,进行湿热灭菌,灭菌完成后放烘箱烘干,经传递窗放入洁净区待用。 2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要求 2.1无菌操作要求 1)无菌操作时应穿无菌洁净服、戴口罩、鞋套、手套,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无菌操作过程中应每隔15min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 2)无菌操作中应减少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数量;无菌操作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力集中,不可 与其他人员交谈(工作需要除外);非操作人员应尽量远离无菌操作区(学习、培训除外),严禁在无菌操作区附近做大幅度动作,大声讲话,走来走去;打喷嚏、咳嗽应立即前往缓冲间处理,并对洁净服进行全面消毒,方可进入洁净室。 3)物料、器械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应用75%医用酒精充分消毒,开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_规章制度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_规章制度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2020-05-13导语:实验室里对于环境要求很高,而且一些实验也会被细菌影响,下面小编整理了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欢迎大家阅读!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 1.洁净区内器械消毒灭菌要求 1.1无菌区外的器械清洁消毒1)配平天平:每周至少消毒1次,表面用蘸84消毒液的无尘纸擦拭,再用75%医用酒精擦拭。2)台式冷冻离心机内腔及适配器:每日操作结束时用75%医用酒精对离心机内腔以及适配器内外表面进行充分消毒,并整齐摆放于实验台晾干备用。3)光学显微镜及倒置显微镜:每周对显微镜至少清洁消毒1次,用无尘纸擦拭显微镜台面及外表面,用镜纸蘸95%乙醇擦拭镜头和目镜。4)疫苗箱洗涤消毒:对于用过的疫苗箱应每天用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过夜,再用自来水冲洗表面,无尘纸擦拭箱内表面。 1.2无菌操作区内的器械清洁消毒1)手动移液器消毒:手动移液器表面应每周用75%医用酒精清洁消毒,将手动移液器吸头取下,更换过滤膜后再装上吸头;将手动移液器放于试验台充电,充电并消毒后放回无菌操作台原位,使用前还应开启无菌台内紫外消毒30min。2)剪刀、镊子、止血钳及不锈钢器械:不锈钢器械每处理一份标本都应更换,使用过的器械应用戊二醛浸泡2h,此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少20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用纱布擦干后经包布包裹放入干净的消毒盒中,贴上灭菌标签并标记日期,采用湿热灭菌121℃/30min,灭过的器械放洁净储物箱备用。3)无菌枪头的灭菌消毒:无菌枪头至少每周灭菌1次,戴PE手套将待灭枪头装入枪头盒,盖好后用灭菌胶带封口并标注日期后,进行湿热灭菌,灭菌完成后放烘箱烘干,经传递窗放入洁净区待用。2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要求 2.1无菌操作要求1)无菌操作时应穿无菌洁净服、戴口罩、鞋套、手套,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无菌操作过程中应每隔15min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2)无菌操作中应减少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数量;无菌操作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力集中,不可与其他人员交谈(工作需要除外);非操作人员应尽量远离无菌操作区(学习、培训除外),严禁在无菌操作区附近做大幅度动作,大声讲话,走来走去;打喷嚏、咳嗽应立即前往缓冲间处理,并对洁净服进行全面消毒,方可进入洁净室。3)物料、器械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应用75%医用酒精充分消毒,开启紫外照射30min(严禁紫外照射的物料除外),方可在无菌操作区中使用。4) 无菌物品应定期消毒并有明确的灭菌标识,保证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超有限期的物品应重新清洁灭菌后使用。5) 无菌操作过程中,发生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手套,对手套进行消毒,并对可能出现污染的物料及器械进行更换;如发现无菌物料包装出现破损,应立即更换包装完好的无菌物料,做消毒处理后使用,出现破损的无菌物料做废弃处理;操作过程中,无菌器械被污染(掉落地面、接触非无菌物品等),应立即移出无菌操作区,取备用无菌器械使用。6)在操作CO2培养箱时,应严格按照CO2培养箱使用标准操作规程操作,并用75%医用酒精对手部、双臂、胸部、头部等部位进行充分消毒,然后在进行开箱操作;培养结束后,应用消毒剂对CO2培养箱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并定期用紫外照射30min,以免培养箱染菌。7)操作完成后,应立即对无菌操作区进行清场,清除操作产生的垃圾,并对操作台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并紫外照射30min;器具应用75%医用酒精充分清洁消毒,摆放整齐;剩余物料应放回储物箱,摆放整齐,盖上储物箱。8)质保员负责定期对实验室清洁消毒效果进行取样验证,实验室负责对不合格区域进行重新清洁消毒,直至检测合格。 2.2无菌物品打开程序1)经过灭菌的无菌物品包括消毒盒和消毒包,应经无菌操作打开;开启前应对手套充分消毒,用75%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一日常管理 1 准备工作 实验前,准备齐当天所用物品(包括废液缸),并置2%新洁尔灭溶液(3000ml)及空盆于无菌间,开操作台和无菌室紫外灯30min。放臭氧15分钟后,再进无菌间操作。 2 无菌间操作 进无菌间后换拖鞋、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然后用新洁尔灭洗手; 将所用的试剂用新洁尔灭或75%酒精擦拭后放入操作台,撕封口膜,用酒精棉球擦拭瓶口,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之后用止血钳夹住瓶塞取下; 在操作台内,瓶口尽量不应直立向上,在盖塞前烤塞子与瓶口(除酒精棉球瓶外),再盖严加封口膜取出; 做完实验,清理操作台,用新洁尔灭擦拭台面及操作台上的物品。 3 无菌间清扫 无菌室每周要彻底打扫一次,用新洁尔灭擦墙、门、仪器及桌面等;75%酒精擦窗、玻璃等;过氧乙酸擦操作台、出问题或准备要用的培养箱。 4 无菌服 冬天时一周一洗;夏天时一天一洗。按实验室值日生顺序轮流洗涤,并由上一人及时通知下一人。洗涤晾干,高压灭菌后放入无菌间紫外杀菌。 5 臭氧发生器 每晚最后离开实验室的,关电器、门窗等,并打开臭氧发生器定时一小时。 二实验室物品处理 1新塞子的处理 新胶塞对细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处理方法为: 新胶塞→洗衣粉洗→洗涤灵洗→晾干→20g/1000ml的NaOH煮30min→水冲洗→去离子水浸泡过夜→双蒸水冲洗→晾干→备用 有水沸腾时算起,煮30min。 2 接触细胞的用品的处理 用品→过氧乙酸浸泡过夜[20ml/10000ml过氧乙酸]→取出→洗涤灵擦洗→水冲→晾干→泡酸[洗液]→自来水浸泡过夜→去离子水冲洗→双蒸水冲洗→晾干→备用 3 未接触细胞的用品的处理 用品→自来水冲洗[可适当用洗衣粉或洗涤灵洗]→去离子水冲洗2~3次→双蒸水冲洗2~3次→晾干→包口→备用 滤器、瓶→自来水冲洗30min→去离子水冲洗→双蒸水冲洗→晾干→备用 三细胞污染时培养瓶及培养箱的处理 1 细胞污染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范及要求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范及要求 洁净室我们曾经为大家介绍过,今天就来说说与其相类似的无菌室,无菌室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有哪些必须遵守的条件?下面就让陕西宏硕的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番。 一、无菌室的级别: 根据空气洁净度的不同,无菌室可分为哪几个级别一般情况下,无菌室的等级有百级,千级,万级,十万级,百万级等等。 净化等级一般分为100级、1000级、10000级、100000级,现在2010年版的GMP 净化车间已经不用这个叫法了,分为ABCD级别,分别相对应于98版的几个级别,通过检测区域内的尘埃粒子数、浮游菌数、沉降均数评价净化级别,各个级别有不同的要求,净化等级分静态、动态两种。 无菌室设计建设要点: 无菌室内的地面、墙壁必须平整,不易藏污纳垢,便于清洗。工作台的台面应该处于水平状态。无菌室和缓冲间都装有紫外线灯,无菌室的紫外线灯距离工作台面1 米。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穿灭过菌的服装,戴帽子。 当前无菌室多存在于微生物工厂,一般实验室则使用超净台。超净台其主要功能是利用空气层流装置排除工作台面上部包括微生物在内的各种微小尘埃。通过电动装置使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具后进入工作台面,使台面始终保持在流动无菌空气控制之下。而且在接近外部的一方有一道高速流动的气帘防止外部带菌空气进入。 在条件较困难的地方,也可以用木制无菌箱代替超净台。 无菌箱结构简单,便于移动,箱正面开有两个洞,不操作时用推拉式小门挡住,操作时可以将双臂伸进去。正面上部装有玻璃,便于在内部操作,箱内部装有紫外线灯,从侧面小门可以放进去器具和菌种等。 二、无菌室操作规范 1. 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 2. 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3. 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液,等等。 4. 无菌室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5 . 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经过适宜的方法灭菌。 6. 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20分钟。 7. 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

( 规章制度)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20228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Laboratory aseptic oper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 实验室无菌操作规章制度 1.洁净区内器械消毒灭菌要求 1.1无菌区外的器械清洁消毒 1)配平天平:每周至少消毒1次,表面用蘸84消毒液的无尘纸擦拭,再用75%医用酒精擦拭。 2)台式冷冻离心机内腔及适配器:每日操作结束时用75%医用酒精对离心机内腔以及适配器内外表面进行充分消毒,并整齐摆放于实验台晾干备用。 3)光学显微镜及倒置显微镜:每周对显微镜至少清洁消毒1次,用无尘纸擦拭显微镜台面及外表面,用镜纸蘸95%乙醇擦拭镜头和目镜。 4)疫苗箱洗涤消毒:对于用过的疫苗箱应每天用配制的84消毒液浸泡过夜,再用自来水冲洗表面,无尘纸擦拭箱内表面。 1.2无菌操作区内的器械清洁消毒 1)手动移液器消毒:手动移液器表面应每周用75%医用酒精清洁消毒,将手动移液器吸头取下,更换过滤膜后再装上吸头;将手动移液器放于试验台充电,充电并消毒后放回无菌操作台原位,使用前还应开启无菌台内紫外消毒30min。

2)剪刀、镊子、止血钳及不锈钢器械:不锈钢器械每处理一份标本都应更换,使用过的器械应用戊二醛浸泡2h,此后用自来水冲洗至少20遍,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遍,用纱布擦干后经包布包裹放入干净的消毒盒中,贴上灭菌标签并标记日期,采用湿热灭菌121℃/30min,灭过的器械放洁净储物箱备用。 3)无菌枪头的灭菌消毒:无菌枪头至少每周灭菌1次,戴PE手套将待灭枪头装入枪头盒,盖好后用灭菌胶带封口并标注日期后,进行湿热灭菌,灭菌完成后放烘箱烘干,经传递窗放入洁净区待用。 2操作过程的无菌操作要求 2.1无菌操作要求 1)无菌操作时应穿无菌洁净服、戴口罩、鞋套、手套,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无菌操作过程中应每隔15min对手套,手腕、前臂、胸部等部位的洁净服进行75%酒精消毒。 2)无菌操作中应减少进入洁净室的人员数量;无菌操作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力集中,不可 与其他人员交谈(工作需要除外);非操作人员应尽量远离无菌操作区(学习、培训除外),严禁在无菌操作区附近做大幅度动作,大声讲话,走来走去;打喷嚏、咳嗽应立即前往缓冲间处理,并对洁净服进行全面消毒,方可进入洁净室。 3)物料、器械进入无菌操作区前应用75%医用酒精充分消毒,开启紫外照射30min(严禁紫外照射的物料除外),方可在无菌操作区中使用。 4) 无菌物品应定期消毒并有明确的灭菌标识,保证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超有限期的物品应重新清洁灭菌后使用。 5) 无菌操作过程中,发生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手套,对手套进行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SOP 】?细菌室工作守则(微生物室SOP 之一)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微生物室SOP 之二) ?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微生物室SOP 之三) ?细菌室内质控制度(微生物室SOP 之四) ?细菌室操作技术规范(微生物室SOP 之五) ?无菌间规章制度(微生物室SOP 之六) ?菌(毒种)管理办法(微生物室SOP 之七) ?细菌室仪器维护保养及质控措施(微生物室SOP 之八)?标准菌株保存及使用(微生物室SOP 之九) ?细菌室内务管理规定(微生物室SOP 之十) ?标本采集及保存要求(微生物室SOP 之十一) ?室内质控失控处理程序(微生物室SOP 之十二) ?标本拒收标准(微生物室SOP 之十三) ?温度失控处理措施(微生物室SOP 之十四) ?超净工作台作业指导(微生物室SOP 之十五) ?标本的接种和移种法(微生物室SOP 之十六)

细菌室工作守则 (微生物室SOP之一)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无菌实验室操作规程 为无菌实验室的操作,无菌实验室的保护提供一个标准化规程,保证实验室操作顺利进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无菌实验室操作程序很重要,安徽人和净化为您提供。 操作程序 1、微生物检验的准备工作 1.2操作前的准备: 1.2.1无菌实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实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吹风。以保证无菌实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1.2.2微生物检验玻璃仪器的清洗 1.2.2.1按技术要求将各种玻璃仪器进行清洗,可用瓶刷或海绵沾上肥皂或洗衣粉或去污粉等洗涤剂刷洗,然后用自来水充分冲洗干净。热的肥皂水去污能力更强,可有效地洗去器皿上的油污。洗衣粉和去污粉较难冲洗干净而常在器壁上附有一层微小粒子,故要用水多次甚至10次以上充分冲洗,或可用稀盐酸摇洗一次,再用水冲洗,然后倒置于磁盘或木架上,在室内晾干,放烘箱烘干。 1.2.2.2玻璃器皿经洗涤后,若内壁的水是均匀分布成一薄层,表示油垢完全洗净,若挂有水珠,则还需用洗涤液浸泡数小时,然后再用自来水充分冲洗。 1.2.2.3装有固体培养基的器皿应先将其弃去,然后洗涤。带菌的器皿在洗涤前先浸在2%煤酚皂溶液(来苏尔)或0.25%新洁尔灭消毒液内24小时或煮沸半小时,再用上法洗涤。带病原菌的培养物最好先行高压蒸汽灭菌,然后将培养物倒去,再进行洗涤。 1.2.2.4盛放一般培养基用的器皿经上法洗涤后,即可使用,若需精确配制化学药品,或做科研用的精确实验,要求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再用蒸馏水淋洗三次,晾干或烘干后备用。 1.2.2.5准备好所用的各种试剂,做好普通营养琼脂或其他选择的培养基。

1.3消毒、灭菌 微生物检验用器材及场所必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1.3.1.高压蒸汽灭菌:工作服、口罩、稀释液等,置高压杀菌锅内,一般采用121℃灭菌半小时,当然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要求,应分别处理 1.3.2.火焰灭菌:接种针、接种环等可直接火焰灭菌 1.3.3.高温干燥灭菌:各种玻璃器皿、注射器、吸管等,置于燥箱中160℃灭菌2小时。 1.3.4.一般消毒:无菌实验室内的凳、工作台、试管架、天平、待检物容器或包装均无法 进行灭菌,必须用其他方法进行消毒处理,采用2%石炭酸或来苏儿水溶液擦拭消毒,工作人员的手也用此法进行消毒。 1.3.5.空气的消毒:开启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即可。 2、培养基的配制、验证及存储 培养基制备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生长。由于各种微生物对其营养要求不完全相同,培养目的的不同,各种培养基制备要求如下。 2.1.根据培养基配方的成分按量称取,然后溶于蒸馏水中,在使用前对应用的试剂药品应进行质量检验。 2.2.PH测定及调节:PH测定要在培养基冷至室温时进行,因在热或冷的情况下,其PH 有一定差异,当测定好时,按计算量加进碱或酸混匀后,应再测试一次。培养基PH值一定要正确,否则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或影响结果的观察。但需留意因高压灭菌可影响一些培养基的PH降低或升高,故不宜灭菌压力过高或次数太多,以免影响培养基的质量,指示剂、往氧胆酸钠、琼脂等一般在调完PH后再加进。

无菌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无菌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间应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并设专人负责无菌间的定期环境监测工作。对无菌室的管理可遵循以下的原则: 1.无菌室应设有无菌操作间和缓冲间,无菌操作间洁净度应达到10000级,室内温度保持 在20-24℃,湿度保持在45-60%。超净台洁净度应达到100级。 2.工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前,必须用肥皂或消毒液洗手消毒,然后在缓冲间更换专用工作服, 鞋,帽子,口罩和手套(或用70%的乙醇再次擦拭双手),方可进入无菌室进行操作。3.无菌室使用前必须打开无菌室的紫外灯辐照灭菌30分钟以上,并且同时打开超净台进行 吹风。操作人员进入无菌室应关掉紫外灯; 4.人员进入无菌室要穿无菌衣、帽、口罩和专用鞋,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5.无菌室应备有工作浓度的消毒液,如5%的甲酚溶液,70%的酒精,0.1%的新洁尔灭溶 液等。 6.无菌室内配备紫外灯进行空气消毒,应定期用适宜的消毒液(70%酒精或0.2%新洁尔灭) 灭菌清洁,以保证无菌室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7.无菌室应保持清洁,严禁堆放杂物,以防污染。每日进行湿式小扫除,每周进行大扫除, 每月进行空气和实验台表面的细菌学检测,各项指标控制在最低标准,符合无菌室的技术要求。 8.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 9.需要带入无菌室使用的仪器、器械、平皿等一切物品,均应包扎严密,并应用适宜的方 法灭菌。 10.供试品在检查前,应保持外包装完整,不得开启,以防污染。检查前,用70%的酒精棉 消毒外表面。 11.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操作完毕,应及时清理无菌室,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

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再用紫外灯辐照灭菌。需30W紫外灯,距离在 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 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12.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 窗传递。 13.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 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6℃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6℃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洁净室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 无菌操作基本技术及要求 1.实验进行前,无菌室及无菌操作台(laminarflow)以紫外灯照射30-60分钟灭菌,以70% 的酒精擦拭无菌操作抬面,并开启无菌操作台风扇运转10分钟后,才开始实验操作。 2.每次操作只处理一株细胞株,且即使培养基相同亦不共享培养基,以避免失误混淆或细 胞间污染。实验完毕后,将实验物品带出工作台,以70%的酒精擦拭无菌操作抬面。操作间隔应让无菌操作台运转10分钟以上后,再进行下一个细胞株之操作。 3..无菌操作工作区域应保持清洁及宽敞,必要物品,例如试管架、吸管吸取器或吸管盒 等可以暂时放置,其它实验用品用完即应移出,以利于气流之流通。实验用品以70%的酒精擦拭后才带入无菌操作台内。实验操作应在抬面之中央无菌区域,勿在边缘的非无菌区域操作。 4.小心取用无菌之实验物品,避免造成污染。勿碰触吸管尖头部或是容器瓶口,亦不要在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2016 (第三版)

目录 HYEY-PGC01-2016 实验室人员进出实验室 HYEY-PGC02-2016 实验室检测样品采集 HYEY-PGC03-2016 实验室检测样品包装和运送HYEY-PGC04-2016 实验室检测样品接收 HYEY-PGC05-2016 样品检测操作规程 HYEY-PGC06-2016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 HYEY-PGC07-2016 实验室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08-2016 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09-2016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HYEY-PGC10-2016 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HYEY-PGC11-2016 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

1 目的 制定检验科实验室人员进出的标准操作程序,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2 适用围 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人员进出程序。 3 职责 实验室工作人员执行本程序的规定。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4 规程要求 4.1进入程序 实验室人员需将外衣挂入(避免将外衣与工作服混放),穿上工作服,按要求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方可进入实验室。 4.2 退出程序 工作结束后,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将一次性口罩、手套、鞋套等放入指定容器。先用0.5%新洁尔灭对手进行消毒,再用消毒肥皂洗手。在指定区域脱下工作服,必要时进行紫外消毒。实验室人员退出实验室后,必须将实验室入口门关好,方可离开实验

室。 1 目的 为保障检测实验的顺利进行,规采样程序,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采样过程中产生污染。 2 适用围 适用于实验室采集、处理动物样品。 3 职责 3.1 采集检测样品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扩散,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处理方法等作详细记录。 3.2 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操作规程操作,不可擅自做出超出本规程的操作,所有

无菌实验室操作流程及规则审批稿

无菌实验室操作流程及 规则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无菌实验室操作流程及规则 1.操作程序 试验前将被检样品及试验用品放入传递窗,关闭外门,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 打开高效过滤风机、紫外灯和电源开关,紫外灯照射30分钟。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室前洗手,在缓冲间内穿戴无菌衣、帽、口罩、更换拖鞋后,进入工作室。 用消毒剂消毒手和腕部,将所需物品经传递窗传进。 工作期间不得进出工作室。试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台面和地面,室内留用物品摆放整齐,其他物品经传递窗传出。工作人员关好内门,进入缓冲间,更换拖鞋和无菌衣,离开工作室,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 打开传递窗,取出接种好的培养物送去培养,剩余样品根据实验室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关闭风机和紫外灯电源。 2.空调器使用说明 洁净实验室内空气需加热或制冷,按下列方法进行。 按空调遥控器“ON/OFF”键,根据需要选择加热或制冷模式。 按温度设定键▲或▼可在16℃~30℃范围之间每次增高和降低1℃设置温度。遥控器面板上其他按键一般情况下不必使用。 3.维护管理

与检测工作无关的人员未经检验室负责人批准一律不得入内,检测人员不得在洁净工作室内从事与检验工作无关的其他活动。 每次试验完毕,认真检查电灯、空调器等开关,使其处于关闭状态,严防事故隐患。 保持洁净工作室内整洁卫生,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除每次试验完毕消毒工作台面外,每个月用消毒液彻底洗抹室内桌椅、地面和墙壁一次。 根据洁净工作室使用频数,半年至1年检查更换初效、中效过滤器滤膜。

10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微生物实验室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 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2)尿液标本取5ml 尿液,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 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3)引流液标本3000 转/分离心5 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 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 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 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 小时观察培 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 ℃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 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 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 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

无菌实验室管理制度

无菌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无菌室工作守则 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二、无菌室消毒隔离措施 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 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6、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7、用于浸泡各种器械如刮菌刀、持物钳、镊子等的消毒液要定期更换。 8、不慎发生培养物污染工作台,不要立即用水冲洗,应先用纸巾、布等敷料 加上消毒液(如5%石炭酸、3%来苏儿等)消毒30分钟以上,然后再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再外用消毒药水,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 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三、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操作技术规范

1.目的 规范无菌操作流程,减少及避免发生染菌现象出现。 2.使用范围 无菌室及洁净区的操作。 3.无菌操作技术原则 3.1环境要清洁,在每次无菌操作结束后都需要对环境进行清理、清洗;且避免操作前进行清扫。 3.2做好个人卫生,进入无菌室前需修剪指甲、洗手,穿好无菌服,帽子需遮住所有头发, 口罩遮住口鼻。 3.3在无菌操作时,不可讲话,打喷嚏,对怀疑染菌的无菌物品,不可使用。 4.内容 4.1.1准备: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备齐用物(如:接种针、接种环、酒精灯、斜面、平皿、摇瓶、75%酒精棉、无菌水等);核对无菌用品,接种菌种的种类、型号。 4.1.2 所有实验使用的物品都需要进行消毒、灭杀;进入洁净区前需要经传递窗进行紫外表面消毒30min以上; 4.1.3 开始实验前需要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消毒半个小时以上;超净台避免放入过多的物品(一般只放入当次的实验所有的物品),所使用的试剂和耗材都需事先进行灭菌(灭菌日期超过4天的需重新消毒)。

4.1.4 进入洁净区前关闭紫外灯,并打开风机,等待半个小时以上,使臭氧尽量排放干净。 4.1.5 除去手腕等部位的饰品,穿好无菌服,戴好头套、口罩,做到“三不漏”:不暴漏头发,不暴漏口鼻,不暴漏躯干皮肤和衣物。 4.1.6双手要进行清洗、消毒。 4.1.7要经风淋室风淋30秒后再进入洁净室。 4.1.8在局部百级区域操作要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4.1.9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进入洁净区的人员(不超过4人/间)并尽量减少人员走动。 4.1.10 所有要放入超净工作台的物品都需进过消毒液喷洒擦拭消毒。 4.1.11无菌物品若取离超净台则视为已污染,不得放回再用;无菌液体在取离超净台前必须密封其开口;密封的无菌液体容器在放入超净台后,对其开口前须对开口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烤。 4.1.12在拆开任何一次性无菌使用耗材的包装时都要在超净台内完成,并须 同时保证与细菌直接接触的使用端/面不得与超净台内的任何物品发生触碰。 4.1.13工作台面上的用品要放置有序、布局合理,一般说酒精灯(当工作不需要时也可不用)在中间,右手使用的物品在右侧,左手使用的物品在左侧。工作时忌忙乱而要有序。 4.1.14 开始操作前先用医用酒精对双手进行消毒。 4.1.15点燃洁净工作台内的酒精灯,在打开/关闭试剂瓶口、试管口时应将瓶口或者试管口过火;接种针、接种环在使用前或在与台面发生碰触后应经过火焰的

生物安全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确保无菌室环境的无菌状态,特指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菌间空气微生物监测。 3职责 3.1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实验室空气微生物监测。 3.2实验室主任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实施。 4过程要求 4.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无菌间之前,应先用2%石碳酸或来苏尔对手进行浸泡消毒。 4.2缓冲间在每次使用前,应先打开紫外灯,紫外照射30min;工作人员在进入无菌室前,必须于缓冲间内更换消毒过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 检验用的有关器材(待检品除外),搬入无菌室前必须分别进行灭菌消毒。 4.3将无菌间和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打开照射30min后,才能进行工作。 4.4实验完毕后,用0.2%新洁尔灭消毒液擦拭生物安全柜台面,打开生物安全柜内紫外灯,照射30min。同时无菌间和缓冲间的紫外灯一并打开,照射 30min。 4.5工作人员在缓冲间脱下工作服、工作帽及工作鞋。4.6每月应对无菌间进行一次熏蒸消毒。每月用新洁尔灭消毒液擦拭地面和墙壁一次的方式进行消毒。 4.7每月应对无菌间进行一次无菌检查记录

4.7.1营养xx平板的制备 按营养琼脂说明书配制营养琼脂,120℃15min高压灭菌后,冷却到50℃左右倾倒于9cm的平板。待琼脂凝固后,放37℃48h培养,无菌生长,方可以使用。 4.7.2沉降菌数测定 先打开无菌室内紫外灯照射30min后,将备妥的营养琼脂平板5个。以无菌方式移入操作间,置四个角落和中央各1个,开盖,暴露30分钟后将盖盖上。在37℃培养箱 内倒置培养48h,取出检查。分别数出5个平板的生长菌落数并得出5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 4.7.3结果判定 无菌室内的洁净级别应达到10000级,即在进行沉降菌数测定时,平均菌落数应小于或等于3个(φ90mm,0.5h)。 如所测得的平均菌落数小于3个,则证明该无菌室无菌程度符合要求,否则该无菌室的无菌程度不符合要求,需要对无菌间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符合要求为止。

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流程 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微生物实验室划分成4个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清洁区,以下为各个区的工作制度。一、污染区 (一) 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操作区应穿好工作服并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及鞋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二) 每天早上工作前,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 ,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 (三) 本区只能进行:临床标本的接收,保存,标本接种、培养、及其菌株检验前处理、菌悬液制备、染色标本检查、非上机鉴定与药敏试验操作等危险操作,其它操作不得在此区进行。(注:标本的接种和涂片必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的片子必须通过生物安全柜紫外线照射30 min才可拿出进行染色观察。) (四) 污染物处理:操作区备有消毒缸,以处理沾有细菌的玻片等污染物品。检验剩余的标本及使用过的带菌平板等集中地点安全放置,经消毒灭菌处理后再洗涤或丢弃。 (五) 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操作区进行清洁或消毒。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 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1 次。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清洁。 (六)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二、半污染区 (一)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此区穿好专用工作服并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及鞋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二) 每天早上工作前,每天工作后,用紫外线照射60 min ,对整个操作区进行消毒;

(三) 本区只能进行:微生物上机鉴定与药敏分析、血培养仪增菌培养、相关实验记录与报告书写、打印;其它操作不得在此区进行。(四) 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操作区进行清洁或消毒。操作区地面用专用拖把每天拖1 次,每周用消毒剂擦洗1 次。下午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以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清洁。 (五) 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三、无菌区 (一)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此区须穿好专用工作服并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及鞋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二) 无菌室使用前须用紫外线消毒30 min ,操作结束后清洁台面,再用紫外线消毒30 min 。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彻底消毒。 (三) 本区只能进行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培养管和平板的制备等无菌操作,不能进行有菌标本的操作。 (四) 无菌室仅限操作者进入,操作时严格关门。四、清洁区 (一) 清洁区可进行培养基配制与试剂的储藏,文件资料的储藏和工作人员的休息及工作人员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二) 清洁区域禁止带入细菌检验标本。 每天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面,以保证休息环境的安全清洁。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ZHCADC-PGC-2015 (第二版) 受控状态:Y □N □ 受控编号:

持有人: 2015年1月11日发布2015年1月20日实施哈尔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 ZHCADC-PGC01-2010 BSL-2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的总体要求ZHCADC-PGC02-2010 实验室人员进出实验室 ZHCADC-PGC03-2010 实验室检测样品采集 ZHCADC-PGC04-2010 实验室检测样品包装和运送

ZHCADC-PGC05-2010 实验室检测样品接收ZHCADC-PGC06-2010 样品检测操作规程ZHCADC-PGC07-2010 电气设备操作规程ZHCADC-PGC08-2010 实验室消毒剂配制标准操作规程ZHCADC-PGC09-2010 无菌间使用标准操作规程ZHCADC-PGC10-2010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ZHCADC-PGC11-2010 实验室消毒标准操作程序ZHCADC-PGC12-2010 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理

1 目的 个人防护装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个屏障。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及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选用个人防护装备(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与防护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实验室组织有关人员采购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严格控制其质量。 4 过程要求

实验室所用的个人防护装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在生物因子危害评估的基础上,按不同级别的防护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4.1防护口罩 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选用P2级的防护口罩,必须满足GB 19083-2003以下条件: (1)长方形口罩展开后中心部分尺寸:长度不小于17cm、宽度不小于17cm;密合型拱形口罩尺寸:横径不小于14cm,纵径不小于14cm。 (2)口罩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口罩带应调节方便,应有足够强度固定口罩位置。每根口罩带与口罩体连接点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10N。 (3)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经环氧乙烷灭菌的口罩,其环氧乙烷残留量应不超过10μg/g;不能从防护口罩中检出致病菌;口罩对皮肤无刺激。 4.2防护手套 实验室防护手套选择用国内生产的一次性乳胶手套和耐酸碱手套。技术要求见国标GB7543-1996 4.3防护鞋及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