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吴绍洪1,2,赵艳1,2,汤秋鸿1,2,郑景云1,2,高江波1,2,梁涛1,2,葛全胜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摘要:未来地球计划是目前国际上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前沿研究的综合科学计划,集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所领导的四大科学计划为一体,旨在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并加强决策支持和研究交流,寻求地球系统可持续途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合作构建综合集成平台,推进科学研究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本文剖析陆地表层格局特点,分析陆地表层格局的国内外关注焦点及其研究理念的转变与应用领域的拓展。分析表明:陆地表层是未来地球计划关注的重点之一,陆地表层要素与过程相互作用并在人类活动驱动下形成的格局,可作为未来地球计划进一步研究的区域基础框架。未来,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应力求方法论的突破,为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发展提供支撑。

关键词:未来地球计划;陆地表层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地球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和生物圈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钱学森,1991;黄秉维,1996;Ernst,2000;NASA,2000;陈泮勤,2003; Ola et al,2013;)。陆地表层是陆圈子系统的主体,由众多要素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耦合的动态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伍光和等,2008)。这一动态综合体在时空尺度变化上同时存在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和多级嵌套,共同形成陆地表层格局(郑度等,2005)。近百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重,陆地表层格局变化的效应在21世纪更加明显。在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不断增强、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等机构发起了为期10年的“未来地球(Future Earth)”计划(2014-2023),并推动其成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联盟,综合自然、社会和人类学科,通过理解多尺度环境变化、自然和人为驱动与人类福祉的相互作用,构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Future Earth,2013;秦大河,2014)。

本文剖析陆地表层格局特点,分析陆地表层格局的国内外关注焦点及其研究理念的转变与应用领域的拓展,探讨陆地表层格局研究与未来地球计划的共通之处,力求为进一步开展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开拓思路。

2陆地表层格局的特点

2.1整体性

陆地表层格局研究探究陆地表层的要素变化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揭示变化的动态规律,一直是自然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黄秉维,

第34卷第1期2015年1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1

Jan.2015

收稿日期:2014-12;修订日期:2015-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XDA05090307);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2012CB9554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19B10)。

作者简介:吴绍洪(1961-),男,广东潮州人,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E-mail:wush@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

通讯作者:葛全胜(1963-),男,安徽安庆人,研究员,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气候变化,E-mail:geqs@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

10-17页

第1期吴绍洪等: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1996;Gregory,2000;郑度,2001;葛全胜等,2005;刘燕华等,2005;Clifford,2009;吴绍洪等,2010;傅伯杰,2014)。陆地表层的整体性是自然地理的基本规律,其基础是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综合交融,各自然地理过程紧密联系与相互影响,使得某一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整体格局的变化。例如,过去60年中国气候总体增暖引发了温度带总体北移和气候区划格局变化,也引起了水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如植物物候提前)、农业生产(如柑橘、水稻等作物种植北扩)等一系列变化(郑景云等,2010;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11;严登华等, 2013;Tao et al,2013;Ge et al,2014)。

自人类出现以后,逐步形成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Crutzen et al,2000)。特别是近现代,人类在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对其施加了胁迫甚至破坏,给人类利用和适应自然环境造成了新问题。如在全球尺度上,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导致了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新问题(吴绍洪等,2009;IPCC,2014)。在中国,自然演变与强烈的人类活动叠加,同样导致陆地表层发生巨大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带来的经济地理格局变化,改变了人口、城市、自然资源供需的格局,进而改变了陆地表层格局,而陆地表层格局变化又反过来影响国家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布局,同样体现在整体相互作用的变化上。

2.2复杂性

陆地表层要素除了自身特性、要素间相互作用规律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产生了巨大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

(1)要素变化及相互作用过程大多呈非线性。如过去百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所引起的地表气温上升已成共识,然而,由于地球系统各圈层内部的复杂过程以及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碳失汇”问题的出现,尤其对陆地生态系统而言,因其受到大气CO2施肥作用、氮沉降、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管理与恢复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碳汇过程表现为显著的非线性,位置和强度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Houghton,2002;Frank et al,2010)。

(2)自然区域之间的分界是渐变、交错的。自然地理过渡带是各种自然过程和格局剧烈变化的区域(李双成等,2008),地表过程驱动—反馈的相互作用导致该区呈现出异质性和复杂性。对自然地理界线的精确定位是非常困难的,比如温度带之间的界线就是模糊过渡的。

因此,陆地表层在经典三维空间形成的格局上,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变化,同时再叠加上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这种“时—空—人”耦合多维性使其研究具有巨大的复杂性。

2.3研究难点

陆地表层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具有巨大难度。一是要求具备能够综合表征时—空—人多维的海量数据,以及对其特征与变化的精确表征方法(包括定量化、数理表述等)(杨勤业等, 1996;葛全胜等,2007;Noel,2012)。二是对其非线性过程,需要以现代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考察、观测、实验、试验等手段,综合应用数理解析及空间、信息技术等,才能表述其相互作用规律,定量模拟其作用结果,揭示、解决其中的不确定性(宋长青等,2005;蔡运龙,2010)。三是对区域差异的区分,需要从模糊时空过渡区间寻找最大差异的分界,同样需要从理论方法到技术手段的创新。

3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3.1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陆地表层格局变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许多重大国际性科研计划,包括全球变化研究的四大科学计划(WCRP、IGBP、IHDP、DIVER-SITAS)、人与生物圈(MAB)、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科学计划等均以陆地表层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在地表环境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陆地表层环境变化及其引起的资源、生态、污染等问题的研究。而许多国际公约(如UNFCCC)也是着重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诸如美国国家生态观测网络(NEON)、澳大利亚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TERN)、德国的陆地环境观测网络(TERENO)等国家尺度观测研究网络,也以生态地理区域格局作为研究基础,进行生态过程的观测与实验,进而集成陆地表层格局的时空耦合规律。

由于科学技术进步,许多新技术不断应用到陆地表层格局研究的数据采集、数理模拟、统计分析等。比如,高光谱影像、雷达影像以及多源影像融

11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合技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用于数据源采集;气候变化预估方面,从增量情景发展到特别排放情景和典型浓度情景;生物地球化学模型、陆面生物物理模型、动态植被模型、水文水资源模型等已广泛应用于陆地表层格局的模拟;不同模型中运用的统计方法也日渐丰富,常见的包括广义统计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分析等。

3.2研究理念的转变

(1)归纳到演绎。长期以来,归纳法在自然地理科学思维中占有重要地位(莫斯,1984)。由于全球环境变化深入研究,不仅揭示过去的变化规律,同时也需要对全球环境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目前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更多地从系统整体出发,注意发展从归纳的现实出发进行演绎,使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互相补充、辩证统一,即“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自上而下演绎方法和自下而上归纳方法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蔡运龙,2010)。

(2)静态到动态。在全球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之前,陆地表层格局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区域的“正常”状态,其表征需要长时间序列的数据来消除偶然现象,而且越长周期越能代表“正常”状态(黄秉维, 1981)。进人20世纪下半叶,全球环境问题逐步凸显,人类社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资源、环境、发展和政治问题,如:经济健康,环境退化,种族冲突,人类健康,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资本与信息的高速传输与全球化,教育差异等等。特别是,气候变化的深入研究使自然地理学家认识到,陆地表层格局呈现动态变化规律,从静态格局研究向动态格局研究发展(刘纪远等,2009;傅伯杰,2014)。

(3)定性到定量。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观测分析手段、数理分析、实验分析、空间分析、信息技术、模拟技术等的迅速发展,使得陆地表层格局研究能够突破以往经验性、描述性的自然地理研究传统,在方法上更重视纵向知识的横向对比,促进了陆地表层中要素之间的因果联系与相互作用过程的定量研究,使其能够更好地、更直接地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环境问题(黄鼎成等,1992; Arbogarst,2007;NRC,2010)。

(4)观测到模拟。陆地表层的野外调查、观测、监测和实验分析手段日臻完善,对地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数据库等现代观测和分析手段广泛应用于陆地表层格局研究(Clifford et al,2010),对陆地表层变化的信息获取实现了大范围的覆盖,获得了全球高时空精度的监测资料(Boyd,2009)。地面气象、生态、环境台站观测在过去50~100年间积累了大量的实测资料,促使陆地表层研究从对地理环境变化的文字描述和定性分析转向抽象概括、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葛全胜等,2012)。由于对陆地表层格局定量化描述取得进展及对自然地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理解不断深入,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已从对格局的描述到深入探讨影响格局变化的过程,从简单的地理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入复杂的自然地理系统结构的研究(Tang et al,2008)。

对地球系统的深入研究发现,单一学科的内容无法满足对地球表层要素与过程的相互联系的刻画,因此诞生了陆面模式(Schellnhuber,1999)。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研究的长期积累为陆面模式的发展、应用、评估、改进和完善提供了陆地表层变化实况,并且在陆地生物物理、化学过程和人文过程定量描述的翔实程度上独具优势,是地球系统科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学科贡献(Pitman, 2005)。当前的陆面模式已初步集成了地表观测、对地观测和统计分析等资料,能够初步模拟陆地表层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及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作用下的物质和能量相互转化的宏观过程(Tang et al, 2007),并解决陆地表层格局变化模拟和预估等实际问题。

综上,现代科学技术在自然地理要素和过程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促使部门地理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研究较为成熟。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量观测数据的积累、数理模式在地理学中广泛应用,使地理学综合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了飞跃的发展,对陆地表层格局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其能够逐步进行动态变化定量化刻画和未来趋势模拟预估。

3.3研究的应用

当前中国面临着复杂环境变化问题,首要任务是弄清陆地表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与机制,为此,要建立考虑多要素的陆地表层格局综合分析与模拟平台,为应对综合环境风险、制定环境变化适应战略、制定土地管理与调控政策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实践问题提供科技支撑。

(1)全球环境变化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生态破坏和污染问题对陆地表层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陶澍等,1996,1998)。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引起气候变化,使得粮食安全

12

第1期吴绍洪等: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压力增加、土地荒漠化、风沙活动加剧、流行病增多等。资源环境已经从发展的条件演变为制约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人与环境关系内涵发生了重大改变。针对由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的某些地表要素变化不可逆,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因地制宜加以规划,在揭示陆地表层格局变化驱动力的基础上,从区域层面提出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11)。

(2)综合风险防范。近20年来,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经验使得风险防范领域的学者认识到,规避灾害风险比抢险救灾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国际上风险社会的理念已被广泛地接受,使得自然灾害风险规避的内容拓展到全球环境变化领域。对风险的研究和防范不再仅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多各领域、多学科的综合风险防范。此项工作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需要从区域的角度去进行研究和管理,而陆地表层格局是综合风险防范重要的科学基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IPCC《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SREX)指出,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已经并将继续发生变化,与天气和气候灾害有关的经济损失已经并将可能增加,这需要有效管理不断变化的极端气候和灾害风险,灾害风险区划就是管理的方式之一(IPCC,2012)。

(3)土地利用优化调控。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最直接体现在土地利用变化上,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坡地开垦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组合而形成了特定的地域功能,如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中、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履行的综合职能和发挥的作用(樊杰,2014)。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不仅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有重要影响,同时又通过影响地域功能而与人类福祉密切关联(Grimm et al,2008;Buyantuyev et al,2010。主体功能区划在识别地域功能类型的基础上,优化空间组织,寻求最优功能区划方案,旨在通过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以实现土地利用优化调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4“未来地球”计划与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4.1寻找可持续发展途径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强调保护地球生态系统,支持现在和将来的人类福祉(Griggs et al,2013)。“未来地球”计划的整体框架建立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和其中蕴含的全球可持续性上,强调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性(刘源鑫等,2013),通过理解多尺度环境变化、自然和人文驱动与人类福祉的相互作用,致力于为人类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提供科学知识、技术手段、评估方法、预测模型等,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并加强决策支持和研究交流,寻求地球系统可持续途径。

4.2建立科学融合平台

“未来地球”计划将通过回答:全球环境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人类发展对物种多样性、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等的影响;增强环境恢复力以降低环境变化风险、保障未来地球繁荣发展的转变思路等科学问题,以实现其“发展和传递面向全球环境变化所带来挑战的全球和区域尺度所需知识,有效应对全球变化,满足经济和社会”的总体目标,使之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与人类学、社会学合作的综合集成平台(Future Earth,2014)。

4.3实现科学为社会经济服务

为体现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未来地球”计划设计了以下3个综合研究主题,(Future Earth, 2013):

(1)动态星球(Dynamic Planet)。从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中理解地球如何变化。重点强调观测、理解、解释和预测地球环境—社会系统发展趋势、驱动因素与过程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明晰全球化发展阈值并合理预测评估风险。基于现有研究基础,特别关注不同尺度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

(2)全球可持续发展(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为解决当前困扰人类发展的重点问题提供科学的解决对策,保障满足人类发展所需的食物、水、生物多样性、健康、能源、材料的供给和其他环境功能与服务的有效管理。强调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健康和福祉的影响,增强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理解。

(3)可持续发展转变(Transformations towards Sustainability)。理解可持续性转变的过程和思路,对可持续发展如何与人类价值观、新兴技术和经济发展途径相关进行评价,对跨部门和地区治理全球环境的策略进行评估。

4.4陆地表层格局研究与“未来地球”计划的共性

陆地表层的环境变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过程的方式和强度在人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的结果。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特征均表现为空间

13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异质性,而通过陆地表层格局的研究,自然界“杂乱无章”的表象得以系统化,呈现出清晰的地理地带性规律(郑度等,2008),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和解决途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地域分异规律的了解和研究深度,研究这些异质性环境下的陆地表层格局也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

“未来地球”计划与陆地表层格局研究有诸多共性(表1)。“未来地球”计划强调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方法,进行面向地球环境管理决策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以期将地球整体性研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结合起来。陆地表层格局作为全球环境变化、自然和人文驱动及其与人类福祉相互作用结果的表现,呈现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是全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因而自然成为“未来地球”计划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5陆地表层格局研究未来展望

陆地表层格局研究与未来地球计划在对象、主题和目标上有共同和相似之处。在未来地球计划的框架下,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将与未来地球计划的理念、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

5.1重要科学问题

(1)陆地表层格局变化的成因机理、特征、影响与适应。辨识陆地表层格局变化快速驱动因素,归因变化的自然与人文驱动,评估变化趋势的可控、可缓及其程度。

(2)陆地表层格局的时空动态。陆地表层格局变化的幅度与速率,陆地表层格局时空特征与演化机制。

(3)陆地表层格局模拟。陆面模式地表过程参数化方案,自然—人文因素作用的敏感性,陆地表层现象的数理表述,未来发展趋势的预估。

5.2未来展望

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将通过理解要素过程作用机理,以揭示格局动态变化规律,达到模拟预估未来发展趋势的目的。核心工作是在方法论上实现“定量—综合—模拟”,最终支撑国家—部门—地方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图1)。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1)陆地表层要素相互作用机制

陆地表层因素相互作用机制将从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中理解地球如何变化。今后研究方向为:综合研究中国陆地表层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其主要模态及趋势、周期、转折等特征;评估要素间的制约与影响程度,阐明其协同性和差异性;辨识、检测和评估陆地表层要素时空变化特征中相关的自然驱动因子的信号,明确起主导作用的自然因子;揭示人类活动对陆地表层要素变化、互相作用的驱动机制。

(2)地域系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地域系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将直接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服务。在明确陆地表层要素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过程的基础上,辨识其变化与作用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自然—人类系统对格局形成作用的区域差异;在长时间序列中分辨相对稳定的时段,建立不同时段的陆地表层格局方案,表征格局动态变化幅度与速率;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揭示陆地表层演变与发展规律。基于地域空间系统研究,针对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福祉间的相互作用,为解决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供科学对策,以实现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管理和调控。发展表达陆地表层格局的方法体系,开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究,应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理论突破。

(3)基于陆面模型的要素—过程—格局综合

为实现陆面模型的要素—过程—格局综合,应建立陆地表层变化影响与适应、情景预估、资源利

表1“未来地球”计划与陆地表层格局研究共性

Tab.1Commonality between Future Earth and research on land surface

pattern 注:引自Future Earth,2013。

14

第1期吴绍洪等: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用与调控的综合模拟平台,指导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综合集成代用资料、实地观测和遥感数据中的陆地表层变化特征信息,建立时空一体的全球环境变化资料分析体系;综合分析影响陆地表层要素变化的关键自然及人文过程,阐明陆地表层要素特征分布格局及其时空变化;基于陆地表层要素变化、过程作用、格局动态的研究基础,发展考虑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和社会经济活动变化影响的陆地表层格局模拟与预测开放性模式,揭示陆地表层格局中物质/能量流动与转化机制。构筑用于陆地表层变化影响与适应、情景预估、资源利用与调控的科学研究平台,支撑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参考文献(References)

蔡运龙.2010.当代自然地理学态势[J].地理研究,29(1):1-10.[Cai Y L.2010.New perspectives on physical geogra-phy[J].Geographical Research,29(1):1-10.]

陈泮勤.2003.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与展望[J].地球科学进

展,18(6):974-979.[Chen P Q.2003.Earth system sci-ence:progress and prospect[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s,18(6):974-979.]

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11.第二次气候变

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Editorial board for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R].2011.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Beijing,China:Science Press.]樊杰.2014.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J].地理

学报,69(8):1060-1068.[Fan J.2014.Frontier approach of the sustainable process and pattern of human-environ-ment system[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9(8):1060-

1068.]

傅伯杰.2014.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格局与过程

耦合[J].地理学报,69(8):1052-1059.[Fu B J.2014.The integrated studies of geography:coupling of patterns and processe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9(8):1052-1059.]葛全胜,方修琦,张雪芹,等.2005.20世纪下半叶中国地理

环境的巨大变化:关于全球环境变化区域研究的思考[J].地理研究,24(3):345-358.[Ge Q S,Fang X Q,Zhang X Q,et al.2005.Remarkabl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 50years:a case study on regional research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Geographical Research,24(3):345-358.]

葛全胜,王芳,陈泮勤,等.2007.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

[J].地球科学进展,22(4):417-427.[Ge Q S,Wang F,Chen P Q,et al.2007.Review o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2(4):417-427.]

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等.2012.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

化的若干重要特征[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42(6):934-942.[Ge Q S,Zheng J Y ,Hao Z X,et al.201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changes during the past 2000years in China[J].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42(6):934-942.]

黄秉维.1981.国际地理学研究动向[J].地理科学,1(1):2-10.[Huang B W.1981.Some trends of geographic re-search[J].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1(1):2-10.]

黄秉维.1996.论地球系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基础

[J].地理学报,51(4):350-354.[Huang B W.1996.On earth system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J].Acta Geographica Sinica,51(4):350-354.]

黄鼎成,陆亚洲,王毅.1992.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中心议

题: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3):6-10.[Huang D C,Lu Y Z,Wang Y .1992.The cen-tral subject of discussion about ou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ause:coordinate the

re-

图1陆地表层格局研究框架

Fig.1Research framework for land surface pattern

15

地理科学进展第34卷

lationships between man and nature[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2(3):6-10.]

李双成,赵志强,高江波.2008.基于空间小波变换的生态地理界线识别与定位[J].生态学报,28(9):4313-4322.[Li S C,Zhao Z Q,Gao J B.2008.Identifying eco-geographi-cal boundary using spatial wavelet transform[J].Acta Ecologica Sinica,28(9):4313-4322.]

刘纪远,邓祥征.2009.LUCC时空过程研究的方法进展[J].

科学通报,54(21):3251-3258.[Liu J Y,Deng X Z.2009.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rocess of LUCC[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4(21):3251-3258.]

刘燕华,郑度,葛全胜,等.2005.关于开展中国综合区划研究若干问题的认识[J].地理研究,24(3):321-329.[Liu Y H,Zheng D,Ge Q S,et al.2005.Problems on the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4(3):321-329.]

刘源鑫,赵文武.2013.未来地球:全球可持续性研究计划[J].生态学报,33(23):7610-7613.[Liu Y X,Zhao W W.

2013.Future Earth:global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plan[J].

Acta Ecologica Sinica,33(23):7610-7613.]

莫斯R P,李德美.1984.地理研究的科学方法[J].地理译报,

(1):54-58.[Moss R P,Li D M.1984.Scientific method

for geographical study[J].Progress in Geography,(1):54-

58.]

钱学森.1991.谈地理科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J].地理学报, 46(3):257-265.[Qian X S.1991.Discussion on research themes and methods of geograph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46(3):257-265.]

秦大河.2014.气候变化科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33(7):874-883.[Qin D H.2014.Climate change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Progress in Ge-ography,33(7):874-883.]

宋长青,冷疏影.2005.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J].地理学报,60(4):546-552.[Song C Q,Leng S Y.2005.Some important scientific problems of integra-tive study of Chinese geography in5to10years[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0(4):546-552.]

陶澍,曹军.1996.山地土壤表层水溶性有机物淋溶动力学模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6(6):410-414.[Tao S, Cao J.1996.Leachation kinetics of water soluble organic carbon from surface horizon of upland soil[J].China En-vironmenal Science,16(6):410-414.]

陶澍,陈静生,邓宝山,等.1998.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河水腐殖酸的起源、含量及地域分异规律[J].环境科学学报,8

(3):286-294.[Tao S,Chen J S,Deng B S,et al.1998.

Contents of stream humic substances in the east of China [J].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8(3):286-294.]

吴绍洪,尹云鹤,樊杰,等.2010.地域系统研究的开拓与发展[J].地理研究,29(9):1538-1545.[Wu S H,Yin Y H, Fan J,et al.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regionalization system of China.2010[J].Geographical Research,29(9): 1538-1545.]吴绍洪,赵宗慈.2009.气候变化和水的最新科学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5(3):125-133.[Wu S H,Zhao Z C.

2009.Updated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and water[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5(3):125-133.]

伍光和,王乃昂,胡双熙,等.2008.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Wu G H,Wang N A,Hu S X,et al.

2008.Physical geography[M].Beijing,China:Higher Ed-ucation Press.]

严登华,袁喆,杨志勇,等.2013.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水科学进展,24(1):34-41.[Yan

D H,Yuan J,Yang Z Y,et al.2013.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in drought since1961in Haihe River basin[J].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4(1):34-41.]

杨勤业,郑度.1996.关于陆地系统科学的若干认识[J].地理研究,15(4):10-15.[Yang Q Y,Zheng D.1996.Review on land system science[J].Geographical Research,15(4):10-

15.]

郑度,陈述彭.2001.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前沿领域[J].地球科学进展,16(5):599-606.[Zheng D,Chen S P.2001.Prog-ress and disciplinary frontiers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s,16(5):599-606.]

郑度,葛全胜,张雪芹,等.2005.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研究,24(3):330-344.[Zheng D,Ge Q S, Zhang X Q,et al.2005.Regionalization in China:retro-spect and prospect[J].Geographical Research,24(3):330-344.]

郑度,欧阳,周成虎.2008.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学报,63(6):565-573.[Zheng D,Ou Y,Zhou

C H.2008.Understanding of and thinking over geograph-

ical regionalization methodology[J].Acta Geographica Si-nica,63(6):565-573.]

郑景云,邵雪梅,郝志新,等.2010.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J].地理研究,29(9):1561-1570.[Zheng J Y, Shao X M Hao Z X,et al.2010.An overview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the past2000years[J].

Geographical Research,29(9):1561-1570.] Arbogarst.2007.Discovering physical geography[M].New York,NY:Jonh Wiley&Sons.

Boyd D S.2009.Remote sensing in physical geography:a twenty-first-century perspective[J].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33(4):451-456.

Buyantuyev A,Wu J.2010.Urban heat islands and landscape heterogeneity:linking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sur-face temperatures to land-cover and socioeconomic pat-terns[J].Landscape Ecology.25:17-33.

Clifford N.2009.Globalization:a physical geography perspec-tive[J].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33(1):5-16. Clifford N,French S,Valentine G.2010.Key methods in geog-raphy[M].2nd ed..London,UK:Sage:568.

Crutzen P J,Stoermer E F.2000.The'anthropocene'[Z].IGBP Newsletter,(41):17-18.

Ernst W G.2000.Earth systems[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

第1期吴绍洪等:面向“未来地球”计划的陆地表层格局研究

Frank D C,Esper J,Raible C C,et al.2010.Ensemble recon-struction constraints o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sensitivi-ty to climate[J].Nature,463:527-530.

Future Earth.2013.Future Earth initial design report[R/OL].

2013[2014-12-05].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media/fu-ture-earth-initial-design-report.

Future Earth.2014.Future Earth2025Vision[R/OL].2014 [2014-12-05].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media/future-earth-2025-vision.

Ge Q S,Wang H J,Rutishauser T,et al.2015.Phen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a meta-analysi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1(1):265-274.

Gregory K J.2000.The changing nature of physical geography [M].London,UK:Arnold.

Griggs D,Stafford-Smith M,Gaffney O,et al.2013.Polic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or people and planet[J].

Nature,495:305-307.

Grimm N B,Faeth S H,Golubiewski N E,et al.2008.Global change and the ecology of cities[J].Science,319:756-760.

Houghton R A.2002.Terrestrial carbon sinks:uncertain expla-nations[J].Biologist,49(4):155-160.

IPCC.2012.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SREX)[R].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582. IPCC.2014.Climate change2014:impacts,adaptation,and vulnerability:part A[R].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32.NASA.2000.Review of NASA's earth science enterprise re-search strategy for2000-2010[M/OL].2000[2014-12-05].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openbook.php?record_id=9960. 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0.Understanding the changing planet:strategic directions for the geographical sciences[M].Washington,D 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oel C.2012.Progressing physical geography[J].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36:298-304.

Ola U,Eva L.2013.Rendering global change problematic:the constitutive effects of earth system research in the IGBP and the IHDP[J].Environmental Politics,23(2):339-356. Pitman A J.2005.On the role of geography in earth system sci-ence[J].Geoforum,36:137-148.

Schellnhuber H J.1999.'Earth System'analysis and the sec-ond copernican revolution.Nature,402:C19-C23.

Tang Q H,Oki T,Kanae S,et al.2007.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partial irrigation within grid cells on a hydrological simulation[J].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8(3):499-512.

Tang Q H,Oki T,Kanae S,et al.2008.Hydrological cycles chang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ring the last half of the20th century[J].Journal of Climate,21(8):1790-1806. Tao F L,Zhang Z,Shi W J,et al.2013.Single rice growth peri-od was prolonged by cultivars shifts but yield was dam-aged by climate change during1981-2009in China,and late rice was just opposite[J].Global Change Biology,19

(10):3200-3209.

Land surface pattern study under the framework of Future Earth

WU Shaohong,ZHAO Yan,TANG Qiuhong,ZHENG Jingyun,GAO Jiangbo,

LIANG Tao,GE Quansheng

(Key Laboratory of Land Surface Pattern and Simulatio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Future Earth is a global platform for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which enables integrated re-search on grand challe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to sustainability,strengthens global partnerships between re-searchers,funders,and users of research,and communicates science to society and society to science.It com-bines IGBP,IHDP,WCRP,and DIVERSITAS.Its objectives are:to provide the knowledge required for societies in the world to face risks posed by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to seize opportunities in a transition to glob-al sustainability.It aims at scientific integration and co-production of knowledge.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surface pattern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 shows that land surface is one of the main areas that Future Earth focuses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nd surface pattern,formed by interaction of physical factors and different processes,may be taken as a fundamental regional frame for study of Future Earth.The prospective research of land surface pattern should make effort to improve the methodology to support progress of integrated research in physical geography. Key words:Future Earth;land surface patter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7

未来地球简介

“未来地球计划”简介及中国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应对全球环境变化给各区域、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挑战,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通与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研究手段和方法,由国际科学理事会(ICSU)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ISSC)发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环境署(UNEP)、联合国大学(UNU)、Belmont Forum和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资助机构(IGFA)等组织共同牵头,组建了为期十年的大型科学计划“未来地球计划(Future Earth)”(2014-2023)。该计划通过学者、政府、企业、资助机构、用户等利益攸关者协同设计、共同实施、共享科研成果和解决方案(co-design, co-produce and co-deliver),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该计划的制定,旨在打破目前的学科壁垒,重组现有的国际科研项目与资助体制,填补全球变化研究和实践的鸿沟,使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更积极地服务于可持续发展。 “未来地球计划”设置了3个研究方向:1)动力地球(Dynamic Planet);2)全球发展(Global Development);3)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Transition to Sustainability)。同时,建议增强8个关键交叉领域的能力建设:1)地球观测系统;2)数据共享系统;3)地球系统模式;4)发展地球科学理论;5)综合与评估;6)能力建设与教育;7)信息交流;8)科学与政策的沟通与平台。 2013年9月26-27日,中国科协在北京组织了“未来地球在中国”国际会议。会议确认了在中国需要优先解决的、与可持续性能力

十大毁灭地球最可行方式[图]

十大毁灭地球最可行方式[图] 地球产生至今已有45亿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无数次颠覆性的灾难,依然存在于宇宙中,对地球的毁灭人们提出过多种假设,以下是“生命科学”网站援引自萨姆·休个人网站上毁灭地球的十种方法,那些企图毁灭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的人可以将此作为参考。方法的排名是以可行性为依据产生的。 (图1) 第一名将地球抛向太阳 所需工具:可以让地球解体的工具。 方法:把地球抛向太阳。想要使地球与太阳发生碰撞,并不像有些人想得那么简单,“抛向太阳”的含义也并非完全死板的像其字面所表达的那样,它的意思是使地球尽量靠近太阳,直到把它控制在洛希极限里(即一个物体接近另一个物体而不被潮汐力撕碎的最短距离),潮汐力就会把地球撕得粉碎。地球将变成铁块,最后蒸发成小铁珠慢慢融入太阳。

(图2) 第二名用冯-诺伊曼型机器吞噬地球 所需工具:一部冯·诺伊曼型机器。 方法:冯·诺伊曼型机器是一种只需必要的原材料就可以精确复制自身物体的智能设备。用铁、镁、铝、硅以及一些组成地幔和地核的主要元素制造这样一部机器,然后将其安放在地壳内吸取周围的能量,它将自动复制第二个冯-诺伊曼型机器,接着是四个、八个、十六个……最终,地球将被成千上万的冯-诺伊曼型机器吞噬。如果想要进行的更彻底,也可以命令机器互相摧毁对方,最后将机器连同所有残留的微量元素一起抛向太阳。地球最后的归宿便是分解成若干小铁块融入太阳。 (图3) 第三名用坚硬无比的物体击碎地球 所需工具:一块坚硬的巨石,或是其他任何可以撞击地球的东西……或许你可以考虑用火星。 方法:基本上,任何可以猛烈撞击地球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用。任何东西指一个足够大的小行星或者一个大行星,然后把它的速度加大到极限,以你能控制的角度撞向地球。 对撞击物体的大小作个简单说明:落下的最小冲击速度为每秒11公里,假设初始能量被发热和其它形式消耗一些,这个撞击物的质量至少要相当于地球质量的60%。假设我们以大于11公里/秒的速度向地球发射撞击物,毁灭地球的假设很可能得以现实,地球最终会粉碎成许多月球状的岩石块,随意分散在太阳系的每个角落。

关于地球大陆的演变(2)未来

关于地球大陆的演变(2)未来 上一次大陆合并是两亿年前的“盘古大陆”。在大约一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四分五裂,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大陆与大洋分布。根据现在各个版块之间的运动,地质学家的推出,在几千万年后的未来,大陆将重新开始合并在一起,并于2.5亿年后合并成为“究极盘古”。 根据当今的板块运动的趋势,科学家们做出一个预言:2.5亿年后,一个超大陆会再次生成,它的名字叫:究极盘古大陆或终极盘古大陆。科学家们同时也模拟了它们的形成过程: 首先,非洲大陆北移,嵌进亚欧大陆里,两者合二为一,地中海最终将被挤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山“地中山”。而新的大陆必然比亚欧大陆要巨大得多,宏伟的“地中山脉”在新大陆的版图上拦腰而过。这个巨型新大陆我们称之为“非亚大陆”。 接着,约2500万~7500万年后,澳大利亚北移,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撞到一起。然后,澳大利亚将逆时针旋转,合并菲律宾,并最终与亚洲合并。 而最南边的南极也会北移。这个过程中,巨大的冰盖将纷纷脱落。大约1亿年后,南极大陆靠近印度洋;再过5000万年,它将揳入,马达加斯加与印度尼西亚。印度洋最终成为内陆海。 而此外,强有力的俯冲带运动将吞噬海床,导致大西洋的消失。 距今两亿年后,美非重逢,加拿大旁的纽芬兰岛撞进非洲大陆,巴西与南非比邻而居。最终,各个大陆首尾相连,将印度洋包围在中间,太平洋上出现超级大陆究极盘古。 其他观点 美国圣弗朗西斯塞维尔大学的地质学家布朗丹·墨菲则认为,现在就针对究极盘古或者美亚大陆进行预测还为时过早。不过他很有信心地表示,在未来几十年的时间里,会与地质学相关的科学技术与研究手段将取得更大的进展,为科学家研究地球的内部的运动、预测板块的运动提供更有力的工具。“任何一个时期的地质研究,都只能算是一部漫长电影的一个单独镜头。只有把所有这些镜头连接在一起,我们才能看清楚地球大陆的舒缓舞步。”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绪论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资源 一、水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和最重要的物质,并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始终参与地球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所有自然地理过程中都不可或缺。拥有由大量水体组成的水圈,使地球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显得与众不同,得天独厚。正是因为有水,我们星球的地理环境才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二、地球上的水资源 地球上除了存在于各种矿物中的化合水、结合水,以及深部岩石所封存的水分以外,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大气水分和冰,共同构成地球的水圈。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体,其面积约占全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水有97%以上在海洋中。陆地水虽然相对少得多,但在自然地理环境中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地球的总水量,有许多不同的估计种。1970年国际水文学会认为 地球上水的总体积接近15*108km3,并且把各部分水量在地球表面上的平均深度,定义为它们的当量深度,据估计,海水当量深度约为2 700、2 800 m,冰和雪约为50 m,地下水大约15 m,陆地水0.4—1 m,大气中平均水汽含量的当量深度为0.03 m。 UNICEF提出了另外一组数据,即海水总量13.5*108km3;大气水分13 000km3;河流、湖泊与湿地207 000km3;雪与冰27000 km3;土壤水45 000km3;地下水8.2*106km3。其中雪与冰的数字明显偏小,竟不及国际水文学会公布数字的10%。我们只能猜测其中或未含大陆冰盖,或少一个零。 有报道说,现在每年仍有660 km3的水从地幔溢出进入地表。同时,陨石和宇宙尘每年还带给地球约1.5 km3水。1995年波拉卫星升空后发现每天都有数千个小屋子一样大的“雪球”落入地球高空1 000—20 000km处被分解为云,最终成为地球水量来源。据估计,仅这一部分水,每 1万----2万年就可使地球海平面升高3cm。 第二节地球上的水分循环 一.水分循环

持续不足1秒伽马射线暴可能毁灭地球生命

持续不足1秒伽马射线暴可能毁灭地球生命(图) 2011年10月09日07:19腾讯科技[微博]悠悠/编译我要评论(98) 字号:T|T [导读]目前,最新一项研究表明,来自星系碰撞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将导致地球生物灭绝,甚至这种伽马射线暴仅持续不足1秒,但对地球生命构成的损害却是致命的。 腾讯科技讯(悠悠/编译)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日前,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地球生命的持续性取决于其它星系的爆炸事件,诸如两颗恒星碰撞释放强烈太空放射线对于地球物种消亡事件具有重要影响。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两颗恒星碰撞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可释放数吨高能量伽马射线进入太空,研究人员发现像这样的爆炸将耗竭地球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将导致紫外线抵达地球表面,紫外线能够改变地球生物的基因。 两颗恒星碰撞产生的伽马射线暴可释放数吨高能量伽马射线进入太空,研究人员发现像这样的爆炸将耗竭地球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将导致紫外线抵达地球表面,紫外线能够改变地球生物的基因。目前,研究人员开始通过化石记录来研究分析伽马射线暴对地球生物灭绝事件构成的影响。

美国堪萨斯州华盛本大学研究员布莱恩-托马斯(Brian Thomas)发表声明称,我们发现一种极为短暂的伽马射线暴可能比持续时间较长的另一种伽马射线暴更具威胁性。放射持续时间并不是放射量大小的决定因素。这项研究报告将发表在10月9日在明尼阿波里斯市召开的美国地质学会年度会议上。 伽马射线暴具有两种形式:持续时间较长、较为明亮和持续时间较短的伽马射线暴,后者持续时间甚至不足1秒,却能释放出比前者更多的放射线。如果像这样的伽马射线暴出现在银河系内部,对地球构成的放射性危害将更加持久。释放的放射线可抵达地球大气层,导致自由氧原子和氮原子碰撞在一起,并部分结合形成叫做一氧化二氮的摧毁臭氧化合物。一氧化二氮在大气层中可长时间存在,可对臭氧层持续进行破坏,直至它们像雨点一样从空中降落下来。 这种短暂伽马射线暴可能是密集中子星或者黑洞发生碰撞产生的,研究人员估计像这样规模的碰撞可能在任何给定星系中每1亿年出现一次。按照这一速率,地球在其45亿年历史中曾遭受了多次短暂伽马射线暴。 臭氧层遭受破坏将对地球生命造成许多影响,放射线将对地球食物链的植物和动物构成肆虐破坏,很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物种灭绝事件。 美国宇航局雨燕人造卫星收集的增强和累积数据观测到其它星系中存在伽马射线暴,其释放的短暂伽马暴可对地球生命构成威胁。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之前伽马射线暴的证据,其中包括:仅在放射性事件轰击地球形成的特殊元素,例如:较重的铁元素。 目前,托马斯正与古生物学家协同研究化石记录物种灭绝事件中重铁元素的相关等级。 暗物质:费米伽马射线探测器发现正电子异常 2011年09月15日07:10腾讯科技[微博]Everett/编译我要评论(3) 字号:T|T [导读]科学家使用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探测近地空间的正电子分布情况,认为额外增加的正电子或存在暗物质参与。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所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寻找暗物质的踪迹,可以通过一个更“聪明”的办法,即利用地球本身作为一个“科学仪器”,再由位于轨道上的以美国宇航局为主要领导方的费米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进行观测。从2009年开始,科学家就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宇宙射线中反物质粒子数量过剩,这可能就是一种暗物质所表现出的迹象特征。该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期

未来世界十大最为期待的发明

未来世界十大最为期待的发明 transmaster发表在科学探索华声论坛https://www.360docs.net/doc/5010828749.html,/forum-148-1.html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世界上存在很多发明实际上是很有害的,但是更多的一部分对人类来说还是有益。 海洋殖民化 海洋殖民化是把海洋作为人类永久居住地的理论推测和实践行动。这种海洋定居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稳坐于海底,或者干脆游离在海洋的中间位置。海洋殖民地化的优点包括扩大居住面积、获得资源摄取的便利条件。从海洋殖民化学来的经验很可能证明能应用到太空殖民化设想中。 海洋的居住可能比太空居住要简单些,所以先进行前者,同时为后者提供一个实验场所。

能实现吗?能,但必须考虑经济现实。为了能够自给自足,人们必须把目标定某种产品的输出量上,这种产品在海洋制造上具有相对优势。当海洋拓殖能节约获得陆地的成本时,在开阔的海面建造一座漂浮的建筑也有自己的成本。最现实做法的可能性就是从潮汐的能量中获得电流。 穿越大西洋的隧道 穿越大西洋的隧道是理论上的隧道,它在北美洲和欧洲之间横跨大西洋。它能承运某种交通工具-在多数提议中拟想为火车。采用先进的技术,预想速度能达到每小时300到5000公里。这样的隧道意味着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想象一下,从纽约到伦敦花费还不到一个小时,而从海面运送商品则会耗时少和费用低。 能实现吗?计划建造这样一个隧道现在处在概念阶段,没有人真的去从事这项工程。 最大的障碍是费用问题-耗资12万亿——是如今物质科学的限制金额。跨大西洋隧道是现存最长隧道的215倍,费用是其3000倍。

城市无线局域网 城市无线局域网的概念是指把整个城市纳入一个无线地区,其最终的目标是使无线接入的因特网达全球服务。这项服务在大部分地区或全城市范围内通过配置无线网络提供了城市宽带服务。主要的部署计划是使用许多配置在户外的路由器。网络的操作者充当无线网络服务的提供者。 能实现吗?当然了。这项技术已经在全世界的许多城市应用。只是还没有普及到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通常情况下,私人公司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来建造这样一个网络并操纵着它。 获得的资金由私人公司和城市政府共同分享。一旦运作起来,服务可能是免费的,并由广告商赞助,提供每个用户或一些用户结合体月收费服务。 仿生学 仿生学系指生物学与工程学互相灵活应用的概念。因此关于这个词的意义的两个说法有些略有不同。

人类对地球破坏

第一点:全球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后果。它使南极冰雪受热融化,海水膨胀,造成海平面升高,直接威胁着沿海国家以及世界上30多个海岛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据联合环境署提供的资料,在本世纪内海平面已经升高了10至25厘米,预测下世纪继续上升15至95厘米。如果这一预测成为事实,世界各地海岸线的70%将被海水淹没。50年后,像马尔代夫那样的岛国将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某些沿海城市,如大阪、曼谷、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等,将完全或局部被海水淹没。全球变暖会使水蒸发加快,进而改变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去年以来地球上接连出现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直接关.。 第二点:森林破坏。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在学习中,要尽量节省文具用品,杜绝浪费,铅笔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费了铅笔就等于毁灭了森林. 要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城市绿化,并且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球上曾经有76亿公顷的森林,到本世纪时下降为55亿公顷,到1976年已经减少到28亿公顷。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尤以巴西的亚马逊情况最为严重。亚马逊森林居世界热带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比原来减少了11%,相当于70万平方公里,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亚太地区、非洲的热带雨林也在遭到破坏。第三点:水资源的破坏。降水量2004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国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5687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6.5%。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六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3%,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四区)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减少6.6%。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东、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庆、青海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广东、海南、江苏和内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04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减少13.4%。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3.0%。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东、西藏、新疆、上海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山东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程度均低于7%;比常年值偏少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江苏、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肃、广东、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2004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79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的水量为6094亿立方米,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为970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2921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2004年全国矿化度小于或等于2克/升的地下水资源量为7436 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7.8%。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642亿立方米,加上

未来的地球

未来的地球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未来的地球(一) 人们对未来的地球有着美好的期待,今天我们继续游历未来的地球。 在未来的地球,游泳可是很流行的,差不多每个人都会。你不会游泳怎么办,学游泳时怕浮板被别人一脚踢走了,泳池水很深,脚站不到地,那可是很惨的事情。没关系,你只要到商场买件很特殊的泳衣,哦,忘了告诉你,就算再小的超市也有卖的。这种泳衣穿了不会难过,你如果在深水区随便你怎么动也沉不下去。那时候的浮板更先进,浮板上有个洞,绑上麻绳,拉下水去,这样子就可以冲浪了。浮板不仅可以冲浪,还可以给你来个超级保健。你只要把麻绳拿掉就好了,等你游累的时候,只要趴在浮板上边,然后把头偏在浮板上。那时候的游泳水是没有污染的,要知道是怎样让水没有污染的,先读下一小节再说。 那时候把水净化简直就是分分钟搞定的事情。你只要把一桶水倒在像鱼缸一样的容器里,把六面全都给堵住,然后通一根管子,放几个营养药片,你不要把整个容器里面的水统统倒进游泳池里,不然在游泳的人会被你冷死的。 万一乡村发生了水灾、火灾、旱灾、地震、泥石流等等,你只要

去买一点药丸,一颗药丸有很大的作用。药丸有很多种类呢,当心不要买错。发生水灾、火灾可以买能让你飞的药丸,发生旱灾、地震你可以买七色草的果实,七色草是很奇异的草,吃了这种果实以后你就可以像个超人一样,你说快让春卷送到我嘴里,春卷就会乖乖地到你嘴里,你万一被老师罚抄五十遍课文,没关系,你只要说帮我抄五十遍课文吧,然后你就可以去睡觉了。一觉醒来,你会惊奇地发现,五十遍课文已经抄好了。七色草还有其它功能呢,想让我告诉你,就先翻页再说。 你只要买一颗七色草的种子,把种子埋在土里,到了春天,它就会长成一棵大树,草莓樱桃还有许多春天的水果都会挂在大树上,这只是它其中的一个功能而已。要是吃了七色草的果实,你碰见什么东西都不会害怕,勇气倍增,哪怕是一只骷髅在你面前。 现在最实用的就是疗伤喷雾,就算全身粉碎性骨折,只要找一个人为你全身喷上疗伤喷雾,给你吃一个活力棒棒糖,在家里躺一天,第二天你发现跟别人比爬楼梯,你从一楼爬到十八层,是正常人的十倍。你“嗖”一下就爬了一层,别人一定会很奇怪:这人昨天还粉碎性骨折呢,怎么今天在楼梯上翻跟头,倒立爬楼梯都行! 未来的地球可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啊,太美了! 未来的地球(二) 啊!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转眼就过了十几年了。地球科技越来越发达,可是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了。 我开着飞行车回到了我的小区——万丽花园。万丽花园是世界氧

“中国科幻电影更好地走向世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材料一: 科幻文学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幻想的外衣,表达作者对未来人类社会的一种认知和思考。一直以来,科幻文学在我国并不受重视,发展也十分缓慢。 科幻写作费时费力,投入巨大,对作者的知识结构要求极高,也因此使得许多人望而却步。而读者的分布不均且数量不多,也导致出版机构不敢或不愿涉足这一领域。1979年《科幻世界》杂志在成都创刊,成为当时中国唯一的科幻杂志。1998年创办于天津的科幻杂志《科幻时空》定位于“大科幻”,先后发表了当时国内一线的科幻小说作者星河、叶永烈、韩松等人的作品,还翻译引进了日本科幻小说家星新一的作品。不过,好景不长,虽然新杂志定价并不太高,但出版发行两辑后,由于发行渠道的不畅,编辑出版投入巨大等原因而遗憾停刊。科幻文学发表阵地的严重匮乏,也成为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一大痛点。 不过近年来,我国科幻文学的创作与出版赶上前所未有的机遇。2015年,刘慈欣凭借科幻长篇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三体》三部曲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8年11月9日,刘慈欣又获得克拉克基金会颁发的2018年想象力服务社会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据去年11月召开的“2018中国科幻大会”公布的数字,2017年全国新出版和重版的科幻图书共232种,其中新书占比约23.6%。根据刘慈欣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于2018年底的贺岁档上映,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票房有望达到47亿人民币,并且围绕这部电影形成诸多热点话题。而随着更多的科幻小说被改变为电影、网络剧、网络电影,更多的科幻发表平台的问世,可以预料,2019年将是中国科幻的发展“大年”,科幻文学将迎来黄金时代。(取材于赵强等文章) 材料二: 《流浪地球》体现了好莱坞电影所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许多差别。《流浪地球》将中华文化元素和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注入电影,既让观众体验到浓浓的人情味,也让中国文化元素有了新表达。 在好莱坞电影中,当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时,情节设定可能是英雄人物登上太空飞船远离地球去寻找新的避难所。但是《流浪地球》却反其套路,人类带上地球一起去“流浪”。中国人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不论距离多远,遭遇怎样的挑战,都愿朝着家的方向努力前行。正是这份“乡土情怀”,让人们有了“带着地球一起流浪”的念头,奠定了整个电影故事的发展基石。 《流浪地球》中有句著名的台词“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是的,只有敢于“与天抗争”,才有生的希望。“与天抗争”的豪情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与面对末世求生的电影主题不谋而合。即便2500年、100代人的“流浪之旅”未必定能成功,人类依然选择离开太阳系;即便科学家已经测算没有可能,人类依然用空间站的燃料以死相搏。中国人始终坚信“人定胜天”,甘于奉献、不惧牺牲,用坚持和努力点燃希望,走向美好。甚至《流浪地球》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是郭帆、吴京等电影人不退缩、不放弃的结果。 与西方科幻片不同,《流浪地球》并没有采用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惯用叙事套路,而是以40余万人、5 000台发动机、7万个火石,以及剧情最后各国救援队调转车头,驶向背离家园的方向等宏大场景,讲述了全人类集中力量成功拯救自我的故事,成为了科幻片中的“一股清流”。而这就是中国人对未来世界的清晰理解,对“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理念的深刻阐述。现实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立足于此。 《流浪地球》的走红,对于本土科幻作品的未来发展更具意义。在以刘慈欣为代表的科幻作家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中国科幻电影创作有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世界科幻文艺创作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故事。(取材于《〈流浪地球〉:中国文化元素的新表达》,有删改)材料三: 科幻电影有“硬”和“软”之分,区分“硬科幻”与“软科幻”的标准在于科技含量的多少。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高级工程师饶骏认为,“硬科幻”应该是以某一科学原理和技术为主题(或故事背景),主要的情节推进、场景表现、道具细节等等要比较严格地遵循物理法则,符合工程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各项技术之间的平衡配套展示,这一点是绝大部分科幻电影最易产生bug(漏洞或缺陷)的地方,达到了以上要求和条件的科幻电影,才称得上“硬科幻”。“软科幻”并不是非常注重技术和科学原理,甚至与

地球上的水及水文循

第1章地球上的水及水文循 1.地球上水的分类:根据地球各个层圈水的分布状况及其存在状态的差别,可以区分为浅 部层圈水与深部层圈水两大部分。 2.从大气圈到地壳上半部属浅部层圈水。其中分布有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以及生物体 中的水,这些水均以自由态H2O 分子形式存在,以液态为主,也呈气态与固态存在。 3.广义的水圈应当包括地球各层圈中以各种不同状态存在且相互转化的所有的水。 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5.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称为水的地质循环。 第2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 1.容水度定义: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重量含水量(W g );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G w )与干燥岩石重量(G s )的比值。 2.体积含水量(W v ):含水的体积(w V )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V )的比值。 3.持水度定义: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称作持水度(S r )。 4.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孔隙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孔隙度愈大,透水性愈好。 5.岩石的透水能力并不取决于平均孔隙直径,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小的孔隙直径。 第三章地下水赋存 1.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岩石中的空隙被重力水所充满,形成地下水面。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下称为饱水带。 2.包气带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毛细水(各种)、重力水、气态水 3.包气带的垂直分带土壤水带中间带(包气带厚度大)/毛细水带. 4.包气带水的来源:大气降水的入渗,地表水体的渗漏,由地下水面通过毛细上升输送的水.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 5.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则是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

【五年级作文】未来的地球

【五年级作文】未来的地球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可是有谁知道,那皎洁的月光背后,却是一片荒漠。地球爷爷,我多么想让您过上幸 福美好的生活啊! 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白天鹅,寻找环境优美的地方,住上一辈子。我飞呀, 飞呀,竟飞到这样一个另人掩鼻而逃的地方:下面天空烟雾弥漫,模模糊糊地看见几个高 高的“粗鼻子”正向外呼出一股浓烟。呛得我昏昏沉沉,喉咙干得直冒烟,真想找口水润 润喉咙。终于看见下面有条河。我飞向那里正张口喝水时,不知从哪儿出一个低低的声音:“这河水不能喝呀!你看这河里还漂着几条被毒死的小鱼呢!”我一看这河水又黑又绿, 又腥又臭。又听见:“白天鹅,你认为污染河水的罪人是我吗?太冤枉了,其实是水边的 工厂,哪管河水污染,把厂里的废水往河里一放了知。我听见,看着那河湾里咕咕地冒着 一个个气泡。哦,跟我说话的原来是它。哗哗啦啦,厂里正在放废水,我安慰了小河,怀 着一种压抑心情…… 飞过了高山,飞过了海洋,来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世界。那清秀的山峰,蔚蓝的湖水,绿色的森林,还有那金黄的麦田,风景秀丽的村镇……多么分明,多么清新!吸一口新鲜 空气,顿觉舒畅。还有那次序井然、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我噪音的各式车辆,川流不息……当我飞到一座楼顶时,看见楼房门口牌上写着:“地球爷爷环保局”。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就是地球国的环保局啊!那楼房里传出电视播音:“近年来,我们地球王国采取 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污染仍是地球国的难题。”哦,那是地球爷爷正在发表电 视讲话呢。听到这里,我也决定要做一个忠实的地球国的环保大使!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快醒醒,要上学了。”我在妈妈的催醒中醒来……虽然是梦,但我还是希望未来的 地球国是一个绿色家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毁灭地球十个办法

“毁灭地球”十种方法 1:投进太阳里面 你需要的:运载地球的设备。 方法:将地球投进太阳里面。这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实际上你不可能将地球与太阳真正碰撞(只能将地球送到太阳附近,在洛希极限以外,否则太阳的潮汐力就会撕碎地球。)当地球位于椭圆轨道上,仅需要四个月的太阳烘烤地球就会消失。这在我们现有的科技水平是不可能的,但我确定未来是可能实现的。在将来,可能会有反常的事件发生,使地球进入正确的撞击轨道。 地球的安息之地:慢慢地进入太阳里面变成由蒸发元素组成的小球体。 最早可能的实现日期:如果有上帝帮助,大概需要25年。如果由人类自己做;在现有的太空技术发展水平上,要到2250年。 想法的来源:《Infinity Welcomes Careful Drivers》,格兰特·尼尔_著。 2:被冯·诺依曼机吃掉 你需要的:一台冯·诺依曼机。 方法:冯·诺依曼机是指只要给它原材料,它就能制造自己的副本的机器。制造一个由铁、镁、铝和硅元素(地球主要由这四种元素组成)组成的冯·诺依曼机,只要它能不停地复制自己就行了。将机器放置于地壳以内,并让它们自己照顾自己,当它发生一个副本以后,就会复制两个、四个直至更多。机器加倍复制,它们会很快以可怕的速度吃完地球。这时从技术角度来说你的目的已经实现了,因为现在地球不存在了。 结论:这是个疯狂的想法,但它是可以实现的。 地球的安息之地:变成冯·诺依曼机的身体,然后这些机器成为太阳的一些元素块。 最早可能的实现日期:可能在2045年~2050年,或者更早的。 想法的来源:《2001太空漫游》,阿瑟·克拉克_著。 3:用重工具冲击成粉末 你需要的:一块大岩石和能用来做甩这块岩石的支点的东西,比如可以是火星。 方法:本质上,如果你用足够大的冲击力来冲击,任何物体都是能被毁坏的。方法很简单;

2020年公需科目题目及答案(得分92分)

2020年公需科目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得分92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下列不属于智能制造的是()。[2分] A智能制造装备 B工业互联网 C工业软件 D量子计算 2.()是指具有感知环境刺激,能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和判断,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适应度响应的智能材料系统,其行为与生命体的智能反应类似。[2分] A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B先进能源材料 C生物医用材料 D智能材料 3.冶金工业是高耗能行业,仅钢铁工业的能耗就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2分] A1% B10% C50% D90% 4.基于太阳能在新能源领域的龙头地位,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将太阳能光电技术放在新能源的首位。下列不属于太阳能光电技术的研究是()。[2分] A单晶硅电池 B多晶硅电池 C燃料电池 D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5. 2000年,()启动“国家纳米计划”(NNI),引发了全球的纳米技术研发热潮。[2分]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中国 6. 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不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压力:()。[2分] A巴西 B中国东部 C北非 D阿拉伯地区 7. 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世界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千年发展目标(MDGs),其中千年发展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2分] A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C普及小学教育 D实现共同富裕 8. 无人遥控潜水器最早出现在(),主要用于考古方面的研究。[2分] A1953年 B1973年 C1993年 D2003年 9. 地球的淡水资源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浅层地下水中,大部分则以冰川、永久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形式储存,其中()储水量最大。[2分] A湖泊 B河流 C地下水 D冰川 10. 深海生物资源主要是指生活在海洋大陆坡和洋底水深()之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2分] A小于200米 B200~3000米 C3000~5000米 D大于5000米 11. 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2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12. 2016年3月,谷歌公司人工智能()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引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爆发。[2分] A AlphaGo B AlphaGoMaster C AlphoGoLee D AlphaGoZero 13.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分] A中国 B印度 C俄罗斯 D巴西 14. 近十几年来,我国煤炭消费量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未来我国煤炭消费量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小,预计到()年消费量达到峰值。[2分] A2020

疯狂预言-地球10大灾难

疯狂大预言未来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组图) 英国宇宙学家马丁· 里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的世纪》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人类能够幸免的机会只有50%。 一、粒子实验可以吞噬地球 可怕的黑洞 粒子实验科学家通过粒子加速器使粒子达到光速后,互相进行碰撞,来研究微观世界的能量定律。由于被研究的物质是如此之小,人类也许从不担心粒子会对人类形成什么威胁。但是最近,一些严肃的科学报告指出,在美国长岛的粒子加速器实验或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验,可能会产生一个微型黑洞,它将慢慢吞噬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包括地球。 二、机器人接管世界

终结者那一幕是否会上演 经常有报道称,计算机的速度又达到了每秒多少亿次,一些科学报告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科学家甚至预言,即使是无意识状态下的机器人,同样也能对人类构成威胁。 三、纳米机器人 纳米机器人 科学家希望通过纳米技术的研究,在短期内制造出尺寸更小、速度更快的电脑晶片,而长期的目标则是制造微型机器人,或称之为纳米机器人。它们可

以被注射进人的体内,毁灭癌细胞和修补被损坏的人体组织,同样,纳米机器人还能够通过处理各种化学物品制造出有用的科学原料。然而,据一份科学报告称,纳米机器人能自我复制,将它们穿过的每一样物质的结构都复制成它们自己,而人类无法阻止这种过程发生。 四、生化武器的危害离人类并不遥远 生化武器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抗生素和抗滤过性病原体的发明,人类充满信心地认为我们已经永远征服了各种传染疾病,所有病毒都可以被抗生素杀死。不幸的是,更多的病毒开始转变它们的基因以抵抗抗生素的作用。到现在为止,让医学家们束手无策的病毒不减反多。 基因工程走得更远,人类已经可以通过修补DNA改变生物体,用高科技改变一些动物或植物的遗传基因,人造染色体不久也将被用于医学和农业科学上。然而,这些善意的基因技术或许也将带来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人类也许认为自己操作的是一种友好的生物基因,然而它们可能会以某种科学家意想不到的方法毁灭庄稼、毁灭动物甚至人类。 生化武器病毒对人类来说是最大的威胁之一,以前它很难被制造,然而目前因特网上的一些生化病毒制造信息却使其变得十分容易。 五、超级火山爆发

五年级未来的地球作文范文5篇

五年级未来的地球作文范文5篇 未来的世界变幻莫测,那么未来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呢?穿越时光隧道,我坐着时空 传送器来到了3011年的地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未来的地球作文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随着21世纪的科技时代,我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我要去未来的世界看一 下!于是我就坐着时空机,前往42世纪! 我来到那儿一看,这里荒无人烟,除了天上飞舞的黄沙和空中弥漫这难闻的气体,就 是废弃不要的机械零件。我以为走错了星球。我心里很不高兴,于是我一边调试机器一边说:“哼,便宜就是没好货”这时我猛然地注意到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地球42世纪。 我出去找了好久才找到一个机器人,于是我问它:“这里发生了什么情况?”它说:早在21世纪大量污染环境导致后来大气层被破坏,磁场消失,南北极冰川融化,到了30世纪 人类想挽救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人类在31世纪移居到别的星球上了。现在我只能帮您联 系一下移居到别的星球上的人类。于是我在视频中看到了42世纪的人在“地球2号欣欣 向荣地场景,这时一个看上去已经古稀的老人直径走到镜头前说:”你是21世经来的 吧?“我如实回答。突然他怒气冲冲地说:”你们这些21世纪的人把环境破坏了,现在好了 弄得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进去地球……“我越听越生气,我小声地嘀咕了一句:”难道你们没破坏?“哼,我们大多数从小生活在灾难中,人们都痛不欲生。而你们却把废气排到天上, 垃圾随地乱扔。这几就话说地我面红耳赤…… 我回到21世纪告诉他们要保护环境。 2815年,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如今已经千疮百孔,已经没有任何生物能在这里存 活了。这里的每一个地方每小时就会发生5——6次地震,3——4次海啸。而人类还有地 球上的其他生物去了一个新地方——泰坦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2624年,人类发明了一种名叫”红物质“导弹。这种导弹的威 力能够瓦解一个星球,所以在发射的当天很多人在观看。突然,广播响了,发射倒数10。9。8。7。6。5。4。3。2。1。0,发射!只听轰隆一声,导弹射向了宇宙。这时人们欢呼 了起来,这可是人类历史上科技的一次大突破。 就在人们庆祝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那颗导弹偏离了轨道,打中了一颗不明的星球上,结果那颗星球瞬间灰飞烟灭。人们不知道,那颗星球上,也有向我们这样的高智慧生物,他们没死光,因为他们的一支超大型舰队逃了出来,2814年11月20日的早晨,天空很 阴森,人们看到天空上以无数的黑点。这时,中国航天局发现了众多不明飞行物。开启近

初中议论文作文:人类会毁灭地球吗

人类会毁灭地球吗 大家都知道,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草木离开了阳光就会死亡,一切生物都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生长。然而人类是否知道自己正被破坏着自己生存的环境吗? 前几年北京发生的沙尘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撒哈拉沙漠一天天地扩大,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南级臭氧层的空洞……,不胜枚举的例子足以说明: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威胁,人类如果不及时挽救,人类必将亲手毁灭掉自己的家园。 日本的一位文学家曾说过:自然不能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人们毁林造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失去树木对雨水的调节作用,造成水土流失。下雨时,雨水急剧下泻,下游河道淤塞,洪水泛滥。日本沿海地区工业发达,每天大量的污水排入大海,这带来了日本工业的飞速发展。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也带来了无数日本公民因食生鱼而中毒,死亡的教训。

值得庆幸的是,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一天天增强。90年代成立的世界环保组织,在向世界人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协调各国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各国政府对环境的重视,也使各国的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在前几年意大利全国发起为森林“洗脸”活动。来自意大利全国各地300多座城市的自愿者,每天可清理各种垃圾1900多吨,相当于米兰一座城市二天产生的垃圾总量。这些自愿者用他们的义务劳动,换来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变化。 虽然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们决不能松懈,因为环境保护的路还很长很长。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谋求环境、人口、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人类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人类会毁灭地球吗?如果你我从小事,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地球依然会有清新的空气,尉蓝的大海。如果人类继续污染环境,企图征服自然,那么人类必将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世界未来最具潜力的八大新城

世界未来最具潜力的八大新城 秦为胜 纵观全球,大都市都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北上广深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的窗口,代表中国的形象。北京是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金融中心,广州则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北上广三城均有着悠久的建城史,绵长的历史孕育了厚重璀璨的文化传统。深圳作为40年前的小渔村,如今成为与北上广并列的一线城市,也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城市、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杰出成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功的体现。 随着新兴市场步入世界舞台并挑战我们原有的全球运行模式,全新的城市正在亚洲和非洲拔地而起。目前,全世界有超过40个国家正在建造数以百计的新城。这是对整个国家进行重新定义及其未来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的一种尝试。下面介绍世界未来最具潜力的六大新城 一、雄安新区(中国) 雄安新区,地处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是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定位为“首都副中心”。这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北京附近,而且被宣布为一项重大的大规模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时,情况尤为如此。这项发展规划旨在将几个大城市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大区域,被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雄安新区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实现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并且必须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这就使得在雄安新区产业塑造伊始,就要定位到层级更高、市场潜力更大、对高端人才吸引力更强的产业,才能形成层次分明的人力资本体系,才会实现外来人口与原住民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雄安是中国最新的国家级新区项目,早前的媒体报道将其定位为“有可能成为中国的第三经济增长极”。 它的位置是与北京、天津形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等边三角形,但它又与北京、天津两座城市距离较远,抑制了上下班的通勤。这将使其成为一座真正的新城,需要发展全方位的均衡城市环境。雄安计划成为中国特有的经济“试验”的新枢纽。 北京是京津冀区域的核心,上海居于长江经济带之首,广州深圳则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心城市。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均是国务院的规划,已上升到国家级发展战略,对中国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具有战略意义。特别是雄安新区,由中共中央领衔发布,意义深远。雄安新区作为华北平原的农业区域,对比深圳40年前的渔村,足以引发无尽的想象。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打开了城市各自发展的格局,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展现了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二、广州南沙新区 广州南沙新区位于广州市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水路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是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南沙新区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的综合试验区,区位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巨大,将为全面推动珠三角转型发展、促进港澳地区长期繁荣稳定、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发挥巨大作用,战略地位十分突出。 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重庆的两江新区、广州的南沙新区以及四川的天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4)地球上的水 训练题

福建省高考地理二轮复习(4)地球上的水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昆仑山北坡的木孜塔格峰,全长约813千米,其中山区段长约353千米,最终注入台特玛湖。下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据此完成1—3题。 1. 正常情况下,与甲处相比,丙处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 ①流量大②含沙量小③无结冰期④流速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历史上车尔臣河在乙处曾三次改道,推测其改道的主要原因是( ) A.泥沙和流沙堵塞河道 B.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C.引水灌溉绿洲农田 D.地震使河道连续突变 3. 调查发现,车尔臣河有的季节断流,但冬季却有水流入台特玛湖,主要原因是该河 ( ) ①流量大②地下水补给稳定③蒸发弱④农业引水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格尔木河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内干流及附近河流分布,

图中数字为某一时期内洪水期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幅度。据此完成4-5题。 4.甲处水位上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 ) A.降水丰富,地下水补给量大 B.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耗水量少 C.地下岩层埋藏深,储水量大 D.沉积物厚度大颗粒粗,下渗强 5.本区农场的灌溉水源主要是地下水而不是河水,主要原因是( ) A.河水污染较严重 B.河水携带盐分较多 C.地下水水量大 D.地下水水温高 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分布众多,色林错便是其中之一,色林错属于构造湖。色林错所处的盆地南北两缘新构造发育,盆地随青藏高原的隆升而抬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盆地内大湖缩小,且受某些因素的影响逐渐发育成现代湖泊散分布的格局。阅读下图完成6-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