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1关于钢筋混凝土的认识

1.1基本概念

混凝土是由水、细骨料、粗骨料和掺和剂等经搅拌、浇筑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它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凝土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第一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第二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第三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第四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钢筋的存在可抵抗开裂处的拉力,应用广泛,破坏是由于钢筋的屈服。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性质很不相同的材料能共同工作主要是:

第一接触面上存在有粘结强度,能够传递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同受力;

第二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

第三混凝土可作为钢筋的保护层,防止钢筋的锈蚀,保证构件的耐久性。

1.2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钢筋混凝土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1801年洘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

到1850年法国的兰伯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为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1872年,美国沃德建造了第一个无梁平板。从此,钢筋混凝土小构件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

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1992年英国人蒂森提出了受弯构件按破损阶段的计算方法。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莱西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在分析、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艺与科研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如美国波士顿式的Kresge 大会堂,英国的1951节日穹顶,美国芝加哥市的Marina摩天大楼,湖滨大楼等建筑物。1950年苏联根据极限平衡制定了“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规程”。1955年颁布了极限状态设计法,从此结束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为工业化生产构件与施工,结构体系应用范围扩大,设计计算按极限状态方法。由于二战后许多大城市百废待兴,重建任务繁重,工程中大量应用预制构件和机械化施工以加快建造速度。继苏联提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之后,1970年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波兰相继采用此方法,并在欧洲混凝土委员会,与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CEB-FIP)第六届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与施工建议,形成了设计思想上的国际化统一标准。

第四阶段,由于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这一新的学科的科学分支逐渐形成,以统计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电钻的迅速发展,使复杂的数学运算成为可能。设计计算将依据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概括为计算

理论趋于完善,材料强度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建筑向大跨度高层发展。

2、钢筋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

2.1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1.1 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原理

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180 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为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可靠粘结和防止钢筋被锈蚀,钢筋周围须具有15~30毫米厚的混凝土保护层。若结构处于有侵蚀性介质的环境,保护层厚度还要加大。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而素混凝土结构不能用于受有拉应力的梁和板。如果在混凝土梁、板的受拉区内配置钢筋,则混凝土开裂后的拉力即可由钢筋承担,这样就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和钢筋抗拉强度较高的优势,共同抵抗外力的作用,提高混凝土梁、板的承载能力。

2.1.2 钢筋混凝土的特性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蠕变)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钢筋会阻碍混凝土硬化时的自由收缩,在混凝土中会引起拉应力,在钢筋中会产生压应力。混凝土的徐变会在受压构件中引起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力重分配,在受弯构件中引起挠度增大,在超静定结构中引起内力重分布等。混凝土的这些特性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应予以考虑。

由于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值较低(约为0.15毫米/米)和混凝土的收缩,导致在使用荷载条件下构件的受拉区容易出现裂缝。为避免混凝土开裂和减小裂缝宽度,可采用预加应力的方法;对混凝土预先施加压力。实践证明,在正常条件下,宽度在0.3毫米以内的裂缝不会降低钢筋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从-40~60°C的温度范围内,混凝土和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都不会有明显的改变。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应用。当温度高于60°C时,混凝土材料的内部结构会遭到损坏,其强度会有明显降低。当温度达到200°C时,混凝土强度降低30~40%。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宜在温度高于200°C的条件下应用:当温度超过200°C时,必须采用耐热混凝土。

2.2钢筋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原料的品种、质量和用量。要做到合理选择原材料,则首先必须了解组成材料的性质、作用原理和质量要求。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粗、细集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段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这种材料具有许多优点: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可以浇筑成任意形状、不同强度、不同性能的建筑物,原材料来源广泛,价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文献综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文献综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建筑要求的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无论是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日益增多,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界面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承载能力强、延性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国工程中,特别是桥梁结构、高层建筑及大跨度结构等领域,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自重轻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框架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应用甚广。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框架结构在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2.现行主要研究 2.1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 后浇整体节点与现浇节点具有相同的抗震能力;钢纤维混凝土对减少节点区箍筋用量有益,但对节点强度、延性和耗能的提高作用不明显。与现浇混凝土节点相比,预应力装配节点在大变形后强度和刚度的衰减及残余变形都小;节点恢复能力强;预制混凝土无粘结预应力拼接节点耗能较小,损伤、强度损失和残余变形也较小。装配节点力学性能受具体构造影响很大,过去进行的研究也较少,一般说,焊接节点整体性好,强度、耗能、延性等方面均可达到现浇节点水平;螺栓连接节点刚度弱,变形能力大,整体性较差。因此,这一类节点连接如应用于抗震区,需做专门抗震设计。 2.2地震破坏 钢筋混凝土在地震破坏过程中瞬态震动周期逐步延长,地震动的低频成分是加剧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峰值和持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瞬态振型的变化与结构的破坏部位直接相关。结构破坏过程中,瞬态振型参与系数变化不大。结构瞬态振动周期

第三学期-建筑结构复习题

建筑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混凝土一个方向受拉、另一个方向受压时,强度会 。 2、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 变形。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使用的极限状态有 。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 5、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6、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根据所配箍筋和纵筋数量的多少,构件的破坏类型有 。 7、 钢筋混凝土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和分布局部荷载,还可 。 8、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所采用的钢筋等级不宜 ,混凝土等级不宜 。 9、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应该配置的钢筋为 。 10、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1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最简单的实用设计表达式为 。 12、受弯构件强度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原则是 和 。 13、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有斜压、剪压和拉压破坏三种,却选用剪压破坏作为设计依据的原因是该形式的 好, 都能得到利用。 14、先张法预应力构件是靠 来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是靠 来保持预应力的。 15、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中,要求0h x b ξ≤是为了防止发生 。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项力学指标有如下关系( )。 A 、f cu <f c <f t B 、f cu >f c >f t C 、f c >f t >f cu D 、f cu >f t >f c 2、若用S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 、R>S B 、R=S C 、 R

钢筋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关于钢筋混凝土的认识 一基本概念 1、何谓钢筋混凝土结构? (1)混凝土概念 混凝土是由水、细骨料、粗骨料和掺和剂等经搅拌、浇筑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它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 (2)工程结构的概念 用一定的材料,建造成具有足够抵抗能力的空间骨架,抵御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力或变形),这种骨架就是工程结构。 (3)(素)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由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的用来抵御自然界各种作用的空间骨架称为混凝土结构。 (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①素混凝土结构(同上):高抗压抵抗拉,应用范围有限,开裂即破坏 (受拉、受弯等)。 ②钢筋混凝土结构 由钢筋和混凝土材料浇筑而成的用来抵御自然界各种作用的空间骨架称为混凝土结构。 钢筋的存在可抵抗开裂处的拉力,应用广泛,破坏是由于钢筋的屈服。 其优缺点很多。 2、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性质很不相同的材料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a.接触面上存在有粘结强度,能够传递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同受力; b.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 c.混凝土可作为钢筋的保护层,防止钢筋的锈蚀,保证构件的耐久性。 3、历史的发展。 19世纪中叶西欧国家出现混凝土结构。 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①容许应力法四十年代以前。

②破损阶段设计法五六七十年代。 ③单一安全系数法八十年代。 ④极限状态设计法八十年代末。 二混凝土结构的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章主要讲述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掌握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理解弹性模量、变形模量等概念;掌握徐变等现象;了解粘结强度的产生及保证措施。 §1 钢筋 1、钢筋分类 (1)按化学成分 ①碳素结构钢:低≤0.25%、中0.25%~0.6%、高碳钢0.6%~1.4%。 ②普通低合金钢: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以改善材料性能。 材料中碳、硅、锰等为杂质;S、P、O、N等为有害元素。 (2)按生产加工工艺。 ①热轧钢筋:Ⅰ、Ⅱ、Ⅲ、Ⅳ级钢筋。 ②冷拉钢筋:在常温下将普通热轧钢筋进行强力拉伸至超过屈服点而进入强化阶段,迫使钢筋内部晶体组织发生改变,从而提高钢筋屈服强度的钢筋。 ③热处理钢筋:将Ⅳ级热轧钢筋等经过回火和淬火处理后制成的。其强度和硬度都有所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所降低。 ④钢丝:直径小于6mm的钢筋称为钢丝。我国有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及冷拔低碳钢丝。 (3)按外形 ①光面钢筋。 ②变形钢筋:有螺纹,人字形、月牙形纹。 (4)按物理性能。 ①有明显物理屈服点。 ②无明显物理屈服点。 2、钢筋力学性能。 (1)钢筋强度和变形指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摘要 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筑成各种形状,并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当今世界建筑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但是混凝土抗拉能力差、脆性大、容易开裂。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其存在;但是这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削弱,耐久性降低,严重时甚至发生垮塌事故,危害结构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 ;裂缝; 成因 ;控制措施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3) 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3) 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洒水造成的裂缝 (3) (3) (3) (3) (3) (4) 混凝土本身原因造成的裂缝 (4) (4) (5) (5) (5) (5) (6) (6) 混凝土外界因素造成的裂缝 (7) 第三章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7) 混凝土结构设计方面的控制措施 (7) 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 (9) 混凝土施工温度方面的控制 (12) 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方面的控制措施 (12) 第四章混凝土裂缝控制案例 (13)

工程概况 (13) 裂缝的出现部位和表现形式 (14) 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14) 此实例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措施 (15) 以后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防治措施 (15) 结束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第一章前言 混凝土结构裂缝在我们施工过程中都要产生,为了避免砼有害裂缝的出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施工措施来控制裂缝的出现,使我们所施工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尽量减少到国家规范要求以内。 混凝土裂缝也是社会各界可以接受的一种现象,只是我们如何将有害程度控制在规范要求以内。正因为混凝土是多种材料组成的一种混合体,它又是一种脆性材料,它在受到不同压力、温度和外力的作用下,都有可能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通常都是带缝工作的,由于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往往会使其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降低,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很多工程结构的失事都是由于混凝土裂缝造成的。混凝土规范也明确规定:结构构件在所处的不同条件下,允许存在一定宽度的裂缝。但是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产生,使其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本文结合的现场施工经验,并大量资料,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和控制措施。 第二章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有多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大致可分为混凝土施工、本身特性、外界因素等三大类。在此,我们就按此分类来谈谈混凝土裂缝形成的成因。 混凝土施工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浇筑时施工模板洒水不当,过于干燥,或因模板本身吸水量过大,造成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产生裂缝。 混凝土振捣施工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基础

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混凝土结构) 1.建筑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没有( C ) A.砖混结构 B.钢筋混凝土结构 C.框架结构 D.钢结构2.结构的功能概括为( A ) A.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B.实用、经济、美观C.强度、变形、稳定 D.可靠、经济 3.下列( A )状态被认为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B.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C.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 D.连续梁中间支座产生塑性铰 4.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5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抗压强度设计值f c=50MP a B.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50MP a C.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 cu,k=50MP a D.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50MP a 5.混凝土在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会( B ) A.随时间而减小 B.随时间而增大 C.随时间而增大 D.随时间先增长,而后降低 6.钢筋与混凝土这材料能有效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是( D ) A.混凝土能够承受压力,钢筋能够承受拉力 B.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C.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 D.混凝土硬化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且两者温度线膨系数接近 7.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梁、柱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B.梁、柱构件中箍筋外表面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C.受力钢筋形心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D.受力钢筋合力点至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 8.在正常条件下,室内与室外分属不同的环境类别,室内裂缝宽度限制值可以大些,梁柱保护层厚度可小些,原因是( C ) A.室外条件差,混凝土易碳化 且容易碳化,但钢筋不易生锈 B.室内虽有CO 2 C.室外温差大,易开裂 D.室内墙面保护措施更好 9.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净距不应小于( B )(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A 30mm和 B 25mm和d C 30mm和d D 25mm和 10.适量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其承载力和抵抗开裂的能力( C ) A.均提高很多 B.承载力提高不多,抗裂提高很多 C.承载力提高很多,抗裂提高不多 D.相同 11.钢筋用量适中的梁受弯破坏时呈现出( B )的破坏特征 A.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先脆后塑 D.先塑后脆 1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不考虑受拉混凝土作用是因为( C ) A.中和轴以下混凝土全部裂开 B.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C.中和轴附近部分受拉混凝土范围小且产生力矩很小 D.混凝土退出工作 13.对钢筋混凝土单筋T形截面梁进行正截面设计时,当满足条件( B )时,可判为第二类T形截面

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七讲钢结构 【内容提要】 1.钢结构的材料:钢材的基本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因素;结构用钢的种类、钢号及选材。 2.钢结构的基本构件:轴心受拉构件、轴心受压构件、受弯构件、拉弯构件、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构造。 3.钢结构的连接: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的构造和计算;构件间连接的构造和计算。 【重点、难点】 钢结构的基本构件和钢结构的连接 一、钢材性能 (一)基本性能 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称力学性能),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试验所显示出来的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指标。前三项指标由抗拉试验确定,后两项指标分别由冲击试验、冷弯试验确定。抗拉强度是钢材断裂前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它表示钢材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后安全储备的大小。屈服强度是确定钢材强度设计值的主要指标。伸长率是表示钢材塑性性能的指标。冲击韧性为将标准试件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冲断时所消耗的冲击功,它反映钢材在冲击荷载和三轴应力作用下抵抗脆性破坏的能力。冷弯性能是指钢材在冷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对出现裂纹的抵抗能力,是判别钢材塑性变形能力和显示钢材内部缺陷的综合指标。 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塑性破坏是指构件的应力超过屈服点,并达到极限强度后,构件产生很大的变形和明显的“颈缩”现象。破坏后的断口呈纤维状,色泽发暗;其特点为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破坏常可以预防和避免;破坏前有很大塑性变形,导致内力重分布,对构件有利。脆性破坏是指构件破坏前构件变形很小,平均应力亦小(一般都小于屈服点),破坏前没有任何征兆,破坏是突然发生的,断口平直或呈

有光泽的晶粒状。其特点为在构件的缺口、裂缝处应力集中而引起破坏,后果严重,损失较大,应努力防止脆性破坏。 (二)结构钢的种类 甲类钢——保证机械性能 钢结构所用的钢材仅为普通碳素钢和普通低合金钢二类。 (三)选用钢材的原则 钢材选用的原则应该是:既能使结构安全可靠地满足使用要求,又要尽最大可能节约钢材、降低造价。不同的使用条件,应当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在一般结构中当然不宜轻易地选用优质钢材,而在重要的结构中更不能盲目地选用质量很差的钢材。就钢结构的力学性能指标来说,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冲击韧性和低温冲击韧性等各项指标,是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衡量钢材质量的指标,当然,没有必要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下,都要完全符合这些质量指标。所以在设计钢结构时,应该根据结构的特点,选用适宜的钢材。钢材选择是否合适,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论文 摘要:本文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发展历史阶段、使用现状等展现钢筋混凝土的良好前 景和对社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项对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进行简单介绍,并阐述 钢筋混凝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施工要点和施工工艺,同时阐述部分钢筋混凝土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 引言:随着人们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在土木工程发展 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普通钢筋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钢和混凝土的组合结构 在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根据美国混凝土学会预言,在混凝土的性能将获 得显著提高,把混凝土的拉、压强度比从目前的1/10提到1/2,并且具有早强、收缩徐变小的特性;未来将会建造高度600米-900米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跨度达到500-600米的钢 筋混凝土桥梁,以及钢筋混凝土海上浮动城市,海底城市,地下城市等。 一、概述 一综合叙述 钢筋混凝土从19世纪开始采用以来,至今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虽然与砌体结构, 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 技术的进步使其发展极为迅速。如今,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广的结构形式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的安全要求也越来 越高。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结合成整体共同受力的工程结构。承重的 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 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 受拉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 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1.取材容易: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易于就地取材。另外,还可有效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2. 合理用材:钢筋混凝土结构合理地发挥了钢 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性能,与钢结构相比,可以降低造价。 3. 耐久性:密实的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由于钢筋被混凝土包裹,不易锈蚀, 维修费用也很少,所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较好。 4. 耐火性:混凝土包裹在钢筋 外面,火灾时钢筋不会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与裸露的木结构、钢结构 相比耐火性要好。5. 可模性:根据需要,可以较容易地浇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钢筋混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两跨连续梁( D )。 A.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B.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C.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 D.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2.屋盖垂直支撑的作用有( B )。 A.保证屋架在吊装阶段的强度 B.传递纵向水平荷载 C.防止屋架下弦的侧向颤动 D.传递竖向荷载 3.等高排架在荷载的作用下,各柱的( C )均相等。 A.柱高 B.内力 C.柱顶侧移 D.剪力 4.水平荷载作用下每根框架柱所分配到的剪力与( B )直接有关。 A.矩形梁截面惯性矩 B.柱的抗侧移刚度 C.梁柱线刚度比 D.柱的转动刚度 5.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必须满足 ( A )。 A.变形连续条件B.静力平衡条件 C.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D.采用高强度混凝土 6.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厂房空间作用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 )。 A.柱间支撑的设置B.山墙间距 C.山墙刚度D.屋盖刚度 7.公式中,的物理意义是( C )。 A.矩形梁截面惯性矩B.柱的抗侧移刚度 C.梁柱线刚度比 D.T形梁截面惯性矩 8.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反弯点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C )。 A.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降低 B.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框架梁刚度减小而升高 C.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上层层高增大而降低

D.其他参数不变时,随下层层高增大而升高 9.单层厂房排架柱内力组合时,一般不属于 ...控制截面的是( A )。 A.上柱柱顶截面 B.上柱柱底截面墙 C.下柱柱顶截面 D.下柱柱底截面 10.在对框架柱进行正截面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最不利组合一般不包括 ...(B )。 A、及相应的N B、及相应的N C、及相应的M D、及相应的M 11、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D )。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C、建筑平面形状 D、结构长度 12.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 C )。 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 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 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 13.一般情况下,在初选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B )。 A. 层高 B. 梁的跨度 C. 结构的总高度 D. 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14.我国规范对高层建筑的定义是( D )。 A. 8层以上建筑物 B. 8层及8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6m的建筑物 C. 10层以上建筑物 D. 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建筑物 15. 多层多跨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可近似地看做由( B )。 A.梁柱弯曲变形与梁柱剪切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B.梁柱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C.梁弯曲变形与柱剪切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D.梁弯曲变形与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侧移的叠加 16. 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 A )。 A.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 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17.计算风荷载时,基本风压应(A )。 A、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0.3KN/mm2 B、采用10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0.3KN/mm2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李彬 200919040626 水利水电0903班 摘要:钢筋混凝土的发明出现在近代,通常为人认为发明于1848年。1868年一个法国园丁,获得了包括钢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紧随其后应用于公路护栏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的专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在美国纽约落成,人类建筑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元从此开始,钢筋混凝土结构在1900年之后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1928年,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出现,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的发明以及19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现状 正文: 1、钢筋混凝土发展经历阶段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自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后,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海港等土木工程领域。建筑用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甚至可能在更早的古代文明中已经使用了混凝土及其胶结材料。但直到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才为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开创了新纪元。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1801年考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到1850年法国的兰博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作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1872年美国人沃德建造了第一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房屋。1906年特纳

钢筋混凝土论文

1关于钢筋混凝土的认识 1.1基本概念 混凝土是由水、细骨料、粗骨料和掺和剂等经搅拌、浇筑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它是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凝土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第一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第二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第三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第四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钢筋的存在可抵抗开裂处的拉力,应用广泛,破坏是由于钢筋的屈服。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性质很不相同的材料能共同工作主要是: 第一接触面上存在有粘结强度,能够传递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共同受力; 第二温度线膨胀系数很接近; 第三混凝土可作为钢筋的保护层,防止钢筋的锈蚀,保证构件的耐久性。 1.2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钢筋混凝土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1801年洘格涅特发表了有关建筑原理的论著,指出了混凝土这种材料抗拉性能较差,

到1850年法国的兰伯特首先建造了一艘小型水泥船,并于1855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接着法国的花匠莫尼尔在1867年制作了以金属骨架为配筋的混凝土花盆,并以此获得专利。后来康纳于1886年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混凝土结构的理论与设计手稿。1872年,美国沃德建造了第一个无梁平板。从此,钢筋混凝土小构件已进入工程实用阶段。 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1992年英国人蒂森提出了受弯构件按破损阶段的计算方法。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莱西奈发明了预应力混凝土,在分析、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艺与科研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建筑,如美国波士顿式的Kresge 大会堂,英国的1951节日穹顶,美国芝加哥市的Marina摩天大楼,湖滨大楼等建筑物。1950年苏联根据极限平衡制定了“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规程”。1955年颁布了极限状态设计法,从此结束了按破损阶段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阶段为工业化生产构件与施工,结构体系应用范围扩大,设计计算按极限状态方法。由于二战后许多大城市百废待兴,重建任务繁重,工程中大量应用预制构件和机械化施工以加快建造速度。继苏联提出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之后,1970年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波兰相继采用此方法,并在欧洲混凝土委员会,与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CEB-FIP)第六届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混凝土结构与施工建议,形成了设计思想上的国际化统一标准。 第四阶段,由于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这一新的学科的科学分支逐渐形成,以统计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工程实用阶段。电钻的迅速发展,使复杂的数学运算成为可能。设计计算将依据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概括为计算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哪几种

钢筋的分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筋。碳素钢钢筋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0.25%,如I级钢筋),中碳钢钢筋(含碳量0.25%~0.7%,如IV级钢筋),高碳钢钢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钢丝),碳素钢中除含有铁和碳元素外,还有少量在冶炼过程中带有的硅、锰、磷、硫等杂质。普通低合金钢钢筋是在低碳钢和中碳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获得强度高和综合性能好的钢种,在钢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钒、钛等,普通低合金钢钢筋主要品种有:20MnSi、40Si2MnV、45SiMnTi等。 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对钢筋机械性能和可焊性的影响极大。一般建筑用钢筋在正常情况下不作化学成分的检验,但在选用钢筋时,仍需注意钢筋的化学成分。下面介绍钢筋中主要的五种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碳(C):碳与铁形成化合物渗碳体(Fe3C),材性硬且脆,钢中含碳量增加渗碳体量就大,钢的硬度和强度也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下降,材性变脆,其焊接性也随之变差。 锰(Mn):它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塑性及韧性下降,因此含量要合适,一般含量在1.5%以下。

硅(Si):它也是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有时特意加入一些使其含量大于0.4%,但不能超过0.6%,因为它含量大时与碳(C)含量大时的作用一样。硫(S):它是一种导致钢热脆性、使钢在焊接时出现热裂纹的有害杂质。它在钢中的存在使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一般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0.045%。 磷(P):它也是一种有害物质。磷使钢容易发生冷脆并恶化钢的焊接性能,尤其在200℃时,它可使钢材或焊缝出现冷裂纹。一般要求其含量低于0.045%,即使有些低合金钢也必须控制在0.050%~0.120%之间。 2.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变形钢筋/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4.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其他形式加筋混凝土结构。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很多受力构件组合而成,主要受力构件有楼板(梁)、(柱)、墙、基础等。 3. 在测定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时,我国通常采用的立方体标准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4.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保持不变,它的应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5.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体积会发生变化。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要(缩小);在水中结硬时,则体积(膨胀)。 6.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屈服强度)和(延伸率)是选择钢筋的重要指标。 7.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构件中的钢筋由单根钢筋按设计位置构成空间受力骨架,构成骨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绑扎骨架)与(焊接骨架)。 8.当构件上作用轴向拉力,且拉力作用于构件截面的形心时,称为(轴心受拉)构件。 9、轴心受拉构件的受拉承载力公式为(N≤fyAs或Nu=fyAs )。 10.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根据箍筋配置方式和受力特点可分为(普通钢箍)柱和(螺旋钢箍)柱两种。 11.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的稳定系数为(长柱)承载力与(短柱)承载力的比值。 12.长柱轴心受压时的承载力(小于)具有相同材料,截面尺寸及配筋的短柱轴心受压时的承载力。 13.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性系数是考虑了(附加弯矩的影响)。 二:简答题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答: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等14个 2.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 答:1.采用高强度钢筋可以节约刚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2.为了使钢筋在断裂前有足够的变形,要求钢材有一定的塑性;3.可焊性好;4满足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性要求;5.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必须有足够的粘结力。 3徐变定义;减少徐变的方法。 答: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力保持不变,它的应变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4.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 1).二者具有相近的线膨胀系数; 2).在混凝土硬化后,二者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粘结力,包括a. 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 b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 c 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 3). 钢筋至构件边缘之间的混凝土保护层,起着防止钢筋发生锈蚀的作用,保证结构的耐久性。

钢筋混凝土介绍

钢筋混凝土 在每一个国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都被用来作为建筑材料。很多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钢筋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是主要的结构材料。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普遍性源于钢筋的广泛供应和混凝土的组成成分,砾石,沙子,水泥等,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技能相对简单,与其他形式的建设相比,钢筋混凝土更加经济。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用于桥梁、各种地下结构建筑、水池、电视塔、海洋石油勘探建筑、工业建筑、大坝,甚至用于造船业。 钢筋混凝土结构可能是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其最后位置建造,或者他们可能是在一家工厂生产混凝土预制件,再在施工现场安装。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上可能是普通的和多功能的,或形状和布局是奇想和艺术的。其他很少几种建材能够提供建筑和结构如此的通用性和广泛适用性。 混凝土有较强的抗压力但抗拉力很弱。因此,混凝土,每当承受荷载时,或约束收缩或温度变化,引起拉应力,在超过抗拉强度时,裂缝开始发展。在素混凝土梁中,中和轴的弯矩是由在混凝土内部拉压力偶来抵抗作用荷载之后的值。这种梁当出现第一道裂缝时就突然完全地断裂了。在钢筋混凝土梁中,钢筋是那样埋置于混凝土中,以至于当混凝土开裂后弯矩平衡所需的拉力由纲筋中产生。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建造包括以被建构件的形状支摸板。模型必须足够强大,以至于能够支承自重和湿混凝土的静水压力,工人施加的任何力量都适用于它,具体的手推车,风压力,等等。在混凝土的运作过程中,钢筋将被放置在摸板中。在混凝土硬化后,模板都将被移走。当模板被移走时,支撑将被安装来承受混凝土的重量直到它达到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自重。 设计师必须使混凝土构件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荷、载和足够的刚度来防止过度的挠度变形。除此之外,梁必须设计合理以便它能够被建造。例如,钢筋必须按构造设计,以便能在现场装配。由于当钢筋放入摸板后才浇筑混凝土,因此混凝土必须能够流过钢筋及摸板并完全充满摸板的每个角落。 被建成的结构材料的选择是混凝土,还是钢材、砌体,或木材,取决于是否有材料和一些价值决策。结构体系的选择是由建筑师或工程师早在设计的基础上决定的,考虑到下列因素: 1.经济。常常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总造价。当然,这是随着材料的成本和安装构件的必需劳动力改变的。然而,总投资常常更受总工期的影响,因为承包商和业主必须借款或贷款以便完成建设,在建筑物竣工前他们从此项投资中将得不到任何回报。在一个典型的大型公寓或商业项目中,建筑成本的融资将是总费用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金融储蓄,由于快速施工可能多于抵消增加材料成本。

钢筋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在房建工程中,对于裂缝的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结合现场的施工方法以及建筑房屋的构造特征进行选择。不仅在施工过程采取一定的措施,当施工完毕后还要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做好养护工作,双方面进行才能使裂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关键词:房屋混凝土施工技术 1 合理的设计方式 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柱、数层楼板和连接多层楼板的模板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性的受力体系(见图1),此受力体系可能随着施工工序的进行而改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形状、材料的性质以及所承受的施工荷载,均随时间变化。荷载效应随着施工进程不断累积,可能使施工过程中楼板承担的荷载远超过结构设计允许的楼板承载能力。这些特点使得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征与使用期的结构迥然不同,有时会产生整个结构生命周期中最危险的状况。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楼板出现的裂缝、挠度过大乃至破坏倒塌往往与此有关。

同时,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1.2~2.0)×10 。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因此,考虑到建筑房屋的受力情况,在施工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积极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其强度等级控制在C20~C35范围为最佳,切勿使用高强混凝土。在进行抗裂计算时需充分考虑抗裂薄弱部位,这样就从设计源头对混凝土薄弱部位控制裂缝形成。对于跨度大、体积大的梁,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应有所增强,合理地改变梁纵向截面的配筋率,这样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施工荷载、温度变化、应力大小等,对于构件抗裂性的提高很有帮助。 2 各类建筑原材料的选择 施工过程中,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必须要把好质量关,不仅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更主要的是确保材料满足建筑需要。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来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复习要点 绪论 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共同受力的结构。 2.一般来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担压力,钢筋主要承担拉力,必要时也可承担压力。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是它们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为接近的温度膨胀系数。 3.按其在在结构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划分钢筋的品种。 4.为什么以屈服强度为标准:屈服强度(流限)是软钢的主要强度指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钢筋,当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后,载荷不增加,应变会继续增大,使得混凝土裂缝开展过宽,构件变形过大,结构构件不能正常使用,所以软钢钢筋的受拉强度限值以屈服强度为准。硬钢没有明确的屈服台阶(流幅),所以设计中硬钢一般以协定流限作为强度标准。 5.为什么不采用高强度钢筋:采用高强度钢筋可以节约钢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但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强度并非越高越好。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并不因其强度提高而增大,高强钢筋若充分发挥其强度,则与高应力相应的大伸长变形势必会引起混凝土结构过大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问答) 6.A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单向受压的强度为高。B双向受拉时,混凝土一向抗拉强度基本上与另一方向拉应力大小无关。C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另一向的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D三向受压时,混凝土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二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极限压应变也可以大大提高。 7.混凝土在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8.徐变和塑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主要是混凝土中结合面裂缝的扩展延伸引起的,只有当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弹性极限后才发生,而且是不可恢复的。徐变不仅部分可恢复,而且在较小的应力时就能发生。(问答) 9.实验表明,光圆钢筋的粘结力由三部分组成:①水泥凝胶体与钢筋表面之间的胶结力; 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的摩擦力;③钢筋表面不平整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10.未了保证钢筋在混凝土中锚固可靠,设计时应该使受拉钢筋在混凝土中有足够的锚固长度0l。 11.接长钢筋有三种办法: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12.机械连接接头可分为挤压套筒接头和螺纹套筒接头两大类。 第二章 1.工程结构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被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设计所预定的各项功能要求,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3.随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4.出现Z<0的概率,也就是出现R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华南理工大学东莞东阳教学中心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专升本 学时:72 学分:4.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为以后在混凝土结构学科领域继续学习及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混凝土的一般概念 2、深刻理解和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条件(重点) 3、充分认识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缺点(重点) 4、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及发展前景 5、做好学习本课课程的准备。 (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 内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协同工作的特性直接影响结构和构件的受力性能,也是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计算公式建立的基础。 要求: 1.熟悉建筑工程中所用钢筋的品种、级别及其性能 2、掌握钢筋的强度指标和变形,重点理解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 3、熟悉混凝土在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强度与变形性能,掌握混凝土各项强度指 标、弹性模量以及变形模量等(重点)

4、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第六章有展开) 5、了解混凝土的时随变形——收缩和徐变。 (三)梁的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 内容:通过对典型试验梁的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及破坏过程的分析,说明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对梁的受力阶段、应力状态、破坏特征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分析和极限弯矩的计算公式。 要求: 1、掌握试验梁、梁的挠度曲线、梁受力的三个阶段以及相应的截面应力分布 (重点) 2、掌握适筋梁及其破坏特征(重点) 3、熟悉混凝土梁的受力特点 4、熟悉配筋率对梁的破坏特征的影响 5、掌握梁截面应力分析的基本假定——平截面假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物理 关系、基本方法(重点) 6、熟悉《规范》采用的极限弯矩计算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四)结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 内容:现行规范和法规是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遵守的基本原则,本章结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介绍了结构设计原理——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极限状态使用设计表达式。 要求: 1、熟悉结构设计的要求 2、掌握工程结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的作用、对结构的功能要求、 两类极限状态等(重点) 3、了解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 4、熟悉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五)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内容:本章在第二章的试验分析和第三章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突出问题的主要特性,推导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和适用条,并注意构造要求。 要求:

钢筋混凝土 论文

论钢筋混凝土结构 【摘要】预应力构件的原理,以及预应力构件的优点、缺点、在工程中的应用,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应用;发展概况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成及受力: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凝固后坚硬如石,受压能力好,但受拉能力差,容易因受拉而断裂(图a),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受压能力,常在混凝土受拉区域内或相应部位加入一定数量的钢筋,使两种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外力。这种配有钢筋的混凝土,称为钢筋混凝土(图b)。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图a) (图b)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因而素混凝土结构不能用于受有拉应力的梁和板。如果在混凝土梁、板的受拉区内配置钢筋,则混凝土开裂后的拉力即可由钢筋承担,这样就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和钢筋抗拉强度较高的优势,共同抵抗外力的作用,提高混凝土梁、板的承载能力。 (1)混凝土干缩结硬(或硬化)后能产生较大的黏结力(或称握裹力),使钢筋与混凝土能可靠的结合成一整体,从而在荷载的作用下能够很好的共同变形和传递应力。 (2)二者具有相近的线胀系数,不会由于温度变化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和相对变形而破坏粘结力。 (3)呈碱性的混凝土可以保护钢筋,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这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后,产生碱性反应在钢筋表面产生一种水泥石质薄膜,可防止有害介质的直接侵蚀。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在混凝土结构中,砼强度是随时间而增长的,又钢筋被砼包裹而不致锈蚀。故其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此外,还可据需配置不同性能的混凝土,以满足不同的耐久性要求。 (2)结构整体性好,刚度较大,变形小,抗震及振动冲击工作性能好;同时,可有效的用于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物中。 (3)可模性好,根据设计需要,便于实现浇筑成各种构件和结构型式。 (4)结构中混凝土包裹着钢筋,由于混凝土传热性能差,在火灾中对钢筋有保护作用,结构不致因钢筋迅速软化而破坏 (5)砂石料等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 缺点: (1)自重大g=25kN/m3 。 (2)抗裂性差。 (3)施工受气候影响较大 (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须耗用模板 (5)修补和拆除较困难 3、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 (1)房屋建筑工程 (2)桥梁工程 (3)特种结构与高耸结构 (4)水利及其他工程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是利用混凝土的受拉区施加预应力,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度,减轻构件的自重结构体系的丰富不同用途、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