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曲轴连杆轴颈通用夹具

磨曲轴连杆轴颈通用夹具

夹具设计实例

实验三:机床夹具设计 姓名:谢银飞班级:机制152班学号:72(22) 姓名:朱嘉俊班级:机制152班学号:73(23) 一.明确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 加工拨叉上?孔(工件材料45钢)。工件以?孔、叉口及槽在定位轴2、削边销1、?偏心轮3上定位,由偏心轮夹紧工件,并利用偏心轮楔面的作用限制工件一个自由度。本夹具采用铰链式钻模板,放松锁锁紧螺钉6,即可回转钻模板,以便于装卸工件。图1所示为拨叉钻孔工序图。? 设计在Z525立式钻床上钻拨叉零件上?的钻床夹具。 图 1 零件图 图 2 三维实体图

2.杠杆臂加工工艺分析 (1)加工要求 加工φ10 和φ13 两孔;孔距为78±;U型槽14.20+0.1对称轴线与?轴线的水平尺寸为±,垂直尺寸为两孔垂直;?对?轴线平行度公差为;φ13对φ22 轴线垂直度公差为。Φ10 孔Ra 值为,Φ13 孔Ra 值为。 (2)加工工艺由于该工序中两个孔的位置关系为相互垂直,且不在同一个平面里,要钻完 一个孔后翻转90°再钻削另一个孔,因此要设计成翻转式钻夹具。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拔叉的叉角两端面厚度薄于连接的表面,但减少了加工面,使用淬火处理提供 局部的接触硬度。叉角两端面面积相对较大,可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保证 孔的加工精度,及孔与叉角两端面的垂直度。其它表面加工精度较低,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 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可见该零件 工艺性好。 二.定位方案与定位元件 1.夹具设计要求 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毛坯为模锻件,所用机床为Z525型立式钻床,大 批生产规模。试为该工序设计一钻床夹具。 2、夹具的设计方案? 分析:? ①孔?为自由尺寸,可一次钻削保证。该孔在轴线方向的设计基准距离槽 14.20+0.1mm的对称中心线为±;在径向方向的设计基准是孔?的中心线,其对称 度要求为,该尺寸精度可以通过钻模保证。 ②孔:、槽14.20+0.1mm和拨叉槽口510+0.1mm是已完成的尺寸,钻孔?。 ③立钻Z525的最大钻孔直径为?25mm,主轴端面到工作台面的最大距离H 为700mm,工作台面尺寸为375mm×500mm,其空间尺寸完全能够满足夹具的布 置和加工范围的要求。 ④本工序为单一的孔加工,夹具可采用固定式。 方案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孔?对基准孔?垂直并对该孔中心线的对称度 符合要求,应当限制工件X的平移、Y轴旋转、Z轴旋转,三个自由度;为保证孔?处于拨叉的对称面内且不发生扭斜,应当限制Y轴旋转自由度; 根据零件的构造,最容易想到的是以Φ22mm 的孔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 避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同时可以限定四个自由度;用Φ22 孔口端面(底面) 限定零件的上下移动的自由度;用φ10 孔附近圆柱表面限定零件沿Φ22 中心 线转动的自由度就可以实现完全定位。 φ10 孔附近为悬壁梁结构,加工时容易变形,在φ10 孔口端面(底面)设辅助 支承,用来增加零件的刚性。

发动机曲轴连杆实习报告范文

发动机曲轴连杆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好实习内容,培养好工作能力,显的尤为重要。 发动机曲轴连杆实习报告一 今日实习目的地:南车柴油机二分厂 实习车间:曲轴加工车间 在王工的带领下,进入了曲轴加工车间,首先,向我们介绍了曲轴的用途,以及各个部位特点,如何加工而成、 曲轴是活塞式发动机中最重要、承受负荷最大的零件之一。其主要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变成回转运动,即把燃料燃烧的爆发力通过活塞、连杆转变成扭矩输送出去做功,同时还带动发动机本身的配气机构和相关系统工作 曲轴一般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块、前端和后端等组成。一个主轴颈、一个连杆轴颈和一个曲柄组成了一个曲拐,曲轴的曲拐数目等于气缸数(直列式发动机);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主轴颈是曲轴的支承部分,通过主轴承支承在曲轴箱的主轴承座中。主轴承的数目不仅与发动机气缸数目有关,还取决于曲轴的支承方式。曲轴的支承方式一般有

两种,一种是全支承曲轴,另一种是非全支承曲轴。曲轴的形状和曲拐相对位置(即曲拐的布置)取决于气缸数、气缸排列和发动机的发火顺序。 轴典型加工工艺 曲轴的典型加工过程如下 铣端面打中心孔粗精车所有主轴颈及周轴颈铣角向定位面粗精车所有连杆颈粗磨第四主轴颈 车平衡块钻直斜油孔半精磨 1、主轴径7车铣割滚压精磨所有主轴颈及周轴颈淬火回火探伤精磨第四主轴颈喷丸钻工艺孔 两端孔的加工精磨所有连杆颈动平衡抛光所有轴颈清洗防锈 铣键槽 曲轴加工第一工序铣端面、钻中心孔。通常以两端主轴颈的外圆表面和中间主轴颈的轴肩为粗基准,这样钻出的中心孔可保证曲轴加工时径向和轴向余量均匀。 径向定位主要以中心线为基准,还可以两端主轴颈外圆为精基准。轴向定位用曲轴一段的端面或轴肩。角度定位一般用法兰盘端面上的定位销孔或曲柄臂上铣出的定位平台。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方法和设备,定位基准的选用亦有不同。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

编号 无锡太湖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信机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号:0923185 学生姓名:陈其伟 指导教师:张大骏(职称:高级工程师) (职称:) 2012年5月25日

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空压机曲轴工艺的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级:机械94 学号:0923185 作者姓名: 2013年5月25日

无锡太湖学院 信机系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一、题目及专题: 1、题目空压机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 2、专题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1无锡力源压缩机有限公司 2产品图纸 3产品材料:QT600-3 4年产量2000件 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 1.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2.夹具设计3套,包括总图及零件图,折合A0图纸不少于3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10000字) 4.专业论文翻译;(不少10000字符) I

四、接受任务学生: 机械94班姓名陈其伟 五、开始及完成日期: 自2012年11月12日至2013年5月25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 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 签名 教研室主任 〕签名 〔学科组组长 研究所所长 系主任签名 2012年11月12日 II

摘要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空压机曲轴的工艺规程设计和系列夹具设计的两大方面。制定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包括:零件的图样,产品验收质量标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毛坯图样、生产条件、零件材料等。制定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如下:审查零件的图样,工艺方案的确定,对样品进行工艺分析,零件的毛坯选择以及毛坯图说明;工艺设计过程(包括加工段的分析,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工序顺序的安排,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制定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工序间尺、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填写工艺文件。夹具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有:保证加工精度,夹具的总体方案应与年生产纲领相适应,安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排屑顺畅,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结构工艺性。夹具设计包括工件的定位,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夹紧机构的确定,夹具力的确定(包括方向,作用点和大小)。 当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确定后,再绘制夹具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和说明书的编写。 关键词: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加工余量;定位误差 III

曲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曲轴加工工艺及曲轴连杆轴颈 磨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学生姓名郑为山 班级09 机电一班 学号 62093138 指导教师问德刚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15日

目录 摘要 (2) 1轴零件图的分析 (3) 1.1曲轴零件及其工艺特点 (3) 1.2曲轴的主要技术要求 (4) 1.3曲轴零件加工要求 (4) 1.4 曲轴零件工艺特点 (4) 2曲轴的机械加工 (4) 2.1曲轴的材料和毛坯 (4) 2.2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5) 3曲轴连杆轴颈磨床夹具设计 (14) 3.1 机床夹具的分类、基本组成和功用 (14) 3.2加紧方案 (15) 3.3定位基准的选择 (15) 3.4定位误差分析 (15) 3.5夹具结构简图 (17) 3.6夹具的使用方法 (19) 总结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曲轴加工工艺及曲轴连杆轴颈磨床夹具设计 郑为山 【摘要】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发动机的质量和寿命.曲轴在发动机中承担最大负荷和全部功率,承受着强大的方向不断变化的弯矩及扭矩,同时经受着长时间高速运转的磨损,因此要求曲轴材质具有较高的刚性、疲劳强度和良好的耐磨性能。发动机曲轴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实现发动机由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输出。 本课题是曲轴的加工工艺的分析与设计进行探讨。工艺路线的拟定是工艺规程制订中的关键阶段,是工艺规程制订的总体设计。所撰写的工艺路线合理与否,不但影响加工质量和生产率,而且影响到工人、设备、工艺装备及生产场地等的合理利用,从而影响生产成本。 所以,本次设计是在仔细分析曲轴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及加工精度后,合理确定毛坯类型,经过查阅相关参考书、手册、图表、标准等技术资料,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基准、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最终制定出曲轴零件的加工工序卡片。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工艺分析工艺设计夹具

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案例

专用钻床夹具的设计 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包括: 1、准备阶段 2、设计阶段 3、绘图阶段 4、标注尺寸、技术要求 5、编写零件明细表 6、绘制非标准夹具零件图 下面以某麦稻联合收割机中的一零件为例,介绍钻床专用夹具的设计过程。 1.1准备阶段 该零件的零件图见图1。 生产类型:中批生产。 毛坯类型:棒料:φ110X15 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见表1。 现要求设计第30道工序的专用钻床夹具。 第30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见表.2。 机床:Z5125 刀具:φ7钻头(W18Cr4V) 1.2设计阶段 1.根据零件图和工艺过程确定零件定位夹紧方案 根据零件特点,按照工艺过程要求,确定工件定位夹紧方案,设计夹具的总体结构。结果见图2所示。 图 2 根据夹紧方案设计的夹具总体结构

图1 零件图

表1 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续)

表 2 第30道工序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2.定位方案设计 (1)在本设计方案中,工序尺寸为φ85±0.27、φ7 1 .00+,工序基准为孔的中心线。要满足加工要求理 论应限制的自由度为:。 (2)根据工序基准选择φ72孔中心线及工件大端面为定位基准,结合第2章的内容,确定内孔采用 φ72 6 8 g H 的孔轴配合定位,工件大端面用平面定位。通过定位实际限制了工件的五个自由度。 定位元件布置如图3所示。 图 7-3 布置定位元件 (3)定位误差分析 对尺寸φ85±0.27而言,工序尺寸为42.5±0.135。 Δjb : 定位基准为φ72孔中心线,工序基准为φ72孔中心线,基准重合。 故Δjb=0; Δdb : 工件以φ72圆孔定位,为任意边接触。 Δdb =ΔD+Δd+Δmin ΔD=0.046 Δd=0.019 Δmin=0.010 Δdb =0.075 Δdw =Δjb+Δdb =0+0.075=0.075 ΔT=0.27 ΔT/3=0.090 Δdw =0.075<ΔT/3=0.090 对φ71 .00 +而言,因为是钻孔加工,属定尺寸刀具加工,故其由刀具保证。 经校核,该定位方案可行。 3.布置导引元件 (1)确定钻套形式 根据零件的加工特点,钻套形式选用固定钻套,钻套以H7/n6固定在钻模板上。

曲轴连杆轴颈的铣削

4D型曲轴连杆轴颈的铣削 曲轴连杆轴颈的铣削是机械加工中效率相对较高的一种基础加工方法,通过多刃刀具的高速旋转运动和进给运动对所加工的工件进行切削操作,根据实际的要求加工的工件可以固定,也可以做进给运动,经过刀具在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去去屑后逐渐铣出粗加工后的表面。 铣削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刀具的每个刀齿在进行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厚度是随时变化的。 ②在加工过程中,用每齿进给量af(mm/齿)来表示工件在铣削刀具每次转过一个刀齿的时间内所经过的相对位移量。 ③铣刀的各个刀齿在加工的过程中会周期性地进行间断切削。 铣削可以适用于沟槽、平面和螺纹等的加工,一般在镗床或铣床上进行加工操作,加工机床一般有立式的铣床和卧式的铣床,可以是普通或者数控机床。 铣削加工相对于车削加工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一般为车削加工生产效率的3倍左右,所以铣削加工的采用可以达到降低生产设备的投资的目的。 车削加工的稳定性在现实生产中也不如铣削加工,同时车削工件在进行车削加工时需要高速的回转,这样对生产机床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较大的离心力,长期进行的车削加工操作的机床相对发生的故障率也要比铣床多一些。 根据铣削刀具的不同,铣削一般可分为外铣和内铣两种,下面我们通过对两种不同的铣削方式来研究适用于4D型曲轴连杆轴颈加工的具体操作方式。 1、4D型曲轴连杆轴颈的外铣加工 曲轴的外铣加工方式主要适用于小排量的车辆,对曲轴的主轴颈和曲轴的连杆轴颈去除毛坯余量不大的加工处理。按曲轴外铣加工的铣床铣的数量可以分为双头铣加工和单头铣加工两种。

曲轴的外铣加工示意图 曲轴在外铣加工时,在机床上将曲轴两端的主轴颈要进行位置和角度定位并夹紧,通过止推面进行轴向定位,在加工的过程中铣刀高速旋转在径向进给到曲轴连杆轴颈所规定的直径尺寸后,外铣刀具进行跟踪曲轴连杆轴颈作仿行铣削运动(这个过程也可称为数控),同时曲轴需要围绕曲轴主轴颈的中心低速旋转三百六十度,这样一个完整的工序就可以将曲轴连杆轴颈的各面加工出来了。 由于普通的曲轴外铣加工在性能上存在有许多的缺陷,基本上已经被曲轴的内铣加工所取代,所以4D型曲轴连杆轴颈在现实生产中不采用外铣加工。 2、4D型曲轴连杆轴颈的内铣加工 曲轴的内铣加工示意图 曲轴的连杆轴颈的内铣加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加工工件不旋转和加工

毕业设计_机械制造工艺及其夹具设计实例

本设计所需图纸请联系QQ380752645 加Q时请说明是一柱香推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06405100319 指导教师:机设064 2009年12月10日

. 目录 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3) 序言 (4) 零件的分析 (4) 零件的作用 (5) 零件的工艺分析 (5) 工艺规程设计 (6)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 基准面的选择 (6) 制定工艺路线 (6)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8) 夹具设计 (9) 问题提出 (9) 夹具设计 (9) 参考文献 (11)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工程学院(系、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机设063 班级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 起止日期:自2010 年 1 月 3 日至2010 年 1 月9 日共 1 周 内容及任务一、设计任务: 底板座架零件,如图所示,进行夹具设计,生产批量为中等批量生产。 二、要求: 1、加工图中标注为“III”的部位,应保证相关的技术和精度要求; 2、加工机床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3、如图形不够清晰,请查阅《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陈立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2625-6) 三、设计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非标准零件图1-2张,专用夹具装配总图1张,夹具爆炸图1张 (3D图);图纸工作量应大于一张A0图; 2、设计说明书及图纸必须为计算机输出稿; 3、上交作业应包括电子稿以及打印稿,设计说明书文件格式为word2003版本,平面图纸 文件格式为autocad2007或以下版本文件格式,3D图为step文件格式(图纸要求包括原始零件模型数据)。 *3D图可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选择。 进度安排(仅供参考)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2010.1.3 1、设计准备工作:熟悉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的内容 与要求;2、熟悉设计指导书、有关资料、图纸等 3、结构方案分析; 2010.1.4 机构(夹具)草图设计; 2010.1.5 机构(夹具)分析计算; 2010.1.6 装配图绘制; 2010.1.7 夹具零件图绘制; 2010.1.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010.1.9-16 答辩 主要参考资料1.《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冯辛安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设计》陈立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陈立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浦林详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5.《金属切削机床设计》戴曙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2009 年12月02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柴油机曲轴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学科门类:工学单位代码:32022 毕业设计说明书 R180柴油机 曲轴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盐城工学院机械工程系 二○**年六月

任务书 一、设计(论文)内容 任务:R180柴油机曲轴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二、设计(论文)依据 Ⅰ.被加工零件材料为QT800-2,硬度240-300HBS Ⅱ.生产纲领,5万台/年,两班制 三、技术要求 ⑴、机床要求运转平稳,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装卸方便,维修及调整便利。 ⑵、加工精度应符合零件图要求。 ⑶、夹具设计要求定位合理,夹紧可靠,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试及维修方便, 提高生产效率。 四.毕业设计(论文)物化成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具体内容参照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大纲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填写) 1、零件加工工序图1张A1 2、机床尺寸联系图1张A0 3、生产率计算卡1分 4、夹具装配图1张A0 5、零件图6—11张A4—A2

6、设计说明书1份,字数在1万字以上。 .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六.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家瀛.组合机床设计简明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2.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组合机床设计(第一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5. 3.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组合机床设计参考图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75 4.沈阳工业大学.组合机床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 5. 5.王先达.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6.杨黎明.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 7.徐仁发.机床夹具设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8.孟少庚.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9.戴曙.金属切削机床.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10.杨列群.形状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七、其他

夹具设计实例

6. 5基本夹紧机构 不论采用何种力源(手动或机动)形式,一切外力都要转化为夹紧力,这一转化过程都不得 是通过夹紧机构实现的。因此夹紧机构是夹紧装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夹紧机构中,起基本夹紧作用的,多为斜楔、螺旋、偏心、杠杆、薄壁弹性元件等夹具元件,而其中以斜楔、螺旋、偏心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夹紧装置应用最为普遍。 6.5.1斜楔夹紧机构 1?作用原理 A^A J L郴 (a) 图6-38手动斜楔夹紧机构 1—斜楔2—工件3—夹具体 图6-38为一种斜楔夹紧机构。需要在工件上钻削互相垂直的$ 8mm与$ 5mm小孔,工件装 入夹具后,在夹具体上定位后,锤击楔块大头,则楔块对工件产生夹紧力和对夹具体产生正压力,从而把工件楔紧。加工完毕后锤击楔块小头即可松开工件。 由此可见,斜楔主要是利用其斜面的移动和所产生的压力来夹紧工件的,即楔紧作用。 2.夹紧力的计算 斜楔夹紧时的受力情况如图6-39 (a )所示,斜楔受外力为F q,产生的夹紧力为F w ,按斜楔受力的平衡条件,可推导出斜楔夹紧机构的夹紧力计算公式: 01}夹鬻矍力 39图

a )夹紧受力图( b )自锁受力图 c)夹紧行程 图6-39 斜楔的受力分析 式中:F 夹紧力,单位为 N; F q ――作用力,单位为 N; ? 1、? 2分别为斜楔与支承面及与工件受压面间的摩擦角,常取? 1= 2 =5 0?8 0; a —斜楔的斜角,常取a = 6 0?10 0 。 3.斜楔的自锁条件 图 6-39(b )所示,当作用力消失后,斜楔仍能夹紧工件而不会自行退出。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推导出自锁条件: 一般钢铁的摩擦系数卩=0.1?0.15。摩擦角? = arctan(0.1 ?0.15) = 5° 43'? 8° 32',故a < 11°?17°。但考虑到斜楔的实际工作条件,为自锁可靠起见,取a = 6° ?8°。当a = 6° 时,tan a ?0?仁 , 因此斜楔机构的斜度一般取 1: 10。 4.斜楔机构的结构特点 (1)斜楔机构具有自锁的特性当斜楔的斜角小于斜楔与工件以及斜楔与夹具体之间的摩擦角之和时,满足斜楔的自锁条件。 (2)斜楔机构具有增力特性 斜楔的夹紧力与原始作用力之比称为增力比 i F (或称为增力系数)。 即: 当不考虑摩擦影时, ,此时a 愈小,增力作用愈大。 ( 3)斜楔机构的夹紧行程小 工件所要求的夹紧行程 h 与斜楔相应移动的距离 s 之比称为行程比 i s

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 夹具设计一般是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订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的。制订工艺过程,应充分考虑夹具实现的可能性,而设计夹具时,如确有必要也可以对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 第一节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个优良的机床夹具必须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地选定定位基准、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必要时还需进行定位误差分析,还要注意夹具中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应与生产纲领相适应,应尽量采用各种快速高效的装夹机构,保证操作方便,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能好专用夹具的结构应力求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装配、调整、检验、维修等。 专用夹具的制造属于单件生产,当最终精度由调整或修配保证时,夹具上应设置调整和修配结构。 (4)使用性能好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在客观条件允许且又经济适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气动、液压等机械化夹紧装置,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专用夹具还应排屑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防止切屑破坏工件的定位和损坏刀具,防止切屑的积聚带来大量的热量而引起工艺系统变形。 (5)经济性好专用夹具应尽可能采用标准元件和标准结构,力求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以降低夹具的制造成本。因此,设计时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第二节专用夹具设计的规范化程序 一、夹具设计规范化概述 1.夹具设计规范化的意义 研究夹具设计规范化程序的主要目的在于: (1)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夹具设计质量主要表现在: 1)设计方案与生产纲领的适应性; 2)高位设计与定位副设置的相容性; 3)夹紧设计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

曲轴工艺规程设计及系列夹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空压机曲轴的工艺规程设计和系列夹具设计的两大方面。制定工艺规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包括:零件的图样,产品验收质量标准,产品的年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毛坯图样、生产条件、零件材料等。制定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如下:审查零件的图样,工艺方案的确定,对样品进行工艺分析,零件的毛坯选择以及毛坯图说明; 工艺设计过程(包括加工段的分析,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工序顺序的安排,定位基准的选择,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制定工艺路线(工艺方案,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工序间尺、公差、表面粗糙度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填写工艺文件。夹具设计必须满足的要求有:保证加工精度,夹具的总体方案应与年生产纲领相适应,安全、方便、减轻劳动强度,排屑顺畅,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和结构工艺性。夹具设计包括工件的定位,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夹紧机构的确定,夹具力的确定(包括方向,作用点和大小)。 当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确定后,再绘制夹具总装配图、主要零件图和说明书的编写。 关键词: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加工余量;定位误差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wo aspects of the M3400 thermostat p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series. The original development of process planning include: part drawings and assembly drawings must be quality standards for product acceptance, the agenda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type, rough drawings, production conditions. Development of process planning, follow these steps: review of part design, process analysis part, select the part of the rough, draw a rough diagram,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positioning reference choice, the choice of the parts of the surface processing methods, processing the order of arrangement process combinations), process design (including choice of machine tool equipment and tool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allowance in the process, the process of determination of dimensions and tolerances, the choice of cutting the amount of time quota determined),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the complete process documents. The fixture design requirements that must be met: ensure accuracy the fixture overall program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agenda for the annual production, safe, convenient,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smooth chip, has good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ructure of the process.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jigs and fixtures design overview, the choice of positioning with locating datum clamp mechanism design, positioning error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clamping mechanism to determine the clamping force OK. When the process planning and fixture design is determined, and then draw a the fixture assembly drawings, preparation of the main parts diagram and instructions. Keywords: process planning; fixture design; allowance; positioning error

夹具设计实例-模板

实验三:机床夹具设计 :银飞班级:机制152班学号:1420152372(22) :朱嘉俊班级:机制152班学号:1420152373(23) 一.明确设计任务 1.设计任务 加工拨叉上?8.4mm孔(工件材料45钢)。工件以?15.81F8孔、叉口及槽在定位轴2、 削边销1、偏心轮3上定位,由偏心轮夹紧工件,并利用偏心轮楔面的作用限制工件一个 自由度。本夹具采用铰链式钻模板,放松锁锁紧螺钉6,即可回转钻模板,以便于装卸工件。图1所示为拨叉钻孔工序图。 设计在Z525立式钻床上钻拨叉零件上?8.4mm的钻床夹具。 图 1 零件图

图 2 三维实体图

2.杠杆臂加工工艺分析 (1)加工要求 加工φ10 和φ13 两孔;孔距为78±0.5;U型槽14.20+0.1对称轴线与?8.4 轴线的水平尺寸为3.1±0.1mm,垂直尺寸为 12.5 两孔垂直;?8.4对 ?15.81F8轴线平行度公差为 0.2;φ13对φ22 轴线垂直度公差为0.1。 Φ10 孔Ra 值为3.2,Φ13 孔Ra 值为12.5。 (2)加工工艺由于该工序中两个孔的位置关系为相互垂直,且不在同一个平面里,要钻完 一个孔后翻转90°再钻削另一个孔,因此要设计成翻转式钻夹具。分析零件图可知,该拔叉的叉角两端面厚度薄于连接的表面,但减少了加工面,使用淬火处理 提供局部的接触硬度。叉角两端面面积相对较大,可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 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及孔与叉角两端面的垂直度。其它表面加工精度较低,通过 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地加工出来,可见该 零件工艺性好。 二.定位方案与定位元件 1. 夹具设计要求 已知工件材料为45钢,毛坯为模锻件,所用机床为Z525型立式钻床,大 批生产规模。试为该工序设计一钻床夹具。 2、夹具的设计方案 分析: ①孔?8.4mm为自由尺寸,可一次钻削保证。该孔在轴线方向的设计基准 距离槽14.20+0.1mm的对称中心线为 3.1mm±0.1mm;在径向方向的设计基准是孔 ?15.81F8的中心线,其对称度要求为0.2mm,该尺寸精度可以通过钻模保证。 ②孔:15.81F8、槽14.20+0.1mm和拨叉槽口510+0.1mm是已完成的尺寸,钻孔 ?8.4mm。 ③立钻Z525的最大钻孔直径为?25mm,主轴端面到工作台面的最大距离H 为700mm,工作台面尺寸为375mm×500mm,其空间尺寸完全能够满足夹具的布 置和加工围的要求。 ④本工序为单一的孔加工,夹具可采用固定式。 方案设计: 1、定位基准的选择:为了保证孔?8.4mm对基准孔?15.8F8垂直并对该孔 中心线的对称度符合要求,应当限制工件X的平移、Y轴旋转、Z轴旋转,三个 自由度;为保证孔?8.4处于拨叉的对称面且不发生扭斜,应当限制Y轴旋转 自由度; 根据零件的构造,最容易想到的是以Φ22mm 的孔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 免基准不重合误差,同时可以限定四个自由度;用Φ22 孔口端面(底面)限 定零件的上下移动的自由度;用φ10 孔附近圆柱表面限定零件沿Φ22 中心

设计夹具步骤和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0.3mm。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 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 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 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 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 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00 mm公

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

②选择可调支承钉为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防转定位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4(a)所示。 构简单,现选用图2-2-24(a)所示结构。 (3)定位误差计算 ①加工φ10H9孔时孔距尺寸(80±0.2)mm的 定位误差计算。 由于基准重合,故ΔB=0。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71柴油机曲轴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0 引言 本次毕业设计是关于R180柴油机曲轴的工艺设计及其中两道工序的夹具设计。 曲轴是柴油机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材质大体分为两类:一是钢锻曲轴,二是球墨铸铁曲轴。由于采用铸造方法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构形状,从而减轻质量,且机加工余量随铸造工艺水平的提高而减小。球铁的切削性能良好,并和钢制曲轴一样可以进行各种热处理和表面强化处理,来提高曲轴的抗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而且球铁中的内摩擦所耗功比钢大,减小了工作时的扭转振动的振幅和应力,应力集中也没有钢制曲轴来的敏感。所以球墨铸铁曲轴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采用。本次设计中曲轴的材质为球铁。 从目前整体水平来看, 毛坯的铸造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工艺装备落后,毛坯机械性能不稳定、精度低、废品率高等问题。从以下几个工艺环节采取措施对提高曲轴质量具有普遍意义。①熔炼国内外一致认为,高温低硫纯净铁水的获得是生产高质量球铁的关键所在。为获得高温低硫磷的纯净铁水,可用冲天炉熔化铁水,经炉外脱硫,然后在感应电炉中升温并调整成分。②球化处理③孕育处理冲天炉熔化球铁原铁水,对铜钼合金球铁采用二次孕育。这对于防止孕育衰退,改善石墨形态,细化石墨及保证高强度球铁机械性能具有重要作用。④合金化配合好铜和钼的比例对形成珠光体组织十分有利,可提高球铁的强度,而且铜和钼还可大大降低球铁件对壁厚的敏感性。⑤造型工艺气流冲击造型工艺优于粘土砂造型工艺,可获得高精度的曲轴铸件,该工艺制作的砂型具有无反弹变形量的特点,这对于多拐曲轴尤为重要。 ⑥浇注冷却工艺采用立浇—立冷,斜浇—斜冷、斜浇—反斜冷三种浇注方式较为理想,其中后一种最好。斜浇—反斜冷的优点是:型腔排气充分,铁水充型平稳,浇注系统撇渣效果好,冒口对铸件的补缩效果好,适应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目前,国内大部分专业厂家普遍采用普通机床和专用组合机床组成的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较低。曲轴的关键技术项目仍与国外相差1~2个数量级。国外的机加工工艺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特点。①广泛采用数控技术和自动线,生产线一般由几段独立的自动化生产单元组成,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采用龙门式自动上下料,集放式机动滚道传输,切削液分粗加工与精加工两段集中供应和回收处理。②曲轴的主要加工工序基准中心孔,一般采用质量定心加工方式,这样在静平衡时,加工量很少。③轴颈的粗加工一般采用数控铣削或车拉工艺。工序质量可达到国内粗磨后的水平,且切削变形小、效率高。铣削和车拉是曲轴粗加工的发展方向。④国外的曲轴磨床均采用CNC控制技术,具有自动进给、自动修正砂轮、自动补偿和自动分度功能,使曲轴的磨削精度和效率显著提高。⑤油孔的加工采用鼓轮钻床和自动线,近几年随着枪钻技术的应用,油孔的加工大多已采用枪钻自动线钻孔—修缘—抛

曲轴箱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曲轴箱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工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生活水准和国防实力。机械制造工业是制造农业机械﹑动力机械﹑运输机械﹑矿山机械等机械产品的工业生产部门,也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冶金机械﹑化工设备和工作母机等装备的部门。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 机械制造工艺技术是在人类生产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它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但是在研究工艺问题上,可归纳为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三类。(1)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包括整台机械的装配精度﹑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以及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2)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一是提高切削用量﹑采用高速切削﹑高速磨削和重磨削。二是改进工艺方法﹑创造新工艺。(3)降低成本:要节省和合理选择原材料,研究新材料;合理使用和改进现有设备,研制新的高效设备等。对于上述三类问题要辨证地全面地进行分析。要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以优质﹑高效﹑低耗的工艺去完成零件的加工和产品的装配,这样的工艺才是合理的和先进的工艺。

第1章零件分析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小型40拖拉机的曲轴箱,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曲轴以及汽缸活塞与曲轴的连接.用于传递运动和动力.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曲轴箱这个零件,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主要是由一些面和孔所组成.其主要平面有五组,现将五组平面分述如下: 1.以?52K7轴承孔轴线即基准A为中心的加工平面包括汽缸孔?56H8轴线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05,轴承孔端面与基准A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1,轴承孔端面与基准A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3 2.以?56H8汽缸孔轴线即基准B为中心的加工面,包括汽缸端面螺纹孔与基准B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3。 3.以曲轴箱底面即基准C为中心的加工平面与基准C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 0.025。轴承孔内圆柱面与基准C的平行度为0.05,与内表面圆柱度为0.013。4.底面四个?9孔相互位置度为0.5。 5.斜油孔轴线与汽缸孔轴线偏转角为22.5度。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上述这些加工平面而言,为保证其加工精度即相互位置精度,而且考虑到生产批量比较大,我们可以借助专用夹具来进行加工,以保证它们之间的加工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床夹具设计步骤和实例

第2节机床夹具设计实例 一、钻夹具的设计实例 图2-2-20所示为杠杆类零件图样。图2-2-21所示为本零件工序图。 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①钻、扩、铰φ10H9孔及φ11孔。 ②φ10H9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80±0. 2)mm;平行度为0.3mm。 ③φ11孔与φ28H7孔的距离为(15±0. 25)mm。 ④φ11孔与端面K距离为14mm。 本工序前已加工的表面如下。 ①φ28H7孔及两端面。 ②φ10H9两端面。 本工序使用机床为Z5125立钻,刀具为通用 标准工具。 2.确定夹具类型 本工序所加工两孔(φ10H9和φ11),位于互 成90°的两平面内,孔径不大,工件质量较小、 轮廓尺寸以及生产量不是很大,因此采用翻转式 钻模。 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1)定位方案。根据工件结构特点,其定位方 案如下。

①以φ28H7孔及一组合面(端面K 和φ10H9一端面组合而成)为定位面,以φ10H9孔 端外缘毛坯面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六个自由度。这一定位方案,由于尺寸885 .00+mm 公 差大,定位不可靠,会引起较大的定位误差。如图2-2-22(a)所示。 ②以孔φ28H7孔及端面K 定位,以φ11孔外缘毛坯一侧为防转定位面,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为增加刚性,在φ10H9的端面增设一辅助支承,如图2-2-22 (b)所示。 比较上述两种定位方案,初步确定选用图2-2-22(b)所示的方案。 (2)选择定位元件。 ①选择带台阶面的定位销,作为以φ28H7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件,如图2-2-23所示。定位副配合取6 7 28 g H φ。

曲轴的结构

曲轴的结构如图1.1所示:它由主轴颈,连杆轴颈曲轴臂,平衡块,前轴端和后轴端等部分组成。其中一个连杆颈和它两端的曲臂以及前后两个主轴颈合在一起,称为曲拐。曲轴的形式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下面分析大多数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整体式曲轴的结构。 图1.1 1.主轴颈 图1.2所示,用来支撑曲轴,曲轴几即绕其中心线旋转。主轴颈支撑于滑动主轴承上,主轴颈结构和连杆轴颈类似,不同点于滑动主轴承上,主轴颈结构和连杆轴颈类似,不同点是内表面有油槽。主轴承盖用螺栓与上曲轴箱的主轴承座紧固在一起。为了使各主轴颈磨损相对均匀,对于受力交大的中部和两端的主轴颈制造得较宽。 在连杆轴颈的两侧都有主轴颈者,称为全支撑曲轴。全支撑曲轴钢度好,主轴颈负荷小,但它比较长。如果主轴颈数目比连杆轴颈少,则称为非全支撑曲轴。其特点和全支撑主轴相反。 图1.2

2.连杆轴颈 用来安装连杆大头,如图1.3所示。直列式发动机的连杆轴项数与汽缸数相等;V型发动机因为两个连杆共同装在一个连杆轴颈上,故连杆轴颈数为汽缸数的一半。连杆轴颈通常被制成中空,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曲拐旋转部分的质量,以减小离心力。中空的部分还可兼作油道和油腔,如图所示。油腔不钻通,外端用螺塞封闭,并用开口销锁住。连杆中部插入一弯管,管口位于油腔中心。当曲轴旋转时,在曲轴油管机油中的较重的杂质被甩向油腔壁,而洁净的机油则经弯管流向连杆轴向表面,减轻了轴颈的磨损。 图1.3 3.曲轴臂 用来连接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如图1.4所示。有的发动机曲轴臂上加有平衡块,用来平衡曲轴的不平衡的离心力和离心力矩,有的还可平衡一部分往复惯性力。图示1.5为四缸发动机曲轴受力情况。1.4道连杆轴颈的离心力F1.F4与2.3道连杆轴颈的离心力F2.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整体上看,似乎在内部能相互平衡,但由于在F1与F2形成的力偶MF2和F3与F4形成的力偶M3-4作用下,如果曲轴的刚度不足,则发生弯曲变形,加剧主轴颈的磨损。为此,需加宽轴颈,增加刚度,以减少磨损。但更有效的措施是在曲轴臂反方向延伸一块平衡块。平衡块与曲轴制成一体,也可单独制造,再用螺栓固装在曲轴臂上,加平衡块会导致曲轴质量和材料消耗增加,制造工艺复杂。因此,曲轴是否要加平衡块,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