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30题系列高三年级数学(文)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年级数学(文)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年级数学(文)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年级数学(文)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已知函数()ππ2sin cos cos 2cos 266f x x x x x ????=+-

++ ? ??

??

?, x R ∈. (Ⅰ)求π12f ??

???

的值. (Ⅱ)求函数()f x 在区间π

,π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的x 的值.

(Ⅲ)求函数()f x 在区间π,π2

?????

?

的单调区间.

2.在ABC ?中, a , b , c 分别是角A , B , C 的对边,且满足2cos cos a b B

c C

-=

. (1)求角C 的大小;

(2)设函数(

)2

2sin cos cos 2sin sin f x x x C x C =+,求函数()f x 在区间π0,2??

????

上的值域.

3.在数列{}n a 中, 14a =, ()()1121n n na n a n n +-+=+. (1)求证:数列n a n ??

?

???

为等差数列,并求出数列{}n a 通项公式n a ; (2)求数列1n a ??

????

的前n 项和n S .

4.已知数列{}n a ,其前n 项和为n S .

(1)若对任意的*

n N ∈, 21n a -, 21n a +, 2n a 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且11a =,

求2n S ; (2)若数列n n S a a ??

+?

???

是公比为q (1q ≠-)的等比数列, a 为常数, 求证: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1

1q a

=+

. 5.随着资本市场的强势进入,互联网共享单车“忽如一夜春风来”,遍布了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了解共享单车在A 市的使用情况,某调查机构借助网络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从参与调查的网友中抽取了200人进行抽样分析,得到表格:(单位:人)

(1)根据以上数据,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5的前提下认为A 市使用共享单车情况与年龄有关?

(2)现从所抽取的30岁以上的网友中利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再抽取5人.从这5人中,再随机选出2人赠送一件礼品,求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概率.

参考公式:22

()()()()()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

n a b c d =+++.

参考数据:

6.2015 年 12 月,华中地区数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爆表”,此轮污染为 2015 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为了探究车流量与 2.5PM 的浓度是否相关,现采集到华中某城市

由散点图知与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求关于的线性回归方程;(提示数据:

7

1

1372i i

i x y

==∑,

(2)利用(1)所求的回归方程,预测该市车流量为 12 万辆时 2.5PM 的浓度.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的方程是???y

bx a =+, 其中()()()

1122211???,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a y bx x nx x x ====∑--∑-?===-∑-∑-. 7.甲乙两个学校高三年级分别有1100人,1000人,为了了解两个学校全体高三年级学

生在该地区二模考试的数学成绩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两个学校一共抽取了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作出了频数分布统计表如下: 甲校:

乙校:

,1)计算,x y 的值;

,2)若规定考试成绩在[]120150,内为优秀,请根据样本估计乙校数学成绩的优秀率;

,3)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

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附: ()

()()()()

2

2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 n a b c d =+++. 8.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梯形,//AB DC ,90ABC ∠=?,

AD SD =,1

2

BC CD AB ==

,侧面SAD ⊥底面ABCD .

(1)求证:平面SBD ⊥平面SAD ;

(2)若120SDA ∠=?,且三棱锥S BCD -SAB ?的面积. 9.如图,四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D ,AD BC ∥,3AB AD AC ===,

4PA BC ,M 为线段AD 上一点,2AM MD =,N 为PC 的中点.

(I )证明MN ∥平面PAB ; (II )求四面体N BCM -的体积.

10.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B ?与ABC ?是等腰三角

形,PA ⊥平面ABCD ,2PA =,AD =AC BA ⊥,点E 是线段AB 上靠近点

B 的一个三等分点,点F ,G 分别在线段PD ,P

C 上.

(1)证明:CD AG ⊥; (2)若三棱锥E BCF -的体积为

16,求FD PD

的值. 11.已知点P ()2,2-,圆C , 22

80x y x +-=,过P 的动直线l 与,C 交,A B 两点,

线段AB 中点为M , O 为坐标原点. ,1)求点M 的轨迹方程;

,2)当OP OM =时,求直线l 的方程以及,POM 面积.

12.已知圆22:100C x y ++-=点A ,P 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AP 的垂直平分线I 和半径CP 相交于点Q .

(Ⅰ)当点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Q 的轨迹方程;

(Ⅱ)直线y kx =+Q 的轨迹交于不同两点A 和B ,

且1OA OB ?=(其中 O 为坐标

原点),求k 的值.

13.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222240ax ay a x y +--=(0a ≠,a 为常数). (1)判断曲线C 的形状;

(2)设曲线C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A ,B 不同于原点O ),试判断AOB ?的面积S 是否为定值?并证明你的判断;

(3)设直线l :24y x =-+与曲线C 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且8

5

OM ON ?=-,求a 的值.

14.已知函数()2

ln 2

x f x x =-, ()22x g x x =-. (Ⅰ)求曲线()y f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 (Ⅱ)求()f x 的单调区间.

(Ⅲ)设()()()()1h x af x a g x =++,其中01a <≤,证明:函数()h x 仅有一个零点.

15.已知函数()ln f x x =()()ln 1g x x t x =--. (Ⅰ)求证:当0x >时, ()0f x <;

(Ⅱ)若函数()g x 在(1,+∞)上有唯一零点,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16.设函数()ln ,R m

f x x m x

=+

∈ (Ⅰ)当e m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求()f x 的极小值; (Ⅱ)若函数()()3

x

g x f x -

'=存在唯一零点,求m 的取值范围. 17.已知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3,{

x t y =+=,t 为参数),以坐标原

点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x y sin θθ

==,θ

为参数).

(1)求直线l 和曲线C 的普通方程;

(2)设点P 是曲线C 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 的距离d 的取值范围. 18.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1C 的参数方程是2cos {sin x y θ

θ

==(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

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是2sin ρθ=. (1)写出1C 的极坐标方程和2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点1M 、2M 的极坐标分别为12π?

?

??

?

,和(20),

,直线12M M 与曲线2C 相交于P ,Q 两点,射线OP 与曲线1C 相交于点A ,射线OQ 与曲线1C 相交于点B ,求

22

11

||||OA OB +的值.

19.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 x =

(1)求()(4)f x f ≥的解集;

(2)设函数()(3)g x k x =-,k ∈R ,若()()f x g x >对任意的x ∈R 都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20.已知函数f (x )=|2x ﹣1|+|2x +3|. (1)解不等式f (x )≥6;

(2)记f (x )的最小值是m ,正实数a ,b 满足2ab +a +2b=m ,求a +2b 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Ⅰ)π212f ??

=

?

??

(Ⅱ)7π12x =时, ()min 2f x =- πx =时, ()max f x =(Ⅲ)()f x 在π

,π2??

????

上,

单调增区间7π,π12???

???,单调减区间π7,π212??

????

. 【解析】试题分析:(Ⅰ)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二倍角公式化简()π 2sin 23f x x ?

?=+

??

?

,则π12f ??

?

??

即得解(Ⅱ)∵ππ2x ≤≤, 4π72π333x x ≤+≤,结合正弦函数图像得()

2f x -≤≤,则及()f x 在区间π,π2??

????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的对应x 的值易

得解(Ⅲ)

4π7

π2π333

x ≤+≤, 由正弦函数图象知,当4π3π2π332x ≤+≤时,即π7

π212

x ≤≤时, ()f x 单调递减,当

3π7π2π233x ≤+≤时,即7ππ12x ≤≤时, ()f x 单调递增,则()f x 在区间π,π2??

????

的单调区间得解. 试题解析:

(Ⅰ)∵()ππ2sin cos cos 2cos 266f x x x x x ?

???=+-

++ ? ??

???

ππππ

sin2cos2cos

sin2sin cos2cos sin2sin 6666

x x x x x =+++-,

sin2x x =+,

12sin22x x ??=+ ? ???, π2sin 23x ?

?=+ ??

?,

∴πππ2sin 212123f ????=?+

? ?

????

π2sin 2= 2=.

(Ⅱ)∵

π

π2

x ≤≤, 4π7

2π333

x x ≤+≤, ()

2f x -≤≤,

当π32π32x +

=时, 7

π12

x =, 此时()min 7π212f x f ??

==- ???

, 当π7

2π33

x +

=时, πx =,

此时()()max πf x f == (Ⅲ)∵

π

π2

x ≤≤, 4π7π2π333

x ≤+≤, 由正弦函数图象知,

4π3

π2π332x ≤+≤时, 即π7π212x ≤≤时, ()f x 单调递减, 当3π7

π2π233x ≤+≤时, 即7ππ12

x ≤≤时, ()f x 单调递增. 故()f x 单调减区间为π7,

π212??

????

单调增区间为7π,π12??

?

???

2.(1)π

3C ∠=

(2)??????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正弦定理将边角关系化为角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内角以及两角和正弦公式化简得2cos 1C =,解得角C 的大小;(2)先根据二倍角公式以及配角公式将函数()f x 化为基本三角函数形式,再根据自变量范围以及正弦函数单调性确定函数值域 试题解析:(1)∵

2cos cos a b B

c C

-=

,∴()2cos cos a b C c B -=,

∴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A C B C B C =+,∴()2sin cos sin sin A C B C A =+=. ∵A ∠是ABC ?的内角,∴sin 0A ≠,∴2cos 1C =,∴3

C π

∠=.

(2)由(1)可知3

C π

∠=,

∴(

))

21sin212sin 2f x x x =

-

1sin22x x = sin 23x π??=- ??

?. 由0,

2x π??∈????,∴22333x πππ-≤-≤

,∴sin 213x π??≤-≤ ??

?, ∴函数()f x

的值域为??

????

3.(1)2

22n a n n =+(2)()

21n n

S n =

+

【解析】试题分析:(1)将()()1121n n na n a n n +-+=+两边同时除以()1n n +,即可证明数列n a n ??

?

???

为等差数列,再根据14a =,即可求出数列{}n a 通项公式n a ;

(2)根据(1)写出数列1n a ???

???的通项公式,结合数列的特点,利用裂项相消求数列和即可求出数列1n a ??

????

的前n 项和n S .

试题解析:(1)∵()()1121n n na n a n n +-+=+,∴121n n

a a n n

+-=+ ∴n a n ??

?

???

是以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14a =,∴

()42122n

a n n n

=+-=+,即222n a n n =+ (2)∵2

22n a n n =+,∴

2111112221n a n n n n ??==- ?++??

∴数列

1n a ??????

的前

n

项和

()

1231111111111111122233412121n n n n S a a a a n n n n ??=

+++???+=-+-+-+???+-=?= ?+++??

.

4.(1)()223n s n n =+;(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求得21214n n a a +--=, 2218n n a a -=+(*n N ∈),从而得1a , 3a , 5a ,……, 21n a -, 21n a +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且

2462135218n n a a a a a a a a n -+++

+=+++

++,于是可求()2223n S n n =+;

(2)由

()11n n

n

S a a q a -+=+ ,可求得()11n n n n S a q a aa -=+-,()+1+1+11n n n n S a q a aa =+-,两式相减得()()

()1

1111n n n n a q a a a q a -+??+-=-+??,若1

1q a =+,可证得数列{}n a 为等

比数列,(充分性);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可证得1

1q a

=+

,(必要性). 试题解析:(1)因为21n a -, 21n a +, 2n a 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所以21214n n a a +--=, 2218n n a a -=+(*n N ∈),

所以1a , 3a , 5a ,……, 21n a -, 21n a +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且

2462135218n n a a a a a a a a n -++++=+++++,

又因为11a =,所以()21352128n n S a a a a n -=+++++

()()2124846232n n n n n n n n ??-=+?+=+=+????

(2)因为

()11n n

n

S a a q a -+=+,所以()11n n n n S a q a aa -=+-,① 所以()+1+1+11n

n n n S a q a aa =+-,②

②-①,得()()

()1

1111n n n n a q a a a q a -+??+-=-+??,③

(i )充分性:因为1

1q a

=+

,所以0a ≠, 1q ≠, 1a aq +=,代入③式,得 ()()

111n n n n q q a q a +-=-,因为1q ≠-,又1q ≠,

所以

11

n n a a q

+=, *n N ∈,所以{}n a 为等比数列,

(ii )必要性:设{}n a 的公比为0q ,则由③得()()

()10111n n a q q a a q -+-=-+, 整理得()()00111n

a q a a q q q ??+-=+-

???

, 此式为关于n 的恒等式,若1q =,则左边=0,右边=-1,矛盾:

若1q ≠±,当且仅当()()()

001{

111a q a a q a q

+=+=+,

时成立,所以11q a

=+. 由(i )、(ii )可知,数列{}n a 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11q a

=+. 5.(1)见解析;(2) 9

10

P =. 【解析】

试题分析:,1)计算k 2,与2.027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2)根据分层抽样即可求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和偶尔或不用共享单车的人数,)设这5人中,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3人分别为a,b,c ;偶尔或不用共享单车的2人分别为d,e ,根据古典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1)由列联表可知:()2

220070406030 2.19813070100100

K ??-?=≈???,

因为2.198 2.072>,

所以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15的前提下认为A 市使用共享单车情况与年龄有关. (2)依题意可知,所抽取的5名30岁以上的网友中,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有60

53100

?=(人),偶尔或不用共享单车的有40

52100

?

=(人). 设这5人中,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3人分别为a ,b ,c ;偶尔或不用共享单车的2人分别

为d ,e .

则从5人中选出2人的所有可能结果为(),a b ,(),a c ,(),a d ,(),a e ,(),b c ,(),b d ,

(),b e ,(),c d ,(),c e ,(),d e 共10种,

其中没有1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可能结果为(),d e 共1种,

故选出的2人中至少有1人经常使用共享单车的概率1911010

P =-=. 点睛:古典概型的概率求解步骤

(1)判断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只有同时满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这两个条件的试验才是古典概型;

(2)计算基本事件的总数n ;

(3)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 ; (4)计算事件A 的概率()=

m P A n

. 6.(1) ?619y

x =+,(2) 车流量为 12 万辆时, 2.5PM 的浓度为91微克/立方米.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公式求出?,,b x y ,利用??a y bx =-求得?a ,可写出线性回归方程; (2)根据(1)的线性回归方程,代入12求出 2.5PM 的浓度; 试题解析:(1)由数据可得:()1

123456747

x =

++++++= ()128303541495662437y =++++++= 77

2

11

1372,140i i i i i x y x ====∑∑

1221137212041?614012n

i i i n i i x y nx y b x nx

==-?-===--∑∑ 4??34619a

y bx =-=-?=,(注:用另一个公式求运算量小些) 故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619y

x =+. (2)当车流量为12万辆时,即12x =时,612199?1y

=?+=.故车流量为 12 万辆时,2.5PM 的浓度为91微克/立方米.

点睛:求解回归方程问题的三个易误点:

① 易混淆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两者的区别是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的关系,函数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而相关关系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伴随关系.

② 回归分析中易误认为样本数据必在回归直线上,实质上回归直线必过

,x y () 点,可能所有的样本数据点都不在直线上.

③ 利用回归方程分析问题时,所得的数据易误认为准确值,而实质上是预测值(期望值).

7.,1,6,7x y ==,,2,40%,,3)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分层抽样知甲校抽取11001052100?

,乙校抽取1000

1052100

?; (2)由表格统计考试成绩在[]

120,150内人数比上总人数即可得解; (3)利用2K 公式计算2K 的值,进而查表下结论即可. 试题解析:

(1)由题意知,甲校抽取1100105552100?=人,乙校抽取1000105502100

?=人, ∴6,7x y ==.

(2)由题意知,乙校优秀率为

20

40%50

=. (3)

()2

210510302045336

6.109 5.024********

55

K ??-?=

=

≈>???, ∴有97.5%的把握认为两个学校的数学成绩有差异.

8.(1)证明见解析; (2)2

. 【分析】

(1)由梯形ABCD ,设BC a =,则CD a =,2AB a =,运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可得AD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D ⊥平面SAD ,运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 (2)运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以及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1BC =,运用勾股定理和余弦定理,可得SA ,SB ,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所求值. 【详解】

(1)在梯形ABCD 中,//AB DC ,90ABC ∠=?,1

2

BC CD AB ==

, 设BC a =,则CD a =,2AB a =,在直角三角形BCD 中,90BCD ∠=?,

可得BD =

,45CBD ∠=?,45ABD ∠=?,

由余弦定理可得AD =,

则BD AD ⊥,由面SAD ⊥底面ABCD , 所以BD ⊥平面SAD , 又BD ?平面SBD , 所以平面SBD ⊥平面SAD ;

(2)解:120SDA ∠=?,且三棱锥S BCD -

由AD SD ==,

在SAD ?中,可得2sin 60SA SD =?=

SAD ?的边AD 上的高sin 60SH SD =?=

, 由SH ⊥平面BCD ,可得

21132a ??=

, 解得1a =,

由BD ⊥平面SAD ,可得BD SD ⊥,

2SB a =,

又2AB a =,

在等腰三角形SBA 中,

边SA =,

则SAB ?的面积为

12SA ?==

【点睛】

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运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的运用,考查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题.

9

【解析】

试题分析:(,)取PB的中点T,然后结合条件中的数据证明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MN AT,由此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定理可证;(,)由条件可知四面体N-BCM 的高,即点N到底面的距离为棱PA的一半,由此可顺利求得结果.

试题解析:(,)由已知得,取的中点T,连接,由N为

中点知,.

又,故平行且等于,四边形AMNT为平行四边形,于是.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N为的中点,

所以N到平面的距离为.

取的中点,连结.由得,.

由得到的距离为,故

1

4525

2

BCM

S=??=.

所以四面体的体积

145

32

N BCM BCM

PA

V S

-

=??=.

【考点】直线与平面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三棱锥的体积

【技巧点拨】(1)证明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常常是通过线线平行来实现,而线线平行常常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平行关系来推证;(2)求三棱锥的体积关键是确定其高,而高的确定关键又找出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位置,当然有时也采取割补法、体积转换法求解.

10.(1)见解析;(2)3

8

FD FH PD PA ==. 【解析】

试题分析:,1)由AB,CD,AC,BA ,可得AC,CD .由PA ⊥底面ABCD ,可得PA,CD ,可得CD ⊥平面PAC ,即可证明CD,AG,,2)设点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d ,利用三棱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可得:V E -BCF =V F -BEC ,可得d ,进而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

,1,依题意,因为//AB CD ,AC BA ⊥,所以AC CD ⊥, 又因为PA ⊥底面ABCD ,所以PA CD ⊥, 因为AC PA A ?=,所以CD ⊥平面PAC , 因为AG ?平面PAC ,所以CD ⊥ AG ,

,2,设点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d ,

则1122sin 2233

BEC S BE BC EBC ?=

???∠=??=, 由1136E BCF F BEC BEC V V S d --?==

=,得34d =,故3

8

FD d PD PA ==. 11.,,,()()2

2

312x y -+-=,,)直线l 的方程为3x -y -8=0,,POM 面积是16

5

【详解】

试题分析:,Ⅰ)圆C 的方程可化为(x -4,2+y 2=16,由此能求出圆心为C,4,0),半径为4,设M,x,y ),求出向量CM,MP 的坐标,由0CM MP ?=运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化简整理求出M 的轨迹方程;

,Ⅱ)由(Ⅰ)知M 的轨迹是以点N,3,-1为半径的圆.由于|OP|=|OM|,故O 在线段PM 的垂直平分线上,可得ON,PM ,由直线垂直的条件:斜率之积为-1,再由点斜式方程可得直线l 的方程.利用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结合已知条件能求出△POM 的面积 试题解析:

,Ⅰ)圆C 的方程可化为:()2

2416x y -+=,所以圆心C(4,0)半径为4, 设M,x,y ,,则CM =,x -4,y,,()2,2MP x y =--则由条件知,0CM MP ?= 故(x -4,,2-x,+y,2-y,=0,即()()2

2

312x y -+-=.由于点P 在圆C 的内部,所以M

的轨迹方程是()()22

312x y -+-=,

(Ⅱ)由(Ⅰ)可知M 的轨迹是以点N (3,1)为圆心,

以2为半径的圆.又OP OM =,故O 在线段PM 的垂直平分线上,显然P 在圆N 上,从而ON⊥PM.K ON =

1

3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3,故直线的方程为3x +y -8=0.又OP OM ==22,O 到l 的距离为

008410510

+-=,由勾股定理可得|PM|=410

5,所以△

面积是

141041016

2555

??=. 12.(1)2213x y +=(2)±

【解析】

试题分析,,,)化圆的一般方程为标准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结合已知可得点Q 的轨迹是椭圆,并求出a ,c 的值,进一步得到b 的值,则椭圆方程可求;,,)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化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得A ,B 的横坐标的和与积,再由1OA OB ?=,即可求出k 的值. 试题解析:(I )配方,圆((2

2

2:C x y ++=

由条件,QC QA CP CA +=>,故点Q 的轨迹是椭圆,1a c b =

==,

椭圆的方程为2

213

x y +=

(II )将y kx =+2

213

x y +=得221330k x +++=().

由直线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

()()

22

22130,

121312310.

k k k ?+≠??

?=-+=->??

即2

1

3

k >

. 设()(),,,A A B B A x y B x y ,则22

3

,1313A B A B

x x x x k k +=-

=++.

由1OA OB ?=,得2A B A B x x y y +=.

而(()

()2

(1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x x y y x x kx kx k x x x x +=++=++++

(

)

2

2

22

2

35312131331

k k k k k -=++=+++.

于是2253131k k -=+.解得k =故k 的值为点睛:转化定义法是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转化定义时一般需要用到几何关系,如本题就利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一般要联立方程组,得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写出12x x +及12x x ,再根据具体问题应用上式,其中注意判别式条件的约束作用.

13.(1)以点2

(,)a a .(2)答案见解析;(3)2a =或12a =. 【解析】

试题分析,,1,将原式子化简配方,得到()2

2

2224x a y a a a ??-+-=+ ??

?,可知曲线是圆;

(2,因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面积是底乘高,直接求出曲线和坐标轴的交点即可.(3,首先向量坐标化,得到()12128

58165

OM x x x x ?=-++=-,联立直线和曲线得到二次方程,根据韦达定理得22520a a -+=,求出即可. 解析:

(1)将曲线C 的方程化为2

2

420x y ax y a +--=,整理得()2

22224x a y a a a ??-+-=+ ??

?,

可知曲线C 是以点2,a a ?? ???为半径的圆.

(2)AOB ?的面积S 为定值.

证明如下:在曲线C 的方程中令0y =,得()20ax x a -=,得()2,0A a , 在曲线C 方程中令0x =,得()40y ay -=,得40,B a

?? ??

?

所以114

2422S OA OB a a

=

?=?=(定值). (3)直线l 与曲线C 方程联立得(

)

2

2

5216816160ax a a x a -+-+-=, 设()11,M x y ,()22,N x y ,则

2122168

5a a x x a

+-+=

,1216165a x x a -=, ()121212128

58165

OM ON x x y y x x x x ?=+=-++=-,

即280801612864808

55

a a a a a ---++=-,即22520a a -+=,解得2a =或12a =,

当2a =时,满足0?>;当1

2

a =时,满足0?>. 故2a =或12

a =

.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圆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中档题,在这里涉及到向量在曲线中的应用,一般要有向量坐标化的意识,通过坐标化发现点之间的关系,进而决定采用什么方法.

14.(Ⅰ)1

2

y =-

(Ⅱ)单调增区间为()0,1单调减区间为()1,+∞(Ⅲ)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求导()1f x x x '=-,所以()11101f '=-=,又()1

12

f =-可得

()f x 在1x =处的切线方程(Ⅱ)令()0f x '>,解出01x <<,令()0f x '<,解出1x >,可得

()f x 的单调区间.(Ⅲ) ()()2

11ln 2

h x x a x a x =

-++, ()()()()1

11a h x x a x x a x x

=+

-+=--' ()h x 在()0,a 单调递增在(),1a 单调递减,在()1,+∞单调递增,且()h x 极大值()21

ln 02

h a a a a a ==--+<, ()h x 极小值

()1

102h a ==--<可得()h x 在()0,1无零点,在()1,+∞有一个零点,所以()h x 有且仅

有一个零点.

试题解析:(Ⅰ)∵()21ln 2f x x x =-

, ()1

f x x x

'=-, ∴()11101f '=-=. ()11

11122

f ln =-?=-,

∴()f x 在11,2??-

???处切线为102y ??--= ???

,即为12y =-. (Ⅱ)令()0f x '>,解出01x <<,令()0f x '<,解出1x >. ∴()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0,1,单调减区间为()1,+∞.

(Ⅲ)()()22ln 122x x h x a x a x ????=-++- ? ?????

()2

11ln 2x a x a x =-++,

()()1a h x x a x '=+

-+ ()211x a x a x ??=-++?? ()()11x x a x

=--. 令()0h x '>,解出0x a <<或1x >,令()0h x '<,解出1a x <<. ∴()h x 在()0,a 单调递增在(),1a 单调递减,在()1,+∞单调递增,

()h x 极大值()21ln 02h a a a a a ==--+<, ()h x 极小值()1

102

h a ==--<,

∵在x a =时, ()h x 极大值小于零,

在1x =时, ()h x 极小值小于零.在()1,+∞, ()h x 单调递增,说明()h x 在()0,1无零点,在()1,+∞有一个零点,∴()h x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考查了函数的单调区间,考查了利用导数研究零点问题,注意()h x '处理时采用因式分解很容易得出()0h x '=的根,考查了学生推理运算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5.,,)见解析(,,(0,1)

【解析】试题分析:(Ⅰ)求导(

)1'0f x x =

==,得4x =,分析单调性得当0x >时, ()(

)()4ln42ln210f x f ≤==-<即得证;(Ⅱ) ()1

'g x t x

=

-对t 进行讨论①0t ≤, ()g x 在[1,+∞)上是增函数,所以当1x >时, ()()10g x g >=,所以()g x 在(1,+∞)上没有零点,②若1t ≥, ()g x 在[1,+∞)上是减函数,所以当1x >时,

()()10g x g <=,所以()g x 在(1,+∞)上没有零点,③若0

找到2

1x =?

?

,则当1x x >

2

0t t >,

()1t x <-成立;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完整版本]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200题) 1.红石村小学分成6个小组去浇树,每组有4人,一共浇树360棵,平均每人浇树多少棵? 2.一箱鸡蛋的个数是一篮鸡蛋个数的3倍.一箱鸡蛋有96个,6篮鸡蛋有多少个? 3.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20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5.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 6.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 要用多长时间 7.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 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8.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 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9米,宽是6米.这块菜地一共收青菜972千克.平均每平方米 收青菜多少千克 1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 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11.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13.(1)水波小学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安装12块玻璃,9间教室一共安装多 少块玻璃 (2)杨柳小学有12间教室,每间教室有3个窗户,一共安装324块玻璃.平均每个窗 户安装多少块玻璃 14.小红买了2盒绿豆糕,一共重1千克.每盒装有20块,平均每块重多少克 15.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 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6.白塔村计划修一条水渠,如果每天修16米,18天就能修完.第一天修了24米,照 第一天的进度,几天能修完 17.虹光宾馆购进100条毛巾,每条6元.如果用这些钱购买8元一条的毛巾,可以买 多少条 18.一包A4复印纸,每天用25张,20天正好用完.如果每天少用5张,那么可以用多少天 19.一个养蜂专业户,今年饲养蜜蜂24箱.去年5箱蜜蜂酿了375千克蜂蜜,照去年的 酿蜜量计算,今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20.冬冬家在15平方米的土地上共育苗135棵,照这样计算,要育苗990棵,需要多 大面积的土地? 21.园林工人沿公路的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 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化学大题好拿分【基础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化学大题好拿分【基础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原理综合题 1.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已知NOCl是一种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其熔点?64.5℃,沸点?5.5℃,遇水易水解。(1)实验室制备原料气NO和Cl2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实验室制NO时,装置A中烧瓶内为铜和稀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室制Cl2时,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2)将上述收集到的Cl2充入集气瓶中,按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NOCl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NOCl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装置D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中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同学认为装置F不能吸收NO,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将尾气与某种气体同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NO可用间接电化学法除去,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三氧化二铬可用作搪瓷、陶瓷、人造革、建筑材料的着色剂。由高碳铬铁合金(含Cr、Fe及C)制备三氧化二铬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Cr(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草酸亚铁为微溶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浸取时,为提高浸取速率,除将高碳铬铁合金制成粉末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浸取铬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滤渣返回再次浸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Ⅲ除铁时,溶液的pH对铁的去除率影响如图所示: pH小于2.3时,铁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Ⅳ能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Ⅴ沉铬时,生成Cr(O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铬时,溶液pH与铬的回收率关系如图所示,当pH>8.5时,pH越大,铬的回收率越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题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5年中考化学走出题海之考前必做难题30 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51分) 1. 解答:解:由于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碳酸钙的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碳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直到为零.由题意可知,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20:6,剩余固体中钙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0:3,则已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所以,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 解答:解:某H 2 O 2 溶液中H、O的质量比为2:17; 则:19g 双氧水溶液中氢元素质量为:19g×=2g 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生成水和氧气,该过程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水的质量为: 2g÷×100%=18g 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9g﹣18g=1g; 故选A.

3.解 答: 解:A、由流图可知固体b为铁,故A正确. B、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故B正确. C、滤液a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硫酸3种溶质,故C正确. D、固体a中含有锌,c是硫酸锌,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b中含有硫酸锌.故 D错误. 故选:D. 4. 解答:解:A、物质甲、乙分别为硫酸、硫酸钠,含有相同的硫酸根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A错误; B、物质甲、乙、丙分别为氯化钾、碳酸钾、氢氧化钾,含有相同的钾离子,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B错误; C、物质甲、乙分别是碳、水,碳和水之间不会发生反应,不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C错误; D、物质甲为铁可与物质乙氯化铜、丁盐酸反应置换反应,物质乙为氯化铜可与甲铁、丙锌两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物质丙为锌可与乙氯化铜、丁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物质丁为盐酸可与甲铁、丙锌两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物质丁盐酸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乙氯化铜,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应用题汇总

四年级下应用题 1、亮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米高的凳子上时,比爸爸高0.05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1、一箱苹果的质量(含箱子)是46.6千克,倒出一半苹果后的质量是24.3千克,全部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两根绳子长分别是1.18米和1.23米,爸爸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接头处用去0.25米,接好的绳子实际有多长? 3、小东有18.4元,小娟有22.5元,两人准备合买一副乒乓球拍,还差2.5元,这幅乒乓球拍多少元? 4、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经过2秒落地,已知第一秒下落4.9米,第二秒比第一秒多下落14.7米。这个物体下落前距离地面多少米? 5、食堂本周用去大米45.9千克,比上周少用9.57千克。两周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6、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厘米和7厘米,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几厘米?(写整数) 7、如果两根小棒分别长4厘米和8厘米,再选一根小棒围成等腰三角形,选择的小棒长度是多少厘米?

8、一套衣服540元,上衣的价格比裤子的2倍还多30元。上衣和裤子各多少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9、用一根9.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框后,还剩1.2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米?(方程) 10、买3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花390元。如果每张桌子80元,每把椅子多少元?(方程) 11、地球绕太阳一周要365天,比水星绕太阳一周所用时间的4倍还多13天。水星绕太阳一周要用多少天?(方程) 12、李叔叔把两根长度都是3.6米的铁棒焊接在一起,接口处长0.04米。焊接后的铁棒长多少米? 13、爸爸体重72.5千克,比妈妈重12.58千克,哥哥比妈妈重10.7千克。哥哥体重是多少千克? 14、某市出租车起步价3千米之内(含3千米)5元,超出3千米后每千米1.8元。笑笑和爸爸坐出租车去奶奶家,共行驶了8.5千米,应该付车费多少元? 15、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货物运输公司要把43吨货物从甲地运往乙地,大货车载重4.56吨,小货车载重3.25吨。(1)两种车各五辆,能一次把货物全部运走吗?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分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一、连除应用题: ①、玩具厂生产了960个电子玩具,每3个装一盒,每5盒装一箱,一共装了多少箱?(连除应用题)(64箱) ②、王辉爸爸买了3大盒茶叶,一共要付810元,平均每个大盒里有6 小盒茶叶,平均每小盒茶叶多少元?(连除应用题)(45元) ③、王老师要把156本图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三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图书?(此题除了用连除还可以先求出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再用总图书数量除以层数也可以求出平均每层放多少图书)(26本) 二、运输问题 (1)、有两堆煤,一堆560吨,另一堆286吨,一辆汽车每次能装运9吨。这辆车一共用多少次才能拉完这两堆煤?(除加混合运算应用题)(94次,像这类题目最好先求出总的吨数,然后再平均分,列综合算式时注意加括号)(94次) (2)、有一堆煤120吨,一辆大货车能载重8吨,一辆小货车能载重5吨,请问:①、如果2两小货车来运,多少次能把煤全部运完?(连除应用题)(12次) ②、先用一辆大货车运5次,余下的用一辆小货车来运,还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数量关系式:一辆大货车载重量×运的次数5次=一共运走的吨数,再用总的吨数-大货车5次运走的吨数=还剩的吨数,用剩余的吨数÷小货车的载重量5吨=次数)(16次) (3)有50只小羊要过河,现在只有一条船,且每次现载8只小羊,那么这些小羊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渡河?(像这样的有余数的运输问题,记得最后要加一,注意单位)(7次) 三、装箱问题: ①、9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连除,列综合算式最后单位是箱,如果列分步算式一定要注意单位的选用)(20箱) ②、中秋节快到了,糕点房将640个月饼,每4个装一盒,每4盒又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连除,列综合算式最后单位是箱,如果列分步算式一定要注意单位的选用)(40箱) 四、分东西问题: 学校买回8箱皮球,每箱20个,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级分得多少个?(乘除混合运算应用题,先求出皮球总的个数,再进行平均分)(32个) 五、看书问题: ①、一本故事书172页,小红已经看了67页,剩下的打算一周看完,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除减混合运算应用题,看书问题的数量关系——总页数=看了的页数+剩下没看的页数。看了的页数=天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这里用总页数-看了的页数=剩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天数一周7天=剩下的平均每天看的页数。)(15页) ②、小丽看一本329页的书,看了4天,还剩25页没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数量关系:用总页数-剩下的页数=看了的页数,看了的页数÷天数4天=平均每天看的页数)(76页)③、小强从图书馆借一本3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15页,看了12天,还有多少页没有看?(数量关系:天数×每天看的页数=看了的页数,总页数-看了的页数=没有看的页数)(140页) 六、修路问题

2019-2020年中考英语黄金30题系列

2019-2020年中考英语黄金30题系列 【精选1】Can I have a look at ______________ i-phone you bought yesterday? A. an B. the C. a D./ 【精选2】Mr. King bought his son a new bike as a gift for his birthday. A. nine B. ninth C. the ninth D.the nine 【精选3】–Can you help me with it? --Sure. It’s so easy. can do it, I think. A. Someone B. Everything C. No one D.Anyone 【精选4】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__________ to the post office? A. can I get B. get C. to get D. getting 【精选5】The TV is always ______ at my home. A.by B.with C.in D.on 【精选6】As a doctor, you can’t be ________ careful. A.to B.too C.also D.very 【精选7】Mary __________ every day after school, but now she __________ all the time. A. used to play, is used to study B. used to play, is used to studying C. is used to play, used to study D. is used to playing, used to study 【精选8】–Jim is reading a book under that tree. –It be Jim. He has gone to Hainan. A. may B. mustn’t C. can’t D. couldn’t 【精选9】He watched TV for an hour. At 8 o’clock he stopped _______ his homework. A. do B. doing C. to do D. did 【精选10】The left-behind kids(留守儿童)can’t see their parents __________ the parents come back home from work. A. but B. until C. or D. if 【精选11】Gina used to be ________ and she never spoke in front of the p ublic. A. outgoing B. noisy C. silent D. humorous 【精选12】---Excuse me, could you wake me up if my friend __________ here? ---Of course. But we still don’t know when your friend ___________.

中考英语 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01 经典母题30题(含解析) (2)

专题01 经典母题30题 【经典1】— Why did you laugh just now? — Ted wanted to tell us ______ very funny story, but he forgot ______ ending himself. A. a; an B. the; the C. the; a D. a; the 【答案】D 考点:考查冠词 【经典2】—— She has cut the cake into pieces. Which piece do you want? —— The one. It’s the biggest. A. five; four B. five; fourth C. fifth; fourth D. fifth; four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她把蛋糕切成了五块。你想要哪一块?——第四块。这是最大的。结合语境可知前一空表示数量,故用基数词。后一空表示顺序,故用序数词,选B。 考点:考查数词 【经典3】— Help to some fish, kids. — Thanks. A. you B. your C. yourselves D. yours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you你,你们;your你的,你们的;yourselves你们自己。句意:孩子们,请随便吃些鱼吧!——多谢。短语help oneself to something,随便吃些……,故选C。 考点:考查人称代词辨析 【经典4】—— The apple tastes good. —— Yes. Would you like one? A. another B. each C. any D. some

四年级上册数学经典应用题20道

数学经典应用题20道 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1)、人骑 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课,每棵便宜多少钱? 3、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约32吨,一 天可从地下吸出约85吨水。(1)、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大约可滞尘多少吨? (2)、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出多少吨水? 4、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全校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 用。学校应准备多少本练习本? 5、公园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 20天吗? 6、小强每天早上跑步15分钟,他的速度大约是120米/分。小强每天大约跑步 多少米? 7、王叔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乡送化肥。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 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1)、从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 的速度是50千米/时,在山区的速度是30千米/时。这段路程有多长? 9、刘宁走一步的平均长度是62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那头共走了252步。操 场大约长多少米? 10、一个粮店3天售出大米的数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这个粮店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 11、足球30元一个,用75元元可以买几个这样的足球,还剩多少钱? 12、有500吨货物,每节车厢能装6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才能装完? 13、春芽鸡场星期一收160千克鸡蛋,18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 14、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15、育英小学的180名少先队员在“爱心日”帮助军属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16、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小林家养了这样的蜜蜂12箱,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 17、张爷爷买3只小羊用了75元。他还想再买5只这样的小羊,需要准备多少钱? 18、一辆长途客车3小时行了17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它12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19、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0、春芽鸡场星期一收的鸡蛋,18千克装一箱。装好8箱后还剩16千克。星期一收了多少千克鸡蛋?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大全(附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 (附参考答案) 1、工人叔叔3小时做24个零件, 照这样计 算,他8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2、王大爷带了花1500元钱去买化肥,买了 9袋化肥,找回15元。每袋化肥多少钱? 3、大爷买15只小猪用7455元,他还想再 买30只这样的小猪,他还要准备多少 钱?4、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 子的2倍。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 共要多少元? 5、育才小学要把180名少先队员平均分成6 个分队,每分队分成5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6、小荣家养了45只鸡,18只鸭。如果每只 鸡一年可以产蛋13千克,每只鸭产蛋12千克,这些鸡、鸭一年可以产多少千克蛋?

7、一支铅笔比一块橡皮贵7分,一支园珠笔 可买11支铅笔,已知一块橡皮8分,一 支园珠笔多少钱? 8、君今年45岁,小刚今年5岁,再过3年,君的岁数是小刚的多少倍? 9、小明有40元钱,比小强多6元,两人共有多少元?小明给小强多少元两人钱数一样多?10、某厂有男工42名,女工人数比男工的3 倍少11名,这个工厂共有多少名工人? 11、王叔叔在化肥厂开车送化肥。去时每小 时行48千米,用了5小时,返回时因 为空车只用了3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 时行多少千米?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 少? 12、学校发练习本,发给8个班,每班200 本,还要留100本发奖用。学校应买多 少本练习本?

13、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 以烧多少天? 14、一个装订小组要装订2640本书,3小 时装订了240本。照这样计算,剩下的 书还需要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5、四年级要为图书馆修补244本图书,第 一天修补了49本,第二天修补了51本, 剩下的要3天修补完,平均每天要修补 多少本?16、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用一辆载重4 吨的汽车运了5次,余下的改用一辆载 重5吨的汽车运,还要运几次? 17、买一盆花要120元,买4盆送一盆,学校要用25盆花,最少要花多少钱? 18、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 员准备了6吨食物,够大象吃上20天 吗? 19、买一束鲜花20元,买4束送1束。阿

黄金30题系列 高一物理 小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一物理小题好拿分【提升版】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关于时间和时刻,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的是() 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 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每晚7:00准时与您见面 D.午休从12:50开始 2.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4s内的位移大小最大 B.第2s内的路程最大 C.前3s内的路程为2m D.第5s内的位移大小最小 3. 如图所示,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当质点运动了四分之一圆弧长时,其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A.R,R B.2R,R C.R,R D.R,R 4. 在物理学研究中,有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的旋转,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B.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可以把运动员看成质点 D.研究车轮的转动,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

5. 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 甲:m 乙 =3:1,甲从H高处自山落下,乙从2H高 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 D.甲、乙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2 6. 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处、3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2m时,甲、乙球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是乙的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中,两球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7. 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 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 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8. 汽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那么开始刹车后内与开始刹车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B. C.D. 9. 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 ;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B.C.D.

走出题海:聚焦地球运动规律

走出题海:聚焦地球运动规律 聚焦之一:千姿百态的经纬网线判断问题 经纬网线因视角的不同而形状不同从而衍生出千姿百态的经纬网线增加了判读难度。判读经纬网线的关键在于沿着经线、纬线将“变形”的经纬网线还原到平时熟悉的形状。这项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对经纬网线应从立体的角度去看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看成平面图。 例1、【浙江宁波市2011年第二学期八校期初测试高三地理】若图中线段ac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回答1—3题。 8 小时前上传 下载附件(6.66 KB) 1、若线ac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a点比c点的线速度大 B、a、c位于同一纬线上 C、a与c的纬度值相等 D、a、c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2、若线ac位于晨昏线上a点的地方时为8时则 A、a点昼长大于c点昼长 B、c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时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a点的区时一定比c点的区时早12小时 3、若线ac位于70°N纬线上且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太阳高度为3.5° 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5° C、a点处于极昼 D、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解析】线段ac为地球表面的一半圆弧却表现为一段线条说明视角与该圆弧处于同一水平面解题时应将其转化为平时常见的侧视图、俯视图。 8 小时前上传 下载附件(40.69 KB) 第1题、将图转化为侧视图图1读图1可知a、c的纬度值相等虽不在同一纬线上但其线速度亦相等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a、c分属于不同的两条经线D选项错误。 第2题、由a点的地方时为8时推断a点在晨线上因晨昏圈为大圆故弧abc两端a、c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且a、c两点的纬度值相等。据此将图转化为侧视图图2图3图中阴影表示

四年级下册数学经典应用题练习(附答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练习 1、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 2、一件儿童上衣48.5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8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2.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3、爸爸带小明去滑雪,乘缆车上山用了4分钟,缆车每分钟行200米。滑雪下山用了20分钟,每分钟行70米。滑雪比乘缆车多行多少米? 4、某城到省城的公路长160千米。一辆汽车走高速路的速度是80千米/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40千米/时。从城去省城走高速路比普通公路节省多少时间? 5、大同乡中心小学在荒山上植树,20xx年共植树356棵,年植树3次,每次植树140棵。哪一年植的树多?多多少棵? 6、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多少只? 7、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8、学校运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9、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 10、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几倍? 11、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12、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13、学校组织植树,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14、小丽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牛奶每袋2.40元,比豆浆贵1.80元。小丽家一个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 15、张英、李强和肖红参加跳高比赛,张英跳了1.1米,比李强低了0.15米。肖红比李强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有关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及答案 1、一场音乐会的票价有40元、60元两种。60元的有100个座位,40元的有250个座位。票房收入是15000元,观众可能有多少人?(已知两种票售出的都是整十数。) 2、一次,小明从山里运来了一筐山梨,他把小刚和小强找来, 对他们说:“我把这筐梨先分给你们一些,剩下的便是我的。”于是,他把山梨的一半给了小刚,然后又给小刚加了1个。接着,他 又把剩下的给了小强一半,也同样给小强加了1个,最后剩下5个 山梨,他自己留下了。一共有多少个山梨? 3、甲、乙、丙三艘船共运货9400箱,甲船比乙船多运300箱,丙船比乙船少运200箱。求三艘船各运多少箱货? 4、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 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5、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 每个二等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一、二、三等奖各两人,那么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 如果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的奖金 是多少元? 6、把1296分为甲、乙、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乙数 减去2,丙数乘以2,丁数除以2,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 多少? 7、某县举行长跑比赛,运动员跑到离起点3千米处要返回到起点。领先的运动员每分钟跑310米,最后的.运动员每分钟跑290米。起跑后多少分钟这两个运动员相遇?相遇时离返回点有多少米? 【答案详解】

1、1.可先假设60元的100个座位全卖完则40元的要卖(15000-100×60)元。即9000元。 9000÷40=225商不是整10。 2.60元的100个座位卖出90个,则40元的要卖(15000- 90×60)元。即9600元。 9600÷40=240商是整10 所以:60元的卖出90张,40元的卖出240张。 2、小明梨的个数+小强梨的个数+小刚梨的个数=梨的总数 5+(5+2)+(5+5+2+2)=梨的总数 3、乙船的运货量+300=甲船的运货量 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 (9400-300+200)÷3+300=甲船的运货量 乙船的运货量-200=丙船的运货量 4、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的一半-1人=第一小组的人数 (180+20)÷2-1=第一小组的人数 5、把奖金总数重新分配:(按三等奖分配) 一个一等奖=4个三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 奖金总数÷三等奖的个数=三等奖的奖金 三等奖的奖金×2×2=一等奖的奖金 [(308÷2÷2)×(2×2×2+2×2+2)]÷(1×2×2+2×2+3)=三等奖的奖金 三等奖的奖金×2×2=一等奖的奖金 6、甲数=2个丙数+2。乙数=2个丙数-2。丁数=2个丙数×2。

黄金30题系列 高三物理 大题好拿分【提升版】

黄金30题系列高三物理大题好拿分【提升版】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 如图()所示,在倾角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劲度系数 的轻质弹簧,弹簧下端固定在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上,弹簧上端拴接一质量的物体,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取. ()求此时弹簧的形变量. ()现对物体施加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拉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的关系如图()所示,设斜面足够长. .分析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并求出物体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 .若物体位移为时撤去拉力,在图()中做出此后物体上滑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随形变量的函数图像;并且求出此后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以及此后运动的最大速度. 2. 如图所示,质量的木块A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将木块与质量 的小球B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角的力,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取 g=10m/s2.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角为多大时,力F使球和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的拉力最小?最小拉力为多少?(只要求写出角度的函数值) 3. 为了使航天员能适应失重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国家航天局组织对航天员进行失重训练时创造出了一种失重环境.航天员乘坐在总质量m=5×104kg的训练飞机上,飞机以200 m/s的速度与水平面成30°倾角匀速飞升到7 000 m高空 =200 m/s的初速度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减时向上拉起,沿竖直方向以v 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当飞机到最高点后立即掉头向下,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g 做匀加速运动,这段时间内便创造出了完全失重的环境.当飞机离地2 000 m 高时,为了安全必须拉起,之后又可一次次重复为航天员提供失重训练.若飞机飞行时所受的空气阻力F=kv(k=900 N·s/m),每次飞机速度达到350 m/s后必须终止失重训练(否则飞机可能失控).求:(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均取10 m/s2) (1)飞机一次上下运动为航天员创造的完全失重的时间. (2)飞机从最高点下降到离地4 500 m时飞机发动机的推力. 4. 一长度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P为地面上的一点,O、P两点的连线与水平地面垂直.若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绕 O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小球做圆周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的瞬间剪断细线,第二次在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的瞬间剪断细线,若两次小球的落地点到P点的距离相等,求O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h. 5.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会随纬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已知地球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在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引力常量为.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求: (1)质量为的物体在地球北极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专题1-5 立体几何-2017年高考数学文走出题海之黄金100

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4 3 B. 8 3 C. 4 D. 8 【答案】A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其表面积为()

A. 18 B. 20 C. 22 D. 24 【答案】C 【解析】该几何体由一个长、宽、高分别为1,1,2的长方体和一个长、宽、高分别为2,1,2的 长方体组成,所以表面积为: ()()()2111241222222?+?+?+?=,故选C. 3.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 ,,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n αα⊥⊥,则m n B. 若,m m αβ,则αβ C. 若,αγβγ⊥⊥,则αβ D. 若,m n αα,则m n 【答案】A 4.如图1所示,是一个棱长为2的正方体被削去一个角后所得到的几何体的直观图,其中 11DD =, 12AB BC AA ===,若此几何体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则可以作为其正视图的 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题意,根据该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俯视图知,其正视图的长应为底面正方形的对角 线长,宽应为正方体的棱长,故排除B,D,而在三视图中看不见的棱用虚线表示,故排除A, 所以正确答案为C. 5.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12π+ x的值为()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6.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三棱柱容器,其中侧棱长为8cm,底面边长为12cm, 将一个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如果不 计容器的厚度,则球的表面积为()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典型应用题

四则运算 第1课时 1、四(3)班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有38人,女生比男生人数少多少人? 2、1路公交车上有乘客32人,在A站有8人下车,有14人上车,现有乘客多少人? 3、2路公交车在A站有5人上车,有12人下车,车上现有乘客35人,原来2路公交车上有多少人? 第2课时 1、小明的储钱罐里有400元,他献爱心捐了180元,他又把得到的压岁钱250元放入了储钱罐,现在储钱罐里有多少钱? 2、某城市冰雪天地乐园某日滑冰区有游客72人,滑雪区有156人,冰雕区有38人,一共有多少人? 3、图书馆有故事书500本,今天借出149本,还回48本。现在图书馆里有故事书多少本? 第3课时 1、3辆汽车8交共运货物96吨,照这样计算,一辆汽车一次运货物多少吨?

2、一只啄木鸟3天能吃害虫108只,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按30天算)能吃害虫多少只? 3、小华5分钟能打420个字,照这样计算,他18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第4课时 1、少先队员开展收集塑料瓶活动。第一组12人,平均每人收集13个;第二组15人,平均每人收集9个,哪个组收集的多,多多少个? 2、少先队员开展收集塑料瓶活动。第一组12人共收集156个,第二组14人共收集126个,第一组比第二组平均每人多收集多少个? 3、甲地到乙地相距72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的速度是80千米/时,回来时的速度是90千米/时。回来时比去时少用几小时? 第5课时 1、某仓库存有198吨货物,用一辆大货车运了5次,还剩38吨,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2、一本书有250页,小红读了126页后,余下的4天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3、有一段公路全长300米,甲队修了3天,平均每天修60米,剩下的由乙队修,乙队每天也修60米,还要几天修完? 第6课时 1、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上午修了180米,下午修了102米,第二天修了168米,平均每天修了多少米? 2、小华有生肖邮票84枚,是人物邮票数的3倍,小华生肖邮票比人物邮票多多少枚? 3、一个修路队,上午修路3小时,每小时修65米,下午用同样的速度修了4小时,这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第7课时 书店购进若干册工具书、文艺书、连环画、故事书和科技书。 (1)购进工具书400本,文艺书是工具书的2倍少120本,购进文艺书多少本? (2)文艺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5倍,购进连环画多少本? (3)购进故事书又比连环画的2倍多45本,购进故事书多少本?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应用题训练100题附答案解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应用题训练100题附答案解析 一、苏教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四年级下册应用题 1.李大伯带700元钱去批发市场买了35箱苹果,每箱苹果的批发价是多少元? 2.A、B两地相距3千米。上午8时,小王以72米/分的速度从A地出发走向B地,而小李则以78米/分的速度从B地出发走向A地。8时15 分的时候,两人共走了多少米?两人之间还相距多少米? 3.运动会上,四(1)班有42名同学,要为每名同学买1瓶矿泉水,至少需要多少元? 4.曲芹和曲芳是两姐妹,曲芹从家步行到学校,每分走60米,走了6分后,曲芳从家骑自行车去追曲芹,结果在距家960米的地方追上曲芹。曲芳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5.小青家与小丹家分别在学校的两边(如图)。小青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分走68米,11分到达学校;小丹从家到学校,平均每分走71米,10分到达学校。 (1)小青家和小丹家离学校的距离各是多少米? (2)小青从家走到小丹家大约需要多少分?(估算) 6.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与一个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周长相等,这个三角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7.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小时,返回时只用4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 8.量一量、画一画、分一分。 (1)用量角器量得下图∠1=________度。

(2)以∠1的两条边为一组邻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3)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条线段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 9.用竖式计算,并仔细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1)124×11= (2)354×11= (3)623×11= (4)我发现: 10.黄叔从县城出发去王庄送化肥,去时速度是40千米/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县城到王庄有多远?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1.某超市举办“迎六一”的促销活动,一种冰激凌“买5送1”。这种冰激凌每盒5.8元,妈妈买了12盒,花了多少钱? 12.有一个九位数,个位上是7,百位上是8,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都是24,这个九位数是多少? 13.四年级师生一共有206人准备去秋游,每人活动经费53元,老师带10000元够吗?14.小红从家到少年宫用了8分钟。 (1)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少年宫到学校走了6分钟,从少年宫到学校有多少米? (2)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要走多少分? 15.据统计,2018年陕西人口约38650000人,如果平均每人每年收入10万元,那么2018年陕西省全民总收入约多少万元?约合多少亿元? 16.王叔叔开车从江门去广州购物,去的时候用了3小时,去时的速度是40千米/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从广州返回江门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7.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145千米,从甲地飞往乙地用了12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8.在超市购物,两种鸡肉的标价分别如下图所示。如果需要买15千克鸡肉,买哪一种更便宜?需要多少元钱?

专题05 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中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中考数学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 专题五 考前必做基础30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图案由正多边形拼成,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一款手机连续两次降价,由原来的1299元降到688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则列方程为( ) A .688(1+x )2=1299 B .1299(1+x )2=688 C .688(1-x )2=1299 D .1299(1-x )2=688 3.三角形在正方形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α的值是( ) A . B . C . D . 4.不等式组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5.如图,∠1与∠2是( ) A .对顶角 B .同位角 C .内错角 D .同旁内角 6.如图是由大小相同的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它的主视图是( ) 34433545 532521x x +??-≥? >

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 △ABE ≌△CDF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 (A )AE=CF (B )BE=FD (C )BF=DE (D )∠1=∠2 8.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 (A ) (B ) (C ) (D ) 9.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10次射击成绩平均数均是9.2环,方差分别 为,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如图,圆锥的侧面积恰好等于其底面积的2倍,则该圆锥侧面展开图所对应扇形圆心角 的度数为( ) A . B . C . D . 11.已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2 B .k≥2 C .k≤2 D .k <2 12.将半径为3cm 的圆形纸片沿AB 折叠后,圆弧恰好能经过圆心O ,用图中阴影部分的 扇形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为 ( ) ? ??-=-=+236y x y x ???==15y x ???-=-=15y x ? ??==24y x ???-=-=24y x 2222s s 0.60,0.56,s 0.50,s 0.45==== 甲乙丁 丙 18090120 602k x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