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德里达对文学作品、文学批评的解读与分析打上了强烈的解构主义标记,常常以一种边缘读解的方式,强调文学的颠覆性和反行而上学。“假定有称作文学的这种东西的这种似是而非的结构体,那么,它的开始也就是它的终结,由于与它本身的设置性的某种关系,这就是它的脆弱性,它的缺乏独特性、缺乏客体性。它的起源问题直接就是它的终结问题。它的历史的构建就像一个根本未存在过的纪念碑的废墟”,“正是这种乌有的乌有化激发我们对属于文学名义下的一切的兴趣。本体的经验,不多不少,处于行而上学的边缘。文学大概就处于一切的边缘,几乎是超越一切,包括其自身。它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东西,或许比世界更有趣。而如果说它没有界说,这正是文学所传达与所拒绝的东西无法与其他话语所等同的原因。它永远不会属于科学的、哲学的、会话的”。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解构主义 目录 ?主题说明 结构主义 解构主义 ?流行趋势 ?相关品牌介绍 结构主义 Tom Ford 解构主义 三宅一生 ?市场调研报告 H&M ?调研延展设计 主题说明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被称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与西方传统的窄衣结构截然不同,解构主义服装风格不再强调服装的适体、塑型。它建立在东方及现代服装审美理念的基础上,以逆向思维进行服装设计构思,将服装造型的基本构成元素进行拆分、组合,形成奇突的外形结构特征。 2012年春夏女装流行色趋势 2012春夏女装色彩以薄荷绿和白色为主色调,以大地色系和暖色系来调和,深茶色、粉紫和糖果粉加以点缀展现舒适自然的感觉。 相关品牌调研介绍 结构主义 ?Tom Ford 名:汤姆·福特Tom Ford 国家:美国 创建年代:2004 创始人:汤姆·福特Tom Ford 所属集团:曾属GUCCI旗下品牌,后独立。 消费人群:时尚群体

设计师简介: ?汤姆·福特Tom Ford品牌故事: 聪明,英俊,富有魅力的Tom Ford就像个天生服装设计领域的主宰者,2004年他离开GUCCI是说“GUCCI和YSL在我离开后变化很大,GUCCI-Tom Ford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历过辉煌,但我不会对它产生依赖。”如今的Tom Ford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 ?个人经历: 1.1962年出生美国德克萨斯州。 2.1983-1985年于Chioe实习。 3.1986年回纽约发展,为Cathy Harwick工作。 4.1990年加入Gucci,94年成为创作总监。 5.2000年出任YSL创作总监。 6.2004年从Gucci辞职并成立自己的品牌。 Tom Ford 商业后的灵感: ?Tom Ford跟一般自我的设计师不一样,他认为设计师应懂得怎样面对人,响应每人的需要。过去的经历告诉他,没有商业基础支持,创意只会一文不值。他最终目的,就是为女性创出她们梦寐以求的美丽事物,为女性塑造出漂亮动人的形象。他并不鼓励女性把流行的元素堆砌身上,相反地,最欣赏的是那种拥有自己独特品味的女性。身边的真人真事、一出电影、一本书、一幅画都可是灵感所在。 ?他曾在1996年倡导的MOD怀旧风潮,在国际时尚界风行一时,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而他在近几季所倡导的70年代式的华丽摇滚风格,如绣花牛仔裤,流苏和破洞的牛仔裤,珠片花长裤,蕾丝长裤,色彩明艳的大型花卉印花连衣裙和半截裙,色彩亮丽的肩挽手袋等等,是1999年度乃至2000年最流行的服饰之一。 ?Ford的作品一向被看作是七十年代的翻版,对此Ford解释说:我以为每一个人对美的标准是在他踏入成人时期形成的。我也虽想跟七十年代划清界限,但心目中仍然对那段时间里的事与物有感情虽然我刻意不去想那年代的东西,但最后的设计还是受到了影响。 解构主义 ?三宅一生 名: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国家:日本 创建年代:1970年 创始人:三宅一生 所属集团:资生堂 消费人群:东西方中上阶层前卫人士 产品类别:高级成衣、香水、腕表等 品牌简介 Issey Miyake 三宅一生 ? Issey Miyake(三宅一生)是一个为国际所公认的日本时装品牌。它根植于日本的民族观念、习俗和价值观,产品张扬着鲜明的日本民族风格,使得该品牌不仅仅确立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同时也确立了东京为国际时装之都的地位,并多次获得世界级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_汤建龙

第20卷,第5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ol.20 No.5 2003年10月 Science,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Oct.,2003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 汤建龙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旨在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他以其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增补逻辑”等“新概念”为工具,运用“自毁原则”,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从而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逻辑视线,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并初步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言语中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3)05-0030-04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思潮的一种,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发展,其始作俑者是法国当代哲学家雅克·德里达。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三部著作《论书写学》、《书写与差异》和《语言与现象》。在书中,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解构主义哲学。在他看来,在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和人的思维领域中,逻辑中心主义一直占据着核心的地位。逻辑中心主义代表着一种没有可能的自我毁灭的梦想。其实质是认识主体利用人类得天独厚的语言工具设定出一个个静态的封闭体,人为地使它具有某种结构或中心,并被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名称,如:实体、理念、上帝、宇宙、灵魂等。[1]因此,德里达认为,逻各斯中心主义是“在场”的形而上学与言语中心论的结合体;它意味着言语能够完善地再现和把握思想与存在。德里达着重对这样一种逻辑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并批判了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而对西方形而上学大厦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一 顾名思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首先要消解的就是结构主义作为基石的“结构”概念。但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德里达是以结构主义为突破口,进而对一切建立在二元对立逻辑之上的固定的等级结构实施颠覆,对以等级结构和结构中心论为特征的“在场形而上学”实施彻底的解构。他曾明确地指出,“结构要被破坏、解开,沉淀物要被排除掉”。并指明这里讲的“结构”包括“各种类型的结构”从“语言的、`逻各斯中心论'的结构”到“声音中心论”的结构。可见颠覆“结构主义的”结构并不是德里达的最终目的,弄塌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才是他的最终奋斗目标。在他看来,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都可以用逻各斯中心论来说明,结构主义的所谓结构,只是自柏拉图以来的逻各斯中心论在当代的一种表现。 所谓“逻各斯中心论”(logocenterism),在德里达那里指的是一种以“在场”(presence)为中心的本体论,从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尔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分析哲学的“语言”和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无一不是逻各斯的变种。德里达认为,世界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真理、普遍的规律、超验的意义和绝对的精神,他将任何依赖于绝对牢靠的基础、高于一切的原则和等级结构森严的思想体系统统称之为“在场的形而上学”。他认为逻各斯中心论就是一种典型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他对逻各斯中心论的解构,实质上是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解构。因为逻各斯中心论本身就假定了逻各斯的在场,假定了逻各斯的中心地位。德里达要解构逻各斯的“在场”或中心地位,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哲学的解构。在德里达看来,哲学一直是一种“在场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是以二元对立逻辑为基础的。他认为,哲学总是围绕着诸如真/假、确定的/隐喻的、实在的/虚构的、经验的/先验的、观察的/理论的、事实/价值、客观的/主观的等等无数对立来建构自己的。德里达的解构就是要揭露这种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等级结构,进而颠覆它。 “解构”一词来源于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destructio n”一词,原意为分解、消解、揭示等等。海德格尔在 【收稿日期】 2003-04-15 【作者简介】 汤建龙(1978-),男,江苏溧阳人,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冯颀军(1970-),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讲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6年12月第6卷第6期 Dec,2006Vol.6No.6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 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盖里、埃森曼、特斯屈米、哈迪特和日本的井广美藤等人。20世纪80-90年代,代表设计作品有盖里的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特斯屈米设计的巴黎巴维莱特公园等。在中国,虽然解构主义设计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被青年建筑师们所推崇,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对建筑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探讨和方案研究阶段,可以说并没有真正出现解构建筑。 另一方面,由于室内设计对装饰形式化追求的特殊性,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在近几年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商业建筑(如国内近年大规模建设的SHOPPINGMALL)或娱乐建筑(如 PUB或会所),由于解构主义设计的特异性和文化形式元素 的反叛性更被业主或观览者所青睐。比较有影响力的如近年建成的香港顶峰俱乐部(上世纪80年代末)、宁波天一广场 (2003年),无锡站前商贸区(2004年)及一些重要城市商业建筑或空间,其中无锡站前商贸区还获得2004年柏林建筑双年展最佳城市人居环境奖,由此可见,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空间。 一、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的概念和起源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广中演化出来的,而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自六十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Derrida)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定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 的手段,而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1](P157)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却又被厌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解构方法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特征如性别、地位的原则,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对待图像,解构方法企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按照解构主义理论,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1978年,朱迪丝?威廉逊(JudithWilliamson)在她的著作《对广告的解码:广告中的观念形态及意义》中就用解构的方法分析广告的意义,这也是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平面设计理论分析的最初尝试。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从某种角度来说,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体系是从对前人的批判开始的,德里达的批判对象非常广泛,从柏拉图以来的包括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黑格尔、尼采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他的批判方法其实就是解构主义的方法: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它进行剖析、 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德里达的这一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冯颀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无锡214063) [摘要]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由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大师德里达最早确定的,解构主义在现实体现上最 早运用于设计领域尤其是建筑设计及研究。文章介绍了解构主义设计的概念、起源和解构主义哲学,并对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建筑实践、德里达关于解构建筑的实践倡导及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解构主义建筑;中国室内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6)06-0109-03 109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_杜小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 niversity 2000年第3期(Social Sciences Edition)(总第134期) 后现代主义研究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 杜小真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是在法国存在主义衰败之际,对结构主义和现象学扬弃的结果。解构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分析;解构不是摧毁,而是一种策略。 德里达的思想代表了法国激进反传统倾向,因而受到了许多责难与打击;但无论如何,他的冲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 结构主义;现象学;延异;解构 我更愿意用激进结构主义来讨论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虽然美国人总喜欢把他归之于后现代思想家之列,其实,法国人很少提到 后现代 这个名称,尽管许多美国人讲的许多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都是法国人。所以具体讨论德里达这个常被美国人称作后结构主义代表的哲学家的思想及其演变,可能会更有意义。 在具体讨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之前,有必要简述一下与之有关的法国当代哲学的一些背景情况,也就是二十世纪法国存在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一、法国结构主义的发展:从符号到解构 法国当代历史学家、著名学术评论家F.多斯(F.Dosse) 认为,在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近20年间,结构主义在法国知识分子的生活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这是因为结构主义是一种从科学中获取希望的严格方法,而且结构主义还是思想史中的一个特殊时期。这就是被称作 批评意识的重要时刻 的时期。结构主义范式的胜利首先源于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的蓬勃高涨的结果。这种高涨敢于冲撞老巴黎大学的学院式的专制禁锢,因为这种学院专制掌握着学术的合法性。结构主义则表现着一种对抗,顺应了西方历史的一个特定时期,表现了寻求新的模式表达对西方传统文化的否定、对 现代主义 的渴望的要求。结构主义对于一切西方历史中受到压抑的东西部十分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最先闪光是人类学和精神分析这两个学科就不是偶然的了。这两个学科都注重西方历史中的无意识,明确意义的反面,被压抑者、不可理解物 这也是语言学成为科学研究先导并且为普遍社会科学指引方向的时刻。结构主义为与旧习陈规斗争中的现代性旗帜,也成为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幻灭中 95

构成主义艺术象征思索.pdf

谈到构成主义艺术,人们通常会首先联想到俄罗斯艺术家塔特林,联想到他那件气势恢弘的《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毫无疑问,这件被称为“塔特林之塔”的模型是“举世无双的作品”,因此而成为“构成主义艺术的象征”。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一贯强调独立的艺术也被卷入这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中。生性敏感的艺术家们在世纪之交便感受到了社会动荡。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主义、原始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一股股前卫艺术思潮应运而生。尽管俄罗斯在这些艺术运动中略显滞后,但他们很快把这些艺术风格转化为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艺术语言,另辟蹊径,走上了另一条前卫艺术的探索之路,并最终导致了构成主义的诞生。 构成主义深受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未来主义对一切过去的和现在的文化持否定态度,他们“透过马达的轰鸣声听到金属、石头和木头的呼吸”,在科技发展中听到了未来的召唤。因此,未来主义者宣扬艺术成为“机器的艺术”,试图从机器的形式中找到其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起新的美学。画家们从冰冷坚硬的钢铁中获得灵感,认为“一块木头或者铁片产生的热远比女人的微笑和眼泪更令我们激动”。构成主义吸收了未来主义的理念,同样认为艺术应该从静态美的表现转为对机器的讴歌。然而,构成主义和未来主义却有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后者洋溢着摧毁一切的激情,那么前者的本质是建设性的,认为艺术应该对社会产生影响,应该“进入生活”。构成主义还受到立体主义绘画的启发,只是走向了立体主义的反面。立体主义艺术将物体肢解,是分裂的艺术;而构成主义艺术则相反,是综合性的艺术。立体主义是物体的抽象和概括,远离事物和实用主义;而构成主义却是物体本身,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可以说,前者是对社会瓦解的感受及其体现,后者则渴望在瓦解的废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墟上建造起一座壮美的新世界。 如塔特林所言:塔特林的舞台设计塔特林的舞台设计作为同康定斯基和马列维奇齐名的俄罗斯前卫艺术家,塔特林走过了一条奇特的艺术道路。他从未受过系统正规的艺术教育,曾因“成绩不好,行为不良”被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校开除。但在朋友们的眼里,塔特林却是一位艺术天才:擅长音乐,倾心表演艺术,喜爱弹奏乌克兰民间乐器班杜拉。对于绘画,塔特林对20世纪初的立体主义情有独钟。据说,他曾提出“每月支付20卢布”,让从巴黎回国的画家波波娃“教他立体主义”。更为离奇的是,“1913年,他自告奋勇当一名盲人民间乐师,在柏林的‘俄国展览’上弹唱班杜拉,用赚来的钱专程前往巴黎拜访毕加索,看到了毕加索的剪贴画。”似乎艺术使命必然降落到天才头上。正是从巴黎回来后,塔特林彻底断绝了同架上画的关系,开始了他所谓“绘画浮雕”的艺术实验,“在真实空间用真实材料”创作。1914年,塔特林在自己的工作室举办了“第一次绘画浮雕展”,其中不少作品于次年在未来主义最后一次画展“0.10”上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马列维奇著名的“黑方块”。塔特林的“绘画浮雕”采用铁皮、玻璃、木头、纸板等工业材料,经过简单加工后把它们拼贴在一个画框内。这种把现实材料和现实空间运用到绘画和雕塑中的创作样式,在俄罗斯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整个俄国前卫艺术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俄罗斯文化界为此欢欣鼓舞。 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篇随笔中感叹,终于“首次不是从法国,而是从俄国冒出一个新的艺术词汇——构成主义……”构成主义在俄罗斯产生绝非偶然。20世纪的最初20年,世界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工业和科技飞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免地对国际美苑ˉ109ˉArtPanrama“艺术应该成为人类文化进步的旗手、先锋队和推动力,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应该是有用的艺术、构成的艺术。”这种关注材料着重于建设的实用主义艺术,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十分契合当时的发展趋势。别尔嘉耶夫在《艺术的危机》(1917)中对此做了准确描述:“艺术急于超越自身的范围。一种艺术类型和另一种艺术类型之间、艺术和非艺术之间的所有界限均被打破。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创作和存在的关系等问题从未像现在这么尖锐,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切地从艺术作品的创作转到生活本身的创造,新生活的创造。”构成主义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新时代所面临的任务是“为高级的创作生活保留人的形象、人们的形象和人类的形象”。为此,需要“借助深入的方法,向另一个维度扩展,即深度,而非平面;借助知识,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生活的知识,存在的知识”。 艺术参与建设的热情一经点燃,随即爆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十月革命后,塔特林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新文化的建设中。他提出“艺术进入生活”、“艺术进入技术”的口号,希望艺术积极参与构建新生活的过程。他开办前卫艺术教学班,在人民教育委员会、艺术文化研究所、高等艺术学院等机构担任职务,同时从事构成主义艺术创作。在继续创作浅浮雕的基础上,他还在服装设计、工艺设计、书籍装帧、舞台设计上大显身手。《第三国际纪念碑》模型(1919—1920)是塔特林构成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该模型综合了雕塑、建筑和技术,是建筑和雕塑史上的重大革命。塔特林在“我们目前的工作”一文中就模型的创作理念做了如下说明:“物质的运动和张力、艺术与实用的结合、现代科技的运用,这就是《第三国际纪念碑》的严肃课题,是构成主义新观念的实际体现。”根据塔特林的设计,纪念碑塔高400米(比巴黎埃菲尔铁塔还高100米)。塔身分为三层玻璃结构,由立方体、角锥体和圆柱体组成,各自环绕自身的轴心以不同速度昼夜不停地旋转。整座塔呈螺旋形,向上升腾,象征着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塔特林试图以此建立艺术和国家之间新型的关系,让艺术成为国家的宣传工具。因此,设计中的“塔”俨然是一座功能齐全的新闻媒体基地:内设广播台、会议厅、大会堂、演播厅、电报中心、剧院、电影院、画廊等场所。 基地四季恒温,在不知道“冰箱”为何物、广播事业也尚未在俄国起步的时代,这种技术复杂的设计显然十分超前,足以证明塔特林超凡的艺术想象力。这种带有乌托邦性质的设计,体现出艺术家对建立共产国际巨型大厦的梦想。塔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篇一: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①解构主义是整个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兴起于60年代末盛行于70年代,总体上表 现出对结构主义的不满和失望乃至批判否定。60年代法国一些文论家、作家和哲学家组成了太凯系集团,明确打出后结构主义的旗号,德里达也是其重要成员之一,该集团在思想上与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有 密切的联系。随后德里达将解构主义介绍至美国,很快取代了新批评长期以来的支配地位,尤其是耶鲁 学派的解构主义文学批评颇负盛名,80年代后半期解构主义逐渐退潮。②代表人物:德里达、德曼、 哈特曼、布鲁姆、米勒、福柯等。⑴尼采和非理性主义:尼采的非理性主义与解构主义关系密切,他 主张文字超越一切观念形态,真理就是一支由隐喻、拟人和双关等修辞手段组成的军队,哲学和一切观 念形态都首先是文字。德里达受尼采影响也肯定文字的自由游戏。⑵海德格尔:德里达在解构西方形 而上学的哲学传统上与海德格尔极为相似,其语言第一的观点以及用文学和艺术来解构并拯救哲学的观 点也对德里达发生了直接影响。⑶巴尔特:巴尔特后期转向了后结构主义,建构了独特的文本理论与 阅读理论:⒈能指群与复数的文本:从消解索绪尔的符号理论入手,认为文本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并不 能构成索绪尔所谓的完整固定的符号,能指所指涉的不是一个概念即所指,而是一个能指群,这就导致 能指与所指的分裂,能指的意指活动还未达到其所指前就已经转向了其他的能指,能指最终只能够在所 指的表面进行自由漂移,语词符号不再是明确固定的意义实体,有限的能指符号所折射的是一个能指大海。巴尔特据此指出作品是单数的而文本则是复数的,任何文本真正成为文本时,其四周已经是一片无 形的文本海洋,每个文本都是由其他文本的碎片编织而成的,根本不存在一个原初文本,这种复数特点 导致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散和转换,文本本身只是一个开放无尽的象征活动,任何意义都只不过是这个活 动中迅速生成而又迅速消失的东西,这是对结构主义作品论的有力消解。⒉阅读理论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a、阅读结构主义作品只需要理解性思维,而阅读他所谓的文本则需要转喻式的思维,就是需要把 文本的每一部分和每一个象征都看作对另外更大部分和象征群体的无限替代品。 b、判断结构主义作品 间的区别主要根据我们所理解的确定的意义内容,而判断他所谓的文本之间的区别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能 指所指的活动路线和意义传播过程。 c、阅读结构主义作品是按照兴趣享受意义的文化商业消费,而阅 读他所谓的文本则是一种创造的双重游戏,既要遵循文本意指活动玩文本游戏,不断再生产文本的意义,又要把文本当做乐谱来演奏,这种演奏不是解释而是生产,是一种合作式的创造,在此意义上阅读就是 写作和批评。④解构主义对文学的影响:乔纳森卡勒指出解构主义对文学产生了以下影响:⑴解构主 义影响了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概念,包括文学本身的概念。⑵解构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 话题。⑶德里达本人的解构阅读实践为一个新读解模式树立了样板。⑷解构主义还影响了人们对文学 批评性质目标的看法。⑤评价:⑴重要贡献:⒈试图推翻逻各斯中心主义,动摇了西方全部哲学传统 赖以安身立命的始源范畴的语言学基础,无疑是对企图为世界寻找某个终极根源的整个西方传统哲学的 根本的反叛和致命的打击。体现出一种极其鲜明的反传统色彩和大胆变革、锐意创新的强烈愿望,为西 方哲学美学和文学理论的现代变革打开了全新思路。⒉发现了揭示了文本的无始源性、开放性和互文 性,把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一切文本都看作无限开放和永恒变化的动态过程,这是辩证而深刻的,对于 说明一切优秀作品的无限生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⒊分解式阅读理论强调了阅读批评的创造性, 把阅读等同于写作,与接受美学遥相呼应,与当代主张文学平民化的方向也是一致的。⒋解构主义文 论彻底反传统、反中心、反权威、反社会的超前倾向表现出后工业文明时代知识分子对抗资本主义现存 秩序的一种普遍心态,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反对现代资本主义异化的思潮异曲同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⑵根本缺陷:⒈过分强调语言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从而实际上彻底否认了语言的表意和交际功能,由此对语言文本的一切阅读实际上也面临无所适从的困境。⒉从怀疑、破坏、反抗一切权威、中心、 传统的怀疑主义出发,彻底否定颠倒消解一切现有的秩序、界限、传统和框框,终于走向相对主义和虚 无主义,走向充满自相矛盾的谬误,最终也难逃被怀疑、被颠覆和被消解的命运。 【篇二:解构主义批评举例】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________。(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8、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和设计师为了不断促进汽车销售,在其汽车设计中有意识地推行_____。(“计划废止制”) _____被称为日本现代设计之父。(龟仓雄策) 10、1981年,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带领7位年轻的设计师,在米兰成立了后现代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组织——______。(孟菲斯集团) 1、奥地利的新艺术运动是由_____发起的。(维也纳分离派) 2、英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远不及“工艺美术运动”,在这场影响有限的设计运动中,取得了比较大成就的是格拉斯哥四人团,其领袖人物是___。(麦金托希) 3、比利时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设计史上被称为_____,始于19世纪80年代。(先锋派运动) 4、在德国工业联盟的会员中,最著名的设计师是____。他是工业联盟的发起者之一,常被称为第一位工业顾问设计师。(彼得·贝伦斯) 5、俄国构成主义风格的确立,从艺术的角度上来看,与立体主义和____有很大的渊源关系。(未来主义) 6、20世纪初,在现代主义运动兴起的同时,在法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展开得一场风格非常特殊的设计运动____。(装饰运动) 7、___年,包豪斯被纳粹关闭,结束了它的14年历程。(1933) 8、______在工业设计上的运用及生产积极效果,堪称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一大特点。(人机工程原理) 日本的工业产品设计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_______。(集体主义工作方式) 10、1956年英国画家______创作了《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宣告了波普时代的到来。(理查德·汉密尔顿) 1、地处斯堪的纳维亚的芬兰、丹麦、瑞典、挪威、___五国,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域文化,而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设计风格。(冰岛) 2、20世纪初,就在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迅速发展时,荷兰也出现了具有相同设计风格特征的运动——“风格派”运动,其核心人物有____、蒙德里安、和里特维尔。(杜斯伯格) 3、俄国构成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____,成立了一个“至上主义”小组。(马列维奇)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现代主义的设计并不突出,但还是出现了_____,法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杰出代表,号称现代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三位大师之一。(勒科布西埃) 5、20世纪50~60年代,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与_____的合作,真正实现了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教育宗旨,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化设计的典型。(布莱恩公司) 6、英国形成了20世纪60年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风格——_____。(波普设计风格) 7、围绕环保设计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绿色设计、______、循环设计和组合设计等。(生态设计) 8、在20世纪六七十期间,荷兰的现代主义设计突飞猛进,有两个中心阿姆斯特丹和___。(海牙)名词解释 1.所谓“平面设计”,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 5.波普艺术 波普(POP)来源于英语“大众化”,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早起源于英国。代表波普艺术特征的作品是1956年由英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创作的,题为《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具有魅力》。2.曲线风格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f6125237.html, 德里达解构主义与传统翻译理论 作者:任淑平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8期 摘要:传统翻译研究注重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等实践层面的研究,追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对等。而译介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之一,涉及其他诸多因素。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否定中心、否定意义,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原则造成重大冲击。本文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与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对比,阐述解构主义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的重大冲击,以及其对翻译研究提供的新视角。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 一、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1966年,年仅36岁的雅克·德里达以《人文科学话语的结构、符号和游戏》语惊四座,次年更以3本文集《书写与差异》(Writing and Différance)、《言说与现象》(Speech and Phenomena)和《论书写学》(Of Grammatology)奠定了他作为“解构主义”领军人物的地位。 解构(deconstruction)一词的词根来自“解”、“瓦解”(to“undo”、“de-construct”),由否 定性词头de-和construction(结构)组成,正体现了解构主义和结构主义否定性的前后相继关系。因此,解构主义也被翻译成后结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主义与翻译息息相关,对于翻译过程中不可捉摸的现象,德里达提出了“延异”(différance)这一概念。在《哲学的边缘》(M argin s of Ph ilo sophy)的论文中德里达杜撰了一个新词“différance”,“延异”被规定了两个含义:一是指差异或区分,即“to differ”,二是指延期或推迟,即“to delay”,前者指空间,后者 指时间。德里达有意改变一个字母(difference—différance)意在表明,语言中任一要素都不是自足的,必与其他要素相关,但又彼此有别。例如,所指与能指相关,能指并不就是特定能指的能指,所指也不一定先于能指存在,两者的联系是有差异和不确定的。德里达相信这一新词最能体现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套差异的系统理想,而翻译体现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 就翻译来说,德里达认为原文信息和编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译文的不同表达形式和相互联系。德里达曾这样认为:“Supposing a play o f forms without a determined and invariable substance,and also supposing in the practice of this play a ret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differences,a spacing and temporization,a play of traces.”(Derrida,1982:15转引自刘军平)因而,翻译理论的目的是保护这些形式差异,而忽视内容(中心)。在中心和本原缺席的时刻,一切都变成非形而上学的话语。与拘泥于语法规则的形式主义不同,德里达的内容(中心)是超验主义的所指,并且“印迹”(trace)、非中心化(decentering)、补替(supplement)、播散(dissemination)和延异(différance)无限扩展了意指指用领地,激发了语言、思维和翻译的

解构主义

中文词条名:解构主义 英文词条名:(解构主义的英文写法) 在德里达看来,西方哲学一直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史的框架“就是在整体意义上把存在确定为在场。可以列举出许多专有名词,它们与基础、原则或中心密切相关,常常用来确认在场的连续性:如理念、起源、目的、潜能、实在(本质、存在、实体、主体)、真实、超验性、意识、良知、上帝、人,等等”。所谓将存在确定为在场,就是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超出语言之外的事实,它们呈现在言说者的面前,并且能在言说中传达出来,换言之,这些真理在人们的交流过程中是现时的、“在场”的,言语则是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实际上就是“在场的形而上学”和“声音中心主义”的结合体。由此,所谓的描述或分析只不过是:在观念中“策略地”回归被认为是简约、完整、正规、纯洁、标准、不言自明的某种本源或先在的使命,以便接着来观照衍生、繁化、蜕变、意外等。德里达认为,虽然我们不可能彻底摆脱这一体系,但至少可以通过关注它所压制的那些问题来说明它强加了哪些思维条件;虽然我们无法设想并实现形而上学的终结,但还是可以通过认识和改变它所确立的等级体系,从内部对形而上学进行清理。 由此,德里达提出解构这一概念。解构的策略有四: 第一,在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除了森严的等级高低,绝无两个对项的和平共处,一个单项在价值、逻辑等方面统治着另一个单项,高居发号施令的地位。解构一个命题,从根本上说,便是在一特定时机,把它的等级秩序颠倒过来。 第二,必须通过一种双重姿态、双重科学、双重文学,在实践中颠覆经典的二元对立命题,全面转换这个系统。为此,解构将全面介入为它所批驳的对立命题领域。换言之,解构在该系统的内部进行操作,目的却是要打破这个系统。 第三,解构的理路因此也即是用最为谨慎和内在的方法,通盘考查其概念的结构谱系,同时从它无以命名或描述的某一外在角度,确证这段历史在通过这一与它利害悠关的抑制来构筑自身使为历史的过程中,可能遮蔽了什么,排斥了什么,遗忘了什么。 第四,解构一段话语,即通过在文本中识认出产生了据说是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的修辞活动,运用话语本身的逻辑将其推到极端,就能看到所谓的论点、中心概念或前提是一种非常模糊、自相矛盾的东西,并没有一种完整性,二元对立的关系就被消解了。 解构实际上就是对形而上学的解构。解构一个二元对立命题,诸如呈现/非现、言语/文字、哲学/文学、字面义/隐喻义、中心/边缘等,不是摧毁前者,留下后者,而是取消对立,转移它的位置,置之于不同的背景之上。由此可以发现,所谓自我/非我、理性/癫狂、文化/自然等对立的事物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有时是如何互相转化和毁灭自己的,或者是如何把那些会给它们带来极大麻烦的细枝末节驱逐到文本的边缘地带的。在对卢梭、黑格尔、尼采、索绪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文本的解读中,德里达往往抓住作品中某个明显无关宏旨的东西,诸如一个注解、一个反复出现的次要术语或形象、一个随便写出的隐喻,精心地加以发挥,以至它极有可能瓦解那些使文本成为一个整体的对立物。例如,卢梭认为教育是自然的增补,这在赋予自然以优先地位的同时,也表明了自然内在的缺陷乃至于缺席,由此,我们可以说,教育不仅是自然外在的、附属的东西,而且是使自然成为自然的本质条件。这种增补性逻辑提示我们,正是边缘为人们考虑的中心对象作出规定。 解构的任务就是消解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使得人们找不到所谓永恒的本质和中心。但解构并不能终结形而上学,因为要动摇形而上学而不用形而上学的概念是不可能的,尼采、弗洛伊德和海德格尔正是在从形而上学继承而来的概念中进行工作的,而且,这些概念不是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_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理论研究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 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林秋云 自90年代起,/解构0一词频频出现于国内理论文章中,然而,有的人把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保罗#德曼为代表的美国解构批评混为一谈,认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与以德曼为代表的解构批评一样,也是在提倡一种消解哲学,即对结构主义的消解,是一种纯粹的文本分析和/内部0研究,1这种看法是对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的误解;但是,这种/误解0究其根源,也是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的。本文将对德里达解构主义/中心0消解(decentering)的本质、困境及人们对它的误解作一分析,以期对德里达的解构批评作出正确评价。 一、/中心消解0的本质: 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在1966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召开的一次关于结构主义的学术会议上,德里达宣读了名为5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与嬉戏6的著名论文,从此,他的思想为世人所知。在这篇文章中,德里达对当时正风靡欧陆的结构主义思潮提出了重大质疑。其对象直接指向/结构0范畴。在随后的1967年,德里达出版了5声音和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概论6、5论书写6、5写作与差异6等三部著作,从而对形而上学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简单地说,他认为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其根本特征是惯于为世界设立一个本源或曰/终极能指0,这个本源可以是/理念、始基、目的、现实、实体、真理、先验性、意识、上帝、人等等0。o由这个本源出发,形而上学设定了一系列的二元对立范畴,如在场/不在场,精神/物质,主体/客体、能指/所指、理智/情感、本质/现象、声音/书写、中心/边缘等等,而所有这些对立都不是平等的,其中一方总是占有优先的地位,另一方则被看作是对于前者的衍生、否定和排斥,如在场高于不在场、声音高于书写、中心优于边缘等等,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逻各斯中心主义0、/声音中心主义0、/男性中心主义0等。德里达认为,/从柏拉图到卢梭,从笛卡尔到胡塞尔,所有的形而上学家都这样进行思想,因此,这并不是形而上学态度中的一种,它是形而上学的要求,是最持久深广的 # 108 #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 (一)“风格派”形成 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认为战争的结果是涤荡一切污垢,摧枯拉朽的破坏旧时代,而将以一个崭新的时代取而代之。他们创造的这种简单的,理性的,数学统计的,纵横直线的形式和单纯的原色计划,就是新时代的形式特点。他们都认为这个内在规律的组成,是由科学理论,机械化大生产,现代都市的生活节奏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形式规律基础。因此,虽然“风格派”表面上是没有俄国主义那么具有政治的激进,事实上他们的社会工程倾向依然是非常明确的,这种倾向在《风格》杂志的许多文章中都可以看到。 (二)一战时期的"风格派" 从1917年到1921年,杜斯伯格基本致力在荷兰国内发展一种中性的,现代的新风格。应该说,他的这种探索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有关系的。他们的努力可以说是对于战争的反抗,创造一种中性的,理性的新形式,以对抗狂暴的,非理性的战争,同时也是对于战争以后的国际视觉特点找寻符号,因此,他们是一方面反对战争,同时也在为战后的新时代创造新的真是的艺术和设计。但是,这个时期“风格派”的发展基本全部在荷兰国内,并没有产生什么很大的国际影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逃脱了战争的蹂躏,同时,作为一个中立国,

德里达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相通。在古人遗稿里,Logos并不代表逻辑(Logic)或理念(Idee),它原表示一种连续运作中的聚集状态。有趣的是,这种发生过程中的聚集,恰好印合古希腊人有关存在(Physis)的古朴看法。在他们心目中,存在本是一种不断涌现、聚合与消散的活动。也可以说,它意味着存在者的持续到场与离去。海德格尔据此认定,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但它们的血肉联系却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重大分离。 自从柏拉图创立形而上学,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解释成一种“逻辑陈述”。对此,海德格尔尖锐地批评说,这一历史性的曲解不仅造成存在与思想的离异,而且导致西方思想中绵延千年的主客体对立。有一个具体例子关系到巴门尼德名言“存在与思想同一”的翻译:句中“思想”一词原先写作Noein,现代西方人将其理解为主体思想,这无疑严重偏离了巴门尼德的本意。海德格尔说Noein是觉悟,或是一种不断察觉、醒悟、并依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