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

作品与形式——文学的创造活动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作品是对世界的再现和对作者情感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应当明白,这种再现和表现是必须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具体的作品形式,如语言系统,上述再现和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样,作品与形式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性。

而由于形式的作用,文学虽然无法做到一丝不改地再现世界或表现情感,但却可以尽力跨越事物的表面形态,而揭示更具有普遍性的和更深层的意蕴。这就使得作品形式的创造性具有了合法性。

正由于形式的创造在文学中具有了重要性和合法性,形式上的创新在文学中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在形式上寻求创新,目的并不只是要寻求“好看”或“好读”,而恰恰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观照事物或观察人生的方式,这就使得作品形式具有了超越具体内容表达的独立审美价值。

作品与形式的关系,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里有三种思潮尤其值得注意:一是俄国形式主义,标举“文学性”或“陌生化”,极端地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作品对世界的再现或对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应是作品的语言形式本身;二是美国“新批评”,提出“文学本体论”概念,认定文学活动的本体仅仅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三是法国结构主义,全力搜求超个人和超现实的永久性客观“结构”,过分偏激地强调作品的与世界和作者相疏离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形式在文学中具有无可争辩的重要性,但是,不应把它同对世界的再现和对作者的表现割裂开来,更不应强调到极端地步。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形式上体现出语词重复的特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梓州(今四川三台)任幕僚期间寄给长安友人的。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涨满秋池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这里引人注目的是,第一句内“期”字重复运用,第二、四句重复出现“巴山夜雨”。这样的重复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期”字两次重复,渲染出“归期”对于对话双方的重要性及其难以预期。愈是重要却又愈是难期,那带给人的抱憾、惆怅与期冀就愈加深重了。不妨对照今人齐秦那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大约在冬季》:“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重复地运用“何时”、“此时”和“何时”,同样渲染出归期的重要性及其难以预期。可见语词重复在这里格外突出了彼此的思念之情的深厚,但又避免了直露,而是显出了含蓄。

其次,“巴山夜雨”两次重复。第一次出现是起到“环顾左右而言它”的作用,含蓄地传达自己此时对于友人的深厚思念。绵绵不绝的巴山秋夜之雨,含蓄地隐喻对友人的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令人叫绝。第二次出现则是以含蓄的方式指代上次的巴山夜雨中的思念,既在表意上起到委婉而含蓄的作用,又在声音上产生回环、复沓的效果,更喻示了思念的深长不绝。

可见,这首诗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语言组织,正是这种语言组织的奇妙才造成了表情达意上的奇妙。所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它,意义和价值就无从谈起了。

3.形式及其作用。形式,是具体作品的意义的内部结构、表现手段和语言,是作品完成后的感性形态。形式的作用:形式是作品意义的具体存在方式,从而在文学中具有一种基本地位。形式上创新的目的:创造新的观照事物或人生的方式。关于“文学性”、“陌生化”和“本体论”。

四、作品与读者——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前面依次说了世界、作者、形式,这里应该说说读者了。

读者是阅读和理解作品的人。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者创造的本文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文学活动才能获得完整的形态。而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作者创造的本文就没有人阅读,作者作为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就无法确定,从而文学活动就是不完整的。

读者阅读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本文,既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创造。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从而带有有条件地接受的特点;但另一方面,阅读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

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而使被描写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从而带有能动的再创造特点。因此,读者阅读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将文学接受作为研究的焦点,由此对读者阅读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加以积极认可和强调。

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芙蓉山中遇到风雪,不得已投宿在一个贫苦的人家。日暮、山远、天寒、屋贫、柴门、狗叫、风雪、归人,语词简练而形象地共同组成一幅山村风雪图。

这里的问题在于,这首诗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日暮”的暮色究竟怎样?“天寒”寒到什么程度?是春寒、秋寒还是冬寒?“白屋”是指没有漆的木墙还是漆成白色的木墙?“柴门”到底有多高、多大?多少只狗在叫?叫声是单一的还是此起彼伏的?那风有多大、雪有多大?最后,这位“夜归人”的年纪、相貌、神态等究竟如何?都是不确定的,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由这种想象去填空。而读者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就只能从自己的具体年龄、经历、性格、趣味等出发去理解了。而如果读者的具体年龄、经历、性格、趣味等不同,则他的阅读就会呈现出独特性,从而也就决定了作品感受的独特性了。

因此,读者的阅读在文学活动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因素,而往往具有能动的再创造作用。

4.读者再创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对本文的意义的重新阐释和再度创造过程。

问: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在何处?

答: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通过读者的阅读,作者创造的本文终于实现其价值,从而文学活动获得完整的形态。而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作者创造的本文就没有人阅读,作者作为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就无法确定,从而文学活动就是不完整的。

问:阅读究竟是被动的接受还是能动的创造?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同时看到两方面情形: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从而带有有条件地接受的特点;但另一方面,阅读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而使被描写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从而带有能动的再创造特点。因此,读者阅读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习题4在读者阅读问题上,西方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达了怎样的见解?

五、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

我们依次考察了文学活动中作品与世界、作者、形式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文学活动不是仅仅由某个单一因素组成的,也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所谓有机整体,在这里是说,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整体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可以说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文学活动正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

在文学活动整体中,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一方面从属于这个整体,另一方面又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①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

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③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④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问:在文学活动问题上,为什么需要一种整体眼光?

答: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可以说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从而需要运用整体眼光去观照。同时,在这种整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常常处在复杂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之中,也只有运用整体眼光,才可能真正揭示这种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问: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作用?

答: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

的主体。

习题怎样理解作品在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作用?

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问题

文学活动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是人类独有的吗?动物有没有文学?文学对于人究竟有什么价值?

文学活动在人类生活活动中,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特殊性。

这样,自然不再是外在的和陌生的客体,而成为人的亲密情感的投射对象,从而甚至就仿佛成为人本身的组成部分。可见,文学艺术正是人的自由的情感的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世界上,只有人才能以具有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事物,而这正有力地展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

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傍晚时分心情不快,便驾车登上乐游原高地遣闷。显然,他的“驱车登古原”的行动是合目的的,这目的就是排遣心中的“不适”。他看见夕阳正要落山,赞赏其无比美丽动人,但又不得不感叹它毕竟已时近黄昏,终将消逝。这一感受是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确认,是合规律性的。而李商隐的这首诗正表达了他的一种合目的和合规律的体验,显示了人类生活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及其高度统一。

第三,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类生活活动由于人类主体的能动参与,在使对象被改变以符合人的需要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对象中呈现并灌注了人的本质力量。这样,人类生活活动就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这实际上正是审美与文艺活动产生的基础。当人类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照对象而返身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时,对象就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正是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审美的诗意世界,在其中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前面所举陶渊明、李白和李商隐等的诗,正是通过创造一个个诗意的情感世界而确证了诗人们各自的“人的本质力量”。

三、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

要了解文学活动在人类生活活动中的位置,需要先了解人类生活活动的基本构成。人类生活活动由两大基本层次构成:

一,是物质实践活动,这是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饮食和繁衍等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二,是精神活动,这是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它是在物质实践活动基础上、并应物质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精神活动一方面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反过来能动地影响它。

在人类生活活动中,文学活动正属于其精神活动范畴。

精神活动本身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这可以大致概括为四类:理论性精神活动、宗教性精神活动、伦理性精神活动、审美性精神活动。

①理论性精神活动是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如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②宗教性精神活动是用宗教性或幻象性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如宗教意识、宗教观念和迷信观念等。

③伦理性精神活动是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如道德观念等。

④审美性精神活动是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如各种门类的艺术,包括文学。

由此可见,文学正是一种人类精神活动,确切点说,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性精神活动。

问:试简述物质实践活动的含义。

答: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如饮食和繁衍等的生产活动,它是人类一切其他活动的基础。

问:试简述精神活动的含义。

答:精神活动是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包括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它是在物质实践活动基础上、并应物质实践活动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一方面决定于物质实践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反过来能动地影响它。

习题 8 文学在人类精神活动中属于哪一类?

当我们说“文学”一词的时候,这个词究竟指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是“文学”?

首先,你可能会说:文学就是指诗歌、小说、散文等语言艺术作品,例如《女神》、《红楼梦》、《野草》。你说得当然有道理,但有人可能会争辩说:文学难道就只是由这些语言作品组成?这些语言作品难道就不反映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其次,你会修正说:语言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世界也是文学的组成部分。这就对了,但还不完整。人们会问:那么写出这些反映生活世界的语言作品的作者,算不算文学呢?难道他们不属于文学吗?所以你的答案仍然不完善。再次,你会说:文学还应包括作家以及他们的创作过程。你确实说对了。作家的创作活动当然应当成为文学的一部分。但这个回答也有漏洞:读者算不算文学呢?没有读者怎么叫文学?最后,你提出:读者也是文学的一个环节,正是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确证了作品本身以及作者的创作活动。看来,这样一个问答过程至少已经告诉我们,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着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四重因素或环节,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

本节正是要讨论如下问题:文学作为活动,究竟包含了哪些主要环节?以往中外文学理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应当采取怎样合理的文学活动观念?下面就从作品与世界、作者、形式和读者的关系角度加以讲述。

一、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

文学作品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再现”人类生活世界,从而总要涉及人对世界的反映问题。所以,在东西方文学观念中,文学活动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向受到高度重视。

有意思的是,从文学作品与世界的联系角度看待文学活动,是东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的古老传统。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摹仿说”。这种学说主张: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这种文艺摹仿说先是从人对动物行为的摹仿上来立论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人类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后来,人们更主要地是在人对事物形象的摹拟上来立论,认为文艺来源于人对“自然”(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文艺摹仿说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否定性摹仿说和肯定性摹仿说。

第一,否定性摹仿说。这以古希腊柏拉图为代表。他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同世界“理式”隔了三层,由此否定艺术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肯定性摹仿说。这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甚至认为诗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西方文艺观的主流理论,也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即准则或法度)。

这种文艺摹仿说的特点在于强调文学的意义是从属于它所摹仿的生活世界的,文学之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有作用,也正是由于它像镜子一样地再现了生活的面貌。

在东方,中国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提出“摹仿说”,但产生了文艺“反映”世界的思想。古代典籍《易·系辞》提出了“观物取象”的见解,表明中国人也注意到,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状况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五代画家荆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清代文论家叶燮主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这两种看法分别从画论和文论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

由此看,东西方的“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虽然各有其背景和含义,但共同地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方面的。但是,仅仅看到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是不够的,不能代替对文学作整体的和全面的理解。

为了具体地理解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不妨来看宋代诗人雷震的诗《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béi),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描摹了诗人所见的乡村田园景色。青草满池,绿水满塘,远山含着落日,仿佛还浸染了带寒意的水波。一位牧童放牧归来,快活地横骑在牛背上,一支短笛信口吹着无腔无调的小调。诗中有如画的田园风光,有通俗感人的民间小调。

诗里有几处地方用字精妙:

第一,首句连用两个“满”字突出了雨过天晴自然的勃勃生机。

第二,“山衔落日”的“衔”字是拟人化手法,很形象。

第三,“浸寒漪”的“浸”字似乎使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一丝寒意。

第四,一个“横”字用得尤其准确、传神,如一支生花妙笔活画出牧童的活泼神态。

第五,“无腔信口吹”,刻划出民间小调的乡村情趣。

这首诗的妙处正在于以诗歌形式对生活世界作了生动的再现。如果按古希腊“摹仿”说,它成功地再现了生活情状;而按中国“观物取象”说,它是诗人观照生活事物而从中提取形象的结果。

这个例子表明,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无法离开对于生活世界的反映的。同时,真正有价值的诗歌作品总是善于以恰当、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去反映生活世界。

知识点

1.“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文学起源于人对周围事物的形象的摹仿。西方“摹仿”说:文学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中国“观物取象”说:文学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

问:古希腊文艺摹仿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内部存在哪两种对立观念?

答:古希腊文艺摹仿说的基本含义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摹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另一种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摹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摹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问:中国古代“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在作品与世界关系问题上的何种立场?

答:“观物取象”表明,中国人虽然没有古希腊那种“摹仿说”,但也认识到,文艺的起源是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的。

习题 1亚里斯多德是怎样区分诗与历史的?

二、作品与作者——文学的表现活动

文学作品总是由特定的人写成的。这写成作品的人就是作者。作者在写作时总会借助作品表现他个人的体验,以便唤起读者的相同体验,因此,文学作品也可以视为作者的表现活动的产物。

雷震的《村晚》虽然主要描写他所见的乡村生活景色,但通过这种描写仍然表达出他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他对笔下的田园景色是赞赏和喜爱的。否则,他是不会如此描写的。

与《村晚》的较为含蓄的方式相比,陶渊明的《饮酒》同样写田园生活,就借助田园生活描绘而更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活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写自己在滚滚红尘中安然过隐居生活的情形,以具体情境描写说明一个道理:你问我为什么能在尘俗安静地享受隐逸生活,关键是只要你的隐逸之心远远离开尘俗,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所在之地不偏而自偏了。你瞧我在东篱下采菊花,与“南山”(庐山)悠然神交。近黄昏时山气愈佳,还有飞鸟低回而不舍离去呢。诗人最后告诉人们:这样的隐逸生活本身就包蕴着生活的“真意”,那是无法以言语表述的。全诗一边写景叙事、一边表情达意,在田园生活情境中明确地表现了作者的体验。

强调文学是作者的表现的产物、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形成于先秦的“诗言志”说,正典范地代表了这种源远流长的表现观。它认为,诗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这种作者表现观往往是与前述反映世界的观点(即“观物取象”说)和谐共存的。六朝时钟嵘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天地之气感荡万物,万物的变化感荡人,引起人的体验,这种体验急切地要表现为诗乐舞合一的艺术。这是说,作品一方面是对“物”的世界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

与中国古代文论很早就重视表现不同,西方文论由于长期标举“摹仿说”,从而对文学的表现活动的认识则

远比中国产生得晚。只是到了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中,文学作为作者的情感表现的观念才正式登场。需要注意,这种表现说显示了如下三方面新特点:

一是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的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二是在文学批评问题上,更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三是在文学创作问题上,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虽然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这种西方“表现”说是与中国的“诗言志”说有所不同的:西方突出强调作者的决定作用,而中国坚持人与自然是同一的,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现在来看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1938):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设想自己是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嘶哑”一词,表明它的喉咙并不圆润、清亮、婉转,而已遭受挫折,所以是受损伤的喉咙。这受损的喉咙急切地要歌唱什么呢?三个“这…”句显示出它执著地歌唱的对象:“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而“和…”句则是一个微妙的转折,引出了歌唱的另一个对象: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它显然是要歌唱自然的激怒的反抗和温柔的期冀。它的执著的坚定突出表现在,即便自己死了,也要让自己珍贵的羽毛“腐烂在土地里面”。它来自自然,终究要回归自然,因为它原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结尾两行,更是明确地宣告了我对自然的深沉的爱,从而把“我”对土地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看,这首诗典范地体现了作品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活动的观点。

2.“表现”说和“诗言志”说。文学是作家情感由内向外的抒发。中国“诗言志”说:诗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西方“表现”说:文学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现。从“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到“意识流”。三点特征:本质上的作者决定论、批评上的作者生成论和创作上的“天才”论。

问:注重表现是否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答:是。具体说来,强调文学是作者的表现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这典范地体现在早先秦就形成的“诗言志”说中。“诗言志”说认为,诗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这种作者表现观往往是与“观物取象”所代表的反映世界的观念和谐共存的。

问:“表现”说与“摹仿”说相比有哪些突出区别?

答:有三方面突出区别:一是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的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二是在文学批评问题上,更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三是在文学创作问题上,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习题 2文学的表现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有无不同?如有,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三、作品与形式——文学的创造活动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作品是对世界的再现和对作者情感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应当明白,这种再现和表现是必须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具体的作品形式,如语言系统,上述再现和表现是不可能的。这样,作品与形式的关系就具有了重要性。

而由于形式的作用,文学虽然无法做到一丝不改地再现世界或表现情感,但却可以尽力跨越事物的表面形态,而揭示更具有普遍性的和更深层的意蕴。这就使得作品形式的创造性具有了合法性。

正由于形式的创造在文学中具有了重要性和合法性,形式上的创新在文学中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在形式上寻求创新,目的并不只是要寻求“好看”或“好读”,而恰恰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观照事物或观察人生的方式,这就使得作品形式具有了超越具体内容表达的独立审美价值。

作品与形式的关系,成为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里有三种思潮尤其值得注意:一是俄国形式主义,标举“文学性”或“陌生化”,极端地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作品对世界的再现或对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应是作品的语言形式本身;二是美国“新批评”,提出“文学本体论”概念,认定文学活动的本体仅仅在于文学作品的形式,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三是法国结构主义,全力搜求超个人和超现实

的永久性客观“结构”,过分偏激地强调作品的与世界和作者相疏离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形式在文学中具有无可争辩的重要性,但是,不应把它同对世界的再现和对作者的表现割裂开来,更不应强调到极端地步。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在形式上体现出语词重复的特点: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梓州(今四川三台)任幕僚期间寄给长安友人的。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涨满秋池的巴山夜雨了。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齐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这里引人注目的是,第一句内“期”字重复运用,第二、四句重复出现“巴山夜雨”。这样的重复在诗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首先,“期”字两次重复,渲染出“归期”对于对话双方的重要性及其难以预期。愈是重要却又愈是难期,那带给人的抱憾、惆怅与期冀就愈加深重了。不妨对照今人齐秦那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大约在冬季》:“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重复地运用“何时”、“此时”和“何时”,同样渲染出归期的重要性及其难以预期。可见语词重复在这里格外突出了彼此的思念之情的深厚,但又避免了直露,而是显出了含蓄。

其次,“巴山夜雨”两次重复。第一次出现是起到“环顾左右而言它”的作用,含蓄地传达自己此时对于友人的深厚思念。绵绵不绝的巴山秋夜之雨,含蓄地隐喻对友人的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令人叫绝。第二次出现则是以含蓄的方式指代上次的巴山夜雨中的思念,既在表意上起到委婉而含蓄的作用,又在声音上产生回环、复沓的效果,更喻示了思念的深长不绝。

可见,这首诗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奇妙的语言组织,正是这种语言组织的奇妙才造成了表情达意上的奇妙。所以,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没有它,意义和价值就无从谈起了。3.形式及其作用。形式,是具体作品的意义的内部结构、表现手段和语言,是作品完成后的感性形态。形式的作用:形式是作品意义的具体存在方式,从而在文学中具有一种基本地位。

形式上创新的目的:创造新的观照事物或人生的方式。关于“文学性”、“陌生化”和“本体论”。

问:作品的形式在文学中有什么作用?

答:首先,文学作品的创造性体现在,它要再现世界和要表现作者情感,但这种再现和表现都必须通过作品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没有具体可感的形式,这种再现和表现就是一句空话。这样,作品与形式的关系在文学中就具有了基本地位或作用。其次,由于形式在文学中的基本地位或作用,文学尽管无法做到一丝不改地再现世界或表现情感,但却可以尽力超越事物的表面形态,而揭示更具有普遍性的和更深层的意蕴。这就使得作品形式的创造性具有了合法性。

问:在作品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俄国形式主义提出了什么见解?

答:作品与形式的关系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突出问题。它标举“文学性”或“陌生化”,极端地主张文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作品对世界的再现,或对作者情感的表现,而应是作品的语言形式本身。

习题 3 ?形式上创新的目的何在?

四、作品与读者——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前面依次说了世界、作者、形式,这里应该说说读者了。

读者是阅读和理解作品的人。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作者创造的本文才能实现其价值,而文学活动才能获得完整的形态。而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作者创造的本文就没有人阅读,作者作为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就无法确定,从而文学活动就是不完整的。

读者阅读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本文,既是一种接受也是一种创造。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从而带有有条件地接受的特点;但另一方面,阅读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而使被描写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从而带有能动的再创造特点。因此,读者阅读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将文学接受作为研究的焦点,由此对读者阅读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加以积极认可和强调。

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人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芙蓉山中遇到风雪,不得已投宿在一个贫苦的人家。日暮、山远、天寒、屋贫、柴门、狗叫、风雪、归人,语词简练而形象地共同组成一幅山村风雪图。这里的问题在于,这首诗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日暮”的暮色究竟怎样?“天寒”寒到什么程度?是春寒、秋寒还是冬寒?“白屋”是指没有漆的木墙还是漆成白色的木墙?“柴门”到底有多高、多大?多少只狗在叫?叫声是单一的还是此起彼伏的?那风有多大、雪有多大?最后,这位“夜归人”的年纪、相貌、神态等究竟如何?都是不确定的,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由这种想象去填空。因此,读者的阅读在文学活动中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因素,而往往具有能动的再创造作用。

4.读者再创造=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是对本文的意义的重新阐释和再度创造过程。

问: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体现在何处?

答: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通过读者的阅读,作者创造的本文终于实现其价值,从而文学活动获得完整的形态。而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作者创造的本文就没有人阅读,作者作为作者的身份和价值就无法确定,从而文学活动就是不完整的。

问:阅读究竟是被动的接受还是能动的创造?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同时看到两方面情形:一方面,阅读是读者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及被描写的世界的过程,从而带有有条件地接受的特点;但另一方面,阅读也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运用想象和联想而使被描写的东西具体化的过程,从而带有能动的再创造特点。因此,读者阅读既是一种有条件的接受,也是一种能动的再创造。

习题 4 在读者阅读问题上,西方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表达了怎样的见解?

五、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

我们依次考察了文学活动中作品与世界、作者、形式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文学活动不是仅仅由某个单一因素组成的,也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所谓有机整体,在这里是说,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整体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可以说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文学活动正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构成的一个螺旋式的循环结构。

在文学活动整体中,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一方面从属于这个整体,另一方面又具有各自不同的作用。这具体表现在:①世界是文学活动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更是文学作品再现或反映的对象;②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③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通过阅读作品而与作者达成沟通;④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上述一切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问:在文学活动问题上,为什么需要一种整体眼光?

答:这主要是因为,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地存在着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的,它们可以说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系统,从而需要运用整体眼光去观照。同时,在这种整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常常处在复杂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之中,也只有运用整体眼光,才可能真正揭示这种发展与变化的规律。

问: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作用?

答:作者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不仅是写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的主体。

习题 5?怎样理解作品在文学活动整体中的作用?

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

问题

文学活动对于人类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文学?文学是人类独有的吗?动物有没有文学?文学对

于人究竟有什么价值?

本节正是要回答这些问题。

文学活动在人类生活活动中,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特殊性。本节主要阐明文学活动的性质。

一、人类生活活动的定性分析

要了解文学这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我们需要暂时离开文学而考察一般人类生活活动。因为,文学活动是一般人类生活活动的一部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人类由于首先必须满足基本的饮食男女需要,所以人类生活活动具有动物性的一面。但是,与动物的活动完全出于本能和无意识,表现为对自然的被动适应不同,人类活动的性质表现在,它尽管也要适应环境和自然,但更重要的是出于自觉意识和目的,以生产活动为基本手段,力求改造环境和自然以适应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需要。

可以说,人类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这一认识在发生学和认识论两层面都具有意义。

首先,从发生学层面看,人类生活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

其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既是一定的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就应当从生活活动出发认识人的特性,看到人类生活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品格。

由于生活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特性只有从实际的生活活动中去理解,那么,我们由此可以引申出理解文学活动的基本的方法论原理:只有从实际的生活活动出发去认识人类,把文学置放在人类生活活动过程之中,才可能对文学的特性作出科学的说明。因为,文学是人类的生活活动的一部分。

问:人类活动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何处?

答:人类活动的性质主要表现在,它尽管也要适应环境和自然,但更重要的是出于自觉意识和目的,以生产活动为基本手段,力求改造环境和自然以适应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需要。

问:什么是人类生活活动?

答:人类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习题 6 ?对人类生活活动的认识具有怎样的发生学和认识论意义?

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人类生活活动对于人类本身的意义是多方面的,这里只是从美学角度加以理解,谈谈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对于人类感性的创造性作用。人类总是要通过自己的感性(感觉、知觉、欲望、情感、想象和幻想等)来确证自身在世界上的价值,而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等正是借以显示这种感性的多种不同方式。在这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集中地表现在:人类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产生的前提。这可以从三方面加以理解:

第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建立起情感关系。人类通过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活活动,一方面,对自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自身,使自身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这样,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束缚在本能感觉范围内不同,人类同对象不仅可以发生功利或道德关系,而且可以建立和保持一种自由的情感关系。

李白《独坐敬亭山》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看不厌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看不厌自己,自己同自然亲密地融合在一起了。我是敬亭山的情感倾诉对象,它的知音;而敬亭山也是我的情感倾诉对象,我的知音。

李白《送友人》说:“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在游子的眼里,那在天空缓缓飘浮的云彩似乎是友人未来的天涯羁旅生活的写照,而闪耀着余辉的落日就好像是自己的依依惜别深情的表达。“青山”、“白水”、“孤蓬”、“浮云”、“落日”、“班马”等在李白眼里都具有了情感意味,染上了李白的离情别意。再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

这样,自然不再是外在的和陌生的客体,而成为人的亲密情感的投射对象,从而甚至就仿佛成为人本身的

组成部分。可见,文学艺术正是人的自由的情感的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世界上,只有人才能以具有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事物,而这正有力地展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

第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人类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活动。合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有意识、有计划及出于自身需要的特性。人的活动总是要体现一定的主观目的,并且为着实现这一目的而设计具体的行动。合规律性,是人类活动的非主观随意和合乎客观事物规律的特性。人类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意味着人类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而文学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种,就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统一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完全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高度统一。

李商隐《乐游园》:“向晚夜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傍晚时分心情不快,便驾车登上乐游原高地遣闷。显然,他的“驱车登古原”的行动是合目的的,这目的就是排遣心中的“不适”。他看见夕阳正要落山,赞赏其无比美丽动人,但又不得不感叹它毕竟已时近黄昏,终将消逝。这一感受是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确认,是合规律性的。而李商隐的这首诗正表达了他的一种合目的和合规律的体验,显示了人类生活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及其高度统一。

第三,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类生活活动由于人类主体的能动参与,在使对象被改变以符合人的需要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对象中呈现并灌注了人的本质力量。这样,人类生活活动就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这实际上正是审美与文艺活动产生的基础。当人类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照对象而返身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时,对象就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正是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审美的诗意世界,在其中确证人的本质力量。前面所举陶渊明、李白和李商隐等的诗,正是通过创造一个个诗意的情感世界而确证了诗人们各自的“人的本质力量”。

以上三方面表明,人类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审美特性得以产生的前提。

问:怎样理解人类生活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答:合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有意识、有计划及出于自身需要的特性。合规律性,是人类活动的非主观随意和合乎客观事物规律的特性。人类活动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这意味着人类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

问:怎样理解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答:人类生活活动由于人类主体的能动参与,在使对象被改变以符合人的需要的过程中,实际上在对象中呈现并灌注了人的本质力量。这样,人类生活活动就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而这实际上正是审美与文艺活动产生的基础。当人类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照对象而返身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时,对象就成为了审美的对象。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正是要通过想象去创造一个审美的诗意世界,在其中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由于如此,人类的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今天的文学与古代的文学是一样的吗?它们如果不一样,又是怎样的情形?我们如何加以把握呢?我们前面只是一般地谈论文学活动,而没有谈及它的历史发生与发展过程。其实,古往今来的文学活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风云。

本节回答如下问题:文学活动是怎样发生和发展的。

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关于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学术界已有诸种不同见解,这里主要介绍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和游戏发生说三种。

第一,巫术仪式发生说。巫术仪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发生的起点是原始巫术仪式。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较早根据巫术思维中的“相似律”和“接触律”原理,显示出巫术仪式与文学的原始发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相似律,是指巫术思维中有关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的原理。接触律,是指巫术思维中有关甲乙二物发生接触时,施力于甲可影响乙、而施力于乙也可影响甲的原理。

英国学者哈丽逊由此获得启示,进而直接从巫术仪式入手考察艺术的发生问题。她在《古代艺术与仪式》一书中提出一种新见解:作为欧洲古代艺术代表的古希腊悲剧,来源于酒神节上纪念酒神的诞生、受难、死亡和再生的仪式,后来逐渐增加演员和情节,就由巫术仪式演变为悲剧诗。由这一观点推论,古希腊悲

剧艺术是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酒神颂的。在酒神节庆上,希腊人一边狂歌醉饮,一边翩翩起舞,并且观看由公牛模仿的酒神诞生、受难、死亡和复活过程,由此庆贺和祝福人的生命的延续。舞蹈的领舞人在后来逐渐地演化为悲剧主角(英雄)。尼采在《悲剧的诞生》里指出了后世文学的这种巫术渊源:文学作品里的主角都不过是酒神的“面具”(化装)而已。

第二,宗教发生说。宗教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是从人类的超自然的宗教活动中产生的。当人们在自然和人生的复杂现象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而又于心不甘时,超自然的宗教崇拜就产生了。人们相信万能的“神”或“上帝”在左右自然和人生。德国批评家赫尔德尔较早把文学的发生同宗教联系起来,主张赞美诗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德国美学家格罗塞则通过论证艺术与宗教的发生学联系,把艺术也当成一种宗教。

第三,游戏发生说。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来源于人的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由此看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游戏。也就是说,文学作为游戏,是人的轻松愉快的闲适活动的产物。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较早从理论上阐述了艺术同游戏这一人的自由活动的联系。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只有完整的人才游戏,而只有在游戏中人才是完整的人。在这里,游戏实际上几乎就是审美的代名词了。席勒的游戏说的原型是神话中的希腊人的自由生活(参见丹纳《艺术哲学》的有关论述)。斯宾塞继席勒之后提出了“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的见解。谷鲁斯把游戏说同摹仿说结合起来,认为艺术是一种“内摹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上述三说诚然各有一定合理处,但总体看是片面的和表面的。

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这可以从四方面去考虑:

第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第二,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

第三,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

第四,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样式。

人类早期的文艺往往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形式,这种综合形式正同原始劳动过程的有节奏的号子或呼叫、富于舞蹈性的动作等特点直接相联系。具体地说,早期文学的三位一体形式,正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反映。这可以结合《诗大序》的论述来体会:“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展现了四种表达方式:首先是“言之不足”。这里的“言”指的是一般消息性语言,它不足以表达人的内心体验。其次是“嗟叹”。这种语言已或多或少带有某种情感色彩,但它还是不足以传达人的情感。再次是“永歌”,这是一种富有节奏和表演色彩的歌唱了,显然属于情感性语言,但还是不足。最后,就有“手舞足蹈”,这显然是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与原始劳动过程不可分离的综合艺术形式了。

如何看待劳动说与有关文学发生的上述三说之间的关系呢?原始巫术仪式作为附加成分,是与原始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说文艺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其实不如更合理地说起源于原始劳动;而宗教诚然与文艺的发生有关,但宗教本身的产生却根本上取决于原始劳动生产力的低下;文艺的发生可能与游戏有关,但游戏的产生是与劳动的内容和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可见,用劳动说去解释原始文学的发生,显然比其他诸说包含更多的合理或真理成分,同时,还可给予其他诸说以一种合理的解释。

可见,劳动说与文学发生学诸说中的其他学说相比,既包含了更多真理成分,同时还能合理地说明其他诸说,因而应受到更高的重视。

问:此前关于文学的发生已有哪些学说?其各自主张如何?

答:已有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发生说和游戏说三种。巫术仪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发生的起点是原始巫术仪式;宗教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是从人类的超自然的宗教活动中产生的;游戏发生说认为,文学活动来源于人的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问:怎样理解劳动是文学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答: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具体地说,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这

可以从四方面去理解:第一,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第二,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第三,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第四,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样式。人类早期的文艺往往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这种形式正同原始劳动过程的有节奏的号子或呼叫、富于舞蹈性的动作等特点直接相联系。具体地说,早期文学的三位一体形式,正是劳动过程中这几种艺术形式的萌芽因素结合在一起的反映。习题 9 试简述巫术思维中的相似律和接触律。

习题10 为什么说劳动说应受到更高重视?

二、文学活动的发展

同文学活动的发生一样,文学活动的发展的根本力量仍然是劳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学活动的发展具有特殊复杂性:生产活动等经济因素只是最终的制衡力量,而其他一些因素有时更直接地发挥作用。按照马克思的论述,这正体现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如俄国和挪威在19世纪经济相对落后,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

由于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有关文学发展的见解就有若干。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三类:从社会或世界状况、从文学内部因素演化、和从文学固有因素的组合,看待文学的发展。

1、从社会或世界状况看文学的发展。中国古代典籍《乐记》强调,社会政治和风气的变化是文艺发展变化的动因。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文艺的发展导源于作为世界的本原的“理念”的运动。理念在其不同的运动阶段要求有不同的文艺形式去适应,于是先后产生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艺术。

2、文学内部演化看待文学的发展。加拿大批评家弗莱认为,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只在于它的内在动因如“循环”。整部文学史可以视为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这四种基本原型的不断“循环”史。

3、从文学固有因素看待文学的发展。俄国形式主义者普洛普和法国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都无视文学的发展性,认为是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才引起了文学形态的变化。

这里可以就弗莱的观点多讲一点。按照弗莱的看法,文学的变化是与自然界昼夜转化、四季更替相似的。黎明、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对应为喜剧;日午、夏天,热烈欢快,对应为传奇;日落、秋天,草木摇落,秋风萧瑟,对应为悲剧;黑暗、冬天,万物凋零、衰败,对应为讽刺文学。下面结合两首杜甫诗分别理解文学的喜剧气氛和悲剧气氛。

首先来看《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里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显然充满了喜剧性。按弗莱的观点,喜剧往往同人的社群交往有关,少不了团叙、座谈、友谊或爱情,还有驯良的动物相伴,植物世界则是花园,矿物世界是城镇、建筑物或庙宇,而流体世界则是河流。这里有诗人新建的家居建筑――草堂;河流是环绕于草堂的“春水”;驯良的动物是群鸥;没有描写花园,但却提及“花径”;社群交往方面表现为来了客人,两人对饮畅叙。诗人久历战乱后始得安定的喜悦心情尽情地展现出来。

其次来看《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里则呈现出一幅悲秋景致,笼罩着悲剧气氛。没有令人温馨愉快的日常社群交往,只有孤独;驯良的动物不见了,但见猿猴悲鸣;风急天高、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烘托出日暮、落寞气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则包含了丰富的意味。

“万里悲秋常作客”有着至少五层意义:第一层,“作客”在外,过与亲人离别的日子,当然让人惆怅;第二层,不仅“作客”,而且是“常作客”,时间的增加实际上等于是强化了离愁别绪;第三层,在秋天常作客,自然使人充分地领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剧氛围;第四层,这秋天不是一般的秋天而是“悲秋”,所以又加强了悲伤情怀;第五层,这地点离家“万里”之遥,空间距离的遥远更突出了悲剧性。

与此对应,“百年多病独登台”也含有至少五层意义:第一层,“登台”往往令人伤怀。古人有“自古高台

多悲风”之句。第二层,“独登台”,在孤独中登台则更添悲凉气氛;第三层,“病”中登台,哪能有好兴致?第四层,不仅“病”,而且还“多病”,以此多愁多病身去登台,怎能获得愉快和享受?第五层,诗人自叹“百年”(指年已过半百),垂垂老矣,凌云壮志付诸流水,悲苦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弗莱的观点是具有一定适用性的。

可以说,这三类见解都各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它们由于忽略人类的生产劳动这一根本原因,因而都无法真正说明文学的发展。

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才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终极的或根本的原因。这一结论不宜作机械的或武断的理解,而需要予以合理的阐明。其一,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虽然存在,应当予以重视,但是,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文学发展的水平最终是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如果没有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文学的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文学的发展水平总是在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曲线上摆动的,虽有时呈不平衡态势,但总是大致平衡的。其二,经济活动诚然是支配文学的终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和直接的因素,因而需要关注其他因素如上层建筑中的政治、道德、哲学和宗教等对文学发展的多方面的和直接的影响。

那么,如何看待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呢?结论应当是:首先,在终极意义上说,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其次,在直接意义上说,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最后,在综合意义上说,诸多因素形成的“合力”共同影响文学的发展,但在这种“合力”中起终极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

问: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表现在何处?

答: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如俄国和挪威在19世纪经济相对落后,但在文学上却成就斐然。

问:如何看待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

答:首先,在终极意义上说,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其次,在直接意义上说,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最后,在综合意义上说,诸多因素形成的“合力”共同影响文学的发展,但在这种“合力”中起终极作用的还是经济因素。

习题11 有关文学发展问题,此前存在过哪些见解?

习题12 怎样合理理解经济活动是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

?摘要

文学活动不是仅仅由某个单一因素组成的,也不是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文学活动的性质要到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中去寻找,因为文学活动正是人类生活活动之一种。人类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正是通过这种合目的和合规律的自由活动,人类得以把自己同动物区分开来,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这种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建立诗意情感关系,形成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从而是文学活动产生的前提。在人类生活活动中,文学活动属于一种审美性精神活动。

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都根本上取决于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但在文学发展问题上应当对经济的决定作用作合理阐明:其一,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虽然应予重视,但从根本上说,文学发展最终是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其二,经济活动诚然是支配文学的终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和直接的因素,因而需要关注其他因素如上层建筑中的政治、道德、哲学和宗教等对文学发展的多方面的和直接的影响。文学活动发展的原因可以从三点上理解:在终极意义上经济因素决定着文学的发展,在直接意义上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在综合意义上诸多因素形成的“合力”共同影响文学的发展。习题答案:

习题 1 亚里斯多德认为,首先,历史描述已发生的事,而诗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其次,历史叙述个别的事,而诗描述普遍性的事。因此,诗可以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

习题 2 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表现往往是直露的,并且同现实的功利关系直接地纠缠在一起,而文学中的情感表现则来自对日常生活情感的沉思与加工,来自对日常生活情感作形式化处理,因而就与日常生活情感有了种种不同。

习题 3 在形式上寻求创新,目的不只是要寻求“好看”或“好读”,而是要创造一种新的观照事物或观察人生的方式,正是这样,作品形式才具有了超越具体内容表达的独立审美价值。

习题 4 说明读者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作者赋予的意义,而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去把作品意义加以具体化。这样,每个读者所获得的作品意义就可能彼此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

习题 5 作品是作者的创造物和读者阅读的对象,是使文学活动中的世界、作者和读者等环节成为可能的中介。

习题 6 首先,从发生学层面看,人类生活活动的意义在于,它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其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既是一定的生活活动中产生与发展的,那就应当从生活活动出发认识人的特性,看到人类生活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品格。

习题 7 人之所以能与对象建立起一种诗意情感关系,是由人类生活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因而考察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应当以人类生活活动的特性为出发点或基础。人类通过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生活活动,对自然加以改造,使其成为人化的自然;同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自身,使自身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这样,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束缚在本能感觉范围内不同,人类同对象不仅可以发生功利或道德关系,而且可以建立和保持一种自由的诗意情感关系。而文学艺术正是人的感觉中这种自由的诗意情感的高度发展的产物。在世界上,只有人才能以具有诗意情感的文学艺术方式去感受事物,而这正有力地展现了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

习题 8 人类精神活动可以大致概括为四类:理论性精神活动、宗教性精神活动、伦理性精神活动、及审美性精神活动。①理论性精神活动是用理论方式掌握世界的精神活动,如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②宗教性精神活动是用宗教性或幻象性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如宗教意识、宗教观念和迷信观念等。③伦理性精神活动是用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如道德观念等。④审美性精神活动是用艺术方式掌握世界的活动,如各种门类的艺术,包括文学。由此可见,文学在人类精神活动中属于审美性精神活动。

习题 9 相似律,是指巫术思维中有关同类相生或同果必同因的原理。接触律,是指巫术思维中有关甲乙二物发生接触时,施力于甲可影响乙、而施力于乙也可影响甲的原理。

习题10 这是由劳动说与巫术仪式发生说、宗教说和游戏说相比较而言的。原始巫术仪式作为附加成分,是与原始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说文艺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其实不如更合理地说起源于原始劳动;而宗教诚然与文艺的发生有关,但宗教本身的产生却根本上取决于原始劳动生产力的低下;文艺的发生可能与游戏有关,但游戏的产生是与劳动的内容和劳动生产力的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用劳动说去解释原始文学的发生,显然比其他诸说包含更多的合理或真理成分,同时,还可给予其他诸说以一种合理的解释,因而理应受到更高的重视。

习题11 由于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有关文学发展的见解存在过不少,值得注意的有如下三类:①从社会或世界状况看文学的发展,如中国《乐记》和德国黑格尔;②从文学内部演化看待文学的发展,如加拿大弗莱;③从文学固有因素看待文学的发展,如俄国普洛普和法国列维—斯特劳斯。这三类见解虽然各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忽略了人类的生产劳动这一根本原因,因而都无法真正说明文学的发展。

习题12 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经济活动,是推动文学发展的终极的或根本的原因。但是,这一点需要从两方面予以合理说明。其一,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关系”虽然存在,应予重视,但从总体上和根本上说,文学发展的水平最终是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如果没有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制约,文学的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文学的发展水平总是在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曲线上摆动的,虽有时呈不平衡态势,但总是大致平衡的。其二,经济活动诚然是支配文学的终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和直接的因素,因而需要关注其他因素对文学发展的多方面的和直接的影响,如上层建筑中的政治、道德、哲学和宗教等

第三章文学活动

第1节文学活动是人类活动的特殊形态

一人的生活活动的特性与美学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

第一,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劳动,体现为人和自然的双向交换过程。一方面,人通过劳动征服、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人在劳动中使自己得到改造和提升,并使人能够摆脱单纯的物质欲求,用诗意、情感的方式去感受生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在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在这段话里,马克思指出了人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动物有百分之五六十的时间用于觅食、进食,但人则不同。人用卡西尔的话来说就是“符号化的动物”,人发明了符号。文字就是一种符号,正因为发明了文字,我们才能创造文学作品,进行符号的生产。第二,人的活动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特点,体现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总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从事活动,并能够遵循一定规律去实现这一目的。人在这种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造,能达到艺术创造的自由境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蜘蛛的活动与职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在头脑中把它形成了。”这句话说明了人的建造与动物的建造不同的地方:动物的建造是本能的建造,人的建造是有目的的。马克思还在手稿中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第三,人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在活动过程中,人所具有的独特创造能力得以充分体现,人的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并且人所特有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在现实的审美和艺术活动中得到确证。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说法。高科技的产品就是人的创造力这种只有人具有的能力(本质力量)在对象上的体现;当作家创作出一部作品,他的创造力也在对象中得到了体现。黑格尔在《美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生活细节:一个小孩偶然发现石片击打在水面上时会弹起跳跃并激起漂亮的花纹,使他非常迷恋,于是就反复的抛掷石片。小孩对打水漂之所以能够产生兴趣,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能够在对象(水面)中制造出如此的奇迹,于是充满了自信。艺术家在创作完成后感到愉悦,也是因为自己的创造力得到了体现。故马克思曾经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因为,在这种情况中,“音乐对他说来不是对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二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中的位置

人的活动可以划分为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两大类别。

物质实践活动是直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的活动。精神活动指人的意识领域的活动,用于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政治、宗教、科学、文学、艺术活动等。文学活动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

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把人的需要分为初级需要和高级需要。初级需要就是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物质要求的,如吃穿等。高级需要就是精神的活动。如人有希望别人尊重的愿望,希望与他人和睦相处,以及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高级需要是在初级需要满足之后才出现的,而且不断增加,不会满足。

马克思曾经把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即人的精神活动分为四种:一是以理论的方式,例如哲学或科学活动等;第二种是以宗教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方式,如宗教和巫术活动;第三种是以实践-精神方式掌握世界,如道德意识和伦理观念性活动等;第四种是以艺术的方式,如文学艺术活动等。总之,文学活动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之一,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构成

一. 从不同视角看待文学活动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活动的构成要素,从四种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文学与世界、作品、读者形成的关系。

1.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

这个视角侧重指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把文学活动看作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从世界的视角来说明文学活动的产生、发展以及文学的价值、作用等。

如果从这种视角出发,可以看出文学是对社会生活和世界的反映,所以西方的“摹仿说”就侧重文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中国的“政治教化说”也是侧重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作品与作家:文学的表现活动

侧重于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关系,把文学活动看作以作家为中心的活动过程,以此来说明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作用等。

这里涉及到作家怎样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称为“文学的表现活动”。中国古代所谓的“诗言志”“诗言情”(言志言情说),就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的抒发诗人的感情的,以及西方的“表现说”,都是说明作家与作品的关系的。

3.作品与读者:文学的再创造活动

侧重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把文学活动看作读者的接受活动,认为作品的价值、意义、作用等需要通过读者来最终实现。“接受美学”基本上就使用这样一种视角。

艾布拉姆斯所说的四个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以及它们构成的三个环节,形成了整个文学活动过程。我们需要注意,“文学活动”与我们平常说的“文学”、“文学创作”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文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它扩大了创作的范围,四者缺一不可。

二. 对文学活动进行整体关照

文学活动由四种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应把它们割裂开来,而应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统一起来进行审美关照,全面把握其产生、发展、性质、特征、价值和作用。

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

一. 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

A . 关于文学活动发生的几种说法

a.巫术说(魔法说)

从巫术观点来解释文学活动的发生,认为文学活动最早起源于人类社会早期的巫术仪式。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人类文化学家弗雷泽、哈里逊等。

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以大量的例证说明了原始巫术的原理和特征以及对原始艺术的影响。他指出原始巫术赖以建立的两个原则:一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同类相生”指同类的事物必然互相影响。这个原则称为“相似律”,由此产生的法术称为“模拟巫术”。另一种认为物体中断后仍能继续产生相互作用。例如人的牙齿毛发等,在原始部落里是不能随意遗失的。这一原则称为“接触律”,由此产生的巫术称为“接触巫术”。“接触巫术”和“模拟巫术”都可称为“交感巫术”。弗雷泽在《金枝》里写了大量的原始巫术的例子。例如在婆罗洲达雅克亚人那里,当妇女难产的时候,就会找一个男巫躺在产房外面,肚子上放一块大石板,配合产妇呼叫;并将石板不停地往下推,模仿产妇的动作,直到婴儿生产下来。这是一种典型的“模拟巫术”。另外,在黄金海岸讲契维语的民族中,当男人们出征以后,妇女会将脸涂成白色,身背真刀真枪跑来跑去,像砍敌人的脑袋一样用刀砍一种像甜瓜一样的水果。英属哥伦比亚的汤普森印第安人,每当男人们上了战场,女人们就会不停地跳舞,并且挥舞手中的大刀长矛,表演刺杀敌人的哑剧。这些近似于游戏的行为已经接近于舞蹈了,这些巫术活动最终变成了一种艺术活动。中国古代的巫术活动也很发达。“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与原始艺术有很大关系。

与“巫术说”相近的还有“宗教说”。

“宗教说”就是从宗教学的角度解释文学活动的发生,认为文学活动起源于人们的宗教活动。代表人物有德国的批评家赫尔德尔及美学家格罗塞等。

宗教与巫术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宗教和巫术都相信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改变现实,影响人的生活。但巫术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原始人认为自然界是按不变的秩序演进的,人只要掌握了事物演

变的奥秘,通过施行法术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自然。而宗教产生较晚,认为自然界为某种超自然力即“神”所主宰,人必须向神祈祷、祈求,使之感化,才能改变现实,达到人们所欲求的效果。前者是对自然积极施加影响,后者是消极地向超自然力祈求。

宗教同巫术一样,对文学艺术,尤其是西方的文学艺术产生的非常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圣经》,就没有西方的文学艺术。

1 文学概论 <2>

大纲

王卫东

一、文学本体论研究(第1——3周)

本章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文学本体论是从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探讨文学术活动的意义。具体说来,有两个方面,一是考察文学活动的本体意义,即文学何以为人所需,是否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展开,是否是人类生命的必然活动等;一是考察文学活动的根本特征,文学的特征性何在,怎样显示本体存在等问题。

文学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代偿性和理想性。

二、文学的发生(第4——6周)

本章旨在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发生,以及文学在早期人类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共分两个部分:一、文艺发生的主要机制:文艺发生的社会机制、文艺发生的思维机制、文艺发生的心理机制、文艺发生的转换机制;二、对原始文艺形态的考察。

三、文学创作(第7——10周)

文学创作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一、素材积累,素材积累的核心是经验。文学作品表达的是文学家的经验。无论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思想,或一种不能言说的感受,都是文学家的经验。从文学感受的方式来看,大致有“随物兴感”、“因情感物”和“物与心合”三种方式,也是三个层次。感受是双向性的,需要生活和心灵两方面的契合。文学家应该在丰富自己情感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使自己对事物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文学感受能力。二、文学构思。构思就是文学家在感受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将事物与主体心理结构形式进一步协调和契合,在文学家的心中形成意象的过程。构思时时受到文学类型的制约,创作意图对构思也起到只要的影响,构思在创作意图的指导下进行,创作意图发生变化,构思也就随之发生变化。三、文学表达。文学表达是创作过程的最后阶段,只有通过文学表达。文学家的直觉意象才能与物质媒介完美契合,构成完整的作品。文学表达的目的在于使直觉物态化,使个体的直觉意象成为普遍的欣赏对象。也许可以说,表达是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使作品由可能成为现实。因此,表达能力是文学家最重要的创造能力。文学表达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对经验的把握程度,形式感,文学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

四、文学结构研究(第11——14周)

文学结构可分为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两个层次,外部结构指某一文体发展到特定阶段所

具有的大致法则,文学的内部结构指文学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体安排,它体现在作品中各个层次、各个局部的关系中。

文学的外结构即文学传统的深层和规范化,它在人们接触文学时就不知不觉地内化于人们心目中,成为其内在的关于文学的看法,它连接起创作与欣赏,前人与后人,文学的继承与革新就表现为符号的连续与增加,即外部结构的沿袭与修改。文学的外部结构一经确定,就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一种引导作用,保证了在一文化圈里创作与欣赏的可能性。

文学创作实际上就是创造一种结构关系,作品就是文学家创造的一个独特的结构体。欣赏就是通过作品的物质媒介,欣赏者的心理结构与作品内在结构发生同构的过程。作品的结构是作品的具体存在方式。结构与符号是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主体性特征、对物质性的超越,和统一性是文学结构的三个重要特征。

文学品内部结构的框架大致由表层和深层构成,表层结构即对作品中可直接感知的材料进行的组织和安排,深层结构即各种材料内在的时空关系、内在的生命节奏以及象征意蕴等。

体验情感是文学品结构的特有功能。在文学欣赏中,情感的产生有两种类型:异质同构激发的情感和移情

赋予的情感。前者指情感是各种心理要素——意志、思想、欲望等——充分活跃起来之后达到的一种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是一种力的结构,相同的情感可以因质料的不同而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后者指主体面对对象事物时,想象在一定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的引导下,冲破物我的分离,将自我与非我结合在一起,在对象事物中充分体验到主体自己的情感。

2 文学概论 <2>

五、欣赏: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第15—18周)

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欣赏过程中,作品才能获得其本质性,成为文学品。传统文学理论忽视文学欣赏,致使文学研究难以更进一步,也阻碍了文学创作的发展。现代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对文学欣赏的重视程度。可以这样说,对文学欣赏的研究,是现代文学理论的起点,现代文学理论就建立在文学欣赏理论的基础上。

首先,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品一旦完成,就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但欲取得文学品的资格,还有待于欣赏活动。

作品倘若不与作者以外的人发生关联,就如马克思所说,对于其他人,它只是一个“有之非有”、“存在着的无”,也就是说,虽然它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对于与它无关的人,它相当于不存在。

作品假使与人发生物质、生理、科学的眼光去看待作品,也不可能把它视为文学品。因为文学品虽然依存于物质载体,但它并不仅仅是物,它将某种有别于物的东西呈现于人们面前,它明显是不同于物的一种存在。当人们以欣赏的眼光对待作品时,它才区别于普通物品而成为文学品。一件作品能否取得文学品资格不仅取决于作品,而且取决于欣赏者,作品为欣赏提供了可能,欣赏者则使欣赏成为现实。

作品是一种物质媒介,作品的物质媒介与文学欣赏对象有如下区别:

1、作品先于欣赏而存在,是文学欣赏的前提和基础。文学欣赏对象在文学欣赏活动

中产生。

2、作品由作者创造,文学欣赏对象由作品与欣赏者共同创造。

3、作品是一种物质实体,它不依赖于人的感知而存在,无论时间、地点、对象如何

变化,作品都始终如一固定不变。文学欣赏对象是一种非实体的存在,它依存于作品的物质媒介和欣赏者的心理结构,是为知觉而存在的,文化的发展和欣赏者心理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学欣赏对象的改变。

4、作品是一种客观实在。文学欣赏对象则是一种主客观的同一体。

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作品物质载体的感受阶段,文学欣赏对象的形成阶段和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

在叙事性作品和非叙事性作品里,文学欣赏对象的存在方式不尽相同。叙事性作品除了物质材料的组织构造之外,还有叙事情节的安排,比非叙事性作品更为复杂。在非叙事性作品中,从媒介材料结构的直接感受中,就可形成文学欣赏对象和作品的意义。叙事性作品的结构就复杂得多。一方面,作品的媒介材料特有的结构会使人感受到一定的意义,另一方面,很多优秀作品的情节结构却与媒介材料的结构给人的感觉不同,某些作品的情节结构本身就会形成多个文学欣赏对象,使人感受到多样的意义,这就使叙述性作品呈现出复杂的面貌。

文学欣赏对象和作品意义具有一致性和差异性。

一致性主要由下列几个因素决定:作品内在的规定性,人类的共同性,欣赏者心理结构的共同性,欣赏者价值指向的共同性,同一社会阶层的欣赏者的共同性等。

文学欣赏对象和作品意义的差异性取决于以下因素:作品的多义性、不同的文化文学传统、价值指向的差异以及社会阶层的不同,以及同一欣赏者的不同感受等。

作品意义的判断阶段是文学欣赏的最后阶段。所谓判断,是对作品意义的确认及其价值的判定。一旦欣赏者从审美感受状态中走出,理性恢复过来,就会不由自主地作出这种判断。应该说,到这个时候,审美观照已经结束,文学欣赏对象不再以审美愉悦的形式存在,保留下来的,是一种对于文学欣赏对象的认识。当我们说“文学”一词的时候,这个词究竟指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是“文学”?

首先,你可能会说:文学就是指诗歌、小说、散文等语言艺术作品,例如《女神》、《红楼梦》、《野草》。你

说得当然有道理,但有人可能会争辩说:文学难道就只是由这些语言作品组成?这些语言作品难道就不反映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其次,你会修正说:语言作品所反映的生活世界也是文学的组成部分。这就对了,但还不完整。人们会问:那么写出这些反映生活世界的语言作品的作者,算不算文学呢?难道他们不属于文学吗?所以你的答案仍然不完善。再次,你会说:文学还应包括作家以及他们的创作过程。你确实说对了。作家的创作活动当然应当成为文学的一部分。但这个回答也有漏洞:读者算不算文学呢?没有读者怎么叫文学?最后,你提出:读者也是文学的一个环节,正是读者对于作品的阅读和理解确证了作品本身以及作者的创作活动。看来,这样一个问答过程至少已经告诉我们,文学决不是单个人的精神过程,而是一种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们中间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它包含着作品、世界、作者和读者四重因素或环节,因而应当有一种通盘的和全面的思索,不能仅仅看到一个而忽略其它。不妨说,文学是一种以作品为中心的包含世界、作者和读者等多重环节的社会活动。

本节正是要讨论如下问题:文学作为活动,究竟包含了哪些主要环节?以往中外文学理论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应当采取怎样合理的文学活动观念?下面就从作品与世界、作者、形式和读者的关系角度加以讲述。

一、作品与世界——文学的反映活动

文学作品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再现”人类生活世界,从而总要涉及人对世界的反映问题。所以,在东西方文学观念中,文学活动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向受到高度重视。

有意思的是,从文学作品与世界的联系角度看待文学活动,是东西方文学理论的一个共同的古老传统。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摹仿说”。这种学说主张: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这种文艺摹仿说先是从人对动物行为的摹仿上来立论的。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人类是“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唱歌”。后来,人们更主要地是在人对事物形象的摹拟上来立论,认为文艺来源于人对“自然”(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文艺摹仿说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否定性摹仿说和肯定性摹仿说。第一,否定性摹仿说。这以古希腊柏拉图为代表。他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同世界“理式”隔了三层,由此否定艺术存在的合理性。第二,肯定性摹仿说。这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同样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甚至认为诗比历史记录包含更大的真理性,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西方文艺观的主流理论,也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即准则或法度)。这种文艺摹仿说的特点在于强调文学的意义是从属于它所摹仿的生活世界的,文学之所以在人类生活中有作用,也正是由于它像镜子一样地再现了生活的面貌。在东方,中国虽然没有像古希腊那样提出“摹仿说”,但产生了文艺“反映”世界的思想。古代典籍《易?系辞》提出了“观物取象”的见解,表明中国人也注意到,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状况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五代画家荆浩提出:“度物象而取其真”。清代文论家叶燮主张:“表天地万物之情状”。这两种看法分别从画论和文论的角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由此看,东西方的“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虽然各有其背景和含义,但共同地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有着一定的合理方面的。但是,仅仅看到文学与世界的联系是不够的,不能代替对文学作整体的和全面的理解。

为了具体地理解作品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不妨来看宋代诗人雷震的诗《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béi),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描摹了诗人所见的乡村田园景色。青草满池,绿水满塘,远山含着落日,仿佛还浸染了带寒意的水波。一位牧童放牧归来,快活地横骑在牛背上,一支短笛信口吹着无腔无调的小调。诗中有如画的田园风光,有通俗感人的民间小调。

诗里有几处地方用字精妙:

第一,首句连用两个“满”字突出了雨过天晴自然的勃勃生机。第二,“山衔落日”的“衔”字是拟人化手法,很形象。第三,“浸寒漪”的“浸”字似乎使读者也可以感受到一丝寒意。第四,一个“横”字用得尤其准确、传神,如一支生花妙笔活画出牧童的活泼神态。第五,“无腔信口吹”,刻划出民间小调的乡村情趣。

这首诗的妙处正在于以诗歌形式对生活世界作了生动的再现。如果按古希腊“摹仿”说,它成功地再现了

生活情状;而按中国“观物取象”说,它是诗人观照生活事物而从中提取形象的结果。这个例子表明,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无法离开对于生活世界的反映的。同时,真正有价值的诗歌作品总是善于以恰当、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去反映生活世界。

1.“摹仿”说和“观物取象”说。文学起源于人对周围事物的形象的摹仿。西方“摹仿”说:文学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中国“观物取象”说:文学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

问:古希腊文艺摹仿说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它内部存在哪两种对立观念?

答:古希腊文艺摹仿说的基本含义是,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摹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另一种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摹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摹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问:中国古代“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在作品与世界关系问题上的何种立场?

答:“观物取象”表明,中国人虽然没有古希腊那种“摹仿说”,但也认识到,文艺的起源是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的。

习题 1 亚里斯多德是怎样区分诗与历史的?

二、作品与作者——文学的表现活动

文学作品总是由特定的人写成的。这写成作品的人就是作者。作者在写作时总会借助作品表现他个人的体验,以便唤起读者的相同体验,因此,文学作品也可以视为作者的表现活动的产物。

雷震的《村晚》虽然主要描写他所见的乡村生活景色,但通过这种描写仍然表达出他个人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他对笔下的田园景色是赞赏和喜爱的。否则,他是不会如此描写的。

与《村晚》的较为含蓄的方式相比,陶渊明的《饮酒》同样写田园生活,就借助田园生活描绘而更直接地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活动: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以忘言。

诗人写自己在滚滚红尘中安然过隐居生活的情形,以具体情境描写说明一个道理:你问我为什么能在尘俗安静地享受隐逸生活,关键是只要你的隐逸之心远远离开尘俗,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所在之地不偏而自偏了。你瞧我在东篱下采菊花,与“南山”(庐山)悠然神交。近黄昏时山气愈佳,还有飞鸟低回而不舍离去呢。诗人最后告诉人们:这样的隐逸生活本身就包蕴着生活的“真意”,那是无法以言语表述的。全诗一边写景叙事、一边表情达意,在田园生活情境中明确地表现了作者的体验。

强调文学是作者的表现的产物、重视作者在作品中的表现活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形成于先秦的“诗言志”说,正典范地代表了这种源远流长的表现观。它认为,诗歌是作者的情感和志向的表现。但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这种作者表现观往往是与前述反映世界的观点(即“观物取象”说)和谐共存的。六朝时钟嵘认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天地之气感荡万物,万物的变化感荡人,引起人的体验,这种体验急切地要表现为诗乐舞合一的艺术。这是说,作品一方面是对“物”的世界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与中国古代文论很早就重视表现不同,西方文论由于长期标举“摹仿说”,从而对文学的表现活动的认识则远比中国产生得晚。只是到了18、19世纪之交的浪漫主义思潮中,文学作为作者的情感表现的观念才正式登场。需要注意,这种表现说显示了如下三方面新特点:

一是在文学本质问题上,表现说不是突出被摹仿的世界的决定作用,而是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二是在文学批评问题上,更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作用;

三是在文学创作问题上,不是强调文学创作对客观规律的遵循,而是突出文学创作中“天才”的巨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